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精选(九篇)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第1篇: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

我们倡导思辨性阅读也是在倡导批判性思维,倡导质疑和反思。就学生学习的能力而言,“思辨”主要表现在分析问题时能讲究层次,明白有力。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提出:“思辨性阅读,就是要提高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含量,在平时的语文教育中弘扬庄严、深刻而又充满活力的人类理性精神。”作家狄马先生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语文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半,甚至是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所有这些都提醒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辨阅读。

对于中华传统经典文本中,那些至今仍熠熠生辉的篇章,如何进行思辨性阅读呢?笔者试以《唐雎不辱使命》教学的三个层面为例来探究传统经典文本的思辨性阅读。

【课例】

一、说理分析:思辨性阅读的起点

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结合注释梳通文本并不难,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文本的意思基本都能掌握,对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也基本能把握。但这种对人物形象的掌握还仅仅停留在概念式的理解上,尤其是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因为按主题安排单元,更会让学生先入为主。思辨性阅读的要求告诉我们,理解应当是准确的、深入的,而不能只是贴一个生硬的标签。

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老师提出“唐雎如何使秦王理屈词穷”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往往引用课文提示语“唐雎不畏,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辞穷色挠”来回答。

老师追问学生,如果这是靠唐雎准备玉石俱焚的勇气,而让秦王理屈词穷的话,你觉得唐雎的言行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如果遇到说不通的事情,干脆拿勇气说话就可以了,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模仿呢?如果说“挺剑”也是“劝说”,那还要“劝说”干什么呢?

在外交场面上,勇气当然是需要的,但所有的勇气都是为了支撑说理的成功,否则这个勇气也就缺少底气。因此,老师要求学生站在劝说的角度去思考,也就是说要站在唐雎“善于斗争”的角度去分析。

这样一提醒,学生们的讨论就渐渐热闹起来了。

1.有的学生认为唐雎是针锋相对进行劝说的。如:“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不是简单的针锋相对,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了一步,“虽……岂直……”的句式很具说理力度。

2.也有的学生说,是针对秦王的借口为前提展开劝说。秦王称“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 。既然是长者,守住先王的土地是其本分,不易没有一丁点错,如果你硬想要,就是违背秦王你自己的诺言,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因此秦王哑口无言了。

3.有的学生认为,唐雎是为安陵君不同意易地之事而出使。只要是将这一事情完成,就是在外交上战胜了秦王。“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秦王想猎取安陵之地的梦想也就失败了。

这说明学生已经站在外交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个“劝说”了。能有这样的分析是难能可贵的,这是思辨性阅读很好的一步。思辨性阅读可以在文本学习中进行,只要能发现问题,能层层分析,是能够调动学生阅读的思辨力的。

关于秦王的形象,有学生提出,唐雎的针锋相对使得秦王丢了脸,迫使秦王“长跪而谢”,暴露了秦王虚弱的本质。也有学生不同意秦王虚弱的说法,认为秦王是后来的秦始皇,这样威风凛凛的一代君王,应该不会如此软弱不堪。

“长跪而谢”表现的是秦王怎样状态呢?学生对课文注释的理解有了不同意见。课文191页注释⑧:“长跪而谢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跪时上身挺直,表示庄重。谢,道歉。”

赞同秦王虚弱本质派:

既然“长跪”是一种庄重的表示,不是吓昏了,不会有这样的动作。再加上前面“脸色大变”,正说明秦王的虚弱的本质。

反对派意见:

长跪与通常所说的跪下磕头求饶的“跪”,姿势不尽相似,含义也不相同。“长跪而谢”不能完全表示秦王虚弱或吓怕了,而只是换了一种坐的姿势。虽然秦王遇到唐雎这样敢于碰硬的人,特别是看到他“挺剑而起”,秦王的脸色是有了变化,但仅仅是变化而已。

这样的争辩起到了较好的效应。通过争辩,学生明白了“长跪”的含义,最主要的是学生有了初步的质疑态度,对于解决先入为主的学习态度会有一个较好的转变。这也正是思辨性阅读带给学生的乐趣。

二、质疑求证:思辨性阅读的深入

阅读是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文本的情感因素的,贯穿在语言活动背后的是思维活动。因此在进行思辨性阅读时,特别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有质疑的精神。前文之所以会对“长跪”的解释有不同的理解,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学习积累对文本中的矛盾之处提出怀疑的一种质疑态度所使。质疑是思辨性阅读的出发点和发展点。其中对文中呈现的矛盾现象可以在课堂上从以下几步进行引导。

1.关于“挺剑而起”

上课前,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诵过《易水歌》两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其实是想让学生在这样的诗句诵读中联想到“图穷匕首见”的成语。果然,当老师在课堂上提出文中有哪些与史实自相矛盾的地方时,就有学生提出在秦王面前,能否带剑上堂的问题。抓住这一契机,老师用PPT展示如下材料供学生思考讨论: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史记・刺客列传》)

学生根据史实,经过讨论,分析如下:

(1)既然秦王在大殿上有如此严格的规定,唐雎是不可能佩剑晋见秦王的。

(2)也有个别的学生提出,古代人衣服宽松,唐雎可以将剑藏于身上某处,这时突然亮出剑来,使得秦王吓得不轻。如同荆轲藏匕首于地图中一样。

(3)但多数学生不同意这样的观点。认为如果这样的话,违背秦王的意旨带剑上殿,秦王最后对他的话就绝不会是“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既然是私藏兵器入内,唐雎的下场就一定如同荆轲。

在同学们的质疑声中,老师补充说,本文的那个秦王,正是几年前在“荆轲刺秦王”事件中大难不死的秦王嬴政。秦王对自己的臣子尚且严加防范,对于别国使者,不能随身携带武器上殿晋见,也是肯定的。更何况这是图穷匕见事件后不久,唐雎如何能够做到“挺剑而起”,这“剑”又从何处来的呢?

可见,我们可以歌颂不畏的英雄,但却要通过思辨性阅读让学生在质疑中明白所发生的事是真实存在还是虚构故事,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

2.关于唐雎其人

既然“挺剑而起”不符合史实,那么唐雎到底存不存在呢?历史上确有唐雎其人,但仔细研究起来,在《战国策》中的唐雎还真存在矛盾的地方。为了让学生能对唐雎有一个整体了解,老师同样出示关于唐雎的几个记载:

唐雎其人在《战国策》中前后共四次。

第一次见于《楚策三・唐雎见春申君》。依《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本章时为楚考烈王元年(前262),是年楚以黄歇为相。

第二次见于《魏策四・秦魏为与国章》。策文说:“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余。”他不顾老迈,挺身而出,请求魏王允许他西说秦王出兵相助。唐雎西入说秦昭王应在魏安僖王十年至十五年,即前266年到前262年这四年之间。

第三次见于《魏策四・唐雎说信陵君章》。有“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等语,此章应系于魏安僖王二十年(前257)。

唐雎第四次出现在《魏策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章》即本文所写的时间。

第四次的时间老师故意隐去不提,主要这个时间在课文的注释里就有(灭韩为前230年,亡魏为前225年),以提醒学生养成如何运用资料进行思辨性阅读的习惯。

果然,学生结合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就觉得唐雎此人不可思议。他第一次出场时其实已经九十余岁了,到第三次出场已经是百岁老人,到我们课文再出场时已一百三十多岁了。所以从年龄上推断,唐雎使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关于安陵国

PPT出示:

(前241)楚、赵、魏、韩、卫合从以伐秦……秦师出,五国之师皆败走……魏旦暮亡,不能爱许、鄢陵,魏割以与秦。(《资治通鉴・卷六》)

鄢陵:安陵君的封国,因此又称安陵。

根据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再读课文,你会有怎样的想法?

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地找出课文与前文相矛盾的地方,因为在公元前241年时,安陵国已经被魏国割让给秦国了。怎么课文中还会出现一个安陵国呢?

根据相关材料和认真阅读课文,学生们在思辨中至少可以有这样几方面的认识:从时间上看,安陵国早就灭亡;从人物上看,唐雎那时已经无法出使了;从地点上看,佩剑上殿是不可能的事。

通过思辨性阅读,能够使学生在联系与区别中质疑,使人的思想不再停留在简单的答案之中,也不再满足于人云亦云的结果。这正是思辨性阅读所期待的。

三、理性推论:思辨性阅读的目标

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并非简单地去否定什么,而是想通过思辨性阅读所获知的新的判断,去进行理性的推论,从而达成思辨性阅读的目标。对本文质疑并不是否定作品中唐雎这个形象,而是通过对文章细节的质疑为学生的思辨性阅读提供更多的思维含量。而关于唐雎故事,还需要学生通过理性的判断,得出符合作品本身的意义。

紧承上一个层面的分析,老师提出了新的问题:从我们的分析中得出《唐雎不辱使命》存在众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也有着不符合史书的现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读这篇文章呢?

学生对这一问题颇感兴趣,有的说可以作为小说来读。有的说,虽然文本有不合史实的地方,但总还是符合当时人们抵抗暴秦的愿望的。也有的说,既然《英雄》电影可以如此戏说历史,本文总比那些戏说要真实多了吧。

学生们的分析还是挺有道理的。四川大学缪文远先生的《战国策考辨》堪称辨伪的集大成著作。据缪著考辨,《战国策》借托人名和一定事实而表达作者主观愿望的文章就有98篇之多。因此,如果要作为史书去读,就要有去伪存真的能力。反过来,如果我们当作虚构的小说来读,就可以读到很多值得思索的古代社会现象。这类文章后人归为拟托文。

老师提醒学生读课文中有关《战国策》的注释: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学生从中明白,《战国策》是一部写历史的书,但根据史书整理编辑,就会出现根据需要而编排的现象,因此会出现根据意愿而虚构的情况。

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老师补充,事实上《战国策》有古本今本之分。古本即指刘向所校辑的原书,但流传到北宋,已有散佚残缺,后来曾巩访求某些士大夫的家藏本加以补充,才重新编成今本《战国策》。这其中就有些是后人将《史记》和先秦诸子中的一些有关战国的记载补充进去的篇章,以至于造成史实的杂乱与扑朔迷离。

如果大家觉得《唐雎不辱使命》是一部小说的话,那么这篇雏形小说有其什么独特的意义呢?

根据大家的发言,老师把大家的意见概括为:这篇文章虽篇幅不长,却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现了杀机四伏的特殊环境,唐雎与秦王唇枪舌剑的对峙场面如临目前,特别是最后出人意料的离奇情节。读全文,犹如在欣赏一幕动人心魄的短剧。将战国末期人们面对强秦的心态通过本文呈现出来。这些是本文的意义所在。因此,通过思辨性阅读既要弄清史实真相,又要肯定作品的意义,这是单纯以史实看唐雎所不能达到的。

最后以《左传战国策讲演录》作者郭丹的话作为本课的结束语:

我们发现,在被论定为拟托的篇章中,有不少是被后人津津乐道而家喻户晓的名篇。何以如此?其原因,不但在于它们的文笔酣畅可喜,更在于因为没有了史实真实的限制,它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辩说更加开放,气势更加雄伟,更能体现出战国时期那种万马奔驰、奋竞争驱的时代精神。所以,侧身于史书之列,它似乎有些“卑劣”,然而作为史传文学,它仍不失其伟大!

【结论】

1.思辨性阅读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特别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一点思辨性阅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是非常有意义的。从课堂的反映来看,学生对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还是挺感兴趣的,也乐于去尝试。

2.思辨性阅读一定要从文本本身入手进入,如果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能提出充满思维含量的问题,对于提升学生理性思维水平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2篇: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

一、以文解文,触类旁通拓积累

在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学生深深为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论述所折服,诵读起来摇头晃脑,十分入境。这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感受进行例证。

经过短暂的小声议论后,有个学生抢先提出,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一段可印证,意思是说,文王被拘禁时推演了《周易》;孔子在困穷的境遇中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写出了《国语》;孙膑被砍去了膝盖骨,编著了《兵法》;吕不韦被贬放到蜀地,有《吕氏春秋》流传世上;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下了《说难》《孤愤》……

有个男生发言:“洪战辉的经历就证明了这段论述。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担起了对另一个更弱小孩子的责任,撑起了困境中的家庭,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他是精神上的强者,是在逆境中成长的好汉。”

有个女生说:“邰丽华是自强不息的典范。她从小落下残疾,但她在不幸的人生旅途中顽强抗争,以惊人的毅力练习舞蹈,吃尽苦头,终于从不幸的低谷攀登上了艺术的巅峰,成为著名的舞蹈艺术家。”

有个学生说,中国的保尔――张海迪更是在高位瘫痪的情况下,成就了人生的传奇。

有个学生拿牧野的《生存其实很简单》一文的内容举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深海中生活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水母,它与虎鲸、鲨鱼等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为邻,为了逃命,它们快速游动,把身体锻炼得十分强壮,触须有人的手臂那么粗。它们每只重达60公斤,不但体型大,肌肉也比其他地方的水母强健有力。这些水母时常被虎鲸、鲨鱼咬得遍体鳞伤,触须也被折断,但它们不但不会死,而且会很快从折断触须的根部长出新触须,伤口也会迅速愈合,因为伤痛刺激了新陈代谢。水母就在这样残酷的环境里,在肉体剧烈的伤痛里,将自己一点点变得强大起来。

丰富的例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形象地演绎了“逆境与不幸造就强者”“自古雄才多磨难”的论点,还通过以文解文的方式把孟子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以诗歌解文,相得益彰增底蕴

学习郦道元的精美游记《三峡》,研读到三峡山的高峻美、水的奔放美时,学生浮想联翩,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以诗解文的好戏。

有的学生说:我们小学时学过的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就与本诗的情境相吻合,其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与第2段中的“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相印证;“两岸猿声啼不住”与第4段中的“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意境相近。诗中的写景与融情、浪漫与夸张、飘逸与豪放,与《三峡》一样,都达到了一种高境界。李白的诗与郦道元的文真可谓珠联璧合,相辅相成,成了咏唱三峡山水美景的“绝代双娇”。

有的学生补充说,李白《巴女词》中的诗句“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也可印证课文中描写的三峡夏水的急湍浩荡。

有的学生说,杜甫《登高》中的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与课文中描写的秋之凄婉之景、冬之清幽之象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诗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更是生动表现了三峡水的磅礴气势和源远流长。我们从中仿佛看到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英雄人物、多少风流贤达在这滚滚洪流中沉浮起伏,又有多少世间的繁华、多少朝代的兴盛在这滚滚洪流中消逝。透视长江三峡的惊涛骇浪,真让人有世事通明之感。

通过诗文互印,学生不但进一步理解了三峡的山水之美,更从有形之象延伸到对世事沧桑的审视,对人生价值观的探讨,这对增厚学生的文学底蕴有莫大的益处。

三、以影剧镶文,对联成趣增亮色

学习《唐雎不辱使命》一文,赏析到唐雎面对秦王的威胁慷慨陈词一段时,大家不禁高声朗读,情绪激昂,议论纷纷。

交流发言时,有学生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从容与唐雎的慷慨激昂比较辩论艺术,有学生用明代著名才子解缙巧对乡绅的对子来比较辩论风格……

最精彩的是一位学生用电影《东京审判》的经典台词对课文进行了生动的演绎。他先给同学们讲述了电影《东京审判》的剧情,接着朗诵片中中国法官梅汝的经典台词:“柏奈尔先生,您说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取决于是否废除了死刑,某种角度上我赞同您的观点,但是我还是有些疑惑。按照您的逻辑,文明应该被尊重吗?我想我不用知道您的答案,您应该不会否认生命是最宝贵的,因为对每个人来说生命都只有一次。如果说杯子代表人类、水代表文明,(他将一只盛满水的玻璃杯摔碎在地)文明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如果没有人类,文明从何谈起呢……如果法律不给日本,不给这些战犯以严厉的惩罚,谁敢保证日本有一天不会再次挑起战争?谁敢保证日本不会再侵略别的国家?谁敢保证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不会再次复活?”最后他作了一副对联作总结:“唐雎君巧说秦王守国土;梅汝敖智摔水杯伏战犯”。

第3篇: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

关键词:质疑意识 质疑习惯 质疑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63-01

与课堂提问相比,课堂质疑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课堂提问是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回答,而课堂质疑发问的主体是学生,强调的是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自己理解后产生的疑惑并将疑惑提出的过程。真正利用起来课堂质疑,将有助于营造宽松、开放、“讲出来”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发展,体现课堂主人的地位。然而,纵观今天的课堂,许多老师因教学任务重剥夺了学生课堂质疑的权利,课堂上不给学生自己思考提问的机会。就算偶尔给学生一两次机会问问题,学生也不知道问些什么,因为学生慢慢养成了被动接受的习惯,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学习思维僵化,阻碍学习的进步。

1 唤醒学生的质疑意识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些问题更重要。这句话也适用于我们的语文学习,比如作为老师能发现班级里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来比一味的埋头讲课更能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受到启迪,慢慢接受和认同我的观点。再加上孩子天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活泼好动,质疑的种子慢慢就埋进了学生的心里。但是质疑意识的唤醒还有很多障碍:有些学生胆小,羞于表现自己;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懒于思考;有些学生担心问的问题会被其他孩子笑话等等。为了让学生摆脱这种思想束缚,笔者进行了及时疏导,一方面在课堂上多次强调:老师最喜欢上课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发言的同学。谁提的问题多,提问的有意义,谁就能评为学习之星。这样一来激发了学困生提问的兴趣,敢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说出来,提得越多还有奖励。另一方面笔者非常注重言辞鼓励,避免批评。学生受到表扬后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自我表现欲望高涨。

2 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中走出来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学生质疑问学的好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耐心指点,多加引导。就像婴儿学习走路一样,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一开始扶着慢慢走,直到孩子能够自己走路再放手。因此就要对老套的课堂作出改革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改往日严肃的课堂氛围,力求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气氛。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给学生敢说敢质疑的动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散发和拓展。老师也要适时地鼓励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信,慢慢养成敢于说话和提问的习惯。例如学习《蜡烛》一文时,有学生提出问题:文中几次描写到了蜡烛?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学生敢于提出来就是进步,接下来笔者并不急于回答,而是鼓励学生自己从文章里找找,同时问问其他学生能不能补充。这样一来鼓励了提出问题的学生,也促进了其以疑促学能力的提高,他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乐于提出问题。另外还有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文章描写到“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作者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加了这么多修饰语,有何用意?以及“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形式,大家一起找答案。最后再由老师将答案统一。经过课堂不断地实践,学生质疑习惯也就能逐步养成。

3 掌握常用的质疑方法

第4篇: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

平静的湖面美丽怡人,泛起的涟漪才能让人心荡漾。无人注视橱窗里的模特,舞台上的风姿却让人目不暇接。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适当地用一些肢体语言,会让教学内容丰富起来,45分钟的课堂教学也会立刻生动起来。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肢体语言能把学生带进“角色”中,使其身临其境,自我陶醉并乐在其中。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感悟,愿与同人交流。

一、风度仪表张神韵

稳重坦诚的风度、姿态端庄的仪表,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看法。稳重的步履、优雅的风度,使学生对教师肃然起敬,以至手专心致志,认真听讲,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着装朴实整洁,举止稳重端庄,谈吐文雅谦逊,态度友善亲切,就会使学生深深地佩服这个教师,从中感受到人格中力量、意志、修养、个性的具体的内在美。一堂课下来,学生陶醉在知识和审美的海洋里。一定会充分发挥巨大的潜能,很好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风度仪表是教师个性的表现,其实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它具有感染力和征服力,还直接影响到课堂纪律和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体语运用助教学

课堂上师生感情交流是形成和谐气氛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也提倡微笑教学,学生会从教师的微笑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会从爱教师、爱听教师的课,到欣然接受教师对他们的要求甚至批评教育。相反,如果教师总是阴沉沉地板起面孔,一脸的“阶级斗争”,就会让学生感觉“暴风雨”随时来临,时间长了,容易让学生产生压抑、低沉的情绪,一定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他们原有的心理问题会更加严重,甚至出现过激行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师的注意。构建和谐健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另外,授课中很多教学内容需要感性描述,手势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运用富有变化的手势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概念和重难点。一般教课中,教师教态自然大方、平静安详,当讲到重点时候,或慷慨激昂,或离开课桌,跨前一步,或配合恰当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振奋学生的精神。在讲《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挺剑而起中“挺”字,教师可以演示此动作,加深学生印象,也避免学生误会唐雎拔出剑来直刺向秦王。教师适时、合理地运用动作的辅助,才能使语文课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有意注意是不能持久的,这就需要教师用无意注意去调节,以调适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动在其中。乐在其中”。准确、有力而得体的动作。如同画龙点晴。会使师生间的交流顿时生辉。作为教学中主要的、常用的教学技巧,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充分开发和利用人的潜能。发挥手、眼、耳等多种感官的效能,让肢体语言在课堂上淋漓尽致的展现,一定会使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真正得到创新,增强教学效果,语文的魅力也就自然流露出来。

三、身体移动调气氛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交换自己在教室的位置,以达到组织教学和课堂管理的目的。

课堂上教师应根据需要不断调整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教师固定地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就有可能使课堂气氛沉闷;相反,如果教师频繁地移动位置。就有可能干扰学生的注意力。这两种情况都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要根据教学的态势和学生的心理状态,选择好位置移动的时机、方式。充分和j用讲台和学生座位的空间,有目的地移动,增强亲切感,吸引注意力。比如,总结强调某一教学内容时,可站在讲台中央;板书讲解时,可站在黑板前;与学生群体对话时,可站在讲台左右:对小组或个别学生进行点拨引导时,可站在学生身边。教师走下讲台缩短的不只是和学生空间的距离,还可以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必要时。教师也要让位给学生。给他们一次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做一次老师。位置的交换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当然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挑战性。

第5篇: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

一、创设和谐氛围唤起积极情绪

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能唤起学生良好的思维情绪。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在较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下学习要比正常情况下接受力提高25-40%,记忆力提高1.5-2倍,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我们常见到学生因对某老师有好感,进而喜欢这个老师所教学科,这门学科就会比别的学科学得好一些。建立融洽友好师生关系,对掌握好教材难易度,控制好教学节奏,淡化权威和成人意识,形成松而不驰、严而有度的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知识是认知的结果,更是认知的过程,在教学中诱导学生发现、探求、辨别、判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追求真知的愿望。由于那些众多的“细小的根须”积极劳动,学生有意无意中会发现令自己惊喜、惊异或惊讶的问题。此时此刻,学习所获得的快乐会使学生增添自信,增强自尊,增长自豪感,学习会进入佳境。

二、创设文章的切入点来激发学习欲望

找准课文的切入点,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反之,则会使学生思维杂乱,迷茫不解,难以较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所提问题要富于挑战思考,既是重点,也是切入点,更是引领学生去发现问题根源的钥匙。让学生挑战问题成功时,文章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就解决了。这样,没有压力,却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了学习文章的重要任务。其他问题的解决也需要老师精心设计问题,找到切入点来引领学生去轻松地去找答案。只有精心设计每个问题的切入点,上起课来才让大家轻松愉快,同时,让大家记忆犹新,印象深刻。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陈涉世家》一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用这切入点去激发他们去了解:陈涉是为什么发出这么强烈的反问,为此,陈涉有什么举动,他的举动会给历史带来什么影响。让他们带着疑问回头再来来翻译理解课文,这样带着不满的疑问来寻找答案是激发学生翻译学习这篇古文的最佳方式。学生学起来也就会轻松而有趣得多。

三、提供线索,热情鼓励,引发学生激情学习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有不解时,教师应适时点拨、指引;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苦于无法表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设法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也是可以成功的,这样来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而有成就感的事情。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所以,教师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而兴奋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第6篇: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

一、抓住课文中的兴趣点提问

学生喜欢老师在轻松的氛围中上课,那些死板毫无生气的课堂不受欢迎,教师应想方设法地找出课文里的知识点,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来提问。如,有一个学期的期考改卷中出现一道文言文的翻译题,“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童趣》),竟有学生就把“盖一癞蛤蟆也”译成:盖住了一只癞蛤蟆。评卷至此,在场所有老师忍俊不禁。教师不妨将这个片段告诉学生,以激发其学习兴趣,相信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因为学生的关注点找到,兴趣点找到,课堂就活了。课文《庄子》故事两则,故事发生时间与我们相去两千多年,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惠子相梁》一文的教学,为了提起兴趣,可以这么问:“庄子和惠子犹如两个老顽童,那么庄子是怎样绕着弯子骂惠子的?”而第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可以提问:“庄子真是鱼肚子里的蛔虫吗?他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呀?”这一问勾起了学生的兴趣,教学也就容易得多了。以上两个例子是文章内容本身有趣的,而对于一些看来没那么有趣的课文,也可以提炼出有趣的问题来。例如,《核舟记》一文是说明文,介绍了明代的一颗核桃上的雕刻。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设计课堂提问:“这长不足一寸,高约两粒黍米的核

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真正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四)实践创作型

这种类型的综合性学习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编一份手抄报》首先指导学生了解出版报纸的相关知识。包括版面设计、报头设计、内容编排、插图花边等。然后学生动手操作。最后进行评比或展出。再如,《编演短剧》选取一个适当的题材,成立编写组,集体构思剧本。也可以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在自荐的基础上成立剧组,确定导演和演员。请戏剧表演的专业人士或有经验的老师、家长担任艺术指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排演。演出前,设计出节目单,做好宣传工作。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们的语言运用水平,培养了学生们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三、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向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内容涉及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所使用的学习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诸如调查访问、归纳整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都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体现了课程改革过程中所提倡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宗旨。抓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工作将对我们的整个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方法可以解决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困难。比如学习戏剧。戏剧是学生们接触比较少的一种文学样式,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可以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戏剧的起源、分类、要素、角色等相关知识,形成对戏剧的基本认识,然后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编演课本剧。这样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知识的运用能力。其次,语文学习中的迁移能力、拓展能力通过综合性学习得以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向生活学习语文,同时又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生活中的一个双向的过程。例如学生开展过“文学采风”活动之后,可以让他们继续对本地少数民族风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进行探究等。

(责任编辑韦淑红)桃雕刻,它‘奇’在哪里,它‘巧’又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既有趣,也涵盖了文章的大部内容。

二、采用文言文的主旨归类的类别提问法

所谓类别提问法,是指将初中阶段文言文进行主旨归类,按不同的类别有针对性地提问的一种方法。初中文言文若以主旨归类,大致可分为:1.学习篇,如《论语十则》《伤仲永》《送东阳马生序》等;2.山水篇,如《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湖心亭看雪》等;3.言志篇,如《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五柳先生传》《鱼我所欲也》等;4.战争篇,如《得道多助》《曹刿论战》《公输》《唐雎不辱使命》等;5.治国篇,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道之行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等;6.人物传记篇,如《五柳先生传》《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等;7.寓言神话篇,如《夸父逐日》《狼》《愚公移山》《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等。对于学习篇课文的教学,可以引用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然后提出问题,这样不仅拓展知识面,还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提高课堂的效率。如课文《伤仲永》的教学,可引用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提出问题:“方仲永是怎样从一个天才少年,一步一步沦为庸才的呢?”这种问法总比“课文里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分哪三个阶段”要来得有趣。同样,《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引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诗句,或的名言:“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由此提问:“谁来谈一谈作者早年求学碰到什么磨难?”这样教师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就能很快地找出来,省时又不费神。另外,有关战争类的篇目,引用名人名言也可行。如《公输》的教学可引用的“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名言提问:“墨子有克敌制胜的法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表现在什么地方?”

三、采用比较法来提问

比较法提问,即在课文中知识点对比强烈的地方,教师可以用两两比较或多个比较的办法来提问,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岳阳楼记》中的对比强烈,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提问:“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喜’从何来?”让学生进行比较。而以“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作比较进行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与“迁客骚人”相比有何高尚之处?这种问法属于篇内比较提问。篇和篇之间比较的教学也可采用,它的好处是能让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反复地阅读,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在比较中获得知识。如,《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两文同属山水名篇,先教前者,后者的教学可提问: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前文描绘了山水之美,后者描写了月夜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答谢中书书》是表达沉醉山水美景的欣喜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而《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是欣赏月光的喜悦之情和遭贬谪的悲凉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四、采用图表法提问

图表法提问是指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利用文章里相关的知识设计成图表的形式来提问的方法。此提问方法常用于文章层次结构分明、情节发展清晰或者人物形象的阶段性表现明显等情况。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厘清复杂的情节,找准知识点,也便于学生在感悟中获得深刻的记忆。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讲的是邹忌用自家的小事喻国家大事,委婉地规劝齐王采纳建议的故事。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列表,问:请同学们用关键词写出表格中的几个“三”来。

111213三问

三答1妻1妾1友三比1妻私我1妾畏我1客有求于我三赏1上赏1中赏1下赏三时1令初下1数日后1期年之后三态1……五、思维扩张式提问法

第7篇: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巧设情境 “悦读”

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俄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教给孩子爱书,就交给了孩子一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教会孩子阅读,就让孩子掌握了终身自我学习的能力。”复旦大学著名学者陈思和先生说:一个孩子在他成长过程中,同时需要三个“世界”的丰富与成熟――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心灵世界,生活知识父母可以教,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学校学,心灵世界的素养往往来自文学艺术。可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对一个人一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抓好阅读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直观手段来创设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感知、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想象,实现预期目标的具体形象且富于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能促使学生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在情境中融为一体。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就曾说:“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巧设情境是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情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导入新课、理解词句、启发想象、引发思考、指导复述和背诵等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操作演示、模拟表演、语言描述、设置问题等多种方法来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动起来,多角度感受教学内容,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轻而易举地实现教学目的,使阅读教学变得轻松而愉快。创造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模拟演示,激趣引思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如果课的教育环境能使学生生活变得愈益生动有趣和愈益充满激情,他们就会喜欢上课。”学生在和谐美好的氛围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才能诱发愉悦感,产生强烈的欲望,形成浓厚的兴趣,表现出积极参与的热情。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多给予学生一些动一动、演一演的机会,充分激发他们活泼好动的个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模拟演示的亲历体验中学习知识,品味语言。例如,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这篇古文时,为了让枯燥乏味的古文学习变得生动形象,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演示,让三位同学分别饰演安陵君、秦王、唐雎,同时还配上相应的道具,让他们模拟人物的语气,使得表演起来惟妙惟肖,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加强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还有一些课文,作者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特定情况下的独特生命体验,在课堂上,通过语言本身是很难体会到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设置特定情境,尽量缩短和文字、和作者的距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名篇,它展现出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告诉人们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文章朴实,文字流畅,没有多少“精彩”的语句,再加上同学们对盲人的世界没有任何感觉,所以同学们阅读时往往容易匆匆而过,浅尝辄止。我在备课时,也曾经很迷惑,该如何帮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真正去体会字里行间最真挚的人生境遇呢?为此,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作者角色:课上,我把学生带到学校的小树林里,让他们用自己的外衣包住头,扮演又聋又哑的人,要求从树林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并且仔细地触摸一棵树,时间为十分钟。同学们认真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了,有的刚走两步就在草坪上摔倒了,有的手被树枝划了……十分钟过去,同学们解开外衣,脸上都露出了严肃认真的表情。回到教室,我要求同学们阅读课文,写下自己的感受,绝大多数同学都写得非常出色,“十分钟的黑暗,一辈子的记忆”,他们感受到了作者生活的艰辛,从而真正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为她的梦想和文字而感动。

二、媒体渲染,入境朗读

多媒体课件具有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并茂、再现历史等功能。运用它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得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课堂教学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特别是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的历史性课文,例如:《中国石拱桥》、《故乡》、《望江南》等,如果仅凭课本的语言描述和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当时的那种情境的。此时,就很有必要借助媒体,再现当时的情景,让学生能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的理解才能深入,朗读才能入境。

例如,在教学《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和罗布泊前后现状的语句,通过研读和感悟,深刻体会人为破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接着用多媒体课件再现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情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研讨的欲望,学生讨论异常热烈,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三、想象设境,畅所欲言

阅读,离不开想象。阅读,本质上是将抽象的文字还原为内心真实的画面和感触。在我们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如我在进行《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比较阅读教学时,曾经闪现出一个念头:苏轼和辛弃疾的着装打扮、行为神态等应该有怎样的区别?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很好地检测学生对苏辛的了解程度和对这两首词的理解程度。于是,在课堂上,讲完了有关苏辛的背景知识和课文内容后,我就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有的说苏轼应该是身着长衫须发飘飘的,辛弃疾则是佩着长剑脸庞刚毅的;有的说苏轼是对月独酌饮酒赋诗的,辛弃疾则是登楼遥望把栏杆拍遍的……答案各种各样,但都准确把握住了词人的性格和情感。通过想象,同学们心目中的苏辛更加真实可感,对他们作品的理解自然也就更加深入了。

其实,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随时都应该注意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带领他们在文学的天空自由翱翔。阅读古诗,我们可以想象诗中的人物和故事;阅读小说,我们可以尝试着改编为剧本,用舞台语言去再现故事情节,去品评人物性格;阅读散文,我们可以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和深刻哲思……总之,通过想象,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深入文本。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中学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想象和梦幻的时期,教师可利用这一优势,在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一个特定的氛围中,去感受,去想象,去思考。

第8篇: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

一、注重文本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言语,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本人之口,如出本人之心。”真到了这种境地,文义将会自现。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设置了以下四步:第一步,听读课文,认准字音。在范读时,应做到声情并茂,尽可能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也可让学生听朗读带,务必让他们感受到文章的美,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读准字音着重是读准生字、多音字、通假字。如陟(zhì)罚臧否(pǐ)、以遗(wèi)陛下(《出师表》);不亦乐(yuè)乎(《论语》)等。对多音字和通假字字音,关键是要弄清某字在必定语境中的意义,这样才能确定读音。反过来,读准了字音又能协助理解句义。第二步,合读课文,明确节拍。在这一环节,学生一边随录音范读或轻声诵读,一边标画节拍,对一些难以确定停顿的句子,应借助注释、已有的语法知识或前后文的提示弄懂句义,这样才不致读破句。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学生往往把它读成“其一犬/坐于前”,这样句子的意思就错了。原句的意思是: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懂得这个意思,就明白这句话的节拍划分应当是“其一/犬坐于前”。第三步,分读课文,领会文义。在这一阶段里,我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个人读、分组读,可配乐朗诵,也可开展朗诵竞赛,使课堂上书声琅琅不尽于耳,使学生以诵读为乐。第四步,齐读课文,总结全篇。最后全体朗读,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

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文言文教学是个难点,教师在课堂上费尽心力地讲解,可学生并不买账,腻烦情绪很大。结果是教师受累不讨好,收效甚微。细究起来,从字、词的注释到句子的翻译,再到主题思想的概括,无不在教师的“主讲”之列。可以说,保守教学中的所谓“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被教师们奉为圣旨,而学生毫无主体性可言。如果我们营造良好氛围,把学生的语言学习放在“语文大天地,生活大语文”的环境中,让学生时刻注意语言学习无处不在,就会收到一定的实效。可以通过诵读古人的文章和古人“对晤一堂”,在一个小天地里创造出学文言的语言环境。我在平时教学中经常把全班分成若干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预习竞赛、朗读竞赛、背诵竞赛、实词虚词查字典竞赛、把文言课文改成故事及其他文体的演讲竞赛、对课文知识检测的竞赛等,竞赛后计算团体总分,优胜组给予加分鼓励。通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团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利用学生好胜求成的动机,激励学生主动地细读课文,获取知识。

比如,在教学《陋室铭》时,我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摸索尝试: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预习中处理字词,疏通文义,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课堂上,引导他们思考托物言志的写法,让学生谈感受。我还设计了“我来讲一讲”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讲一讲本人的课堂设想和规划,并让其他学生给出评价。最后,为了让学生的活动有一个成果,我又给他们一个总结性的指点,让他们进行了一次紧紧围绕课文的说话练习竞赛:“我喜欢刘禹锡,由于……”“我喜欢《陋室铭》,是因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到知识,营造了比较好的文言文学习氛围。此外,有目的地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选择一批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故事情节生动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给予点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熟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注重温习提高

温习,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反复咀嚼,使之巩固。文言文学习更应当如此。按照课标要求,初中文言文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目的,这就需要使学生把握浅易文言文的知识系统。由此,初中生要具有归纳与比较的能力,使多而散的文言文知识形成一个规而整的系统。如文言文注释中经常碰到的“古今异义”现象,就需要在学完文章后及时进行温习归纳。《桃花源记》中古今异义词非常多,教师要通过对“妻子、无论、仿佛、交通、鲜美、尽境、如此”等词古今意义的总结,加深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在于词汇,虽然现在不再注重语法知识,但是对古汉语语法的了解还是有益于对文本的理解的。假如能将文言文中常见的判定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基本句型以及一些固定格式进行拾掇,并分门别类地列出来,就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文言文的温习,除了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和梳理外,还有其他方式能够巩固文言文知识。以小测验形式检测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虽然能够起到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作用,但并不是最佳方案。教师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代替简单的温习检查。可举行一些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乐趣,在力争上游的抢答中获得知识。如就“词类活用”现象,设计关于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分哪些情况,如何判别词类活用等这几大问题让学生展开抢答,并且就每一个问题进行举例说明。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组,以积分的形式决定胜负,负的一组要出一个节目,或讲一个名人故事,或背诵一段古诗词。如教学完《唐雎不辱使命》后,我设置了“实战演练”,由教师(或学生)做命题老师,当堂考任意一个学生。我规定出题范围和内容:1.以本文实词为内容,设计一题词语解释题。2.设计一题句子翻译题。(1)句子成分省略;(2)文言特殊句式;(3)文言实词的直译。3.从理解文义或感悟、评价的角度设计一题简答题。4.根据本文与课外知识的联系,设计一题课外拓展题。这样,学生热情高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阅读兴趣的同时,其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9篇: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86-01

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1.用我们教师自己的语文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想叫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为此,我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和学生谈话间,我经常会兴致勃勃地说:“我送你一句话!”“我想起一句诗!”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我也经常会写上这样的话:“老师希望你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学生显然对这些名言、古诗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我的感召之下,他们也逐渐开始积累名句,现在我班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摘抄积累本,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语文的乐园。

2.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3.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4.引进柔性的教学管理,运用激励的教学评价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它采用的是非强制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施加潜在影响,把教师的意志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其职能是教育、协调、激励、互补。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解除传统课堂教学常规对学生过多的束缚,该紧的时候紧,该松的时候松,少些军训的架势,多些民主的互动,使其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在和谐平等、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

激励性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进步从积极的方面加以肯定,它关注的不是学生达到了什么标准的学习结果,而是侧重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步与发展的情况,对于那些从书刊、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源获取信息的自学方法应给予充分肯定,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与语文适当联系,培养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5.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情感教育的基本目的。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忽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和审美教育,知识将是一片“散沙”,作为一个教育者,不掌握驾驭学生情感的技巧,不善于使用情感艺术,不可能是一个优秀教育实践者。“没有水就不会有鱼,没有情就不会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们荡起情感教育的双浆,带着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

6.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