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誉会计论文范文

商誉会计论文精选(九篇)

商誉会计论文

第1篇:商誉会计论文范文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会计准则将商誉视为永久性资产不予摊销,更符合商誉的经济性质,体现了商誉与企业整体不可分割的特点:如果不是发生全额的减值,商誉会随企业的存在而存在。实务上如果摊销商誉,企业每年将会增加不小的摊销费用,这会降低企业报告的每股收益。

【关键词】会计准则将商誉视为永久性资产不予摊销 更符合商誉的经济性质

【本页关键词】职称期刊 MBA论文写作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

【正文】

确认后商誉的处理《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规定,企业兼并中产生的商誉应从兼并成交次月起,按规定年限分月摊销,没有规定年限的可按十年摊销。《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却没有要求对包括合并商誉在内的合并价差加以摊销,原会计规范都没有对合并商誉的减值测试作出规定。2006 年会计准则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做法,取消了对合并商誉的摊销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对合并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 企业合并》规定:“初始确认后的商誉,应当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不必进行摊销。同时,《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 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商誉由于自身性质的特殊性,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为企业带来现金流量,所以,作为单个资产的商誉,其可收回价值是无法确定的。鉴于此,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资产组为“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按此规定,企业为了测试商誉的减值,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起按照各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占相关资产组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资产组的,应当将其按照各资产组组合的公允价值占相关资产组组合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如公允价值难以可靠计量的,应当以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为基础分摊商誉的账面价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 企业合并》的规定,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的程序如下: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在此基础上,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理论上,2006 年会计准则将商誉视为永久性资产不予摊销,更符合商誉的经济性质,体现了商誉与企业整体不可分割的特点:如果不是发生全额的减值,商誉会随企业的存在而存在。实务上如果摊销商誉,企业每年将会增加不小的摊销费用,这会降低企业报告的每股收益。新准则规定不得摊销而进行减值测试,这样每股收益能更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因此,只要能设计出严格且可操作的减值测试,比起主观的摊销方法,商誉的减值测试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但这种方法在具体操作方面也仍然面临不少难题,如由于商誉不能带来独立的现金流,在进行减值评估时很难将合并商誉与自创商誉区分开来,除非在极少数情况下购买方在合并后仍允许被并企业完全独立经营。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虽然合并商誉实际上已经减值,但因为企业存在着未入账的自创商誉,相关资产组的公允价值仍然大于账面价值,从而不必确认商誉减值。其在具体操作方面也仍然面临不少问题,最突出地表现为,商誉在性质上是与被收购企业的多种因素相关联的,其中既有整体因素也有局部因素,要达到上述准则的规定,分单个(组)资产对与之有关的商誉进行测试事实上很难做到。购买法的企业合并中也会出现合并负商誉,即企业合并中购买企业的购买成本小于所取得的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负商誉的会计处理在各国会计界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对负商誉的会计处理通常有四种方法:一是将其按比例调减除长期有价证券以外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若不够抵减时,剩余部分确认为一项递延收益,并在确定的期限内摊销为收益,或立即确认为收益;二是确认为一项递延收益,并在确定的期限内按系统的方法摊入各期收益;三是立即确认为当期利得;四是将负商誉直接计入资本公积。我国现行会计规范关于商誉的规定中,没有对负商誉的会计处理做出规定。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笔者认为,2006 年会计准则将负商誉作为收益立即进行确认做法有如下优点:首先,该方法有助于客观地反映可辩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真实价值。因为负商誉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企业合并过程中计价不恰当引起的。

【文章来源】/article/64/3832.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第2篇:商誉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商誉;本质;计量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0月30日

商誉一词在商业上很早就出现了,早在1571年,英格兰就有这样一段涉及商誉的论述:“我把我的采石场的全部利益和商誉……都给了约翰・斯蒂文”,这可能是商业上有关商誉的最早的记录。直到19世纪,它才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词汇。自那以后,商誉问题成为困扰会计界的一个难题。

一、商誉的本质及主要观点

商誉的本质是指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在形式上看,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性质上看,它是企业超额盈利和企业整体价值的反映。它不同于具有固定形态、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资产,也不同于专利权等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它是企业各种未入账的、不可单独确认的无形资源的综合,同时与企业不可分离,是企业的一种综合优势。它也是一种能力,一种使企业获得超过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收益能力。商誉的本质主要观点有以下三种:

(一)超额收益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商誉就是企业能在预期未来获得收益超过正常收益的那部分价值,它的存在是通过企业获取超额盈利表现出来的。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利润,而拥有资源是企业获取利润的前提条件。商誉是一项资源,能使企业具有未来的发展潜力或使企业具有一定的超额盈利能力,虽然不像厂房、机器设备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但对企业来说,确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其存在的。实际上,企业获取利润的过程,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各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相互结合、共同作用的过程,很难从量上区分每项单独资产对企业盈利的贡献。商誉的价值就是企业盈利中超过有形资产和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所能带来的一般正常盈利水平的那部分,即超额盈利的现值。超额收益论是好感价值论向深层次的延伸,它使人们对商誉的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商誉是一种无法单独辨认,但是通过作用于企业整体从而为企业带来超额盈利的经济资源,其本质是一种超过一般盈利水平的超额盈利能力。

(二)剩余价值观。剩余价值观是从间接计量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整体价值与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就是商誉。坚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Canning(1929)、Miller(1973)等。1929年,canning提出了有关商誉的“总计价账户论”,认为商誉不应该被视为一项资产,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总计价账户”,这个账户不仅包括那些被现行的资产负债表所忽略的未来收益价值,而且还包括现行的资产列表中列示资产未来收益价值的高估额和低估额。Miller既坚持“协同效应观”,也支持“剩余价值观”。他认为商誉不过是企业的整体价值与其可辨认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之间的差额,并目认为企业的整体价值之所以大于可辨认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就是因为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存在协同效应。

(三)无形资源观。“无形资源观”认为商誉是企业的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有学者曾指出:“之所以有商誉存在,是因为资产代表的不仅仅是列出来的有形资产,而且还包括未在资产列表中的,例如卓越的知识技能、超强的管理能力、垄断的地位、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的地形、优秀的团队力量以及已经建立起来的顾客网络等都是这类资产,其价值就是商誉的价值。”

二、商誉的特征

(一)依附性。商誉不能离开企业整体而单独存在,不能单独出售或作为单项资产用于投资。它只有在企业整体出售或整体合并成功后,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这是商誉区别于无形资产的最主要的特征。商誉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不可确指的但是又客观存在的,其构成因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很难单独确立,它是企业所有资产共同作用的结果,离开了企业的其他各项资产,谈商誉就没有意义。

(二)不可辨认性。形成商誉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企业所处优越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或由于经营效率高、人员素质高、历史悠久等,究竟是哪种因素形成的商誉,在所有的形成因素中单个因素占的比例是不能确指的,无法用任何方式或公式单独计价。因此,商誉的形成是不可辨认的。

(三)长期性。商誉的形成是不可能在企业设立的当天或短期内就能形成的,只有经过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后,才能逐渐形成。企业要取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形成商誉,就必须经过大量的宣传、营销、创新、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的管理等一系列的长期资源投入才能形成。一旦形成,它可以在较长的时间里发生无形的作用。通常,经营的年限愈久,商誉的价值就愈大。除非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企业信誉降低而自毁声誉。

(四)不稳定性。商誉的存在受企业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很大的动态性。现实中影响企业收益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关键管理或技术人员的离职、垄断地位的丧失、商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下滑等都会对商誉造成重要影响,甚至会造成企业商誉尽失。

三、商誉的分类

商誉传统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按商誉的来源,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自创商誉是企业自身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积累的,不需要一次性支付代价所形成的,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一种经济资源。外购商誉是与自创商誉相对的一个概念,它是由企业合并产生的,合并方通过支付一定数额的价款给被合并方而取得的一项资产。其表现形式是合并总价与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将商誉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主要原因是由于自创商誉的计量具有不可靠性,而外购商誉是由于有交易发生,有可靠的计量基础,因而理论界和实务界目前统一的做法是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

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按数量关系分类,即按金额的正负分为正商誉和负商誉。正商誉和负商誉一般指外购商誉,当合并方支付的对价大于享有被合并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其差额为正,称为正商誉;当合并方支付的对价小于享有被合并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其差额为负,称为负商誉。这种分类方法主要将焦点集中在外购商誉,有其合理性,这种外购正商誉和负商誉是交易双方公平交易的结果,是双方真实意愿的反映,即使其中难免有双方的实力、地位以及谈判技巧等因素的干扰。正商誉表明被合并方有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合并方愿意支付高于享有份额的价格。负商誉表明被合并方的盈利能力弱于同行业一般的平均水平,当遇到理想的买家时,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将企业转让。也就是说,商誉的正与负,主要取决于被合并方净资产的实际价值。

四、对商誉不同本质观点下的计量分析

(一)直接计量。直接计量法也称超额收益法。它是指将企业未来期望获得的超额收益,按一定的资本化率或折现率进行折现得出商誉的价值。它是以“超额收益观”为理论基础,有关它的理论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891年。在1891年,Francis More第一次将商誉为企业带来的优势与企业收益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提出了商誉的价值应根据超额收益来确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根据企业未来每年预期超额收益的稳定情况,又具体分为超额收益资本化法和超额收益折现法。

1、超额收益资本化法。超额收益资本化法是根据经济学中“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理,即企业存在超额利润,就必然有一种与之相对应的资本(资产)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种积极的资本就是商誉。因此,将超额收益还原,就是企业商誉的价值。

2、超额收益折现法。超额收益折现法是指将企业可估计的若干年预期的超额收益进行折现,并将折现值计总后得出商誉价值的一种方法。当我们预计企业在未来获得的超额收益不稳定只能维持有限的若干年时适用这种方法。

(二)间接计量。间接计量法也称割差法,它的理论基础源于“总计价账户论”。该理论认为,商誉是企业的整体价值与单项可辨认资产(单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未来现金净流量折现值的差额。它的现实基础是源于目前较为流行的并购商誉的计量方法。具体而言,割差法计量商誉的公式为:商誉价值=企业整体价值-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这种方法适用于在企业整体价值和各单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确定的情况下。

五、商誉后续计量的主要方法

自从并购商誉进入人们的视野后,并购商誉的计量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立即注销法、永久保留法、系统摊销法和减值测试法。我国并购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至少应当在每年的年度终了时进行测试。由于商誉难以单独分离计量,难以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因此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的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然后,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的金额,如果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就其差额确认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应当首先抵减分摊至该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的商誉的账面价值,然后再根据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调减其账面价值。

六、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商誉的研究,对商誉的形成、本质、分类、计量方法和后续计量进行了研究。由于资料和时间所限,本文在对商誉的本质的其他观点和商誉的其他计量方法没有详细的阐述,同时也没有对商誉的后续计量的其他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也没对现行我国采用的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进行评价,有待以后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琴.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7.

[2]土晓娟.对商誉会计理论的探析[J].会计之友,2008.

[3]张翠青,议商誉资产的后续确认与计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

[4]徐文丽,张敏.商誉会计研究与探讨[J].财会通讯,2008.

[5]邓小洋.商誉会计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6]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阎红玉.商誉会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第3篇:商誉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商誉本质;商誉会计;自创商誉;外购商誉

商誉不仅是一个会计概念、经济概念,也是会计实务与经济生活中经常会面对的一个问题。但学术界和实务界至今对于商誉本质内涵的认识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析,以期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现行会计标准对于商誉的会计处理。

一、商誊会计学内涵的理论解析

关于商誉的本质,比较权威的观点当属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会计学家Hendriksen(亨德里克森)在其所著的《会计理论》中介绍的三个论点,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这三个论点被称为商誉的“三元理论”。

(一)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

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有利的商业地位、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由于这些因素看不见摸不着,且又无法入账记录其金额,因此商誉实际上是指企业上述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故好感价值论亦称无形资源论。

(二)超额盈利论认为商誉是某一主体具有“能获得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能力和信誉”

“超额盈利观”源于人们对资产特性的认识。从理论上说,它完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对资产所下定义的三个基本特征:1 “由企业控制的”资源;2 “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带来的结果;3 这种资源“预期将为企业创造未来经济利益”。很显然,“超额盈利观”下的商誉是企业的一项资产,能使企业具有未来的服务潜力或使企业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三)总计价账户论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

在总计价账户下。商誉被视为企业总体价值与单项可辨认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的未来现金净流量贴现值的差额,即剩余价值。因此总计价账户论亦称为剩余价值论。

商誉的三种认识观:第一种观点仅仅列举了商誉的种种特质而难以解决其计价问题。另外,这一观点笼统地认为商誉是一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是不够妥当的。因为按照现行惯例,只是自创商誉不入账,而外购商誉(合并商誉)则入账。第二种观点道出了商誉的本质。商誉是企业未来获取的一种超额收益的能力,同时也指出了商誉的计价方法,即超额收益折现法。阎德玉(1997)曾指出:“超额收益论的科学性在于;该观点把握了商誉作为资产的基本条件――经济资源、获利潜力、货币计量三要素。”第三种观点则仅仅是从会计恒等式角度出发的一种形式上的理解,否认了商誉的资产属性,不能反映商誉的经济实质。企业总体价值的估计误差、单项资产的高估或低估,都会被挤到商誉中,因此,商誉容易成为一个“调节阀”,承受一切主观因素的影响。多年来,随着人们对商誉的深入了解,超额收益论观点逐渐占据了上风,是现阶段所普遍接受的观点。

基于“超额收益论”的观点,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但与一般的无形资产相比有其特殊性,如来源的不可辨认性、价值的不可确定性,与作为整体的企业密切相关,不能单独存在,也不能与企业可辨认的各项资产分割开来,更无法确指它是某项资产所产生的附加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商誉的本质只能是超额盈利能力,是企业无法辨认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最“无形”的无形资产,它依赖于特定主体的整个资产而存在和发挥作用,其价值就是企业盈利中超过有形资产和可辨认无形资产所能带来的正常盈利水平折现的那部分,即超额盈利的现值。据此,确认商誉的最合适的计量属性莫过于“未来经济利益的现金流入量的折现值”。既然商誉是一项资产,理论上可按其来源不同,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两种。自创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各种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外购商誉是指由于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而形成的商誉。

二、商誊会计的实务选择

由于商誉不能与企业分开而单独出售,决定了自创商誉不能确认,因为自创商誉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因此,会计实务中的商誉所指的仅是外购商誉,并且限于在企业购并事项(交易冲形成的“购并商誉”。

(一)购并商誉的确认

购并商誉的确认在国际上存在着不同的会计惯例。把商誉作为不予摊销的永久性资产,即认为商誉将使购并后的集团永久受益,曾是早期流行的惯例,后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把商誉确认为无形资产而主张从合并股东权益中立即注销,是欧洲大陆国家流行的会计惯例,这与这些国家采取的极度审慎的会计原则有关。商誉被确认为应摊销的无形资产予以系统地摊销,曾是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要求。但这一会计惯例到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1年6月《第141号财务会计准则――企业合并》(SFAS141)和《第142号财务会计准则――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SFAS142)后得以彻底改变。FAS8在SFAS141的征求意见稿中,建议废止权益结合法而只允许采用购买法,曾遭到企业界的强烈反对,其症结在于:采用购买法所形成的商誉在摊销时将减少合并收益,又不能获得纳税的财务利益;而权益结合法则不会形成商誉。鉴于这样两种不同的会计后果,参议院建议FASB改摊销商誉的方法为定期(每年)测试其减值,由此缓解了企业界的反对。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所倡导的“趋同”理念下,2004年3月,IASB的《第3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企业合并》(IFRS3)取代IAS22规定:企业合并应采用购买法处理,购买日应确认商誉,商誉随后进行减值测试而非摊销。至此,代表国际上会计准则潮流的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均将商誉由原来的按期摊销改为不摊销。我国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CAS20)与IFRS3有关商誉的确认基本一致,即企业合并中的成本超过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确认为商誉,并规定购买方对其商誉在未来期间不得摊销,而应实施减值测试。

(二)购并商誉的计量

在购并商誉的计量上,迄今流行的惯例不是按照“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值”。而是依据购并差价,购并差价以被购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来确定,已成为现行准则的要求。由于无论是FASB的第141号财务会计准则还是IASB的第3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均已废止了以被购并企业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的权益结合

法,因此,购并差价的确定,将以被购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同时,企业购并初始形成商誉的计量,依赖于不同合并理论的运用。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合并理论主要有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母公司理论认为。合并报表只不过是母公司报表的延伸,编制的目的主要是从母公司股东的利益出发,为母公司股东的利益服务。在此理论下,商誉仅列示母公司的部分。而属于少数股权的部分则不予列示。用公式表示如下:商誉=购买成本一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控股比例。实体理论认为,母子公司从经济实质上说是一个单一主体,编制合并报表应从整个集团的角度出发并为全体股东利益服务。在此理论指导下,商誉应按子公司的全部公允价值计算列示。用公式表示如下:商誉=子公司整体公允价值一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其中,子公司整体公允价值=母公司投资成本÷控股比例。支持运用母公司理论者,认为按实体理论计算的商誉具有推定性质,缺乏可验证性。在实体理论下,子公司的整体价值是通过母公司支付的股权收购价格除以母公司的股权比例推定的。因此,商誉在初始计量时,应按照母公司理论下商誉的计算方法加以确认,这体现在IFRS3与CAS20中。可以看出,实务中商誉的计量不强调其本身价值,而是将其视为一个交易的结果。

三、商誊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矛盾分析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实务中的商誉会计处理与从商誉的本质内涵出发的会计理论相去甚远。两者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现行商誉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偏离了商誉的本质特征。主要有两方面:

(一)从理论上说,很难为实务中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找出恰当的理由

但实务中明确地排除了自创商誉。对自创商誉的确认一直是会计界争论的焦点。对此,IASB的意见是:自创商誉“不是能以成本可靠计量并由主体控制的可辨认资源”。但反对者大多从会计估计为基础的计量技术能解决计量的可靠性和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问题来批判自创商誉不能确认导致的会计信息不可比和决策失效,至少准则制定机构是沿着这个方向努力的。2002年2月,FASB了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针对未来现金流量蕴含的不确定-陛,建议用折现现金流量来确定现值。笔者认为,虽然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计量方法也在技术上给自创商誉定价提供了可能性。但由于无法保证未来现金流情况和折现率的真实、公允,这一计量技术是否能有效地解决自创商誉的计量问题,还有待实践的证明。

现实中的商誉针对特定主体存在唯一垄断性,这使得商誉在实际中难以根据来源不同对其有所区分。成长和并购都是企业商誉增值的重要途径。就外购商誉而言,在并购行为发生前,它是被购买方的自创商誉,并由被购买方垄断。而当被购买方被合并后,它的商誉就进入并购方企业,被购买方与其自创商誉的唯一垄断性也随之结束。被购买方的商誉向并购方的商誉转化。这使并购方形成了新的商誉,并且很难再辨认这个商誉中有多少来自具体的并购交易。此后,并购方对于被购买方在经营、财务、企业文化上整合的成功与否,便综合作用于企业的整体商誉。有人认为,外购商誉正是代表了被购方的自创商誉,只是通过购并交易实现罢了。因此。区分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但在理论探讨方面,它们对于理解和分析企业商誉的形成和发展仍有较大的帮助。

(二)外购商誉纯粹成了一个交易――企业合并的结果的会计表现,这不符合商誉的本质内涵

例如,《国际会计准则》(2004)中对商誉的定义是:“商誉是购买成本超过购买方在所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权益的部分。”甚至在我国2006年新会计准则中都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商誉的定义,而只是强调将某一差额(购并差价)确认为商誉。

FASB在SFAS141征求意见稿中,对美国实务中曾确认为商誉的范围是否都符合商誉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将外购差价剖析为六个要素:1购并日被并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其账面价值的部分。2被并方未曾确认的其他净资产项目的公允价值。3被并方原先在持续经营中自创的“超额集合价值”。4来自购并方和被并方的净资产的集合经营而产生的预期协作的公允价值。5购并方所支付“对价”的计价错误。6对被并方的购买价格的高估或低估。

要素1和要素2都与被并企业有关,它们从概念上讲都不是商誉。要素1反映的是被并企业未确认净资产的利得。要素2只不过是被并企业原来没有确认,而购并企业在购并中确认的具体的可辨认项且。要素5和要素6与购并企业有关,它们从概念上讲也不是商誉,要素5是一个计量误差。要素6代表的则是并购企业的损失(在多支付的情况下)或利得(在少支付的情况下)。只有要素3和要素4从概念上讲是商誉的一部分。要素3是商誉的构成成份,可称为来自被购并企业的“持续经营商誉”,体现了前述的自创商誉只有通过购并才能实现的观点。要素4反映了由合并而创造的“超额组装价值”,即购并企业和被并企业经营结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是严格意义上的购并商誉。FASB征求意见稿将要素3和要素4统称为“核心商誉”。由此可见,商誉计价中夹杂着不符合商誉定义的“不纯”成份,这是外购商誉以交易价格为基础进行间接计量时难以避免的因素,为此,有人提出以直接法按未来经济利益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来计量外购商誉,但是它对商誉计量建立在一系列假定的基础上,如正常报酬估计、未来盈利能力预测等,受主观因素影响太大,缺乏可靠性,在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

第4篇:商誉会计论文范文

【摘要】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仅疯狂地吞噬着华尔街,而且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曾被奉为“代表未来会计计量方向”的公允价值,一夜之间亦成为众矢之的。与之相伴随的是,会计上确认的合并商誉这种虚拟资产到底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有何影响,进而对资本市场有何影响等问题值得冷静思考。本文以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我国沪、深两市1331家(剔除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详细描述了样本上市公司确认商誉的状况,分析了会计上确认商誉的经济后果。指出在商誉确认方面,样本上市公司中确认商誉的达38%,且具有增大的趋势。会计上确认商誉,的确可以改善企业的资产结构,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提供了必要的便利。同时,部分上市公司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既不符合相关的数理逻辑关系,又可能存在对会计准则理解和运用上的偏差,抑或存在着会计舞弊的嫌疑。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上确认的商誉并不完全符合其本质,证明了部分上市公司对商誉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着偏差。

【关键词】商誉;合并商誉;经济后果

一、引言:全球经济动荡中会计的角色

2008年是全球经济极端不平静的一年,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再到全球性经济动荡。仅以股市为例,截至2008年底,全球股市累计下跌42%,30万亿美元的财富化为泡影。美国、中国、俄罗斯、韩国、中国香港等股市均有40%—70%的下跌幅度,中国股市的跌幅更超过65%,24万亿人民币的财富化为乌有①。各国政府同时采取了多项措施救股市、救楼市、救经济。比如,美国出台了7500亿美元的经济救援计划、英国出台了200亿英镑的经济刺激方案,中国更是以40000亿人民币来撬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全球金融危机到底是何原因导致?有人认为,都是会计“惹的祸”!各国的经济刺激计划能否在短期内奏效?会计上又有哪些作为?人们拭目以待!

就会计而言,会计其实就是一个计量过程(亨德里克森,1982)。在经济全球化、资本流动国际化、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会计的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各国经济的表现和资本市场的运作状况都可以通过会计客观地反映出来。近年来,会计改革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化;二是会计计量从“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转化;三是收益确认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实施,全面实现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会计计量中广泛运用公允价值、在企业合并时确认商誉(负商誉确认为当期损益)等②。

随着我国企业合并事项的日益增多,合并商誉的金额日趋增大,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与日俱增,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日趋凸显,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但会计上确认商誉后,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到底有何影响?到底有何明显的经济后果?迄今为止,并没有太多的研究成果对此予以准确回答。因此,本文以2007年年报的实际数据为基础,探讨会计上确认商誉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目的在于从理论的角度回答会计上为什么要确认商誉,确认商誉后对股价、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到底有何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二、商誉的性质与我国对其进行会计处理的理论依据

何谓商誉③?英国学者卡多佐(Cardozo)在1859年首次将其定义为: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商号等有关的一切,以及与企业有联系,并由它们能使企业受益的一切有利条件(P.D.Leake,1914),简称“一切有利条件论”。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以美国为代表所掀起的五次企业合并浪潮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既为商誉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又激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商誉问题大论战。但到底什么是商誉以及企业到底是否存在商誉等问题,则一直为人们所争论。1982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著作《会计理论》一书中,将前人对商誉本质的研究成果概括为三种理论,亦称“三元理论”: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价值论和总计价账户论。我国会计界,对商誉的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之一,《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遵循了“总计价账户观”理论,即商誉是合并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使实践上有据可依,也使我国企业从2007年起会计报表中首次出现了“商誉”项目,并以资产予以确认,但准则的并未平息理论上的纷争。因为,采用“总计价账户观”进行商誉的会计处理,可以说是理论上存在缺陷,实践中过于简化,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以美国在线(AOL)合并时代华纳(TimeWarner)为例,2000年1月美国在线以1470亿美元并购了时代华纳,曾产生了1250亿美元的商誉,时隔26个月的2002年第一季度就计提了542.03亿美元的商誉减值损失,占其第一季度亏损额的99.99%④。我国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在1331家上市公司中,有506家公司确认了商誉,其总价值约为354亿元人民币,且有上升的趋势⑤,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企业间的并购行为日趋增多,企业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多元化的运营格局正在形成;但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去冷静思考:无论商誉的本质如何表述,它都是一种虚拟资产,是人们的共识,即现行会计上确认的商誉实际上就是一种“合并价差”。这种“合并价差”数额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三大要素:一是合并对价的大小;二是被并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的高低;三是被并企业净资产的质量(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不仅如此,会计上一旦确认商誉后,就只是进行减值测试,而不计提摊销。其结果是会计报表中存在巨额的虚拟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企业的实际价值。如果某个会计年度企业发生严重亏损,到底是经营存在困境?还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不妥?可以说是不能简单给予回答的。

三、我国企业确认合并商誉的经济后果分析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以下简称“准则”)后,自2007年开始在上市公司试行,准则的与实施使得多年来我国会计界对商誉的理论研究变成了现实,虽然一年的数据很难说明所有问题,但会计上确认商誉的经济后果已经开始凸显。为此,本文以2007年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分析我国企业确认合并商誉的经济后果。

(一)数据来源与商誉总体概况说明

在我国,由于商誉是在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才要求确认与报告的,故在过去的会计报表中并无商誉,且过去会计报表中的“合并价差”包括的内容远不止商誉一个事项。有鉴于此,本文的样本时间窗口限于2007年度⑥。此外,商誉通常是作为合并报表的项目出现在合并报表中,所以本文采用的财务数据都是来自于合并报表

本文采集了沪、深两市A股市场(删除了中小企业板)1331家上市公司的全部数据,确认商誉的公司为506家,时间窗口为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所有数据来自于CSMAR数据库,除此之外,还参考了巨灵金融终端数据库和巨潮资讯。本文的数据处理主要通过SPSS.17完成。在已确认商誉的506家上市公司中,其商誉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企业确认合并商誉有增大的趋势,由年初的272亿元、第一季度末的252亿元、第二季度末的326亿元、第三季度末的354亿元到年底的354亿元,年末与年初相比增幅近30%。可以预见的是,由于2007年我国总体金融政策是适度偏紧,先后六次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企业贷款的难度加大。有鉴于此,可以肯定的是,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会有明显下降。有数据表明:截至2008年4月16日,沪、深两市有1083家公司的整体资产负债率为84.94%,比2006年的86.02%和2005年的86.98%分别下降1.08和2.04个百分点⑦。虽然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是多种原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会计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合并确认商誉应该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样本上市公司确认商誉的分布与会计处理结果描述

本文将1331家样本上市公司分为从未确认商誉和确认过商誉两组。从未确认过商誉组是指无论在年报中,还是在中期财务报告中都始终没有确认商誉的上市公司(当然,从未确认过商誉组有可能包括一开始就全额计提了商誉减值损失的上市公司,本文并未将其区分出来)。确认过商誉组是指曾经在年报或者中期财务报告中确认过商誉的上市公司。这两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和上市地点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从交易所的分布来看,沪市确认商誉的上市公司达323家,而深市只有183家。在2007年度,确认商誉的上市公司分布甚广,囊括了上市公司的所有行业,但分布很不均衡。首先是制造业类上市公司确认商誉所占比重最高(占50.79%);其次是商品流通类上市公司(占8.1%);再次是综合类上市公司(占7.31%),超过6%的还有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占6.52%),其余的行业都在6%以下。上述确认商誉的分布至少可以说明三大问题:

一是我国正在进入并购时代,企业并购持续升温,制造业担当主角。普华永道会计公司的数据表明,仅在2007年上半年,我国企业并购的交易数量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20%,从2006年同期的674宗增至808宗,交易金额达到276亿美元⑧。这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集中度低,尽管当前某些行业的企业平均规模在扩大,但是规模小、竞争力低的企业仍然是主体。

二是我国商品流通行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一个薄弱环节,流通效率低、效益差仍然是目前国内流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中国的商品流通市场是全球竞争最为激烈、同时地区差异化最为显著的市场之一。按照商务部《流通业改革发展纲要》的要求,力争在5至8年的时间内,培育出15至20家拥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在2007年,应有1-2家内贸流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要求单个企业至少要突破10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⑨。商品流通业近年来竞争的日趋加剧,必然导致企业并购行为的发生,比如苏宁电器的扩张就是典型的并购扩张案例。

三是综合类上市公司的并购动机日趋明显。从数据中显示,75家综合类上市公司中,有37家确认了商誉,占到了49.3%,是所有行业中确认商誉所占比例第三高的(社会服务业最高,建筑业其次),说明多元化经营仍然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追求之一。事实上,多元化经营,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多元化经营的动机从总体上来看,不外乎两种:分散经营风险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前者是要降低业务集中在一个领域内所造成的个别风险,或实现范围经济效应。后者主要是由于原来的行业不景气,或由于企业本身的原因无法在本行业内获得较好的发展。为了谋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企业决定把资本移向新的、被认为是更有希望的领域,这往往也是弱势企业为争取生存空间而被迫作出的选择。从主观愿望上看,这两者都无可厚非,在理论上也是说得通的,但从客观现实看,馅饼和陷阱往往是同在一处的——馅饼下面就是陷阱。再从国际视野上看,国际大企业正在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指导,在重归主业。比如美国通用(GE)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将200多个子公司重组为13个,以回归主业的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的第四次兼并活动的高峰期,并在1967-1968年间达到顶峰,与前三次明显不同的特点是:这一次有83%的兼并属于跨行业兼并,其中更有23%属于原先毫无干系的跨行业兼并。然而,从1970—1995年的26年间,则又出现了连续两轮大规模的“剥离”浪潮。1975年,“剥离”创记录地占到了所有购并活动的54%,1971-1995年的25年中该比例都维持在30%以上,平均高达41%。⑩

由于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计,其确认商誉的价值是否合理,以及其会计处理是否具有一致性,尚不得而知。故本文再将上述506家确认过商誉的上市公司分为年报确认过商誉组和年报未确认过商誉组两组。年报确认过商誉组是指2007年度的年报中,期初或者期末确认过商誉,而年报未确认过商誉组指2007年度的年报中,期初和期末均未确认商誉。这种分组的目的在于了解上市公司对商誉会计处理的一致性,以及发现是否有商誉的减值问题。(同样,年报未确认过商誉组有可能包括一开始就全额计提了商誉减值的上市公司,本文并未将其区别出来)。这两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和上市地点情况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有87家上市公司(占17.19%)在年报中未确认商誉,但有资料表明,这些上市公司在中期财务报告里曾经确认过商誉,而在年报中商誉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其间是何道理?上述87家上市公司曾经在中期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商誉数额如表4所示。

从表3和表4可知,上述87家上市公司在年度内确认过商誉,且数额达18亿元、15亿元和16亿元,而年初、年末的商誉价值为零。其可能的原因只有三种:一是上述公司在2007年度内发生了企业合并而产生了新的商誉;二是在年末全额计提了商誉减值损失;三是原会计记录存在差错,在年报前进行了差错更正。至于是何种原因导致的结果,还需进一步分析。

再从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来看,除非上市公司在2007年有新的企业合并出现,且产生了新的商誉,否则,商誉的数额应该是逐季减少或者不变⑾。即,年初商誉数额应大于或等于第一季度的商誉数额,大于等于半年报、第三季度和年末的商誉数额。也就是说,假定未产生新的合并商誉前提下,其数理逻辑关系为:年初的商誉数额≥第一季度末≥第二季度末≥第三季度末≥年末。

有鉴于此,以上述基本逻辑关系来将表3剩余的419家在年报中确认过商誉的上市公司再分为符合逻辑关系与不符合逻辑关系两组。这种分组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探寻商誉价值变化的规律及其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的遵循情况。这两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和上市地点情况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发现,上述419家在年报中确认过商誉的上市公司中仅有45家(占10.74%)符合上述基本的逻辑关系,其余374家(占89.26%)都不符合其逻辑关系。从相关比例上看,制造业类上市公司中只有不到9%(18/216)、综合类只有8%(2/26)、商品流通类15%(6/39)、信息技术类19%(5/26)符合其相应的逻辑关系。难道这374家上市公司在2007年度都有新的合并行为产生?显然,2007年我国企业合并市场并没有这样活跃。也就是说,上述公司在报表中确认的商誉数额都发生过不合理的变动。笔者目前尚不得而知发生这种不合理变动的原因。

由于商誉的确认与计量相对比较复杂,上市公司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和运用现行会计准则,本文假设2007年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是上市公司学习现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但2007年年报是经过审计的财务数据,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公允性和可靠性。经过审计的财务数据包括了年初数和年末数,假定2007年里没有产生新的合并商誉前提下,其数理逻辑关系为:年初商誉数额≥年末。为此,本文再次将419家在年报中确认过商誉的上市公司分为年报符合逻辑关系组与年报不符合逻辑关系两组进行深入分析。这两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和上市地点情况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有189家(占45.11%)上市公司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不符合前述的基本逻辑关系。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笔者暂时不得而知,本文也未深入调查和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只有一个,即2007年里产生了新的合并商誉。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推断上述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有造假的嫌疑⑿,只能推断上市公司对相关会计准则的理解和运用存在问题。同时,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上市公司运用《企业会计准则》(2006)进行一次完整的实地调研,以及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三)会计上确认商誉及其减值的经济后果分析

下面,本文将基于上述年报符合逻辑关系组的230家(剔除金融企业一家后,还剩229家,见表6)上市公司来进一步分析会计上确认商誉及其减值所带来的经济后果。1.确认商誉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影响——典型数据说明

前述229家上市公司中,在2007年期初,商誉数额最高的公司金额达6亿元,占其总资产的3.51%。商誉数额最低的公司金额仅为1元,原因是该上市公司在初始确认合并商誉时就几乎全额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此外,有一家属于制造业的公司,其商誉数额占其总资产的35.91%;另一家属于传播与文化产业的公司,其商誉数额也占到其总资产的35.77%。

前已述及,商誉是一种典型的虚拟资产,这种资产能给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是不言而喻的,但其数额大小的确定是否应该有基本的规范可遵循?其减值的测度是否有科学的方法可以使用?对企业资产结构的改变是否是可信的改变?其资产负债率的下降是否真正增大了企业的偿债能力等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2.确认商誉减值对企业盈利的影响——用数据说话

上文简要分析了确认商誉对资产结构的影响,此处再进一步分析2007年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对企业盈利的影响。本文将上述229家上市公司分为计提了商誉减值损失与未计提商誉减值损失两组来说明这一问题。这两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和上市地点情况如表7所示。

从表7可知,2007年,上述229家上市公司中有74家(占32.31%)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其中还有25家(占10.92%)全额计提了商誉减值损失,其余155家未计提商誉减值损失。也就是说,2007年期末还有204家上市公司拥有商誉。

2007年年报数据显示,上述229家上市公司中20家上市公司2007年的净利润小于零,其中14家为制造业,2家为交通运输、仓储业,2家为信息技术业,2家为批发和零售贸易业。这20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在2007年计提了商誉减值损失,但有4家上市公司全额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这20家上市公司中,有1家属于制造业的上市公司的稀释每股收益大于零,且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这20家上市公司中,2007年期末商誉数额最高的金额为8340万元,占其总资产的2.73%。

上述简要分析表明,计提商誉减值损失的确对公司盈利具有重大影响。暂且不论全额计提减值损失、部分计提减值损失的74家上市公司,其盈利能力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问题是还有155家上市公司会计上确认了商誉,却未计提减值损失,其盈利能力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商誉价值的确认本身存在着大量的职业判断,这些职业判断的准确度如何,需要再做深入的考察。

3.对商誉本质的再考察——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不管对商誉本质该如何表述,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商誉是企业超额获利能力的价值表示。既然商誉是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能力,那么拥有商誉的企业应该具有比不拥有商誉的企业更好的获利能力,而且未计提商誉减值的企业应该具有比计提了商誉减值的企业更好的获利能力。或者说拥有商誉的企业与不拥有商誉的企业在获利能力上应该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计提了商誉减值的企业与未计提商誉减值的企业在获利能力上也应该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这样的假设,本文将采用均数比较法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探讨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确认的商誉是否符合商誉的本质,即上述假设是否成立。

在样本选择上,选取了从未确认过商誉组有806个样本(不包括金融、保险业的19家公司),计提了商誉减值组有74个样本,未计提商誉减值组有155个样本。

本文选用了净资产收益率(ROE)、资产报酬率这两个指标来衡量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并分别采用这两个指标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余额,其中,股东权益平均余额=(股东权益期末余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2

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财务费用)/平均资产总额,其中,平均资产总额=(资产合计期末余额+资产合计期初余额)/2

对2007年上市公司确认的商誉是否符合其本质的界定,笔者采用方差检验的结果如表8、表9、表10所示。

表8列示了这三组上市公司2007年度上述两个指标的统计量。其中,从未确认过商誉组的缺失样本都是由于CSMAR数据库缺失相关的数据,在计算相应的统计量时以及后面的方差分析中,笔者已经将其删除。

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我们先探讨方差分析对商誉本质分析的适用性。方差分析一般需满足三个条件。其一是正态性,笔者通过P-P正态概率图,发现从未确认过商誉组、未计提商誉减值组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太符合正态分布,但实际上方差分析对正态性的要求是稳健的,即正态性得不到满足时,方差分析不会受太大影响;其二是方差齐性,表8分别列示了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这两个变量的方差齐性检验,从表8可以看到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的双测检验概率分别为0.542与0.116,所以不能拒绝方差齐性的假设;其三是独立性,显然这个条件是满足的。所以,方差分析在此处是适用的。

表9还分别列示了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这两个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从表8可以看到,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的F检验概率分别为0.899和0.162,这表明三组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本文的假设被拒绝。

从表9可知,虽然方差分析显示三组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本文还是进一步采用了均值多重比较以进一步分析这三组上市公司之间获利能力的差异,均值多重比较的结果见表10。由于各组上市公司的数量不等,本文选用了Scheffe法,对所有的组合进行同步进入的配对比较。此外,本文还进一步采用了Dunnett法,指定未计提商誉减值组为对照组,然后将其逐个与其它组进行两两比较,并选择了双尾检验。

从表10可以清楚地看出,当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衡量指标时,两种方法下得到的检验概率都大于0.9;当以资产报酬率作为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衡量指标时,两种方法下得到的检验概率最小也大于0.1。很显然,本文的假设被拒绝。

从未确认过商誉组与其它两组之间的获利能力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可能是从未确认过商誉组的上市公司拥有未予确认的自创商誉。关于这一点,由于现行会计处理方法限制了自创商誉的确认,从而缺乏相关的数据,本文也无法作进一步探讨。

四、研究结论

本文在对商誉本质属性进一步探讨和界定的基础上,以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我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合并商誉的确认情况及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其主要研究结论是:

第5篇:商誉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商誉; 商誉因素; 标准化回归系数; 模糊数学

关于模糊数学在商誉中的运用屈指可数,例如万洁(2008)是通过人为地设定商誉的影响因素,并且人为设定每种影响因素的分数和权数,从而推断出商誉的分数。本文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商誉的影响因素;采用的公司样本几乎涵盖所有行业,以每个样本数据与行业均值的关系将商誉的各个影响因素划分为四个类别,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各个影响因素的四个类别进行“优良中差”的评定,以每个影响因素在四个类别中的样本比例作为其权数,对“优良中差”的评定结果进行调整;根据商誉和商誉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标准化系数绝对值在其相应类别系数绝对值之和中所占的比重确定每个商誉的影响因素对商誉的权数,以及每个大类别中影响因素的标准化系数之和占所有大类别标准化系数之和的比重作为商誉大类别对商誉的权数进行对“优良中差”的调整计算;最后,对“优良中差”赋不同的分数,最终的计算结果即为所选择的我国上市公司样本总体水平的商誉得分。

目前,对商誉的理论研究可以概括为三种:超额收益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无形资源理论。超额收益理论认为商誉是企业获得的超额盈利的那部分价值,具有使企业获得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能力。美国会计学家佩顿1922年就指出:“‘商誉’一词在广义上表示未来超额盈利的估计价值……确切地说,商誉从这一点上可以被定义为某一特定企业所能赚取的超额盈利的资本化价值,即超过具有相同资本投资的代表性竞争者――‘正常’企业――的盈利水平的那部分盈利。”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商誉是企业总体价值与单项可辨认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的未来现金净流量贴现值的差额。“剩余价值观”和“超额收益观”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无形资源理论认为商誉是由例如优越的地理位置、杰出的管理人才、较高的员工素质、良好的信用等一系列无法入账的无形资源组成的。正如Reg.S.Gynther所说:“之所以商誉存在是由于资产代表的不仅仅是列示出来的有形资产。

其实,以上三种观点是从不同的侧面对商誉进行的阐述,本文综合三种观点,根据超额收益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商誉进行初步的计量,根据无形资源观对商誉的不同因素进行会计信息化处理,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计算我国上市公司的商誉概况。

一、从会计报表角度将商誉影响因素量化

海姆・福克和L.A.高顿在《不完全市场和商誉的性质》中,将构成商誉的因素分为四项门类:增加短期现金流量;稳定性;人力因素;排他因素。乔治・卡图尔特和纽曼・奥尔森在《商誉会计》中将商誉的构成因素归为十五类,包括杰出的管理队伍,有效的广告,战略性的地理位置等。我国学者将商誉划分为广义商誉和狭义商誉,共八项因素,认为其中广义商誉包括例如优越的地理位置,其中狭义的商誉包括杰出的管理人员、科学的管理制度、融洽的社会关系、优等的资信级别、良好的社会形象。

对于商誉的影响因素,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为了便于论述,在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暂将商誉影响因素定为三大类,即人力因素、市场因素和排他因素;八种因素,即优秀的管理团队、良好的员工素质、有效的广告宣传、筹资水平、资信等级、营销水平、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政府良好关系。对于每一种商誉影响因素,结合中国经济的特殊性,采用相应会计变量将其量化从而进行进一步检验和分析。

(一)用高级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代表企业杰出的管理人员

自20世纪初以来,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企业战略规划者对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报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包括经理报酬和企业绩效的关系(Mcguire,Chiu & Elbeing,1962;R.Massnl,1971;W.Lewellen和B.Huntsman,1970;Jenson和Murghy,1990),结论认为合理的薪酬制度是确保管理层能够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第二种机制。陈志广(2002)发现,在我国2000年沪市的上市公司中,高管薪金报酬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张俊瑞、赵进文、张建(2003)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人均年度薪金报酬与公司经营绩效呈现较显著的、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徐向艺等(2007)的实证结论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所以,员工素质的强弱决定了企业经营业绩的优劣,根据能力薪酬评价理论,较高能力者能够得到较高的工资,反之亦然。所以本文选择以高管的平均工资作为反映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参数。

(二)用职工工资、福利代表人力资本、员工素质

同用高管人员的平均工资作为反映高管人员水平的指标,选择职工工资和福利作为代表企业拥有的整体人力资本和员工素质水平的参数。

(三)用销售费用来代表有效的广告宣传

目前对于广告促销效果的指标有以下五种:广告费用占销率法、广告费用增效率法、单位费用促销法、单位费用增销法和弹性系数测定法。这些方法的提出是建立在企业销售额(量)的变化是由于广告的作用引起的,忽略了例如季节、居民购买力、销售地点、消费者偏好、销售能力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这里,本文采用销售费用作为广告宣传的参数,一方面因为广告费用在销售费用中的比重较大并且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销售费用中的其他除广告费用之外的科目其实也是与加强企业宣传、提高企业形象和促进销售能力而发生的,具有一致性。

(四)用资产负债率这一财务杠杆代表企业的筹资水平

企业的筹资渠道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内部筹资方式如企业自我积累,一般速度较慢;外部筹资可以通过发行股票、负债等方式。Ross(1977)的信号传递理论认为,投资者会将企业融资方式看作企业向投资者传递的信号。当企业采取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的时候,投资者会将企业发行股票看作企业资产质量恶化的信号;而当企业采用债务融资的方式的时候,投资者将其看作企业资产质量良好的信号。而且发行股票条件繁多,程序复杂,不经常发生。对于企业日常经营,长短期负债是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筹资能力和水平的参数。

(五)用平均利息率代表企业的资信等级

Sorensen(1980)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信用等级的高低能够显著影响资金成本,公司等级越高,资金成本会越低。我国国内各商业银行在参照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企业贷款利率确定方法上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目前采取的一个通行的做法是根据企业信用等级的高低,在人民银行核定的基准贷款利率和浮动期间内进行不同程度的浮动。公司信用等级高,资本成本低。所以,平均利息率可以作为反映企业的资信等级的参数。

(六)用社会责任代表企业的良好的公众关系以及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邹相煜、王一川(2008)根据陈玉清建立的指标体系,提炼公开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的数据,提出相应的五方面社会贡献率:公司对职工的贡献率、公司对政府的贡献率、公司对投资者的贡献率、公司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贡献率以及公司对环保的贡献率。经过实证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公司对职工的贡献率和公司对政府的贡献率与公司的价值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他各指标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不显著。所以,这里选择前两个与公司价值相关关系显著的指标来作为反映公司的社会贡献水平的参数。

(七)用无形资产净额代表企业的地理位置

在无形资产明细项目中,土地使用权的处理是由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根据邵红霞、方军雄(2006)的实证分析结论,我国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的各明细分类项目中,土地使用权的比重最大,平均达47%。由此可见,无形资产净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土地使用权方面的信息,从而可以将其作为反映企业地理位置状况的参数。

(八)用存货周转率与资产周转率均值代表企业的销售水平

存货周转率是用来衡量和评价企业销售能力的指标,即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环节的变现能力。总资产周转率能够反映企业的资产运营绩效以及全部资产的质量和利用效率。一般而言,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本文综合将二者的平均水平值作为评价企业销售水平的参数。

二、分析概述

本文的分析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建立因素集合U={U1,U2,U3},其中U1={U11,U12},U2={U21,U22,U23,U24},U3={U31,U32};第二步建立由“优、良、中、差”四种评语组成的评价集C,其中Cij表示对第i个对象做出第j种评价的可能性;第三步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第四步建立权系数矩阵,使每个权系矩阵中各个权系数之和为1;第四步得出模糊评价结果。

三、商誉价值模糊评价

(一)样本分类结果统计

通过对544家公司样本进行分类,九种因素分别求出总体的平均值,以此划分为四个类别,样本值低于平均值的50%,样本值介于平均值的50%和平均值之间,样本值介于平均值和平均值的150%之间,样本值高于平均值的150%。在统计结果中,例如高管工资对应的第一个数值为“128 211 119 96”,表示高管工资低于总体均值50%的公司有128家,介于均值50%和均值之间的211家,介于均值和均值150%的119家,大于均值150%的96家。其中,销售水平是根据存货周转率与资产周转率的均值作为营销水平的指标进行统计的。将统计的结果除以总体样本数544得到矩阵A:

所以,根据矩阵A可以将高管平均工资的模糊矩阵A1=(0.24 0.39 0.22 0.18)与矩阵B1结合并且归一化处理之后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1。

这说明,从高管平均工资(U11)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商誉优的隶属度为0.186,良的隶属度为0.255,中的隶属度为0.304,差的隶属度为0.255。

用矩阵A中的职工平均工资、销售费用、资产负债率等七个要素的结果对评价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同样方法的计算处理,具体计算步骤不一一列出,从而得到商誉(U)的关于各个要素优良中差隶属度模糊矩阵R:

根据结果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商誉发展状况处于偏低的水平,只能达到评价级别的“中”级。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完善,企业价值创造的方式仍没有摆脱偏于粗放的形式;另一方面,会计的理论研究一直落后于实践,对于商誉的一些理论研究尚未成熟,以至于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还差强人意。

商誉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界比较有争议的课题,本文希望通过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我国商誉概况的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万洁.模糊数学在商誉会计处理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2008(2):47-48.

[2] 邹相煜,王一川.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J].财会月刊(理论),2008(2):9-11.

第6篇:商誉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合并商誉; 商誉减值; 价值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3-0064-05

一、引言

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已经得到共识,按照商誉的取得方式进行分类,商誉可分为自创商誉和合并商誉。自创商誉在我国会计准则中不予确认。合并商誉是指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企业对被合并企业的购买成本高于该被合并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而不包括被合并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虽然实务中对企业合并的处理包括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但是在权益结合法下,参与合并的各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按其原来的账面价值记录,所有者权益总额并没有任何变化,账面上不确认商誉。因此,权益结合法下不产生商誉。故本文的商誉是指并购时购买法下产生的合并商誉。

我国企业之间的合并日渐增多,且合并商誉占资产比重在加大。合并商誉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资产,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带来的经济后果被外界所关注。

合并商誉是企业在合并时,合并企业对被合并企业获取超额盈利水平的良好预期。从合并商誉的本质和性质来讲,合并商誉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使得合并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所改变,如果投资者做决策时参考披露的合并商誉信息,那么公司的股价会有所波动。经以上分析本文将研究这一信息的披露对公司股价产生的影响。由于合并商誉的特性,其不能单独存在,依附于企业整体,对其后续计量难度较大。我国新会计准则将商誉后续计量由摊销法改为减值测试法,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学者王华英(2007)、刘正楼(2010)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减值测试法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成熟,存在诸多问题。对合并商誉计提减值是基于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那么计提商誉减值的行为是否可以表明被并购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下降,本文将研究计提商誉减值的信息对企业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

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合并商誉及其减值信息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动,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合并商誉及其减值信息对投资者具有决策参考作用,影响投资者的经济决策,投资者认可其信息的价值含量,那么其信息对上市公司影响较大,则企业应合理核算合并商誉,完善商誉信息的披露及与其相关的规定政策。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合并商誉问题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学者们主要聚焦于合并商誉价值相关性和合并商誉减值计量问题的研究。在分析合并商誉减值和合并商誉价值相关性文献之前,首先回顾关于价值相关性的研究。

1.价值相关性

价值相关性就是信息的可利用价值。在会计研究中,会计信息用于满足不同目的使用者的需求,这种有用性表现在其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会计准则中提到“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由于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研究主要围绕资本市场价值与会计信息的关系展开,会计理论中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实证研究中统一为“价值相关性”(韩晓明,2009)。大量研究通过检验会计信息如何影响股票价格,提供了理论上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概念在实务计量方面的证据。

围绕“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大量文献,如欧阳爱平、刘仑(2010)研究我国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王鹏、陈武朝(2009)研究合并财务报表的价值相关性,主要基于市场中的股票价格与特定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称为“价值相关性研究”。价值相关性研究主要评价会计数据反映投资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情况。

在目前的实证研究框架下,研究价值相关性即研究其与权益市场价值之间的预测性联系。会计信息如果具有价值相关性,即能够反映与投资者评价企业价值相关的信息。本文研究合并商誉及其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即研究其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信息在资本市场的有用性。

2.合并商誉价值相关性研究

学者们基于商誉“超额收益观”本质,认为其在未来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Jennings et al(1996)实证研究表明,若合并商誉只能带来平均收益水平,投资者会将其作为一项未来价值降低的资产。在此基础上,学者们研究了商誉的价值相关性,包勇(2009)实证研究商誉的价值相关性,对商誉与股价、商誉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关系作了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合并商誉对二者的相关性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长期内商誉能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杜兴强(2011)检验了商誉与企业市场股价之间的价值相关性,结果表明企业市场股价与商誉显著正相关,并且相比于其他资产,商誉对企业市价的贡献大于其他资产。胡燕等(2012)经过实证分析得出合并商誉与企业盈利能力和股价显著正相关。江祥(2010)、张娟(2012)等学者也在此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均表明,我国财务报表披露的合并商誉信息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了相关有用信息,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和较高的信息含量。

3.合并商誉减值问题研究

2007年新准则实施后,对合并商誉不再进行摊销,而是采用减值测试。一些学者对摊销法和减值测试法的优劣性进行了研究对比。赵辉、王松和王飞航(2008)通过比较美国企业在FASB规定下采用年度减值测试法前后商誉减值数额和利润的比较,认为对商誉的后续处理应该采用年度减值测试,因为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减少企业管理层对利润的操纵。国外学者在早年的研究中就指出对合并商誉进行年度减值测试极大程度改善了企业合并后的财务报告透明度(Glazer,2002)。关于企业计提合并商誉减值的实证研究文章较少,陆正华、戴其力和马颖翩(2010)实证研究发现,合并商誉减值测试影响了公司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一些财务指标,其变动对分析公司经营、发展情况有参考价值。

总结国内外关于商誉的研究文献,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合并商誉能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且合并商誉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其影响公司股票价格,对投资者具有参考价值。对于商誉减值方面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商誉减值测试法优点突出,且其信息影响公司的财务指标,但在合并商誉减值问题的实证研究方面存在较大研究空间。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合并商誉从性质上讲是企业拥有控制的一项资产,只是没有具体形态,从合并商誉的本质来看,其代表企业未来的一种盈利能力。在会计实务中按收购企业愿意支付的合并成本高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部分来记录,合并商誉是收购企业认为被收购企业拥有各种优越条件与无形资源,对两企业合并后的主体存在良好的预期,相信相关资产能够在未来产生超过正常水平的超额收益而愿意额外付出的代价。

既然合并商誉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那么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合并商誉信息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Chauvin和Hirschey(1994)认为披露的商誉金额与企业的市场价值具有相关关系。在有效资本市场中,企业财务报告中披露关于合并商誉金额、变动、减值等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换言之,合并商誉会计信息应当具有信息含量。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在其他条件既定情况下,上市公司合并商誉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关系。

合并商誉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相比,是一种非消耗性资产。合并商誉没有固定的盈利期,也不会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被消耗,正是由于它带给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才需要通过减值测试体现其真实价值。新准则要求对合并商誉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将合并商誉价值的决定权交给了市场。若后续计量中出现减值迹象,计提了合并商誉减值准备,说明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没有提高甚至降低了企业的整体收益能力。张娟(2012)研究表明,当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时,直接影响公司的净收益,可认为未来的盈利能力存在下降可能。但是,这种预计收益能力下降的可能是公司的一种稳健性做法,资产减值会计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估计和主观预测,涉及很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公司收益能力是否降低在后续的年度里才能有所体现,投资者可以更加肯定地去判断。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在其他条件既定情况下,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当期减值计提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不显著。

Kevin Li和Amir Amel-Zadeh(2010)研究了商誉减值方法和商誉摊销方法在短期和长期内对市场不同的影响结果。他们发现,同商誉摊销方法对比,长期内商誉减值方法对市场有重大影响。在商誉计提减值后的较长时间段内,此行为包含的信息逐渐透明,如果商誉的未来超额收益能力确实下降,其影响会反映在市场上。经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合并商誉累积减值计提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呈负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计及变量定义

1.模型的建立

学者们在研究合并商誉价值相关性时,都以Ohlson(1995)模型为基础,同时本文借鉴Al Jifri& Citron(2009)从商誉会计角度出发检验企业财务报告的价值相关性时所建立的模型,该模型将财务报表中的商誉分为不同部分和股价做回归。结合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为了检验提出的假设,本文参考前人的研究设计,最后修正的Ohlson模型如下:

Pi,t+1=β0+β1Gwi,t+β2Im pairi,t+β3Cum_Im pairi,t

+β4EPSi,t+β5BVi,t+β6SIZEi,t+β7LEVi,t+β8ROAi,t+

β9GROWi,t+εi,t

2.变量的定义(表1)

价值相关性的测度选用了上市公司下一年度4月30日的股价,这个变量的选取参照了学者们已有的对合并商誉价值相关性研究时所采用的度量方式。

合并商誉数值选取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合并商誉,张娟(2012)的研究认为合并商誉能带来的超额收益能力应该在收购行为完成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发挥作用,故采用累积合并商誉更合理。

合并商誉减值的计量数据来自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合并商誉减值当期增加数和累积总数。此定义方式借鉴Kevin Li和Amir Amel-Zadeh(2010)的研究,将合并商誉减值分为当期减值数和累积减值数。

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是Ohlson模型中最基本的变量,本文参考前人的研究模型设计,将合并商誉从资产里面分离出来,模型中的每股净资产是扣除每股合并商誉后的数值。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本文数据提取自CSMAR数据库和RESSET数据库,为了保证样本数据的时效性及研究的现实实用价值,选取2007年至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披露合并商誉的公司作为初选样本。对数据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处理:剔除金融行业的公司;剔除数据有差错和数据不全的公司样本;剔除上市公司代码中标有ST的公司。经过数据处理后,本文的研究样本共有1 002家。

四、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利用SPSS分析软件,对文中所涉及的相关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经数据处理后2007―2012年上市公司股价的最大值为69.47元,最小值为1.25元,均值为11.54元,表明样本中上市公司股价的分布范围较广。每股合并商誉的均值为0.09,极大值为2.41,合并商誉的极小值为0,表明一些公司已经全额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每股合并商誉当期计提减值的均值为0.006,极小值为0,且标准差最小,说明大多数公司并未计提商誉资产减值。累积的每股合并商誉减值计提的均值为0.032,远高于当期减值计提值。

(二)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主要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强弱的度量。本文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检验。

从表3可以看出,本文要研究的合并商誉和股价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合并商誉变量和股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89,而且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合并商誉计提减值的本期增加值和股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正,合并商誉累积的减值数额和股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负,但两者均不显著,说明在众多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中,这两者的影响力度较小,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将加入控制变量来度量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后者和股价的相关系数为负值,说明商誉减值信息经投资者在生产经营中观察判断后会反映在市场上。

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也和商誉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者均达到1%的显著性水平。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收入增长率和股价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三)多元回归及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回归分析。本文回归结果中的VIF值均低于3,表示回归变量间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4为模型的回归结果,调整的R2为0.435,表明合并商誉及其减值能很好地解释股价的变动,F值为86.656,保证了模型回归结果的有效性。合并商誉与股价之间显著正相关,系数为0.058,在5%水平下显著,对股票价格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这证实了本文的第一个假设:在其他条件既定情况下,上市公司合并商誉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关系。市场投资者认可合并商誉的信息含量。

每股商誉减值当期增加数变量和股价之间回归系数为0.038,不显著。统计分析样本中计提商誉减值的333家上市公司中,有280家上市公司的资产收益率为正,占到84.08%,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做决策时可能是受到公司有较好的盈利能力等指标影响,商誉只是作为其辅助参考的一个指标,故减值计提对股价没有负向影响。Francis(1996)等学者的研究表明资产收益率等因素影响公司计提商誉减值的行为,且公司为了特定目的会调节当期商誉减值计提的数额。

回归结果中,每股累积合并商誉减值数和股价之间的系数为-0.061,达到5%的显著性水平,这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第三个假设: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合并商誉累积减值计提信息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呈负相关关系。对合并商誉计提减值后,其未来的盈利能力是否下降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才能体现,当其盈利能力真正下降时,反映在市场上的股价会有明显的变动。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对每股合并商誉和合并商誉减值计提对股价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上市公司合并商誉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与股票价格呈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确认的合并商誉信息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

(2)合并商誉当期减值计提信息不具有价值相关性,盈利能力和其他信息对股价影响大于当期商誉减值计提信息。短期内体现不出商誉减值行为对企业经营绩效判断的正确性。

(3)合并商誉累积减值计提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在一定时期后,合并商誉累积减值信息对股价有更大的影响能力。对合并商誉计提减值准备,是对其未来超额收益能力预期的一种稳健性处理。

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公司合理核算商誉会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依据,我国证券市场会关注合并商誉和商誉减值信息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市场对企业合并商誉和减值信息的价值会做出恰当的反应。公司应合理核算合并商誉,并加强合并商誉相关信息的披露。

【参考文献】

[1] 王华英.对企业合并商誉减值问题的探讨[J].管理视角,2007(12):97-99.

[2] 刘正楼.关于企业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0(9):75-76.

[3] 韩晓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J].财务与会计,2009(17):9.

[4] 欧阳爱平,刘仑.我国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分析――基于沪市A股的数据检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5-40.

[5] 王鹏,陈武朝.合并财务报表的价值相关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9(5):46-52.

[6] 赵晖,王松,王飞航.商誉会计――从摊销到减值的转变[J].财会研究,2008(12):29-33.

[7] 陆正华,戴其力,马颖翩.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减值测试实证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J].财会月刊,2010(4):3-6.

[8] 包勇.关于商誉超额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A股的实证数据[J].财政监督,2009(10):12-16.

[9] 杜兴强,杜颖洁,周泽将.商誉的内涵及其确认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11(1):11-16.

[10] 胡燕,张新妍,纪若雷.合并商誉的价值相关性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2(27):72-78.

[11] 江祥.合并商誉的经济后果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学位论文,2010.

[12] 张娟.合并商誉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2012.

[13] Kevin Li,Amir Amel-Zadeh,Geoff Meeks.The impairment of purchased goodwill:effects on market value. Working paper,2010.

[14] Ohlson. Earnings Book Value 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5(11):661-687.

第7篇:商誉会计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商誉一直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性的企业合并愈演愈烈,商誉确认问题越来越迫切的牵动着整个会计理论及实务界。商誉的确认带来了一系列的会计问题,其中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商誉确认对会计报表所传递的会计信息的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是通过会计信息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了解的,这些信息的好坏优劣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做出的决策。本文对2007年上市公司中确认的商誉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商誉确认对会计信息产生了影响,与企业价值具有正相关关系,由于2007年上市公司首次确认商誉,对股价影响的检验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从修证的Ohlson模型中证明了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比例的提高会使股票的市场价格降低,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无形资产甚至商誉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商誉;会计信息;相关性

商誉一直是有关各方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性的企业合并愈演愈烈,商誉问题一直牵动着整个会计理论及实务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从会计报表以及其它会计信息载体中获得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好坏优劣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做出的决策。因此,会计信息质量也必然成为会计理论及实务界所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查会计报表中商誉确认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企业商誉对企业价值的关系。

一、商誉的基本理论

会计学中对商誉理解有着多种观点,不同的观点反映了商誉的不同的性质。二十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会计界对商誉问题的日益关注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会计界逐渐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商誉观点,即商誉会计的“三元理论”:超额收益论、剩余价值论和无形资源论,它们也构成了各自对商誉定义的理论基础。

(一)超额收益论

超额收益论的认为,商誉就是企业超额盈利的那部分价值。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利润,而拥有资产则是企业获取利润的前提条件。商誉是一项资产,能使企业具有未来的发展潜力或使企业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虽然它不像厂房、机器设备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但对企业来讲,却实实在在能感受到其存在。实际上,企业获取利润的过程,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相互结合、共同作用的过程,很难从量上区分每个单项资产对企业盈利的贡献。商誉这项无形资产是与企业整体结合在一起的,无法单独辨认,但企业一旦拥有,却能具有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盈利能力,商誉也就应由超额盈利来定义了。美国会计学家佩顿(Paton)1922年就曾指出:“商誉一词在广义上表示未来超额盈利的估计价值,确切地说,商誉从这一点上可以被定义为某一特定企业所能赚取的超额盈利的资本化价值,即超过具有相同资本投资的竞争者——‘正常企业’的盈利水平的那部分盈利。”

(二)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认为,商誉是企业总体价值与单项可辨认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的未来现金净流量贴现值的差额。“剩余价值”与“超额收益论”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超额收益论”是从总体上理解商誉,由于未来超额利润很难直接确定,要在实际工作中计量商誉则困难重重。人们便设想从能够较准确计量的那些资产入手,即先确认单项有形资产和可辨认无形资产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贴现值,再计算企业总体价值与这一价值的差额,将差额确认为商誉。佩顿认为“无形资产是一个剩余价值,是公司的真实价值超过各种独立的有形财产的真实价值的余额……被单独列入财产目录中各种有形财产总价值低于公司真实资产的数额应表述为商誉。”

(三)无形资源论

无形资产论认为,商誉是由诸如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企业声誉、广泛的社会关系、卓越的管理队伍和优秀的员工等构成,而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且又无法入账记录其金额的,故商誉实际上是指企业上述各种未入帐的无形资源。正如Reg.S.Gynther所说:“之所以商誉存在是由于资产代表的不仅仅是列示出来的有形资产。例如,‘特殊技能和知识’、‘极强的管理能力’、‘垄断的地位’、‘良好的社会及企业关系’、‘好名称和好声望’、‘有利的形势’、‘优秀的雇员’、‘贸易名称’和‘已经建立起来的顾客网络’都是这类资产。这些资产的价值(通常认为是无形资产)就是商誉的价值。”

“超额盈利观”侧重于说明商誉的经济效用,即带来超额盈利的能力;“剩余价值观”说明了商誉的计价形式;而“无形资源观”则揭示了商誉的质的规定性,说明了商誉产生的原因与组成因素。三种对商誉认识的观点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三者综合起来才更好的说明了商誉这个特殊的无形资产的特点。

根据各种商誉的理论,我们可以将其性质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商誉是一种企业所独有的可在未来带来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第二,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认为,企业在生产经营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各种支出都无不与商誉的形成有某种联系,从系统论的角度加强企业的全程管理和全员管理,是形成商誉的基础与源泉;第三,商誉的价值会随着企业经营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第四,商誉的形成和发挥,与企业的整体而不是某一要素有关,不能把它与其所依附的企业的其它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分割开来。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所应达到的质量要求,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约束,它包括财务会计目标在内的任何事物,本来是质与量的统一,着重研究财务报告目标信息要求的质的方面,从而突出了信息的有用性。进一步说,它主要回答: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算有用或有助于决策。正如 FASB 所说,“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或质量的确定构成信息有用性的成份。这样,它们是在进行会计选择时所应追求的质量标志”。

1980年5月FASB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SFAC No.2: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第一次将会计信息质量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项目系统地加以论述。SFAC No.2 沿袭了 ASOBAT 和Trueblood Report 的传统,在决策有用性的目标下列举和解释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层次。“对决策有用性应该作为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如果没有有用性,就谈不上从信息中获得足以抵偿该项信息所费成本的利益。”在这一最基本质量特征的前提下,会计信息还应具备一系列的其他质量特征,其中最重要的质量是相关性与可靠性这两个质量。

所谓相关性通常是指与决策相关的特性,SFAC No.2具体指出,会计信息只有具备“导致差别”的能力,方能确定它与某一决策相关。这是因为,会计信息能与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人士所作的经济决策相关,就必须通过帮助使用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作出预测,或是能证实或改正先前的期望,从而具备在决策中导致差别的能力。“导致差别”是指既可增加也可减少信息的差异,以便使用者能减少对经济事件的不确定性,增进决策的把握性。要做到这一点,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同时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等,三者共同成为相关性的主要成分。所谓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即所表述的应是意欲表述的,尤其要做到不偏不倚地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避免倾向于预定的结果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可靠性还有可验证性,要尽可能的减少不同计量者的偏好。

三、商誉确认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等质量特征是从总体来说明会计信息的情况的,商誉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情况要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信息和利润表信息来反映。以下就针对两种具体的报表信息来说明商誉确认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情况。

(一)商誉对资产负债表信息的影响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某一日期资产和负债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以前,商誉并不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进行确认,在合并报表上也只是以合并价差的形式综合的反映。合并价差包括合并商誉、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被投资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即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升值(或减值)以及母公司长期投资中内部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的差额。从两者包括的范围来看,用合并价差来反映合并商誉,并不能真正的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而且,合并价差是一个具有类似“备抵附加性质”的账户,既有借方余额又有贷方余额,不能真实的说明商誉的性质。商誉是一种企业所独有的可在未来带来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属于资产的范畴。这一信息可以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决策相关的信息,对商誉进行确认,这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特点。对于合并企业所确认的商誉据有会计相关性的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合并商誉的确认不用置疑,如我国现行《会计准则20号——企业合并》中第三章第十三条指出:“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很显然,如果不对合并商誉进行确认必将影响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使得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缺乏相关性。

商誉的确认使得资产负债表上资产项目总额增加,从而导致企业一系列的财务数据的变化。商誉确认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会上升,如资产负债表,企业资产的资产增加,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会减少,资产负债率减少表明每元资产所承担的债务责任较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强。但商誉并不是可辨认资产,在企业破产清算时是否能够清偿债务,还有待验证。这就出现个矛盾,商誉的确认增加了企业的资产,但并不一定如资产负债表反映的那样,偿债能力的加增。

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第六章第二十三条指出:“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如果企业的商誉发生了减值,就要对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并将其减值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就给企业带来了商誉处理上的灵活性,如果企业第一年由于某种原因需要,改变商誉的确认金额,到以后年度财务状况变好时,对商誉进行减值处理,这样便人为的利用商誉给企业带来了调整的空间。对于企业的商誉的减值测试来说,如何确定企业是否真实的减值,减值多少并没有确定的方法,在实务操作中也有难度,这样的情况下公司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都大打折扣。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运用这种会计信息时会给决策带来影响,甚至采用同正确决策恰恰相反的策略。

(二)商誉对利润表信息的影响

第8篇:商誉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商誉; 性质; 构成要素; 确认; 摊销 

 

商誉是企业的一种无形价值,通常指企业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客户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高,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这种无形价值具体表现在该企业的获利能力超过了一般企业的获利水平,即具有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信誉和能力。 

 

一、商誉的性质及构成要素 

 

关于商誉的性质,学术界有许多论述,比较权威的观点当属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的看法。他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介绍了三种观点: 

其一,商誉是对企业好感的价值。商誉产生的原因通常认为是由于有利的商业联系、良好的职工关系和顾客对企业的好感。对企业的好感可能来自有利的地理位置、独占的特权以及良好的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 

其二,商誉是企业超额利润的现值。商誉为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超额利润。这里所说的“企业超额利润”应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取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是:人们之所以认为一个企业有商誉,是因为这个企业能够较为长久地获得比其他同行业更高的利润,这种将于未来实现的超额收益的现值,即构成企业的商誉。 

其三,商誉是一个总的计价账户。中南财经大学的阎德玉教授认为:“‘总计价账户论’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账资产概念的产物。继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会生息资产,而只是特殊的计价账户,它表明该实体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整体价值),超过了它们个别价值的总和即‘整体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 

上述三种观点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商誉,相互影响又各有利弊。对企业好感的价值论,是从形成商誉的因素角度去解释,但这些因素本身无法用货币计量,从而无法纳入会计核算。超额收益论与总计价账户论实际上均是从商誉计量的角度来说明,前者提示了商誉作为一项资产的基本特征,是一种经济资源,能给企业带来超额盈利,其缺陷是计量存在主观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尚有很大的困难,而总计价账户论可以说从间接计量角度阐明了商誉的性质,强调从具体的计算角度入手,从定量角度去说明,但却失去了应有的理论定性价值。 

多年来,会计学者和会计实务人员对商誉的构成要素作了各种研究。有的学者将构成商誉的因素归纳为以下15项:(1)杰出的管理队伍;(2)优秀的销售组织;(3)竞争对手管理上的弱点;(4)有效的广告;(5)秘密的工艺技术或配方;(6)良好的劳资关系;(7)优秀的资信级别;(8)领先的员工训练计划;(9)在社会中较高的地位;(10)才能或资源的发现;(11)优惠的纳税条件;(12)有利的政府政策;(13)与其他公司的良好协作关系;(14)有战略性的地理位置;(15)竞争对手的不利发展。 

 

二、商誉的确认 

 

商誉主要包括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两部分。 

 

(一)自创商誉的确认 

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的自创商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在这一点上基本符合国际惯例。因为,第一,自创商誉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很难确定哪些活动引发商誉形成,这样就很难为其计价。第二,自创商誉能为企业创造多少未来收益也很难确定。自创商誉价值的各组成部分很容易发生变化。因此,自创商誉本身并不稳定,也无法确定其本身价值。考虑到这一点,将自创商誉资本化显然不符合稳健原则,更可能造成信息使用者的过分乐观。第三,确定商誉必须考虑商誉是否摊销和如何摊销的问题,而在这方面又存在许多争议,从避免引起实务操作的混乱出发,笔者认为不确认自创商誉显然更具有实际意义。第四,不确认自创商誉并不会给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造成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可根据企业的收益水平与同行业平均收益水平相比较,来估算企业的商誉。由于企业的商誉价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或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动,所以,将自创商誉确认入账会误导报表使用者。 

 

(二)外购商誉的确认 

外购商誉是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产生的购买成本与所购股权成本和所购股权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关于《企业合并与无形资产》的准则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将当前实务中计算的商誉划分为6个组成部分: 

1.在取得日,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其账面价值的部分。 

2.被收购企业未曾确认的其他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它们没有被确认可能是因为它们不符合确认的标准(或是因为计量的困难),或是因为不对它们进行确认符合某种需要,或是因为确认它们的成本不能够单独地证明可抵补效益。 

3.被收购企业在继续营业中持续经营要素的公允价值。它们表示取得这些净资产之后,同分散经营相比集合起来获得较高回报率的能力。这种价值来自经营净资产的协作以及有关市场不完善的因素。 

4.来自收购企业兼并和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及其经营产生的预期协作的公允价值。这种协作对每一种合并都是具体的,而不同的合并应当产生不同的协作,因此能带来不同的价值。 

5.收购企业之所以付出应付的报酬,完全是由于应支付报酬的计价错误。收购价格在完全的现金交易中,可能不会产生这种估价错误,但如果是收购企业股票的情况,股票的现行价格很可能低于合并时股票发行的价格。 

6.被收购企业高估或低估收购价。高估往往由于拍卖中收购企业出价哄抬而引起,低估则通常出现在抵押品的拍卖或火灾毁损财产拍卖的事例中。 

对于上述6个组成部分,fasb进行了评述。组成1中不存在一项资产,但可以作为被收购企业的利得,而不能够由收购企业在自己的净资产中予以确认,所以它不是商誉的组成部分。组成2在概念上也不是商誉的组成部分,它开始可能作为无形资产来反映,甚至可以被分离地加以辨认并可以确认为具体的资产项目,但是被收购企业未确认。同样,组成5与组成6都不应该属于商誉的组成部分。组成3是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超额集合的价值”,它代表预先存在的商誉(它或是被收购企业内部创造的或是以前企业并购中形成的)。组成4是收购企业和被收购企业并购后联合形成的“超额集合的价值”(它产生于企业合并,反映企业合并后的协作能力),也应该确认为商誉。fasb把组成3与组成4两个部分称为“核心商誉”,并认为这两个部分符合资产的定义,从而可以作为商誉确认为资产。 

 

三、商誉的后续计量 

 

世界各国对外购商誉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直接注销法 

主张将商誉作为购买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抵销项目,因为其并不是产生盈余的原因,而是期待盈余的结果。商誉的价值是主观的,并且受到投资者观念的影响。商誉的价值并不可靠,其取得成本与维护成本之间并无关联,资本交易形成的差额实际上仅代表收购企业的资本损失。这样处理是因为商誉的价值很不稳定,不能单独存在和变现,形成商誉的因素难以为企业控制,企业并购之后,商誉是否存在、能存在多久,都是不确定的。 

 

(二)系统摊销法 

将商誉作为资产并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将收购企业收购商誉的耗费与未来获取的差额收益进行配比。这样处理是因为实施并购企业为了取得以后若干年度的超额利润,现在发生了超额的支出,这一成本表明被购并企业有超额收益能力存在,即商誉存在。虽形态上不同于其他资产,但在能够带来未来收益的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也符合配比原则,外购商誉的取得成本理应同未来它所帮助取得的各期超额利润加以匹配。但由于其寿命与耗费方法均无法可靠确认,企业超额盈利能力可能在很长时间内将不反升,也可能加速耗费。此时,非但不能实现成本与收入相配比,反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三)永久保留法

将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在账户上永久保留,并认为其所代表的价值不一定会被消耗掉,并且有增值的可能。其理由是企业之所以取得购并商誉,是为了与自身已有的生产要素优配置,包括与自创商誉有机结合,经营中还要不断地巩固和维护,使其发展扩大,因而商誉的价值只会上升,不会下降。该法在被购并企业获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最符合商誉的经济实质。但商誉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将其作为一项永久性资产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在市场条件变化下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同样缺乏可靠性。

(四)减值测试法

近年来,减值测试法取代了系统摊销法成为商誉会计处理的重要方法。在fasb142《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中规定商誉不再进行摊销,而是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商誉减值测试。只有在当有明显证据表明已发生减值损失时才需注销商誉的减值额,否则商誉价值将保留有账面上不作调整。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初始确认后的商誉,应当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商誉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中规定:在购买日,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差额,应当在商誉项目列示。商誉发生减值的,应当按照经减值测试后的金额列示。

在这种方法下,对商誉减值测试,发生减值损失时冲减商誉账面价值并确认为相关费用,这种商誉账面价值的抵减有理可循,有据可查,在实践中可捕捉到商誉的减值信息,更好地反映商誉的消耗,克服了对商誉进行不顾实际的直线摊销的纯主观判断,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此外,减值测试回避了对于商誉摊销年限的估计。商誉是一种超额的盈利能力,是经过长年积累逐步形成的,表现为优秀的管理技术、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客户关系以及广告、公关等方面的优势,人为规定摊销年限是不合理的,因为商誉或许可以无限期使用,或许因为经营不善而不再具有原有优势。相比之下,减值测试更加合理,在发生减值时才确认为费用,反映商誉的真实价值。

四、小结

结合商誉的性质,笔者对商誉会计处理的基本理念是:承认商誉是客观存在的,外购商誉应于企业合并时予以确认,并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对于自创商誉,考虑到稳健原则及其自身难以计量的问题,则不予确认。

【参考文献】

[1] [美]亨德里克森.王澹如,陈今池,编译.《会计理论》.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7.

[2]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第二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 葛家澍.当前财务会计的几个问题——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和不确定性.会计研究,1996(1).

[5] 张鸣,王明虎.对商誉会计理论的反思.会计研究,1998(4).

第9篇:商誉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商誉会计 新会计准则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180-02

企业商誉的价值已越来越受到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关注,对商誉会计的处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从不同角度对商誉会计的确认、计量、减值测试和列示披露做了规范,但是商誉会计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影响了企业商誉会计的合理处理。

一、新会计准则下商誉会计相关规定

1.关于商誉会计的确认和初始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中又具体区分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并对涉及商誉会计问题作出说明: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在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无形资产准则所规定的内容。因此,在新准则中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而是一种特殊的资产要素,且其只有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形成;如果为吸收和合并,可确认为购买方个别财务报表中的商誉;如果为控股合并,则确认为母公司所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商誉。

2.关于商誉会计的减值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就是将商誉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从而判断商誉是否发生减值,如发生减值的,则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且在以后会计期间不许转回。在后续计量中计提减值准备,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我国对商誉减值测试方法使用一步法。首先,进行自下而上的测试: 确定商誉的账面价值能否合理分摊至查核中的现金产出单元,比较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金额,如果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金额,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其次,如果企业不能将商誉的账面金额合理分摊至查核中的现金产出单元,实施自上而下的测试:确定商誉的账面金额能合理分摊的最小现金产出单元(即较大的现金产出单元),比较现金产出单元的账面金额与可收回金额,确认减值损失。

3.关于商誉会计信息的列报与披露。关于商誉会计信息的披露,新准则做了如下规定:(1)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出现了商誉,购买方应当在当期附注中披露商誉的金额及其确定方法;(2)自购买日起,将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①分摊到某资产组的商誉占商誉账面价值总额比例重大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分摊到该资产组的商誉的账面价值”;②分摊到多个资产组,且分摊到每个资产组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占商誉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不重大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这一情况以及分摊到上述资产组的商誉合计金额;③分摊到多个资产组的,且分摊的商誉合计金额占商誉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重大的,企业应当在附注中说明这一情况,并披露到上述资产组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合计。

二、商誉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自创商誉不确认具有不合理性。新准则规定,自创商誉不予确认,但是不确认自创商誉的负面作用是很明显的,其负面作用有:一是违反客观性原则,造成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现代的高科技企业中,自创商誉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自创商誉作为反映企业具有较高盈利能力的资源,若不及时向使用者提供,就不能满足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方进行决策的要求,而且会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二是不确认自创商誉,而确认合并商誉,不符合一致性原则。合并商誉实质上也是自创商誉,是被并购企业的自创商誉,只是被并购之前未被确认,而是等到被收购、合并时才得以确认。当商誉为并购企业所有时,本来为被并购企业所拥有的但未被确认的自创商誉即成为新集团企业的自创商誉。如果新集团企业只确认这一部分,而不确认原并购企业的自创商誉,这不符合一致性原则,所提供的整个新集团企业的商誉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2.商誉的计量方法不够准确。新会计准则规定,在企业合并时,购买企业的合并成本大于享有的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但在企业合并的实例中,外购商誉与购买企业的合并成本大于享有的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也是存在区别的。虽然从理论上讲,外购商誉的购买价等于购买企业的合并成本与享有的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可是购买价往往受到市场供求关系、交易双方谈判技巧等因素的影响而偏离理论上确定的价格,这样计算出来的外购商誉就必然包含了大量的非商誉因素。在实务中,购买企业的合并成本大于享有的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并不完全等于外购商誉,外购商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外购商誉的计量方法不够准确。

3.商誉会计减值测试存在问题。(1)成本较高。新准则中规定对企业合并过程中形成的商誉,企业每年至少应当进行一次减值测试,而且须分摊到相关资产组上进行。如前所述,由于商誉的计量难度较大,对评估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如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与原来的直接定期摊销相比,无疑将会大大加重企业的负担,而且还可能违背成本效益原则。(2)计量难度大,可操作性不高。要对合并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就需要获取诸如公允价值、未来超额利润之类的信息。对公允价值的取值是使用商誉减值测试法的最大难题,公允价值的确认是建立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资本评估市场尚不健全,公允价值难以公允。新准则规定要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基础上进行减值测试,但是我国的资产组概念本身十分抽象,如何界定“最小”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困难较大。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确认具有一定的任意性,范围的大小圈定直接影响商誉减值损失的计算结果。考虑到资产组划分的不确定性以及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客观状况,很难对资产组做出准确的估价,从而影响到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准确性。(3)商誉减值测试带来的盈余管理。商誉的会计处理对合并企业的净利润影响巨大,对商誉采用减值测试法处理需要大量的主观判断。公允价值难以公允,使企业计价的灵活性增强,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认定的不确定性等都影响了商誉减值测试的可靠性,给利用商誉减值测试进行盈余管理留下空间,导致企业新一轮的利润操纵。

4.商誉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商誉作为企业特殊的无形资源和企业综合能力的一种外在综合体现,无疑是企业最为无形的资产,可是当前商誉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现象在我国存在普遍性和严重性,失真分两种情况:一是会计失实,另一是会计造假。而后者占了很大比重,严重扰乱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侵吞了国家财政收入,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在微观上弱化了企业管理,其危害很大。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强商誉会计理论研究,完善商誉会计理论体系。加强商誉会计理论研究,制定专门的商誉准则,系统规范商誉的概念、性质、确认标准、计量、减值计提方法及信息披露方式等,以更好的指导会计实务。完善商誉会计理论体系,就应把自创商誉纳入系统,使商誉能更好地确认、计量、披露,使商誉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合理。解决自创商誉问题,最为关键的是找到确实可行的确认与计量自创商誉的方法。2.提高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新的商誉相关会计准则,对于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记账业务,而且还应具备相关经济法律、税收政策、财务管理等知识,只有将这些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游刃有余。要加强会计执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教育,加强业务培训,帮助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提高其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做出复杂判断处理的能力。执业人员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商誉进行真实合理的计量,应向相关企业取得充分确凿的证据,并尽可能科学评估其对相关企业的影响程度;对商誉计量的过程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职业敏感性,从而增强商誉计量的准确性。3.降低减值测试成本,提高公允价值测评质量(1)降低商誉会计减值测试成本。商誉会计减值测试较复杂,执行难度较大,需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要降低商誉会计减值测试的成本,对于商誉规定的每年必须进行至少一次减值测试未免过于硬性,建议只有在企业商誉会计处理中出现减值迹象时才进行。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处于良性循环时,就没有必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这样既可以减轻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又可以节约评估费用支出。(2)提高公允价值测评质量。对于公允价值的确定,除企业运用自己的力量评定外,许多时候还要专业机构进行测定,例如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等。应积极推动评估业的发展,比如制定严格的可遵循的测定方法,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素质,制定完善的管理监督体制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评价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借鉴美国商誉会计减值测试的两步法经验。对商誉所归属的最小现金单元的划分在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我国可以试着借鉴FAS No.142的做法,将商誉归属在一个报告单元中进行减值测试,这样比采用现金产出单元更加直观和易于确定公允价值。在理论上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就需要计量出商誉的公允价值,我国也可以采用美国的“两步法”做法确定商誉的公允价值,从而使商誉减值测试的操作性更高。

4.完善商誉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强外部监管。第一,应当完善商誉会计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如规定在估计与判断过程中的一些标准,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披露的商誉会计信息,确定披露标准等。从而尽量避免商誉会计信息失实与会计造假,提高商誉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第二,加强商誉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力度。会计信息披露的合理性与真实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的监管力度,包括政府监管、会计师事务所监管。这就要求这些部门要加强协调和沟通,尽量统一会计检查和处罚的标准,加强协调和沟通,尽量实现信息的共享,以期实现监管效果的最大化和监管成本的最小化。

总之,随着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对商誉研究的深入,客观条件的具备,商誉会计问题定会得到妥善的解决。然而,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规范出一套完善的适应经济发展,并能将其有效的贯彻到具体的实务中去的商誉会计理论体系,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赵东星.商誉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分析,2008(532)

3.赵维.新准则下关于商誉问题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8(8)

4.崔友荣.浅析如何改进商誉会计[J].会计之友,2008(6)

5.杜东,尹建坤.商誉会计研究及国际比较[J].财务与会计,2008

6.刘以闲,李杰.商誉会计处理探讨[J].价值工程,2008(7)

7.蒋银华.浅析如何改进商誉会计[J].会计之友,2008(9).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