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春守则电影范文

青春守则电影精选(九篇)

青春守则电影

第1篇:青春守则电影范文

[关键词]青春片;国产;多重审美空间

在中国内地,尽管并没有像日本一样明确的“青春片”概念的划分,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存在关怀青年人个体生命,张扬青春活力,以及反映青年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影片。20世纪出现的《青春之歌》等电影尽管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但依然可以视作红色背景之下国产青春片的代表。而在文化背景与内地不同的台湾,徐进良、侯孝贤等人拍摄的青春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台湾人对于拍摄青春片方面的热衷,以至于让杨德昌直言台湾电影只有青春片与非青春片两种。[1]对于何为青春片,电影批评界至今没有明确的、广为认可的定义,徐琦认为,“用影像化的手法将处于青年阶段的人的日常生活、爱情、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故事、心情等一一记录下来、表达出来的电影,可以称之为‘青春电影’”[2]。可以说这一阐述是基本准确的。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无论内地抑或港澳,如今的发展都渐趋成熟与稳定,日常生活的既定秩序基本定型,尤其是内地的青春电影,已经逐渐摆脱了《青春之歌》《战火中的青春》等电影产生之时对重大历史事件及政治话语的强烈依附状态,开始立足于个人的生活缩影,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进行故事的陈述。这种既带有真实、完整的怀旧感,又不至于使人感到太过沉重的影像风格,迎合了许多观众的需要,对国产青春片的多重审美空间进行解读,对于中国电影在青春题材上的进一步探索是极有必要的。

一、国产青春片的审美主题解读

国产青春电影除了在主题上有相同之处以外,在影像样式与叙事风格上实际并没有一定之规,这与不同导演在不同背景下的人生经历以及对青春的理解有所分歧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梳理出国产青春片在审美解读方面的共同之处。青年群体在不同的社会变迁时代下所遇到的阻碍与困惑不尽相同,透过青年成长历程这一普遍的文化现象所能挖掘出的社会形态与人性写照也是千姿百态的,因此国产青春片的解读空间是多重的。

国产青春片的母题虽多,往往涉及暴力、性、梦想乃至精神分裂等问题,但归结起来,实际上主要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成长主题,一类则是情感主题。这两类主题的典型性和审美性是最为突出的,无论是在影片中凸显青少年的暴力殴斗,抑或是对所产生的困扰等,归根结底仍然都与成长或情感有关。对成长主题阐述得较为明晰的青春电影为数不少,如易智言执导的《蓝色大门》、林书宇执导的《九降风》等。以霍建起执导的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为例,全剧实际上并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整部电影的内在叙事动力就是儿子对邮递员父亲的理解过程,这同时也是他成长的过程。霍建起对于带有东方韵味的伦理情境处理得恰到好处,在整个送信之旅中,刘烨所饰演的儿子不仅懂得了送信的种种小技巧,更懂得了父亲所坚守的人生哲学,并愿意为父亲继承下去。导演所要表现的这种成长是渐进式的、悄无声息的,因此在整个两人一狗深邃而沉静的山中行走的过程中运用了含蓄而从容的运镜方式。

而对情感突出得较为明显的则是由九把刀执导,于2011年上映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片中的主线就是青年人的情感。影片中柯景腾、、老曹、该边等人均对品学兼优的女生沈佳宜有着朦胧的情愫,在国中到高中为了学业而苦苦奋斗的几年中,这种情感支撑着柯景腾等人的精神世界,而只有柯景腾与沈佳宜发展成了恋人关系,但这种关系也没有保持到最后,由于柯景腾的怯懦与异地恋的缘故,他最后也只能在沈佳宜的婚礼上为其送上祝福,但彼此都已成熟了许多。整部电影并没有太多炫技式的技巧,也谈不上有深切的内涵,但是由于其直指校园恋情这一普适性的审美主题,包括男女主人公的最终结局也与绝大多数人无疾而终的恋情类似,因此轻而易举地在心理和情感层面打动了观众,使得观众能够在电影营造的氛围中回忆起青春时都曾有过的两性互动,为影片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二、国产青春片的叙述视角解读

国产青春片的叙述视角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站在政治的角度,采取一种宏观的大视角。在这样的影片当中,主人公往往并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也曾表现出一定叛逆与反抗的年轻人,而是一个所谓的“代表”,甚至可以说是某种伟大事业以及政治意愿的表达者和承担者。《青春之歌》《战火中的青春》等,都是这一类型的青春片。[3]由于拍摄电影的初衷就是需要树立一个观众学习的榜样,因此以正面形象而被突出的主人公,身上几乎很难有人性中的阴暗面,也即那个年代电影中经常被诟病的“高大全”。这类电影也在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后逐渐退出了主流。

这方面较为典型的例子为1955年由郭维执导的电影《》。在影片中,主人公的一生都是在战火的洗礼中度过的,而最后在战争中牺牲的无疑是一个关于信仰力量的代言人。影片一开始讲述的是1945年的抗日战争中,已经是见习小八路的强烈要求加入到抗日的队伍中,然而却因年纪太小而遭到拒绝,这对于来说是成长的开端,在这个时候,还是一个冲动而鲁莽的少年;而的继续成长则是在一次反“扫荡”中目睹区委书记王平的牺牲并帮其上缴最后一次党费之中完成的,可以说王平的牺牲是牺牲的一次预演,王平可以说是的一个正面领路人,正是经历了此事以后,对于牺牲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为日后他采取的壮烈举动打下了基础;入党则是的又一次成长,庄严地立下入党誓言,表示将为人民服务,这意味着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成熟;而影片的高潮则是年仅19岁的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作为爆破队长,主动承担起摧毁敌人火力点的重任,并在千钧一发的关头,毅然用自己的身体支撑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为了充分挖掘出这一幕的震撼力,导演设计了的最后一句台词,即广为人知的“为了新中国,前进”。历史上的确实在隆化中学上演了青史留名的一幕,使得当时的战士啜泣不已,但他的最后一句话则完全是出于某种艺术需要。不难发现,在这一视角下的影片中,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是单一的,他的弱点也是被回避的,只有一些尚不成熟之时的冲动、莽撞等,换个角度来说,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求战欲望强烈的优点。这种近乎完人的形象,难免不为人诟病,脱离了人性弱点的英雄,只能是被捧在云端的神。这一类型的青春片式微也就在所难免了。

另一种视角则是纯粹的个人视角。在这一视角下,政治背景被淡化或者成为陪衬,而青年人的成长过程才是影片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青年人在脱离了为重大历史事件代言的责任后,其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迷惘与痛苦,所遭受到的挫折等,因其能唤起观众的缅怀情绪,自然就成为导演所要渲染的重点。以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影片的背景设置在20世纪70年代,正处于如火如荼的“”期间的中国政治中心北京。但是这只是整个青春期生活故事的背景,尽管不可或缺,但无论是对于主人公抑或是观众而言,他们都无意做某种宏观时代的代言人。主人公马小军所回忆的故事只是特殊时代背景下军队大院孩子们不登大雅之堂的起哄、打架、闹事、勾搭女青年等荒唐可笑的行为,这些生活片段所带给他的只有五味杂陈的回忆和对个性的磨蚀,换了另外一个时代,类似的成长代价与成长经历依然有可能会为青年人所面临,如马小军戳破父亲的,对米兰萌生的性冲动,爱情的幻想被打破等,只不过事情在细节上或许会发生变化,如刘忆苦、刘思甜的名字等。姜文的这部电影算得上是立足于个人的青春片的一个良好示范,在随后内地产的大多数青春片中,这种并不将政治背景隐去,却主要凸显一种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的手法得到了广泛的继承。

三、国产青春片的电影语言解读

(一)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在青春片的摄制过程中,固然不可采取一种个人梦呓似的拍摄方式,但最为忌讳的却是用浅显的、日常化的事件,如校园中的课堂、舞会等,罗列、拼凑成一部长达数十分钟的作品,尽管这样能够迅速彰显出一种“青春片”的符号感,然而电影却充其量不过是俗套桥段的综合体,难以称得上有一定的叙事分量。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前半部分,就难免落入植入粗浅笑料的陈词滥调的套路。要能制造出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审美空间,就必须要呈现给观众有质感的画面。例如在2010年上映,由钮承泽执导的《艋{》中,极为鲜活而残酷的暴力画面就多次冲击了观众的眼球。在影片中,蚊子、和尚、白猴等年轻人加入所谓的黑道,遵守着黑道上的秩序与守则,同时也就意味着他们要面对无数次腥风血雨,而这恰恰是与年轻人行事冲动、不计后果、不辨是非的年龄特征相匹配的。年轻人打群架的场景越是惨烈,观众对于青春代价的意识也就越为鲜明。与之相似的还有杨德昌执导,于1991年上映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影片中小公园帮联合万华帮对217眷村帮大开杀戒的场景,漆黑的夜晚加之大雨滂沱的天气,无疑也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写实中带有意味的镜头设置

电影要保持本身的格调,镜头语言的运用也是深奥的学问。由于在抛开宏观叙述的视角的前提下,青春生活的本色实际上还是庸常的。因此在绝大多数的青春片中,写实主义都是导演要走的道路,而写实主义往往也就意味着对镜头的明显人为干预要少,使观众尽量少地发现导演所做的艺术修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写实主义的框架内无法运用有意味的镜头语言,相反,正是要在观众所熟悉的影像风格中,不经意地诉说出导演的审美语汇,才能在不知不觉间触碰到观众内心最深处的生命体验。如顾长卫在2005年导演的《孔雀》中,对白极少,顾长卫使用了一系列带有抒情意味的长镜头将琐碎的日常生活看似不经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在一个长镜头中就可以迅速感受到主人公姐姐一家生活的辛酸和麻木。

相比起同是第五代导演的张艺谋与陈凯歌来说,顾长卫对于镜头语言的运用显得更为举重若轻和含蓄克制。在《孔雀》中,顾长卫希望从一个家庭抑或是三个年轻人的身上透视出整个民族的苦难。兄妹三人成长于“”的荒唐岁月,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时代牺牲品,在影片中,不仅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酷无情,家庭成员之间也难以交流。在顾长卫原本的设计中,弟弟是一个同性恋,这也意味着他的人生将面临更多的阻碍。他曾经私藏画而被父亲发现,遭到父亲的推搡和斥责,此时的摄像机选择了仰拍的机位,以一种偷窥似的视角展现人在青春期所要抵御的父权的强大,暗示了弟弟在性觉醒时期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而是被粗暴地干涉与压制,这无疑是在渲染一种成长中的悲哀。

通过对国产青春片多重审美空间进行解读不难发现,就艺术性而言,青春电影在母题展现、表现方式与抒情因子的运用等方面都是大有可为的。而就其商业化效果而言,青春片的受众也并不只是固定于某类群体中,中青年消费者都可以是青春电影关注的电影市场。在中国的电影工业逐渐成长的今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市场不断地得到合理运作,青春片的发展空间也势必日益广大,国产青春片代表本土电影获得理想票房,并获得业界肯定,走入国际电影市场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

[1] 孙希娟.新世纪台湾青春片的多元化叙事主题[J].文艺争鸣,2014(01).

[2] 徐琦.跨越成长的藩篱――2000―2010年台湾青春电影的类型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第2篇:青春守则电影范文

怀念青春的情绪正通过电影、电视和网络被人们消费着,“70后”“80后”甚至“90后”是消费主体。他们依然年轻,他们不再青春,他们过早成熟,他们过早老去,这多少让人感叹青春易逝。

的确,在这个时代,很多年轻大学生谈论梦想,总是离不开读研、赚钱、考公务员,他们承载着家人的期望、社会的压力、个人的前途,他们话语间夹杂着不安、焦虑和迷茫,让这样的青春显得有些沉重。这是这个时代带给他们的挑战,前所未有,正如这个时代所带给他们的机遇。

现实对梦想的挤压要求今天的大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实现成人化,迅速适应成人社会的现实主义,否则,诗意的青春很容易被无情地抛弃。正因如此,拒绝逃避、坚守理想的青春才显得弥足珍贵,才是真正的正能量。这样的青春也许有对现实的悲观,但不消极,而是张扬着“改变世界、舍我其谁”的时代存在感,张扬着代表新未来的信心。他们知道,他们是托举中国梦的新力量。

就像那群在雾霾弥漫的空气里,听着大雾版《北京 北京》写环保活动策划的年轻大学生,他们痛恨环境每况愈下的现状,但还在谈论着未来的阳光、空气和水;他们充满了改变现状的无力感,但还在继续坚持着改变的努力。这就是青春,用梦想对抗悲观,用行动期待未来。

在河南师范大学,记者见到了该校大学生环保协会的这群年轻大学生。

无法选择的青春,无可推卸的责任

“加入环保协会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在上大学之前,我对环保几乎没有什么了解。但是,加入协会之后,我很快就意识到宣传环保理念、提升环保意识是我的一份责任。我们生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亲身感受到我们周围环境越来越差而大家却熟视无睹的状态。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生活的时代,所以我们对改变这样的状态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去改变,还能指望谁去改变呢?”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大学生环保协会前任会长梁帅谈起在环保协会的日子总是显得很有激情。

确实,大学生环保协会是一个公益性的学生社团。能够在这个社团中坚持下来,每个会员都需要有一种责任感,需要付出自己的热情和爱心,否则,很快就会觉得没有意思。“学生参加这样的社团,不像参加其他学生社团,不能带着提升自己某方面能力的目的性,所能做的就是对一种理念的坚持,就是付出,成就感主要来自于自己对社会的一种担当。所以,在这样的社团中,我们更能感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协会指导老师卢鑫说,学生们的坚持和努力总能让他感觉到青春的力量,“其实,他们很清楚,对于当前的环境污染,他们无力改变多少,所做的也只是杯水车薪。但是,他们愿意从自己做起,做担当者,而不是逃避者,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他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觉得,这才是最宝贵的”。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觉成长的重要舞台,也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所以,每一次社团活动都是大学生成长的自我历练。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环保协会成立十几年来,每年都开展很多次环保活动,不但影响着会员们的成长,而且影响着校园内的每一个人,影响着校园环保文化的建设。

“护树天使在行动”就是大学生环保协会每年都要开展的一项活动。当冬天来临时,协会会联合学校相关部门为校园树木做好过冬保护措施,从而使它们安全度过寒冬,让校园树木来年依然绿意盎然。结合这项活动,协会会在校园里开展一系列环保知识宣传,提升大家的环保意识。“环保不只是我们环保协会的事,是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这项活动的连续开展,我们就是要激发更多人的环保热情。我们开展一次,大家有印象;我们开展两次,大家有了解;我们开展三次,大家有参与。大学时光有四年,每年一次的影响让很多没有加入环保协会的学生对这项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对环保多了一些关注。等他们走出校园,他们会把这种环保意识带进社会,为社会整体环保意识的提升提供一点正能量。这就是我们坚持这项活动的逻辑,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力量。”大学生环保协会的王玮希望用未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每一项活动的价值。她觉得,认可活动的价值比参与活动本身更重要,没有价值认可的参与不会真正触及心灵,也很难影响未来的行动。

在这种逻辑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他们对功利主义的抗拒。环保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而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人抱怨环境污染,但真正为改变而努力的人却寥寥无几,更多的人做了消极的视而不见者。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感染身边那些对环境污染视而不见的人,影响他们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

在大学生环保协会的校内活动表上,还有“水果代贺卡”、“地球一小时”等诸多品牌活动。他们把每一次活动都当作宣传环保理念、提升校园环保文化的契机,精心组织活动,尽可能地让环保理念影响到更多的人。这些坚持也使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环保协会迅速发展成为河南省内最具影响力的学生社团之一。

走出去,是一个开阔的天地

物质化对理想主义的侵蚀让这一代大学生的青春显得无所适从。在这个社会中,一切都可以明码标价,一切都可以用来消费。而相比其他年龄的人群,年轻人所能拥有的,主要就是精神和理想。这对他们来说,显得有些残酷。因为,社会的主流意识是,物质比精神更重要,现实比理想更有力。就像今年,大学毕业生遭遇“最难就业季”,这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他们的追梦之路必须铺在这样的现实上。

所以,大学生在适应现实的同时,对理想的坚守更是他们对这个社会输出的正能量。正如,《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致辞中所说的:“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这句话值得今天所有的大学生去思考。

坚守理想,适应社会,要求大学生积极平衡青春理想和当下生活的剧烈碰撞,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求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去参与公共事务,实现人生价值,不逃避,不放弃。因此,今天的大学生不能做象牙塔里的“宅男宅女”,要走出去,用自己对梦想的坚守来影响脚下的土地。这也是大学生环保协会一直在做的。

在成立之初,该协会就积极走出校园,走进农村、社区、街道和环保志愿者一起宣传环保知识和环保理念,推动全社会的环保行动。他们与环保先锋田桂荣合作,在新乡市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特别是通过回收废旧电池、宣传废旧电池危害等提高了人们对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认识,影响很广,让更多的人有了科学处理废旧电池的意识、改变了以前随手丢弃废旧电池的习惯。

他们还与河南省环保实验室联合开展了“中原环保世纪行——保护母亲河”活动。协会成员分赴新乡、郑州、洛阳、信阳等地,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并监测经过市区河流的水质情况。在暑假,协会会举办一系列与环保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2004年,他们就开展了“保卫黄河 爱心传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途经18个市、县,到几个沿黄城市及黄河岸边进行水质调查和环保宣传。通过活动,他们获取了黄河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把环保的知识传输给活动地的群众,呼吁全社会关注黄河、善待黄河,提高人们的整体环保意识。他们还开展了“小学生环保教育”活动,走进农村小学,给小学生讲解环保和节约的常识,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环保和节约的习惯。

“相对整个社会来说,我们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算是比较好的。所以,我们开展活动时更强调走出去,校园外才是我们开展活动、进行宣传的广阔天地。当然,从开展活动的难度上来说,在校外比在校内要困难得多。在校外,我们进行的环保宣传等活动,很多人不理解、不支持、不关注,有时候让我们很困惑。但是,我们知道,社会整体环保意识的水平不高,我们才更应该走出去,并坚持下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件事、参与这件事。我们也会进一步创新我们的活动形式,从而能够更好地吸引大家的关注和参与。”大学生环保协会会长张亨博告诉记者,到校外开展活动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一直是协会坚持的发展思路。他们不仅在新乡市开展环保活动,还联合其他河南高校的大学生环保协会一起推动河南环保事业的发展。甚至,他们也会积极参与全国性的环保活动,到兰州、青岛等地开展活动,让省外的人们了解河南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他们的这些努力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2006年,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环保协会被、教育部、全国学联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

丰富他们的青春,就是丰富中国梦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在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中说:“中国少年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今天读来,依然令人感慨万千。实现中国梦,希望在于少年、在于青年。他们有责任担起中国未来的希望,而我们有责任给他们创造梦想的空间,让他们的青春有力量。丰富他们的青春,就是丰富中国梦。

大学生社团就是一个承载青的地方。这个以大学生为基本单元的微型社会,存在于并依托于大学校园,但作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第二课堂,其对学生的影响远超出校园范围。据了解,美国高校培养出众多的政界、商界、文艺界、科技界领军人物,其中大多数都曾是大学时期学生社团活动的积极分子,如卡特、尼克松、克林顿、布什父子等都曾是学校社团活动的风云人物。这有美国社会各个阶层热衷于结社的缘故,更有大学生参加社团可以张扬梦想、燃烧激情、自由创新的原因。

在今日中国,这个大学生自己的舞台受到了太多方面的影响,让站在这个舞台上的大学生充满复杂的感情。“我们在参与协会活动的过程中确实受益很多,奉献了青春,提升了自我。但是,现在协会的发展并不十分乐观,开展高质量的活动显得困难重重,吸引力在下降。一方面,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不足,重视不足、经费不足、指导不足是我们普遍的感觉。一些我们精心策划的活动,想做却不能做、做不了,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非常大,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心情思考这些事情,参与协会活动的热情不高,有时只是在应付,所以协会活动缺乏创新、墨守成规,有些活动渐渐流于形式,使协会发展陷入不良循环。”大学生环保协会一位会员的话引起了很多大学生的共鸣。

通过报纸、网络等各种渠道,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并不只是大学生环保协会所面临的困惑,而是大多数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其实,绝大多数高校都有完善的推动学生社团发展的制度、措施,反馈在实际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认为,发展的关键在于学校以什么样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态度去看大学生社团这个第二课堂,在实际层面重视到什么程度。因为,大学生社团发展是指向未来的,没有立竿见影的办学效果和办学成绩,没有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等来得实际,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如何真实地看待大学生社团、在多大程度上重视与支持大学生社团显得比制度和措施本身更重要。”在采访中,一位大学教师如此表达了他对大学生社团发展困境的思考。

可喜的是,随着党和国家吹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号角,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型,高校把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放在了更加核心的位置,也更加重视学生第二课堂的建设。在河南师范大学,学校刚刚举办了学生社团工作会议。校党委副书记王海旺在讲话中说,学校未来将在“加强理论研究,深化工作内涵”“健全导师队伍,强化活动指导”“注重分类引导,谋求高位突破”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社团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从而推动学校学生社团工作的跨越发展。这只是全国高校更加重视大学生社团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的大学生社团发展环境值得期许。

有努力、有追求、有失落、有困惑,这是一个大学生社团发展的道路,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这代大学生正在经历的青春。我们相信,随着高校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精神成人,大学生放飞梦想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大;我们相信,不服输才是青春的本色,年轻大学生们会用他们积极的坚守和担当改变世界,带着中国的梦想飞翔。

第3篇:青春守则电影范文

亲爱的2016届毕业班的同学们、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栀子花开,蝉鸣初夏。六月的环院,山水传情,草木欢笑。又是一年毕业季,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放飞希望,放飞梦想的季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代表全校教职工向顺利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为培养你们成长成才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别情依依,前路漫漫。亲爱的同学们,时间都到哪儿去了?几年前,你们怀着无限憧憬,带着青涩和稚嫩步入这座花园学府,那场景恍若昨日;弹笑间,你们已然成熟和稳重,青春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神采飞扬,成为今夏这场毕业盛会的主角。也许你们早就想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今天,你们就要告别母校、告别老师、告别你们的伙伴,作为你们的校长、老师和朋友,我想和大家说几句心里话。

一、感谢你们,在最美的青春年华和环院相遇,为环院增添魅力

这些天,校园里总是很热闹。我看到,你们有的在忙着论文答辩,有的在忙着合影留念,有的在收拾行装,有的哼着"我们相逢是首歌",有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咽噎"……看到这些,让我欲言又止,感同身受。明天就要远行,让我们再回眸一眼,在环院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你们留下的环院印记吧。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同学们,你们一定忘不了那最美的军姿——你们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却留下了最坚强的背影;你们腿脚酸痛,声音嘶哑,却喊出了最响亮的口号。你们一定忘不了那最蛮拼的身影,——田径运动会上的角逐,创新技能大赛的比拼,你们驰骋赛场,过关斩将,留下了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的青春风采。你们一定忘不了那最温馨的画面——宿舍文化节的欢笑,校园艺术节的浪漫,博雅文化广场的放歌,还有那创业园里的辩论,立雪亭下的书声,求知石旁的交谈…等等,这些都一一彰显了你们的青春活力和张扬个性。电影《匆匆那年》里说到: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你们也一定忘不了那最无奈的"吐槽"吧—— 食堂里"舌尖上的环院"留下了你们青春的余香和不爽;文化中心的舞台上留下了你们拼搏的身影和失意的惆怅;实训基地闷热的厂房里留下你们挥洒的汗水和不适……

所有这些都将永远留在你们的青春岁月里,而你们也在这酸甜苦辣的青春记忆中收获了刻骨铭心的成长。谁的青春没有被风吹过?哭过、笑过、爱过的青春才是真正的青春!而全部的这些环院印记,将变成你们回味一生的"匆匆那年".

亲爱的同学们,感谢你们选择了环院,感谢你们陪伴环院一同成长。你们将奋斗、欢乐、朝气播洒在环院的各个角落,你们让环院迸发活力,让母校魅力四射。今天,我不想只做一名学究式的老夫子,我想大声向你们表白:老师永远爱你们,母校感谢你们!

二、祝福你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和幸福相伴,为社会演绎精彩

同学们,尽管你们依依不舍,尽管你们眼泪满眶,尽管你们打出的"师妹,待你长发及腰,嫁给汽车男神可好"毕业签名红遍校园,明天,你们就要和环院说再见了,就要去体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很无奈",就要去开启人生新的旅程,借此机会我向同学们提三点希望:

1.坚守梦想。马丁·路德·金有篇著名的演讲《I have a dream》我想大家都看过。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就是引航你人生的灯塔。说:"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是我们人生的精神支柱。无论将来你做什么,在什么样的岗位,在面向挑战的时候,在面临低谷和挫折的时候,我期待你们总能坚守梦想,不抛弃、不放弃。请相信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滴过血的心灵更坚强。任何时候,都要勿忘初衷,拥抱梦想,做最好的自己。也许你的梦想很平凡,但那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故事。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2.笃实行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实干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种气度、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不管你们在学校的表现如何,请一切从头再来。在社会这所大学里,面对各种困难、挑战、诱惑,用实干去改变能改变的,用胸怀去接受不能改变的,用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区别。要不畏困难,不怕挫折,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因为青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不倦的思索,大胆的实践,一往直前的行进,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分!

我记得哈佛大学校园有一句名言:Enter to grow in wisdom,Depart to serve better thy country and thy kind.(入校为增长智慧,离校为更好地服务你的国家与人民。)环院是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作为环院的毕业生,你们要将"和气、合力、和谐、天人合一"的校园风尚和"行言、行知、行德、知行合一"的环院品质,传递到你们工作岗位中去,传递到社会中去,做一名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示范者,"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奔跑吧,同学们,路在脚下,"美丽中国"就在前方。

3.砥砺德行。古人云:"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道德是人们灵魂深处的真善美,道德的光芒比阳光还要灿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应当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种态度,一种自觉追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同学们,要能够守住道德的底线,守护灵魂的纯净,守望人性的善良。你可以不可爱、可以不美丽、可以不温柔,但是一定要诚实和善良。胡适先生说:"种下道德,收获命运。"同学们,"格物更需格己,觉人先要自觉",要为人诚信,待人友善,懂得感恩,守护和传递青春的"正能量",这样同学们才会更好的享受生命中的酸与甜,苦与乐,这样的人生才会更加绚丽多彩。

三、牵挂你们,在圆梦的快乐时分和环院相约,常回来看看

同学们,有一个地方,只有你我知道,想起斑驳的时光,熟悉的校园,逝去的美好,这就是令人难以释怀的环院。环院与你的相识,是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不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所以,母校对你们的爱"根本停不下来",你也可以"任性"地表达对母校的爱。希望你们不要让太多昨天占据你们的今天!

相见时难别亦难(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同学们,请不要忘记,母校春日里那迎风盛开的玉兰花;请不要忘记,母校夏日里那阴凉蔽日的大樟树;请不要忘记,母校秋日里那金色夺目的银杏叶;请不要忘记,母校冬日里那翠色依旧的火炬松。你们以后会明白,因为环院曾经在你们的世界里出现过,其他的学校都会变成将就。

同学们,无论你们身处何方,不论是四分之一英里的赛道,还是绕了大半个地球的距离,母校事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力量就是你们。就在此时、就在此地,我期待你们把电话留下,把邮箱留下,把地址留下。在未来的日子里,请别忘了给老师送去问候,给同窗捎去祝福,给母校报个平安。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亲爱同学们,We just say Good Luck to you,not Goodbye,让我们在依依不舍中祝愿,祝愿同学们永远保持最真的笑脸,最阳光的心态;让我们在紧紧拥抱中祈祷,祈祷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乘风破浪浪,一帆风顺!

第4篇:青春守则电影范文

1、李沁,1990年9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

2、2008年,李沁因在古装剧《红楼梦》中饰演少年薛宝钗而被观众熟知。2010年,凭借在建党九十周年献礼片《建党伟业》中饰演杨开慧获得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奖提名。2013年,主演的现代剧《守望的天空》获得了中美电影节优秀中国电视剧金天使奖;而其主演的都市剧《璀璨人生》则获得了全国同时段电视剧收视冠军。

3、2014年,李沁获得了国剧盛典最具潜力女演员奖。2015年,相继主演青春片《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电视剧版《白鹿原》。2016年,除了出演电影版《微微一笑很倾城》;她还主演了爱情片《闭嘴!爱吧》。2018年,凭借建军九十周年献礼片《建军大业》获得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2019年,主演的古装剧《庆余年》播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青春守则电影范文

[关键词]情感艺术;梦想;青春热血;励志坚守

情感是电影的生命力,通过对电影情感艺术的剖析,可以借鉴电影情感表达的成功之处,为电影情感艺术的升华奠定基础。

一、跌宕起伏,《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剧情一波三折

电影情感艺术指电影剧情设计、道具选择等体现出的情感元素,情感是电影艺术的动力,在情感推动下,电影艺术才会破茧成蝶,吸引观众。托尔斯泰曾指出艺术就是个体通过某种方式将亲身体验过的情感传递给别人,在个体心里唤醒这一情感,并以特定的方式表达出来。语言是人们传递思想的基本工具,也是电影艺术基本的情感传递渠道。通过外在表现将情感传递出来,引起共鸣,本身就是电影的生命之泉。

2014年7月,《老男孩之猛龙过江》首映当天就获得票房2500万元,场均人次47人,超过《变形金刚4》当天场均人次。经过短短四天时间,该电影就斩获票房102亿元,随着该电影口口相传,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共鸣,最终票房达到21亿元,成为微电影成长的典范,而其内在的情感艺术则成为影片获得成功的关键。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讲述着一个平凡的梦想,梦想则成为整部电影情感的引线,引领观众走过了低谷、坎坷,让观众不由自主地为小人物的命运担忧。作为平凡的音乐人,电影的主人公抑郁不得志,在不愉快的生活中依然坚持梦想,怀抱对音乐的希望来到大洋彼岸追求梦想。电影一开场,主人公肖大宝只能在浴场唱歌以维持基本的生活,生活中有太多辛酸与无奈,梦想只有在回忆中才得以重生。而主人公王小帅过着上门女婿的生活,在家人与邻居眼里都是无能的代表,与妻子在一起也同床异梦,妻子不能理解其对音乐梦想的坚持,劝其放弃畅想纽约的音乐梦想,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在我们担忧主人公就此与梦想远去的时候,命运再次“眷顾”两位平凡的音乐人,纽约向两位主人公抛出橄榄枝,生活窘迫的主人公的梦想开始起程,重拾梦想的信心。然而在选秀中他们无辜卷入黑帮斗争,曾经的恋人作为评委也让其放弃梦想。观众不由得对主人公的去向抱有深深的担忧,然而两位主人公不屈不挠,坚持自己的选择,用一曲《小苹果》大获评委青睐,并成功实现平凡音乐梦想的旅程。

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两位主人公的命运紧紧相连,在经历了冷眼、嘲讽、尴尬、威胁与放弃的一系列心理斗争以后,两位主人公的音乐梦想并不一帆风顺,而是在欺骗、坎坷、黑帮、挤压中曲折起航,剧情一波三折,通过情感艺术的运用成功塑造了小人物的梦想天堂。

二、坎坷曲折,梦想不息,《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现代电影获得成功的关键,也是优秀电影作品必备要素之一,对于电影作品来讲,编剧或导演总希望真实地表达自身的情感体验,采取多种方式折射价值观主张,并传达出电影的情感。

(一)一颗种子,一个梦想,萌芽在青春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依然延续《老男孩》青春不再,重拾梦想的勇气,在丰富了情感元素的基础上,减轻《老男孩》伤感情怀的深入,而是融入戏剧情感元素,采用混搭的表现手法,将青春的激情、梦想的种子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一脉相承,但不拘泥于《老男孩》的悲伤情感。与《老男孩》的青春易逝,令人潸然泪下不同,电影中不仅有青春,还有感动、回忆与梦想,更有现实的曲折与残酷,需要每一个平凡的人去面对,直面汗流浃背,直面寒风凛冽,总有一种青春成长的痛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最终故事在主人公释然的笑容中戛然而止,在这样一个不完美中让观众释然,让同样具有青春阵痛的我们释怀,放下包袱,奔向新的梦想之旅。

2010年,《老男孩》以其真挚的青春情感体验,表达出青春成长的无奈和成长中的泪水。对于迈入30岁的奋斗者来讲,青春的梦想道路上总有不如意,也正经历着某些不如意,包括事业、家庭、情感,当前青年一代正经历着自己的人生,遭遇成长中的阵痛,他们需要这样一种感受去释怀内心的阴暗,而《老男孩》中的共鸣正好成为《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情感基调。青春是值得去缅怀与纪念的,或者我们正在青春的道路上,并非每一件事情都是牵绊我们实现梦想的阻力,梦想总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需要从生活中体验梦想,追逐梦想并实现梦想,做青春的伟丈夫,《老男孩之猛龙过江》正好找准了这一青春基点,让更多观众感受到成长中的辛酸,而放下辛酸与包袱,重拾梦想的钥匙,扬起新的人生风帆,一切都还不晚,一切都还来得及,引起了观众深刻的共鸣。

(二)不一样的际遇,一样的坚持,梦想永远在路上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成长旅程中坚持最初的梦想,而是在成长中逐渐丢失自己的初衷,接受社会的潜规则,或者最终成长为曾经深恶痛绝的那个人。每一个人有不一样的际遇,梦想必然存在差异,梦想并不一定是获得诺贝尔奖、奥斯卡奖等。但是使每一个人都不同的恰恰是梦想,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那个让你魂牵梦萦的也是梦想,梦想不一定大,但必然是最特别的。指出我们离梦想从来没有这么近,但是又离得那么远,在中国梦即将实现的今天,我们同样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促使我们不断创新,不断变革,打破常规,走出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小到一个人的梦想来讲,一个温暖的家庭、一个体贴的妻子、一份真爱,这些都是梦想,在《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中主人公王小帅不在意邻里的嘲讽与岳父、岳母的冷眼,但是却因妻子的不理解而痛苦万分,这种痛苦是发自内心的,同样是梦想难以实现的自责。

正因为梦想永远在路上,《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主人公不曾放弃梦想,肖大宝、王小帅虽然不断成长,但是拒绝社会的成熟,在毕业多年以后,而立之年也将到来,谈梦想成为不靠谱的代名词,但是他们仍然选择一如既往地坚持梦想,倔强地坚持梦想,不向潜规则卑躬屈膝。影片中肖大宝约见屈菁菁,他想象屈菁菁向他诉苦,懊悔来到美国,但是想象的画面并未出现,然而在转身离去之时,她告诉肖大宝不要再参加比赛,纽约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精彩,参加选秀比赛的选手均有复杂的背景,最好放弃比赛,免得遭受报复打击。但是肖大宝并没有就此妥协,以一曲《小苹果》让评委随歌起舞,虽然曾经的熟人并没有给予投票通过,但是他们来到纽约,上了舞台就算实现了梦想。

我们在经历成熟的阵痛以后,不一定取得成功,但总需要不断去经营,坚持最初那份纯粹的梦想,即使面临坎坷、面临打压也不动摇,梦想永远在路上,这也是影片所表达的梦想观点。

(三)前台风光无限,漂泊泪水挥洒,梦想永远在坚持

舞台不仅仅是电影主人公的舞台,舞台也是无数个观众的舞台,他们在舞台上挥洒着汗水,挖空心思表现自己,以证明自身的价值。《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中将这种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成为其引起一代人共鸣的关键。在梦想实现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肖大宝为了坚持音乐梦想,在舞台上喝酒的时候就是一个英雄,舍我其谁的霸气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他不想在梦想的道路上难受,但是在这里他内心受到的煎熬无人知晓。同样,王小帅在桌前,低着头,以微笑伪装自己,观众同样认为其是英雄。韬光养晦,十年梦想沉淀下来也不晚,尊严被恣意践踏,但是主人公依然坚信有成功的一天,可以用成功来证明自己,坚持向梦想出发。多彩的梦想就是在这样的坚持下实现的,这种内心的情感,同样是编剧与导演内心的感受,并通过小人物的梦想展现出来,将观众自然引入剧情当中,为剧情的内在深深折服。

同样,《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情感艺术来源于MV《老男孩》,该短片中将具有精湛艺术的音乐人的舞台辛酸演绎出来,在台前笑脸相迎,在台后泪流满面。然而,在青春的道路上,爱情如期而至,一切梦想似乎不再重要,女神屈菁菁走入他们的生活,但是女神终归渐渐离去,生活的痛楚油然而生,肖大宝将梦想的实现作为远离苦楚的唯一通道,这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正在经历的或者已经经历的场景,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能融入这样一种情感艺术中去呢?当历经千辛万苦,梦想终于在美好的期待与无情的欺骗中起航时,《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中主人公的命运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熟人抛弃、选手挤对、对手打压及黑帮势力介入等一系列坎坷,但是梦想的微笑最终来临,然而这已不重要,梦想一直在那里,从未离去,无须忧伤与抱怨,让我们明白并感受到生活不能承受之重,需要坚持,但也需要放手,进一步升华了影片情感,赢得了与观众互动的情感基础。

(四)那么远,也那么近,梦想照进现实

梦醒时分,总是残酷的现实,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让我们不得不重新面对现实,承认自己的失败,但是失败并不代表梦想被抛弃,在这一情感塑造上,《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中并不以成功来衡量梦想,而是将梦想作为一种愉悦的生活力量。梦想并不一定可以在现实中实现,让梦想在奋斗的历程中流淌,同样可以照亮生命。影片讲述了筷子兄弟的梦想之旅,在经历了坎坷、曲折、欺诈、黑恶势力的洗礼之后,他们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展示另一种成功,这种矛盾的情感塑造使观众融入进去,然而并没有落入成功励志学的窠臼,鼓吹梦想的重要性,将梦想作为成功的基础,回归现实,依然一无所有。影片另辟蹊径,并没有无中生有地讨好观众,而是指出梦想实现的道路上需要付出,付出的代价即使非常昂贵,但是并不一定可以获得成功,现实是残酷的,我们不得不为了基本的生存而努力,舍弃盲目的追逐。做一个有梦想的人,保持精力为未来生活努力工作也是一种理性的回归。这些无不投射出影片的理性哲学,鼓励观众以一种释然的心态去对待梦想,梦想总离得那么近,但是又那么远,笑着笑着就成长了,哭着哭着就成熟了,在欢笑与泪水、愉悦与痛楚、坚定与彷徨的艰难抉择中前行,这正是众多观众的情感体验之所在。

三、结语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是一场梦想与现实的情感盛宴,以梦想作为影片的主线,并融会了青春与成长、纯真与欺诈、坚持与背叛、逝去与纪念的情感话题,通过不着痕迹的勾勒,将各种大众情感贯穿其中,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观众。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W1409)。

[参考文献]

[1] 李贵宏.《老男孩之猛龙过江》:梦想羽翼下的混沌表达[N].中国电影报,2014-07-18.

[2] 孙冬,解旭东,刘海翔.人居环境审美探源――浅谈中国传统民居形态之“三美”观[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02).

[3] 徐悦,潘婕.《老男孩之猛龙过江》青未老[J].东方电影,2014(07).

[4] 熊燕.电影・情感・民居――中国传统民居在电影中的情感演绎[J].新建筑,2005(04).

第6篇:青春守则电影范文

[关键词]《小等》 关爱 农村 留守儿童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6.016

根据贵州青年女作家肖勤创作的小说《暖》改编,由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朱一民执导的数字电影《小等》,正在进行后期制作,预计6月初即将上映。这是由贵州省文联、湄潭县委宣传部、秦皇岛汇中承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贵州省电影家协会、北京雨墨春秋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贵州省第一部反映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的电影。

电影《小等》故事讲述了一个孤独却坚强的留守儿童、十岁的山村女孩小等与年迈患着怪诞病症的奶奶相依为命的故事。小等的父母为偷生男孩而外出打工,小等和奶奶独自留在山村。小等在家不仅要照顾奶奶,还要支撑起一个家的活计。在农村,有许多很小就肩负起家庭劳作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农村去外地打工,一年两年,甚至五年六年……

不能忽略的社会现状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却把孩子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在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2.27亿[1]。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由于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他们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疏于照顾,他们的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由此导致他们的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不足问题

电影《小等》主人公“小等”名字是父母为了续香火加在她身上的符号。也因为续香火,父母走了,丢下小等与奶奶相依为命,不到10岁的小等没有等来弟弟,等来的却是爸爸的死和母爱的沦丧,等来的是过早的为生计奔命,等来的是奶奶因患“怪诞病”而“静静睡去”,等来的是自己险些毁灭。

小等是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的一个典型,不乏留守儿童共同的境遇。

肖勤与小说《暖》

肖勤一反当下乡村留守儿童题材小说的传统叙述方式,打破从一个“病孩子”入手的“潜规则”,塑造了一个聪颖、懂事、早熟的好孩子。文笔细腻,语言质朴、发人深思,该小说获第二届“茅台杯”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创作小说《暖》的时候,肖勤还是贵州省湄潭县的一位乡长女作家,她用不一样的方式领导和关怀着乡村以及乡村的命运。她工作在基层,“三关”工作是她到乡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爱留守儿童、关心外出务工人员、关怀空巢老人。她的作品尤其关注老人、儿童和妇女等弱势人群。在小说《暖》中,出色地表现了偏僻山乡生存的艰辛和人性的尊严。这不能不令人惊异和称赏,这与她的长期深入底层有关,与她的艺术天赋有关。可以说,正是现实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忧思,为肖勤的创作提供了灵感与素材,而她的小说也以艺术化与典型化的方式,引起了更多人对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

拍摄电影的初衷

随着打工族的增多,“三关”工作成为农村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关爱留守儿童、关心外出务工人员、关怀空巢老人。这三类人员名单,一年年总在增加。走进村寨,田野显得那么空落,偶尔听到一声劳作后的咳嗽,那声音也是空洞而年迈的。青年们都离开了,农村的肋骨被抽走,只留下虚弱的老人和孩子,在孤独中无力地彼此支撑、无助地彼此温暖。

对于这些老人和孩子来说,他们真正缺乏的是爱与关照,但是“三关”工作能给予的只能是极少的温度,因为真正的温暖,是油盐酱醋琐琐碎碎到极至与分秒的参与,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关照与搀扶。旁人只能走进、走近,却不能融入、停驻。

电影中的庆生老师对周幺爷这样说道:“小等这孩子太可怜啊!她父亲躲计划生育客死他乡,妈妈又在南方打工不回。奶奶常年害怪病。屋里的事都压在她一个小姑娘身上。白天一个人在田里、土里苦巴苦做,晚来还睡不上一个安神觉。10岁的姑娘,正是要拱在娘怀里耍娇的,可是小等,连个讲话的人都没得,她孤独啊!就是狗也要钻个热乎窝,小等她也要有人疼她啊!”

而主人公小等发自肺腑的呼叫:“不!我不要当大姑娘!我不要长大!因为长大了就没人疼,没人要!长大了就要当家!小等不要长大,不要当大姑娘。小等就要当小等。小等要妈妈,要奶奶,要睡觉!要像同村的小朋友们一样,上学读书!可是,谁都说我长大了,什么都推给我做,我做不了。我害怕!庆生叔,我,我不要长大!……”

剧本中这两段台词,就是拍摄电影的初衷!

电影《小等》不是一部商业片,是一部呼唤爱心的的艺术片,它展示出了政府提倡的“三关行动”“关心农民工,关爱留守儿,关怀留守老人”,为此唤醒广大群众的爱心。其主旨在于:从更深层次去思考三农问题,怎样让农民守着家门致富,不用抛家弃子;让更多的人关心和关爱留守女童这一特殊群体。因为,事实上,在当下的农村,留守女童的心理健康和安全已经到了必须关注的时候!

敬业的摄制组

该影片全部镜头都在湄潭县天成乡李家堰、兴隆镇天平村等农村拍摄,正值2011年的盛夏,剧组同志们白天顶着烈日战高温斗酷暑,晒掉一层皮“坚守阵地”,夜晚忍着蚊虫叮咬拍夜戏,浑身上下起脓包坚持“轻伤不下火线”。每一天的拍摄都有感人的故事,每一个镜头都饱含大家的辛苦和奉献。最值得敬佩的是一老一小:年过6旬的导演朱一民和未满10岁的演员郭春艳(小等扮演者)。

朱一民是一位艺术造诣精湛、创作态度非常认真的导演,获过无数部级电影、电视剧奖项的他却没有轻视这么一部儿童影片,他仍然一如既往地投入艺术创作,仍然是用“出精品”的态度投入影片拍摄。从一开始的小演员培训,到剧组班子的组建,以及摄影机器设备的挑选,每一步都亲自操作,绝不马虎。到了拍摄现场,所有的人都不得不佩服他旺盛的精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敏锐的头脑。在拍摄过程中,他对每一个镜头都严格要求,严格把关。朱导演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全剧组,也凝聚了大家的艺术创造力,大家合力将影片每一个镜头按照高质量完成。

小等扮演者郭春艳是在贵阳地区近400名9―12岁的女孩中筛选出来的,经过4轮的筛选与培训,未满10岁的小女孩郭春艳脱颖而出,战胜了所有的女孩,在片中担任女一号小等。最巧的郭春艳就是农民工的女儿,是一名山村的留守儿童,他的父母为了生计长期在重庆、贵阳打工,她是农村的外公外婆一手带大。角色确定之后,导演及工作人员们才知道郭春艳就是农民工的女儿,这正是本片所需要的。从未进行过艺术培养的郭春艳幸运地得到这个角色,她自己告诉导演,说她在试演前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扮演了这个角色,没想到真的能梦想成真。

毕竟小春艳还是个孩子,她从来没有接触过电影!真正到现场拍摄,还是需要指导和帮助,但是小小年纪的春艳非常敬业,电影中有很多顶着太阳在三十多度高温下拍摄的镜头,田间地头,厨房猪圈,摘了辣椒掰玉米,做了饭菜剁猪食,一遍又一遍,一条又一条。许多成人都无法坚持,可是小春艳却极其认真完成了拍摄,大家开玩笑称她为“小能干婆、小麻利”。

最感人的是拍摄夜雨的戏,立秋后的晚上,气温骤降,剧组拍摄“小等奶奶死后的戏”。小等的奶奶死了,无助的她在庆生老师拒绝后,无望地在山里河边奔跑,最后到了压桥石边,看到因雷击倒在岩石旁纵横交错的电线时,误认为是电话线,为了能听到妈妈的声音,伸出双手要把断掉的电线接起来,被赶来的庆生老师推开,而庆生老师却因触电倒地――这场戏需要在“狂风骤雨”中完成。小春艳被雨浇得直发抖,大家真怕她瘦小的身体扛不住,最终,导演提出停下拍摄,剧组所有的工作人员,在寒冷中静静地等候着,等她上车暖和后再继续开工,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春艳依旧坚持完成了拍摄。

年近80岁的宋可兼老师扮演小等的奶奶,精彩的表演和顽强的精神给剧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等的奶奶由于身患特殊的病,白天昏睡不起,晚上舞刀捉鬼,这样的角色给演员创作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可是宋老师从未耽误一点拍摄。活跃在贵阳舞台上的卜小贵老师又一次触电,扮演留守村委会主任周幺爷,在镜头前不适应中进行调整,最后一场在村委会坝子上耍枪弄棒中完成了角色创造。扮演影片中男一号庆生老师的演员杨斌,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表演专业,这是他三十而立之年第一部主演的作品,并且经过四次竞选最终获得的角色,所扮演的庆生老师得到全剧组的认可。

电影人的思考

电影《小等》没有扣人心弦的紧张悬念,没有大起大落的情感波澜,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没有世俗的喧嚣繁华,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有的只是绵延的大山,弯曲的山路,简陋的木屋;有的是沉甸的生活,写实的风格,简单的剧情,不复杂的人物关系,朴实的表演;有的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思考,有的是对农村留守女童的心理健康和安全的关注,这些留守儿童在翘首等待,等待父母早日回来团聚一堂,等待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等待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幸福快乐。

希望电影《小等》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希望留守女童小等的命运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希望关心留守儿童的朋友们都来为他们做一点贡献,让他们真的能有人守,有人爱、有人疼,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有一个欢乐的童年!

参考资料

[1]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省略 来源:统计局网站

第7篇:青春守则电影范文

青春,我们不止一次的寻找着青春的含义,字典中没有给我们满意的注解,然而有一条我是坚信的,拥有伟大使命感的青春将是一场酣畅淋漓气势磅礴的文章,青春必将在奋斗中闪光。共同阅读看为青春奋斗演讲稿2020,请您阅读!

为青春奋斗演讲稿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们即隆重举行新学期第一次升国旗仪式及开学典礼,具有非凡的意义。

站在新学期的门槛前,我相信我们的同学已确定了目标、定好了计划、下定了决心!

或许还有少数同学,没有收心聚神,还沉浸在假期的氛围里不能自已;或许还有少数同学,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还没有足够的准备;也或许还有少数同学,可能没有分到心仪的班级,没坐上理想的座位,或多或少还有点失落。这可以理解,但不可因此而耿耿于怀。对于成长中的一个人来说,这只是外因,最根本的还要靠着自己的刻苦努力。

每一个同学都心怀梦想,每一个同学都承载家庭的希望。为了我们心中的梦想,我希望每一个同学,无论在哪个年级,无论在哪个班级,都要静下心来,把读书视为第一任务,把学习作为人生第一需要。“读书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书中有诗和远方”。

无论哪一类班,要求是一致的;

无论考多少分,起点是一致的;

无论潜质如何,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无论基础好坏,在老师眼里,你们的潜质是一致的!

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不要灰心气馁;

无论受到怎样的委屈,都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告诉班主任。

在新学期,追求新表现、追求新进步。值此晨会,提四点希望和要求:

一.尊师爱校,在美丽的校园里展示自己文明的风采

在春天的这个时刻,我曾说过:

在美丽的校园里,请:

不要用谎言来欺骗自己的内心;

不要用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懒惰;

不要用大声喧哗来暴露自己的浅薄;

不要用不雅行为来暴露自己的轻浮;

不要用肠胃饥饿来暴露大脑的空虚;

不要以随手乱丢来降低自己的素质;

不要以插队无序来破坏文明的秩序;

不要贪图几分钟小睡而让自己的房间和床铺变得杂乱无章;

更不要逞一时之强给父母和自己带来悔恨。

点点滴滴展示素质、举手投足显示素养。总之你要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行为与美好校园相和谐的人。

尊师爱校,文明守纪。

尊师主要体现在微笑目视老师、主动向老师问好、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爱校主要体现在爱护学校一切教学设施、体育设施、生活设施。特别是教室一体机,属于高端教学设备,倍加爱护。

文明主要体现在“三管好”,学校是文明的窗口,文明走路、文明进校、文明就餐、文明就寝。在争创省级文明学校中起到榜样作用、模范作用。

守纪主要体现在时时处处模范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模范遵守《中小学生守则》、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是同学们的学校,学校的品质是师生一同创造的。每一位同学都要勇于发掘自己,发展特长,彰显才智,让自己成为学校的骄傲。

二.严以律己,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一在时间上严格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时间表是学校重要的权威,也是学校程序的重要体现,全体同学务必在预备前到校,放学铃响后起身离开教室,放学回家。迟到、早退、旷课将通报到班到人,影响学生个人素质评价,影响班主任工作绩效考评。

二在行为上严格要求,行为是心灵的展现,是修养的体现。作为中学生,我们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话语得体、行为规范。行为端庄、着装得体、举止文明、落落大方;虽然我们处于个性张扬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所约束,我行我素。我们的衣着、装饰乃至发型都要符合中学生的礼仪规范,展示青春阳光的精神风貌。

三在态度上严格要求,不拖拉、不懒散、不懈怠;我们的同学不是不聪明,不是头脑笨,为什么考试没有高分?有一位教育专家这样告诫中学生,如果你把时间交给网络、把思考交给电视剧、把交友交给手机,你将一事无成。

四在品德上严格要求,恪守做人的本分。

五在生活上严格要求,保持艰苦朴素的品质。

六在安全上严格要求,珍爱生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七在在空间上严格要求。我们同学的活动空间主要在校园,这是文明而纯净的场所。校外的空间很大,但并不完全适合我们,如网吧、歌厅、游戏厅就不适合我们。希望同学们不要涉入,要让自己的学生时代行走在安全文明的空间里。

八在同学交往上严格要求自己。注重细节,注重礼节,把握分寸,建立纯真质朴的同学情谊,不要让交往变得庸俗,不要让友情变得暧昧。我们正处于人生的春天,纯真美好是这个季节应有的风景。

三.认识自我,在心中促成人生的目标

蒙田说:“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都没有目标。”罗素说:“一直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高中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无数成功的范例告诉我们:谁把握了高中,谁就最大程度地把握了美好的未来!因此,每一位同学都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潜能特长,选准成才的方向,选准适合自己的高等院校,并为能够跨入高校之门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四.把握当下,为人生的成功作出积累

当下在哪?在平时,在平时的一点一滴、在平时的一分一秒、在平时的一题一练。

我们的老师积极参与岗位研修,立足课堂、教学相长。我们学校有一批学科带头人吴骧、仇媛媛、李德刚、赵德军、余茂淮、贾荣信、高乃明;有一批中青年骨干赵守圣、史学保、张建国、张勇传、潘辰宁、张应军、吴丽良、张书军、花志胜、曹红、胡继潮、杨风雷、权杰、赵仁龙、戴绍旭;有一批青年新秀朱继筠、张晓慧、金雪梅、夏雪、周利婕、杨瑞、吉洁、杨尚金,他们承担着我校教育教学的重任。

我们的学生立足个性发展,积极展示自我,健康成长。

为青春奋斗演讲稿2各位老师、家长、大记者、小记者们:

大家上午好!青春因梦想而激扬,我们展示个性,张扬,用我们的文字讲述我们的时代。很高兴,今天我能够有机会站在这个演讲台上,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一年来当记者的快乐生活。我当小记者已经有三年多了,今年可谓是我参加活动最多的一年。事实上,这一年来我们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秀的活动,我们采访,我们参与,我们用我们的笔记录我们的经历,我们用我们的头脑传达我们的思考,也许这并不能在考卷上给我们多出几分,但是,我们的人生这份大大的档案上却添上了不同寻常的一笔。

我们访问农村,看到新农村的种种的变化,感悟祖国、家乡的经济发展;我们远赴北京,体验奥运前的古都风采,明白我们人生的积极的意义;我们在休博会期间采访,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人文魅力,挖掘萧山作为吴越之地的历史沉淀和如今我们生活的高品质之美;我们和老外一起过中秋,在交流的欢乐中学习着,我们的一言一行成为世界了解我们萧山的一扇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的体验和收获,然而我们所参与的、得到的还有更多。因为它,我们得以用我们稚嫩的诗,描述我们的梦;用我们清新的散文,抒发天地的情;用我们纪实的报道,讲述他人的传奇。在一次次的锻炼的过程当中,我们学会相信,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自信的人。因为这一片给我们展现自我才华的土地的存在,我和很多人一样,离我们的文学梦,更近了一步。通过小记者团,我们这些写作爱好者用文字相互结识与理解;通过小记者团,我们很多人爱上了那种等待与惊喜的感觉;因为小记者团,我们心中那颗文学的种子开始萌芽,也许有一天,我们之中有的人会走上这一条充满了美和荆棘的道路,追随着我们的天赋,去成就我们少年时的梦。影星约翰·巴里莫尔说过:“人不会老去,直到悔恨取代了梦想。”

我们伴着小记者团成长,也许不久将来在座的各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离开这里,去到一个更大的环境中,但我们的心不会老去,会一直年轻,因为我们过去、现在、将来都会不断地进取,告诉这个世界,我们不会留下遗憾。一个有价值的生命,一定是竭尽全力地使用自己;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一定是充分地现出自己。小记者团使我们有机会得以展示自己,我们有理由相信:impossibleis nothing.

现在,我已经养成了每周写文章的习惯。也许有一天,你收到稿费的时候,可以用它们去办一张借书证,向文学殿堂更进一步;也许有一天,你所发表的的作品可以贴满一个本子;也许有一天……

就这样,认识文学和新闻,并且,不知不觉爱上他们。从前,这里有“80年代后”,现在是“90后”,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后”,我们长大了,但“新生代”一直会有更多的新生代的少年怀着文学梦走进来。今年,我们有很多新的同伴来到这里,我相信,在接下来的1年,一定会是更加丰富多彩的一年。那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谢谢大家!

为青春奋斗演讲稿3青春是人生一道洒满阳光的风景,是一首用热情和智慧唱响的赞歌。

人世间有许多东西失去了还可以得到,惟有青春,对任何人来说都属于“一次性消费”,而且是易耗性消费,所谓“人生易老”,所谓“如白驹之过隙”,所谓“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说的就是它。

青春,既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话题,又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有时是无限美好的生活的滋味,平平淡淡中的一种温馨的享受,有时又是一份静静的逍遥,有时是一份思念的遐想,有时是一个甜甜的无边无际的憧憬。于是,诗情画意的梦,天真纯洁的幻想、无忧无虑的日子,就这样自自然然地汇集成一个灿烂的青春季节。

也许平淡无奇的世界使你感到孤寂和落寞,周而复始的生活节拍让你备尝烦躁和无聊。但蓦然之间,你发现在天蓝风轻的春光中,一切都像是透明的,而感到一种超然的力量在心底滋生;也许你为时光的悄然流逝而感到无助与无奈,可当你沉浸于茫茫书海,真实地度过青春的每一分钟,你就会觉得青春的生命在静静延伸。

生命易老,时光飞逝,无论失败或是成功,它总是青春的痕迹。我们拥有青春,就如朝阳永远向上;我们拥有青春,就如山溪不羁奔流;我们拥有青春,就如幼蚕破茧而出……

拥有青春,就应该拥有春的幢憬、夏的蓬勃、秋的浪漫、冬的深刻。年青的朋友,让我们高举爱国的旗帜,继承前人开创的事业,在改革开放的强国富民之路上高歌猛进;让我们的青春之火,在21世纪的挑战中闪光;让我们的拳拳爱国之心,在共创祖国辉煌的征程中闪耀夺目的光彩!

为青春奋斗演讲稿4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最近一部很火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部电影取景在南京的几所高校,看的时候感觉十分亲切。去到电影院的时候,我发现观众里,有正值青春二三十多岁的人,还有缅怀青春的四十多岁的人,为什么这些人,都会被这部以青春为名的电影所吸引?我想,这正是因为,青春,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的起点,梦之船从每个人的青年时代起航。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刚刚过去,今天,我要做一个关于青春、关于梦想的演讲,演讲题目是“青春梦想曲”。

在我眼里,青春就像一幅画,就像一首歌,更像多个乐章交织起来的交响乐,这第一乐章就是“心中有梦”。

生而为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会让做梦,我们爱做梦,我们无法抑制自己不去做梦,这个梦,就是理想,就是人生目标。提出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在座所有出版人的,更是我们青年员工的,编出一本好书,卖出一本好书,宣传一本好书,这就是我们青年员工该有的理想。

青春梦想曲的第二乐章就是“敢于追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设计师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外交部翻译室的平均年龄只有31岁,百度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6岁,这些青年人不仅心中充满梦想,而且敢于追求梦想,做出了令人赞叹的成绩,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勇敢追梦。

青春梦想曲的第三乐章就是“勤于圆梦”。停留于脑中的梦想是空想,只有脚踏实地地实干,才能实现梦想。实干就是闻鸡起舞,埋头苦干。就是你追我赶,争先创优。就是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拓宽各类学科的知识面。青春只有一次,时间不等人。

我自己是一名青年编辑,来自江苏人民出版社第一编辑室,我们编辑室自从2009年以来,每年都得到了江苏省团工委授予的“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我们在工作间隙自由而热烈地交流思想,讨论选题,个人有困难时同事之间彼此无私帮助,可以说我们编辑室每天都在勇敢地追梦,勤奋地圆梦,每天都在奏响着青春梦想曲。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把个人的梦想融汇到集体的梦想当中去,梦想才能成为现实。借这次演讲的机会,我想向各位领导提出一个建议,可不可以在集团和各单位团委的领导下,组织青年员工,定期召开沙龙会,集团下各个单位的青年员工完全自愿出席,每期主持人轮流设立,每期主题可以涉及时政热点、出版业的新闻,还可专门讨论一本书、一个电影、一个选题。这样的沙龙会,可以促进集团内部青年员工之间的互相了解,激发创意灵感,让我们彼此交流梦想,共同圆梦,一同奏响青春的梦想曲。

谢谢大家!

为青春奋斗演讲稿5有人说,年轻就是青春。也有人说,年轻就是资本。我们应该在年轻时勇敢去诠释属于自己的青春,靠自己的青春赢得更多的资本。要知道,年轻时,就该出去闯闯,寻找属于自己的正真舞台。

有一个姑娘,有一些任性和嚣张,还有一些叛逆和疯狂;有一个姑娘,眼神清澈,笑容无翳,纤腰长腿,小麦肤色,行处灵动如流水,说话噼啪似炒豆。她健康,她个性,她的青春像一树一树的繁花,粉白黛绿,灿烂得令人妒忌。这姑娘,是米莱,又是钱小样,但归根结底是王珞丹,独一无二的王珞丹。这位新晋80后甚至90后代言人,人气已冲到了火星上,她的爆红,原因无他,正是青春的胜利,青春的酣畅淋漓。

我的青春我做主

粉丝“丹磁”们最初爱上王珞丹,是因为《奋斗》里的“米莱”。虽不是女一号,但这角色实在太讨巧:美貌和财富齐备,善良与风趣兼具,偏还痴情得九头牛拉不回,这样的女孩,人间烟火中怕是难觅芳踪。相比之下,《我的青春谁做主》里的“活宝”钱小样更草根,更现实,深得80后的欢心。

谈起钱小样,王珞丹用八字评价:“亦正亦邪,亦动亦静”。钱小样是谁?是王珞丹,也是你,是我。她有我们全部的缺点:自以为是、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别人碰过的不算壁,自己不栽过的不算跟头”。她满脑袋理想,满肚子主意,为自己做主不惜离家出走,擎着中专文凭就敢从银川杀进北京,由着个性一顿瞎扑腾,然后被现实呛得七荤八素。

然而这个一根筋姑娘的可喜可贵,正在于她的百折不挠、乐观无敌,无论生活如何打击她,始终“傻笑”着蹦不息;在于她有一个大路通天的幸福彼岸不去,偏要向长辈禁止的阴沟里踽踽独行,当她学会背起责任,俯下身躯,却永远学不会放弃爱情;在于她的知足常乐,蚂蚁有蚂蚁的幸福,别人吃一碗还吃不饱,咱有一粒就乐半年。

王珞丹形容自己的性格是:红色与蓝色的综合体。一面,如红色热情阳光,笑神经发达,经常自个儿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能玩能闹,旱冰、攀岩、架子鼓,样样精通;另一面,又如蓝色安静平和,没戏拍时就宅在家里,看书,弹琴,写博,遛狗,睡觉,完全自得其乐,爱好广泛的好处即是,永远不会闷。

第8篇:青春守则电影范文

把握着没有方向的笔尖,驾驭着青春的风帆,驶向天涯海角,始终没有停泊。踏着时代的碧浪,舞着岁月的节拍,荡漾着平凡的青春,劈波斩浪。共同阅读青春和理想演讲稿中学,请您阅读!

青春和理想演讲稿1一棵古树顽强生长,根部布满地下,肢臂却伸向远方。

青春的钟声在我耳边回荡起了,年少的心不再被安宁地拨动下去,它开始律定希望,开始向往,向往那无限的远方,向往那梦想的天堂。

如果没有一腔热血,谁能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如果没有一的颗飘泊的心,谁能响应青春的号召;如果没有诗情韵味,谁能背起一身行囊,勇敢地追逐梦想。

去远方,并非意于当一个矫情的文艺青年,更不意于去炫耀自己的旅行经历,而只想去做一个看风景的人,走走停停。不去想会在哪一站驻足,更不是挥霍时光,而是将脑海置为一张白纸,用风景肆意地勾勒美好,用远方指引我逐梦的方向。

也许你会认为这很奢侈,然而,年少的心总被这种奢侈品深深吸引着,只想给自己一次完全自己的旅程,给稚嫩的向往一次浪漫地远行,了却对未知的无限憧憬,执行手心灵一个平息的句号,让它去体验,去感受,去为我的前行铺垫石阶,为我的追求积累经验。

想像,遥远的异乡,我坐在列车内向窗外眺望,细柳带来了多少不为人知的青情摇曳,树影婆娑,冷风阵阵,袭卷来而,把我的思绪托起。在的夕阳的余辉下,我依稀翻出自己的梦想,回忆着当年的信誓旦旦,欣赏着陌生的远方,陶醉,叫嚷……

远去的闯荡能给予我太多释放,让我扎起营帐,再次冲击梦想。我要为梦想不留余地地勇敢,永远不在乎会在哪个十字路口跌倒,只要向前拼搏,将独自一人抛之脑后,华丽地奔跑,广泛地接纳,将情感充溢远方,就能找到我想要的答案。只担心青春与我作别时,我仅仅捧着心头无止的遗憾。

远方,能给机会独立而对。年少,正是需要这种经验填补内心空白。不愿学古人流离塞上,也不去做诗人出口成章,只想把旅行的收获寄于内心,总结成经验为我的梦想架桥。

一个人,一个异乡,到处游荡,没有地。

梦中,隐约触到往日对远方的景仰,随即,我把梦想化为一张车票,登上列车,驶向远方,追逐远尽的梦想。

年轻的我,时常告诫自己,梦想依然在远方招手,而我,永远在路上。

青春和理想演讲稿2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青春与理想》。

我们撇下无知迎来了属于我们的青春。青春,让我们肆无忌惮,畅然释怀,体味风那样的自由,感受云那般的自在,因为青春赋予我们的是生命的巅峰,我们无须成熟,我们不再无知,我们唯有执着。

人生是对理想的追求,理想是人生的指示灯,失去了这灯的作用,就会失去生活的勇气。因此,只有坚持远大的人生理想,才不会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托尔斯泰将人生的理想分成:一辈子的理想,一年的理想,一个月的理想,甚至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的理想。同学们,当你听到这里,是否想到了自己的理想呢?

有一位哲人说过:“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躺在梦幻式的理想中生活。是的,人不仅要有理想,还要大胆幻想,但更要努力去做,在理想中躺着等待新的开始,结果不仅遥遥无期,甚至连已经拥有的也会失去。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正在梦幻的理想中彷徨呢?

前人说得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那些无志之人的“志”,就是美梦,就是所谓的“理想”,他们把自己的蓝图构画得再美好,再完善,也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罢了。同学们,你是立长志之人,还是常立志之人呢?

最后我想用梁启超的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让我们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嚼一根艰辛,让青春在红旗下继续燃烧;愿每一位青年都怀抱着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航程上不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谢谢大家!

青春和理想演讲稿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理想与青春同行一起绽放。

青春是多么美的词啊,它就像春天一样迷人,就想春天的天一样蓝,就像春天的云一样白,一样的纯,青春总不能缺少理想。理想就像是花一样香,草一样的绿,水一样的清。一点一滴的装伴着青春,缺一不可。

正值春天的我们,有着远大的理想。我们这个年龄就是做梦的年龄,即短暂又美丽。过了这个做梦的年龄,梦还在,青春却已经不在了。现在,青春年少,理想绚丽,我们应该努力的去完成理想,为实现的理想而奋斗。

大人们总是说我们不够成熟,想法幼稚,对我们是不够成熟。我们正处于天真走向成熟的过度时期,就像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一半是含羞,一半是成熟,在这个时期我们更有热情、有干劲、有理想、有追求,更要努力奋斗,虽然我们还幼稚,但是我们会慢慢的退出那一份羞涩。为了理想而奋斗。青春是短暂的,一瞬间就过去了。我们更应该把握青春,努力的学习实现理想,让以后的路更平坦一些。不要把青春就这样挥霍了。青春就像荷叶上的雨滴,阳光的照射会让它慢慢消逝,所以我们要在雨滴还没有消逝之前,好好的滋润荷叶,在青春年华,热情似火的投入到吸取知识,追求理想、刻苦学习、丰富人生的学习中,没有谁分得清到底是青春伴着理想前行,还是理想衬托了青春的美,但不可否认的是青春路上有理想同行更精彩。

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理想,我们自己做主。我们有我们的个性。我们有我们的骄傲、我们有我们的未来,为了共同的理想,在青春的路上前行。这,就是青春与理想同行。

谢谢大家!

青春和理想演讲稿4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青春理想而奋斗》。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朝气蓬勃的年纪,这也是一个积累知识,奠定理想的时期。充满梦想的青春,能让我们收获理想的硕果。然而,部分同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生活上相互攀比,学习上想不劳而获。他们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在校园内虚度光阴,没有学习上的激情,更没有远大的人生理想。

有些同学也许会问,理想是什么呢?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同学们,理想是多方位的,不同时期,就会有不同的理想,也许你现在的理想是,要考入一所重点高中;不久的将来,你的理想又是,能上一所大学……同学们,此刻的你是否找寻到人生的方向了呢?你的梦想是否遥不可及呢?因此说,理想也是多层次的,一个理想实现了,另一个理想又在不知不觉中诞生。理想是属于未来的,它就像黑夜里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首先要计划出,每一阶段的理想,就像选择自己将要到达的人生驿站,它会让你享受成功的快乐,引领你向下一个高峰勇敢前进;然后,才能实现你的人生理想。当然,理想更要立足于现实,作为一名中学生,必须做好每天的功课,掌握老师教授的知识。否则,他的理想就是空想,会像七彩的泡沫一样破裂。

同学们,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吧,做一个有志者事竟成的人,让我们携起手来,为青春理想而奋斗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青春和理想演讲稿5亲爱的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的理想。

我们的青春,总是充满激情,充满理想。我们爱幻想,爱沉浸在自己的梦境里。高考,曾经一度扼杀我们理想的活力。来到大学,我感觉理想在每一颗心里复苏,我们的活力、我们的浪漫细胞都醒过来了。我们在大学这片天空下,寻梦,追梦,一场奇幻旅程又开始了。

曾听法国电影大师吕克·贝松说过这样一句话:“理想之于每个人,正如汽油之于汽车,理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而吕克·贝松的人生经历也是一样。青春的他考电影学院被说“不适合做导演”,他没有放弃。他在电影界底层摸爬打滚十年,做过杂工,演过龙套。可是他会认真地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因为“导演梦”一直在他心里。他的多部电影《第五元素》《碧海情天》《这个杀手不太冷》广受好评,成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天才导演之一。青春的理想,坚持下来了就是成功,就是奇迹。我们的青春是理想的一架梯子,它可以延伸到理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不放弃。

理想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贫穷、丑陋,还是富裕、美丽,每个人的理想都是无价的耀闪的。不要因为你的普通,你的平凡,去放弃展现自我的机会,也不敢去向理想迈出一步。我们只要让自己的青春乘上滑板,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理想同样可以激越飞翔。

然而,有时我们因为一些俗务琐事,繁忙工作而让心情烦恼,我们便会丢弃、遗忘我们青春的理想,唯有让流水平静下来,太阳和月亮才能在它的表面上显现倒影。当人沉静下来,才能看出所有干扰清晰的思考、蒙蔽真实感情、影响智慧判断,以及阻碍自己找到答案的问题所在。我们要永远在内心保留一处理想可以停驻的宁静的地方。

青春的理想是最美的,它有青春的凝定。

有梦的青春是最美的,它有理想的飘逸。

我很喜欢的一个艺人韩庚,以他的经历拍成一部电视剧《青春舞台》让我很感动。记得他在剧中说了这样的话:“虽然我没有很好的舞蹈基础,但是我不会放弃跳舞,因为它是我的理想。”因为喜欢舞蹈,喜爱表演,韩庚远走他乡,去韩国这样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学习。克服语言交流上的不便,以及对家人的思念,跳出青春最炫的舞步。《青春舞台》主题曲里的一句歌词是这样的:“飞越绝望,坚定的翱翔,绽放无限的笑容,青春理想属于你和我。”坚持最初的理想,我们的青春也会意义非凡。韩庚可以,相信我们也一样可以。

冰雪守望着太阳,正如生命守望着理想,有梦的生命应该如鲜花一样绽放。有梦的青春应该如彩虹一样绚烂。

第9篇:青春守则电影范文

[关键词]电影;青春;成长

近几年,多部青春题材的电影,如《后会无期》《小时代》系列、《同桌的你》《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追捧,它们在收获高票房的同时,也触发了热议,似乎口碑越差,票房越好。这一反常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国的青春电影到底怎么了?它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它的未来在哪里?

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的开篇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或许中国青春电影的现状正是如此。

一、青春电影的“得”

青春电影并不是新兴的电影类型,国内这一次青春电影高潮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失恋33天》。该片精准地把握“光棍节”档期,用一种黑色幽默式自嘲的笔法阐述年轻人的失恋困境,同时抒写励志,不料却意外走红。几乎同时,《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着笔于校园里生涩的初恋,带点儿感伤,焕发出励志,以“小清新”的喜剧样式标新立异,引爆银幕。随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同桌的你》《小时代》等相继登场,掀起一场书写青春的电影高潮,风头甚是强劲,竟超过了国内同期上档的好莱坞电影,连央视《新闻联播》也破天荒地报道了这一现象。多年以来,国产电影一直被笼罩在好莱坞大片的阴影之下,这次终于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可以扬眉吐气了。

若仔细审视国内近几年热映的青春电影,其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类似叙事结构的影片放眼世界也不算少,它们也称不上是电影家族中的上乘之作,但为什么会受到观众的追捧呢?答案很显然,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让观众从影片中找到可以产生代入感的地方,用感人至深的故事叩响、触碰人们的内心,让观众一次次在或温馨或感人或凄美的故事中“哭着哭着又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引发了观众对青春的无限遐想和感怀,让观众有了一种满足感,因为每一个人都曾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青春。生活沉闷而无趣,偶尔放松一下,告别曾经年少轻狂的自己,“也是极好的”。

在电影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从国际上看,青春电影一直占据着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而在国内,青春电影一直未达到其应有的高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春电影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电影类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逐渐在电影主流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涌现出一批在表现题材和艺术手法上都非常值得称道的作品。但是这一时期的青春电影不关注身外的世界,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带给观众的是现实的残酷、生存的严峻、存在的卑微、心灵的焦虑、个体的渺小,过于追求“残酷、苦涩的青春”,忽略了市场的需求,一度陷入叫好而不叫座、四处开花却不见硕果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凭借比以往更积极主动的产业意识和营销策略,青春电影开始跻身于当下电影市场的主流,甚至能和好莱坞大片一较高下。新生代导演也开始关注自身,尝试着以“成长”为母题来审视周边发生的一切,注重回归现实生活的个体中来,以都市青年男女的情感为线索、背景,在追求艺术化表达的同时尝试追求得到更多人的共鸣。电影人物的选择更为普通和平民化,主题选择也更加多元化。青春电影正在以更积极主动、更自信的态势走近观众。不经意间,国内青春电影的创作出现了一些积极的改变:从对社会的批判到给人以励志引导;从面对理想与现实差距时的慨叹到勇于为梦想而行动;从对青春残酷的无奈到对过往青春的怀念。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次青春电影的强势表现或许是我国电影产业未来整体回暖的征兆,和中国电影产业整体上扬的势头密切相关,但由此断定国内青春电影步入了成熟期还为时尚早,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青春电影迷失的“本”

一般来说,青春电影所传达出的情感是关于青春以及成长的感悟。在懵懂、狂热、莽撞和非理性中,青春阶段的情感生活、理想信仰与社会现实之间互相碰撞、交融,刻下了青年人成长的印记,显示出生命本身应有的蓬勃向上和活力。因此,生命情感的突围,以及这种突围和障碍之间的冲突是青春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因为这种突围有代价,而青春易逝、短暂且无法逆转,所以感伤、悲悯乃至凭吊的意蕴就更为浓重;因为这种突围有创伤,所以注重探讨生命成长中的两难处境,崇尚情感的安慰和人性的关怀,更重要的是从中找寻生命的意义,找寻生命再出发的力量和勇气。这是青春电影应坚守的本分和底线,但从当下电影的创作来看,显然它们做得还不够。

首先,大多数作品对“青春”的抚慰流于形式,披着青春电影的外衣上演着离奇的爱情游戏,过于注重展示“奇观情感”而忽略表达“质朴情感”,或将青春生活简化,故意疏远、放大青春生活本身,成为美不胜收、雍容华贵的视听盛宴;或将青春生活极端化,忽略了内容的丰富与充实而仅注重形式的炫耀和膨胀。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失恋33天》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这种问题。

其次,有的青春电影背负了过多的物质和名利包袱,忽略对底层情感的演绎而偏爱对贵族爱情的描绘,充斥着过度的物欲和贪欲,没有多少实质性的现实生活内容,甚至超越道德底线宣扬自私自利,推崇“金钱至上”和“特权暴力”,如《小时代》就是如此。

第三,有的青春电影创作者急功近利,只垂涎于票房,放弃了对生命本质、绝对价值、终极意义的追求,也割断了与现实的真实性联系,青春电影成为一种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游戏文本。这种缺乏对内在思想价值的锤炼力度的电影,无思想、无深度、无意义、无景深,仅仅是一些轻松流畅搞笑逗乐的故事,一种令人兴奋而又眩晕的视听时空,华丽丰富但又一无所有,充其量只是消费文化时代的匆匆过客而已,是供人娱乐而不是供人享受的,是供人消费而不是供人阐释的。

总之,如果失去坚守的本分和底线,这样的青春电影只能说是冠以青春的名义,从青春开始,却叙说着与青春无关的故事。此时的青春或青春电影,不过是一些噱头、辅料,是企图拉拢观众的手段罢了。这种不接地气,掏空现实赚钱的败家行为,牺牲了青春电影应有的品位和底线,“赚了票房,却脏了灵魂”。如若看不到个体精神的自由振奋,看不到主体价值的自我实现,看不到人性和理性的自由表露,看不到青春生活的美好,反倒看到情感的自虐和自残,看到情感匍匐在物欲和消费面前的不自由,那么,这种青春电影不看也罢。

三、青春电影应有之“真”

当下的国产青春电影的逆势崛起值得肯定,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我们必须放宽视野,将其放置到世界经典青春电影以及国内优秀青春电影的大格局中,才能看清其未来之路,才能有的放矢。

首先,青春电影应贴近生活。青春生活首先是一种生命现象,和现实真实性联系在一起。一切艺术创作从来都是日常客观现实生活的补足,“出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离开现实这片土壤,也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和力量支撑,只能博得一时喝彩,注定要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古今中外,历史上诸多现实题材电影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被个人记忆和时代记忆所珍藏,是因为它们契合了主流大众的现实表达和审美诉求。如《青春之歌》,影片以小人物(林道静)的情感矛盾、审美理想和生命追求为切入点,将小人物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展现出那一代人共有的生命特征和青春理想。而《小时代》则不同,表面上以几个都市“高富帅”的青春奋斗为线索,实际上青春个体围绕三角恋爱和情感游戏喋喋不休,拘囿在个人化的情感世界里不能自拔,即使涉猎到社会问题时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表层触摸,可以说这只是一场几个“高富帅”上演的滑稽闹剧,只能算是“自我青春”的宣泄,而非“集体青春”的表达。实际上,挣扎于底层社会的青年才是最需要被关注的对象,他们的情感、理想,所面临的重重压力,以及面对困难时乐观向上的心态,与《小时代》的无病相比,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其次,青春电影应有时代担当。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风貌,必然会在同时期的电影中留下独有的时代烙印。青春电影,它携带着青年人在青春期共有的生命特征和情感共性,书写着一个时代集体精神面貌,能穿越时空却让人似曾相识。即便是历经岁月的洗礼,青春的味道不但不会销声匿迹反而历久弥香,好比美酒,时间的流逝只会提升它的品质。真正永恒的经典青春电影,就像一点水,从中我们能看到青春的现实存在,更像一首久久回荡在历史长空的悠扬乐曲,在时隔数年后的每一次提起都会使人热泪盈眶、荡气回肠。因此,只有携带着时代温度和历史厚度的电影,才能在浩瀚的影视作品中傲然挺立。像《青春之歌》《中国合伙人》《阳光灿烂的日子》等青春电影都是当下较为成功的。而有些电影,对青春生活的表现就显得有些粗浅和鄙陋,如《青春期》《小时代》等。

第三,青春电影应重视艺术质量。艺术质量是电影的生命源泉。每个人的青春就是个人留给世界的一幅作品,自己的喜怒哀乐都雕刻在里面。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主人公,相同的故事模板不同的时代背景,一代代导演反复包装和演绎着一个个青春故事。虽然观众渴望从影片中接受青春的洗礼,但电影创作者不能一味地借用“青春”名头,应当用艺术标准严格把关电影质量,避免让青春电影走向同质化的死角。同时也要杜绝唯票房论,票房固然重要,但是票房不是电影的唯一。如果只在青春的现象层面原地打转,停留于浅尝辄止般的再现,而没有真正挖掘到青春期个体生命的普适情感和人性的根部,远达不到心灵慰藉和人性关怀的艺术境地,难免有一天观众会厌倦,最终注定要丧失市场。健康的中国电影应该包括两点:第一是商业性方面即票房利润指标,第二是艺术性方面即文化精神指标。例如,同样是表达青少年的情感,为什么国产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难以走出国门,而日本电影《情书》却能够征服全世界,我想最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艺术质量方面的问题。

四、结语

青春电影负载着观众的情感和厚望,应该是有内容、有生活、有思想的,超拔世俗审美并引领时代价值。青年人从中能获取真实的情感体验,能找到与心灵的共鸣点,能发现人性的闪光点,能得到“正能量”的指引而减少“负能量”的辐射,能看到困境中的出路,进而能达到澄明与超越的境地。因此,情感和故事要真实,心态要健康,发展方向要多元化,是青春电影应有的走向。

当然,经典电影艺术的大量涌现,要有一个良好的电影生态环境,要有一个良性互动的电影创作消费体系,这需要创作者、观众和电影文化管理者去共同创造、培育。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我们要避免急功近利,拒绝以娱乐代替文化,防止拿票房压思想,要脚踏实地,身怀艺术使命和艺术敬畏精神,从细微处和小视角把脉生活节奏,以集体感和大情怀书写青春价值,从而实现电影艺术按捺浮躁、沉淀喧嚣、引领大众的社会价值。目前,我国青春电影的市场很大,但格局太小。青春电影市场成熟的主要特征应该是:有一大批可以经得起岁月反复检验的经典作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我们拭目以待。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中国蒙古族题材电影史研究”(项目编号:12XZW04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方.近年来我国青春电影的审美流变[J].电影文学,2014(01).

[2] 王晓娟.论青春电影的突围与超越[J].名作欣赏,2013(09).

[3] 何流.从《同桌的你》说开去[N].中国文化报,201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