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西湖的诗句范文

关于西湖的诗句精选(九篇)

关于西湖的诗句

第1篇:关于西湖的诗句范文

【片段一】创境导入,感知画面美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风景名胜数不胜数。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名扬天下的杭州西湖。

(课件播放杭州“西湖十景”的美景,并配上背景音乐《平湖秋月》)

师:欣赏了美丽的画面,你想说什么呢?

生:西湖的水是那么碧绿,岸边的桃花是那么鲜艳,碧绿的柳条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让我感到心旷神怡。

……

师:是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北宋著名的诗人苏轼泛舟西湖吧。(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强调“饮”的读音)

【赏析】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审美当然也需从感知开始,通过感知形成表象,入境见形,从而激起美感,产生美的愉悦。新课伊始,教师创设了与古诗相应的情境。优美的音乐、动态的画面,把学生带进了西湖的情境中,开启了美的大门。学生情不自禁地激起了急于走进诗文的欲望,可谓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片段二】品读想象,体味意境美

师:诗人是怎么用区区28个字写出西湖之美的呢?请大家再读课文,想想哪句写初晴,哪句写后雨?

(生找出相关诗句,师出示前两句诗,生齐读)

师:在诗人眼中,晴天西湖的什么最美?

生:水光潋滟的时候很美。

(师课件出示“水光潋滟”的画面,生发出惊叹声)

师:请你描述这美丽的画面吧!

生:太阳照在碧绿的湖面上,湖水闪烁着点点金光,就像一颗颗小星星眨巴着眼睛。

师:你真会想象!在明媚的阳光下,除了一池碧水,想想还会有什么样的美景跃入眼帘呢?

(生相继说出美丽的荷花、跳动的鲤鱼、弯弯的小桥……)

师:这样的美景呈现在面前,诗人不禁赞叹——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正当诗人沉浸在晴天的西湖美景中时,天下起了雨,雨中的西湖在诗人眼中又是怎样的呢?

(男生读第二句诗)

师:你在生活中见过山色空■的景象吗?

生:每天清晨,学校对面的小山上就云雾缭绕,山就像害羞的女孩躲进了雾里。

师:你喜欢晴天的西湖还是雨天的西湖,为什么?

(生在说的过程中叙述诗意,师多次引导回环读诗句)

师:是啊,不管晴天还是雨天,西湖都是这样美!不禁让大家想起了一个人,她是谁?

生:西子。

师:西子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师出示课件,简介西施,并讲述《沉鱼》的故事)

师:西施美吗?什么时候美?

生:化淡妆和浓妆的时候都很美。

师:所以诗人说——

生: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总相宜”就是说——

生:淡妆浓妆都好看。

师:西施是这样的美,诗人在这里仅仅赞美西子吗?为什么?

生: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赞美西湖,因为西湖和西子一样,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那么美。

师:是啊,诗人跨越人与物的界线,把西施的不同打扮与西湖的不同风光联系起来,西湖正是这样一位美人,湖光、山色,晴天、雨中都“总相宜”,各有一番风韵。这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得到了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

师(引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杭州有美丽的西湖,长阳有秀丽的清江,你能把清江美景介绍给大家吗?

生:清晨,清江犹如一位美少女,穿着薄薄的轻纱,在江面上随风舞蹈。

生:中午,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好像一面金色的大镜子。

师:因此可以说,欲把清江比西子——

生(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西湖如西子,美景如美人。诗人饮着美酒,看着美景,深深陶醉了,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传诵千年的佳作——

(生齐读全诗)

第2篇:关于西湖的诗句范文

站在我们这美丽的西湖面前您有什么感觉呢?惬意?安静?休闲?对了,还有诗情画意。其实我们的西湖不仅仅景色美,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才是我们西湖最大的特色。从古至今有许多诗人政客以及康熙乾隆都经常来我们西湖观光。也为西湖留下了许多墨宝。比如苏东坡、白居易、李枚、杨万里等等。我们的前方就是岳王墓了,站在这里眼望岳王庙前的西湖美景,让我想起了袁枚的一首诗《谒岳王墓》: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您猜得出这诗中的意思吗?

其实啊,这第一句:江山也要伟人扶,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但其实呢这里的江山还有另一层意思,一语双关。指的是江山社稷需要伟人效忠扶持。但是西湖的江山山水也需伟人扶持。

第二句:神化丹青即画图的意思是指岳飞和于谦的浩然正气融入了西湖山水中,形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图画。

第3篇:关于西湖的诗句范文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能赏析其语言。

2、要熟悉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阅读鉴赏的考查要求和评价建议。

3、结合近几年来中考命题形式,注重讲练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谈出对古代诗词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诗,如同在倾听古人吟唱情感之歌。正是有了这一颗颗情感的种子,诗人的笔下才会盛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诗词之花。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有把握住了这首诗的情感坐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的灵魂,才能走入这首诗所构筑的美学殿堂。

二、出示练习,提出《招生考试说明》要求和评价建议。

(一)让学生自主完成下列练习(课件出示)。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其感情基调是凄婉。

2、“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以麻丝喻离愁,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处理

(二)语文《招生考试说明》中提出《课程标准》对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考查要求和评价建议。

近年来,古诗词鉴赏题在各地中考试卷中逐渐增加,以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分析理解能力。古诗词赏析题的命题依据是《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就是①积累古诗词中的经典名句;②理解、鉴赏诗句内容以及表达效果;③把握诗词曲中的意境,体会其思想感情。

古诗词的命题注重能力立意,以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理解和领悟为主,并将逐步加大鉴赏和运用的分量,并逐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客观性试题的分量逐渐减少,主观性试题将会不断增加。

三、指出考查要点(讲练结合)

(一)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

(二)品味语言

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体味诗词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的语言的特点。

(三)分析技巧:分析诗中的意境、意象和主旨,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

(四)发表见解。

整体阅读诗歌,全面、具体、公正的发表个人的看法。

三、古诗词曲鉴赏题的解题方法:

综合分析几年来各地考卷,古诗词阅读鉴赏所选用的诗词曲大多是课内学过的,考点是作品的内容和语言,一般比较浅显,只要掌握课内古诗的相关知识,一般都能回答。也有一些拓展表述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运用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从小处着手,切中题旨,简明扼要,语言流畅。

1、客观题解题方法,做这类型题目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看是否曲解原意,或者张冠李戴。命题人有时故意扩大原意,往往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等等;

(2)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命题人往往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者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歌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或贬低诗歌内涵;

(3)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把正误表述内容糅合在一起,混淆视听,增加判断难度;

(4)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备选项的表述结论,有时在诗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5)看是否以偏概全或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2、主观题解题方法:主观题往往以简答、品析表述题为主,做好这类题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关键词语人手,如抓住诗句中动词、形容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2)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抒情议论句)人手,分析概括,作答;

(3)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词句的原意;

(4)从作家的风格和语言特点人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3、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1)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2)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3)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4)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四、练习题(考查知识和练习相结合)

(一)练习一《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2.诗中的钱塘湖指的就是现在的,诗人通过对“水面”、“云脚”、“早莺”、“”、“”、“”、”、“绿杨”、“白沙堤”等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其美丽的早春景色。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4.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钱塘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钱塘湖美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早春时生气勃勃的景象。

练(学生合作完成)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2)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

五:总结(略)

第4篇:关于西湖的诗句范文

一、说教材

《古诗词三首》中共有三首诗词,分别是《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宿建德江》是一首思乡之作。诗人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羁旅之思。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诗人在望湖楼所看到的暴雨急来急去的壮观景色。诗人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十分生动,前两句写了暴风雨急来时的景象,后两句描写了雨后一派温柔明媚的风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二、说教学目标

1.会写“德、鹊、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感受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记忆力也最为活跃。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加强诵读、品读从而达到对古诗词的识记。教学中让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加强理解,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创设情境入诗境——想象画面解诗意——吟诵诗词品情感”的教学方法,注重图文结合,抓字眼、抓想象、抓吟诵。真正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以读为本”的理念,让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词优美精湛的语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孟浩然的古诗,因此对这位诗人并不陌生。教师通过复习导入的方式,先请学生回忆一下学过的孟诗,从而自然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诗句,画出生字,多读几遍。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诗句,检查生字认读、古诗朗读情况。对易读错、写错的字让学生交流识字写字方法,帮助识记、书写。

(三)学习《宿建德江》。

1.首先欣赏诗歌的插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2.具体解释每个字词的意思,读懂诗句。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交流反馈:

(1)师:读完这首诗,你的脑海里呈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孤独、凄凉)诗中哪个字最触动你的心?(愁)

(2)“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他身处异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王维的那首诗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思亲我们都能够理解,那此时是什么勾起了孟浩然的思乡之情呢?(日暮)

(3)诗人独自一人夜宿在建德江,他看到了什么?(空旷的原野和江面)如果你是诗人,你这时候会想到什么呢?(如果我能和家人在一起多好啊;如果这时候有人陪我说说话多好啊)

(4)诗人满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月亮)独自一人,只有天上的月亮相伴,这是何等的苍凉、孤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

5.指导感情朗读,背诵。

(四)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解题:请学生说说从诗题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会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醉书”意思是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诗句,给古诗划分节奏。

3.想象下雨前的画面,理解“翻墨、未遮山、跳珠、乱入船”的意思,学习前两句诗运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

4.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三、四句所描绘的画面。

(五)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解词题。

一起读题目《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是什么?“夜行黄沙道中”又是什么?让学生了解:“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

2.注重点词句,解词意。

自由朗读,读完之后学生交流有没有不懂的字词。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见”相机理解“茅店、社林、溪桥”,从而感知词句意思。

抽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画面,师相机点评并指导朗读。

3.想象画面,景中悟情。

4.联系生活,内化感情。

请学生说说从“路转溪桥忽见”中感受到什么?

师相机引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面对困难、挫折,不退缩不畏惧,勇往直前,那么,前方将充满光明与希望。

(六)课堂总结。

这三首古诗词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宿建德江》中后两句是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空旷辽阔的原野,倒映在清澈江水中的明月,表现出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前两句诗人通过生动描写暴雨来袭时的景象,表达了赏雨的愉悦心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词人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描绘了黄沙道的夜景,展现出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景色,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本课的三首古诗,都属于写景抒情之作。因此我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及表现的感情进行板书,提挈古诗内容,便于学生记忆、背诵。

黑云

墨水

雨之急、大

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

白雨

跳珠

大风

吹散——去得快

湖水

如天——奇(景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景:以动衬静(迷人)

热爱大自然

第5篇:关于西湖的诗句范文

老乐文学――展现文学爱好者风采的阵地。

春天,万木尚未复苏,柳树就已经绽出了点点鹅黄色的芽苞,向人们示意着春天的来临。千百年来,不少名人志士和墨客骚人,与柳树结下了不解之缘,以柳入题,不知赋予了它多少美妙动人的诗情画意,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美妙诗章。

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佳句。唐代大学士贺知章《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柳树的风姿描绘得惟妙惟肖。全句没有一个柳字,但春风绿柳,生气勃勃的形象跃然纸上。大诗人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繁花空扑地,绿条丝弱不盛莺”。更是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描绘出一幅使人目迷魂飞的情景。唐代诗人杜牧的《咏柳》诗:“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写的是早春柳树以绰约的风姿,迎接宫廷里的纤纤女子争相探春的场面,虽未浓荫覆水,但它却是独步早春,成为泄露春光信息的使者。还有李涉的“锦池江上柳垂桥,风拥蝉声送寂寥;不必如丝千万缕,只禁离恨两三条”。则写的是秋景中的柳丝,同样也是脍炙人口的咏柳名句。

人们喜受柳树,还懂得它“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的情怀。在咏柳诗中,可看到一些名人知晓物候事理。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初入凉州(现甘肃武威)一带之时,深深怀念离别的亲人,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咏柳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因为内地已春暖花开,杨柳青青,但诗人刚到的凉州之地还相当的冷,而西去的玉门关外更是被严寒笼罩,杨柳还未发芽,深深怀念内地的故旧友人,于是写出了不免有些哀叹的悲凉之句。柳树独引春风无限情,历来被人广植于河堤、庭院。唐代柳宗元,他在被贬作柳州刺史时,不忘种树,并写下了《种柳戏题》一诗:“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柳州柳刺史 ,种柳柳江边”。清末重臣左宗棠率部新疆戍边,东起潼关,西到新疆,沿途大种柳树,被称为“左公柳”。他的幕僚杨昌浚写诗记载了他的功劳:“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至今平凉、六盘山、阿克苏等地,还有一些几人合抱的“左公柳”,给荒原增添了春意。

第6篇:关于西湖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 晚清;杨恩寿;词学主张;《论词绝句》;湖湘派

中图分类号: I20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87(2012)04-0056-05

晚清词学中,湖湘词学与创作虽不能与浙西词派、常州词派、阳羡词派相媲美,但一批著名填词家、词学家的兴起,也使得湖湘派逐渐声势浩大,如王闿运、王先谦、张祖同、杜贵墀、周寿昌、孙鼎臣等人。其中杨恩寿作为湖湘词派中的重要人物,其词学主张特别其《论词绝句》三十首并未受到学界关注,本文就杨恩寿的词学特色及其在晚清湖湘派词学中的地位作一探讨。

杨恩寿(1835.1.7—1891.5.28),字鹤俦,号蓬海、蓬道人,湖南长沙人。以戏曲家、诗人名于世,大半生为人作幕,橐笔依人。从咸丰十年(1860)开始了他的游幕生涯,直到同治九年(1870),经过了“一第蹉跎十七年”[1]的科举经历终于中举。同治十三年(1874)进京赴礼部会试,列在二等,后授予湖北候补知府。光绪元年(1875)之后又在云南、贵州游幕多年。杨恩寿在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总对自己坎坷不顺的科举经历耿耿于怀,再加上多年漂泊,甚有晚景凄凉之意,“几度槐黄梦已空,秋心憔悴桂花风。平生自负如虹气,大半消磨矮屋中。”[2]杨恩寿著述颇丰,诗文词方面有《坦园文录》十四卷、《坦园诗录》二十卷、与裴文祀的酬唱诗集《雉舟酬唱集》一卷、《坦园词录》七卷、《坦园词余》一卷,《赋录》一卷、《偶录》三卷,戏曲作品方面《传奇六种》(另《双清影》未收入全集)、戏曲理论《词余丛话》、《续词余丛话》各三卷,散曲有《词余》一卷,记载伶人的《兰芷零香录》三卷,绘画艺术鉴定方面有《眼福编》三十六卷,谜语对联有《灯社嬉春集》上下两卷、《四书对联》一卷。另有《小学韵语》一卷,著作将百卷。

一、杨恩寿的词学主张

杨恩寿的词学理论主要体现在《词余丛话》中对于诗词曲地位的评价、《论词绝句》三十首对于浙西词派的评骘以及《坦园词录》里对于词律方面的考订上。总体表现在杨恩寿推尊词体、推崇浙西词派以及严于词律的词学主张。

首先,推尊词体。推尊词体是在“诗余”观念下的对词的正统地位的争取和对本体特征、价值功能的体认。杨恩寿在《词余丛话》中提到:“昔人谓:‘诗变为词,词变为曲,体愈变则愈卑。’是说甚谬。”[3]诗变为词、词变为曲是明清论者在文体上对于诗词曲的评价,实际上是对于三者在功能上的定位,杨恩寿认为这种“变”的观点是“后人不溯源流,强分支派” [4]导致的结果,而正确的态度则是“诗、词、曲,固三而一也,何高卑只有?”[5]陈撰在厉鹗词集《秋林琴雅》序中论曰:“词与诗同源而殊体,《风》、《骚》、五七字之外另有此境而精微诣极。”[6]则是从词境之精微的角度论词之地位,虽为异体,但源流相同。

其次,推尊浙西词派。《论词绝句》是杨恩寿对于清代词人、词风的评论,共三十首,所评论的词人计有吴伟业、龚鼎孳、王士祯、陈其年、尤侗、徐釚、朱彝尊、李良年、吴绮、余怀、吴兆骞、顾贞观、纳兰性德、孔尚任、洪昇、李渔、袁于令、厉鹗、马曰琯、万树、蒋士铨等,共三十八人。其创作明显是模仿元好问《论诗绝句》:“翻阅近人词集,访元遗山诗体,各题一绝,仅见选本暨生存者概付阙如。”[7]《论词绝句》存于《坦园全集》之《坦园诗录》第六卷,卷六作于咸丰十一年(1861),杨恩寿时年二十七岁。

在所评论的清代词人中,所论及的浙西派词人就有朱彝尊、李良年、厉鹗、吴锡麒、马曰琯、郭麐、杨芳灿、杨揆、项廷纪等。浙西词派由清初朱彝尊创立,经历了清中叶的中坚厉鹗、后期吴锡麒、郭麐等人的发展,是在清代词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词派。杨恩寿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朱彝尊“风气能开浙派先,独从南宋悟真诠。自题词集夸心得,差喜新声近玉田”[8],点明朱彝尊在浙西词派的地位以及词风源流。评价李良年在浙派中地位“一时声价信无虚,秀水词人说李、朱”[9],李良年词追摩南宋、张炎,词风空灵。再如论厉鹗在浙西词派中的传承地位:“若从西浙论宗派,朱十从今有替人。”[10]厉鹗正是在清中叶的浙西词派上起到中坚地位的词人,其词清真雅正,赵信在厉鹗《樊榭山房全集》之《集外词》题词中曰:“淡而弥永,清而不肤。渲染多姿,雕刻而不病格,节奏精微,辄多弦外之响。”[11]其词在源流上学张炎、姜夔,王沆在《樊榭山房文集》题词中说“瓣香乎玉田、白石,习倚声者,共奉先生(按:指厉鹗)为圭臬焉。”[12]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杨恩寿在论郭麐与蔡元春时说:“朱门风月旗亭酒,传唱江南两秀才”[13]。这样就以论词诗的形式大致梳理出浙西词派的脉络。

再次,严审词律。推尊词体是在词的体制和功能上对词的重视,而具体则主要体现在对词律的态度和运用上。杨恩寿在词律上推服万树《词律》,同时对词律精研深探,能有自己不同见解。《论词绝句》评万树词曰:“持律严于灞上军,任他图谱说纷纷。词家别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合许君。”[14]诗后注曰:“万红友 《香胆词》虽近涩,《词律》一编,足为词人圭臬,《白香谱》不及也。”[15]俞樾认为:“《词律》一书,为词家正鹄”[16],《词律》按词调排列,标明字数、平仄、韵脚、别体,且每调之后又有专论,足为后世词学之范。杨恩寿在创作时对调名、句格、字格以用韵等以万树为律,认为万树为“两宋功臣”[17]。尽管如此,在词律上,杨恩寿也不迷信万树,而根据具体词作审定词律,主要表现在辨析调名、审定句读、区分声调三个方面。

辨析调名。万树以为《个侬》即《六丑》,而杨恩寿经过审慎的态度辨析认为二调无涉,在《坦园词录》卷六作《个侬》调,在序中辨其律曰:

《词律》谓“是调即是《六丑》,升庵以名不雅驯,取首句‘恨个侬无赖’故换此名”。按:《六丑》乃美成自度腔,升庵和韵既多脱误,句法平仄尤极参差,《词律》逐句辩论异同,可谓详矣。然必指为即是《六丑》,深诋《图谱》另立一体之非是,则未免失之武断。夫以升庵之才大心细,岂有和周韵而获讹脱者?且句法平仄互异至十七句之多,虽俗手亦不应鹘突至此,况天才卓绝如升庵乎?升庵精于音律,如《落灯风》、《欸残红》、《误佳期》诸调,皆其自度腔,安知词调非犯《六丑》而成其叶韵又多与美成相合耶?不然三衢吴梦窗俱有和美成之作,升庵竟未之订正,何也?率仿升庵体并和原韵,与《六丑》无涉,知音者幸教我焉。[18]

审定《个侬》非《六丑》,是对万树观点的反驳,其依据就是杨慎“才大心细”、“精于音律”,认为其在“才”于“律”兼擅的情况下不至于出现如此错误。

审定句读。《兰陵王·咏柳赠别》词,杨恩寿题序曰:“用美成韵,原作‘谁识,京华倦客。’本上二下四两句两韵也,后人误作一句,致嫌脱韵。余守万氏之说,特为标出,得无诋其胶柱乎?” [19]其《迷仙引》词序中有:“是调创自屯田,万红友谓后阙……两‘去’字属上属下均不谐适,疑有讹脱,吴子律《莲子居词话》审定句读,上‘去’字叶韵也,下‘去’字叠韵也,一字一韵,顿折成文,词意完足,犹北曲《醉春风》体也,足补《词律》之阙。”[20]杨恩寿并非仅仅胶着于词律之形式,其出发点就是通词意,达到词律与词意的结合。

区分声调。杨恩寿根据具体情况审定词律,提出自己的主张。如辨析声调,《瑞鹤仙》序:“是调各体《词律》论之详矣,惟于此一体第二句第一字、第四句第三字……第二十句第五字,均须去声,结句尤须去平去仄,漏未注出,偶有一得附志于此。” [21]辨析详细、精致。再如卷七《丁香结·寄怀王壬秋成都用吴梦窗韵》,针对选用字的声调平仄辨析万树的观点,万树在《词律》中论《丁香结》调中“‘晴’字必是‘暗’字无疑”[22],杨恩寿辩曰:“是调《词律》辩论梦窗原作‘徒觉晴动偷花春意’句,‘晴’字当是‘暗’字之讹,后半阙第二句当以一字领四字,说俱可从,惟周美成、方千里诸作,篇中去声字无一不与梦窗相合,红友漏未指出,恐学者偶不经意,以上入两声字囫图填之,仍是毫厘千里耳。” [23]杨恩寿推崇万树《词律》但又能辨析其误、补其阙,是杨氏对词律本身的坚守。

二、曲家之词与诗人之词

杨恩寿词集《坦园词录》共七卷,录词二百三十九首。卷一《欸乃余音》三十八首;卷二《撷春红谱》四十四首;卷三《绘影庵影语》二十八首;卷四《玉笛梅花弄》五十七首;卷五《桐轸双声》三十四首;卷六《滇池渔唱》三十一首;卷七《归云簃琴雅》七首。现存的词大约是杨恩寿在二十六岁至四十七岁之间所作,且大部分作于其词学理论《论词绝句》之后,那么,其词作的主题蕴含与抒情特色会受到词学观念的影响。

杨恩寿并非专诣词学。曾自我评价曰:“吾半生所造,以曲子为最,诗次之,古赋、四六又次之,其余不足观也。”[24]最看重自己的戏曲作品,我们认为他的剧作最能表达自己隐秘的心曲。共有《麻滩驿》、《桃花源》、《姽婳封》、《桂枝香》、《再来人》、《理灵坡》、《双清影》、《鸳鸯带》八种,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杨恩寿的现实关怀,并把戏曲创作提高到写史的高度“与修《春秋》一般,寓褒贬,别善恶,借此要感动人心,扶持世教”。[25]《理灵坡》、《麻滩驿》、《双清影》通过对乱世中忠烈形象的塑造来达到有补世道、教化人心的戏曲目的。晚清文坛祭酒、著名学者王先谦为杨恩寿至好,曾为其《姽婳封》、《桂枝香》等剧作序、为《理灵坡》评点,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杨彝珍为《理灵坡》作序,这无疑对杨氏剧作的推广和传播推波助澜。

在对诗歌的态度上,杨恩寿自己以诗人定论。其临终前诗曰:“祭扫攸宜子若孙,自营生圹近南门。大书深刻题碑字,但署诗人杨坦园。”[26]《坦园诗录》存诗近两千首,多为性情之作,抒写自己的坎坷经历。杨恩寿少有诗才,七岁时即能作《咏凤凰》诗,王先谦说“杨君蓬海少以诗鸣,兴之所发,飚举云气,顷刻百纸。”[27]又由于诗才出众,即受到当时提督湖南学政张金镛(1805—1860,字良甫,号海门)的关注,与王闿运、嵇月生、蔡与循被张金镛称为“四子”[28]。多能随口而出,应景而作,而且有大量相互酬唱之作。诗歌受到王闿运的引重,王闿运曰:“善文情者,杨子耶!善文杨子之情者,杨子之诗耶!闿运与交几廿年,读其诗,意其人,穆穆温温如在寤对。既又观其诸杂曲,诙谐颓唐,想其人清狂。初无以品题之,直以己之情知杨子之善治情,而后知诗之贵情也。”[29]

相比之下,杨恩寿认为其词作不如其戏曲、诗文。杨恩寿曾于同治五年(1866)年删改词稿,《坦园日记》八月廿二日记载:“清出历年词稿,除删削遗失外所存无几,而惬心富贵之作尚少。此道虽曾究心,尚不如诗之略有把握也。”[30]已经透露出他在词作方面并不能像诗歌那样得心应手。其《词录》二百余首,数量不可谓不菲。然成就主要在于戏曲、在于诗歌创作,词虽曾用功,或未能达其所愿。所以杨恩寿的词学实践,则可以称作曲家之词、诗人之词。

《坦园词录》中的词作,或写闲情,或抒哀愁,也是一贯保持着真情的流露抒发,词境多为清冷、寂苦、郁伤。在用词、修辞上,多选用寂冷色调,所营造的气氛则为清冷、伤感。卷三《绘影庵影语》二十八首词皆用《疏影》调,所填春影、秋影、月影、雪影、花影、柳影、絮影等等,题材也多有清冷之意。其卷四《倒犯》上片为:“忽忽地、梧叶打窗,秋声一树。鸦变寒语。斜阳里、尽情低诉。烟痕送暝,庭院苍凉簾栊暮。渐晥晚吟冷,到敲诗处懒,重拈断肠句。”[31]所用词皆为表达秋寒,其“梧叶”、“秋声”、“鸦”、“斜阳”、“烟痕”多为秋之特色意境清寂。有的词作在序中则直接点出其旨,如卷四《瑞鹤仙》,序曰:“荒州夜泊,明月窥篷,促织声中,竟夕不寐,用蒋竹山《聊城见月》韵,以写我忧。”[32]其词上片:“银沙迷雁迹,正苇地苹天,渔讴初息。烟峦荡遥,碧渐冰蟾,窥破鱼鳞云隙。虫声乍泣,一缕缕愁丝自织,问秋来多少闲愁,作弄乱丝端的。”[33]是通过“银沙”、“迷雁”、“冰蟾”、“虫声”等表现夜中清冷之景物来写其“忧”。

总体来看,既无艳冶秾丽之态,又无激昂豪壮之风,而多表现伤感清苦的婉曲情致。而且与前人的“醇雅”、“清空”不同,雅中带寂,清中有冷,表达更为婉曲。

三、杨恩寿词学在晚清湖湘词学中的定位

湖湘填词家,晚清之前较为寥落,咸丰、同治以后则多有新出,然而与浙西、常州等词派及其后裔相比,成就亦非卓越。有研究者论晚清湖湘词学:“清末,词学最盛,以王闿运为代表的湖湘派,终以主之者于词非专诣,而继之者又乏其人,未能汇成巨浸,产生较大的影响。故于其前,既有逊于浙西、阳羡,更未能媲美常州。”[34]认为王闿运为代表的湖湘派词人,由于作为学者的王闿运的成就并非专于论词、填词一道,故鲜有后继,所以“湖湘派”词人的主张和实践都不能于浙西词派、阳羡词派、常州词派相提并论。然而湖湘也有出色的词人及其词作,主要有王闿运《湘绮楼词》、李星沅《芋香山馆词》、熊少牧《小影珠吟馆诗余》、何绍基《东洲草堂诗余》、周寿昌《四益堂词抄》、孙鼎臣《苍筤词抄》、杜贵墀《桐花阁词抄》、李洽《捣尘集词抄》、邓辅纶《白香亭词抄》、张祖同《湘雨楼词》,等等。

在湖湘的词学活动中,王先谦曾选孙鼎臣、周寿昌、李洽、王闿运、张祖同、杜贵墀六人词作共183首为《六家词抄》,这是王先谦在交游中为其师友所录的词集。从词学渊源上,学习姜夔、张炎、周邦彦等人是湖湘一大特点,张祖同的词作在这一点上更为突出,其《湘雨楼词》第四卷即题为《步清真集》,明确学习周邦彦。杨恩寿以南宋词人姜夔、张炎为宗,学习浙西词派。主要表现在对姜、张等南宋“清空”一派者的和作。杨恩寿在词风的追求上是明确学习姜、张等“醇雅”、“清空”特征的南宋词人的词作以及所影响的浙西词派,这与晚清湖湘词派的词学主张是一致的。

在晚清湖湘派词的创作中,杨恩寿的词学与词作并不逊色,其早期词曾被选入《湘中六逸词抄》,在《个侬》序中曰:“余年十八即学依声,亡友方剑潭选曾茶村、程雨苍、程辅熙、韩申甫、傅章灿暨余为《湘中六逸词抄》将付剞劂。咸丰乙卯始见《词律》,深悔少作之误,急索回原稿毁之,自是渐就范围,兢兢墨守。”[35]杨恩寿十八岁始学填词,其好友方剑潭曾将其词作选入《湘中六逸词抄》,因于咸丰五年(1855)见到了万树的《词律》,悔原作之不合律,故急索回焚毁。杨恩寿本是性情中人,在与王先谦信《致吾书》中曾曰:“朋友中学问太高者,不敢仰攀;太庸者不顾俯就,讥弹与贡谀不中肯者又非我所乐闻。”[36]又将其一生中以词作交游者称为“一辈词场快友”。以词来交游赠别、题咏酬唱。在《坦园词录》中,有部分词作是交游赠别,在杨恩寿的词学交游中,曾传钧(1827—1881)是突出的一位。曾传钧,字茶村,善化人。著有《万松草堂纪事》,有传奇《蕙兰芳》。杨恩寿称之为“一辈词场快友”。 光绪元年(1875),二人于长沙相见,当时曾传钧将赴广西桂林,而杨恩寿亦将赴云南幕府,曾传钧出其词集,中有怀念杨恩寿词作《花心动》,杨恩寿即当场以原韵奉答,词曰:“暂绾离愁,倩旗亭纤纤,几丝杨柳?绿蚁乍倾,红豆频拈,笛里月痕凉透。白鸥飘荡,江湖晚数,陈迹何堪回首?问灯市儿戏竹马,可重携否? 一辈词场快友,剩苜蓿春肥(程雨苍任城步校官),黄花秋瘦(韩申甫客皖江),五岭瘴深,六诏云遥,恰又是分飞时候。好裁锦字,凭红鲤,写不尽故人情厚。更珍重,吟身客中醉后。”[37] 写离别,用“杨柳”、“绿蚁”、“红豆”、“月痕”、“白鸥”,把二人分别时人生如鸥,踪迹飘摇的情态描绘如生,又想象别后的状态,写“锦字”、“红鲤”、“客中醉后”,寄托无限感慨。

张德瀛在《词征》中论杨恩寿词的特点曰:“杨恩寿蓬海词,如新秧初插,流膏润润。”[38]这是符合其创作实际的,研究者论“杨氏词学周清真,词风温婉绵丽,低徊郁伤,在晚清湖湘词人中其词学成就直逼张祖同。”[39]武陵人陈锐(1859—1922)《袌碧斋词话》中有 “同光三家词”曰:“同光间,乡人填词家者三家,杨蓬海恩寿、杜仲丹贵墀、张雨珊祖同也。”[40]即把杨恩寿推至同光时期湖湘重要词家之地位。这是与杨恩寿学习南宋姜张词风及浙西词风和严守音律的词学主张是有关系的。

四、小 结

或许由于杨恩寿半生游幕,身居卑位,后学无继;或许由于杨恩寿身为曲家、诗人;或许由于坦园词只是着眼于一己之感怀,因而其词未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然而杨恩寿对词的本体特征、功能有自己的成熟观点,其词学主张是对南宋“清空”一派词风的推崇,也是湖湘词学的主要特色。其词学主张《论词绝句》三十首和《坦园词录》足以使其成为湖湘词派中的重要成员。

参考文献:

[1][24][28][30]杨恩寿:《坦园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66、137-138、207、381页。

[2][7][8][9][10][13][14][15][17][26][27][29]杨恩寿:《坦园诗录》,《坦园全集》本,清光绪杨氏坦园刻本,卷十九、卷六、卷六、卷六、卷六、卷六、卷六、卷六、卷六、卷二十、王先谦序、王闿运序。

[3][4][5]杨恩寿:《词余丛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6、236、236、页。

[6][11][12]厉鹗:《樊榭山房全集》,《四部备要》,中华书局据清光绪振绮堂重刊本校刊本,第297、298、209页。

[16]俞樾:《词律序》,万树:《词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18][19][20][21][23][37]杨恩寿:《坦园词录》,《坦园全集》本,清光绪杨氏坦园刻本,卷六、卷二、卷二、卷四、卷七、卷六。

[22]万树:《词律》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61页。

[25]杨恩寿:《麻滩驿》第五出,《坦园全集》本,清光绪杨氏坦园刻本。

[34]彭靖:《六家词抄》前,王先谦辑:《六家词抄》云告点校,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2页。

[36]杨恩寿:《致吾书》,《坦园文录》卷六,《坦园全集》本,清光绪杨氏坦园刻本。

[38]张德瀛:《词征》,严迪昌:《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91页。

第7篇:关于西湖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诗歌 鉴赏 探究性

2010年高考18套试卷鉴赏了19首诗歌,从探究的角度去统计分析这些探究题型的比重,约占四分之一;2011年高考诗歌试题中探究题型约占三分之一。高考《考试说明》也增设了对探究性试题的考查项目,考查探究能力。

所谓探究,就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分析、筛选、比较、归纳,从而提炼、推理,进而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和主张。在诗歌鉴赏中除了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内涵、民族心理外,更强调学生联系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探讨作者创作时代背景和目的,得出独特的个人感悟,作出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

一、探究诗人的情感倾向和观点态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从而“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诗人对事物(自然景物、人文景观)的看法就是观点;态度就是诗人在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在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激发态度中任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要求这三个要素协调的一致性。

诗歌一般以写景见长,观点态度虽不直接点明,但是中心思想是可以把握的。鉴赏诗歌应在准确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诗人的情感取向。

例1.(2010年江西卷)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问: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赏析)探究题,无论是探究深刻的内涵还是作者的情感态度,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找准基本点,不能泛泛而谈。情感倾向:先抓住门外叫个不停的子规鸟,让人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思乡情,然后通过日落时山村中那幽梦不断的场景描写,暗示诗人被深重痛苦困扰。既然只是因思念故土而惆怅失意,那么解除这一烦恼的最好方式是能回一次故乡。但摆在诗人面前的现实: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已为亡国奴的诗人就是能回故乡也是颇为犯愁的事。送友归京,触景生情,心生忧国之愁。诗中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感乱之情,同时对于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参考答案:不矛盾,因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故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二、探究诗歌形象的精神源泉与思想因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诗人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应以整体把握为基础,分析形象中的特征、意义、以及背后隐含的信息,挖掘形象中暗含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例2.(2009年全国卷1)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赏析)文中十八字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可以想象姜夔当年坐船造访石湖: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此景正象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即是实景——远绝烦嚣的家,也是虚景——范成大品格。他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退隐时,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把握景物的特征即把握了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参考答案:①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②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三、探究读者的个性体验与创意解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鉴赏应注重审美体验”,应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阅读过程基本上是读者在感知语言基础上,对阅读内容经过分析与综合、比较与联想、抽象与概括、推理与判断等思维活动,达到理解的过程;是对阅读内容要点,重点词句及文章表达方法进行记忆和运用的过程。但是在读者此过程中,并不完全是认知过程;也是由非认知因素如兴趣、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参与的过程。再者,心理诸因素和个性品质,也会得到发展。因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答案可能是丰富多彩的。

而新课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个人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换为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其中获得各项能力。传统题要求面面俱到,不能遗漏任何一点,有其标准化的答案;而探究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可以就某一点进行深入分析,发表独特的见解,要求其言之成理,这是传统问答题与探究题的一个区别所在。

例3.(2011年天津)

骤 雨

[宋]华 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

问: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赏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首写景诗,作者巧妙地把风雨骤至之场景提到开头,突兀而起,使人惊心动魄;三四句进一步用多种比喻写风雨之势;后三句是补笔。作者刻画农村夏日急雨壮观,自见豪气,转折自如,多用口语,朴素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参考答案:①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

②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第8篇:关于西湖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 沈钦韩;《范石湖集注》;诗歌注释;以考证注诗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4-0081-05

沈钦韩(1775―1831),字文起,江苏吴县人。嘉庆十二年举人,道光二年授宁国县训导,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徐世昌《清儒学案》、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等。作为诗文注释者,沈钦韩著有《韩昌黎集补注》、《苏诗查注补正》、《王荆公诗集注》、《王荆公文集注》、《范石湖集注》等。《苏诗查注补正》的补正对象主要是清初的查慎行注,初步展示了沈钦韩的考证水平。《王荆公诗集注》是针对宋代李壁注的补注,更见考证功力。同为宋诗的注释,《范石湖集注》则不是补注。在沈钦韩之前,范成大诗集并未引起注释者的关注,由沈氏自行作注,亦可从另一个角度考察沈钦韩的注释特点。

一、沈钦韩的治学特点与“以考证注诗”方法的形成

(一)沈钦韩擅长经、史考证

沈钦韩处于朴学发展到最高峰的乾嘉时期,在支伟成编撰的《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中,沈钦韩被列为“考史学家”,着力于经、史的补注疏证之学,主要著作有《春秋左氏传补注》十二卷、《考异》十卷、《左氏地理补注》十二卷、《两汉书疏证》、《三国志补训故》等。

沈钦韩还特别重视地理著作的研究,著有《水经注疏证》四十卷,对戴震的《水经注校》、赵一清的《水经注释》及《水经注刊误》皆有所辨正。总而言之,沈钦韩擅长于疏通、补正前人的经、史注释,重点在于对地理、职官、史实等方面的考证。

(二)沈钦韩的诗歌注释与考证之风

清代学术的核心是古典的考证学,无论经、史、子、集中的哪一类文献,清代学者一律先强调其作为历史文献的属性,治学以名物、地理、职官典制、史实等的考证为基础。在清代学者眼中,唐、宋诗集有两种属性:既是文学作品,又是一种历史文献。在清代重视考证的学风的影响下,清代诗歌注释者将前代诗歌的历史文献属性放在第一位,其次才顾及其文学作品属性。

迄至乾嘉时期,诗歌注释者专注于考证史实,而不敢轻言诗歌的意义。冯集梧在《樊川诗集注》中指出:“自孟子有‘知人论世’及‘以意逆志’之说,而奉以从事者,不无求之过深。夫吾人发言,岂必动关时事?……兹故第诠事实,以相参验,而意义所在,略而不道。”[1]冯集梧不主张单纯地采用“以意逆志”之法探寻诗歌的言外之意,而强调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出发,采用历史考证的方法,在史料的基础上解释诗歌的基本意义。

受乾嘉诗歌注释风气的影响,而且沈钦韩本人亦长于经、史考证,于是沈氏将史学考证的方法移植到诗歌注释中,通过考证故实以解释诗意,形成“以考证注诗”的方法。在《王荆公诗集注序》中,沈钦韩提出了对诗文注释的根本认识:“夫读一代之文章,必晓然于一代之故实,而俯仰揖让于其间,庶几冥契作者之心。”[2]自序1他所说的“故实”,包括地理、职官、典制等历史名词与人物生平事迹等历史事实。沈钦韩注释韩愈、王安石、苏轼、范成大等人的诗集,都基于这种认识。

二、沈钦韩的宋代历史事件补注:人物生平与时事背景

“知人论世”向来是理解诗歌意义的关键方法。宋诗偏好叙事、议论,范成大为南宋一代名臣,许多诗篇与朝中要员、重大时事密切相关。诗题或诗句中的人物与事件,是理解诗意的重要线索。因此,沈钦韩《范石湖集注》的“知人论世”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以史证诗”方法:以诗中的人物与事件为线索,探究与范诗相关的时代背景,并将其再现给读者。其中的重点,在于运用“印证”的方法,即将范诗的诗题或诗句与时事相互对照、印证,用各种文献材料中的史实解说、佐证诗意。除此之外,同时还强调“考证”、“辩证”。因为对于生活在清代的沈钦韩来说,离范成大的时代已有六七百年之遥,关于范成大的史料,良莠不齐,必须通过严密的考证辨其真伪。沈钦韩作为一位优秀的考史学者,在考证范诗中的人物与事件方面可谓用心良苦,不但能细致深入地解释诗意,而且常常能指出范成大本人的错误,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8月

第31卷第4期何泽棠,等:论沈钦韩的《范石湖集注》

(一)补充说明诗题中涉及的人物生平与重要事件

诗题中的人物与史实是理解诗意的关键线索,题中只是点到为止。注释者则要进一步发掘相关的史料,翔实地再现当时的背景。

如《送陆务观编修监镇江郡会稽待阙》,沈注云:“《陆游传》: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时龙大渊、曾]用事,游为枢臣张焘言:]、大渊招权植党,荧惑圣听,及今不言,异时将不可去。焘遽以闻,上诘语所自来,焘以游对。上怒,出通判建康府,寻易隆兴府。言者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诗盖作于其时。”[3]528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沈注的说明,读者能充分了解本诗的送别原因在于陆游因反对权奸、力主北伐而获罪,从而免职贬官于镇江。

沈钦韩有时能延伸说明诗意,如《次韵周子充正字馆中绯碧两桃花》。沈注云:“《宋史》:周必大,字子充。绍兴二十年第进士,召试馆职,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守秘书省正字。《老学庵笔记》:馆职常苦俸薄,而吏人食钱甚厚。周子充作正字时,常戏曰:‘岂所谓省官不如省吏耶?都下旧谓馆职为省官,故云。’”[3]525

本诗的重点在于咏馆中的桃花,沈注由诗题中的“正字”、“馆中”等字样出发,有意发挥,交待了周必大对馆职清苦生涯的调侃。虽有借题发挥之嫌,但仍属有益的补充。

沈钦韩特别重视范成大与题中人物的关系,如《提刑察院王丈挽词》,沈注云:“卢熊《苏州府志》:范成大早孤废业,葆喻勉切至,留之席下,程课甚严。”[3]531如果没有沈注,读者会认为本诗是一首普通的挽词。通过沈注的重点补充说明,读者才能进一步领会范成大对王葆深切的悼念之情。

(二)对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沈钦韩也能予以详细的补充说明

如《次韵刘韶美大风雨坏门屋》“缃缥如山昼掩开”,沈注云:“本传云:奉入半以储书,凡万余卷,国史录无遗者。御史张之纲论仪凤录四库书以传私室,遂斥归蜀。此诗故有‘缃缥如山’之句。《庚溪诗话》:刘韶美酷嗜书,喜传录,又置副本,亲自仇校,至杜门绝交。张持国之纲为副端,言其书癖,至旷废职事,以是罢归蜀。关寿卿以诗赠行云:‘只因翻故纸,不觉堕危机。’”[3]525526

本诗的“缃缥如山”,是指刘韶美的藏书非常丰富,以致堆积如山。范诗只用了一句巧妙的比喻,却无法让读者了解具体的细节。通过沈注的说明,读者可以了解刘韶美藏书之富、嗜书之痴的特点,甚至因此而罢职归乡,是对诗句完整有效的补充说明。

(三)指出正史之误

如《太保节使赵公挽词》,沈注云:“《宋史・赵密传》:太原清河人。政和四年,用材武试崇政殿,授河北队将,积功至崇信军节度使,转太尉,领殿前都指挥使。乾道元年九月致仕。卒年七十一,赠少傅。此云太保,盖史之误。”[3]530

挽词是一种严肃的作品,如果将逝者的官衔弄错,将贻笑千年。范成大作为一代宰执及一流文学家,不会犯下如此低等的错误。因此,通过范诗的题目,可知《宋史》本传所载赵密官衔有误。

(四)指出范诗可以诗补史

如《镇东行送汤丞相帅绍兴》,沈注云:“《宋史・汤思退传》:绍兴二十九年,进左仆射。明年,侍御史陈俊卿论其挟巧诈之心,济倾邪之术,观其所为,皆效秦桧。盖思退致身,皆桧父子恩也。遂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隆兴元年,符离师溃,召思退复相。思退阴谋去张浚,浚罢政,复密令孙造,论敌以重兵协和。言者极论思退急和彻备之罪,遂罢相。寻责居永州。太学生张观等七十二人上书,论思退等奸邪误国,招致敌人,请斩之。思退忧悸死。按,史不载其帅绍兴事。《老学庵笔记》:汤岐公自行宫留守出守会稽,朝士以诗送行者甚众。”[3]524

《宋史》的汤思退本传,虽然记述了他的平生主要事迹,但未必能面面俱到。这首范诗,述其出守绍兴之事,足以补史之阙,更兼有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为证,是“诗史互证”中“以诗证史”的一个范例。

三、沈钦韩的宋代历史名词补注:典制与地理

宋代诗歌中出现的各种当时的专有名词,如职官、典制、地名等,与人物生平和历史事件相比,虽然不是构成诗歌意义的关键因素,但若不加以重视,同样会妨碍对诗意的理解。范成大诗中所涉及的职官典制、地理等名词,对当时的读者来说比较熟悉,不会造成太大的理解障碍,但对于六百年后的清代读者则未必如此。因此沈钦韩观察角度大不一样,沈云:“凡单词隐义,彼时习以为常,而后人如芒如者,亦十得五六。虽心力有不逮,睹闻犹未广,然大略可见。”[2]自序1沈钦韩说的“单词隐义”,指的就是典制、职官、地理、风俗、名物等特定的历史名词。沈氏指出,作者与当代注释者习以为常的名词,对于后代读者来说,已经成为历史,后代读者与宋人的理解可能大相径庭,甚至完全不知所云,难以索解。沈钦韩之前的王维诗的注释者赵殿成也指出了这一问题,他在《王右丞集笺注例略》谈到:“官制历代更易,地理屡朝变迁,稽古家以二者为最难考订。”[4] 因此,沈钦韩格外重视对宋代历史名词的解释,重点又在于典制与地理。

(一)典制

相对于唐诗而言,宋诗与当代典制的联系,不仅仅在于诗题或诗句中包含了这类名词,而且在于其中的某些缘事而发、直陈其事的句子,其起因往往可以追溯到当时的职官、典制。如果不了解职官、典制,就不可能对句意作出准确的理解。范成大作为一代宰执,宦海浮沉之中与朝中各色人物唱酬来往者众多,诗中内容与典制职官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沈钦韩一再强调宋代典制问题的重要性。沈钦韩凭借本人的学力,能从典制出发,对诗意作出补充说明。

1. 范成大的诗题与诗句,常常提到与典制相关的史实。如果不对其中有关的典制作出全面的解释,就无法正确理解诗意。

如《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不惜两钟输一斛”,沈注云:“《山堂考索》:淳熙六年,漕臣条具州县取民色目曰二税,就州输纳,创为色目,既倍收合耗,重价折科,又刷其合零就整,一寸纳一尺,一合纳一升,谓之畸零钱。《容斋随笔》:今时每当输一石,而义仓省耗别为一斗二升。官仓明言十加六,复于其间用米之精粗为说,分若干甲,有至七八甲者,则数外之取亦如之;庾人执,从而轻重其手,度二石二三斗乃可给。至于水脚头子市例之类,其名不一,合为七八百钱,以中价计之,并就船负担,又须五斗,殆是一而取三。以予所见,惟会稽为轻,视前所云,不能一半也。”[3]591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继承了唐代白居易、张籍、王建等人的新乐府传统,感叹民生疾苦,有为而作。此句“不惜两钟输一斛”,意在感叹百姓负担之重。但诗句所言,言简意赅,读者尚未能了解具体的细节。沈钦韩引用各种笔记,将相关的赋税制度一一列举,从而能令读者明白范诗的语中深意。

2. 在范成大的诗题或诗句中,虽然没有直接议论宋代的典制,但如果不了解宋代的典制,就无法对这些诗句作出正确的理解。

如《次韵虞子建见跏甏作醮》“台架尘侵侣钒担花书墨渍笏头斑”,沈注云:“《归田录》:方F侣芬源土礁,御仙花以赐学士以上。今俗谓侣肺笏头,御仙花为荔支,皆失其本号也。《宋史・舆服志》:带有金侣贰⒗笾А⑹β、海捷、宝藏等,惟侣贩F胯,余悉方胯。端拱中,诏作瑞草地侣肺姆F胯带,副以金鱼,赐中书枢密院文臣。又:张耆兼侍中日,特赐笏头金带。按石湖曾为宰执,故有此带。其节度使非帝任宰执者,即御仙花,不得用挛摹F渲疲挛恼撸四方五F,御仙花者排方。叶梦得《石林燕语》:宋次道记:金带曾经赐者,皆许系,宰相罢免,虽散官,并依旧服笏带。近岁,前执政官到阙,止系遇仙花带,从官非见带学士,亦不敢系。”[3]597598

这两句中的“侣贰薄“笏头”,并非诗篇的中心内容,范成大只是提到这两种名物而已。但如果不对这两样事物作出解释,后代读者完全无法理解其中含义。沈钦韩引用《宋史》与各类笔记小说,详尽地解释了与“侣贰毕喙氐牡湔轮贫取

(二)地理

上文已述,沈钦韩在经史考证中格外重视地理问题,著有多部地理考证著作。同样,他在诗歌补注中也重视地名的考证,从地名出发,对诗意作出补充说明。

1. 注释地名。

范成大一生行迹甚广,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北使燕山,南守桂海,西帅蜀中,更兼往来吴越,长镇京师,每至一处,必登山临水,访古探幽。因此,范诗中出现的地名甚众,除了府、县一类较大的行政区划之外,还有无数名胜古迹类的小地名。针对这些小地名,沈钦韩作了详尽的注释。他依靠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祝穆的《方舆胜览》,明代曹学绲摹睹胜志》、《明一统志》,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等地理通志,以及《吴郡志》、《宣城县志》等方志,对范诗中出现的举凡江、湖、溪、涧、泉、渡、桥、峰、石、峡、坡、岭、岩、冈、亭、台、楼、阁、堂、榭、园、苑、门、洞、寺、观、墓、寨、村、舍、镇、铺、关等小地名,一一作了细致的描述与说明。

2. 说明题意。

如《次韵子文探梅水西春已深犹未开水西谓歙溪而黄君谟州学记云频江地卑盖此水为浙之源正可谓之江也》,沈注云:“《一统志》:水西山在泾县西南五里,高二百余丈,林壑邃密,下临赏溪,循溪而入,有坞曰水西坑,最幽胜。相传唐宣宗尝游此,有诗云:长安若问江南好,报道风光在水西。后人为建风光阁。《方舆纪要》:浙西在歙县西南百十里,源出婺源县之浙岭,东北流至县西七十里江潭,又东流百余里至率口,而会于率水,亦名渐溪,《水经》所谓渐江者也。又东流数十里至浦口,会练溪诸水,而为新安江,此浙江之源也。”[3]519

范成大在诗题中点出了水西(歙溪)是浙江之源,沈钦韩利用各种方志的记载,不仅描绘了水西的绝佳风光,而且还能证实这一点。

3.延伸说明诗意。

如《万州西山湖亭秋荷尚盛》,沈注云:“《纪要》:明洪武七年,改万州为万县,在夔州府西南二百八十里。《舆地纪胜》:西山距州治二里,泉荒草芜,郡守马元颍、鲁有开修西山池亭,种莲,植荔支杂果,凡三百本。蜀人张俞赋诗,有‘昔乃荆棘荒,今为兰蕙袭’之句。又:鲁池在西山上,即太守鲁有开所凿,广百亩,植以红莲,每岁花发,望如云锦。”[3]568

范诗提到万州西山湖中秋荷的盛况,沈钦韩利用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进一步说明了西山池亭建亭植莲的由来,重点渲染了湖中荷花的盛景,是对范诗有力的延伸说明。

4.辨析易混淆的地名。

如《峡州至喜亭》,沈注云:“《名胜志》:至喜堂在故夷陵县厅事之乐,朱庆基为欧阳修筑。按,朱庆基知峡州,欧公为夷陵令,至喜堂在县治,又有至喜亭在州治,两处不同也。”[3]550

无论是至喜堂还是至喜亭,都是小小的地名,然而两者不仅名称相似,地理距离也相隔不远,极易混为一谈。沈钦韩能在浩如烟海的史籍地志中注意到两者的不同,予以明确的辨析,功不可没。

5.辨析古地名。

如《送汪圣锡侍郎帅福唐》,沈注云:“《宋史》: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绍兴五年进士第一人,年甫十八。孝宗时,以权户部侍郎知福州。韩W《涧泉日记》云:汪圣锡在福唐时,宾礼李愿中。按,福州福清县,唐析长乐县地置万安县,天宝初改曰福唐,后唐长兴四年,又改曰福清。称福州曰福唐,盖宋时俗称。校《涧泉日记》者,不知福唐之即福州,注为恐误,何其浅陋也?”[3]526

沈钦韩指出,福州在唐代称为福唐,宋人因此将“福唐”作为“福州”的代称。而《涧泉日记》将两者视为两个不同的地名,显然是不正确的。

四、以范证范

所谓“以范证范”,就是利用范成大自己的其他著作,解释说明诗意。范成大一生著述甚丰,除《石湖集》之外,尚有《骖鸾录》、《揽辔录》、《吴船录》、《桂海虞衡志》等杂记类的著作。《揽辔录》是使金日记,《骖鸾录》为范成大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时纪途中所见,《桂海虞衡志》是范成大于淳熙二年除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由广右入蜀之时,道中追忆乾道二年由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路途的见闻。《吴船录》是淳熙丁酉年自四川制置使召还取水程赴临安时随日纪所阅历之作。这些著作,与范成大的纪游诗,时常可互相印证。沈钦韩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一点。

地理方面的印证如《清音堂与赵德庄太常小饮在余干琵琶洲傍洲以形似得名》,沈注云:“《舆志纪胜》:清音堂在余干之观音院,与琵琶洲相对。《一统志》:琵琶洲在饶州府余干县治南。《骖鸾录》:二十八日至余干县,前都司赵彦端德庄新居在县后山上,亦占胜。同过思贤寺清音堂,下临琵琶洲。一洲前尖长,后圆阔,如琵琶,故以清音名此堂。从昔为胜处,晁无咎题其榜。”[3]539

诗题点出了余干的琵琶洲以形似而得名,沈钦韩则利用了《骖鸾录》中的记述,进一步说明了细节。

名物方面的印证如《红豆蔻花》,沈注云:“《桂海虞衡志》:红豆蔻花丛生,叶瘦如碧芦,春末发。初开花,先抽一干,有大箨包之,箨解花见,一穗数寸,蕊淡红,鲜妍如桃杏色,蕊重则下垂如葡萄,又如火齐璎珞及翦Z鸾枝之状。”[3]543《食罢书字》中的“扶头酒”、《宜斋雨中》的“荔子”、“红蕉”,《丙午新正书怀十首》中的“乌榄”,皆用《桂海虞衡志》。这一类以范成大的杂记解释印证他本人诗中的各种内容,直观可靠,行之有效。

其余如《玉虚观》、《方竹杖》二诗,亦用《骖鸾录》;《瞿塘行》、《后巫山高》用《吴船录》,余例尚多,不一一列举。

五、指出范成大的错误

沈钦韩以精于考证著称,在《苏诗查注补正》、《王荆公诗集注》等著作中,他能够指出宋代的李壁、赵次公、赵夔,清初的邵长蘅、查慎行等注释者的诸多错误。《范石湖集》在沈钦韩之前无人作注,沈氏将考证的重点放在诗集的刊刻传写以及范成大本人因审核不周而犯下的种种错误之上。

有的是音近而误。如《与吴兴薛士隆使君游弁山石林先生故居》,沈注云:“隆当作龙,名季宜。《宋史・儒林传》:薛季宣,字士龙。”[3]537

有的是形近而误。《醴陵驿》“绿水桥通县”,沈注云:“绿当作渌。《水道提纲》:渌水东自醴陵县,会江西萍乡诸水注湘江。桥盖以水为名。”[3]541同诗“槠州何日到”,沈注云:“州,《宋诗钞》作洲,是。”[3]541

更多的是范成大本人的误记、误信。如《江安道中》“泸水舟闲迷古渡”,范成大自注:“泸戎之间,有渡泸亭,然不知孔明竟出何路?”沈注云:“《方舆胜览》:偶住亭在江安县之对。建中初,鲁直自k道还,过邑宰石谅,同游此亭,后改为渡泸亭。范石湖以为诸葛旧迹,误矣!”[3]566因诸葛亮曾五月渡泸,南征蛮中,因此范成大一见“渡泸亭”的称谓,立刻望文生义地认为此处是诸葛亮渡泸之处,殊不知此名是北宋末年黄庭坚所改。

又如《铧嘴》一诗,范成大认为铧嘴是秦朝史禄所筑,沈钦韩指出唐代才有此地名。类似的情况尚有多例,不一一列举。

有的错误,沈钦韩认为与范成大本人并无关系,而是刊刻者的问题。如《十二月十八日海云赏山茶》“仍从掌故问山茶”,沈注云:“按,掌故当作掌固。《旧唐书・职官志》:诸司亭掌固,检校省门户仓库厅事陈设之事。宋谓之守当官,非《汉书》所云太常掌故也。此等疑是刊书者不学妄改。”[3]556“掌故”与“掌固”,两者虽然音同,但以范成大的文化修养,不会将两者混为一谈。而坊间刊刻的工匠,却容易犯这一类低级错误。沈钦韩的分析,颇有见地。

六、结语

作为一位深受乾嘉学风影响的考史学者,沈钦韩在《范石湖集注》中对范成大诗题涉及的宋代人物生平、史实、典制、地理等方面作了缜密慎重的考证,在此基础上解释范成大诗歌的意义,并指出范成大的一些错误,对范成大诗歌的传播与接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牧.樊川诗集注[M].新1版.冯集梧,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

[2] 王安石. 王荆公诗文沈氏注[M].沈钦韩,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范成大.范石湖集[M].新1版.沈钦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 王维.王右丞集笺注[M].赵殿成,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

On Shen Qinhans Fang Shi Hu Ji Zhu

HE Zetang1, YANG Weicai2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China;

2.Qingdao Huangdao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Qingdao, Shandong 266400, China)

第9篇:关于西湖的诗句范文

1. 诵读是根本。古诗文字少而意深,单音节词多而韵味长,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达到辨音识字、明义晓理、积累语言的目的。其次,教诵读是古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节奏感、韵律性决定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体会其形式之美和音韵之美,才能培养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三学段都明确地提出了诵读要求,我以为诵读必须贯穿古诗学习的全过程:一是要读正确,读得字正腔圆;二是读出节奏,读出停顿、韵脚,读得有板有眼;三是读出内容,通过读的轻重缓急,来表现诗句想要凸显的意思;四是读入画面,通过诵读在脑海里映现诗句所描绘的或静止、或流动的画面,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五是读出情感,通过对诗人的生平、背景的了解,明白借物抒情还是托物言志,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诗人的情感在诵读中流淌。诵读的过程就是对诗意加深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2. 疏言是基础。所谓“疏言”就是疏通句子大意。小学生学习古诗的障碍主要在于特殊的诗歌语言、生疏的字词、古今词语差异。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调”“补”等方法,理清一般的句子顺序;可以针对不同的年龄特点,针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可借助图片、简笔画或提供关键的字词意思,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大意。如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只要提供“翻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等词的意思,学生就能互相启发,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3. 意境是重点。对小学生来说,感悟诗的意境,就是读诗的过程中,在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画面。宋朝张舜民有诗句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诗与画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如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时,可以这样设计:

师:诗写的是夏天的暴雨,如果让你画一幅夏日西湖骤雨图,你觉得好不好画,为什么?

生:一首诗画一幅画,很难画出来,这一首诗是流动的画。

师:如果一个场景是一幅画,你眼前出现了哪几幅画面?从这首诗中找答案。

生:可以分为雨前、雨中、雨止、雨后几幅画面。

生:雨前“黑云翻墨未遮山”,画面是乌云滚滚;雨中是“白雨跳珠乱入船”,画面是大雨倾盆;雨止是“卷地风来忽吹散”,画面是风来雨住;雨后是“望湖楼下水如天”,画面是雨过天晴,水天一色。

生:前三幅是动态的画,最后一幅是静态的画。

4. 情感是提升。诗人写诗往往是用来表达情感,要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就要“知人论世”,就要了解诗人的身份、思想、经历、家世,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只有在了解诗人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读懂作品;在读懂作品之后,反过来又进一步认识作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反映自然界风雨变幻莫测、但这个变化和诗人个人的坎坷经历、官场无常是有一定联系的,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补充诗人的背景资料,如一位老师这样教学:

师:诗人写景往往是用来表达情感,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高兴,因为诗人用“珍珠”来形容雨点。

生:苏轼是书画家,一生爱墨。所以,从“墨”字也可以看出他喜欢、很欣赏这场暴风雨。

师:其实,当时的苏轼正遇到人生中的暴风雨。他本来是为皇帝起草文件的大臣,因为某种原因,他被贬到杭州做地方官,但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的呢?

生:苏轼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暴风雨”。

师:这场“暴风雨”把他的忧愁冲得一干二净了,“卷地风来忽吹散”。哦,原来“我”的人生是“望湖楼下水如天”。

5. 表达是目标。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教学古诗,首先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字、句,欣赏恰到好处的神来之笔。在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品析“翻墨”“跳珠”“乱”“卷”等词的妙用,鉴赏诗人在写雨来之前、雨到之时、风来雨止、雨过天晴时用词的精巧。体会“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的景象及“未”“乱”“忽”表达的迅捷。其次,学古诗词的目的,是以古诗词的言语去影响学生的言语,提升学生的言语品位和能力,运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题目:(1)有一个炒股的人,昨天用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形容股市行情;今天,他又用了“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你知道这个股市涨跌是个什么行情呢?(2)你的同学今天考试考得不理想,你准备用今天学的一句诗来劝劝他,你会怎么劝呢?

二、小学古诗怎么教?

1. 古诗教学要深入浅出。深入浅出,简言之就是教师钻研得深,而呈现给学生的却是浅显易懂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将文本读厚了,钻研深入了,文本把握才能深刻,目标确定才能有深意,互动话题才能有深度。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例,教师首先需要深入把握古诗的规律性知识。例如这首诗的平仄、停顿、韵脚,诗句的起承转合在朗诵、表达意境方面的作用。其次是要深入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醉”书是被美景陶醉,还是酒后迷醉?作者想借雨景抒的是什么情。第三是关于这首诗的妙处赏析,字词的妙用,修辞的妙用,对这场雨的“大”“快”“急”的特点描写,以及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的画面构成,需要老师去阅读关于这首诗的鉴赏类资料。浅出指的是教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线索分明,学生学的时候心中十分明白,感觉学起来很简单。例如在教平仄时,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读,先是学生读前四个字:黑云翻墨――师:未/遮山,读完整首诗,教师告诉学生“诗讲究平仄,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平声发音要长,仄声发音要短。”第二次反过来。前四个字老师来读,后三个字学生读。对于平仄的知识,现在的学生是没有基础的,可以通过模仿、试读、配合读,学生就兴致盎然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