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药企会计账务处理范文

药企会计账务处理精选(九篇)

药企会计账务处理

第1篇:药企会计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医药企业;特点;问题;措施

1.前言

一般来讲,应收账款是企业因为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等而需要向供货方单位或者个人收取款项。应收账款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短期无息信贷。因为应收账款具备着不易控制的特性,因此它具备着很大的风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收账款总量也在不断提升,企业需要提前垫付的资金也逐年上升。与其他企业相比较,现代医药企业的经营方式上存在着特殊性,管理好这一块资金对于医药企业资金存储,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2.现代医药企业经营特点

2.1现代医药企业主要分为制药企业和批发零售企业

一直以来,制药企业都是属于工业企业,大多数客户都是医药批发企业和各种形式的医院、医药公司。药品批发企业主要是对于药品进行批发业务,一般在下级设置一些药品经营店,从事药品的零售,最主要的客户是终端消费者。

2.2医药批发企业下设立连锁店经营方式

在我国,只有拥有了药品经营许可证,并且需要通过GSP认证才能够经营药品。坚决不允许生产药品的企业将药品销售给没有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公司或者个人。我国当前的形势是大力控制具备医药批发资格企业的数量。所以,医药公司假如想要更好的占领市场,不断扩大销售额,设置药品连锁店显得非常的必要。

2.3客户按照类型分类,特征较为鲜明

一般来讲,医药经营企业主要有如下销售渠道:第一,向医院等相关的医疗机构销售药品;第二,大力开设医药连锁店,从而更好的占领市场;第三,可以向规模稍小的医药零售企业批发药品。分析这三种销售方式,第一种可以充分保证药品的销售,同时利润也较为大,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医院是以赊销的方式购货,这无疑会给医药企业很大影响,造成了企业资金周转较为困难。第二种方式能够使得资金回笼加快,但是非常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生产厂家一般通过广告推广的方式销售药品,这样能够极大的提高销售量,但是这类药品利润很小,经常会出现滞销的现象,使企业经营风险增大。第三种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资金流转速度过慢的问题,但是却存在着利润较小的问题。

3.现代医药企业应收账款及其呆坏账出现的原因

3.1商业竞争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医药企业为了能够在竞争当中处于不败之地,一定要增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因此,企业除了利用提升产品价格、质量、品牌等方法外,还将赊销作为提高医药产品销量的手段,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存在。

3.2结算方式

企业在将商品发出之后,贷款并没有收回来,物流与资金流没有做好协调,严重的脱节,主要是因为贷款阶段需要太长时间的原因。结算方式较为落后,结算方式越落后,那么结算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此外,购销单位之间距离长短,销售方式的选择及其结算单据的传递是否及时,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应收账款的收回。

3.3管理不足

企业因为缺乏商业信息意识,并没有认真履行合同约定,使得违约现象大量出现,最终导致了对方拒绝付贷款;因为客户恶意的欺诈及其销售人员携款潜逃,使得款项不能够按时收回;企业信用管理不严,最终导致贷款不能够收回。以上这些都将引起应收账款不能够按时收回现象的发生。

4.当前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4.1缺乏风险意识

很多企业为了扩大销售,盲目的应用赊销的方式去占领市场,只是单纯的注重了表面的收入,没有考虑到很多客户会因为拖欠货款而使得医药企业资金流停滞。此外,将大量的赊销账款收回直接列入经营成果之后,企业因此需要交纳大量税金,这极大的加重了资金的紧张。比如医药批发企业为了自身的销售目标,会将大量药品销售给医院等相应结构,最终使得医疗机构占用药品资金的现象非常严重,一般会滞压货款一年,一些药品甚至要等到销售完毕,再进货时才结算,这对于医药企业的资金周转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使得企业在短期内不能够收回资金,不能够正常经营,最终面临破产的境地。

4.2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当前情况下,企业在确定收入时都是遵循着权责发生制原则,将赊销收入都计入在内,所以,企业在本期利润上升并不能够代表本期就实现了现金收入。依据谨慎性原则,企业依照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自行计提坏账准备,但是在事务当中,为了更加方便纳税,相关税法规定,计提比例为0.3%~0.5%。假如企业存在着大量的应收账款,那么存在坏账的可能也就会逐步增加,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也要超出计提准备。因此,这样就相当于夸大企业经营成果,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导致极大的损失。

4.3使得企业报表使用者不能正确评价

在医药企业当中存在应收账款,可能会使得企业报表使用者对于企业资产无法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极大的影响对企业偿债和支付能力的评价。应收账款特别是已经为坏账但是并没有做处理的应收账款会虚增企业的资产。而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评价,支付能力的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速度比率等计算都用到了应收账款的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和总资产。因为资产并不真实,所以导致了偿债和制度能力也不真实,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4增加了管理过程的出错率

医药企业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应收款账户,难免会出现核算上的错误,无法及时对应收账款动态情况及其对方企业详情进行了解,造成了企业责任的不明确。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合约手续等资料遗失,有可能使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够及时收回,或者只能够收回部分账款,能够依照法律途径收回的应收账款却因为资金不完整而不能够收回,最终导致企业资产严重损失。

4.5对账不及时

因为在经营的过程中贷款和资金流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及其票据传递、记录等可能会存在着误差,企业应该在经营的过程中就对于没有结算的账目定期对账,从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一些企业不能够及时的对账,有的甚至对了帐,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法律依据,假如发生债务上的纠纷,就可能使企业陷入难以收款的境地。同时,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权责明确的责任制度,没有将应收账款的催收责任落实到个人,使得很多账款成为了坏账。

5.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5.1制定企业信用销售的信用额度

医药企业应收账款过多,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单纯的依靠催收制度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够很好的清楚应收账款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此外,催收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就需要企业具备长远眼光,防患于未然,所以防患机制显得非常的重要。

一般来讲,信用额度主要包括给予客户的总体信用额度和具体客户的信用额。从企业总体来讲,信用额度主要是指企业自身的销售政策、资金实力、库存量、生产规模等因素,及其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而确定的给予客户信用额度的规律。对于给予每一个客户的信用额度,是客户信用申请并且赋予客户额度的相应规定,这是需要企业批准的。医药企业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不应该向客户滥施信用,这样会使得客户感觉到企业根本就没有信用政策,极大的破坏了企业形象。企业一旦确定信用额度,企业的销售部门在收到客户提货申请时,也就有了处理的根据。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信用额度代表着企业的实力,假如企业的信用额度比较低,就会对企业销售规模产生影响,从而极大的增加了交易的费用;假如信用额度过高又会增加企业销售成本和风险。所以,一定要依照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的环境确定信用额度,主要做法如下:

依据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原则来确定出客户的信用额度,主要是依照客户的全面采购量预测出企业在该客户处得到的效益数,以此效益额作为给予客户的信用额度;依据客户清算价值一定的比例确定出给予客户的信用额度。所以,企业就能够依据客户企业清算的变现价值来确定出信用额度。

5.2制定企业收账政策

在当前医药企业当中,存在着很多应收账款不能够收回的现象,怎样才能够采取适合的收款政策来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成为了当前企业信用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假如应收账款政策比较松,那么就会使已经拖欠的账款拖延时间更长,甚至会造成坏账的发生;假如催促时间比较急,就会影响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影响未来的长期合作。所以,医药企业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对策。

5.2.1账龄分析

应用此方法主要是将所有应收账款按照期限长短分类,并计算出各类应收账款占用总账款的比例,从而能够很好的查出企业现有的应收账款额、逾期时间长短等相关问题,并且依据不同现象,制定不同的催收制度。

5.2.2建立健全收账制度

企业要想真正将收账过程做好,就一定要有一定的程序,比如电话催收、信件通知、访谈、法律行动等。面对短期欠款客户,我们可以采用催收信方式催收欠款;对于较长时间没有付款的客户,可以上门催缴等,假如遇到较为严重的情况应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是,不管是哪一种的催收方式,都是需要成本费用的,假如追讨没有效果,那么必然会增加成本费用及其坏账风险;假如催收方式较为强硬,或者应用法律手段解决,可能会使得客户反叛。所以,医药企业一定要对收账方式进行调整,使其保持在企业本身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医药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假如催讨过硬将对自身企业产生非常大的威胁。我们将收账过程分为四步:第一,向客户提示;第二,派专业队伍追讨;第三,委托专业收账公司追讨;第四,采用法律手段追收。

5.3企业制定完善的风险转移机制

对于真正不能够收回的账款可以实施风险转移。第一,采取资产流动性转移,主要是将应收账款转为索取权更强的票据,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坏账损失产生;第二,对象上转移,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品,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向金融机构借款,将应收账款回收中的风险转移到金融机构;第三,实施方向上的转移,假如确定很难回收应收账款时,应该从客户的手中购回自己需要的资产,从而抵补应收账款。这样一来,就能够很好的将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进行了转移,减小了企业的财务危机。

5.4建立定期对账制度

医药企业应该要求专门的财务人员和销售人员共同负责应收账款对账任务,并且制定业务业绩考核指标。企业应该定期向客户核对应收账款账面余额,防止发生错误,并且应该保管好资料,假如存在过期收款票据应该延长有效期,充分确保债权法定追索权的延续。

5.5实行贷款责任追究制度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考核就不能够存在有效的管理,企业需要建立健全“谁销售,谁收款”的制度,将贷款回收的工作分解到每一位业务人员身上,并且建立切实可行的计划,明确收款金额和期限。财务人员应该每个月对于贷款回收情况做好记录并对销售人员考核,在奖金当中兑现。对于因为个人原因造成不能够追回款项的,需要对业务人员追究责任,并且让其赔偿,甚至是追究法律责任。

5.6定期召开应收账款会议

应收账款是否能够有效的收回对企业资金周转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企业领导一定要对应收账款管理高度重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应收账款回收会议,检查信用政策的执行情况,并分析应收账款存在的原因,分析潜在的风险,制定出措施,从而更好的解决存在的诸多问题。

6.小结

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资金周转过程中的耗费得到有效补偿,提高资金利润率。当前医药企业一定要坚守应收账款阵地,促进增量。只有真正做好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才能够避免增贷信息的风险,真正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使医药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作者单位:重庆康济医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金晓虹.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4).

[2]马永升.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和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8).

[3]谢和书.企业应收账款的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J].中国商贸,2010(2).

第2篇:药企会计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碎石行业;会计处理;会计政策

碎石企业作为一特殊群体的存在,会计处理适用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碎石企业大多处于偏远地区,投资者多为个人,缺乏健全的账务制度,部分碎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导致同一地区整个碎石行业由查账征收变成了税负核定,增值税的自行纳税申报变成了根据税务局的“勘测量×定价”申报,因为各种因素和企业所处环境的影响,税收对于碎石企业难以做到公平、公正。

一、碎石行业会计处理的相关理论

1.生产成本碎石开采包括矿区的取得、矿山勘探、碎石开采和碎石生产等主要环节。因此,碎石开采活动中发生的支出可以分为矿区取得支出、矿山勘探支出、碎石开采支出和碎石生产成本。矿山取得支出包括为取得一个矿区的探矿权和采矿权而发生的购买,包括探矿权的价款、采矿权价款(可申请分期缴纳)、资金占用费、购买支出、咨询顾问费及获得矿山有关的其他支出。矿山勘探包括矿山开采情况、资源储量估算情况、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碎石开采包括钻孔服务费、炸药用药费、水土保持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耕地占用税、土地复垦保证金。碎石生产包括电费、人工费和车辆转运费、生产设备投入和维修费。

2.非生产成本类碎石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会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爆破、震动、粉尘、运输车辆日夜来往的噪音干扰等矿业活动的影响,给居民以及周边生物资产企业的赔偿,道路的维修、养护支出,非日常活动支出在其生产营运中占相当一部分比例。

3.收入类碎石企业大多数客户是自然人,确定交易价格后先款后货,企业确认收入是在客户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时,企业每月按所取得的销售确定收入进行纳税申报。现阶段,税务局会以每个时间段为结点,对企业的矿山进行勘测,测算勘测量,按此期间“勘测量×定价/吨”核算碎石企业收入,并缴清与之相关的税费。炸药量按月发放时,以药控税,“炸药量×核定吨数×定价/吨”。

4.税收类碎石行业一般纳税人是要求按简易办法缴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简易办法征收备案),按销售收入的3%缴纳增值税税率、资源税6%、所得税5%;其他税费按增值税的1%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偏远地区),城市教育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1.5%。

二、碎石行业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1.碎石企业收入的确认与纳税申报的收入存在差异目前,大多数碎石企业商品出库后,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企业财务相应对于收入的确认以“实际销售数量×售价”。申报纳税的收入分两种情况确认。(1)爆破公司提供炸药的情况下,以“爆破炸药的数量×确定的吨位数×定价”。(2)不提供炸药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会用机械设备自行开采,这种情况下,月开采数量有限,一般即采即销。企业以“实际销售量×售价”确认收入。对于目前碎石企业来说,税务局会以某一时间段为结点,以“勘探消耗量×定价”为基准,扣除以上两种情况企业已申报的收入,企业以未开票收入的填报方式补填勘测量计算收入的差额。这部分补缴税款的收入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企业在账务处理上只确认了税费,未确认收入。纳税申报的收入大于企业账面收入。

2.碎石企业报表利润与纳税申报利润之间的差异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一般来说大多数碎石企业的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补报的营业收入、按核定征收所得税估算的营业成本直接导致利润总额产生差异。随着所得税费的缴纳,企业财务报表上的净利润与纳税申报净利润差额也体现了出来。

3.碎石企业账面上税金与申报填列差异碎石企业按核定收入补缴的相关税费: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税、地方教育附加税、印花税、所得税、资源税。碎石企业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在销售时应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在缴纳时直接冲减应交税费。因补缴的收入企业在账面上未进行处理,缴纳的增值税在账务上填列的科目,一是进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不符合会计准则);二是进入资产减值税失。利润表填报如是第一种情况,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申报上“收入×税率”计算的结果是不相符的。

三、碎石行业会计处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勘测消耗量大于实际销售量碎石企业勘测,通过测定矿区范围,掌握矿体的厚度、形态、规模;了解矿石质量和加工技术性能、大致了解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等技术条件,采用平行断面法估算矿资源储量结果。根据资源储量变化情况及估算结果确定矿山本年度开采消耗。矿山的可采资源储量划分为控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和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在每一纳税年度,税务局向企业推送的消耗量包括内蕴经济资源量、未剔除软弱工程地质岩类中被剥离的土体,废石废渣、企业散落在露天尚未加工的半成品和待售的产成品,这些因素导致勘测消耗量大于实际销售量。

2.申报收入大于企业账面收入税务局按“勘测消耗量×定价”计算的企业申报收入大于企业账面收入。一方面消耗量大于销售量。另外一方面定价与售价之间存在差异。在目前碎石企业管理者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都会根据本企业产品的质量,制定适合吸引客户来源的价格。随着供需波动,碎石价格会随市场上下起伏。

3.申报应纳税所得额大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碎石企业缴纳的所得税按核算的“收入×核定的税率”,申报缴纳应交所得税。核定的税额仅仅与核算收入相关。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收入、成本、费用相关。在炸药发放量较小的情况下,碎石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都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入,根据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政策,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

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收入小、固定资产投入大的年份,企业实际利润总额有可能出现亏损同,相应的账面应纳税所得额低于缴纳的应纳税所得额。

四、碎石行业会计处理问题的改善对策

1.税企收入确认方法一致碎石企业从开采到生产,在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情况下,生产量和库存量难以确定,税收难度大。在相当长的时间,碎石企业的税款缴纳实行核定征收,金税三期企业的信息平台缴税信息显示是查账征收,核定与查账之间数据的差额,两者之间难以统一。在机械和电子技术发达的今天,从生产到销售,为保证生产安全,每一个路点,碎石企业都会进行实时监控。电子监测仪、智慧矿山软件都能进行数据监测。每月末,智慧矿山软件的数据终端可与企业销售数量相匹配,作为税务局监督企业是否正常如实申报缴纳的依据。在依法纳税的环境下,从财务人员到管理人员纳税意识的逐渐加强,碎石企业账务从过去时代的零散乱到目前的规范化。企业每月以实际发生的销量销价自行申报收入,到自行缴纳税款,做到账账相符,账报相符。

2.企业按账面利润总额纳税申报目前,碎石行业本身的税收既是核定征收又兼查账征收,因收入的不一致,导致与之相关的账务处理申报与账面的不相符。实际操作中,日常是按“收入×所得税率”缴纳应纳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报显示查账征收,纳税申报表的利润总额填列只能按税额推算,申报表的利润总额与企业账面显示的利润总额是独立存在的,互不相关。申报表以税款缴纳为前提,企业以投入与产出为基础的核算结果。在智慧矿山软件未正试运行之前,对于企业税收实行核定征收,以药控税和消耗量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销售收入,纳税申报表统一申报口径。智慧矿山软件运行成功后,对于查账征收企业,企业按认定的税种信息自行申报纳税。

3.税金按会计准则入账企业的收入与纳税申报一致时,不存在补缴收入这一部分增值税账务处理问题。在缴纳时可直接计入应交税费(增值税)借方科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申报上“收入×税率”计算的结果完完全全一致。企业对于税金的处理按会计准则的规定入账。

五、结语

目前,随着国家对地方基础建设的投入增加,碎石企业的销售环境日趋转暖,新的机遇带来了新的税源。在金税三期数据下,碎石企业都应合理、合法、合规。碎石企业应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使账务更加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孟坤.浅谈中小企业财务核算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中国商论,2018(24).

第3篇:药企会计账务处理范文

(黑龙江省首信医药有限公司,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摘 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医药企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谋求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和机会,各医药企业都在积极地改革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大幅度地调整经营方式。同时,为了避免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医药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有效管理应收账款的关键性作用。鉴于此,在分析现代医药企业所具有的经营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医药企业产生呆坏账和应收账款的原因、现代医药企业在管理应收账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管理应收账款的相关策略,以期使医药企业在周转资金方面的耗费得到及时的补偿,保证资金得以良性循环、利润不断提升,最终增强医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现代医药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129-02

收稿日期:2015-06-10

作者简介:王蕾(1979-),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会计,中级会计师,从事成本管理研究。

应收账款会严重阻碍医药企业周转资金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了加快企业的资金流动、提高经营效益,医药企业必须要加强管理应收账款,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及时地回笼资金,补偿资金周转的消耗,进而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正常高效运转。

一、现代医药企业的经营概述

(一)现代医药企业的分类

现代医药企业一般分为制药和批发零售两种类型,医药企业因类型不同,而使其面对的客户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就批发零售类型的医药企业而言,其具有商业企业的基本属性,主要针对的客户包括医院、零售药店或者规模不大的医药公司。而医药批发企业主要的经营范围是批发药品,其下游是一些药品的连锁零售药店,主要从事零售药品的业务,它们销售的终端客户是药品的消费者。而药制药企业具有工业属性,医药批发企业和医疗机构则是它的主要客户。

(二)医药批发企业的经营方式

一直以来,我国严格控制医药批发企业的数量,切实抬高准入门槛,严格审核经营资格,有关的商业公司只有通过GSP认证,以及获得经营药品的许可证,才可以从事药品经销的业务。因此,批发医药的相关企业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扩大药品的销售量,往往会开办连锁药品经销店,以达到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经营收入的目的。然而连锁药品经销店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它们只能作为批发医药的企业的子公司而存在。

(三)销售渠道

经销医药的公司,其销售药品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渠道:一是面对如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药品销售;二是通过设置连锁医药经销店来扩大销售,主要的销售对象是普通的药品消费者;三是具有较大批发规模的医药企业,面对小规模的零售企业批发药品。综合上述三种销售药品的渠道,第一种获得利润的空间比较大,药品的销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然而医院有的时候迫于自身资金的压力或者经营方面的原因,可能要求以赊销的方式进货,导致医药经销公司没有办法快速地回笼流动资金,进而使周转资金的速度受到严重的影响;第二种可能比较大地受到市场导向的严重影响,尽管可以利用广告的效应扩大药品的销售量,但是利润空间还是十分有限的,此渠道同时却具有一个明显优势,就是回笼资金的速度比较快;第三种虽然利润空间不大,但是能够扩大销售量,最终也能够实现利润的增加,而且企业流转资金的速度是最快的。

二、现代医药企业产生应收账款和呆坏账的原因

目前的医药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买方市场,因此在药品交易的过程中买方的优势是很大的。鉴于此,医药企业为了尽量争取更多的客户,进一步扩大药品的销售量,一般都会在交易中对客户采用赊销的方式,从而给医药企业造成的信用风险是极大的,更严重的可能因为客户拖欠货款而使企业陷入经营亏损的不利局面中。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之下,有的医药企业为了能够迅速抢占、扩大药品市场,从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因而在现金流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一味地追求药品的销售额,而事实上通过赊销增加的收入一般不会短期内回笼资金,只能以数字的形式体现在账面中;二是医药企业的市场信用意识不强,没有对客户的信用风险合理地进行评估,以及有效地加以控制。有的时候一些医药企业不具备很强的商业信用意识,往往由于己方首先违约,导致对方拒绝给付货款,因而产生应收账款。此外,因为没有合理地评估买方的信用等级,往往也会由于客户存在的恶意欺诈行为导致产生应收账款;三是没有针对客户建立起统一的信息数据库,对销售人员的管理与控制不到位;四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或者不完善、不科学,导致管理应收账款效果不佳;五是落后的结算手段导致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从而延缓了资金的回笼;六是医药企业与赊销单位之间的路程太远,不能及时地传递内部结算单据,导致延误了回收自己的时间。

三、现代医药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问题

(一)责任不清,不能及时对账

部分医药企业的内部责任制度不健全,没有落实催收应收账款的具体责任人,因此无法及时有效地落实应收账款工作,致使产生坏账。有的医药企业对账不及时,又是即使进行了对账,但是却不具备有效合法的依据,导致双方如果产生债务纠纷,难以及时收回货款。

(二)内部考核制度不健全

有的医药企业其内部的考核制度不完善,相关部门的职责不明确,从而导致销售部门只是单纯地注重药品的销售量,而忽视回款,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应收账款。除此之外,医药企业因为内部考核制度不健全,一些销售人员在离职后,没有其他人员负责回收其在职时产生的应收账款,因而最终形成坏账。

(三)风险意识不强

医药企业本来因纳赊就已经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而当赊销收入计算到经营成果中的时候,就需要缴纳赊销账的税款,这无疑是企业更加雪上加霜,为了保证企业运营的正常,被迫缩小自身的营业规模。

(四)客户信息档案管理不善

医药企业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利,销售部门有时不能向财务部门及时反馈客户信息,同时也没有针对客户统一建立信息数据库,不能做到合理科学地管理客户信息档案,从而导致财务与销售之间存在严重的业务脱节,这可能为业务人员与客户之间相互勾结创造了条件,最终导致形成坏账。除此之外,有些企业没有针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建立相应的评定标准,无法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准确地进行判断,往往只能依靠销售人员的主观判断,因此信用风险就难免会产生。

(五)管理财务不严格

第一,医药企业对结算的方式与条件没有进行正确的选择,易使买方故意拖延还款时间;第二,有些医药企业盲目地进行财务决策,导致财务管理混乱,企业在管理资金和审批项目时,往往凭借领导的主观臆断和单方决策,容易在应收账款方面产生失误;第三,催款的力度不够,相关的法律意识不强。有的医药企业一般不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追收货款,因为它们认为走法律渠道需要走繁琐的程序,因而会耗费很长的时间,从而只能坐视应收款转化为坏账。

四、现代医药企业有效管理应收账款的具体策略

(一)切实重视应收账款,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分析

医药企业领导必须要切实提高对于应收账款的重视程度,定期组织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门会议,及时对企业回笼货款的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全面调查、认真分析形成应收账款的原因,准确预测企业潜在的药品销售风险,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有效控制。

(二)坚持定期对账,保证债权金额的有效

医药企业要确定专门的财务与销售人员,定期就应收账款与客户进行对账,从而避免产生差错。在经过双方对账后,医药企业必须把相关的资料予以完好保存。一旦客户超过规定的时间还没有还款,企业要拿到相关的延长有效期的证明,从而延续法定的债权追索权利。

(三)完善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医药企业为了切实减少或者避免产生应收账款,必须建立健全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回笼资金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人员的头上,针对每名销售人员在收款时都要确定一定的期限,据此考核他们的营销业绩。对于回笼资金业绩突出的予以奖励,反之要进行相应的惩罚。通过这一措施促进医药企业全员重视回笼货款的相关工作。

(四)通过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加强销售管理

第一,要切实加强管理发货、收款、清欠、仓储等销售过程,各部门要坚持分工负责,形成相互监督和制约的工作机制,对于工作敷衍懈怠或者舞弊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二,要加强管理相关的结算票据,从而保证顺利地完成收账手续;第三,必须针对客户建立完善信息数据库,保证企业随时掌权客户的相关信息,以期把客户的信用风险降到最低。

(五)构建转移风险的机制

为了使医药企业避免财务和经营危机,可以尝试针对较难回收或者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建立转移其产生风险的机制。一是医药企业产生的应收账款转可以转化成应收票据,以增强其索取性,从而减少产生坏账的可能;二是医药企业可以向金融机构转移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在向银行贷款时把部分或全部的应收账款作为信用抵押担保,或者通过转售的方式转移应收账款风险;三是对部分应收账款,医药企业可以灵活地进行处理,如果实在难以收回应收账款,医药企业可以通过向客户采购所需的资产来进行冲抵,从而转移风险。

参考文献:

[1] 刘志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及对策初探[J].企业家天地,2010,(6).

第4篇:药企会计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医药商业;应收账款

一、医药商业企业应收账款现状

近些年,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相关政策频出,医药商业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赊销作为促销商品、占有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以来均是医药商业企业采取的主要销售方式。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报表上“应收账款”余额也在不断增大。A股19家医药商业企业2015年上半年的应收账款总额为723.5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为38亿元,而同期其他上市公司平均应收账款仅为11亿。为了更直观的反映应收账款的现状,笔者选取了6家医药商业上市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见表1)

应收账款比销售收入能反应出企业每卖出去100块的商品,有多少是欠款,应收账款占比越高,意味着拿回的现金越少。从上表可看出应收账款/销售收入10%以下为低位值,10%-20%为中位值,30%以上为高位值。大多数样本应收账款/销售收入处于10%-20%的中位值,即100元的销售收入有10-20元为欠款。国药控股、英特集团、国药一致、南京医药应收账款控制的比较好,四年来占比相对平稳,比值较低。九州通、南京医药、柳州医药四年来应收账款增幅较大。

同时这6家企业应收账款的增长速度普遍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速。2015年6个样本应收账款平均增幅16.7%,营业收入平均增幅11.8%。2013、2014两年应收账款平均增幅均在30%以上,收入平均增幅约为17%。据2015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数据统计,商务部全国直报医药流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9%,增幅回落4.5%[1],医药流通行业销售额稳中有降,在这种情况下,说明企业存在前期未收回应收账款的沉淀。

医药商业企业应收账款总体增长较快,且因其整体销售体量较大,应收账款的绝对值不容忽视。

二、应收账款较大的原因分析与影响

(一)医疗机构付款周期长

医疗机构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补助和医保付费,财政资金需按指定用途使用,医保费用实行按病种控费,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医疗机构付款一般都是在药品、耗材等销售完毕后方进入付款流程,付款周期相对较长。同时,近几年医疗机构大量开展基建活动,建设新楼或扩建分院,医疗机构自身有没有资金,银行贷款也不能及时、完全满足医疗体系建设需求,商业企业货款遭到大量积压成为了常态。医疗机构在医药商业企业下游客户中占比约为49.6%,医疗机构的延迟付款直接导致了医药商业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加。另外,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在医药分开、降药比、两票制等的大趋势下,医药商业的销售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销售业绩与信用管理的不匹配

对于企业来说,业绩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为了追求销售额,企业往往会不顾客户信用情况、自身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采取激进的信用政策,随意延长客户账期。

企业缺少对客户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缺乏客户信息的收集渠道,面临信息不对称,内部销售人员失控的管理风险。尤其是下游商业客户在流通行业大洗牌的环境下,倒闭、被收购等可能性加大,企业在管理上缺少对市场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客户拖欠风险加大。

对应收账款缺少制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对信用天数、额度没有科学验证,人为操作空间、随意性大。企业只关注“事后”已形成的长期未收回款项,忽视了应收账款的“事前”和“事中”控制。

(三)应收账款过大的危害

公司的应收账款占比越高,就意味着拿回的现金越少,较大的应收账款使企业流动资金短缺与大量债权无法变现之间的矛盾异常突出。应收账款的不断增长使不少企业运营资金拮据,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加大了企业的机会成本,而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又使公司的坏账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费用,致使许多企业虚盈实亏,影响企业的利润[2]。而为了维持运营,一些公司不得不向银行等借款,导致公司的财务费用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利润率。

三、应对措施

(一)搭建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将客户信用调查、资质审核、新开卡审批、信用天数和额度设置、日常管理、业绩考核、质量评估等纳入制度规范,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完善管理体系。从销售开单之日起,开始计算应收账款,直到货款回收,财务部完成账务处理,视为应收账款回笼。以回款作为销售人员的考核依据。卖出去商品,收回货款,才是销售行为的真正完成。整个过程均通过信息系统控制,减少了手工操作、人为判断带来的错误和操作空间。

对客户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根据客户不同的资质、性质、经营情况,给予不同的信用天数及额度,同一类客户给予相同的信用政策,一旦超过信用天数或额度,系统自动锁死,停止对该客户的开票。实现了客户管理的标准化、公平性管理。针对20%的优质客户,给予80%的资源倾斜与支持,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品质更好、回报更高的客户。设置一个企业能接受的极限,当客户应收账款触碰到“红线”则系统预警。

对客户信用实时动态管理,针对销售中的临时情况、特殊情况,可申请临时额度,以保证运营的正常进行。定期对现有客户信用情况进行梳理,对信用管理质量进行评估,到现场拜访客户,对满足标准的客户进行升级处理,对不符合条件的客户降级处理。建立定期对账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帐差及异常情况。

充分利用信用条件或回款奖励,促进和鼓励客户提前回款。将信用天数和额度写入合同条款,作为客户的约束条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客户不同的回款期限给予一定金额的回款奖励,鼓励客户提前回款,加快企业应收账款的收回。

(二)采用创新模式加快应收账款收回

1.应收账款保理

应收账款保理是企业将赊销形成的未到期应收账款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转让给商业银行,以获得银行的流动资金支持,加快资金周转。应收账款保理可以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明保理和暗保理、折扣保理和到期保理。

应收账款保理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融资,加快资金周转;增强销售能力;在无追索权保理方式下,企业可以在短期内大大降低应收账款的余额水平,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改善财务报表的资产管理比率指标。

2.应收账款证券化

应收账款证券化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未来稳定现金流量的应收账款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资的过程。企业将应收账款直接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的特设信托机构(SPV),汇入SPV的资产池。经过重组整合与包装后, SPV以应收账款为基础向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有价证券。

应收账款证券化将应收账款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去,免去企业对应收账款的跟踪、追缴之苦,减少坏账损失,可提高公司资产质量,减少公司管理成本、交易成本。支付较低的融资费用,即可享受更专业的融资服务,达到优化财务结构、资产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商务部.2015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第5篇:药企会计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应收账款 销售费用 资金安全

2012年,医药行业结束了20多年来的高效益高增长态势,步入平稳增长期,医药生产、销售虽然保持增长,而利润大幅下降,加上药品降价政策的影响,药品降价幅度最大或超过20%,企业内部竞争激烈,成本费用压力仍然存在。受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高市盈率因素的影响,医药企业谋求IPO的态度比较积极,但医药企业内部管控能力频繁出现问题成为了IPO的一大难题。

一、医药企业的内控要点

就目前中国医药企业出现的问题来看,内控风险主要集中在销售与收款、生产与流通、采购与付款和人员的管理上,这四个方面也是医药企业的内控要点。

第一,销售与收款环节。重点检查销售政策、信用政策的执行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不合规定的大额授信。检查单位销售收入是否如实入账,应收账款的催收是否及时有效,坏账核销和应收票据的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第二,生产与流通环节。重点检查原材料入库是否符合相关指标的规定、药品的生产是否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产成品出库的质量检测是否过关。重点关注流通环节的造假和加价情况,尽可能减少流通环节。

第三,采购与付款环节。重点检查大宗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授权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越权行为。重点审查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支付的正确性、合法性和时效性。重点检查凭证的登记、领用、传递、保管、注销手续是否健全,使用和保管制度是否存在漏洞。

第四,人员管理。内部控制可能因有关人员相互勾结、和屈从于外部压力而失效,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市场意识淡薄,易于小富即安。要重点关注管理人员管理职责是否严格履行,销售人员业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内部激励机制和处罚机制是否有效。

二、医药企业内控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文章第一部分对医药企业内控要点作了简单的分析,第二部分以内控要点为依据,指出了医药企业内控存在的普遍问题。

第一,应收账款的管理。在当前买方市场的条件下,赊销已经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必然选择,应收账款也因此成为了整个医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对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容易使企业增加费用开支和损失,资金的安全和风险控制体系薄弱,导致资金链的断裂,最终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如对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执行不到位,会出现某些客户负债过高(以新华制药为例),企业在盲目扩张的过程中带来严重的信用危机。因此,应收账款的管理是内部控制中销售与收款环节的重要部分。

第二,销售费用过高。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销售费用占收入比例较高的20家非ST上市公司中,医药上市公司占10家。医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非常严重,医药企业普遍存在以“回扣”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的潜规则现象,但高额的销售费用并非必然能提高公司的业绩,往往业绩最好的医药公司,其销售费用占净利润的比例也是最低的,内控机制较完善的公司对销售费用的管理和控制也比较到位。

第三,流通环节层次复杂。在医药领域的生产与流通环节,买方议价能力较弱,使得低价进、高价出的情况得以长期存在,制药企业、医药代表、用药单位、医生等形成一条庞大的利益链,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手里,价格已超出当初的五六倍,导致商业贿赂盛行、药品价格虚高。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公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医药企业的商业贿赂行为,败坏了医德和医风,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第四,药品安全问题。药品是特殊的商品,药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健康。因此,在原材料的采购和选择上,一定要严格把关,确保药品质量过关、安全。近期曝光的“毒胶囊”事件涉及多家知名医药企业,改变了公众对著名企业的认识观念,同时也反映了医药企业在急剧扩张的同时,社会责任和采购环节的内控缺失。总之,药品安全问题是在原材料的采购和生产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

三、医药企业完善内控的建议

主业的盈利困境使很多医药企业启动了上市的进程,内部控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监管机构合规要求,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真正让医药企业通过内控的提升获得收益,但医药企业内不论高管还是一般员工,普遍存在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问题,内控体系成为企业重要的建设目标。

第一,建立全面的业务环节控制活动。医药企业应建立供应、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控制系统,内部各机构和各经办人员间要进行科学的分工与制衡,各司其职,各谋其位,杜绝高层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使用、分配实行严格的分级权限管理,防止资金的越权循环和体外循环。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实施、监管,防止和杜绝虚假列支、随意列支、无序分摊等舞弊行为。对各经营环节、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防止越权和滥用权力的行为,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损失。

第二,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和管理系统。信息沟通和管理系统,包括业务信息种类、信息流的控制和考核方法等,信息管理系统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借助于高科技的信息系统软件,既不失灵活性也不失效力。良好的信息沟通和管理系统,不仅能确保企业的各级管理层和员工及时获得他们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的信息,而且能使企业内部的员工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控制度,知道其所扮演的角色或承担的责任,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第三,实施单位负责人承诺制,发挥外部审计作用。内控风险往往集中在人的因素上,单位负责人破坏既定的操作程序,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或只对下不对上。由单位负责人承诺其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自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的要求。在会计事务所外部审计过程中,企业应主动提供真实、无遗漏的信息资料,利用外部审计辨别、分折、防控经营风险,外部审计的监督配合负责人内部承诺,内外相互作用,共同完善内控体系。

参考文献

[1]白佳卉.对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2]杜娟.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

第6篇:药企会计账务处理范文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小企业(农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一、生产性生物资产中植物折旧的会计核算

小企业(农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同时,《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如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

例1:资料:某果园林场2007年初自行营造100亩苹果树。当年发生种苗费180000元,平整土地所需机械作业费20000元,当年肥料90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80000元,管护费50000元。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生长期生物资产430000

贷:原材料——种苗180000

——化肥90000

——农药10000

应付职工薪酬80000

累计折旧20000

银行存款50000

苹果树3年后挂果。从2008年起,年抚育发生化肥费用70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15000元,管护费20000元。

2008年及2009年账务处理: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生长期生物资产115000

贷:原材料——化肥70000

——农药10000

应付职工薪酬15000

银行存款20000

例2:接例1,该苹果树成长期2年,即开始挂果至稳产成熟期需要两年时间。成长期年抚育发生化肥费47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10000元,管护费10000元。该苹果树从挂果时起,预期经济收费经济寿命12年。(假定该苹果树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该苹果树期满无残值)。

2010年账务处理:

2010年该苹果树开始挂果,即达到预期经营目的,其成本为660000元(430000+115000+115000)。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生物资产660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生长期生物资产660000

2010年年折旧额=660000/12=55000元

借:生产成本——果树55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55000

2010年有关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增值成本处理。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生物资产77000

贷:原材料——化肥47000

——农药10000

应付职工薪酬10000

银行存款10000

2011年账务处理:

年初成长期生物资产成本=660000+77000-737000(元)

2011年年折旧额=(737000-55000)/(12-1)=62000(元)

借:生产成本——果树62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62000

2011年有关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增值成本处理:会计分录同2010年。

例3:成熟期后,年化肥20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3000元,其他管护费2000元。该苹果树2012年进入成熟期。其账面成本为814000(660000+77000+77000)元。

2012-2021年(共10年)账务处理:

各年折旧额=(814000-55000-62000)/10=69700(元)

借:生产成本——果树697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69700

成熟期后各年后续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予以费用化处理:

借:生产成本——果树35000

贷:原材料——化肥20000

——农药10000

应付职工薪酬3000

银行存款2000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中动物折旧的会计核算

第7篇:药企会计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制药企业;销售;财务管理

销售指的是按照预定的计划和合同卖出商品,收回货款的过程。销售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经营策略,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对于制药企业来说,销售的业绩决定着生产的规模,销售越多还能够降低研发成本的投入比重,提升企业收益。随着国家对于医疗卫生的持续增加投入,制药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大,依靠高药价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加强内部管理,才能够增加发展空间,所以不少制药企业都单独设立了销售分公司或部门,有了专门的财务部门。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监管体系,在销售环节依然出现了价格混乱、成本高企、资金回收较慢等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收益,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一、药企销售财务管理的问题现状

1、财务监管缺乏力度。药企的销售有多种方式,有,有医药终端的,也有药店连锁的。但大多数是做终端和药店的,这也就决定了药品销售的线拉得很长,管理层级多了,有些销售网点延伸到了县乡一级,但是财务监管却没有延伸,导致缺乏足够的监管。个别医药销售人员通过各种手段,破坏公司制度,行贿医院管理层、采购商等等,影响了公司形象。同时,利用公司在出差人员管理上的漏洞,恶意报销差旅费用和公关费用,也间接提高了销售成本,成为销售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2、财务审核不到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对于药品价格在销售环节的把关,但是基于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药品的价格较乱,随意性较大。个别权力较大的销售经理为了业绩会通过附赠药品或者直接打包药价的方式改变药品价格,如果药品价格高了,也容易影响到后续的销售量,降低市场占有份额;如果价格低了,则企业利润受影响,也容易受到管理部门的不正当竞争指控,带来经营风险。但是,财务部门并没有对价格和销售过程进行严格的过程监督,对潜在的风险没有能够提前发现和预防,没有及时地向上级反映。

3、资金管理不严。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药品销售一方在销售过程中的话语权下降,直接反映到了应收账款的回收问题。不少药品的销售都是靠着允许赊账进行了,而一旦药店或者医院经济能力无法保证,就容易产生呆账、坏账,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而财务管理人员对此类的资金管理,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

二、强化财务监管的对策

1、健全财务管理体系。要利用ERP财务管理软件整合对药品销售过程中的财务管理,突出财务部门的作用,实现财务的统一核算和成本控制,将财务监督延伸至每一基层销售点。尤其是在对药品的定价管理方面,财务管理人员要积极地收集好相关信息,开展对成本和利润的分析,为企业的定价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企业制定好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促进自身效益增长的销售策略。

2、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是提高资金管理,规避财务风险的最有效工具。要根据企业制定的全面预算管理额度,强化销售环节的预算管理,完善对资金的管理。在销售人员的前期资金申请、审批等环节,严格执行好预算标准。要落实销售人员财务制度,在销售额度、费用支出、帐款收回等方面落实岗位责任,在差旅费用报批等过程加强审核,对于超支行为执行报告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3、强化财务风险防范。一方面,财务人员要牢固树立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对药品销售过程中的各种财务行为进行风险判断,制定好应急响应机制和处理办法,在风险发生时及时处理,降低风险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建立销售过程的全过程监督机制,对销售的现金流、客户的财务能力和应收账款等进行实时分析和监控,加强对客户信用的考评和调整。同时,要规范药品销售的程序,严格控制赊账行为的发生,对销售人员行贿公关行为进行严格审查,降低呆账坏账的发生率,最大限度地降低销售风险。

4、加强财务绩效考核。要依靠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行对预算执行的考评和销售环节的考评,将销售环节过程中的财务行为和业绩作为销售人员考核的重要部分。在考核内容上,既要关注显在的销售成绩、销售成本、市场份额,也要关注潜在的顾客评价和满意度。在考核的细则设置上,既要考虑团队的成绩,也要考虑个人的成绩,还要实行考核结果申诉,避免重考核、轻应用的出现。

5、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和监督。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到对销售环节的财务管理,因此,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要加强财务人员的销售知识的培训,让财务人员了解、掌握销售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加强财务知识的培训,在风险防范、预算管理、审核等专业知识方面进行补强。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训,防止财务人员发生业务无比行为,损害企业资产。同时,财务人员本身也应该是受监督者,药品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财务人员工作情况的监督,对于其履职不全、考评不严的情况进行考核。另外,要实行审计制度,由审计人员对销售部门的财务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计,督促财务人员完善对销售过程的有效监督。

总之,制药企业的销售环节是成本的最大消耗点,也是利润的直接来源点,加强销售过程中的会计监督,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对财务人员来说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徐玉祥.浅析零售企业销售环节的财务管理[J].中国商贸,2011(12)

第8篇:药企会计账务处理范文

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企业的财务是采用传统的会计方法完成,主要包括记账、做账和报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计算机会计数据的录入和核算,代替手工操作,自动完成对会计信息的预处理。尽管电算化可以取代部分人工对会计书记进行处理,但是这两种方式依然有着相同的目标,那就是完成企业财务信息的录入与核算,是财务人员准确无误的产出财务报告依靠的手段,并且两种方式的原理也是相同的,都是严格遵守企业对财务数据的统计方法和计算方法。但是传统的会计方式对手工的依赖大,会计数据的处理速度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与传统的会计方法相比,电算化结合了计算机的自动化特点,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会计电算化的优势

结合了信息技术的特点,会计电算化不仅具备传统会计方法的特点,还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第一,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传统的会计方法要求会计人员人工一一对数据进行核算和计算,而电算化的会计方法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自动对财务数据进行核算,并根据设定的公式进行计算,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公国压力,大大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信息的准确率,传统的会计方法处理财务数据时,是财务人员根据自身的财务专业能力手工对数据进行计算,这依赖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并且出错率高,而电算化的方法只需要财务人员输入正确的公式,信息技术便可以自动对财务数据记性处理,这样一来,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出错率降低,有效保证了企业财务报告的正常产出。第三,信息的可传播,传统的会计方法要求财务人员将财务数据录入在纸上,采用账簿的方式保存,而电算化的会计方法要求将数据录入在计算机中,节省了数据储存空间,也便于财务信息的传播,有助于财务信息的共享。在传统的会计数据保存中,查找固定日期的财务信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但是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将有效缩短查找时间,加快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第四,财务信息共享性高,传统的财务数据与财务处保管,企业其他人要获得财务信息需要取得相关部门领导人的同意,在财务处提取相应的数据,企业的信息流动速度慢,共享程度不高,不便于企业人员了解公司的财务及其他数据,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但是信息技术有助于信息的流动,不仅是财务信息,还有企业的其他信息,有助于企业员工掌握财务及项目的最新数据,保证企业的快速有效发展。第五,有助于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信息有助于财务人员计算出财务信息的指标,财务人员可以快速提出合适的指标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有助于财务人员进行决策,推动企业的财务管理进程。

三、山西企业会计电算化与共享价值评价体系的关系

山西的晋商文化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商文化的发展也为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五百年的时间内,山西的商业化迅猛发展,山西也着力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品牌,随着企业发展越来越壮大,企业的规划与发展必然走向越来越规范和高效的道路,这无疑对企业的财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实现会计的电算化,完成财务及其他信息的共享,对山西的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就财务管理而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可以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共享价值评价体系构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构建合理的财务指标体系。企业的财务指标体系包括财务指标、客户指标、内部运营指标以及学习与成长指标,这几个指标不仅反映了企业的财务情况,还可以反映企业员工的绩效状况,因此构建合理的财务指标对企业员工的激励和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财务指标的选取从同从三个方面入手,应收账款周转率、长期资本负债率和1/单位业务变动成本。客户指标通常采取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收集客户的满意度,同时提取客户的投诉率,从这两个方面综合计算客户的满意度。对问卷和访谈数据的处理也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客观的数据分析工具,完成对数据的整理和处理,帮助企业员工了解客户的真实满意度。内部运营指标主要从业务流程标准化、业务处理效率、业务差错率三个维度进行考核,电算化的方法引入,可以根据以往的运营情况设定合适的考核标准,有利于企业员工掌握自身工作的进度,同时目标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有助于员工更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学习与成长指标主要针对企业内部的员工情况,包括员工的培训情况、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等等,通常采取匿名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在信息技术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分发电子问卷收集员工的培训情况的满意度,一方面提高了信息的保密程度,有效还原员工的真实感受,同时提高了信息的回收率。在数据处理方面,减少了数据的录入步骤,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数据处理效率。第二,制定合理的指标权重。电算化会计中通常采用专家评定法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具体做法是选取8-10名财务专家对以上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接着采用统计软件计算各维度的权重,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内部运营指标和客户满意度指标的权重最高,财务指标和学习与成长指标权重,其次,这说明了业务执行的效率和质量是客户满意度的报账,是企业收益的保证,而企业对员工的投入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激励员工对工作的投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在信息技术的大趋势下,企业的财务采用电算化的计算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财务部门对数据的处理速度和准确率,还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流通,更重要的是,财务管理中,会计电算化的方式推广至企业的管理。比如在医院中,会计电算化可以推广在药品的管理中,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系统,实时更新各类药品的库存,设立药品库存告急警告,以保证医院的药品供给充足。会计电算化还可以推广在挂号及收费系统中,如今,医院的挂号系统多元,病人可以通过手机、自助机和窗口进行挂号,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挂号,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挂号效率,还可以实现收费、取药一体化流程,提高病人在看病过程中的体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四、小结

本文从会计电算化出发,分析了电算化相比于传统会计方法的优势,总结电算化在企业中的财务系统中取得的成果,以及在共享价值评价系统构建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以电算化在医院的应用为例,提出了电算化不仅可以应用在会计部门,还可以应用在企业的其他部分,调动企业的内部动力,从而推动共享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任志侬.推进山西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思考[J].先锋队,2017(26):39-41.

[2]孙宙锋.浅谈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化[J].中国总会计师,2018(8):76-77.

第9篇:药企会计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民营企业;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率

一、流动资产管理概述

1.流动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个经营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短期投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等。是企业全部资产中最活跃的资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企业中固定资产所占比例逐步降低,因此现代企业管理讲究和重视的是“轻资产”的管理,即流动资产的管理。

流动资产是企业得以运行顺畅的大动脉,流动资产的配置和管理是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资产过多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影响企业的利润,反之,流动资产不足,会造成资金周转不灵,则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的流动资金需要量应当是既能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又无积压和浪费。因此对流动资产的管理越来越凸显重要和受到企业家的青睐。

2.流动资产管理的目标

流动资产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以最小的投入满足生产经营周转的需要。因此加快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既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效果,又可以减少资金占用,进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越高。同时流动资产只有快速转换为现金,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才能及时偿还债务。

二、民营企业流动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货币资金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有多少钱办多大事”的错误观点

这种观点很偏颇,原因在于企业在制定发展目标时,应该持这样一种观点,我们要做到什么目标,这个目标需要多少资源的支持,而我们则努力实现资源的充分、合理配置。

(2)闲置资金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保持适度的货币资金,提高闲置资金利用率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及时偿还债务的前提,同时加速货币资金的周转又是提高企业整体资产周转率的条件之一。如何保持合理适度的货币资金,如何实现收入以货币资金形式回笼,如何加快货币资金周转率,进而加快企业周转速度,实现货币资金的增值,如何通过资金收支的预测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以及如何提高企业偿还能力是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突出的问题。

(3)未充分利用现金浮游量

目前,人们普遍感到资金紧张,实际上是现金短缺。现金不足,会影响企业的业务进展,严重者还会导致财务危机甚至破产。而企业从开出支票以及商业汇票,到收款人将其存入银行或办理解付之前需要一段时间,现金在此阶段称之为现金浮游量。在此期间,尽管企业开出了支票和商业汇票,却仍可以动用在活期存款账户上的这笔钱。而许多企业未考虑到这点,任其待在账户上,错过了资金使用的良机。

2.应收账款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应收账款过多是企业面临的最严重的财务风险之一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方一个非常大的风险点,因为只有最终能够转换为现金的应收账款才是有价值的,而那些预期将无法转化为现金的部分就是无价值的。过多的应收账款,一方面由于对流动资金的大量占用,企业为了克服现金流量不足的压力,不得不增加有息负债的规模,从而使企业负担的财务费用迅速上;另一方面,其坏账准备的计提将使企业负担的资产减值损失迅速上升,从而给企业业绩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迅猛增加的应收账款往往预示着业绩风险。

(2)客户信用政策恰当与否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主要是满足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机制的作用迫使企业采取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依靠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等之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同样条件下赊销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会大于现销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因为顾客从赊销中可以得到好处,出于此种情形的考虑,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招揽顾客,于是产生了应收账款。其性质是一种商业信用。由于应收账款既可以增加收入,进而增加企业的盈利,但同时也会增加坏账成本及资金占用成本、收账成本。

(3)缺乏对账机制,会计系统控制薄弱

民营企业未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对账机制,导致账面数与实际数有差异,长期挂账。未设专人管理应收账款,加之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对应收账款进行常态化管理。即使客户信用变差,也不能及时察觉异常。

(4)未建立应收账款回收的相关人员责任制

客户质量是影响应收账款回收的重要因素,但很多单位未将应收账款的发生和回收建立专人负责制,考核业务部门的工作只将销售收入纳入考核范围,未考虑回款率和回款周期。

(5)信用政策不合理,坏账风险加大

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政策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风险承受度的一个基本判定标准。信用政策的标准严格,可使企业遭受坏账的损失减小,但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信用政策的标准过宽,可能利于扩大销售,但增加坏账损失风险。可见,信用政策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收益与风险。

3.应收票据未视同货币资金进行管理

目前许多企业只重视货币资金的管理,缺乏对应收票据常态性管理,没有将应收票据上升至货币资金等同看待。

4.其他应收款的管理存在问题

首先,日常报销不及时。若一业务员借出大量费用,但不及时报销或归还,而财务部在发放此人的工资中扣除又会引起他的不满意,该如何对待和处理。这种情形如不加以控制,会造成大量资金外流,甚至会导致赖账不还现象。

其次,某些应收款可能是借出后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产生收益不上账,这些成了滋生账内账或私设小金库的温床,长期不还还会造成纳税调整。

5.存货管理与业务部门脱节

(1)采购环节未实行公开招标

采购人员采购大宗存货只凭供应商关系的亲疏程度,未实行公开招标环节,致使原材料等物资质次价高,严重损害企业经济利益。

(2)仓储部门与财务部门完全平行运行,财务失去管控作用

存货按管理模式分可分为单独设立仓储部门与财务与仓储部门交叉运行的方式。由于财务与库管平行运行,会导致财务失去监控的意义。存货的流动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流,更是企业生产和销售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同时还反映了企业产品的畅销与否及是否能够跟上企业生产的进度。

(3)存货发出后未及时跟踪采购方销售结果

由于销售出库的库存商品积压变质甚至失效过期而发生销货退回。以某医药销售公司为例,该医药公司药品有有效期,业务员做成一笔销售后,即发货至对方仓库,而对方单位是医院,通过医生开具处方消化库存,发票开具及货款销售也与处方的开具与否直接关联,导致部分近效期药品随着时间推移而失效,最终导致医院退货,即使不退货,资金流随着物流转移至采购方,使得医药销售公司的资金都积压在了医院,这样一方面管理起来很不方便;另一方面存货的管理也会被医院牵着鼻子走,无法达到存货管理应有的效益。

三、完善流动资产管理的对策与方案

1.货币资金管理对策

(1)加速应收款回笼,融资规模适度

针对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错误观点,结合企业日常资金短缺的困难,应当积极加快应收账款的回笼,同时制定合理的融资规模和方式,融资的规模取决于企业对资产负债率的敏感程度,最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即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同时还应当关注现金收支计划,以合理预测未来现金需要量。

(2)控制现金持有规模,提高闲置现金利用率

现金持有机会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最小是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对于超出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货币资金,应当进行理财规划,可以进行收益率较高的短期投资。

(3)适时利用现金浮游量,减少资金占用

在对供应商的货款支付信用期内,可以将未到付款期的货币资金用于安排急需资金的项目,减少资金占用数额,环节企业资金压力。

2.加速应收账款回款率的方法

(1)运用考核手段

应当将应收账款回款率和回款周期同销售部门的业绩考核结合起来,实现业务与财务的高度融合。

(2)注重应收账款账龄的分析,增强坏账识别能力

密切关注分期或赊销业务,建立账龄分析表,对超过信用额度及信用期限的客户,应及时催促其及时还款,并根据账龄分析表调整客户的信用政策。

(3)盘活应收账款

有的应收账款期限较长,不利于企业资金周转率的加速,因此必要时可以将应收账款进行质押贷款或资产证券化

(4)针对不同销售模式采取不同的销售政策

应当将企业的现销和赊销分开管理,并对赊销客户信用调查及信用政策的制定加以研究,同时考虑现金折扣、销货退回、坏账损失。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信用政策增加的盈利和信用政策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赊销带来的盈利超过了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赊销。也因此,最佳赊销额应当是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大于这种政策的成本条件下,其盈利与成本之差最大的应收账款赊销额。

(5)强化前期信用调查和信用评估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测评:①客户的财务报表,要求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②客户对其上游客户的付款记录,企业可以询问其他供应商询问他们同某客户的交往经验。③客户向本企业付款的历史记录。比如是否付清了前款以及付款周期的长短。④客户的银行资信等级也决定了采取何种信用政策。

3.应收票据的管理对策

(1)应收票据视同货币

针对应收票据管理松弛,货币化观念不强,我认为首先应当加强领导及财务人员的应收票据货币化观念。

(2)重视会计系统对票据的监管

还应当重视台账的管理以及票据的规范化管理,并且应当能够盘活票据。对于未到期应收票据,既可以转付购货款,也可以申请银行贴现,这样也可以加速资金周转速度,补充企业的现金流。

4.加强其他应收款的控制、监督

(1)完善费用报销管理制度及往来款项管理制度

对于员工办理公务或出差借款,应当规定限定期内报销、还应规定前款未清者不得再次借款,对于拖欠借款者可以加收一定数额的利息在工资中扣除。还应定期清理员工往来款项。加强会计系统监控。

(2)树立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税法意识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敏感度,通过内部审计机制对借出款项设立账外帐的领导进行监控,会计人员应当严格遵循会计法和税法拒绝为领导办理未经集体决策讨论的借款。

5.针对仓储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平行运行

(1)实行公开招标、保持招标透明度

对于大宗物资应当建立公开招标制度,杜绝关系采购,对招标全过程进行公示,必要时还应当实行采购人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回避制度。

(2)仓储部门置于财务部门的领导之下

物流的方向决定着资金流的方向,只有将仓储部门置于财务部门的监管下,才能实现产量或销量保持同方向以及库存与生产的同步运转的顺利进行。还应当建立存货品种分析报告制度,及时发现畅销产品或积压产品,可以将财务与仓储部门结合起来考察绩效。重视存货盘点,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盘点机制堵塞库存漏洞。

(3)跟踪销售结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针对医药销售企业的特殊性,应当建立近效期药品的预警机制,将药品的有效期做一个统计分析,并将数据提供给对方,以利于对方加大近效期药品的销售力度。

参考文献:

[1]左蕾.中小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方法探讨[J].山西科技,2011.0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