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防震减灾方案策划范文

防震减灾方案策划精选(九篇)

防震减灾方案策划

第1篇:防震减灾方案策划范文

为了进一步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自治区党委、政府对防震减灾的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我区建设系统防震减灾管理工作,经研究,现就城市规划、勘察设计、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建设监理、质量监督管理中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城市规划方面

(一)加强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查工作

1、加快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编制。20*年6月30日前,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等城市完成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编制,所需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中。其他城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包括城市防震减灾篇章,对城市地震灾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对城市易发生的灾害类型、发生位置、地理环境等进行分析,科学指导城区建筑、城市基础设施的防震减灾工作和避震疏散、地震次生灾害防御等工作。

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编制要按照《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7号)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的要求,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对城市易发生的灾害类型、发生位置及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等进行分析,对城市的防灾避险功能进行评估,对城市建(构)筑物的抗震等级、密度、高度及分布进行控制,对避险场所的面积、容量、分布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做出具体规划和要求,并提出避震疏散、预防次生灾害、生命线工程、医疗救护、物资供应、防震减灾管理等方面的相应措施,使城市建设满足防震减灾要求,使城市防震减灾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需要。

2、加强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审查。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有城市防震减灾篇章,作为强制性内容审查。在城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中,涉及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总量等相关指标的规划要求,作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实施,作为工程规划许可的必具的规划条件。

(二)开展避难场所备案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1、建立健全避难场所备案制度。避难场所指在预警信息或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躲避灾难、临时生活和暂时避险的场所。一般建设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坦空旷地上,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体育运动场等;设有各类应急功能区,配套相应应急救助设施,储备应急物资。

20*年6月30日前,各市完成避难场所登记工作。各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按照城市抗震防灾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要求,建立健全避难场所备案制度,记录各避难场所的面积、容积、位置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备情况,报我厅统一编号登记,并按照我厅的总体部署,在避难场所统一公布挂牌。

2、避难场所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12月31日前,有关城市完成避难场所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经费应分年度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有关城市应按照城市抗震防灾专项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的要求,加快避难场所供水、供电、排污、厕所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勘察设计方面

(一)实施抗震设计新标准。住房城乡建设部已于20*年7月新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各市要认真做好新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工作,加强组织学习和宣传培训,同时,要做到正确理解、严格执行、监管到位,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二)适当提高抗震设防标准。鉴于南宁市被列入国家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城市,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市被列入国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勘察设计单位对上述城市的工程建设,以及全区各地学校、医院、幼儿园、儿童和老年人福利机构、疾病控制中心、广播、电视、电影、通信等公共建筑,城镇供水、燃气等生命线工程,均宜按当地抗震设防标准提高1个烈度进行勘察设计。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应逐步扩大提高1度设防建筑的区域和范围。

(三)鼓励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性能。研究、引进各地先进适用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包括农村建筑抗震实用新技术),纳入标准规范,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结合建筑节能及墙体材料革新政策,限制或禁止使用预制楼板、预制楼梯、悬浮楼梯,限制砖混、砖木建筑的使用范围。

(四)从严审查勘察设计文件。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和《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8号)的规定,我厅将继续抓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专项审查(以下简称“超限专审”)。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超限专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必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其中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必须分别由具有高层建筑设计经验的一级注册建筑师和一级注册结构师承担。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必须由具有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审查资质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承担。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中,必须切实加强监管。

三、施工方面

(一)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抗震设防质量监管。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工序管理,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工程监理规定,强化监理和工程质量监督。落实好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制,严把工程质量和竣工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大型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施工许可要严格把关。继续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管理,在施工许可之前,对工程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等内容严格把关,凡不符合国家抗震标准规范要求的,一律不予办理施工许可。

(三)加快对危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评估工作。加快推进危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评估,特别是学校、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广电、通信、住宅小区等人群聚集的重要建筑,要在当地政府组织下,评估结构安全影响程度,并划分为基本安全、危险和需要进一步鉴定三类。基本安全的可继续使用,但需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否则,要采取措施进行抗震加固;危险建筑要设立警示标志,不得使用,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排险加固或拆除重建。

四、城市基础设施方面

(一)制定防震减灾应急预案。20*年12月31日前,各地市政公用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完成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初稿。各地要严格执行《20*年自治区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方案》(桂防震发[20*]1号),各单位在20*年制定的“地震应急预案”基础上,如有必要,可制定新的“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二)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城市园林和景区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各地要有计划地对市政公用设施进行全面巡查,重点检查城镇供水、燃气等生命线工程和道路、桥梁涵洞的受损情况,对损坏的设施要立即进行抢险、抢修。对排查过程中发现市政基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报告,力争尽快消除,确保使用安全。城市园林和风景名胜区管理单位要加强景区防震减灾的安全管理。

五、村镇民居方面

(一)抓紧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加强并抓紧村镇规划编制,按照《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的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火灾、水灾)等内容,将防震减灾纳入村镇规划的重要内容。村镇建设规划选址时,应避开地震断裂带、抗震不良场地和塌陷、滑坡、泥石流、洪水、雷电等易发生灾害地段。

(二)加强村镇民居规划建设的管理和技术服务。一要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加强对村镇民居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证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抗震减灾的政策、标准、规范落到实处。二要按照《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JGJ161-2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编制单易懂、经济实用,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的农村民居抗震建设图集,包括抗震设计、施工、鉴定手册,引导农民纠正不良的建房习惯。培训农村工匠,完善民居建设管理工作机制,使村镇抗震工作走上正轨,逐步提高村镇防震减灾水平。

(三)稳步提高村镇防震减灾水平。一是加强生命线工程和避难场所建设,提高村镇一级的防震减灾设施水平。二是大力推进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建设,注意坚持“五个结合”,即预防为主与救助相结合、重点防御为主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加固改造为主与拆除重建相结合、农民投入为主与政府补助相结合、提高抗震性能为主与改善村容村貌相结合;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开展试点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使我区农村民居到2020年能基本达到国家抗震设防标准要求。

六、其他工作

(一)办事机构

1、自治区建设厅统一对全区工程性防御措施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包括抗震规划、抗震标准、抗震设计、抗震加固、民居抗震等),统筹城乡建筑和城乡基础设施抗震工作,提高城乡建筑和城乡基础设施抗震性能。位于抗震设防区内的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相关工作。

2、建立健全市政防震减灾管理机构。加强市政公用行业防震减灾技术指导与服务,推进行业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有关建议并出台政策法规性文件。

3、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完善县建设局――乡镇建管站――村庄建设助理员(建筑工匠)的村镇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建房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

(二)宣传培训教育工作

1、加大防震减灾知识培训教育力度。充分吸取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警醒和启示,广泛开展震时自救和震后互救的培训教育。帮助公众树立科学的防震减灾观,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公众抵御自然灾害的心里承受力。

2、多渠道宣传和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免费发放资料画册、举办抗震建造技能培训班和组织专家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三)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1、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应急预案》,我厅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地震应急预案》(桂建办[20*]34号),请各单位按照我厅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完善我区建设系统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第2篇:防震减灾方案策划范文

一、切实提高对做好全区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防震减灾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区地处澜沧江、南汀河等深大断裂带上,地理位置特殊,地质构造复杂,孕震能力强,地震发生具有震级高、震源浅、烈度大、余震多、波及广、损失重等特点。自1900年以来,全区受市内发生2次7级以上大地震和相邻州、市、县(区)发生多次地震灾害的影响,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区地处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城市,强化防震减灾工作意义深远、作用重大。近年来,历届区委、区政府科学领导,奋力拼搏,真抓实干,通过着力实施“城市立区”等四大战略,先后建成和在建的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增多,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随着城建成区面积逐年扩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居住人口迅速增加,社会财富快速积累,同等破坏力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也随之成倍增长,防震减灾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多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举措,在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区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已基本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紧急救援工作体系日益建立。但是,当前全区防震减灾工作仍存在地震监测预报基础薄弱,无地震监测手段和设备、监测预报水平较低,防震减灾工作经费不足,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不足,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够健全、应急救援装备不足,全社会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要站在科学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我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继续推进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10项重大措施,不断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以政府为主导,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全面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市人民政府的贯彻实施意见。强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防震减灾在维护国家公共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持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目标。“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夯实全区防震减灾工作基础,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加强震害防御基础,建立和完善监测预报和应急体系。到2015年,全区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农村房屋建设达到抗震设防标准;提高重大工程地震突发事件紧急处置技术水平;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有较大提高;地震预报水平有新提高,地震速报能力由60分钟缩短到30分钟,速报后地震应急预案启动时间不超过30分钟;逐步建立全区防震减灾应急组织指挥和救灾物资储备系统,确保震害发生后,能够快速、高率、有序地组织地震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初步的生活救助。到202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全区的综合防震减灾能力争取达到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水平。

三、加强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

(一)加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进一步加强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乡(镇、街道)防震减灾助理员的“三网一员”建设。各乡(镇、街道)要明确1名防震减灾助理员,村(社区)要明确1名地震灾情速报员。每个乡(镇、街道)至少要建成1个以上具备一定规模、场地的宏观观测群测群防点。要建立稳定的地震群测群防经费渠道,安排群测群防工作经费,保证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开展和群测群防工作队伍的稳定,确保管理、措施、人员、经费“四到位”。

(二)加强地震监测预警信息管理工作。依托省、市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信息平台,依法及时接收和处理地震监测预报信息。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认真做好震情监视跟踪工作,主动把握地震趋势动向,切实为党委、政府提供地震监测预报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三)加强地震监测台网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地下流体综合观测站、数字地震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基准站、GPS站建设等项目支持。依托市地震部门建成的地震监测分析预报系统,争取建设区地震监测手段和网络系统,提升地震前兆监测的科技含量,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加强地震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一)加强震害防御基础性工作。加强地震小区划工作成果在城乡防震减灾规划中的转化应用,为城乡规划地震安全服务,提高地震灾害风险决策能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必须依据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和抗震设防要求,充分考虑潜在的地震风险,予以合理避让。

(二)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国家标准GB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和《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省标准DB53/276-2008《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分类》等抗震设计规范,制定完善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制度,依法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作为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和施工审批的必备内容。加强各环节抗震设防质量监管,切实落实各责任主体的相关责任,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要消除管理盲区,使抗震设防管理覆盖全区各乡(镇、街道)、各有关行业,新扩建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严格按照审定的抗震设防要求以及相关行业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发改、建设等部门要将地震安全性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要件严格把关,要建立联合监管机制,严格执法,全方位监督,确保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落到实处。公路、铁路、机场、桥梁、水库、输变电线路等重大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满足国家规程、规范标准。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要按照高于本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三)开展建设工程抗震性能排查和抗震加固工作。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要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对未采取抗震措施和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已建重要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水利、通信等重要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源工程,按照职能分工,开展抗震性能普查和鉴定,要根据鉴定结果采取拆除、改造和加固措施,使其达到抗震设防要求。要继续组织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切实提高抗震防灾能力。

(四)全面加强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加强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统一规划的农民自建房屋抗震设防的监管,大力推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各乡(镇、街道)、区直相关部门要把抗震防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内容,在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中,认真编制实施村寨抗震防灾规划,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建筑、新建民居抗震设防质量的指导管理,编制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抗震设计方案,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进行设计、施工。普及建筑抗震知识,推广抗震技术,建立农村民居抗震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加强监督管理指导,为农民建房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五)加强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坚持监测、预报、科研相结合,认真分析全区地震地质环境和地震活动特征,不断加深对地震活动成因和地震前兆机制的认识。积极学习应用地震预报新技术、新方法,搞好震情监视和跟踪,努力提高预测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开展地震灾害防御技术研究和应用,为提高建设工程抗震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充分运用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技术,增强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成效。加强减震与隔震新技术应用、地震应急能力评价与地震灾情响应决策技术研究等项目推广,促进地震科研和防震减灾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提升防震减灾科技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一)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指挥体系。按照统一指挥、反应迅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强区、乡(镇、街道)两级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区级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把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纳入全区应急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具备应急基础数据库、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应急快速响应、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应急指挥管理等功能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并接入省、市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加强地震应急指挥装备建设,保证应急车辆、应急通讯等设施的良好运行,提高地震应急指挥决策能力。完善军地、部门、区域间地震应急工作协调联运机制,提高协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将地震应急预案建设落实到学校、医院、村(社区)、企业等单位。要加强预案动态管理,健全预案的备案、督查、评估和演练制度,不断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乡(镇、街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地震应急综合演练。发改、民政、教育、安监、地震、消防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落实地震应急检查工作制度,加强对各行业、各部门地震应急准备工作的督促检查。

(三)加强地震灾害救援力量建设。依托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逐步建立乡(镇、街道)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切实加强地震应急装备建设,保证应急设施良好运行,提高实战能力。加强卫生、交通、公安、消防、人防、通信、广电、电力、水利、矿山、危险化学品、市政等行业抢险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地震救援救助和抢险保通能力。积极推进地震救援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动员机制建设,规范有序地发挥志愿者和民间救援力量的作用,到2015年末争取每个乡(镇、街道)发展地震救援志愿者达1000人以上。加强各类救援队伍的人员培训,提高地震抢险救援能力。

(四)提高地震应急救助保障能力。要统筹城乡发展,结合城乡规划中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人防工程、体育场(馆)、活动场所和新家园行动计划、旧村旧房改造等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搞好应急避难(险)场所规划和建设,统筹安排所需的交通、供水、供电、环保、物资储备等设备设施。学校、医院、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要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备。建立健全抗震救灾资金准备和应急拨付机制,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应急物资储备,实现专业储备与社会储备、物资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救灾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加强通信、广电、电力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确保震后快速恢复通信、广播电视(电台)和电力供应。切实加强伤员救治、灾民安置、救助救济的准备工作,力争震后24小时内使灾民得到基本救助安置,3日内地震灾区社会秩序基本恢复。

六、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把防震减灾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认真搞好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和地震安全示范乡(镇、街道)、示范村(社区)、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以创建示范活动为载体,利用科技宣传周、法制宣传日、科技三个乡、“防灾减灾日”等多种形式,开展防震减灾法律和科普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部队“六进”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媒体,开辟专栏,播放地震科教片,举办知识讲座,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科普和法律法规知识,全面增强社会公众防震减灾、识别地震谣传的意识,提高防震减灾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编制地震应急疏散预案,把防震减灾纳入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使对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100%。加强防震科普宣传设施和平台建设,力争到2012年前建成区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要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加大对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宣传力度。完善地震信息制度,及时、准确地向社会震情灾情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建立地震谣言应对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澄清不实报道和传闻,维护社会稳定。

七、加强组织领导

(一)切实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一是成立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成立区防震减灾工作指挥部,指挥长由区人民政府区长兼任,副指挥长由区人民政府分管地震工作的副区长和区人武部部长兼任,区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部分省、市属驻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事机构于区政府办,由区政府办联系地震工作的副主任兼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区地震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相关部门抽调,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各乡(镇、街道)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并报区防震减灾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备案(包括防震减灾助理员和地震灾情速报员名单、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二是建立和完善防震减灾相关会议制度。乡(镇、街道)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防震减灾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防震减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部署防震减灾工作。

(二)切实加大防震减灾投入。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要把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进一步加大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保障防震减灾工作顺利开展。对省、市、区列入防震减灾规划的项目,要足额配套项目经费,认真做好项目服务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防震减灾规划。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实际把防震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认真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并组织实施,实现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四)落实防震减灾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要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依法履行防震减灾职责,加强基层防震减灾力量,保障工作条件。充分发挥防震减灾工作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军地相互协调支持、部门之间密切配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切实保证防震减灾基层管理责任得到落实。

第3篇:防震减灾方案策划范文

关键词 城市 抗震防灾 设防目标 规划 建议

0引言

2007年颁布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已经较全面的说明了国家对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视。2008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对防震减灾规划从立法角度做了明确的阐述,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对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视。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资源过多的向城市集中,城市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如何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是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给我国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特别重大。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等均暴露出我国城市在抗震防灾减灾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城市依然面临着许多抗震防灾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城市建筑和人口密度大;老城区,城乡结合部,棚户区抗震防灾能力相对薄弱;旧有城市基础设施老化,布局不合理,道路狭窄,交通不畅;商业区、工业区、生活区布局混杂;地震次生灾害[患多;缺少绿地、公园等避难场所;大量古建筑、文化遗址没有充分的抗震防护;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突出等。城市抗震防灾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已经明显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面对大震巨灾时更表现出了显著的脆弱性。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有超过700个城市和企业编制了城市或者企业抗震防灾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现在的深圳经济特区的规划就是较成功的典范。文中在分析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城市抗震防灾中尚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1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基本内容

1.1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抗震设防目标

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明确城市抗震设防水准和防御目标、城市总体布局的抗震要求、城市用地防灾适宜性评价、工程抗震防灾要求(包含了城区的新建工程和加固改造工程,基础设施布局及建设,次生灾害防御和避震疏散规划建设)。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设防目标的明确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基础,需要根据基础资料的收集,来确定该城市抗震设防目标。资料的收集具体包括了城市总体情况资料、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地震和地震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地形地貌和大地形变资料、城市建筑物资料、城市基础设施资料和补充勘察和测试。总之,城市的抗震设防目标是综合因素决定的,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权衡决定该城市的抗震设防目标。

1.2我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主要内容

抗震防灾规划是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方针的重要内容。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城市总体抗震要求,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划分,规划的实施和保障。

城市总体抗震要求:主要包括了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减灾策略和对策,抗震设防标准和防御目标,抗震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抗震要求与技术指标。

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划分:主要包括了城市用地抗震类型分区、场地破坏影响(断裂、液化、滑坡等)及不利地形影响估计,危险地段划分,土地利用防灾适宜性规划(布局、适宜性评价、规划用地选择及相应要求对策)。其中防震减灾法中规定地震小区划和震害预测包含在这部分的内容之中。

规划的实施和保障:其包含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了重要建筑、新建工程、基础设施等。另外要特别注意考虑次生灾害源、避震疏散场所和通道等的要求和措施。

2我国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抗震减灾立法工作的不断推进,抗震防灾法律体系逐渐完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抗震防灾规划相关的法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是基于上述两个法规而编制的,是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的六项专业防灾规划之一。目前,我国的抗震防灾规划,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为我国的防灾减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城市抗震防灾中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列举如下:

(1)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自身存在的问题。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规划编制的时间长,往往滞后于城市的高速发展。现在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可能一些城市基础信息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房屋的拆除重建等。②抗震防灾规划中还将震害预测当成重点,当地震灾害到来时,城市的综合抵御能力依然薄弱。③城市抗震规划的重点不突出,与实际结合的不紧密,相应的技术知识不足,可操作性不强。我们的抗震防灾规划内容很全,但是对于一些比如城市用地抗震性能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却没有突出其重要性,例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由于崩塌和滑坡导致的损失就异常突出。

(2)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表现包含以下三个方面:①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城市的其它规划的编制不协调。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矛盾的发生,规划得不到很好的实施。②抗震防灾规划中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在我国的部分地区被扩大化,造成一定资源的浪费。地震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国的抗震防灾减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不宜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扩大化。③抗震防灾规划的监管不力。这个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抗震防灾规划的落实不理想,没有严格的得到贯彻实施;另一方面是现有的工程建设缺乏监督和管理,出现了一些豆腐渣工程。

(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滞后于新成果与新技术的发展。表现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对于一些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滞后,没有体现规划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例如,在目前地震预报作为世界性难题在段时间内难以实现的前提下,地震预警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特别是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经过了地震的考验,很好的起到了抗震减灾的效果。我国也已经在地震预警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福建建立了地震预警的试点,技术也相对成熟了,但是该技术一直迟迟未在全国范围得到推广应用,和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

(4)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与防灾意识的宣传不匹配。我国有着较完备的抗震防灾规划,但是我国民众的抗震防灾减灾意识相对还很薄弱。最近一次次发生的地震,依然看到慌张的国民,看到民众在小震的情况下跳楼身亡等。相反,邻国日本国民在地震面前所表现的从容和淡定是值得学习与深刻反思的。地震来临时的从容、淡定、有序需要长期危险意识的积累、防震知识的储备、应急演练的常态化。

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建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日益进步,特别是当下的城镇化政策,城市逐渐膨胀,如何使城市更加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其中城市综合防灾中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我国抗震防灾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列举如下:

(1)针对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与之相对的措施。①针对规划编制的时间长,往往滞后于城市的高速发展的问题,可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程序,利用大数据技术,一旦信息有更新,数据库会得到自动的更新。②抗震防灾规划中仅仅将震害预测当成重点的问题,可以效仿美国,不单独做震害预测或易损性分析,转而推广做巨灾保险,增加城市抵御灾害的能力。国际巨灾风险模型行业三大巨头之一的美国阿姆斯风险管理公司(RMS)已经于2008年在中国成立了分公司,推动我国的巨灾表F业务,特别是地震保险。③针对城市抗震规划的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应该更加明确抗震防灾规划中的重点,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一方面,抗震防灾规划中应该加强地震地质灾害评估。主要包括了液化、震陷的评价,崩塌、滑坡的估计和断层出露及避让等。而对于断层避让的问题应该慎重考虑,现在对断层的研究还不够,在城市土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断层的避让更需要慎重。另一方面,抗震防灾规划中应特别重视地震易引发的次生灾害,弄清次生灾害源,防止和减轻次生灾害。次生灾害的火灾、爆炸、水灾、毒气泄漏扩散、放射性污染、海啸、泥石流、滑坡等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要针对次生灾害特点制定防御对策和措施。

(2)针对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措施。①针对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城市的其他规划的编制不协调的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案。方案一是政府增加一个协调小组,专门协调城市规划的六个部门,使之能相互融合。方案二是可以尝试不单独编制抗震防灾规划,而是在总体规划和各专业规划中充分考虑抗震防灾规划的要求。这就需要总体规划部门和各专业规划部门吸纳抗震领域的人才,并参与到相应的规划的编制中。②针对抗震防灾规划中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在我国部分地区被扩大化的问题,建议严格按照防震减灾法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执行,对于一般的建筑参照现有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现场的地质勘查报告作为抗震设计的依据,而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和易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才做地震安全性评价。③针对抗震防灾规划的监管不力的问题,采取加强监管和建立相应奖惩机制的措施。

(3)针对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与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矛盾的问题,可以在加大抗震减灾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投入的同时,将新成果,如隔震与耗能减震技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辅助决策信息系统(GIS),地震预警系统(EEW),高铁预警系统,生命线工程预警系统等及时纳入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推广使用,并在一些重大工程中优先试点应用。发挥新技术、新成果在城市的抗震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4)针对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与防灾意识宣传不匹配的问题,应该加强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最重要的是要从中小学生抓起,将抗震减灾的相关知识编入课程中,并且每年组织若干次地震应急演练,加强民众的抗震防灾意识。现在,我国的一些地震较多地方的学校,已经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云南就是其中之一,很好的加强了学生抗震减灾的意识。但是,全国范围内,还有待进一步的推广,最后达到全国的覆盖,以及针对整个城市的抗震防灾应急演练。另外,当巨大地震到来时,抗震减灾安全包作为民众自救的稻草,应该早日得到普及,这是一些小的方面,我们都能做到,而且只有做到了,我们才能真正的实现将地震灾害损失减小最小的目标。

4讨论与结论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地震的强度大、频率高、分布广、损失重。城市的综合防灾问题凸显,其中抗震防灾尤为重要。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是防灾规划(如防洪、防火)中的一项专业内容,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现阶段城市抗震防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城市抗震防灾中存在的三大类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对策和思考,可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周锡元,苏经宇,马东辉,等.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S].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2009(01):4-14.

[3] 胡聿贤.地震工程学[M].地震出版社,200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Z].建筑设计管理,2007(06):1-6.

[5] 黄龙生,冯启民,林登山.如何制订城市抗震防灾规划[J].世界地震工程,1991.2(02):51-57.

[6] 杨柏坡,窦立军.地震安全性评价和高层建筑的地震动输入[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

第4篇:防震减灾方案策划范文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地震局的关心指导下,全市地震系统的同志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概括地讲,体现了三个务实:一是基础工作务实。本级地震站点、虚拟台网中心运转正常,县市区信息节点稳步增加,震情监测水平提升,圆满完成了“世园会”等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期间地震安全保障任务。二是管理工作务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在规范中不断扩面,地震安全民居示范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质量数量“双提升”,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全民防灾意识增强。三是应急工作务实。市县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备,承办的第二轮省级专项应急演练受到省政府和兄弟城市领导肯定,市局和三个县防震减灾工作受到省地震局表彰。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市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向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

今年,是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现代新都市、和谐新的奋斗目标,全省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了“推进三大体系协调发展”的明确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抗震设防要求还未全面落实,农村抗震设防工作相当薄弱。地震监测和前兆监测台网还没有全覆盖,与相邻的西安、宝鸡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还有,地震现场工作队和地震应急救援队虽已成立,但应急和救援必要的装备还不具备,好些东西还停留在纸上,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认真履行职责,加大防震减灾投入,切实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是今后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推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认真总结,不断进取,努力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要按照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优化台网布局,不断加密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观测站点,今年启动武功、礼泉地下水监测点建设,同步安排兴平、三原水动态监测点前期准备,力争“十二五”内实现“一县一台一中心”建设目标。要加强台网管理,确保本级地震站(点)、虚拟台网运转正常、运行可靠。要积极开展震情分析研判工作,加强前兆异常的调查、核实,并快速上报。要以政务大厅地震窗口为阵地,不断加强地震预测意见管理,努力提高地震预测预报水平。各县市区政府都要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完善群测群防工作机制,加强全市地震宏观测报网、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乡镇助理员的“三网一员”建设,有效发挥群测群防作用。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震灾预防体系。一是强化监管。全面落实重大建设工程、重要基础设施抗震设防要求,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制度,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和成果应用,强化行政执法,确保主城区和各县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抗震设防率达到100%。二是强化责任。坚持市对县、县对基层单位防震减灾重要工作目标责任管理,落实各级责任,将防震减灾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三是强化基层。坚持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相结合,加大防震减灾示范县(区)、示范社区、示范学校创建力度,成功创建1—2个示范社区、5—8个示范学校,超额完成省上下达任务。要继续加强农村抗震设防的指导管理,推广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及建造方法,引导村民建设具有抗震性能的房屋,逐步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农居示范点。四是强化宣传。要结合国家防灾减灾日、全省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周、重大地震纪念日等活动,开展一系列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今年要把防震减灾知识落实到中小学课堂中去这件事做好。要通过防震减灾知识“六进”活动,全面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技能。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一是健全地震应急预案体系。要进一步加强预案的管理和备案登记,组织开展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常态化的预案演练活动,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指导作用。年内,各县市区和重点防灾单位完成预案修订工作。二是健全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南部8个县市区要安排专项经费,配备必要设备,加强管理和培训,组织应急演练,完成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和地震现场工作队伍建设,并至少组建1支志愿者队伍。今年各县市区要有针对性的组织一次应急综合演练。三是健全地震应急协作机制。要全面建立和完善部门间、上下间以及区域间的地震应急协作机制,拓宽工作平台,形成衔接有序、配合默契、运行顺畅的地震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四是健全地震应急指挥平台。要全面履行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日常工作职能,完善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制度,加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完善地震应急信息平台,提升决策服务能力,做到日常准备周密到位,震后应急有序有力。

第5篇:防震减灾方案策划范文

一、主要工作

(一)科学编制“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为推动全县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防震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我县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XX市“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结合本县防震减灾工作实际,科学编制了《XX县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并征求发改、住建、国土等单位意见建议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由县政府办公室印发执行。

(二)坚持震情第一,夯实监测预报基础。为加强地震监测工作,我局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全县境内所有地震观测站点,逐一开展地震监测设施及观测环境的巡查保护工作,与监测站(点)所在地的镇政府负责同志及村社干部就如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及观测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按照省市地震局的要求向国土局、住建局、公安局等有关单位发备案函,确保地震监测设施及观测环境得到保护。在做好地震监测数据的观测、分析和上报工作的同时,及时关注本县以及周边地区的震情发展趋势,做好地震趋势预测预警工作。坚持震情值班制度,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值班人员和带班领导双岗负责制,全体干部职工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发生重要异常和地震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县政府。止目前,宏观异常零报告40次以上,上报震情动态1期。

(三)依法加强监管和服务,切实提高震灾防御能力。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及农村民居房屋抗震指导工作。协同住建部门,针对各种工程重建设轻设防等现象,多频次开展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督检查工作,督促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严格按照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开展工程建设,切实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保障抗震设防强制性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县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依法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行政确认41项;根据全县企业遗留问题并联审批暨融资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协同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专门召集未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手续的企业开会,就如何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事宜进行了安排部署,止目前,已为9户企业办理了抗震设防手续;结合权责清单内容,共疏理信息展示类公共服务事项2项,编制了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指南,列明办理依据、咨询方式等内容,细化到每个环节,并在XX政务网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了“一单两库一细则”,制定了《XX县地震局“双随机一公开”实施细则》,建立完善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抽查对象名录库及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进一步规范了防震减灾行政执法行为,创新了监管方式,提高了监管效能;积极推行“网上行权”工作,权责清单已在XX政务网“阳光政务”栏目加载,行政许可及其它行政权力在“行政审批”栏目加载。省、市地震管理部门下放“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事项后,我县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已纳入“XX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止目前,已在网上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手续12项;结合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及时公开和更新政府信息26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政府关于推进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部署,成立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本单位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实施方案,清理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编制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执法程序流程、法制审核程序流程等,进一步细化了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任务、审核内容、审核程序、审核要求,明确了工作步骤,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为大力推进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及示范社区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普及社区居民防震减灾知识,全面提高社区居民地震灾害防范应对能力,XX县北街社区惠泽园小区整合现有资源,积极申报了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并被认定为省级安全示范社区,现积极申报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四)完善应急体系,不断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为了积极做好我县破坏性地震的应对工作,确保及时、有序、科学、高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地震事件,根据《XX省防震减灾条例》、《XX市地震应急预案》和中国地震局年度地震趋势会商意见,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了《XX县2017年专项抗震救灾应对方案》、《2017年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同时,为认真贯彻《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强2017年地震重点危害区抗震救灾应急准备工作的通知》(国震办〔2017〕1号文件精神,根据省、市地震局《关于开展抗震救灾应急准备工作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县围绕检查内容,结合本县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对照自查和整改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政府办、住建局、民政局等部门沟通,开展了现有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图及示意图的绘制工作。

(五)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据XX市地震局《2017年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要点》、《XX县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周实施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2017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方案》、《2017年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工作计划》,做到了活动有计划、有安排,为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月12日上午,在县城中心广场集中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县应急办、减灾办、民政、地震、国土、教育、气象、环保、住建、卫计委、农委、公安、工商等20多个部门50多人参与,通过发放防震减灾知识手册、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自救互救、应急避险等知识,进一步营造了防震减灾的浓厚氛围。5月14日下午,在XX四中开展了地震应急避险和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县城各中小学负责人及老师代表到场观摩学习。通过演练,使全体师生熟悉了震后学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学校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的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提高了师生在突发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积极开展防震减灾“七进”活动,深入XX县三堡镇寄宿制小学开展了防震减灾、应急救援知识宣讲活动,并发放了防震减灾宣传图册500份。在XX县北街社区惠泽园小区开展了以室内外避震、自救互救等内容为主的科普宣传活动,让居民了解和掌握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震前防御和震时避险等知识。组织开展了7.28唐山大地震主题纪念活动。7月28日,由XX市地震局、中共XX县委宣传部主办,县地震局承办,县文广新局、县文联、县旅游局、县工商联协办的“纪念唐山地震,创建平安XX”主题宣教活动文艺演出在我县丝路文化艺术园区同心广场举办。省、市、县相关领导及XX市地震局的全体工作人员和六县区地震局的领导,各乡镇及县上有关部门的干部职工和群众共6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通过组织青少年参加防震减灾知识微信竞答活动,评选“地震科普宣传爱心小天使”;开展专题文艺汇演;展出防震减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了宣传覆盖面,提高了民众参与率,增强了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六)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为加强我县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规范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管理,进一步发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了省、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检查指导工作,积极推荐XX县三堡镇寄宿制小学申报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金山小学申报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同时,XX县三堡镇寄宿制小学被认定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XX县金山小学被省地震局、省教育厅、省科协命名为“XX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地震应急工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广大公众对地震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地震应急救援建设薄弱,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

三、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我局防震减灾工作以党的精神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突出灾前预防,重视风险防范,强化综合治理,统筹推进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震情第一,夯实监测预报基础。加强地震监测,做好地震趋势预测预警工作。抢抓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项目机遇,争取在我县南古镇建设一个地震预警监测台站和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发挥预警警报减震防灾的重要作用。新建5个远程宏观观测点,进一步完善地震宏观观测网络建设。

二是依法加强监管和服务,切实提高震灾防御能力。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及农村民居房屋抗震指导工作,切实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依法把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关。争取创建国家安全示范社区1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所。

第6篇:防震减灾方案策划范文

关键词:地震;防震减灾;档案管理

近年来,我国各个地区都十分重视抗震防震相关工作的部署与实施,中国地震局及其下辖的各级相关单位也逐步对防震减灾项目制定出了较为完善且系统的科研项目档案,在正在建设的相关档案中保存了多种防震减灾项目的数据、文字以及图表等方面的内容。由于当前我国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防震减灾项目,所以科研机构工作的重要任务也转变为防震减灾项目档案的相关整理工作,并且已成为科学建设的关键内容。

1 防震减灾的科研项目档案相关概述

我国对于防震减灾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地震预警、版块活动的构造等基本内容的研究之外,还包括对地震的预测与防御、以及海域地震的研究。研究方面之广,为我国开展的各个防震减灾的项目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近年来,我国地震发生的次数逐渐增多,为了能够有效减少甚至规避地震为我国带来的灾害与损失,我国开始逐渐加大防震抗灾项目的支持力度,使得防震减灾项目的研究种类与研究数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种形势之下,防震抗灾研究项目的相关档案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使得档案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得到了空前的提升[1]。

2 科研项目档案的管理现状概述

2.1 档案管理体系不健全

随着防震减灾你科研项目种类的不断增加,我国对科研项目各项工作内容与流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阶段性的相关规范文件已经无法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第一,档案归档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归档的防震减灾的档案仍然是在科研项目进行过程中所收集的基础性材料,随着科研项目研究种类与内容的增对,其呈现出了极大的局限性[2]。第二,档案没有确定的编号。在通常情况下,进行防震减灾科研项目的验收时采用的都是临时编号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容易造成档案的丢失,而且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2.2 前期控制力度薄弱

相关文件指出,在进行防震减灾相关的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工作时,主要遵循任务同步管理的原则。然而,其中的任务下达与进度检查,尤其是档案验收工作,由于程序的复杂与内容种类与数量的繁多,很难实现管理的同步。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档案部门无法完全控制与掌握科研项目启动前期的工作情况,进而无法实行及时的指导与监督。还有一个原因是项目主管部门没有明确对档案工作进度检查的要求,使得课题专组的人员不够重视档案工作的检查工作。

3 优化科研项目档案的管理对策

3.1 加强档案管理的体系建设

中国地震局档案部不仅是我国进行地震系统相关档案工作的核心部T,而且是管理防震减灾相关科研项目的重要机构。因此,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的体系建设,本文建议中国地震局必须制定一个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并且将档案管理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划分,包括:(1)任务下达;(2)进度检查;(3)验收;(4)报奖考核等四部分核心内容,以此来完善与优化管理科研项目档案的整个过程。

在下达任务的阶段,主管部门应同时下达档案收集与归档的任务及相关要求,促使承担项目的相关部门及时了解项目下达的情况,并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任务书的内容,使课题组能够及时进行课题组的收集清单与档案培训等工作。

3.2 实行档案系统化管理

为了能够使前期工作的控制力度得到有效加强,相关部门在下达检查通知时应将明确的表示出对档案收集整理的相关检查要求,并且充分参照科研项目的进度来实行对相应档案的检查。与此同时,还应严密对课题组的进度实行严密的监督,对于其中不及时、不齐全的文件档案收集行为予以督促,并要求课题组及时补充与完善不及时、不齐全的文件档案[3]。

在档案分类与编号的相关工作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时,项目承担部门还应及时对其进行指导并且为其的整改工作提供帮助。在检查验收档案的过程中,还需在课题负责人进行工作报告的过程中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待验收通过后在督促课题负责人完成验收工作的提交以及申报成果奖励等工作,使档案的执行程序与相关工作实现系统化的管理。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防震减灾的科研项目档案及其管理现状的相关概述,可以得知,我国当前科研项目的档案管理主要存在档案管理体系不健全、前期控制力度薄弱以及电子文件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深刻认识到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的前提之下,提出了加强档案管理的体系建设、实行档案系统化管理以及规范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等对策,以期对防震减灾的科研项目档案的管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莹,张萌,蒋越,姜金征,李林侗.地震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防灾减灾学报,2015,04:94-97.

[2]卢文刚,蔡裕岚,方冰,李晓婷.地方政府地震风险预防与应急准备:实践、挑战及对策――基于广东河源市的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5,01:72-81.

[3]刘如山,李山有,金星,王飞,李吉.关于地震预警政策的研究与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5,04:27-39.

第7篇:防震减灾方案策划范文

汶川地震是我国近年来最为严重、破坏力最大的自然灾难。对其总结与反思,是对防灾减灾工作最有价值的贡献。从被动经受考验到主动角力灾难,四年来,四川省认真总结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经验做法,充分运用实战演练的成果,不断深化对抗击各类灾难和做好防灾救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急协调处置的能力、临灾避险能力、自然灾害预警预报能力、灾害隐患管理能力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这五大能力建设也是其他省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所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临灾避险能力

灾难发生后,如果没有应急通讯、电力、交通的有力保障,决策指挥就会成为“瞎子”、“聋子”、“哑巴”和“瘸子”。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将防灾减灾基础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建设并进一步规范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仅北川县就建设抗震救灾物资储备库73个。加强电力、通信应急保障能力建设,配备应急供电和通信设备,确保震后快速恢复电力和通信供应,不断提高临灾避险能力。

早在2006年,四川省地震局等多部门就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意见》,统一规范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和管理要求。各地依托公园、广场、体育场馆、学校等新建、改建了一批避难场所。截至2012年5月,20个受灾市州和39个重灾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大于2000平方米的避难场所,可满足该城市20%以上人口的避险需求,多数学校确定了避险逃生路线和方法,如宜宾市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的避难场所已投入使用。

据统计,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电网171座变电站、2751条线路停运,部分电网损毁殆尽,四川省电力公司供区内因灾害停电达405万户,直接经济损失达106亿元。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四川省电力公司立足灾区恢复重建和长远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保证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在地震当年即编制完成《四川省电力公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同时配合省政府编制《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能源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规划》,进一步规划完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

为保障灾害多发地区应急的通信需求,四川通信行业把通信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行业中心工作,率先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累计完成通信恢复重建投资188.8 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103%,大力建设宽带、泛在、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灾区通信一步跃入现代化。新建移动通信基站2.24万个,达到3.35万个,为震前的3倍;新建传输光缆4.28万皮长公里,总数达到10.8万皮长公里,为震前的1.66倍。新建成固定交换机容量110万线,移动交换机核心网容量1353万户,业务用房18万平米。灾区宽带接入能力大大提高,城市基本具备户均8M以上接入能力,超过80%的农村地区具备户均4M以上接入能力,北川新县城已具备户均20M以上宽带接入能力。所有县城实现了3G覆盖,通电话的行政村、自然村比震前分别增加289个、1840个,全面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乡镇乡乡通宽带。

为保障救灾道路畅通,四川省交通部门以加快灾后交通恢复重建为重点,一手抓交通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手抓交通运输加快发展。全省交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483个,农村公路29028公里,计划投资842.83亿元。

加强部门、队伍、人才建设,提升政府应急协调处置能力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要把制定应急处置预案作为一项必备环节。应急处置预案,是灾害发生后采取行动的基本依据和指南。历次灾害应急救援的实践证明,各种救援力量特别是专业救援队伍能否快速集结,是影响应急救援成效的关键,也是考验政府应急管理水平的关键。协同作战是实现有序、快捷、高效救援的坚实基础。灾后重建过程中,四川省扎实推进防灾减灾部门、队伍、人才建设。

在部门建设上,2009年,四川省减灾委员会成立,四川省减灾中心成立。同年,四川省民政厅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规程出台。全省21个市(州)和绝大部分县(市、区)政府均设立政府应急办,省级主要部门大都明确或建立应急管理职能处(室)。

在队伍建设上,四川省先后组建了综合灾害救援队、武警四川应急救援队、高原卫生应急支队、民兵应急通信保障大队等。绵阳、攀枝花、凉山等17个市州、56个县区还组建了应急救援队伍,如自贡市组建了6支共250名队员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省卫生厅建立了由242名医疗专业人员组成的卫生应急总队,省电力公司把应急救援队与预备役部队相结合,组建了106人的应急救援特种大队。根据拥有的应急队伍资源,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应急队伍资源及其组织方案,完善政府应急协调处置能力。为使应急队伍具备一流的救援能力,四川省还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和交流。在省级层面完善应急队伍建设的同时,各地各部门也积极探索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使用和保障的长效机制,如公安消防创新建立了“一处着火、多点调派、多线并进”管理模式。

第8篇:防震减灾方案策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基层防震减灾总体能力为目标,全面落实基层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和地震应急与救援基础工作措施,强化政府重视程度,完善部门协调机制,构建社会高度关注、民众广泛参与的防震减灾社会基础,带动全市防震减灾基层基础工作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总体目标:经过3到5年的努力,各项工作措施全面落实,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明显增强,达到抗御本地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即遭遇6级左右地震,建筑物基本不倒,人员基本无死亡,社会基本稳定。

(二)基本要求: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防震减灾试点市的各项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完善,工作机构和队伍健全,工作措施全面落实,地震监测能力、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地震应急与救援能力显著提高,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减灾实效显著。

三、主要任务

(一)机构设置与条件保障

1、设置独立的地震工作机构;

2、地震工作部门的人员编制不少于6人;

3、地震事业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保持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

4、建立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度,成员单位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5、编制防震减灾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和重点建设项目纳入本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

6、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依法履行防震减灾法定职责,制定出台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规范性文件;

7、市地震工作部门依法行政、强化监督检查,在政府行政审批大厅设置地震行政审批服务窗口。

(二)落实地震监测预报措施

1、完成测震台、强震台建设,具有地震实时监控、速报和地震烈度速报能力;

2、建成地震监测中心,建立与省地震信息传输系统相连接的信息渠道;

3、制定震情定期会商、短临跟踪会商意见报送制度;

4、编制震情监视强化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5、加强地震宏观异常观测网点建设,各村普遍建立宏观异常观测点,设置宏观异常观测员,制定宏观异常信息报送制度;

6、开展地下水动态观测,建成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实行专人定时观测、定时报送数据;

7、落实地震监测设施与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措施,划定保护范围,设置保护标志,保护公告;

8、建立群测群防工作队伍和比较完善的群测群防工作机制,落实群测群防经费,执行社会观察员岗位津贴标准;

9、各镇街配备防震减灾助理员,制定防震减灾助理员工作职责,防震减灾助理员能够检查落实防震减灾各项措施,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活动。

(三)落实地震灾害工程性防御措施

1、城区、开发区及占地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的企业依法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

2、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市地震主管部门依据地震小区划结果审核确定一般建设项目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在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的工程项目选址提出许可意见;

3、重大建设项目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并依据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

4、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按照有关规定,提高一档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5、依据地震小区划结果,编制或者调整城市规划与建设布局;

6、组织开展城区、大中型企业、次生灾害源企业和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建立震害预测数据库及其灾害快速评估系统;

7、对已经建成的建(构)筑物进行抗震性能普查和鉴定,并对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进行加固、改建或拆除;

8、组织开展主干公路的桥梁承载能力普查,并建立基础数据库;对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抗震性能差、承载能力低的桥梁进行抗震加固或者拆除重建;

9、对建设工程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落实抗震设防要求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0、把农村建筑抗震设防管理纳入村镇建设规划,组织编制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设计并推广使用地震安全农居地震科技下乡、农村民居建筑抗震技术指导与服务、农村防震抗震知识宣传普及等活动。

(四)落实地震应急与救援措施

1、建立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2、完成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市政府及其部门、学校、医院、商场、社区、企业、事业单位的预案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适应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和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应急演练对预案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3、建立跨不同层级、不同行业的应急联动协调机制;

4、镇街和机关、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等部门和单位,定期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疏散和自救互救演练;

5、建立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及其技术系统,完善与其相配套的信息传递与处置、灾情速报、基层数据库等辅助决策技术系统;

6、建设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系统,购置卫星电话、手持GPS定位仪、发电机、摄像机、照相机、投影仪、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现场办公设备和地震现场工作人员野外宿营、用餐、照明、通信装备;配备地震现场监测设备、宏观考察备用图件和工具、灾情调查用表、越野交通工具等;

7、组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和医疗抢救、交通抢修、电力抢修、水利抢修、通信抢修、卫生防疫等专业紧急救援队伍,并配备救援技术装备和器材,部门或者行业定期进行培训和专项演练,市政府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综合演练;

8、组建不少于100人的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并进行定期培训和演练;

9、市财政预算安排有地震应急救援专项资金;

10、依托大型超市建立地震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应急物资储备与调用机制,建立地震应急物资储备目录与台账;

11、组织开展铲车、挖掘机、吊车、货物等能够用于应急救援的大型机械普查登记,建立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数据库与紧急征用机制;

12、组织编制地震应急避难所建设规划,利用城市绿地、广场、公园、学校操场、体育场馆等建设具有安全避险、医疗救护、基本生存功能的地震应急避难所,并安装指引标志,落实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制定地震应急避难所管理制度和应急疏散预案;

13、建立灾情速报网,每个村至少1名灾情速报员,负责灾情信息的收集和速报;

14、制定地震应急监督检查制度,并组织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

(五)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1、制定年度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2、结合防震减灾助理员队伍建设,建立防震减灾宣传网络;

3、建立市地震部门与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的沟通协调机制,依靠现代化传播手段,采取多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的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4、加强学校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全面推进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活动,中小学校在校学生100%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防震避震演练;

5、重视加强社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全面推进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做到社区有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场所、楼道有防震减灾宣传栏、家庭有防震避震宣传手册、备震包,定期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举行地震科普讲座、地震科普知识竞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6、积极推进企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地震安全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宣传落实工程性防御措施和地震次生灾害防范措施,开展重要基础设施抗震性能普查和抗震加固,提高企业抗震能力和地震安全意识;

7、深入开展农村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地震科技下乡活动,利用“科普村村通”宣传栏张贴宣传挂图,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宣传片,举办地震科普讲座,推动防震减灾知识进村入户;

8、建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经常性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9、建立地震信息报道、地震新闻、地震应急宣传制度与协调机制,制定应对地震谣传、误传事件工作预案,确定新闻发言人并进行培训和演练。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实施全市防震减灾基层基础工作示范市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适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提高全市防震减灾整体能力和应对地震灾害事件实战能力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示范市试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立足于基层基础,着眼于全面防御,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地震安全保障能力。

(二)加强组织领导。防震减灾基层基础工作示范县试点工作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市发改、地震、住建、财政、民政、科技、科协、水利、教育、公安、国土、通信、卫生、公路、交通、规划等部门(单位)和各镇街、企业,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共同落实地震灾害防御措施。

第9篇:防震减灾方案策划范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防震减灾条例》要求,为切实履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推进全市“十二五”期间防震减灾工作目标的实现,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防震减灾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快速发展,机构逐步健全,制度不断完善,地震监测预报等三大体系建设普遍提高,全市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一)防震减灾组织工作体制进一步健全。“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加强了各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建设,组织落实,责任明确,确保突发地震灾害时,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能及时靠前指挥;调整充实了各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了防震减灾日常工作顺利开展;修订完善了各级、各有关部门《地震应急预案》,确保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能够快速、有序、高效进行。

(二)推进了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相继印发了《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人员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市地震应急预案〉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基层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通知》、《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等文件,防震减灾工作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积极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市地震监测能力有较大提高。新建了鄄城、巨野和单县3个数字测震台,测震台总数达到7个;新增了郓城、巨野和单县3个数字强震台,强震台总数达到8个;新增了一批地震宏观观测点,全市地震宏观观测点总数达到145个;电磁台通过省地震局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观测项目包括地电阻率、大地电场、地磁FHD、电离层、强震、气象三要素和GNSS基准站等,是冀鲁豫交界地区唯一的地震前兆综合观测台站。

震害预防工作不断深化。进一步加大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力度,成立了地震行政监察大队,行政审批大厅设立了地震行政审批窗口,实施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和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完成市区和东明、成武、曹县、郓城县城区的地震小区划和活断层探测工作。

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取得了进展。完成了地震应急预案信息化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形成,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开展了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及时正确处置了发生在及邻近地区的多次显著性地震事件。

同时,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利用大地震纪念日、科技活动周、减灾日等有利时机,通过报纸、电视、网络、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社会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二、“十二五”防震减灾面临形势和发展目标

(一)面临形势。近年来,全球强震频发,特别是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发生,对我国大陆地震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华北地区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增强。处于华北平原地震带东侧,历史震害严重,2006年以来,4级左右地震十分活跃,2007年被国家列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震情形势相当严峻。同时,随着全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战略的实施,“五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稳步推进,大项目建设加快上马,如果忽略防震减灾工作,一旦发生5级以上地震,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做好“十二五”期间的防震减灾工作,不仅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自觉增强做好“十二五”期间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动员社会公众,树立对地震灾害的全面防御观;坚持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社会,强化地震安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三)工作目标。夯实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基础,监测预报、震灾防御、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在全市所有县区全面覆盖,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进入省内先进行列。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上述目标,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要具备以下六个方面能力:

1.地震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实现每县区1个测震台、1个强震台和2个前兆台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市级地震台网中心,加强群测宏观观测网建设和管理,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努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2.震害预防能力。县级以上城区全部完成地震小区划,重大建设工程要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其它基本建设项目要根据地震小区划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开展对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抗震性能鉴定;各县区要建设1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指导农村民居建设提高抗震能力。

3.地震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和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系统,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政府对地震事件的处置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

4.震后救助与恢复能力。科学制定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和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设2处地震应急避险场所,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与安置,3日内地震灾区社会秩序基本恢复。

5.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广泛开展学校、社区、机关、乡村、企业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100%,社会民众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强化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的灾害防御意识。

6.地震安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地震安全的社会管理从静态预防型向动态预防型转变,防震减灾组织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建成集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地震安全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震情、灾害等信息公开和地震科学数据共享。

三、“十二五”防震减灾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预报水平。

1.加强地震监测台网建设。科学规划全市地震监测台网,增建、完善各类地震观测和前兆观测台站,完善地震烈度速报系统,构建多学科、高精度、高分辨和实时动态的地震监测网络,获取更广、更多、更全面的地震监测信息。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障各类地震监测设施安全可靠运行。

2.加快推进地震信息共享。依托省地震台网中心和防震减灾信息平台,建设地震信息共享系统,提高震情、灾情、防灾减灾等地震科技信息服务能力,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及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

3.强化基层群测群防工作。继续推进地震宏观异常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各县区至少建成2个群测骨干点,配备地震专业设备,保证数据及时报送;各乡镇和远离主城区的街道办事处至少建立1处宏观测报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每个行政村(社区)要确定1名地震灾情速报员。依托各县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点,构筑全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

4.加强地震会商和短临跟踪工作。创新完善地震会商机制,坚持专业地震监测队伍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积极捕捉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努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短临预报。充分发挥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成果的指导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5.加强社会地震台网建设的指导。指导有关企业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提高大型煤矿、油田、化工厂和特大桥梁等重要工程的地震监测能力。

(二)加强震害预防管理,提高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预防能力。

1.加强震害预防基础性工作。全部完成县级城区地震小区划工作,加强震害防御基础性成果在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的应用,严禁在地震断裂带上规划新建城市新区、学校、医院及重要基础设施工程。

2.提高农村抗震能力。继续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和建筑工匠培训,普及建筑抗震知识,推广抗震技术标准,为农民建房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3.严格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切实把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并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必备内容,严格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各环节审批程序和监管措施,确保工程抗震设防质量。有计划地开展城市建筑物,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和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普查鉴定和加固改造,消除地震安全隐患。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配合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场所。

4.做好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新建超限高层、大型公共建筑、生命线工程、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必须严格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做到“应评尽评”,并依据评价结果严格审定抗震设防要求,确保重要建设工程地震安全。

5.加强地震次生灾害防治。开展病险水库、重点堤防、地震地质灾害和其他地震次生灾害源的排查,做好普查登记,督促落实除险加固和应急抢险抢修等防范措施,确保地震安全。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

1.进一步加强全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和地震应急救灾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做到应急准备常态化。加强市、县级地震工作机构应急装备建设,保证应急车辆、应急通讯和应急供电设施等的良好运行。

2.做好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着力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健全预案的备案、督查、评估和演练制度,定期进行地震应急检查,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促进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全面落实各项地震应急救灾措施,逐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结构完整、管理规范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3.建立和完善各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加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投入,加强专业培训和演练。加强各级各类专业抢险救援队伍联动机制建设,提高各类专业救援队伍承担抗震救灾任务的能力。积极推进县区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和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4.切实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健全完善伤员救治、灾民安置、疫情防控、工程抢险、气象保障、次生灾害防范等地震应急救援救助体系,确保震后救治及时、救援有力、救助到位。加强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地震应急保障能力和保通抢修能力建设,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交通运输通达、电力供应充足、通信联络畅通。加强医疗救援保障能力建设,配齐配全急救设施设备、检测仪器和常用药品,确保在震后能立即进入灾区,开展伤员抢救、转运和治疗工作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推进应急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促进学校、医院、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配置紧急救生避险设备。按照布局科学、种类完善、数量合理、调拨迅速的要求,加强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完善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

5.完善地震信息报道、新闻制度和机制。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健全政府应对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的新闻制度,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原则,发挥主流媒体、政府网站和电子邮件采访系统的作用,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准确震情灾情信息,稳定社会。

(四)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

扎实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的“五进”活动,继续搞好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规范示范学校管理;扩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示范社区试点;逐步开展防震减灾示范企业试点;大力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加大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宣传力度。

四、“十二五”防震减灾重点建设项目

(一)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工程。

为有效提升全市地震应急指挥能力,须加快推进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工程建设。一是建设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增设先进的音、视频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实现地震现场图像资料实时传输功能,为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实施指挥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建设地震台网中心,升级改造地震监测仪器设备和地震资料监测软件,实现地震监测实时监控、自动分析处理、自动异常报警等功能,有效提高地震速报水平;以此为平台,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各县区地震台网中心组成网络,实现对全市地震监测台站的实时监控。三是建设地震科普教育中心,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使之成为面向群众普及地震科普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的教育基地。

(二)市地震监测台网加密建设项目。

针对全市地震监测台密度低和地震监测能力弱的现状,“十二五”期间,

一是加快地震监测台站建设步伐,实现每个县区建设1个深井数字测震台的目标;

二是加密地震前兆台站建设,选择映震能力好的观测仪器,每县区完成2个前兆台建设,扩大地震前兆台网覆盖面,增强对地震异常信息的捕捉能力;

三是加密地震群测骨干点和宏观测报点建设,完善优化现有地震群测骨干点观测项目和仪器设备,按照每个县区至少2个地震群测骨干点、每个乡镇至少2个宏观测报点的要求,切实强化地震群测群防工作;

四是推进强震观测台建设,每县区至少建设1个强震台,改造数据传输方式,全面实现强震信号实时传输,实现中强地震发生后的地震烈度速报。

(三)市城乡地震综合防御基础工程建设项目。

一是继续开展县级地震小区划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城区和东明、成武、曹县、郓城4县城区地震小区划的基础上,完成定陶、鄄城、巨野和单县4县城区地震小区划,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依据,增强城市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二是继续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推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经验,在全市9县区各建成1个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进一步引导广大农民建设抗震民居,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三是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措施。加强县区地震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大防震减灾知识的阵地宣传力度;配合流动宣传教育设施,加强对广大农村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四是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各县区在已建1处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创新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模式,使各县区的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达到2处、市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达到10处,其余学校均要达到县区级地震科普宣传教育能力。

(四)市地震应急与救援基础工程建设项目。

一是大力推进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十一五”期间,各县区已完成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工作。“十二五”期间,要结合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强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按照国家标准,增建应急避难场所基础设施,提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保证万人拥有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面积达到30000平方米。

二是大力推进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市级和县区级要分别建设各自的专业应急救援队和志愿者应急救援队,要做好应急救援装备配置和应急救援队演练。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不少于300人,志愿者应急救援队要达到1000人。县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不少于100人,志愿者应急救援队要达到400人。

三是大力推进地震应急装备库建设。市、县区要分别完成1个地震应急装备库建设任务,市级应急装备库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县级装备库建筑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并按照上级有关地震应急装备配置要求购置应急装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1.依法履行职责。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影响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落实防震减灾目标管理责任制。

2.完善管理机制。按照统一指挥、反应迅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强各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设,推进军地协调、区域协作、部门联动,形成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管理机制。

3.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县区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建设,充实工作力量,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切实保障防震减灾基层管理责任得到落实。

(二)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有效实施监管。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我市有关规范性文件,加强行政执法,建立完善市、县两级地震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抓好执法人员培训,开展法制宣传和咨询服务,加大执法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地震执法管理、责任追究、听证告知、行政处罚、行政督察等制度。建立完善防震减灾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防震减灾需求,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稳定增长投入机制,保证地震监测系统正常运转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宣传教育等工作的开展,并优先安排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使全社会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积极改善防震减灾队伍的人员构成,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推进人才体制和人才机制的创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整体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形成不同层次,满足不同工作需求的人才梯队。建立激励机制、评价机制、流动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才资源的竞争力,提升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将防震减灾队伍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