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弈读后感范文

学弈读后感精选(九篇)

第1篇:学弈读后感范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拂若之矣,为是其智拂若与?吾曰:非然也。

当我读到“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这句话时,我就想到弈秋真是厉害,下围棋在我们国家是最厉害的呢!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意思是说:“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听,只听弈秋的教导,他会细细琢磨其中的道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要仔细地琢磨其中的道理,就能把事情办好!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意思是:“另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心里一直以为天鹅要飞来了,想拉弓用箭把它给射下来。”我们做事情或者学习不能马虎,要认认真真的学习或者办事,上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要认真地听老师说的话,既然是学习,为何不好好地对待呢?

第2篇:学弈读后感范文

围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又称弈,黑白分明,千变万化,玄机重重,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人们常说,人生如棋。从下棋中人们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例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生活中对于一些有决定性的细节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失败)。还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同一事物局外人往往比当事人看得更全面,更清楚)。

清代学者钱大昕也曾记述过一次从观棋到下棋的经历,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刻思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篇文章《弈喻》。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注意一下文中的生字及断句。

2.所有同学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三、文章内容赏析

第一段:

1.请一名同学来读一下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下第一段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2.请一名同学把第一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作者在朋友家里看二人下棋,其中一个人连输了很多局,作者因此很轻视他。不一会儿,这个人请求和作者下棋,作者认为他一定下不过自己。可是刚开局这个人便占得先机,中盘时作者更加难以应付,而这个人仍游刃有余,最后这个人胜了作者十三个子。作者感到很羞愧,此后再看别人下棋,只是默默地坐着。

3.作者前后观棋有何不同?

前: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

后:终日默坐而已。

4.请同学用几组相反的词语来描述一下作者前后的形象变化。

前:跃跃欲试,指手画脚。

后:规规矩矩,一言不发。

5.同学们再次朗读一遍第一段,分析作者前后观棋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作者惨败给一个他很轻视的人――“甫”: 客已得先手;“局将半”: 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 ――客胜予十三子。

6.请同学谈一谈作者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技不如人;二是轻敌。

7.请同学们根据对文章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有感情地齐读一遍课文。

小结:自此之后作者看下棋只是终日“默坐”,因为他知道了,看事容易做事难,因此做人要谦虚,要多向别人学习,不要轻视他人,哪怕是那些不如自己的人。

过渡:其实作者由这件事还引发了其他的思考。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二段。

第二段:

1.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写的是什么人?这些人和第一段中的作者有哪些相似之处?

“今之学者”(不是对某方面有研究的人,指求学的人)。“今之学者”与第一段中的作者当初看下棋同样愿意看别人的缺点,认为别人不如自己,而且看不见自己的缺点。

2.作者在第二段中还论述了下棋和“理”之间又有何不同?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棋之高下,容易判定,但是道理究竟谁对谁错恐怕很难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所谓有得必有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正如第一段中作者观棋、下棋的经历,失了一局棋,却学会了谦虚、谨慎。

3.文章最后,作者对“今之学者”提出了怎样的批判?

“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把第一段和第二段联系起来,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4.其实文中提到的观弈者就是作者,可作者为什么不说“曾予之不若已”呢?

这正是作者批判今之学者的一个前提,作者不同于今之学者,懂得得反省自己,向别人学习,不标榜自己,只是以一个观弈者的身份,就事论事,使其论述更理性,也更有说服力。

小结:作者在第一段写完下棋之事后,有意宕开一笔,拓展开去,不仅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读者的印象,使文章的意味更为深远,而且也使得文章本身显得有波澜,有起伏。

探究:本文主要是针对当时的“文人相轻”的现象提出来的,那么今天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发生呢?请同学们谈一谈。

总结:本文以下棋为喻,通过对自己在由观棋到下棋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心理感受的叙述,联系当时学者常常喜称人过、爱吹毛求疵的行为,生动地说明了生活中一个人们往往司空见惯却并不留意的道理,即观人之失易,见己之失难。人不可能总是正确的,也不可能没有一点过失,因此,只有“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才能比较公允地评价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如果不管真理之所在,只是一味地“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就会导致无休止地争论,也就永远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本文的主旨在于警戒那些主观臆断、盲目自强不知以为知的人,从而教人领会做人的正确道理。

结束语:其实老师个人很崇拜那些会下围棋的人,最主要是佩服他们敏锐的思维、细致的思考,因为只有会思考的人,才懂得如何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才是真正的智者,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真正的智者。

板书设计:

弈 喻

钱大昕

(前)观棋――嗤

下棋――赧

(后)观棋――默坐

訾古人失、称今人失

见人之失、不见己失

彼此相嗤,无有已时

第3篇:学弈读后感范文

假如卢弈以后会出名,那就是从“养生堂”龟鳖丸的包装设计开始的,典型的东方风格一上市就征服了老百姓。龟鳖丸日后创造了上亿的利润,而在“眼球经济”的时代,谁都知道包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盒盖内侧曾有一个小图标题为“吉祥子创作”,“吉祥子”就是卢弈和她的两个朋友。那是1993年,卢弈是文化馆里一个成天挂挂横幅的小美工,从没做过平面设计,从未涉足商界。但人就怕“认真”二字,她在宣纸上改了足有七八十稿,请书法家修改,请人刻印章,碰到谁都问“你看这个小乌龟好不好啊”。半年后,他们的小乌龟终于赛过了所有竞争者,得到报酬800元人民币,而再过了几年,一位香港名设计师受邀在此基础上套了金版,包装“身价”却升到了十几万。

卢弈后来考到著名的浙江美术学院读“视觉传达”专业,才读到二年级就觉得哪儿不对劲,因为太舒服了,不是自己出了问题,就是教育制度出了问题。家人听说她居然有退学的念头,就知道她“口出狂言”的毛病又犯了,别理她。卢弈一直不是一个“乖”女孩,总是在活得好好的时候停下来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嘛不换个活法。她有一个随笔录,字字珠玑,都是自己问自己答的总结,一直搁在手边。

当时她整天就是在做作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虚拟的包装设计,而她是在外面实干过才走进象牙塔的,所以很清楚真正的平面设计要比“作业”丰富得多。卢弈想,虚的有什么意思,骗骗自己而已。于是,她的作业就搬到了学校外面,同学们还在用铅笔橡皮涂涂抹抹的时候,她已经有公司赞助,用电脑操作了,作业甚至在货架上和街头成批地出现,“朵而”胶囊包装、杭州“老面馆”招牌、昆明“世博会”展厅设计、“健康无限”缅甸工作年报都是她这个时候的作业加作品。卢弈其人成了老师同学眼里的“不务正业者”,但她成绩实在很好,有趣的是,现在她留校任教,身份一跃成为大学老师兼平面设计师。

工作时的卢弈一进入角色,就像走火入魔一样,接电话时六亲不认:谁?干嘛?再见!恶狠狠地三句话结束。常常是深更半夜饿了,就披头散发、踢踢踏踏踩着双拖鞋下楼买牛奶,在电脑前她总是要做到想吐为止。卢弈说,做这一行时,你就得忘记自己是女人。

第4篇:学弈读后感范文

你养成倾听的习惯了吗?(认真听读短文两遍,然后按要求答题10分)1、 短文中的“瓶子”、“小铅锤”各代表什么?(4分)瓶子代表 小铅锤2、 把表现小梅高尚思想的一句话写下来,想一想,这是一种什么精神?(3分)3、 你听短文后,有什么感想?请说说你的感想。(3分)积累运用一、我会读拼音,写句子(8分)yuàn chéng fēng pò wàn lǐ làng , gān miàn bì dú shí nián shū二、我会分一分。(5分)快乐 搓搓手 伤心 害怕 逃避 惭愧 懊悔 摩 踩着 揪着表示心情的:表示动作的:三、我会积累,能用 “看”的同义词填空而不重复。(3分)( )准目标 登高远( ) ( )读书报( )言观色 熟视无( ) 环( )四周四、我会写句子。(6分)(1)读句子,我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2)读句子,我学习用词语照样子写句子。因为水面很平静,所以像一面镜子。(3)我会写“雇请”的反义词 ,我还能用这一组反义词写一句话。五、我会背,会按课文填空。(5分)1、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 ,白桦 ,还穿着 。2、弈秋, 使 ,其一人 ,帷弈秋 ;一人虽听之, 有鸿鹄, 而射之。六、回顾一下,本学期学习了( )首古诗,其中哪一首古诗是字赞美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忍不拔的精神。读古诗要读出韵味、节奏、重音,自己轻声诵读一遍,用“/”划出节奏,“”标出重音。(6分)

第5篇:学弈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庄子》;审美文化;生活;感性;多维构成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042 — 03

陈炎主编的《中国审美文化史》〔1〕及周来祥主编的《中华审美文化通史》〔2〕都有庄子的重要位置,古代审美文化中的庄子呈现的更多是一种理论形态,与“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庄子并无二致。异彩纷呈的当代审美文化,庄子也没有缺席,不过显现的不是理论形态,而是当代人从中读出的生活智慧,甚至不乏感性形态。2007年《于丹心得》的大热引发了一场庄子文化的风潮。2007年至今,大学教授、媒体人、作家等各类作者出版的有关庄子的“心得”式、“生活宝典”型的大众读物不下100种,若从当代审美文化的宏观视域观之,《庄子》的文化风潮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庄子》当代审美文化”。1990年代以来的当代审美文化讨论将其理论内涵聚焦于生活与感性层面,《庄子》当代审美文化也不缺乏这两层维度。有关《庄子》的大众读物大都将自己定位为面向大众生活的指导书,如《给大忙人看的庄子》(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庄子叫我们想开点》(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年版)等等。而说庄子感性,似乎有点困难,庄子是历史人物,仅从画像上来看,他的确不够帅气,更谈不上性感。但当代审美文化中的感性没有局限在视觉,它是一个“穿越”性的词,在很多场合和境域都能遇到。比如我们说“于丹讲得好”、“书写得好”,这个“好”字就包含着感性意义,我们完全可以将之替换为“痛快”、“过瘾”等一些明显带有“感性”色彩的词。看来,当今《庄子》的生活与感性维度并不匮乏,但它们不是《庄子》的本然属性,而是当代审美文化中媒介、消费、经典符号及文化博弈等要素多维形成的结果。

于丹讲得好

于丹现象的成因首先是于丹讲得好。《百家讲坛》开播十余年来,真正大红大紫的人物就两位,一位是学术超男易中天,另一位是学术超女于丹。“学术”与“超男(女)”联系起来显然有谐谑甚至是挖苦的味道,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称谓也分明表明了学术与流行文化现象的分离。易中天、于丹来自学界,但他们所讲的内容并非学术,充其量只是治学的衍生品。学术不可能大众化,其衍生品却可以畅通无碍地进入大众生活,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在当代社会,取得大众的关注是文化事件成长的前提,于丹无疑做到了。

于丹讲得好,“好”字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形式,其二是内容。就“形式”而言,于丹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她讲课铿锵有力,声情并茂,与那种一板一眼的学究式讲法有很大不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是有效传递信息的关键。抓住注意力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注意力留驻,这就要靠内容了。于丹讲的是《庄子》,《庄子》是众所周知的文化经典,但这不是留住大众的关键理由。于丹吸引大众的法宝在于她讲《庄子》的具体方式,她首先把《庄子》玄妙的哲理还原为一个个生活道理,再用小故事进行串接,这样的《庄子》浅显易懂、精彩生动。于丹传布的庄子思想是与当下生活对接的生活智慧,自然能受到大众的欢迎。

形式侧重于感性,内容侧重于理性,二者并不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由形式的好进而关注内容,内容好又会引人反观形式,这时的形式已不是给人以第一印象的形式了,而是观众经过对内容与形式的全面评价之后形成的身心愉悦的整体表现形式。在这种高级形式中,感性和理性融合在一起,而更加侧重感性。如我们常说听人讲课“如坐春风”,这个比喻形容的分明是一种舒畅的感觉。看来,说于丹讲得好,这个“好”字的含义中,感性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当代审美文化中,“感性”已超越了经典美学对它的限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庄子》作为当代审美文化现象,感性元素实是一种基础构件。

媒介的“超链接”作用

于丹讲得“好”,如果只在高校课堂上讲,知道她的人毕竟有限;在电视上讲,就不一样了,广大的受众都有成为于丹拥趸的潜力。虽然,由于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电视一家独大的局面早已被打破,但现在的媒介也早已超越了各自为政的阶段,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媒介组织。电视、网络、纸媒等媒介已经形成了联动,电视节目火了,网络、纸媒肯定顺势而上;同样,网络、纸媒上有什么新鲜事,电视节目也会有选择地进行追踪。这样,电视、网络、纸媒等媒介已经成了彼此的超级链接,只要在一种媒介上引起关注,就很有可能迅速成长为一个颇具影响的文化事件。可以想见,于丹讲《论语》初期,关注她的人并不多。当时于丹的名气还不够大,《百家讲坛》是一个老牌节目,也无需进行刻意炒作。于丹的大热完全是由于她讲得好,继而在网络、纸媒等媒体上传布,更多的人被吸引来看于丹的节目,于丹由此迅速成长为一个文化新星,她趁热打铁讲得《庄子》自然也引起了人们的青睐。在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发达的媒介,也就没有今天的于丹和《庄子》。

媒介不仅仅是成因,其本身也是《庄子》文化现象的构成要素。“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这句广为人知的话意在说明“对人的组织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3〕,也就是说媒介操纵着社会文化现象的结构过程。他在《理解媒介》一书第二版序言中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环境并非消极的包装用品,而是积极的作用过程。”这句话如果放在《庄子》审美文化现象中可以理解为:多种媒介组成的媒介帝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环境,这种环境保证了于丹、《庄子》等信息的迅速流动,并最大限度地将之与大众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火热的文化景观。媒介在这种景观中绝不是一个外在的装饰,而是深入文化肌理起积极构造作用的关键元素。没有发达的媒介,也就没有当代瞬息万变的文化现象,也可以说“当代”一词本身就内置有媒介的意义。麦克卢汉还将媒介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提供高清晰度信息、受众参与度低的媒介就是热媒介,提供低清晰度信息、受众参与度高的媒介就是冷媒介。热冷媒介的分类或许还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但清晰度与参与度的对比的确指出了媒介传播作用的一个重要事实。当代的媒介帝国,就其整体效果而言偏向于“热”的一面,信息的记载、传输等都维持了较高的清晰度,高清晰度也就阻断了受众对信息的深度加工与介入,受众更多的是停留在感性认知的层面,从而确立了当代文化中感性的统治地位。大众对信息浅尝辄止的接受促生了大批的“热”文化现象,《庄子》现象也是其中之一。

消费的文化参与

“消费”是一个中性词,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经济行为,不过,这种中性的理解较适用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时代。生产力水平较高、社会物质财富大为丰盛的时代,“消费”一词就承担了远超过经济行为本身的意义。如波德里亚所说,消费是“当代社会关于自身的一种言说,是我们社会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4〕,也可以说,与“媒介”一样,消费不仅是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因,它带来的社会变化也使其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在波德里亚看来,生活在丰盛时代的人们被“物”包围着,这种物不只是单纯的消费材料,还包括附加在消费材料上的意义。如日常生活用品,在功能大致相当的情况下,不同品牌及广告宣传对该品牌的定位就成了这种消费材料的意义。当代社会,消费的内涵更多的指向消费材料的“意义”,“功能”倒成了一种附加的东西。

任何热文化现象都有导向消费潮的潜在可能,因为“热”也就意味着流行与时尚,用现在一个比较时髦的词来说就是“人气”。如果一种文化现象人气旺盛、关注度高,商业策略运用恰当就很容易引起消费热潮。西美尔时代的时尚与今天有很大不同,但他对时尚的言说却有穿越时代的力量,“时尚的目标特别接近于纯粹的金钱拥有”〔5〕,这句话明确指出了时尚与消费的密切关系,由此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一些人用极端手段获取金钱、追慕时尚的行为。消费热潮中,人们购买的主要是一种感觉,一种由时尚孕育出的狂欢心态,这就是消费品的意义,其物质形式仅仅是承载这种意义的外壳而已。

于丹的大热自然引发了《心得》的热卖,数百万册的销量无疑创造了一个消费神话。而我们不禁要问的是,在这数百万的购买者中,真正认真品读此书的会有多少呢?这个数字无法统计,但可以想见的是,认真读这本书的人不会很多,它作为时尚品的意义要大于作为一本书的价值。或许象其他许多时尚品一样,它最为合适的归宿就是房间里的某个角落,在那里它只是它的主人曾经追逐时尚的一个见证。《心得》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时尚物品,它还承载着更为丰富的文化意义,而这种文化意义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仍然要靠消费来引导。《于丹心得》热卖之后,出版商看到商机,纷纷推出《庄子》的“心得”式作品。这些作品具有明显的休闲、娱乐指向,其热度虽然无法与《于丹心得》相比,但连续几年的出版、100多种的数量也使这些作品渐成气候,人们已渐渐接受这种解读《庄子》的方式,《庄子》的影响范围因而也在慢慢扩大,《庄子》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占据当代文化的一席之地。毫不客气地说,消费导引的这一出版现状正在悄悄改变着当下的文化格局,消费作为当代文化的构成元素由此可见一斑。

经典的符号价值

“经典”的身份并没有在《庄子》“热”现象中起到关键作用,但“经典”的广告效应确乎提升了受众的参与度。在于丹掀起的《庄子》热潮过后,《庄子》并没有像其他流行文化现象一样淡出大众的视野,而是在出版商的推动下继续维系了一定的热度。《庄子》能够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发挥余热”无疑受惠于其“经典”的文化地位,只不过“经典”的内涵已悄然发生了转变,即由学界的、官方的经典转变为大众的经典。

《庄子》成为经典应始于魏晋。魏晋时期尚清谈,《老子》、《庄子》、《周易》被视为“三玄”,谈论注解者甚众,“三玄”的名号也就意味着《庄子》“经典”地位的确立。自是之后,历代解庄注庄者不绝如缕,《庄子》的经典地位遂得以巩固。西学东渐以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庄子》自然不会受到轻忽。学界对《庄子》的研究一方面延续了注解的传统,另一方面则融入了现代内涵与西学视野,后者在现代语境中尤其重要。同时,作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也在普及之列。直至今天,这两方面的工作都在扎实推进,《庄子》的经典地位当然毋庸置疑。但对于大众来讲,《庄子》更多地是一种橱窗里的经典,只能观赏而无法触碰。《庄子》艰深的思想将很多人挡在了封面之外,人们只知其名,难知其味。

《于丹心得》为大众打开了《庄子》,后来跟风出版的众多《庄子》读物走的也是大众路线,这一现象给人的印象就是《庄子》这一传统经典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大众终于接触到了传说中的经典。但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经典与学界的经典已经大不相同,“心得”类《庄子》摆脱了注解传统、学术理路,融入当代生活智慧,成了一种通俗读物,这也是于丹饱受争议的根本原因。此时的《庄子》如果还被视为经典的话,它已经是被当代文化重新建构的经典了,或者说《庄子》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获得了重新编码,官方的、学界的经典在当代的《庄子》这里只留下了一个厚重的符号。当然,重新编码后的经典在内涵上并非与此前的经典完全割断了联系,因为很多“心得”类读物的作者都是学界中人,他们的作品肯定有对传统的承续,只不过在写作目的上更多地侧重于当下生活。

中国的当今社会已有比较浓厚的后现代氛围〔6〕,很多经典在当代语境中都面临着被解构的命运。虽然解构之风盛行,但经典思维依然存在,因为解构的同时也在建构,建构的过程仍然会出现经典。当代娱乐文化尽可以对《庄子》重新编码,也可以将这种重新编码看作解构,但要注意的是,它消解的是《庄子》的经典阐释,而不是其符号性的经典地位。不仅如此,这一编码过程还须大大借重《庄子》的经典地位。即使在重新编码的读物中,也能分出等级来,名家、著名出版社的书相对来说较受重视,人气较旺,这也能反映出经典思维的存在。“经典”的问题非常复杂〔7〕,不论如何,《庄子》的经典价值都在其当代审美文化现象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化博弈的力量

一谈到博弈,我们自然会想到博弈论。博弈论是一种有关策略的理论,力求在双方或多方势力较量中寻求均衡。而文化博弈,如果不考虑经济、政治等元素的介入,完全没必要涉及策略,异质文化的碰撞交流总能激发出文化活力,促进文化的良性发展。王国维曾大赞“佛教之东”对“吾国思想凋敝”的补益作用,近世传入的“西洋思想”又被他称为“第二之佛教〔8〕”,可见“西学东渐”所带来的文化能量的巨大。庄子躬逢其时,西学与中国文化不同的观念、方法等极大地丰富了《庄子》的诠解空间,庄子也因而焕发出新的活力,游走于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之间。近代以来对《庄子》的新阐释主要是学界的努力,而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庄子》又不得不遭遇大众文化的语境,传统与当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博弈也使庄子迅速成长为一个文化明星。

学界对《于丹心得》的指责是显见的文化博弈,但在此之前,有关《庄子》的文化博弈已然展开,《于丹心得》可以说就是博弈的一个结果。于丹在讲《庄子》之前考虑的问题应包括《庄子》的本文、经典的阐释、传播的效用、观众的接受能力等,这几方面的问题其实就是传统与当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问题,于丹在其中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赢得了大众,也为自己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其后引发的争议可以视为已经潜存的文化博弈的外显化,赢得大众的于丹几乎没费什么口舌便在这场大众瞩目的博弈中占取了主动。于丹赢得了经济利益,不能说于丹赢得了文化博弈,文化博弈很难用输赢来论。学界中人的退却不代表精英文化的萎缩,《庄子》的经典阐释依然是学界一以贯之的研究热点。这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角力最显著的一个结果就是扩充了庄子文化的影响力,大众可以不必掩饰他们对晦涩的经典阐释的厌恶之情,但他们最起码知道了学术的庄子与大众的庄子存在着不同。所以,文化博弈,受惠的是文化自身。有关于丹的争议结束了,但《庄子》引发的博弈并没有结束,《庄子》大众读物的撰述者不得不面对多种文化势力的交锋,况且很多作者属于学界精英阶层,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在他们身上的拉扯可能更为剧烈。正像西学与中学的碰撞激发了中国文化的活力一样,经典阐释对大众读解的渗透也会提高庄子的文化活力,大众文化的兴盛同样会引发精英阶层对庄子审美文化的重新定位。

〔参 考 文 献〕

〔1〕 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C〕.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2〕 周来祥.中华审美文化通史〔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2008.

〔3〕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4.

〔4〕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66-227.

〔5〕 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吴燕(上燕下曰,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74.

〔6〕 曾艳兵.东方后现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6篇:学弈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 高校;教学案例;师生互动

[作者简介]黄杰华(1970—),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管理学。(江西南昌 330013)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案例教学博弈分析与师生互动模式研究——基于信息认知视角”(JXJG-11-3-24)阶段性成果。

什么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特征,如何通过师生互动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和理解。

教学案例(Case Method)起始于1870年,当时由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发现的,后来在郑汉姆(W.B.Doham)当时任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的不断推广下,迅速从美国传播世界各国,由于此方法通俗易懂,因此被认为是未来教育学成功代表的方向。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将教学案例引入于教学之中。

案例是指在现实生活中真实而又具有一定说服力并可作为典型事例供读者参考,且通过此件事可以让读者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教学案例虽然出现的形式是以写作为主,但它和论文、教案、教学设计和实录又有着不同之处。譬如:论文一般是以议论为主导,从抽象到具体对某件事情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说明;而案例主要是通过某一个故事,针对此事来阐述说明道理;一个是在教之前已产生了,另一个是在教之后才出现的;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师生互动是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的一种转变,它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创新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1]。

一、教学案例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与探讨

1.教学案例法也称为教学实例法,它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的,由教师运用具体的教学案例指导学生思考、探索。教学案例一般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案例的核心部分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老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反复讨论教学方法,师生之间不断的交流及对事情的正确认正,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为能更好更有效的将教学案例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首要前提就是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疑难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勤于研究新观点新认识。其次,就是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且要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能力。最后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是占主导地位的,自身对事物的认识要有高度的清晰度。

3.教学案例是实现课堂内外互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传统的教学内容的一个改进和扩充。为让学生在学习对案例的发生有更强更好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就要让学生学会从课堂内走向课堂外,带领学生进行课外调研,将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变成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实验,让同学们用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来激发他们认识世界和分析社会发展的能力[2]。

二、教学案例师生互动的博弈分析

1.博弈论的含义

博弈论自1928年由冯·诺依曼认证以来到如今已具有悠久的历史了,它作为当今一门脍炙可热的学科,在各种领域中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它的研究分析和探讨 。现今的博弈论已发展到了各个领域,譬如:教育学、国防军事战略、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社会学、生物学等等学科中,博弈论主要是根据信息分析和对能力的判断使研究者利益能得到最大化的一种理论决策[3]。

2. 高校教学课堂中的博弈论

博弈论需要具备几个条件:参与者、行动、信息、效用、均衡等[4]。博弈论根据它对事物的假设不同也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合作博弈,另一种是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一般来说是指参与者对博弈者的行为通过某种契约进行约束,使合作者不致于偏离合作的轨道,而非合作博弈者是因为参与者之间没能有任何可约束对方行为的一种策略,这样就会出现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双赢或多赢,并违背合作原则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5]。教师采取教学案例的目的是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案例来拓宽自己的视野,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合作博弈[6]。

在教学案例中,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讨论乃至辩驳,在此过程中学生作为独立思考的主体参与,与非合作博弈强调的个人理性相一致。非合作博弈论是以追求个人利益为主要目地。但是在教学案例的课堂上,非合作博弈论又是另一种情形,它是指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任何人可以自由地对对方的观点提出质疑和反问,不存在一个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协议[7]。

3.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这一领域中,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中的主角。课堂并不是指一个空洞的物理空间,它主要是反映出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心灵的交汇。正如中国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曾经就说过这样的话:“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从这翻话中能深深的体现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一个单一的主体他们的地位是双主体[8]。

(1)师生互动首先要学会相互尊重,情感沟通

教学能力的强弱和业务水平的高低不单单取决于教师本人,从根本上来说是对师生关系所处位置的一种取向。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喜爱与信任,首先是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关心和尊重,师生只有生活在相互尊重、和睦融洽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勇于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和他们独到的见解,充分释放他们的正能量。

师生互动中情感的交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其所学知识及学科的一种认可, 常言说得好“亲其师重其道”,学生对其学科产生共鸣时学习的效率无形中就得到了一定的提高[8]。

(2) 师生互动其次要启发学生敢于探究创新、积极参与

近年来,西方在教育方面使用一种较为流行的“头脑风暴法”取得不错的成效,中国在实践教育中引用了此方法,发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是在教学中通过某例案促使学生自己探究迷津,开动大脑,并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可以提供多种解答方式。正如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利用这一教学方法应遵循的规则是:禁止批评;倡导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研究;鼓励畅所欲言;奖励各种发明创新,对同一个问题能提出多项不同的见解,开发思维方式,提高洞察能力;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使其拥有自主选择和参与的权力;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的问题向教师提出质疑,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予到教学中来。

(3)师生互动产生的效果

师生互动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博弈,但它是在多种情形的约束下产生的一场博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微妙的,不存在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因为它们之间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对立,当双方对立到一定的程度时,它们会去寻找一种平衡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9]。

笔者对于影响师生互动的因素,在此作出以下揣测:

1.多数学生对教师有一种敬畏之情,这与千百年来的尊师重教的传统有密切关系,形成学生固有思维形式。

2.学生课前没做好预习环节,缺乏交流互动的基础。

3.部分教师形式性的互动使学生缺乏积极性。

4.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呆板缺乏亲和力。

因此学校要获得双赢的效果就一定要建立一个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只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师生间情感自由的交流来提升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独立的创造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精密的研究能力以及坚定的实践能力等等,才能让学校、教师、学生在共同的利益下获得双赢[9]。

第7篇:学弈读后感范文

名人的成长历程引人关注,而许多人似乎对影响名人性格与心理形成的其它方面不够注意。事实上,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难以被外人完全解读的,但许多窗口却是可以一窥堂奥的最佳视角,一个人的爱好正是如此。

曾国藩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的学说、思想为许多伟人、名人、高官要员所推崇。毛泽东年青时,曾对曾国藩倾服备至,说:“吾于今人,独服曾文正。”现藏韶山纪念馆的光绪年间版《曾国藩家书》中,数卷扉页上都有毛手书的“咏之珍藏”。他曾说:曾国藩建立的功业和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取法。认为曾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孕群籍而抱方有”,是国学的入门书。曾国藩治军最重视精神教育,毛泽东一生很注意这点。曾国藩视“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毛泽东建立红军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推崇倍至,他的案头常年摆放着《曾文正公文集》。蒋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僚属:“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礼”,“曾文正家书及书礼......,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在黄浦军校,他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他认为曾、左能打败洪、杨是他们的道德学问、精神与信心胜过敌人。

曾国藩是近代史上争议颇多的一个重要人物,对他的评价往往截然不同,“誉之为圣相,谳之为元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和确认,曾国藩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棋迷。围棋的爱好,伴随着他的一生:围棋磨炼着他的性格,带给他愉悦与启发,并在他的人生履历上留下深深的印痕。

一、一生嗜棋对局无数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心切,早早地对曾国藩进行封建伦理教育。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也就是那时他学会了围棋,围棋丰富的变化、玄妙的棋理、独有的趣味让曾国藩一下子着了迷。由于家乡文化人不多,加上曾国藩天资聪明,邻里间鲜有敌手。这让曾国藩又多了一份成就感,引发出更加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一直伴随着曾国藩的一生。

曾国藩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后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清同治十年(1872年)二月病死于南京,终年62岁。

曾国藩一生嗜棋,这一点我们从他的部分日记和《清人逸事》一书中可看出他频繁的弈棋活动。他28岁中进士,升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即见有关他弈棋的记载。在道光二十一年起可查阅到的13年的日记中,可以知道,他先后曾与53位棋友对弈。这些棋友大多是湖南同乡,有的是亲朋好友,有的是亲信幕僚或湘军中的文职官员,有的是专程来请示军务的下属,有的是换防调职的过客,有的是为他本人或家属治病的医生,有的是终身不入仕途而喜弈棋的文人。与曾国藩对弈的还有著名棋手王黄冕(南坡)、兄弟曾国荃及弟媳等。

据不完全统计,这13年里,曾国藩和他的对手不间断地下了1370多盘围棋,在旁观棋的还不算在内。大约以每天两局为多,也有一天下3局,最多时下6局。

曾国藩的围棋生涯,始自清道光19年。起初,与家乡同窗好友对弈;以后,则与同僚幕友对阵。一直到同治11年病逝。其弈棋史长达33个春秋。

在曾国藩的一生中对局的次数已无从完全统计,但从一些支鳞片爪的记载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曾国藩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棋迷:无论身处高位,还是病入膏肓,他都从不曾放弃对弈。也许对这位一代权臣来说,惟一让他感到快乐与放松的便是下棋。

二、一代权臣本色棋迷

说曾国藩是个嗜棋如命的大棋迷,一点也不过份。在清朝,人与人之间的尊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曾氏棋瘾发作,则不顾封建等级尊卑的界限,他可以和官位同品的漕运总督吴棠对弈,也可和小小的桐城县令手谈。即便是一个普通举人也能在楸枰中赢得这位大人物的好感。曾氏不论在自己的官邸或是外出视察,不论是室内或是舟中,不论严寒酷暑,只要有棋下便兴意奋发,即使军事战败也可置于脑后,自己生病也不在乎,甚至弟死妾亡也影响不了他的雅兴。他明知下棋未免会贻误政务军机,但因太入迷了,势难戒掉,只好任自下去。

曾国藩认为下围棋“最耗心血”,多下后“头昏眼花”,有时“眼蒙太甚”。“明知旷工疲神,而屡蹈之。”甚至还曾发誓戒棋,说再下围棋便“永绝书香”。有时为了戒棋而只观战,结果仍“跃跃欲试,不仅只见猎之喜,口说自新,心中实全不真切。”戒棋的结果是愈戒瘾愈大,终于成了一个不可救药的大棋迷。

不信吗?有实例为证。

曾氏在道光年间入宫内值班,至勤政殿引见前要下两盘围棋过瘾。

咸丰九年,在三河战役中,湘乡大将李续宾和他胞弟曾国葆被太平军击毙,同年湖南宝庆(今邵阳)被太平军围困,曾国藩“心急如焚”,但仍与棋友吴子序下棋两局。

一次他自已疟疾发作,手疼又生坐板疮,仍不忘下棋“解心烦”,看完病便拉医生郭霈霖下两盘。咸丰十年七月,当曾国藩和程桓生下围棋时,忽接圣旨,清廷补授其为两江总督要职,他仍坚持棋局收盘后才接见道贺的客人。

咸丰十一年太平军英王陈玉成围歼湘军三百余人,曾氏一面大叫“心烦意乱”,竟然又下了三局棋。同治二年二月在丁家洲船上,一日之内下了六局棋,每局约两刻许,创造了一日弈棋的最高纪录。

八月正当高温季节,“汗下如雨”、“汗透中衣”,他仍全神贯注在棋盘上。

七月,“金陵解围战失败”,他“寸心如割”,又下了两局。

其妾陈氏病重吐血,他不放手中子,妾死哭声凄凉,“心绪殊劣”,他又与欧阳兆熊连弈四局以解哀愁。

同治三年,太平天国京城天京(南京)失陷,他由安庆赶到金陵,亲自审了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后,在一时无对手的情况下,便与其弟曾国荃草草下了两局,认为这样才算未虚度时日。

太平天国失败后,同治四年四月,清廷调他去镇压捻军,他自南京北上经扬州、淮阴、泗州、徐州到中原地区,后因“剿捻”失败,“焦灼之至”。但曾国藩却与医生刘开生比试争创佳绩。

在山东登泰山,上山前在泰安屈居考棚先下两局,四天后下山再下两局,心犹未甘。

返宁途中在淮安遇围棋好手吴棠,按说战事失败心绪不宁,理应闭户反省,可是曾氏却连弈不休,竟在十七天内酣战六十八局,只想在棋盘上作最后一搏以自慰。

曾国藩下棋时,一方面是因为自己酷爱围棋,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下棋来摆脱疾病的困扰。据记载,他“终身患癣,每晨起必围棋,公目注楸枰,而两手自搔其肤不息,顷之案上肌屑每为之满。”语虽夸张,足见其全神贯注,志在必胜的架式。曾氏下棋还有一点,即他将围棋战术用于实际军事用途。他的部将向他报告清将多隆阿收队之法甚详,他便命来人“以棋子摆列阵式”进行实战模拟,颇有收益。

至于平时,曾氏作为清廷大员,自必公务繁冗,每日都要审阅各路军报和清理大批文书。再说曾氏诗文、书法又是很出名的,求者极多。一次,曾氏在处理两百件公文后,仍要下两局围棋才入睡。一天在接待来访者五次后,仍要下棋两局才入内室休息。有时一天为来访者书写对联十七副,如此疲劳也阻止不住他的弈兴,有时半天内分别与两人对阵。

为了克制自己的棋瘾,他曾采取消极的观棋战术。咸丰九年十二月,已是子夜二更,他旁观李榕与鲁秋航夜战两个小时,四点才入睡。几天不下棋,实在难熬,便悄悄到友人或品级较低的官员如胡莲舫、毛鸿宾等家中挑战。总督大人移驾,下属岂敢不应命,于是“为棋所困,费光阴至一时之久,妨正务,以后戒之。”便成了一句空话。不仅如此,有时棋兴未尽,夜间二三更进了内室,还要自摆棋谱,再玩味回嚼一番。

相传曾国藩曾与当时的大国手周小松进行过一番较量。周小松,名鼎,江都人。出生于嘉庆年间,从小好棋。十八岁从秋航学棋,受二子下了一百余局。以后又拜董六泉为师,二十余岁成国手。

周小松曾游历全国各地,称霸棋坛达半个世纪之久。清末十八国手中,除潘星鉴、申立功、金秋林、任渭南四位外,其余都较量过,只有陈子仙与他不相上下。

光绪十三年,周小松年近七十,这年他三访京城,与在京的刘云峰等国手对弈于肃王府,棋力不减当年,无人能赢他。

周小松为人正直清廉,平易近人,每次与人下棋,都尽其所能,从不接受达官贵人的贿赂而让子。相传曾国藩曾请周小松去下棋,曾国藩棋瘾很大,但事实上棋力却一般,为了能与国手一较高下,也不顾身份高低,由周让他九子。可周小松完全是书生意气,一点情面也不讲,他先是四处打入,布下援兵,然后把曾国藩的棋分割成九块,每块都仅能成活。曾国藩大怒,把周小松赶出了大门。

曾国藩如此嗜棋如命,许多以他为题材的历史小说都不忘他的这一爱好。唐明浩的历史小说《黑雨》与高阳的《慈禧后传》对此都有非常详尽的描写。

三、好棋之意非在棋枰

古往今来,围棋是许多名人雅士所推崇的一项爱好与娱乐:因为围棋中复杂的算度一如生活与事业中许多需要解答的难题,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加以落实,一个步骤一个步聚地逐渐推进,而这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围棋公认费时比较长,这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心性与修养,性格急躁的可以通过弈棋来磨炼性情,比如练字必需磨墨。性格不静的人更能提升自己的修为,至于一个更高的境界。人的内心如水,真正有肚量与抱负的人,心常常像大海一样,正如同《世说新语》中所说的“扰之不浊,澄之不清”。仿佛谢安之大敌当前,仍然从容依旧,虽然他内心一样风起云涌,但他绝不示于外人: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将士们的情绪与斗志。而对于曾国藩来说,围棋既是他调剂身心的良方,也是他修炼心性的秘诀,更是他感悟用兵与处世之道的依据。

曾国藩善于结纳人才,很多人也想依附于他的门下,所以他的幕府里聚集了一批在当时颇有声望的贤士。曾国藩酷爱围棋,每日清晨,都要请有相同嗜好的幕僚与之对弈,不但切磋棋艺,更注意交流对诸如“兵事、饷事、吏事、文事”等军国大计的种种设想。而在对弈中,下属能放开思路,从容作答,不会感到拘谨。如此于玩乐之中,定下军机大事,堪称是曾国藩的一大发明。

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主张军政分理,各负其责。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化。治军以严明军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人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如“用兵动如脱兔,静如处女”,主客奇正之术,“扎硬寨,打死仗”,水师不可顺风进击,善择营地,“先自治,后制敌”,深沟高垒,地道攻城之术,水陆配合,以静制动,“先拔根本,后翦枝叶”等等。这些思想很多是与他下棋中的感悟分不开的。

应该说,曾国藩之好棋,绝非一般的棋迷之耽于玩乐,而是通过围棋来感悟兵法,缜密思维。曾国藩练兵时,每天午饭后总是邀幕僚们下围棋。一天,忽然有一个人向他告密,说某统领要叛变了。告密人就是这个统领的部下。曾国藩对着棋局不动声色,沉吟片刻后命令手下将告密者杀了示众。一会儿,被告密要叛变的统领前来给曾国藩谢恩。曾国藩脸色一变,阴沉脸,命令左右马上将统领扣下。

幕僚们都不知为什么,曾国藩笑着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明白的了。”说罢,命令把统领斩首了。他又对幕僚们说:“告密者说的是真实的,我如果不杀他,这位统领知道自己被告发了,势必立刻叛变,由于我杀了告密的人,就把统领骗来了。”

如此深的权谋城府,如此细致周密的考虑,实在是一位政坛高手的所为。

第8篇:学弈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受教育权 开除学籍权 博弈 合理的行为方案

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这样告诉我们: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① 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② 既然博弈论几十年来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那么我们也可以尝试着用博弈论来分析社会各方(包括因违纪而面临开除的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对抗。

一、开除学籍权的膨胀

自主办学、自我管理是高校的一项权力,但是,近三十年来,高校的权力有逐渐膨胀的趋势,其中,开除学籍权是一个突出表现。王奎、成伟认为,高校通过制定校规自我授权的情况比较普遍。……。一些高校出于良好的愿望和目的,随意在校规中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操守作出比法律规范更加严苛的规定,大量以道德评价来代替法律评价,如将处于热恋之中的男女同学之间发生性关系定性为“道德败坏、品行恶劣”,给予开除学籍处分。③

可以说,在我国大陆的大学教育完全转型为大众教育之前,在教育资源依然短缺的当代,高校开除学籍权的膨胀,似乎成了一种趋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这一趋势一直未得到扭转。

二、受教育权的救济

受教育权的享有,在国外与国内有某些不同。国内外大学生的受教育权的行使方式、途径也有区别。在加拿大,学费像是买东西的报价:1、学费购买的主体是教育资源。聆听世界上一流的教授讲课当然要支付高额成本。 2、学费还购买了校友资源。校友资源是高校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名牌高校毕业生遍布全世界各地,在世界最顶级的实验室工作,他们也会像帮助自己兄弟一样地向校友伸出援手。 3、学费购买的是未来的就业机会。越是名校,收费就越高,而这类学校的学生找工作就越容易,迈出校门以后的年薪起价就高。④ 在中国大陆,一般的大学生可能尚未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支付了学费,应当享有高校的哪些服务才算公平。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违纪学生的受教育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是救济的途径。但是,在我国大陆,受教育权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得以维护的例子寥若晨星。一来是因为高校与教育主管机关的特殊关系,改变处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二来是因为宪法中基本权利的司法保障困难重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仅以人身权、财产权作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定标准,法院立案并支持原告主张的积极性缺失;三是因为高校“店大欺客”,学生处于弱势地位。

三、寻找两权均衡点的过程

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高考志愿为要约,录取通知书加上学生手册为承诺。这样,在在校大学生与所就读高校之间,存在着一种协议,一种合同关系。在在校大学生与所就读高校之间,存在着一种博弈(受教育权与开除学籍权),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因为这种博弈是一次性的,不是多次博弈,也不是重复的博弈。此外,在社会其他各方和高校之间,不存在协议,不存在合同关系。在社会其他各方与高校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合作博弈(受教育权与开除学籍权)。但是,在高校与行政管理机关、财政机关之间,存在着合作博弈,是多次博弈,是重复博弈,只不过博弈的双方不是“受教育权”与“开除学籍权”,所以,在本文中不做分析。

均衡是平衡的意思,在经济学中,均衡意即相关量处于稳定值。在供求关系中,某一商品市场如果在某一价格下,想以此价格买此商品的人均能买到,而想卖的人均能卖出,此时我们就说,该商品的供求达到了均衡。

剥夺受教育权一事,不单单影响到可能被开除的大学生,它涉及或将会涉及准备高考的学生及其家庭,涉及行政主管部门,涉及给高校拨款的财政部门,还可能涉及法院。

受教育权被剥夺的学生一方的应对:1、本人再次高考后,不再报考该高校。此行动对该高校影响小。2、口口相传,奉劝亲友中的高考学生不要报考该高校。此行动对该高校影响中等。3、利用网络发帖、开博客、跟帖作评论等方式,贬损该高校。此行动对该高校影响较大。4、学生家长不再向该高校捐款。因为极少数做过捐赠的家庭,其子女事先就获得了高校的关照,不会被开除学籍。况且我国大陆的高校较少依赖社会捐赠。所以,此行动对该高校影响极小。

剥夺学生受教育权的高校一方的应对:1、危机公关,向媒体披露被开除学生的“劣迹”、以前的不良记录,解释说明开除的理由,消除个案的负面影响。此措施见效快,但投入大。2、自我约束,缩小曾经膨胀的开除权,保障违纪学生的受教育权。此措施社会效果好,但难度大。3、加大招生宣传,争夺生源。此措施见效慢,投入大。

第三方(潜在的大学生及家庭一方)的应对:1、受负面个案的影响,认为该高校过分霸道,学生人权得不到保障,从而不报考开除权膨胀的高校。因为教育资源依然稀缺,所以,此行动对该高校影响较小。2、不购买开除权膨胀的高校的债券。美国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均发行三十年期债券,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则发行五年期债券。⑤ 除了美国大学外,世界上绝大多数高校未发行债券。所以,此行动对我国的高校影响极小。 3、虽然报考该高校,但不信任校方,缺乏归属感。此行动对该高校影响较小。

第四方(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及财政机关)的应对:1、受负面个案的影响,减少对开除权膨胀的高校的拨款。此行动对该高校影响较大。2、动用审核权,通过复查,否决高校的开除决定。此行动对该高校影响中等。3、对高校进行劝导、诫勉。此行动对该高校影响较小。4、在高校评级、评优、争取项目、争取扶持时,要求苛严,不予通融。此行动对该高校影响较大。

我们可以用博弈树来说明:

(以下博弈树中的支付,系笔者尝试着估量的,仅供参考。)

从博弈树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不能申诉(或申诉不成功)、不能(或得不到支持)是最符合高校利益的。

2010年7月,《南方周末》报道说,在全中国,已有50多座大学城,可这些大学城里,预想的十万学生只有三成。以目前的生源发展趋势看,到2020年,我国18~22岁的适龄学生人数将减少3800万。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国教育在线日前的《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近4年全国高考人数下降140万,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笔者认为,大学城的萎缩和高考学生的下降趋势,逐渐削弱了高校的强势地位,为大学生维权提供了一定帮助。

对于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承诺与威胁”,本文不做分析。

四、有权界定两权均衡点的主体

对于学生处分问题, 我国台湾的立法中有特别规定, 台湾司法院大法官于1995年做出的382号解释规定:“学生对学校退学或类似之处分行为, 足以改变学生身份并损及其受教育之机会, 赋予遭退学处分学生得依法提愿与行政诉讼。”台湾这一立法值得我们借鉴,王晓怡等认为,将可能损害学生受教育权利的较重的几类处分纳入行政复议的范围, 以适应依法治国及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需要, 应当是可行的和有必要的。⑥

《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关于受案范围的规定,将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仅限于行政机关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但是,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四)项有关许可证案件的规定似乎又超出了人身权、财产权的范围,给人以立法上存在矛盾的感觉,也导致法院在受理案件时摇摆不定的态度。所以,在我国大陆,要界定两权的均衡点,有赖立法机关。王劭荣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构建,以期能够使学校“依法治校”,学生的权利得到充分救济:1、加强司法机关对受教育权纠纷的有效审查。应在《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和《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2、完善立法规定。(1)处分权能明确写入《教育法》。高等学校行政主体资格不宜由教育部出台的《学生管理规定》第53条授权取得。 (2)听证程序明确编入法律规章中,避免各高等学校在没有统一标准的规范下规避听证的运行。⑦ 这一种观点值得立法机关参考。

行政主管机关也是有权界定两权均衡点的主体。《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于2012年6月25日至2012年7月10日,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17段为——“尊重和保护学生权利。……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要明确处分的期限与后果,积极教育挽救,给予悔改机会。要保障学生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受教育权不受到非法侵害,杜绝体罚或者变相体罚、限制人身自由、违法乱收费以及由于学校过错而造成的学生伤害等侵权行为。” 第18段为——“依法健全纠纷解决机制。……对难于在校内完全解决的纠纷,应当积极按照法定程序,提交教育行政部门、仲裁机构、社会调解组织或者司法机关依法解决。对师生与学校发生的法律争议,应当端正态度,积极应诉,认真落实行政申诉、人事仲裁、行政复议决定或者司法判决等法律文书中要求学校履行的义务。” 第19段为——“完善教师学生权利的救济制度。……完善学生申诉机制。在实施学籍管理行为,对学生做出不利处分前,应当给予学生陈述与申辩的机会,……。学校应当建立相对独立的学生申诉处理机构,完善学生处分程序。学生申诉处理机构的组成、申诉申请的受理及处理规则,应当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 这一纲要若出台后落实到位,将会促进大学生受教育权的保障,遏制开除权的膨胀,在两权博弈中基本实现均衡。

五、我院几个事例的讨论

杨××,系我院一大队2009级18分队学生(原一大队38分队学生,于2011年春季学期留级到18分队就读),该生在2011年春季学期《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考试过程中,使用手机接收与考试相关的内容作弊。该生曾于2010年12月19日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过程中请人替考被学院给予留校察看处分一次。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给予杨××开除学籍处分。

浦××,男,彝族,现年22岁,2009年9月考入我院五大队三中队14分队学习。2011年5月10日19:00左右,浦文才不假外出,到大板桥与其朋友喝酒,其酒醉后于当晚22:40左右回到学校二号公寓301宿舍。该生回到宿舍后不但不睡觉,而且还不断出入宿舍和走廊。经同宿舍同学劝阻,安静了一段时间。凌晨1:20左右,该生赤身、手拿小方凳去砸二号公寓113宿舍的房门,随后被及时赶到的值班老师制止。学生浦××自入校以来,纪律观念淡漠,无视学院规章制度,曾于2010年4月23日因喝酒闹事受严重警告处分一次。其2011年5月10日的违纪行为,在校内造成了极坏影响和严重后果,扰乱了学院正常秩序和稳定。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十二条、第五十四条第六款,以及学院《学生违纪处分办法》第十一条第二项、第十三条第四款和第五款、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经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对违纪学生浦××作开除学籍的处分。⑧

张×,男,汉族,现年18岁,系我院2010级二大队三中队21分队学生。张××,男,汉族,现年21岁,系我院2010级二大队三中队21分队学生。臧××,男,汉族,现年21岁,系我院2010级二大队三中队21分队学生。段××,男,汉族,现年20岁,系我院2010级二大队三中队21分队学生。以上四名学生在我院2011年12月18日下午举行的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中,张××代替本分队学生张×考试,段××代替本分队学生臧××考试,四名学生的作弊行为,严重违反了考场纪律和考场规则,在学生中造成了恶劣影响。为严肃校机纪,端正考风、学风,教育本人,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以及我院《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对以上四名学生作开除学籍的处分,户口转回原籍。四名学生对上述处分决定有异议,在接到本通知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学院学生申诉委员会提出了书面申诉。学院学生申诉委员会复查后,维持原决定。四名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在接到复查决定书后向云南省教育厅提出了书面申诉。省教育厅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对申诉人的问题给予处理并答复——维持原处分决定。 ⑨

从以上几个事例可以看出,几名学生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纪律,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且不吸取教训,一犯再犯,理应开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大学生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对权利救济的途径也比较清楚。而高校一方,在依法依规剥夺大学生受教育权时,一定要注重程序,注重证据,公平公正,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得起行政申诉的检验。

通过囚徒困境博弈(Prisoner's dilemma),我们应该明白:现实博弈中的最好结果不一定发生,能实现的结果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策略不一定是均衡策略,均衡策略也不一定是最好的。⑩ 在当今的教育法律法规规章的框架内,在违纪大学生与高校之间,寻求均衡,寻找最合理的行为方案,实属不易。最好策略的采用,最好结果的出现,有赖于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进一步健全,有赖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南旭光.博弈与决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1.

2、百度百科 文本出处:博客中国.

5、http:///wencui/2010/01/hongkong100105s.shtml

6、王晓怡,陈君.受教育权及其司法救济[J].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6.

7、王劭荣.高等学校学生受教育权的司法保障———以学校处分权为视角[J].呼和浩特: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5 (117):34-35.

8、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文件 云司警院[2011]62号.

9、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文件 云司警院[2011]170号.

10、南旭光.博弈与决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24.

收稿日期:2012-8-16

第9篇:学弈读后感范文

入文,先由“文面中有小猫吗?”这一问做到课内课外有效链接,这样,学生读文有了任务,学生一读文,能找到弈秋之徒中有一徒和小猫类似。小猫钓鱼时一会儿赶了蜻蜓,一会儿追了蝴蝶,它做事三心二意,遭到否定。那个徒弟呢?“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他也如此三心二意。

3.逆向思维

做这一步,我们是为给教学带来新意而设,也是为了开启思维而设。接着,课面上我们说到生活中这样的话题: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小孩去开会,一只蚂蚁爬上桌面,小孩是开会呢还是斗蚂蚁?讨论分析后,大家肯定了小孩斗蚂蚁。由此,我们也便有了这样的问题进行,那小孩开会算不算三心二意?小孩该不该否定?那小猫真的有错吗?弈秋之徒真的该被否定吗?最后,我们问题的核心落实在了“选择”一词上。小孩随着去开会,他选择的并不是开会,蚂蚁出现,他选择了童趣,这无可厚非,小猫去钓鱼,但它毕竟还是只小猫,它并不在乎鱼结果多少,赶了蜻蜓,追了蝴蝶,它选择了快乐,它没有错,错只错在我们拿着猫妈妈的选择标准去苛求它了。弈秋之徒如果选择射术,那也说不定是能百步穿杨的,他当然也并非就该被否定呀。

4.强化巩固

有了“逆向思维”,我们课余就有了作文写作《小猫·弈秋之徒·选择》来强化巩固。

B、《孟子见梁襄王》

1.背景资料

①时代背景:人教版语文第五册第266页《寡人愿安承教》

梁襄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②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人,儒家思想集大成者,推行仁政,宣扬“民贵君轻”。

给出这两者,主要是为了给出这样一个事实:梁襄王想要一个贤者来辅佐自己强大国力,以雪国耻,孟子正是这样的贤士。孟子想寻一个君王来推行自己的“仁政”,梁襄王正是这样的君王,这给两人的相见创造了条件。

2.“见”字分析

结合上文,一个想寻找贤士,一个想寻找君王,两人都是想见到对方的。因此,“见”便有了一个前提──“想见”,时机一旦成熟,当然,“想见”就会变成“拜见”、“接见”。“拜见”“接见”是“见”的具体过程,“见”的结果又怎样呢?此时,我们要求学生读文段一。

君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结合字面,学生很易得到孟子的后悔。“见”也便有了结果──“悔见”。

综上,“见”便有了以下分析:

①想见

②拜见、接见

③悔见

转贴于

既是“想见”,但最终却“悔见”,那问题一定出现在了“拜见”、“接见”这一过程中。那问题出现在哪儿?此时我们便可导入进整个文章以及背景资料的学习分析中去了。

3.技巧探究

有了上面学生兴趣的激发,课面上什么“倒叙”,什么“取譬设喻”完成一个类比推理等这些技巧是很容易理出来讲清楚的。

C、庄子见孟子

1.阅读发现:

入文前,我们先讲解“标题”与“内容”的关系,然后让学生阅读,学生阅读中很容易发现本文主要事件是“孟子见齐宣王”,庄暴见孟子只是孟子去见齐宣王的一个引子,课题改变成“孟子见齐宣王”而更准确些。

2.由彼及此

课题一变,前面有“孟子见梁襄王”作铺垫,那“孟子见齐宣王”便有如此信息点:孟子又寻找了一个新的王来推销他的“仁政”学说。

3.对比阅读

做这一步,我们参照了某些教师的做法,先给出以下短文,然后与课面比较阅读,从中完成对孟子説辩技巧的探究。

孟子见齐王。曰:“王之好乐甚,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直好世俗之乐耳。”曰:“古今之乐,一也。今王独乐,百姓举疾首蹙頞,窃为王忧之。今王与民同乐,百姓举欣然而喜,则齐国之政治毕通,王当王天下矣。”王无以对。

4.说辩技巧

有上面的对比阅读,经过讨论分析,我们可以顺利总结出孟子的说理四部曲:

①投其所好

②布下钓饵

③单刀直入

④水到渠成

D、“齐桓晋文之事”

本文虽在篇幅上较其他文面复杂,但有了前面学习的铺垫,到此,我们只需引导学生将《齐桓晋文之事》这一标题变成《孟子见齐宣王》,文章的主要内容,孟子的说辩技巧等这些都迎刃而解。学生读文只是完成对前面我们已得结论进行一个分析验证。

四、教后感想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