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学空间分析范文

地学空间分析精选(九篇)

地学空间分析

第1篇:地学空间分析范文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社会空间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4-0048-05

随着启蒙时代历史哲学的终结,以及对现代化和“科学代表进步”观念的反思,引发了社会科学界对空间的广泛关注。在理论建构层面,社会科学界的空间研究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是社会学研究中的“空间转向”,二是人文地理学界空间研究的“社会学化趋势”。两个学科的研究一直相互影响、相互批判、相互继承,最终汇入社会空间的研究中。学科共识是社会空间研究形成的根基,学科差异是社会空间研究拓展的动力,而两个学科研究存在的共同问题则是社会空间研究发展的困境。认识空间的学科共识、差异与共同问题,可以准确、详细地了解社会空间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今后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的深入推进。

一、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的空间关注:社会空间研究的两种路径

(一)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

人文地理学是反思科学地理学缺失的产物。科学地理学缺少社会内涵,不能反映复杂的社会现实,也解决不了社会问题。因此,人文地理学否定了一种独立的、纯几何学的区位观论,开始尝试空间研究的社会化转型,简单来说,就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地理学把自身确立为‘空间科学’。它研究的是空间规律、空间关系和空间过程。”[1]受科学理念影响,人文地理学将空间中其认为重要的社会因素分离出来并确定它们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基于这一模式,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分析事件的空间模式,即研究事件的空间分布,探析社会活动的区位方式;二是找出时空中构成社会结构的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如英国地理学家多琳·梅西(Doreen Massey)研究了产业和就业的地域分布,并指出在其背后是生产关系的空间组织。美国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则分析了资本在城市中的运作。哈维进一步指出,空间的组织方式必须有利于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对于资本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不同利益集团对于空间具有不同的要求,他们的斗争、协商便决定着空间的构造。

(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一直以来,社会学都缺乏对于空间的关注。随着城市化、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时空开始参与到社会转型之中,社会学理论必须对此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开始将空间概念引入研究之中。

社会学是针对人类的社会生活、群体和社会的科学研究。[2]空间是社会存在的重要维度之一,社会学就是要研究空间如何参与到社会运行和建构中去的,以空间视角审视社会运行、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社会属性、社会生产(再生产)等。

社会学的空间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空间结构的描述分析。如芝加哥学派发现人们通过竞争和相互依存,在城市地域上分化聚集,形成了城市的区位布局和社区结构,并总结出了一些经典模型。二是挖掘空间形式、布局、意义社会性创造。20世纪60年代,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开始认识到日常生活和革命政治不得不在一种(城市)空间语境中重新阐释,他敏锐地意识到(城市)空间是特定的社会生产出来的。新城市社会学学者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研究中获得启发,开始探索城市空间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财富的积累、权力的集中、社会阶级关系与国家管理职能等。三是社会与空间的关系探析。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之前的研究没有详细阐述空间如何参与到社会运作中去的,他指出,必须将空间和社会互动系统的构成联系在一起思考。社会互动由一定时空中的社会实践构成,空间形塑社会互动亦即为社会互动所再生产。

二、学科共识与差异:社会空间研究理论的建构

(一)学科共识:社会空间理论形成的基础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但两个学科在空间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共识,这些共识也就成为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根基。

1.重视社会存在的空间维度

位置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发生地,每样东西、每种活动都有自己的位置。“这边”、“那边”、“方位”等概念时刻提醒着我们空间的作用,物的存在或发生必定与空间相关。空间限定了物存在和活动发生的地点,同时为群体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情境”。 空间是建构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研究社会不能忽略空间维度。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2.坚持空间的社会性

一直以来,“空间仅仅被视为自然的、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3]事实上,空间是社会存在的平台或“容器”,空间被人类占有和使用,空间在此过程中也被社会性地建构。“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蕴含着某种意义。”[4]空间不仅仅是一种事物或者产品,它还包容了社会活动生产出来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有序或无序的相互关系。空间充满了社会关系,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都是源于对公共协商和交往的社会秩序的揭示。

3.强调空间的物质基础

列斐伏尔指出,前人所研究的“空间”,是一种几何学意义上空间的区域,或者是哲学层面上心智或精神的事物,他们的抽象空间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精神与物质之间产生了割裂。[5]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则认为人类活动生产出街道、房屋、工厂、医院、学校等物质设施,这些设施的配置与组合反映了社会关系。两个学科将社会生活布展在空间中,并坚持空间的物质性,从而实现了空间与社会的统一。

4.以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的关联为研究核心

空间在社会活动中呈现出一种结构化状态。生产的国际化和全球范围内的空间分工,社会生产、社会冲突大多以城市和区域为基础,交通、电子技术、通信使日常生活的时空组织发生了改变。由于这些过程和变化,空间结构不仅仅被视为社会生活的容器,而且还被视为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媒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可以说是面对一个共同的秩序问题。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相互作用、辩证限定,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就是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来解释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学科差异: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不同方向

“传统的学科建制往往将整体性的现实问题转化为其中每个分析性学科各自单独面对才能解释和应对的问题。”[6]社会空间研究的学科差异关注空间的不同方面,这成为空间知识体系扩充的关键。

1.社会学的空间视角

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指出,20世纪社会学理论缺乏空间观念。[7]社会学的空间转向是将空间纳入自己的社会学形态领域,将其置于社会学这门科学的更大的框架之下,以空间的视角重构社会学理论。一直以来,社会学的元叙事常常集中于时间变迁的过程,而保持空间的恒定性。空间视角的纳入,使社会学在解释社会现象时注意空间组织在社会过程展开中可能产生的阻碍或推动作用,空间研究甚至成为专门的社会学分支——空间社会学。空间视角的纳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会学的理论体系。

2.人文地理学:一种空间科学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就是围绕“区域”展开,通过空间、区域的差异来研究“地”的“理”,即区域空间的演化、人和地的关系以及区域规划。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分析范式和研究理念,使得其在社会空间理论的建构中有着独特的关注点。

第一,人文地理学承认“空间是社会构建的”这一重要观点,但是社会关系也在空间中建构,这一点对于地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文地理学是以地区差异为基础的综合学科,社会过程发生在具有地理差别的空间中,这一事实影响了它们的运作,这似乎是地理学中独特的研究理念。人文地理学不但发展出“社会—空间”辩证这一重要概念,同时强调空间的技术性研究,指出距离和空间的分离对于社会过程和活动也具有塑造作用。人类社会通过合法边界的确定来实施空间分割,界限的划定会影响区域的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事件的发展。例如梅西指出,生产职能与部门的分散强化了分工,同时塑造了管理等级体系。[1]整个社会运行也是如此,距离加强了不同阶级、群体之间的相对地理隔绝,造成了分层意识和潜在的对抗。

第二,人文地理学也被称为“人本地理学”,该学科研究人地关系,探索特定区域中人的行为,以及人们的认同、感知、意向对地域社会逻辑的影响、作用,这使得人文地理学在微观的人与空间的关系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如哈格斯特朗(Torsten Herstrand)在《区域科学中的人》一文中描述了时空在能力、权威等方面对人的制约,同时他也承认社会系统会对人的反馈行为做出较慢的反应,社会系统中的领地与活动束在较长的时间程度上会发生变化。[8]

第三,人文地理学关注的是区域的独特性,不同大都市、城市、城区和社区的独特性是地理学解析的核心。在当代,城市和区域是社会运行的主要载体,列斐伏尔认为整个20世纪的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以区域或城市作为社会生活“容器”的历史。人文地理学家紧贴时展实际,其区域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既是特殊的又是具有代表性的“窗口”。正如美国后现代地理学家爱德华·索亚(Edward W. Soja)在《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一书中,以洛杉矶为范例,指出当代后大都市已经成为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转化场,由过去因危机引起重建,转向因重建而形成危机。

3.两个学科建构起来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都承认空间是社会建构的,同时也都认为空间不能简单地看做是一个用于表述经济、社会、政治和历史进程的媒介,空间本身也是影响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内部不同社会群体差异的重要因素。按照这种思路,社会空间研究形成了“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即社会实践生产出了社会空间,而形成后的社会空间指导、制约着空间内的实践,再生产或创造出新的社会空间。

范式具有理论统治权,“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的提出促生了与之相应的理论框架:

从逻辑上讲,物质和空间发生联系的第一步是通过确定前者的位置来实现的。不同的事件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发生在同一地点,因此,在一定生产关系指导下的社会实践系统将不同种类和步骤的活动分配到不同的地点上去。在实践过程中,围绕着某种目的组织起来的人、工具、对象、地点、行为规范等相互协作,通过以效应终止的地方确定自己的范围,由此成为一种空间的存在。不同的实践活动通过连续性、积累性、周期性地对空间进行占有和使用,赋予所在空间以社会意义。社会性在空间中凝固,产生了空间分化,空间被标识为不同的社会过程,“当我们提及公寓中的房间、街角、市场、商业或文化中心、公共场所等,谁都清楚它们意味着什么。”[5]社会实践系统内部尽管是相互区分的,但在总体上受到权力的控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从属于政治实践,即国家权力。”[9]那么,不同社会实践所在的单位空间也相互结合为空间系统。空间结构反映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这使得空间可以被讨论和理解,由此形成社会共识,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各个社会群体在空间的分配和使用中会产生新的需求和利益表达,这会引发城市空间的变化。社会—空间的辩证限定推动社会螺旋式的前进发展。

三、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空间研究的共同问题:社会空间探讨的难题

社会空间的研究存在着诸多困难,这主要来自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本身的困境,亦是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共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局限

1.社会科学规律的莫测性

“19世纪,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在自然科学的阴影下形成了它们的现代形式。这使我们可以确定出它们之间的许多联系,乃至它们之间的交叉结合。”[10]一直以来,社会科学都缺乏自己的空间概念,社会学和人文地理学致力于挖掘空间的社会性。由于二者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因此不仅仅把空间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运行的影响看做是一种假设,还要深入探索空间与社会关系的一般规律。但是,任何社会科学的规律在范围和严密性方面都不能与自然科学的规律相比拟。再者,社会科学的解释模式缺乏统一性,混杂着情感和利益,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学科的分析与理论能为社会现象、行为提供一个统一的解释。科学定位使社会空间研究困难重重。

2.理论抽象导致去空间化

空间与物相辅相成,任何学科的思考都离不开空间的维度,空间概念被引入人类思想中。空间是各种能量、事实和物质的载体,当人们描述、讨论、分析空间时,就意味着空间从实体中分离出来,它是在理论层面而不是现实中存在。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空间概念,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抽象空间概念。在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看来,空间具有社会性,这就意味着研究者可以通过抽象出物质空间所负载的社会性来建构社会理论。“一旦空间被归结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我们就开始忘记形式或结构意义上的空间,这种分析与公然去空间的理论不存在任何差别。”[11]空间被视为一种附带现象,一种对人类意向性或社会结构的编码或映像,空间脱离了社会,这是一个基本的错误,我们必须彻底摈弃这种康德式的二元论。

(二)时空结合领域亟待深入

时间和空间是社会存在的两个主要维度,我们要分析社会过程产生的空间,必须要理解制约社会过程的时间,即活动执行和发展的频率、速度、顺序等时间规范。但很多学者在研究空间时忽略了时间,这导致他们在进行社会空间结构分析时,通过抽离时间来解析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空间描述的是一个没有变化的世界。而他们在进行社会发展分析时,则主要考察社会随时间发生变迁的方式,由此引发的一个基本而重大的错误是空间变化仅仅等同于社会变迁。时间的缺失还使“社会—空间”分析范式出现缺陷——不能准确地描述社会发展和变迁。“社会—空间”辩证暗含着社会发展的两种形式:常规化循环和根本变化。前者意指社会再生产,后者则被英国时间研究学者阿切尔(Archer)称之为形变。阿切尔(Archer)进一步指出,尽管“社会—空间”辩证“包含了两种象征表达,但并没有分析那一种表达在什么条件或情况下普及。”也即是“没有回答‘什么时间’的问题”。[12]

(三)社会与空间没有实现真正的辩证统一

尽管空间只能通过物质存在,但它并不仅仅依赖于特定的对象,空间还包含着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态势。因此,空间不能还原成物质构成要素,空间在分析中更多的是充当一种背景性因素。此外,空间中还存在着非社会性的构成要素。河流、山川、天空等自然要素被纳入社会生产中,“我们为了休闲征服了海、山脉甚至沙漠。休闲工业和建筑业已经联合起来使城镇和城市化沿着海岸线及山脉地区扩展。”[13]自然要素确实是通过社会生产这个媒介被我们认识到,但它们的产生并不依赖人类社会。社会空间研究把分析限制在“社会”参数内,因而很难将那些不属于社会的因素和过程理论化。

四、结语

本世纪初,西方的社会空间理论传入中国,在中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在社会科学界掀起了空间研究热潮。许多人在用空间视角分析社会时,往往不假思索地照搬和使用空间概念,其实,社会空间研究是众多学科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同的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模式暗含着不同学科的思维、视角与语言。我们应当分清不同学科在空间研究中各自的立场、方法和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空间研究的缘起及发展情况,同时把握各学科的独特性。目前,学界用的最多的应该是人文地理学学科中的空间概念和研究方法,吉登斯曾指出,“除了近晚期地理学家的著作外,社会科学家们未能围绕那些从时间和空间建构社会体系的模式来进行他们的思考。”[14]也许吉登斯的评价低估了社会学、建筑学、文学等学科在空间思考方面的作用,但这也证明了地理学在社会空间研究方面贡献之显著。

随着空间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社会科学界在空间研究中的跨学科合作也日益繁多。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两个学科的交织组合以及其他有待研究的交织组合远比本文所涉及的要复杂。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交叉组合几乎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再发展,究其原因正是在于社会空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社会—空间的二元分裂倾向,对于时间的忽视,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空间理论的发展,亦是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共同面对的难题。问题是跨学科协作的契机,社会空间研究今后的任务也将成为两个学科合作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多琳·梅西.空间的诸种新方向[A].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2]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

[3] Foucault M.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tings: 1972-1977[M]. Chicago: Harvester Press,1989.7.

[4]Henri Lefebvre. Space is a Social Product[A].于海.城市社会学文选[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4.

[5]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节译.[J].晓默编译.建筑师,2005,(10).

[6]罗卫东.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新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07,(2).

[7] 厄里.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A].布莱恩·特纳.社会学理论指南[C].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3.

[8]哈格斯特朗.区域科学中的人[A].蔡运龙,Bill Wyckoff.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67-174.

[9] Henry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1991.8.

[10]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11]安德鲁·赛雅.空间的重要作用[A].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1.

[12]芭芭拉·亚当.时间与社会学理论[M].金梦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

第2篇:地学空间分析范文

关键词:台州 城市群 空间结构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219-03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巨大的牵引和推动作用。自20世纪50年代城市群出现以来,城市群日益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域,在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中担当了不可替代的重任。近年来,浙江台州市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对整个浙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推动浙江经济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透析台州市域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其科学发展。

一、台州市域城市群概况

台州城市群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全市陆地面积9411平方千米,共有人口574.06万人,由台州市主城区椒江、黄岩、路桥和所辖的温岭、临海两个县级市和三门、天台、玉环和仙居四个县以及其他中心镇所组成的城市群。台州城市群是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06年台州市委市政府就已提出。台州已初步形成了“一主两副”的城市群,即中心城市和临海、温岭两个副中心城市。台州城市群的区域经济也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作为我国股份制经济的发源地,台州民营经济的比重占了台州经济总量的97%以上。台州城市群内已经形成了十大支柱产业,包括:电力能源、汽摩配件、医药化工、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服装机械、水泵阀门、工艺美术、新兴材料、鞋帽服装。并成为我国的九大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微型家用轿车之都,中国摩托车之都,中国医药之都,中国缝纫机之都,中国模具之都,中国塑料制品之都,中国工艺礼品之都,中国阀门之都,中国罐头食品之都。

二、台州市域城市群发展空间结构分析

台州市域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需要从人口、经济、产业结构以及城市群内部联系的视角四个层面来加以分析。

1.人口变动的层面。人口的变动是反应城市群发展空间结构演变重要的因素。为更好地阐述基于人口因素变动而带来的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利用人口总量变动和人口密度变化来加以分析。(1)人口总量增长。以1995年、2001年和2006年为基期年,将台州市域城市群1996年以来人口增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995-2000,2001-2005和2006-2010。台州市域城市群人口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第一,空间格局总体上趋于平均。在1995年-2000年期间,椒江和路桥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而黄岩、三门和玉环人口增速较缓,而到2006年-2010年这五年期间,其人口增速相对平均。第二,从1995年-2010年期间,人口增速较快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路桥、椒江,温岭、临海等地较为平缓。黄岩、三门和玉环将对较弱。第三,台州市域城市群人口增速中心区域增长强于边缘县域。主要表现在,椒江和路桥的人口增长率要高于温岭、临海。第四,台州市域城市群中心城区的辐射力能力有限,逐渐放缓,主要表现在台州三区人口增长率逐步下降,此外,台州市域城市群范围内人口增长差异性较大。(2)人口密度变化。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空间分部的重要指标。1995年椒江区的人口密度就已达到最高,达到1570人/平方公里,其次是路桥和温岭分别为1405人/平方公里和1325人/平方公里,仙居为最低只有219人/平方公里。此外,玉环为1007人/平方公里,黄岩为568人/平方公里,临海为492人/平方公里,天台为372/平方公里,三门为367人/平方公里。到2005年,得益于台州市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人口密度都有所增长,但椒江区仍然是最高达到1765人/平方公里,其次是路桥与温岭,人口密集度最低的依然是仙居。到2010年人口密度度最高的依然是椒江达1858人/平方公里,其次是路桥1616人/平方公里,温岭为1426人/平方公里,玉环为1110人/平方公里,黄岩为603人/平方公里,天台为407人/平方公里,三门为400人/平方公里,仙居仅为248人/平方公里。可以看出台州市域城市群人口分别的圈层梯度特征明显:核心区域的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外圈层。主要表现在:第一,南高北低。主要椒江、路桥、温岭、玉环、黄岩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而北部的天台、仙居和三门较小;第二,沿海高于内陆。沿海地区如椒江、路桥、温岭和临海等区域的人口密集度明显较高,而内地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第三,沿交通带的区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目前,台州辖区主要有甬台温高速、沿海高速、上三高速、台金高速、诸永高速等五条高速公路,贯穿台州市区、临海、温岭、天台等,而这些地区的人口密集度也普遍较高。

2.经济增长变化的层面。以1995、2000、2005年为基期年,将1995年以来台州市域城市群经济增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995一2000、2001一2005和2006一2010。在每个增长阶段内,根据各县(市)区人均GDP与台州市域城市群基期年均值、各县(市)区人均GDP增长率与台州市域城市群人均GDP平均增长率的比值,以县(市)区人均GDP高于城市群基期年均值为高基础,反之为低基础;县(市)区人均GDP增长高于城市群平均水平为增长较快(或高增长),反之为增长较慢(或低增长),可将台州市域城市群9个研究单元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高基础高增长型、高基础低增长型、低基础高增长型、低基础低增长型。1995年-2000年这一阶段,路桥、椒江、玉环和温岭属于高经济基础,而黄岩、三门、天台、仙居和临海则处于低经济基础。此外,这五年期间,椒江、路桥、黄岩、玉环和温岭的经济增长率也都在台州市域城市群之上,而三门、天台、临海和仙居则处于低增长。这一时期,路桥、椒江、玉环和温岭属于高基础高增长,黄岩属于低基础高增长,而三门、天台、临海和仙居则属于低基础低增长。2001年-2005年期间,伴随着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的过去,低基础县域开始呈现出较高的增长,如三门、天台、仙居和临海。这一阶段,处于高基础高增长的只有路桥,高基础低增长的有椒江、玉环、温岭,低基础高增长的有三门、天台、仙居和临海,而只有黄岩处于低基础低增长。2006年-2010年期间,原先处于高基础高增长的椒江、路桥等区域,经济发展数度放缓,变为高基础低增速的区域,而温岭和玉环仍然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趋势,处于高基础高增长;而三门、仙居和临海的经济增长也明显加快,处于低基础高增长,黄岩和天台经济放缓,处于低基础低增速。从1995年以来台州市域城市群经济增长的空间变化来看,总体上呈现出了较低层次的空间均衡,但已初步显现出中心――结构。台州市区经济中心地位相对凸撇,温岭、临海为次圈,而天台、玉环等地则处于最外圈。由此也能看出台州市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两极化较为明显。

3.产业结构变化的层面。产业结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效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动力。1995年,台州市域城市群生产总值为380.84亿元,呈现出二、三、一的特征(比重为48.3:28.9:21.8),到2010年GDP增加到2415.2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产业共同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产业结构比为6.6:52.3:41.1,农业比重下降15.2%,第三产业增长近20%。这些都与台州市将工业化置于优先发展地位有关。从三次产业的现状来看,椒江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是城市群中最为发达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属于典型的经济较为发达的三次产业比例模式,仙居、三门是城市群中经济实力最弱的区域。此外,玉环、温岭、黄岩、临海的工业化程度较高,都超过了工业总产值的50%,其中玉环更是达到了63.8%。从总体来看,工业在台州市域城市群中地位突出,对城市群发展的贡献也最大。但相比其他国内外发展良好的城市群来看,台州市域城市群的第三产业还是滞后,这也影响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也会影响城市群多功能作用的发挥。

p (i-j)为从i城到j城的平均流出频率,本研究定义为人口流动指数,具有方向性。本次研究的台州市域城市群内部人口流动相关数据的获取是基于2010年4月对台州各县市区的抽样调查与访谈,问卷与访谈对象主要分为机关单位人员、企业或市场人员、普通市民这三类人群,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分成四个等级进行发放。共发放1500份,回收1257份。

根据调研数据,用公式(1)整理后得出表2,如下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台州市三区椒江、黄岩和路桥之间的内在联系最为密切,远远高于其他区域之间的联系。此外,各个区域除了和空间上相近的城市发生较强联系外,也大都和椒江、黄岩和路桥发生了较强联系,温岭和临海与这三区的联系更为密切。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台州市域城市群空间发展的格局逐步呈现出“圈层”状模式:台州市域城市群空间发展格局包含三个圈层:紧密层、中间层和圈层。紧密层主要包括椒江区、黄岩区和路桥区,三区地理位置接近,产业分工互补,经济内在联系强,此外三区经济总量远高于其它县市区,作为台州市域城市群发展的内核。中间层包括临海和温岭两个县级市;温岭和临海靠近台州市区,其与台州市区的内在联系较强;层包括玉环、仙居、三门和天台。

三、台州市域城市群空间结构协调度综合评析

1.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协调度的测度,可以为促进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依据。遵循系统性、独立性、可操作性、简明科学性、动态导向性等原则,引入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三次产业比例系数和中心城市指数四个复合指标:人口密度(C1),用人/每平方公里表示。在一般情况下,人口密度越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约区域优化。经济发展水平(C2),用人均GDP(元/人)表示。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化的物质基础和主要动力之一。三次产业比例系数(C3),用“第三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倒数来表示,反映产业空间结构协调度。反映产业空间协调度指标还包括霍夫曼比例系数、三次产业比例系数、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性指标、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度等,考虑到数据获取难度和不完整性,暂时用三次产业比例系数指标代替。中心城市指数(C4),这是一个复合指标,用中心城市建成面积与其人口规模乘积的正的平方根表示。中心城市在一定的区域城市系统中,位居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对区域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大城市。结合以上分析,将台州市区作为台州市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指数数值越大,表明综合实力越强。

2.协调测度过程。考虑到各评价指标量纲、数量级和数量变化幅度的差异,首先对现状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差别,标准化计算公式如下:

Xij=(Xji-K下)/(K上-K下)(2)

式中:Xij为标准化后某指标的值;Xji为处理前某指标的实际值;K上对应指标的上限值,K下对应指标的下限值。对各指标上、下限值和现值确定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两个指标,以2010年规划指标为上限值,该数据来源于台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值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协调度的测算公式如下:C(X)=式中:C(X)为台州市域城市群空间结构协调度,Wi为评价因子量纲化处理值,fi为因子权重。对于权重的确定:采用AHP法、德菲尔法,并参照何伟博士的研究方案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如下:

C1(0.213),C2(0.421),C3(0.135),C4(0.231)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台州市域城市群空间关联程度、空间相互作用程度一般。台州市区是城市群建设的桥头堡,在带动整个城市群区域城市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突出表现台州市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将中心城市指数权重适当的加以提高。

区域空间结构协调度,介于0-1之间。参照研究结果,当C=1时,空间协调度最大,系统将走向新的有序结构;当C=0时,空间协调度最小,空间结构将向无序化方向发展。表3列举了其等级划分:

3.协调测度结果。根据协调等级划分,目前台州市域城市群空间结构整体上属于基本不协调阶段,迫切需要优化、整合。各协调度评价指标发展的不平衡,正好说明各指标发展的不同步性。

从人口密度来看,权重为0.213,但对系统的贡献只有18.7%,这说明台州市域城市群空间聚集力度不够。从1995年至今,台州市域城市群人口总量增长幅度较为缓慢,远不及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区域人口中心集聚度低和辐射能力弱是湖南城市化滞后的重要原因。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的物质基础,它对系统协调度的贡献率为51.8%,贡献率排在第一位,这与近年来台州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不无关系。从三次产业比例系数来看,其贡献率17.4%。这主要是各个县域都偏重“小而全”的产业体系建设,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特别是在工艺品、生物制药、模具等产业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从中心城市指数来看,其贡献率仅为12.1%,这说明台州市三区对其他县域的辐射能力还不够强,缺乏产业协调与互动。

四、台州市域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台州市域城市应该以椒江、黄岩和路桥三区为中心,以临海和温岭为中间层,多渠道、多手段加快经济发展步伐,逐步实现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

1.建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科学机制。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需要良好的优化机制来推动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自由流动,从而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否则,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会在很长段时间内维持原有结构而不发生质的变化,空间优化就成为一句空话。从空间的整体发展来看,公共资源的统一配置、规划、开发和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跨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及产业的互动发展机制是台州市域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其中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是推动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共同的基础设施体系是推动空间结构优化的物质及技术保障,而统一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

2.加强快速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随着台州市域城市群发展,要求各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更加紧密,要求台州市域城市群得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传递更快,更准确。而这需要通过建设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来实现。就目前而言,主要是加快以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为主的台州城市群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快速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可以更加合理地组织和引导城市群体空间,形成相对紧凑的空间,实现集约式扩张。

3.以产业合理分工引导空间布局优化。根据“两型社会”的要求,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必须逐步淘汰,应转而发展高科技产业、环保产业,并形成合理的地域产业分工和企业集群布局。椒江作为台州市政府所在地,应大力发展金融、教育、服务、文化,重点构筑现代科教中心、文化中心和信息中心;路桥应立足于现有产业,大力发展商贸及循环经济;黄岩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要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模具、生物制药等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医药保健制品等高新技术产业;温岭和临海应加速机械、纺织等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天台、仙居可以现在的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力争成为新型的科教文化旅游基地。

4.加强台州市域城市群空间规划引导。为了实现台州市域城市群空间要素的优化整合,必须从宏观层面上完善城市群区域规划体系,同时还应建立公众参与制度。要将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和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到空间上,编制台州市域城市群统一的空间发展规划,确立和城市体系、产业带、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吻合的原则体系、规划期和技术标准。

参考文献:

1.丁洪俊.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价[J].经济地理,1983(16)

2.周一星,R.布雷德肖.中国城市(包括辖县)的工业职能分类――理论、方法和结果[J].地理学报,1988(4)

3.姚士谋,陈彩虹等.我国城市群区空间规划的新认识[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3)

4.何伟.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形态研究.南京大学,2004

(作者单位:中共台州市黄岩区委党校 浙江台州 321020)

第3篇:地学空间分析范文

“数字地球”是空间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概念。“数字地球”的构想是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提出的,其实质是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库与计算机构成的数字化地理虚拟系统,目的是使人们能够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自由地链接、调用地理信息。“数字地球”的核心是3S集成技术。3S包括GPS、RS和GIS。GPS即全球定位系统,可通过坐标系统进行全天候精确定位、定性和定时,在导航、测绘、军事、农业、考古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RS即遥感技术,各类卫星遥感能够全天候对地表实时监测,深入、准确地监测地表景观的状态。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各类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集成数据库平台,能够进行各类空间分析、演变分析与三维成像。GIS、RS与GPS所采用的数据格式具有共通性,能够达到无缝连接,极大地拓展了风景园林中分析、规划与设计的一体化能力。

二、空间信息技术促进风景园林专业技能变革

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大幅促进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技能的变革。主要的变化包括空间数据、景观的监测与分析、工作效率化方面。风景园林研究、规划和设计均涉及各类空间数据。对于规划设计人员来说,获取、处理有效的数据是重要的专业技能。针对基础数据内容庞杂、种类繁多且尺度不一的特点,我国已经着手建设地图数据库、测绘档案等数据基础设施。各类商业遥感影像也是重要的数据源,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有针对性的调取。规划设计人员能够在GIS平台上,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掌握基地的地表状况,提高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地貌景观进行广域、实时、高精度的监测,并通过GIS进行定量化分析;通过RS和GIS技术,规划师可以定量地掌握绿地植被分布状态,在GIS中可以进行时间序列演变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热岛分析、空间分析(包括网络分析、可达性分析、叠加分析等)、景观指数分析等,为绿地规划、城乡与区域规划提供基本的依据。引入数字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空间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3S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促进了数据与软件的无缝兼容,推动了园林设计的自动化进程。设计自动化包括办公流程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输入输出自动化、分析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办公电子设备与软件集成化发展提高了数据传输与处理的效率,国家大力推动的数据标准化与共享化也有力提升了规划设计人员采集、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三、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

(一)加强对空间数据的理解

风景园林专业的规划设计课程涉及到空间数据的处理。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实际上是围绕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而展开的。目前学生普遍缺乏对空间数据的理解,对于空间数据的基本属性、数据的格式与转换、数据的来源缺少科学的认知。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各类空间数据的特征、理解数据的含义和表达、了解数据的来源途径和获取方法,熟练运用不同的空间数据格式转换技能,为识别有效数据、处理数据奠定基础。

(二)掌握空间数据的获取能力

空间数据来源广泛、质量混杂,初学者往往难以理清数据的来源渠道。比如有学生在课题中利用遥感图像进行绿化地解析,所采用的数据为网络下载的栅格数据,这类数据失真性较大,并不能用于绿地定量研究。出现这种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了解有效数据的获取途径。教学中应使学生了解国际、国家和省市等相关机构和商业公司的各类空间数据范围及其特性,以及这些数据对于风景园林专业的用途,使学生具有识别有效数据,掌握有效数据获取途径的能力。

(三)掌握基本的空间分析方法

深入、正确的空间分析是获得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的前提,也是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的基础。因此,应使园林专业学生了解、掌握利用GIS软件处理空间数据和进行空间分析的方法。GIS平台中的空间分析模块包括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可达性分析、距离分析、表面分析、计量统计等功能,可进行时间序列演变与空间格局的量化分析,也可以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各类景观指数的演算,并制作相应的主题图,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四)掌握数据库能力

数据库是对各类工作数据的管理平台。对于景观规划、园林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应用方向的学生来说,需要收集、管理各类园林资源、植物和地理空间数据。而现实状况中,这些数据往往数量庞大、来源复杂、格式多样,如何管理好这些数据成为影响工作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数据库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方法。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应使学生获得数据库构建技能,进一步提升其管理数据、使用数据的能力与效率,对其将来的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课程设置

风景园林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紧密。而空间信息技术本身是系统性的科学,因此需要以风景园林专业特点为中心进行知识点提炼,建立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教学体系。风景园林专业课程包括理论与设计两大类型,成系列的规划设计课程为教学体系的中心,相关理论知识点是围绕提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这个目标来设置的。因此,空间信息技术课程也应以园林规划设计为中心,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空间数据处理技能达到提高规划设计能力的目的。一般来说,高校园林专业所设置的园林规划设计系列课程包括园林设计与园林规划两大内容。园林设计是针对中小尺度的场地,包括庭园设计、专类公园设计、综合公园设计、广场设计、居住区绿地设计、街旁绿地设计、带状公园设计等课程,园林规划是在大尺度的场地上实施的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区规划、度假区景观规划、滨水区景观规划等。设计的尺度越大,与城市、社区以及自然环境的关系越复杂,就越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并能够掌握、应用一定的空间分析方法。笔者认为,针对园林专业课程内容和技能要求,可将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模块,每个模块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目的,且与相应的园林教学课程相对应。三个模块包括基础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空间分析模块,基础模块是理论教学,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模块是实践教学。基础模块以学生认知空间数据为基本目的,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的格式与分类、空间数据的作用与意义、地理坐标系统与地图学基本知识、3S技术原理、数据库基础、数据基础设施与常用空间数据源等教学内容。数据处理模块与园林设计课程相对应,以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正确获取、处理基地环境数据为目的,教学内容包括DEM高程数据处理、GPS数据获取与转换、CAD文件格式转换、RS地物分析等。空间分析模块与园林规划课程相对应,以学生在规划过程中能够进行科学地空间分析为根本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可达性分析、距离分析等,并使学生能够制作主题图,作为规划的依据。基础模块、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三个模块教学内容应依次进行,只有掌握前一个模块内容,方能进行下一个模块的教学。基础模块必须开设独立的课程,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模块既可以是独立的课程,也可以作为园林设计课程中的组成单元,或者采用连续性的讲座形式。

五、难点与展望

第4篇:地学空间分析范文

[关键词]时空思维;旅游研究;应用;启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8-0016-10

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必然方式,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联系的基本规律,而思维就是人类为实现这一目的所不可缺少的智力机能…。科学研究目的在于对事物和现象更加客观准确、深入全面的认识,而达到此目的的顶层方式,首先必经人的高级思维,科学认识是科学思维的产物。

鉴于旅游研究的日渐兴旺及旅游自身多学科切入的综合性特征,从思维角度探讨对具有多学科属性、综合性的旅游研究很有普适意义,且思维的横断特征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意义重大。旅游研究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研究热度、研究队伍、学术成果呈蓬勃发展之势,方法越来越多样化。不断归纳总结、提升提炼旅游科学研究的学科思维、研究方法、项目感悟及所得,日显重要并需长期探索。

时空思维是旅游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但该思维却极易被忽视。吴光远《受益一生的44种思维方法》一书享誉全国。该书解构的44种思维方法,唯缺“时空思维”。鉴于此,笔者从时空思维视角,结合中外旅游研究成果的慎思与顿悟,重点探讨时空思维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与启示。

1 时空思维

时间一般定义为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空间定义为运动物质的广延性;马克思将时空定义为实践活动的持续性与广延性,从而将时空的依托基础由物质转变为实践;空间是实践的显现性或肯定性;时间是实践的隐匿性或否定性。

1.1时间思维

时间是事件发生到结束的时刻间隔;时间的本质是事件先后顺序的量度;时间是一切宏观物质状态的变化过程,具有持续性和不可逆性,此性质是它们共同的属性,而对连续事件的度量称为时间。广义的时间思维,是指受时间因素制约的一切思维形式,它是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及其时间存在和特征的反映,并受客观事物及其时间特征制约的一种思维形式。

事物存在的时间特征作为过程而存在,表现为具有发生、发展和终止的过程,也指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作为对客观反映的主观时间思维,其内容就是指对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

主观时间思维与客观过程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并不是等同的。客观性的时间是一维的,具有一去不复返的特点,但时间思维却可朝着与客观时间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认识和探索已经过去了的事物。客观实践的展开有一个过程,未来是指将来可能存在而现在还不存在的现象,但是时间思维可以认识和探索尚未发生,现还不存在而将来可能发生的现象。这体现了主观时间思维和客观实践的统一。

时间思维形式是事物的“时间顺序特性”,可认为是与事物运动的先后顺序及持续时间长短有关的特性,即事物处于运动状态或显著变动状态的本质属性做出概括与间接的反映,并通过词语表达的“概念”来把握事物的这种本质属性。显然,这种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要从一维线性的时间轴去把握事物运动过程的本质属性。在时间不受限制的条件下,时间思维也可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做出反映,这时主要通过由概念组成的“判断”和“推理”来把握事物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规律性。时间思维的本质特性在于它的动态性,这一特性也是现代社会对思维提出的强烈要求。时间思维在本质上是动态的,且作为规范化思维方式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现代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点,要求思维主体改变同现实不相适应的旧式思维方式与陈腐观念。

时间思维由于其未来指向从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在农业社会里,人类思维方式的时间指向是面向过去,集中于过去的经验耕作总结;在工业社会里,人类思维方式的时间指向更为面向现实,主要根据当时的市场需求状况来安排生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思维方式的时间指向开始面向未来,即根据过去和现在,力图科学地预见事物发生、发展的趋势。时间思维是一种线性集中性思维,关注事物历时性(diachronic)的发展变化,但可能忽视事物共时性(synchronic)的普遍联系。

此外,时间思维还具备时效性与敏捷性。时间既不能贮存,也不能逆转,更不能再生,因而时间成为最宝贵的资源,时间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节约时间的唯一办法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思维的效率;时间具有一去不复返的特性,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更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此,为了适应社会信息膨胀、节奏加快的形势,就必须在思维中加速时间因素,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与行为的高效性。

时间可分为自然时间、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自然时间是人类制定的计量单位,用于计算物体移动或生长的周期,分为年、月、日、时、分、秒;又可分为瞬时、即时、时期等;人文时间的核心部分是历史时间,除有先后之外,还包括现在、过去和将来;心理时间的核心部分是体验时间,即是对时间快、慢、中的主观感受时间,往往和自然时间相悖。

1.2空间思维

空间是指与实体相对的概念,按照哲学观点解释,凡是实体以外的部分都是空间,空间是无形的、不可见的。在《辞海》中,“空间”被解释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空间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就宇宙而言,空间是无限的、无边无际的,就每一具体的个别事物而言,则空间又是有限的……”。换一个角度说,空间又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事物存在的空间特征作为一种有层次结构的系统而存在,表现为具有产生、发展和结束的一系列历程性进程。“空间”在哲学上是指事物发生、展开和完成所涉及的全部领域,包括各种物质领域、精神领域及事物的其他方面。“空间”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前者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和高度来表示,后者是宇宙事件顺序的度量。

广义的空间思维,是指受空间因素制约的一切思维形式。它是主观思维对客观活动和空间特征及其客观事物空间存在的反映,因而受客观进程及其空间特征制约。作为反映客观存在的主观空间思维,其内容是按一定原则对人类行为的“活动域”进行认知,进而建立相应精神结构的一种思维活动。空间思维主要是对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与性质,以 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空间位置、组合关系或排列次序等空间结构特性做出的反映,并主要通过空间视觉表象来实现对这种“空间结构特性”的把握,也就是实现对相对静止状态(存在状态)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规律性的把握。

生活客观性的现实空间是三维的,其基本属性是物质性,它遵循欧几里德几何的一般原理,但空间思维的维度却不仅仅是三维的,它是与现实物质性质的实在空间相对应的一种抽象空间、观念空间或思维空间和精神空间,这种空间可以根据主体的思维素质、按着自己的原则构造任何维度。当然,空间思维的维度也不是随意形成的,而是以客观事物的现实维度为基础的,空间思维的不同维度恰恰是为了对现实空间认识的需要和对现实空间的灵活反映。这体现了主观空间思维和人类客观活动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学习理论家、教育学家加德纳(Gadner H)教授提出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指出人的智力可细分为以下7种:①语言交流智力;②逻辑一数理分析智力;③音乐美术(艺术)智力;④空间分析智力;⑤观察分析智力;⑥肢体运动智力;⑦交流沟通智力。可见,无论在人们的学习、日常生活、工作还是科学研究活动中,空间思维都起着广泛的作用,这种作用或是间接的,或是下意识的,或是直接的和显性的。近年来,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开始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并开始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中有意识地开展空间思维方法和空间认知能力的培养。

空间思维方法是认知空间(要素)、分析空间关系与结构、探究空间表示,利用空间概念进行分析推理并做出决策的思维方法。空间思维方法属横断思维方法,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学科领域包涵:空间科学(天文、探测、运载工具);遥测遥感(航天、航空遥感测量);测绘工程、交通;气象、环境、资源、水利、规划、建筑、国土;地球科学(地质、地理);经济(空间经济、金融、工商管理);社会、管理、科学学等学科领域。

空间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它还能够完善和提高人的综合科学素养,与经济、环境、地理、地质、工程、资源、城市规划、建筑、管理、交通等行业的专业技能提升有着密切关系。此外,它还能促使不同学科在空间思维方法驱动下,进行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空间思维是一种平面扩展性思维,关注事物共时性的“普遍联系”,但可能忽视事物历时性的“发展变化”。

1.3时间思维与空间思维的对立统一

空间不仅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同时又是物质存在之不同状态的并存序列;时间也不只是物质存在状态判别的交替序列,同时又是物质存在状态判别的延续性;时间和空间是叠压的,时间的直接感受是先后,空间的直接感受是距离,时间把空间切成无数个面,也组成了空间。所以,作为物质存在状态并存序列的空间和作为物质存在状态判别交替序列的时间,在理论思维中是相互渗透、相互连接的,由此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时间一空间”。思维中的时间和空间都只有在“时间一空间”这个统一体中,并作为这个统一体的内在要素的环节才能够存在。

任何理论上的创新都离不开时间思维,但同样重要的是,任何理论上的创新也离不开空间思维。两种思维形式各有其特定的功能,各自从事物的两种不同状态(显著变动的“运动状态”和相对静止的“现存状态”),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做出反映。两种思维形式缺一不可,彼此既不分高低,又不能互相取代,二者唯有相辅相成,方能相得益彰。

时间和空间在理论思维中的此消彼长、你进我退的互补关系和相互作用维持着“时间一空间”统一体的整体平衡。这种互补关系体现于时间和空间在现实中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甚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思维中时间与空间的互补关系从根本上而言,源于二者均是由物质存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有着共同本质,表现同一内容。正是这种依存和互补,使得时空思维不仅有存在的必要,而且获得了思辨的可能。

在人类思维实践中,都经历了从线性思维到平面思维再到立体思维以及非线性思维的不断发展、扬弃的过程。立体思维吸收了前两者的优点,如线性思维的集中性,平面思维的扩展性;又克服了它们的不足,从而产生出为它们所不具有的新的思维功能。对事物可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结构性透视与分析,并在对事物的立体性把握认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1.4时空类型的划分

从形态进行划分,时空分为物质时空和理念时空两大类型。物质时空指物化形态的时空,如地貌沙盘体现出来的某时间断面的空间关系;或通过客观物体表现出来的时空,如温带落叶阔叶林表现出来的四季更替。理念时空也可称为精神时空,指非物质形态精神化了的时空,如传说中某时期、某地域发生的各种事件、人物及其关系等。

从存在的客观真实性进行划分,时空分为客观时空、虚拟时空和虚幻时空。客观时空指客观存在的时空,该类型的时空是真实存在的。虚拟时空指所表达的时空实际上是存在的,但是展示方式是通过仿真方式来进行。如星空虚拟实验室中所展示的日月星辰。虚幻时空指所表达的时空实际上是虚幻的,展示方式是通过虚构方式来展示的。如科幻电影中展示的外星生物、星球大战等。

从存在的主观性进行划分,时空分为无感时空和感知时空(心里时空)。无感时空指主观上没有觉察到的时空,如“不知不觉在这里过了10年,弹指一挥间”。感知时空指感觉到的时空,如“等待中时间很慢,娱乐中时间很快”、“牢狱之灾,度日如年”。

另外,在时空关系方面,赛弗拉(Tryfona)把空间关系分为拓扑关系、方向关系和度量关系,把时间分为有效时间、事务时间和存在时间[16 3。艾伦(Allen)提出了基于时态区间代数理论的时态拓扑关系模型。艾恩胡弗等(Egenhofer,eta1.)对空间拓扑关系的渐变规律、时空概念理解做了一些探讨,给出了反映拓扑关系时空变化的最邻近拓扑关系邻接图。

2 旅游研究中的时空思维

旅游现象涉及旅游者的空间位移、景观的亲历性,旅游供给中的景区布局规划、服务设施空间规划,不同旅游地域的竞争与联合等,都和时空思维密切相关。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时空经历过程,时空思维的优势O利于用来进行旅游研究。

2.1旅游研究之时间思维

旅游具有客源地一目的地的时间花费特征;旅游产品体现了不可贮存的时效特征;旅游对象存在明显的季相变化特征;旅游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趋势又具有突出的时序特征。旅游这些特点就要求在旅游研究中充分利用时间思维。

从旅游研究对象的历程性视角人手,利用时间思维可对研究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审视分析。时间思维主要用于旅游研究对象的规律性、动态性、变化性、演变性、预测性以及发展前瞻性的 研究。

(1)过去:旅游研究对象的历时性研究思维

从历史角度对旅游研究对象进行历时性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存在过程,发生、发展与终结的历史进程,主要针对所研究对象的历史起因与发展做出科学梳理与分析,对旅游事物的发展总结、规律发现、经验提炼进行归纳演绎,为现在与将来提供借鉴与参考。如1978~2010年我国旅游资源认知发展演变研究,即重点研究揭示对旅游资源的动态变化认知规律。

(2)现在:旅游研究对象的要素共时性研究思维

对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旅游研究对象的并存要素,从目前角度进行共时性比较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性质、类别、结构、特征、规模、数量等,为旅游事物的现在状态进行分布分析、布局解构、特点凝练等,从而为“现在与将来”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如2011年中国优秀与一般旅游城市类别比较分析,即对并存性的优秀旅游城市进行共时性比较研究。

(3)过去一现在:旅游研究对象要素的共时性一历时性研究思维

选择典型或一定间隔的不同时间断面,对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旅游研究对象的并存要素,从过去到现在角度,进行共时性一历时性比较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性质、类别、结构、特征、规模、数量等,为旅游事物的“过去一现在”发展进行分布变化、布局演变、动态特点分析,从而服务于现在与将来的旅游发展。如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不同年度,中国热点旅游城市与一般旅游城市发展比较研究,即把前述两种思维有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分析不同要素的动态变化。

(4)过去一现在一将来:旅游研究对象的演化与预见性研究思维

根据过去和现在的积累,在旅游研究对象“过去一现在”分析基础上,着眼于演化及未来的预测、预见以及发展前瞻,方法包括定性、顿悟性、数学模型以及经验型预测预见法等,内容主要包括发展演化、发展轨迹趋势、发展预见、数量预测、趋势预见、动力机制驱使预测等,可为发展规划、计划制定,政策、方案、战略等提供参考。如我国入境外国游客发展预测研究,即可根据1978~2010年我国接待入境外国游客数据,构建不同数学预测模型来预测游客发展情况。

2.2旅游研究之空间思维

旅游具有客源地一目的地的跨空间异地特征;旅游资源、旅游地、客源地以及旅游景区景点等既具有点状、带状空间分布(微观视角)特征,又具有面状空间分布(宏观视角)特征;旅游者的行程以及旅游流也有异区域的跨空间特征;旅游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趋势又具有突出的地域特征。

从存在的主客观性上,旅游的空间特征分为客观空间特征、主观空间特征及主一客互动空间特征。客观空间特征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旅游空间的特征,如自然旅游资源地、目的地自然环境等的空间特征。主观空间特征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旅游空间的特征,如游客设想的从未去过的旅游景区景点的空间特征、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中预先设计的景区景点的空间特征、虚拟旅游场景中的三维虚构场景的空间特征。主一客互动空间特征为主观意识反应中的客观空间所表现出的空间特征,如游客感知空间特征(旅游认知地图)、旅游路径依赖和旅游场所依恋下的旅游认知一情感空间特征等。

从体现的研究客体内容上,旅游空间特征分为旅游空间的分布特征、形状特征、大小特征、结构特征、属性特征、关系特征、方位特征、层次特征等。从体现的主体内容上,旅游空间特征分为空间意识特征、空间特色特征、空间主题特征、空间感知特征、空间认知特征、空间想象特征、精神空间特征、空间构思特征和空间调控特征。

从旅游研究对象的空间视角人手,利用空间思维可对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关系和空间认知进行审视分析。空间思维主要用于旅游研究对象的空间规律、空间特征、空间构成、空间关联以及空间认知等的研究。

(1)空间分布:旅游研究对象的分布性研究思维

利用地图分析、空间网络分析、数理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旅游研究对象空间存在形式、性质、集中与离散状态、位置、分布变化等的分析,探索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空间形态特征(点、线、面)、空间性质特征、空间特色特征等,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可揭示优秀旅游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

(2)空间结构:旅游研究对象的结构性研究思维

利用空间网络分析、地图分析、理论分析、数理分析、GIS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旅游研究对象的空间结构分析,研究其空间构成特征、空间组合特征、空间系统结构特征、空间区划特征等,为区域旅游组织重构提供参考。如中国旅游发达区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可探讨旅游发达区的空间结构。

(3)空间关系:旅游研究对象的关系性研究思维

分析旅游研究对象的空间关系,研究内容包括空间主次关系、空间顺序关系、核心边缘关系、空间竞合关系、空间耦合关系、空间区位特征、旅游流空间扩散等,方法主要有GIS分析、空间网络分析、地图分析、数理分析等,为科学审视旅游空间关系提供参考。如中国典型旅游地域之间空间竞合关系研究,可探讨旅游地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4)空间认知:旅游研究对象的认知性研究思维

分析旅游研究对象的旅游者空间认知,采用心理测试量表、心理学理论分析、数理统计分析、认知地图分析、GIS分析等方法,研究游客的旅游空间感知、环境感受、空间依恋、空间形象认知、空间符号认知、空间文化认知等,可科学研究旅游者的空间认知,为区域旅游规划设计、管理调控、形象设计与传播等提供参考。如中国典型旅游地区旅游认知形象研究,可探讨旅游地域的空间旅游形象。

(5)空间演变:旅游研究对象的变化性研究思维

采用空间网络分析、数理分析、地图分析、GIS分析等方法,分析旅游研究对象的空间变化,研究内容包括空间发展变化、空间拓展变化、空间主次核心变化、空间融合变化、空间关系变化、空间区位变化等,能够科学研究旅游空间的变化,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如中国东西部典型旅游城市空间变化研究,可探讨旅游城市的空间拓展变化。该思维需要建立变化分析的基准,即两个及其以上不同时期同一旅游研究对象的空间变化比较。

2.3旅游研究之时空融合思维

时空融合就是旅游研究中,将旅游的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统一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其采用的思维就是将时间思维与空间思维有机结合而形成时空思维。这种思维既关注旅游事物的“普遍联系”,又关注旅游事物的“变化发展”,深刻体现了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思考相统一,为深刻揭示旅游现象及其规律开辟了更多的途径,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其意义深远。

时空融合思维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空间的时间化研究思维。这是以空间为思维主体的空间与时间融合分析思维,如在旅游地过去旅游空间组织 科学分析基础上,为其规划设计更加科学的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从而使空间组织与功能更加完善。②时间的空间化研究思维。即以时间为思维主体的时间与空间融合分析思维,如30年来某客源地对于某旅游目的地游客交互变化与发展趋势研究,突出了旅游地随时间推移的发展变化。③时空一体化研究思维。即共同考虑时间与空间的融合分析思维。如多个客源地A、B、c对于某旅游目的地D的游客时空交互研究,分析视角可分为,一是历时性的多客源地对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交互变化规律分析,既可有A、B、c分别对D的游客交互变化,又可有A、B、c同时对D的游客综合交互变化;二是不同典型时间断面共时性的诸客源地对目的地的游客交互差异规律分析,也包括诸客源地在不同时间断面内游客交互的差异比较与规律变化分析。时空一体化融合分析是旅游问题研究较全面、深刻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2.4旅游研究之三维或多维的思维

三维的维度包括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与属性维度(或类别、特征、性质、结构、变化等维度),构成三维坐标轴系统,即在时空思维基础上,再增加分析的定性维度,一般能更好地反映研究对象的诸多特征与规律。如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地时空分析,即在时间、空间分析基础上,增加客源国特征(亦可选其他内容)的维度内容,可提高旅游问题研究的深度。

多维的维度是指在三维的基础上再增加几个研究视角,可包括较复杂的多个研究内容。如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地游客多维度时空综合分析,即在时间、空间分析基础上,增加外国人与港澳台游客、发达与欠发达客源地游客、游客结构、规模变化、旅游动机、消费水平等研究维度,可提高研究的复合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科学研究水平。

另外,还有旅游研究的时空分离思维。其建立在牛顿理论即时间、空间、物质运动三者分离这一近代科学基础之上,基本特点是考察物质运动的时间形式时,不注意它的空间形式。在考虑其空间形式时,不注意它的时间形式,时间思维和空间思维是分离的。时间与空间思维各有其自身之所长,时间思维长于事物的“发展变化”分析,而空间思维长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分析,如事物普遍分布与地域差异的研究。时一空分离研究各适用于不同旅游研究主题,在实践中须根据具体情况等进行遴选。

3 时空思维之旅游实践研究

3.1国外研究实践

在时间思维方面,国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加特纳与亨特(Gartner&Hunt)利用历时性分析方法,选择12个年度对实证国家进行了形象变化分析。斯坦斯菲尔德(Stansfield)进行了大西洋城度假村的发展周期研究。基思(Keith)以巴哈马为例,研究了垄断与度假村的成长周期。盖茨(Getz)从时间角度研究了目的地生命周期与旅游规划的问题。皮尔斯(Pearce)研究了旅游者的时间计划。塞斯福德等(cessford,et a1.)对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游客人数进行了选项监测。霍尔(Hall)认为,利用时间地理学研究自选旅游和跨国旅游以及其紧密关系;构架了一个旅游研究的框架。加特纳研究了旅游形象的形成过程。吉尔和威廉姆斯(Gill&Williams)研究了山区旅游社区的增长发展。豪格等(Haug,et al.)从时间视角,研究了西班牙“小挪威”的旅游移民问题。威尔金森(Wilkinson)从“过去和现在”角度预测了世界和加勒比海旅游。约瑟夫(Jozef)研究了旅游预测与决策的实用标准。

在空间思维方面,国外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利珀(Leiper)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对于客源地的旅游引力系统。布里顿(Britton)以斐济为例,研究了新经济中的旅游空间组织问题。米切尔等(Mitchell,et a1.)以一项实际空间关系调查案例,研究了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关系问题。塔之姆等(Tazim,et a1.)探讨了区域合作理论并研究了社区旅游规划。威尔逊(Wilson)从统计角度研究了旅游的空间分布模式。应天煜等以中国相邻乡村比较案例,研究了社区、政府与外部资本进入农村文化旅游问题。曼斯费尔德(Mansfeld)研究了旅游目的地选择和旅游空间行为维塞尔(Visser)以开普敦为例,研究了男性同性恋者在南非城市的休闲空间。维伯克(Verbeke)对欧洲的旅游流进行了区域空间分析。皮尔斯(Pearce)研究了旅游空间分布模型的功能问题。恩赖特和牛顿(Enright&Newton)致力于构建一个综合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

在时空融合思维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奥康纳等(O’Connor,et a1.)进行了旅游者流动的地理时空跟踪与分析研究。巴特勒(Butler)则研究了旅游区时空演化对旅游资源管理的意义。戈尔姆森(Gormsen)研究了国际旅游时空发展中的中心模式。舒瓦尔和艾萨克森(Shoval&Isaacsen)提出了人类活动行为的时空序列比对分析方法。弗拉迪米尔等(Vladimir,et a1.)对日本旅游者在中欧国家的流动模式和未来趋势进行了研究。

3.2国内研究实践

国内在时空思维的旅游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左冰提出“旅游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形式”;时空统一观是旅游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哲学观;时空有机结合是认识旅游活动与发展演变的基本分析视角。

时间思维旅游实践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陆林等以三亚、北海、普陀山、黄山、九华山为例,对海滨型与山岳型旅游的客流季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黄震方等研究了盐城麋鹿生态旅游区的游客变化特征及预测。马耀峰、李天顺选择我国12个旅游热点城市,用历时性分析思维对旅华游客流动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李辽宁、弓晓颖研究了中国红歌的历史演变。

在空间思维旅游研究方面成果丰富。黄向、保继刚对游憩行为的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进行了研究。陆林、鲍捷以千岛湖为例,用耗散结构理论对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进行了研究。张捷等对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吴必虎等研究了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的空间结构。卡显红、沙润以长江三角洲为例,研究了城市旅游空间的相互作用。侯兵、黄震方等对文化旅游的空间形态进行了研究。

第5篇:地学空间分析范文

在对课题进行完善时,我们对原有题目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再分析。空间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会空间的组织和划分方法;学习基本的人体尺度概念;初步了解建筑设计的方法;初步掌握用草模和草图推敲方案。在总结上一个阶段的教学基础上,空间设计的题目有新的发展和变化。

1.1教学题目顺序的变化

原有教学内容中,空间设计、大师作品分析和小型建筑设计是下学期三个题目。题目在对学生的训练上各有侧重,基本满足了课程的教学要求,但是其间缺少必要的逻辑联系,缺乏贯穿前后的主线。结合课题深化,我们将题目的教学顺序进行了调整。具体而言,将大师作品分析提到了空间设计之前,空间设计之后为小型建筑设计。这样加强了题目设置的关联性和逻辑性,使初步课程内容明确分成了四个大模块(图2)。经过调整,将大师作品分析前期准备工作放置假期之中,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2教学题目内容的深入

在空间设计题目内容上,我们强调了大师作品分析和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空间设计题目的深入展开。在大师作品分析的教学中重点强调了学生分析的深度。我们从环境、空间、功能、交通、结构、造型等六个方面作为分析的主线,同时材质、光影、色彩等作为重要的分析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从而对大师的作品有较深入了解和认识。小组合作形式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过程别强调对作品空间的分析。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多角度分析,拓宽了学生对设计作品的认知,有利于对大师作品的学习,有利于空间设计课题的深入。对于空间设计题目的内容本身也有所调整。拓宽尺度要求,提出了“3×3×3”的模数尺度,3可以为3m,也可以为6m。在设计要求上,空间设计要再现所分析作品的空间特征,把握大师作品的空间特点,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因此在内容上强调空间的秩序,弱化空间的实际使用功能。

1.3成果要求的变化

在题目设计伊始,由于教学过程中对模型表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强调模型的制作和表达,同学们形成了用模型思考建筑的作法。但是部分学生在用模型做设计时表达上有所偏差。在模型材料的选择上容易选择艳丽色彩的材料,不是对建筑本身而对非建筑因素进行细节加工,模型整体上缺少建筑的味道。最后图纸表达上由于模型照片较多,有不少同学采用了电脑排版,对基本功训练不足。在题目内容调整时,弱化了模型在图纸中的份量,手绘图纸和模型成果并重要求,对模型的制作、照片后期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图纸内容和深度上也提出具体要求,结合上一个题目的训练成果要求图纸中有较完整的空间表达,图纸表达训练达到一定水平。

2教学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空间设计题目教学改革已初显成效。该题目作业在2009和2012年全国建筑系学生作业评比中获得了优秀作业奖(图3)。通过题目训练,学生能力有较大提高。

2.1手绘表达能力

通过题目的整合,教学内容侧重明确,学生的图纸表达能力有大幅度提高。这一方面表现在对最后建筑及室内空间的整体表达上;另一方面对于分析图的表达也有不断的提高。图4是大师作品分析作业中对维埃拉•卡斯特洛住宅的表达,采用钢笔线描的方式。图纸对建筑所处的环境表现清楚,对建筑的材质表达准确,较好地反映出建筑的特点。图5是该作业中对空间特点的分析。采用轴测图与人视点透视相结合的方式,较清楚地表达了建筑作品中室内空间的特点。

2.2建筑模型制作能力学生的模型制作和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在模型制作上,能比较清楚地认识到所做模型的目的,各个阶段所做模型深度不同。建筑模型成为学生认识作品、分析作品和设计方案的重要手段。学生较好地避免了对非建筑因素的重视,在材料选择上也有较正确的认识。图6是大师作品分析作业中学生所做的模型。模型采用剖切方式,清楚表达内部空间,并且配以家具和人物,反映建筑的空间尺度。图7是空间设计作业模型。该设计源于对流水别墅分析,模型清楚反映了设计意图。

2.3分析能力

由于强调了大师作品分析与空间设计的联系,通过大师作品的空间来演绎所设计的空间特点,因此学生比较注重大师作品的分析,较好地避免了完全从参考书上照搬分析图示,有一定创造性地表达分析内容,对空间设计的分析能力有所提高。图9是大师作品分析作业中对安藤作品的分析。通过对比交通流线和心理感受,较好地分析了安藤对建筑空间处理的手法。图10是空间设计作业的分析。通过空间的形状、明暗和围合,分析了设计中的空间属性。

2.4空间能力

第6篇:地学空间分析范文

关键词:GIS 水文地质 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系统是专门服务于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专业化信息系统。一方面,它们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者提供了水文地质数据、信息的输入、存储、查询、统计、分析、计算、各种报表、图件的输出以及水文地质评价、预测、预报等多方面的信息处理手段和决策支持工具,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数据的利用率以及基于这些信息进行决策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在矿井水文地质实践中,无论在信息分析、处理方面,还是在管理、决策支持方面都在不断向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促进了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多元化、智能化、三维可视化及多媒体化已成为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

1水文地质信息特点分析

水文地质信息是指反映地下水及其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信息。其中信息的获取、储存和分析是水文地质研究的基础工作。水文地质信息具有如下特点:(1)空间特性。地下水及影响地下水资源的诸因素具有空间分布的性质,这就决定了描述地下水赋存和运移的数据都与地理坐标有关,是典型的空间型数据。(2)动态特性。地下水与一般矿产资源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具有流动性、可恢复性、动态性等特点,通过补给、径流、排泄的运动方式,循环交替,显示了有规律的动态特征。反映地下水状态的信息,需要根据地下水的变化特点,实时更新和补充。(3)多源信息特性。影响地下水赋存、运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包括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生态环境等五人类;信息的表现形式呈多样性,有图形、图像、文字、报表、DEM等,同时数据可以来自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尺度 。

2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个以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显示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同一般的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及自动成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是地理空间分布数据,它不仅管理空间实体的属性数据,而且还要管理反映空间实置及相互之间拓扑关系的空间位置数据。它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协调管理和分析,使用户既可看到空间对象的位置分布,同时又可知道它们各自具有些什么样的信息;既可根据属性信息查询空间位置,又可根据空间位置来查询相关的属性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一般都配有功能强大的分析模型用于空间分析,如叠加分析(Overlay)、缓冲区分析(Buffer)、网络分析(Netware)等。可以说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所在,是基于空间信息进行评价和决策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有大量数据是与空间位置分布密切相关的,如各种地质构造,地质界线,含、隔水层分布,地表水体,观测孔,井下涌水点等等,这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在矿井水文地质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深入。如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进行煤矿水害预测。

3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基本功能分析

3.1系统的总体结构

水文地质信息系统具有对水文地质空间数据的管理、查询、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等功能。它应由空间数据管理、应用模型管理、空间分析、数据转换、空间数据查询与检索、系统管理等模块组成。该系统应能充分运用空间数据管理、空间数据分析、多功能图形输出之功能,不仅能够对所有有关的勘查、观测资料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随时为用户提供空间查询信息服务及多元信息的空间综合分析服务,而且能够充分挖掘与地下水的分布、发育规律有关的信息,对地下水资源性质、开发潜力、开采模式以及与地下水开发有关的地质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用户需要,随时加工和输出不同功能的信息数据和图件,从而为统一规划、开采、管理地下水提供科学依据。

3.2 系统的基本功能

3.2.1 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

数据库是数据存储与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先进的软件工程。水文地质信息系统数据库是区域内一定水文地质及其相关特征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空间数据的集合。空间数据既包括图形数据、属性数据,也包括以外挂数据库形式组织的水文地质动态数据,空间数据的管理由空间数据管理子系统来完成[5]。空间数据库管理功能除了与属性数据有关的 DBMS 功能之外,还包括对空间数据库的定义、空间数据的导入、存贮、管理、查询、检索、统计、显示和更新,并实现图形数据与外挂属性数据的链接。它既为信息的查询、分析、输出提供信息源,又是空间分析结果数据的归宿 。

3.2.2 应用模型的管理功能

开发地下水系统分析的应用模型,已成为 GIS 技术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与评价中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标志。水文地质信息系统模型库中需要建立的专题分析模型由空间统计分析模型、地下水量计算与评价模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水质与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分析模型等四大类模型的若干个模型元组成,模型库管理系统具有对模型的添加、删除、存取、检索等管理功能。

3.2.3 空间分析功能

空间分析功能是 GIS 的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它的主要特点是帮助确定地理要素之间新的空间关系,挖掘更深层次的新的信息。它不仅仅成为 GIS 区别于其它类型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为用户提供了灵活地解决各类专业问题的有效工具。

4结语

研究分析了水文地质信息系统特点,即其具有空间特性、动态特性及多源信息特性,提出了基于 GIS 的水文地质信息系统的概念和总体结构,并具体分析了其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应用模型的管理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分析过程及结果将为水文地质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乔羽佳,万新南.地理信息系统在编制龙泉煤矿综合水文地质图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28(6):63-65.

[2] 戚文云,刘惠德,郭向坤.基于 GIS 的矿山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J].矿业快报,2007,23(3):45-47.

[3] 梁煦枫,王哲,曾永刚.基于 GMS 的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研究——以天山北麓为例[J].地下水,2006,28(6):79-82.

第7篇:地学空间分析范文

论文摘要: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是商业地理学的核心。文章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方面深入分析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历程,回顾国内城市商业结构研究的进程,并进一步指出研究的薄弱之处与发展方向。

论文关键词: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活动主体

1引言

城市商业随城市的建立而出现,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是由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载体即商业中心,是商业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主体即消费者和商业企业经营者,是城市商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由于一般均假设商业企业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故只重视消费者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城市商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历史已有几百年,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也比较成熟。其研究领域广泛,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域范围内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中心的空间形态、等级体系、布局规律,以及商业活动主体——消费者空间行为、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与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文章特指城市内部商业空间结构。

2国外研究理论和方法概述

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商贸往来加强,各国各地物产资源、集散中心、交易市场的简单描述日益增多,给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计量地理、行为地理、时间地理、运筹学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真正科学化,研究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作者将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个方面综述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1城市商业载体的空间结构研究

商业中心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早期的研究注重从商品供给的角度考察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位置、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和不同商业职能的空间布局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研究成果。

2.1,1地租理论。杜能提出位置级差地租理论最早解释了商业中心布局于城市中心的原因。1961年,格苇斯(Getis)揭示了总零售量随离开地价最高的城市中心地带的距离增加而减少的规律,证实了土地地租变动及其与商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规律。20世纪60年代,加纳研究了商业中心的内部结构,在投标地租曲线上建立了不同商业中心的简明空间。1970年,司格特(P.Scott)用图表表示出租金梯度与商店类型的关系,认为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生态位,可以确定商业中心的区位。

2,1,2基于中心地理论的研究。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ifstaller,1933)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是现代商业空间理论的基础,为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德国经济学家廖士(Losch,1940)在其《区位经济学》中提出“经济地景模型”,创立了服从最大限度利润、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对城市市场经济区进行系统的研究,深化了中心地理论,构造了边界的无差别线模型。后来,墨苏(R.E.Murphy)和万斯(J.E.Vance)以建筑物高度及其商业职能为依据,界定了中央商业区的地域范围。

2,1.3空间分析学派。二战后,地理学界掀起了“数量革命”,复杂的计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成为可能,空间分析学派随之产生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贝利和加里森首次引入统计学中的回归方法,得出P=ABn。为中心地职能的设施数,P为中心地的人口数。参数A和B用回归的方法取得,当=I时的P值是门槛人口数。1965年,美国学者贝里(Berry)对芝加哥大都市区商业形态区位分布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都市区商业问结构模型”。1981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引入多变量功能方程(multivariatefunctionalordination),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图表,分析商业区功能性质、区位、易达性、形态、发展规模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密切关系一。

空间分析学派通过大量假设来简化问题,研究方法上由定性描述转为定量数据处理,借鉴统计学、数学分析及数量地理方法解释问题,促进了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科学化。但过分追求技术、逻辑理论系统完美和空间分析的抽象化,使他们的研究脱离了实际的城市商业空间结构。

2.2城市商业主体空间分析

2.2.1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人的作用不切合实际,发现消费者行为对商业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也开始注重从消费者行为方式和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来理解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贝里和盖瑞逊(1958年)第一次将消费者行为纳入理论架构,首次对消费者前往最近的商业中心购物的假设提出挑战。美国的学者赖斯顿(Rushton)最先从消费者行为观点去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问题,提出行为一空间模型,认为任何一级的中心地的消费者行为均有多样性。1970年,道斯(Dows)提出商业设施认知结构的程序,从商业设施潜在顾客的角度出发来判断大量的有关属性、看法、倾向性、评估变量等因素的重要性;1972年,大卫(Davis)提出了“购物中心层次性系统发展模型”,将消费者行为及其社会经济属性纳入购物中心的层次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中;1982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完全从消费者的知觉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零售区位的分布问题,提出信息场与利用场的区别。

2.2.2消费者空间结构研究——商圈分析。商圈是指特定商业中心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也称商势圈,侧重从商业需求的角度考察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1929年,美国学者威廉·莱利(WilliamJ.Reilly)首先创立了商圈测定法则——莱利法则,即:两个商业供给地,对于中间一个消费地消费者的吸引力与两个供给地人口成正比,与两个供给地距离平方成反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探讨消费者空间分布法则的研究,派生出康帕斯法则、阿普波姆法则、加萨法则。

随着汽车普及,实际距离已不再有很强影响力,莱利法则及其派生法则在商业网点布置中常与现实不符。美国学者哈夫考虑了更多因素,构建如下的数学模型

式中:P,为居住在i地区的消费者选择商店聚集区购物的概率,S,为商店聚集区面积,,为从i地区到商店集聚区所需时间,为消费者从居住区到商店聚集区路程中购物障碍要素指标。

哈佛商学院(20世纪80年代)在实践中创立了饱和理论,通过计算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测定特定商圈内某类商品销售的饱和程度。一般来说,位于饱和程度低地区的商店,其成功的概率必然高于高度饱和地区。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IRS)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RS为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系数,C为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人数,RE为某地区每一顾客用于购买某类商品的费用支出,RF为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商店的营业面积总数。

上述各种模型对于有效选择商店地址,研究商店顾客来源与分布特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应用简单明了、省时省力。但是,影响消费者空间分布的因素众多,除模型中已经考虑的人口、距离等因素外,还受商店本身的竞争实力、所处商业中心的繁华程度、交通流量、竞争商店的位置、所在地城市规划等因素影响。新设商店要做出正确决策,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还必须与商圈实地调查结合起来,进行定性分析。

3国内研究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逐渐兴起,主流是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杨吾扬教授把中心地理论引入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中。以北京市为例,把城市商业网点分成3级序列:市级、区级、街区级,用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分析了北京商业服务业空间结构现状,用范力农定理求“铜心”,成功地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试验性研究。高松凡论述了北京城市场的历史发展变迁,从历史地理学视角,运用中心地理论分析了自元大都以来历代北京城市场空间结构特点、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

宁越敏教授实地调查了上海市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首次建立了界定商业中心的一套指标。他选取了商业中心内商店数、商业中心的职能数等5个指标,对上海市61个商业中心进行了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级别5种类型,分析了影响上海市商业中心区位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吴郁文、谢彬等在研究广州市城区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时应用了这种方法,增加大型综合商场、大饭店、宾馆职能单位数占商业中心职能单位总数的百分比这一指标,用6个指标对广州市30个商业中心类型及等级体系进行聚类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安成谋以兰州市为例,构建消费者购物模式:位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一个商业中心,销售范围与消费者总开支成正比,与该商业中心规模成正比,与消费者花在购物途中的时间成反比,与这一中心与其他中心的竞争成反比。他划分兰州市3级商业中心区位格局,引入加权平均模型和希尔伯脱模式,分析兰州各市级商业中心的区位优势度,据此评价商业中心发展潜力。

暖等以商业行业为切入点,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昆明市商业地域结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今后调整方向_1。阎小培、许学强等以广州市为例分别对其商业中心的区位格局及发展趋势、中心商业区进行了分析。仵宗卿开始深入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内部,探讨其形成机制和发展演变历程。

4国内研究评析

4.1消费者行为定量研究相对薄弱

整体上,国内学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分析商业网点的规模等级与空间分布。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商品流通自上而下调拨,加上基础数据库缺失,导致关于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的大部分研究只是局限于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制约了国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深入。目前,我国商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使得传统业态的商业企业经营步履维艰,而加入WTO后外国资本大量涌人中国,必将对零售业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必然要求研究视角与指导思想作相应调整。

4.2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较少

从发表的论文看:朱枫,宋小冬,马才学等人分析了商业地理定位的构成要素,论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商业选址的技术路线。但总体上国内研究与新方法新手段的结合较少,GIS,GPS,RS等技术引入不足,缺乏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科学模拟。

在研究方法上以静态均衡分析为主。国外相关研究为了构筑模型的需要,简化商业布局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事实上,商业受众多因素交叉影响。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复杂化,静态均衡分析将显得越来越不合理。我们必须注重从动态、综合的角度去看问题,更好地把握商业布局众多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了解商业空间结构规律。

4.3新型商业业态的影响提出了新课题

随着个性化、柔性化、多样化消费理念的渗透,厂商在迎合消费者喜好的驱动力之下,生产方式已由批量生产、内部资源整合、单独的市场竞争逐渐转向定制化生产、外部资源整合、供应链协同式竞争。这一系列的转变已促成流通企业质的转变。商业业态大致遵循着百货商店一杂货店一超市一巨型超市一便利店一专卖店一购物中心一仓储式商场一电子商业的轨迹演进,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商业的空间结构。

20世纪60年代,ShoppingMall随着轿车的普及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70年代,ShoppingMall逐渐被引入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发达地区。近年来在上海、北京、深圳迅速崛起,迫切需求专业知识指导国内商业地产投资机构和商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选址经营决策,促进商业地产知识的普及。

近年新兴的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电子网络方式进行商品交换与行政作业全过程。因为它第一次实现了无店铺经营,造就了三维的空间市场(marketspace),企业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摆脱空间距离的束缚,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与零库存,因而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对城市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这被视为商业业态的又一次革命。研究网络虚拟购物对传统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发展过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将有重大意义。

4.4商业分布离心化研究有待加深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小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有条件逃离城市的拥挤、喧哗与繁杂。近年来,我国部分大城市已出现人口郊区化现象,一些工厂、商业企业也开始向郊区迁移发展,尤其是占地面积较大的批发商业。某些大城市郊区尤其是近郊区商业销售额总量、销售额增长速度均有超过市区同类指标的趋势;商业数量、从业人员、营业额等比重在郊区有增加趋势,在市区有减少趋势;同时市中心的商业区并没有衰落,这种情况有别于郊区化,我们称之为离心化。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城市商业离心化的程度及趋向、与国外对比、发展中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第8篇:地学空间分析范文

关键词:金融集聚;空间计量;经济增长

一、引言

长期以来,主流金融学理论关于空间均质的假设隐性地独立了区域的金融活动。对空间因素的忽略往往导致相关研究脱离了金融现实。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影响区域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资源并非均匀地分布于各个地理单元,空间效应是无法避免的问题。空间计量作为一种新发展的研究方法,为金融集聚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金融集聚是金融效率的空间调整和提高,其对经济增长溢出作用的空间计量分析,既可以从更宽广的角度研究金融产业集聚机理,减少传统建模分析的有偏性,又为考虑地区之间金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供重要参考。

二、基于空间计量的金融集聚研究综述

1.金融集聚的内涵

(1)产业集聚理论为金融集聚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1909)在早期的空间分析体系中提出了“集聚经济”的概念,承认产业集聚的存在。马歇尔(Marshell,1980)提出的空间集聚外在性理论主要针对产业空间集聚而言,对金融集聚有一定的解释能力。而迈克尔・波特(Porier,1998)认为产业集聚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集聚,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聚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金融产业集聚也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

(2)金融集聚的内涵解释:金融效率的空间调整和提高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金融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日趋明显。实质上,这是金融效率的空间调整和提高,主要体现在累积经济性、层次性和空间性三个方面(林江鹏、黄永明,2008)。

第一,金融产业集聚的累积经济性。各区域的金融资源具有禀赋差异,为了谋取更好的发展,大量金融机构和企业利用自身优势,通过专业化分工的方式,形成一种合作与竞争并存的长久关系,集聚在某一特定的区域。

第二,金融产业集聚的层次性。由于资源分布和社会分工受到地域条件的约束,金融地域流动(张凤超,2003)形成了区域、国家和国际三个不同层次的金融集聚。这是依据空间思维动态地揭示出金融参与地域运行的程度,进而提高金融效率。

第三,金融产业集聚的空间性。在适宜的地域内,金融资源通过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确定空间位置和扩展范围以及空间序列上的关联,进而形成金融产业集聚。

因此,金融集聚具备过程和结果的双重含义(黄解宇、杨再斌,2006),是由金融运动的区域选择和所引起的相关金融部门在某地区通过各种联系形成的地理上高度集中、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产业群体。

2.金融集聚的发展机理

(1)金融集聚的驱动因素

就宏观背景而言,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是金融集聚形成的原动力;趋于成熟的产业集聚诱导着金融产业资本的集聚(冉光和,2007);城市功能扩张影响金融产业集聚演化(梁颖,2006);政府的扶持性政策支撑着金融机构进行大规模空间聚合;而专业化人才聚集及不断增长的金融市场,则为金融集聚提供了发展空间。

关于金融集聚的微观驱动因素,很多学者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这些理论从信息不对称、规模经济和空间不均匀三个不同的视角分析金融集聚的成因,对此问题提供了较强的解释。塑造和发展金融产业集聚的背后力量,大致可以从信息外在性着手(Porteous,1995)。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质,金融部门需要接近于信息源(Zhao,2002)。集聚不仅加强了信息的可得性,也促进了信息规模的形成。国内外学者仅仅是分析促使集聚形成的具体因素,缺乏对这些因素重要性的实证检验和对驱动过程、速度的动态考察,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模型,从而难以揭示驱动因素的动态特点。

(2)金融集聚的发展模式

金融集聚形成的有效途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自发形成,借助城市经济结构的历史转变和空间布局的自发调整,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支撑,吸引金融企业迁移而形成集聚。早期的区位优势一旦形成锁定(Krugman,Fujita,1999),将会通过辐射效应,巩固产业集聚的效果,加深集聚的程度与规模;另一种则是政府引导,通过人为设计规划和政策强力支持,由政府对具有金融产业集聚潜力的城市引入金融资本,形成产业集聚的雏形,并配套相当宽松灵活的产业政策,促进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

在集群生命周期(Swan,1998)的基础上,Naresh和Gary(2003)指出金融集聚的积极效果并不会无限期地持续存在,也可能有负的聚集效应,这取决于利润和成本是否均衡。当集聚效应达到临界点,拥挤的集群和竞争力的现象将会加剧。一旦饱和状态,平均利润率下降,集群中的企业进入和增长速度将降低,最终将导致集群的衰退。

金融集聚的整个开发过程的,不仅受到集聚区成本和利润的变化,也在政策变化、外部因素的影响,如信息的流通。所有这些因素和区域空间定位、辐射强度和连接的强度是分不开的。因此,从空间的角度关系的方向结合系统动态分析的金融产业集聚,金融集聚是这种复杂的经济现象的新切入点。

3.基于空间计量的金融集聚分析

金融集聚的运动规律以及运动结果沿着空间差异、过程和相互作用的模式运行(宗晓武,2008)。而传统经济学理论对空间事物的关联性以及均质性的忽视,容易导致研究结论偏离经济现象的真实性(吴玉鸣,2007)。卢卡斯・安瑟林(Anselin,1988)创立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为该研究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

(1)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数据一般同时存在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由此产生的空间效应使得我们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时间序列或者截面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而空间计量模型放松了不存在截面相关这一基本假定,引入了空间相关这一概念,将变量之间的地域影响串联起来,并且通过构造空间权重矩阵来量化空间相关性的大小,为空间数据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在建立空间经济计量模型时,Moran’sI指数(Moran,1950)、Geary'sC指数(Geary,1954)和Moran散点图是用于空间检验检验变量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最直观和简便的方法。在验证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邻近影响后,则需要进行空间计量估计和检验。所建模型如表1所示:

表1 空间计量模型

其中,W1和W2分别代表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误差项和随机扰动项的空间权重矩阵。在实证分析中,为了防止约分导致空间相关重新被忽略,W1和W2一般不等。ρ,δ,λ和γ则表示空间回归系数。s1i和s2i分别表示地区1和地区2的观测值。

对于空间权重的选择问题,通常有两种主要方式:邻近指标和距离指标(Anselin,1988)。在实际应用中,邻近指标常是指,如果两个地区相邻,则权重取1,否则取0。距离指标则选用欧式距离计算公式,假定空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取决于地区间的质心距离或者区域行政中心所在地之间的距离,此外也包括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更加复杂的权值矩阵设定方法。

(2)金融集聚的内部空间计量研究

在空间计量的框架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金融集聚现象所做的研究相对较少。

李镔(2013)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并采用Moran指数和Lisa指数以考察中国金融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间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存在明显的全局空间正相关,各省域间金融产业发展差距不断加大,且已形成了以“长三角”为中心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周凯(2013)等考虑到空间因素在金融资源空间集聚中的作用,通过单变量和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Lee,2001)证实了我国金融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均质性特征,空间集群特征明显,但集聚力量较弱。

任英华(2010)等构建了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28个省域金融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集聚在省域之间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正的空间溢出效应。

黄永兴(2011)等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影响因素及其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空间相关性存在于长三角金融集聚中的结论。然而该相关性不是由基础设施和经济规模引起的,而是由诸如政府行为、法律制度和人文地理等随机因素决定的,且表现出负外部溢出效应,即索取型溢出效应。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我国金融集聚在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然而,部慧(2012)等提出我国金融业空间聚集性虽然在逐渐上升,但在全国范围内仍不显著,并不像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聚集性分布,金融集聚远远落后于经济集聚。我国某些相邻的省市间的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局部呈现出某种集聚性分布,具有一定的辐射效应。

空间计量方法的引入对不仅可以从更为宽广的角度研究金融产业集聚机理,减少传统建模分析的有偏性,还可以为考虑地区之间金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提供重要参考。

(3)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溢出作用的空间计量分析

关于金融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自Goldsimth(1969)以来,大量的实证文献验证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但是极少有文献从金融集聚的角度来检验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两者相关的计量分析,通常是借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检验方法与框架。

吴拥政、陆峰(2009)基于地级市区数据的空间统计与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关系是统计显著的,并为深入进行整合时空特征的区域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与计量建模分析提供了有利的证据支持。

结合金融发展研究和空间计量方法,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空间滞后模型可用来解释金融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空间误差模型可用来对金融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

周凯(2013)通过研究得出中心地区金融资源空间集聚与邻近地区经济增长以及邻近地区金融资源空间集聚与中心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模式。在空间相关性分析基础上,构建空间滞后(SLM)和空间误差(SEM)的空间分析模型,证实了金融资源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

豆晓利(2013)基于新增长理论,在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上,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个维度,兼顾人力资本、政府行为以及对外开放等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其他重要控制变量,对2003-2010年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地理特征,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溢出作用,而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溢出效应又存在差异。

这种溢出效应表现在知识溢出和创新驱动上。Audretsch和Feldman(1996)的研究表明,知识技术的外溢效应随空间距离的扩大而下降。金融产业是知识和信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掌握专门知识的优秀人才和丰富的相关信息,人才聚集可以促进优秀人才的相互交流,节约培训费用,推动金融新思想、新经营方针的转变和创新。因此,金融集聚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有利于集聚区域内共享经验,提高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王志强、孙刚(2005)从金融总体发展的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和效率变化3个方面对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两者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由此,可认为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可能存在双向促进关系。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对金融产业集聚进行研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而且往往存在着指标数量较少、代表性和综合性较差等问题。一些学者开始对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但是缺乏足够的资料和数据对其进行检验,还需要学者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

尽管前人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金融集聚问题的研究,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金融集聚理论框架缺少具体化、系统化和模型化的分析。金融产业的集聚趋势愈发显现,但理论研究相对传统产业集聚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仍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和加强。

2.仅从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作用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溢出作用是否存在及溢出作用大小的结论,而对于金融产业集聚的衡量和辐射研究还不够科学,也没有深入阐释影响溢出作用的原因。

3.金融集聚研究中在建立空间模型时,对权重的选择只考虑了地理距离,而没有考虑经济距离,这也对实证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空间计量建模方法提出的时间较晚,检验体系不够完善,可能存在检验的不足。

四、基于空间计量的金融集聚研究展望

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相对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还显得较为单薄,尤其是基于空间计量方法的研究还还存在着很大的拓展空间,进一步研究应该特别关注以下一些问题:

1.空间计量模型仍处于发展阶段,很多问题有待于深化。如空间权重的设定,大部分学者采用地理位置的临近性予以判断。然而,两个区域即使不相邻,金融活动也可能存在相关性。因此,如何更加合理规范地确定空间权重以反映各种金融现象的空间关系,是未来应用研究的重点之一。

2.经济问题中,许多研究对象是多维的,将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特征相结合对金融集聚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并判断模型和估计参数等也有待发展。

五、世界金融集聚区域发展对中国金融集聚的启示

世界各地涌现大量典型的金融集聚现象,其中伦敦和新加坡对中国的影响意义相对较大。伦敦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人才储备、新加坡的地理空间优势和政府鼓励引导所形成的金融集聚无疑都是成功的。这四个因素与中国的现实金融形势完全契合,对中国金融集聚的形成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中国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北京作为一国之都在经济与金融决策、监管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国内名牌学府如清华、北大、人大等云集于此,人才资源相当丰富。北京的金融街已成为国内金融企业的集聚地,目前的金融资产总量占全国60%以上,控制着全国90%以上的信贷资金和65%以上的保险资金。上海与新加坡有着某些相似的发展背景,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创新与监管相结合、管理层的政策支持等都值得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所用。目前,国内并未形成一个专门服务于并购交易的市场,并购活动是分散的,参与并购的市场主体限于地理因素,延长了交易时间和资金成本。为解决并购活动信息流不畅通、投融资不便捷以及并购交易成本较高的问题,上海普陀区于2014年探索创设并购金融集聚区,整合海内外融资上市、投资并购的项目、资金等信息,拓宽企业兼并重组信息交流渠道;引入各类金融机构和会计、法律等相关中介服务,形成集聚效应。深圳的优势是毗邻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开放的经济政策,已迅速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金融企业聚集地,通过发挥金融企业的规模集聚效应,将极大地促进金融机构促进生产的效率。

中国需立足于寻求金融联动的有效策略,深入分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金融资本流动的实际情况,剖析其优、劣势所在,探索应如何紧紧抓住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机遇,主动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交流的近期和中长期联动策略,共同推进中国金融集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Anselin L.Spatial.Econometrics:Methods and Models.Kluwer Academic,1988,V24(8):33-48.

[2]Audretsch,D.and M.Feldman,“R&D Spillovers and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3),630―640.

[3]ChoiS.R,Park,D.andA.E.Tschoegl(1996):Banks and the World Major Banking Cente-rs,1990,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Bd.132.

[4]Fujita M,Krugman P,Venables J.Spatial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9.

[5]Goldsmith,R,W: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6]J PAUL EIHORST.Specific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patial Panel Data Models[J].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03(26):244-2681.

[7]Kindle Berger C.P.(1974):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A Study of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 , Princeton.

[8]King Robert G ,Ross Levine.Finance, 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3.

[9]Martin ,R., eds Money and the space economy [M] .London :John wiley& sons , 1999:1-337.

[10]Naresh R Pandit ,Gary Cook,“Thebenefits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sights from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at three locations” , Journalof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ing , 2003.

[11]Porteous,D.J. The Geography of finance, spatial dimension of intermediary behavior[M]. Aldershot :Avebery , 1995.

[12]Thrift N.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the Case of the City of Lon-don [M].in Corbridge S. , Martin R L.and Thrift N. , Money , Power and Space , Blackwell , Oxford , 1994:327-355.

[13]Zhao B.“Spatial Restructuring of Financial Centres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A Geography of Finance Perspective”.Urban Affairs Review , 2003.

[14]部慧,梁小珍,皮理.我国金融业集聚和区域发展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

[15]豆晓利.基于空间模型的中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作用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3(06)

[16]付双双.关于国外金融产业集聚地研究述评.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7-01

[17]管驰明,徐爱华.基于面板数据的长三角金融业集聚动态研究[J].商业研究,2010(7):22-25.

[18]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9]黄荣.国际金融中心评价指标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6:39-41

[20]黄永兴,徐鹏,孙彦骊.金融集聚影响因素及其溢出效应――基于长三角的实证分析[J].投资研究.2011(08)

[21]李镔,汤子隆,许珊珊,任晓怡.我国金融产业集聚研究――基于空间统计学的研究方法[J].经济问题.2013(07)

[22]李林,丁艺,.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溢出作用的空间计量分析[J].金融研究.2011(05)

[23]梁颖.金融产业集聚述评.经济学动态[J].2006,(8).

[24]梁颖,罗霄.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模式研究:全球视角与中国的选择.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05-01

[25]林江鹏,黄永明.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6).

[26]刘红.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和辐射效应研究[J].上海金融,2008,(5).

[27]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8]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高登第、李明轩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29]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

[30]秦远建,江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生产业集群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10):35-37.

[31]冉光和.金融产业资本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7.

[32]任英华,徐玲,游万海.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及其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5):104-115.

[33]滕春强.演化视角下的金融企业集群发展动因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7,(2).

[34]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7):13-20.

[35]吴拥政,陆峰.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地级市区数据与分位数回归方法[J].区域金融研究.2009(03).

[36]吴玉鸣.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7,(2):38-57.

[37]吴玉鸣,陈志建.居民消费水平的空间相关性与地区收敛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9,(05):76-88.

[38]殷兴,贺绎奋,徐洪水.长三角金融集聚态势与提升竞争力分析[J].上海金融,2003,8:42-44.

[39]张凤超.金融地域系统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0]张志元,季伟杰.中国省域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01-01.

[41]周凯,刘帅.金融资源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省域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投资研究.2013(01).

第9篇:地学空间分析范文

【关键词】时间地理学区域规划交通规划公共设施全覆盖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时间地理学及发展历程

时间地理学是由瑞典地理学家哈格斯特朗提出,由瑞典德隆学派发展而成。理论主要是表现和思考在时空间过程中人类行为与客观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论[1]。时间地理学理论基于哈格斯特朗以下八个根本性假设:

(1)人是不可分的;

(2)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3)人在某个时间同时完成多项任务的能力是有限的;

(4)每完成一个任务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5)人在空间中的运动需要花费时间;

(6)空间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7)任何领地空间都存在一个有限的外边界;

(8)现状必然受到过去的状况的制约[2]。

其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就是提出了时空资源对于个体的不可分割性和有限性,提出了时间的价值,有别于只分析空间地理学派。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间地理学陷入了低潮。但是在九十年代,随着其理论体系和方法的创新,GIS技术的兴起,时间地理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现今国外对时间地理学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如火如荼,成效极佳。但中国大陆的规划学界却对时间地理学比较陌生,鲜有其在规划方面的应用探索[3]。

二、时间地理学引导公共设施布局和建设

当代,我国的城市规划正转向城乡统筹规划。统筹规划中,公共设施的全覆盖是其中重要的原则。但在统筹规划中,公共设施全覆盖原则没有合适的规划方法,致使公共服务的全覆盖质量不高。

理论上,城市内只要有公共设施,那么每人都可以到达。但按照哈格斯特朗假设,个人时间资源是有限的,要实现真正的公共设施全覆盖,就必须考虑到在个人时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对公共设施进行合理的布局。

时间地理学无疑为公共设施的全覆盖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法。如图1,确定人群的制约条件之后,可以分析人群的时空掕柱。公共设施的服务人群就是一定服务时间内人群时空掕柱的交会人群。

在进行一系列的时空分析之后,城市规划者就可以掌握人群对于公共服务设施时间(特别是像医疗、教育等方面)可达性情况,通过规划就可以防止在配备设施时单纯追求空间上的均质或者是只关注交通的便利性的情况,而不考虑群对于公共设施的可接近性。

图1(作者参照资料自绘)

三、时间地理学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交通规划中,规划者运用时间地理学的时空制约观念对人类活动的可达性进行测量的理论有着深远影响, 这是当代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

该理论使得城市交通中,空间距离并不是唯一的限制条件,时间的耗费值才是城市交通“距离”最重要的参考值。城市内,空间距离可能因交通设施水平和拥堵状况的不同导致其通行时间的差异,这使城市交通在空间上扭曲。因此城市空间扭曲状况进行测量可以对城市交通路网的改善,城市时空可达性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于可达性,时间地理学的路网可达性有别于路网空间的可达性,它更加关注交通的实际运行情况和交通路网的时间消耗。我认为路网时空可达性的提升比路网拓扑关系的可达性更具有意义。时间地理学在测度城市空间扭曲时,是依据城市道路的通行速度观察城市交通的运行情况,属于实证分析。

一种方法是在选取城市重要的交通节点之后,通过城市交通监测系统采集研究样本,计算城市各路段的平均速度,因此绘制城市“时间距离”地图。例如有A、B、C三个节点,其距离一样,但是其相互通行时间有差异。如表1是其耗费的单位时间的假设值。根据数据,可得出三个节点之间的空间与时间距离关系。其中在空间距离关系中。

表格 1节点间时间消耗假设值

现代城市内,时间成本是居民出行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因此,城市交通的“时间地图”就最值得城市管理者关注。通过绘制的图-2中的假想节点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地图,可以清晰的反映“时间地图”与“空间地图异”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A节点与B、C节点在时间联系上比较困难,如有必要需要采取措施增强其“时间联系”。

在交通网络规划时,城市节点的时间联系现状分析可直观了解某些节点的交通“塌陷”。这种塌陷可以通过提升道路设施水平、增加线网密度、进行交通管制解决。

区域交通规划中,时间地理学中关注时空的原则可以用于分析区域内外城市和节点的时空关系。以我国省会间的客运联系为例,如图3,根据我国的铁路规划,按照高铁和普通铁路的布局抽象地绘制出了我国各省会之间铁路联系的时间消耗值,从中可以看出铁路网对于我国地域间的空间扭曲。

本文关于铁路的空间扭曲分析铁路客运人群为研究对象,不涉及城市间的货运联系。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以武汉为中心,通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的骨干铁路线,将上海、广州、重庆、北京四大中心城市向武汉拉近,形成了一个以武汉为中心的八小时经济圈。圈内的城市关系不以空间距离为依据,而以时间消耗关系为依据。在这张“时间地图”中,以时间关系为基础,构建了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的核心地带。

从图3还可以看出有些城市因为没有通过高铁而被边缘化。如其中的乌鲁木齐、拉萨、西宁等,在“时间距离”上与国家核心区较远,缺乏发展的区位优势,处于国家发展的边缘地带。

这样的时空分析同样适用于较小的区域,甚至在县域层面上。时空分析对于县域内城镇、产业布局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图3(中国铁路网对于国家空间的扭曲分析)

四、时间地理学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在城市结构上,时间地理学分析提供了从微观的个体层面上来剖析宏观城市结构的方法。特别是关于城市的职住平衡、城市空间上的功能混合的研究,成果斐然。

时间地理学起源于瑞典的隆德学派,一开始就受到瑞典高福利社会的社会的影响,注重的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研究的是个体生命的社会历程[4]。我认为其目标就是以个体为中心,是个人的时间效用最大化。

Novak等以布拉格城市连绵区为对象,对新建郊区居民的时空活动与移动进行了分析,揭示新城与老城的关系。结论是新城购物与服务设施的建设带来了城市的动态变化,缓解新城对老城的依赖[1]。这为新城建设提供了参考。

对于当下许多城市功能区划分过于的绝对,造成了各个功能区职能单一。职住失衡等规划难题。时间地理学的分析方法无疑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References:

[1]. 柴彦威与赵莹, 时间地理学研究最新进展. 地理科学, 2009(4): 第593-600页.

[2]. 柴彦威, 赵莹与张艳, 面向城市规划应用的时间地理学研究. 国际城市规划, 2010(6): 第3-9页.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