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和氏璧文言文范文

和氏璧文言文精选(九篇)

和氏璧文言文

第1篇:和氏璧文言文范文

1、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赵都给赵王一封信,表示愿用十五座城给赵国,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众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不给吧,又怕秦兵打过来。于是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到秦国。

2、秦王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秦王。

3、蔺相如看出秦王并没有把城酬报给赵国的意思,就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于是,蔺相如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冲冠。他对秦王说:“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4、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快要撞击在柱子上。

5、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便婉言道歉,坚决请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唤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6、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实际不能得到,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 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把城补偿给赵国,就打发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都。

7、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没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因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便派人拿着璧,已从小路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

8、秦王与大臣们面面相觑,无可奈何。侍从中有人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处治。秦王表示:“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也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与赵的友好关系。不如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都去。”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将他送回赵都去了。

9、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而不受辱,就任命他为上大夫。

第2篇:和氏璧文言文范文

一、 “完璧归赵”事件是否可以不发生?

思考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把“廉蔺列传”中人们通常说的“完璧归赵”故事定性为一个事件(因为在历史中,它是一次冲突的发生,尽管司马迁可能对它进行了艺术加工)。这一事件尽管对赵国的历史走向没起到根本性的影响,但对一个人来说,却是命运转折的分水岭。“完璧归赵”事件直接让“舍人”蔺相如变成了“大夫”蔺相如,让一个人从社会的底层迅速站在了权力舞台的中央。

经验告诉我,历史往往是经不住细看的,“完璧归赵”事件,是否可以不发生呢?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在整个赵惠文王时代,赵国尽管数次东击齐国,但却无力与秦国抗衡,“秦强赵弱”是历史的选择。也就是在这种前提下,当强秦以“十五城请易璧”的国书到达赵国后,才使得赵国上下一片混乱,明知“易璧”为假,“索璧”为实,却只能焦急得团团转。这个时候,赵国需要一个头脑冷静者,需要一个能对形势作出准确的预判者,可惜此时君臣相觑,六神无主。现在,我们可以从容地进行一番假设和推断。假设赵国不同意“易璧”,其结果会如何?无非两种,一是秦王暴怒,遣重兵打击赵国;二是没事儿,秦王并未派兵惩治大胆的赵国。假设赵国同意“易璧”,其结果会如何?也无非两种,一是秦王十分高兴,接下来相安无事;二是秦王兴奋,接下来再提出割地(割城或其他秦王认为必要的要求)。既然赵国所有的恐惧都是建立在秦有可能打击自己的前提下,不论这次同不同意“易璧”,最终受打击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除非举国降秦。以强秦的野心与作派,同意不同意“易璧”不是避免被打击的办法。也就是说,此时的赵国国君如果明白自己国家的处境,可断然拒绝或以外交辞令婉拒秦的无理要求。果如此,“完璧归赵”事件就可以不发生。

而从蔺相如“奉璧出使”到达秦国后的具体情况看,似乎“完璧归赵”也可以不发生。相如“奉璧”至秦后,秦昭襄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在蔺相如以言语巧骗重新拥有和氏璧并指责其不当举止后,昭襄王“召有司案图”割城、斋戒五日,最后在朝堂上设九宾大礼重新迎接蔺相如。然而,一个让阅读者最为担心的事情此后并未发生,即当秦昭襄王得知蔺相如背信,已差人“怀其璧,从径道亡”时,并未动虎狼之威杀掉这个巧舌如簧不讲信用又动不动以命相搏的赵使者。面对既成的事实,他竟然说出“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这样的话,尽管言语中透着无礼与傲慢,但也并未有具体的言语斥责。秦昭襄王不仅轻轻放过了如此胆大妄为的蔺相如,而且坚持在朝堂之上接见了他,礼毕后让其返回了赵国。为一璧之故,秦王修国书,斋戒五日,行九宾大礼,召有司案图佯装割城。这表明,秦昭襄王的确喜欢且想得到和氏璧。但从他在章台突见和氏璧的“大喜”来看,似乎对赵国会派人专程奉送宝璧并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而从蔺相如暗中派人怀璧归国后秦王的言行看,正如秦王自己所说,和氏璧仅一璧而已。所以,从事件的实际发生看,既然璧到秦王之手得而复失强秦都并未动怒,赵国不“奉璧”遣使似乎也应该不会遭致重兵打击。如此,“完璧归赵”委实应该发生不了。

另外,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如果赵惠文王最初担心因璧惹事会遭到强秦的武力打压,那么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岂不是更让秦国恼羞成怒?当蔺氏在朝廷之上当着君臣说出“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的豪言壮语时,赵王就应该清醒地知道蔺相如的出使是在玩火,这样的出使尚不如不出。如此的话,“完璧归赵”事件似乎也不应在历史中发生。

这样说来,我们至少能从三个方面判定“完璧归赵”事件可以不发生。但历史不是假设,弱势的赵国在想象的危险面前不可能做出清醒的判断,这在国家层面就奠定了事件发生的基础。而当宦者令缪贤口中说出蔺相如的名字时,就已经注定“完璧归赵”必将成为千年流传的历史定格,门客蔺相如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的横空出世争取了这一事件的发生。

明凌稚隆的《史记评林》中有一段引同朝前人邵宝点评这一事件的话,现辑录如下:

赵王知相如之必能完璧乎?曰:不知。相如能知秦之必归璧乎?曰:不知也。然则何以使之?曰:相如以死殉赵,王以意气任相如。璧完而相如归,赵重矣;璧不返相如死之,赵亦重矣。国势之重轻,于是系焉。

我很难同意这样的出使价值判断。实际上,当赵王做出了奉璧出使的选择时,就已经没有了国家的尊严,还谈什么“国势之重轻”呢?璧归与不归,与国之轻重没有任何干系,只对蔺相如个人的命运发生意义。但其中的一点邵宝说得很正确,蔺相如也不知道和氏璧能否完归。他在赵王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证只是在争取一次人生的冒险机会而已,尽管这次机会风险极大,自己的身家性命十之八九要留在秦国,但不去冒险,自己只能久居人下。永无出头之日大概是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无法忍受的,因此,他宁愿拿性命豪赌一把。于是,当国势弱小、群臣无谋、求使者不得的窘境让赵惠文王焦急万分、六神无主之后,蔺相如用简洁有力、条理清晰、信誓旦旦的言辞给自己争取到了一次历史事件的发生。

细究赵王与蔺相如的对话,处处留下蔺相如不能自圆其说的事理逻辑,只是此时的赵王已无心细究,他需要的仅是此时有一个人能给他作保证。赵王问:“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蔺相如的回答是:“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这是建立在“不许”就要遭受军事打击的假设前提之下的,然而假设的依据何在?我们从蔺相如的话语里找不出答案,他只给了赵王一个貌似肯定的判断,而这样的判断也恰是赵王的担心与判断。赵王再问:“取吾璧,不予吾城,奈何?”蔺相如回答:“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这是一个急于寻找人生出口的人脱口而出的妄语,裸地站在了秦的立场上发表意见。什么叫“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呢?以物易物也须是两厢情愿的事情,这样的强盗逻辑居然从蔺氏的口中替秦说出,让人哑然失笑。什么叫“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呢?对一个强盗国家谈曲直,如果蔺相如不迂腐,那肯定有他自己的企图。“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在内心已乱的赵国君臣面前,蔺相如用简洁、清晰、貌似合理的言辞亮出了自己的立场,并最终以“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样毫无保障的豪言壮语搏得了改变人生轨迹的冒险机会。

综上所述,尽管“完璧归赵”事件的发生完全应该在历史中避免,但由于弱国心态特别是一个蔺相如的出现,秦王的无理要求最终演变为一段流传千年的智勇故事,“完璧归赵”事件的发生也就只能成为历史的必然。这一事件虽然没有改变赵国的历史轨迹,但却改变了一个人的根本命运。不要说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个人命运的重大转折往往建立在偶然的事件上,即便今天也同样如此。只是,个人机遇的把握,人生机会的选择,许多时候往往是道德与价值观念的考量,人与人之间有着巨大的选择差异。至于蔺相如对此等机会的创造,相信不同的人也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在我看来,蔺相如只是一个政治投机者。

二、 “将相和”事件中的主观动意与客观结果

“将相和”或曰“负荆请罪”是“廉蔺列传”中的另一著名事件,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口头、文字或舞台演绎中,蔺相如总是一个胸襟坦荡,不计个人得失,忍辱负重,一心为公的君子。太史公对蔺氏的评价是:“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然而,每读此传,我总想,在朝秦暮楚、人格弱化、国家道德观念淡薄的春秋战国时代,在一个为实现自我抱负挤入上层社会而不惜创造“完璧归赵”事件的个人面前,后人给予的礼遇,是否有些过头了呢?

在整个“将相和”事件中,冲突是因廉颇不甘居于蔺相如之下挑起,廉颇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获此消息的蔺相如为此做了三件事,一是不上朝,“每朝时,常称病”;二是路遇廉颇,“引车避匿”;三是面对舍人质疑,慷慨陈辞,说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人恩怨的至理名言。结果,听说此事的廉大将军“肉袒负荆”,至蔺相如府门谢罪。宋人黄震在《黄氏日抄》中有一段对廉蔺二人的评价,抄录如下:

蔺相如庭辱强秦之君,而引车避廉颇;廉颇以勇气闻诸侯,而肉袒谢相如。先公后私,分弃前憾,皆烈丈夫也,勇气各得其所矣。

我的体会是,“先公后私”对廉公来说十分恰当,放在蔺氏身上未必合适。观整个“负荆请罪”事件,我始终有一个疑问,就廉颇闻他人所言即负荆道歉的举止看,这是一个耿直、爽气、知错即改、毫无心计的大丈夫,也是一个心无城府、简单、意气用事的武夫,以聪明的蔺相如多年对廉颇的了解,以蔺相如的口才与勇气,若其亲赴廉府,晓以利害,没理由说不通廉颇。直接的沟通不比别人间接的传言更好吗?蔺相如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这得从蔺相如的主观动意来分析。门客出身的蔺相如不仅有“完璧归赵”“渑池会”中不怕死的勇与谋,从他力阻自己最初的主人缪贤“亡赵走燕”看,他还是一个能审时度势、有战略眼光的谋家。以他的聪明才智,对付正直、简单的廉颇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蔺相如的绝顶聪明之处在于,他知道什么才是一劳永逸地解决廉颇仇恨的最佳方案。因此,蔺相如要让全朝廷的君臣知道自己怕廉将军,要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怕廉将军,连走路遇到都怕得“引车避匿”。他要逼出舍人的质疑,从而以光辉的道德高标昭示天下,让所有的人明白蔺氏的“怕”原是为赵国的安宁而息事宁人。这种计谋果然轻而易举地降伏了简单、耿直、心无城府的廉大将军。蔺氏知道,对待廉公这样的人,只须如此一次,之后他就只会因佩服而对自己言听计从、肝脑涂地,今后,自己再在赵国朝廷上行走,绝无吹胡子瞪眼睛的拦坝之人。可以说,整个事件的发展完全依照了蔺氏设计的轨道。在强秦面前,蔺相如需要视死如归的勇气加智谋,在廉颇这里,蔺氏只能用也只需用一点心计即可。

对一个政治投机者来说,解决“将相危机”的主观动意很难说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它只是解决个人危机的一次恰当的智谋应用。然而对于这一事件的客观结果,则应另当别论。不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蔺相如运用谋略化解危机,事件最后得到完美解决,这在客观效果上既化解了个人恩怨,又保全了国家利益,使得强秦不敢加兵谋赵十余年。或许正是在这个角度上,后人才对“将相和”中的蔺相如溢美不绝,赞赏有加。我以为,对生命个体的评价似乎还不能完全根据他造成的某种结果和结局来衡量,若如此,我们实在无法理解在今天的法国诺曼底,每年的六月五日,都有当年的盟军老兵为战死在这块沙滩上的德国士兵默默献上鲜花。

太史公在《史记》中说蔺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我虽然无法赞同太史公对蔺氏“名重太山”的评价,但也不会认为蔺氏为一恶人、小人,是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之人。在远去的历史和不断叠加的时间面前,我们最好还是把蔺相如看成一个“人”,凡人皆有优劣之品、好恶之性,彻底的完人没有,彻底的恶人难寻,蔺氏有才,勇谋兼具,善于捕捉人生机缘,但也城府极深,极喜投机。在人格弱化、国家道德观念淡漠的那个时代,对蔺相如的评价,我以为如此已足够。

第3篇:和氏璧文言文范文

诚然,如果文本确实透露出相关信息,司马迁也确有类似的描写或暗示,那么在证据充分的基础上,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传主形象,说他阴暗,说他心机重,说他汲汲于功名,皆无可非议;但问题在于,无论从司马迁的作传动机、文本的叙述方式还是蔺相如本身的言行举止,都看不出任何值得非毁的地方。余老师和王老师在解读这个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虽均以“理性批判”为名,却有很多表述似是而非,并不“理性”,其论据与论点之间难以构成足够强的逻辑说服力,兹举几例如下:

首先,蔺相如出使秦国是“毛遂自荐”吗?非也。在此之前,赵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一个“求”字,足见其诚意,而“未得”足见其焦急。当此之际,若口才极佳的蔺相如真的想去,完全可以自己捕捉机会,何必等到缪贤推荐!由此可见,他未必愿意出这个风头,至于个中原因究竟是清楚风险太大还是担心有辱君命,我们不得而知。而在被缪贤推到前台,觐见赵王之后,蔺相如接受考察、准备出使报秦已是上层的既定之策,也就是说,这个“囊”早已由缪贤和赵王编织好,他“脱颖”的机会已经摆在面前。“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一语千钧,这不是自负,不是强出头,而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气,是为君为国除难解纷的担当。

其次,以苏秦为代表的的一些战国纵横家鼓舌摇唇,唯利是趋,一味追求自我利益,缺乏原则立场,这是事实,但是否所有的战国士子都是如此?恐怕未必。凡事就怕一概而论。我们看到了朝“秦”暮“燕”、反复无常的苏秦,也应该看到“义不帝秦”、高尚其志的鲁连。退一步说,即便抱逐利心态的战国士子为数不少,那是否代表蔺相如就是其中之一?恐怕也未必。据《史记》载,蔺相如本身就是赵国人,当时各国招贤纳士的国君、诸公子很多,以其智慧才能,应该很容易找到出人头地的机会,他如果真的汲汲于名利,完全可以去而他之,另谋高就,为何要待在本国,并且甘心长期屈就于小小宦者令的舍人之职?

第三,两位老师对追求自我价值的做法似乎都不以为然,对于蔺相如,先是论之以“汲汲于功名”,继而利用各种心态分析剖分出他在完璧归赵过程中的“阴暗心理”。不说蔺相如未必希望利用这次出使的机会一战成名,即使他真有这种想法也不为过,试问人生在世,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什么错误?古今中外有几个人不想成功?有几个不希望志得意满?我们评价一个人的高低优劣不应是他是否渴望成功,而应是他追求成功的方式。蔺相如在展示自我风采、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保住了和氏璧,挽回了赵国的外交颜面,智勇双全,公私两得,正应该被引为榜样,接受世人的崇高敬意。

那么如何看待“完璧归赵”的情节合理性呢?笔者认为,蔺相如在整个事件前前后后的说法和做法都是可圈可点的:秦遣使者至赵,作为实力不同而地位对等的诸侯国,赵国即便感受到了对方的胁迫,也理应遣使答复,否则便是“示赵弱且怯也”,尚未交手即矮了三分,这与赵王应邀赴“渑池之会”是同样的道理。去了能否“以璧换城”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摆出一种姿态:我们不怕你!蔺相如在秦廷的表现,有礼有节,出色地完成了这次外交使命。

按照王世贞提出的方案,璧入秦而城弗予,相如上前慷慨陈词一番,最后说:“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可秦乃虎狼治国,背信弃义早已天下皆知,连楚王都能骗过来囚禁,还会顾忌一介之使的性命?和氏璧拿到手才是王道!因此说,蔺相如真的那么做了,不过是无知无谋、走投无路后“以头抢地”的愚夫所为,白白丢了性命,对秦国不会有任何损失,于赵国也没有任何好处。而按照俞祖恩在《史记菁华录》中提出的方案,让蔺相如对秦王说:“和氏璧,玩好之资,匹夫之好也,君乃捐土地以易无用之具,当不其然。寡君勿敢从命。”则其必死之处有二:一是将秦王类比于“匹夫”,无礼之甚,与《史记》本传中“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的说辞注意维护秦王脸面自不可同日而语;二是以使臣的身份生硬地教导秦王该怎样处事,把国君当成了三岁小孩,何其造次!韩非说过,人主有“逆鳞”,“说之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韩非子・说难》),总之,以上都是送死的方案。蔺相如既然接受了危险的出使任务,就说明他并不怕死,但智慧如彼,绝不可能选择这种毫无意义的死法。

故此,权衡再三,还是蔺相如的现实做法进能不辱于秦王,退可践诺于赵君,智勇兼备,最为恰切。不使秦国,不送璧去,那说明赵国怯懦,没有诚意,不给秦王面子,贻人口实。遣使送璧去而复还,秦国要发难固然有说辞,但赵国亦可以给予有力的回击:和氏璧都送过去了,这还不是最大的诚意吗?使节代表国家,秦王坐章台见相如,舍之广成传,分明没有把赵国放在眼里,而且秦王得璧之后传以相示,礼节甚倨,将秦赵外交视为儿戏,根本没有割城的诚意!

很多人觉得蔺相如在秦王答应斋戒换城后派人偷偷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做法错误,这很可能激怒秦王,导致秦国大兵压境。其实不然。一方面,如前所述,是秦王无礼在先,蔺相如也已作了合乎情理的解释,另一方面,弱肉强食的时代,大国吞并小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或者说可以找到任何借口,和氏璧的给与不给并不是赵国是否会遭受侵犯的决定性因素,“远交近攻”是秦国一贯的蚕食策略。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秦攻赵、拔石城、杀二万人,蔺相如不但没有被贬、被杀,而且仍然受到重用的原因所在。如果真的像两位老师说得那样,和氏璧乃赵国安危所系,蔺相如的做法严重错误,秦攻赵与和氏璧事件处置失当有直接关联,难道赵国君臣之智竟连这一层都想不到吗?他们会饶得了蔺相如?

第4篇:和氏璧文言文范文

不过,要是有那么一个愣头青,去问皇帝老儿:“凭什么你是天子呀?你拿什么来证明啊?”

是呀,皇帝该拿什么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呢?对,传国玉玺,它可以证明皇帝的身份!而它是什么样子,从何而来,现在又在什么地方,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

故事得从和氏璧讲起

春秋时期,有个楚国人叫卞和,上山砍柴时,没想到机缘巧合,居然发现了一块上乘玉料,他认定里面有美玉,就屁颠屁颠地向楚厉王荐宝。哪知楚厉王不识货,愣是把卞和当成骗钱的,砍去卞和右腿。人那个冤呀,心那个寒呀……可惜六月还是没下雪。后来,楚武王即位,超级“一根筋”的卞和又去荐宝,又被当成骗子,砍掉左腿……天啊,这也太野蛮了!

终于,讲文明的楚文王即位了。他命工匠剖开石头,果然得到一块美玉。楚文王被卞和的精神所感动,下令将玉石刻成玉璧,“和氏璧”由此新鲜出炉。

和氏璧第一次玩失踪是在四百年后。楚威王将此璧赏赐给有功的相国昭阳。一日,昭阳请客,拿出和氏璧炫耀。哪曾想席散时,玉璧不翼而飞。他怀疑是门客张仪偷的,把张仪打了个半死。结果是张仪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休养后投奔入秦,帮着秦国人出谋划策,末了还凭三寸不烂之舌瓦解了六国的“合纵”。

其实,昭阳的确冤枉了张仪。五十多年后, 这和氏璧不知怎么的流到了赵国,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啥叫螳螂扑蝉黄雀在后?这就是!和氏璧可真能折腾人的。赵惠文王宝贝还没焐热呢,就被秦昭襄王知道了。秦昭襄王是个爱收藏石头的超级玩家,出手很阔绰,想用15座城作为交换条件得到和氏璧。强大的秦国惹不起,又怕得不到那15座城,只能派人前去探个虚实。派谁去呢?有人推荐了胆大心细有勇有谋的名相蔺相如。当发现秦国根本就没有诚意的时候,蔺相如通过自己的勇敢和机智,上演了一出“完璧归赵”的好戏。

我晕,闹了半天,要玉不成反被赵国算计,这可丢尽了秦家人的颜面,孙子辈的秦始皇心想:要不来玉,咱灭了你,你家的宝贝不就全到我手上啦。嘿,这个代价可有点大!费尽千辛万苦,这块玉最终落到秦始皇的手中,他命李斯书写“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字, 将和氏璧雕刻成一枚精美的印章,作为传国玉玺世代相传。

坎坷的转手史

秦朝转眼灭亡,玉玺被汉高祖刘邦得到。这个著名的皇帝当场就宣布:这玩意儿是俺老刘家的传家宝啦! 谁都别想抢!为了世代相传,改名为“汉传国玺”。

玉玺在西汉传了200多年,遇到了篡权的王莽。王莽为证明自己篡权当皇帝是符合天意的,就去抢夺玉玺。当时玉玺由他的姑姑、汉孝元太后王政君掌管着。王政君对刘家的感情比对王家要深,就是不交出玉玺。王莽的确很鲁莽,他命弟弟、安阳侯王舜逼老太后交出玉玺,老太后感觉被侄子给骗了,哭骂着将玉玺掷到地上,可怜的玉玺被生生地摔掉了一个角。有总比没有强,无奈,王莽只好用黄金补上。从这以后,传国玉玺也叫“金镶玉玺”。

王莽失败后,玉玺继续在东汉皇帝手中传递。东汉末年,玉玺被一代枭雄曹操得到,成了传家宝,曹丕画蛇添足,派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之后,玉玺又传到西晋。西晋灭亡后,中国进入南北分裂的状态,玉玺在南方的东晋和宋、齐、梁、陈几朝里传来传去,总之是谁都捂不住这宝贝疙瘩……

不久,隋朝和唐朝先后统一天下。唐高宗李渊得到玉玺,以为自己开创的帝国可以江山永固。可世上哪有不散的筵席?玉玺最终也没能帮唐朝逃脱灭亡的命运。唐朝一亡,天下再次大乱,前后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十个国家,史称“五代十国”。传国玉玺也在这场大动乱中彻底消失,不定被谁捂住啦。后来的宋、元、明、清四朝,它再也没有重现世间……

传国玉玺

为啥成为抢手货

据说,传国玉玺之所以成为历代皇帝的抢手货,和它神奇的法力是分不开的。玉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圣旨上盖章,再多的圣旨,只要叠放在一起,用传国玉玺在第一张上按一下,所有的圣旨上就都印上了字迹,比复印机还好使。而且,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使用传国玉玺,不是真命天子的人就算用它去盖章,也啥都印不上!呵呵,凡是有点智商的人,一眼就看出这纯属胡说,切莫当真。

那皇帝们为啥非要得到传国玉玺?要知道,中国古代最讲究名正言顺,谁得到了玉玺,谁就能更理直气壮地当皇帝。不过,也有皇帝不信邪,干脆另起炉灶,制作新的印章来代替它。如东晋朝廷南逃后,就自刻了一个玉玺,此外还有西燕慕容永刻的玉玺、姚秦的玉玺等。这不,故宫里就存放了39枚玉玺。

不过,真正的传国玉玺难道就不会混在这些印章中间吗?或许,后来的皇帝早就得到了传国玉玺,但为避免你争我夺的闹剧,全都严守秘密?或者,传国玉玺一直流落在民间,又或者……哎呀,有在这里瞎猜乱想的工夫,干吗不去古玩市场转一转呢?闪人啦……

传说二

传国玉玺不是一枚, 有和氏璧和蓝田玉两种版本。

第5篇:和氏璧文言文范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召集、大臣、允诺、廉颇、抵御、侮辱、拒绝、战袍、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2.初读课文,了解时代背景。

3.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朗读录音,导入新课,边听边想:

(1)“将、相”分别指谁?

(2)这篇文章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呢?

2.自由小声读课文,看看《将相和》是分哪几个小故事来写的?

完璧归赵(1一10自然段)

渑池之会(11一15自然段)

负荆请罪(16-18自然段)

教师小结:这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地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3.小组学习

(1)分别朗读每一部分,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互相纠正其中的错误。

(2)小组长组织大家学习生字新词。

(3)质疑。

二、了解时代背景

1.齐读第一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2.教师介绍时代背景。

四、交流小组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并用具体事例来说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2.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知道这篇课文通过讲“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记叙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地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交流自学情况

引导学生讨论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

1.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不畏,顾大局,识大体,为国家的利益着想,深谋远虑。

板书:机智勇敢不畏

2.喜欢廉颇。他知错就改。

教师总结:这两个人物都具有美好的品质,大家都喜欢。但为了交流方便,下面我们就“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先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三、学习“完璧归赵”

1.具体说明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不畏的人?

(l)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2)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璧交给了蔺相如。

(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不想交换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看图,抓住蔺相如的动作、神态、语言描绘一下。

我们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就要把蔺相如的大义凛然和勇敢机智的精神读出来。自由读,指读。

(4)“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典礼的日期。”

(5)从“大大方方”这个词可以看出蔺相如勇敢。结合第九自然段,讲讲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2.理解最后一句话:“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教师小结:秦王本想杀了他,本想愚弄赵国,可是反而被蔺相如捉弄了,他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了。这句话仅仅是写秦王的心理吗?(突出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可见作者用词是多么的巧妙。

自己练习读一读,体会蔺相如的聪明才智。

3.蔺相如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为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

过渡: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尊严,蔺相如铤而走险与秦王进行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既做到了完璧归赵,又使秦王处于被动的局面,为赵国立了大功,受到了赵王的重用,封他为上大夫。我们看看蔺相如在几年之后的渑池之会上有什么表现?

四、学习“渑池之会”

1.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什么表现?具体谈一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2)当秦王让赵王鼓瑟,并叫人记下来时。蔺相如非常生气,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3)“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最后秦王被逼无奈,只好为赵王击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了下来,说在渑地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2.同学们想一想,渑池之会这场政治斗争秦赵两国是打成了平局,还是决出了胜负?为什么?

(如果学生争执不下时,老师可作两点提示:一、秦国比赵国力量强大;二是秦王是一国之王,而蔺相如则是赵国的一名大臣。)

教师补充:“瑟”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声音悦耳动听。“缶”是古代的一种打节奏的乐器,形状像个瓦罐子,声音单调。这两种乐器比起来,秦王显得更丢人。

3.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能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很好。的确,渑池会上的斗争是赵国占了上风。那么这场斗争的胜利应该归功于谁?

过渡:蔺相如机智勇敢地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又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为赵国立下了大功。可见蔺相如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蔺相如在这场斗争之后,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廉颇和蔺相如开始不和,也就引出了课文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

五、学习“负荆请罪”

1.你觉得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为什么。

2.你觉得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为什么。

六、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师从检查预习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和内在的联系。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知道文章写的是哪三个故事,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也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探究活动

活动内容:

编排课本剧。

活动目的:

本文由三个故事组成,内容较长,关系较为复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活动过程:

1.熟读课文,注意人物的语言、语气。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分好角色。

在有感情地熟练朗读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编排一些动作,朗读中作一些表演。合理地分配角色,指定合适的人读叙述语言。

第6篇:和氏璧文言文范文

【摘 要】:本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以及webquest学习出发,以"和氏璧之谜"为主题,探讨了专题学习网站的制作方法和原则。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站;课程整合 webquest学习

引言

目前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与学习的方式很多,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专题探索-网站开发"的学与教的实践,就是其中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专题学习网站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种新型形式,它即充分发挥了信息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超媒体、大容量等优势,也不同于针对某一知识的课件,或某一门课程的网上教材,更不同于一个学科的专业网站。专题学习网站选择某一有意义的学习专题,引导学生进行对某一专题进行较广泛、深入的研究,收集与专题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像、视频资料信息,扩充学习资源库,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将本专题相关知识点,甚至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形成专题网站。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的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作,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学生也不在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学习的主体、参与者和探究者,学习过程是利用媒体这一认知工具,进行发现、探究和创造的过程。下面结合实践,说说我在制作《和氏璧之谜》专题学习网站中的一点体会。

专题学习网站制作的包括选题、内容设计和网站设计几个步骤。

1. 专题学习网站选题

选题网站的设计关键,主题的选择要体现专题的特点,可以涉及与中小学学习有关的学科知识、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方面。专题学习网站不同于网络课程,课程在内容上有系统性、完整性、教学性,而专题内容相对具体,更加针对一项具体的知识内容,因此在选题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教育性:专题是为教学服务的,要符合学习对象的特点,选题内容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突出学习中的重点,注意启发,促进思维,培养能力。

(2)科学性:选题内容正确、逻辑严谨,层次清楚,扩展资源内容健康、合情合理,突出专题特征。

(3)整合性:选题要在专题范围内自成体系,各相关知识点要围绕专题设立,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允许在该专题涉及的范围内含盖相关学科,体现了学科的整合,但也要切记不要为了整合而整合。

另外,在选题时还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专题要小而精。定位要小,内容要精,选择的题材涉及面可以很广,不要只是局限于学校的学科教学,但也要有所侧重,以实用为主,如和氏璧之谜只是中学语文中一编课文,尽管和氏璧故事家喻户晓,传播、影响深远,但网上有关和氏璧的资源并不丰富,尤其是关于结合学习方式的变革,从学习角度配置的,生动及吸引人的内容,尚未见有规模的开发。专题学习网站有意利用网络技术,以“探寻和氏璧下落”为端契,以各类型的文献、历史、地理资料及艺术文物为基础,开发有关和氏璧的文本、视频、声音、动画等信息,建成数字化“和氏璧之谜”,呈现一次中国文化之谜的探索之旅。除在学术文献上提供专业资料查询外,更提供一般学习者平易且轻松的透过网络学习和氏璧在文学、语言、历史、地理、科学、文化、艺术上的各种相关知识。引导学习者对所学课程进行更广泛、更深刻的理解。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了解和氏璧在中国文化、历史、思想以及艺术的重要存在和影响。

(2)要有独特性,新颖性。现在的大多数网站,包括教育网站都是文字和图片资料的简单堆砌,表现手法简单、机械,没有创新。书本搬家、黑板搬家的现象极为严重,因此专题网站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来,才会有生命力。

(3)找好选题,量力而行。各中小学受有自身条件的限制,在技术上可能不能达到独立完成一个专题网站的要求,因此,重要的是作好选题,给出一个优秀专题的策划。

2.专题学习网站的内容设计

专题学习网站主要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1) 展示学习专题相关的结构化的知识,把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形、图像、动态资料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

(2) 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进行收集管理和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

(3) 根据学习专题相关的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和总结性考查的评测资料,让学习者能进行网上自我学习评价。

3.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原则

(1)交互性原则:专题学习网站要有良好的交互性,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相应的反馈。表现的知识应该是可操纵的,而不仅仅是文字的电子搬家。

专题学习网站是基于Webquest的学习模式,我们就不应该把一大堆的现成资料放到我们的网站中让别人去学习,而是让学习者自主地去查找资料,去学习,而我们只是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各个学习习专区时要有良好的交互性,以下是我在制作《和氏璧之谜》专题学习网站其中的一个学习专区的模块:

史踪寻玉

璧中历史

相关知识

任务单

学习活动

论坛

作业

此模块交互性强,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界面直观友好原则:网站界面要美观,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操作要简单,不需要大量的预备技能;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

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让页面活泼美观,温馨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网站的设计也不能过于花哨,学生的注意力还是应该在网站的内容上。所以我们的网页的整个画面的颜色感觉是有点淡淡的感觉。

另外,网站上应该设置简洁明了的导航菜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以最少的时间最快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教学中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味地跟着超级联接前进,结果开了过多的窗口而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所以,设计网站的时候应该在每个页面上都设置清楚的网站主要导航栏目。在关键的页面还可以设置一些友好的帮助语。

专题学习网站的各个专区导航都相同。所以设计网站的时候我把网站的各个学生学习区设计成5块:

任务单(了解学习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是教师设置的激趣导入),

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探究学习)

论坛区(学生可以发表自已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看法)

学生上传资源(学生收集信息,学习资源)

学生上传作业(对学生提出的作业要求、作品欣赏、作品展示等)

这5个总的导航出现在每一个学生学习区页面上,使学生不至于在网站中迷路。学生熟悉了这样的模版操作,教师在课堂上就不必花太多的时间介绍网站的操作。

(3)创新能力培养原则:知识创新和信息获取的能力是当代素质教育的核心,专题学习网站应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以便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能进行积极的思考,而不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强信息文化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4)科学性原则:专题网站中所要表达的知识要具有科学性,措辞要准确,行文要流畅,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结构。

(5)协作性原则:协作学习有利于高级认知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而网络为协作学习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因此,专题学习网站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提供协作学习和协同工作的工具和网络空间。

第7篇:和氏璧文言文范文

一是历史传承最悠久。灵璧建县于1086年,始称“零璧”。1117年改称灵璧,取山川灵秀,石皆如璧之意。现属安徽宿州市,位皖东北部。南北长约75千米,东西宽约25千米。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89.6%。地貌为“大平小不平”,境内有低山丘陵和剥蚀残山,海拔多在100米以下。灵璧石生于震旦,显于殷商,矿床形成约有9亿年之久,开采最早的“八音石”磬石,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灵璧石除磬石外,还有许多其他品种。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渔沟、朝阳区域,如灵觉山、朝阳山、白马山、耳毛山、邵山、九顶山等。灵璧石最早见于文字,是在《尚书·禹贡》中,有上贡“泗滨浮磬”的记录。《枸橼篇》有“泗水之滨多美石”,齐国孟尝君得知后,即谴使者“以币求之”,分给“诸庙以为磬”。1950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了一件商代大石馨,即是灵璧石所制。《吕氏春秋》说:“命大臣击磬,以象帝王之磬,以舞百兽。”《淮南子》曰:“大禹爱磬乐”意在让国君“居安而思危”。《晋书》载:皇帝勒令镇西将军谢尚来灵璧采磬石以备大乐江左……现故宫、天坛、孔庙保留的编磬都产自灵璧。磬在古代是统治者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故美国学者休斯T·小斯考靳在《灵璧论丛》一文写道,灵璧石自从“被认作磬的制作材料以来,便获得了道德和精神上的正统地位”。宋代赏石专著《云林石谱》汇载石品116种,灵璧石被列为首位。1051年,宋仁宗到灵璧县采征磬石,收集乐谱。后又在开封建“艮岳”,征用了大量的灵璧石。今徐州博物馆乾隆行宫还藏一方花石纲遗石。由于帝王及士大夫的宣扬与收藏,使灵璧石在宋末便誉满天下。可见,灵璧石是赏石文化中发现最早、传播时间最长的石种。

二是文化底蕴最深厚。作为古代四大名石之首的灵璧石,历代都留下了相应的印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古往今来,演绎了诸多有趣动人的故事。唐代社会安定,文化繁荣,文人骚客,诗酒风流。他们将奇石引向民间,引进书房客厅。灵璧石坚贞铿介,不亢不卑,且峰峦洞壑,岩釉奇巧,清润奇秀,色彩艳丽,自然引起他们的共鸣与喜好。著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都是灵璧奇石的爱好者。白居易在宿州居住时,常徜徉于灵璧山水之间,将石置于中庭,支琴贮酒,傲啸觞咏,写下“回首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等诗句。他还总结玩石经验,提出了著名的“爱石十德”,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玩石的文化意趣。极富艺术家气质的南唐后主李煜,藏有灵璧石研山,径长逾尺,共36峰,各有其名,峰洞相连,错落有致,下洞三折而通上洞,中有龙池,天雨津润,滴水少许于池内,经久不燥,为稀世之宝。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数次到灵璧觅石清供。为换一方“麋鹿宛颈石”,他泼墨作《丑石风竹图》贻之主人。灵璧张氏兰皋园一石甚奇,称“小蓬莱”,他索取后在石上题曰“东坡居士醉中观之洒然而醒”,对其珍爱有加。他调离徐州时,还专程拜访园主,并应张氏之邀,写下《灵璧张氏园亭记》,留传后世。南宋文学家叶梦得,也是石癖。他在《石林记》里写到,余之好石,良是一癖。道灵璧县,得一奇石,心爱不已,夜抱以眠,不觉病愈。曹雪芹和蒲松龄也是爱石者。《红楼梦》里就有不少关于奇石的描写和诗词。《石清虚》一文,是蒲翁爱石如命的自我写照,文中好石的刑云飞获一奇石,“四面玲珑,峰峦叠秀”,他如获异珍,供诸书案,可却屡遭豪强抢夺,刑云飞矢志不移,直至以身殉石,终得正义。蒲松龄把石、人、神融为一体,表现了对奇石的一往情深。“老藤绕屋龙蛇出,怪石当门虎豹眠”,仅赏石诗他就写有40多首。他收藏的灵璧名石“海岳石”,还珍藏在淄博蒲松龄纪念馆内,(图1)现被列为国家珍贵文物。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将灵璧石凿之为器,随身携带,以保平安。1747年,乾隆下江南,不仅为灵璧石题写“天下第一石”,还把不少灵璧石运到北京。故宫、中山公园、北海公园等地现还存有灵璧名石。

三是品种类别最多样。灵璧石的多样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小兼有。大可置园,小可把玩,大小皆精,各有奇趣。静思园主陈金根先生购置一块“庆云峰”灵璧石,从挖取、运输到安置,历时三年。其高10米,重136吨,孔洞1636个,“庆云峰”以高、大、奇、绝,而进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图2)。在我国观赏石中,同一石种大小兼精者较为少见。二是品种丰富。1996年出版的《中国石玩石谱》,列举灵璧石28大类198品石。2002年由王文正、刘凤梧先生编著的《中国灵璧石谱》,将灵璧石分为52大类464品石。此后,产地又陆续发现10多种新品。丰富的品种,凸显了石头的奇特与个性。在同一石种中,如此庞大的品类实属罕见。三是形式多样。灵璧石是把“形、质、色、纹、图、声”六项赏石标准,全部集于一身的石种。不论造型、图纹、色彩,还是具象、意象、抽象,每一项都有自己的代表之作,这是任何一个其他石种无法比肩的。如图3巩杰收藏的《较量》,以形取胜。图4王长源收藏的《眉山夕照》,以质取胜。图5磬宇堂收藏的《瑞气千秋》,以色取胜。图6顾斌杰收藏的《脸谱》,以纹取胜。图7李根才收藏的《古壁悬梅》,以图取胜,尤其色彩与声音,更为称奇。黑如墨,白如脂,碧如玉,赤如血,黄如腊……色彩丰富,缤纷陆离。图8笔者收藏的《我忆梅花梅忆我》,一石之上,集灰白黑三色于一体,且又有奇妙之景,更让人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玉振金声,乃磬石一绝。精品馨石,在一块石头上就可敲出曲子。有的不用击打,手抚便有悦耳之音,更是石中唯一。品种类别的多样性,为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提供了可能,这也是灵璧石得以广泛传播的先天条件和先天基础。

四是宣传成效最显著。唐朝吴融著诗集四卷,内有灵璧石方面的记述;宋朝方岩《灵璧磬石歌》、杜绾《云林石谱》;明朝林有麟《素图石谱》、王守谦《灵璧石考》、吴嵩《灵璧石赋》;清朝赵希鹄《怪石辨》、高兆《观石录》、沈心《怪石录》等赏石论著,都对灵璧石进行了研究,并给予极高评价。新的时期,灵璧石的宣传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网站、报刊、画册、论坛、石展、专著和专业市场大量出现,孙淮宾、张训彩、陈民府、巩杰、王晨、谷成久、张超等先生,为灵璧石的宣传研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紧邻灵璧石产地的徐州市,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历史底蕴的文化需求和战略重镇的经济实力,而成为最大的灵璧石集散地,同时也是最早的灵璧石宣传研究中心,为灵璧石的宣传研究做了令人敬佩的诸多先行性工作。近年,由于有识之士的努力和政府的介入,宿州市已连续举办灵璧石文化节和灵璧石研讨会,出版多部灵璧石画册和研究文集,软件硬件同推齐抓,使“北强南弱”的态势有所改观,出现了徐州宿州并驾齐驱,互促互进的良好局面。灵璧石销售也形成以灵璧县主产区为中心,以徐州、淮北、蚌埠、合肥市为重要集散地,以北京、天津、济南、南京、苏州、上海、广州等市为重要销售地的销售格局。现在灵璧石的宣传研究已见成效,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五是收藏传播最广泛。灵璧石的收藏和赏玩可谓是盛名已久。文献记载的就有苏轼的“小蓬莱”、范成大的“小峨嵋”、赵孟的“五老峰”、李煜的“灵璧研山”和宋徽宗的“灵璧小峰”。明朝王守谦《灵璧石考》一文称:“海内王元美(世贞)之祗园、董元宰(其昌)之戏鸿堂、朱兰(之藩)之柳浪居、米友石(万钟)之勺园、王百(登)之南有堂、曾莲生之香醉居、刘际明之吾石斋、刘人龙之梦觉轩、彭政之啬室,清玩充斥,而皆以灵璧石作供。”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灵璧石迎来了第三次开采收藏高潮。各地石展,无论是数量或质量,灵璧石已占主角,它也是众石馆、藏家的必备藏品。全国著名园林、广场小区、街头巷口,随处可见灵璧石身影。中南海大院,“玉树临风”和“洞天福地”稳居其中,北京京西宾馆大厅,“江山多娇”巍然夺目。天津宝成博物苑和苏州静思园,灵璧石数量之多,质量之好早已闻名中外。199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办灵璧石专场拍卖会,更是国内少见。1991年至2008年,中央电视台四次以专题片形式,向世人展示灵璧石的风采。2007年,灵璧县荣获“中国观赏石之乡”称号。中国观赏石协会也批准成立了“灵璧石专业委员会”。灵璧石不仅得到国人的喜爱,在国际上也得到藏家的青睐。日本佐藤先生收藏“锁云”灵璧石三十多年(图9),此石是明朝米万钟旧藏,2002年回流国内。韩国李知恩女士一块“母爱”灵璧石,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获取金奖。东南亚各地正兴起灵璧石热,美国、英国的许多博物馆都收有灵璧石藏品。灵璧石以其独特的品质与魅力,跨越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受到古今中外人士的一致推崇,乃情理之中,实至名归。

第8篇:和氏璧文言文范文

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2、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3、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谴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和氏璧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 今文《尚书》 语词

在穷尽性考察《汉语大词典》收录今文《尚书》语词的基础上,笔者发现《汉语大词典》失收大量今文《尚书》语词,据考察,《汉语大词典》失收虞夏书语词33例,商书语词36例,还有较多的周书语词失收。本文重点例举《大词典》失收的周书语词计45例并运用传统的训诂方法做训释(失收的偏正式语词另文讨论)。

一、《汉语大词典》失收的今文《尚语词书》周书联合式语词(19例)

【茕独】无虐茕独而畏高明。(洪范)“茕”,《玄应音义》卷一“孤茕”注:“茕,无兄弟也。”《玉篇・部》:“茕,无所依也。”“独”,《诗・小雅・白华》:“俾我独兮。”郑玄笺:“老而无子曰独。”茕独,孤苦无依的人。泛指鳏寡孤独。

【师尹】卿士惟月,师尹惟日。(洪范)“师”,《史记・宋微子世家》“八曰师。”裴铟《集解》引郑玄注曰:“师,掌军旅之官,若司马也。”“尹”,《书・大诰》:“告我有邦君越尔御事。”孔颖达疏:“尹,正也,诸官之正,谓卿大夫。”《诗・大雅・常武》:“王谓尹氏。”朱熹《集传》:“尹氏,吉甫也。盖为内史掌策命卿大夫也。”“师”为高级武官,“尹”为高级文官,师尹连称泛指周王朝的高级文武官员。

【仁若】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金)“仁”,《说文・人部》:“仁,亲也。”“若”,《墨子・尚贤中》:“既日若法。”孙诒让《闲诂》:“若,犹顺也。”仁若,谓亲柔和顺。

【懋和】惟民其敕懋和。(康诰)“懋”,《书・舜典》:“惟时懋哉。”陆德明《释文》引马云:“懋,美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四灵懋而允怀。”薛综注:“懋,悦也。”“和”,《礼记・祭义》:“致和用也。”孔颖达疏:“和,谓百姓和谐。”“和”还有“顺、睦、悦、乐、平、吉祥、不逆”等义。懋和,和悦,和美。

【显越】惟助成王德显越。(酒诰)越,《国语・周语下》:“汩越九原。”韦昭注:“越,扬也。”“《经义述闻》:“对扬在天。”王引之按引王念孙曰:“扬、越一声之转,对扬之为对越,犹发扬之为发越,青扬之为清越矣。”显越,显扬。

【若】惟周文武诞受若。(顾命) “”,《说文・羊部》:“,进善也。”《玉篇・羊部》:“,善也。”若,也是善。《尔雅・释诂上》:“若,善也。”邢疏:“若者,惠顺之善也。”若,同义连用,极言(天命)美善。

【资泽】殄资泽于下民。(文侯之命)资泽,资财福禄。“资”,《蜀・旅》:“怀其资。”李鼎祚《集解》引《九家易》曰:“资,财也。”《诗・大雅・板》:“袁乱藏资。”毛传:“资,财也。”《国语・齐语》:“无受其资。”韦昭注:“资,资财也。”“泽”,禄也。《经籍纂诂补遗・陌韵》:“《孟子・公孙丑下》:则足干资也。《风俗通》作则是干禄也。”

【毖】天毖我成功所。(大诰)“、毖”刘逢禄《今古文集解》引段云:“、毖、古通用”。《经义述闻・书・女典听朕毖》王引之按引《广韵》:“,告。毖,告也。”毖为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同义复词,意为告教。

【罚殛】爽惟天其罚殛我。(康诰)殛,《尔雅・释言》:“殛,诛也。”邢疏:“殛谓诛责。”罚殛,同义复词。罚罪,罚责。

【伤】民罔不伤心。(酒诰)“”,伤痛也。《说文・血部》:“,伤痛也。”《广韵・职部》:“,伤痛其心。”《云篇・血部》:“,痛甚也。”伤,同义复词,哀痛。

【疾很】厥心疾很。(酒诰)“疾”,《大戴礼记・曾子立事》:“恶人之为不善而弗疾也。”孔广林补注:“疾,恶也。谓恶之已甚。”“很”,《说文・彳部》:”很,不听从也。”《集韵・混韵》:“很,不听行也。”《庄子・渔父》:“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很。”《说文・彳部》朱骏声《通训定声》引《左襄二十年传》“美而很”。服注:“很,戾不从教。”疾很,怙恶不悛,死不悔改。

【爽侮】惟事其爽侮。(洛诰)“爽”,《尔雅・释言》:“爽,差也,爽,忒也。”邢疏:“爽,谓差错,又为忒变。”《老子》王弼注:“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谓之爽。”“侮”,《礼记・曲礼上》:“不侵侮。”陆德明释注:“侮,轻慢也。”《书・甘哲》:“有扈氏威侮五行。”蔡沈《集传》:“侮 ,轻忽之也。”爽侮,差忒轻慢。

【承叙】王殷乃承万年。(洛诰)承叙,承顺。《经义述闻・书・百揆时叙》“尧典曰:百揆时叙。康诰曰:越厥邦厥民,惟时叙。”王引之按:“时叙者,承叙也。承叙者,承顺也。”

【念闻】惟时天罔念闻。(多士)念,思也,虑也。“闻”,《经义述闻・易・终莫之闻也》王引之按引宗大人曰:“闻,犹问也,谓相恤问也。”念闻,思虑体恤。

【祗惧】治民祗惧。(无逸) 祗,敬也。祗惧,敬畏。

【奄甸】式商受命,奄甸万姓。(立政)“奄”,《诗・大雅・韩奕》:“奄受北国。”毛传:“奄,抚也。”“奄”,安也。《说文・大部》朱骏声《通训定声》:“奄,《汉书礼乐志》:神奄留。按:安也。”“甸”,治也。《诗・小雅・信南山》:“唯禹甸之。”毛传:“甸,治也。”奄甸,安抚治理。

【奉恤】用奉恤厥若。(顾命)“奉”,《说文・廾部》“奉,承也。奉者,皆谓恭而持之。引申为敬。从手。”“恤”,《书・君》:“明恤小臣。”刘逢禄《今古文集解》引江声云:“恤,慎也。”《群经平议・周官一》:“八曰以誓教恤。”俞樾按:“恤者,慎也。”奉恤,敬慎。

【侵戎】侵戎我国家纯。(文侯之命)侵戎,侵伐。“戎”,《说文・戈部》:“兵也。”引申为征伐。

【商赉】我商赉汝。(费誓)商赉,赏赉、赏赐。商,当为赏字之省。于省吾《新证》云:“金文赏每作商,《般》‘王商作册般贝’。”

二、《汉语大词典》失收的今文《尚书》周书动宾式语词(12例)

【作咸】【作苦】【作辛】【作甘】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洪范)

“曲直作酸”,孔传:“木实之性。”孔颖达疏:“木生子实,其味多酸。五果之味虽殊,其为酸也。是木实之性然也。”作酸,呈酸性(见《汉语大词典》533页)。作,释为“呈现”。

“作咸”,《正义曰》曰:“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为卤。卤味乃咸。说文云,卤西方地也。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禹贡》云:海滨广斥。”作咸,水之性,呈咸性。

“作苦”,《正义》曰:“火性炎上,焚物则焦。焦是苦气。”作苦,火之性,味苦。

“作辛”,《正义》曰:“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作辛,金之性也,味辛。

“作甘”,《正义》曰:“甘味生于白谷,谷是土之所生,故其为土之味也。”作甘,土之性也,味甘。

【用咎】其作汝用咎。(洪范) “用”,《 说文・用部》:“用,可施行也。”“咎”,《广雅・有韵》:“咎,愆也”《尔雅・释言》:“凶,咎也。”邢疏:“咎,谓咎恶也。”用咎,谓施恶。

【敷言】极之敷言。(洪范)“敷”,《墨子・经说下》:“先敷近,后敷远。”孙诒让《闲诂》:“敷,犹布也。”。《史记・平准书》:“或布。”裴《集解》引如淳曰:“布,布于民间也。”敷言,传播,布言。

【植璧】植璧秉圭。(金)“秉圭”见《汉语大词典》4738页:“秉圭,亦作‘秉’。手执玉。:‘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圭,乃告大王、王季、文王。’”《汉语大词典》收录了“秉圭”,却没有收录与之构词方式相同的“植璧”。

“植”,《论语・微子》:“植其杖而芸。”皇侃义疏:“植,竖也。”“璧”,《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邢疏:“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玉璧是祭祀的礼器,《周礼・春官》云:“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植璧,置璧,将璧竖立于坛上。

【敷贲】敷贲敷前人受命。(大诰)敷,布也。敷有陈列、陈设之义。贲,龟也。(《山海经・中山经》“其中多三足龟”郭璞注:“龟三足者名贲”)。“龟”,《书・大禹谟》:“龟筮协丛。”蔡沈《集传》:“龟,卜也。”敷贲即敷龟,把占卜的龟兆展示。

【祗辟】尹人祗辟。(酒诰)祗,敬也。辟,《尔雅・释诂》:“辟,法也。为天下所法则也。”祗辟,敬法。

【薄违】圻父薄违。(酒诰)“薄”,《释名・释言语》:“薄,迫也,单薄相迫也”。《墨子・杂守》:“寇薄。”孙诒让《闲诂》引苏云:“薄,谓迫近。”“违”,《希麟音义》卷三“衍诤” 注引《字书》:“违,逆也,拒也。”薄违,迫背逆,谓讨伐叛逆也。

【攻位】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召诰)朱骏声《便读》:“攻,犹治理也。位,城郭、宫庙、朝市之位。”《逸周书・作雒》:“乃位五宫:太庙、宗宫、孝宫、路寝、明堂。”攻位,治位,划定城郭宫庙、朝甸之位。

【宅人】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立政)“宅”,《汉书・韦玄成传》:“先后兹度。”颜师古注引臣瓒曰:“古文宅、度同字。”宅人即度人。度人,考虑人,任用人。

三、《汉语大词典》失收的今文《尚书》周书主谓式语词(2例)

【民养】民养其劝弗救。(大诰)《古今韵会举要・漾韵》:“养,下奉上曰养,养,则服事之义。”民养,百姓供养、奉养的、服事的,指统治阶层,各诸候长官。

【自息】不惟自息乃逸。(酒诰)“息”,止也。《易・革・彖传》“水火相息”焦循《易章句》:“息,止也。”《说文・疒部》“疾,病息也”朱骏声《通训定声》:“息,止也,已也,休也。”自息,自我休止。

四、《汉语大词典》失收的今文《尚书》周书附加式(有+S)语词(2例)

【有极】皇建其有极。(洪范)有,词头。“极”,《蔡传》:“极犹如北极之极,至极之义,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有极,准则。

【有庆】一人有庆。(吕刑)有庆,嘉善。《诗・大雅・皇矣》:“则等其庆。”毛传:“庆,善也。”《礼记・月全》:“行其德惠。”郑云注:“庆,谓休其善也。”

五、《汉语大词典》失收的今文《尚书》周书叠音词、古成语、句首语气词、承接连词(共计10例)

【肄肄】则肄肄不违。(顾命)“肄”,《诗・邶风・分风》“既治我肄”毛传:“肄,劳也。”《左传・昭公十六年》“莫知我肄”杜预注:“肄,劳也。”肄肄,重言之,犹辛劳也。

【由哲】爽邦由哲。(大诰)《尚书校释译论》:“古成语,为‘昌明’、‘时势顺利’等意。”亦作‘迪哲’(《无逸》)。”

【迪知】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越天忱。(大诰)《尚书校释译论》:“古成语。《君》篇有‘迪知天威’,《立政》篇有‘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迪知,用知。”

【亮阴】作其即位,乃或亮阴。(无逸)古成语。亮阴,《论语》作谅阴,《礼记》作凉,《书大传》作梁。《吕氏春秋・重言篇》:“人主之言不可不慎。高宗,天子也,即位,谅三年不言。”《汉书・元后传》“思慕谅阴”颜师古注:“亮,信也。阴、相通。”“”,《汉书・师丹传》“古者谅不言”颜师古注:“,默然也。”亮阴,信而沉默不言。谓心有所执而沉默不言。

【爽惟】【迪惟】【道惟】【越惟】爽惟民迪吉康。(康诰)爽惟,句首语气词。曾运乾云:“爽,犹尚也。声之转。与‘矧’对用,位于句首。“迪惟,道惟,越惟”也是句首语气词。

【曷其】曷其奈何弗敬。(召诰)

曷其,犹云岂有、何有,表诘问。《助字辨略》卷五:“后汉书李云传论:曷其绞讦摩上,以沽成名哉。此曷字,何岂二义并通。曷其,犹云岂有、何有。”

参考文献:

[1]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2]宗福邦主编:《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