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沼气管理与安全知识范文

沼气管理与安全知识精选(九篇)

沼气管理与安全知识

第1篇:沼气管理与安全知识范文

為改变以往“就沼气而建沼气”的做法,把农村沼气做為产业做大做强,保康能源办先后与县环保、农业、畜牧、新农办、住建等部门沟通协调,通过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及新型社区建设相结合,以改善民生為目标,以“三沼”利用為手段,实现“两个拓展”,加快沼气产业化发展步伐。

1、在建设上。

实现由户用沼气建设向沼气工程集中供气拓展,加快农村沼气产业化建设的步伐。保康县能源办在加紧实施去年批复该县联户沼气工程和大型沼气工程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充分考察论证,拟在两峪、过渡湾、黄堡、后坪等地进行试点,再分别申报建设200立方供气站集中供气,使周边1km内的农户不建沼气池就能享受新能源建设的成果。通过采用这种供气站集中供气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户用沼气不好建、不好管、不好用的问题。

2、在效用上。

实现由单纯的生活用能到综合利用的拓展,加快服务农业产业化的步伐。随着该县沼气工程的相继投入运行,沼气产气能力得到增强,加速了循环反应周期,提高了“三沼”的生产能力和产量,沼气直供到户、沼液喷叶返田、沼渣返田增肥,使“三沼”综合利用的附加值大大增加。该县能源办已着手在马良陈家山建设发展“猪-沼-果”,在龙坪、寺坪、黄堡、过度湾等地发展“猪-沼-菜”,在店垭发展“猪-沼-茶”,在歇马、两峪等地发展“猪-沼-烟”等上联种植业、下联养殖业、中联服务业的“立体循环”生态农业基地。通过实现“上中下”三联发展模式,充分提高沼气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二、注重后续服务,实现效益提升

沼气效益好不好,后续服务不可少。近年来,保康县能源办十分注重沼气的综合效益的发挥,把开展大服务活动作為提高沼气综合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狠抓落实。通过开展“大服务”实现效益“大提升”。

1、村民科技素质得到大提升。

根据全县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现状,从农户的实际需要出发,搜集了“农村沼气使用常识100问、农村沼气安全使用故障与处理办法、沼气后续服务巡访登记本、后续管理服务登记本、湖北省农村沼气安全操作规程、湖北省农村可再生能源条例摘编、太阳能热水器安全使用常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资料,进村入户发放到农户手中,使能源科技知识得到普及。

2、沼气安全使用效率得到大提升。

组织农村沼气建设和管理服务技术员进村入户到沼农家中开展巡访巡查服务,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巡访排查到位。对所有沼气用户进行巡访,了解和掌握已建沼气的使用动态和现状,按照正常池、一般问题池、疑难病池分类,做到中心有数。

二是病态会诊到位。对于排查出的病态池组织本土专家技术人员集中进诊断,全面检查,查找原因,理清“病理”,找出关键症结。

三是问题处理到位。一般问题在巡访的过程中由巡访人员随时通过开展出料、加料或换料服务、换件维修、保养维护等措施,让沼气池恢复正常的生产能力,指导农户作好进出料盖板、输气管线(路)的日常安全防护以及在平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规避,把问题解决在当时;疑难池诊断后进行集中处置,并作為现场范例,提高服务技能,通过及时高效的服务,全面盘活能源设施存量,巩固建设成果。

3、综合利用效益得到大提升。

以县农业局开展的“我為春耕办实事”活动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投入人员、机械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广积肥、备春耕”服务活动。通过向沼农讲解“三沼”综合利用知识,為农户开展换料积肥服务,指导开展沼渣、沼液还田服务等生态循环利用,重点在“烟、菜、茶、果”等农业主产区开展沼渣沼液应用,充分发挥农村能源设施、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农业春耕生产,而且较好提升综合利用效益。

三、“猪-沼-菜”提高沼气综合利用

保康绿丰园蔬菜基地是保康县委,县政府為加强城区“菜蓝子”工程建设而发展的蔬菜基地之一。基地总规模為500亩,已建成200亩,建设标准化钢管蔬菜大棚300个,开发有黄瓜、辣椒、茄子、板豆等时令蔬菜品种十多个,年产时令蔬菜450万斤。保康绿丰园蔬菜基地负责人王勇说,基地建设以来,要消耗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不但要支出费用,还要担心农残问题,蔬菜品质的提升一直是困扰基地发展的头痛和棘手的问题。

為提高蔬菜品质和基地的生产能力,保康县能源办多次到基地考察论证,与基地负责人进行商讨,达成沼气工程建设意向。為成功建设沼气,县能源办先后组织业务技术人员到团风、宜都、宜陵、谷城等地学习考察联户沼气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保康本地实施,精心制定方案,组织专班,开展联户沼气工程建设。

从2009年开始,保康县在蔬菜专业村广泛开展沼气建设,积极推行“猪-沼-菜”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沼液喷施返田、沼渣返田增肥应用,以沼液替代农药喷施蔬菜提高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减少“农残”超标的伤害;沼渣作為有机肥返田增加肥力,改善土壤功效,提升蔬菜品质。

保康县能源办主任郝传礼介绍,县能源办将以二堂绿丰园沼气工程為试点示范,沼气直供到农户,沼液引入基地喷苗,沼渣用于基地返田增肥,形成种养结合的“猪-沼-菜”循环生态农业模式,以减少化肥的用量,提高蔬菜品质与产量,打造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还可以為基地消化部分尾菜,最大限度地扩大沼气综合利用效益。随后,将沼气工程向全县所有的“菜蓝子”工程基地拓展,同时在养殖小区和农村居民小区全面铺开联户沼气工程建设,开展循环生态农业基地建设。

“猪-沼-菜”立体循环生态种养模式,提升了蔬菜的产量与品质,使蔬菜总产将达到3500万斤以上,不断从根本上扭转了县城吃菜靠“进口”的局面,而且实现了“菜园子绿、菜摊子丰、菜篮子满、菜盘香”的目标。

四、“五访合一”,推进沼气管护

开展管护服务,保证沼气农户正常安全使用是沼气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保康县在沼气服务中不断探索服务方式,推行“五访合一”式服务,使后续服务职能得以尽显。

1、常规式普访服务。

坚持每年2次普访制度,普访的时间分别定在上半年的春耕时节和下半年的秋播时节。将普查普访作為硬性指标,要求在网点范围内普访率达到100%以上。通过普访,重点了解和掌握沼气池安全使用的现状和动态,及时对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沼气池“把脉问疹”,对较為简单的问题实行“现场就疹”,对现场不能解决的疑难杂症进行“集中会疹”,全面清理沼气池“病灶”,提高沼气安全使用率。同时,我们在普访时突出季节性,就是将能源服务置于服务“三农”之中,服务于农业生产。普访所到之处,随时宣传能源建设理念、维修能源设施、普及安全使用知识、落实惠农政策、服务农业生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但使沼气安全使用率提高到95%,而且在服务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受基层干群的欢迎和好评。

2、必要式随访服务。

為加深新建池投入使用的农户对沼气知识的了解,使他们能够应对简单的问题和故障,我们对新启动运行的沼气池和维修后的沼气池,一律进行启动使用随访服务,向农户宣讲沼气安全使用技能知识、应注意事项以及常规故障的处理等等。同时持续推进“一户一袋(牌)一人”工程,定制“农村沼气后续服务资料明白袋”,将编印的沼气安全使用相关资料,归统入袋,并制作铝制牌“沼气安全使用注意事项牌”,实行一家发放一个沼气明白袋、一池配备一块安全使用牌、一户培养一个沼气使用明白人,让“明白袋”带出“明白人”。同时,把培养一户一个沼气明白人纳入沼气后续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之中,实现网点服务与自我管护的有机结合和补充,彻底消灭网点服务盲区。

3、指令式下访服务。

除了普访帮助农户解决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故障以外,对于很多平时发生的故障,我们做到有求必应,接令即“诊”。為能及时处置农户诉求,我们将网点服务人员姓名、电话、服务范围与方式等运用定点公布和流动宣传(宣传单)的方式在网点和辖区内予以公开公布。同时,我们还将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中心电话向社会公布,及时受理农户来电来访诉求,把农户的诉求当作指令,做到随叫随到,让农户足不出户,24小时内就能解决沼气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确保服务畅通、便捷、及时、安全、高效,為群众排解后顾之忧,并做好记录和回访。

4、引导式巡访服务。

沼气的健康持续发展,关键是要使其综合效益得以充分发挥。解决生活用能只是沼气利用的一个方面,很多农户仅限于此。农户对“三沼”利用知识和技术还不是很了解,我们把引导开展“三沼”利用作為服务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积极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的引导、推广和普及工作。在农业生产重要时节,向沼农讲解“三沼”综合利用知识,為农户开展换料积肥服务,指导开展沼渣、沼液还田服务等生态循环利用,提高“三沼”综合利用率。与此同时,我们对网点区域内“三沼”利用开展较好的服务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开展农村能源设施、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第2篇:沼气管理与安全知识范文

一、目标任务

1、在全镇实施农村能源沼气建设项目,一池三改(建沼气池一口,改厨房、改厕所、改猪圈)。

2、力争在全镇新建户用沼气池650口。(其中:,90,80,90,15,15,110,90、100、60口)。

3、推广沼气综合利用650户(把沼气、沼液、沼肥应用于种植、养殖业),实施猪—沼—果650亩,种养大户模式2户,培育生态富民工程2户(结合沿山开发和庭院经济建设)。

4、推广节能卫生灶户,推广卫生厕所650户,推广净化污水沼气地2处,结合沿山开发和庭院经济建设。

5、沼气管理使用达96%以上,沼气安全使用率达99%以上。

6、积极成立沼气物业管理站,落实技术骨干队伍和培训,抓好农能服务工作。

二、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与时俱进

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要意义,不仅是为农民办实事的工程,而且具有经济、能源、生态环保等社会效益。农村沼气建设是符合统筹协调的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质量的清洁工程,沼气建设是推进农村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富民工程;沼气建设是基因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发展生态农村的基础工程。

2、严格管理,强化监督

加强质量管理,做到“二个一定”,一定坚持建设标准,严格实施“一池三改”,一定坚持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一定坚持职业准入制度,从事沼气池施工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实施项目分开制度,做到“三公开一公布”(公开国家政策,计划任务、补助标准和建设任务,公开自愿,公开物资采购价格、分配等情况),对资金落实、建设质量、技术服务等进行认真落实和检查。

3、科学规划,综合发展

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成片;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保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综合建设”的原则,积极落实项目计划任务。

4、综合利用,突出效益

要转变“就能源建沼气”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坚持“四个必须”,必须坚持“一池三改”,必须坚持综合利用,必须坚持与高效农业技术相结合,成为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纽带,必须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的思路发展。引导经济富裕村和富裕户,提高档次,通过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增强沼气池的使用功能,提高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使建池户户年增收600—800元,让农民持久得到实惠,实现家居清洁温暖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村生产无害化。

5、灾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速度快,材料贵

好多农户只建了农房,没有修沼气池。由于灾后重建农户居住相对集中,环境卫生至关重要,在现有条件下(改粪池为沼气)做好沼气池修建工作,利国利民。上级关心民众生活,为长远着想,将建池优惠政策在本年内推迟,希各村抓住机遇,认真发展。

6、全镇沼气池建设工作纳入全年村级综合目标考核。

7、完成任务时间:年1月-年11月30日

8、注重安全,抓好管理

第3篇:沼气管理与安全知识范文

关键词:沼气池 建设 问题 对策

引言

淤泥彝族乡位于盘县北部,距县城红果88公里,东邻保基,南通羊场,西连鸡场坪、松河,北依普古。全乡总国土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54个村民小组,9085户28446人,居住着彝、白、汉、苗、布依等8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81%,彝族占61%,是盘县境内彝族最集中地区。目前全乡共有八千多口沼气池,涉及到了全乡19个村。

一、普及沼气的重要意义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既可替代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也可替代煤炭等商品能源,而且能源效率明显高于秸秆、薪柴、煤炭等。

中国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十分有限,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以消耗农业资源、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农村沼气把能源建设、生态建设、环境建设、农民增收链接起来,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生活文明。发展农村沼气,优化广大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加优质能源供应、缓解国家能源压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沼气知识的普及和应用并非纸上谈兵,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在农村推广应用沼气,既能解决农户生活所需能源,巩固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成果,减少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造成的农村水源污染, 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农民生活整体水平;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料, 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从而推动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普及农村沼气池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 发展滞后

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群众思想有顾虑,对农村沼气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也存在着差异, 怕遭到挫折,不能抹去以前失败的阴影,对发展沼气缺乏信心,造成各地发展不平衡,少数村组还有部分沼气空白村存在; 二是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改造建设的内容多,工程量大,涉及农户多,建沼气池,一次性投入较大,每户要3 000 元左右,这对农民而言是笔不小的开支,尽管有县财政和国债的支持,部分群众还是难以承受。沼气池建设所体现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没有凸显出来。

(2)机构不健全,利用率低

一是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全县所有乡镇都没有设置能源推广机构,更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管理推广体系不健全,没有利用张贴宣传标语等宣传形式,也没有营造兴建沼气

池的氛围,有的村民还不知建池补助费的优惠政策。老百姓对如何建沼气池和如何使用沼气池缺泛常识。推广机构人员少,对新型沼气技术的推广普及差;二是利用率低。就目前来说,沼气池的综合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老百姓主要用它来点灯、做饭,沼渣、沼液还没能被综合利用起来。

三、普及农村沼气池建设相应的对策

(1)加强认识

沼气池建设是一项富民工程,我们的领导、干部要站在为民服务的高度,用长远的目光看问题,切实为群众的利益着想,把发展农村沼气池建设生态家园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等结合起来,切实加强领导。在工作部署、项目安排、资金统筹上给予足够重视。某县农村有句顺口溜:“信天,信地,不如信科技;等财气,碰运气,不如养猪建沼气”。要真正把沼气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组织保障,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沼气建设, 推进农村沼气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2)强化技术

新一轮沼气建设,必须克服以往重建轻管、缺乏后续服务的弊端。要加大沼气技术的培训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积极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讲授沼气基础知识、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沼气发酵和管理技术、生态农业技术。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壮大门源县沼气技术队伍,使更多的农民会建、会用、会修沼气池。应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实行全程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每个示范户建立档案卡,做好使用过程的跟踪维护服务工作。

(3)严管建设

沼气池的施工工艺大体可以分为3 种:一是整体浇注;二是块体砌筑;三是混合施工。整体浇注是从下到上,在现场用混凝土浇成。这种池子整体性能好,强度高,适合在无地下水的地方建池。在沼气池建设和管理要严把四关:一是严把技术培训关。精心挑选技术员,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注重以师带徒,实地操作,强化质量管理;二是严把管理关。实行沼气池建设质量合同化管理,层层签订建设合同,实行建池 “五包”(包建池、包产气、包安装、包维修、包赔偿)。要成立沼气技术监督站,强化工程验收人员责任,实行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三是严把器材质量关,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规格、质量标准统一定点制作;四是严把安全关,提高沼气使用户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4)组织管理

首先,通过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其次,实行分级负责制,层层落实技术培训工作,建立县对乡、乡对村的技术培训机制,真正把培训工作落实到各级管理部门,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第三,建立沼气物资供应服务网络,负责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第四,以沼气技术员为主体,建立村级管护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员的作用,并建立工作责任制,

落实各项措施,及时帮助农户解决一些技术难题;第五,抓好《农村家用沼气池安全管理使用手册》的发放工作。逐户发放到位,并指导农户学习使用好手册,能够自己解决沼气池日常使用中的技术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结语

普及农村沼气池建设是利国利民的举措,不仅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种、养殖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增加和稳定农民收入,同时这一举措也是符合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经之路。

第4篇:沼气管理与安全知识范文

关键词:农村能源; 村级沼气服务网点; 沼气; 沼肥; 产业

中图分类号:S2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21403

1引言

德保县沼气建设蓬勃发展始于2001年,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始于2008年,现已建沼气池28665座,入户率44.26%;村级沼气服务网点63个,分布在12乡镇52个村,可为132个村12911建池户提供沼气后续服务。

沼气池建设和沼气后续服务是相辅相成的沼气建设体系。沼气池“三改”建设改善农村宜居环境,给农村带来了新型可再生能源,有效解决部分石山区居民生活用柴难的问题。同时沼液沼渣等有机肥使用,可改善农业生产用肥结构,助农增收。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为周边村屯提供新建沼气池、维护现有沼气池、排除隐患、宣传沼气安全生产使用管理知识、更换沼气灯炉具、抽排沼液沼渣、沼液沼肥综合利用示范等服务,做好本地区沼气安全生产使用管理,保障沼气池发挥良好效益。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德保县在农村能源建设中,村级沼气服务网点运营出现一些越来越突出的问题。首先,网点的服务深度不足。但来访群众大部分所在村屯都有网点覆盖,部分群众到县能源办咨询沼气维护,却不知道有网点存在。网点服务深度不足、知名度不高,直接影响网点服务量和收入。其次,农村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家中沼气池投料少,无人看管,使用频率骤减,年使用天数不足月。建池户对沼气后续服务的需求减少,影响网点服务量和收入。再次,受市场波动影响,养殖小区的中、小型沼气池使用不稳定,有的养殖场出现间断养殖或破产,其沼气池则间断使用或废弃。中、小型沼气池受养殖场制约,不能充分发挥效益。最后,网点自身的发展动力和空间不足,设备维护更新严重滞后。虽然该县每个村级服务网点约有205个服务对象,但是单靠维护和建设沼气池的收入,不足以保障备件补充、设备维护、设备更新,正常运营,可能导致网点破产。[1]

如何在农村沼气后续服务需求减少的环境下,发展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关键是要解决网点的收入问题。为此,探索性的发展“网点+产业”的发展方式。在网点上“+产业”,或是在产业上“+网点”,利用网点服务体系设备,大力发展沼气综合利用产业。通过建设较大的沼气发酵池、沼液存贮池、沼气利用设施等,发展沼肥综合利用助产业发展,拓展网点收入来源,增加网点收益。例如,德保h都安乡棋江村网点,采用“网点+水果产业”的发展方式。该网点建于2008年,属该县第一批村级沼气服务网点,现有50余亩水果产业,主要种植“德保脐橙”和红心蜜柚,依托网点设备,大量使用沼液沼肥,果品产量都较周边果场高,收入可观。2016年增加建设100 m3沼气池、250 m3沼液贮液池、稀释池、沼气集中供气管路、铺设35亩滴灌管路和增压泵等沼肥集中供给设施。该网点为满足果场对沼液沼肥的需求,主动到周边村屯建池户检查维护沼气池、抽取沼液;到没有沼气池的养殖场拉粪便集中发酵,处理粪污;所产沼气集中供给周边群众;沼液沼肥不但供自身利用,也供周边果场使用,带动本地沼气沼液沼肥综合利用,助果场增产增收,名利双收。为持续服务乡村沼气,服务产业发展,该网点对设备维护更新增加投入,提升网点持续服务能力。

2“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产业”的建设思路

“网点+产业”是一个灵活多样的组合,是以“网点”为平台,结合“沼气综合利用产业”,为“网点”建设规模化的沼气池、贮液池、稀释池和沼气利用设施等,使网点服务能力提升;为“沼气综合利用产业”配套建设集中供气、滴灌、增压等,提高产业管理效率和促进收益。“网点+产业”的运营,首先,通过“全托服务”等方式,管理、维护现有户用、联户和养殖小区的沼气池,收集沼液,解决服务深度和现有沼气池无人维护管理问题;其次,对没有沼气池的养殖场,采用“粪污集中处理”,收集原料,解决沼气池同养殖场命运捆绑的问题,使中、小型沼气池摆脱养殖场制约,释放发展空间;再次,通过沼气发电、集中供气或沼液沼肥等服务创收增收,解决网点收入不足的问题。最后,促进网点更新维护设备,完善自身服务体系(图1)。

3完善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基本措施。

“网点+产业”的发展,不应把网点和产业捆绑致死,要各自独立,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因此,完善建设好村级沼气服务网点,是“网点+产业”的成败关键。在完善建设好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中,需要明确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宗旨、落实村级沼气服务网点规范化建设、加强对村级沼气服务网点的领导和监督、完善村级沼气服务网点的沼气服务模式、建设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信息共享平台等。

3.1明确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宗旨

做好农村沼气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用肥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减少生活用柴,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近年来建设任务逐年减少,建设沼气池推广农村沼气建设,已逐渐转变为维护管理后续服务为主。如今该县已建沼气池28665座,村级沼气服务网点63个,为完善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发挥网点在农村沼气建设领头羊的作用。在网点建设时,就同业主签订协议,明确网点建设宗旨。用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宗旨指导网点建设,网点要为该县沼气事业服务,维护现有沼气池正常运行,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减少林木砍伐,保护森林;提高沼液沼渣利用率,引导农业施用有机肥,减少滥用农药化肥,充分发挥沼气池的综合效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建池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巩固沼气建设成果。

3.2落实村级沼气服务网点规范化建设

德保县村级网点建设要求设一处服务场所,建一个沼气原料发酵贮存池,配备沼气进出料车、抽渣泵、沼气检测仪、设备维修工具、货架、办公桌椅各1套,配有一批沼气灯炉具配件。每个服务网点负责人、服务人员2-3人,还设有咨询电话,有服务承诺,做到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沼气配件、有原料。落村网点规范化建设,首先需要配备先进的服务设备,配套服务场所,例如:气进出料车、抽渣泵、沼气检测仪、设备维修工具等,保证网点正常运行;办公场所、沼气备件货架、办公桌椅、沼液沼渣存贮池等,可以更好的储存各类配件、沼液沼渣沼肥,提升服务质量。其次需要建设沼气宣传设施,建立专门的宣传设备,例如:沼气宣传视听电器、沼气安全生产管理使用宣传栏、印刷沼气安全小册等,可以科普沼气利用技术,普及沼气管理与服务知识。再次需要组建高素质服务人才队伍,发展年轻沼气技术人才,吸收农村产业能人,阶段性的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服务质量。最后要规范其名称、建设内容、服务方式等。例如:建立专门的沼气档案,科学管理,做好安全使用规范工作,制定完善的技术指导模式;加强沼气检查,发现故障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隐患;明确服务内容,签订服务合同,各尽职责,树立沼气服务形象,加深沼气服务深度,打造特色沼气网点品牌。

罗力川:关于“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产业”的建设思考

能源及节能

3.3加强对村级沼气服务网点的领导和监督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力度,根据网点建设实际,有针对性的提供建设帮助,引导网点建设分布,调整网点建设服务方向,协调网点有差异服务,统筹区域网点建设发展,给予网点足够支持。并且对村级沼气服务网点进行监督管理,组织相关专业部门、群众等监督网点服务质量、机械设备保养维护情况、备件采购是否规范、备件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等,提升网点可靠性。

3.4完善村级沼气服务网点的沼气服务模式

我国农村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农民生活现状千差万别,对沼气服务的要求各不相同,要适应不同沼气服务要求,就应该有相应的服务模式,形成符合当地实情,各具特色的沼气服务模式。例如:农村沼气全面托管服务模式[2],是由沼气物业服务组织与沼气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沼气用户向沼气服务组织定期交纳一定服务费用,享有沼气池的进料、出料、日常管护、故障维修、综合利用指导等全面托管式系列化服务。“全托”服务可以解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缺人看管、缺原料等问题,又可减少沼气建池户维护费用,增加网点服务效益。又如:针对当前养殖小区和联户小型沼气池,受市场波动影响过大,沼气池使用不稳定,间断使用或弃用的现象,各级农村能源部门创导沼气建设与养殖户分离的“粪污集中沼气处理”模式,在网点中建设大型沼气池,收集周边养殖场粪污,集中发酵处理,产生沼气沼液沼肥通过沼气综合利用设施,集中供给周边群众、农场等,为网点创效益,解决沼气池因养殖场间断养殖或破产被间断使用或弃用。还用很多沼气服务模式,网点应从实际出发,选址适合自身发展的沼气服务模式。

3.5建设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电话、短信息、微信、QQ等平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管理、使用、维护的信息共享平台,公开农村能源建设信息、政策,宣传沼气安全生产管理使用知识,让社会各界和沼气建池户更加了解和关注农村能源建设,加强沼气网点服务深度。

4扩大沼气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沼气技术提高,沼气的利用从生活领域扩大到生产领域,建设范围由农村发展到城镇,以沼气为纽带,把种植、养殖、加工多个环节联合起来,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沼气综合利用是沼气、沼液、沼渣“三沼”利用,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仓贮业等诸多方面。沼气综合利用把沼气结合农业生产,发展庭院经济、生

收稿日期:20170509

作者简介:刘启泓(1980―),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绿色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

[HT][CDH01248*4/5]

态农业,增加农户收入,开拓沼气应用领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发展沼气综合利用,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利用农村土地优势,结合当地情况,选址事宜的沼气综合利用项目,扩大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建设。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沼气综合利用知识,让沼气综合利用的优势深入人心,提高群众对现有沼气池管理和综合利用意识。其次,完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改善农村沼气服务模式,加强网点人员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沼气巡查力度,及时维护沼气池,排除各种故障,提高现有沼气池的利用效率。[3]再次,鼓励农村种养能人等,探索适宜农村发展的沼气综合利用产业模式。农村种养能人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领军人,动员种养能人在其产业中探索利用“三沼”,是沼气综合利用产业的有效示范,具有超强的领导号召力,能带动周边广大群众一起发展沼气综合利用产业。最后,结合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适时的把沼气综合利用产业和农村沼气服务网点相结合,协调好网点与产业的相互发展,齐头并进,建成“网点+产业”的运营模式,助农增收,推进农能源建设。

5结语

通过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和农村产业能人共同发展沼气综合利用产业,为村级沼气服务网点注入新鲜血液,提高网点生命力。同时,在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实际建设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予以大力支持,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建设方案,创新工作方式,提升网点建设规范性与可靠性。做好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保障沼气后续服务,发展好农村能源事业,为“三农”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李孝轩,张宾鸿.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J].宜宾科技,2012(4):14~19.

第5篇:沼气管理与安全知识范文

象山县沼气建造工作可分为3个时期,一是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小型沼气池,沼气池容积为12m3左右,目前绝大多数已损坏废弃,完整保存的不多,如黄避岙镇精制茶厂用于饼肥发酵的沼气池。二是20世纪80年代未至90年代初建的沼气净化池,总共7家,共计1910m3,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处理。三是2004年开始建设的中小型厌氧发酵沼气池,单个容积以50m3为主,目前全县已建成130座,总容量6500m3。我县建设沼气池的功能与北方地区不同:北方地区主要是解决薪柴燃料,保护环境,集改厕、改圈、改厨“三改”于一身;我县沼气池主要用于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沼液沼渣用于柑桔、蔬菜、葡萄等作物生产,沼气用于居民生活燃料和畜牧业生产,集农村养殖环境治理、生产用肥、生活燃料于一身。第三个时期的沼气池建设工作真正体现出了生态农业的功能和效益。通过近5年的努力,沼气建设技术成熟,施工技术储备充足,并建成了一批示范小区和示范户。

2沼气建设的生态效益

沼气生态农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肥料效益

经检测,并与农业生产上的常用肥料作比对,每立方米沼液相当于尿素0.75kg、氯化钾0.37kg、过磷酸钙1kg;每立方米沼渣相当于尿素7.6kg、过磷酸钙8kg、氯化钾1~2kg。养殖规模为150头左右的养殖户,建一个50m3的沼气池能解决养殖污染问题,同时年产沼液为沼气池容积的3倍,沼渣为沼液的10%,即年产沼液150m3,沼渣15m3,相当于生产肥料尿素226.5kg、氯化钾127.5kg、过磷酸钙165kg,经济价值700元以上,可供0.2hm2蔬菜田全季使用。农产品使用沼肥,不仅能使农产品增产增效,品质优良,而且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从而减轻或避免农业面源污染。

2.2能源效益

沼气是沼气生态农业的副产品,作为清洁能源和农村热能已被农户普遍应用。一个容积50m3沼气池,日可产沼气12.5m3,可供7个以上3~5个人口的家庭使用。农村家庭每年用煤气以6瓶计算,一个50m3沼气池的能源效益相当于42瓶煤气的价值,其经济价值约4000元。

2.3环境效益

用沼气池厌氧发酵猪粪便,基本达到养殖环境无蚊蝇无臭味的效果。经我县环保监测中心对沼气池污水排放测试:未经处理的养殖污水,其化学需氧量(COD)为10000个单位;沼气池厌氧发酵后沼液的COD为1000个单位,减少了90%;沼液再经氧化塘氧化后,COD可以达到400个单位的国家农用灌溉水排放标准。

3象山县沼气生态农业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1沼气生态农业工程进展不一

我们在工作中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县里很重视,把发展沼气生态农业作为我县生态县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有些乡镇领导重视不够,沼气池建设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进展缓慢,有的乡镇尽管养殖污染治理任务很重,但沼气池建设工作尚是空白。

3.2地质环境影响施工进度

象山县土壤成土母质为滨海沉积土,地表2m以下多为海涂淤泥,施工中常出现塌方现象,这不仅影响工程进度,加大沼气池建造成本,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像岳浦、贤庠等乡镇在沼气池施工中就出现该问题。50m3沼气池在一般情况下半个月就能建成,一旦出现塌方至少要延迟一个星期,造价成本要增加5000元以上。

3.3沼气池的规范使用和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沼气池安全使用技术手册中要求畜禽粪便干湿分离,且50m3沼气池最多只能处理150头生猪的排泄物,可实际生产中,养殖户不按技术手册和沼气池安全使用有关规定执行,导致沼气池超容量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削弱了沼气池的厌氧发酵能力,达不到处理污染的目的。

3.4沼气生态农业链的延伸工作开展不够

近5年的实验已证明“猪-沼-肥”是很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由于有关政策的规定,养殖户能在沼气的建造上投入,但要他们再投入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后续部分就很难,需要政府支持。我县已建的和在建的畜牧小区如双联峙畜牧小区、高塘珠益畜牧小区、茅洋畜牧小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沼气生态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上也存在试验示范推广不够的问题,在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方面经验不足,示范引导作用不强,沼气综合利用停留在较低层面上,应用的领域比较狭窄,还没有发展成为以沼气为纽带,集养殖、沼气、种植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沼气生态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还没有发挥出大的作用。

3.5服务体系仍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强

一是县级管理机构不健全,县农村能源工作站虽已被编入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但只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任务重,工作量大,适应不了沼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服务体系仍不完善,虽然我县有通过培训的建池施工人员,但缺乏服务车辆、出渣车、建池技工与模具等。

4对策建议

4.1加强组织领导

要加大对乡镇一级组织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督促检查,要组建县、乡镇(街道)、养殖小区或场(户)多级沼气生态农业工作组织网络。沼气工程实行的是属地管理,50m3以下中型沼气池的安全管理和科学使用管理由乡镇(街道)和建池户负责,100m3以上大中型沼气池由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备案管理,因此乡镇一级的管理工作很重要。

4.2加大对沼气生态技术综合利用的支持

要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的思路,在沼气池建设政府引导、政策激励的基础上,加大对沼气生态技术综合利用的支持,积极推进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引导农民将沼肥应用于果树、蔬菜、粮食、育苗和养鱼养虾等无公害生产领域,建立一批“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发挥沼气综合效益。

4.3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宣传沼气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宣传沼气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宣传发展沼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培训沼气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普及沼气池科学管理和安全使用知识。坚持沼气池建设一批,验收一批,培训一批的工作原则。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浙江省沼气开发利用促进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做到每个沼气池前有安全制度和警示牌,每户都有一个沼气技术明白人,每个灶前都有一张安全使用明白卡,保证每个沼气池都能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经常性的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认识水平,建设高层次、高标准沼气生态工程。

第6篇:沼气管理与安全知识范文

关键词:农村沼气;环境改观;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S2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08-1

近年来,梨树县畜牧业发展较快,猪多、禽多,粪便消化成为难题。为解决畜禽粪便给人居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县委、县政府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把沼气建设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以建设生态农业为载体,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积极实施沼气工程,大力发展沼气事业已成为梨树县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实施农村沼气建设中,梨树县深深地体会到,在农村使用沼气:一是能节约农户日常生活用能,减轻妇女家务负担,方便生活,节省开支。据测算,一个四口之家的沼气池,用户每年可节约煤电费600元左右;二是能消除农村的“三大堆”(柴堆、粪堆、土堆)危害,减少蚊蝇滋生,净化、美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是建沼气池,上连养殖业,下促种植业,以养殖粪便为原料,发酵后的沼渣沼液用于粮食、蔬菜生产,开发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促进农民增收,保障人民食品安全,确实是一举多得。

到目前为止,梨树县共修建沼气池2612户,分布在全县20个乡(镇)71个行政村。2011年5月,梨树县按照省农委要求,抽查了梨树县的4个乡(镇)6个沼气项目村,涉及总户数231户。据统计,正常使用的户数为207户,占调查总户数的89.61%;间歇使用的户数为15户,占调查总户数的6.49 %;弃用的户数为2户,占调查总户数的0.87 %;报废的户数为7户,占调查总户数的3.03 %。梨树县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领导重视,分工明确

为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地完成沼气建设项目,梨树县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

2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2.1严格资金管理

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专户管理,专人负责,做到专款专用,不挤占和挪用一分项目款,确保了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2.2强化合同管理

严格按照“八个合同”进行管理,与施工队、沼气生产工、建池农户签订好合同,明确权利和义务,建立奖罚约束机制。在沼气项目建设中有检查、有验收、有总结,做到奖罚分明。

2.3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安全防范

时刻坚持安全优先原则,把加强安全监管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沼气池建设到哪里,安全使用知识就普及到哪里。

3加强队伍建设,搞好技术服务

梨树县能源环保站有技术人员38人,其中研究员4人,高级农艺师4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16人。通过近几年的沼气建设,已经积累了大量沼气建设的经验。为更好地完成沼气建设项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力争达到建一座、合格一座、利用一座的目标。同时在农民培训上下功夫,采取发放资料、集中培训、现场讲解、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使每一户都有一个明白人,提高沼气综合利用率,使沼气池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得力帮手。

4加快沼气服务体系建设

到目前为止,梨树县已建村级服务网点11个,现已投入运行,服务网点根据沼气推广范围进行合理布局,采取个人承包为主的服务模式,按照合同管理要求,确保沼气用户就近就便得到服务。

通过多年的工作来看,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说明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亟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一是由于县财政十分困难,地方配套资金暂没有到位,国家批复的建设计划任务不能全部完成;二是没有工作经费,大大增加了的作难度,导致宣传培训力度不够,农民对沼气缺乏认识;三是个别项目村干部接受新事物慢,没有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农民徘徊观望,建池热情不高,项目户难以落实;四是服务体系网络建设滞后,已建设的村、户过于分散,对沼气户跟踪服务不够,造成沼气池利用率下降,对新建项目村沼气户有一定负面影响,项目村普遍存在农户掉头现象,造成项目户落实困难;五是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不够,沼气利用多数还只停留在炊事照明上,没有真正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还没有大面积真正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5查找问题,分析原因

通过查摆各种问题,分析原因,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5.1大力开展技术培训

几年来,由于缺乏培训经费,仅在全县的部分乡(镇)举办了4期培训班,培训仅500多人次,培训面窄、人数少。计划在2年时间内,对梨树县的沼气户轮训一次,使每个沼气户都有一名技术明白人,全面提升沼气户的科技素质和管理水平。

5.2跟踪服务到位

要加强乡村服务网点建设,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搞好跟踪服务,及时解决沼气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每一座沼气池都能发挥效益。

5.3经常开展回头看活动

第7篇:沼气管理与安全知识范文

,为做好下一步的沼气池项目推广建设及使用维护提供了真实的依据。

一、基本情况

10月份,我制作表册与村组干部一起深入农户,仔细了解沼气池使用情况,并查阅相关文献,翻阅以往项目实施情况的资料,统计总结如下:

(一)基本镇情

**镇位于***县南部边缘,与越南新马街、猛康两县相连,国境线长38.6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45千米,东接夹寒箐镇,东南连金厂镇,北靠仁和镇、河口县老卡,国土面积为127.5平方千米。全镇辖4个村委会、73个村民小组3134户14350人,辖区居住着汉、壮、苗、彝、瑶等9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85%以上。

(二)沼气池推广的意义

根据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我镇实际,沼气池的推广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沼气不仅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而且能增加有机肥料资源,提高质量和增加肥效,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良土壤;

2.使用沼气,能大量节省秸秆、干草等有机物,以便用来生产牲畜饲料和作为造纸原料及手工业原材料;

3.兴办沼气可以减少乱砍树木和乱铲草皮的现象,保护植被,使农业生产系统逐步向良性循环发展;

4.兴办沼气,有利于净化环境和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是因为在沼气池发酵处理过程中,人畜粪便中的病菌大量死亡,使环境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5.用沼气煮饭照明,既节约家庭经济开支,又节约家庭主妇的劳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6.使用沼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入,降低农业污染,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奠定基础。

(三)沼气池建设情况

我镇从1997年开始沼气池建设,所涉及的项目有林业建设、“三项扶贫工程”、“一池三改”等,截止目前,我镇共建有农村沼气池878口,建有沼气池的农户占全镇总户数的27.4%。

二、使用情况及原因分析

针对农户沼气池的使用情况,有说好用的,也有的在建造后就一直闲置。(一)使用情况。经统计,我镇所建设有沼气池的农户中,588户农户正常使用,占66.9%;203户一直闲置,占23.1%;70户停用两个月以上,占7.97%。造成停用和闲置的原因主要有漏气、导气管堵塞或损坏、和不产气、部分家庭外出打工。群众维护设备的意识不高,没有做好沼气池粪渣等的清理工作,灶台、气管安装维护不规范,导致堵塞、漏气等现象,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及专业的维修人员,群众沼气池坏了不懂怎么修理,只有一直闲置或停用下去。(二)原因分析。造成不能合理使用的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用户缺乏沼气池运行管理的知识,无法保证正常、持续地用上并用好沼气;二是用户对灶具等沼气配套设备的自查、保养、维修能力较弱;三是一些农户对沼气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认识不足。

三、实施维护工作中的难点及重点

针对沼气池使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经过与干部群众的详谈,总结后得出以下结论。

(一)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目前,我镇实施沼气池项目建设及维护中的难点表现在:一是由于我镇财政困难,沼气池建设后维护资金不足,在设备废旧后无法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二是缺乏专业的维修人员,群众的沼气池损坏后多是靠自己进行维修,这样效果不好,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对沼气池农户没有进行跟踪管理,如后续使用及简单维护培训等,群众使用起来多是盲人摸象,自己摸索使用。

(二)下步工作重点

1.加强对沼气用户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特别是应尽快培养一批业余的农民沼气技术员;

2.要利用农村集会和喇叭、广播、电视等多种方式、方法,对沼气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作用,沼气池的修建过程和补助政策等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

3.争取资金,建立沼气池维护站,对建有的沼气池进行定期维护,“三分建池,七分管护”,说明使用好沼气池重在管理,坚持对沼气户的寻访,及时发现不产气沼气池,并排除故障。

第8篇:沼气管理与安全知识范文

县委全委会以来,继全县林业秋季护林防火会议之后,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农村沼气建设工作会议,可以说这是当前农村工作第二个重要会议,主要目的是:全面总结我县20*、20*年度农村沼气项目实施情况、后续管理及综合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全县沼气建设的形势,找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安排部署20*年度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工作,促进沼气建设步伐,确保全县沼气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前面,大家现场观摩了城关镇清池村实施沼气国债项目的情况,县农牧局局长年生明同志就20*年度村沼气国债项目作了业务安排,有关乡村领导及沼气技工代表做了表态发言,县政府与四个项目实施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年局长安排非常具体,也非常具有操作性,希望大家准确把握会议精神,相互学习借鉴提高,力争使我县20*年度“一池三改”工作形成四乡竞赛、十五村出精品的格局,全力打好这个硬仗。下面,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沼气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沼气项目建设在我县已有三年的实施经验,三年来,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进展顺利。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20*、20*年度农村沼气项目已顺利通过了省上验收。截止目前,全县共建成户用沼气2600口,发展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示范村23个。项目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明显变化,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农村沼气建设已成为项目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成为关系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从20*、20*年度我县在农村沼气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来看:一是保护了生态环境。对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据测算,我县建成的2600口沼气池相当于年保护林地1.72万亩。同时通过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和肥力,受益耕地达到2318亩左右。二是促进了农民增收。据调查,一具“一池三改”生态模式户,年人均增加收入108元,项目区农民共实现增收161.3万元,节约煤炭592吨。通过燃料、肥料、饲料的良性循环,推动了种植业、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三是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将人畜粪便投入沼气厌氧发酵,沉降和杀灭了大部分寄生虫和致病菌,减少了蚊蝇寄生场所,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促进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四是总结推广了一批成熟技术。四门镇蔬菜示范园区、滩歌镇黑池殿蔬菜示范园区“四位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的推广,以及“三沼”产品的综合利用促进了我县一批养殖大户的兴起和发展,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前我县农村沼气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项目覆盖小。截止目前,农村沼气用户只占适宜发展农户的3.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二是发展不平衡。从20*年度项目实施来看,川道地区发展较快,山区发展相对较缓慢。三是项目实施中,部分项目户改厕、改圈、改灶的质量还不高,在规格、标准、图纸执行上不力,项目户舍不得投入的现象较为普遍。四是后续管理工作刚起步,管理经验不足,协会监管作用发挥的还不够。五是仍有少数领导干部没有把能源建设放到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宣传氛围不浓,技术措施不严,以致整体工程进度非常缓慢,严重影响了全县任务的完成。前两年度农村沼气建设的实践证明:农村沼气建设不在条件在认识,不在困难在工作,不在群众在干部,关键在于每个领导的思想认识,工作措施是否真正到位。搞好20*年的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工作,最重要的仍然是要统一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我们一定要将沼气建设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今年1800户“一池三改”任务能否保质保量完成,关系到我县其它农业项目的争取成功与否。为此,各项目乡镇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行政推动促进度,技术把关保质量,两条线齐步走。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必须在明年5月底前全面完成项目硬件建设任务,6月份组织安装、装料、产气调试并投入利用,7月份组织自查整改,同时迎接部、省验收。

二、明确目标,靠实责任,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今年我县的农村沼气建设涉及项目乡镇较多,工作量大面宽,各职能部门、项目乡镇一定要高度重视,明确工作目标,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把这项惠及农民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一是要明确沼气建设得目标任务。20*年度我县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主要在城关、马力、洛门、咀头4乡镇15个行政村1800户农户中实施,涉及城关镇韩川、红沟、上街、史庄、下街、周岭6村的700户农户;马力镇北顺、王门、付门3村的500户农户;洛门镇新龙、曲里两村的200户农户;咀头乡多家、吴庄、管沟、白湾4村的400户农户。项目建设从今年的11月份开始,到明年6月底结束。项目村要按要求建设“一池三改”模式,即:新建沼气池1800口,改厕1800座,改圈1800座,改灶1800台。要求城关镇韩川、红沟、上街、史庄、下街、周岭,马力镇王门、付门村要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建设高档次“一池三改”模式户700户;洛门镇曲里、新龙村,马力镇北顺村结合蔬菜产业建成“四位一体”模式500户;咀头乡多家村建成山地小康新村模式,其余村建成“一池三改”模式村。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县上已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成员单位和项目乡镇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各项目乡镇也要及时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乡镇长为项目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副乡(镇)长为项目具体责任人。项目乡镇要在每个项目村确定一名驻村包项目的副科以上领导,一名驻村包项目户的驻村干部,确保项目任务落实率达到100%,项目物资、资金发放到户,无截留,无挪用。能源办派一名技术干部。

三是要强化农村沼气建设的领导责任。各项目乡镇要高度重视农沼气建设工作,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合力抓,上级抓下级,层层抓落实。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农村沼气建设放在各自工作的重要位置,县政府已与项目乡镇签定了项目责任书,纳入了目标管理。项目乡镇也要与驻村干部、村干部层层签定责任书。要把建设任务与项目乡镇领导的政绩挂钩,并作为考核干部和职务晋升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乡镇的领导干部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来谋划和领导组织沼气建设工作,来确保今年我县农村沼气建设任务完成。四是继续坚持项目乡镇领导定点包片和业务部门包技术服务的双轨承包责任制。项目乡镇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要有自己的示范点,沼气建设一开始,项目乡镇领导都要下到各自的示范点上,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身体力行,促进和带动群众大干苦干,迅速掀起沼气建设高潮。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包工程、包项目,跟班指导,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严把设计、施工、质量验收等各个关口,为沼气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今年农村沼气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

当前,正是农村沼气建设的最佳时机,各项目乡镇要精心安排部署,准确把握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措施,扎实细致地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一是要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舆论氛围。各项目乡镇、村要通过广播电视、墙头标语、召开群众代表大会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在交通要道、村头路口树立项目标志牌(碑),在村头院落四周刷写标语,发放张贴“明白纸”,广泛宣传沼气的好处以及建池用气的科学方法,使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知识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形成全县上下讲沼气、建沼气、用沼气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建设水平。首先,业务部门要加强技术干部的培训,让技术干部真正掌握沼气技术,做到会规划、会指导、会安装、会启动、会维修;其次,要加强农民技工的培训提高。目前,技工缺乏是个很现实的问基,如果解决不好,会严重影响到工程进度。为此,一定要抓好他们掌握沼气池建设的基本要领和操作工艺,另一方面要加强技工的协调调配,弥补不足,确保全县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三是要规范操作,确保建设质量。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国债项目建设的要求,认真执行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及《*省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技术规程》,规范操作,保证工程质量。首先要加强计划管理。目前,项目计划已经落实到村,项目计划已经确定,各项目乡镇要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建设,不得随意调整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建设地点。其次要加强资金管理。项目建设资金使有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要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格项目审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和挪用。各项目乡镇要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帮助农户多方筹集资金,增加投入,保证项目所需资金。同时要加大对计划生育户和困难户的补助力度。要加强质量管理,在项目建设中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项目计划,坚决杜绝调整项目村、项目投资计划行为;坚持建设标准,严格落实“一池三改”;坚持技术标准,按照沼气池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坚持职业准入制度,从事沼气池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坚持招标制度,对沼气灶具及配套产品,由省上从中标企业进行统一采购,货物到县验收,安装服务到户。砖、水泥、PVc管主要建材由县农牧局自行招标采购。同时,要加强对产品的抽查检测,切实保证给项目农户最好的产品。最后要实行项目公开制度。重点做到“三公开一公布”:“三公开”就是所有项目村都要按照村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公开国家政策、计划任务、补助标准和建设条件;公开沼气建设户名单;公开物资采购价格、公配等情况,做到公开透明,家喻户晓。“一公布”就是网上公布用户档案、项目村电话和省级监督单位电话。项目实施全程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项目村要按照统一格式填好项目用户档案卡片,县能源办要及时上网填报项目建设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四是要加强后续管理,确保沼气健康发展。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后续管理,直接影响到沼气建设的生命,沼气项目效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在农村沼气后续服务工作中,要把政府的公益与农民的自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改变原来“重建设轻管理”的传统做法,确保沼气事业持续发展。总结前两年农村沼气后续管理经验,继续坚持走“协会搭桥、联合农户、官办民管’’的路子,继续强化巩固23个项目村的沼气服务点,专职管理员,从而确保已建沼气的永恒利用和生命力。四门、城关、山丹、滩歌、马力等已实施过项目的乡镇村,在今后的沼气管理工作上,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后续管理与服务上,放在综合利用的研究与探索上,本着为农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搞好后续服务与管理,使已建沼气项目长久发挥效益。同时,无论是在新建项目上,还是在项目后续管理及综合利用上,都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沼气建设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普及沼气池日常管理和安全使用常识,做到安全施工,安全使用,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五是要加强督促检查和验收,严格兑现奖罚。县委、县政府将在项目建设中抽调工作组,由县上领导带队,进行检查评比,加强对沼气建设的质量监督,确保建成一个,产气一个,使工程真正发挥效益。对领导重视,组织措施到位,进度快,质量高的乡镇,县上将在今后的农业项目安排上予以优先倾斜,并给予奖励;对领导不力,弄虚作假,支差应付的乡镇,要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向项目乡镇发出整改通知,限期整改,限期不能整改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并暂缓新报项目,直到收回拔付的项目建设资金,并根据情况,在一到三年内停止或减少这些乡镇农业建设项目的立项。农牧,能源部门要从会后,每10天向县委、政府报一次进度表进行评比,并做为制度定下来,广播电视部门要跟踪报到沼气建设的先进典型,曝光后进。在沼气建设全面开始后,将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队,组织相关部门分期分批对项目乡镇沼气建设工作进行一次认真的评比检查,并不定期通过召开现场会,后进促进会等形式指导推动工作。

六是以沼气为纽带,促进产业开发。农村沼气国债项目不仅要建设沼气池,还要通过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能源部门要积极开展以沼气为主的产业开发和技术研究。技术人员要科学指导农户用沼液、沼渣施肥、沼液浸种、叶面喷施、喂猪、沼气日光温增温增肥,完善并推广“猪一沼一粮"、“猪一沼一果”、“猪一沼一菜”、“猪一沼一药”等综合生态模式,农业、农技部门要列出试验员进行多品种作物施沼肥的试验,量化比较科学推广,以推动全县农业生产的无公害化。

第9篇:沼气管理与安全知识范文

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是促进农村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为加快我市农村沼气建设,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决定》(川府发〔*〕7号)精神,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重要意义

沼气建设具有适应面广、一举多得、综合效益显著等特点:一是能纵深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二是能较好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三是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节支。近来年,沼气建设已成为农民最为关心、受益最为直接的民心工程,成为联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的重要工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我市农村人口多,畜牧业发达,农民发展沼气的愿望迫切,发展沼气具有明显优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高度,从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发展沼气的深远意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

二、明确农村沼气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我市农村沼气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政府牵头、政策引导、农民自愿、综合配套、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具体要求是: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建设生态家园为主线,以富民增收为目标,以国家项目为带动,以农民投入为主体,整合资金,增加投入,合力共建,以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厨改厕改圈,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主要目标是:“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4.4万口,其中2006年—2008年每年新建2.8万口,2009年—2010年每年新建3.0万口,到“十一五”末,全市24.6%的适宜农户用上清洁能源。建设重点是:以县(市、区)为单位,以村为单元,将农村沼气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畜牧业发展相结合,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作建设相结合、与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相结合,切实抓好“四大工程”:一是“农村生态家园工程”。以户用沼气池为纽带,大力推广“猪-沼-果”等综合利用模式,实行山、水、田、林、路、电、园、气、房综合治理,实现庭院美化、厨房亮化、圈厕净化、道路硬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二是“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在城市污水处理管网难以覆盖的区域和小城镇、中心村、旅游风景名胜区和城市生活饮用水取水点上游及周边地区大力新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实现生活污水无害化稳定达标排放。三是“养殖场沼气工程”。在集约化养殖场、养殖大户建设与之配套的沼气工程,治理环境污染,获取再生能源和优质有机肥料。四是“样板示范工程”。各县(市、区)要集中成片抓2-3个沼气综合利用的示范村建设,带动面上沼气建设的发展。

三、落实农村沼气建设各项措施

(一)搞好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印发资料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农村沼气建设的意义、作用。通过实例宣传,样板示范,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帮扶、社会支持、群众自办的浓厚氛围。新闻媒体要将沼气建设宣传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形成舆论强势,做到家喻户晓。

(二)搞好政策激励。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促进沼气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修建沼气池的农户划给一定面积的建池用地并减免有关费用;对修建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农户优先提供小额信贷资金;对兴建沼气工程的业主给予投资、信贷、税收、土地、技术等方面的优惠和扶持。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积极研究和出台激励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建设沼气的积极性。

(三)搞好机制创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项目投入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原则,加大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的投入。一是在支农资金、扶贫开发、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移民安置、新农村建设等各项资金的使用上,要将农村沼气建设纳入统一规划、协同实施,建立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二是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活民间资金,充分发挥农民和业主建设主体作用。三是各级财政从2006年起,要把农村沼气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安排资金投入。百万人口以上的产粮大县,每年本级要落实和整合200-300万元资金用于沼气池建设,百万人口以下的县(市、区),每年本级要落实和整合100-200万元资金用于沼气池建设,并将资金落实到位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凡承担国家、省沼气建设项目的县(市、区),必须按建设项目规定足额落实配套建设经费和工作经费。

(四)搞好规范建设。要严格执行农村沼气建设管理办法。一是强化计划管理。项目计划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整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建设地点。二是强化资金管理。各项目县要坚持专款专用,实行专帐管理,执行县级报账制,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公示制度和资金使用审计制度,严禁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三是强化技术队伍管理。从事沼气建设的技术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沼气生产工”修建农村户用沼气池必须与农户签订“三包”合同;从事沼气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四是强化质量管理。认真落实“八项管理制度”,重点做好“六个坚持”,特别是坚持实行“三公开一公布”的监督机制,把好质量关。

(五)搞好后续管理。加强农村沼气池建后管理服务工作,强化建后管理服务机制。农业主管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有效的后期管理服务体制,为用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的服务。基本普及沼气的村,应建立以沼气生产工为基本队伍、沼气设施维护维修和综合利用技术指导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物业化管理体系,做到建管并重。各县(市、区)要坚持每500口沼气池建一个服务网点,真正做到农户想建有人指导,农户想学有人培训,农户使用维修有人服务。服务网点的前期建设费用和必要的设施设备,财政部门要给予资金支持。要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制定好安全建设、用气、维护措施,确保安全使用。对70年代修建的废弃沼气池,各地要组织全面清理,发放安全填埋通知书,指导安全填埋,避免发生伤亡事故。

四、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的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