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精选(九篇)

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

第1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is to explain, predict and guide practice. Modern accounting theory has a flourish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numerous confusion, so the radical reform is imminen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nd reviews the jungle of accounting theory and the chaos of accounting theory with coexistenc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chaos, and points that only abandoning human conflict to return to the the basic theory can go out of the jungle dilemma.

关键词:会计理论;理论丛林;丛林困境

Key words: accounting theory;theoretical jungle;jungle dilemma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016-03

0引言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存在差异,会计理论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林林总总的理论流派,出现了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所描述的“丛林现象”。丛林现象展现了会计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反映出纳入科学领域的会计学科在短短百余年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然而,繁荣往往与乱象并存。“会计理论乱象”亦随之产生。会计理论乱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①“会计世界”自身的运动变化;②科学认识的发展和深化;③学术利益集团的人为争斗。由于前两者对于会计学家而言通常可以视作外生变量,所以更应给予后者足够重视。为此,本文将其称之为“丛林困境”。通过系统分析和评述孔茨提出的“管理理论丛林”,深入讨论会计理论丛林与丛林困境,探索突破丛林困境的出路。

1哈罗德・孔茨的“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理论丛林”由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提出。他在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The Management Theory of the Jungle)一文中指出,西方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对管理进行系统研究。早期著作主要是由泰罗、法约尔等富有经验的管理实践家对管理经验的提炼和一般管理理论的总结。可到了60年代初期,管理方面的学术论著却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形成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学派相互盘根错节的一片丛林,导致管理学陷入到一个思想、理论和管理建议混乱的局面。

孔茨认为思想陷入管理理论丛林有很多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1 语义上的混乱在管理学中,存在着严重的语言混乱现象。学者们对“管理”、“组织”、“决策”、“领导”、“沟通”、“人际关系”等关键术语的意义和用法上千差万别。

1.2 概念和知识理解的分歧学者们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领域范围莫衷一是,“如此众多的管理学著作和管理学专家,以至于在“管理学”名下几乎无所不包,这种情况下,人们如何能够期望管理学理论被管理实践者认为是非常有用的或科学的?”

1.3 先验假设,否定前人的经验总结把前人有意义的经验性观察和分析假设为“先验的”而予以抛弃,然后提出一些所谓的新东西。但是,这些过去的经验是真实的而非理论化的,而管理理论精确性的终极检验一定是实践,而且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必须从现实中发展出来。先验假设加剧了管理理论的混乱。

1.4 对原则的曲解那些感觉自己在提升某种特定观念或观点上拥有特权或卓越功勋的人们,总是喜欢抛弃任何带有管理原则意味的东西,甚至将管理原则视为陈词滥调。他们提出的所谓新发现的一般化原则常常仅是不同词汇所表达出来的同样的基本原理,而这些基本原理却早就被他们所批评的“普遍主义者”发现了。

1.5 管理理论家们不能或不愿意互相理解。特别是学者们出于职业和学术地位等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打破学术训练所产生的职业“壁垒”,与其他流派的进行观念的交换。

在孔茨看来,管理理论丛林阻碍了管理理论的有效发展,导致缺乏管理实践者可用和可理解的知识。实际上,孔茨在《管理理论的丛林》以及1980年发表的《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 Revisited)中强烈暗示,使管理学陷入丛林的根源与摆脱丛林的根本阻碍来自于学术界利益集团的人为争斗。

孔茨提出“管理理论的丛林”是为了走出丛林,实现管理学的统一。所以,他将管理学陷入思想、理论和管理建议的混乱局面都归咎于管理学流派林立。但是,这种带有一定成见的结论显然有失偏颇。百家争鸣的丛林状态对推动学术繁荣和理论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为此,在《管理理论的丛林》发表之后,孔茨招来了许多反驳和批评,把自己变成了其他学派的靶子。事实上,该文发表之后的20年间,管理学流派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从6个增加到11个。1980年,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的语气与20年前相比已经出现了很大差别,那种统一管理学的急迫心情和缓了许多。

其实,抛开孔茨“一统天下”的出发点,仅从正常的学术争鸣角度看他所提出的这几条,都是切中学界软肋的。比如,在讨论中曲解对手言论的含义,对理解有分歧的词语自说自话,尤其是弄出一堆云苫雾罩、谁也不懂的术语,以貌似学术的语言铠甲来遮挡自己学术肌肉的萎缩,以玄妙难懂的句式表达来掩饰自己思想的苍白,正是学术发展的大敌。①我们不得不承认,孔茨的批评许多都是合理的,而且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问题在于,管理理论丛林的形成不完全是理论界利益集团人为争斗造成的。管理学陷入思想、理论和管理建议的混乱局面,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管理学流派林立导致的。其实,作为科学表象的理论出现乱象是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①科学本体的运动变化。世间变化是不变的真理,科学认识的对象本身也是发展变化的。尤其是社会科学,环境变迁的影响更加显著。所以,科学理论与现实环境的时代特征相吻合时,才会表现出“真理性”,而当它过于滞后或者超前时,所表现出来的则是“非真理性”。

②科学认识的发展和深化。随着科学认识手段的进步和认识主体世界观、方法论等意识因素的变化,科学认识会不断发展和深化。例如,今天的物理教科书告诉学生“光是光子,即是表现出某些波动特征与粒子特征的量子力学实体。”然而,在普朗克、爱因斯坦和本世纪初其他人发展这个特征之前,物理教科书普遍认为,“光是一种横波运动”。

③学术界利益集团的人为争斗。这就是孔茨所提及的“语义上的混乱”、“概念和知识理解的分歧”、“先验假设,否定前人的经验总结”、“对原则的曲解”、“管理理论家们不能或不愿意互相理解”等五个方面。其中,“语义上的混乱”与“概念和知识理论的分歧”还可以认为是“无心之失”,但是维护它们造成的乱局以及“先验假设,否定前人的经验总结”、“对原则的曲解”、“管理理论家们不能或不愿意互相理解”则只能看作是为了个人或集团利益“有意为之”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孔茨提出“管理理论的丛林”及其对“丛林状态”的焦虑,以及把“统一管理学”作为出发点,都是在表达他对这种人为争斗阻碍管理学发展的强烈不满。

那么,我们来审视会计学领域是否也存在着孔茨所描述的丛林现象和混乱局面呢?

2会计理论丛林的提出

自从纳入科学领域以来,西方会计及其理论研究发展迅猛,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会计学文库。由于研究者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存在差异,会计理论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林林总总的理论流派,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反映出纳入科学领域的会计学科在短短百余年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会计理论丛林中的流派不同于一般理论观点,它们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陈良华等(2009)认为,会计理论丛林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六个流派分别是:①人类学流派、②真实收益流派、③人力资源流派、④社会责任流派、⑤事项法流派和⑥行为科学流派。其中,又以人类学流派、真实收益流派两个流派影响最大。这些流派的名称可能并不为人熟知,但是这些流派的研究成果却是赫赫有名的。例如,人类学流派学者提出的实证会计理论;真实收益流派学者提出的规范会计理论、一般物价水平会计、重置成本会计、现时成本会计理论;其他四大流派学者提出的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事项会计和行为会计理论等等。②

然而,繁荣往往与乱象并存,会计理论乱象亦随之产生。会计理论乱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①“会计世界”自身的运动变化;②科学认识的发展和深化;③学术利益集团的人为争斗。前两者对于会计学家而言通常可以视作外生变量,第三个方面实际就是孔茨在“管理理论丛林”中所批驳的人为乱象,即本文所谓丛林困境。“会计世界”自身运动变化与科学认识的发展和深化使会计学陷入“反常现象”和“理论丛林”鳞次栉比的混乱局面。学术利益集团的人为争斗进一步助长了理论学派滋生蔓延、盘根错节,让会计学陷入丛林困境。

3陷入丛林困境的会计理论

我们应当关注丛林困境,这种人为干扰对会计学发展危害极大:①对会计学研究的根本目标和统一基础的忽视与困惑,削弱理论对实践的解释和预测能力;②各种流派关系混杂、层次交错,阻碍理论研究与传承;③不同流派之间恶性竞争破坏会计学科生态,不利于学术探讨的深入。

3.1 会计学研究的根本目标和统一基础是什么?会计理论丛林的出现虽然丰富了会计理论文库,但也潜伏着一个不容回避问题:这个丛林中的每一个(类)理论流派都具有自己所针对的特殊问题,并且会将这样的问题看成是构建会计系统的主要问题或根本性问题,每一个理论都倾向于将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看成是会计系统应该达到的目标。

这就产生了一个困境:如果每一个理论流派所支持的目标确实对应着一种利益主体的真实利益,那么,当不同理论流派所提出的指导方案存在分歧时,我们进行理论和现实取舍时的依据应该是什么?即使上述这些理论流派所提出的指导方案不存在冲突,困境仍然存在:我们应如何整合不同的理论以便充分利用每一个理论的价值(具体表现为满足各种利益主体的需求)形成对管理目标的最大贡献?换句话说,针对不同具体目标而提出的理论流派应如何统一或者说统一的依据是什么?随着理论丛林的日益茂密,这种困境也会随之加剧。

3.2 不同理论流派均处于同一个层面吗?从前文对会计理论丛林主要流派的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逻辑混乱:不同理论流派形成的动因不尽相同,它们并不处以同一个层面。①有的凭借研究方法成为流派,如人类学研究方法(实证方法)之于人类学流派。②有的凭借研究重点成为流派,如人力资本之于人力资源流派,社会责任之于社会责任流派。③有的凭借理论基础成为流派,如决策理论之于事项会计,行为科学理论之于行为科学流派。④有的成为流派既有研究方法的因素,又有研究重点的因素,如真实收益学派。规范会计理论是依据研究方法命名的,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重置成本会计、现时成本会计则仅是研究重点,前者与后三者不在同一层面上。

与自然科学或者经济学的流派相比,会计理论流派之间关系混杂、层次交错,严重阻碍了会计理论的研究与传承,限制了会计学科的地位。

3.3 不同流派之间的争斗会影响学术研究行为吗?会计理论丛林不同流派之间恶性竞争破坏了会计学科生态,不利于学术探讨的深入。每一个理论流派都有代表人物和观念体系,这些代表人物和他们的追随者都有强烈意愿来捍卫本流派观念体系中的概念和技术。因为维护“特色鲜明”的观念体系,可以为自己所在的理论流派赢得一席之地,从而证明或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这事实上形成了学术界的利益集团。为了维护或者争取本集团利益,学者们在学术探讨中会不可避免地参杂个人感彩,偏离中立的价值判断。原本纯粹的学术探讨,转变为充斥着意气用事、强词夺理、刻意曲解、极力贬低的政治过程。

这种人为干扰导致的状况正是孔茨发表《管理理论的丛林》进行批判的初衷。现实中,无论学科,不管中外,皆不能免俗。

4走出丛林困境的途径

怎样才能走出会计理论的丛林困境呢?一个基本准则是:摒弃个人或集团利益,转而聚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关键在于从更广阔的视角辨明会计的本质。

4.1 理清会计的基本概念“概念和知识理解的分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个流派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不一致。在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上,对会计本质的界定主要有四种,即管理技术、信息系统、管理活动和控制系统。但是,“会计大爆炸”缺损表明,这些本质界定均难以涵盖当前的会计实践,必须重新寻找合适的视角,给会计的本质给出一个边界明确的定义。这个定义不一定要完整严密无懈可击,但要能够涵盖当前的会计实践,重要的是寻求一种新的“看会计世界的方式”。也许用“价值管理计量”来界定会计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严密的论证。

4.2 重视梳理和总结会计实践新时代的会计实践与以往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的需求与目标、内涵与载体、范畴与领域、技术与方法都在全球化、信息化、金融化背景下获得极大拓展。理论的使命在于解释和预测实践,忽视梳理和总结会计实践的理论研究只能是空中楼阁。尤其是国内会计研究,应当十分关注对中国实际、中国特点、中国经验以及中国模式的理论提炼。

4.3 澄清会计学用语的语义虽然辨明会计的本质属性,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澄清和规范语义的需要。但是,语义问题还应当予以特别关注。理论工作者应该积极采纳实践者在现实中锤炼出来的语义,同时,要尽量少用生造的所谓理论“术语”。这样,还可以打破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之间的隔阂。③

4.4 正确认识基本原则科学认识是不断变化完善的,“科学真相”同样是发展变化的。任何一门科学,即使是“最科学”的物理学和数学,都不存在永远适用、完全精确的基本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提炼并检验基本原则无足轻重。相反,如果我们能够陈述适应现实环境特征的基本原则,并将它们置于逻辑一贯的框架中,来指导实践和提炼实践。那么,会计研究意义可以得到升华,会计理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也将得到提升。

如果我们把视野从丛林困境放宽到会计理论乱象,那么,则应首先辨析动因。如果是人为争斗造成的,应从上述四个方面着手应对。如果是客观因素导致的,就要从三个方面去化解:第一,创造性寻找新范式替换旧范式,实现从“非常规科学”向“新常规科学”过渡;第二,放松约束条件,从更宽广的视角认识会计科学和会计理论;第三,科学认识的对象是变化发展的,会计理论的“真理性”与会计实践的环境变迁密切相关,真正解决还要回归到实践探索中。

注释:

①张瑜、闻华.丛林之争和管理学的发[J].管理学家,2009(09).

②陈良华.会计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

③譬如,理论界和职业界关于“会计”和“财务”两个名词的语义就存在差异,以至于理论界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的区别争论不休.

参考文献:

[1]Koontz H. The Management Theory of the Jungle[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4(3): 174-188.

[2]张瑜,闻华.丛林之争和管理学的发[J].管理学家,2009,(09).

第2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某高校2006~2009年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近四年就业的毕业生中,到第四航务工程局、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中交四航局、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等大型国企工程单位的毕业生分别占到了就业总人数的51.2%、67.4%、58.5%、48.8%,占有很大比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大致为:咨询事务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三类,而无论学生工作单位选择的是哪一个方向,从事的工作都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或其中的某一个过程进行工程管理。当现在大学本科教育遭受社会猛烈抨击其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时,本科阶段的实践性教育教学越显尤为重要[1-2]。

二、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对数字化实验室的需求

结合数字化实践教学需要,可将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划分为: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对数字化实验室的需求有所不同:

1.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学生从书本走向社会实践的第一步,是真正了解专业性质的学习活动。然而,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土木类水工、港工专业建设地点偏远,环境复杂等因素,使得认识实习成了“走马观花”,学生只看到一些建筑外型,了解不到工程实质,与认识实习初衷相悖,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了解专业的目的。并且由于之前学生对专业没有具体和感性的认识,有的学生到了工地甚至不知道要看什么,问什么,学什么。如果在认识实习期间,增加专业多媒体演示,可以提高学生认识实习的效果。

2.课程设计

传统的课程设计类实践课程,只能让学生熟悉某个技能,如软件的使用、理论知识的实例化,但知识的学习与实际运用是两个层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必须使学生了解社会实际问题,亲自动手操作。所以,课程设计阶段对数字化实验室的需求是很明显的。施工组织设计课程,需要给学生开设工程施工实训实验课程,有针对性的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施工技术、施工工序进行演示、讲解,让学生在室内教学中身临其境般地得到感性认识。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建设投资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评价分析能力,学会利用经济评价软件,完成工程前期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工程项目工作分解、施工组织设计,并完成资源分配,能用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通过责任分配和资源计划优化项目纷繁复杂的管理工作,真正理解管理内涵。工程估价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实际工作中用到的算量软件,完成工程结构三维图形的绘制、工程建模、工程量计算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合同管理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法律法规,并清楚了解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全过程及各方责任义务,通过场景模拟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整个流程,对课题的抽象知识学习有主观能动的认识。

3.生产实习

传统的生产实习,让学生去施工现场,也只能看到钢筋绑扎等技术层面问题,真正管理性质的内容学生很难接触到。并且,往往由于安全和施工现场实际工况等原因,学生在现场的学习很难深入实际,造成学生很难对建设领域庞杂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的组合和深入的理解。由于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比较肤浅,因而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若拥有数字化实验室,通过模拟沙盘,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各种人员、材料、机械等资源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还可以对文本信息如合同、报表等材料的作用进行了解,在较短的有限时间内,较全面的熟悉施工现场和一系列管理流程。

4.毕业设计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总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算量计价软件,如鲁班、广联达为工具的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其中包括较为重要的商务标编制,即工程算量和合理报价,以及技术标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平面图布置、施工进度网络图和横道图的绘制;另一类是房地产项目的可研。无疑两类毕设都是对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的综合考察,是将学生送上社会实际岗位的最后一道关卡,所以,还应在此期间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若通过数字化综合实验室,让学生以团队或小组的形式完成此阶段的学习任务,不仅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还可以锻炼和培养管理专业学生必要的人文素质和协作沟通能力。

三、工程管理专业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框架

通过上述实践性教学阶段和相关专业理论教学的需求分析,可以看出构件工程管理专业数字化实验室是十分必要的。拟构建从工程项目招投标开始,到工程项目竣工为止,包括项目的招标、编制标书、项目评标、项目策划、项目实施与监控、项目收尾等全过程项目管理内容的数字化实验室[3-4]。具体建设框架如图2所示。1.工程招投标综合模拟平台将学生分别组成6家“施工企业”,每个投标团队4~5人;老师模拟中介单位、交易中心等情景角色;工程项目招投标情景再现,模拟整个招投标过程(图3)。通过招投标模拟,实现如下实践性教学目标:(1)体验和理解招投标全过程的主要工作和流程;(2)理解招投标全过程的主要角色及其职责;(3)理解招标书的内容构成和分析要点;(4)了解实践中主流的一些招标和评标办法;(5)理解如何应用电子标书进行招标、投标和评标;(6)应用工程造价系列工具软件生成投标书和电子标书;(7)了解实践中主要的一些投标策略及其应用场景。2.工程项目管理模拟沙盘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课程,是模拟工程项目从工程中标开始,到工程竣工结束的整个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其间学生将考虑如何做工程计划、业务操作,如何整合利用资源等决策,并且有计算机软件协助老师进行过程控制及结果分析(图4)。具体实施步骤:(1)由学生组建项目工作团队,包括项目经理、经营经理、生产经理、采购经理和财务经理等管理层;(2)使用模拟的现金、资源及现场场景布置;(3)通过沙盘中的模拟卡片学习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资源平衡,体验合同管理;(4)通过模拟报表,模拟实际业务单据,体验项目管理业务操作、信息流转;(5)通过项目管理系统界面,模拟计划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各种业务管理;(6)模拟不同工程实体,体验工程施工现场以及施工组织。3.网络自主学习平台[5]数字化实验室搭建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得共享学习资料,完成教学作业、进行功能操作。

第3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办法规定,现分管财务工作的副总经理(副院长、副所长、副局长),符合总会计师任职资格和条件的,可以兼任或者转任总会计师,行使总会计师职责。对于央企各子企业因在境外上市,与外商、民营合资等原因,已经设置了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等类似职位的情况,允许企业不再重复设置总会计师,有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代行总会计师职责。

从目前央企的实际情况来看,总会计师工作职责不到位的情况较为普遍,部分央企尚未设置;有的即使设置了总会计师的职位,也因为总会计师工作责任不明确、工作权限不到位、专业素质不符合要求,难以有效地对企业财务会计事项进行监督。针对这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总会计师人才,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能否实现。

在探讨总会计师人才培养模式之前,有必要了解到: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以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为运行目标,而能否实现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高素质的现代企业总会计师。那么总会计师应该具备的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才能真正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呢?国际财务管理协会推行的国际财务管理师资格认证测评体系(IFM)认为:

21世纪总会计师学习新公式:3Rs × 7Cs = 21st Century Learning

3R指的是阅读能力(reading),写作能力(writing)和计算能力(arithmetic)

7C指的是:Critical thinking-and-doing(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分析的能力,项目管理的能力);Creativity(总会计师在现有知识层次基础上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设计最佳财务解决方案的能力等);Collaboration(合作协同的能力);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跨文化理解能力);Communication(总会计师的沟通能力);Computing(有效使用电子信息化工具的能力);Career & learning self-reliance(应变的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等)。

针对上述总会计师的新学习公式,选择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才能真正造就21世纪所需的高素质财务人才,纵观国内现有的财务管理培训市场,不难发现国际财务管理协会推行的国际财务管理师资格认证是培养高素质总会计师的最佳模式之一。

国际财务管理师资格认证体系主要着眼于总会计师的7C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1)Critical thinking-and-doing。国际财务管理师资格认证体系培养总会计师作为职业经理人从六个层面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以实用为导向的职业知识;以专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以价值为导向的职业观念;以敬业为导向的职业态度;以结果为导向的职业思维;以生存为导向的职业心理素质。

(2)Creativity。在国际财务管理师资格认证体系下,要求总会计师能在财务和会计部门职责之外发挥更多的作用,并且要求总会计师具备将复杂财务数据与具体业务相结合的能力,努力找到具体业务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方案,即设计最佳财务解决方案的能力等。测评体系对总会计师学员发挥最佳主观能动性,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的严格要求始终贯穿于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员不要局限于传统的常规思维方式,力求应用新思维方式解决存在的难题。

(3)Collaboration。国际财务管理师资格认证体系一贯要求总会计师积极与其他业务部门合作,参与日常业务决策。由于具体业务决策受到较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总会计师在谙熟财务与会计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了解业务及企业环境、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等,与企业的其它部门实现无缝连接,紧密协同合作,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4)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总会计师不仅要熟悉国内的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而且在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企业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和集团化(collectivization)的大背景下,更要学习国际财务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国际财务管理协会建立的IFM资格认证体系满足了这一需求。IFM是一个国际化的职业资格证书,IFM资格在财经领域具有专业性、国际性、通用性和权威性。IFM的职业资格标准是依照国际化职业财务管理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知识与操作技能而制定、申请者按照国际通用的职业能力统一标准进行测评。IFM旨在培养在财务管理、资本运作、企业决策、企业管理、专业理财、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中高级专业人才,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及时、准确的财务决策,有效进行资本运作和资金运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企业战略的实现。

(5)Communication。国际财务管理师资格认证体系自建立之日起,就坚持要求总会计师学员之间、学员与专家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进而上升到智慧的层次。IFM鼓励总会计师学员进行知识的有效沟通和分享,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形成知识分享,学员专家沟通的良性循环机制。

(6)Computing。国际财务管理师资格认证体系要求总会计师具备较高的IT技能,要及时掌握新的财务信息技术。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作为现代企业的总会计师必须熟悉ERP系统,及时反映整个业务链条上的动态信息,监控经营成本和资金流向,提高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第4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会计学;卓越会计师;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2012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248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9日

一、地方本科高校“卓越会计师”角色定位与能力框架

(一)角色定位。面向国内大中型企业,服务于地方经济,面对具备“卓越”能力和素质的学生,培养熟悉最新会计法律法规,能够独立承担行业会计业务,具有系统的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经济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较强的会计核算与分析、财务预算与决策、审计与税收筹划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创新素质的会计管理人才。

(二)未来职业体现

1、毕业目标:0培训就业;

2、1~3年内目标:达到企事业单位财务骨干、会计主管、财务总监的能力与素质;

3、5~10年内目标:取得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三)能力框架。卓越会计师应遵循“知识体系――岗位技能――卓越能力――执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基本框架进行分层交叉培养,层次划分如下:第一层次――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第二层次――会计分工岗位知识;第三层次――财务管理岗位知识;第四层次――综合会计业务运作能力;第五层次――创新创业能力;第六层次――会计执业能力和会计职业素质。

二、基于“卓越会计师”理念的培养方案设计

卓越会计师应按照校内校外联合培养的模式进行,即实行校内“专业认知+专业技能+专业创新”+校外“执业能力+职业素质”的“3+2”培养模式,是指校内对学生按照“专业认知+专业技能+专业创新”三方面进行阶梯型培养,同时在校外以“社会精英会计人才”担任的社会兼职实践教师在其所任职企事业单位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执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其中,“专业认知”包括学科基础认知和会计专业认知;“专业技能”包括专项会计岗位运作能力、财务岗位运作能力、综合业务处理能力;“专业创新”包括创新、创业能力两部分;“执业能力+职业素质”是指会计职业道德素养和会计职业能力素质。校外培养部分通过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主管或中级会计师职称以上企事业单位的“精英会计人员”作为校外兼职实践导师,安排学生在兼职教师所在单位进行真实业务的处理,由校外兼职实践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执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走向社会即能成为合格会计员工投入工作。

(一)强化理论知识体系基础,构建职业性“模块化”选修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包括语言类课程(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政治理论类课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计算机类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等);人文素质类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体育等)。

2、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包括管理学类课程;经济学类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数学类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法律类课程(经济法、税法等)。

3、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包括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等。

4、专业选修模块课程。包括专业限选课程、模块方向课程以及任意选修课程。其中,模块方向课程是在会计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构建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能力模块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例如行业会计模块,课程可设置非盈利组织会计、银行会计、酒店会计、医院会计等;会计控制模块,课程可设置会计制度设计、内部控制、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审计案例等。

5、公共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包括应用写作、自然科学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等。

(二)建立“教师-会计师”有机结合的“双证型”师资队伍

1、基础理论课程由“双证型”优秀校内教师担任。优先聘任具有全国会计师职称证书并且具有会计工作经历的教师作为“校内专业导师”。

2、扩大“双证型”教师数量,提升“双证双师型”教师素质,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应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会计实践培训,或者参与联合企业会计业务操作,提升任课教师的会计实践能力,强化任课教师的会计实践背景。

校外导师同校内专业导师结合,共同完成专业技术课程讲授、专业认知、岗位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环节的指导。形式可分为两种:①企业教学顾问。应能举办会计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为学生及时介绍会计学科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②企业兼职教师。能担任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完成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内容,并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

(三)构建“双导师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校内“专业认知、专业技能、专业创新”+校外“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重点部分,在实践教学方面对学生的培养通过“双导师制”来实现,一方面在学校由专业教师通过课程实验和综合模拟实训等对学生进行专项会计岗位能力、综合财务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由聘请的校外兼职实践导师在企事业单位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两方面相互配合,旨在培养拥有卓越理念的“卓越会计师”人才。主要按以下思路和流程进行:

1、校内“专业认知、专业技能、专业创新”培养体系。校内培养由校内导师完成,包括基本认知能力训练、专项会计岗位运作能力训练、综合财务管理能力训练、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1)基本认知能力训练。重点解决学生对社会和企业缺乏认识和职业体验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制造、服务、运输等行业的基本构成单元、会计业务流程、财务管理模式的认知,理解会计业务和财务系统在不同行业中的基本特征,了解会计的基本岗位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卓越”理念(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学科基础认知。通过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理论课程学习和实验课程学习完成。学生应系统了解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应应用于企业经济事务认知中;②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要求学生在认识、了解、定位本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基础上,对自己大学四年乃至毕业后3~5年的发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能够初步形成“卓越理念”(卓越追求+卓越能力)。

(2)会计岗位运作能力培养。通过对制造、服务、商业等基本行业中会计业务的岗位训练,使学生了解每个会计类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业务操作内容,并能熟练模拟每个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这部分能力的训练结合会计主干课程例如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税法等课程的学习来完成,可与相关课程的开设学期同时进行,按照出纳、往来结算、成本核算、审计、报税等会计岗位所需的专项能力要求分项设计实验内容。这些实验贯穿于整个本科学习阶段,进行持续的不间断岗位能力训练。

(3)财务岗位运作能力培养。通过对制造、服务、商业等基本行业中企业财务管理的岗位训练,使学生了解每个财务管理岗位的方法体系和应用技能,提升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为培养企业未来“卓越会计师”打下良好基础。这部分能力的训练按照财务分析、财务预算、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本运作等岗位,结合财务管理学课程实验、管理会计学课程实验、财务岗位分工实训、ERP企业经营实战沙盘演练等完成。

(4)综合会计业务能力培养。针对“卓越会计师”培养要求,按照企业会计主管岗位的要求,采用仿真企业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会计资料,让学生以会计主管的身份进行会计岗位的分工、工作权限安排、建账,对整个年度的会计业务进行相应处理,最终进行年终决算,提供年度财务报告。这部分训练旨在通过对制造、服务、商业等基本行业中一个典型企业会计系统的综合运作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各行业会计信息系统整体运作管理的方法体系和应用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财务管理能力,为培养企业未来“卓越会计师”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学生胜任会计主管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即了解并体验会计主管运作企业整个会计工作的过程。

(5)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业创新设计旨在要求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会计岗位工作流程创新设计、会计业务工作流程创新设计,或者某产品供应链战略和财务管理流程设计、某公司创业计划设计等。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通过专业创新创业设计和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等各种形式,由学生自选作品、自组团队、设计作品,可进行企业会计岗位工作流程创新设计(例如酒店出纳工作流程)、企业会计业务工作流程创新设计(例如医院药品采购业务流程),也可设计某产品供应链运作流程战略和财务管理流程(例如某食品企业某食品产品研发、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回款等一系列流程的创新创业设计),也可全面设计某公司创业计划,模拟企业从注册创建到实际经营运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

2、校外“执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根据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将学生分配给校外兼职实践教师,在企业相应的特定会计岗位上进行实际工作训练。具体岗位如出纳;稽核;资本核算;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总账核算、会计信息化、会计档案管理等。具体做法: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主管或中级会计师职称以上企事业单位精英会计人员作为兼职社会实践教师,安排学生在兼职教师所在单位进行真实业务的处理,由兼职社会实践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1)会计执业能力培养。通过校外导师对学生的会计实务处理工作进行培训,指导学生在会计实务处理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通过校外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会计法规和制度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处理,从而解决理论知识和前沿的脱节问题,使学生在经过企业实习后切实获得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并形成对未来会计实务处理的综合业务能力。

(2)会计职业素质培养。通过校外导师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并遵守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从业人员与投资者、企业管理者、政府等各方面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提高作为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

主要参考文献:

[1]姚丽琼,王菁华,梁旭雯,王浩林.“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财会通讯,2012.8.

第5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1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优化

实践教学体系是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设计的,培养方案是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因此进一步修订现有的教学计划,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是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

1.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

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教学计划制定重要依据,作为一般本科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既不同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有别于重点院校专业培养要求。因此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针对性的调查,了解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行业的要求,了解行业对本科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规格、目标和专业方向,确定相应的课程模块,确定开设的课程及具体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案。基本思路如图1。

近年来,我们分别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塘、关中天水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企业高层作了广泛的访谈和抽样调查,其范围包括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饭店、景区、旅行社)、旅游规划设计企业和会展公司,了解行业对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需求的要求。

旅游行业普遍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识面广、吃苦精神、善于自我平衡的心理素质。wWW.133229.COM饭店行业还要求:掌握酒店管理和操作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旅行社要求:旅行社管理和操作的基本知识、随机应变的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较高的导游服务水平。景区要求学生:掌握景区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环境学的知识、基本的地理地质气象等知识。会展管理则要求有初步的策划设计能力、营销能力。旅游规划企业要求学生会使用cad软件、掌握旅游地理、旅游资源仅本知识,了解历史、文化、社会民俗。对比我们的培养方案,我们以前的方案与这些要求存在一定的出入,因此需要确立新的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重新确定各模块的课程。

图1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教学优化及基本思路

1.2修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行业的需求,我们对以前的培养目标进行修订,我们认为作为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旅游服务技能,适应中国旅游发展需要,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及旅游教育人才。学生主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就业方向主要为高级饭店、旅行社、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策划咨询公司、会展公司、旅游行政管理、涉外企业等。

根据培养目标,我们选择设置了饭店管理和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以便培养学生掌握更精专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我们认为饭店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比较全面扎实的饭店管理知识和能力,同时具备熟练的相关服务操作技能,侧重培养现代饭店管理所需人才。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一是使学生具备现代商务会展旅游相关业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从事会展策划、会展营销和服务的初步能力;二是使学生具备较全面扎实的景区管理知识,具有开展各种风景区管理、规划设计的初步能力。

1.3 修订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通过课程体系实现,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达到全面改造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目的,使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更加突出,使专业的应用型更加凸现,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诠释理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使学生拥有更加符合旅游行业工作实际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我们在调查的行业基础上又征集了不同地区旅游管理院校专家的意见,确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各种模块,确定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

按照学校修订培养方案的意见,课程体系中的通识教育由学校统一安排,含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这类课程是依据教育部要求开设的。我们主要确定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职业能力和实践课程模块。因此我们对这四个模块进行的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探讨。

学科基础课模块主要考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潜力,理论较强的课程。根据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要求,经过讨论和征求业内教育专家的意见,确定了开设经济数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旅游学、旅游资源学、饭店管理学、旅游经济学等。这类课程对学生就业影响不是很大,但作为专业基础,我们认为这是本科教育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模块主要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学生通过学习后,入职技能会提高,为学生搭建一个比较高的平台。我们开设了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制图、旅游统计学、旅游法规、旅游英语、旅游规划与开发、客源国概况、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侧重于实际操作,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基本的技能,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我们开设了饭店管理和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饭店管理方向有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饭店英语等4门,景区与会展管理开设景区项目策划与设计、旅游景区管理、会展概论、会展经营与管理,这两个方向的课程都是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对开,强调了动手能力。在专业能力课中,我们增加了人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2门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课程开设了旅游项目投资与评估、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礼仪礼节、形体训练、商务谈判与技巧、公共关系学,同时规定学生必须利用假期完成2个短期实习或取得相应的证书。实践课程模块除了学校统一要求的外,我们开设了旅游企业认知实习、旅游地理与旅游心理学野外实习、旅游拓展综合能力训练、毕业论文等。

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尊重认识的过程,从宏观认识到微观,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我们设计了认知的整个过程。

2.1 健全管理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顺利开展,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目前我们的管理体系通常采用校院系三级分工负责管理模式。校教务处具有监控职能的教学管理单位,负责实习计划的审批、实习总结、实习成绩的管理,通过监控,保证实习确实按质按量完成。二级学院负责专业性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习计划的申核,实践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任务的下达。旅游系组织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实践教学管理章程的拟定。校外实训基地由院企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培养计划安排教学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和考评。目前存在不足的是:学院并非独立的法人,一旦出现纠纷并不能承担完全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校外实习基地应该是学校法人与相关旅游企业签订的协议。

2.2实践教学层次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有循序渐进的层次性,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形成“认知—模拟实训—专业短期实习—长期定岗实习—研究实践”的全方位的立体化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第一个层次:旅游认知实习。认知实习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习的重点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实践的方式有酒店参观实习、旅游景区考察,会展和旅行社实际参观,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此外还可安排野外集中实习,我们在这方面安排了旅游地理学与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拓展能力训练实习等。

(2)第二个层次:模拟实训。模拟实训是利用校内实训室,如形体训练房、多媒体教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模拟酒吧、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以及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系统等实验室。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是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也是校外实战实习的前奏,它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提高了实习效率,也节省了教学经费。

(3)第三个层次:专业短期实习。专业短期实习目前主要有三大块内容:一是旅行社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行社中的计调工作、接待工作和综合业务工作等,主要在暑假进行,为期6周。二是酒店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酒店中的各主要部门的服务流程和基层管理等,主要在寒假进行,6周时间。三是旅游景区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点导游讲解的技能等,一般学生利用暑假完成。 (下转第107页)(上接第60页)

(4)第四个层次:长期定岗实习。本层次是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而设计的,主要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时间至少半年,最好实施轮岗实习。通过专业实践,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5)第五个层次:研究实践。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而且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这里研究实践不是单纯的研究,而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研究实践的资料应尽可能采用真实案例,特别是在定岗实习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站在一个旅游管理者的角度,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撰写论文,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另外,研究实践也可以选用来自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一方面教师的某些课题和项目的前期调查、问卷统计等工作可由高年级的旅游管理学生来做,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指导老师应要求学生围绕论文选题或专题设计项目,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来完成毕业论文。

本文为陕西省本科院校教改项目《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创新》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9by68。同时受陕西省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

参考文献

第6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任务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56―04

一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个行业领域的经营管理活动迅速朝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迈进,社会对人才的信息文化和信息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介绍信息对企业和社会所带来的变革,探讨信息社会中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要求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并具备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工作、生活、学习所必需的信息能力与信息素养。有鉴于此,许多高校的管理、金融、财会等商科专业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纷纷将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不同于传统学科,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汇集管理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等学科于一体的复合型学科,具有学科内容跨度大、覆盖面广、理论要求高、实践性强等特点,由此决定了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难点,教学方法也各有所侧重,经过文献分析和座谈调研,笔者了解到在商科类专业管信教学中普遍存在三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有的偏重系统的理论讲授,有的强调案例教学、有的重视实验教学。综合看来,这几种方法都有各自优点,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对于偏重理论讲授的方法而言,主要是教师按教材章节的顺序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使用过实际的信息系统,对管理信息系统缺乏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学生很难体会到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及其对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会觉得理论非常空洞抽象,这种“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经实践证明效果最差。

强调案例教学的方法则主要以案例分析、讨论教学为主,力求以典型综合的案例反映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过程,但已有的一些案例教材大部分是有关国外企业的案例,学生对企业的背景知识了解较少,对其经营管理流程不熟悉,并且缺乏与已有专业知识的联系,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交流讨论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

重视实验教学的方法则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为授课重点,容易偏离课程目标,仅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把管理信息系统看作是程序设计课程,而不能认识到更多的是从管理的角度去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无法从深层次去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实质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有效地为管理服务。

针对上述三种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做了总结与思考,认为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都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但如何将三者结合起来,使理论不再抽象,案例切合实际,实验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需要在教学方法及手段上有所创新,因此进行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践。

二 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以其巨大的张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也有了更多的应用。目前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等,这些流派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共同的观点:第一,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第二,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第三,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针对建构主义理论的阐述,已有大量文献可供参考,本文不再赘述。下面仅对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及对管信课程教学的意义做简要分析。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提倡建立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即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由此,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综上所述,笔者总结得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学情境的建构者,主要职责是案例设计、任务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模式的设计及教学评价。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诸如人机学习、人书学习、师生学习、生生学习等,通过立体式的交互学习网络,协助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笔者认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商科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是该课程涉及的概念广,内容具有前沿性、发展快,反映信息社会的新情境、新问题较多,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该课程内容至今还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以反映不断出现的技术变革及所引起的管理上的创新,通过协作学习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深入探索知识的热情:三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更好的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三 管理信息系统建构主义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所提倡的学习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因此问题情境的构建,学习环境的设计构成了建构主义教学的核心。在具体的管信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围绕这个核心,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可以归纳为十六字“案例引导、任务驱动、内外结合、评价反馈”,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分别阐述这三个阶段的实施过程。

1 案例引导

案例引导即情境建构阶段,案例设计分为三个环节,课前、课中和课后。在每章授课前由引导案例引出本章问题,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获取知识(概念、理论、解决方案);在课中结合基础知识点案例进行知识或思维拓展,课后借助综合案例题和复习题进行巩固;学生也可登录网络教学平台通

过案例分析题和网上自测检验学习过程,整个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反复不断的真实情境问题分析思考中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体系。

因此,在案例设计过程中一般包含有某些管理、决策或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等多种形式,实现对问题的充分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也要求学生自己去收集身边的信息化案例,如超市的收银系统、银行存取款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校园一卡通等,用课余时间搞社会调研,相互交流调研体会,开展小组讨论,通过教师引导、自学学习和协作学习建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完整的理论体系。

2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即实践体验阶段,主要目的是设立不同层次的上机实验任务,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仅停留在理论层次是不够的,实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上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技能)的转化。但以往的上机实验过于强调计算机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经营管理中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实对于商科专业,上机实验关键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会编程,而在于如何运用所学的信息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参与到信息化实践中,并借助于信息系统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此笔者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在上机实验中设置了四种不同层次的任务:常规任务、综合任务、专业任务和开发任务。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常规任务即按角色模拟操作使用典型的信息系统,通过操作建立起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在课程教学中配套购买和引进了一批教学用信息系统软件如ERP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物流与电子商务软件等,这些软件系统都具备模拟真实的商业数据,学生可以扮演经理、部门主管和业务员角色,体验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结合所学理论进行认知。

综合任务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分析的能力,了解系统开发的流程,具备一定的系统建模、需求分析和数据库设计的能力。在该项任务设计中为避免过于复杂的业务需求对学生认知造成障碍,教师可以以学生所熟悉的、业务流程相对简单的系统为背景进行分析,如图书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超市管理系统等。实验任务主要包括:了解系统调查的基本方法、业务流程图、组织结构图及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实体联系模型图的绘制、数据库的基础知识等。通过综合任务的上机实验使学生初步接触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掌握获得系统模型的方法步骤,能够进行需求分析、自主的数据库设计,具备一定的信息系统开发和数据处理能力。

专业任务则需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专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设立相应的上机实验内容,使任务设计更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如对物流专业强调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人力资源专业突出绩效评估的分析、对会计专业加强财务决策分析,将相关实验任务的提交、分析、解决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联系起来,使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专业有更紧密的对位关系,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围绕“真实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利用有关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

开发任务即组建项目团队,遵循软件生命周期理论和软件工程规范进行信息系统开发设计。该任务对商科类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考虑到学生精力和课程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可将该任务供有计算机专长的学生选择完成。

3 表达交流和评价反馈

内外结合即表达交流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案例分析、上机实验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这样的交流包括课堂内和课堂外两个层面。由于时间限制课堂内的交流较为有限,一般由教师引导,分组讨论为主,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课堂外的交流则通过网上教学平台,设立不同主题的论坛,学生根据兴趣参与其中,教师或助教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不断的互动与交流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其知识的建构,也使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伙伴和引导者。

评价反馈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将学习效果同步反馈。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关注学生对知识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因此,在考核评定中,我们更多的采取形成性评价和参与度评价,在每个阶段设立详细的评分点,了解学生学习成效,督促其进行自我反思,不断补充和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总结性评价如期末笔试所占比较少,为40%左右,并在题型设置上以问题解决、综合应用的主观题为主如判断辨析、图表分析、案例分析等,重视对学习能力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经常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理论融入案例,实验突出专业,不断的激发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的知识进行建构,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同时在教学中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将新的技术、方法融入到教学中,通过全方位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文试图通过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实践,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理论、案例和实验三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为解决单一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解决思路。在实践中,要使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还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教师需具备复合型知识。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要求担任该课程的教师具备系统的经济管理知识、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一定的信息化实践经验,并能时刻关注信息管理的前沿,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拓展视野,把从实践中得来的真知和鲜活的案例充实到教学中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 前导课程要扎实。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要求的前导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管理学、程序设计等。如果学生对这些前导课程的知识准备不足,缺乏相应的认知,则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降低。

3 教材选择要合适。根据建构主义的要求,建立以情境构造、思考讨论为中心的教材体系是建构主义是否顺利达成的另一个要点,因此选用的教材既要有丰富的案例设计,又能在课后设置大量思考题、讨论题可供教师组织教学选用或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拓展,教材应尽量避免纯粹理论上的演绎。

4 注重引入网络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知识的建构课堂外和课堂内同等重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提供涵盖教学各环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网络课件和学习资料,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也为及时的评价反馈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J]东北师范大学,2000,(4):90―91.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1998,(3):21―24.

[3]李宗卉.建构主义理论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4):93―95.

[4]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l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赵岩,吕军.应用建构主义构建新型教学模式[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1):82―83.

第7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学者们开始自觉地对公共管理研究的方法论进行反思,先后经历了三波反思和争论。第一波以西蒙(Herbert Simon)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和以德怀特·沃尔多(Dwight Wal-do)为代表的规范主义之间的争论为焦点。两者就公共管理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加之学者们对公共行政的学术地位、研究范围、主题等方面认识的分歧,引发了公共行政学的“身份危机”和“思想危机”。第二波以批判主义和实证主义之间的争论为焦点。1979年罗伯特·丹哈特(Robert Denhardt)针对西蒙的理性实证方法,将批判方法论引入公共组织的研究中,引发了实证方法论和后实证方法论之间的争论。第三波以倡导方法论的整合为主要特征。1986年杰·怀特(Jay White)提出后经验论哲学用以整合公共管理研究的实证、诠释与批判三种取向。斯托林斯(R.A.Stallings)则认为成功的研究应该整合经验主义传统的量化研究与现象学传统的质性研究。中国台湾学者江明修、颜良恭等人则使用科学哲学的“范式”理论探讨了公共管理的多元方法论及其整合问题。

上述争论使得公共管理研究似乎走向了繁荣,但在公共管理方法论的争论中,学者们辩论的主线是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规范、诠释和批判)的对立和融合:实证主义者将公共管理现象看做是“自然的”,非实证主义者将公共管理现象看做是“人文的”。事实上,公共管理并非单纯的“自然”存在,亦非单纯的“人文”存在,而是介于自然和人文之间的“人工物”。虽然将公共管理作为“人工物”的思想从公共管理学诞生之初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一思想亦在西蒙那里得到了较为系统的论证,西蒙认为:“人工物具有以下特征:人工物是经由人综合而成的(虽然并不总是、或通常不是周密计划的产物)。人工物可以模仿自然物的外表而不具备被模仿自然物的某一方面或许多方面的本质特征。人工物可以通过功能、目标、适应性三方面来表征。在讨论人工物,尤其是设计人工物时,人们经常不仅着眼于描述性,也着眼于规范性。”但是在公共管理学的方法论的论争史上,人们一直陷于“自然”和“人文”的对立,没有在公共管理作为“人工物”的基础上,形成清晰而完整的公共管理技术设计研究范式。基于这一考虑,本文旨在解释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缺位”的原因,阐明该范式的方法论基础,说明该范式的基本议题,厘清其基本逻辑。

大部分的公共管理研究(包括学术、咨询和实务问题的解决三种形态)本质是在进行技术设计活动,即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以科学原理为基础,通过政策、制度、体制、机制和治理工具的设计,实现特定的目标,解决公共管理的实践问题。凡是寻求合理手段实现特定目标的思想、程序、知识和技艺都属于技术的范畴。“设计”则是产生技术知识的核心环节。正如西蒙所言:“关于自然事物的知识的教授是科学学科的任务:自然事物的存在状态怎样,它们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关于人工物的知识的教授是工程学院的任务:如何制造具备人们想望性质的人工物,如何设计。工程师并不是唯一的专业设计师。凡是以将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生产物质性人工物的智力活动与为病人开药方或为公司制订新销售计划或为国家制订社会福利政策等这些智力活动并无根本不同。如此解释的设计是所有专业训练的核心,是将专业(Profession)与科学区分开的主要标志。工程学院像建筑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医学院一样,主要关心设计过程。”

1968年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范式”的概念。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Margaret Masterman)对库恩的范式作了系统的考察,他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进行了概括,总结了范式的三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它是哲学范式或元范式;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像,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在库恩看来,范式不是客观世界的知识,是科学共同体用来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各种难题的工具。“范式”是一个比“理论”和“理论框架”含义更复杂、广泛和多样的概念,范式除了理论框架的含义外,还包括科学共同体的信仰、解题规则、实验手段、成功的示例等含义。

本文所说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意指:将公共管理活动看做“人工物”的构造活动,并据此形成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学术传统和解题(研究)逻辑。换言之,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是哲学和方法论基础(哲学范式)、学术传统和主要议题(社会学范式)、开展研究的基本逻辑(构造范式)三个层面的统一。

二、公共管理研究中技术设计范式的缺位及其原因

公共管理研究中实证主义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学者们对西蒙和沃尔多争论多维性的忽略,以及对规范研究两项任务的混淆是公共管理研究中技术设计范式缺位的重要原因。

(一)实证主义的主导地位

受近代科学和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威尔逊、达尔、西蒙等公共管理学的奠基者们努力使公共管理学成为一门“科学”,使其能成为知识殿堂中的体面一员。与这种科学主义的思潮相一致,主流的学术期刊惯于 使 用 实 证 主 义 的 方 法 论 标 准 对 公 共 管 理 研 究 成 果 进 行 评 估 和 反 思。比 如H.E.McCurdy& Robert E.Cleary、John D.White、J.L.Perry&K.L.Kraeme、D.J.Houston&S.M.Delevan、Robert E.Cleary、孙同文、江明修、詹中原、吴颖年等人曾使用过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标准对公共管理博士论文和期刊论文的主题、研究方法、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过评估研究。总体而言,使用实证主义标准对公共管理研究质量进行评价的结果是悲观的。对此,我们要问:到底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问题,还是评价标准的问题?事实上,实证主义的学术规范,只适合对部分公共管理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还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并不能纳入实证主义研究的方法论框架。特别是将公共管理看做“人工物”而展开的公共管理技术设计研究的成果不仅无法纳入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框架,而且这种技术设计研究尚缺乏一个合理、适宜和有效的知识生产标准和规范。换言之,仅仅使用实证主义的单一标准评价公共管理研究成果,难免得出大多数公共管理研究成果不符合规范、质量低下的结论。公共管理技术设计方法论标准“缺位”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对西蒙和沃尔多争论多维性的忽略

在试图将公共管理科学化信念的驱使下,早期的公共管理研究者以寻求管理的普遍原则作为最终的目标,并建立了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体系。那么这种普遍原则到底是经验规律的普遍原则,还是价值规范的普遍原则,抑或是人际沟通的共识?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清晰的说明。这种定位的模糊性,也体现在西蒙和达尔、沃尔多等人关于公共管理学学科和方法论的多维争论中

沃尔多和西蒙的争论是多维度的,但后来的学者将两者的分歧聚焦在事实和价值的区别,强调实证主义和规范主义(人文主义)的二元对立,忽视了西蒙和沃尔多争论中关于“纯粹科学”和“人工科学”的分野,忽略了在人工科学这一框架内,建构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方法论框架。

(三)对规范研究两项任务的混淆

一般而言,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的规范研究有两项基本的任务:一是形成应然命题,确立什么是“好”,什么是“善”,我们生活的“意义”、“价值”是什么;二是如何以优化的方式实现已经确立的价值前提。其中第二项任务既不属于“价值和规范”的范畴,也不属于“科学和实证”的范畴,而是在既定约束条件下,根据设定目标寻求优化方案的“人工科学”或者“技术设计”的范畴,其所使用的方法论是技术设计的方法论框架。换言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规范”并不等于“规范研究”。确立“规范”仅仅是规范研究的一个方面,规范研究的另一项任务是技术设计。

总之,学者们一方面将西蒙和沃尔多的争论归结为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的对立,另一方面忽视了规范研究的第二项任务,而聚焦于规范命题的形成、诠释和确立。与此相关,关于规范研究的技术设计在公共管理学中长期被忽视,没有得到充分的阐释和发展。三、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的方法论基础从哲学和方法论的层面看,知识类型学是公共管理研究技术设计范式的认识论基础和知识前提,设计科学和技术哲学则为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一)知识类型学

知识分类问题一直是人类思想史和哲学史探讨的主题之一。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将知识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和创造的科学三类。休谟将知识划分为实然领域的知识和应然领域的知识。康德则根据人类理性的限度和特征,将知识划分为求“真”、求“善”和求“美”的知识。当代的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标准,亦形成了不同知识类型的划分,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在《认识与旨趣》一书中通过对哲学和方法论的反思性批判,继承、发扬并整合了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皮尔士(Charles Peirce)、狄尔泰(Wilhelm Dilthey)、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等众多方法论流派的知识分类思想,提出了将认知旨趣、知识类型和方法论有机结合起来的知识类型学思想。哈贝马斯认为“旨趣”是认识活动的构成部分,任何认知活动都以认知的旨趣为前提。认知的旨趣包括三大类别:技术的认识旨趣、实践的认识旨趣和解放的认识旨趣。三种不同的旨趣形成三种不同的知识类型即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批判理论,每种知识类型的方法论框架也不同。

在哈贝马斯知识类型学思想的基础上,本文将公共管理知识分为技术控制旨趣的公共管理知识、理解和诠释旨趣的公共管理知识、批判和反思旨趣的公共管理知识。其中技术控制旨趣的公共管理知识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科学发现类知识、技术设计类知识和评估类知识。科学发现类知识旨在发现公共管理规律,为公共管理实践的预测和决策提供支撑。评估类知识使用特定的标准、尺度和规范,评价、衡量和测量心理、行为、事件等公共管理现实的状况,是进一步探索和发现公共管理现象中存在规律的前提基础。理解和诠释类知识回答文化、价值和精神领域的“应该怎么样”的价值问题,与人的目的、自由和人与人之间的共识和规则紧密相关。如果说技术控制旨趣的知识以工具理性为基础,那么理解和诠释旨趣的知识则以价值理性、主体间理性为基础。康德、黑格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哈贝马斯等人则建立了批判主义的知识传统、理论和方法,批判类知识的认知兴趣源自人们追求思想和权利解放的兴趣,基本方法是自我反思的方法,“自我反思能把主体从依附于对象化的力量中解放出来。自我反思是由解放的认识旨趣决定的”。技术控制的研究旨趣除形成科学发现类知识和评估类知识外,还形成技术设计类知识。此处的“技术”是广义的:凡是寻求合理手段实现特定目标的思想、程序、知识和技艺都属于技术的范畴。技术过程包括技术设计、制造、使用和评价过程。“设计”是产生技术知识的核心环节,故称作技术设计类知识。上述五种类型的知识形态分别与公共管理的研究旨趣、问题类型和方法论框架相对应

公共管理知识类型学的划分,为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确立了适当的位置。与此同时,设计科学的兴起,为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借鉴和经验参考。

(二)设计科学

设计科学是对人工系统的研究,目标是使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技术系统(产品和程序)、技术系统与环境(人、自然、其他系统)的关系以及设计技术系统的程序。与自然科学相比,自然科学不涉及直接的实践应用,而设计科学是理解技术世界的桥梁。设计科学、设计方法论、设计理论、科学的设计和设计的科学是技术设计知识的不同指称,这些术语的含义相互交叠,并不存在截然的区分。总之,设计科学作为对设计现象、设计方法、设计实践等方面的系统探讨,本质在于揭示不同于“自然物”和“人文精神”存在的“人工物”的存在形态和建构规律。

对设计和设计过程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20世纪60年代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工业设计理论、系统工程、现代决策理论等新兴学科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冲破传统学科间的专业壁垒。1969年,赫伯特·西蒙出版了《人工科学》一书,阐明了人工科学和设计科学的对象、目的意义、设计的逻辑、设计的形态、设计的表现等设计理论的基本议题。西蒙对自然科学和人工科学做出了区分之后,设计科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的学科领域。目前设计科学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电子政务设计、公共服务供给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智能组织设计等众多领域。

设计科学在管理学界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武夷山、仇向洋、陈良华和张昉、凌峰和刘建一、Joan E.Van Aken等学者指出了以解释性科学为主导范式的管理学的困境,阐明了管理学兼具有解释科学和设计科学的属性,倡议将设计科学与形式科学和解释型科学相并列,倡导基于设计科学的管理研究范式。总之,设计科学的研究为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三)技术哲学

技术哲学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关于技术的哲学,研究技术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这是技术哲学早期的研究重点,又被称为技术的人文哲学;二是技术的哲学,从哲学的高度,使用哲学语言对技术本身进行反思、提炼和描述,又被称为工程师的技术哲学。

1877年技术哲学家恩斯特·卡普(Ernst Kapp)的《技术哲学纲要》的出版标志着技术哲学的诞生。1978年美国建立“哲学与技术学会”并创办《哲学与技术研究》,第16届世界哲学大会对技术哲学进行了确认,标志着技术哲学的建设制度化。技术哲学的发展还伴随着技术这一概念所指称范围的不断扩大,从狭义技术哲学研究逐步扩展为广义技术哲学研究。狭义的技术主要指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的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人工物的过程中使用的工艺、程序、规则、设备、系统、方法等。广义的技术概念的载体则从“人工物”扩展到了社会领域,技术哲学成为涉及人工物制造、社会制度设计、组织设计、政策设计在内的广泛的概念,并延伸出社会技术哲学或社会工程哲学这样的新技术哲学。

技术哲学从哲学高度对技术进行反思和总结。技术集成了四种事物的属性:一是作为客观存在的物体;二是知识;三是技术活动,包括技术操作程序和设计;四是作为目的、知识、行动和意志的技术。围绕技术的四项本质属性进行哲学探讨是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其中技术活动的研究是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技术哲学为公共管理技术设计范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四、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的议题和流派

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将公共管理看做是人工物的建构过程,公共管理研究是一个问题的求解过程,并将问题界定为“价值和现状之间不一致的状态”。在公共管理技术设计范式下工作的学者们形成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学派,该学派运用设计哲学、设计科学、一般设计方法,借鉴其他专业领域的设计知识,结合公共管理领域的特征,通过战略与政策设计、组织设计、制度设计、机制设计、技术手段设计等活动,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和目标。

1989年享格让(R.F.Shangraw Jr.)、迈克尔·扣(Michael M.Crow)和萨姆·奥威尔曼(E.Sam Overman)提出作为设计科学的公共管理包括以下领域:(1)政治理论;(2)规范政治理论;(3)微观经济理论;(4)宏观经济理论;(5)组织行为;(6)组织发展;(7)组织和管理理论;(8)决策理论;(9)设计科学系统;(10)政策分析和定性定量工具;(11)宏观工程系统;(12)规划评估;(13)宪法;(14)公共行政的历史和哲学;(15)公共制度和机制的高端设计;(16)公共选择理论;(17)实质政策分析和设计;(18)公共行政和工具设计。可见,公共管理设计几乎涵盖了公共管理的所有领域,公共管理设计学派和设计方法论的发展将推动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实务的发展。

公共管理技术设计学派是最具开放性、综合性、应用性的学派,很多公共管理学的奠基者都在从事公共管理设计研究。比如,美国行政学之父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就体现了制度结构设计的思想。威尔逊尝试将欧洲君主主义的良好行政管理引入共和主义的美国。为此,威尔逊引用了布隆赤里(Johenn Kaspar Bluntohi)的政治、法律与行政管理相区别的观点,进一步区分了宪法和行政、政治与行政,从而为行政学争取到了“学术话语权”,奠定了行政学作为独立的、具有自己内在规律的学科地位。威尔逊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在共和主义和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之下,为何要引入、如何引入一种高效率的行政管理制度安排的问题。韦伯的官僚制研究则是公共管理组织设计的经典,韦伯的理想类型的思想,奠定了现代组织理论的理性基础。德怀特·沃尔多也是制度设计的积极倡导者。沃尔多认为社会科学不仅是理论和学说,而且是社会中一切人为的发明,包括各种制度安排。人类实际上不断地更新着各种社会制度安排,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要求,因此,关注社会科学并不仅仅是要关注科学,而且要着眼于社会的发展。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cGill Buchanan)将经济学的“稀缺—理性选择—效率”范式转化为“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则—同意”的政治经济学范式。新的范式从研究的目标看从效率取向转向了利益协调取向;从研究的过程看,从追求真理转向了追求共识;从研究内容看,从效率机制转向了更为广泛的制度规则。这充分反映了公共选择理论作为理性制度主义一个分支的特色。布坎南认为“这个结果不表示‘社团价值’或‘社会利益’,仅仅因为它产生于决策规则,根据设想,这种规则是在为政治制度规则的某个法制阶段被同意的”。布坎南等人开创了公共制度,特别是宪政设计的科学。

概言之,罗伯特·达尔(Robert Alan Dahl)、沃尔多、奥斯特罗姆夫妇(Elinor Ostrom,VincentOstrom)、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 Frederickson)等人在将民主制度引入公共管理过程中,开创了民主行政制度设计的先河。拉斯韦尔等人开创了政策设计的先河。伊莲娜·奥斯特罗姆发现了解决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设计原则”,开创了多中心制度设计的先河。巴里·波泽曼(BarryBozeman)、彼得·瑞(Peter Smith Ring)和詹姆斯·彼得(James L.Perry)等人开创了公共部门战略设计的先河。可见,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公共管理设计知识、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发展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学者全钟燮(Jong S.Jun)先后出版了《公共行政学:设计与问题解决》和《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等书,系统地总结了公共行政学中的设计问题,将公共管理问题分为社会设计、理性设计、渐进设计和危机设计四种类型。全钟燮尝试将实证主义、诠释主义和批判主义形成的知识整合进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过程中,力图形成有建构主义的公共管理设计学说。事实上,公共管理的设计活动既要兼顾价值前提又要兼顾事实前提,而且在变革的社会中追求人类获得更大限度的自由和解放,因此公共管理的设计学派是融合实证方法论、诠释方法论和批判方法论的统一。整合多元方法的公共管理技术设计学派将会推动公共管理研究走向深入。

五、公共管理研究的

技术设计范式的基本逻辑技术设计范式的基本逻辑是指范式的“解题规则和示例”,即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程序和规则。Werner Ulrich将技术设计的逻辑归结为西蒙的人工科学传统和切尔齐曼(Churchman)的社会系统传统。这两大传统的共同点在于将技术设计范式的基本逻辑理解为问题求解的过程。本文从问题性质、研究目的、研究设计、处理资料的方式四个方面分析公共管理设计范式的问题求解的基本逻辑。

(一)问题性质

技术设计问题是针对那些 “实现特定目标的最优化方案、手段和措施是什么?”的问题。技术设计类问题的解决一般包括技术设计问题的确立、情报的收集和分析、设计要素的归纳、方案的设计、方案的选优、选择结果的审查。其中技术设计问题的确立是技术设计类研究设计的起点。公共管理研究者在面对技术设计类的问题时,需要深入地了解现实问题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然后根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进行利益综合,在利益综合后形成的特定价值前提下,设计出满足这些价值需求的方案来。

(二)研究目的

技术设计类研究的目的是寻求实现特定目标的优化方案,包括以下三点。(1)明确目标和界定技术问题。技术设计类的研究本身就有辨明相关需求、界定目标、明晰问题的目的。一般而言,技术设计类的研究设计可以根据技术设计目标的不同情形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目标既定的技术设计。该类研究设计只需根据已经明确的目标,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案。第二种情况是目标模糊的研究设计。该类研究设计的目标本身仅仅是一个方向性的、尚不精确的目标,需要技术设计者根据技术手段的可能性不断地调整具体的目标,技术手段的约束和目标的调适是一个相互调适的过程。第三种情况是目标未定的技术设计。该类技术设计是那些目标尚未确定,需要经过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过程才能将目标确立的技术设计。在公共管理研究和实践中,上述三种情况都存在,但是技术设计活动本身需要明确的目标,确立目标、明确需求的过程是技术设计活动的前置过程,也是确立技术设计问题的必经阶段。(2)方案优选。技术设计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提出实现特定目标的方案,而且根据相关标准,论证该方案是优化的。方案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参数有多方面,可以从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两个方面分解为合意的、正方的、可能的、可行的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交集就是方案优化的基本标准。(3)在比较分析中提出对策。技术设计类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技术设计类问题的解决,需要找出在既定约束条件和环境参数下实现特定目标的方案、政策和手段。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往往需要在时间(时间段、历史、现状等)和空间(国别、地区、部门等)中进行目标比较、约束条件比较、环境参数比较、手段比较找出当前问题的特殊性,并“有的放矢”地提出战略与政策、体制与机制设计、措施与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资料类型与研究方式

技术设计类研究收集和处理的资料亦存在三种可能:质性资料、定量资料和质性、定量综合资料。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就体制、机制、组织设计而言,更多地使用质性资料。如在进行行政体制设计时,需梳理清楚分工与职能、权责分配、机构与人员等基本问题,然后根据职能、责任、机构、人员相统一的原则形成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此外,还会大量地使用定量资料,给出精确的政策建议,如中央政府对银行准备金额度、利率、最低收入水平的确立等政策的设计,就需要处理大量的定量资料,形成定量的政策建议。当然,公共管理研究中更多地是综合运用质性和定量的资料,进行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体制机制设计等技术设计活动。

(四)研究设计的逻辑

技术设计类的研究不像科学发现类研究提出一个研究假设进行检验,而是更强调通过既有科学理论又有技术成果的比较,发掘不同方案在命令变量、固定参量、环境变量和效用函数方面的差异,在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借鉴和设计创新,形成新的设计方案,从而将冷冰冰的科学原理变为造福人类的手段。

设计问题的“内部环境”由一组给定的备择行动方案来表现。这些备择方案可以详细给出,但更经常地是由规定了任务领域的命令变量来表示。“外部环境”则由一组参数表征,我们可能确切地知道这些参数的大小,也可能只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内部环境适应外部环境所要实现的目标由效用函数(它是命令变量和环境参数的函数,通常是标量)确定,或许再补充上几个约束条件(如命令变量函数和环境参数函数之间的不等式)。最优化问题就是要求出一组可接受的、与约束条件相容的命令变量的值。在环境参数值给定的情况下,命令变量的这组数值使效用函数达到极大。对于只知道参数的概率分布的情形,可以说使效用函数期望值达到极大,而不是使效用函数极大。

第8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 会计档案;科学管理;信息化;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6- 0012- 02

0 引 言

完整的会计档案不仅可以原原本本地还原出本单位开展经济活动的历史画面。同时,也可以做到重新展示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为领导层进行科学决策时提供历史真实的事实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的会计档案管理水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差距明显。具体表现在:会计档案体系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会计档案管理之间仍存在差距,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程度仍不完善等。因此,只通过不断完善会计档案管理的监督体系,不断完善自身软硬件实力,内强素质,才能有效提升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为单位可持续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1 目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仍存在问题

通过对当前我国会计档案管理现状的剖析,不难发现当前会计档案在管理过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缺失

在我国随着大家的共同努力,在会计档案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不得不看到,各个单位之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单位做得比较完善和健全。但是,也有不少的单位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上仍然存在缺失,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造成较大的影响。比如很多单位并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会计档案立卷、归档、保管等制度,对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整理标准、移交等问题没有做出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规定。当需要查询时,很难迅速找到,效率低下,也给后续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造成较多不便。

1.2 领导的会计档案意识不强,对会计档案工作重视不够

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意识的失位,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单位的领导层,对会计档案的认识,在主观意识上出现了偏差,导致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偏失,从思想的深处对会计档案就存在模糊的认识,那就是会计工作内容仅局限于货币资金核算、工资核算和资金收支的监督等,往往遗漏会计档案这一环节。由于领导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必定会导致会计工作与会计档案管理脱节。

1.3 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和网络化高速发展的科技型社会,一个单位如果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必然会在发展的道路上被淘汰。众所周知,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普遍采用人工管理方法,不仅人力资源浪费,而且,会计档案管理处于低水平。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对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同样受到影响,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

1.4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一个单位是否有竞争力,除了资金雄厚之外,就是人才的储备问题。人才是单位事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人才战略是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必须引起重视。会计档案的规范化和人才的关系也是十分清楚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目前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困扰会计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但是,不得不面对我国会计档案管理从业人员普遍综合素质不高这一现实,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差,专业技能的缺乏和安全管理意识淡薄,都造成了档案信息不全,档案信息泄露等问题的频频发生,也给资金安全造成很多不必要影响。

1.5 会计档案基础工作不规范

由于历史的原因,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偏差,根本就没有档案工作的基本常识,加上文化水平的局限,和外出培训机会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的会计档案工作只能是材料的无序堆积。会计档案人员知识所限,会计档案基本业务能力先天不足。在立卷方面,会计档案封面内容填写不全,装订不整齐,部分分类、排列不规范,存在目录不细甚至无目录等现象极为平常。会计档案的保管方面,没有成立综合档案室,而是由出纳人员兼管,这就违背了行业法规。会计档案基础工作不规范,容易造成单位档案管理上混乱。

2 强化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会计档案和其他门类的档案一样,必须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管理。会计档案工作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采取科学的、合理的手段,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

2.1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

首先必须建章立制,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特别要注意学习并贯彻落实《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一切都要以《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为样板,层层落实,对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条款自检、自查,逐一落实。做到科学、合理、合法。同时,具体会计档案管理机构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行业发展规律,必须制订一套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会计档案管理体系,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通过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体系。

2.2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会计档案工作领导

从现在做起,领导要带头学习国家有关档案方面的法规性文件的学习,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会计档案工作的领导。会计档案工作不仅不会影响单位会计工作,而且是会计工作的继续,也是会计工作中不可分离的重要部分,和货币资金核算、工资核算和资金收支的监督等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管理层必须摒弃传统思想的束缚,加强对会计档案工作的认识,转变观念,充分意识到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尽快把档案管理纳入到会计的日常工作事务中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加大对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2.3 要实现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当今,社会已经发展成信息化和网络化高速发达的科技型社会,人们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已经感到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因此,都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有效地避免在发展的道路上被淘汰。各单位必须创造条件建立一个信息化的会计档案管理平台,通过局域网、互联网来加强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外界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通过科技化手段,来实现会计档案的高效管理。

会计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根植于会计档案工作的现代化。

(1)事实上从会计基础工作实现会计电算技术,会计档案实现信息化才有基础,如果没有会计基础工作的电算化技术,就没有办法让整个会计业务工作形成数字化材料,会计档案信息化就没有物质基础,那么实现会计档案信息化只能是一句空话。

(2)网络的普及为会计档案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传输工具,否则,会计档案信息化也是一个美好的想法,不能付诸实现。

(3)档案机构的软、硬件环境的改善,网络软件的普遍使用,档案数字化设备的完善,为会计档案最终实现信息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4)逐步建立档案管理网站,科学地设计与会计档案工作相关的网页,既要做到作为单位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也可以作为宣传单位会计档案工作动态的阵地,又可作为宣传会计档案业务知识的窗口,也为今后会计档案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

2.4 加强培训,提升会计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个单位是否有竞争力,除了资金雄厚之外,就是人才的储备问题。人才是单位事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对于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例外,要将会计档案人员在职、在岗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强化在职继续教育培训。使在职在岗职业培训经常化、常规化、制度化。需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通过专家授课、专业技能培训、学习观摩等学习型活动来提升在职会计档案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同时领导要加强对会计档案工作的领导,强化对会计档案人员的工作检查与监督,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有效地规范会计档案工作人员的行为。

2.5 规范会计档案基础工作

会计档案是否能够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有效管理,主要取决于会计档案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工作任务完成所需要的录入等设备、会计档案规范化实现各种耗材等。在各个条件得到解决后,会计档案规范的实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1)向档案规范管理达标单位学习观摩,借鉴兄弟单位成功的模式指导本单位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实施。

(2)认真学习国家及各省档案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有关具体标准,一一对照排查,找出问题,提出统筹解决的方式和方法,并通过具体实践进行改进。

(3)在会计档案规范管理过程中,要请业务部门的专家前来实地指导,检查会计档案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指出进一步提升会计档案管理规范水平的意见和建议。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专家提出的不足和缺陷认真进行修正和完善。

只有领导支持和重视会计档案工作,会计档案作为本单位服务窗口之一同样会受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大专以上,经常培训二级单位专职档案员及各处室的兼职档案人员的档案管理知识。调卷都是档案管理系统电脑检索,速度快。库房有密集架、除湿机等。专门有中控室对所有库房监控,有防盗系统报警器、除湿加湿显示屏、防火警报器。会计档案保管和归档的要求非常规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完善了档案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是一件综合性的工作,每一步都需要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抓好落实,单位会计档案规范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3 结 语

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单位对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加强了领导,增强了力量,加大了经费的投入,同时加大了检查监督的力度,已经为会计档案规范管理创造了内外部条件。很多单位都在努力尽快配齐会计档案管理需要的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在经费上也给予了充分的保证,配备专职人员或通过在职进修形式来保证综合素质强,能够胜任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要求的各项工作的专(兼)职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会计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所必须的各项条件都在不断完备,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也已经到位,在为实现本单位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的道路上前进。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英语口语;元认知;元认知策略训练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2-0122-02

2014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活动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同时强调“教学方法的运用应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和帮助他们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近年来外语教学领域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作教育的终极目标。自主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者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的概念和认知心理学家Flavell的元认知知识理论相互契合。Flavell(1976)对元认知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又包含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因此,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人的自我监控。

Wenden(1998)是将元认知这一概念引入到外语教学中的第一人,他认为元认知会对外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元认知通常涉及四个方面,分别是计划、管理、监控和评估。学习者通过在学习前进行合理的计划、管理和监管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从而对整个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管理。O’ Malley 和Chamot(1990)认为,元认知策略是一种高层次实施,可以对学习进程进行计划、规范和监控指导(肖武云,2011)。所以,我们可以把元认知理解为“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起到支配作用,使学习者合理选择其他学习策略并更好地管理语言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元认知策略训练,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元认知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种管理层面的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是保障学习活动成功的关键要素。Vandergrift(1996)认为,元认知策略可以使学习者全面了解其学习过程,具备预见能力和监控错误能力,并最终完成反思、评估、纠错和正确知识的构建。目前大学英语课时在逐渐减少,但学生想提高口语水平的需求却在不断地增加,教师仅利用课堂时间帮助学生练习口语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将元认知策略训练引入到口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口语学习过程进行计划、管理、监控和评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具备了元认知策略并能运用自如,他们就能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提高口语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增强学生元认知意识

在实施元认知策略培训之前,首先要唤醒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只有学生认识到了元认知策略的重要性及提高口语能力的有效性,才能愿意接受元认知策略训练。为了唤醒学生的元认知意识,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笔者自行设计了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设计参考了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SILL)和文秋芳的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中元认知策略部分。问卷共包括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四个部分,共24道题,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口语元认知策略的匮乏以及口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之处。其次,对学生进行口语测试帮助其了解自身的口语水平。口语测试采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口语考试面对面考试的模式,三名考生为一组,两名主考老师按照考生语音面貌、语言连贯性、用词及语法结构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打分,最后两位老师成绩加一起取其平均值,满分15分。口语考试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考生和主考进行交谈,采用问答的形式,包括考生自我介绍、回答问题等,时间5分钟;第二部分包括1.5分钟的考生个人发言和4.5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共约10分钟;第三部分由主考再次提问以进一步确定考生的口头交际能力,由主考老师进一步提问,时间约5分钟。通过标准化口语考试,学生对自身的口语水平有了正确的认识,同时也为之后评估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有效性提供了对照数据。最后,开展专题讲座并结合实例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元认知策略、如何在口语学习中使用元认知策略以及元认知策略对提高口语水平的有效性。

二、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包括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本学期要达到英语教学大纲对口语表达的要求”;“本学期达到英语四级口语水平”等,这些都是以学期为单位的长期计划。“本周我要攻克双元音的发音问题”;“本月我要学会不完全爆破”等,这些是以周或月为单位的短期计划。学习计划又可分为课内学习计划和课外学习计划。在口语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每一个口语活动的任务、安排和学习目标,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知识范围,也就是什么是我了解的,什么是我想了解的。由此,学生可制定课内的短期学习计划。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制订课外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等。总之,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学生要根据自我综合评估结果,重点攻克自身口语学习中的弱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语练习。此外,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要尽量详细,教师要给予必要指导和修正,从而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和短期、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立体式学习计划。

三、帮助学生学会监控与调节学习过程

监控策略是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学习情况的检查,根据学习目标有意识地监控学习任务的执行情况、认知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以及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等。我们以任意一个口语活动为例,介绍学生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的方法。首先,学生要监控自己是否有意识地使用近期所学相关新词、热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其次,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学生要监控自己是否有意识地纠正语音错误,在表达遇到困难时是否能使用适当的交际策略,注意力是否集中等;表达完毕后是否能够对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做出总结。教师可以利用DV等视频录制工具记录学生的口语表达过程并发放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检查监控自身学习过程。此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监控记录,笔记的内容包括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使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是否采用适当的交际策略解决表达中的难题、是否避免犯语音语调错误、是否在表达后进行总结等。

四、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估

自我评价是学生管理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其目的是给学生提供评价元认知策略运用效果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学生的元认知意识。所以,自我评估应定期进行,每一次口语活动之后或阶段性口语训练后,都应该给予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的机会。学生可以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遇到的困难、所使用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从而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并引导学生将讲师给出的评价和自我评估进行比较,找出差别。

五、帮助学生学会管理焦虑情绪

学习活动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态度和主观意愿,如果学生很愿意学,动机很强,认为口语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那么学习效果也越好;相反,如果学生认为学习口语很痛苦,在口语表达中感到害羞、畏惧等不良情绪,这会对口语学习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不良情绪,教师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焦虑情绪,并采用倾诉或心理暗示的方式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减缓焦虑。

在培养学生元认知策略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到元认知策略中的四个主要步骤,即计划、管理、监控和评估并不是封闭单一的,而是一个开放的、交互重叠的关系。计划中有计划(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管理中有管理(自我管理和教师管理),监控中有监控(自我监控和相互监控),评估中有评估(自我评估和相互评估)。在口语教学中实施元认知策略培训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了解自己口语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学会管理、监控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活动结束后还能够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成为自身学习的管理者。

将元认知策略训练融入口语教学中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使学生具备更多的元认知策略。学生通过制定口语学习计划、调节和监控口语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等元认知策略,利用一切可能的学习资源主动进行口语练习,不仅学会了如何学习,培养了学习自主性,口语水平也得到显著的提高。不过为了使学生学会利用元认知策略管理口语学习,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元认知知识和策略,所以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实施对教师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具有很强元认知意识的人,并具备丰富的元认知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和辅助者,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制定计划、如何管理监控学习过程、如果评估学习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参考文献:

[1]Brown, A.L.Metacognition, Executive Control, Self-regulation, and Other More Mysterious Mechanisms[M].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7.

[2]Benson, P & P.Voller.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 Longman, 1997.

[3]O’Malley, J.M & A.U.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 Macmillan, 1990.

[4]Oxford, 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90.

[5]Vandergrift L.Th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of core French high school students[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96(52): 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