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计理论方法范文

审计理论方法精选(九篇)

审计理论方法

第1篇:审计理论方法范文

研究方法是否适当、,直接着审计理论研究的质量和效果,是促进或制约审计理论研究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正如巴甫洛夫所说,“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法。无怪乎人们常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前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大事乃是制定研究方法。”长期以来,在理论研究水平上,审计相对落后予及其他相关学科,很大程度上也是围于方法论的落后与不够丰富。

在按照惯例将研究方法分为规范法(Normative approach)和实证法(Positive approach)两大类别的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规范法、实证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形式,并系统阐述其关系定位问题。

一、 审计理论研究的规范法

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与论述会计理论的丰富资料相比,在审计中,很难找到论述审计理论的文章或专著①。莫茨(R.K.Mauts)和夏拉夫(H.A.Sharaf)合著的《审计理论结构( philosophy of Auditing)》(1961年)开拓了审计理论研究的先河,并为规范式审计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审计理论研究中所用的规范法,既有莫茨和夏拉夫的方法,后来还出现了其他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方法、档案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

(一)哲学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将开始对自己的目的和本质等理论问题提出疑问,并开始寻求哲学的指导。不容否认,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地、科学地探索审计理论的,是里程碑式著作《审计理论结构》。

在审计理论的研究途径上,该论著的作者运用哲学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对各种审计理象。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一是理解(comprehension),即以概括性的眼光对审计理论作全面的思考:二是展望 (Perspective),即从综合的、相互联系的角度考虑每一个审计问题;三是洞察(1nsight),即超越偶然认可时惯例或信念去深刻认识推论的前提;四是想象 (Vision),即超越时空,预测审计理论的前景和目标⑧o具体说来,理解这一研究途径是要在审计这门学科中寻求那些较有普遍性的概念,诸如证据、应有的关注、披露和独立性等,对这些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概念进行研究;展望时需要据弃那些特殊的理由、超越个人成见和既得利益,对每一个问题都应根据其综合的重要性和各个方面来考虑,而不应仅从一个或几个有限的角度去考虑;要有所洞察需要在审计知识领域里避免偏见和提出不科学的推论,有必要揭示并接受审计基本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的基础;发挥想象时则需要真正摆脱日常问题的困扰并长期致力于发展审计知识领域,对本学科持超然而严肃的态度,去发现问题所在并预见其对未来的影响。

在审计理论的研究方法上,作者认为,哲学研究的传统方法——方法和估价方法对发展审计理论较为有益。在审计中,存在着客观事实和主观估价这两个研究课题。对此,需要采用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③。由于审计判断取决于通过收集或确定证据获得的信赖程度,因而有必要像哲学研究那样,对知识和证明理论进行研究,使用分析法。但另一方面,审计职能是在重视道德行为的“荣誉制度”下实现的,审计人员的价值标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每次审计检查9若无行为规划和衡量标准可供借鉴,要保证令人满意的业绩,就必然依靠审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这就需要使用估价法。总之,审计的基本性质使自己的某些方面适合于使用分析法,而在其他一些方面适合于使用估价法。

从哲学高度进行的审计理论研究,除了《审计理论结构》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美国会计学会(AAA)出版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A statement of basic auditing concepts)》(1972)和尚德尔(C.W.Schandel)编著的《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Theory of auditing: evaluation,investigation,and judgement)》(1978)。作为理论上对莫茨和夏拉夫的响应,《基本审计概念说明》倡导审计理论要适用于所有的审计类型,具有全面性和抽象性;而在接受莫茨和夏拉夫的挑战之后,《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则力求:“直到审计中所有有用的概念都得到阐述,并能够经受哲学性检查”。

(二)

史学家郭道扬教授指出,在审计研究中,只有以审计史学研究为基础,也只有对每一理论的研究首先从历史渊源上加以追索,方可揭示理论内涵中的本质问题,把握这一理论的历史成因及历史进展,以及正确评价某一理论问题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便是任何一个审计理论问题的研究都必须以历史研究作为起点的基本原因。审计表现为一个历史的延续过程,为发挥审计在现时发展中的作用,既必须研究历史的继承性问题,又同时有必要研究历史的延续性问题,以最终达到测试未来审计世界大趋势的目的。《世界审计史》(文硕,1996)即是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审计理论研究的典范。作为第一部世界审计通史,该书分国家审计的发展、民间审计的发展、会计帝国大战、内部审计的发展以及专题审计史共五个部分,展示了审计演进的轨迹。作者从历史的视角,以追根溯源的科学态度,丰富了审计理论研究方法。

(三)档案研究方法

审计不但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而且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受托责任作为一种最具纲领性和普遍性的总方式,当然只能见之于最基本、最普遍的审计现象。而不同人士、不同职业组织往往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认识这些最基本1最普遍的问题,难以直接窥见审计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对纷繁复杂、观点角度各异的档案资料加以研究。这种通过对相关的重要审计论著和审计职业组织公告等档案进行综述,系统研究审计理论的方法,可称为档案研究方法。王光远编著的《管理审计理论》(1996)即是一例。为“了研究基本的管理审计问题,他通过档案查阅了有代表性的会计审计学者及相关职业组织为管理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种种认识,不仅系统研究了美、英、日等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准则和调查报告,美、英、日、澳等国政府审计署的准则和其他公告,美、英管理协会的公告和调查报告,管理咨询服务公告,纳税实务责任公告,会计与复核服务公告,鉴证准则公告,还系统研究了马丁德尔的《对管理的科学评价》、伦纳德的《管理审计》、利奥·赫伯特的《管理业绩审计》、格林的《公营部门货币价值审计》、理查德·布朗的《政府业绩审计》,以及《会计评伦》、《会计杂志》。、《会计、审计与受托责任学刊》、《财务受托责任与管刊》、《管理审计学刊》、《注册会计师杂志》等刊物上的相关论文。然后,在大量掌握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编著了《管理审计理论》。该论著使我们很清晰地看清了档案研究的基本步骤,进一步丰富了审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四)比较研究方法

自从娄尔行教授开创了国内比较会计研究的先河以来,比较研究方法不仅在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中推广开来,而且,在审计理论研究中也开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比较审计理论研究采取的做法是,概括不同主体在审计理论和实务方面的共性和个性,分析其因素和发展趋势,从中发现国际惯例,以期改进审计实务和提高审计理论水平。南开大学萧英达、张继勋·、刘志远合著的《国际比较审计》(2000)是比较审计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作者采用以空间比较为主,与时间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视角透视了审计理论和审计制度。他们主要比较了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现行审计制度、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之间的异同,同时也对审计制度发展变化的历史做了必要的考察和说明,为建设和完善我国的审计制度和审计准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基础。

二、 审计理论研究的实证法

实证理论概念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在会计文献中。在此之前,绝大部分会计文献都属于规范性的,强调的是如何限定会计,而不重视以实证的方式去验证这些限定所依赖的重要假设。财务经济学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发展最终导致了这种新理论在会计上的,而这些应用则促进了实证研究与实证理论概念在会计上的推广④。尽管其时首倡审计理论研究的莫茨和夏拉夫认为,数学法并不适用于审计学,除最简单的模型以外,在审计发展的现阶段(60年代),建立适应于审计学的数学模型是不可能的⑤,但审计本身毕竟就是一种实证性的行为“,而且时过境迁,审计理论研究方法发展到以数学法为主的实证法与规范法并重,已成为一种既成事实和既定方向。

实证反对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强调客观证据,而不是个人的知识或判断,被用来事物“是什么”。相应地,实证研究过程不同于强调逻辑推理、被用来研究事物“应该是什么”的规范研究过程。实证研究的一般步骤是:(1)进行调查,或案例研究、访谈、实验;(2)将通过调查,或案例研究、访谈、实验等途径获得的数据资料做系统整理和计量;(3)概括和归纳计量分析的结果;(4)以逻辑和数学方法得出研究结论;(5)做出上的诠释,建立理论模型;(6)检验研究命题或理论模型,接受或修改甚至推翻原假设。。

(一)问卷调查法

围绕审计理论的某一特定命题,设计、合理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这是一种相对简便易行而又常用的实证法。采用这种方法,对问卷设计的要求比较高,问卷既要便于接受调查者理解和准确回答,又要能全面、准确地涵盖所需了解的。另外,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还要尽量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和所回收问卷的有效性。注册师协会1997年就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行业、事务所体制改革、国有审计等四个方面,对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成果“注册会计师行业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刊登于1998年2月21日的《中国财经报》上,这次问卷调查,是要以实证方法研究、解决审计理论问题。其精神与有效性,对我国审计理论实证研究的开展,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风气起到了推动作用o

(二)案例研究法

每一个重大审计案例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审计理论问题。认真研究重大的审计案例,寻找其理论根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审计理论界的惯例。案例研究方法正是通过观察现实世界所发生的典型审计案例,思考重大审计诉讼案例的判决结果,昭示审计理论滞后于审计实务,还是表明审计实务界对现有审计理论缺乏科学理解,进而根据研究结果,为审计理论的发展完善和审计实务的改进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例如,李若山编著的《审计安全——国外审计诉讼案例》(1998)取材于美国审计界和英国审计界所发生的,真实、具体的审计诉讼案例,范围包括传统与典型审计案例、非会计报表类审计案例,证券行业审计案例、其他行业(如工交、商业、运输、医疗)审计案例。编者针对审计诉讼案例的判决情况及涉及的审计过程,认真查找审计人员在具体诉讼案例中是否存在审计程序上的缺陷以及所应承担的审计责任,思索每一重大审计案例对完善、改进审计理论有何启示与教训,堪称审计理论案例研究的典范。

(三)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可以采取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两种形式。前者是在控制严密的实验环境中进行的,而后者是用现实世界的真实客体进行的。具体做法是,分控制组(Control group)和处理组(Treatment group)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研究命题。采用这一研究方法,一般来说,由于实验可以重复进行,研究结果容易验证和复核。但象审计一类的不属于科学的研究命题,重复实验的条件很难雷同甚至不变。而且,控制组的选择要剔除干扰因素,难度比较大,实验研究的结果也就可能会受到“噪音”的干扰。 SCidler在1974年通过实验调查投资者对包含不同信息的审计报告的看法,在“审计报告的符号与交流(Seidlerd在1974年通过实验调查投资者对包含不同信息的审计报告的看法,在“审计报告的符号与交流”(Symbolism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uditor\\'s report)”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符号论”,所用的研究方法即是实验研究方法。

(四)专家访谈法

专家访谈法是针对特定命题,对具有相当资历及代表性的专家进行访问或组织谈话,综合分析访谈后,得出研究结论。采用这一研究方法,由于专家的意见一般具有权威性、针对性,不同专家的意见往往相互印证或补充,还能提供多种视角和多个层面的观点和看法,最终结论往往较为权威、可靠。不过,接受访谈的专家发表的意见难免带有主观成分,难于进行数量化的统计分析,因而利用专家意见不能代替对客观资料的分析。中国的马秀如博士1996年编著的《公开发行公司实施内部控制之研究》,即是运用专家访谈法进行审计理论研究的先例。编者在研究企业界的不当内部控制观念和新颁布的《公开发行公司建立内部控制与内部稽核实施要点》的缺陷时,以座谈会、一对一面谈等形式,通过专家了解其所接触的企业界人士对内部控制所持的错误观念和上述《实施要点》的不足,然后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五)统计法

统计分析法要使用大量的数据资料和数理统计模型,进行统计假设检验。这种的,在西方的学术界已蔚然成风,在审计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至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没有数据没有模型就不是真正的研究,或者不是的研究。”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统计分析法相对较为科学、客观这;优点却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统计知识的普及和实证研究的兴起,统计分析法在我国审计理论研究上的应用,已经不再局限于最初的描述性统计阶段,而是开始趋于采用较为复杂但所得结论更为严谨的数理方法。国内较早用统计分析法进行审计理论研究的例子,是李树华博士的“上市公司97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之实证研究——统计特征及信息涵义”。该文探寻我国上市公司1997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所具有的统计特征及相应的信息涵义时,采用了横截面分析、描述性统计的方法。

三、 规范法与实证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关系定位

(一)规范法与实征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区别。

1.切入点不同

规范法是以归纳演绎为主,强调价值判断,研究事物“应该是什么”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由于审计是一门科学,因而注重定性分析,运用规范法进行审计理论研究是古已有之的传统。而实证法是以统计分析为主,强调经验证据,研究事物“是什么”的一种侧重定量的方法。审计作为一门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科学,在“证据”这一关键上,便与实证研究过程取得一致。这为实证方法融入到审计理论研究中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功能和趋势不同

规范法的审计理论研究功能是,提供统一、规范的标准,作为最佳审计实务的,即指导和优化审计实务。而实证法的审计理论研究功能是,对出现的不同审计实务,进行解释并考虑其和经济后果,预测实务界会采用什么样的特定审计实务,

即解释和预测审计实务。过去,学术界和职业界在采用规范法还是实证法的取向上并无明显分野,进行学术研究或职业研究,都不会偏执一端。但最近开始出现一种倾向,即:学术研究和职业研究一般采用不同方法,学术界为了能更好地让人们理解审计信息的作用和影响,偏爱实证法;职业界在致力于统一审计实务和提高审计有用性的过程中,偏重规范法。

(二)规范法与实证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联系

一方面,实证审计研究建立假设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规范法形成的审计理论;实证研究的结论也只有通过规范,才能上升为经世致用的理论,用于规范和优化审计实务。另一方面,规范审计研究的前提假设如果未经实证检验,结论无疑将缺乏坚实的基础,而主观的价值判断是很难被普遍接受的。这决定了规范法需要实证法为之提供实践上的依托。因此,规范法与实证法不是相斥的,相反,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应将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

在具体研究审计理论问题时,首先,研究人员应尽可能排除自己的个人偏见与主观的价值判断,通过实证研究,对审计实务及相关现象“是什么”做出客观、准确的解释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利用规范的方法得出“应该是什么”的审计规范理论。然后,还需在实践中检验审计规范理论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这又成为实证研究的任务。总之,整个审计理论研究围绕着“实证研究——规范研究——再实证研究”这条思路展开,使审计理论在密切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发展。

(三)规范法与实证法在我国审计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选择

现实的矛盾是,从规范法和实证法的相互依赖关系来看,需要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将两者统一起来。但如果从顺应国际倾向的角度出发,审计理论研究又似乎要在学术界强调实证法的主导地位,而在实务界确认规范法的权威。于是,我国的审计理论研究如何在规范法和实证法中进行取舍,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应该看到,我国审计的现状是,尽管规范研究还够不上成熟,但实证研究甚至才刚刚起步。即便在准则制订和实务规范的过程中,审计职业界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准则、规范的,也需要实证法的运用。因此,现实的任务是,不能仅仅满足于可以驾轻就熟地进行规范审计研究,而必须加快实证审计研究的步伐,加大实证审计研究的力度。但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规范审计研究。而应将规范法与实证法并重,并考虑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使规范研究成果与实证研究成果能够相互借鉴和印证。我国审计职业界和学术界唯有携起手来,极大地丰富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提高我国审计理论水平这一根本目的。

注释:

①见文硕著:《世界审计史》,管理出版社,1996年, pp624—625。

②见文硕著:《世界审计史》,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 pp627—628。

③见文硕、肖泽忠等译,莫茨(R.K.Mauts)和夏拉夫(H.Sharaf)著:《审计理论结构( philgophy of auditing)》,商业出版社,1990年,p.15。

④见黄世忠、陈少华、刘海彬等译,瓦茨(Ross.Watts)和齐默尔曼(Jer01dL.Zimmerman)著:《实证理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p.16。

⑤见文硕、肖泽忠等译,莫茨(R.K,Mauts)和夏拉夫(H.A.Sharaf)著:《审计理论结构(Thephil00phyofaudit- ing)》,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pp82—83。

第2篇:审计理论方法范文

关键词:融资性担保公司;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审计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12-0059-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12.13

近几年,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担保体系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担保机构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然而,随着担保行业的快速扩张,竞争日益加剧,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出现违规经营现象,潜藏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安全以及区域金融稳定也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基于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审计的视角,从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的主要风险点入手,探讨如何审计与商业银行有合作关系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经营行为和担保能力,并提出管理建议。

一、融资性担保行业概况

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

截至2011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8402家,同比增长39.3%。在保余额19120亿元,同比增长39.1%。净资产总额7858亿元,同比增长63.8%。担保贷款余额12747亿元,同比增长39.8%。其中,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余额占比达77.3%。与其合作的银行业金融分支机构总计15997家,同比增长32.6%。

上述数据表明,融资性担保行业的自身实力确实有所提高,在支持中小企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行业的过快发展,加剧了担保市场过度竞争,监管政策的日趋严厉也提高了担保行业的准入门槛。在这种“微利+高门槛”的双重压力背景下,部分实力较弱的担保公司为了达到监管要求,追逐高额利润,不惜偏离主业、违规经营,如虚假增资、抽逃资本,甚至挪用客户保证金或利用关联企业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用于高息放贷和高风险投资,导致资金链断裂形成较大风险损失。随着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力度的加大,担保公司的违规经营将直接危及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应引起银行内部审计人员的重点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揭示问题,规避风险。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的风险点及审计方法

(一)注册资本金不实,风险代偿能力不强

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规模直接关系到其风险代偿能力以及所能开展的业务范围。2010年3月,七部委联合颁发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主体属性、市场准入、业务资格、风险控制、信息披露和监管等方面均做出了规定, 其中就明确提出了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要求。同年,各省金融办公室、工商局、银行监管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各省的细化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强调了担保公司资本金与其业务开展范围的匹配关系,有的省份还明确要求不符合新办法规定的担保机构于2011年3月31日前整改到位,否则将不予颁发经营许可证。因此,部分实力较弱的担保公司要在短短半年时间达到以上要求,就存在虚增注册资本的嫌疑,应重点关注担保机构2010年及2011年一季度的增资。同时,《办法》明确指出,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全部为实缴货币资金。因此,担保公司虚假增资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抽逃注册资本或注册资本金来源不实。

针对以上风险点,应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核查资金流向,看用于验资的资金是否来源于银行贷款或相关借款,并于验资后回流相关借款人或增资股东。二是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有些担保公司股东较多,增资时间长、增资金额零散,在此情况下通过资金流分析往往难以奏效,需要针对财务报表的相关科目,结合验资时点前后验资户资金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其一,重点审查“其他应收款”或“预付货款”等科目,看其是否存在长期挂账现象,并要求担保公司出具银行询证函以证实相关科目余额的真实性。其二,看“存出保证金”科目金额是否与担保公司担保金额相匹配,如果该科目金额比担保金额乘以10%后的金额还多出很多,则需要担保企业提供该科目的明细及银行询证函,证明其账户余额的真实性。对于担保金额的确认,可结合人民银行征信报告的数据,以及通过财务报表中的“担保赔偿准备金”科目的提取额倒推得到担保余额(根据《办法》规定,担保公司应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以确保担保金额的准确性。

(二)保证金管理不到位,风险缓释措施不力

按规定提取保证金是缓释信贷资金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保证金的管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担保企业存入银行的保证金,这属于银行管理的内容,对应于担保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存出保证金科目”。另一方面是办理担保贷款企业存入担保公司的反担保资金,属于担保公司管理的内容,对应于担保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存入保证金科目”。

就担保企业存入银行的保证金而言,根据各商业银行内部担保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担保机构原则上应有一定数额的担保基金或担保保证金存在农业银行并专户管理,担保基金或保证金金额一般不低于法人融资担保余额的10%。因此,应重点核查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可通过商业银行内部的账户系统,直接查看担保公司在该行的各类存款状况。重点核查保证金户的存款状况,核查担保公司是否在银行开立保证金专户,是否存在以定期或活期存款替代保证金的违规行为。特别是对于一些业务范围为全省的担保公司,保证金账户往往分散于发放担保贷款的各分支机构,要重点核查保证金是否由专门部门进行牵头管理,保证金账户金额是否足值,是否存在担保公司的准入和贷后管理前后脱节的情况。二是对于担保公司整体保证金的存放情况,可请同业协助调查或结合财务报表“存出保证金科目”及担保企业的担保金额,测算其比例是否达到10%的标准。

就贷款企业存入担保公司的反担保资金而言,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担保公司将被担保企业交纳的保证金纳入到“其他应付款”科目,而未在“存入保证金科目”中反映;二是将被担保企业交纳的保证金转为担保公司在银行的“存出保证金”科目;三是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担保公司向被担保企业收取保证金的随意性较大,存在少收、不收的现象;四是从被担保企业的贷款资金中抽取一定比例金额,作为担保公司在银行的保证金,这不但加重了被担保企业的财务负担,同时也弱化了担保公司的风险承担能力[1]。具体核查方法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核查担保企业“存入保证金科目”金额大小,看其与担保金额是否匹配。二是核查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的资金流向,看其贷款发放后,贷款金额是否存在按一定比例(如10%),回流到担保公司账户。

(三)未按规定提取风险准备金,风险补偿能力弱化

担保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健全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是担保公司应对赔付风险、保障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担保公司的损失风险补偿机制主要包括政府补偿、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主要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及担保赔偿准备金,《办法》明确规定了提取方法。同时,《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5号)对担保公司风险准备金税前扣除及转为当期收入也进行相关规定。部分担保公司错误理解了以上规定,直接将风险准备金的应提取金额作为风险准备金的当期余额,少提风险准备金,隐藏较大经营风险[2]。针对以上风险点,在实际审计核查过程中,根据财务报表,直接按《办法》规定进行测算,看其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四)超比例担保,集中度风险较高

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行业、地区、客户集中度越大,越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和企业经营周期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办法》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0%”。值得注意的是,该条款不但有助于规避担保公司的单户及关联企业贷款的集中度风险,而且还能有效控制担保公司股东之间的关联担保规模。因此,在具体查证过程中,除核查单户及其关联方是否超额担保外,还应重点核查担保公司为其股东的担保金额是否超比例。同时,《办法》还规定了担保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的范围和额度,应核查担保公司“短期投资”及“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看其是否满足相关投资范围,以及投资总额不高于净资产的20%的要求。另外,还应关注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的品种和期限,虽然《办法》并未禁止担保公司办理1年期以上的项目贷款或固定资产贷款担保业务,但商业银行对担保公司的准入一般都要进行年度复核。因此,固定资产或项目贷款的贷款期限与担保公司资格准入年度复核制之间就存在矛盾,一旦担保公司担保能力出现问题,年度准入复核达不到要求,将对银行贷款资金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该控制担保公司担保的中长期贷款以及固定资产和项目贷款占比。同时,某些具有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为扶持某一产业发展,其担保的贷款企业主要集中于某一行业,如林业、牧业等,其股东也主要来源与这一领域的企业,这本身就是一种较大的集中度风险,商业银行应审慎核定该类担保公司的担保额度。

(五)违规经营,参与民间融资或从事违规放贷业务

担保公司违规经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金的来源不合规,具体表现是注资不实,通过民间借贷、短期融资等手段筹集资金。另一方面是资金的使用不合规,具体表现是违规发放贷款或进行高风险领域的投资,偏离担保主业。如某些担保公司向部分企业发放“过桥贷款”或直接将资金借给股东或其他企业使用,以上这些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金融秩序,同时也削弱了担保企业的风险代偿能力,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安全[3]。针对以上风险点,应重点核查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重点关注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规模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匹配程度,看是否存在违规非法集资行为。一般来说,担保公司的流动资产主要来源于注册资本金,如果流动资产数额巨大,且在较大程度上来源于流动负债的话,这时就要引起关注,需要查看会计附注的应收及应付等相关科目,并调阅该担保公司在银行的资金账户往来明细,看其是否存在与企业及个人较大金额、较频繁的资金往来情况,对于往来较为固定的企业及个人账户,还应继续追查资金来源(有可能为过渡账户或用于非法集资的资金归集账户)。对于个人账户,还需留意其是否为担保企业法人及高管人员或是银行员工的账户,以此核查担保机构高管及银行员工有无参与非法集资行为。二是要对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进行审计,重点关注与担保公司相关的“还旧借新”贷款的资金走向,审查还款资金来源和贷款资金去向,看担保公司是否存在向企业发放“过桥贷款”的行为,以此掩盖贷款企业经营风险,从中牟利。

三、源自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及其防范

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的上述问题隐藏较大的风险。一是信用风险。担保公司抽逃、虚增注册资本,减少了自有资金,变相增加其担保放大倍数,降低了担保贷款的安全系数;向贷款企业发放“过桥贷款”,掩盖了贷款风险。二是法律风险。担保公司违规经营,参与民间借贷等行为严重违反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面临监管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被吊销经营许可证及营业执照,将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及风险追偿造成不利影响。三是声誉风险。部分担保公司担保贷款被少数股东及高管人员操纵,有可能出现牵涉面广、额度巨大的冒名贷款和多人承贷一人使用问题,使担保公司沦为少数人从银行骗贷的融资工具,一旦资金链断裂,贷款集中形成不良,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最终不仅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当商业银行向众多名义上的借款人采取强制手段追索债务时,可能引发群体纠纷,影响社会稳定和商业银行的声誉。四是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员工参与担保公司及贷款企业的资金往来,极易诱发道德风险,形成内外勾结骗贷案件。商业银行可采取如下措施,来有效防范上述风险。

(一)严格资格准入,优选合作对象

建议商业银行按照《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行内相关担保管理制度。同时,要认真做好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清理准入工作。认真调查、审查,从严把关,对违规经营的担保公司要求其限时整改,否则减少其担保额度,提前收回贷款,直至终止业务合作。优先选择成立时间较长、规模较大、资质和信用良好、管理健全的担保公司作为合作对象,并审慎核定担保额度。

(二)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动态管理

一是按照担保公司业务开展的区域范围,严格落实管理层级及职责。对经营范围为跨区域的担保公司应明确牵头管理机构,认真进行贷后管理,逐 户建立日常管理台帐,及时掌握担保公司的资本金、对外担保、单户贷款担保金额、保证金状况、担保贷款风险(下转第64页)

(上接第61页)形态、风险代偿等情况,严格按制度对关键指标进行监管,及时预警风险。二是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加强与金融监管、政府金融办公室以及担保公司的日常联系,动态掌握担保公司的日常经营情况,加快信息传递,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督促担保公司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严格计提风险准备金。三是建立完善的担保机构评价制度。对担保机构实行动态名单制管理,若出现不利于商业银行贷款安全的因素可提前收回贷款,并终止担保合作。四是严格保证金账户管理。严格执行保证金制度,对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要逐一落实保证金,按规定比例在保证金专户足额缴存。五是按规定严格控制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的担保金额比例降低集中度风险。六是在与担保公司的合作过程中要合理分摊风险,对担保公司分摊额度之外的剩余风险部分要求借款人追加抵押或其他担保措施。

(三)全面调查摸底,理顺债务关系

对于部分担保公司担保贷款资金流向异常,多次转贷、以贷收贷后,可能导致债权债务关系严重紊乱等情况,商业银行应对这类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进行全面检查清理,逐户上门调查对账,摸清借款人真实借贷情况及生产经营情况。对冒名贷款、多人承贷一人使用、甲贷乙用的,与资金实际使用人重新落实债务。

(四)加大处罚力度,严防道德风险

对参与担保公司及担保贷款企业资金往来的商业银行员工,要进行认真排查,对充当资金掮客、直接或间接参与民间融资、掩盖担保企业经营风险等行为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起到警示作用,严防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建明.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业务风险与管理[J].中国农村金融,2011(21):52-55.

第3篇:审计理论方法范文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aroundthecomputer)发展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throughthe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withthe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网络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凭借其特有的高度渗透性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审计理论基础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同时,随着审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观念、素质以及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审计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引入审计理论基础的范围,并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审计环境的互动性。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审计领域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审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审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审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因而能否与审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充分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如上述,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通过感染、借用、移植等方式的渗透,使审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审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审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审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巩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多种学科理论会广泛地渗透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如企业再造工程、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等也都将广泛地融入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发展性

纵观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到,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需求者对审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审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审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

(三)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审计理论基础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直接引入)、借用(间接引入)、感染(相互影响)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审计理论,大大地促进了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互渗透性。

(四)质量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质量性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审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保证审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审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的能力。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结合而成的客观存在,它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审计领域内支撑审计理论的纯审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审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新内容

(一)信息技术学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科技领域,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兼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应用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slaw)。这些理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审计领域之中,与传统的审计理论进行不断地分化与组合,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不断的扩张。

(二)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审计”(ForensicAuditing)这一特殊的审计发展分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企业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审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地审计判断、合理性分析,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诉讼审计通常涉及到对审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对审计要情、审计情况加以陈述、以审计结论甚至审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三)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

在与审计理论基础进行交互渗透时,经济学理论将许多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大量引入到审计理论之中,为广大的审计学者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审计问题,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改善审计信息以及完善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思路。同样,由统计知识、数学方法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人员面临的是被审计单位非常繁杂的经济数据和资料,通过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经济模型,运用数学工具来考察和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护广大信息需求者合法的经济权益。

第4篇:审计理论方法范文

[关键词]审计理论结构;审计目的;审计环境;审计风险

审计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审计”这一客观事物中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审计无理论”的观点是片面的。审计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收到预期的效果。进行审计理论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审计实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无法离开审计理论要求,故有必要首先对审计理论要素进行探讨。

一、审计理论要素

莫茨和夏拉夫在《审计理论结构》(1961)中主张审计理论结构应是在审计概念基础上制定程序和标准,其关系呈现锥形,概念处于锥顶,程序在锥底。这里,审计概念的建立非常重要。两位学者提出的审计中心概念有:证据应有的审计谨慎、公正表达、独立性、道德行为并指明审计概念并未仅此而止。这一开拓性著作设计了审计理论框架,后人论述审计理论几乎都是在他们所奠定的基础上进行,该著作被誉为审计理论第一座里程碑。

1978年,C.W.尚德尔发表《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发展了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认定以下五个基本要素为审计理论的基本点:公设、定理、结构、原则、标准。

《蒙哥马利审计学》第10版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审计理论的五个要素,但未描述五要素的相互关系:审计目的、规则或标准、公设、概念、技术。

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在其著作《外部审计学》中用一系列的审计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表述审计理论,强调审计目的、审计标准、审计公设、审计技术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从诸多学术前辈对审计理论要素的研究可以看出,有一些要素是他们共同认为重要的,即概念、标准和公设,其中莫茨、夏拉夫的观点提供了审计理论研究指导性的依据,而蒙哥马利审计学提出的五要素更为确切,安德森的贡献在于将一系列审计概念及其关系描述出来。在此,本文提出对审计理论要素的看法,以供探讨。

无疑,理论研究会受到当时主客观条件限制。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极富前瞻性,但其作用是指导性的,我们只有从发展的角度来学习和体会,才能科学地开展审计理论研究。本文认为,随着审计实务内容、方法的不断发展变化及人们认知程度的提高,审计理论内容也应不断扩充、更新。审计理论的要素应包括:1.审计目标-审计目标具有阶段性,并保持一定时期和稳定性。审计目标有总体目标的特定项目目标。2.公设-是不能直接证明的。对一门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现一般称假设。3.概念-每门学科的不同方面都有一般化的概念,它们与公设一起来源于观察和实验。4.规则-或标准,是关于主体素质或实务质量的要求,一般又称为准则。5.技术-包括不同形式的证据和取得、评价、鉴定、综合证据的方法、程序。6.环境-是主体之于客体审计行为的周围主客观条件。7.风险-由于主观或客观条件形成的,潜在并随时可能发生的损害或损失,包括名誉及经济诸多方面。8.审计报告-是审计结论的书面载体,涉及报告发表意见的种类、形式、内容等。以上八个审计理论要素是在蒙氏论述基础上的拓展,增加的环境因素是因为审计理论的研究不能不研究审计环境,审计成因基于环境的客观要求,审计发展的动因又在于环境的发展变化,脱离环境的审计理论研究是形而上学的做法,是非科学的。

将风险列入审计理论要素是客观现实的需要,现代审计风险确定评估模式及理论依据是现代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审计风险对于审计实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审计报告是审计师表达审计意见并公之于众的书面媒介,因此审计报告的形式、内容乃至审计报告中的用语会影响其使用者能否正确理解审计报告,从而影响审计信息的有用性并为审计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

由于对审计理论要素的认识存在分岐,国内外学者所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也有较大差异。日本学者三泽一在其著作《审计学》中按会计对象描述审计理论的结构,而非就“审计一般”来建立结构,他认为有些问题要把会计理论同审计理论结合才能解决,只有把会计领域和法律领域中各种各样问题同审计结合起来才能使审计理论结构系统化,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其优点在于认识到财务审计以外领域的审计发展。加拿大学者安德森认为,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协调一致的概念框架以确定达到既定审计目标所必需的审计程序(及范围),他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以审计目的作为出发点,具有现实意义,只是有些要素关系颠倒,影响了理论结构的指导作用。我国学者对审计理论结构问题也做了大量研究,几种典型观点有:

1.审计本质导向理论结构,大致可描述为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原则审计准则程序方法报告。

2.审计假设导向理论结构,大致可描述为审计假设审计原则审计概念审计准则审计规范程序方法报告。

上述国内外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各有千秋,但存在一个共同缺陷是与审计社会环境相脱离,未能反映审计理论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事实上,审计环境影响着审计实践,同时渗透于审计理论的各个方面,理应在审计理论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根据前已提及的审计理论要素,本文提出以下审计理论结构。

1.将审计的社会环境纳入审计理论结构图中,表明审计产生于社会环境的客观需要,并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的虚线图表明审计理论结构的各个要素都处于社会大环境之中,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之所以用“圆”的图形表示环境,说明在每一个时刻上均保持相对平衡状态,与辩证法中运动与静止观相符。尽管社会环境内部不断运动变化,但可以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对之进行研究。审计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公众对审计行为的客观需求,同时审计师自身的实践活动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其他诸如政治、法律、历史、自然地理、人文等因素对审计的影响或约束,亦构成审计的社会环境。

2.审计目标直接反映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客观需求决定了审计目标的确立,并受到审计行为职能技术条件的制约。因此,审计目标是审计与环境间的桥梁,起到联接双方的作用。以审计目标为起点建立审计理论结构,是现实科学的选择:符合逻辑学,审计目标是一切审计实践活动的中心;符合系统论,审计目标是指导和制约审计行为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审计行为的衡量标准。审计目标是制定审计原则、准则以及程序,解释审计方法、技术、程序的依据,有助于排列其他系统组成要素;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能增强审计理论的实践法,丰富审计理论的发展,推动审计理论日趋完善。

3.审计假设和审计概念来源于审计执业人员在长期实践中获得的常识。假设具有:A同一性,即体系中的命题应与其他命题相一致;B贡献性,通常被解释为演绎的前提,用于推理;C排他性,两个相矛盾的命题,不可能都是真实的,故永远不能纳入同一体系;D独立性,假如命题是从某一既定假定中推演出来,那它就是一个定理,是一项必然的事实,而不是一个新的假设。审计假设的提出应符合现实的要求,并在理论研究中占重要地位。概念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独立性、职业关注、审计证据、公允反映、职业道德、审计风险、审计责任等,这些概念贯穿于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的各个方面。从审计假设和审计概念延伸出去,再联系审计实务,可以推衍出审计职能等基本理论。

4.审计准则以审计假设和审计概念为源泉,审计原则是审计实务中有普遍联系的常规,两者经审计职业界总结提炼而成。审计准则是审计理论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是衡量审计行为质量尽度,是实施审计程序应达到的标准;审计原则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是审计工作中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规律的反映,如独立性原则、保密原则、职业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充分提示原则。此外,在审计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在审计准则的制定中应体现审计原则的精神实质,因此,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有层次上的差别,是衡量审计目标完成情况的尽度。

5.期望差距是社会公众对审计职业的要求与审计师自身提供职业服务范围能力之间的差异,期望差距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法庭判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审计风险与应有职业关注、审计责任密切相关,且贯穿于审计过程始终,主要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高度的风险意识是审计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提高审计质量是降低审计风险的最根本措施。

6.审计技术主要与审计证据相关,涉及取得证据的方法、程序,以审计目标为确定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审计目标的实现。证据理论是审计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过程实质是一个收集、评价和鉴证审计证据的过程。审计师依照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要求,根据取得的审计证据与既定标准(如公认会计原则)对比,形成审计报告。

第5篇:审计理论方法范文

一、审计理论和实证理论的相关性分析

审计理论是来源于审计实践,并在审计实践中得到检验,同时又不断在审计实践中修正与完善。因此,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通过实践将客观的、合乎逻辑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容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审计理论体系按理论研究的性质,可分为两个层次: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二者各自具有不同特点。

审计基础理论是研究审计本质、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即能揭示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科学水平决定着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其主要特点:1、研究对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2、研究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性问题;3、研究功能的长远性和战略性。

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也就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审计应用理论可以使审计基础理论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密切,新的审计基础理论概念更易于在审计实践中贯彻落实。其主要特点:1、研究对象的具体性和特殊性;2、研究目的的针对性;3、研究性质是具有实践性、专业性和服务性。

随着实证研究方法的传播和发展,中外审计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到随着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实证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审计理论研究中,并在审计理论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证理论是19世纪30年代由孔德在其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的,它所奉行的实证主义只承认存在的事实,一切关于事实的概念都要以经验的实证材料为依据。实证理论的特点:1、实证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要从现象与事实中发现和揭示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并对造成这种规律的因素进行检验,进而对现象与事实做出合理的解释、预测;2、实证研究方法对理论的选择重视其可证实性,要求其转化为具体可检验的假设;3、强调价值中立;4、实证研究是一个从经验向理论推演的逻辑实证过程。

实证理论概念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在会计文献中,在此之前绝大部分会计文献都属于规范性的,强调的是如何限定会计,而不重视以实证的方式去验证这些限定所依赖的重要假设。但是,实证理论并没有及时在审计理论中得到发展,尽管其时首倡审计理论研究的莫茨和夏拉夫认为,“数学法并不适用于审计学,除最简单的模型以外,在审计发展的现阶段,建立适应于审计学的数学模型是不可能的”。但审计本身毕竟就是一种实证性的行为,而且时过境迁,审计理论研究必须引入以数学法为主的实证理论。

二、规范性研究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局限性

规范性研究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目前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主要形式,它在解释国家有关审计政策和制度、制定审计规范,以及规范审计实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审计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审计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然而,规范研究如果仅用一些抽象的范畴去演绎未知,就不可能得到能够正确指导实践的理论原则和操作原则,其可靠性就受到质疑。规范性研究的局限性:1、以规范性的演绎法排斥实证性的归纳法,使审计理论研究从理论走向理论;2、以哲学抽象代替辩证分析,导致了经济业务活动中大量存在的具体问题难以在现有审计理论框架中得到解释,使审计理论缺乏解释能力和现实意义;3、审计理论的研究跟不上我国审计实践飞速发展的步伐,我国当前审计基础理论相对薄弱,滞后于审计实务,而导致改革缺乏坚实的理论,步履维艰,难以整体规划;4、审计理论研究成果与审计实践需要有脱节现象。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审计理论体系,提高审计理论的科学性,应对不断运行的审计过程进行多层次实证研究,力求在复杂的环境下探索新的审计体系。

规范研究所形成的理论,由于受观察角度与范围的限制,其要素之间往往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甚至发生矛盾。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在对审计理论进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应该采用实证法进行研究。这是因为:(1)规范性审计研究以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为前提,进而进行演绎推理,得出衡量审计体系的行为标准。对审计理论采用实证性研究,它没有削弱规范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相反,在某些方面可弥补其规范性研究的不足。它可将审计体系构建于实际观察结果的基础之上,而并非个人的知识、经验或判断,它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分析数据,在研究手段上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而且其他人也可用同样的程序和方法对研究结论进行验证。因而,它得出的理论解释和建立的模型更具有可信性。(2)有利于解决审计体系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经验式研究、名词之争的问题,使审计理论源于实践又直接用于实践,尽快形成统一实用的审计理论,改变人们对审计的看法,促使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审计研究的理论成果,从而更好地推进审计的发展。(3)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审计理论面向审计实践,进行现实问题的研究。按照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森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所提出的要求,要使理论具有说服力,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关于现实世界的前提,应该以可观察的现象一致为依据。(2)各种理论说明的相互关系,应该就其合理的一贯性予以检验;(3)如果任何一个前提是以价值判断或无说服力的经验检验为依据的,其理论结论或经过检验的假设应受到独立的经验检验。”

三、实证理论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必要性

我们可以看到实证研究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已经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可以说,实证研究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甚至是一片空白,大多数审计理论工作者对审计的基本问题采用规范性的描述法。规范研究者主张,在审计理论研究过程中应坚持特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即立足于对现有审计环境、审计惯例的分析,从中抽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将其作为构建审计理论的前提。而实证审计理论工作者则认为,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事实与价值、手段与目的是分离的。正如瓦茨和齐默尔曼在《实证会计理论》中所言:“理论只是提供一种限定所必需的两个因素中的一个:特定行为对各种变量的影响;使用者提供了另一要素:目标以及反映变量对目标影响的函数”。他们坚持客观的经验调查,排斥非理性的、功利性的价值判断,主张像自然学那样,以仔细、客观地观察一个实验或一定时期所发生的事实而获取的经验为依据,来构建科学性的审计理论。

审计本身就是一种实证性的行为,采用一定审计程序所搜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报告的出具是否真实、合法。从审计的全过程来看,实证理论应该作为审计理论的重要依据,但是在我国的审计理论研究中对实证应用很少,导致了审计结果不准确、审计理论滞后。缺乏对实证理论的重视,主要是对于实证理论的可行性缺乏信心,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而且实证研究会加大审计理论研究的成本。但是,实证理论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应用是完全必须的。下面从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和审计规范三方面论述其必要性。

1、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结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它对其他要素起决定和制约作用。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实际具体目标。实证理论在审计目标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可以通过实证研究确定审计目标。审计总目标是适应不同的历史时期而不断发展的,可以通过对于各时期的审计需求的实证研究确定总目标,这需要社会整体范围的实证研究,包括对政府、中介、客户、企业等各方面的实证分析;审计具体目标则是根据总目标制定的,而具体要怎样确定也可以通过实证方法进行适当确定。

2、审计假设是为实现审计目标而建立的前提条件。审计假设是指面对多变的审计环境的影响,从实现审计目标出发,对审计实施的一些前提所做出的合理设定。由于审计的内容多样性和审计分类的不同,各个不同性质的审计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审计假设,没有使用于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审计假设,所以要提出正确的审计假设即必须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进行实证分析。

第6篇:审计理论方法范文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持续丰富发展。目前学术界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来源、?热菁把由旆矫妫?多采用归纳演绎等规范研究方法。对审计模型的构建和理论验证等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而案例研究方法多针对企业应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和模型的情况。本文拟归纳总结上述方法在技术创新审计方面应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在该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1 规范研究方法的应用

1.1 在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研究方面的应用

陈劲等(1997)对技术创新审计的思想概念、理论模型,以及审计工具的内容准则、使用方法和应用结果进行介绍并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在实际应用中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审计工具作相应修改等结果。得出结论:审计工具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现状进行全面评估。

陈劲等(1999)通过比较归纳管理审计、高标准定位、技术创新测度以及技术创新审计理论,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其理论来源进行推理,作者认为技术创新审计包含与审计对象有关的模型、关联问题和应用过程。

卢宁文等(2009)结合审计理论,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汇总解析创新型企业的工作目的和具备条件。并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把过程审计和绩效审计纳入创新审计的具体内容之中。研究表明,审计工作可以准确反映创新绩效信息,为企业提出管理措施。

由上可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从思想启发、比较分析、差异性等多个角度对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进行研究时,大多使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由研究假设和目的出发,从中推导出为审计工具实际应用提供依据的合理原则和程序,对创新审计理论进行归纳分析。

1.2 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结合方面的应用

张炜(2007)归纳技术创新理论、审计理论,对创新型企业评价基准进行研究。结合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及模型,定义相关操作性概念,采用演绎推理方法构建全面创新评价标准的“创新输入―创新过程―创新输出”因果关系概念模型。

廖雅等(2010)解读技术创新管理的现状,假设了技术创新审计概念的完整体系。采用系统工程法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概念模型。以划分各级创新利益关联方为前提,并结合技术创新管理概念相结合演绎推理,提出企业推行技术创新审计时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黄益等(2015)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有关问题进行调研。结合价值链分析理论演绎推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工作,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框架。结论为结合价值链理论可以促进审计管理理论的完善与进步。

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规范研究方面大多采用演绎推理、逻辑推理的方法。从普遍性原则出发与其他研究相结合将理论进行延伸,演绎推理出个别的研究结论。研究人员以各自既定的价值判断为根基,力图推导出逻辑最优的审计模型,对于技术创新审计相关理论延伸的建立进行讨论。

2 实证研究

齐萨等人(1996)提出假设并构建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他们采用数据档案研究和实证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现有资料作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整理工作,设计审计的方式方法。结论表明该工具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能够真正发挥审计积极作用。

马宁等(2000)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审计内容及准则。并采用技术创新的学者理论测试(α检验)和技术主管人员工业测试(β检验)对以打分卡为形式的审计准则进行验证,对相关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这一框架基准合理且具有可行性。

陈劲等(2002)对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统计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主要障碍因素采用因素分析。并将符合审计条件的企业的三类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行汇总均衡,求其相对比值。验证了它们之间的高度相关性。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实证研究方面,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描述统计分析等方法。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变量、指标等角度对建立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进行检验,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注重对相关理论的验证,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解释和预测审计现实。

3 案例研究

李飞宇等(1999)以杭州锅炉厂为样本进行个案研究。采用齐萨等人提出的创新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对锅炉厂的技术创新过程开展区域试验。研究表明检测指标体系评价能力突出,锅炉厂技术创新源等方面做的很好而消化吸收等能力不足。

陈劲等(2006)建立适应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的SPRE模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浙江某集团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审计评估,积累模型应用经验。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指标还有些不足,需要改进完善此模型以及创新体系结构。

张炜等(2009)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区域范围内的三家创新型企业作为样本进行试验性应用,实证检验了全面创新审计模型和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此项创新审计工具和操作流程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和动态过程的效果。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案例研究方面,大多采用将审计模型工具与企业实际运行相结合的方式检验其应用效果。体现了案例研究独特性、归纳性以及对客观事实全面而真实反映的特点,可增强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案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创新审计(包括所采用的技术、程序、系统、方式)本质的可能性。

第7篇:审计理论方法范文

一、现代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历史发展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应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审计理论的研究亦是如此。构建一个科学的审计理论框架,是审计理论研究系统需要,是审计学科趋向成熟的表现。本文主要探讨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理论结构模式。何谓审计理论结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秩序,也就是各要素之间在时间或空间上排列与组合的具体形式。审计理论作为一个系统,自应有其组成部分(要素)及各组成部分(要素)的组合方式。也就是说,审计理论结构是由构成的诸要素组合而成,而且诸要素之间有着合乎逻辑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意义何在?按照安德森(r.j.anderson)的观点,“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首尾相应的概念结构以决定实现既定审计目标必需的审计程序。审计理论还提供一个评价与改善现行实务与程序的框架结构。”为此,审计理论必须有一个框架结构或结构体系,即审计理论结构,它是我们指导和评价现行审计实务的依据。研究审计理论结构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二:一是构成审计理沦结构的要素有哪些?二是诸要素的内在联系,也即确定诸要素各处哪一层次?审计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是1961年莫茨及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philosophyofauditing)。WwW.133229.coM他们认为:“审计是有理论基础的,在审计行为活动的背后,存在着一整套基本的假设和完整的概念体系。”他们以哲学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八项审计假设和五个基本审计概念(即证据、应有审计关注、公允表达、独立性、道德行为卜构建了由哲学基础、假设、概念、规则及实际应用五个要素组成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1978年尚德尔(charle,w.scholdl)所著《审计理论拟theory。fauditing)一书中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与莫茨及夏拉夫的模式相近,他则是从语义哲学、传播理论和思维心理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为“审计假设一审计定理一审计理论结构一原则一标准”这一形式。尚德尔的创新在于:(l)从假设中衍生了“定理”这一要素;(2)将说明理论结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结构”作为一个要素。他更注重审计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审计是一种旨在确立某种标准之遵循情况,进而表达意见或判断的人类评价过程”。1977年,安德森在《外部审计))(theextemalauditing)一书中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由6个要素组成:审计目标一公认审计准则(gaas)一审计概念一审计假定一审计技术方法一审计过程。安德森的贡献是,以目标为基点建立审计理论结构,并将目标的要求与作用延伸到实务即“审计过程”之中,形成了首尾相应的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tomlee)与戴维•弗林特(dav记flint)两人的观点基本相似,但与以上模式均有不同。

汤姆•李于1984年提出的模式由3个要素构成,即“本质与目标一假设一概念”,而弗林特于1988年提出的模式为“本质与目标一假设一概念一标准”。这两个模式的共同点是以审计的本质为出发点来构架审计理论结构。分析上述学者的观点,我们可大致将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模式;(2)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模式;(3)80年代中期以后,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模式。应该指出,上述各个时期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在历史上各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我们研究现代审计理论模式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今天的审计理论建设角度分析,上述模式似各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莫茨及夏拉夫是审计理论结构模式的奠基人,他们以哲学为基础提出了理论结构诸要素,直到现在仍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其影响是深远的。但是他们把各门科学的共同方法论—哲学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第一个层次要素,似失之过宽,而且其模式要素中没有列人审计目标、审计本质,也没有论及审计环境的影响,这些是他们所提出模式的相对不足之处。安德森的审计理论模式中提出了以审计吕标为基础引列其他诸要素,较之葛茨及夏拉夫的模式有新的发展,但是,他把审计假设这个重要的前提性因素列在审计准则及审计概念之后,逻辑欠严密。20世纪80年代汤姆•李与弗林特的模式都从审计本质出发引述其他因素,把审计本质这个因素列为模式之首位,是有贡献的,但是他还没有把模式诸因素置于社会环境中去进行考察。

二、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结构的影响审计理论结构与其他学科理论一样,受到环境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有:资本市场发展的全球化、一日千里发展着的信息技术、注册会计师面临着日益增加的诉讼风险环境等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这些环境发生变化,均会对审计理论结构诸要素产生巨大的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全球化,包括资本利率、货币汇率的波动,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的国际范围内的流动和产品更新换代、企业淘汰的加速。这些全球性环境因素,对企业的产品营销、成本、利润均会发生巨大影响,而作为鉴证、评价、判断企业经济活动的审计,必然在其本质、目的、假设、概念及标准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审计的理论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信息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市场、企业经营方式和产品的更新、人们的消费及储蓄方式,也改变着审计本身,即审计工作的电脑化。时至今日,审计工作中收集、分析、抽样、判断和报告都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不仅利用计算机制订审计计划,储存工作底稿,而且可进行实时审计,保证客户的系统产生可靠的实时信息,同时可监控企业的经济业务,找出与审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可以预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审计软件的智能化将会实现,这就可减轻或替代审计师的劳动。

同时借助发达的信用卡金融工具和网络保密及识别技术而蓬勃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活动,已使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要求企业能够根据某种要求,立即执行某种任务,建立或解除某种人事或商务关系,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大,从而对中介机构的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充分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必然推动审计技术方法的革命,从而影响审计理论结构。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已成为最主要的一种审计。作为职业工作者的注册会计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无时无刻不处在潜在的职业风险中,一有疏忽,这种潜在的风险就可能转化为实在的风险,从而引起诉讼。以西方国家的注册会计师为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涉嫌的诉讼案例已成千上万,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人了诉讼“爆炸”时期。仅1993年,国际六大会计公司在法律诉讼及赔偿方面的费用就占总收人的19%。在中国,近10年来,先后发生的涉及审计诉讼的重大事件主要有深圳“原野”事件、北京“中诚”事件、浙江“尖峰”事件、山东“石油大明”事件、海南“琼民源”、四川“红光”和“东方锅炉”事件、甘肃的“银广夏”事件等。在验资业务方面,“全国已发生验资业务诉讼案件多达500余起,并仍呈上升趋势。”这些事例都涉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或经济责任,为此,已有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被撤消或受处罚。这说明诉讼风险对审计已产生重大影响,审计,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处在潜在的职业风险环境之中。注册会计师界也因势而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著名的五大会计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一种新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我们可以看到,新的审计模式、方法或程序的采用,无不是职业界因日益变化的商业环境、审计环境而作出的反应。除上述各种主要审计环境外,审计还受到哲学、政治制度、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文化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可见,研究审计理论结构,必须置于审计环境中进行考察。近几年来,国际及我国的审计学术界都开始重视审计环境问题。中国审计学会曾把审计环境问题列为专题进行研究。西南财经大学蔡春博士撰写的《审计理论结构》论文中着重阐述了环境对审计理论的影响;胡春元的博士论文《审计风险研究》也强调审计环境与审计理论诸要素的关系。

三、审计本质在审计理论结构中的地位前已述及,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审计学家汤姆•李和弗林特分别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中,均以审计本质与审计目标为起点构建审计结构模式。这里拟对审计本质在结构中的地位进行论述。审计本质是一定社会环境或条件下,审计在达到审计目标、实现其职能后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它反映了社会对审计的客观要求,是人们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对审计的认识。由于人们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观点不同、研究的方法有异,所以审计本质的理论从传统的查账论发展为信息论、论、保险论。传统的查账论只反映审计工作活动的特征,未能反映审计的社会需求,也没有把审计置于社会环境中来考察,所以查账论不能反映审计的本质。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审计的本质有了新的思考,信息论是其中的一种。以信息论为主导的审计本质理论认为经过审计后的信息,可提高其可信性,可使投资者依据披露信息决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从而做出理性的决策。论认为: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形式下两权分离的深人发展,投资人、债权人和管理人员之间必然出现较多的利益冲突,为了促使股东和管理人员利益最大化,就产生了股东(委托人)委托外部审计人员对管理人员(人)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的需要,而同时,管理人员也需要外部审计人员通过审计鉴定其业绩报告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于是,论便应运而生。

这一理论认为,审计既代表财产所有者又代表财产经营者,它是两者的共同需求,审计的作用在于可促进股东利益和公司管理人员的利益都达到最大化。如前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面临着的职业风险日益严峻,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都期望把企业的财务报告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并愿意从自己的收人中支付一部分费用来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进行审计,并把这部分审计费用视为保险费用。如果发生审计失职或疏漏而造成损失,审计人员依法就负有责任进行赔偿。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审计本质被视为一种保险行为,因而称为审计本质的保险论。以上所述的审计本质的信息论、论和保险论都是与社会客观环境相联系,把审计置于社会结构中作考察。只是由于考察的角度不同而提出不同的观点。尽管审计本质可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但是弗林特称,“作为一种近乎普遍的真理,凡是在审计的地方,必存在一种受托责任关系,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审计是一种确保受托责任关系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我们认为,社会经济是复杂的、多样的、经常变化的,作为审计本质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应该应用新的社会科学研究结构论的方法,把各种审计本质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四、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问题

1.审计目标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活动意欲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它是审计环境对审计系统要求的反应,也是审计系统满足审计环境的要求标准。审计目标的确定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是审计本质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互动的结果。也即审计目标的提出,是应审计环境的要求,同时受制于审计本质,不能超越审计本质来随意构建。所以,不从审计的本质出发,来理解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而形成的受托责任关系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就无法理解现代审计包括从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到政府审计,从财务合规性审计到管理审计的全部发展过程。正是因为需要评价的受托经管责任范围的扩大,审计目标从合法合规性审计拓展到现在包括合法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的多维审计目标体系。同时尽管审计目标响应审计环境的要求,作了扩展,然而这些目标均未偏离审计作为一种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这一本质。“传统财务审计是审核受托财务责任的完成过程及结果,管理审计是审核受托管理责任的完成过程及结果。”与汤姆•李和弗林特不同,我们认为,审计目标受制于审计本质,列为第二层次。审计目标是一多维的目标体系,可分解为财务审计目标、管理审计目标等。财务审计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查错防弊,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等;管理审计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评价企业管理部门、公共事业部门使用和管理受托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等。这些目标指导、制约和影响着审计理论结构的其他因素。

2.审计假设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它是联系审计目标与审计概念及审计准则等要素的中介。如何根据社会经济环境来构建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审计理论研究中,有些学者把审计假设作为论证指导其他要素的基础,如莫茨及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就是把审计假设列为审计理论诸要素之首的;尚德尔也是以审计假设为基础构建审计理沦结构的。我们认为,审计假设确实是审计理论结构中的核心问题,但应该是列于审计本质及审计目标之后的一个层次,因为是不可能依据审计假设来推导审计本质及审计目标的,如把它置于第一层次,就本末倒置,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

第8篇:审计理论方法范文

审计假设(AuditingPostulate或Assumption,也有的译为审计公设)间题由美国审计学者莫茨(P•K•Mautz)和夏拉夫(H•A•Sharaf)在其“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将审计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论述的著作”—《审计理论结构》〔注1〕一书中首次提出以来,国内外审计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审计假设包括哪些内容,即应当设立多少条假设;二是审计假设在审计结构属于哪个层次。 一、审计假设的概念及其特征 演绎推理方法是我们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建立理论结构需要运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归纳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我们从特殊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 什么是审计假设呢?在定义审计假设这个概念之前,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假设。 《韦伯斯特新国际辞典》对“假设(postulate)的解释是:(l)理所当然或不言自明的命题;(2)基本的前提或假设.[注2〕这一解释表明假设作为进行演绎推理的先决条件,其设立并不是为了证明自身的正确性。虽然它可能会在将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而被否定,但在被否实、被证实之前被人们公认为正确并接受,设立目的是为了推演其他的命题。 以上述假设解释作为属概念,加上种差,我们可以将审计假设定义为:审计假设是对审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尚未为人们确知或者无法进行正面论证的事物,根据客观实际的正常情况或发展趋势所作出的合乎事理和逻辑的判断,是人们从大量审计实践中抽象概括获得的理性认识.审计假设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客观性和可知性各种假设反映的事物首先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其次是可以为人们所认识的,可以通过人们的感觉感知其存在,只是尚未被人们确切地认识。审计假设来源于审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虽然没有被完全证实,但绝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 (二)公理性在审计理论研究过程中供演绎推理用的假设不需要另加证明,就可以为人们理解并直接加以使用。这些假设之所以不需要另加证明,主要因为:(”审计假设来源于审计实践,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可以感知其存在,并且它们本身就是己经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可以当作公理加以使用;(2)这些假设是由审计人员为了进一步的理论推导而假定的,本身就是由审计人员将审计实践中客观丰了的事物,通过调查研究,运用归纳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理性认识。 (三)抽象性、间接性和深刻性审计假设作为一种理性认识,由于它是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的抽象和概括,不是经验、事实等感性材料简单加总或堆砌,而是舍弃了事物个别的、片面的、非本质的特征因而达到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深刻性的特点。而且抽象程度越高、反映愈深刻,越具普遍意义。 二、审计假设体系成立条件 审计假设并不是唯一的、孤立的,而是由若干个独立的假设共同组成一个连贯一致的完整的体系。 这个体系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成立条件: 第一,合理性阐明审计经验事实的假设,必须合乎事理,不应与审计实践领域中已证实其正确性的理论相矛盾。审计假设不得与已知的和经过验证的事实产生矛盾。在已知的事实中,审计假如如果和其中的一个不符,那么我们就必须抛弃这个假设或者对其进行修改,直至提出新的假设体系以解释全部事实。 第二,独立性体系内的各条假设必须具有独立的意义,假设之间不存在任何一种形式相容关系,即各审计假设的外延不相同。反过来说,审计假设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假设都不能从其它假设推演而来。 第三,非矛盾性审计假设体系内各条假设虽然不能相互包含,但彼此之间并不相互抵触、相互排斥、相互矛盾,而是能够相互协调,互补融为一体。如果根据这个体系中推导得出的结论有相互矛盾的命题,那么这个体系中就必然存在互为矛盾的假设。其中一条甚至二条以上假设应当抛弃或提出修改。否则这个审计假设体系就是不完善的。 第四,可检验性各条独立的审计假设是无需证明的,但是组成一个体系以后,这个假设体系是否完善合理,其完备性应当在研究过程中或者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检验,即可能借助研究人员掌握的方法得到验证。 三、建立审计假设体系的必要性 在审计理论研究过程中,提出审计假设并由这些假设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审计假设体系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 (一)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审计理论是人们对审计规律的认识。早期的审计理论研究,都是局部性的,比较分散,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对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间题作出解释,因而是分散的、应用性较强的理论。理论上存在的局部性,甚至局部理论之间相互冲突性迫使人们进行反思,致力于消除局部理论的不一致性,使之趋于协调一致,将分散的研究成果贯穿起来,使之浑然成一体,具有内在逻辑严密性.审计理论研究要进入到具有完整体系这样一个高级阶段,首先必须找到一个将各分散的理论串联起来的纽带,即共同的逻辑基础。这个逻辑基础就是审计假设体系。因此可以认为审计理论研究要达到许多学科已有高度,就必须提出审计假设,建立假设体系。这是审计理论深化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确定或解除审计机构人员责任的需要根据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机构(第一审计关系人)接受财产所有者(第二关系人)委托或授权对财产受托经营管理者(第三关系人)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作出评价。评价、报告能否顺利进行,视其能否收集充分有效的证据、有无客观的评价标准、以何种方式报告等,即有无可遵循的原则与准则.而这些原则准则都是以一定的假设为基础而提出的。因此有无审计假设,这些假设能否组成一个完整体系,能否形成一些重要审计原则、一整套健全完善的准则,对第一关系人评价第三关系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履行情况的质量即审计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可见,确定或解除审计机构或人员的责任要求提出审计假设并将其组成体系。#p#分页标题#e# (三)建立有中国特色审计理论结构的需要 如前所述,国外在开展审计理论研究方面早于我国,并且在审计假设研究方面了得了若干成果(详见后述国外主要审计假设研究成果及其借鉴部分)。 对这些成果,合理的部分我们可借鉴参考,不足的部分应予扬弃,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套用以建立中国的审计理论结构。加强审计假设研究、完善假设体系、阐明审计假设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特色,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审计假设体系的重新选择国外对于审计假设的研究,始于美国的审计学者莫茨(R•K•Manut:)和夏拉夫(H•A•Sharaf)。莫、夏二人首次提出包括八项内容的假设体系以后,引起了各国审计学者对审计假设问题的重要,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莫茨和夏拉夫的研究成果,从有关专家学者提出的关于审计假设体系组成的各种观点可以看出,与国外同行相比,在审计假设研究领域,我们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 第一,借鉴国外审计假设理论过程中,抛弃了错误的部分,完善了其中不足之处,吸收了精华方面。 借鉴使我国审计假设研究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上。 第二,假设与其他审计理论结构组成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明确,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在提出假设以后,均相应勾勒了假设与其他审计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对审计假设进行了适当的分类,对假设的抽象在程度上有明显的提高。 在提出假设体系的具体构成和进行分类之前,首先必须明确审计理论研究过程中哪些方面需要提出假设。如果没有这些假设,就无法进行演绎。也就是说首先搞清审计基本理论中需要研究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必须有假设支持。笔者认为审计基本理论须研究的主要问题有:(l)审计产生原因;(2)什么是审计;(3)审计的目标;(4)如何进行市计即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程序,审计过种中可使运用哪些方法,如何确认或解释审计第一关系人(即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的受托责任。其次,明确针对上述四大类问题而提出的假设,按什么顺序排列从而构成合理的假设体系。笔者认为按以下顺序提出假设:(l)必要性与可能性;(2)本质;(3)目标;(4)原WIl;(5)准Wll。 然后按这个顺序针对四大类问题提出若干假设。应设定多少条假设视其假设能否满足推导出上述四大类问题诸概念而定,不要以条数多少为标准评价假设体系合理地与否。 据此,可以提出此下二大类6条假设:第一类假设:审计必要性假设与可能性假设,即审计存在假设。 审计必要性假设和审计可能性假设,说明审计产生的原因、审计本质、审计目标间题。这类假设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受托经济贵任关系存在假设 财产所有者(委托方)将财产委托他人(受托方)进行经营管理,以便在实现保值的基础上实现增值,以增值部分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导致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形成。委托方在向受托方交出财产经营管理权的同时,享有得以要求受托方按其意愿经营管理财产实现保值增值目标的权利,而受托方在取得财产经营管理以后,对委托方承担按委托方意愿经营管理财产并实现保值增值目标的义务。受托方需要定期向委托方财产经营管理情况及其结果。 2.正当怀疑假设 人们有一种不满足于已经谋利的经济利益而努力获取更大利益的倾向.人们都有一种维持既得利益、企业获取更大的利益和超利避害的要求。 因而委托方有正当、充分理由认为受托方报告的受托贵任履行过程及其结果不可能百分之百真实正确,可能存在由受托方过失引起的差错、损失或故意实施的舞弊行为.受托方是否全面有效地履行了受托经济贵任,只能由胜任第三者作出独立判断、评价。否则委托方、受托方将会陷入永无休止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论战泥淖不能自拨,影响对利益增长的进一步追求,与委长方、受托方目标相悖。 3.第三者具备执业所需的技能并保持独立假设 独立的第三者对受托经济贵任履行情况能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l)具备执业所需的技能。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过程及其结果,主要由会计人员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等规定反映在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一系列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如经济合同、管理记录等)中,评价者需具备生产经营、财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具备这些专业技能者就不能胜任受托经济责任屐行情况评价工作。 (2)保持独立性。具备执业技能的第三者接受委托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作出评价时,必须自始至终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处于超脱地位,保持精神上的独立,以保证判断的客观公正,做到不偏不倚,不偏祖任何一方,其评价结果方具有权威性,方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双方所接受。独立性包括机构独立、经济独立、无伦理关系三个方面的内容。 必要性和可能性类3条假设的提出为建立现代审计本质、职能和目标理论提供了前提.第二类假设:审计业务假设评价受托经济贵任是否得以全面有效履行这个基本目标确立以后,从逻辑上说,应当从理论上阐明审计机构如何接受委托、如何运用专门的技术与方法履行审计责任并向委托方报告审计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其结果.审计业务假设说明为什么要确立审计受托责任、如何履行审计受托责任、如何确定或解除审计受托责任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审计业务假设是形成审计业务理论的演绎前提.它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审计受托责任存在假设财产所有者(委托方)委托审计机构对财产经营管理受托者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真实性进行评价,委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立法授权委托,适用于国家审计机关;行政授权委托,适用于部门、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契约授权委托,适用于民间审计组织。#p#分页标题#e# 有关审计法律制定与颁布、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与颁布或者行政命令(指示)的下达、审计业务约定书签订,标志着审计受托责任关系的确立. 审计机构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承担与其职业地位相匹配的职业责任。 审计受托贵任成立,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没有审计受托贵任假设,就没有审计实践也就没有审计理论,特别是涉及业务方面的基本理论。 2.反映受托经济贵任履行情况资料可验证性假设财产经营管理者受托方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过程及结果,可以借助于数字和文字,按一定的方法(例如根据公认会计原则或准则、制度等规定)通过一定的媒介(包括用纸张印制的凭证、帐册、报表、合同等纸质媒介和磁盘、光盘等媒介)反映。反映于这些媒介的与受托经济贵任履行情况有关的情况,其真实性可以由审计人员加以验证. 3.在评价受托经济贵任履行情况过程中,是否应用科学方法是确定或解除审计受托贵任的重要条件的假设当评价受托经济贵任履行过程中,包括收集、整理、评价审计证据、复核工作底稿、审计期后事项、编制审计报告等方面,是否运用科学方法是确定或解除审计受托贵任的重要条件.审计人员能否对审计结果表述客观公正的意见,运用方法科学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审计方法按业务流程分为证据收集方法、证据整理方法、证据评价方法、工作底稿复核方法、期后事项审核方法、报告编制方法若干方法.方法的科学性标志为“公认”,即为大多数人所认可、接受并广泛运用.审计人员应用了一系列必要的“公认”的方法,其受托审计责任得以解除,否则,就需确定其应负的经济、行政或法律贵任。 设立这一假设有利于审计人员认识科学方法应用的重要性,提高其运用科学方法的自觉性,同时也为确定或解除审计受托贵任提供条件.

第9篇:审计理论方法范文

关键词:政府审计;产权法律制度;公共财政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21世纪以来,我国财政制度进入快速变革阶段,国家水平不断提高,产权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由此,社会各界对政府财务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政府审计的地位与作用也因此突显出来。政府资金的违规、违法使用行为在“政府审计风暴”之下不断浮出水面。然而,在经历了多次的“审计风暴”后,“政府审计疲劳”随之出现。针对新时期我国的经济与政治情况,如何发展我国政府审计事业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部门必须面对的课题。

西方国家也曾经因产权关系、产权法律制度、财政制度、水平、政府管理制度的变革而改革其政府审计,研究现代西方政府审计的变革有利于吸收经验教训,从而为我国政府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启示。19世纪末,美国进行工业革命,西方各项制度再次处于活跃变革时期,政府审计就此进入了现展阶段。而现代西方政府审计可分为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新公共管理运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管理,而且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政府审计。本文随后安排:第二部分介绍新公共管理运动前现代西方政府审计的状况,第三部分是关于新公共管理运动后现代西方政府审计的变革,第四部分是现代西方政府审计变革对我国的启示。

二、新公共管理运动前,现代西方政府审计的状况

近现代西方国家政府审计组织类型已经发展成“议会型”、“司法型”、“行政型”三种,其中“议会型”、“司法型”政府审计组织类型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有利于解决委托与关系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然而,不论是西方的发展还是公共预算制度、政府会计制度、政府审计制度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重要的分水岭。在20世纪之前,西方国家财政制度并未完整地体现出“公共性”、“法治性”、“归一性”、“非营利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在20世纪之前西方国家政府审计是接受了议会的有限“受托责任”,政府审计的范围受到当时政治、法律的限制,故其“法治性”也是有限的。

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开始前,西方政府审计是什么状况?一是英国的情况。英国国会在1866年颁布《国库及审计院条例》,1921年对《国库及审计院条例》进行修订,扩大了审计院长的职权范围:凡国家的一切收入与一切开支都要接受国家审计部门审计监督。直到1983年《国家审计法》颁布,英国的政府审计一直没有太大进展。期间,英国国家审计署也曾经进行少数的绩效审计,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而未普及开来。二是法国的情况。法国在1807年设立“审计法院”,政府审计因此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与独立性。进入20世纪后,法国审计法院的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在1947年因其工作人员被普通法承认为法官而实际取得司法性审计组织地位。三是美国的情况。美国从政府审计产生开始,其政府审计机构就处于政府内部——财政部之下。由于财政部对国会负责,尽管政府审计机构的设置一开始缺乏独立性,但政府审计已经具备“立法型”特征。192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预算与会计法案》强调了国家审计总局的权威性以及其直接对国会负责。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立法机构改组法案》使审计总局脱离总统机关,从而加强其独立性与权威性。

三、新公共管理运动后,西方政府审计的变革

20世纪70年代西方兴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新公共管理运动改变了政府审计环境从而改变了政府审计理论、政府审计目标、政府审计假设、政府审计方法、政府审计对象以及政府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等。

(一)政府审计理论的改变

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审计的理论研究缺乏深刻、系统的经济理论的支持,尤其是政府审计理论。新公共管理运动促使人们对政府审计的受托责任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国内外不少文献从制度经济学理论入手分析了审计(政府审计)活动的实质,比如利奥.赫伯特(Leo.Herpert,1979)认为,审计行为的关系是被审计人为了表明自己的受托责任已经履行而接受审计人的审计,而审计人是得到委托人的授权;瓦茨和齐默尔曼(1983)指出,会计审计都是产权变化的产物,是为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实施而诞生的。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支持着政府审计理论的改变。

(二)政府审计目标的变化

从审计史角度看,审计目标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查弊防错的审计目标阶段;查错弊和证明财务状况真实性的审计目标阶段;从查错弊过渡到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的阶段;以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为主要目标,查错弊为次要目标,同时非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也被拓展为审计目标,效益目标的审计逐渐受到关注的阶段。政府财务收支合法性与效益目标并重是出现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正是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对追求产出与效果导向的预算导致了政府效益审计大行其道。

(三)政府审计假设的变化

西方关于审计假设理论研究起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莫茨和埃及的夏拉夫。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效益审计推动理论界关于经济效益审计基本假设的研究。目前关于经济效益审计基本假设研究已经有不少成果,比如受托经济责任中存在经济效益方面的因素的假设;经济效益审计是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有效手段;经济效益审计人员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有效性存在正当怀疑的假设;受托经济责任的效益方面的因素是可以验证的假设;经济效益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胜任能力的假设。效益审计假设使政府效益审计活动成为可能,因此关于效益审计假设的研究还需要不断完善。

(四)政府审计方法的变化

传统审计方法是针对财务审计的,主要是账表核对法、盘存法、调节法、函证法、查询法、顺查法、逆查法以及一些统计方法。由于政府经济活动的非营利性,传统政府审计使用的方法比上述的还要简单。西方政府会计制度“企业化”的变革使得政府审计活动复杂化。不仅如此,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政府审计方法的影响还表现在效益审计方法上。西方政府效益审计方法比如文件检查、访谈、二手资料评价、问卷调查、行为观察、与被审计单位交流、与基准(内部)的比较、国际比较、案例、统计技术、向第三方或外部专家咨询、讨论、数据分析、专业鉴定、摄像等等。效益审计方法的特征体现出政府效益审计的复杂性,也反映出政府效益审计对公共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政府审计对象的变化

传统的政府审计对象受限于审计目标——查错防弊,其审计对象范围很有限。新公共管理运动后,西方各国审计对象虽然各有差异,但效益审计促使政府审计范围扩大,比如美国效益审计对象是对每个政府项目的资金流向和政府运作的高风险领域进行实质性的监督检查,并监督联邦政府的财政管理,开展范围广泛的效益审计和项目评估。英国效益审计对象主要针对四种类型:效益低下、浪费严重的领域;特定部门、重大项目、工程;管理活动;其他较小规模的检查。

(六)对政府审计人员素质要求的变化

传统政府审计人员只需掌握财务会计方法、技术、制度以及相应审计方法就具备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新公共管理运动后,效益审计对政府审计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效益审计不仅要对政府财务收支活动记录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还要对政府经济行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政府活动是否达到预定计划目标做出评价,对政府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进行分析,提供改进政府管理质量的相关建议等。这些都需要政府审计人员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与更强的综合素质。

四、现代西方政府审计变革的启示

现代西方政府审计经历新公共管理运动前后的两个阶段,其发展受到产权关系、产权法律制度、财政制度、、政府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其变革对我国政府审计事业的发展启示如下:

(一)提高政府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进入20世纪后,西方国家政府审计的发展主要是以提高其独立性与权威性为主。这主要是当时西方国家产权关系、产权法律制度、财政制度、水平所决定的。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大,我国产权关系、产权法律制度、财政制度、水平都表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审计的工作效率,我们认为提高政府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很有必要。其中首要的事情是定位我国国家审计的机构类型,从国情来看,我国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更适宜采用“司法型”而非“议会型”政府审计机构类型。

(二)完善财政制度与政府产权法律制度,提高传统政府审计工作的效果

从西方20世纪上半叶的政府审计史可见,公共财政制度的不完善致使政府审计未必有很好成效,比如美国在20世纪初才有公共预算制度,英国议会直到20世纪初才真正控制公共预算收支,财政收支缺乏完善的立法规范等。我国自1998年正式提出建设公共财政制度以来,入世后我国公共财政各项制度改革快速发展。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尤其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滞后,因此政府审计业务一直效果不佳。完善政府产权法律制度是提高传统政府审计工作效果的前提。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推动公共预算管理的深刻改革,政府产权法律制度也因新公共管理运动深入而不断修订与完善,政府效益审计因此得以长足发展。我国政府效益审计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绩效预算改革与完善的产权法律制度基础上。

(三)努力做好理论研究,促进政府效益审计的发展

在20世纪60、70年代,西方会计理论与制度获得快速发展并取得相当成就,这为即将到来的西方政府会计革新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理论与实践经验。而此时,西方国家私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创新也为新公共管理运动提供大量可供参考、引用、借鉴的理论、方法、制度。新公共管理运动促使人们对政府审计的受托责任的本质进行更为深刻的研究。政府会计理论、政府审计理论、政府管理理论的发展极大推动政府效益审计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也表现出“国际化”特征,从2001年开始政府会计理论的研究广受关注并取得不少成果。为了推动我国政府效益审计发展,理论研究工作还要不断深入。

(四)政府审计工作,需要更高素质的政府审计人才

西方国家政府效益审计的崛起极大改变了政府审计“受托责任”本质的内涵,改变了政府审计的目标、方法、审计对象、程序以及对审计人员组成与素质要求。现代政府审计的目标不再是简单的政府财务收支的合法性与真实公允性,还包括了效益审计目标。政府审计人员必须由具备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士组成,必须拥有更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我国政府审计人才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效益审计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会计史研究(第一卷)[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靳玉波.20世纪美国政府腐败及其反腐措施[D].山东师范大学,2002.

3.蔡春,刘学华.绩效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4.冯均科.审计关系契约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石爱中,胡继荣.审计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彭华彰.政府效益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