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范文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

第1篇: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范文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教育 高新区

1、人力资本的概念

所谓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认为,当代经济的增长、国家财富的构成,主要是人力资本带来的结果。我们改善人力资源的素质主要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力投资。可以说,区域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极为关键的因素,而教育是区域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其重要性不容置疑(赫克曼,2003)。

2、教育对西安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力资本,一种体现在人身上、以人的知识与技能表现的资本,在一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否定的。那么人力资本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按照西方教育经济学的观点,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对人力的投资包括用于教育训练的支出、用于卫生保健事业的支出、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教育主要来源于高等教育,当地教育的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区域内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传播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以及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殊历史使命。

由于西安高新区发展目标是要成为重要的研发基地和创新型服务基地,为了实现该目标首先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高科技人才做基础,那么西安高新区所处的西安市恰好有着雄厚的教育科研实力,它是全国科研教育、国防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位,我们可以利用西安地区丰富的教育资源,来为高新区培养和教育大量的人才,从而使人力资本为西安高新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教育对西安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育资源吸引了更多的企业落户高新区

由于西安高新区主要是以通过利用高技术的发展,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建立的是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因此它对人才发展的要求本身就比其它区域高,并且对顶尖人才的需求更高。西安高新区所处的地区恰好是我国科技实力比较强的地区,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并且各有特色,这些高校在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和提供科技成果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这对西安高新区的发展绝对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将会为西安高新区输送大量的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比如西北工业大学,它是我国唯一一所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科学基础大学,还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等专业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教育资源可以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专业性较强且素质较高的高科技人才,这些高校每年研究出来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高科技企业正是看重了这里众多的高校资源才选择落户西安高新区。

2.2 教育是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是发展高科技产业,那么它的两大支柱肯定是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而其中人力资源又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人力资源根本就谈不上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都与教育密切相关。这就意味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区域创新对知识资源要求在质和量上的双重提高,要求作为高智力发展和创新重要发源地的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责任。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流向,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沿海发达地区、大都市和培养学校所在地。由此可见,企业所在的城市如果是大学密集地区或发达地区的大都市,就有可能比其他地区的企业优先得到高素质人才。西安高新区正好符合这样的原则,它所处的地区,是大学的密集地区,这样可以为高新区提供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从而利用人才优势来促进西安高新区的快速发展。这一点可以参考美国的硅谷、如在斯坦福大学科学园,斯坦福大学同其中的近8000家大大小小的公司密切合作,相互促进。一方面,斯坦福大学为这些公司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使他们得以迅猛发展起来;另一方面,这些公司的发展,也为斯坦福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使大学吸引了更多的教授专家和优秀的学子,还使它吸引了更多公司企业为其投资,从而很快使斯坦福大学由不起眼的二流大学一跃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而斯坦福大学科学园也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硅谷"。

2.3 高校的基础建设投资和学生消费推动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

高校的基础建设投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现代化教育对高校的很多高科技设备有一定的要求,他们所需要的电脑、一些先进的实验设备等这些都会给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机会。教育启动消费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高校扩招和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大量消费,并相应地增加就业。在无需国家和财政拿出大笔钱的情况下,可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新经济增长点。西安高新区符合这样的发展观点,首先,西安具有非常大的高等教育规模,这肯定对西安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西安目前有80万左右的大学生,他们则需要吃穿住行娱乐等等,那么西安高新区在有着这样的潜在消费人群,他们肯定会对高新区的交通、娱乐、商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总结

综上所述,西安市的教育资源对西安高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西安高新区人力资源的培养上,通过教育自身的优势将其转化为具有生产力的人力资本从而促进高新区经济的发展,西安高新区可以从硅谷成功的典范中吸取经验,利用好其所在区域的教育资源优势为其服务,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让两者形成互相作用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西安高新区可以成为下一个"硅谷"。

参考文献:

[1] 钟海 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经济

[2] 黑丽娟 陕西省高等教育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力研究 硕士论文

第2篇: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范文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高职教育 产学研结合 对策

高职院校是承载国家高职教育的主体。高职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和经济建设当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江西高职教育得到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底,江西各类高职院校由2005年之前的15所猛增至49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数已接近全省高等院校总数的50%;在校学生人数也由2005年之前的5.8万人猛增至2010年的45万余人。2010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23万余人,其中高职院校就有14.3万人,占全省高校毕业生总数的62%。毋庸置疑,江西高职教育为促进江西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江西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部分高职院校开始贪大求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有的远离服务本土经济的办学宗旨,把目光瞄向东南沿海和江浙地区,把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都定位于服务东南沿海和江浙地区的经济企业。为了经济效益,有的高职校院甚至不顾自己的办学能力和条件,盲目扩招,而对服务江西本土经济却缺乏积极的态度。

笔者认为,江西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自己的科学定位,只有立足服务江西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前来说,就是要转变以创经济效益为目的、贪大求全的办学理念;就是要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开门办学,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立稳固的实训基地。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体内容及人才需求预测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经济发展史上重大的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大意义。

依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及江西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建设方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包括南昌、鹰潭、景德镇3个市、38个县、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土地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经济建设目标是:用20年左右时间,举全省之力,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力打造“光电技术、生物医药、航空、新能源、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优质钢材深加工、炼油及化工、汽车及零部件加工”等产业基地;同时加快旅游、金融、商贸、物流、特色农产品加工、医药、轻纺、会展、功能陶瓷、服务外包、文化及创意产业的发展,强力推进中部崛起的宏伟目标。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人才是经济建设和企业生存与发展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规模如此宏大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定需要众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有专家预测,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20年左右时间,其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上百万与之相关的各类高素质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这对担负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江西高职院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的发展机遇。

二、江西高职院校抓住机遇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先导、基础和依据,是强化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力保障,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动因。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输送人才,提供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又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加速发展高职教育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江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和经济跨越式增长,江西的高职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承载和实施高职教育的高职院校,应当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开门办学,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使自己在特色办学中做大做强。

第3篇: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民族地区应尽快顺应全球化的潮流,抓住机遇,转变发展战略,使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影响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经济不断的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本,货物,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诸如科学技术,人才教育,文化都会受到很深的影响。

从科学技术上来看,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在科学技术方面与其存在的差距很大。全球化带来了科学技术,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发展机会。但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不可全部照搬西部的发展模式。因此,民族地区应立足于当地,创建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西部民族地区可以在不需大量资金的事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如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产业。只要从此方面解决这一问题,再加上好好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科学技术,民族地区的发展会在短时间内赶上并超过东部地区的发展。

从人才教育方面来说,全球化给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在当今知识经济形态下,知识人才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地区带来了机遇,新的观念也随着全球化进入了民族地区,重视人才培养,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变传统观念,认识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民族地区只有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接受新观念,重视人才教育,那么,才会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

从文化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对于民族地区在改变观念,制度完善等方面都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文化因素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新观念应结合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心理等因素,而且也应当重视民族地区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在民族经济的发展中,民族文化功不可没,但民族文化的发展既要有全球化的带动,又要保持其民族特性。

二、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西部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西部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经济全球化并非都是福音。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都有一定的影响,我国面对的是全球化下各国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竞争。尤其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必须站在新的发展战略上,解放思想,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使之融入全球化的体系之中,抓住全球化的机遇来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当今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经济全球化导致了竞争的日益激烈,民族地区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发展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民族地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水平总体不高,这进一步影响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就要立足于本地,引进更多的人才,或者将本地人才输送出去接受培养,最后回到本地区做贡献。并且,民族地区要重视基础教育,多为劳动者提供学习的机会,逐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民族地区应立足于本地实际发展特色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民族地区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民族地区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抓住机遇,立足于本地的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产业。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稀有金属储量都位于世界前列,可以利用其资源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冶金业。民族地区仍有许多优越的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如西藏,内蒙古的畜牧业。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也十分丰富,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这些可发展为特色旅游产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旅游,这可带动该地的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应尽可能立足于本地区的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并使这些产业成为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

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投资不足是阻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障碍。一方面,民族地区要加大投资力度,并且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另一方面,民族地区要改善投资环境,利用政策争取国家资金,防止重复建设,加强重点产业建设。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利用外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我国民族地区所吸引的外资比重远低于东部地区,这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之一。

加速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思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地区应着力于制度创新,要进一步加快市场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加强政府的宏观调空,改善生活服务环境。我国西部地区之所以落后于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发展,其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受到了制度创新所带来的利益。民族地区要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民族地区应致力于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

经济全球化对于各个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亦然。民族地区只有立足于现实,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加快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使民族地区的人才,科技,教育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全面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黄健英,萨如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卢铁城,张忠元.中国西部民族经济.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

第4篇: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范文

摘要:理性化是西方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是西方企业取得成功及其管理学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文章在对管理理性化形成的制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制度因素并不是管理理性化形成的充足条件,而人文因素才是管理走向不同模式的内在驱动力,西方的人文精神才是管理理性化形成的动因。

关键词:管理理性化;制度因素;人文动因。

回顾西方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能有今天的成功以及引以自豪的管理理论体系,完全是和它们在管理中所体现的理性化密不可分的,这种理性化正是西方人文精神在管理领域的集中体现。可以认为,在西方管理学体系中,理性一直以来都占据着核心地位,人们对理性的假设是普遍存在的,并具体表现为科学化、制度化、科层化等外在形式。[1]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近性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与各种理性的制度因素及西方特有的人文因素、文化结构分不开的。而在西方管理中所体现的理性化因素则完全植根于这种理性的资本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在对管理理性化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时也离不开制度和人文这两个层面的因素。

一、形成管理理性化所必要的制度因素

(一)商品文明与经济理性的形成

管理文明根源于成熟的商品文明,管理理性化产生的先决条件是理性经济环境的存在,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完全演进是西方管理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在商品文明中,每一个经济主体都遵循“理性人”、“经济人”的假设,其行为都是基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这种经济理性决定了企业管理行为必然呈现出理性化的色彩。

(二)产权制度的法律保证

产权明确才能权责清晰。一个在法律上强有力的产权制度能够明确界定交易边界,有助于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使其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从而提高社会合作效率。产权制度在市场经济中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通过制度的力量塑造出有着强烈逐利欲望的健康经济主体,使企业的财产权和剩余索取权有着明确的收益人,保证企业所有者的各种经济行为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理。

(三)企业家和职业经理阶层的出现

管理理性化造就了企业家和职业经理阶层,反过来,这一阶层的形成又成为保持管理理性化的重要基础。企业家不是一个实体概念,而是一个职能概念;不是一个持久不变的职业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变动的理性选择。因而,不论是熊彼特,还是其他经济学家,都是从职能上来定义企业家的。比如,熊彼特就认为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突显了企业家理性精神的核心和实质。

(四)健全的人才交流市场

从整个社会来看,健全的人才交易市场能够保证每一个企业的活力。没有人才的合理流动,也就无法实现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直接导致企业的用人行为缺乏理性。只有在一定的人才市场压力下,企业内部才能按照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原则建立起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才能实现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获得个人的成长。因此,合理自由的人才流动是企业管理行为及其员工工作方式理性化的基本保证。

(五)完善的价值评价机制

企业中一套良好的价值评价机制不仅有利于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价值评价机制可以促使企业克服短期行为,从而理性地将企业的近期利益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同时,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完善的价值评价机制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业绩考核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每个成员的价值和贡献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促使每个成员的工作行为趋于理性化,以达到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双赢的局面。

二、人文因素才是形成不同管理模式的内在动因

上述各种制度层面的因素对于管理理性化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引导管理理性化的产生和发展。但是,我们在广泛穷诘各种制度条件之后,发现这些并不是管理理性化形成的充足条件,应该看到,在一些社会中这些因素并非完全阙如,但依然很难在管理中形成理性化,比如中国在经历二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后,可以说上述制度因素已经有了一定的发育,但管理理性化因素在企业中仍然遇到很大的障碍。而在西方社会里,当这些制度因素一旦具备以后,管理理性化也就顺乎历史潮流地自然表现出来,为了探究这其中的巨大差异,我们必须把研究的目光投向能够表现不同社会文化的人文因素。

应该看到,人文因素才是管理的母体,它是管理走向不同模式的内在驱动力。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雷恩(Daniel)所说的那样:“管理思想不是在没有文化的真空中发展起来的,管理人员往往会发现,他们的工作总是受当前文化的影响。”[2]不同社会的文化背景、人文因素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因而其管理思想、管理行为和管理手段也就各有差异。我们可以认为,人文因素作为一种内生变量在东西方不同企业管理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是人文文化、伦理文化,它强调人性本善,长于协调人际关系,追求群体的和谐。和西方的防范性管理不同,东方管理具有引导性的特点,即通过特定的途径,使员工接受企业准则和伦理,从而形成自我管理、自觉管理的特点。这一管理不妨称之为“柔性管理”,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突出了人性的重要性,加强了对人基本信条和价值理念的关注,但是,在以“情”为纽带进行管理的同时,忽视了“法”的重要性,增加了企业管理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表现为管理行为散而乱,并且依赖群体的惰性思想,抑制了个人创造力的发挥。[3]

东西方文化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不能绝对地否定其中的任何一种,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两者都有不利于管理发展的消极因素。在中国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我们要肯定和承认东方管理模式中积极因素,而另一方面,我们企业中表现出来的严重缺乏管理理性的现象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思考。而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近代工业革命与西方文明相结合的产物,自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W.Taylor)提出科学管理以来,管理学的发展便始终带有西方理性化人文精神的全息特征。因此,我们应该分析一下西方人文精神在其管理理性化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巨大的驱动作用的。

三、西方人文精神与其管理理性化

(一)西方传统的个人自由主义

个人自由主义原来的含义不过是指政治上的民主、自由、人权,后来发生了重大的社会意义转变,西方人把个人自由主义贯彻到经济和政治制度中,成了西方传统精神中最为独特的理想主义。个人自由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位的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强调个人成就和个性至上,在西方看来,只有靠个人去奋斗、拼搏和冒风险,而不是利用投机取巧、歪门邪道的方法创造出来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本领,因此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上更趋于理性化和个性化。西方人对自由的探求侧重于向外,以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为达到自由的途径和手段,这就促使人们去创新和进行发明,人们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技术,而很少考虑某个专家或权威的理论和看法,所以科学文化在西方得到广泛的传播。基于这种个人自由主义,西方人反对在前人的成就中去探索有利于事业发展的东西,而主张进行独创。在这种个人自由主义的人文精神下,理性得到了孕育,企业家阶层以其创新精神在社会范围内迅速崛起,为企业的发展和理性管理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二)西方“天人相分”的思维观

西方思维方式倾向于天人相分(主客相分)。长期以来,西方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是二元论,亦即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两个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构成的。早在古希腊时代,先哲们就将人与自然分割开来。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们关注的对象主要是自然,而人本身则在哲人们的视野之外。到苏格拉底时,他已经认为“心灵是唯一值得研究的对象”。也正是由此开始,西方文化中就出现了关心人与关心自然的分野,这也正是“天人相分”思维方式的体现。尤其是到了中世纪,人不但与天相分,而且成了天(亦即神)的奴婢和臣民。近代以来,随着人性的解放和科学的发展,人们不仅把无形的天(亦即神)踩在了自己的脚下(如尼采“上帝死了”的宣言),同时,还开始向有形的天(即自然)开战。伴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的节节胜利,科学精神与理性分析亦得以发扬光大,在近现代的西方文化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影响到了包括企业管理在内的诸多人类行为。“天人相分”这种在对立中求统一的思维方式使西方人对客体的分解能力强,具有分解思维、逻辑思维的特长,善于将事理细密解剖和层层推衍。西方的管理理性化正好符合了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这也正是为什么泰罗制这种科学管理方法能够在美国推行开来的原因之一。

(三)韦伯宣扬的西方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是第一个积极宣扬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学者,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不仅把资本主义看成是一个经济制度范畴,而且把它当作一个文化学范畴。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形成是以欧洲理性主义为精神基础、以理性的具体核算为集中体现的,具有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文化体系。这种理性的资本主义精神表现为合理而有系统地追求预期利润并节制消费的态度,并且以劳动为义务,以履行个人的职业责任为天职。其理性之处,不在于增强人们对金钱的欲望,“资本主义更多的是对这种非理望的一种抑制,或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4]而在于为个人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一种伦理上的约束力。所以,西方资本主义精神不仅能培育出严格的自我约束力,激励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他们的世俗工作,而且能在近代经济秩序中培育出合法地赚钱就是美德的价值观念。这种劳动和赚钱的态度最适合于资本主义的经营,而资本主义经营也正是从这种资本主义精神中吸取其最合理的精神动力。同样,作为社会人文精神在企业管理领域的缩影,西方管理中的理性化就充分体现着这种合乎理性的资本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瑞典]斯文·艾里克·肖斯特兰。管理的两面性——雅努斯因素[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2]董四代。文化观念创新和管理革命[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第5篇: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范文

关键词:西部;人力资本;人力资源

作者简介:黄晓利(1972-),女,泸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C9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11-0016-03

人力资本是指以劳动者数量为基础,通过劳动者健康、教育等多方面投资而形成的蕴涵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健康存量的总和。具体来讲,应该包括这样几层含义:首先,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也就是说具有劳动技能的人的身上的。因此,劳动者的数量是人力资本质量的载体,数量和质量共同构成人力资本。其次,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无论是劳动者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经由投资而形成的。投资的途径有多种,既有维持体力的健康方面的投资,也有提高智力、技能的教育、培训方面的投资。这几个方面的投资共同构成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第三,人力资本的表现形式是蕴涵于人身体中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健康素质。

一、加快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性

在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实物资本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逐步认识到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些经济学家甚至将之视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参加“中国西部开发与融资国际研讨会”的代表曾公布一项成熟的研究成果,投资人力资本对提高经济增长率最为有效。社会投资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人均GDP年增长率仅提高0.1个百分点。如果人口增长率降低1个千分点,人均GDP年增长率可提高0.36~0.59个百分点;如果普及初等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每提高1个千分点,人均GDP的年增长率可提高0.35~0.59个百分点。两者综合作用可提高人均GDP0.7~1.18个百分点。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仅靠有形资本投入或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粗放型投资方式已不是最佳的投资取向。有关人士认为,东西部存在的差距显而易见,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差距背后的差距:西部地区缺少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本。西部人均综合知识发展水平仅相当于东部的35%,获取知识的能力仅相当于东部的14%,交流知识的能力仅为东部的31%,互联网普及率是东部的12%。西部一些地区的部分人群面临与知识隔离的危险。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西部的发展。西部要想追赶东部,实现发展,就不应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和有形资本的开发,而应当更加致力于人力资本的投入。只有这样,西部的发展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而不是短暂的繁荣。

首先,人力资本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本”。人力资源通过开发转化为人力资本,一个地区人力资本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经济增长离不开三要素: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资本又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是通过厂房、机器、原材料表现出来的资本形式;人力资本是对人本身投资以后,通过凝聚在人身上的知识、智力、体力、技能等非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资本形式,它具有资本和人的双重特性。物质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是以条件的形式出现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是以动力作用出现的,人力资本具有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效益。例如,美国在1900~1957年间,当物质资本投资额增加4.5倍,其收益值只增加3.5倍;当人力资本的投资额仅增加3.5倍时,其收益值则增加了17.5倍,大大超过了物质资本的收益值。2000年西部地区的物质投资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3.45个百分点,但其GDP投资增长率却低于东部1.76个百分点,这种增长的差别,一部分可以由西部人力资本投资低于东部来解释。所以,在现代社会,只有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才能加快人的素质的提高,才能对社会经济增长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比物质资本和体力劳动者数量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基本上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产物。

其次,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能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是“活”的主动性资源,与其他经济资源不同,人力资源是具有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意识的人所具有的创造性劳动能力。一切物的因素都要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利用。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在操纵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一方面可以改善直接生产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使同一劳动者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吸收更多的劳动资料,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可创造更多的技术发明,并同时作用于直接生产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从而有多方位的生产增长和经济效益。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使人们越来越感到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任何一项高精尖的技术和产品,都不是低素质的劳动者所发明的,而是那些具有深厚的知识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技术专家等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体现,只有他们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西部人力资本的投入正是把培育这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作为重点。这种投入的重点关键在于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西部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科技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现代人观念的培养等使自己的人力资本存量在质量上得以提升,使自己能够在进一步的发展中与东部地区缩小差距。

再次,人力资本投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就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广泛,内容丰富,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统一。这三者是否能协调统一,则取决于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即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程度、人力资源的素质,以及人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控制能力。在自然资源约束、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下,在物质资源日益枯竭、严重短缺的条件下,人力资本的作用则日益突显。目前,我国的生态问题已十分严峻。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西部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0%左右,每年新增水土流失1万平方公里。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总面积已达135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西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正在威胁着我国的科学发展。另外,我国也是自然资源颇为不丰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耕地只有44%,人均森林面积只有17%,显然,我们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必须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造成西部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人力资本缺乏是关键。由于人力资本存量低、人口素质较差,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知识,缺乏科学种植、合理开发的技术和能力等,导致破坏日益严重,资源利用率低下,影响了生态的持续性。由于人力资本不足,不利于西部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实现。因此,实现西部生态持续性发展,实现我国发展的和谐统一,必须加大对西部人力资本的投资。

二、加快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开发的对策

第一,加快西部开发建设中的人口城市化步伐。目前,西部地区除新疆市镇人口比例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是西部地区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滞后的标志。城市是提供现代文明的载体,它具有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能够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现代文明。从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表明,随着一个地区城市化文明的提高,享受城市文明的人口也会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因此,西部地区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应有所加快,而且应适当发展一些大中城市,增加城市中心、辐射、主导功能。要打破城乡格局,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并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尽快建立宽松的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以合理配置人力资本。如能做到这一点,人口文化素质可望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人力资本积聚和蓄势可望得到切实加强。

第二,合理调整人口地域分布结构。我国西部一些贫困山区的居民,因为环境所致,人口文化教育水平低,健康状况不佳,人力资本处于低度状态,生态环境也受到某种破坏。这种由人口分布造成的超越自然资本承载力的绝对人口过剩,应由政府组织有计划地并村移民,腾出荒山荒原植树种草,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在新的居民点发展教育、医疗和卫生事业,开展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有效增进当地人力资本,寻求经济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智决策选择。

第三,发挥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创造宽松的劳动力流动制度环境,合理配置人力资本。曾经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喻:“西部开发,光给鸡蛋是不够的,还要给生蛋的鸡;光给生蛋的鸡是不够的,还要帮着建养鸡场;光建养鸡场是不够的,还要找养鸡的人;光找养鸡的人是不够的,还要有调动养鸡人积极性并借以将其留住的机制。”这样推算开来,机制就成了西部实施人才战略的关键。为此,要努力摒弃思想观念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政策不配套,制度不适应,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等体制弊病,把市场配置和组织调配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充分利用本地人才,积极引进外来人才;采取人才柔性流动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引导和促进人才向西部流动;要做到善知、善用、善待,使各类尖端人才踊跃到西部地区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东去”的问题。

第四,树立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目标。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均有所发展,尤其是西部高等院校在办学规模和教育投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增长,培养了大量人才,但仍未形成有效的用人留人机制。为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促进西部经济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西部教育事业。改善不合理的教育投资体制,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本开发战略规划,不断对劳动者进行再教育和培训,加快社会化终身教育。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构筑学习型社会。除了要根据社会发展进程,通过正规的教育体系进行有层次有系统的培养开发外,还要通过用人单位或人才资源开发机构,适时地进行实用性、短期性的技能开发。通过各类继续教育网络,进行更新知识及技能,适应未来需要的后续开发。

参考文献:

[1] 张紧跟.浅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09).

[2] 王必达.贫穷的教育与教育浪费[M].社会科学研究,2002,(02).

第6篇: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本;差异;因素;模糊分析

一、国内外人力资本研究状况

(一)国外人力资本研究状况

柏拉图的教育对经济作用的理论是人力资本思想的源头。随后魁奈、威廉・配第、斯密、李嘉图、萨伊等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劳动、教育的投入是财富的重要源泉。马歇尔对人力资本的形成及投资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国内人力资本研究状况

区域人力资本则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每一个人通过投资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健康等因素的整合。国内学者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的评估,影响人力资本差异的因素等。凡是能与人力资本搭上边的方向如地理学、经济学、人口学等都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国内也有一些突破如在人力资本的产权问题,主张的人力资本产权对人力资本者本身所有的企业控股权和剩余索取权[2]。

二、我国中东西部人力资本差异因素分析

(一)差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建立我国中东西区域人力资本差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区域人力资本的差异主要受经济发展的需求程度X1(GDP增长率、农产业占GDP的比重、人均地区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外商直接投资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人力资源的基本供给能力X2(总人口数、就业人口数、城市化水平),教育科技的投入力度X3(高等教育职工人数、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企业专利申请数),医疗保健的投入力度X4(医疗卫生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每万人拥有的医疗保健机构的数量、每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医生数、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讯费用、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费用、城市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数、城市每百户拥有互联网数),社会环境影响力度影响X6(失业率、消费价格指数、对外贸易依存度)。

(二)单因素对中东西人力资本差异的影响

采用综合模糊的方法计算各因素对我国中东西人力资本差异的影响程度。其中,用变异系数计算权重,用最大最小值法确定隶属度矩阵。以上指标的原始数据由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整理而得。通过计算得到可以得到各个二级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及相应权重,从而计算出各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值。用模糊评价值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需求程度X1,人力资源的基本供给能力X2,教育科 技的投入力度X3,医疗保健的投入力度X4,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社会环境影响力度X6对东部人力资本水平影响最大,也就是说东部在这些方面的优势都比中西部强,其中西部这些因素最弱,对西部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也弱。但是第5个因素即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对中部人力资本水平影响最小。

(三)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分析

通过变异系数,可以计算出二级指标综合权重W,如表所示。

区域人力资本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指标经济发展的需求程度X1人力资源的基本供给能力X2教育科技的投入力度X3医疗保健的投入力度X4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社会环境影响力度X6

权重0.3270.0760.2600.1550.0970.087

位次162345

经济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即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大为就业提供了大量机遇,增加了人力资本的存量,人均收入也会提高,促使家庭改善对教育的投资;在外商投资多的情况下也会促使企业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素养。科技研究的投入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最直接的因素,较高的科技投入可以直接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鼓励人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及能力,也会吸引许多有抱负的人才的流入。我国人才流向的总体趋势是由西流向东,东部对外省人才的吸引力比较大,净流量逐年上升,中部人才流入流出基本上持平,西部地区基本上流出大于流入的量。社会环境的影响虽然不如其他四个指标作用明显但是不可忽视,但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充足,所以形成人力资本上,劳动力供给影响程度最小。

三、我国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缩小的对策分析

(一)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

政府要对中西部实施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商的投资,支持发展第二三产业,为农业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只有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提高了才能加强投资,留住部分人才。以西部为例,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其所有的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劳动力的成本比较低等的优势,要转变粗放的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兼有当地特色的经济,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以实现经济的而发展,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

(二)提高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

要保证人力资本的投资额占GDP的比重是不断提高的,尤其是中、西部更应该增加投资的额度。地方要把大部分的教育经费投资入义务教育,保证他们的绝大数人口都能接受基础教育,以此来尽量缩小与东部的差距,而不是在高等教育上盲目的追随。就东部地区来说,企业也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主体,职工教育培训是重要形式之一,公司的就是要培养开发高层次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基层的新的员工。

(三)推动人力资本流动

劳动力是人力资本的载体,劳动力的流动不仅是人力资本在区域间的转移,而且是人力资本在地区间的转移,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一是应该注意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让他们专有所用,技能得到发挥;二是政府应该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的回流,制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措施,培养人比如争取提高工资的水平基本与东部持平,同时在医疗保障,及住房补助方面实施优惠的政策。

结语

本篇文章通过搜集《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公布的各个指标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组合,对东中西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同时采用变异系数、模糊综合分析等工具对指标进行排序分析评价。通过研究发现东中西部人力资本水平差距显著,并且主要是经济因素与投资因素的影响。(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方春英.中部区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5.

[2]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J].经济研究,1997(6):36.

[3]李玉江.区域人力资本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213.

[4]刘慧.镇江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D].江苏: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7.

第7篇: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中西部地区;三大经济地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驱动

一、引言

在过去的三十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与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取得显著成绩。然而,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依赖于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而忽视创新驱动与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益。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便是要打破传统经济发展思路,走更加具有效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型的经济发展道路,构建经济、社会与生态“多重效益相结合”,投资、消费与出口“多种动力”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问题分析

“三大经济地带”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与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虽然存在地区性差异,但整体经济发展状况与人均生活水平等都得到明显改善。东部沿海地区凭借优势区位因素,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努力借助地区拥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资源与资本等率先发展起来,而中西部地区因基础设施欠缺,资本与技术投入相对不足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现阶段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变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经济发展速度得到明显提升。中部崛起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伴随着青藏铁路的贯穿以及新一轮高铁建设,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积极推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重工业产业发展,尤其是我国能源基地,如山西、内蒙古等,为中西部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西部区域内部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在:以内蒙古为首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到明显提高,成为引领中西部经济发展强有力引擎。而与之相邻的山西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经济转型发展与产业调整面临巨大压力。

2.工业体系相对完善,重工业产业比重较大。陕西、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中西部省份,立足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基础上,率先将重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类型。围绕着装备制造、钢铁、冶金等行业作为主要的产业类型,中西部地区迅速发展出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如包头一厂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新常态下,调结构与转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为我国整体的经济运行提供能源支持等,因此,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要求。

3.产业发展科技投入相对较低,创新产出能力较弱。与东部地区相比较,中西部地区首先存在着发展滞后性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影响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科技等方面相对东部地区而言具有滞后性。虽然同等现实国家宏观政策扶持,但东部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等发展状况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北京中关村等,更是了全国的人才与科技的聚居地,并因此带来企业创新产出能力的区际差异。需要中西部地区转变传统的要素投入模式,积极参与创新驱动,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力度,推动企业创新产出能力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三、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提供均等化的基础设施服务,将会对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条件方面的差异,推动区际间经济发展协调化。与此同时,基础设施除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之外,也是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将有助于夯实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基础,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基础社会的建设,尤其是交通设施,将会成为推动中西部地区与东部联系,乃至实现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途径。

2.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举,不断推动中西部经济发展。转变现行产业结构过于倚重重工业的局面,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丰富经济发展的产业类型,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中西部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可以优先发展旅游等服务产业。将服务产业作为新常态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将有助于消化中西部地区过剩劳动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3.提升企业创新产出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创新要素投入机制与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将会成为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战略成为企业乃至地区实现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的重要途径。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依赖于提升地区创新能力。因此,为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长久稳定发展的目标,,缩小与同步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需要定向引导经济要素的流动,更加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乃至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来明,李建伟.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重要思想的科学性与理论含义[J].经济纵横,2015(3):1-6.

[2]黄泰岩.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道路和动力[J].经济学家,2015(5):5-12.

[3]张文丽等.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动态相关性.经济问题,2014(10):113-116.

[4]夏天.创新驱动过程的阶段特征及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2):124-129.

第8篇: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13902

1 前言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是目前唯一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社会科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皇冠上那颗最为璀璨的明珠”。西方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带来西方经济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西方经济学》作为教育部核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流派林立,众多案例来自西方国家,与西方文化渊源颇深,与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及现阶段国情有一定距离。如何结合我国经济现状,根据现有教学实践,提高改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特别是教学资源相对薄弱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更加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改进的教学课题。

2 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

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讲述微观经济行为人在一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则讲述一个经济体如何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配置经济资源。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和重要性。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主要是为了普及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从经济学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证券投资学等课程的基础。因此,西方经济学课程对于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性相当于加减乘除基本运算知识对于数学的作用,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条件和基础。

第二,复杂性和抽象性。西方经济学研究在一定经济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经济主体(人)的各种选择行为。由于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纷繁复杂,而社会经济问题是社会各个经济行为主体的集合,因此社会经济现象将更加复杂,很难用一个简单的理论将社会经济问题描述清楚,这也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复杂性。对于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我们无法直接对其进行较好分析,只有通过抽象掉一些复杂因素,才能使人们能够对其进行较好的描述。比如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的含义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的社会各种需求总量。这个价格水平是一个抽象概念,不是一个具体价格水平,需要学生发挥抽象思维能力。

第三,严谨性和综合型。西方经济学包含诸多命题和证明,这些命题和证明不是根据现象推演得到,更多是基于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因此西方经济学体系具有相当的严谨性。此外,西方经济学是众多学派观点构成的综合体,代表众多经济学派的思想,这些思想和观点有时是相互补充,有时则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第四,研究方法多样性。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非常丰富,有基于经济现象的推演研究方法,有完全运用抽象和简化的理论模型的规范分析方法,也有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变量的实证研究方法。既有和其他学科一样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此外还包括经济学有的分析方法,如边际分析方法和均衡分析方法等。因此,要学好西方经济学就需要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分析方法。

3 当前地方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尽管西方经济学对于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学生非常重要,但很多院校,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难以促使学生在专业上有更优异表现,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学的课程安排不具有衔接性。由于学校教学进度和计划的要求,对于经济类学生,在安排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任务时存在严重脱节。比如,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大学一年级二学期开了微观经济学,但是到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才开设宏观经济学,使得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缺乏连续性;此外,还有部分院校在还没有开始微积分课程之前就开始开设经济学课程,学生由于缺乏基本的数学基础,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出现理解困难。

第二,课程教学学时安排过少。由于与传统学术型大学不同,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更多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在课程的开设上以应用性课程居多,因此,西方经济学等基础课程的开设学时安排过少。在笔者所在的本科院校,对于管理类学生,西方经济学只开设48学时,对于经济类学生,也只有96学时,这对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内容来说严重不足。因此,教师们为解决教学学时不够的问题,只能人为删减部分教学内容,或者讲授较为简单粗糙。

第三,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难度较大,初学者难以理解。尽管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但是作为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对于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初学者而言,要深入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较大难度。

第四,部分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不够重视,进而导致兴趣不浓厚。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课程,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不实用,对今后自己找工作等没有帮助,对这门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由于西方经济学理论多,难度大,对于部分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在课程初期,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还保持着较高兴趣,但是随着教学进度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发现其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因此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不断下降。

第五,教师的教学手法单一,教学方式陈旧。与传统研究型大学相比,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钻研精神相对匮乏,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学课程主要还是以“灌输式”为主,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由于教学学时不够,教师迫于教学进度,与学生进行的互动和探讨也较少。

4 提高地方性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

针对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笔者就如何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具有连续性。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之前,应该先开设微积分等基础数学课程;同时,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门课程在两个连续的学期开设,这样课程更具有衔接性和匹配性,学习效果更好。

第二,完善教学进度,增加教学课时。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强、难度大的课程,必然需要教师和学生花费更多时间,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如果一学期以18周计算,每周安排4个学时的经济学教学课时较为合适。也就是说,对于经济类专业学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时间应该分别达到72学时,对于管理类专业学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的总教学时间至少应该达到72学时。只有保证了充足的教学课时,才能保证较好的教学质量。

第三,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兴趣。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和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进行入学教育时就要强调只有学好专业基础课程才能培养较好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课程的重要。任课教师在讲授之前可以用一些鲜活的现实例子说明西方经济学实际上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采用一些经济学理论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以引起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

第四,任课教师经常开展教学讨论,完善教学方式。西方经济学教学多以理论式教学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远远不够。任课教师要经常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开展讨论,取长补短。此外,我建议任课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就目前社会中发生的经济事件让学生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度,也能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其对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掌握程度,提供学生的思辨能力及综合素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彭东.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6).

[2]李停.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探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7).

第9篇: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范文

【关键词】西部 地方性师范院校

改革 发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85-03

当前我国师范教育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民众与社会各界对高学历、高质量、综合人才的迫切渴求,教育系统内部的一系列变革,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快速发展对地方师范院校造成的巨大压力等内外诸多因素使我国传统师范教育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为此,不少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都在筹备或已经升格转型。西部地方性师范院校由于受当地中心城市、边境贸易和邻近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制约,也必须以中心城市、民族经济和邻国发展为依托,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中高层次技能型和第三产业人才,因此,其他面临着更急切的升格与转型问题。本文以广西柳州3所师范院校的升格转型为例,对西部地方性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进行探讨。

一、西部地方性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挑战

当前,我国师范教育正在经历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的重大转型,这一转型包含着师范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刻变革,对原有教师培养模式和体制提出了重大挑战:教师培养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院校也有资格进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教师的培养空间被大大拓展;教师教育要求打破过去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进修与提高相脱离的状况,从阶段性师范教育走向终身化教师教育;而国家和国际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社会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更要求各师范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师培养的层次;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强调教师从“并进式”培养模式转向“递进式”培养模式,这些一方面大大挤压了师范院校原有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要求师范院校办学作出重大转变。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中小学适龄人数在下降,师范教育市场需求总量有所减少,许多地方基础教育尤其是西部地区城市中小学教育师资出现饱和的现象,但城市职业高中以及农村地区的优质教师十分缺乏,西部农村地区由于财政收入偏低,很难支撑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国家计划内师范生工资与奖金的发放,因而多找代课教师上课。而部署和省属的师范院校办学规模年年扩大,还有现在综合性大学也在开展师范教育,导致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残酷的竞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师范院校长期处在高度集中计划管理体制下,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支撑和补贴来运作,师范院校相对其他院校缺乏市场意识、危机感和办学效益观,过于倾向于教学、单一的师范学科专业设置、招收素质和考试分数不高的学生及不安心于低待遇师范院校工作的教师等因素导致我国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不及其他非师范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又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等因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比中东部地区有更大差距;而随着市场经济和竞争进入高校、国家对师范教育重视和支持力度的下降、政府和社会对综合性大学高强度的经费支持和政策倾斜,综合性大学与师范院校的差距不仅扩大了,而且还进一步造成了师范院校办学水平不及综合大学的社会舆论。为此,各地师专、师院纷纷升格为综合性的学院和大学,师范教育的资源流失严重;本来期望其他大学都来培养师资,但综合性大学对培养普通中小学师资兴趣不大;许多担负在职教师培训的教育学院合并到师院后反而削弱了教师的在职培训。为此,我国的师范教育尤其是西部的地方性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机遇

时代社会发展与师范教育的变革,同时也赋予了西部师范院校更多的发展机遇。例如,广西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是壮、苗、瑶、侗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有“桂中商埠”的美誉,也是我国西南重工业基地,因此它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在广西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整个大西南地区也起着巨大的辐射作用,还是华南和珠三角地区与西南地区经贸及旅游的水路、铁路和公路交通的枢纽。广西是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份,柳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都提到要追赶东部地区、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高本地区的投资和经济竞争能力,其别提到要大力推进“柳州制造”走向“柳州创造”,为此定下了“柳州创造,教育先行”的基调;实现这些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吸引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人员和教师,因而柳州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的重新定位与改革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柳州独特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地理优势及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宏观政策及港澳泛珠三角地区与大西南经济区的联合,还有广西与东盟接壤的地区和贸易文化交流等优势,都为柳州师范院校的提升和转型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和外部环境。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为地方院校大发展提供了充足而稳定的生源,而地方经科技发展与社会需求更为柳州师范院校一步提高办学层次和转型创造了条件。而我国西部其他地方性院校所处的经济、社会和教育环境都与柳州有非常大的相似之处。

二、地方性师范院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一)发展历史

以广西柳州这座工业城市为例,柳州中等师范学校曾是柳州小学师资培养基地,多年来为柳州和桂中地区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中小学教师,过去它招收中学毕业生要求的分数标准甚至高于柳州市重点高中。然而,受国家宏观经济和教育大环境的变化以及柳州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影响,最近几年它已很难招到学生,不少教师调离学校。而以培养优质初中教师为自身特色的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面临着招生数逐年下降的生存挑战,更由于它地处柳州市靠近农村的边远郊区,毕业生基本流向县城和村镇学校,而且其目前归刚升为地级市的经济规模偏小的来宾市管理,专靠来宾财政支持和自身很难让该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原先的柳州教育学院的合并与转型则是自治区和柳州市为了加快和提升柳州这个重工业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由政府来推动的整合与改造。现在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个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实行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与中职教育并举、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方针,但其实它的师范教育课程越来越少,教育基础和理论课已经被取消。大多数社会与人文科学的教师已经转为行政人员,现处在师范教育是否继续的十字路口。

(二)现状

广西柳州原有3所师范院校,分别是以培养初中教师为主要任务的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的柳州中等师范学校和柳州中小学教师进修和继续教育的基地——柳州教育学院。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柳州市教育学院与原广西冶金工业职工大学、柳州市工业职工大学、柳州市机电职工大学、柳州市职工大学五所高校合并改制成立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8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再次与柳州市工业学校、柳州市机械工业学校、柳州市机械工业技工学校合并;已有66年历史的柳州唯一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柳州师范学校也在2006年升格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在兼并了柳州财政学校之后,这些年一直在申请升格为本科院校。但每年的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毕业生足以满足城市各区、县所需的初、高中教师。

西部地方性师范院校的改革大都存在办学定位不清晰与不准确的问题:继续坚持师范道路还是另辟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或是两者兼顾?以职业教育为主还是以师范教育为主?基于学校当前的招生及收益等当下经济因素而不是教育规律的考虑。柳州的这几所师范院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不断淡化师范教育和人文教育,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和学科专业的综合与齐全。例如,打算升格的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划在升本之后将自己定位于综合性师范院校,将来师范教育不再作为自己的主要特色,而是在学校内部成立一个教育学院,增设专业的标准依据是市场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也成为学校的发展重点。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则将自己定位于努力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能人才为主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院,原先以中小学教师进修和继续教育为主、人文教育类和艺术类专业及其教师十分强势优秀的特点已不见踪影,许多优秀的中文系和教育系教师转行或教其他专业课程。虽然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柳州这座工业城市发展,但同时也忽略了地方民族特色,更没意识到柳州这座工业与商业气息太浓的城市如果再不注重人文积累和对高素质、本地化教师的培养,那么它的发展就肯定会缺乏后劲,整个城市居民素质也不能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三、西部地方性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西部其他省市的地方性院校所处的经济、社会和教育环境与柳州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与柳州也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为此,西部地方性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师范院校不应急于马上升格,而应对自身实力,周边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特点及整个就业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综合衡量,对学校发展有一个清晰准确定位之后,再进一步引进师资,建设基础设施,进行升格转型。一个优秀的师范品牌的建立是靠几十年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建立的,如果对于熟悉的学科专业不保持、强化反而淡化取消,自己不熟悉专业学科急于建立做大做强,这样会造成优势的师范教育特点消失而劣势的专业学科也没做好的危险局面。因此,师范院校应从自己师范教强项出发,与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将教育和人文类学科专业进行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尤其是要对教育及人文类专业学科进行调整和细分,进一步定位自己的办学目标和重点扶持的学科专业,每所师范院校都应建立教育科学研究室,尤其是要重视对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另外,政府除对师范院校发展在思想上应重新给予重视、资金上给予加大投入外,还必须在政策上鼓励引进外资,帮助地方师范院校与实力强大的其他大学联合或合作使之转制,实现师范院校管理效率、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的快速提高。

其次,师范专科学校可根据初高中教师进修和继续教育比较缺乏的情况,与本科的师范院校合作,办成初高中教师继续教育基地。为此,要特别加大对教育类学科和教育科学方法理论及教育教学模式手段的研究,应成立专门的教育科学研究室和中等教育研究室。另外,可设立一些针对农村和县城的农业基础学科和职业教育专业;还可设立一些(下转第89页)(上接第86页)民族语言和民俗学等课程,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双语教师。已升格的职业技术学院应在教育学、中文、美术和音乐这些优势学科基础上延伸工商管理、新闻、文秘、营销、广告设计和国际贸易、作曲及礼仪模特等专业;再将教育学科与职业教育整合,利用西部边疆地区与国外接壤的特点,建立一些对外汉语专业和泰语、马来语、俄罗斯语、日语和韩语等语种,为西部地区培养深入了解邻国文化、经济、贸易和国情,肩负对外交流和文化传播重任的教师;结合现已形成的职业技术教育优势为企业职工进行技术与技能再培训,成为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基地。还可以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师范学校在更名升格后,要培养综合素质高,教学应变和转化能力强,教育信息技术掌握牢、是多面手和全能型的教师。另外,还应新设立一些民族音乐、民族体育和民族语文和民族艺术等专业课程来丰富拓展小学教育的实用性和多样性;增设的职业教育专业不应与职业技术学院重复,可根据周边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特点,相应增加民族旅游、民族贸易、民族餐饮、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电子商务等与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有关的专业。

最后,从以上对师范院校升格与转型的评价分析可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应在保持师范性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文化及教育的发展特点,调整改变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走职业性与师范性、国际性与民族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谈谈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和走向[EB/OL].[2012-09-21].http://.cn/train//cms/article.jsp?articleId=819./20080401

[2]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2-09-21].http:////zwgk/ghjh

/fzgh/200604/t20060417_196822.htm

【基金项目】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1JGB18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