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

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精选(九篇)

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

第1篇: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

论文关键词:政治理论课;消费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

当达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表征是“消费社会”,“消费主义”作为这一表征的观念或意识形态反映,主要指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被大众媒体刺激起来的欲望,并以此作为自我社会价值的符号。消费主义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西方对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战略的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当前“物质丰裕”还未成为现实,但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使我们逐步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代,消费逐渐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诱导人们从“生产主体”向“消费主体”转变,从而为消费主义思潮在我国的传播提供了土壤。消费主义的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它在理想信念层面上诱导物质主义,在生活方式上催生享乐主义,在行为方式上肖融主体意识,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政治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重要环节。通过政治理论教学的改革积极应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内化,不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具体举措。完成这一课题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我们认为主要应从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主体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三个方面人手。

一、有效利用“三种资源”

第一,科学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引领社会思潮的历史责任,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必须充分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的伟大功能。近年来,各高校在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我们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尤其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本身包含着科学的消费观。消费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对人们消费什么、怎样消费等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消费,首先是适度的消费,消费水平必须和国情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自然资源状况相适应;其次是和谐的消费,主要是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和谐统一,个人消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个人物质、精神消费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和谐统一;再次,是以人为本的消费,消费要真正有利于实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其中包含着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理念,同时也包含着对当代人在消费领域中深刻的人文关怀。消费主义的消费观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所产生的压抑、无自我、无价值感在消费中的非理性释放,它限制了人对自身本质和价值的理性思考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加剧了“人为物役”与道德滑坡的趋向。“以人为本”的消费观,倡导人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统一、眼前利益消费与未来发展消费的统一、感性娱乐消费与理性思考消费的统一、自身需要消费和良好生态环境的统一,从而唤醒人们培育健康向上、和谐友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育一个独立自主且有尊严的生命,一个健全的身心,努力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包含着对消费主义的深刻批判和全面超越,是我们应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强大精神武器。科学消费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必须在政治理论课相关课程中认真贯彻。

第二,传统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人文基础和扩展课程,它应该在积极应对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不同程度地提出“尚俭黜奢”的思想,并且把“俭”作为道德原则和人生观准则基本要求之一。孔子倡导“温良恭俭让”的道德规范,“俭”是其中一个基本要素。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而节俭美德是“仁”的保证。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认为节俭可以致富,奢侈能沦入贫穷。墨家从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倡“节用”、“节葬”。老子把“俭”看做人生三宝之一,凸显了消费道德的人生观意义。在儒家思想中,节俭和节欲是密切联系的,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要求把欲望节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高尚的人生境界。孟子把欲望与善恶联系起来,提出人们在实现正当欲望的同时,必须对不正当的欲望进行节制,即所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诸葛亮提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里的“淡泊”、“宁静”-tg是“尚俭节欲”,并且具有端正学风和提高个人修养的意义。古代圣贤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鼓励正当欲望满足,要求克制不正当欲望,并将此作为人生观准则、道德原则和良好学风,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它与消费主义那种通过无节制的物质消费来满足被刺激起来的、无限膨胀的感官欲望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截然相反,是治疗消费主义病症的一剂良药。虽然随着社会制度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消费伦理正得到日益丰富和完善,但是考虑到我们的国情、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困境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古代思想家“尚俭黜奢”思想并没有失去其合理性。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要求我们“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的。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结合时代特色加以发扬光大。

第三,国际背景资源。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面对消费主义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和社会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绿色消费运动蓬勃兴起。在一些觉醒的环保人士带领下,哪里有消费主义,哪里就有绿色消费运动。无论是像绿党这样的与政府有一定联系的组织,还是像大自然保护协会这样的民间组织,都参与了绿色消费运动。国际上绿色消费运动的蓬勃兴起,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消费主义的危害,促使人们自觉反省自己的消费方式,重新树立适度消费的新消费方式,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针对消费主义的理论反思成果不断涌现,如美国学者杜宁的《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是从环境保护主义立场出发清算消费主义伦理的力作;日本社会学家田宗介的《现代社会理论:信息化、消费社会的现在和未来》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视角批判消费主义;日本经济学家堤清二的《消费社会批判》揭示了自由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内在关联,这些著作中不乏发聋振聩的理论强音。在自然观领域,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要求人们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在经济学领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GDP的理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伦理学领域中,消费伦理当代重建的呼声越来越高,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公平消费、和谐消费的原则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在社会学领域中,超越消费主义物质贪欲,构建当代合理的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的主张引人瞩目;在哲学领域,消除消费主义对人性的异化状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诉求日益为社会所重视。所有这些都应该作为高校政治理论教学的背景资源,纳入政治理论教学的视野。

二、积极培育“三个视野”

第一,意识形态视野。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为指导,真正认清消费主义思潮的意识形态属性。消费主义思潮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入20世纪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造就了一个“物质丰裕”的社会,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人民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造成了相对生产过剩,最终引发了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作为现实的理论反思,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抛弃发展主义而采取刺激消费的政策。冷战结束之后,西方国家凭借资本、经济和文化的优势,不断向非西方国家推销消费主义文化。他们把消费主义描绘为“普世价值”,大肆鼓吹享乐主义和“消费第一”,把发达国家消费生活作为“美好天堂图画”向发展中国家兜售,从而试图消解各个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美国学者麦克基本(BillMckibben)指出:“消费主义是到目前为止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现在,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地方能够逃脱我们良好生活愿望的魔法。”过去西方有人认为,当我们的青年都吃肯德基、麦当劳,喝可口可乐,穿西部牛仔,看好莱坞大片,向往西方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时候,他们距离西化的目标就不远了。我们许多人不以为然。实际上,消费主义思潮所蕴涵的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以及理想的陨落等价值取向包含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它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对立的,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是一种强烈的腐蚀剂,我们的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一定要从这样的高度看问题。

第二,整体理论视野。积极应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必须超越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超越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专业分立的思维习惯,历史地、辩证地和实践地看问题,即树立整体理论视野。从西方思潮的传播角度看,消费主义绝对不是单纯的文化现象,而是同全球主义、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众多思潮有着相互纠葛的共谋关系。在全球主义或普世价值论看来,“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政治民主化”(分权制、多党制、议会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和文化同质化(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以及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等),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西化”图谋的揭露,离不开全球主义、普世价值论批判的语境。在新自由主义看来,市场是神圣的和万能的,消费作为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或其他人是没有任何理由对消费进行干预的,因此如果没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就不可能全面超越消费主义。另外,消费主义所蕴涵的理想陨落、主体之死、平面化无深度的生活方式以及个人本能的宣泄和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消费主义批判又离不开后现代语境分析。总之,只有在对西方思潮的整体把握中才能真正深刻批判和全面超越消费主义。同时,我们还必须树立关于消费的整体理论视野。毋庸置疑,消费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在经济学的视野中,生产和消费是互为条件的:生产为消费提供物质产品,消费为生产提供市场和动力。因此,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仅仅从经济学形而上学的视野看问题,消费主义不仅不需要受到批判而且还有存在的理由。而从整体理论视野来看,经济学从来都是和伦理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众多学科紧密联系的。消费的正当性、合理性不能违背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有序、道德责任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消费的原则并不是仅仅由经济学提供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曾对消费主义进行了深刻的道德批判,这应该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

第三,批判性视野。积极应对消费主义的影响,需要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在这方面,马克思对“拜物教”的批判具有深刻启示意义。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看做是物的依赖性社会,所谓“拜物教”就是把某种人造物偶像化,赋予它本身并不具有但又凌驾于社会的能力,拜物教包括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商品、货币和资本的各种能力都根源于物质生产劳动,但在表面上,这些能力都成为它们固有的东西,而与劳动不相干。不仅如此,商品似乎能够左右生产者命运,货币更天然具有决定人们命运的魔力,资本被看做是一个物,它天然具有自我增值的能力。从马克思的批判视野看,消费主义具有拜物教的性质,对此马尔库塞和弗洛姆都有深刻的论述。消费的目的在于满足生活需要,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对物质财富的最大占有被赋予人们幸福生活的象征和标示人们的社会地位的符号,从而造成人依赖于物;货币本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但是由于其作为物质财富“通约性”代表而被赋予“崇高”的地位和“符号权威”,从而诱发拜金主义。马克思的批判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拜物教不但使人遵从物的逻辑,消融其主体性,而且制造种种幻象:“一个用3先令购买商品的工人和一个用3先令购买商品的国王,两者职能相同,地位平等——都表现为3先令的形式。他们之间的一切差别都消失了。”平等、自由、人权等幻象都通过资本主义这个魔术师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变幻出来。资本主义这个魔术师的神奇之处在于,让人们在市场的现象世界里尽情享受和体验他的魔术表演,而让人们对魔术真相与魔法一无所知。马克思以毕生精力揭示了资本主义魔术背后的统治逻辑——资本的逻辑控制。以马克思对拜物教的批判审视消费主义,它不仅是“虚假的意识”,不仅是对现实幻觉性的再现,而且已经被人设想为“意识形态性”的现实本身,消费主义的流行“暗示出了参与者对其本质的非知”。其实,无论是奢侈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媚俗消费,还是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等,无不遵从资本的逻辑控制,无不是资本增值和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需要。意识形态视野的意义在于揭示消费主义思潮的意识形态属性,批判性视野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意识形态背后的逻辑,是意识形态视野的深化。

三、创新三种“教学方式”

第一,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教学方式。心理疏导,主要是让学生在消费主义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矛盾舒缓下来,减轻其二元张力形成的紧张。马尔库塞用“痛苦中的安乐”、“不幸中的幸福感”来描述消费主义思潮中人的心理矛盾。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处于多重矛盾的痛苦纠葛之中。例如,物质资料实际占有和占有欲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痛苦;消费感官娱乐和日常理性认知的矛盾形成的焦虑;社会上的物质主义和自身精神理想追求的矛盾所带来的困惑等等,这些矛盾造成了海德格尔所描述的现代人“烦”的心态。在“烦”的心态下,部分大学生不仅感到政治理论课“太复杂、太抽象”,“学起来太累”,而且认为政治理论教学和现实是“两张皮”。政治理论教学的心理疏导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做多方面的研究,就政治理论教学来说,一个可行的思路是读书疗法。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但阅读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也不限于泛泛浏览课外书籍,而是要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心理症结有选择地进行阅读,这样就有可能达到心理治疗的作用。孟德斯鸠认为,读书是驱散生活中不愉快的最好手段。大量事实证明,通过阅读调适心理是可行的,中国自古就有杜诗除疾的传说,在法国有所谓“患者图书馆”,美国心理学家勒纳倡导诗歌疗法,达到益身心、除忧虑的作用。学生在阅读中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在“同高尚的人谈话”中产生共鸣,一方面宣泄现实中感觉压抑的痛苦,另一方面享受伴随而来的兴奋和愉悦,还可以领会伟大作品所蕴涵的心路探索历程、道德与人生观感悟,所有这一切都是缓解大学生心理矛盾的精神良药。书疗的好处是经济、简便、及时、花钱少,同时又不会泄露任何隐私,没有精神压力,不会伤害自尊。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人文关怀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命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对于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裕的学生,要教育他们“富贵不能淫”,在消费主义思潮冲击下不玩物丧志或随波逐流,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对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贫寒的学生,要鼓励他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使艰苦奋斗教育更加贴近实际。人文关怀的核心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摆脱对物的依赖性,不被物所支配,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第二,社会实践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其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还存在增强其针对性和升华为价值理念的问题。积极应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必须有针对性地深入边远地区、农村欠发达地区和灾区的重建,使其在亲身所见所感中真正领悟中国国情和社会实际,切身体会消费主义鼓吹的奢侈浪费和骄奢淫逸是一种“犯罪”;要引导大学生真正看到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高消费群体与弱势群体以及边缘化人群之间在物质消费和各种资源占有之间的显著差异,这些都是对于消费主义狂热的清醒剂。但是,社会实践不能简单局限于感性观察,而更重在实际行动。要引导大学生尽自己所力,所学为社会、为落后地区和灾区人民服务,通过“科技下乡”、“支教帮教”、“医疗服务”、“心理康复”以及“服务官兵”等主题活动,培养大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热爱人民的情感和服务社会的责任,以及抵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自觉性。价值观的升华是社会实践的目的,在实践活动中和实践活动结束后,都要引导大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利用写心得体会、感悟,举行讲演会、报告会等形式,形成理性认识,传播价值理念,真正提高大学生对于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促进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内化。这样,应对消费主义思潮影响的社会实践,从感性体验到主体活动,再从主体活动到价值理念升华,充分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要求和原则。

第2篇: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

一、当代大学生经济状况调查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图1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结构图图2大学生消费结构图通过对湖南工业大学在校学生共359人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以下途径:一是父母给予;二是亲友帮助;三是勤工俭学等。其中父母给予占经济来源的88.13%,亲友帮助占5.56%,勤工俭学等占6.31%。从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父母给予,亲友帮助和勤工助学等其他来源的只占很少比例。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根据恩格斯的消费结构理论,当代大学生消费包括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基于这一消费结构理论,对湖南工业大学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学生的消费总额中,生存消费占62.35%,发展消费占29.82%,享受消费占7.83%。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是生存消费和发展消费,也有少数大学生追求享受消费。1.生存消费。生存消费是指能满足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基本消费。主要分布在平时的衣物添置、生活开支、电话费用等。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当代大学生更注重自身的形象、气质,同时他们也重视饮食结构和食品营养搭配。其中饮食开支占总开支比例为78.27%,其中贫困生比例为92.12%,说明在校贫困生主要是以满足于日常生活为主。2.享受消费。享受消费是指提高大学生生活水平,满足大学生享受需要的物质和精神消费。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外出旅游消费、休闲娱乐消费及大学生的恋爱消费。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享受消费成了一部分学生的主要开支。特别是谈恋爱的学生,恋爱费用成为他们消费的主要支出,目前在校学生中恋爱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2.5%左右,每月平均花在恋爱的费用大都在100元~500元不等。3.发展消费。发展消费是指当代大学生为适应自身全面发展需要,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当代大学生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部分学生产生了这一消费,主要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的考证,参加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会计证等各种资格证考试和培训等。同时还有电脑购置消费等。调查分析显示,目前在校学生中拥有电脑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72.87%,特别是高年级的生85%以上的学生都已购置电脑。

(三)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观念是消费活动和消费状况的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具体地说,它是消费者对消费水平、方式、内容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的总的态度和观点。当前大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消费观:1.朴素消费观。朴素消费观就是根据实际经济状况有计划的进行消费。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超前消费观念流行,当代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因素影响。但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在消费时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俭约生活,进行合理消费,践行这种观念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6.52%。2.超前消费观。超前消费是指用未来购买力来弥补现阶段购买力的不足,以达到超过现阶段经济实力所决定的消费水平。从调查分析数据中可看出,超前消费在当代大学生消费中已占据一定市场,践行这种观念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9.67%。3.享受消费观。享受消费观是把幸福看做是尽量多的消费,无节制进行物质享受。调查分析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受享受主义的影响,过分看中物质享受,以至沉迷于物质享乐,忘却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从而导致大学生活以失败告终,践行这种观念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81%。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现象中存在的问题

1.消费差距拉大、两极分化明显。在我们的统计调查中,11.2%的学生每月开支在400元以下;26.5%的学生每月开支在400元~600元之间;35.3%的学生每月开支在600元~800元之间;17.7%的学生每月开支在800元~1600元之间;9.3%的学生每月开支在1600元以上。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明显。2.消费结构不合理,存在盲目消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消费还是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而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是占主要部分,在被调查的167名女生中,83.7%的学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学生为保持苗条身材而控制自己的食欲,甚至有的为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选择廉价的饭菜;在被调查的192名男生中也仅有67.6%达到标准,其中有部分学生则以其他开支较大而压缩了饮食费用。3.存在攀比心理,追求有误区。在调查走访中,一些学生曾提到,为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缩减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生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这些足以可以反映出大学生中存在过分追求时尚、名牌,存在攀比心理的现象。4.恋爱高成本,消极影响深远。在调查走访中发现,部分大学生谈恋爱每月大约多支出100元~500元,最高的有时为名贵礼物给对方,达到2000元以上。他们大多数认为,追求情感肯定需要物质投入,并难以把握理性适度消费的原则。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原因剖析

(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消费误区和消费心理1.个性自觉引起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大学生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逐步形成自我的支配要求。特别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1990年后出生,环境的塑造,使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主要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2.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重物质消费,轻教育投资。大学生中有许多以拥有各类名牌作为炫耀的资本,而不是以才华来炫耀,这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3.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在追求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学生消费行为中往往容易滋生独领的畸形心理,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暂时审美的心理需求后,必然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的变化和创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对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引导目前,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容易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1.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能真正达到有效目的,就必须对学生的实际行为进行了解与把握。近些年来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未能形成。2.高校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缺少与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引导目的。

(三)社会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消费的直接影响因素1.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富起来的部分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不断冲击。而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形成。2.近年来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的社会中逐渐上升,按照这种价值观,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尊重,是不是成功,主要取决于他的消费水平。在中国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首先接受了这种价值观,又逐渐辐射、传染到其他社会阶层,最后演变为一种国民的集体无意识。高校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的教育,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建议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受经济条件影响和制约,可能会出现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造成心理落差。一旦这种情形出现,而得不到及时、正确、合理地处理这种冲突,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后果。因此,我们应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艰苦朴素、合理适度消费观。

我们认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倡消费观念,加强管理者的理论研究水平。在思想理论教学中,大学生的消费意识教育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变空洞无物的理论教学,为理论教学联系实际。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同时高校也要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者提倡良好的科研氛围,为他们将工作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提供保障。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必须注重对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在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大学生消费伦理教育、提高大学生消费伦理认识能力;还要加强大学生的消费伦理修养,努力营造节俭的校园氛围。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2.培养独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增强大学生理财能力是现今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现在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我们应针对不同经济条件的群体给予相应的指导。比如对于来自山区,经济贫困家庭的孩子,我们应鼓励他们学会在艰苦条件下去克服困难,努力发展自己,学会从多角度评价自己,通过自强自立提高自信。对于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我们应营造理性消费的氛围。同时注重同学们金钱观和理财能力的培养,让同学有机会从实践中学会合理消费,有意识地去发展和提高自己的财商。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成员.

第3篇: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

 

论文摘要:当今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消费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但是部分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也表现出了非理性的倾向。通过以问卷调查为主的调查方式,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既有其合理性和特殊性,同时又明显存在着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的误区,需要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引导和帮助。 

一、导言 

 

大学生不仅是当前社会的消费主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方式将可能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消费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到社会风气和思想。因此,选取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消费行为和方式,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未来的消费趋势。 

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特点和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具体涉及到的问题有大学生平时消费资金的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分布情况及其对消费方面的感受等。调查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对c大学2004-2006级150名在校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9份(男生67份,女生72份),有效率为92.67%。其次,通过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其中15名学生进行了个案调查,从而提供了比较具体的资料。在以上两方面情况把握的基础上,结合网络上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 

 

(一)理性消费 

 1.合理计划。问卷调查显示,在费用开支上,16.6%的学生有详尽的计划,67.7%的学生稍有计划,只有15.7%的学生没有计划,随心花费;81.3%的学生没有或偶尔有透支情况,经常出现透支情况的只占到18.3%。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消费时都是精打细算,消费的盲目性并不能够用来形容大学生整体,当前社会上普遍关注的大学生超前消费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少数现象。 

2.理性消费。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有关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普遍比较重视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也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可见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主流是理性的。 

通过访谈我们得知,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选择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二)追求潮流和品牌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喜欢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而且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全国学生联合会、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公布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诺基亚、联想、索尼、tom、汇源、阿迪达斯等成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首批先锋品牌。此次调查也清晰地反映出,在23类先锋品牌中,非内地品牌占了近一半。在我们针对性地访问中,发现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商品消费上,基本都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对c大学学生的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根据《报告》,排在大学生购买首位是“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57.7%)”,其次就是“单纯追求流行时髦与新奇的东西(30.4%)”。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三)导向性较强 

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其中也包括新的消费方式。很多商家都将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目标顾客进行市场销售,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针对此种情况商家纷纷推出面向大学校园的促销活动。例如中国移动,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其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这些追“新”族。同样,金融机构也逐渐将业务延伸到大学校园,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作为新业务的推动,逐步拓宽市场。前些时,国内首张专门面向大学生的双币信用卡——young卡由招商银行推出,不论专业、家庭经济条件,全国近220所著名高校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均可申办,最高可透支额度,在读本科生为3000元、在读硕士生5000元、在读博士生8000元;如急用现金,只需打个电话就可将透支额临时调高30%。几个月招行在全国就发放young卡约8万张。这个数目相当可观,也证实了大学生对于信贷消费这种区别于传统的新型消费方式的认可和接受。对c大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也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 

 

三、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一)所处消费层次与消费水平的矛盾 

大学生是消费群落的一个特殊构成部分,他们不参与生产,是纯粹的消费者。这点对于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以下是通过问卷得到的数据:大学生消费主要来源,有83.45%来源于父母资助、8.7%来自奖学金和助学贷款,6.8%是个人兼职收入。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经济来源仍然是依赖于父母、家庭。这种依赖性,使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经济状况直接挂钩。这种消费水平,完全决定于其家庭经济状况。至于家庭经济宽裕的,在必要的生活消费外,还有另外一笔钱可用于其它。从这一点看来,经济来源对于消费水平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是更甚于大学生本身的消费观的。在有限的消费宽度内,不论出于自觉与否,他们都必须严格地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使之与经济状况相适应。所以中国大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理应与我国居民的平均水平相一致。然而事实并不同于公众一般的认知:大学生们每学期的平均收入为4919元,支出为4819元,同时,目前大学生每学期自筹收入平均491元、奖学金374元,即自身获得的总收入为865元,仅占每学期支出的18%。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人的年度可支配收入在8000元至9000元之间。而将大学生在两个假期的支出计算在内,我国大学生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已经在一万元以上。大部分几乎没有创造收入的大学生,每年的消费都要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收入与支出存在严重的反差。大学生们既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却享受着高档次的生活,且消费水平和质量往往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呈现出不合理的畸形消费现象。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与他们所处的消费层次不甚协调。 

 

(二)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两极分化分明

大学生的消费,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生活消费,如吃饭、购置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休闲消费,如娱乐、购物及其他;学习消费,如购买与专业相关的工具或书籍等。在这三个部分中,第一和第三部分的水平都比较平均,比如吃饭,大多数同学每月都用200元至300元左右。调查数据表现出,每月消费水平在600元~1000元的学生中,饮食支出与生活费月支出(680元)平均比率是31.9%,这可视为他们的“恩格尔系数”,这一水平已经低于我国城市居民2005年的恩格尔系数,女生相对更低一些。这说明大学生们的消费趋向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消费。学生之间比较消费落差较大的,是第二部分,即休闲消费部分。低的在50元左右,高的则达到1500元,这些高消费包括电子产品、穿着打扮、交朋会友、文化消费等等。部分高价值消费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他们的“消费地图”: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27%拥有个人电脑、19%拥有pda、12%拥有mp3、6.6%拥有数码相机。旅游、电脑、手机、恋爱被称为大学生的四大消费。对于能体现社会年轻人时尚、前卫等特征的高消费,如通信、旅游等,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较之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体现的更明显。追求品位、高雅、时尚、情调的文化消费,是大学生的又一特点。调查结果显示,68.9%的被访者去过酒吧、茶楼、咖啡屋等休闲场所。与这些新出现的消费热点增长迅速相比,学习消费所占比重要小得多。 

(三)消费心理易受外界影响走进消费误区 

追求高消费、炫耀消费、享乐主义和超前消费诠释了后现代性的消费主义消费方式,也极大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追求时尚、潮流和高消费已渐成大学生的消费趋势。虽然在前面关于大学生消费的理性化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学生普遍持有理性的消费方式,但消费品的品牌和时尚特质仍然普遍受到大学生的重视。而且在事实上,“阿迪达斯”、“苹果”、“卡尔登”、“耐克”之类的世界名牌在大学生中的拥有者也不乏其人。当代大学生现有的消费误区具体表现有:庸俗性消费,突出表现是人情消费;超前消费,消费远远脱离了实际;炫耀消费和攀比消费,以追求高档、名贵商品为荣。同时,根据资料显示,大学生的对未来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期望,远远超出当前社会能够提供的标准。许多大学生在没有考虑自身情况的前提下,还抱着年薪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求职念头。而事实是,近日在广州举办的一次招聘会上,很多企业提供给大学生的月工资水平仅为700元~800元。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期望消费水平不仅远远高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普遍初始工资水平,而且也脱离了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可见大学生群体虽然由于经济来源的限制,在校阶段的现实消费方式是理性的、有计划性的,但在他们心中所期望的仍然是一种消费主义的消费方式,而一旦时机成熟,这种对高消费的诉求就将导致他们的消费理性的颠覆和解构。

四、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群体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宽阔的文化视野以及对新事物敏锐的反应能力,所以其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都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我们应该肯定其合理的一面,也不能忽略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方式在未来社会中会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长、大学生本人等各方面的力量与作用,针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采取必要的、合理的、科学的措施,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消费与金钱、精力之间的关系,树立理性的消费生活观和科学的消费方式。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消费现状,树立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念。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这里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家长应该教育正在读书的大学生子女明确自己的消费定位,不能过于纵容,尤其应该让大学生们清楚自身所处的消费层次和现在所能创造财富之间本来就存在着明显差距。其次,家长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这样看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就更为重要。同时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关注不能只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尤其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突出,单纯的说教效果不甚明显,对其应采用结合现状的引导,用事实来帮助大学生建立自己合理的消费定位,摆正消费心态。 

第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建议培养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可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具体操作型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通过良好的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校园内各种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其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也是如此。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高校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学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和校风的建设诱导学生主动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消费行为。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与优良学风和校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德琦,张新国,严学军.青年与现代消费[c].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2.[美]迈克尔·r·所罗门.消费者行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韩璐.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4) 

4.倪瑞华.可持续消费:对消费主义的批判[j].理论月刊,2003(5) 

5.陆汉文.大学生:消费与现代性.青年研究[j].1999(6) 

6.陈沙麦.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3) 

第4篇: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

关键词:西方;消费;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43-03

消费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十二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在消费经济学说中,生产与消费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总体。作为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整体,“生产与消费”一直都被经济学家们研究与讨论。学术界对于消费结构研究的定义有所不统一,但其中有代表性的言论是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在消费时所使用的消费类型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许多的学术定义中,则过多的是将消费结构看做是一种比例关系的变化与函数关系,对于其中内涵的阐述则较少。

对于西方经济学家而言,分析消费结构,对于了解消费者行为,研究产业结构及其变化,以及研究社会消费水平、社会消费趋势和经济发展趋势都是很有帮助的。他们认为,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是当代西方消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消费结构的分析方面则大多是从家庭消费结构、恩格尔定律、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论证。其中,很多观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威廉?配第的消费思想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一向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的源头,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时代中,资本积累的时代特征导致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思想便是主张资本的大量积累,注重商业的发展。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思想当中自然也秉承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他主张在消费上“少消费多积累”,重商主义观念较为突出,主张消费过多会使人们变得懒惰。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个人消费只不过为了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只要能使食物消费维持工人的最低限度的生活,那么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就可以持续进行了。这是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消费观。他把资金的支出按照是否有利于生产的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大吃大喝、购买衣料、家具、建筑房屋、改良土地、开矿和捕鱼、经营从国外运回金银的事业。他主张用赋税改变消费和积累之间的比例关系。较为提倡政府充分利用赋税的作用调节消费与积累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威廉?配第对各种消费支出的认识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初期资产阶级“一切为了积累”的时代特征。

二、亚当?斯密的消费观

主张对消费的节制,主张将资本的积累放在首位是亚当?斯密的消费观念。与威廉?配第所不同的是,亚当?斯密首次提到:生产的唯一目的是消费,收入所能取得的一定量的消费品价值是消费力的实质是,而不是货币或金块本身。

亚当?斯密对人们的消费思想进行了分析,对倾向奢侈品的消费行为与节俭的消费态度之间进行了比较与讨论,主张有利于国民财富增加的节俭消费行为或者是干脆节制消费,不主张奢侈性消费,认为奢侈性消费不利于国民财富的增加。有些问题涉及到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所考察的消费习惯持久性问题。第一次真正地认识到消费的作用和地位是亚当?斯密对消费思想的突出贡献。

三、萨伊“萨伊定律”和马尔萨斯“有效消费”

让?巴蒂斯特?萨伊与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是与李嘉图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他们对亚当?斯密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的庸俗部分进行的发展,被学术界称为早期庸俗经济学说的代表人物。

让?巴蒂斯特?萨伊在消费理论中的突出奉献在于他将“消费”正是纳入到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人”,萨伊的观点中,消费即效用的消灭,不会损失价值的东西不能消费,而房屋失火也是消费,因为效用被消失了。在萨伊的消费思想中,“消费行为本身所产生的满足的程度”才是消费的真正且唯一的目的,他提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认为:“生产能创造自身的需求,不会出现需求不足。”萨伊定律的在凯恩斯革命前一直为西方的经济学主流所接受,当时在当时则是被马尔萨斯、西斯蒙第和马克思等人反对与批判。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在消费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有效消费”概念的提出,他第一次提出了“有效消费”这样的一个概念:人们能够而且愿意支付这样一种价格来购买产品的消费,这种价格会引起产品的继续供给而利润不至于降低,保护产品与消费的平衡是非生产性消费者的特殊作用,这种平衡使得财富增长、全国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获得最大的交换价值。地主的消费对于经济停滞是至关重要的,而经济停滞是由市场供给过剩所造成的,他反对对贫民的转移支付以增加消费需求导致人口增加的行为,反对政府对过多的非生产性消费提供资金。

四、西斯蒙地的消费观

西斯蒙地作为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他主张人的需要是值得重视的,将消费界定为人的需要,在消费方面应是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全然建立在人的需要之上,即消费应是第一位,有优先位置。在所研究的经济关系中,人才是其研究对象,财富则不然。他以人们全部都能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才是各国政府应该通过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应达到的目的为主张,主张精神消费,不仅仅是物质上满足,消费者的利益也应当包括精神上利益的满足,人们不应该过于重视物质的财富。西斯蒙地在消费观赏的贡献是较为丰富与科学的,他的学说奠定了消费优先的地位,值得肯定。与此同时,西斯蒙地也指出:“积累国家的财富决不是成立政府的目的,政府的目的正是使全体公民都能享受财富所代表的物质生活所带来的快乐。”西斯蒙地对萨伊定律也提出了批评,认为成产决定消费,首次提到了“消费不足说”与“经济危机说”,认为:可能导致消费不足的原因无非是资本主义财产过于集中,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后必然会导致消费不足。

第5篇: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现性主义个体主义

论文摘要:现代性是一个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概念,涉及到社会、政治、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现代性思潮研究的日益深入,必然会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产生影响。

现代性这个多义的、具有极大理论穿透力的概念,无疑缘起于欧洲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从11世纪拉丁语中到18世纪法语中的“modernite",其含义不断发生变化。但到现在为止,何谓现代性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对“现代”概念的看法有多少分歧,其核心的意涵是指一种新的时代意识,也无论其被看作是一个贬义词还是褒义词,所蕴含的价值意味是鲜明的。“现代概念的起源就是“现代性”这个术语的缘起。现代性首先是对现代意识的觉悟,既包含着对历史事实的陈述,又具有价值追求和规范意味,也就是说现代性就是一种新的意识。

一、现代性及其基本理念

一般认为,现代性概念描述的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诸方面与传统社会和传统人不同的各种特性的总和。诚如有的学者所言,“凡表征现代社会或现代人特征的属性,如商品性、竞争性、民主性、科学性、世俗性、开放性,等等,都包含在现代性的涵义之中”。在这种意义上,现代性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尺度,现代化是一种事实,现代性是一种对事实的反思。

现代性是一种启蒙理性,即怎样运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一切并运用理性对一切作出审查。从以上对现代性的解释中可以看出,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是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一)理性主义

现代性的序曲阶段,是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标志的,正是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了自我发现,教会受到了置疑,社会的宗教色彩开始淡化,世俗生活逐步获得了认同。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性的过程,用韦伯的说法就是除魔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此时的“理性”就是人的代名词。现代性强调人的理性高于宗教神性,强调现代文明的一切是理性化思维的产物。以韦伯为代表的西方思想家概括了理性主义思维的要点,即明确意识到行为的目的,对所追求的具体目标进行价值大小的比较;根据预料的结果权衡行动的必要性;根据目的选择手段,用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作为选择标准;在行动中遵循严格的首尾一贯性,使一切行动合理而有序。

作为一种文化观念,理性主义引起了西方社会各个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在认识领域,理性主义造就了现代科学的基本精神。“现代性”要求在知识领域应用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这种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逻辑推理证明的数学和实验证明的实证科学,科学成了理性主义的表征。在日常生活领域,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在经济生活领域,理性主义建立了科学的工业生产体系和创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关系领域,理性主义导致了以效率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和合乎理性的现代法律制度。总之,以创新、合理、绩效、合作为核心的理性文化精神反映了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的转变。科学化、人性化、民主化、法制化等都是社会理性化过程中的产物和表现,而科学和民主则构成了理性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个体主义

个体主义的兴起被认为是现代性最大的成就。一方面,个体主义带来了个人的解放,另一方面,个体主义凭借理性,通过自主、自律的观念倡导一种理性的、更为自我负责的生活方式。理性使人成为一个有尊严,独立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是相通的。“现代性”意味着对自我的理解上从群体主义向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的重大转变。把个人放在了首位,强调个人独立与他人的重要性。这种个体主义的实质是高扬主体性。哈贝马斯指出,黑格尔将现代性的核心原则界定为主体性,并追溯了其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根源,认为笛卡尔是主体性话语的始作俑者。康德发展了主体性话语的典型形态,但康德没有看到现代性带来的科学、道德、艺术的分裂的实质实际上是冲突与不和。西方意义上的个体主义是一个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本意是指一种人本位的理念,也就是上边所说的,但是在中文中没有准确的表述词。这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个最容易被误解,最需要澄清的概念。在中国,迄今为止存在过的意识形态中,它都是与“私”这个字联系在一起的,一提到个体主义就将它与以自我为中心,讲求个人利益,忽略乃至不顾集体利益、社会利益这类东西联系在一起。不过对于西方文化而言,平时所误解的“个体主义”的这些东西,是用另一个概念“egoism",即“自我主义”来表示的。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个体主义是一种建设性的、积极的个人本位理念。

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是“现代性”的主要理念,但是除了理性与个体主义之外,进步的观念也是现代性的意识形态,这些在西方社会进程中都具体地演绎了出来。“现代性”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具体归结为社会领域的世俗化,社会关系的制度化、法制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人类生存状态的都市化,文化的个性化,等等。

二、现代性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影响

消费方式是指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类消费资料的方式和途径,它可以通过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行为取向得到大致的说明,是消费观念和行为的统一体。在现代社会理论中,消费方式大致分为传统消费、现代消费和后现代消费三种。但是在本文中我主要讲的是现代性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就是现代消费方式。作为现代社会青年精英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既是当前消费的主体之一,又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军和消费时尚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方式将可能影响未来中国的整体消费方式。而现代性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影响就是消费方式的科学性和他们个人选择消费的理性。在此特别借助大连海事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具体分析如下。

(一)消费开支的合理计划

关于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本文所采用的评价指标是每学期的费用是否有计划消费。结果显示:在自己的费用开支上,有7.5%的大学生有严格的计划,50%的学生有计划,23%的大学生是稍有计划,只有19.2%的学生选择没有计划,总体上来说,大学生在每一个学期的开始都会给自己一个大概的计划,也说明他们在消费的时候也是在精打细算的,这种计划也可称作韦伯意义上的算计,是合理的重要特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大学生消费的现代性意蕴。匆忙地用消费的盲目性来定义这一切是不合理的,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主流,看到他们消费的主要方向和方式,不要自以为强调个别现象,这就是现代性思潮的理性主义给我们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第一个影响。

(二)消费过程中的理性购物

合理性的消费是一个全面的行动过程,它包括了解商品信息,最后才会实施购买这一手段。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了解商品的信息只是第一步,也是理性消费的开始。数据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购买贵重商品前进行详细了解的有45.6%,进行大致了解的有50.1%,这两者之和就是95.7%,而选择直接购买的只有4.3%。这就有力地证明了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智力和自主能力的消费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判断力,对消费品做出合理的决策。消费者在购物时对于消费品的质量、价格、品牌和时尚等选择体现了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质量和价格,品牌和时尚是影响当代大学生选择消费对象的主要因素。消费品的质量和价格反映的是消费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被看作是当代大学生合理消费的一个关键。而品牌和时尚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身份和形象,其魅力就在于象征意义,带有较多的感性色彩,对于这两个方面的选择分别体现了理性和非理性的价值取向。但是当前的数据就表明了质量、用途、性价比是吸引他们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效、理性消费是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主流。这种消费观念在现行的条件下分析起来是合理的,大学生没有自己的固定经济收入,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是父母,通过自己兼职挣钱并不多,这就使他们每月可以支配的钱是固定的,而这笔钱的主要用在日常生活用品和伙食开销。在长时间的大学生活中,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尽量谨慎消费,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会尽量选择那些物美价廉的东西。

(三)消费资料注重个人发展

第6篇: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经典;消费语境;经典性

中图分类号:I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07-02

新世纪以来,有关文学经典的研究一直是文学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现代社会中,当大众文化、网络文化不断扩张,后现代主义文化价值观下的文化批判席卷整个文学领域,消费时代的文化在凭借着视图媒介不断颠覆人们的价值观时,经典文学的解构自然也由此引发不同的声音。当现代化领域中的文学逐渐去政治化,失去文学显学地位而成为一种纯粹的学术研究的时候,文学经典化的问题便成为学术界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关于文学“经典”内涵的论争

西方学者关于“经典”的论争始于对“经典”概念的界定,学者们从文学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世界的影响性以及时间的筛选等几个方面,来阐释文学经典的概念及内涵。

中国文学界对“经典”有着本地域性的独特见解,黄曼君认为,文学经典应该是原创性文本和独特阐释的结合,其存在形态生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特征,价值定位上必须具备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①同时,文学经典应是特定历史时空与文化语境中思、诗、史相交融的结晶。必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有着“诗性”的内涵,还有着民族的文学特色。②童庆炳认为文学经典“必须经过时间的筛选;是达到艺术极致的作品;是开辟了新的艺术范式的完美之作”③方忠认为应该首先坚守“文学是人学”的原则,将文学作品的审美性、艺术价值还有经典应具有的原创性作为衡量经典作品的标准。④刘晗从“经典”二字字义考究,贯通古今进行纵横比较,得出结论:“文学经典是指那种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经典指是指那种能够超越具体时代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在价值和美学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的文学文本。”⑤刘象愚对比古今中外、英汉文中“经典”的含义得出结论:“经典’指那些权威的、典范的伟大著作,文学经典的本质特征必须具备内涵的丰富性、实质上的创造性以及时空的跨越性。⑥陈定家在结合中西方学者对文学经典的阐释之后认为:“真正的文学经典应该是那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价值观和美学观之时代局限的优秀文学作品,是那些在历史维度与美学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富有教义且常读常新的权威性的典范之作。”⑦

众多学者对文学经典的定义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经典既有传统视角,又有现代的革新。基于主体对文学文本认识的不同,对现在文学文本进入经典序列后,关于经典的争论更是不休。时代语境的不同,对经典的定义及内涵的阐释仍会继续,文学经典也在阐释和再阐释的循环中发挥着它不朽的艺术魅力,对其内涵及外延的界定,是对文学经典及经典性问题研究的基础。

二、追问文学经典的建构及生成机制

学术界在对文学经典问题研究的逐渐深入中,逐渐跳出对文学经典本身定义的格局,转向如何建构文学经典,推动文学经典建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等相关问题上等,此类更为深入更具有针对性,更加具体化。

西方文艺界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有着两种主要观点,即限定于文学作品内部的本质主义经典化理论与限定于外部因素的建构主义经典化理论。国内文学理论界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内外因素同样重视。孙邵振认为,引入西方理论的价值归宿就是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改写,使得作为历史流传当中的经典文本重新获得一种时代的生命,这实际内在于文本的一种对经典的确认。⑧童庆炳将文学作品内外因素相结合,具体考察经典建构过程中两者的作用方式,认为文学经典的建构是处于一种不断地建构的过程中,同时提出文学经典建构的六个要素:“(1)文字作品的艺术价值;(2)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的空间;(3)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变动;(4)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5)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6)发现人(又可称为‘赞助人’)。”⑨朱国华则认为应该从历史的维度辩证地认识经典的准则:“一方面,各种经典的合法化来源都是独特的,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语境还原;另一方面,在一个个具有连续性的历史长时段中,可能存在着相对稳定的经典化规则。”⑩

此外,也有学者针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外部因素发表了看法,侧重点不同,观念有着些许不同。刘晗认为推动文本进入经典序列的方式主要有:政治权利的推行、知识精英的遴选和大众舆论的评判等。{11}南帆认为围绕在文学周围强大的社会群体、研究机构、出版社、学生团体、教育部门,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庞大的文学机构,从而形成一整套对文学作品行之有效的选择机制,并逐渐确立各种文学制度。{12}陶东风着眼于文化研究的视野,认为文学经典并不是普遍的艺术价值的体现,而是有着特定时代的文学规范与审美理想,凝聚着文化权利。{13}王宁认为,文学经典的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批评话语、权力机构及其他的一些人为的因素。{14}此外,黄书泉立足当代文化多元化语境,认为当代文学经典的建构需要从三个维度辩证统一地把握,即充分认识文学史撰写的作用,破除确立文学经典中文学史的话语霸权,从当代社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现实关系中确认当代文学经典。{15}注重经典建构内部因素的洪子诚认为:“当代的经典秩序的确立标准,最为要紧的是作品所表达的历史观和政治立场……文学文本在揭示‘历史规律’展示历史发展前景上的典型性和深刻性,是当代经常起作用的经典衡量尺度。”{16}

在笔者看来,文学经典及相关论题是十分重要且关系重大的研究课题,对整个文学自身价值体系的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对读者的文学价值观念引导、文学史的编纂和文学教育等都息息相关。当然对文学经典的判断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对文学经典内容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构建的过程。

三、当代消费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命运

在当前的消费社会下,视觉文化以及媒介文化都以不可挡之势,闯入审美文化的背景中。尽管众多学者对文学经典的超时间性与超历史性都满怀信心,但是当经典面临当下消费时代的语境,图像霸权危及语言的中心地位的现实状况时,对文学经典的命运堪忧。

很多学者就从当下的消费文化语境中探讨文学经典的境遇,分析消费关系对其他社会关系以及文化的影响。吴兴明就从当下消费关系的座架中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性扩张,他认为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不断被广泛的借名、挪用,出现大规模的异质重现,他指出,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的命运即是:走向终结。{17}但同样是从消费语境中看待文学经典境遇的赵学勇则相对较为乐观,他认为文学经典所面临的危机源于文学经典和消费关系的语境冲突,调和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则是经典问题消弭的关键所在。同时他进一步提出,要依靠市场手段来调节文学经典在当下消费语境中的接受和传播。{18}

在当下消费社会的现实语境下,有学者认为文学经典的n势不可避免。刘晗认为,当下文化语境中语言和图像之间关系的不平衡,图像文化的异军崛起使得语言中心地位旁落,消费文化思潮使得文学经典呈现出消费化趋势,文学经典存在的根基被消解。{19}也有学者着力分析文学经典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孟繁华认为,20世纪以来作家们参与社会的情感需求,与“宏大叙事”热情所创作小说文体,在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他分析其原因:“现代媒介的发展和多元化和多元文化,特别是与科技手段相关的消费文化的兴起,是文学不断走向式微的原因和条件。”{20}

此后,学者们对文学经典理论话语的拓展与深入、文学经典的命运及古今文学经典承传重构与评估重建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一些学者基于消费文化语境中对经典表示出担忧,如赵学勇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关系入手,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审视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文学经典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21}在陈家定看来,文学经典不仅遭遇了市场上的“生存危机”,而且还出现了观念上的“信仰危机”。但机遇与挑战共存,在去经典的潮流中文学也得到了更广范围的传播;新秩序与新经典为重构文学经典提供了更多种可能;激发了文学经典的多种潜在的文化功能。{22}而盖生认为,在当前的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被媒介文化冲击的边缘化反倒是文学非线性进步的表现,指涉当下、提升现实承担社会的经典化文学仍将是社会价值整合元和意义的生产地。所以文学不仅不会终结,还将在新形势下具有重建经典的可能。{23}

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最能够体现人类思想精髓,最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当下文学终结的声音不仅在国内出现,许多外国的学者也对“文学终结论”的论断发生论争,赞同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作为文学作品中主流价值观念的代表,学者们对消费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也是忧思与期望并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社会形态变迁的大环境中看待具体的文学现象是理论研究者需要坚持的态度。

注释:

①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03).

②黄曼君.回到经典重释经典―关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经典化问题[J].文学评论,2004(04).

③童庆炳.文学批评首先要讲常识[N].中华读书报,1998-03-25.

④方忠.论文学的经典化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J].江海学刊,2005(03).

⑤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文学研究,2003(04).

⑥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J].中国比较文学,2006(02).

⑦陈定家.市场与网络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文学评论,2008(02).

⑧孙邵振.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J].文学评论,1999(05).

⑨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⑩朱国华.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6(02).

{11}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文学研究,2003(04).

{12}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117.

{13}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利(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4(03).

{14}王宁.经典化、非经典化与经典的重构[J].南方文坛,2006(05).

{15}黄书泉.论建构当代文学经典的三个维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16}洪子诚.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3(03).

{17}吴兴民.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J].中国比较文学,2006(01).

{18}赵学勇.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与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19}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文学研究,2003(04).

{20}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J].文艺争鸣・评论,2005(05).

{21}赵学勇.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与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第7篇: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

[关键词]浪漫/消费(主义)/现代化/马克思·韦伯

牛津英语辞典对浪漫的定义是“标志为、暗示为、赋予为罗曼史的,想象的,远离经验的,幻想的,以及(与文学与艺术方法相关)指高贵或是激情或是不寻常的美”。这些注释与冠以“消费”之名的行为看上去没有关系。① 恰恰相反,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例如我们购买大件物品,如房子和汽车,我们通常将挑选、购买与使用商品和服务全都视为无趣和平淡的日常行为。消费作为经济行为的一种形式,在生活中通常被放在我们所认定的“浪漫”的对立面。这种对立的合理性很容易掩人耳目,然而,一旦我们认识到有一种重要的现代现象将两者直接相联,事情就变得明晰了。

这种现象就是广告,只要粗粗浏览几页时尚杂志,瞅上几眼商业电视,就会发现有多少广告与“浪漫”主题相联,多少影像和拷贝与“远离日常经验的”、“想象的”、暗示为“高贵或是激情”的场景相联。在涉及香水、香烟或是女式内衣的广告中,狭义的浪漫表现得特别明显,在有些图像与故事中,更典型地使用着异国情调的、想像的、理想化的等广义的浪漫。而广告的实际目的当然是诱使我们购买它们所表现的物品,换句话说,就是消费。② 基本的“浪漫”文化物质通常以这种方式用于广告,这一点经常被注意到,因此,可以说,对“浪漫主义”与“消费”之间联系的共识业已存在。在包括社会科学学者在内的学者与知识分子中流行一种设想,即认为正是广告商出于他们所代表的生产商的利益,决定了物品的用途,因而,应当认为在这种关系中,“浪漫的”的想法、灵感与态度对“消费社会”(consumer society)③ 的利益有用。本书稍后将挑战这种观念(不过没有拒绝),本书主张在将文化的“浪漫”因素(romantic ingredient)视为现代消费主义本身发展的重要部分的同时,也对相反的关系加以详察。其实,消费(consumption)可以决定需求(demand)和需求供给(demand supply),可以认为, 浪漫主义本身在推动工业革命时地位突出,在现代经济特征中拥有一席之地。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主张,因而,我一开始将解释我是如何到达这一立场的。

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一些事件导致了本书写作。如同众多的欧洲与北美学者,特别是社会科学学者,我认为那一时期动荡不安、充满挑战,有时甚至振奋人心。大学校园处于代际战争的前沿,在这场战争中,拥有特权和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仿佛将历史的进程偏移到前途未卜的轨道上。没有学者,至少没有社会学家,能经历这一场知识(intellectual)与文化的动乱,而不促使自己反思并重验指导他们专业与个人行为的假想。我的有些同行,经过适当的自我权衡,决定加入年轻的“反文化者”(counter-culturalist), 然而有些人对他们称之为年轻人反常规的疯狂(youthful antinomian madness)④,采取了更加顽固的立场(entrenched position)。我本人,对于给个人带来两难困境的现象更为兴趣盎然;对我不能完全理解的事情,我在宽容(condone)与声讨(condemn)之间难定取舍;我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令人不知所措的文化剧变的研究。尽管一开始,这只是一个个人调查,对于它很快成为具备专业观照的事情,实际上,我后来发现,它对我的专业意味更多。

在后来几年中,我的研究主要采取了阅读文献方式,我不仅阅读“水瓶座时代”⑤ 的先驱们所炮制和青睐的文献,甚至阅读比他们更早一些的卫道士们的作品。我力图通过阅读这两者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世界观。⑥ 同时,我也考虑到了数量有限,然而日益增长的社会学专论,它们也声称将阐释这一令人不知所措的新现象。⑦ 二战后既有的社会学常识(其实是此前一代)建立的基础是认定现代社会将继续沿着理性、唯物主义和世俗的道路演进。这使得后者格外困难。让人预料不到也无法解释的是,相当一部分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年轻人转向了巫术、神秘事物与海外宗教,明显地偏离理性文化,坚决地反清教徒主义。对此现象的叙述是相当困难的,而且没有直接挑战长期“理性化”(longterm“rationalization”)的大前提。由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理性,是学科创始人以及他们现在的大多数执行者坚持的原则,即使解释对这种假想的挑战,已经是对原则的质疑了。

不久前,我才确信类似的文化革命曾经发生过,反文化者所支持的世界观只有用“浪漫”来修饰才充分。我并不是唯一持这种观念的人,在上一轮“浪漫热”(romantic fever)爆发时已经有支持者与批判者偶尔比较过浪漫运动了。⑧ 不过看起来,我是唯一将这种同一性(identification)当作问题延伸而非问题答案的人。浪漫主义作为一种现象,一向引发强烈的情感,很明显许多评论者能够给反文化戴上如此标签不仅仅是去除它的神秘色彩(demystify),而是解决如何评价它的问题。这种比较值得注意之处在于, 他们试图通过对语境的分析来讨论当代文化变迁(也就是说,可以回指到浪漫的对应物,或是将第一次浪漫运动的信念与态度投射到后继者的观念上),这种被认定的同一性的后果却几乎没有论及。由于我能找到的对浪漫运动的这些“解释”在形式上侧重探究历史,强调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之类的特殊事件,将反文化认定为“浪漫”并不能解释它为何发生。

并不是说,学者们对于浪漫运动、浪漫主义者及其作品缺乏学术兴趣,恰恰相反,这类作品多得惊人。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作品在形式上是文学、美学和哲学的,另外附上些社会政治史或知识分类史(intellectual variety),尽管我发觉很多学者的工作是无法估价的,然而并没有像样的社会学讨论。也就是说,学者们至少将浪漫主义视为社会文化运动,将其在功能上与新兴的工业社会相联系,然而,我却找不到任何对所谓现代生活的“浪漫因素”的检视,将“浪漫”与“理性”相对。如果60年代和70年初的事件仅仅被作为浪漫主义的最新宣言来看待,很明显,它需要被理解为现代文化一个持续的元素。

我发现浪漫思想对于社会学的影响经常被讨论,但是很少有相应的浪漫主义社会学来加以平衡。浪漫思想与启蒙⑨ 运动的观念和态度(至少部分地作为一种反动),是将社会学造就为一门学科的主要知识材料。这门学科的大部分创始人仿佛超越了他们自己的浪漫趋向,采取了进步论的历史观,将浪漫主义视为不同于现代生活中的任一“反动”因素,视为一种植根于过去而为文化和社会的理性因素之手灭绝的现象。正如曼海姆阐述的,这已经被当作一种既定的常识。

当这些想法在我脑海中结晶的那些年,我的精力转向研究新、旧的浪漫主义,与此同时我教授宗教社会学的课程,那是我兴趣所在的主要领域,我的社会学事业也从此起步。很自然地,我开始关注与韦伯作品相关的问题,“清教伦理论”成为我研究的天然焦点。在我教授这一课程期间,我对伦理的命运产生了兴趣,随着时间流逝,这个论题的问题意识越来越强。尽管社会学家并未将此作为详细研究的对象,其他领域以及理由充分的大众常识却提出了要求,共同致力创建一种观点,韦伯所确定的伦理,在现代西方工业社会已不再是主流的社会伦理,取而代之的是与之相对的“其他方向的”、“社会的”或是“表现性”的伦理。我一开始并不倾向挑战“清教伦理论”,我只是被这个论题所呈现的众多困境和矛盾所困扰。

首先,那些被当作支持“新教伦理衰落论”(decline of the protestant ethic thesis)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仅凭印象和新闻式的特征。更令人困扰的事实在于,正如怀特(white)所说,大部分的作者涉入发展一种“知识意识形态”(intellectual ideology),他们涉及的是对文化变迁方向的悲叹而不是描绘。其次,任何研究必然存在着方法论的困境,尽管它本身在时间上仅仅只是一张“快照”,却被用作评述历史过程,由于缺乏适当的纵向研究,必然导致对过去和现在的假设。似乎这些困境仍不足够,此后许多争论显示极少有讨论是关于新教伦理如何甚至何时在想像中被的。曾经有人宣布关于眼前的和即将到来的新教伦理之“死”一系列声明,奇怪的是,另一天它又活过一次,死去一回。更有甚者,伦理是如何被斩尽杀绝,到底是社会经济还是文化该对“谋杀”伦理承担更多责任,存在相当的观点差异。此外,从16世纪初新教伦理首次被阐明到20世纪它被宣布存在令人困惑的历史脱节问题。难道它真的在四百年间始终丝毫也未受到挑战?由于这些原因,我开始越来越怀疑既定的观点,开始倾向于觉得无论什么力量致力于挑战新教伦理,它们不可能仅是存在于现在,而是回溯到20世纪以前的系谱。历史纪录中的鸿沟,使我感觉到需要更新韦伯的分析,也就是说,我认为需要继续他关于西方宗教传统发展以及它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精致详实的讨论,跨过《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表现的时间线,这条时间线某些社会学家认为在1920年前后,而我认为早至1620,最好在1720年。

大约正在这时,我的两大兴趣首次会师,本书的观点在我头脑中开始构思。对我而言,如果文化反清教力量可能本质上是“浪漫的”,它们也与消费相关;如果在60年代,消费与浪漫主义相关;那么它们可能一直如此?可能,存在一种“浪漫伦理”致力于促进“消费主义精神”,正如同韦伯曾经假定“清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当然,正是“浪漫文化运动”时常被作为清教主义的“天然敌人”。

这种观点足够促使我以一种新的视角观察浪漫主义,同时着手查找消费以及消费者行为的材料。不久后,我读到麦克·肯德尼克(mckendrick)、布鲁尔(brewer)、普拉姆(plumb)的书,我所读到的内容激励我深化这一论题。我将在第二章讨论此书。

此书作者们继续使用“消费革命”一词,用以指代他们所评注的明显与浪漫运动同时的变迁。我此时不仅认为,既然有必要在细节上检验两者的联系,本书的标题也自然地浮现在脑海。除了将它称为“浪漫伦理与现代消费精神”,我还能起别的什么名字呢?

此时,我的论题证据积累希望十足,不幸的是,我碰到了最麻烦的障碍。那就是,仿佛并没有理想的现代消费主义理论。

韦伯的论题建立在一个假想之上:工业革命构成了人造产品生产体系最重大的剧变,这种剧变史无前例,与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相关。在他的时代这不是韦伯一个人的假想,大部分社会理论家持有这种假想,它也是可观的研究与讨论课题。论争主要rage它的原因,而不是它的形式,然而对于生产性资本主义构成却存在共识。对于消费却不是这样。如果如今看起来是这样,经济史学家开始持有观点,工业革命也见证了消费的重大革命,至于“现代”消费的本质是什么没有确切的理论。

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行为的对象完全被经济学家独占,他们典型的研究是通过非历史的假想框架,认为消费行为对于任何人任何时间都是基本相同的。我很自然地求助于那些将注意力转向消费的社会学家们,主要是凡勃伦(veblen thorstein,也译维布伦,1857—1929,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和桑巴特,然而我发现很少有人真正从事这个问题关键之处。我只能独自面对令人畏缩的重任,力图创建一套现代消费主义理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个课题上韦伯仅用了十多页(现代资本主义精神),我却用了四章来讨论。首先,创建现代消费行为理论是必需的;其次,经典的经济学和凡勃伦都没有提供一套合适的理论;第三,享乐主义的社会行为理论完全不同于当前经济学的实用主义为基础的视角;第四,现代享乐行为理论确实可以说明现代消费行为的独特之处。

由于我并不急切地斗胆涉足其他学科,我并未毫不迟疑地着手这一野心勃勃的行为。我对肯德尼克、布鲁尔与普拉姆对18世纪消费革命的叙述的检视,使我确信,他们在阐释上的无力是直接源于缺乏准确的理论,这并不只是代表在经济学部分的失败,而是包括社会学家在内的所有社会科学家的罪过。而且,从他们提供的材料以及我关于60年代和第一次浪漫运动的研究可以清楚发现,诸如时装、浪漫爱情、品味与小说阅读等现象被社会科学家们所忽略。这些现象深深地暗示着消费革命与现代消费行为。

这些课题为人忽略,这一事实在我看来是一个重大的遗憾,尽管有些现象,比如时装与浪漫爱情,对社会学家缺乏吸引力是因为有影响的理论视角来suggest它们的重要性,它们在现代社会的无处不在已经足以不言而喻了。社会学家们的忽略基本上可以被视为源自偏见,源自假想先于调查的潮流,认同这些现象在某种方式上是微不足道的,是不值得认真研究的。有一种观点部分地是从生产论(productionist)经济学偏见派生出来而弥漫到整个社会科学界,这种观点与潜在的禁欲清教主义态度相关。这些课题未被适当地研究应当归因于这种偏见的因与果。毋庸置疑,如果社会科学家们许久以前就将注意力转向对这些现象的认真思索,现在偏见也不会在各个学科中流行。在凡勃伦的作品中,纵容教化消费实践的趋势非常明显。他的后继者也是一样,里兹曼(david riesman, 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尔·布雷思(john galbraith)则将此鼓吹为一项美德。即使意见相左的两位当代大师赫伯特·马尔库斯(herbert marcuse)与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也成为相同的趋势的例子,倾向批评与谴责而不是调查和解释。

然而,此时另一个同样令人困惑的问题浮现出来。如果,按我所想像的,浪漫主义有利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格兰现代消费行为的出现,有利于“消费伦理”的合法有效,那么从新教主义派生,又与“生产伦理”相悖,如何能够在同时同地运作?是否真的存在两种社会伦理,它们在形式上相对,却又并肩相存,一个支持生产,一个支持消费?如果是这样,是否有两个社会群体(group)分别担当文化载体?韦伯的论题明显与生产伦理和新兴资产阶级相联,那么有可能消费伦理与贵族相联?然而事实证明需求的新潮流来自新富(nouveaux riches)。可以得出结论, 资产阶级同时拥有清教伦理与消费伦理,这一观点与我认定浪漫运动主要与中产阶级特征有关相吻合,不过这带来新的社会学迷惑。

我逐渐开始感到消费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历史问题:如果没有解决潜在的理论问题:特别是关于现代消费主义核心的变迁机制,就无法成功地解释消费革命来源。这一变迁机制无论如何转变,都暗示着文化过程。因而,正如同韦伯从事他关于生产革命来源的原创研究时关注历史、经济与社会学问题,我开始关注到这些密切相关的问题。

正是在此时,我认识到我正在写作的论文对于现代工业社会及其文化的出现的传统既定观点是怎样一个激进的修正,远超于我原先的想像。首先,在工业革命名义下的巨变应当被视为集中于消费的革命,正如集中于生产的革命。很大程度上,这一点是由经济史家提供的证据清楚显示的,他们仿佛是渐渐改变主意形成这个观点。如果,他们在这一点上是正确的,那么在他们觉醒后会紧跟有一系列其他结论。例如,“消费伦理”必须一开始就存在于工业社会,而不是后来出现的,这当然暗示着新教伦理与无论哪一种被伦理合法化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是同时的现象。这引发以下的想法,可能清教与浪漫互为文化替换物(cultural alternatives),正如社会学家通常视为的那样,这种想法不仅挑战了流行的“文化矛盾”(cultural contraction)论,也质疑了被广泛接受的假想:“理性化”是资本主义与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所有这些推论仿佛都拒绝广泛流传的错误,将工业革命仅仅当作以生产为手段构成的激进转变。这当然,由于韦伯采取了狭隘的观点,将清教主义的理性与美学特征挑出作为至关紧要的影响:如果,他错在明显忽视了相伴的消费革命,基督教传统的其他因素可能会对现代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吗?这些都是我开始着手此书时脑海中浮现过的想法,我转向韦伯的原文以便启迪与指导我的任务。

沿着韦伯的足迹 马克思·韦伯作为学者和社会学的“创始人”在社会学家中享有盛誉,社会学家们更多的是书写他以及他的作品,而不是仿效他。也就是说,有一个巨大的韦伯产业,而没有人对他开创的文化社会学付诸努力。有可能沿着他的足迹这一任务本身明显令人畏惧,除此之外,很难说清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在韦伯那个时代,由于他那渊博的学识没有学者可以成功地仿效他,自从世纪之交以来学术界日渐学科专业化,他那种范围广、多学科的风格实际上更不可能被任何人效仿。这并不意味无法尝试,正如韦伯本人描述的,对现代社会的社会文化变迁的洞见可能只能通过不同领域的探寻才能获得,诸如宗教与经济,通常被认为是没有联系的,这种洞见因而也可能只是刻意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即使其他学科的学者会对这些不当行为侧目以视,社会学家并不是太过羞怯去越界。部分的答案在于,许多高度赞赏韦伯的社会学家在研究文化时,实际上选择跟随马克思,所关注的不是韦伯成功运用的独特类目,而是关注“意识形态”的概念。

反讽的是,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可能正是对韦伯作品及其所蕴含的世界观的尊敬,他所赞成的理性世界观(rationalistic weltanschauung)想像出了他终生致力研究的现象的实际消失。尽管韦伯的兴趣广泛,包括机制例如科层制,劳动分工,法律与国家这些仍是现代社会的重要部分,然而他主要的兴趣还在于宗教,如果不是这一现象确实消失,他对于去魅(disenchantment)和理性化整体过程的强调就失去了影响力。对于现代社会诞生的主要特征,他的观点看上去,宗教的助产士功能是不容置疑的,接着它在世界舞台不再有任何重要作用。to the extent, 社会学家接受了韦伯式(weberian)的观点(当然不仅仅限于韦伯的观点),他们可能原谅了假定从事他所擅长的特定形式文化分析没有什么意义(point),因为韦伯采用的很多概念,比如神正论、禁欲主义与预言看起来仅仅适用于信仰与价值的“宗教”体系。

稍作反思,就能暴露这种假想的错误,然而,正如韦伯使用和发展了术语,与宗教的必然联系并不多于超凡魅力(charisma),是在韦伯所有的术语中最明显突破了概念窠臼的。当然,韦伯的分析风格对当代文化现象看起来并不比他曾研究过的宗教的历史形式更有用。这也是本书潜在的假想。

但是那些以宗教作为特定研究领域的社会学家通常对他们的研究对象会采取奇怪的含混态度,在研究现代时具有涂尔干的特色,在回顾过去时却是韦伯式的。也就是说,他们自作聪明,在寻求当代行为与机制时,采取涂尔干式对“宗教”功能和本质的洞见,当作富于洞察力的时尚;而研究过去时,他们紧随韦伯,采取传统的被视为“宗教现象”的观点。韦伯雄心勃勃的计划是研究世界宗教及其截止于他那个时代的历史发展。

然而由于韦伯没有将他对神学体系演变的研究继续到18世纪,在文化社会学出现了一个尴尬的时代阴影。这段时间将封建和前现代社会与当代社会分开,那时可以想见所有重要的社会政治与文化运动可能以“宗教”的形式被宣告,并伴以被认可的神学。在当代社会中则是相反的假想大行其道。在中间这段时间——在1650至1850的关键时期,韦伯的“新教伦理论”已经谈得十分清楚。不幸的是,太容易忘记韦伯的论题是针对特定问题而阐发,即现代资本主义为什么会首先在西欧出现,因而,不能对直到现代的西欧宗教思想发展尝试做一完整而全面的叙述。

本书表明,对伟大人物表示敬意最好的方式不是仅仅赞扬他,而是仿效他,本书既是对学者的赞颂,也是对他名作的完善。本书不是作为《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姊妹篇,也不是对它的注释,或许它同时含有这两种风格。本书主要观点事实上目的是对韦伯完善,效果上是他观点的镜像,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本姊妹篇。韦伯关注新教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联系的主张并没有被否认,但是拓展了宗教理性禁欲(raional ascetic)与感伤虔诚派(sentimental pietistic)两方面对于现代经济发展的贡献。为了实现更具雄心的整体叙述,本书对韦伯的观点作了些改进,特别是关于他对待新教主义的方式和对待新教主义“伦理”的合理构成的方式,以及对待它命运的方式。对韦伯的修正并不是对他主张的毁灭,恰恰相反,这些修正是为了解决接受他的论题所带来的长期存在的问题。

本书依照韦伯的榜样,第一部分勾勒出“消费精神”,接下来第二部分讨论“新教(浪漫)伦理”,这一步骤由于需要以一定篇幅讨论现代消费主义的本质而变得复杂。最后,它的精神具体到自给(automonous)自我想像(self-illusory)的享乐主义,这样便可以转向勾勒出推动它产生的文化伦理。

在对待方式上的不同是韦伯自己作品的直接后果。因为,他认为新教说教影响了对于资本主义精神有益的伦理发展,当他专注于勾画出那些新教说教时,必须从那些self-same的说教中清理其他伦理的来源。用于证明消费合法的伦理规范(ethical code)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可以被描绘为一个从韦伯描述的“新教伦理”区分出来的过程。尽管有这些差异,本书潜在的结构尽力与韦伯相对应,强调“文化伦理”在引入经济行为的“现代”模式时的中心地位。展示它们的一致(congruence)与它们的心理与文化联系。

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观点史的运用,却像韦伯的作品,推行某种意味的取向(approach),这并不只是赞成思想(mind)与精神(spirit)是历史发展最终力量的一面之词,而是承认,当观念运动构成受人重视的人们的“活的信念”(living faith)或是(formulated aspirations)之时,观念运动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原因,依照韦伯的榜样,由既定信仰而产生的行为的真正本质被视为有问题的(problematic),它本身也是研究所关注的中心。因而,本书最主要的关注在于追踪社会风俗(manner),正是在社会风俗中,社会真、善、美观念的变迁影响行为模式(patterns of conduct),不是任何直接约定俗成的时尚(prescriptive fashion),而是观点为确认特质的行为(characterconfirming conduct)给出了方向。虽然本书并不追随物质力量对于观念构成与接纳的影响的观点,但也不忽视这一观点。

诸如声名赫赫的阿瑟·洛夫乔伊⑩ 与观念史更为相近,他关注的是默许假想和预设形式的观念与“思想”及外在的信仰体系。洛夫乔伊称之为人们的“无意识的精神习惯”(unconscious mental habits)可以清楚而意味深长地理解为他们的伦理行为(ethical conduct)与公然的信条(professed creeds),正是在这种语境下文学批评的材料被认为特别有价值。与此同时,从术语的完整意义上如同知识史(intellectual history)而非文化史,存在一个忽视大众(popular)与民间(folk)信仰的趋势,以便集中更高雅(higer)文化, 如果不是仅仅集中高雅文化(high culture)。对此的论证(justification)有赖于更大的影响,后者建立在总体思潮,特别是伦理理想的阐述(formulatin of ethical ideasls)上。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此后的篇幅中,几乎没有涉及工人阶级。

与此同时,本书的调查分享了观念史的跨学科特性,充分利用了洛夫乔伊认为用来建造“分离学科围墙”的“大门”。它有一种纹理不规则特征,不仅是源自从通常的学科语境之外检验课题,也源自使课题与拒绝它们的意义达成一致。伤感主义(sentimentalism)被视为重要的社会伦理(socioethical)运动,而不是仅仅影响了浪漫主义的不走运的文流;类似地,时尚被视为显示了现代中心价值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美学现象,而不仅仅是精巧宣传的销售诡计。本书涉及了一定数量对现代社会诞生传统说法的言外之意的阅读,不仅挑战了历史和社会科学中生产论偏见,也挑战了现代文化发展具有不断增长的理性化特点的假想。

当然,任何人承认这种“完善”韦伯的主张,都会引发对将两个论题整合的整体更深的思考。如果承认,平行的文化进程与现代生产相联而产生,又与现代消费相联而产生,那么等式两边到底有什么联系呢?如果生产论偏见影响了韦伯关于工业革命的观点需要修正,那么它应当被消费论取代吗?还是存在对现代经济的产生有完整的“平衡”的论述,从而避开这个问题的两者取一?这个问题饶有兴趣,有待于其他后继的作品来思考。

注释:

① 牛津英文词典1969年版,“浪漫”词条(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969,s.v.“romantic”)。

② 不是所有的广告都使用“浪漫”版本,当然不是所有的消费具有“现代”特征。

③ 可以在皮斯关于现代广告的产生中找到此类观点。参见奥梯斯·皮斯:《美国广告的责任:私人控制与公众影响,1920—1940》(the responsibilities of american advertising: private control and public influence, 1920—1940, new york: arno press 1976, pp.40—41)。

④ 这一类反应的例子可以在大卫·马丁(david martin)的《无政府与文化:当代大学问题》(anarchy and culture: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69)中找到。

⑤ “the age of aquarius”,水瓶座时代,占星学名词,可能由于beatles的同名歌曲(1962)而风靡一时,指1960年。当时有一批人根据占星学分析而表示,水瓶座时代即将降临,在这个时代中,人类的精神层次将会提升,爱与和平将降临大地。从而兴起了所谓“新时代运动”,也称水瓶时代运动,是一群西方的知识分子,对于过去过于重视科技与物质,而忽略心灵与环保的一种反动。

⑥ 我见到格外有用的汇编包括约瑟夫·伯克(joseph berke)编辑的《反文化》(counter culture, london: peter owen, 1969);杰里·霍普金斯(jerry hopkins)编辑的《嬉皮档案:地下报刊笔记》(the hippy papers : 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 press. new york: signet books,1968);彼得·斯坦西尔(peter stansill)与大卫·扎恩·麦罗(david zane mairowitz)《bamn:反判宣言与昙花一现1965—70》(bamn: outlaw manifestos and ephemera 1965—70.harmondsworth, middx: penguin books,1971)。

⑦ 主要的文本为肯尼斯·维斯修斯(kenneth westhues)编辑的《社会的阴影:反文化社会学研究》(society's shadow: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countercultures. toronto: mcgraw-hill ryerson,1971),与弗兰克·穆斯格鲁夫(frank musgrove)《痴迷与神圣:反文化与开放社会》(ecstasy and holiness: counter culture and the open society. london: methuen, 1974 )。

⑧ 这种对比可以在布克(booker)的作品中找到,他评述了20世纪60 年代和第一次浪漫主义之间氛围上“封闭的平行”(close parallel)。

第8篇: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

0引言

消费是人类不断从自然界获取自然资源并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的过程,直接影响着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人类对产品的消费需求刺激经济系统致力于把自然资源转化成产品,导致资源的消耗和资源存量的减少,间接地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另一方面,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作为消费品,并将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周围环境中,又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同时,作为社会经济再生产四环节中的最终环节和再生产的起点,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其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直接影响着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从而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

但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被盲目夸大,消费需求被定义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普遍原则,消费至上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不断蔓延,使得“非生态化”消费的现象愈演愈烈,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程度和速度超过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而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生态危机,严重制约和威胁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正如《21世纪议程》所警示的“: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因此,为了解决全球环境危机问题,就必须从改变消费观念入手,这就要求人类必须改变只注重人类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注重人类当下发展而忽视未来发展的不可持续的消费观念,构建一种既符合经济规律、又符合生态规律,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能维持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消费观,即生态消费观。为此,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

1生态消费的内涵和特点

生态消费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它以尊重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为前提,其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遵循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消费规模和消费水平与物质生产和生态生产相适应。既满足人类的物质文化需求,又有利于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消费构成危害。与传统消费观念相比,生态消费对生态、资源、环境的消费具有适度性、环保性、全面性、公平性和持续性等特点。

1.1适度性生态消费的适度性是指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界限应划定在满足生活需要范围之内而不是无限的欲求,也就是消费的规模应与本国的国情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现有的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不能超越于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无尽地膨胀,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而无尽地掠夺,不能超越于自身的经济能力而无尽地透支。

1.2全面性生态消费不同于传统的高消费一味追求人的物质方面的需要,而要求人类在消费过程中要同时兼顾人的多方面的消费需求,包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等。

1.3环保性生态消费不同于传统的线性消费,线性消费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经过一次性消费后将废弃物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而生态消费强调对资源能源和生活用品的多次循环利用,以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以达到节约能源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1.4公平性生态消费观念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消费中的公平性特点,包括物际公平、人际公平和区际公平。物际公平,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是指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平等地对待地球上的所有物种,不能因为人类的消费需求而无视甚至随意剥夺其它生物的生存权利,而应充分尊重自然,大力赞助自然,竭力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公平,即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是指每一个人在消费过程中都应以不妨碍同时代的其他人和后代人对资源、环境享受的权力为前提。区域公平即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公平,是指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不能以损害其他地区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

1.5持续性由于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全面性、公平和环保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及子孙后代的需求构成危害。因此,是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能够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永续发展。

2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念淡薄及其成因

作为当代青年精英群体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与健康的消费模式,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消费文化的构建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了深入调查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消费现状,课题组自编了“大学生生态消费现状调查问卷”,主要从对资源、能源的节约、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绿色环保产品的使用及废弃物的处理四个方面来考察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是否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否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念淡薄,其消费行为“非生态化”现象较为突出,完全符合生态文明理念要求的只占36.4%,而完全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占27.6%,其余还有36.0%的学生消费行为处于“半生态化”的状态。其中,对资源的节约情况相对较好,71.4%的学生都能做到随手关电、关水等;而对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现象尤为普遍,只有17.0%的学生较少使用;对绿色环保产品的购买和使用率也不尽人意,只占20.9%;对垃圾的回收处理,只有37.2%的学生能做到分类处理或到指定地点投放。课题组通过问卷结合访谈的方式调查发现,导致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念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生态消费教育的缺失、也有学校生态消费教育体系和社会监督机制的缺失。本文就高校现行的生态教育体系的缺失及主题活动较少和约束机制不健全进行分析。

2.1高校生态消费教育体系的缺失现行的大学课程设置未将生态消费的有关知识纳入必修课程的范畴,仅有个别学校将此类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进行开设;而专业课程的教育及平时的日常管理中,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消费观的教育渗透也不够,导致大学生对生态消费知识的了解甚少,对生态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深。#p#分页标题#e#

2.2高校生态消费主题活动较少当前,高校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课程设置的现状仍然存在,近几年大学生生态消费主题活动虽有所增加,但大多局限在考察、咨询等浅层次,内容也较为片面,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距甚远,其触及的领域、涉及的范围和持久力都远远不够。

2.3高校对学生的约束机制不健全通过调查发现,部分高校仍未实施定额用电、用水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浪费资源的现象。同时,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的成绩考评主要还是采用量化的指标来评价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操作水平的情况,而未将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等方面的人文精神纳入考评体系之中,这种评价标准是极其片面的,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3培育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对策建议

3.1加大生态消费理念的教育力度一是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建议把生态消费的相关内容纳入高校现行的教育体系之中,将《消费经济学》《消费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等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起来。没有条件开设这类课程的学校,应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作为生态消费教育的主渠道,同时将生态消费的相关知识渗透到所有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使生态消费的内容进课本、进课堂[2]。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消费的认识,增强生态消费的意识,积极践行生态消费行为,自觉养成生态消费习惯。二是充分利用校园生态消费环境的熏陶作用。利用校园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宣讲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和当代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增强大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教学楼、食堂、草坪、操场等多个角落布置内容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节约资源、从点滴做起”等与生态消费相关的横幅或标语,营造浓厚的生态消费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节约意识、低碳意识和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消费观念在高校范围内牢固树立。

第9篇: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

论文摘要:现代性是一个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概念,涉及到社会、政治、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现代性思潮研究的日益深入,必然会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产生影响。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现性主义个体主义

现代性这个多义的、具有极大理论穿透力的概念,无疑缘起于欧洲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从11世纪拉丁语中到18世纪法语中的“modernite",其含义不断发生变化。但到现在为止,何谓现代性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对“现代”概念的看法有多少分歧,其核心的意涵是指一种新的时代意识,也无论其被看作是一个贬义词还是褒义词,所蕴含的价值意味是鲜明的。“现代概念的起源就是“现代性”这个术语的缘起。现代性首先是对现代意识的觉悟,既包含着对历史事实的陈述,又具有价值追求和规范意味,也就是说现代性就是一种新的意识。

一、现代性及其基本理念

一般认为,现代性概念描述的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诸方面与传统社会和传统人不同的各种特性的总和。诚如有的学者所言,“凡表征现代社会或现代人特征的属性,如商品性、竞争性、民主性、科学性、世俗性、开放性,等等,都包含在现代性的涵义之中”。在这种意义上,现代性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尺度,现代化是一种事实,现代性是一种对事实的反思。

现代性是一种启蒙理性,即怎样运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一切并运用理性对一切作出审查。从以上对现代性的解释中可以看出,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是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一)理性主义

现代性的序曲阶段,是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标志的,正是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了自我发现,教会受到了置疑,社会的宗教色彩开始淡化,世俗生活逐步获得了认同。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性的过程,用韦伯的说法就是除魔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此时的“理性”就是人的代名词。现代性强调人的理性高于宗教神性,强调现代文明的一切是理性化思维的产物。以韦伯为代表的西方思想家概括了理性主义思维的要点,即明确意识到行为的目的,对所追求的具体目标进行价值大小的比较;根据预料的结果权衡行动的必要性;根据目的选择手段,用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作为选择标准;在行动中遵循严格的首尾一贯性,使一切行动合理而有序。

作为一种文化观念,理性主义引起了西方社会各个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在认识领域,理性主义造就了现代科学的基本精神。“现代性”要求在知识领域应用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这种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逻辑推理证明的数学和实验证明的实证科学,科学成了理性主义的表征。在日常生活领域,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在经济生活领域,理性主义建立了科学的工业生产体系和创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关系领域,理性主义导致了以效率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和合乎理性的现代法律制度。总之,以创新、合理、绩效、合作为核心的理性文化精神反映了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的转变。科学化、人性化、民主化、法制化等都是社会理性化过程中的产物和表现,而科学和民主则构成了理性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个体主义

个体主义的兴起被认为是现代性最大的成就。一方面,个体主义带来了个人的解放,另一方面,个体主义凭借理性,通过自主、自律的观念倡导一种理性的、更为自我负责的生活方式。理性使人成为一个有尊严,独立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是相通的。“现代性”意味着对自我的理解上从群体主义向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的重大转变。把个人放在了首位,强调个人独立与他人的重要性。这种个体主义的实质是高扬主体性。哈贝马斯指出,黑格尔将现代性的核心原则界定为主体性,并追溯了其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根源,认为笛卡尔是主体性话语的始作俑者。康德发展了主体性话语的典型形态,但康德没有看到现代性带来的科学、道德、艺术的分裂的实质实际上是冲突与不和。西方意义上的个体主义是一个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本意是指一种人本位的理念,也就是上边所说的,但是在中文中没有准确的表述词。这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个最容易被误解,最需要澄清的概念。在中国,迄今为止存在过的意识形态中,它都是与“私”这个字联系在一起的,一提到个体主义就将它与以自我为中心,讲求个人利益,忽略乃至不顾集体利益、社会利益这类东西联系在一起。不过对于西方文化而言,平时所误解的“个体主义”的这些东西,是用另一个概念“egoism",即“自我主义”来表示的。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个体主义是一种建设性的、积极的个人本位理念。

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是“现代性”的主要理念,但是除了理性与个体主义之外,进步的观念也是现代性的意识形态,这些在西方社会进程中都具体地演绎了出来。“现代性”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具体归结为社会领域的世俗化,社会关系的制度化、法制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人类生存状态的都市化,文化的个性化,等等。

二、现代性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影响

消费方式是指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类消费资料的方式和途径,它可以通过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行为取向得到大致的说明,是消费观念和行为的统一体。在现代社会理论中,消费方式大致分为传统消费、现代消费和后现代消费三种。但是在本文中我主要讲的是现代性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就是现代消费方式。作为现代社会青年精英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既是当前消费的主体之一,又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军和消费时尚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方式将可能影响未来中国的整体消费方式。而现代性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影响就是消费方式的科学性和他们个人选择消费的理性。在此特别借助大连海事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具体分析如下。

(一)消费开支的合理计划

关于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本文所采用的评价指标是每学期的费用是否有计划消费。结果显示:在自己的费用开支上,有7.5%的大学生有严格的计划,50%的学生有计划,23%的大学生是稍有计划,只有19.2%的学生选择没有计划,总体上来说,大学生在每一个学期的开始都会给自己一个大概的计划,也说明他们在消费的时候也是在精打细算的,这种计划也可称作韦伯意义上的算计,是合理的重要特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大学生消费的现代性意蕴。匆忙地用消费的盲目性来定义这一切是不合理的,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主流,看到他们消费的主要方向和方式,不要自以为强调个别现象,这就是现代性思潮的理性主义给我们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第一个影响。

(二)消费过程中的理性购物

合理性的消费是一个全面的行动过程,它包括了解商品信息,最后才会实施购买这一手段。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了解商品的信息只是第一步,也是理性消费的开始。数据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购买贵重商品前进行详细了解的有45.6%,进行大致了解的有50.1%,这两者之和就是95.7%,而选择直接购买的只有4.3%。这就有力地证明了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智力和自主能力的消费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判断力,对消费品做出合理的决策。消费者在购物时对于消费品的质量、价格、品牌和时尚等选择体现了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质量和价格,品牌和时尚是影响当代大学生选择消费对象的主要因素。消费品的质量和价格反映的是消费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被看作是当代大学生合理消费的一个关键。而品牌和时尚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身份和形象,其魅力就在于象征意义,带有较多的感性色彩,对于这两个方面的选择分别体现了理性和非理性的价值取向。但是当前的数据就表明了质量、用途、性价比是吸引他们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效、理性消费是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主流。这种消费观念在现行的条件下分析起来是合理的,大学生没有自己的固定经济收入,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是父母,通过自己兼职挣钱并不多,这就使他们每月可以支配的钱是固定的,而这笔钱的主要用在日常生活用品和伙食开销。在长时间的大学生活中,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尽量谨慎消费,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会尽量选择那些物美价廉的东西。

(三)消费资料注重个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