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肝脏对身体的重要性范文

肝脏对身体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肝脏对身体的重要性

第1篇:肝脏对身体的重要性范文

对此,记者采访了302医院慢性肝病科主任陈黎明,他说,肝脏是我们身体中的“化二厂”,它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进行分类再加工,食物中的脂肪经过肝细胞的处理才能变成能量,支持人的正常活动。肝脏本身并不储存脂肪可是如果因为肥胖营养失调等原因会打破肝脏对脂肪代谢的平衡,不断进入肝脏的脂肪得不到有效地处理而积压在肝细胞中,此时脂肪的贮积量如超过肝脏重量的5%以上,或在组织学上有50%以上肝细胞脂肪化时,即被称之为“脂肪肝”。

脂肪肝有明显低龄化趋势

据统计,在我国大、中城市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已达人口总数的8-%10%。脂肪肝目前的发生率较5年前增加了50倍,在一些医院的健康体检中,脂肪肝检出率最高达50%,那些“主力”白领的脂肪肝患病率达30%,60%-90%的肥胖者都患有脂肪肝。45岁以下男性脂肪肝明显多于女性,30岁左右的男性中约有2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75%-90%慢性嗜酒者有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也有年轻化趋势,其中80%患者在40岁左右,且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平时应酬多,经常参加“肠胃扩大聚餐”的30-40岁男性属高危人群。

以上是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刘士敬提供脂肪肝的一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在我国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有脂肪肝,而且近年来脂肪肝在我国发病率还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在办公一族中成了常见病,且呈低龄化,儿童中不少小胖子也成为了脂肪肝的患者。

令人忧虑不仅一组组数据,更多的是人对脂肪肝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脂肪肝不是病。刘士敬却反复强调此危害极大,因为在脂肪肝患者中约有1/4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一旦肝硬化,即预示着腹水消化道大出血或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所以脂肪肝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杀手”,患有脂肪肝的病人,轻者并不表现任何症状,但不少脂肪肝的病人都出现为肝脏肿大,肝区隐痛及叩痛,个别人还有食欲减退、恶心、黄疸、肥胖、贫血、舌炎、外周神经炎、脾大等症状,只是该病常在体检做B超时才发现,所以很少引起大众太多关注。

酒精脂肪肝占首位

根据了解,脂肪肝分为三大类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原因不明的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的一个发展阶段,如果平均每天饮酒所含酒精量大于80克,持续1年或1年以上者,即可患“酒精性肝病”。轻度的酒精性肝病即为“酒精性脂肪肝”。中度、重度酒精性肝病则分别表现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确切原因不是十分清楚,常见于无酗酒及无饮酒嗜好的人群中,例如肥胖者、糖尿病患者,高血脂症病人及某些女性病人。肥胖者易发生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体内脂肪酸动用和释出增加,而同时肝脏利用脂肪酸的能力下降,导致脂肪在肝组织中的沉积。病毒性肝炎患者因肝细胞的损伤,导致肝功能下降,肝脏的脂肪代谢功能紊乱,加上病人活动量减少,进食过量的糖,进而促进脂肪在肝组织的贮积。此外病毒表达的某些抗原(如丙型肝炎病毒)可能干扰肝脏的脂肪代谢,导致脂肪肝。有些糖尿病患者因体内胰岛素缺乏,脂肪分解代谢增强,脂蛋白合成减少,产生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有些糖尿病患者则因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血浆来脂化脂肪酸增加,导致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则可表现为脂肪性肝炎,脂肪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

所谓“原因不明的脂肪肝”多指那些特殊类型的脂肪肝,如妊娠后期出现的脂肪肝急性妊娠脂肪肝、β脂蛋白缺乏症、局限性脂肪肝等。

陈黎明说:“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疾病,它与某些疾病关联很大,尤其是糖尿病更是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糖尿病患者因体内胰岛素缺乏,脂肪分解代谢增强,脂蛋白合成减少,产生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此外,丙型肝炎病毒(至今只发现此病毒会产生脂肪肝)会干扰肝脏的脂肪代谢,也会引发脂肪肝。在治疗上也不尽相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与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类似,重点在于寻找及消除引起脂肪肝的病因。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应控制体重,加强身体锻炼,限制动物脂肪及糖的摄入,多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糖尿病患者应积极地治疗糖尿病,尽量使体重保持在标准范围内。营养失调性脂肪肝患者则应合理地调整营养物质的平衡。慢性肝炎患者,应科学地增加营养、适当活动、控制体重、少食肥、甘厚味及适量进食高糖食物,从而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据介绍,脂肪肝主要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特别是“办公一族”平日就缺乏运动,交际应酬多、喝酒过量、“口福”成灾致使营养过剩,使脂肪肝和肥胖结伴而来。其中,长期酗酒是损害肝脏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体内,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越严重。同时,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都会导致脂肪肝,如长期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营养物质便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肥胖病人长期食用高脂饮食,活动量少,造成身体肥胖,而肥胖患者中约有半数的人肝内有脂肪浸润,这种情况在儿童肥胖者及成人肥胖者中均可见到。而一些盲目追求形体美的女性,由于长时间的饥饿,致使神经性厌食、肠道病变、引起吸收不良、热能供应不足、蛋白质供应低下,使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出来进人肝脏,使肝内脂肪蓄积而造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减肥过度引来脂肪肝

肥胖会给人带来各种不便,包括各种疾病,甚至影响美观,因此减肥成了现代都市人的一种生活必需,尤其是女性。不过,很多女性减肥心切,效果却适得其反,减肥不成,反而惹来一身麻烦,比如说患上脂肪肝。

陈黎明指出,造成脂肪肝的原因有很多种,在我国主要还是以营养过剩型为主,但是像营养不良(减肥过度)等原因造成的脂肪肝也不在少数,有些是因为当地经济条件差、生活水平低所致,而在都市,则多半和人们的过度减肥有关,尤其是女性,这种原因造成的脂肪肝患者比男性多很多,他说:“吃得很少或不吃主食,甚至只吃水果、维生素片等,使人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身体无法获得每日必需的葡萄糖和各种脂肪燃烧时所需

要的氧化酶。为了弥补体内葡萄糖的不足,身体就会将其他部位贮存的脂肪,蛋白质动用起来转化为葡萄糖,这也就是大家长说的减肥的原理。”但此时脂肪,蛋白质都将通过肝脏这一“中转站”转化为热量,于是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加之肝脏又缺少代谢时必要的酶类和维生素,导致脂肪在肝脏滞留,造成脂肪肝。蛋白质不足,脂肪用的载脂蛋白也就严重不足了,也使得蛋白质,胺基酸以及脂肪酸的代谢出现紊乱,肝脏的代谢也受到影响,肝细胞营养不良,脂肪变性,就会在肝细胞里出现一些脂肪泡,使肝脏肿大,这样继续发展,就可能出现肝的纤维化、硬化肝脏功能逐步丧失。

这样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营养不良,蛋白质热能等人体需要的能量严重不足。这就是为什么肥胖者容易发生脂肪肝的基本原理,302医院重症肝病科主任王慧芬指出,一个人肥胖与否是有标准的,现在很多年轻女性,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要追求苗条身材,“骨感美”,有研究发现,人体处于长期饥饿状态时,就会造成脂肪肝。脂肪肝发展到重度,出现肝的纤维化,肝硬化,有的会发展到肝癌,虽然脂肪肝和肝癌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是仍然要引起人们的警惕,毕竟肝脏是人体的运转中枢,肝脏功能受损,全身其他器官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饮食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候鹏博士介绍说,脂肪肝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因此,在治疗原则上一般以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为主,对于症状较重者,必要时辅以保肝去脂厦抗纤维化药物进行治疗。

首先,对酒精性脂肪肝,戒酒及改善营养状况是酒精性脂肪肝的基本治疗方法。禁酒和纠正营养不良可使大部分脂肪肝在1-6周内消退,也有需4个月或更长者。饮食主要为高热量、高蛋白,适量补充维生素,蛋白质摄入不足,可促使继续形成脂肪肝。对肥胖相关性脂肪肝,重点是减重。减轻体重可改善肥胖伴同的糖尿病,高脂血症,并使脂肪肝消退,饮食疗法和锻炼是减重的基础,减重10%可使脂肪肝引起的转氨酶增高恢复正常,但减重方法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伴有糖尿病,心肾疾病及肝损害明显的病人,无需如此。通过进食低热量饮食或饥饿疗法使肥胖者体重减轻后,脂肪肝的程度可改善并使肝功能恢复正常,但不能盲目减肥,如体重下降过快,也容易发生脂肪肝并使原有脂肪肝的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

其次,药物辅助治疗要合理,目前临床上尚无满意的干预脂蛋白代谢的药物,非酒精性脂肪肝去除病因为主,减重,饮食治疗并辅以药物可有效的控制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并促使病情逆转。

目前治疗脂肪肝的一线药物是多烯磷脂酰胆碱,该药含有大量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它通过特异性与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结合、修复、保护肝细胞,并促使肝细胞再生,同时改善脂肪在肝脏内的代谢及增加脂蛋白的合成,降低肝细胞的脂肪浸润,并通过抑制胶原生成,降低结缔组织形成,激活胶原酶活性,可阻止及延缓肝纤维化厦肝硬化。此外,治疗脂肪肝的常用药物还有抗氧化类药物以及维生素E、氨基酸制剂等。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优思氟(熊去氧胆酸胶囊)作为一线药物,临床效果比较满意,有些中药如大小柴胡、胆宁、血脂康、脂必妥等,对降血脂和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的效果,而且毒性也较小。

脂肪肝重在预防

脂肪肝是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后天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要从年轻时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了解一些自我保肝的科普知识。

第2篇:肝脏对身体的重要性范文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对应着五行与季节。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旺之时。趁势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而过于补肝又怕肝火过旺,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因此,春季养生应以养肝为主。

那么春季我们应该如何养肝呢?不妨做到“二养一节”,让我们的肝脏受到全方位的细心呵护。

1.养情志

何为情志?中医将人的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称为情志,又称为七情。肝主性情,肝异常会影响人的情绪,反之,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肝脏的健康。我们常说怒易伤肝,肝火太旺,其实都是在说情志过度刺激使得身体内的平衡遭到破坏。

现代人工作和学习的节奏很快,生活压力大。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地得到疏导,就会使心情郁结,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元代医家朱丹溪曾提出“司疏泄者,肝也”。 肝主疏泄的内涵实质,在于保持全身气机的流畅,调节人体精、气、神、血、水的正常运转。因此,面对心情郁结,我们要及时的疏导,维护肝脏疏泄功能的正常运转。

在中医养生六字诀中,“嘘”字诀有很好的疏肝理气的作用。中医认为,舌与脏器是密切相关的。中医将舌分为舌尖、尖中、舌根、舌边四部分。舌边正好是肝胆的位置。我们在发“嘘”这个音时,舌边正好受到挤压,从而刺激相关的脏腑。在遇到心气不顺的时候,不妨采取这个方法来舒缓压力,将心中的不平之气释放出来。持之以恒,就能减少肝气郁结,给肝脏一个健康的环境。

除了疏导之外,养性情更注重的是“养”。那么如何“养”呢?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多读书,读好书,可以让人的精神世界更加的丰富,能够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养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除此之外,多听听优美的音乐也是一种陶冶性情的方法。同时也要注重身体锻炼,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来促进新陈代谢,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一切的根本。

2.养肝血

中医认为,肝脏是藏血的器官,肝脏的解毒排毒功能需要通过血液的循环来带动。因此,充足的血量供给对于肝脏细胞的功能和肝脏的健康有很大的改善。然而现代人的生活作息习惯,经常熬夜,或者长时间使用电脑,或睡眠质量低下,都容易导致肝血亏虚,使得肝脏的功能下降。肝血亏虚,容易导致晕眩、缺钙、便秘、眼睛干涩等症状的产生。

那么如何做才能使得肝血充足呢?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肝胆在子时至丑时(23时至3时)最兴盛。中医提到“人卧则血归肝”,各个腑脏的血液都经过肝脏来完成解毒的工作。这个时段进入休眠的话,使得肝脏能够得到充分的血液供给,可以有效地提升肝脏的工作效率,同时使得其他腑脏得到很好的休息,使得第二天起床之后拥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来迎接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养肝血。人的身体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系统,对于一些病症,通常都会通过一些征兆来体现。我们有时候会感觉到“累”,这其实就是身体对你发出的求助信号,让你注意休息,对肝脏进行养护。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注意这个信号,利用小段的空闲时间,活动活动眼睛,舒展筋骨。除此之外,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也可以进行午休。人们常说的“子午觉”是对养肝血非常有益的。子时(23时-1时)和午时(11时-13时)是肝功能最高效的时刻,因此,在11时-13时期间进行小憩,能够给肝脏提供更多的血液进行循环,使得下午的学习工作有一个好的开始。

除了通过个人作息规律的调整之外,通过进食也能够有效的对肝脏进行补血养护。养肝血、食鸭血。鸭血性平,营养丰富,肝主藏血,以血补血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菠菜作为春天的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滋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除此之外,猪肝也具有很好的补血益气、养肝护肝的效果。

3.节饮食

这里的节饮食指的不是减少进食甚至于节食减肥,而是要戒除对肝脏有危害的食物的摄入。例如腌制、熏烤的食物,添加了防腐剂的罐装食物等,这些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甚至于危害肝脏的健康。

中医提到:“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经。”时令的蔬果可以起到护肝养肝的作用,而刺激、辛辣的食物,大鱼大肉,油炸的食物会增加肝的负担。初春之际,保持清淡的饮食,能够给肝脏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也符合春季的天气变化。

第3篇:肝脏对身体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医肝病;体阴用阳;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27-1

所谓中医肝病,似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传统中医肝病,其辨治范围包括肝气、肝火、肝风、肝热、肝阳、肝郁、肝厥、肝虚、肝实等;一类为现代中医肝病,其对象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谢异常性肝[1]病、酒精性及药物性肝损伤等所有肝脏疾病,两类肝病均可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辨证论治。本文所论中医肝病主要指后者,拟在中医传统的理论指导下,对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肝癌等临床常规肝病的辨治思路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一直以来又有“肝为万病之贼”之说,一说最早见于清・魏之秀《续名医类案・疡症》,他说“:夫肝木为龙,龙之变化莫测,其于病亦然。……肝为万病之贼,殆以生杀之柄不可操之人耳。”王孟英倍加赞尝,他在《柳州医话》中说“:肺主一身之表,肝主一身之里。五气之感皆从肺入,七情之病必于肝起。此余夙论如此,魏氏长于内伤,斯言先获我心。盖龙性难训,变化莫测,独窥经旨理自不诬。”其论是指在内伤杂病中,肝和足厥阴肝经病证(以下简称肝病)以及由肝或肝经病证所诱发它脏它腑它经(以下简称它脏)诸多病证,较它脏更为广泛,诚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说“:肝为传病之源”。从《内经》以降直至现代,不少医家对此均有论述,但内容分散而难窥全豹,现结合有关文献试作探考,以就正于同道。

1诊治肝病,初病杜渐,已病防传

初病杜渐,已病防传是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的体现,它与现代医学肝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不谋而合。大多数肝病,如各型肝炎、脂肪肝等,在发病之初,邪气初盛正气尚不衰,在此阶段及时辨证治疗,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即为初病杜渐,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特别是急性肝炎早期有转为重型肝炎趋势的时候,及早采用“截断疗法”,综合运用中药口服及灌肠,及时按重症肝炎处理,多可取得“逆流挽舟”的效果。《医门法律》曰:“引其邪而出[2]之于外,则死证可活,危证可安”,此言可引为辨治之圭臬。

2肝体阴用阳学说的理论基础

2.1体阴的含义体阴,“体”指实体或实质,体阴指肝脏质体属[2]阴,且病理变化多为阴血亏虚,其含义为。

2.1.1肝为厥阴经脉循行人体之腹、胁、胸等部位。

2.1.2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特性不同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肝为五脏之一,且位居下焦,故其体属阴。

2.1.3肝主藏血肝必赖阴血之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有“血液以濡之”,“肝……非柔润不能调合”之说。《素问・五脏生成》云:“肝受血而能视”,肝之调节血量的作用亦是肝藏血的重要内容之一。王冰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主血海故也。”“肝者,罢极之本”,即是指肝藏[3]血的功能。

2.1.4肝体之病,以阴虚血亏为多见其一,肝之藏血不足称为“肝血虚”,如不能滋养于目,则两日昏花、干涩、夜盲等;不能濡养筋脉,则筋脉拘急、屈伸不利、肢体麻木;不能充盈冲任,则月经量少,甚则经闭。其二,藏血功能减退而致出血,如咯血、呕血、血崩等,称为“肝不藏血”。其三,肝之阴虚血亏,肝体失柔,可致肝气升泄太过,阳亢风动[5]等病变。其四,肝之为病对他脏影响,多见心肝血虚、肝脾两虚、肝肾阴虚等证。

2.2用阳的含义

“肝用”泛指肝之功能活动。“用阳”指肝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多以阳为主,其含义如下:

2.2.1肝在五行中属木,通于春气,主生,主升,为“阴中之少阳”。

2.2.2肝内舍相火,相火升发可温养诸脏,尤如春阳始发,万物生荣。朱丹溪即称相火“惟有裨益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

3讨论

正是由于肝体阴用阳学说有着如此广泛的理论基础,因此才能对肝的生理、病理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对中医临证有重要意义。首先,体用失调是肝病的基本病理变化的概括。古人把肝称为“阴尽阳生”之脏,具条达之性,其性刚主动主升,又主藏血,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具“体阴用阳”之性。肝体柔和,肝用条达,是维持肝脏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肝之体用失调,阴阳不济,就会产生各种病证。其次,气血失和是肝病的主要表现。肝主疏泄,条畅一身之气机,又主藏血,调节全身之血量,故肝病常表现为各种气血失和的症状。

参考文献

[1] 蒋健.关于中医肝病学术的若干思考[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5,15(2):65-67.

[2] 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895.

第4篇:肝脏对身体的重要性范文

然而人到中年,肝脏和其它脏器一样,也发生了衰退变化:肝细胞的数目逐渐减少,再生能力渐趋减弱。分泌、消化、吸收和解毒等生理功能慢慢下降,因而比较容易罹患肝脏疾患。近年来有资料表明,中年人脂肪肝、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这不仅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对年富力强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

另一方面,中年人长期超负荷的劳动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其心理上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但是,中年人往往又不注意营养和休息,生活缺乏一定规律,长期缺乏体育锻炼,所以身体素质较差,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积劳成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保护肝脏,势必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那么,中年人如何呵护好自己的肝脏呢?

善于调节情绪 情绪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伴随着情绪活动可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例如兴奋、忧郁、焦虑、烦躁、发怒等情绪对健康有明显影响。因此讲究心理卫生,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注意调节情绪。使自己的心境经常处于坦荡平静的状态相当重要。凡事要想得开,放得下,切忌动辄发怒、忧愁。

营养齐全丰富 有些中年人认为自己身体还可以,所以吃饭随便凑合,不讲究营养成分,这是十分有害的。须知肝细胞对于各种营养素的缺乏非常敏感,尤其是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的缺乏更容易造成肝细胞的损害,导致营养不良性肝肿大。因此,中年人的营养要讲究齐全、丰富,尤其要注意补充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鱼虾、禽蛋、乳类、豆类及豆制品;新鲜绿叶蔬菜和各种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c,是中年人理想的护肝食物。

勿贪美酒佳肴 人到中年,由于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和活动量的减少,身体容易发胖,脂肪易在肝脏内积聚。正常情况下肝脏含有3.5%的脂肪,如果肝脏内出现大量脂肪沉积,即会形成脂肪肝。因此,中年人要注意节制饮食,不可贪食美酒佳肴,尤其是晚餐不宜吃得太多、太丰盛。体质肥胖者还要适当注意减少米、面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维持“收支平衡”。酒可谓是肝脏的大敌,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坏肝细胞,导致酒精性肝硬化。患有或曾经患过肝脏疾病的人,贪杯还易使病情加重或引起肝病复发,甚至诱发肝昏迷而危及生命,应坚决戒酒。

警惕病从口入 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也是中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并且患病后比年轻人更容易转为慢性而久治不愈。“病从口入”往往是肝病传播的主要环节。因此,中年人应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吃水果前要洗净削皮;不要去卫生条件差的餐馆就餐;外出开会、旅游时最好自带饭盒、碗筷等餐具。还有,霉变的食物,特别是花生米、玉米、腌菜中含有大量容易诱发肝癌的黄曲霉素B1,故平时不要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第5篇:肝脏对身体的重要性范文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把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脊髓损伤对照组、高压氧对照组和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每组10只。使用改良的Allen’s打击法将脊髓损伤对照组和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大鼠制成T8~9急性损伤模型。空白对照组和脊髓损伤对照组进行正常饲养不予高压氧处理。高压氧对照组及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行高压氧处理,治疗方案为每24h行高压氧处理1次,连续治疗14d。治疗结束后取各组大鼠肝脏作病理切片并观察其在光学显微镜下组织结构改变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与高压氧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切片在光镜下未发现病理改变,脊髓损伤对照组与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大鼠肝组织均出现肝损伤病理学改变,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脊髓损伤对照组。结论高压氧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

脊髓损伤;高压氧;肝细胞;显微结构;大鼠

脊髓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严重损伤性疾病[1],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脊髓损伤非常常见,可发生在于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其中发生在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被称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2]。高压氧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能改善脊髓损伤后损伤局部及相关脏器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等,在减轻继发性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脊髓损伤后继发性肝损害的严重程度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肝细胞功能和结构损害,及时纠正脊髓损伤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有效防止继发损害。本实验通过观察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大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探讨可能机制。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分组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0±10)g,购自广东省动物中心,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CXk(粤)2008-0002。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脊髓损伤对照组、高压氧对照组和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每组10只。

1.2主要仪器和试剂自制Allen’s打击器,动物实验纯氧舱购自宁波高压氧舱总厂,正置荧光显微镜(OlympusBX-51,日本)。

1.3模型制备及治疗方法由同一人操作,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T8~9急性脊髓损伤模型。10%水合氯醛(0.4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俯卧固定后取大鼠背中段正中切口行T8~9棘突椎板切除,暴露脊髓硬膜。打击器使用10g砝码自距硬膜5cm高处垂直落下,打击量约50g•cm,撞击置于T8~9脊髓上的灭菌垫片,完成模型制作。打击后以大鼠身体抖动、摆尾及后肢抽动为造模成功特征。脊髓损伤对照组、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大鼠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本实验20只大鼠急性脊髓损伤造模均成功。各组大鼠进行处理如下:①空白对照组:健康大鼠正常饲养,不做任何处理。②脊髓损伤对照组:造模后大鼠正常饲养,不做其余处理。③高压氧对照组:健康大鼠正常饲养,进行1个疗程高压氧处理。④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造模后大鼠正常饲养,并进行1个疗程高压氧处理。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4h置于动物实验纯氧舱(采用缝隙加湿洗舱)内进行治疗。20min匀速加压至0.2MPa(2ATA),舱内氧浓度维持在80%~85%,治疗持续80min,20min匀速减压出舱;高压氧处理频率为1次/24h,连续14次,共14d。高压氧对照组采用健康大鼠进行高压氧处理,治疗方案同上。

1.4肝脏组织病理观察1个疗程(14次)高压氧处理结束后,24h内处死各组大鼠,取肝脏右叶约5mm×10mm×3mm组织置于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片厚6μm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

2结果

空白对照组大鼠肝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无明显变形、坏死,中央静脉、汇管区结构清晰(图1A)。高压氧对照组大鼠肝细胞结构饱满,边界清晰,组织形态基本接近空白对照组(图1B)。脊髓损伤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肝细胞明显肿胀,细胞核轮廓改变,肝血窦明显淤血,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肝脏结构破坏(图1C)。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大鼠肝脏淤血较脊髓损伤对照组减轻,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肝血窦淤血明显减轻,肝窦索结构清晰,肝细胞轻度肿胀(图1D)。

3讨论

3.1急性脊髓损伤后肝损伤的严重影响脊髓损伤可触发全身炎症发应,后者是伤后继发性脏器损伤并发症高发生率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当损伤发生在颈段或高位胸椎时[4]。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其恢复情况,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肝细胞功能和结构损害,造成细胞内线粒体呼吸链不可逆性损害,引起大量肝组织坏死、功能衰竭,甚至最终引起机体死亡。及时纠正脊髓损伤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防止继发损害、顺利康复的关键[5]。肝脏在全身炎症反应的起始及播散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脊髓损伤后并发急性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改变及分子机制,对减轻脊髓损伤的临床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脊髓损伤及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理脊髓损伤发生后,由于神经轴突连接中断、无法再生以及运动、感觉功能丧失,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严重损伤,可对机体造成毁灭性影响[6]。脊髓损伤后各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进程包括局部血管紊乱,免疫炎性反应,自由基释放和脂质过氧化,兴奋性谷氨酸中毒和离子失衡,细胞凋亡和轴突脱髓鞘等,各种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重损伤程度,大量细胞走向不可逆性死亡[7]。其中局部血管改变和缺血缺氧是脊髓继发性损伤最重要的机制。伤后机体处于强烈应激状态,全身血液流向重新分布。脊髓损伤后因血管性因素引起的局部变化主要包括:出血、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微循环障碍[8]。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缺血、缺氧的组织或器官在重新获得血液及氧气供应后,组织、器官的损害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的病理生理过程[9],这是一种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的加重现象。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经历以下两个过程[2]:早期时相在再灌注后6h内发生,主要为库普弗细胞释放多种炎症因子[10],激活肝窦内皮细胞及肝实质细胞使其产生活性氧及表达黏附分子[11];晚期时相则是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引起白细胞在肝组织浸润,引起肝损伤。库普弗细胞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启动中起重要作用,膜识别受体,尤其是脂多糖通过Toll样受体4激活库普弗细胞,激活的库普弗细胞通过NF-κB通路产生多种炎症因子,引起肝组织损伤[12]。另外,缺氧造成细胞内线粒体功能严重损伤,组织细胞凋亡,脏器功能失调,脊髓损伤后局部炎症反应产生的炎症因子及抗炎介质进入血液循环,可触发全身炎症反应[13],播散性炎性细胞活化与炎症介质泛滥形成瀑布效应,进而影响全身各组织脏器细胞损伤、凋亡,引发脏器功能障碍。而肝脏在脊髓损伤后全身炎症反应中担任重要角色。因此,对脊髓损伤后受损肝脏,需尽早改善缺氧、水肿,纠正肝脏能量代谢障碍。

3.3高压氧对急性脊髓损伤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肝脏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及恢复进程,与全身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密切相关。高压氧可有效改善机体组织器官的有氧代谢,其作为一种可减轻组织、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细胞功能的疗法,近年逐渐引起基础与临床广泛关注[14]。谢小丰等[15]发现高压氧可使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能量代谢指标较快恢复,证实高压氧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组织有保护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16-17]:大鼠脊髓损伤后予1个疗程高压氧处理,对继发性心肌细胞损伤、脾细胞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在高压氧条件下动脉血氧张力增大,组织含氧量、氧储量增加,氧弥散提高;且此时红细胞弹性改善,血小板黏度降低,有利于肝内循环好转,肝内微循环改善,增加对远处细胞的血供,进一步满足肝脏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提高再生因子与肝细胞受体结合,有利于肝细胞再生与再生肝组织结构重建[18-20]。本实验结果发现:空白对照组大鼠肝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无明显变形、坏死,中央静脉、汇管区结构清晰(图1A)。高压氧对照组大鼠肝细胞结构饱满,边界清晰,组织形态基本接近空白对照组(图1B)。脊髓损伤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肝细胞明显肿胀,细胞核轮廓改变,肝血窦明显淤血,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肝脏结构破坏(图1C)。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大鼠肝脏淤血较脊髓损伤对照组减轻,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肝血窦淤血明显减轻,肝窦索结构清晰,肝细胞轻度肿胀(图1D)。本实验从肝脏细胞形态学上证明,脊髓损伤后予高压氧处理对肝脏细胞具保护作用。一旦出现脊髓损伤,可考虑予高压氧处理。

第6篇:肝脏对身体的重要性范文

肝移植已经成为晚期肝病患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可以说是各种肝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唯一根治手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肝脏移植适用于60多种疾病,主要包括肝脏实质性疾病、先天性代谢障碍性疾病、胆汁瘀积性疾病、肝脏肿瘤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儿童接受活体亲属供肝移植手术对付目前尚无法治疗的一些肝衰竭,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再生能力出乎意料

由于B超、CT等检查手段的出现,人们对于肝脏大小、形状、结构的认识一下子清楚了起来。很多人疑惑的是:将一个人的肝切除一半后,剩下的一半会怎样?真可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3个月后,原本只有一半的肝脏几乎变成了一个完整的肝脏!也就是说,几个月的时间,肝脏体积增加了一倍。肝脏之所以可以再生,是因为肝细胞再生能力极强。肝脏由约2 000亿个肝细胞组成(肝细胞极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组成约50万个肝小叶。肝小叶组成左右两半肝(右叶占全肝的60%),分为五叶(左叶、左旁中叶、尾叶、右旁中叶、右叶)和八段。

正常肝细胞不表现出旺盛的再生能力,但在肝受损后,尤其是肝部分切除后,肝细胞有惊人的快速增殖能力。动物实验证明,当肝脏被切除70%~80%后,并不显示出明显的生理紊乱,而且残余的肝脏可在3~8周内长到原来大小。这说明,肝脏具有再生功能。人体肝脏切除1/2后,不到半年就可以长出那剩下的1/2。这就是为什么亲属间可以互相供肝进行移植的原因。

当肝脏受物理、化学因素损伤或部分切除时,肝实质细胞能迅速反应。肝小叶各部位肝细胞增殖反应速度不同。近来研究发现,骨髓细胞可以进入到肝脏,再分化成肝细胞,这样就为肝细胞再生提供了新的途径。

免疫耐受特惠器官

人类在进化的千万年中,机体巧妙地形成了一整套自我保护机制,即任何“外来者”都不可能在体内生存,都会被“消灭”,这就叫移植排斥。所谓“移植”就是用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替换受损伤或失去功能的组织或器官的方法。移植的组织或器官称移植物,提供移植物的个体称供者,接受移植物的个体称受者。

肝移植有别于其他器官移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几乎不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细胞排斥较易控制,甚至慢性排斥也可得到纠正,总之,反应程度都较轻。因此,目前肝脏是公认的免疫耐受特惠器官,移植前供者与受者仅需血型相配即可,而对其他器官移植必需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并不严格。肝脏有以下特点:

1.肝脏是一个没有神经的“沉默器官”,不存在末梢神经,因此,即使肝脏发生病变,一般也没有痛感,不像胃、肠、心脏等器官那样一旦受损便会产生剧烈疼痛。

2.肝细胞中包含2 000种以上的生物酶,作为人体化学反应的媒介,参与人体各类生命活动,肝脏也因此被称为“人体的综合化工厂”,这2 000种以上的酶在帮助肝脏消除识别与排斥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3.供体的肝细胞能分泌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I型抗原),可能有免疫抑制功能。

4.肝脏内有强力的清除细胞,可吞噬补体、免疫复合物和抑制血小板凝聚而避免排斥反应的产生。

5.肝脏有独特的双重血供系统。

先天性胆道闭锁——

肝移植是唯一的救星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新生儿长期阻塞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可使肝内外胆管出现阻塞并导致淤胆性肝硬化而最终发生肝功能衰竭,患儿平均生存期为12个月。

患儿一般在出生后1~2周出现眼睛、全身皮肤黄染,并不断加重,同时大便出现黄白色、陶土色,尿色随黄疸加重而加深,渐渐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肝大、脾大、腹部膨隆。随着病情发展,会发生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出现鼻衄、皮肤黏膜瘀斑、食管静脉曲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最终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该病目前药物治疗基本无效,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这种病的肝移植治疗方法通常是由患儿父母或直系亲属捐出一小部分肝脏,一般整个肝脏的15%~20%即可满足需要。因为人体肝脏有强大的再生功能,捐肝者不用担心自己肝脏和身体会受影响。同时,移植到患儿体内的肝脏也会随其生长发育而生长。

亲属供肝行肝移植的优势:

1.救活了一个年幼的生命;

2.提供者不必担心捐肝后的健康问题;

3.术前可以对供体行CT、磁共振(MRI)等各项检查,从而有助于按最佳比例选取容量,使移植肝与受体更为匹配,术前亦可通过各项检查了解血管等解剖因素,有利于血管重建;

4.可依据ABO 血型、白细胞抗原分型的分析结果,获得更适宜的供受体组织相容性配型;

第7篇:肝脏对身体的重要性范文

一个巨大化工厂 肝脏的结构复杂,功能广泛,在肝内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达500种以上,真像是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日夜不停地将血液中吸取的各种物质进行分解、合成、贮存、转化等代谢活动。它是贮存糖的主要仓库,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当空腹血糖降低时,肝脏内糖原分解,并将脂肪转化为糖,使血糖不致过低;饭后血糖升高时,肝脏从血中摄取糖转化为糖原,使血糖不致过高。它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场所,如果发生肝病,白蛋白合成降低,必将影响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更新。肝脏是合成大部分凝血因子的场所,肝病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容易引起出血。

一个解毒器官 您可知道,人为什么吃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还包括一些含有毒性的物质或药品,是由于人能化食为宝,化有毒为无毒或低毒。这一功能有赖于肝脏的参与。当一个人肝脏有病,发生了功能障碍后,一些有害有毒的物质就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作用,严重时还可致人于死地。例如,严重肝病时,会发生氨中毒而造成肝昏迷。所以说肝脏是人体中的解毒器官,可以保护人体免受损害。

一个排泄器官 为什么人吃肥肉及其他含脂肪高的食物能够消化吸收呢?主要靠肝细胞分泌的一种体液――胆汁所起的作用。胆汁既是消化液,又是排泄液,将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及转化产物(如胆固醇、胆汁酸、胆红素和药物等),经胆道输送至十二指肠,随粪便排出体外。当肝脏受损,其排泄功能发生障碍后,临床上就可出现黄疸。这时就可看到眼睛发黄,全身发黄。

第8篇:肝脏对身体的重要性范文

肝脏负责人体解毒

为什么酒量会突然下降、频繁用脑时突然晕倒……“因为肝脏这座‘化工厂’只有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才会‘敬业’地履行以上职责。”陈涛表示,作为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工作起来就像一座紧张有序的综合型化工厂。每天,人们摄入的食物都在肝脏里进行着重要的化学变化,这里更是蛋白质、胆固醇等物质的合成地。“肝脏相当于汽车的供油系统,汽车的供油出了问题,引擎自然无法开动;同样的,如果肝脏出了毛病,人体就会无精打采,没有力气。”陈涛表示。

陈涛介绍,肝脏不仅能把食物转化成能量,而且还是人体解毒的总机关,具有化解细菌、酒精和其他毒素的功能。比如一些肠道寄生菌在分解时会释放出有毒的氨气,但肝脏会把氨气转化为尿素,排泄出体外。而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也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在喝酒之后,一小部分酒精会随呼吸和流汗排出体外,剩下的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被转化成乙醛,醉酒的症状正是由乙醛引起;不过,肝脏功能正常的话,乙醛会被进一步转化成乙酸,这就是酒精在肝脏中解毒的过程。

肝脏无痛感神经最易被忽视

陈涛表示,人体的肝脏每天担任着繁重的代谢任务,一旦人们过度酗酒或者从事大量消耗脑力、体力的活动,都会造成肝脏超负荷运作,身体出现异常反应。这些现象实际上就是肝脏对我们发出的信号。“本来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度的,长期过量饮酒会对肝功能造成损害,久而久之,分解酒精的能力就会下降,就会出现酒量下降、容易喝醉的现象。而像打麻将这类娱乐活动特别消耗脑力,肝脏功能差的人能量供应跟不上,就容易头晕。”他说。

据陈涛介绍,近年来肝硬化甚至肝癌患者出现年轻化的趋势,40岁左右的男性成为这两种肝脏疾病的“新宠”,“他们大部分属于事业型男士,面临的社会和家庭压力都比较大,而且他们要频繁地出席各种应酬酒席,使肝脏长时间超负荷,不知不觉就患上肝病。”

专家介绍,由于肝脏是人体内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对病毒、酒精和药物的慢性破坏前期很难察觉,所以人们普遍忽视肝脏的日常保健。一般,肝病的加剧都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等到感觉疼痛时,往往病情已经比较严重。

香料、速食品等也会增加肝脏负担

陈涛表示,除了要留意身体的这些警示信号外,肝脏疾病高危人群、肝病患者更应预防肝病发生。“这些人群最好滴酒不沾,同时应该保证晚上11时前入睡。”他认为,戒酒和保证睡眠是首当其冲两大必要条件。

第9篇:肝脏对身体的重要性范文

误区1:转氨酶代表肝功能

肝脏最主要的功能是物质代谢,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糖和部分维生素,都在肝脏合成和分解。包括转氨酶在内的很多酶,是重要的生化反应的催化剂。而这些酶的主要成分实际上也是蛋白质,当然在肝脏代谢。

除了上述代谢功能外,肝脏还是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如药物和酒精都要在肝脏代谢解毒。如果解毒功能出了严重问题,药物就会因为得不到代谢而蓄积,会引起药物中毒;酒量差的人是代谢酒精的能力差,喝醉酒是因为进入体内的酒精量超过了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

此外,肝脏还有免疫功能,细菌进入血流并抵达肝脏后会被肝脏中的一种免疫细胞吞噬杀灭。

从以上介绍的内容大家就能明白,如此复杂的肝脏功能是很难通过一个或几个检测指标来判断的,我们最熟悉的丙氨酸转移酶和门冬氨酸转移酶(俗称转氨酶),其实不过是肝脏细胞中的两种成分,分别在肝细胞浆和线粒体中。正常状态下,转氨酶在血液中的含量维持在恒定水平,多种原因伤及肝细胞后,它们就会被释放到血液。

可见,转氨酶的高低只代表肝脏有无损害,并不能完全代表肝功能。只有在大量肝细胞被破坏,而且破坏持续进行以致再生的肝细胞不能及时补充的情况下,转氨酶的持续异常才可能反映肝功能不良。

误区2:转氨酶升高就是肝炎,转氨酶正常就没有炎症

如前面已经谈到的,转氨酶是在肝细胞被损伤后才从肝细胞中释放到血液中的。肝脏其实很脆弱,很多原因会伤肝,常见的有病毒、药物、自身免疫、酒精和肝脏细胞中脂肪过度沉积等,这些因素一般是通过炎症的过程损害肝脏,或者是反过来,损害肝细胞的同时产生了炎症。

很多人认为,转氨酶升高就是肝脏发生炎症了。其实,少数情况下,转氨酶异常但肝脏可能没有炎症,如:脂肪沉积在肝细胞,细胞被撑大,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转氨酶漏出肝细胞,此时肝脏不一定有炎症。

反过来,转氨酶正常并不代表一定没有炎症。有些患者转氨酶正常,但肝脏的炎症不轻而且持续存在,这种现象可见于多种肝炎,只有通过肝脏穿刺活检才能发现肝脏炎症的存在和程度。医生经常会要求转氨酶正常的慢性乙肝患者做肝脏穿刺活检,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而不是转氨酶水平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就是基于以上事实。

误区3:转氨酶越高,肝损害越重

大多数慢性丙型肝炎和少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转氨酶可能是长期正常的,而肝脏的损害却一直没有停止,这是因为肝细胞少量和缓慢破坏,转氨酶少量和渐进释放,达不到异常的程度。

近十余年来,医学上对肝炎的认识水平提高了很多,绝大多数肝炎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但是在此前,不少患者发展到了肝硬化的地步才知道有过肝炎,其根本原因就是转氨酶―直没有异常过。医学上习惯地称肝硬化为晚期肝病,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能力已经很差,但是不少人转氨酶却一直是正常的,这也是转氨酶不能全面反映肝脏功能的有力例证。

TIPS:还有一个极端的例子:在几乎所有重型肝炎患者发病的后期。肝脏的功能丧失殆尽,可是转氨酶却“恢复”正常了。这种患者的肝细胞实际上所剩无几,根本无酶可以释放,转氨酶水平又怎么能反映肝损害程度呢?

误区4:病毒性肝炎患者,转氨酶异常就有传染性,转氨酶正常就没有传染性

病毒性肝炎有急慢性之分。

甲型和戊型肝炎是急性肝炎,在潜伏期和急性期,患者的排泄物和使用过的物品表面存在病毒,因此有传染性,而在恢复期一般没有传染性。可见,转氨酶的高低与传染性之间有一定的间接关系。

而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多为慢性肝炎,不通过消化道转播,也不会通过普通接触传染,血液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病毒是持续存在的,无论转氨酶是否正常,也不管含量高低,患者的血液或体液等都是有传染性的。简言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性与转氨酶没有必然联系。

误区5:治疗肝病的目标就是要使转氨酶正常

根据导致肝损害的原因分类,临床上常见的肝炎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和遗传代谢性肝病。针对不同的肝病,治疗目标有别,通过药物治疗使转氨酶得以恢复正常,的确是治疗目标之一,或者说是判断疗效的指标之一。

然而,肝病的情况非常复杂,肝病是否治愈,不是以转氨酶恢复正常为主要标准。如: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从而控制或延缓肝脏进一步损害,防止严重肝病的发生,至于转氨酶是否正常化,不过是观察的指标之一而已,病毒基因转阴才是要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专家们一直强调必须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而不能盲目地保肝降酶,只要病毒还在体内复制,肝脏就很难通过保肝降酶药物来达到保肝的目的。

再举个例子:自身免疫性肝病,其本质是免疫异常,“自家人不认自家人”,治疗的最佳方法是抑制这种异常免疫反应,从而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保肝抗炎只不过是辅助治疗手段而已,转氨酶正常化是肝损害减轻的指标,而非治疗的目标。

误区6:转氨酶异常就应该使用降酶药,要把酶“压”下去

这个错误认识与误区5有一定联系。就肝炎而言,治疗用药大概可以分为病因治疗保肝、降酶和退黄4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