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计的信息理论范文

审计的信息理论精选(九篇)

审计的信息理论

第1篇:审计的信息理论范文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风险控制理论;审计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审计对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审计署以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即AO系统)与审计管理系统(即OA系统)为平台,积极部署和推进计算机审计工作。目前,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基本完成了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的转型,部分先进地区还实现了项目全覆盖,这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一、审计质量控制概述

(一)审计质量控制的一般涵义

在传统的手工审计环境下,对审计质量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审计质量最终反映在审计报告的质量上,因而审计质量就是审计报告的质量。第二种观点认为,审计是包括了审计计划、取证、判断和报告的一个系统过程,因而审计质量是整个审计活动过程的优劣程度。综合以上两种观点,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机关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的总称。

(二)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犹如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样。审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利益,影响着社会公众的利益,更事关审计部门的切身利益。控制审计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审计机关的一项核心工作。

二、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的新内涵

(一)信息化条件为在审计质量控制中引入风险管理理论提供了技术基础。

1.风险管理理论。所谓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对风险进行管理的理论即风险管理理论。

2.风险控制理论改变审计质量控制的内涵。

目前风险控制理论已在各个经济领域得到广泛而有效的应用。根据风险控制理论,审计质量事实上是对各类审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结果,审计质量控制就是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的政策和程序的总称。

(二)在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风险呈现出新的特征。

1.存在转型风险。传统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手段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瓶颈”。比如在信息化条件下,被审计单位的手工明细账、日记账不存在了,记账凭证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财务处理过程由软件自动完成,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大大减少,这无疑给审计人员带来了转型风险。

2.存在系统风险。比如电子化会计数据可能被滥用、篡改和丢失,电子化的审计线索易于减少或消失,原始数据的录入可能存在错漏以及不可预计的突发灾害、软硬件故障等都会给系统的可靠性造成严重危害。

3.存在控制风险。比如权限设置或职责分工导致约束机制失效、网络传输和数据存贮故障会使审计数据出现异常错误、审计软件对业务缺乏实时有效的控制手段等。

4.存在检查风险。比如会计软件的更新换代,增加了历史数据难以采集汇总的可能性;内部控制主要依赖软件本身,难以全面检查测试等。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强化“五环节”审计风险的控制

(一)加强审计立项环节的风险控制

在审计项目立项时,要以审计对象信息资源库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等情况作深入调查,获取充分的信息。以防止到现场实施审计阶段,因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软件与审计软件不兼容,数据采集第一关就无法实现,致使后续审计计划的指导、规范和控制作用无法发挥。

(二)加强审前调查环节的风险控制

在信息化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在审计软件中预设评估模型、评估方法、评估标准等,来指导规范审计人员在审前调查阶段的工作。首先要按照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中规定的范围和内容进行审前调查;其次执行初步分析性复核,运用计算机的自动筛选、汇总、分析等功能,对审计对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迅速发现审计重点,并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审计策略和步骤;第三要运用审计软件科学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三)加强审计现场实施环节的风险控制

1.数据采集环节。审计人员应在被审计单位的配合下,自主地获取被审计单位财务和业务等方面的完整数据。为排除被审计单位有意识隐瞒、修改部分数据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应检查数据是否发生遗漏、是否为审计时间范围的电子数据、是否是“结账”后的数据、并从核对总金额、借贷是否平衡、凭证是否断、重号、钩稽关系等方面检查其是否与相配套的纸质账册和报表一致。

2.数据预处理环节。由于被审计单位数据来源复杂、数据格式不统一、信息表示代码化等诸多影响,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必须进行预处理。这个环节要求计算机审计人员在处理过程中确保数据不失真。

3.数据分析环节。在审计数据的分析阶段,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首先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从总体上把握情况,找准薄弱环节,选择审计重点,深化实施审计方案,避免审计的片面性、盲目性。

四、加强审计报告环节的风险控制

做好审计发现问题的综合分析工作,强化精品意识,提升审计报告的层次和水平是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关键。

可以利用AO系统的报告模板功能,做好以下四方面质量控制:一是对审计发现进行深加工,防止问题定性表面化;二是审计报告立意要高,防止内容庸俗化;三是审计结论要客观准确,防止言而无据;四是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要有可操作性,防止纯理论化。

五、加强审计后续环节的风险控制

在审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审计记录载体的转变,对审计证据、审计档案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实行电子数据(含电子审计证据)保存使用责任制度。二是加快审计档案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鲁泉.论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商场现代化》,2008

[2]张晓琼.信息化时代审前调查的标准化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第2篇:审计的信息理论范文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机审计(auditing around the computer)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 through the 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 with the 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凭借其特有的高度渗透性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审计理论基础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同时,随着审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观念、素质以及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审计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引入审计理论基础的范围,并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审计环境的互动性。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审计领域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审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审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审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因而能否与审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充分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如上述,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通过感染、借用、移植等方式的渗透,使审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审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审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审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巩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多种学科理论会广泛地渗透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如再造工程、虚拟企业、型组织等也都将广泛地融入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发展性

纵观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到,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需求者对审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审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审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

(三)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审计理论基础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直接引入)、借用(间接引入)、感染(相互影响)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审计理论,大大地促进了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互渗透性。

(四)质量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质量性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的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审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保证审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审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的能力。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资源迅速结合而成的客观存在,它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审计领域内支撑审计理论的纯审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审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新

(一)信息技术学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领域,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兼有计算机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 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 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 slaw)。这些理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审计领域之中,与传统的审计理论进行不断地分化与组合,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不断的扩张。

(二)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审计”(Forensic Auditing)这一特殊的审计发展分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审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地审计判断、合理性,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诉讼审计通常涉及到对审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对审计要情、审计情况加以陈述、以审计结论甚至审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三)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

在与审计理论基础进行交互渗透时,经济学理论将许多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大量引入到审计理论之中,为广大的审计学者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审计,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改善审计信息以及完善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思路。同样,由统计知识、数学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人员面临的是被审计单位非常繁杂的经济数据和资料,通过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经济模型,运用数学工具来考察和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护广大信息需求者合法的经济权益。

第3篇:审计的信息理论范文

(一)审计内容具有多样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审计理论的基础在不断的扩展范围,主要涵盖了信息经济学、博弈论、信息技术学、以及纳米科技、基因技术等多种理论。这些理论都要渗透到审计理论的基础中去。在实际的工作中,审计的内容不仅包括企业中的财务数据和会计凭证,还包括很多的非财务上的信息,这些非财务信息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关于审计的法律法规、被审计企业的基本资料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关联企业的信息等等。

(二)必须要保障审计质量

审计基本理论是审计理论的根本,在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基本理论对审计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来说,审计基本理论的质量性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品质性方面。就稳定性来说,审计基本理论在整个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动态的,但是对某个时间段来说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安全性主要是说审计基本理论必须是经过实践的检验的,其理论必须是正确的,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正确性;品质性主要表现为审计结果的水平,高水准的审计结果其品质性就高。

(三)审计环境与审计基本理论的互动性

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审计基本理论要与审计环境之间进行互动,审计环境的变化是审计理论以及审计基本理论发生变革的外在原因。审计环境一旦变化,审计理论和审计基本理论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的发生变化。审计环境刺激审计基本理论的变革,审计基本理论的变化又影响审计环境,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

(四)审计数据的虚拟性

新信息经济环境下,审计基本理论是一种通过多个相互联系的学科彼此结合而形成的客观存在,它超出了空间的范围,依靠网络技术把这些数据联系起来,它自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因此审计的数据具有很强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首先是审计基本理论的理论都是虚拟的,它来源于现实,却是以虚拟化的形式存在的。其次是审计学科和企业的其他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的,这种渗透是虚拟存在的,没有实际的物质让我们看得到。

(五)审计具有高度的融合性

在新的信息经济环境下,审计基本理论为审计理论和其他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平台,这个平台上面,各个学科之间相互的交叉融合,彼此影响,相互的发展。审计基本理论是审计理论整个科学体系中主要研究的内容,但它自身并不是一种审计理论,它只是一种把审计理论和其他学科体系有效连接在一起的桥梁,是审计理论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平台。

二、新信息经济环境下审计基本理论方法的创新

(一)互联网审计

这个时代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审计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互联网在审计系统中的应用,也被称之为网络审计。网络审计主要是说审计人员通过互联网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各种经济活动中的会计信息进行的审核,在整个审计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审计软件的方式进行审核。首先,这种审计基本理论方法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和动态性。利用互联网审计能够有效保证会计信息审计的实时性,把静态监督转变为一种动态监督,从而有效提高审计的及时性。其次,利用互联网审计还能够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互联网是一个百科全书,审计中很多的资料都能够从中获得,包括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进行审计经验方面的交流,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和学习。再次,利用互联网审计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让注册会计师能够进行远距离实时审计,利用互联网的传输功能,对于审计中需要的信息进行快速传输,让注册会计师免于奔波去各个地方寻找证据,不仅节省时间,还节约了成本。互联网审计是新信息经济环境下对审计基本理论方法的创新。

(二)详细审计

新信息经济环境下,审计基本理论方法需要运用详细审计,详细审计的审计对象主要是企业业务事件中的所有的数据仓库,它不仅包括财务上的数据和信息,还包括非财务以及非货币性的数据和信息。详细审计不能只是锁定于以货币为基础的会计系统中,这样会让详细审计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未来详细审计不但要面对会计系统,同时还要面对企业的管理系统,作为审计机构不仅要审计企业的财务事项进行审计,还要审计企业的非财务事项进行审计,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企业的各项事项实现全面的审计,审计的结果才能够具有更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该熟练的运用数据分析理论对审计的财务信息进行详细审计,详细审计分为两部分,首先,注册会计师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资料的采集,保证审计数据的完整性;其次,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分析的需要不断的调整数据的采集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工作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从而保证详细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从另一方面分析,利用详细审计的方法,还能有效地缓解高端审计人员缺乏,低端审计人员过多的现象,让低端审计人员进行数据采集,高端人员进行数据分析,高端审计人员还可以在分析的同时指导低端审计人员,让他们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从而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持续审计

持续审计要求审计工作是随时随地的进行,因此,注册会计师出具财务报告的时间间隔是非常短暂的。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客户进行交易或者事项发生的过程中就要不断的收集与评价证据,并及时的出具审计报告。和传统的审计相比较来说,持续审计能够更好的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性。持续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还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它需要审计所有与该事项相关的信息,不仅包括财务信息也包括非财务信息。另外,持续审计同时具有认证、鉴证与审计的职能。它是审计行业不断发展的产物,通过持续审计,注册会计师能够利用经营风险审计的方法对客户进行全面的审计,对客户的业务流程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使得审计结果具有更强的可靠性和可信度。审计部门在进行持续审计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新型的审计技术,引进嵌入式审计模块技术,更好的保证审计的持续性,提高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在新信息经济环境下,审计机构在进行持续审计的过程中可以更多的利用电子审计证据,利用电子审计证据进行审计,可以有效保证审计的持续性,对审计对象进行实时监控,这是对审计基本理论方法的又一创新。

三、结束语

第4篇:审计的信息理论范文

关键词:学位论文 网上评审系统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027-01

1 现行评审方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研究生授予学位人数逐年递增,其中2012年授予学位人数比2008年增加了75.7%,增加了近一千人,论文送审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传统论文送审方式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1 周期长

论文寄出和寄回的时间需要一周的时间,对方学校需要整理和商定合适的平时专家,评审专家论文评审,对方学校汇总评审结果等需要一定的时间保障,根据统计,传统的论文评审周期要一个月左右。

1.2 费用高

论文的打印装订费用、邮寄费用随着论文送审数量的增多,也越来越高,随着毕业生基数的递增,这一费用势必逐年加大,给研究生管理部门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

1.3 效率低

传统的论文评审方式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手工操作:论文的编号、寄送、评阅书的整理统计,学位评审管理人员需进行大量的重复简单劳动,工作效率低。

2 系统设计与结构功能

2.1 系统设计原则

(1)用户分级管理。

研究生上评审系统用户分管理员和评审专家、学生三级:①管理员用户可以将本年度申请学位研究生的基本信息和论文电子版上传、审核、修改评审专家基本信息;可以查阅专家提交到系统上的评审结果;打印论文评阅书。②评审专家用户可以管理本人基本信息,对系统里的评审论文进行下载、评阅,最后将最终的评审结果上传。③学生用户可以上传评审论文(pdf格式),查询评审结果,下载打印论文评议书[1]。

(2)系统操作简单。

为方便各级用户使用,系统在设计上始终强调操作简单明了,各个操作界面都设计的非常人性化,让用户对各种操作一目了然,如在评审专家界面,在点击“提交评审结果”后,会提醒评审专家,一旦确认后,将不能再修改评审意见,有效的防止了有的专家误点击。

2.2 系统结构功能

我校设计研发的研究生学位上评审系统具有四项主要功能,即论文基础数据管理、评审标准管理、评审专家管理和论文管理。

(1)论文基础数据管理。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学生信息安排批次进行管理,可以批量或单个将学生信息导入到系统内,系统根据学位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员可以通过本模块对学生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

①批次管理。

批次管理用来区分每年申请学位的研究生,通过批次管理可以设置网上论文评阅的批次,以便于论文评审信息归档和统计。

②学位类型管理。

该系统针对不同的学位类型进行分类管理,在学生学位类型管理界面,选择查询条件将会查询符合条件的学位类型信息。“添加学位类型“链接,将会显示添加学位类型界面。通过点击“设置为有效“或“设置为无效“链接,将会改变对应学位类型的状态。可以修改、删除对应学位类型的信息。

③导入学生信息。

该系统使用前,需要将学生的相关信息导入系统,为方便快速导入学生信息设置了“批量导入学生信息“功能,该功能提供批量上传论文学生信息的excel模板。按照模板要求填写完上传信息,就可以实现批量学生信息的导入,随着研究生论文送审数量的增多,这一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方便个别增加的学生信息的导入,系统也设置了“添加学生信息”功能,方便了管理管理。

该功能可以对导入系统的学生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学生信息“修改密码“将会显示对应学生的修改密码界面,进行密码的修改。“删除“将会删除对应学生的信息,如果该学生已经存在论文信息,那么删除失败。为方便删除学生信息,还设置了“批量删除”功能,将会对所选择的学生信息进行批量删除,管理员可以方便的进行编辑学生信息。

(2)评审标准管理。

不同学位类别的评审标准不同,同时根据管理规定的变化,评审标准也在不断的修改,该评审系统通过评审标准管理这一功能,可以方便的增加、删除和编辑各个学位类别的评审标准,不同学位类别的评审标准将会在论文对应学位类别的评阅书上体现。

(3)评审专家管理。

该功能主要用于对评审专家进行信息导入、编辑、账号分配。为方便快速导入评审专家信息设置了“批量导入评审专家信息“功能,该功能提供批量上传评审专家信息的excel模板。按照模板要求填写完上传信息,就可以实现批量评审专家信息的导入,为了方便个别增加的评审专家信息的导入,系统也设置了“添加评审专家信息”功能,方便了管理管理。系统对专家的信息可以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

(4)论文管理。

主要提供了上传/查看论文、审核论文信息、统计评审专家信息、统计评审结果信息。

①论文上传管理。

该功能将评审论文电子版上传到评审系统中,为了论文保密,系统要求提交pdf格式的电子版。对于上传的论文电子版,需要经过管理审核后,才能传到系统上,这样保证了研究生上传的论文符合学校的送审要求。

②评审结果统计。

该功能将论文评审结果进行统计,按照查询条件进行评审结果信息的查询,并导出excel评审结果统计库。通过点击“统计评审专家信息“链接,将会显示统计评审专家信息界面,可以选择查询条件进行评审专家信息的查询,并导出excel或专家编码信息。

3 研究生学位网上评审系统应用实践

通过我校使用研究生网上论文评审系统的情况,极大方便了老师和研究生,受到了一致好评,该系统有如下特点。

(1)缩短了评审周期。该系统的操作是在网上进行,评审专家已提交评审结果,学校管理员就可以得到评审结果,大大缩短了评审周期,评审周期的缩短,可以让研究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论文修改。

(2)降低了经济成本。系统采用无纸化办公,评审的论文通过系统导入电子版即可,节省了论文打印装订和论文邮寄的费用。

(3)提高了管理效率。运用研究生上评审系统,可将论文评审工作相关的信息收集、校对、整理、传输由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转变为基于网络技术的网上评审、审核和办公自动化模式,将学位评审管理人员从大量的重复简单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减少了学位论文评审工作所耗费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4 结语

研究生学位上评审系统,改变了传统论文评审方式,方便了评审专家的使用,缩短了论文评审周期,节省了评审费用,且能够保证评审信息信息快速准确,将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工作变为简单规范,提高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5篇:审计的信息理论范文

本世纪初以来,会计信息质量不断受到人们的质疑,企业财务报告造假、各国财务丑闻屡屡被曝光,安然公司(Enron)、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 Inc.)、施乐公司(Xerox)接连破产,蓝天股份造假案、银广夏风暴、郑百文等丑闻频频被揪出,人们在质疑财务报告的同时也开始指责审计师,怀疑审计职业的能力、模式和方法,一场变革呼之欲出。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企业信息的实时化对信息的时间性要求更高,审计对象的信息化令传统手工审计变得低效甚至无效,计算机辅助审计成为必然。持续审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

由于持续审计的运行能够极大地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对加强内部控制,降低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大有裨益。当持续审计对信息使用者的价值超过他们付出的成本时,便产生了对这种新技术的原始需求,而这种来自市场的自发需求又会带来供给,并进一步推动持续审计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的思路大体如上,全篇围绕持续审计的效益展开,在简单阐释持续审计基本内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文献的回顾,总结国内外对持续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情况,重点探讨持续审计的需求,以及持续审计在国内外的应用,最后针对我国实施持续审计的利弊提出了建议。

二、持续审计需求分析

持续审计属于认证活动的范畴,其认证目的是增加与决策相关的价值。因而,持续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持续调查和报告取得更加及时、可靠的相关信息,提升与决策相关信息的价值。所以,信息理论应该是最能解释持续审计需求的理论。以下将用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分别对持续审计需求进行分析。

(一)信息需求的宏观经济理论 McDonough(1963)信息需求的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可用图1表示。X轴表示为取得信息付出的努力,这里用获得信息所用的时间来计量。Y轴表示获得信息的价值以及为了获得信息而消耗的成本。从图中能够发现,成本曲线EFCG保持递增趋势,说明耗用越多的时间收集信息的同时,需要消耗越多的成本以获取增加的信息。另一方面,价值曲线ABCD起初为增长状态,之后逐渐趋于水平,说明在消耗更多的时间收集更多的信息解决问题时,获得信息所实现的价值在逐渐降低。B点之后获得更多的信息带来的边际价值开始低于增加的边际成本。F点之后,获取同样的信息需要耗费比之前更多的成本。B点和F点之间的差异表示为解决问题获得信息所获得的最大净收益。就理论而言,理性的信息使用者不会超过F点去获取信息。C点表示获取信息的边际价值等于边际成本,也就是说,在C点上,信息的总价值等于总成本。

将上图放在获得企业信息的环境中,能够衡量信息使用者群体消耗成本获取信息实现的价值。一般而言,当信息被认为能够提供价值时,使用者就会获取信息,即图中A点到C点。当获取信息没有增加价值时,例如C点,使用者就不再需要其他的信息。

影响信息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价值线的斜率,也就是信息预期的可靠性,信息在被验证之前可能存在偏向或者错误,信息使用者会对信息的可靠性提出质疑,需要独立公正的审计来提高信息的可信度。持续审计无疑能够减少信息的偏向性,增加其可信度,提高信息的价值。值得关注的是提高可信度的价值能否超过获得审计鉴证的成本。

(二)信息需求的微观经济理论 McDonough(1963)对信息需求的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可用图2表示。

X轴表示获得的信息的量及付出的成本,Y轴表示超过获得信息的净收益。在起点A上,当信息使用者开始获得信息时,得到信息的价值比此时的成本超出许多,例如图2中从A点向上移动。当信息使用者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时,信息边际收益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到B点时信息边际收益缩减为0,信息净收益达到最大值。当超过B点之后,获得信息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入,理性的信息使用者B点时停止获取信息,做出适当的反应。B点之后,已经用于决策的信息的价值将会降低,到C点时信息价值降为最小值。

进一步而言,在开始阶段,获取信息的净收益为正,且越来越大,到B点时达到最大净收益,此时信息使用者可以做出决策。而获取信息做出决策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信息依旧会有价值,如图2中B点与C点之间的部分,说明已经使用的信息的确保留了部分边际价值,这时可以将信息用于特殊的目的。在C点信息价值达到最低,但边际价值还是超过了A点。

把图2放在审计环境中,审计可以用来证实和提高信息的价值。只要获得信息的价值超过成本,信息使用者就会用到审计提供的信息,若审计信息的边际收益为负,就不需要审计。

综合以上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的分析可知,对审计的需求在于审计提供的价值是否超过成本。不管是年度审计还是持续审计,只要审计提供的价值超过成本,对审计的需求就是客观存在的。

为了更深层次地探讨持续审计能否增加信息的价值,进而分析持续审计的需求,可以对持续审计的微观经济理论稍作修正。图2是根据收集多种来源、不同种类信息做出单一的决定,单个需求者在进行决策时需要的信息来源或许比较单一。而图3在图2的基础上做了修正,使其只包括一种来源的信息,而这种信息来源于持续审计。

由于只有一种信息来源做决策,因此A点到B点是直线,斜率为正。当在B点做出决策时,获得的信息突然低于其价值,跌到C点。值得注意的是,C点高于A点,说明尽管信息的使用降低了其价值,从而低于B点时的最大价值,但是在决策之后,从信息中获得的剩余价值依然存在。

由于信息使用者常常会做出连续、重复的决定,我们可以改进图3得到图4来显示多期间的信息决策,在每个时期根据某一种信息来源进行持续审计。

图4表明在4个连续重复的期间内为决策获取的信息在未来依旧存在持续的价值。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个时期获取的信息的剩余价值高于前一期期末时的价值(I> G> E> C> A),增加幅度越来越小。累积剩余价值则低于可获得的最大价值(B = D = F = H)。这与图2的分析一致,一直收集信息直到信息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且要在有效的期间内使用信息。

从信息理论角度来看,在自由市场中,审计的需求取决于审计的价值是否大于成本,所以基于信息理论对持续审计需求的分析也在于持续审计对信息使用者的价值是否大于他们付出的成本。只要价值大于成本,就存在市场需求。

三、持续审计在国外的应用

纵观持续审计的发展,其仍处在探索和起步应用阶段,目前真实的案例并不多,且多数发生在发达国家的一些较适合的行业内部。美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在公司内部资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等关键的管理信息子系统中采用了内部持续审计。

共同基金行业是最适宜采用持续审计的行业之一。以美国为例,共同基金行业仅有三家软件供应商,只要有三套具备相似分析机制的基金雷达(Fund Radar)应用软件,再配以不同的数据源,即可使基金雷达应用于此行业的几乎全部公司[2]。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KPMG)就曾使用基金雷达对共同基金行业做过持续审计。基金雷达和CPAS的运作原理类似,从在线资源中挑出行业平均值作为基准。另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安永(Ernst & Young)也在共同基金行业里进行过持续审计。HMOS是适合共同基金行业的软件包之一,而且有着基本不变的市场份额。安永将HMOS作为应用软件领域主要开发的一个和CPAS相似的应用程序。如此一来,安永就能够在采用HMOS程序的所有客户中配上持续审计软件,非常有利于持续审计软件的规模效益。

西班牙的地方银行开发出一套在原有系统内用COBOL编程的应用程序,分别对相关的产品、客户管理、市场和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尽管这个应用程序不是持续进行的,但在其操作系统中有许多监控职能。

另一个例子是瑞典国家审计署为了使审计人员可以随时通过访问被审计单位的中央数据库信息实施监控和审计,建立了“梦想蓝图”工程,在某种程度上开发了持续审计的相关审计系统。

四、持续审计在国内的应用

目前,我国持续审计的实施条件已基本成熟。企业信息化建设、互联网与内联网普及、交易数据形式统一等实现持续审计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持续审计实施环境也在逐步形成,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推广应用持续审计的优势已经显现。此外我国的持续审计起步较晚,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具有后发优势。然而持续审计在我国的推广实施虽然前景光明,但目前还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困难。

(一)持续审计在我国实施的障碍 (1)被审计单位难以提供持续审计所需的全部条件。一是持续审计委托协议难以达成。要顺利实现持续审计,审计人员必须将持续审计系统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对接,或者装入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如此以来,持续审计似乎把被审计单位全部放在了审计部门的监控之下。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可能有意无意的通过审计部门泄露到外界甚至竞争对手中。虽然对被审计单位的机密进行保密是审计人员的职责,但是顾虑到这种委托的风险,被审计单位很可能会额外支出,用于监控审计人员和审计部门,从而额外增加管理成本。二是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总体水平不高。要实施持续审计,被审计单位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但是企业的信息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购买信息化系统,如ERP系统。一个完整的ERP系统至少标价100万元以上,这对我国众多的小型企业来说难以负荷。所以,我国现有的ERP系统使用者多为大型集团公司,政府部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金融行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部门。但我国大多数小企业依旧处于会计电算化的阶段,并未实现整个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三是持续审计的实施成本高。对于企业而言,内部审计成本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尽管持续审计的运行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加强内部控制、降低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企业都必须承担昂贵的持续审计构建费用。而且企业投入的不仅有起初成本,也就是初装成本,在实施持续审计以后,被审计单位仍然要投入大量资金来维护持续审计系统,也就是期间成本。最为重要的是,由于持续审计系统置身于网络环境,很容易受到攻击,被审计单位不但不能实施持续审计,甚至要面临丢失信息的危险。所以,被审计单位不得不注入大笔资金用于改善持续审计所处的网络环境的安全性。这些都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许多企业就是碍于不堪重负而舍弃了持续审计。

(2)审计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持续审计。审计人员的素质关系到审计工作的质量。现在,企业的持续审计重点在于保证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相应的审计方法也演变为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因而,持续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一方面掌握会计学、审计学等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明了企业的信息管理状况,精通现代网络技术,能设计和维护持续审计程序,掌握网络环境中的审计技术,有能力发现并及时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内部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就我国目前的审计人员而言,还缺乏大量的相关技术人员。另外,对员工进行培训需要耗费的周期较长,同样也是阻碍持续审计实施的障碍之一。

(3)持续审计的相关技术开发尚不成熟。持续审计的实施需要高度自动化的审计程序,以及数据仓储、数据在线分析技术。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对持续审计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相关技术并没有完全实现。相对于自动处理程序和库而言,安全性技术的不成熟危害最大。在现行的持续审计中依旧缺乏文件保护和数据安全的规范和标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持续审计同样遇到了这种技术上的限制。因此应当致力于构建和改善硬件与软件环境,形成一个相互关联、安全、集成的信息系统。

(4)审计准则不完善影响持续审计的实施。审计工作的完成离不开相关法律和审计准则的规定。就企业内部审计而言,虽然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持续审计的思想,但都只是简要地提出了审计信息要具有实时性,并未明确提出持续审计的概念,也没有要求企业运用持续审计来提供即时的信息。所以在我国推行持续审计还没有准则可以依靠,这对规范持续审计操作和避免审计过程中的纠纷是极为不利的。

(二)我国实施持续审计的建议 我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商业环境的日趋复杂给审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应当结合当前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借鉴国外持续审计的运行经验,推进我国的持续审计进一步发展。

(1)注重将持续审计逐步纳入到重要的审计规范和指导中。近些年来,规范和指导持续审计已经成为AICPA的一项重要议程。2002年,AICPA的审计准则委员会(ASB)主席Jim Garson公开声明将对持续审计进行全面研究。直到现在,该研究仍在继续。在正式持续审计规范尚未出台、持续审计又要全面展开的情况下,AICPA和IIA都在不断努力引导审计人员参照相关审计规范。除此之外,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如SOX法案)对持续审计的实施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借鉴这一思路,先引导审计人员把持续审计和现有的审计规范与指导联系起来,然后依照实施经验,探索出正式的持续审计规范。

(2)联合IT等相关行业全面深化持续审计研发。持续审计的实施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其中IT知识尤为关键。IT知识涵盖数据库查询语言、数据连接和网络安全等诸多领域。因此,我国持续审计的推进应当以某些科研机构或高校为依托,成立专门的研究中心,由审计署统领持续审计的研发工作,将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加入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一起参与研发工作。在开发新软件的同时,应当对现有审计软件进行平台集成、数据集成、组件集成、应用集成、过程集成和业务对业务集成。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审计软件开发的通用性,集中力量开发功能强大、操作方便的通用审计软件。如此以来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有利于审计人员的掌握与使用,最终令持续审计软件变成审计人员的日常工具。

(3)制定推进持续审计的步骤与顺序。持续审计是我国信息化进程和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持续审计在政府审计中的应用具有客观必要性,金审工程(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的简称)的建设发展为持续审计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所以我国可以先从政府审计开始着手持续审计的推进。为了进一步推广扩大持续审计的应用,可以重点抓内部审计,毕竟在金融行业和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中已经体现出持续审计的踪影。在借鉴内部持续审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持续审计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全面推广,使持续审计带来的效益最大化。

五、结论

持续审计是在传统审计发展过程中诞生的。由于传统期间审计自身的局限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环境的变化,持续审计应运而生。可以说持续审计是以传统审计理论为基础,审计职业在信息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融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创新,重新塑造出的一种新的审计方法。用于阐释传统审计动因的理论、信息理论和保险理论同样可以用来分析持续审计。但是持续审计的需求主要还是来源于市场的自发需求。因而,需求、供给和实施共同决定了持续审计的存在。

持续审计的本质是审计方法的创新。持续审计在例外审计和战略系统审计理论之上,讲求审计过程的持续性、审计实施的实时性和审计活动的整合性,需要审计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对审计对象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

迄今为止,持续审计已经在理论和实务中展示出有效性和可行性,而且理论研究也倾向于持续审计可以提高审计功效的结论。对于审计师而言,持续审计可以提升审计质量、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对被审计单位而言,持续审计可以为企业贷款提供便利,用增加企业盈余质量降低贷款成本的方式促进上市公司满足SOX法案和有关规范的要求,达到最终的企业价值增值。另外,持续审计还可以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要求,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审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6篇:审计的信息理论范文

关键词:审计意见购买动因防治新制度经济学

审计意见购买是指在某一特定会计年度,公司变更审计师比不变更能明显地获取更为有利审计意见的现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审计理论界与各国证券监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实证研究。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运用委托理论、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对审计意见购买的动因进行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根本上解决审计意见购买问题的相关建议。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审计意见购买的动因分析

(一)委托理论的分析委托问题最早由罗斯提出,认为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写作论文理人代表委托人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关系随之产生。米歇尔·詹森、威廉姆·马克林(1976)认为如果关系的双方都是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不会总是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为转移。一般认为,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是委托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完全是由于人的有限理决定了人们掌握的信息不可能无所不包,每一个人对信息的反应所建立的主观模型也不一样。信息不对称是指某些参与者拥有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可从时间和内容上加以划分,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来看,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的称为事前不对称,即逆向选择,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的信息不对称称为事后不对称,也就是道德风险。按威廉姆森的解释,机会主义即“欺诈性地追求自利”的行为,是委托问题产生最核心的原因。根据上述委托理论,在上市公司中的所有者将公司的经营权委托给人,人按双方的约定经营。会计信息是对人经营管理活动的反映,也是委托人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渠道。由于个体的有限理性,委托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会计信息,即便能够,每一个委托人对会计信息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偏差。同时,会计信息在人与委托人之间往往是不对称的,作为人的经营者存在机会主义,可能更多地想谋求自身的利益,虚列会计信息,粉饰经营业绩。委托人聘请外部审计师对企业会计信息加以审计,对其合法性、公允性加以鉴定,正是为了解决委托问题,标准的审计报告措词可以让委托人达成一致的理解,权威的信息鉴定又确保了所获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因此乐于让渡部分利益聘请审计师以规避投资风险。但经营者有自身的效用函数,为避免审计师察觉其舞弊行为后出具不利审计意见,很可能寻求审计师的合谋,或者以更换事务所相威胁,或以提高审计收费与长期业务往来引致的经济利益为诱饵,以便成功购买审计意见。

(二)契约理论的分析契约也称合约、合同,是指几个人(至少两人)或几方(至少两方)之间达成交易的某种协议,意在做什么。包含以下原则:社会性原则;平等性原则,自由原则、理性原则、互利原则和过程性原则(易宪容,1998)。契约有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之分。完全契约是指契约条款详细地表明了在与契约行为相应的未来不可预测事件出现时,每一个契约当事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权利和义务、风险分享的情况、契约强制履行的方式及契约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不完全契约是指留有未被指派的权利和未被列明事项的契约,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交易费用的存在和信息不对称性而导致的,因而存在“敲竹杠”的问题,即一旦人们做出专用性资本投资后,担心事后重新谈判被迫接受不利于自己的契约条款或担心由于他人的行为使其投资贬值。审计契约是一项不完全契约,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审计师在接受审计业务前并不清楚企业管理层的品行,企业所有权者即审计业务的委托者不清楚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操守,也无法按所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或约束条件对审计师进行比较和权衡,以便以最小的资源耗费使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这显然背离了契约的理性原则。审计契约虽也旨在消除会计信息中的不确定性,鉴证会计信息,满足企业所有者的需要,但无论从审计实施过程还是审计结果,都不可能完全避免不确定性。按现行的相关法律、审计准则的规定,审计师只需“合理确信”会计报表中不存在重大错报,这为审计师提供了意见购买的博弈空间。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审计师也可能受到“敲竹杠”之威胁。审计师的培养及其审计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是事务所的专用性资本投资,也事关作为知识型组织的事务所的兴衰成败,而审计资源是有限的,审计市场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这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敲竹杠”的砝码。因此审计意见购买较易成功。

(三)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的思想,将其解释为“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同时,他认为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的替代同样存在内部“管理费用”。此后,阿罗、威廉姆森、张五常等均对交易费用进行了审计意见购买是指在某一特定会计年度,公司变更审计师比不变更能明显地获取更为有利审计意见的现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审计理论界与各国证券监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实证研究。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运用委托理论、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对审计意见购买的动因进行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根本上解决审计意见购买问题的相关建议。

研究结论从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看,审计意见购买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参与和协调才能得以彻底防治。如(图1)所总结,它可从公司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即股东、债权人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即经营者、职工、会计信息提供者会计师和审计信息提供者审计师入手,同时,它需要有相关行业协会和其他监管方的参与以及中介行业的发展(如个人或企业征信制)。防治措施中,首要的是审计委托权应当切实由不掌握审计信息剩余控制权的所有权人即债权人、股东职工来行使,由他们来选择审计师,因此审计委托关系应当从图右下角的由管理层来行使更改为虚线所指。其次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这实际上是通过建立健全的机构或机制来监督管理者,保护各类企业所有权者的利益。最后,对于审计活动的企业一方两个最重要的当事人———经营者和会计师可通过提高其违规成本来约束;另一方审计师可从执业行为和行业治理着手。

参考文献:

[1]米歇尔·詹森,威廉姆·马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者行为、费用与产权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易宪容:《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7篇:审计的信息理论范文

一、审计理论创新

审计理论创新是审计工作创新的基础。传统的审计理论是在审计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以传统的经济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来构筑其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的。当前,审计目标、审计对象等审计理论发生重大变革。一是审计的目标将从财务收支转向管理绩效;二是审计对象将逐步拓展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系统将从单一化走向集成化,这将使会计数据与管理数据联系密切,导致审计范围不断扩大。三是审计监督的重点从重有形资产转向重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的审计。目前审计理论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缺乏超前意识,致使审计理论难以切实的指导审计实践,影响审计质量的提高。所以,有必要创新审计理论体系,加强审计科研机构建设,促使审计理论体系走向时代的前列。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技术、管理、信息已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迅猛发展,新的审计理论体系必须涵盖这些内容。系统论和信息论是现代社会的两大基础理论,新的审计理论体系必须以系统论和信息论为基础来构架,把系统论和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审计之中,从系统的角度看待问题,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问题,从总体上把握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和审计重点。要把审计的过程看作是一个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生产更高层信息的过程,并以此来分析经济运行情况,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要由传统的以定性分析为主向定量分析转变,从注重逻辑推理向注重实证研究转变,使审计工作更科学、更精确。

二、审计指导思想创新

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当前审计所面临的各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审计本身必须完善提高、改革创新。当前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应是“强素质、求质量、讲效益、促管理”。强素质就是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过硬,廉洁自律的审计队伍;求质量就是要严格按照审计法规办事,确保审计工作的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讲效益就是要追求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是通过审计促使经费投向正确,使用合理,使有限经费发挥更大的作用。政治效益是通过审计查错防弊,揭露行为,规范经济运行秩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促管理就是通过审计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提高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经济决策水平。

三、审计组织创新

推进审计组织创新,是确保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一方面,建立有权威性的独立组织,实行垂直领导,审计活动独立于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要形成审计工作的整体合力。审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把这项工作搞得更加扎实稳妥,卓有成效,必须增强监督合力,形成党委牵头,组织、审计、纪检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组织力量上为审计工作的健康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四、审计方法和技术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审计方法创新。如就地审计方式将逐步过渡到网络媒体审计,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节约审计成本;事后审计方式将被适时审计方式所代替,以保证及时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以制度为基础的审计将逐步过渡到以风险为基础的审计,以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

审计技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手工审计技术将受到严重冲击,审计技术必须改革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当前,需要开发出适合审计工作特点的审计软件,解决好审计软件与财务会计软件、物资管理软件等软件的接口问题,以便利用审计接口直接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上下载和读取审计数据;探索和研究网络在审计工作的运用,尽快建立审计信息网络,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将审计机构收集、整理的数据、经验、方法和程序等通过网络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将分散、浩繁的和杂乱无章的审计数据精练浓缩为综合、系统、可用的审计信息,并以磁介质作为主要载体加以存储,以便各审计机构传递和查阅,实现信息共享,减少审计证据重复收集、整理所耗用的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8篇:审计的信息理论范文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综合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存储技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信息化系统,也是内部审计走向信息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但是,就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来分析,对风险控制不够全面,例如,数据丢失、篡改、被盗取等严重威胁到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另外,再加上内部审计信息化数据传输接口存在不统一现象,造成大多数据很难完成相互之间的转换,从而影响到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

2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功能不够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也迎来巨大的挑战。信息化建设也成为内部审计必须要完善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内部审计涉及到的岗位以及行业较多,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样就会导致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水平出现差异,信息化建设平台的功能性不够全面,影响到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效率。

3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分析

3.1制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理论体系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理论体系的标准性是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一种约束的方式,更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关键所在,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现阶段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体系缺乏标准性,因此,要制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理论体系。首先,要掌握内部审计信息化实施的主要工作环节,再对各个环节运行的标准化体制进行建设,例如,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审计技术、审计过程、审计证据收集、系统后期的维护等。其次,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必须对系统自身提出一定的规范性要求,而且,要在建设以及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完善内部审计系统,当然,必须要在标准化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来完善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质量,同时能有效的减少建设资源的浪费。

3.2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

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的数据主要以电子版数据为主,相比于传统纸张记录的数据来说,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资源,同时还便于查找和调用,但是,由于电子版数据具有可篡改、可删除、恢复难等特征,也使得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定的风险,对内部审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要不断的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根据内部审计信息化应用的特点以及需求,对内部审计系统建立风险预警,同时要重视对系统中的重点业务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以及统一的管理。其次,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信息的预测和分析,一旦发现风险因素,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来规避风险,或是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再次,如果内部审计信息化应用到企业中之后,也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内部审计信息归入企业风险管理中,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同时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并对内部审计的流程进行不断的优化,将内部审计信息安全作为首要的审计工作。最后,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完善风险评价、风险管理以及风险监控等体系,可以充分应用到计算机先进技术,不断的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以及实践的安全性。

3.3加大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力度,完善信息化平台功能

由于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涉及面较广,为了避免出现功能不全面的现象,必须要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力度,不断的完善信息化平台的功能。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功能应向着综合化应用平台发展,不仅要注重内部审计的工作,更要做好内部审计业务的管理、外部查证、预警功能等,同时还要结合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的具体应用情况,完善相应的功能,例如,网络办公自动化、审计业务、审计决策、审计业务管理、审计资源管理、审计数据综合分析等,在拓展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同时,将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向着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流程化的方向发展。另外,要建设人力、财力、物力、营销、供应、产品等多项数据综合调查分析功能,这样就可以通过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来实现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有着重大的作用。

4结束语

第9篇:审计的信息理论范文

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相结合,能够促使注册会计师更加深入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环境,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或舞弊风险,分析经营风险或舞弊风险对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影响程度,以便注册会计师恰当确定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合理控制审计风险。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职责就是通过鉴证财务信息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消除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与财务信息预期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辜负财务信息预期使用者的殷切期望。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框架结构研究》是对审计实务框架的一次重新构建,是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实务框架的新思考。本书由河北经贸大学董丽英副教授、孙拥军副教授历时3年多的艰辛努力,最终付梓成书。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框架结构研究是一个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选题,它有益于注册会计师理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有益于把握审计实务的结构和内容,有益于确定审计风险发生的主要领域,有益于重新思考与指导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操作流程,有益于丰富审计学思想。

全书共分五部分,19.6万字,以系统理论、委托理论、控制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等为理论研究基础,从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入手,用案例分析法分别介绍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在审计实务框架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从控制审计风险的角度探讨编制审计计划的要点,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信息不对称以及行为科学等方面探讨了审计实务中常见的舞弊行为,从经济活动的连续性、信息博弈等方面探讨了各业务循环的审计流程和审计技术,用系统论的原理构建了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素质模型,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对审计判断中的博弈进行了分析,例如,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策略与审计意见选择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