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

第1篇: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愿望是一种可贵的愿望。无论是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包含有永恒的创造冲动。现代人的基本特征,是不人云亦云,不囿于成见,不因袭传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已有环境条件,乐于接受新的思想理念和新的行为方式,有改革和变化的要求。一句话,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愿望。我们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真正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充分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的主体,切实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愿望和创造实践,善于自觉地从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中获取智慧和力量,这也是党增强创造力的深厚源泉。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人们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破旧立新,打破思想禁锢,激起思想碰撞,推进思想解放,活跃思想创造。要主动了解人民群众创造的愿望和要求,鼓励他们在创造中为社会作贡献,同时体现自身的价值。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有创造愿望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切实尊重人们的创造愿望,还要努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环境氛围。一个社会充满活力的标志,就是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创造性,使每个人都富于创造精神,积极参与各种创造性的工作和活动,成为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的主体。

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活动是最有可能对价值生产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劳动。表现为创造者在创造动机和创造意识的支配下,运用一切已知信息,通过创造思维和创造方法产生出新的具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其中包括新观点、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和新工艺等。现代经济和社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的竞争,说到底又是人才以及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对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动给予充分支持,是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保证。需要指出,由于创造活动是特殊的劳动,有特殊的贡献,应该有特殊的支持。从政策层面上讲,要有特殊的政策扶持和激励措施,比如根据创造活动风险较大、不确定因素较多的特点,以政府为主、社会参与建立创造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鼓励社会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和冒险,减少创造活动的成本;在制度安排上,则要健全和完善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人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通过创新实现自身更多的利益满足,并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支持创造活动还要建立一种保护创造和爱护创造的机制,即允许人们在创造中失败,宽容失败的创造者。全社会应该形成一种鼓励、保护、关心、帮助创造活动的良性机制和浓厚氛围,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创造中一时失利的人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使他们有可能总结经验教训,东山再起。

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充分发挥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是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表现。创造才能是蕴藏在创造者身上的创造能力,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生产力资源。创造才能的发挥,就是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将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取得有创造性的成果,对社会有创造性的贡献。如何将人们的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要切实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即“四个尊重”,尤其是尊重人才。人才是人群中最具有创造优势的优秀分子,增强创造活力首先必须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让他们各显其能,各尽其才,各有所为。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风尚,确立人才浪费是最大的资源浪费这个理念。从各个方面创造环境条件,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要冲破一切妨碍人才创造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人才创造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人才创造的体制弊端。要使有创造才能的人有安全感和事业心,少受干扰,一心一意从事有创造价值的劳动。

第2篇: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1.1信息时代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

人格特质对创造性的发挥和实现是至关重要的。斯滕伯格格通过实践研究发现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不懈、愿意承担合理的风险、愿意成长、容忍不确定的情形、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信念是重要的创造性特质。Feist认为对新体验更加开放、较少墨守成规、更自信、自我接纳、有野心、易冲动等人格特点对科学和艺术创造至关重要的人格特质。因此,具有开放性、自发性、自信、勇气、毅力以及对社会同化的反抗等人格特质的人会有高创造性表现。现代的信息科技和开放的文化氛围,为个人的自发性提供了条件,也让人更加的开放,有更多的新体验,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同样,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表现也让容易人失去自信,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不能很自信的接纳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1.2信息时代创造力与动机的关系

创造性智力品质和人格特质有利于创造性,但能否实现创造性则依赖于内在动机。创造性人才对创造过程是一种需要和享受,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必定是受好奇心驱动的。因此,创造力的实现还需要动力和目的。动机理论研究表明,如果满足内部需要和成就需要为目的,创造性就会更容易显现,而为了外在的目的或表现自己,就会降低创造性的发挥。这可能是因为外在的目的会降低人的自发性和自主性水平。而具有好奇心就会对问题更加敏感,感到有必要解决问题,并且会努力去解决问题。内部动机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资源,可以促使人自愿地投入到创造性观念中去。外部动机有一种增值效果,特别是对创造性的外部奖励。内部动机在创造过程早期尤为重要,而外部动机(一定的物质利益等)在创造性的实现需要克服重大困难或付出艰苦工作时也非常重要。因此,创造性既是自发的过程,也是自主实现目的的结果;内部动机是创造性的前提,而在内部动机基础之上的外部动机可以提到增值效果。信息时代也为个体的创造性成果提供了市场化的机会,可以满足个体的物质需要和成就需要;同样,其他人的关注以及欣赏本身也可以增强个体的创造性动机。而如果失去了内在的享受和好奇心,只为了物质利益和别人的欣赏,则会抑制一个人的创造性发挥。

2创造力实现的社会因素

具备了特定的智力素质和创造性人格特质,并且拥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成就动机就会拥有较高的创造潜力。但如果没有对创造力支持性环境和对创新观念的奖励机制,创造潜力的实现就无法获得实现。社会环境对创造力的形成和发挥也产生重大的影响。阿瑞提发现天才成群的出现这种现象,他认为创造力产生的两个必然条件是“具有创造基因的文化与潜在的创造个人”;他总结了具有创造性基因的社会环境:文化条件和手段的便利、让所有人使用文化手段并享受文化刺激、重视新生事物的产生、接纳不同文化、对不同观点的接纳、鼓励和提倡创造等等。斯滕伯格根据他的创造力投资理论,认为一个安全并且能得到回报的文化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支持性并且能欣赏、鼓励和奖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才会促使人进行创造力投资。

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有但很少有人去实现,是因为实现创造力的成本太高而收益太少,而在这方面社会可以有更多的作为。而现代的信息技术就为创造力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一方面,个体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自己的创造性成果传播出去,以便获得认可和物质方面的回报,外在的认可和回报有利于激发个体的创造性发挥;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也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欣赏和鼓励这些创造性成果,而这种参与本身就促使更多人的投入到创造性中去。而交流和沟通的方便,以及自由文化的出现,形成了一个创造性的文化,可以进行创意不会遭受太大的压力和排斥。但是,信息技术带来的开放和自由的氛围,将个体的成果推向大众,进行市场化的评判和操作,这本身容易弱化创造性的内在动机;而得不到大众认可的创造力也会慢慢消失,真正有创造性的成果可能得不到大众的认可。

3总结及展望

第3篇: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力产品;文化

创造力是一种提出或产生具有新颖性(即独创性和新颖性)和适用性(即有用的、适合特定需要的)的工作成果的能力。文化在创造力导向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除把它导向一定的专业和社会群体之外,文化还可能影响整个创造性活动的水平。其中之一就表现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下的创造力产品各有特点。创造力产品是用来测量创造力的指标之一。马肯农认为:“出发点,亦即所有创造力研究的基石,就是分析创造性的产品,确定是什么使他们区别于其他普通产品的”[1]。伦克指出,对创造力产品的分析或许会涉及由发散性思维测验和成人评价量表在心理测量的质上不一致状况引起的测量问题。大量的研究者和教育者与马肯农和伦克一样相信创造性的产品的重要性 [2]。创造性产品常与相关的人格特征、动机以及社会环境相结合来考察。这里,我们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下的创造力产品,从而分析比较不同社会文化对创造力的影响。

一、文化与创造力产品

1.文化

创造力不是出现在真空中的。当我们研究具有创造性的个体、创造性产品或者创造性活动的时候,我们常常忽视了环境或社会背景,去掉了创造力所存在的情境。然而,环境总是存在的,并且对创造力表达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文化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尤为重要。文化是指一个特定人群所共同享有的系统,它包括认知、行为、风俗、价值观、规则,还涉及一群人与他们的社会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符号系统。文化能被学习并在社会上代代相传[5]。

2.创造力产品

创造力常被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可见,个人的创造力通常是通过进行创造活动产生创造产品体现出来的,创造力产品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能够满足研究者所觉察到的一种外部评价标准的需要。然而,尽管人们普遍承认创造性产品的重要性,而且关于创造力产品的理论思考也在几十年间成了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创造性产品评价的心理测量研究却出奇的有限[1]。也就是说,暂时还没有判断创造性产品的一致性的标准。

自从guilford(1950)令创造力受到美国心理学者的重视之后,创造力在心理学界日益受到重视。创造力反映了人们行为的重要方面,几乎与各行为领域相关(例如,艺术的、科学的、经济的、宗教的,日常领域)。这里,我们所比较分析的创造力产品是指在社会历史中有着较高的社会评价的成果,是一个社会群体乃至整个世界所公认的有价值的产品。是在东西方社会中存有一定的文化代表性的产品。

3.文化与创造力产品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力是由创造力所赖以生长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反映在创造力产品上就是,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创造性的产品会出现在哪个领域,社会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依赖于科学知识及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例如,如果宗教信仰排斥一个专业领域,那么这个领域上的产品将不能发展出有创造性的产品;文化也可以通过提升其价值和重要性来提高或降低某个领域出现创造力产品的概率。例如,国际象棋在冰岛得到高度评价,甚至被推崇为创造性的表现,那么一个有潜质的棋手是不太可能被埋没的;文化投资于艺术或是科技都会促进这一社会领域的创造性产品的出现。例如,15世纪的前25年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在雕塑、绘画和建筑方面创造力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独一无二性。正如奇可森特米海依所指出的:“正是因为整个共同体都深深的卷入到创造性活动中,才使文艺复兴成为可能。而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而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精心策划的一个有意识的政策。[6]”

二、东西方文化下的创造力产品比较分析

正因为文化对创造力产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本文将就东西方社会下的两个领域的创造力产品进行比较,即:艺术创造力产品和科学创造力产品。从而分析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所产生创造性产品的异同。

1.东西方文化下的艺术创造力产品比较分析

艺术所包含的范畴非常之广,历史上的著名艺术作品数不尽数,而且有很多作品曾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至今仍然影响广泛。我们分别就其中的文学和绘画领域进行分析比较。

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的一种艺术。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此时,按照文学的起源相近和风格类似之处划分,世界文学就可大致分为东西两派。而在情感文学作品方面,东方的表达方式大多以含蓄的方式为主。例如《红楼梦》中对于表赠定情之物的描写。这种“欲说还休”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中国的传统戏曲《牡丹亭》、《西厢记》中也可窥见一斑。西方的表达方式是直白而热烈的,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文学方面,中国人经常会以意会、暗示等方式去表达,造成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美感。西方人则更喜欢用直观性的表达。钱钟书先生曾将中国的古诗歌与西方的长诗对比,发现中国古诗只有寥寥数十字,但在意境的表达方面更胜一筹。这与东西方文化下的表达方式有关。

另外,西方的作品中展现个人奋斗和个人主义精神的居多。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十日谈》、《哈姆莱特》。而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众多的典型形象中,最突出的是个人反抗社会、个人奋斗的典型。卡门坚持的绝对自由和对社会的反抗。萨克雷《名利场》中的主人公蓓基.夏泼.于连身上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的人生观等。而东方文学作品多数是展现集体主义的精神风貌,讲求社会健康、和谐、进步[7]。创造力可能会受到文化特征的激励或者阻碍,比如通过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的倾向,或是对要求顺从和传统的价值观 [8]。个人主义的文化,将个体定义为独立的。例如,美国和马拉西亚的学生在表达他们的独特性上的要求存在区别,要求与众不同依次与“稀有的”。集体主义文化强调责任,合作,义务和圈内权威的认可。像中国大陆和台湾文化,将个体定义为在一个社会环境(如家庭)和与之相关的道德责任之内的 [9]。

自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前384-前322年)的古希腊时代和与之相近的孟子(前551-前471年)的战国时代,即公元前5世纪到前3世纪,东西方的绘画就开始出现差别,各成体系,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绘画注重明暗塑造物象的立体感,借透视传达物象的空间感,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则注重以线条表现平面物象的本质特性。

weiner(2000)观察了中国绘画的空白的美学特征,其中“留白”空间是卓越和有价值的。这一美学特点强调了创造过程中与环境综合和协调,与西方绘画中人物特点的突出形成对比。简而言之,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创造价值更强调对传统的尊重和与自然的和谐[11]。li(1997)提出,东西方艺术创造力可以由两个根本上不同的传统,横向的和纵向的。在横向传统上,西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艺术目标、方法和体系的修正甚至是本质上的改变受到很高的评价,并被认为是创造性产品(例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被认为是绘画的突破)。尽管如此,在纵向传统上,东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与儒家学说相一致,艺术创造力以对之前的重新诠释的形式得到表现。艺术家在努力建立自己的风格上是完全尊重传统。中国艺术家通常不会偏离他们已有的主题,他们试图发现一个空间来表达对自己特点和独特性的需要[12]。可见,与西方的创造力相比,东方的创造力的观点强调对之前的重新诠释、心灵内部的过程和与环境的综合。

对于绘画主题来说,西方的以基督教为主,故在圣经主题的表现下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绘画家。这表现出了文化对于艺术的推波助澜作用,一种文化在社会上的地位决定了某种形式的艺术有多大的影响程度和多强的生命力。东方人对于神话的信奉也由此引出一批具有独创性的绘画作品。这是与宗教密不可分的。

2.东西方文化下的科学创造力产品比较

科学一旦作为系统的要素进入作为高层次的文化之中,即被后者包容在内,而且要遵从文化的制约和引导[13]。文化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影响东西方科学创造力产品的:其一,文化通过引导科学创造力产品的方向来影响创造力产品的种类;其二,文化通过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影响科学创造力产品的发展。

西方的科学传统不以实用作为最高目的,而是以追求真理为最高目标。在这样的传统下的创造力产品也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点:如:希腊自14世纪出现了“惯性原理”、“动量概念”、“落体定律”、“解析几何”等的萌芽;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先后提出了元素论、古代原子论,创立了托勒密地心说宇宙模型,构建了以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为标志的公理化体系,形成了以演绎为主的形式逻辑体系。而在中国古代大都是以实用科学为特征的技术成果。这些创造力产品体现了东方文化下的特色。如:在天文历法方面,中国人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帝尧时代已经规定一年为366天,商代(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的天干地支记日法、西周时期(约前11世纪-前771)的月旬日时的划分等。在宇宙体系研究方面,从公元前五世纪出现盖天说到张衡(78-139)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天文学说。在数学方面,圆周率的计算、勾股定律、方程求解等领域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这是由于文化对科学的引导作用表现在作为系统的文化对作为其要素的科学的属性、功能或“随机涨落”进行选择,使之朝着有利于自身稳定及进化的方向发展[13]。“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最普遍的治学原则、治学动力和治学态度。单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智力活动不可能鼓励研究者力求对技术或技术操作进行进一步的理论解释。另外,中国传统社会不存在对科学理论研究的社会化、制度化的鼓励机制。与古希腊社会把大批高智商的智者吸引到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情况不同,在中国传统社会,官场成为广大第一流学者的吸引中心[14]。这正如jeffre royed在解释中国科学和希腊科学的差异时所说的“对抗”和“权威”:“希腊科学家通过在公开的辩论中取得胜利来获得声望,因此在哲学学派、医学学派中失去声望是很痛苦的,在中国也有辩论,但是皇帝往往只对那些有用的感兴趣,像有助于农时的历法等,所以在中国的科学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框架就是是否对国家有利,显然这是一种实用导向。[15]”

在西方科学传统中数学一直是最受重视的领域之一,科学理论中的逻辑关系总是以数学化为其创造力产品的完成形式。西方科学的数学-演绎方法传统从希腊科学一直延续到近现代科学。欧几里德(约前330-前275)的《几何原本》完整演绎了科学的数学理论。阿基米得(前287-前212)的《论平面上的平衡》导出了“杠杆原理”,在《浮力论》中以数学的严密性论述了“阿基米得定理”及流体静力学问题。在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中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 、伽利略的落体定律等都有数学化表达。相比之下,中国历史上的宇宙模型都是含糊的、比喻性的、假设性的、无法否证的或哲学性的东西,根本没有做到量化或数学化。《易经》中的八卦常被说成是电子计算机中二进制的最早形式,但是如无莱布尼兹(1646-1716)的二进制,八卦本身就不可能被解释为与数学上的二进制有什么关系,也不可能为电子计算机所利用。

这是因为,从东西方科学史看,东西方科学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同[14]。在希腊科学中,希腊人不仅把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而且在研究其他科学和哲学时始终把数学当作是必不可少的。在柏拉图那里,数学被看作是演绎体系,而宇宙整体和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形状的几何体构成的。而中国的科学叫“格致”,中国“格物致知”中的“物”并不是指物质的物或万物的“物”,而是作“事”解。这个“格致”的对象和“格致”的范式(科学范式)所带来的思维方式与西方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古代学者倡导“用心悟道”、“心包万理”,而不是锻造思维的工具和手段[16]。

三、结论

可见,由于以上这些差异的存在,致使东西方文化在创造力的各个领域产生着各不相同的作用。通过人文、地理、环境影响创造力的基础领域;特定文化的兴起又会引领特定领域创造力产品的兴盛;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对东西方社会的绘画,建筑,文学创造力作品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形式,种类和风格;民族精神影响着文学创造力作品的表现思想和写作手法;不同的文化底蕴也对创造力作品在最求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有着不同的影响;宗教的作用使得一些领域的创造力作品层出不穷,而另一些领域却受到极大的限制。

【参考文献】

[1]mackinnon, d.w(1978). insearch of human effective-ness: indentifying and developing creativity. buffalo, ny: 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

[2]taylor, d.w(1960).thinking and creativity.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the sciences, 91, 108-127

[3]罗伯特.j.斯滕伯格.创造力手册.第一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79-288.

[4]上官子木.创造力危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1-22.

[5]张彬.东西方民族的英雄颂歌_伊利亚特_与_格萨尔王_比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100-103.

[6]williams, j.e.,saiz,j. l.,formyduuval,d.l.,munick,m.l.,fogle,e.e, adom, a.,haque,a.,neto,f.,& yu, j. (1995). cross-cultural variation in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 seven-country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30(5),529-550.

[7] sodowsky, g.r.,maguire, k., jhonson, p., ngumba, w., & kohles,r.(1994).world views of white american, mainland chinese,taiwanese,and african students:an investigation into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5(3),309-324.

[8]weiner,r.p.(2000). creativity and beyond cultures, values, and change.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9]li,y.(1997). creativity i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omain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0(2 & 3), 107-132.

[10]吕乃基.论科学与文化.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7:7-12.

[11]朴昌根.从与西方传统科学的比较看东亚传统科学的方向.科学思想,2003,夏:114-138.

第4篇: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要在干部。只有不断提高各级领导者和谐领导能力,才能不断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干部的和谐领导能力。

提高决策力。所谓决策,就是领导者依据科学发展观对所承担的任务作出的全局性或阶段性的工作决定。领导者能否进行正确决策,是保证国家和人民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检验领导群体和领导成员的领导能力的主要标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风险问题也日益凸现,有学者认为,我国已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社会”。社会各阶层之间产生了大量的利益矛盾甚至是利益冲突。同时,天下并不太平,国家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经济风险与机遇同在。生态风险日渐突出。生活风险随处可见。在这种情势下,只有领导者,准确地掌握信息,审视环境,作出正确的选择方案,才能化解来自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和自然的风险,建设和谐社会。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学校的决策者们,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对校园建设的谋划,对重点学科的确定,对重要人事的任免,对优秀人才的遴选,对涉及师生的民生等问题,都应当科学地调查,科学地决策。这是对领导者决策力的检验。实际上,领导活动的主要过程基本上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实施和完善而进行的。决策正确,事情就能办好,校园就会和谐,社会就会和谐。

提高创造力。所谓创造,是指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综合运用,根据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设想、新方法,或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举措。从一定意义上讲,领导就是创造。

建设和谐社会,既服务于发展,也依赖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贫困是产生风险的温床,一个贫困的社会绝对不会是一个和谐社会。要建设,要发展,就需要领导者创造性工作。如何进行创造性实践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8点:1、解放思想(创造性工作的基本前提);2、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创造性工作的内在动力);3、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工作的基本任务);4、改革开放(创造性工作的基本途径);5、大胆地闯(创造性工作的基本精神);6、抓住机遇(创造性工作的基本条件);7、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创造性工作的基本原则);8、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造性工作的关键因素)。

面对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重任,高等学校承担着艰巨的培养人才的教育任务。它既是历史的机遇,又面临着激烈的挑战。科学发展应是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强调发展而不重视质量,强调质量而忽视发展,都是片面的。要创造一流学科,成为学校发展的平台;要创造一流师资,为社会培养大批的一流人才;要创造独特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和谐。总之,只有创造才能发展,才能构建和谐校园。

提高亲和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各级领导干部应特别提高亲和力,树立亲民形象,做群众喜欢的亲民领导者。亲和力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沟通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宽容的能力。沟通也是能力。领导力里沟通很重要。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过:“伟大的事业需要一颗真诚的心与人沟通。”的确,沟通是人际和谐关系协调的基础,是领导艺术的精髓。如果做不到和下属的有效沟通,协调就无从谈起。而沟通则需要领导者放下架子,低调进入下属的思维世界,这样才能达到领导者与下属之间信息、情感高效贯通,成功合作。如果不知道倾听,不知道表达,而且与群众的外部环境保持一个壁垒森严的状态,那就不知道真实信息,使自己处于危险境地。创建和谐社会,领导者应贴近大众,少说官话;善于倾听,少摆官架;真诚交流,少打官腔;主动合作,少耍官威。要建立诉求表达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沟通平台。通过沟通,化解来自不同方面的矛盾。如果没有沟通能力,就很难做到宽容。对领导者来说,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责任。宽容来源于勇敢、智慧,来源于善良的心。邓小平用“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告诫各级领导干部。领导者最令人称道的德行就是宽容。能容天下,能容百姓,能容万事万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解不开的疙瘩,也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只要彼此都做到体谅、包容,自然会拨云见日,雨过天晴。领导者要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不要怕事,不要回避矛盾。要正确处理,勤于办事,将心比心,一个一个地把事情办好,就能在群众中产生很强的亲和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高校也是这样,领导者应有亲和力和感召力,有坚强的毅力和勇力,有过人的智慧和激情,了解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做知识分子知心人、贴心人。这样,他们的下属会更自信,更相信领导,也更富有创造精神。

如何提高和谐领导能力呢。当前应突出注意两点:

第一,要学习,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同志指出:“一定要有学习的紧迫感,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份额”已经由20世纪初的5%上升至如今的80~90%以上。一方面知识的价值日益凸现;另一方面,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过去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够用一辈子;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书也够用一辈子;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身学习才不会被竞争淘汰。

重视学习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善于学习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我国每年生产约20多万种新书,加上存量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读完这么多书,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因此心头的书要多,案头的书要少。只有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才能进行有效的决策,进行科学的创造。

第二,要正直,做廉洁奉公的表率。一个秉性正直坦诚之人,必然确立了自己的价值系统。据此他可以坦然和正当地面对世间万物。一位名人说过:“领袖的身后需要有人追随。为此领导者需要得到他们的信任。因此,毫无疑问一个领袖最重要的品质便是正直守信,否则便不会有真正的成功可言。……倘若一个人的部下发现他行为不端,他必然起不了表率作用。他必须言行一致。因此,最需要的,是正直以及高远的目标。”

正直具有高度的影响力。“任何一个公共机构都是某一个人拉长的影子。他的性格便决定了机构组织的性格。”正直推动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第5篇: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用一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约束个体,从而束缚了受教育者,抑制了受教育者的思想创造活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关注社会与道德的层面,容易让受教育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培养符合既定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的个体,而忽视个体的价值;过多看重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功能,而忽视其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功能;在方法上多采取理论灌输,忽视教育对象个体的内心认同。这种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模糊或淡化,使人的创造性得不到体现,失去了建设自身思想道德品质和积极参与道德实践的内在热情与主动精神。

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模式,通过塑造完善的人格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为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其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人的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事实上,在培养人的创造力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运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培养、挖掘人的创造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规律,为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条件

从马克思人的发展阶段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历史,是人们向往、追求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历史。人的创造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部分,只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才不会僵化。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在最终目的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应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这样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就奠定了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观,即全面发展的观点。古代思想政治教育重知识传授和道德教化,目的在于维护其专制统治;现代社会重智力、重素质,其目的也存在片面性。只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实施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对全面发展的人的接近。而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注重了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考虑到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发展,但又不是平均教育,而是有个性特色的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

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是为了探求客观世界及其规律,都离不开一定的世界观的指导,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辩证思维和人的创造力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辩证思维是人们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科学思维方法,它是指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而进行的思维活动形式,反映人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维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掌握唯物辩证法,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使人们的思维从相对狭隘的视野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从事物的整体,从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从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去全面地研究问题,从而最大程度地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造力。可见,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培育,为人的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条件。

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健康向上的创新追求

创造力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其中道德素质对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有着重大的影响。一个人道德素质的好坏、精神境界的高低,对其创造潜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一个人有了社会主义道德素质,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生产劳动,对待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从而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创造活动需要创造者付出艰苦的劳动和无私的献身精神,需要创造者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和事业目标,需要创造者把个人的创造活动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结合起来,从而使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对国家的强盛、民族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所开展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人生理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规范等教育,有助于人们确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和高尚的道德人格,在激发人们的创造意向和创造愿望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激励人们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新追求。因此,虽然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的一种自然属性,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最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每个人实际发挥创造力的程度有很大的区别,既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又与主观因素有关。

四、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单纯的理论说教、理论灌输

思想政治教育对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使受教育者的创造性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应创造多种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只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目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的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这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对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更能激发动脑、动手能力,积累实践活动的经验,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也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积累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因此,社会要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为培养人的创造力服务。着力塑造服务社会、奉献自我的道德品质,使人的创造力发挥出更积极、更充分的社会效益,并努力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更综合、更全面、更高水平地发挥。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凤霞.论思想政治教育对创造性思维形式的影响[J].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3]康冬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和创造性[J],吉首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2010

第6篇: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自由,劳动实践,创造性实践?

人认识必然是为了利用和驾驭必然,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实现自身的需要和发 展。人作为主体所要求的主客观的统一,并非主观消极迎合客观的那种统一,而是能够达到 满足主体的欲望和要求的那种主观客观的积极的统一。这种统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所 以,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一个鲜明特点,实践是人类获得自由的基础、源泉、动 力和检验自由真实性的试金石。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起点,是人类改造世 界的过程,也是人类争取自由的过程。任何自由都是通过社会实践取得,又在社会实践 中发展的。离开了实践谈自由,只能是一种主观臆想。而我们所理解的实践不仅仅是重复性 实践,而更注重的是创造性实践,即创新。创新是实践的精华所在,创新给实践赋予崭新的 意义。创新使实践的本质从大量日常的、重复的、简单的实践中提升出来,体现了实践的自 觉能动性特征。只有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人类才能更好地认识和驾驭外部自然界,不断扩 大生存范围,扩展人类生存的自由度,实现人类的自由本性,即实现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 自由王国的飞跃。

一、自由是人的类特征

马克思主义高扬人的主体性原则,指出主体有自由,客体没有自由;人有自由,物没有自由 。马克思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 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 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①马克思主义认为,探讨自 由问题,首先必须以社会主体——人为视角,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加以辩证考察。也就是要探索作为自由主体的人在 大自然面前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多大的作为,在客观的历史必然性面前有多大活动余地 的问题。再明确点说,就是要研究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创造力和自主性这一核 心问题。马克思主义一贯主张,自由问题是伴随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自由是属人的东西, 只有具有主体意识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才是自由的真正主体。马克思主义断言自由的主体 是现实的人,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人,从事改造世界活动的创造性 实践的人,也就在自由主体问题上同一切唯心主义自由观、旧唯物主义自由观划清了是非界 限。所以,自由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人通过实践活动所创造的自由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同自 然界中其他存在物的区别所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为什么说自由的活动是人类的特征呢?因为人与动物不同,动物与它的生命 活动直接同一,它没有理性意识,不能把自己与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人则把自己的生 命活动本质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志的对象。人的理性意识不单单把客观世界当作认识对象, 而且把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整个世界都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 并进而能够进行改造客观对象的实践活动。这样一来,人就不像动物那样被动地受客观环 境的奴役和摆布,人就能够作为能动的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使自然界表现为人按着美的规 律可塑造的创造物。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只有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利用已 有条件同各种必然性的束缚抗争,不断地超越或摆脱其历史形成的各种限制性,立足现实, 认识必然,恰当地解决人类生活的各种现实矛盾,方可显示和实现人的自由。正是由于这个 缘故,人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自由才成为人的类的特征。

二、自由必须在劳动实践中实现

马克思主义确认自由的主体是现实的、实践着的人和人类,指明了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 类特性”,从而正确地回答了自由与人的关系。但是,这仅仅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问题的一 个方面,更为重要的问题则是人怎样才能实现自由?

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③因此,马克思主义 认为自由的本质所在,就是在改造客观现实世界,客观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人的自 由。自由是主体通过劳动自我实现的过程。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起点,是 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是人类争取自由的过程。任何自由都是通过社会实践取得的,又是 在社会实践中发展的。离开了实践谈自由,只能是一种主观臆想。只有通过生产斗争、科学 实验、人际关系的协调、不合理社会制度与社会关系的变革、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以及思想 文化领域的各种斗争,人类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各种自由。

马克思指出,劳动就是自由实现自身的活动。人在与现实的客观自然界发生交往时,把自己 的欲望注入自然界,并通过实践活动实现自己的自由欲望,把客观世界的事物加工、改造为 可以享用和消化的对象。只有在人和自然界,即主体和客体达到高度的统一与和谐时,人能 够有计划地使自然界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时,自由才能更好地实现。马克思说:“劳动的尺度 本身在这里是由外面提供的,是由必须达到的目的和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必须由劳动来克服的 那 些障碍提供的。但是克服这种障碍本身,就是自由的实现,而且进一步说,外在目的失掉了 单纯外在必然性的外观,被看作个人自己自我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主体的物 化,也就是实现的自由——而这种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④可见,自由必须在 劳动实践中实现。恩格斯的观点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释的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思想,具 有同工异曲之妙。恩格斯强调指出:“生产劳动给每一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 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机会,这样生产劳动,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 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⑤恩格斯在字里行间重申了马克思自 由概念的人本内涵的基本方面,即作为人类潜能的最终实现的自由观点,这里提出的恰恰是 哲学人本主义的问题。

与动物的“生产”不同,人在生产中能把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结合起来,实现合规律性与合 目的性统一。马克思说:“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 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⑥ 这说明人的劳动实践所具有的普遍性、超越性、自由性和两种尺度的统一,是人的实践创造 性的重要体现。恩格斯也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 界中 引起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 是人和其它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又是劳动。”⑦这说明人不是消极 地动物式地适应自然界的既有条件,不是仅仅获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的物品,而是主体能动 地改造世界,创造新的对象世界,创造性地从事活动,使我们周围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到处是劳动的双手加工制作的东西。所以说,人不但按照客体尺度进行生产,而且会 按照主体的尺度进行生产和创造,这正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创造 性实践活动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三、创造性实践是实现自由的必然途径

自由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特别是在创造性实践中实现。马克思在讲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时,他 虽然以“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作为前提,但哲学研究的重点却是由人的感性活动所创造 的感性世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已经从对自然界的直接依赖关系中分化和独立出来。 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作用,外部自然界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转化为属人世界,人类实际上已 经生活在他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变为间接的,而人与属人世界的关系成 为了直接的。所以说,人的生活虽然必须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必须依赖自然界,但人是 通过对自然界的现实改造来实现对自然界的依赖的。只有通过人对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活动, 自然界才表现为它的作品和它的现实。这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界的最高产物,在人身上集中 了自然界的精华,而且人还能通过创造性活动把自然界变成自己的“无机身体”,不断扩大 自己的生存空间,在此意义上,人是一种“世界性的存在”。只有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人 同现实的世界发生现实的交往和实际的交互作用,才能不断地开拓创造属于人的感性对象世 界。正是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人类才能不断认识和驾驭外部自然界,不断扩大生存范围, 扩展人类生存的自由度,实现人类的自由本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目标就在于使人获得 自由,成为自由人。即成为社会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自己本身的主人。人要 想真正成为自由的人,以改造客观世界为基础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其必要途径。

首先,创造性实践活动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和确证 。人通过 生产劳动改变了物质存在形式,实现了自己的预期目的,从而把自然生存条件置于自己的控 制之下,成为自然界的主人。马克思说:“在我个人的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 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本质。”⑧其一,实践的动机中包含着人要突破和 超越自然界的限制,实现自由。人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支配和利用外物,使物按照人的意愿 存在和发展变化。其二,创造性实践的过程及其产物使人的本质力量以直观的方式 呈现出来了。马克思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劳 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 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⑨所以说,人在进行改 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活动的同时,实现着自己的生存,创造着自己的自由。?其次,创造性实践活动使人成为社会的主人。社会关系“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它们是 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而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 的总和,受社会关系的制约,但人是能动的主体,人可以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创造新的社会关 系,使人成为社会的主人。创造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社会关系和社会设施等并不 是在人之外的彼岸的东西,它们是人所创造的,而且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人是社会 的主人。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概括为三个基本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 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 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个性自由,是第三阶段。” ??b11??在“最初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力的落后和人的生产、生活范围的狭小,使 得人们被束缚于宗法血缘关系和封建等级关系,并为自身的肉体需要所强制,形成了严重的 人身依附关系。在这一阶段,“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b12??社会发展到“第二形态”,即资本主义阶段,商品经济发展了人的独立性 ,消解了“人的依赖 性”,人已经从自然界的直接依赖关系中分化和独立出来,实际上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属人 世界中。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 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并且“第一次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但是,在 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内在本质的充分发挥”,却“表现为全面的异化”。马克思所讲的“ 第三阶段”,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 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个性自由,”b13是在对资本主义的全面异化进行扬 弃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在共产主义这种“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 能的手段,劳动才能向自主活动转化。未来的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 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b14由此可见,自由有实然和应然 之分(也就是现实存在的状态和未来的理想状态)。对于实践而言,人在必然王国是没有真 正的行动自由的。只有到了自由王国(共产主义),人得到了全面发展,摆脱了两种力量的 制约,才能在实践中真正获得自由。这是人们不断追求、不断创新的目标和结果。当然,自 由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人类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不断实现社会的现实的进步,实现人类社会 形态的更替,使人从束缚人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获得自由。人们不断进行创新性 的实践,这是人的存在方式。

再次,创造性实践活动使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当人通过劳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 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 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b15指出:“工人阶级要在阶级斗争中和向自 然界的斗争中改造整个社会,同时也就改造自己。”b16人从事着改造、创造对 象世界的活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同样地也更新他们自身。 ”b17随着创造性实践的深化,使对象世界扩大化,这就使人的普遍性与主体性 愈益发展。创造性实践在减少劳动时间的前提下创造着更多的财富,随着财富的增加以及相 应的自由时间的增加,人得到了充分发展的空间,“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 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b18创造性实践既生产出新的对象,也生产出能够 占有这种对象的新的主体;既生产出新的文化与文明,也生产出能够享用它们的具有新的文 化与文明的人,使人成为自己的主人,使人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注释:

①②⑥⑨?b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47,46,47 ,47,294.?③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4.

④?b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2,226.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8.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0.

?b11??b12??b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04,485,104.??b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

?b16?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78.

第7篇: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Abstrac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eeds internal and external knowledge, and social capital i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for enterprises to acquire knowledge.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knowledge creation,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n we put forward six hypothetical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at we constructed a theoretical model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end, we pointed out that enterprises need to increase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bility of absorbing knowledge and creating knowledge, further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关键词: 社会资本;吸收能力;知识创造;技术创新绩效

Key words: social capital;absorptive capacity;knowledge cre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015-02

0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有效管理、利用知识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注重关系的国家,从知识产生的社会情境因素和人际互动因素探讨在中国背景下如何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90年代后期,社会资本的概念引入管理领域,Nahapiet和Ghoshal(1998)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个人或社会个体占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组织内外部的社会网络状态会显著影响组织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获得、转移、整合及利用。企业要想成功的进行产品的创新,必须寻求与产品创新模式相匹配的社会资本。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而且几乎都认为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将企业社会资本影响创新作为一个“黑箱”来处理,并没有对其影响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少数探索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将知识获取作为中介变量。但是,企业获取知识以后,还应整合内部拥有的资源和外部获取的知识以创造新知识,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当前文献对于知识创造这一概念仍然缺乏研究,尤其是系统的实证研究依然少见。基于此,本文引入吸收能力、知识创造这两个变量,从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角度进行分析,探讨社会资本对组织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是怎样影响技术创新的?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管理机制又起到什么作用?

1研究现状

1.1 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中。还有学者从能力角度、功能角度、网络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定义。目前对于社会资本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概念,但是研究者的定义中一般都包含了以下几个关键词:“网络”、“信任”、“合作”、“规范”。社会资本的研究维度以Nahapiet与Ghoshal对社会资本的划分影响最广,他们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三个维度。结构维度主要研究影响信息共享、合作行为和决策形成的既定的社会角色、网络、规则、程序。关系维度指通过关系创造和利用的资产,包括信任、规范、认可等属性。认知维度指表征双方之间可通用语言、编码和叙述进行沟通的通用理解、解释和含义系统的资源。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形成于企业的内部员工之间。本文借鉴这一研究,使用结构维、关系维、认知维来衡量社会资本。在社会资本的分析层次上,按照张方华(2003)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划分将社会资本分为外部社会资本与内部社会资本。

1.2 知识创造知识创造的定义是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提出的,认为组织知识创造是指组织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创造、分享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持续过程。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将知识区分为隐性和显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综合化(Combination)和内部化(Internalization)。知识创造以螺旋的形式向前发展,这一过程一般称为知识创造的Spiral-SECI过程,如图1所示。同时他们提出 “场”(Ba)的概念来解释SECI四种知识转化过程。他们认为“场”可2共享的空间或知识创造的基础,为个人或团体提供了知识创造平台。启动场、互动场、网络场和训练场分别对应前述四种知识转换过程,本文按照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对知识创造的定义,认为知识创造过程包括社会化、外部化、综合化、内部化四个环节。

1.3 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现状目前,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大部分是根据Nahapiet & Ghoshal(1998)提出的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的。大多数观点(Yli-Renko,Autio & Sapienza、张方华等)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产品研究开发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如谢洪明等(2007,2008)对社会资本、知识能量、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内部社会资本虽然对管理创新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对管理创新仍有显著的间接影响。外部社会资本对管理创新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技术创新对管理创新仍有显著的间接影响。但同时有少数学者认为这两者之间有着不确定的关系,或者说呈现出的是有条件的正相关。如Morten T.Hansen,Joel M.Podolny和Jeffrey Pfeffer(2001)对研发分类为探索性研发和利用性研发,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研发的作用需要根据研发特点的不同而有差别地看待,即企业社会资本有利于探索性研究,而对利用性研究的作用并不显著。总结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是针对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对于如何利用社会资本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仍缺乏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少量的研究虽然探索了知识获取、资源获取等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但是社会资本在影响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变量以及这些变量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2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关系模型

2.1 企业的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

2.1.1 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周小虎,陈传明(2004)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①通过信任、规范、义务等关系性嵌入影响企业的知识创造过程,具有较高关系性社会资本的行动者就使得他人具备了与其合作的动机,也就为知识创造过程提供了可能;②通过共同的语言、符号和共有的故事等社会资本的认知嵌入来影响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为相互间的协作提供良好的前提。还有一种观点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企业内部良好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企业成员之间良好的社会资本积累,一方面促进企业成员的沟通与交流,使成员可以接触到更多其他成员的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和联系,从而使企业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成为可能。显而易见,这种良好的内部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成员将个人的隐性知识共享来创造新的隐性知识(社会化)、通过隐性的知识创造显性知识(外部化)、通过显性知识创造出更为复杂和系统的显性知识(组合化)、在显性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隐性知识(内部化)。所以,本文认为:H1a:企业内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知识创造。

2.1.2 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指形成于企业外部的关系网络,主要包括客户、供应商、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企业之间积累良好的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影响非常大。对一个企业来说可能是已有的知识,对另一企业来说可能还是新知识。Cohen与Levinthal(1990)认为,技术转移并非完全照搬技术供方所转移的技术,而是在转移的过程中隐含着组织通过外部知识来创造组织自身的知识。具有不易编码、不易传播、难以模仿特征的默示知识是知识创造的源泉。因此,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能使企业吸收更多的关于市场等方面的新知识,加速信息和知识的转移和扩散,有利于知识创造。而企业与政府建立有效的社会资本的情况下,政府通过为企业提供R&D资金、政策优惠等方面为企业的知识创造施加有利的影响。另外,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力量约占到全国总量的62%,在人才、信息、技术、研究设备等方面也都拥有突出的优势。毫无疑问,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也有利于企业员工创造新的知识。因此,本文认为:H2a:企业外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知识创造。

2.2 吸收能力与知识创造关于吸收能力引用最为广泛的定义是Cohen和Levinthal于1990年在《管理科学季刊》上提出的:“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外部新知识的价值,并通过企业知识整合和应用,取得商业成果的能力”。关于吸收能力与知识创造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少,大部分研究对吸收能力与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是,Midgley & Devinney(2004)认为组织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导致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够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创造新的知识。林筠(2009)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对于外界环境的经营掌握能力也就越高,就越能辨别外界有用信息的价值,能够更快地获取到企业所需的知识的信息,使得企业能够较竞争对手更快地获取目标客户与需求与其他关乎自身发展的信息。企业获取和消化知识之后,其中有多少知识被用来与现有知识整合进而为创造新事物提供知识基础,这是由企业的现实吸收能力决定的。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组织知识创造是组织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创造、分享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持续过程,而吸收能力能促进企业的知识和技术转移。因此,本文认为:H3a:组织的吸收能力正向影响知识创造。

2.3 企业的知识创造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技术创新的概念由熊彼特在专著《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将技术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利润的过程”。当前很多研究中存在对知识创造与创新混淆使用的现象,樊治平、李慎杰(2006)对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知识创造注重的是新知识的产生,而知识创新注重的是新知识的实际应用,经过知识创造产生的新知识具有了实际应用价值,才是真正的知识创新。因此,可以认为知识创造是创新的前提。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组织知识创造是组织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创造、分享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持续过程。而知识是企业获取竞争力的来源。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产业中,技术知识交换与整合得越好的企业,研发的效率和所创造的产品也越好。因此,组织成员之间共享与整合知识,有助于企业R&D活动,进一步有利于技术创新。基于此,本文认为:H4a:知识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

2.4 吸收能力、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当前绝大部分关于吸收能力的研究都把吸收能力当作自变量来处理,关于吸收能力如何影响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的深入研究不多。Nieto& Quevedo(2005)的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对技术机会和创新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本文借鉴这一研究,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不同来源的信息交流从而加强资源的获取,为企业提供发现机会、新产品观念测试以及相关资源获取的可能性,但是消化和吸收这些信息和知识却依赖于企业的吸收能力。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将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用于知识创造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本文认为:H5a:吸收能力能促进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H5b:吸收能力能促进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

2.5 模型框架根据上述对社会资本、知识创造、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四者相互关系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

该模型表示,企业内部与外部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知识创造,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另外,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内外部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而且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知识创造。

3结论

正如Moran(2005)等学者指出的社会资本不像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那样容易让渡,也不像人力资本那样容易流动,而是与企业紧密相连,因而可以说是组织优势的最持久来源。因此,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社会资本来获取和创造用于技术创新的知识,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吸收能力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而企业应该重视吸收能力的提高,通过组织学习等方式提高企业的整体吸收能力。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提出的理论模型和一些假设理论对于深入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机制的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下一步我们将从实证方面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

[2]谢洪明.社会资本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中国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6(24):150-158.

[3]张方华.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3).

[4]张明,江旭,高山行.战略联盟中战略联盟中组织学习、知识创造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2008,26(4).

第8篇: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五年制高职护生;创造力

积极心理学主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首要任务,塑造自信、友善、勇敢、富有创造力、求知力和合作力的美好心灵,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发现,创造力是目前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较为欠缺的积极心理品质[1],而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创造力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向学生开展的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它包括宣传、教育、文体、娱乐、审美和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蕴含着知识性、社会性、趣味性、创造性等[2]。

一、校园文化活动对创造力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能完善知识结构,引发新的联想,形成独特见解,使创造力更加旺盛;另一方面,它能促进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包括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3]。其丰富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克服活动中的困难,能够磨练意志力,培养合作精神;在活动过程中能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信心、独立性、责任感等创造性人格特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文娱类活动可以丰富想象力,提高感受和领悟能力;社会实践类则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观察力;科技活动激发出探索欲望,强化创造、动手、研究等多种能力。目前后两类活动开展相对不足,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更多实践和科研活动中。

二、以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五年制高职护生创造力

无锡卫生高职校护理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紧密结合护理专业特点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意在强化他们的积极体验,充分唤醒其主体意识,实现五年制高职护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 以文体活动为主体,推动校园文化蓬勃发展

护理系学生活动以各类文体活动为主,包括征文、演讲、摄影、书法、设计、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前积极宣传,号召同学们踊跃参加,并对获奖者颁发奖状,给予物质奖励。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挖掘出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研究发现,校园辩论赛是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4]。护理系一年一度的辩论赛,选题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引发他们的深刻思考,在积极思辨中碰撞出创新火花,成为众多活动中的亮点,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首先经班内选拔,由思维独特而敏捷、表达出色的学生,组成班级代表队,参加全系淘汰赛。经过初赛和复赛,产生决赛的两支队伍,面向学生观众展开巅峰对决,经师生评委投票,产生冠军辩论队和最佳辩手。辩论过程中,同学们体验到的坚持不懈、欢欣鼓舞、沮丧难过、遗憾惋惜等各种情绪,有利于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健康人格[4]。

2. 以竞赛活动为抓手,提升创新能力

护理系每学期举办各类竞赛,包括护理学科知识竞赛、护理操作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等。通过参赛,既提高了同学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又促进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并在克服困难中培养了创新精神。

3. 以社团活动为依托,展示创新成果

社团活动是学生发挥创造力的重要舞台,丰富的社团文化锻炼了组织能力,活跃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5]。护理系现有文学社、歌咏社、舞蹈社、礼仪社、瑜伽社、演讲社、话剧社等20多个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果斐然。国庆晚会和5・12护士节文艺汇演等重大校园文艺活动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歌曲、舞蹈、瑜伽、健美操、礼仪、话剧等表演形式各异,精彩纷呈,充分施展了学生才华。筹备过程凝聚着演职人员的辛勤汗水――从节目的策划、筛选、排练到修改、再排练、再修改……千锤百炼才成就了舞台上的精彩。同学们展示了创造力,锻炼了勇气,收获了自信,增强了团体凝聚力,也拥有了一段难忘的校园回忆。

4. 以社会实践为手段,奠定创造力发展基础

护理系团总支在校团委指导下,常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天使爱心团”护理志愿服务队每周末到社区和敬老院,为居民、老人测量血压、并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每年寒暑假到医院参与导医等志愿服务。每年有一批年满18周岁的学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社会奉献爱心。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收获了成就感,提高了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了公民意识和博爱奉献的高尚情怀,社会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为创造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 以宿舍文化建设为推手,张扬创造个性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创造性在宿舍里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护理系高度重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宿舍文化展示活动,包括每月“文明宿舍”评比,每学期举办宿舍文化节,通过宿舍装饰设计等形式,挖掘学生创造力,丰富学生生活情趣。

6. 以多元文化媒体为平台,提高创造力培养有效性

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推广和开展,都有赖于校园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展板、电子屏等媒体的辅助。网络新媒体的普及进一步丰富了活动推广形式,提升了活动吸引力。护理系学生会微博的名称就是学生自主创意的成果。征名活动经学生会大力宣传,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很多独具特色的名称,最终“一品白衫”以最高票被选为学生会微博名。

四、结束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职业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创造力的培养,努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校园文化活动是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受到熏陶,培养了创造力、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了处理人际关系的策略,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6]。

参考文献:

[1]潘云波,朱馨侬. 五年制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调查[J].科技资讯,2015,13(33):193-195.

[2]林春生. 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3:58-61.

[3]王灿明,王敏. 地方高校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现状与对策――以南通大学为例.高校教育管理,2014,8(2):112-116.

[4]张波. 校园辩论赛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2004,12(3):12-13.

第9篇: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所谓“个性化教育”是面对独特的生命个体,通过适合每个独特生命的手段,发掘个体生命的潜能,促进个体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有研究者指出,个性化教育具有下列特征:认同个体生理基础的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意识、创造性、主动性、创新性、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在个体活动的场所,努力为其创造条件,使个体充分地发展潜力、智力、创造力,展示个性,造就有创造性的有价值的个体。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17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个性是可以认识、把握的,个性是可以改变的,个性修养和教育是无止境的,这奠定了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处于国民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在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方面既有着理论依据,更有着现实的需要。我们认为,大学生个性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相对于全面发展的教育而言,个性化教育不单纯的讲差别性,还在培养个性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去发展其差别性,而且全面发展包含了每个人富有个性特点的发展个性。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个性化教育包含在素质教育之中,发展个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的核心追求是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化教育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但不能离开素质教育去发展个性,而应在素质教育中培养个性、弘扬个性。相对于大众化教育而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个性化教育统一于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个性化教育,并不是无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数量增多这一现实,并不是要否定集体教学,而是着眼于现实国情,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培养、塑造满足于社会的各类人才。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个性化教育

1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及培养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意味着改变、付出、风险。大学生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创造性的计划能力。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研究而获得知识、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成果,这是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创新能力。长期服从的人根本不会有创新性,而只有“奴性”。正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我认为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真诚和自信,养成学生驯服的性格。”[1]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更需要大学生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这其中,实施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2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制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为主,教与学相互分离.没有师生互动。在这样教育教学模式影响下,大学生不愿意提出问题,质疑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究其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方式过于注重共性,对学生的个性重视不够。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缺乏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没有足够的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非智力因素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是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多数高校只是空谈大学生科技创新,停留在表面上的各种科技竞赛、课外学术,以“点”带“面”的工作做得不够,没有抓住竞赛中的“点”来吸引和带动更多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

四是大学生缺乏对创新的准确理解。部分大学生对创新产生了畏惧,觉得创新是一个特别神圣的词,觉得创新是很高的门槛,认为自己不具备创新的知识和技能,导致信心不足,以消极应付态度对待教育教学安排和各种创新活动。

3个性化教育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我国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党的十报告中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和论述,给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表明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国家高级专门科技人才库的高等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科研素质的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用科技创新推动国家社会的发展。应该看到,个性化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条件,没有个性化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个性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和主体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个性品质是创新教育的核心,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一般来说,个性化教育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强调以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着重于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二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及个性优势的发展,这意味着促进大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因此,大学生的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充分发展发挥大学生个性,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迫切要求改革现行高等教育,开展体现时代精神,具有生命力的大学生个性化教育,奏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个性化教育对教育者而言,是重视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发展优良的个性品质,抑制和克服那些不良的个性品质;而对学习者而言,则是鼓励其各显神通,发展创造性。[2]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自我、发展自我的需要。“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竞争的社会,以技(指先进技术)取胜,将取代以劳(指廉价劳动)取胜;以智(指智慧)取胜,将取代以资(指物质资源)取胜”。[3]要适应未来千变万化的世界,大学生需要从学校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综合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才能在未来社会中以不变应万变。

三对加强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如今的高校从社会的边缘步入到社会的核心,高校作为创新能力人才输出的重要阵地,已经从圣地式的象牙塔融入到了庞大的社会系统中。然而部分高校毕业生难以融入到社会这个大的系统中,造成这种现象原因固然是复杂的,“从大学教育的角度分析,不难得出,这主要是由于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所造成的。而创新素质培养的缺乏恰恰是它的突出表现”。[4]对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有更多的责任。高校在加强大学生个性化教育中应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1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发展个性和加强“双基”的关系,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丰富的多样化的个性;二是培养个性与发展创造能力的关系。个性化教育必须实行知识、技能教育与培养创造力三位一体的教育,把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特征。要把培养个性与发展创造力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样,充分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也就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发展个性与培养“团队精神”的关系。在发展个性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四是强调个性化与面向国际化的关系。培养学生从国际角度出发,既能保持我国传统文化的个性,又能深刻理解多元文化的优越个性的能力。既有立足本国文化的个性,又有放眼世界的胸怀。

2要彰显学科专业特色

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学校要有特色,要有特色的学科专业。我国高校中有专门的美术学校,例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等,高等美术类院校中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比如绘画、艺术设计、雕刻、陶瓷艺术、网页设计等等。这样的学科特色不仅能满足于学生的兴趣专长,而且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深造更加有深度和广度,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更专、更强、更加富有个性特征。

3要发掘教师优势潜能

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这是教师应该有的观念。教师要学会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优势潜能,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塑造学生的个性人格,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规划。这部分教师可以是学校的代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甚至可以是院领导或者校领导。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办法,比如通过心理拓展活动、师生交流会(博客、QQ、邮件等)、野外训练、校内社团活动等方式,观察和发现学生身上的优质潜能,并作出相应的说明,制定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确定培养方向,连贯性、长期性的进行跟踪指导。

4要强化实践教育活动

创新是一种思维,它源于实践。通过实践,学生才能有自己的切身感受,才能更加的了解社会,认识自己,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自己的个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才会有创新的底蕴。学校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增加些许的实践活动,比如创新性实验规划、针对性的实习、各种结合专业的创新型比赛、调研活动等等,在活动和比赛中,学生富有竞争意识,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增加自己的自信;活动之外,更应该发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人,让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影响更多的人,可以鼓动其做一些类似技能或者创新方面的讲座,以“点”带“面”,带动全员创新。

5要推进教学方法创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在教学中,摈弃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传授,更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中留下一部分主观性强的内容给学生,让学生有展示的空间,运用自己的想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逐渐的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在这个网络横行的时代,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微博、微信、腾讯QQ、人人网等进行教学,与学生在虚拟的空间中沟通交流,创造一个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言论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抛出富有创新性的话题,聚拢大家的智慧,进行“头脑风暴”,在头脑风暴中各种创意性的想法、点子逐渐的溢出,将创新引入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打破学生对于创新的畏惧。像类似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依然有待广大教师的总结和挖掘。

参考文献

[1]刘继勇,邓敏.个性化教育: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J].江西社会科学,2001(5):129-131.

[2]李桂丽.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