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矿物学特征范文

矿物学特征精选(九篇)

矿物学特征

第1篇:矿物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铀矿 钾长石 有序度 结构态 富集

[中图分类号] P619.1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54-2

本文选取下庄矿田贵东岩体内的最主要的两大岩体即鲁溪岩体和下庄岩体为对象来研究贵东复式岩体东部的主要造岩矿物特征。

1鲁溪、下庄岩体钾长石镜下特征

1.1鲁溪岩体钾长石产状及镜下特征

鲁溪岩体内部的主要岩性为粗粒巨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1bηγ52(1)),斑状结构,钾长石斑晶为宽板状1.54×6~5×7cm,甚至长达十几厘米,一般自形程度较强,而且边缘也规则,肉眼可见卡斯巴双晶而且斑晶往往具定向排列,含量约20-30%。

镜下观察钾长石多为微斜长石,格子双晶发育,可见卡斯巴双晶,大颗粒柱状自形晶,含量约30 % ,斜长石的聚片双晶发育,少数能见环带构造,含量约20%;石英为大颗粒半自形晶,多见波状消光,含量为30%;白云母多为片状,大颗粒半自形晶,晶面受力扭曲,常交代钾长石,含量约15%。

1.2下庄岩体钾长石产状及镜下特征

下庄岩体为中粒-中粗粒二云母花岗岩,似斑状结构,钾长石斑晶呈肉红色,板状,大小3×6~5×10mm,自形差,含量约20%,其余小颗粒钾长石组成基质0.5~3.5mm,含量约20%。

镜下观察钾长石多为微斜长石,格子双晶发育,可见卡斯巴双晶,为板状它形晶,含量约35%,有严重绢云母化,斜长石可见聚片双晶,板状它形,含量约15%,石英多为他形小颗粒,含量约30 %。黑云母多呈黑褐色,片状,常在其内部及边缘伴生小颗粒石英,含量约8%。白云母多为原生白云母,呈片状,含量约5%。

从鲁溪岩体到下庄岩体,花岗岩的岩石颗粒从粗变细,由巨粒变成中粒;暗色矿物减少或消失,浅色和过铝质矿物增多,由黑云母花岗岩变为二云母花岗岩。斜长石由An值较大的中长石演化为An值较小的钠长石,钾长石由条纹长石到微斜长石,角闪石、褐帘石由少到无,黑云母由多变少;下庄岩体出现过铝质矿物(原生白云母)等。

这些变化特征表明,鲁溪岩体与下庄岩体在岩石学上具有一定的顺承演化关系。

2鲁溪、下庄岩体钾长石矿物学特征

钾长石是下庄岩体和鲁溪岩体最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其典型的矿物学特征对找矿有及其重要的找矿作用,本文就这两个主要岩体的钾长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EPMA)、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XRD)和红外吸收光谱测试(IR),对钾长石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得出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2.1电子探针分析数据

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鲁溪岩体、下庄岩体的9个钾长石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的测定,以∑=8为基准的氧原子法计算得到钾长石的晶体化学式及单位分子的离子数。

通过电子探针分析,每个样品的SiO2、TiO2、Al2O3、Na2O 、K2O 、Si 、Al 、Na 、K数据显示:

⑴鲁溪、下庄岩体中钾长石均不含Ti、Cr、Fe、Mn、Mg,说明两岩体钾长石在成矿热液后期形成,钾长石趋向于纯净化,干净化。

⑵鲁溪、下庄岩体中钾长石都几乎不含An分子,为纯的碱性长石。

⑶岩体中寄主岩石的铀品位越高,钾长石中Or分子随之增高,Ab分子则减少。

⑷下庄岩体K的含量高于鲁溪岩体。

2.2X射线粉晶衍射特征

长石族矿物的有序度是反映其结晶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重要的矿物学参数,最早用来研究长石中Al-Si有序度的方法是X射线衍射法,通过对12个钾长石样品进行X射线粉晶衍射测试,可以求得钾长石的有序度。

三斜度P:是指用来定量的描述碱性长石偏离单斜对称的程度。

Goldsmith,J.R和Laves,F.(1954)提出了用(131)和(1-31)反射峰测定碱性长石三斜度,即P=12.5(d131-d1-31)

根据X射线衍射数据算得的钾长石三斜度值由表2-2给出

单斜有序度:指长石结构中Al,Si在四面置上占位的有序化程度。

Z=-4.207+1.587(2θ060-2θ-113)

即可算得钾长石的单斜有序度。

Al在四面置中的占位率:钾长石结构态的变化是由于Al在四面置中的分配引起的。利用以上算出的P和Z,根据Smith,J.V(1974)的公式:

t10=(1+Z+2P)/4;t1m=(1+Z-2P)/4;t20=t2m=(1-Z)/4;

即可计算出钾长石中Al在四面体构造位置(T10,T1m,T20,T2m)上的占位率t10,t1m,t20,t2m。

(1)鲁溪岩体具有有序度高的特点,其三斜度多大于0.900,平均值为0.9107,单斜有序度几乎全部大于0.900,其平均值为0.9258,而下庄岩体的三斜度平均值为0.9181,单斜有序度平均值为0.9286,两个岩体内的三斜度和有序度相差不大,下庄岩体略高于鲁溪岩体, Al主要占据t10位,其次是t1m位,鲁溪岩体t10平均值为0.9362,t1m平均值为0.0254,t20(t2m)平均值为0.0185,下庄岩体t10平均值为0.9411,t1m平均值为0.02295,t20(t2m)的平均值为0.0225。可见,贵东岩体从东南部到东部即从鲁溪岩体到下庄岩体,钾长石的有序化具有增高的趋势,且Al逐渐转入T1的位置,并趋向于靠近t10的位置上。(2)品味高的样品其钾长石的有序度高的特点,而品味相差不大的样品,其有序度却大小不一,没有什么规律,这显然是由于钾长石有序度的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3红外吸收光谱特征

红外吸收光谱法灵敏度较高,速度快,计算公式简单,对12个钾长石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吸收测试,利用S.Hafner(1957)的公式:θ=0.05(V-90)(其中V为600~650cm-1和500~550cm-1范围内两个最大吸收谱带的波数值之差),即可算出钾长石的红外有序度θ,本文鲁溪岩体所取样品所测的红外有序度平均值为0.87085,下庄岩体的红外有序度平均值为0.91036,显示了从鲁溪岩体到下庄岩体,钾长石的有序度趋于增大,反映出了钾长石由高结构态向低结构态演化,有利于铀矿的富集,这与X粉晶衍射结果基本一致。

对于红外光谱算出的钾长石有序度与X粉晶衍射测试所算出的钾长石有序度有差别的原因,这是因为我们所取样品不是百分百纯净,样品内含有一定量的斜长石,Ab含量增加对钾长石红外有序度影响很大,而且对不同的钾长石(如微斜长石,正长石)的影响也不一样,一般Ab含量越高,θ值越高。

2.4贵东岩体铀含量特征、赋存形式以及U-K元素分布特征

下庄二云母花岗岩富集U ,其质量分数为8.29×10-6 ~49.01×10-6 ,平均为20.9×10-6 ,远高于正常花岗岩的平均值(3.5×10-6 ) 和中国东部上地壳的平均值(1.5 ×10-6 ) ,鲁溪黑云母花岗岩的铀含量相对较低,为4.46×10-6 ~6.17×10-6 ,平均为5.32 ×10-6 ,略高于正常花岗岩的平均值。

3结论

在通过对鲁溪岩体和下庄岩体的实地考察和室内样品整理中得出的规律和数据,本文提出以下结论:

(1)鲁溪岩体和下庄岩体是同一岩浆源先后结晶分异演化而来,鲁溪岩体内部主要岩性为粗粒巨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下庄岩体为中粒-中粗粒二云母花岗岩。

(2)鲁溪岩体相对下庄岩体具有钾长石斑晶大,自形程度好的特点;而下庄岩体钾长石含量较高,两岩体的钾长石都趋于纯净化。

(3)从鲁溪岩体到下庄岩体钾长石的有序度趋于增大,反映出了钾长石由高结构态向低结构态演化,有利于铀矿的富集。

参考文献

[1]潘兆橹.结晶学与矿物学(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2]武汉地质学院地球化学教研室(编).地球化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

[3]张祖还,章邦桐等著.华南产铀花岗岩及有关铀矿床研究.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1.

[4]周新民,朱云鹤.1993,中国东南部新元古代碰撞造山带与地缝合带的岩石学证据.李继亮主编:东南大陆岩石圈结构与地质演化。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5]周新民等.2007,南岭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岩石圈动力学演化.北京:科学出版社.

[6]邓平,舒良树,谭正中.2003,诸广-贵东大型铀矿聚集区富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地质论评,49(5).

[7]邓平,舒良树,谭正中.2003,华南中、新生代盆地地球动力学背景.华南铀矿地质,20(2):1-17.

[8]孙涛.2006,新编华南花岗岩分布图及其说明.地质通报,25(3):332-335.

第2篇:矿物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 地球化探特征; 激电岩性特征; 激电基本概念

1. 地质背景

本区属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Ⅱ),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褶皱带(Ⅱ4),哲斯-林西复向斜(Ⅱ41)。二连浩特一扎兰屯深大断裂与北北东向大兴安岭主脊断裂交汇附近,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层大区(Ⅴ)内蒙古草原地层区(Ⅴ3),乌兰浩特―哈尔滨地层分区(Ⅴ31);中新生带地层属滨太平洋地层区(5),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51),乌兰浩特-赤峰地层小区(513)。区域出露地层有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区处于大兴安岭中部,二连―贺根山―扎兰屯断裂与大兴安岭主脊断裂交汇附近。受区域构造影响,区内次级褶皱、断裂发育,构造线方向以北东、北北东向为主,其次为北西向。由于岩体的侵入和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区域内仅在大石寨岩体周边二叠纪地层中发育有一系列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展布的断裂构造多断续分布。

2. 土壤异常特征

地球化学、矿物微量元素研究还说明:本区不仅是铜地球化学异常区(据苏宏伟等,2004),同时也是银地球化学异常区(据盛继福等,1999),已知各类矿床主要金属矿物(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等矿物)含Ag量比三江地台、华北地台中的铜、铅锌等矿床中的同种金属矿物高1个~2个数量级,反映出预查区区域上处在银、铜、锡、铅、锌异常区中,是寻找新的银、铜、锡矿床有望地段。

其中大兴安岭主脊―Sn、Cu、Ag、Pb、Zn成矿带通过本次预查区。地球化学、矿物微量元素研究还说明:本区不仅是铜地球化学异常区(据苏宏伟等,2004),同时也是银地球化学异常区(据盛继福等,1999),已知各类矿床主要金属矿物(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等矿物)含Ag量比三江地台、华北地台中的铜、铅锌等矿床中的同种金属矿物高1个~2个数量级,反映出预查区区域上处在银、铜、锡、铅、锌异常区中,是寻找新的银、铜、锡矿床有望地段。

目前工作区已发现矿点6处,经统计分布于二叠系地层中的银铜矿点数占总矿点数的66.6%。说明本区矿产分布丰富,且成矿条件良好。带内由AT1、AT2、AT3、AT4、AT5、AT6个综合异常组成,北东向大断裂两侧及猛鹫山一带。主要铜、锡异常,产于寿山沟组与侵入岩接触上。

3. 地球物理特征

3.1 基本概念

电法勘探是以电性差异为基础,根据地壳中不同的岩(矿)石产生的电磁性质及电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对天然和人工场及电磁场空间分布规律来观察和研究,通过研究与地质体有关的电场分布特征来达到,寻找不同类型的矿床和地质体构造解决埋深较大的矿产资源。从而借助地球物理探矿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3.2 地球物理岩性特征

工作区主要出露的地质体有:流纹岩、凝灰岩、安山岩、二长花岗岩等。在物探工作中,对测区内特别是异常区内出现的岩石较为系统的进行了物性标本的采集和测定工作,全区共对四种岩石采集和测定标本,由物性参数测定统计结果可得知:区内地质体的电性特征是:流纹岩、凝灰岩的电阻率一般较高(大于2500Ωm)、视极化率较高(1.28%~1.34%左右);安山岩、二长花岗岩的电阻率较低(2000Ωm左右)、极化率较低(0.51%~0.92%);由此可见测区内电法测量基本上干扰地质体,开展物探工作物性条件较好。

3.3 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从整体上看:测区的大部队分地区极化率较低,所对应为火山岩地区;南东部激化率较高,所对应为花岗岩地区,分区较为明显。区内圈定了一处视极化率异常,主要特征为:位于测区的东南部,为一轴向北东向展布的椭圆状异常,异常等值线圈定异常长度为400m,宽约300m,其北东侧异常没有封闭其中出现强度为5.81%的峰值。异常区的对应的视电阻率值在2400Ωm~3600Ωm之g,宏观上处在视电阻率高低阻过渡的梯度带上,视电阻率异常等值线在异常区内北为北东向南部变为北西向;异常区主要出露的岩石是花岗二长岩,JH-1异常基本上与土壤测量异常对应,异常为W0.8304―Sn0.6323―Bi0.3618―Au0.2902―Co0.2332―Mo0.1669―As0.0505―Zn0.0207元素组合,W、Sn元素显示较强,规模也较大;异常受岩体控制特征明显,具有明显的热液活动特征;个别点峰值较高,表明其矿化作用较强。初步认为JH-1异常可能与岩体内外接触带硫化物富积有关。

结论

要认真分析研究区域成矿规律,对已有的物化探成果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区内主要成矿元素Cu、W、Mo、Ag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系统性分析,同时进行了详细的地质修测,确定矿化蚀变带的产关及深部矿化情况,评价岩体的含矿性。

参考文献:

[1] 王晓娇, 孙凤霞, 武慧珍,等. 克什克腾旗四地银铅矿点地质特征及其成矿地质条件分析[J]. 西部资源, 2016(4):31-33.

[2] 罗英福, 等.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北部多金属普查报告(M). 1964.

[3] 韩浩亮, 高永涛, 胡乃联,等.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金属矿山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1(6):18-21.

[4] 何继善.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M].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0.

[5] 侯嘉莉, 李悦, 刘泽丞. 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在浙江西部某铅锌矿勘查中的应用[J]. 西部资源, 2017(1).

第3篇:矿物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矿物光性 矿物分析 Qt

1 引言

随着MOOC[2]的兴起,数字化教学日益发展,对高校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地学类专业亦是如此。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认识矿物是每个地质人必须具备的技能。而在当前的地学类专业本科生实验课教学中,授课教师一般主要依靠《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等教材,使用约30-40课时的时间对最常见的几类矿物进行演示及讲解。受限于有限的学时及教学资源等因素,学生无法较全面的掌握各类矿物光性特征。为此,以学生矿物光性特征学习为切入点,开发数字化学习软件,对本院地学类数字化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2 数据采集

本项目组欲设计一款名为“矿物宝盒”的教学软件,其中包含地质学中较为常见且典型的矿物的镜下鉴定特征,包括在单偏光镜下每种矿物的晶形、颜色、解理、突起,正交偏光镜下矿物的干涉色、消光类型、延性、环带、双晶等。将每种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的特征录制成视频,并配以详细的语音解说及文字资料。

本项目组在制作软件之前所需要的数据有:常见且典型的矿物或岩石薄片、各种矿物的镜下鉴定特征归纳、矿物检索表、镜下特征视频以及语音解说音频等。

2.1 矿物的挑选

本项目组历时6个月,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实验室中的上千张岩石及矿物薄片中,对比《矿物光性鉴定手册》,挑选并圈定了约80种常见且典型的矿物。在挑选的过程中,本项目组遵循如下标准:

(1)在一张或几张同种矿物中尽量选择晶形完整、干涉色最高的单矿物,以求不受外力作用干扰、增强可信度。

(2)部分矿物的不同切面有不同特征,如绿帘石和红帘石,在平行b轴的柱状切面上为平行消光,而其他切面为斜消光。类似的矿物,应挑选不同的切面进行组合。

(3)当一个单矿物无法同时具备该种矿物的所有特征时,应采集多个单矿物,分别选择其具备的典型特征进行组合拍摄。

(4)同种矿物族下分不同矿物亚类,如石榴石族又下分为铁铝榴石、镁铝榴石、钙铝榴石等,故应明确其之间的不同点加以区分。

2.2 各种矿物的镜下鉴定特征描述的采集

本项目组参考《矿物光性鉴定手册》及《透明矿物薄片鉴定手册》中前人的观察、总结,结合对镜下矿物的观察,归纳出所鉴定矿物的镜下光性特征,包括每种矿物的晶形、颜色、解理、突起,正交偏光镜下矿物的干涉色、消光类型、延性、环带、双晶,以及该矿物的产状和可能发生的次生变化。

2.3 矿物检索表的制作

用户在鉴定未知矿物时,可以将其在镜下的种种特征输入到检索栏,使用本软件查询矿物名称。故检索表的制作需完整且简练。

将各种矿物按照其在镜下的光性特征分类并制作检索表,包括轴性、晶系、晶形、解理、颜色、突起、最高干涉色、消光类型、延性、光性等。为用户检索方便,将每个类别作出归纳处理。如轴性菜单,有均质体、一轴晶、二轴晶选项;颜色菜单,有无色、灰色、褐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玫瑰色、多色选项。当用户不确定所观察的某个特征时,还可以选择“不确定”选项。

2.4 各种矿物的镜下特征视频的采集

本项目组采用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研室中配有摄像头的偏光显微镜对矿物进行视频录制。在拍摄过程中,遵循先单偏光镜、后正交偏光镜的顺序,依次录制矿物的种种光性特征。在正交偏光镜下,还增加了测定延性的部分,通过插入云母或石膏试板之后,矿物的干涉色升高或降低,使用户直观的了解该矿物的延性特征。

2.5 各种矿物的镜下特征音频的采集

本项目组使用专业的录音设备,按照本校《矿物光性鉴定手册》中矿物的详细特征,辅以《透明矿物薄片鉴定手册》,对每种矿物进行同步解说录音,采集音频数据。最终将视频及音频合成,做成配有详细同步语音解说的矿物教学视频。

3 软件开发

在Qt Creator平台上,开发“矿物宝盒”学习软件。Qt采用“一次编写,随处编译”的模式为开发跨平台的GUI(图形用户界面)提供了完整的C++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内聚丰富、开源的C++类库,跨平台的特性,较于MFC而言,极大提高了图形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减少了实际开发成本。而“信号和槽”机制,不同于一般GUI开发中使用的回调函数,也使得窗口控件间响应的建立更加灵活。Qt中的QtSql模块提供了对数据库的完美支持,开发中,使用SQLite[6]这款小巧的嵌入式数据库,以“晶形、颜色、解理、突起”等10种矿物特性为字段属性,建立mineral(矿物表),存储矿物光性信息。Qt提供了操作单表的QSqlTableModel类,通过定义的model模型,可以简单地完成对数据库操作和数据显示,避免使用复杂的SQL语句。构造函数中添加如下代码:

model=new QSqlTableModel(this);

model->setTable(“mineral”);//关联数据库中的矿物表

model->setEditStrategy(QSqlTableModel::OnManualSubmit);//设置数据更改方式

……

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独立处理。矿物查询如图1所示。

Qt中的Phonon多媒体框架可用于播放多种格式的媒体文件,如常见的.mp3,.avi文件等。在Phonon框架中,媒体对象(media object)提供了开始、暂停和停止播放媒体流的功能,使得播放媒体更加简单。如视频播放代码:

Phonon::VideoPlayer *player=new Phonon::VideoPlayer(Phonon::VideoCategory,parent);//创建视频播放对象

Player->play(Phonon::Media Source(“paths”);//播放path路径中的视频

视频播放如图2所示。

4 结束语

在Qt Creator平台上,开发了“矿物宝盒”学习软件。本软件的查询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根据搜索矿物名称来获取矿物的光性特征视频及详情资料,以进行学习;而检索功能,使用户可以在鉴定矿物过程中,通过观察到的矿物光性特征进行搜索,以缩小矿物名称范围,提高鉴定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3(04):67-75.

[2]倪志耀.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3]矿物光性鉴定手册[M].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6.

[4]透明矿物薄片鉴定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5]陈斌.基于Android平台SQLite数据库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3(04):6-7.

作者简介

刘嘉惠,大学本科学历。现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地质学。

作者单位

第4篇:矿物学特征范文

Abstract: The lead-zinc deposits of Fule factory is on of the main typical deposit of district in northeastern of Yunnan. Based on the previous data,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trong representative HZT in northeastern of Yunnan and lead-zinc deposits geology of Fule factory with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riefly reviews the lead-zinc deposits research problems in this area.

关键词: HZT型;富乐厂铅锌矿床;MVT;滇东北矿集区

Key words: HZT type;lead-zinc deposits of Fule factory;MVT;district in northeastern of Yunnan

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6-0309-02

0 引言

滇东北铅锌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产地之一,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小江断裂、垭都―紫云断裂和师宗―弥勒断裂所组成的三角内,其中分布220余个矿床(点),富乐厂铅锌矿床是区内典型的大型矿床之一。滇东北地区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与构造条件密切相关[1,2,3,8],这使得成矿构造成为研究焦点之一。韩润生等(2012)认为川滇黔接壤区铅锌矿床直接受构造的严格控制,建立了会泽型铅锌矿床“构造-流体贯入成矿模型”。柳贺昌[2-3]、司荣军[4-6]、郭欣[7]等虽然对该矿床特征、流体特征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但是,截止目前,对该矿床的成因联系等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在收集前人资料基础上对滇东北区内代表性强的HZT和富乐厂铅锌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并将它们与典型的MVT铅锌矿床进行了比较,并简要评述了该区铅锌矿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 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

1.1 地质背景

富乐铅锌矿床位于滇东北铅锌矿集区东南部,处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分界北侧。按张文佑等(1984)观点,这一界线为北东向开远-贵阳弥勒-师宗壳断裂[9]。南侧构造呈北东向,北侧富乐厂矿区呈北北东至南北向。

1.2 矿床地质特征

①赋矿地层与岩性:会泽铅锌矿床的主要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摆佐组(C1b)中的粗晶白云岩,而富乐厂铅锌矿主要赋矿围岩为下二叠茅口组(P1m)中段中的灰-灰白色粗晶白云岩中。

②矿体特征:会泽铅锌矿埋深变化较大,部分>2km,而富乐厂铅锌矿床埋深较浅(150~200m),两个矿山都是单矿体规模较小,HZT型矿体形态变化较大,而富乐厂延深大于延长。

③矿石特征:会泽铅锌矿浅部为氧化矿,而富乐厂铅锌矿氧化矿含量略少,会泽中部为氧化矿与原生矿共生的混合矿,下部为原生的硫化矿。会泽铅锌矿床矿石品味25%~35%,Zn/(Pb+Zn):0.9,含Ge、Cd、In、Ga等,富乐厂品味5%左右,Zn/(Pb+Zn):0.9,含Cd、In、Ga等,Ge含量较低。富乐厂矿床矿石矿物闪锌矿为主,其次为方铅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白云石和方解石。

④围岩蚀变:蚀变类型相似,热液蚀变发育类型主要有方解石化、(铁)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硅化、有机质化、重晶石化等,并形成了多种蚀变矿物及其组合。

可见,会泽和富乐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大同小异,严格受控于断层+岩性,主要差别是赋矿地层不一样,会泽铅锌矿床的埋深较富乐厂铅锌矿床深。此外会泽铅锌矿床的矿石品位整体较高,伴生元素Ge含量也较高,而富乐厂铅锌矿床中Cd含量较高。

2 与典型的MVT铅锌矿床对比

会泽、富乐厂、与典型MVT铅锌矿床特征(Leach[10]等,2005)对比见表1,从表中可见,富乐厂铅锌矿床在成矿背景、矿床分布与矿体分布形式、围岩蚀变,成矿流体特征等方面与典型的MVT铅锌矿床有着明显的区别,而在矿石特征、矿物组合、围岩蚀变等方面又具有HZT铅锌矿床的特征。

3 结语

近年来,虽然会泽铅锌矿床研究程度不断深入,但是整个滇东北地区研究程度不高。由于滇东北地区的特殊性,典型的MVT成矿流体机制不能满足对滇东北地区的勘探开发研究的需求,而通过对典型矿床的对比分析和区域的综合对比,建立更符合区域地质事实的流体成矿模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以上工作的展开精确的成矿地质年代学数据是关联成矿地质事件的支撑和关键。

参考文献:

[1]韩润生,胡煜昭,王学琨,HOU Baohong,黄智龙,陈进,王峰,吴鹏,李波,王洪江,董英,雷丽.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矿床模型[J].地质学报,2012,86(2):280-294.

[2]柳贺昌,林文达.浪东北铅锌银矿床规律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184-196.

[3]柳贺昌.滇、川、黔铅锌成矿区的构造控矿[J].云南地质,1995,14(3):173-189.

[4]司荣军等.云南省富乐铅锌多金属矿床闪锌矿中分散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2006,26(1):75-80.

[5]司荣军等.云南富乐分散元素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J].矿物学报,(增刊)2009:248-249.

[6]司荣军等.云南省富乐铅锌矿床闪锌矿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2011,31(3):34-40.

[7]郭欣.滇东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8]洪建磊.滇东北铅锌矿控矿构造特征及成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第5篇:矿物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亚热带中低山区 化探找矿方法 中低温热液 爬奔金矿 老挝

[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码]B [文章编号]1000-405X(2013)-6-54-1

爬奔金矿位于老挝琅勃拉邦省巴乌县,距琅勃拉邦55Km。该区属亚热带多雨雨林季风气候,由于雨林覆盖,喀斯特景观发育,景观条件特殊,地质工作程度低。该金矿的发现是采用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提出的一套亚热带中低山区化探找矿方法技术,通过1:2.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获得异常地段开展1:10000-1:2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并通过其异常进一步评价而发现,找矿前景可大型,从而填补了琅勃拉邦弧形断裂带北段岩金找矿的空白。

1 区域地质特征

1.1 矿床的发现

爬奔金矿找矿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前人在该区进行过面积性地质工作,由于热带雨林发育,交通条件很差,地质工作主要集中在爬奔金矿区,爬奔金矿区的找矿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随后对其异常区开展1:2.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获得以Au为主的10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Au-Ag-As-Sb-Hg异常一处。

在1号异常地段经进一步的地质、物探、化探及工程控制,在爬奔矿区圈出5个金矿化带,10条金矿体,储量已达中型。

1.2 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

爬奔金矿大地构造上处于琅勃拉邦-梨府(泰国)华力西褶皱带。西北以琅勃拉邦弧形板块缝合线为界与丰沙里-帕府(泰国)中生代拗陷带为邻,南东以普雷山弧断裂带为界与川圹-长山华力西褶皱带拼合,为云南“三江”成矿带往南延伸部分。主要受NE-NNE向区域性深大断裂琅勃拉邦-梨府华力西褶皱带控制,爬奔金矿位于两大构造带的交接部位。

2 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2.1 地层地球化学背景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侏罗系砂泥岩、中二叠统安山岩、下二叠统(P1)灰岩。由表1看出,总体上本区岩石中Au、Hg、Ag、As、Sb、Bi、Cd、Pb、Be的含量高于或远高于克拉克值和中国大陆岩石圈元素丰度,呈富集特征;而Zn、Cu、Mo、Co、V、Mn、Cr、Ti、Ni等元素低于或远低于克拉克值和中国大陆岩石圈元素丰度。预示着本区地层对金的成矿可能提供部分物质来源或者接受过金的元素叠加。

2.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2.2.1 区域化探异常特征

矿区及开展的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矿区形成了多个以Au为主,其次为As、Hg、Sb,还伴有Cd、Bi、Zn等元素的组合异常。主要元素强度高、变异系数大、浓集中心明显,具有内、中、外带的地球化学浓度分带特征。多元素吻合性好。

2.2.2 矿区中大比例尺化探异常特征

普查过程中,开展了1:10000-1:2000土壤测量工作。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的元素组合主要是Au、As、Hg、Sb、Be、Cu、Zn、Cd,几个主要元素的分布特征基本相似,其吻合性好,金矿化的直接指示元素Au和主要伴生元素As、Hg、Sb浓度分带特征明显,异常内带分别反映相应矿化带的分布。

从主要异常元素异常场的强度分布看,具有自南西向北东增强的趋势。同时,异常组分分带特征明显:自南西向北东有Au、As、Hg、(Cu、Sb)-Au、As、Hg、Cu、Sb、(Be、Cd、Zn、Mo、Ag)-Au、As、Hg、Sb、Cd、Cu、Zn、Be、Pb、Bi、Tl等。

2.2.3 地球化学特征反映的矿床地质信息

在爬奔,经进一步地质、化探及地表工程揭露,在2-3号异常区发现金矿体2条;在7号异常区圈出1条金矿体;8号异常区圈出4条金矿体。其中8号异常区主矿体控制长度已达200米,宽2-3米,金矿化强度一般在3.0-24.9g/t,矿体产状255°-260°∠65°-75°,倾角较爬奔矿区稍陡,其他矿体均与主矿体呈平行斜列展布,该区前缘晕指示元素Hg-As-Sb异常组合规模大,吻合性好,有望实现重大突破。目前8号异常仍在进一步工作中。

3 结论

随着工作不断推进,区域地质综合研究资料的对比,琅勃拉邦成矿带具有找到大型矿床潜力。爬奔金矿及其金矿的发现,说明在该亚热带中低山区所采用的这种找矿组合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亚热带中低山区所采用的找矿组合方法是:在选定的1:20万地球化学异常区或成矿有利地段首先开展1:2.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其获得的异常地段开展1:1万或1:2000的土壤或沟系次生晕地球化学测量,进一步确定异常位置和异常源,在其异常中心地段进行地表工程揭露,最终确定矿化(体)位置及规模。

1:2.5万水系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沟谷坡积物测量为辅。水系沉积物测量以采集水系碎屑沉积物为主,采样粒度为-40目粒,采样点按8-12个点/平方千米布设。

1:1万沟系次生晕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采用沿沟谷走向的两侧多点采样法,1、2水系级采样间距40米,3级水系采样间距60-80米,采集沟帮坡积物样品,采样粒度可选择-40目粒度。

参考文献

[1]李孝红.老挝琅勃拉邦省巴乌县帕奔金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2011.12.

第6篇:矿物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近红外矿物测试 铜钼矿床 蚀变矿物规律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133-2

0前言

紫金山矿田处于环太平洋成矿带的大陆边缘活化带,活动大陆边缘,闽西南古生代凹陷之西南,云霄―上杭NW向深断裂带与宣和NE向复式背斜的交汇处。矿田内罗卜岭斑岩铜(钼)矿床、紫金山高硫型铜金矿床和悦洋低硫型银多金属矿床及五子骑龙铜矿、龙江亭铜金矿等过渡型的矿床,共同构成了浅成热液-斑岩型矿床成矿序列[1]。东南矿段铜钼矿床位于矿田的东南角,连接着紫金山金铜矿和罗卜岭铜钼矿两个特大型铜矿床,矿床成因类型较为复杂。

1近红外矿物测试技术

近红外矿物测试技术是一种矿物岩石特征识别与测量技术[2],原理是不同矿物成分吸收近红外光的能力不同,经红外光照射后产生不同的吸收光谱,通过对比各种常见矿物的典型蚀变光谱,从而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分析,确定矿物成分和区分蚀变矿物,并提取出与成矿有关的蚀变矿物的重要光谱特征信息[3]。

2蚀变矿物测试及解译

本次对东南矿段24、32、40、48线上的23个钻孔进行了全孔取样测试,钻孔蚀变样以2-3m/件为标准,根据蚀变强度及蚀变种类的不同适当的加密或间隔增大。通过识别测试结果的特征吸收峰来判定蚀变矿物的种类或同一矿物的不同结晶程度[4],具体如下:

①伊利石的主要特征峰在1400、2200、2348、2442nm附近;②绢云母(白云母)与伊利石的区别在于其的水峰吸收位置(1910nm)强度小于伊利石。③地开石的特征是1410nm和2210nm的双峰,第一双峰出现在1380和1410nm附近,第二双峰出现在2180nm和2210nm附近。④ 与③类似的是高岭石,特征吸收峰仍为1400nm和2200nm处的两对双峰,区别在于高岭石的具体吸收峰在1390nm和2160nm附近。⑤明矾石的特征吸收峰在1480nm和1768nm附近。⑥叶腊石的标志是1390nm处的尖锐吸收峰。⑦绿泥石的特征吸收峰在2250nm附近。

3蚀变矿物

测试解译结果显示东南矿段主要发育的蚀变矿物有伊利石、绢云母、地开石、高岭石、明矾石、绿泥石等,次有蒙脱石、叶蜡石、方解石、石膏等。主要蚀变矿物特征光谱图如下:

4蚀变矿物相关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

4.1蚀变带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近红外蚀变测试的光谱特征及在各剖面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见图2),矿段内共划分三个蚀变组合带。

①明矾石化-地开石化-绢云母化蚀变带。由本区南西往北东方向至罗卜岭矿段,蚀变强度逐渐减弱,厚度逐渐变小。ZK3221、ZK2420等明矾石蚀变往钻孔深部延伸至700-800m,在近罗卜岭矿段的钻孔仅厚十几米甚至近地表消失。

②地开石化-高岭石化-绢云母化蚀变带。是本区最主要的蚀变带,与成矿密切相关。根据32、40及24线蚀变剖面图显示,矿区内的主要矿体大多发育在该蚀变带内,或者与绿泥石化-伊利石化蚀变带交接的内外接触带内。

③绿泥石化-伊利石化蚀变带。呈条带状分布于②蚀变带底部,本区该蚀变带基本不含矿或仅在于上部与②的接触内外带发育矿化,而罗卜岭斑岩型矿床内,绿泥石-伊利石蚀变带是基本包裹了铜钼矿体。

通过研究分析,认为Ⅳ号矿体与高级泥化蚀变相关。与罗卜岭斑岩型矿床的蚀变类型相比,东南矿段深部可能存在着与绿泥石化、伊利石化蚀变相关的斑岩型矿体,不过目前区内钻探工程大多未控制到此斑岩蚀变带。

4.2Al-OH波长的空间分布特征

在早期对罗卜岭斑岩矿床的研究中,发现了为铝羟基(Al-OH)波长的示矿意义,即在斑岩矿床中Al-OH波长大于2205nm指示矿体的位置[5]。

在24线剖面上选取罗卜岭ZKIV05、东南矿段ZK2420和西南矿段ZK2404、ZK2418进行对比研究。①ZKIV05的Al-OH波长明显呈现两段式分布,Ⅱ号矿体上蚀变以绢云母化为主,其Al-OH波长均小于2205nm,进入矿体后反蚀变以伊利石化为主Al-OH波长均大于2205nm。②ZK2420由于明矾石化、地开石化交代云母类矿物,提取的Al-OH波长数据较少,但仍能看出该孔Al-OH波长几乎都小于2205nm。③ZK2404和ZK2418的Al-OH波长显示,上部以伊利石化蚀变为主的Al-OH波长呈剧烈的锯齿状,跳跃性很强但波长基本小于2205nm,仅局部大于2205nm;中部以绢云母化蚀变为主的Al-OH波长基本小于2205nm;下部钼矿化带中以伊利石化蚀变为主,Al-OH波长普遍大于2205nm,但也具有一定跳跃性。

AL-OH波长的分布也反映出剖面上斑岩型矿化体主要分布于罗卜岭一带,24线在东南矿段目前仍未发现斑岩型矿化。

4.3明矾石温度分带特征

早期研究中指出了明矾石1480nm吸收峰位具有随温度漂移的规律,高温明矾石1480nm处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低温的反之[6]。将明矾石1480nm吸收峰分为四个区间,代表四类明矾石:①高温[1479,1485]nm、②中高温[1479,1477]nm、③中低温[1477,1475]nm、④低温[1470,1475]nm,代表了从高温至低温的明矾石(注:温度高低是相对的)。

解译结果显示ZK2409中的明矾石绝大部分为①②类;ZK2414以③④类为主,少量②类;ZK2420主要发育②③类,次要④类和①类,且①类高温明矾石主要分布于钻孔浅部;ZKIV05各类明矾石均较发育,明显呈现一定分带性,上部主要发育②③④类,少量①类高温明矾石主要在明矾石化带底部发育。

明矾石的温度分带特征显示,24线明矾石化蚀变具有两个高温中心。其一为罗卜岭,可能受斑岩成矿影响呈现从斑岩体向外温度由高温向低温的分带特征;其二为紫金山火山机构,东南矿段明矾石化蚀变主要受火山机构的影响,明矾石呈现高、低温混合的现象,这也再次说明了明矾石的多阶段成因。

5小结

此次利用近红外矿物测试技术研究东南矿段铜钼矿床的蚀变近红外光谱特征,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区分出了绢英岩化带中成矿和非成矿绢云母,其中成矿绢云母为贫铝绢云母,铝羟基(Al-OH)吸收波长大于2205nm。

(2)重新进行了蚀变分带划分,通过研究认为东南矿段Ⅳ号主矿体与高级泥化蚀变相关,本区深部存在与绿泥石化、伊利石化相关的斑岩型矿体,由于以往认识程度及工程施工难度,已竣工钻孔多未控制到斑岩蚀变带(见图3),推测本区深部的绿泥石化-伊利石化蚀变带仍有较好的见矿前景,可施工深孔予以验证。

(3)东南矿段的明矾石的温度分带特征显示,矿体有可能是斑岩型矿体后期遭受浅成热液叠加的产物,铜钼矿床可能为叠加型矿床。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资助(编号2012YQ05025007)

参考文献

[1]钟军,陈衍景,陈静,等. 福建省紫金山矿田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岩石学报,2011,027(5):1410~1424.

[2]孟恺,申俊峰,卿敏,等. 近红外光谱分析在毕力赫金矿预测中的应用.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9,02:0147~0146.

[3]章革,连长云,元春华. PIMA在云南普朗斑岩铜矿矿物识别中的应用.地学前缘,2004,11(4).

[4]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编. 便携式近红外矿物仪使用说明书. 2006,内部资料.

第7篇:矿物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

在地质勘探中金矿矿床分析一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这之中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本文以福建双旗山金矿和福建和宝山金矿为例子,对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1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简析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这主要体现在含金石英脉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富集规律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1.1 含金石英脉特征

含金石英脉特征是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福建双旗山金矿为例子来进行说明,其矿区位于福建东部石英脉型金成矿带中,并且南部分瓦穴子断裂为界,因此其含金石英脉特征主要体现为呈东西向展布,以福建地区北部硅质白云石大理岩为界,其带出露含金石英脉沿东西向脉带的具体分布程度和密集程度君存在较大的差距。既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含金性较好的石英脉往往产出在福建东北和福建西北之间的少数充填张性裂隙中,这也是福建金矿床的重要地质特征之一。

1.2 矿体特征

福建的金矿有着较为明显的矿体特征,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矿体主要分布于双旗山、和宝山等不同的矿段中,但是其均会受到次级南北向的断裂控制,因此这导致了其全区的矿体形态较简单并且产出和脉状都较为平稳。除此之外,福建金矿的矿体特征通常还包括了矿体的厚度变化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其含量越高,则矿化的范围就会越大,最终导致矿体的厚度也愈大。

1.3 矿石特征

福建金矿的矿石有着自身的特征,例如其蚀变带与含金石英脉界线较为清楚并且通常会与围岩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渐变关系。除此之外,矿石特征通常还体现在矿石矿中物成分和矿石中矿物往往会比较多。例如双旗山金矿中开采出来的方解石、云母、长石、绿泥石就非常多,而和宝山开采出来的角闪石、黄铁矿数量也较大,这一数量特征是其矿石的重要特征。另外,福建金矿的矿石特征往往还包括了闪锌矿、黄铜矿、铁锰矿及次生氧化物褐铁矿等的含量较高,这也导致了其开采出来的金矿品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4 富集规律

金矿的富集规律对于金矿的开采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常来说金矿的富集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不同的内容,既开采出来的金的品位和黄铁矿的具体含量,这往往是成为成正相关关系,而当矿石中黄铁矿为细粒它形并呈细脉状和团块状以及浸染状分布时,可以发现其含金量往往最高。既这一特性对于金矿的富集规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富集规律不明显的金矿其开采金的平均品位往往也相对较为普通。

2 金矿矿床的控矿因素

金矿矿床的控矿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了矿石结构构造、金赋存状态、构造因素、岩浆活动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金矿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

2.1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构造是金矿矿床的控矿因素的基础和前提。由于福建金矿的矿石结构主要包括了充填结构和交代结构以及压碎结构等等,而其固溶体分离结构和镶边结构则相对较少。因此这导致了其矿石自然类型矿石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石,并且其近地表矿石的氧化程度也相对较高。

2.2 金赋存状态

金赋存状态对于金矿矿床的控矿因素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在我国福建的多数金矿中,金都是以自然金为主,因此这意味着金的赋存方式也通常有两种!即裂隙金和包裹金,以双旗山金矿和宝山金矿的具体情况来看,福建金矿的金赋存状态往往以裂隙金为主,约占所以出产金的64%。除此之外,金赋存状态往往还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既受到开采水平、开采工具、开采能力的影响。另外,金赋存状态对于成矿环境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往往会受到内生、外生矿床的界定因素的淡化,这最终都导致金矿找矿难度的持续增加。

2.3 构造因素

构造因素是金矿矿床的控矿因素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岩性对于矿化的控制宽坪会体现在群含金丰度上,构造因素对于福建金矿控矿因素带来的影响还主要 体现在对于其区域性和渗透性的改变,以双旗山金矿为例子进行说明,在其构造因素变化的过程中,随着生物成矿作用的影响,其构造变化越来越大,并且生物活动对成矿的控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对于形成石英脉的影响和含金热液的流动,都会对于金矿的富集造成较大的影响。

2.4 岩浆活动

岩浆活动是金矿矿床的控矿因素的重中之重。由于岩浆活动会对于金矿的形成和产生带来较大的影响,例如对于宝山金矿的出现就提供了一定程度热源和有利的物化环境,从而能够促使金在热液中的水活化迁移,并且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金矿体一般会呈现出层状和似层状和透镜状,其厚度一般在1~15m之间,并且最厚达到了22.63 m。这一通道的形成在实际上是有利于金矿矿液的上升。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矿产开发速度的持续加快,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探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地质研究者应当对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矿产勘探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静.青海省大场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意义[D].西北大学,2012,06(30):45-47.

[2]张立亚.黑龙江老柞山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08,05(01):34-36.

[3]来又东.黑龙江省乌拉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J].吉林大学.2008,04(01):26-28.

[4]龚智.论前河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J].科技风.2013,01(15):23-26.

第8篇:矿物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岩石;矿石;闸钼矿

中图分类号:P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6-0174-01

1 区域地质特征

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岩浆弧,佳木斯地块西部,该地区地质发展历史漫长,地质构造复杂,岩浆作用十分发育。区域上地层主要发育古生界、中生界,出露不同时期的侵入岩。伴生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发现铅锌矿、铁矿等矿床(矿点)多处,在空间上构成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

2 工作区地质特征

工作区出露的地质体岩性简单,大面积出露的岩石为侵入岩。主要为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局部出露晚三B世二长花岗岩、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花岗细晶岩等脉岩。其中,在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中,岩石发育辉钼矿化、黄铁矿化、网脉状硅化、碳酸盐化等蚀变,已发现的钼矿体围岩是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为钼矿的赋矿岩体。

3 岩石学特征

在工作区大面积出露,岩性主要为细中粒花岗闪长岩,岩石呈灰白色,细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成分为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碱性长石:多他形板状,少半自形,发育格子双晶和条纹结构,简单双晶可见,为条纹长石和微斜条纹长石,n

4 矿石特征

根据矿石矿物结晶程度及蚀变矿物,嵌布关系和碎裂特征,将矿石划分为半自形、它形结构及碎裂结构,细粒星散状、细脉浸染状构造。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碳酸盐、绿帘石、阳起石、磷灰石、锆石等。其主要矿物特征如下:

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和辉钼矿。

辉钼矿:以亮铅灰、亮银灰色,鳞片状,污手且具油腻感为主要鉴别特征。镜下鉴定辉钼矿反射多色性显著(灰白色―灰带淡蓝色),强非均质性,低硬度,部分呈弯曲片状(图1)、束状、叶片状,多沿矿物裂隙,呈细小脉状分布。辉钼矿多与石英微细脉相伴,多分布在石英微细脉中,部分以较纯的辉钼矿微细脉状沿岩石裂隙产出。石英微细脉长短、宽度不一,分布不均,宽多在1~5mm。辉钼矿粒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0.003~0.005mm之间,肉眼分辨个体较难,多呈黑色、铅灰色集合体,另一类是呈叶片状、鳞片状、浸染状,为亮银灰色,分布不均,粒度一般在0.2~3mm之间。

黄铁矿:反射色浅黄色,反射率Ⅰ级,高硬度,均质性。呈它形―半自形颗粒(图2),大部分呈星点状分布在光片中,局部呈细脉状分布,矿物粒径0.02~0.8mm。

黄铜矿:反射色铜黄色,反射率Ⅱ级,中硬度,非均质性。多呈它形粒状,星点状分布在岩石中,矿物粒径0.01~0.05mm。

5 结语

通过对七号闸钼矿的研究可以得出,钼矿赋存于早白世花岗闪长岩,矿石划分为半自形、它形结构及碎裂结构,细粒星散状、细脉浸染状构造。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呈弯曲片状、束状、叶片状,多沿矿物裂隙,呈细小脉状分布。辉钼矿多分布在石英微细脉中,部分以微细脉状沿岩石裂隙产出。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地矿局.黑龙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第9篇:矿物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 蒙阴县;瓷石矿;地质特征;加工技术性能

中图分类号:P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1-0113-01

瓷石是中国传统的陶瓷原料,也是有机玻璃的原料,属于长石矿。它是一种主要由石英和绢云母—水云母系列矿物组成的岩石,其化学成分以富钾、贫铝、高硅、低铁为特征。我国的瓷石矿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其国内市场的销量十分广阔,所以对瓷石矿地质特征评价尤为重要。

1 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处于华北地台的鲁中断块隆起区孟良崮单断凸起东部。地层较发育,构造及岩浆活动均较为强烈。矿区出露地层有古生代寒武系长清群朱砂洞组上灰岩段及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岩浆岩为早元古代条花峪单元弱片麻状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

矿区内构造不发育,矿区内未见断层。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体特征

蒙阴县旧寨乡书堂村瓷石矿体赋存在早元古代岩体条花峪单元弱片麻状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中,矿于山坡正地形之上,其平面形态呈一不规则的北西向长条形,总体走向为320°,倾向北东,倾角70°。矿体节理、裂隙较多,无夹石。

矿体走向长284 m,出露最宽78 m,矿体平面面积9968 m2,矿体连续,矿体厚10.0 m~65.0 m,平均厚度34.0 m。

矿体西部出露较好;而东部为寒武纪地层覆盖,与盖层为不整合接触,接触带走向为320°。

根据地表矿体拣块样分析,矿体品位Al2O3平均含量为11%,变化系数5.6%;Na2O含量平均含量0.6%,变化系数10.9%;K2O平均含量7%,变化系数3.8%;TiO2平均含量0.1%,变化系数1.5%;Fe2O3平均含量2.5%,变化系数1.2%。,其化学成分含量相对稳定。矿石化学成分中,TiO2含量最低。另外,矿石有益组份Al2O3及K、Na含量均较高,有害组分Fe2O3含量偏高。

2.2 矿石特征

2.2.1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的结构主要为中粒花岗变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弱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

2.2.2 矿石矿物成分

赋矿岩石为弱片麻状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矿石呈浅灰白色,浅肉红色,中粒斑状结构,弱片麻状、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斜长石呈半自形板状,钾长石呈他形粒状、半自形板状,石英呈不规则它形粒状,多为大小不一的多晶集合体,黑云母呈鳞片状、团块状集合体不均匀分布,副矿物为磁铁矿、磷灰石、锆石等。

2.2.3 矿石化学成分

矿石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2O3、K2O、Na2O、TiO2等,详见表1。

由表1知:Al2O3平均含量11.05%;Na2O含量平均含量0.69%;K2O含量平均含量6.97%;TiO2平均含量0.15%;Fe2O3平均含量2.88%。有害组分Fe2O3平均含量较低,矿石质量较好。

2.2.4 矿石类型

该矿区内矿石自然类型为灰色弱片麻状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矿石工业类型为陶瓷、玻璃用长石矿。

2.2.5 矿体围岩和夹石

矿体围岩为片麻状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淡肉红色,中粒花岗变晶结构,蠕虫结构,主要矿物成份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组成,少许黑云母绿泥石,氧化铁质,磁铁矿等。围岩化学成份与矿体基本一致。

矿体内无夹石。

2.3 矿床成因

矿床成因属岩浆侵入型,形成于早元古时代。

由于区域北西—南东向走滑作用的影响,本区早元古代岩浆活动剧烈,形成了大面积的二长花岗质系列的岩体。岩浆为壳源物质同成分熔融的产物,上侵时不断分异结晶,并与上部地层同化混染,形成了本区的中粒花岗闪长岩。本矿床是该时期岩浆侵入活动形成,岩浆分离出来的熔融体,沿构造裂隙侵入到围岩后,结晶分异形成伟晶岩脉,属于深成岩浆活动的产物,因此,具有均匀致密的结构构造,包体及脉体均较少,具有较高的抗压。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后,又经过后期的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变质以及重结晶作用、风化剥蚀作用等,逐渐形成现在的地貌及瓷石矿床。

参考文献

[1]宋春青,邱伟理,张振春.地质学基础[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书涛,李定远,胡绍祥,等.鄂北三合店钾长石矿地质特征及开发应用前景.

[3]王明辉,陈龙会.山西省静乐县娑婆乡钾长石矿地质特征及其理化性能[J].电瓷避雷器,1995(02):26-28.

[4]王永刚,马昭建,王继芳,等.山东省蒙阴县书堂村瓷石矿普查报告[J].2008.

[5]张斌,陈全树,何文平,等.豫陕交界地区钾长石矿产地质特征及开发前景[J].西北地质,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