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云计算物联网培训范文

云计算物联网培训精选(九篇)

云计算物联网培训

第1篇:云计算物联网培训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职工培训;意义;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4;G726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在职工培训中引入云计算是适应当前科技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云计算的引入,将会大大提高职工培训的质量,使职工培训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培训者转变为培训的组织和引导者,带领受训职工在“云端”进行各种小组协作或探究性活动,从而更有利构建个性化的培训环境。

1 在企业职工培训中运用的意义

1.1 云计算的引入可以极大降低培训运营成本。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培训机构,都在大量的使用着计算机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在当今社会信息量超大的时代,计算机等智能设备也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不断更新发展。而单独依靠升级计算机设备无疑会给企业培训机构带来资金上的问题。巨大的资金需求会减缓企业对计算机等设备的更新速度,从而导致培训质量的降低,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云计算的到来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难题,企业培训机构只需支付少量资金购买互联网上的软件,有的软件甚至是免费的,就可以实现培训系统的升级,省掉了因购买计算机等设备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免去了对大量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省去了各地参加培训人员大量的差旅费用。只要使现有计算机设备轻松接入互联网,就可以轻而易举的选择和使用培训中所需要相关软件,大大降低了职工培训经费,减轻了企业负担。

1.2 云计算的引入可以极大丰富培训共享资源。石油企业分散范围较广,各地区培训水平差异化较大,培训力量不平衡,接受培训的公平性问题始终存在,造成有的企业职工素质普遍不高,培训质量较差。有些企业耗费了大量资金丰富培训资料库。将云计算培训平台引入后,将会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虚拟资源库,各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机构,可以在这一庞大的资源库中进行培训资料的搜索,找到适合于本企业培训特点的资料,解决了自建资料库繁琐、利用率低下和更新速度慢等难题。其次,云计算对于职工的合作式交流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可促进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高受训职工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完成的学习资料可直接储存于云端,便于随时查找,避免受到病毒攻击,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1.3 云计算的引入可以极大丰富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云计算引入到企业培训中,将打破原有的培训模式,职工可以使用不同的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入“云”进行学习。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利用“云”上的资源丰富培训内容,针对不同的职工可以进行分层次培训,及时进行培训指导,记录培训过程中的所出现的新问题并加以研究。同时,可以利用软件使受训职工在软件上进行模拟操作,增强培训的实战效果,提升职工间的协作能力,促进培训质量的不断提升。

2 云计算在企业培训中的实际运用

2.1 利用云计算实现培训资料在线文档的编辑管理。我们从现有的云服务供应商可以看到多种相类似的服务系统,如:金山云平台可以将金山T盘和金山WPS等软件联合使用,可实现培训资料的创建、编辑、写作、共享、和存储合为一体,金山办公软件平台同时还提供了各类文件编辑模板,实现培训资料快速制作和修改,金山WPS软件的功能与Microsoft Office 软件中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有着深度的交融,使用人只需要注册金山账号就可以进行在线文档编辑并可以将其共享给他人,也可以在家、单位或图书馆里,甚至在智能手机上都可实现多人协作共同来完成文档编辑。金山WPS文档编辑支持并兼容外部office文档格式的导入,完成后的文档在线自动保存,同时可以共享给他人或是将其链接到其他培训所需的网站中。

除此之外,金山T盘平台还支持文件管理功能,培训者可以为每个培训小组或参与培训的职工建立自己的文件夹,让职工在该文件夹下自行分类创建文件夹,管理自身文件系统,培养职工的自主学习管理能力。注册后的用户,金山T盘会为其创建高达24G的存贮空间,支持文件的在线编辑与存储,最大上传文件高达2G,极大的方便了培训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2.2 利用网络云平台实现在线考试交流与共享。在实际运用当中,通过网络云平台可实现职工在线考试与交流,实时反映职工培训效果。

2.3 网络教育平台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开展相应专业的培训课程,公布培训相关内容和课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计划,并在规定时间内集中开展相关考试,通过系统自动生成考试结果,培训效果一目了然,清晰可控。网站的论坛可以为培训职工提供交流平台,帮助职工在论坛上对话题进行发帖和讨论,职工之间也可以回帖参与互动。系统管理者能够对帖子其进行管理,并对一些特别值得探讨的技术交流帖子进行“置顶”,使该谈论题目保持在突出醒目的位置。同时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关于培训课程的通知,方便职工随时进行查阅。通讯录可以使职工之间进一步开展直接性的电话交流,共同促进企业技术发展进步。

3 网络在线培训平台在实际培训当中的应用

网络在线培训平台对培训的最大辅助作用就是创建一个以职工自主性学习为目的的全新培训模式,这是将云计算应用在职工培训中的最重要作用

3.1 做好培训预热工作。旧有的职工培训通常无法实现让职工在培训前对培训内容进行提前预热。使用网络在线培训平台,培训者可以提前在平台上上传与培训相关的知识或课件,让职工在培训前登陆网站下载培训资料,这种提前培训预热方式可以有效激发了职工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丰富职工相关知识,可以提供网络链接,使用web上的外部资源,丰富职工对培训内容的知识视野,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相关讨论,使职工对于将要培训的知识形成一定认识轮廓,将知识前移,使职工进行自主探索与研究。

在使用网络在线培训平台培训中,在培训方式上可尽量采用自主学习方式、互动学习方式、在线学习方式,增加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的深层交流。如:计量操作培训最重要的就是对计量相关操作标准的熟知程度,培训者可以在网络在线培训平台上传标准操作影像资料,帮助职工学习正确操作动作,受训职工可以自录操作视频,上传到平台,由培训者进行研究分析,指出其中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纠错交流,及时将问题反馈给职工,提高职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在线考试对职工理论学习部分进行考试测评,针对不同职工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题目进行测试,帮助职工更清晰地了解个人的学习情况,不断强化知识的累积与熟知,提高职工培训学习效率和效果。

3.2 做好培训后的知识延伸学习工作。在培训完成后,职工可以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可以进入网络培训与交流模块开展讨论。在“讨论区”中,培训者可以提出一个技术交流主题,让职工讨论回复,形成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氛围,是大家畅所欲言,既提升了职工对知识的牢固掌握程度,有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有利于促进工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云计算在职工培训中的应用,有力的促进了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方面的开展。云计算的普遍应用是顺应时展的产物,为企业实现职工个性化培训和分层次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培训手段,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参考文献:

第2篇:云计算物联网培训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高校教师发展;教师发展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0-2323-04

Research on the Faculty Development Platform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DONG Fang-xu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 China)

Abstract: Teachers are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university. The Ability of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determines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university and even the quality of whole higher education. Along with the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unceasingly thorough, cloud computing in the education field reflects greater advantage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have use this advanced technology to improve learners’ learning mode, update learning resources, modify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faculty Development, to improve faculty’s professionalization level and teaching ability, need to use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loud computing to build a unified, open, flexible and stable faculty development platform.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faculty development; faculty development platform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是高校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学科建设的关键[1]。教师不仅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者,而且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力量。建立一支教学质量好、学术水平高、道德修养好的教师队伍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部、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关键,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2]。

伴随着各高校从“招生规模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转变,各个学科专业都在不断提升其水平和质量,各高校间的竞争亦日趋激烈,为了在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有所建树,各高校都亟需有一大批教学水平高、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强、勇于实践、敬职敬业的教师。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直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而青年教师从“新手”通过自我发展成长为“专家”的过程就是教师发展过程。国内外学者对教师发展(Faculty Development)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但根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以及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需求,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主要应当包括学术水平的提高,教师职业知识、技能的提高,以及师德素养的提升三个方面[3]。

1高校教师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主要是高校教师的培训需求十分突出[4]。教师发展需求与现实满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并且教师在培训需求的目的上存在着片面性和功利性色彩,很多老师都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或者是加薪的需要,真正为了加强自身修养的培训需求较少。

首先,高校教师个体培训需求的突出。教师既有学历培训需求,又有非学历培训需求。学历培训主要是教师本人希望提高自己的学历(或学位),包括攻读在职硕士、在职博士,或者定向委培硕士、博士等,追求在学历(或学位)上更上一个台阶;非学历培训主要包括知识更新,对学科发展新理论、新成果的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的掌握及职业道德修养与政治思想素质的提升等。

其次,高校教师个体培训需求与现实的满足存在差距。中级职称以下的年轻教师,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每天忙于应付教学,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学习,工学矛盾突出,其培训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加之部分管理工作不到位、培训方式不恰当、培训内容欠先进 性、指导教师的水平不高等方面的原因,教师接受培训的实际效果与其期望效果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他们的培训需求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实现。

2云计算主要技术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是将动态、易扩展且被虚拟化的计算资源通过互联网提供出来的一种服务。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用户不再需要了解“云”中基础设施的细节,不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无需直接进行控制。云计算描述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的IT服务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而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通过云计算技术,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云计算与传统应用模式相比,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5]。

2.1云计算服务模式

云计算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产品,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而是一种产生和获取计算能力的新方式的总称。云计算的出现,对传统IT的服务模式和部署模式都产生极大的影响。用户只需要拥有可上网的终端设备,就能享受到自己想要的各种IT服务[6]。

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是指将整个应用软件集合虚拟化并提供给最终用户,是用户是按照服务水平协议(SLA)直接通过网络向专门的提供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带有相应软件功能的服务,具有使用简单、支持公开协议、高安全保障和低初始成本等特点。

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是指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平台,包括应用设计、应用开发、应用测试和应用托管,都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客户,从而为用户提供应用开发和生产环境,以及相应的主机环境和基础架构,具有开发环境友好、易管理和监控、伸缩性强、多租户、整合率和经济性高、费用低等特点。

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是指企业或个人可以使用云计算技术来远程访问计算资源,通常以虚拟机的形式,通过网络提供CPU、网络和存储等计算服务。IaaS服务与传统的企业数据中心相比,具有免维护、高经济效益、开放标准、应用支持范围广和伸缩性强等特点。

IT即服务(IT as a Service,ITaaS)是一种更好的模型,可包含上述三种模式(SaaS、PaaS、IaaS),提供给客户所需的IT服务。IT即服务使得客户专注于满足自己业务差异化所需的IT资产。

2.2云计算部署模式

根据云计算服务的形态,云计算有三种部署模式: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其中,私有云和公共云的主要区别在于:1)网络连接不同:公共云和私有云都是基于互联网标准,但公共云是通过互联网(Internet)来进行连接访问;而私有云是通过企业内部网(Intranet)来进行访问的。2)服务对象不同:公共云被最终用户或最终用户开发的其他业务应用使用;而私有云的服务对象是企业人员、供应商和客户在内的企业生态系统用户。3)付费方式不同:最终用户需要通过定期付费的方式来使用公共云计算;而对私有云计算的用户来说,可能需要付费(如企业的供应商),也可以是免费使用(如企业内部员工)。而混合云顾名思义就是云计算平台为公共用户和内部用户同时混合的提供服务。

私有云,是指企业或单位自己使用的云,它所有的服务不是供别人使用,而是供自己内部人员或分支机构使用。私有云的部署比较适合于有众多分支机构的大型企业、高校或政府部门。

公有云,是指为外部客户提供服务的云,它所有的服务是供别人使用,而不是自己用。对于使用者而言,公有云的最大优点是,其所应用的程序、服务及相关数据都存放在公有云的提供者处,自己无需做相应的投资和建设,其缺点是由于数据不存储在自己的数据中心,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

混合云,是指供自己和客户共同使用的云,它所提供的服务既可以供别人使用,也可以供自己使用。相比较而言,混合云的部署方式对提供者的要求较高。

3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体系模型

通过对高校内负责教师发展相关的部门领导、工作人员就关于教师发展工作进行了广泛调查和咨询,详细了解和统计了高校组织开展教师发展工作的各方面业务内容、需求,以及希望能在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上能实现的各种功能。通过对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和咨询,详细了解高校现有网络环境现状、所能提供给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及环境,以及对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的建议和要求。通过对青年教师进行调研咨询,详细了解作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的最终用户所想从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上获取的各种资源、功能和其他需求,以及对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的建议和要求。

3.1高校教师发展工作的业务需求

教师发展部门领导:高校教师发展工作应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提高、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以及师德素养提升等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谋划和组织。学术水平提高可以通过学术研讨会议、学术报告、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可以通过岗前培训、示范教学、老教师传帮带、教学能力竞赛、教学研究项目等多种形式开展;师德素养提升可以通过加强科学理论学习、加强道德榜样学习、参与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发展平台应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开展这三方面的活动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引导、组织和开展相应的教师发展活动。

教师发展部门工作人员:从教师发展工作管理角度考虑,教师发展工作开展的项目是多种多样的,各个项目之间既存在着差异也有共性之处。常规的教师发展工作有岗前培训、技能培训、课程培训、专家讲座、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经验交流、示范教学、微格教学、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教师发展平台应当把这些活动能聚合在一起,既便于管理和开展,又不失去各个项目的自身特色。教师发展平台应当具备功能齐全、系统稳定、数据安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人性化和个性化等特点。另外,教师发展平台还应当提供各种促进教师发展的常用资源,如教学素材、案例、软件、工具等,以及百度搜索、Google搜索、知网/万方学术期刊库、视频公开课等优秀工具和资源。

网络中心工作人员:教师发展平台应当具备软件平台的基本特性,具有系统性能稳定、数据安全、管理方便等特点,占用各类资源较少且利用率高,易于维护、更新、扩展和管理等。

青年教师:教师发展平台应该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网站,自己日常教学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源都能在其中找到,并能常常参与一些能促进个人教学、科研、素质提升的活动或项目。教师发展平台应当有个人主页、微博、QQ、WIKI、论坛等功能,要有个性化,方便、美观等。

3.2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的功能架构

根据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的需求分析,结合云计算技术的特点,设计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的基本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

图1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功能架构

3.3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的服务模型

根据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的功能架构可以看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具有统一、完善、强大的功能。结合云计算的基本架构和现有SaaS服务模型可以画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的服务模式图,如图2所示。

图2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服务模型

青年教师:登录高校教师发展平台,访问高校教师发展平台上各类资源,并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从中获取各种知识和技能。青年教师参加课程学习完成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和业务培训,参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师德案例学习提升自身师德素质,参与社区、论坛的各种活动,通过与同行、专家进行互动交流,让专家、同行分析、解答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指点和帮助自己快速地成为教学能手,让自己快速健康成长。

专家名师:通过参与课程辅导、在线交流、教学问诊、教学沙龙、专题培训/讲座、微格教学评价等指导青年教师发展,组织和建立各类学术、教学梯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发展,以提高青年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工作人员:组织和安排各种在线活动,如岗前培训、专题培训/讲座、教学问诊、微格教学、技能培训、教学沙龙、学术交流等,组织、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各种业余时间参加各项活动,以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发展。

学校领导:登录高校教师发展平台,查看青年教师在线学习进度和学习考核成绩,参与互动论坛中关于教师发展相关讨论、听取和解答青年教师关于教师发展相关意见或建立,改进和完善高校教师发展工作。

其他用户:其他不确定或临时用户,可以访问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网站页面,查看相应信息、访问和下载相应资源等。

4结束语

通过建立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建设和完善高校教师发展的网络技术应用平台和运行体系,以开展大规模教师培养培训的方式,有利于推广和传播高等教育的优秀成果,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应用和共享,促进高校教师教学技能提高和专业发展,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高校教师发展平台以资源、情境、活动、任务等为要件,以教师发展需求为内容开发导向,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以专家指导、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经验分享为特色,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服务,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解答教师教学中的疑惑,解决遇到的困难,提供提升教学必需的技能与手段,创造充分交流、相互合作与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促进教师追求教学卓越,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依托高校教师发展平台创新高校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既保证了培训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又可以降低培训成本,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果,适合当前高校教师培训的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的建立,有效促进优秀教学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和共享,解决广大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缺乏和教学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形成高校教师终身学习的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0-07-29).. [3]潘懋元,罗丹.高校教师发展简论[J].中国大学教学,2007,(1):5-8.

[4]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教育学刊,2002(5):57-60.

第3篇:云计算物联网培训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 虚拟化 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61-01

一 当前学校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校园机房、培训教室的IT建设和维护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但当前校园面临着桌面终端维护管理困难、桌面环境安全性差、桌面IT成本高、实验环境构建困难等诸多挑战。

1.桌面终端系统维护困难

校园终端数量众多,在当前大量使用PC的情况下,所有终端的操作系统、补丁升级、业务软件都需要在每台PC上分别实施,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2.桌面环境安全性有待提升

由于校园机房和培训教室内的PC会被许多学生使用,频繁的移动存储拷贝导致PC极易感染病毒,从而引发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

3.降低硬件投资成本

校园终端数量众多,如果每个点都配备一台PC,无论是前期的一次性采购成本,还是后期的扩容成本,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如何降低成本,是IT运维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4.降低软件投资成本

教科研中,校园机房和各个部门往往需要安装和使用大量的软件,正版软件的授权费用、软件更新都是一笔巨大支出。另一方面教科研中所用到的一些大型软件的安装又给硬件配备提出了新的要求。更不用说为所有的学生机安装诸多的软件本身就是一件低效率的事情。

5.硬件受限制

日常学习和科研工作中,经常需要在PC上进行实验,但往往受硬件限制不能进行实验,在需要多种实验环境的场合下搭建实验平台往往需耗费大量时间。而云计算却是解决高职院校教科研实验平台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 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云计算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才发展到现在这样比较成熟的水平,这四个阶段依次是电厂模式、效用计算、网格计算和云计算。云计算的电厂模式,就像是利用电厂的规模效应,来降低电力的价格,并让用户使用起来更方便,且无需维护和购买任何发电设备。云计算来到网格计算阶段,网格计算研究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低性能的计算机来处理,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攻克大问题。

三 基于云计算平台虚拟化实验室的方案设计

1.接入

用两台物理服务器作为接入访问服务器,互为双网关备份,如果其中一台出现故障,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另一台接入访问服务器连接云桌面。

2.云桌面

在数台高性能物理服务器分别安装虚拟化平台软件,每台服务器启动一个或多个桌面池,内含数个虚拟桌面。另用一台服务器安装实验应用服务器,作为实验包下发平台。

3.用户接入

管理员在虚拟访问上创建上百个用户,通过接入控制器可以将数百个虚拟桌面给同样多的用户。用户使用不同的云桌面客户端连接到对应的桌面虚拟机中,进行正常的培训、学习。接入控制器则按需决定使用私有云还是公有云中的资源。

四 结束语

云计算的出现表明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乃至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云计算辅助教学的时代,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灵活自主地进行学习、交流、协作,学校可以以较小的教学成本为学生提供优良的教学实训环境。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愿景令人瞩目。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必须紧跟高新技术的发展潮流,根据学校实际灵活应用云计算技术,使云计算技术在教育领域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云计算物联网培训范文

[关键词] 云计算环境;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B

前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立足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企业发展也在不断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地改变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人们的经济生活也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变。云计算的诞生与显著发展逐渐改变了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与企业会计发展。云计算为企业会计发展与信息发展提供了优秀的平台,同时,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云计算的发展与拓展,只有明确云计算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特征与特点,才能掌握要领正确应对云计算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一、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特点

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呈现出一定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是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进行分析的前提,只有明确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一)以信息技术为引领

云计算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是立足于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换言之,正是信息社会诞生了云计算的会计信息化发展模式。总的来说,在云计算环境下,会计信息化发展较为显著的仍然是大企业;中小企业基于各方面的原因,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并不具有较大优势。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其会计信息化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作为其发展的引擎。首先,云计算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云计算在其产生之初就具有大数据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说,云计算是在大数据环境下,基于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复合作用,逐渐得以显现并实现发展规模与速度。其次,云计算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密不可分。云计算在客观上实现了人们搜索数据与整合数据的能力,尤其是提高了人们对数据的应用能力,会计信息化也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也是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必须正确对待信息技术与会计信息的关系,只有真正实现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二者应当是亦步亦趋的关系。

(二)以大数据分析与整合为中心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云计算是在大数据分析与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上人们必须通过面对面交易才能实现的买卖行为。尤其是随着互联网购物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多数企业都发展出线下与线上两个平台。云计算实际上正是立足在线上交易平台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的,任何企业的产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都不仅仅是一种销售平台,都有一定的线上销售渠道。基于线上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展,使得企业会计必须基于线上销售渠道的整合与发展才能实现其会计信息化。这是会计信息化主要的应用方面。同时,云计算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还指线上销售渠道的市场竞争者必须要清晰竞争对手的销售情况,这就要求其不仅要知悉自己的销售与预销售数据,还要从对手的相关数据上来预测该产品的市场竞争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只有真正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同时必须指出,企业会计无论是整合或分析任何市场数据,实际上都是在预测该产品的市场发展趋势的目的下进行的,这是会计信息化必须明确的目标之一。

(三)以信息安全为总抓手

信息社会下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这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不例外,任何情况下必须以辩证的态度来对待企业信息化的信息安全问题。这是因为:其一、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弥散为信息泄露带来隐患。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具有一些数据泄露的典型特征,必须明确云计算环境下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才能正确认识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往往来说,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都会牵涉到这个企业最为核心的企业秘密,只有确保企业的会计信息不被泄露才能真正为企业的数据与信息安全打下坚实基础。其二、数据的传播范围与传播速度在客观上为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安全隐患。云计算环境下,企业的会计信息发展是以大数据来运作的,也是以大数据来体现会计发展质量的。应当明确云计算环境下,数据传播范围的极广性与传播速度的极快性,这些都是企业会计信息安全隐患之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云计算环境下的中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当然要以信息安全为第一位,只有企业能够保证其会计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正确运用云计算来提升其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质量与水平。

二、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分析中小企业云计算环境下会计信息化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才能真正起到促进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效果,这是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必然要求。目前来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与会计信息化的要求不符、政府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

(一)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低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当前我国的大企业基本都实现了会计信息化的阶段性目标,这是因为大企业客观上所具有的资金充足、技术过硬、企业会计人员素质高等优势所决定的。云计算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对中小企业提出了综合的要求。目前来看,中小企业在应对会计信息化方面的能力与准备工作都做的不到位。一方面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必须以企业的一定的资金运转为前提,中小企业基于其客观现实,其资金并不如大企业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小企业在应对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不能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企业会计信息化经验不足,这是因为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一直都是其发展的软肋,很多时候,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将发展的中心放在了提升产品质量与产品技术含量上面,导致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滞后性。如企业领导者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不重视与忽视,以及企业在资金安排上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投入过低等,这些在客观上都导致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滞后,这些滞后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其在云计算环境下会计信息化抗风险能力较低的现实困境。

(二)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与会计信息化的要求不符

不得不指出,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往往比较弱。在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其与会计信息化接轨的局面。首先,会计信息化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会计信息化不仅要求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比较丰富,还要求具有丰富的会计从业经验。中小企业建立与发展的实间比较短,很多时候其会计人员的从业经验不足,就导致了其会计应用能力较低的现实。其次,会计信息化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要具有相当的市场前沿意识。可以说,信息社会把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信息社会之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求会计信息人员必须具有敏锐的市场前沿意识,任何会计分析结果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都是为企业会计决策服务的,所以,会计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显然要更加严格。最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能有效应对市场变化的复杂趋势。市场竞争是瞬息万变的,尤其是在云计算环境下,会计人员面临的市场情势更加复杂,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缺乏有效的会计训练,客观上导致了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不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数据环境,这些都是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会计人员素质问题。

(三)政府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

市场经济条件下,鉴于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如市场的盲目性、自发性等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市场经济的无序发展,这时候需要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对市场经济进行调节,以缓解市场经济的弊端带来的不利经济后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中,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显然是不够的。其一、各地基本没有出台与促进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相关的政策。毋庸置疑,云计算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需要相应的政策扶持才能真正起到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效果。尤其是中小企业自身具有一定的弊端,只有正视中小企业存在的弊端才能正确扶持其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其二、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条件。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效的政策扶持环境与条件,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已经面临着一些不利的因素,但是这些不利因素显然没能引起政府的重视,导致政府在扶持其相关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不利条件,没有综合衡量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与不利环境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的主要原因。

三、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对策

针对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以提升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能力:增强企业综合抗风险能力,切实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政府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扶持力度。

(一)增强企业综合抗风险能力

一个中小企业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实现其会计信息化越来越取决于其抗风险能力的高低。一个具有良好抗风险能力的中小企业一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其会计信息化的目标,一个具有较低抗风险能力的中小企业则很难实现其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总的来说,抗风险能力较低是当今中小企业的主要通病。欲增强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必须综合提高中小企业各个方面的能力,包括企业管理、企业决策、企业规划、企业员工培训等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其他环节的重要基础,也是其他环节的前提。在企业管理方面,企业领导人必须具有科学管理的意识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只有企业领导人能够更清晰地认知市场存在的真实风险,才能带领企业积极应对市场风险。企业的决策要实行综合分析的策略,当然综合分析策略的实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做到企业的科学决策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与企业管理规律。企业规划是在对企业战略进行相应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企业要想取得市场领先地位就必须对其战略布局进行科学调整。而员工培训则是企业质的提高的关键,只有企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谨慎干练的员工队伍,才能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

(二)切实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前已述及,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会计信息化的中坚力量,只有把会计信息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上去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目的。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企业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会计人员实行定期培训与定期考核的任务。换言之,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想真正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就必须对其进行培训,包括信息技术的培训、会计技能的培训以及会计信息理论的培训,定期更新会计人员的相关知识储备,使其紧跟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定期考核是建立在对其业务的掌握程度上进行的,企业对会计人员实行定期考核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创造性。第二,要合理设置培训内容。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要求合理、科学的设计培训内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会计培训能够适宜中小企业会计的迅速发展,达到相应的培训效果,真正起到支持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作用。

(三)政府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扶持力度

当前,政府对于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支持力度不够是其发展的重要瓶颈,政府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支持力度就必须做到:第一,真正理解中小企业在云计算环境下实施会计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成立相应的调查组,尤其是需要拥有企业管理与会计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对当地的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在真实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过程提供有益的指导。第二,政府提高政策扶持的针对性。在多数情况下,政府虽然下达了扶持文件,但往往不能真正起到扶持企业发展的作用,这是前中国对于企业扶持的短板所在。只有政府能够真正明确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才能切实增强对其政策扶持的精准度,这是政府扶持政策的必要出发点与落脚点。第三,政府在必要的时候应当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人力与物力扶持措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当地经济具有带动作用,与经济整体发展密不可分。只有中小企业能够健康发展了,其对当地的就业以及经济发展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有必要提供相应的人力与物力扶持,达到真正扶持企业发展的目的,切实实现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王文洁.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探析[J].当代经济,2015(28)

第5篇:云计算物联网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思考分析

1前言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物联网通过多种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的信息化管理中,因此很多人认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会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将会是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物联网技术可促进一定的经济效益,并且还能在技术上促进经济的复苏,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应根据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积极思考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模式及目标,以培养出社会实用型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关于物联网及技术

2.1物联网(IOT)1)定义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KevinAsh-ton教授首次提出。IOT具有以下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而进行延伸和扩展,形成一种新型的网络系统,也就是说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第二,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网络,其用户端可进入到一切物品与物品之间,从而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交换,以通过网络对物品进行识别、跟踪和管理等。物联网既是互联网延伸和扩展,也是互联网更加智能化的应用和发展。2)特征①多种多样的数据采集端:涉及范围广,包括手机、电脑、家电、铁路、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②无处不在的传输网络:物联网将各种各样的数据采集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连接,从而实现对物体外部各种信息的即时采集,采集完成后转化为网络可用的数据,然后传输到网络数据中心,以便进行分析、应用;③智能化的后台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中心通过一些技术如云计算等实现对大量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对话。2.2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一种通过多种传感器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仪器等,将物品与互联网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信息的交换和交流,进而对物品进行识别、感知、跟踪及管理的网络技术。其中,RFID、传感网、M2M、两化融合为物联网的四大支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体系构架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三层,感知层是物联网技术核心构架能力,主要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功能;网络层是物联网技术中产业化能力最强、最成熟,也是最标准的部分,主要以3G、4G通信网络为基础设施;应用层提供各种各样的应用,通过与行业信息需求相结合,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3关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分析

2008年,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油气管和供水系统等各个行业中。2010年,各大高校开始设置物联网专业,目前已有100多所高校院系设置了物联网工程、智能电网和传感信息工程等与物联网相关的专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将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中,物联网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会越来越好,下面主要来分析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分析。3.1物联网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1)物联网专业的相关技术①射频识别技术:通过视频通信采集数据,从而自动识别目标;②网络和通信技术:包括3G、4G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等,以实现信息的远程传输;③传感器与传感节点技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从而实现传感器的智能化.2)物联网企业的岗位需求主要包括以下五类:①材料工程:包括对新材料、新产品或设备、新工艺进行开发,对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性能检测等进行分析,以及对材料的改进、加工等;②电子、电路工程:包括电子元器件和物联网电子产品相关电路的辅助设计、生产工艺、测试和管理维护等;③物联网工程:主要从事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及行业,包括通信架构、无线传感器等的设计、开发、制造、测试和维修等;④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包括电力、电气等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以及技术支持等;⑤网络通信工程:包括3G、4G移动通信、无线通信、有限网络通信等技术的服务等。3.2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设置及对毕业生的要求1)高职院校物联网的专业设置根据调查显示,物联网企业在物联网产品以及设备的生产、测试、销售以及管理等岗位的需求较多。物联网技术专业并不是一种专业技术,而是由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综合技术,也是由多种计算机和电子技术交叉结合而成的复杂技术。因此,高职院系在进行物联网专业的课程设置之前,首先应明确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及性质,从而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在进行设置时,应覆盖物联网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能力课程等,即既要掌握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中的各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各种关键技术及支撑技术的专业技能。2)高职院校对物联网专业毕业生的要求高职院校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出各行业的市场需要型、实用型人才,对于物联网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求其具备物联网行业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练、高超的物联网相关行业的产品生产、技术服务、维护维修、产品推广、系统设计、施工、调试等工作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时,应采取以理论知识为导向,实训实践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物联网技术专业是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仅仅学好理论知识还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所以高职院校不仅要求学生理论知识过硬,还要以理论知识为导向进行实训实践的检验,例如:每学完一项技术的理论知识,及时去实训实验室进行实践训练,如物联网设备的安装、测试以及检修;一些感知元件的辅助设计、生产工作流程等;物联网应用软件的编写、测试以及维护和管理等实践操作,电子工艺、PCB实训、电子产品制作实训等实训。此外,学校还应积极与校外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开辟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多渠道,定期安排学生进行岗前实习。这样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工作能力,从而达到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目标。

4结束语

物联网技术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家电、手机、铁路、桥梁、激光扫描和GPS等。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明确物联网技术的概念、涵盖技术、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等,从而思考院校对该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最后通过科学、具体的实际措施逐步实现培养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标准。

参考文献:

[1]李太华.基于EPON技术的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路径初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9).

[2]刘颖.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6).

[3]董宁宁,滕燕,陈永俊.探究物联网发展困境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6(9).

[4]郭广明.浅谈云计算技术在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6(9).

第6篇:云计算物联网培训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

1.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是以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交叉共同构成的相对较新的专业。2001年1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增设了网络工程专业。随后,近300所本科院校相继开设该专业。受到各自高校办学条件的影响,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差异较大,比如通信工程背景较强的学校以通信系统为主要方向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背景较强的学校以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和开发为主要方向培养学生。然而,地方本科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本身底子薄,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有差异,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的问题。由于计算机网络设备硬件更新较快,教学实践环节经验不足,难以适应企业需求。课程方向设置较落后,导致专业培养特色和优势不够明显,毕业生对实践工程能力相对较弱。特别对于专业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无法较好地提高,难以达到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迭代更新,低端网络维护和网络管理类人才市场萎缩较大,传统的以网络管理和维护为主的毕业生出现就业难,但用人单位又难以招聘合适的人才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给网络工程专I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定位,“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亟需在专业方向发展和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重大的改革创新,探索一条符合地方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应用型地方院校攀枝花学院为例,以面向企业需求,融合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网络技术,对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进行改革,从而探索网络工程专业方向发展的新型培养模式。

2.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攀枝花学院于2007年开设网络工程专业,本专业着力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网络系统工程软硬件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本专业的前沿技术,培养具有良好的网络应用系统研发能力、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和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与安全保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网络工程师。学院以“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理念,重点培养如下三大类的网络高级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网络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网络系统集成和维护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师。

我校的网络工程专业采用偏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的培养模式。迄今已毕业5届共计260余名本科生,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良好。通过对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反馈和跟踪统计,当前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如下五个领域:网络系统工程集成和实施、面向网络或Web应用的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系统管理维护和安全保障、嵌入式物联网系统应用和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但由于近年的网络应用开发人才社会需求量大,毕业生以网络应用开发岗位工作比例较大,然而网络工程的本身专业优势并未较好地在学生就业方面体现。

根据中国调研网的最新调查,传统的网络系统管理维护、网络系统工程集成和实施需求近年有下降趋势,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平台运维工程师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适应社会市场的变化,高校对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需要对其进行内涵扩展,紧跟社会市场的新需求,挖掘更多的与网络工程相关的企业岗位,提升专业就业品质。

我校的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知识和能力体系主要以如下6种能力为主:网络应用系统研发能力,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能力,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网络设备研究与设计能力和网络协议分析设计与实现能力。在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要满足6种毕业生具备的能力,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开设课程多而全,学生学习方向不明确,网络工程的专业特色依然不明显。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建设是培养优秀的网络工程毕业生的关键。

从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来分析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和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由于学校网络实验设备的陈旧和综合网络设备管理维护教学案例较少,主要以仿真实验环境上完成很多网络课程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在真实网络环境下存在的问题无法适应,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比如课程“网络性能评估与测试”是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络产品开发等岗位的必备基础,然而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环节,学生修完该课程,对实际的网络性能依然无法独立评估和测试,原本对网络技术兴趣浓厚的学生也不得不转向网络软件开发方向。3融合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

我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坚实的网络基础知识,然而网络应用系统研发能力方面的课程,主要以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培养为主,显得有一些粗糙,项目化教学模式难以实施。为了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该方面的人才需求,将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修改,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充分结合融入到网络工程专业中,拓展专业内涵。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是国家规划重点发展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智能商务和移动支付催生了电子商务飞速发展,预计2016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将达到5300亿元,移动互联网开发和云计算平台运维人才需求井喷,但目前实用性和针对陛强的人才培养较少,其数量和质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随着产业的高速发展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网络平台建设是这些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必备知识,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不能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部署以及企业人才需求。把握好IT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动向,融合移动互联网将网络工程专业方向发展多样化,改革课程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3.1专业层次结构优化

攀枝花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依托计算机专业实训中心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和教研室,具有较好的教学师资和教学资源基础。对适应新形势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我校2014级网络工程培养计划实行修订,实行”1+2+1培养”模式:第一年为公共基础教学课程,与计算机其他专业保持一致,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第两年和第三年,根据专业特色,将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相关课程融入到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按照行业技术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设立了“网络管理维护与运维”、“云平台运维”、“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四个特色方向。第四年为“校企联合”实践教学环节,针对学生所学方向到企业对应岗位去实践,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目的实际上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毕业后具有胜任所选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网络工程专业的整个教学体系就是围绕着学生所需要的能力进行设置的。下面以专业方向能力鱼骨图展示课程设置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向发展。其中,云平台运维和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应用方向为两个新发展方向,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

图1中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一般开设在第二到四学期、经过职业生涯课程的引导,学生集中在第四学期进行选方向和有针对性的选修专业方向课程。目前虽然有部分高校已经有了物联网技术本科专业和云计算技术专科专业,但缺乏扎实的底层网络技术支持,学生难以胜任软硬件结合的底层研发工作。图J的专业课程设置有效地迎合了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在网络工程专业的应用,将网络技术平台和“互联网+”有机结合,既注重学生基础专业素质的培养,又拓展专业应用方向,有机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多样化培养网络工程技能人才。

3.2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学校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是网络工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攀枝花学院网络工程专业本身的特点,网络工程专业教研室坚持“以工程应用为基础,优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原则,采取“校内实践+校外实习”、“校企联合实验项目”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开展对学生实践工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第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科竞赛,校内校外联合实验项目指导的团队活动等实践环节;校外顶岗实习。第三,认证项目实践活动。

(1)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表1为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和工程能力。按照行业技术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表1将课程群和实践教学活动结合,学生选发展方向时,有意识地选修对应课程群和参与对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根据网络工程以及专业方向体系的层次划分,从网络工程应用层案例,网络层案例以及开发层案例出发设计对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内容,最后通过对实际项目采用为期一周或两周的分析学习课程实践项目,达到项目设计规划能力提升的目的。

(2)联合实验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在学院的领导下成立了网络安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团队,有专业的实战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带领,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开展一系列与网络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工程项目开发。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加强产学研合作,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学院多方联系与国内知名通信企业r比如,中软国际、中兴通讯等j共建网络工程实训项目库,如视频点播系统的网络规划与部署、某某企业Web服务器升级与维护、基于Wi-Fi信号的手机室内定位系统等网络工程建设项目。

(3)网络工程师认证项目提升实践能力

我校的网络工程专业与思科、华为、H3C等具有认证资格的公司合作进行网络工程师认证项目,采用从各认证公司的实际研发项目中提炼出部分适合教学和考核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工程化”的模拟实战演练。指导学生报考网络工程师认证,@取认证证书,提升网络工程实践活动能力,毕业时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络工程师。

第7篇:云计算物联网培训范文

关键词: 云计算 网格计算 信息技术 学前教育

计算机网络已经逐渐成为儿童学习和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学前儿童家长教养知识的获取,教养经验的分享,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越来越多地依托于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远远少于素质教育和其他教育领域,因而学前教育的信息化技术水平远低于各类各级教育领域,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而云计算因其具备低成本、高性能和超强计算能力、超大存储容量等优点,为经费紧张的学前教育提供一个迅速发展的机会。

自从2006年亚马逊推出“弹性计算云服务”开始,IBM、微软、雅虎、谷歌、Sun、EMC等IT巨头纷纷投入云计算开发中,云计算的应用迅速发展。Gartner预测,到2012年八成财富1000强的企业将付费使用云计算服务,而三成企业将为云计算基础结构服务付费;信息技术咨询公司IDC预计,到2013年云计算服务业务将占整个IT开支增长幅度的近三分之一。究竟什么是云计算呢?

1.云计算的定义

在介绍云计算概念之前必须先介绍网格技术,它是云计算模型的前身。网格计算的发展已有十几年历史,网格计算的出现最初是为了解决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它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共享优势,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织起来,将大型任务拆分为许多个小型任务在不同计算机上并行运行,参与其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就是一个节点,而整个计算是由成千上万个节点组成的一张网格进行的,该计算方式就叫做网格计算。由于网格计算缺少商业化的实现,其计算能力设备开销、资源闲置等问题使得它难以大规模应用。

云计算是指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运行在本地计算机(或手机等终端设备),而是运行在互联网上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中;大型的计算也不运行在本地计算机(或手机等终端设备),而是运行在互联网上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在本地计算机(或手机等终端设备),而是保存在互联网上的数据中心。因此,云计算是由互联网上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组成的一种共享可配置计算资源池(这些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数据存储、应用程序和软件服务),用户通过网络按需获取服务的业务模式。

2.云计算的优势

2.1更低成本的硬件支出

2.1.1普通用户支出:由于大量应用程序在云中而不是在台式机上运行,硬件并不需要传统电脑所要求具备的处理能力和硬盘空间。因此,用户的硬件可以用低价的,较小的硬盘、内存和低端处理器的电脑,(原有电脑使用时间将延长)也可以是手机等其他终端设备。

2.1.2服务器支出:加入云计算后,各学校无需购买昂贵的服务器,把任务交给云服务商,只需按实际使用情况付费。

2.2更低成本的软件支出

用户无需单独购买软件,只有发生需求时访问云中的应用程序,用户也不必关心软件版本和升级的问题,应用程序的升级在云中进行。

2.3更低成本的人力支出

由于网络上病毒的流行和黑客的活动猖獗,学校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受到挑战,学校受到网络安全的也越来越多,在信息安全上的投入人力物力也不断增加。学校使用云计算服务,将数据存储在云端,由云服务商提供专业、高效和安全的数据存储服务,学校无需聘用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维护服务器。

2.4更高的性能和无限的计算能力。

在云计算中计算机的启动和运行速度将会更快,因为他们只需将少量的程序和进程加载到内存中。在云计算中不仅局限于一台单独电脑为你服务,我们可以利用众多计算机和服务器的计算能力,甚至能执行超级计算任务。

2.5超大的存储容量。

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有限的存储空间与云中可以使用的几百PB(100万千兆字节)容量相比,它们简直微不足道。

2.6数据更安全

云计算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终端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和病毒入侵等麻烦。通过云后端专业的管理、可靠的储存技术和严格的权限策略,使用户可以放心地使用云计算的服务。云中的数据是自动复制的,即使你的计算机崩溃了,数据仍在云里,仍然可以访问,即使其中一个数据中心出现故障,在异地的数据备份中心仍可提供服务。

2.7使用更节能

众多学校加入云计算后,用户无需购买和开启服务器,而这些服务器原来不管有没有服务请求时都是处于开机状态,现在只需把任务交给云端处理即可,用户只有在使用时打开个人电脑或手机,能耗降到最低。而云端可根据企业内所有服务请求的需要,适时开启和关闭一些服务器,做到有效节能。

3.目前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发展现状

3.1学前儿童接触计算机网络的机会增多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各种信息技术设备:智能玩具、电子书、数码相机、摄像机、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移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等。为学前儿童提供的信息化学习资源日益丰富,如各种面向学前儿童的动画片、教育软件等。与学前儿童为主要受众的学前教育主题网站也与日俱增。总之,学前儿童接触信息技术近年来总的趋势是,儿童接触信息技术的起始年龄提前了,每天所花时间也较之前显著增加了。对于学前儿童接触信息技术,家长表现出审慎乐观的态度。大多数家长鼓励学前儿童适度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认为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对儿童的认知及社会性发展利大于弊。

3.2家长借助计算机网络获取教养知识的机会增多

越来越多的家长借助计算机网络获取教养知识,分享教养经验。近年来,涉及早期教养的各种论坛、博客十分红火,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家长教育的重要途径。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络也越来越多地借助计算机网络,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家园联系网页、育儿论坛、班级博客和信箱等,这些方式从实质上提高了家园联系的效率。

3.3幼儿园计算机网络普及水平不断提高

从学前教育机构计算机网络应用的状况看,近年来幼儿园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加,园长对幼儿园应用计算机网络普遍持赞同态度,幼儿园的计算机管理日趋规范。幼儿园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更有意愿借助计算机。教师在利用各类网络教育资源方面,能力较以往有较大提升。

3.4幼儿园计算机网络存在不足

幼儿园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方面滞后于学前儿童家庭。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相比,幼儿园的计算机网络建设水平较低。这种滞后性集中表现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及软件建设投入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整体不高,能够获得的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培训和支持十分缺乏。

4.云计算的学前教育中应用展望

4.1提供教师教资培训平台(视频教学)

学前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开展较少,即使有一些培训也课时有限,许多课程无法展开,培训项目太少。如果将师资培训的经费拿出一部分用于教学视频的录制,将教学视频系列化,课程体系做到更完善,放在云端供学前教育教师在家中或学校学习,则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4.2提供教师教研活动交流平台

全市幼儿教育教师交流每年组织一次活动,一般2-3天,交流时间较短。如果在云端开展相关专业相关主题的讨论,将教研交流活动做到日常化,则可给志同道合的老师开展专业项目合作开发提供一个平台。

4.3提供学校与学生家长互动平台

通过在云端为每个学校建立统一的网站平台,每个班建立一个主页空间,可提供学生活动的照片及每天班级学生的重要活动记录;为每名学生家长设立一个账户,用该账号登录,可看到自己孩子未来一周的食谱,班主任自己的留言等,家长也可用该系统对学校、班主任提出自己的想法;也可在相关栏目了解一些育儿经验,与其他家长共同交流,探讨一些有兴趣的话题。

4.4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幼儿的展示欲望较强,有了云计算平台,可以将幼儿的表演放到云服务器上,给自己家长和同班同学的家长欣赏,特别是对幼儿的表扬鼓励,会更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4.5提供精品课程建设平台

精品课程在高校专业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在学前教育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中不妨也采用这一办法,对各幼儿园评级、升格都要求有若干市级、省级、部级精品课程;而这些有特色的精品课程都放在云服务器,各幼儿园教师均可下载借鉴,以提升本园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文乾.浅析云计算的安全策略.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

[2]张叶红.数字图书馆云计算安全架构及其管理策略.图书馆学研究,2010,11.

[3]王李跟.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应用初探.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4.

第8篇:云计算物联网培训范文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 科教兴农 “三农”问题 模式

科教兴农,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农村的科技实力及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上来,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国务院自2004-2013年连续十年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迫在眉睫的任务。科教兴农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研究意义及目的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科教兴农的重要手段,已得到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认可。201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鼓励涉农行业兴办职业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农村后备劳动力都掌握一门技能。

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支持必将极大地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在科教兴农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同时国家开放大学的建立也标志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由此可能带来的现代远程教育在科教兴农领域的纵深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科技型新农业、培育高素质新农民的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三农”成为摆在开放大学面前的历史的责任和机遇。但是目前的国内外关于“科教兴农”的研究更多的局限在高等院校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以及农业生产信息化等方面,忽视了远程教育这一教育类型在科教兴农战略中所扮演的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学界尚未将“现代远程教育”和“科教兴农”两者进行有机跨界融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电大教育为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服务研究”探讨了如何在“网络教育平台条件下, 充分发挥远程和开放办学的优势, 为农村城镇开展各类培训和教育服务”,但研究内容更多集中于论述了电大面向农村城镇办学系统优势。从现代远程教育视角来实现科教兴农战略,跳出这两个领域单独研究的瓶颈,将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和技术综合运用到农村、农业、农民,进而总结一套完整可行的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二、构建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虽然三者的侧重点不同,却是关于居住区域、从事行业和从业者三位一体的问题,须以系统化的思维综合考虑这三个问题。科教兴农战略强调科技和教育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而现代远程教育在这三个领域都有用武之地,并且具有系统整合的优势。基于现代远程教育在科教兴农战略中的应用领域分析,探索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包括农民终身教育系统、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农村科教信息管理系统。

(一)农民终身教育系统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提高职业素质问题。但目前的情况是,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往往选择进城打工,留守农村的从业者多是妇女和老人。所以对农民的职业教育还是要先从农民的教育需求分析入手,遵循现代农民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首先,每个农民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规划是不同的,有人希望到大城市打工,有人希望就近的小城镇做个体经营者,其中还会涌现出乡镇企业的创业者;即便是选择留在家乡务农,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也成为发展趋势,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经营。因此农民职业培训呈现出多元化诉求,必须考虑农民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的问题,让进城的农民有一技之长得以扎根发展,让留守的农民也有成长的空间,他们既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也可以向农村管理岗位发展。另一方面,农民的教育也应让留守的妇女、老人、儿童拥有良好的农村休闲娱乐教育平台,既使留守者安居乐业,又免除外出者的后顾之忧。现代远程教育所倡导的开放、公平、职业和终身教育理念契合当代农民教育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特点,实现的农民教育目标是打通农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农业职业教育与非农职业教育,建立初、中、高一体的农民成长立交桥。

建立多元的、立体化的农民终身教育系统,包括以“绿色证书”为基础的新型农民职业培训。以大学生村官培养与基层干部进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管理干部培训,以“学分银行”为机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以及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农民娱乐互动平台,方便农民打工者与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休闲娱乐教育、沟通互动。农民终身教育系统专注农民职业教育,建立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沟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与非农职业教育,以“学分银行”为基础建立农民成长立交桥,保证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

(二)农业技术推广系统

在高校服务“三农”的过程中,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更多承担的是农业科技研发的职能,农业职业院校则主要负责推广应用型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二者都相对封闭,造成农业科研活动“学院化”的倾向,游离农业生产实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实用性差;农村职业学校处在农业科研与实际应用链条的中间层次,农村职业学校总体办学模式封闭,向上缺乏农业技术更新的先进性,向下则服务功能单一缺乏针对性。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主体多元化,还有其他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包括农民协会和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和龙头企业,以及各类与“三农”有关的社会团体和网络资源,多样的教育机构和培训资源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但也出现发展的瓶颈。这些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主体隶属于很多部门,横向部门间统筹协调不足,纵向体系不完善,导致资源分散使用,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集约效益。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农业部直属的覆盖全国的农村远距离中等职业学校,应用广播、电视、卫星网络、互联网络等教育技术和媒体向全国农业系统干部、基层农技人员、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开展远程培训。经过多年的发展,远距离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近亿次,为广大农村培养了大批管理和技术人才。事实证明,像农广校这样以远程教育在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具有贴近农民以及成本低、范围广的显著优势,其他各种农业教育机构也都开始通过网站拓展远程教学。

远程教育在农业科技推广中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联盟。整合农业技术教育资源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还可以借助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网络技术,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市场信息的扩散,让农民生产有目标,种养有技术,销售有出路,并可随时请教农技推广员解决生产难题。建立远程高校农业科技研发团队共享最近的农业科技信息,利用公用的网上平台整合农业技术教育资源,依靠虚拟 “农业专家大院”实现专家远程答疑指导,搭建虚拟“农业技术市场”实现农村科技供需双方互选。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建立统一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实现信息、资源以及专家智慧的共享,并获得及时快捷、高效广泛的沟通与互动。

(三)农村科教信息管理系统

如果政府对涉农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的整合更多地体现在行政管理上,那么远程教育对于涉农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的整合则更多的体现在农业科教信息管理上。我国农村教育信息网络不健全、IT基础设备不完备、农民信息技术操作水平有限、各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制约了远程教育在科教兴农领域作用的发挥。新的远程教育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教育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移动学习技术,将为农业科教信息管理提供实际解决方案。远程教育中的云计算是云计算技术在远程教育领域的迁移,也是未来远程教育的基础架构。云计算的应用能够实现“把力量联合起来,给其中的每一个成员使用”,是先进教育资源对相对落后的农村教育的反哺。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管理系统不再需求高性能服务器,而是用各地的普通的服务器组成云服务器提供高性能的服务。用户既不用具备高性能的计算机硬件,也不必安装复杂的应用软件,通过远程云教育管理服务即可获得当地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以及各类资源,从而降低了客户端的设备要求和使用成本。另一方面,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科教信息化管理水平,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物物相联”,实现农村教育资源和科教人员的信息化管理。移动学习技术是全新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农村学习者不再受学习场所的局限,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教学信息或者定制接收短信息,满足生产和学习相结合的需求,是广播模式、电视模式和网络模式的补充。在现代远程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落地的基础。利用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移动学习技术等先进的远程教育技术建立农村科教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性框架。农村教育物联网系统实现农村教育资源的“物物相连”,并建立云计算教育资源管理系统获得资源的统一配置能力。农村远程教育机构学生即使不拥有资源甚至不知道资源在哪里,也能够很方便地使用自己所需的资源,降低了农村远程教育的成本,提升了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的整体水平。同时,开发出简便易用、界面友好的农民信息技术操作系统,提供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模式,并对农民信息技术开展培训,培养其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三、相关建议

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有利于科技和教育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具有在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组织上的先进性和系统性优势。从教育理念的发展来看,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进入开放大学建设的新阶段,强调教育公平和终身教育的办学定位,对于解决“城乡教育公平”和“农民终身教育”问题提供了具体的路径;从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学习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而且具有成本低廉、覆盖面广的优点,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从教育组织的结构来看,我国远程教育系统遍布乡镇的最基层,庞大的系统优势便于教育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工作。但是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筹建的历史性机遇以及先进的教育技术,同时建立起配套运行机制,具体建议如下:

(一)统筹规划

构建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是农业、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之间有机结合的系统,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仅仅依靠远程教育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系统性框架的建设与整合。

(二)把握历史机遇

国家开放大学的筹建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开放大学所倡导教育的开放与公平、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融通,终身学习和基于“学分银行”的成长立交桥等先进远程教育理念,是构建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的理论基础;开放大学倡导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远程教育技术构建农村远程教育模式的基础性框架。因此,把握住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占领新兴教育技术的制高点,才能保证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的先进性以及不断发展的能力。

(三)机制保证

现代远程教育视角下的科教兴农模式的成功离不开相应的配套运行机制,包括一系列运行、保障和激励机制,保证科教兴农模式的顺利运行及其实效性:建立农民职业准入机制,农村干部培训机制,农村大学生留人机制;建立农村科技供需双方的互选机制;建立利益共享的回报机制;采取典型示范带动机制;实行集约化联动服务机制;实施一体化运作机制;建立保障和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 1号),2012-12-31.

[2]张存库.电大教育为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服务研究[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3(6).

第9篇:云计算物联网培训范文

SDN/NFV

加速开源和标准化进程

云解决方案要求实现基础设施共享,以低成本、高效率快速部署服务。英特尔倡导的“软件定义基础设施”的概念,针对数据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进行软硬件解耦,使其功能软件化,能够迁移到通用的硬件平台上执行,以代替原本高成本且封]的专用平台。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17中国SDN/NFV大会”上,英特尔作为这一领域的技术领先者及积极倡导者,其SDN/NFV解决方案的标准化和商用化、云就绪网络的构建和推进等话题再次引发关注。

“计算、网络、存储通常是网络基础架构中人们关注的焦点。网络目前是转型过程的瓶颈,而计算和网络是不可割裂讨论的两部分。从英特尔的角度看,网络的核心是连接,当企业需要满足连接又需要计算力的时候,英特尔架构将是最好的选择。”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事业部网络平台部市场资深总监Lynn Comp表示。基于英特尔架构的NFV和SDN解决方案,通过虚拟化网络负载取代了专有的固定功能装置,通过面向开放式标准实现网络的敏捷性和效率,基础架构的灵活性能够满足运营商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作为NFV底层技术的推动者,英特尔通过提供标准性能测试,推动互通测试的兼容,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进行互联互通测试,致力于为合作伙伴降低集成成本,推动NFV标准化。而在推动SDN大规模商用和标准化方面,英特尔通过通用的信息调制解调器将底层的硬件能力上传到上层编排器。为支持开源组织而提供统一的输入,为各组织之间的整合提供前期基础。

英特尔Network Builders 推动产业链网络重构

在加速网络变革方面,除开源和标准化进程外,英特尔创建的Network Builders计划,旨在连接产业链供应商、电信运营商和终端用户,为生态系统内的社区成员提供培训,让产业链了解网络转型引入新技术的要求和能力,以及云化网络转型的需求。“和整个生态系统产业链合作以推动云化的能力,将转型引入到网络这一侧,重点是端到端层面。” Lynn Comp表示,“而Network Builders计划所做的事,主要包括培训、开源,以及将云化的特性引入到产业链中,加速云化网络转型的技术创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