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范文

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精选(九篇)

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

第1篇: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范文

【关键词】艺术风格;自然朴素;醇厚有味

陶诗的艺术风格以自然朴素著称。他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稍加点染勾画,便呈现出深远无涯的意境和疏淡自然的情趣,质朴无华而又诗意盎然。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他把农业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颂在劳动生活中包含着美的意趣,这同样是深刻的发现。他的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比较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以至在感觉上并不明显。下面我就浅谈一下陶渊明诗歌的自然朴素风格。

一、 自然的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感情流露舒缓自如,发源于真,归乎自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非有意为之所能及。他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又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饮酒序》)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陶诗的节奏,舒缓而沉稳,给人以蔼如之感。

1、自然率真的个性

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例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之所以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中处处流露出平民生活的率真感情,是他亲自参加了劳动,坚决走上了躬耕自给的道路,这样他的思想就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他改变了剥削阶级鄙视劳动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也在与农民的共同劳动、平等交往的生活中,对农民产生了亲切的感情。

2、自然的感情流露

他能在实践中,在躬耕中体会真实的感受,写下的诗歌也当然是他感情的自然流露。如:《归园田居》其三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是一个从仕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而在农耕生活的描写背后,隐然含有农耕与为官两种生活的对比,以及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诗人除了流露出躬耕之喜外,还有描写了自己生活的艰辛和贫困。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夏日长报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诗作者历述自己从少年以来所遭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过着饥寒贫困的痛苦生活。多大改变现实的贫困生活,从而陶渊明也不无担忧之情。

3、自然的情景交融

以景抒怀,托物言志。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

如《归园田居》,在这首诗歌中陶渊明营造了一个幽静、自由、美好的乡村生活的情境,没有世俗的烦扰,只有“狗吠”和“鸡鸣”,从这个情境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体验到归田后的喜悦之情。如《饮酒》第八首中诗人以青松自喻,众草在寒冬均被冻死之际,青松却表现出格外挺拔。作者的思想感情同青松一样高洁,自然把情感渗透其中,物我交融,表现出和谐自然的风格。所以,陶诗中所描写的田园生活不只是写实,其中蕴含了诗人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襟怀气度,这也是陶诗虽然素淡却韵味悠长的奥秘所在。

二、朴素的风格

至高的美就是天地自然的本原,质朴无华,不烦绳削。“朴素”即未经雕琢饰染的自然之美。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陶渊明则开拓了以自然平淡朴素为美的天地。

1、朴素的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现方式

陶渊明的很多诗歌都是采用朴素的开门见山式,没有迂回的感觉,使读者直接能走进诗歌的意境中来,读来感觉自然、亲切。如《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中的“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蝉”这首诗开门见山的写了共游周家墓时的天气情况以及周边的环境。

2、朴素的白描手法

他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他的诗多采用朴素的白描手法,稍加点染勾画,便呈现出深远无涯的意境和疏淡自然的情趣。如“山涤馀霭,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写山村的早晨,晨雾渐渐消失,南风使新苗长上了翅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写邻居和自己一起谈史论文的情形,那种真率的交往令人羡慕。

3、朴素贴切的比喻

陶渊明的诗歌中,运用了很多的比喻,他经常在抒发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坚决的意志时,自喻为菊和青松。如:《和郭主簿其二》“芳菊开林耀,青松冠若列”又如“青松在东圆,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诗人除了自喻外,有些比喻也是很贴切的。如《杂诗十九》中的“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把人生比喻为陌上尘,叹息人生无常。

4、朴素的语言

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它语言的质朴关系很大。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色,要求尽可能采用近似“田家语”的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从而形成田园诗朴素自然的风格,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艺术效果。钟嵘《诗品》评价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典婉惬。”钟惺的《古诗归》也说:“其语言之妙,往往累言说不出处,数字回翔略尽。”都恰当地评价了陶诗的语言特色。?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极其朴素,毫无做作,好象是“从胸中自然流出”。

三、朴素、自然与深厚醇美的统一

关于陶渊明的艺术风格,苏轼有处评述,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即看似质朴而有清丽的文采,给人清瘦的感觉而有丰腴的内容。注5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青松在东园”, “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春秋多佳日”,都是明白如话。然而,平淡之中可见绮丽。

四、陶渊明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有成就的诗人,几乎无不受到他的艺术熏陶,以至后世的“拟陶”、“和陶”诗不下上千首。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大诗人,都表示过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赞美与仰慕。沈德潜《说诗啐语》云:“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王维)有其清腴,孟山人(孟浩然)有其闲?远,储太祝(储光羲)有其朴实,韦左司(韦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柳宗元)有其峻洁。”这说明,陶诗给了后代诗人多么丰富多采的艺术营养,他的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第2篇: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范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博会;景观设计;稻;道

Abstract:The design develop the culture of rice,by"Road of the rice" for subject, using the metaphoricaldesign technique and fusing the tradition and modern times. Divides the Changsha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6thofInternationalgarden &flowers exposition into the traditional rice cultural district of Huxiang , Yuan Longping hybrid ri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a , and the traditional ——modern infiltration area .It hasdesigned the attraction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oflandscape.

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hture; ChinaInternational garden &flowersexposition; Landscape of design; rice; Road

1引言

稻,水稻,禾本科植物,人类主要粮食作物;中国农业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稻作文化。道,道路和发展历程;道理道德,一种文化学术思想体系,一种精神与情操。稻之道,以水稻为物质载体的文化历程与情操。

[1]湖南及长沙自古至今稻作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国和世界的农业发展做出的重要的贡献。2005年湖南道县玉蟾岩(稻种)遗址的发现,证明湖南是世界最早的稻作起源地之一;在中国(封建)农业社会时期,湖南素有“湖广熟,天下足”、“鱼米之乡”的美称,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地,是中国传统稻作文明的核心区。始于北宋晚期,繁荣至民国的长沙米市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是湖湘地区发达稻作文明的表现;[2]当代长沙人袁隆平——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第二次绿色革命”发起者,成功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危机问题。

渊远的湖湘稻作文明彰显出优秀的湖湘精神。“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济民”是湖湘文化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世代湖湘人刻守的座右铭。湖湘地区无论作为古代稻作起源地、传统稻作文明核心区,还是当今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活工作地,这种开拓、发展、创新、奉献的行为就是湖湘精神。特别是当代袁隆平院士,从杂交水稻到超级稻的研究,历经40余年风里来雨里去的不懈探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年逾古稀的袁隆平仍壮心不已,坚持“科学没有止境,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稻谷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3] 袁隆平是新时期闪耀世界舞台的湖湘新星,袁隆平精神是湖湘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2景观规划设计

采用“隐喻”的设计手法,以最具鱼米之乡特色的水稻作为第六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长沙展园景观设计的切入点,讲叙湖湘水稻和稻作文化的发展历程,即水稻起源——传统稻作文明——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道县玉蟾岩(稻种)遗址、长沙米市、袁隆平杂交水稻等为题材,采用传统融揉现代的园林艺术手法,营造乡土特色鲜明的园博会长沙展园。

2.1 基址概况

长沙展园位于厦门中国国际园艺博览园江南园,江南园占地积约8.8ha,水网纵横,水街相依,水巷和街巷形成整个空间系统的骨架,风格各异的石桥飞跨溪上,水街两侧传统建筑鳞次栉比,再现江南水乡特色和古镇风韵。长沙展园地处江南园中部J-05地块,面积约4000m2,四面环水,地势平坦,具有较好的造园条件。

2.2 总体构思

文化造园是在小范围场地展示多场景内容的基本方法。文化即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包括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知能力,以及从形式上看是物质的东西,但透过物质形式能反映人们观念上的差异和变化的一切精神的物化产品[4]。因此,应将当地的文化通过浓缩、提炼和升华运用“摹写”的方式再现于场地之中。

长沙展园应秉承“和谐共存、传承发展”的园博会主题,宏扬渊远先进的湖湘人文历史,与时俱进,力求造园理念与手法的创新,彰显长沙乡土特色和“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

2.3 景观设计原则

2.3.1 整体性原则

江南园通过江南水街将江南各省市展园有机串联,长沙展园应做到与之很好的协调。首先,园林立意选题、布局形式等与江南园相切合,选取江南——湖湘地区的乡土题材,采用自然山水园林形式;局部区域的通过框景、漏景等园林艺术手法成功实现空间的相互渗透和形式的协调统一[5]。长沙园入口为两主两次。即东南部现代区两园门与江南水街相连,为传统的青瓦白墙圆形园门;两次为西北和东北的两次入口,将长沙园传统区与外部相连,西北入口与稻种起源景点相对,开门见山点出主题。

2.2.2 文化性原则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孕育了不同的伟大历史和杰出人物,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长沙展园作为展示湖湘的文化窗口,应结合造园需要选取其中精华代表片段作为题材。

2.2.3 创新性原则

在有限的场地空间内,要成功展示丰富的景观及文化意境,就要求在选材、立意、手法等方面有创新。首先选材应避免大而全,可选取某一方面或片段以作深入的挖掘和展示;在理念立意方面,应继承古人的优秀传统,同时与时俱进体现人文历史的新发展;在手法方面,在成熟运用古典园林手法的同时,结合现代园林手法,以满足现代游览对园林空间要求。

2.2.4 乡土化原则

二十一世纪人类步入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和谐社会及节能社会是新一届中国政府的重要执政理念之一。园林是健康生态人居环境的主要建设行业,而园博会作为园林科技成就的展示就更应体现和谐生态原则。首先应有生态理念,尊重自然,效法自然;其次要求造园材料乡土环保,以乡土树种群落、乡土建筑材料等为主,体现乡土特色的同时,节约造园成本。

2.4 景观分区

根据景观立意将园区划分为:湖湘传统稻作文化区、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区和传统——现代渗透区。根据景观分区特色确立各区景点设计(见图1、图2)。

2.4.1湖湘传统稻作文化区

位于场地西北部,地形地貌为该处挖河堆山而成的山地丘陵,以稻种起源、传统稻作、长沙米市三大内容体现渊远的湖湘传统稻作文化。设计采用自然布局,主要景点有:稻种起源景点——道县玉蟾岩稻种遗址(见图4)、图腾石;传统稻作景点——山地梯田(见图6)、鱼塘、稻草垛、水车;长沙米市景点——草潮米码头、潮宗街木牌坊、湖湘稻作文化展示馆(传统民居)、米斛桶。

2.4.2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区

位于场地东南部,为寓意洞庭平原的田园广场式布局,以现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研究的杂交水稻科技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为内容,展示现代水稻科技。设计采用现代广场式布局,主要景点有:现代田园广场、超级稻景观试验田(见图5)、耕耘——袁隆平抽象式主题小品、功勋玺(以石印章的形式含蓄的反映“世界粮食危机—湖湘精神—袁隆平——新时期湖湘精神”)等。此外,广场式布局既与该区现代格调相吻合,又作为长沙园主入口区便于人流集散。场地东南边界的青瓦白墙式的传统景墙形成的框景,使长沙园主题在江南园中得到有效的强化,形式也做到很好的统一。

2.4.3传统——现代渗透区

指位于场地东北-西南水系和东南-西北的木栈道,河流水系将传统与现代两区进行了空间的软分割,木曲栈道则使两区有机相联系。位于木曲栈道上的二十四节气景观柱,内容均为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区别在于传统区景观柱为古朴的天然开凿面方麻石柱,现代区景观柱则为现代建筑材料所做。空间总体上做到了隔而不断、联而有分、虚实相接,形散而神不散。

2.5游览组织

长沙园游览组织为环状线路,即主园门——现代田园广场(景观超级稻试验田、耕耘——袁隆平抽象式主题小品、功勋玺)——木曲栈道(传统山地梯田、二十四节气景观柱)——道县玉蟾岩稻种遗址——长沙米市景点(草潮米码头、潮宗街木牌坊、协丰粮栈、米斛桶、稻草垛等)——现代田园广场;或,次园门——道县玉蟾岩稻种遗址——长沙米市景点(草潮米码头、潮宗街木牌坊、协丰粮栈、米斛桶、稻草垛等)——现代田园广场(景观超级稻试验田、耕耘——袁隆平抽象式主题小品、功勋玺)——主园门。

2.6 竖向设计

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及长沙园主题意境,将长沙园竖向设计成“丘陵-水系-平原”式的园林地貌,颇具湖南地貌印象。整个场地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台地,两级地貌以水系梯田自然过度衔接,园内青山逶迤、碧水缠绕、屋舍俨然、香稻无垠。具体设计为:

平原地貌指的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区,地形基本保持不变。场地以现代广场式布局,方格铺地结合方形景观杂交水稻试验田,平原广场体现入口区的现代大方的气质。山地丘陵地貌为湖湘传统稻作文化区,以该处挖河堆成山地丘陵地貌,三座高度不一的土堆形成起伏连绵的气势,景点则布置与两山之间的山涧台地上,形成幽静丰富的山地丘陵地貌园林景观,切合该区园林主题氛围。

2.7植物景观设计

切合长沙园设计主题,选取树型优美情意深长的长沙地区乡土树种(同时适宜厦门地区栽培),根据各园林景观区的文化性及立地条件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在营造长沙园特色鲜明植物景观的同时,进一步渲染和深化园林主题氛围。

传统稻作文化区植物景观:以长沙经典的植物景观——麓山红叶为参照蓝本,营造颇具“层林尽染”意境的典型植物景观,渲染湖湘文化意境。主要配置树种有:枫香、三角枫、栾树、杨梅、杜英、山矾、罗汉松、红枫、鸡爪槭、南天竺、杜鹃、红桎木等。此外,山地梯田景观为四季轮作的传统水稻。

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区植物景观:以现代树林广场式布局为主调,树种采用银杏,树干通直,枝叶稀疏,秋叶金黄,丰富广场景观及空间。在青瓦白墙的园门处传统式种植芭蕉、青皮竹,景观实验田则四季轮作现代杂交水稻(轮作周期与传统梯田错开,形成对比的植物景观)。

湿(水)生植物景观:包括西北面边界的滨水界面及传统——现代渗透区水系两处滨水植物景观。西北滨水界面码头、水车处种植稀疏的树林,其余以较密实的水杉林形成相对封闭的长沙园界面,树种还有杨梅、榔榆等;传统-现代渗透区以较稀疏的垂柳、碧桃、含笑等树种形成“桃红柳绿”传统植物景观,同时达到空间虚分隔效果。此外,滨水区内局部自然种植丰富的草本湿生、水生植物,如荷花、菖蒲、鸳尾、千屈菜、蓼草、水灯芯、水竽、水葱、香蒲、睡莲等。

3结语

稻之道主题景观园在方案形成之初,以理念新颖,手法特色而颇受同行赞许,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原因没有被采纲,不能付诸实施。本文中心意义在于对“园博会”表现形式的探讨。笔者认为园林博览会作为行业成就的最高展示,就应该对解决中国当前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人地危机”[6]等紧迫社会问题起到抛砖引玉作用。稻之道主题园就是以富有乡野情趣的水稻作为多种景观形态,源于平凡却演绎着背后伟大的故事,这便是目前中国园林所要关注的“尊重足下的文化——平常人和普通人的文化,赞美野草之美——那些被践踏和被忽视的美。”[7]

参考文献

[1] 玄松南.水稻田承载中华文明的人工湿地.森林与人类.2006(2):10-21.

[2] 邓永飞.米谷贸易、水稻生产与清代湖南社会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2006(2):45-54.

[3] 辛业芸,魏科袁.隆平实现梦想的背后.成功之路.2006(10):22-23.

[4] 石奕龙.文化、文明、传统与现代杂说.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2):17-21.

[5] 丁山. 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关系.江苏建筑.2006(6):10-12.

第3篇: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范文

在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绵延起伏武陵山脉深处,有一个神奇的地方,民俗原生态,山水大自然。它就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原型――桃花源。

古往今来,人们苦苦追寻的心灵归隐田园,就在武陵山脉中的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因自古武陵山地区“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皇命戒律,桃花源在武陵大山中沉睡了1600余年。有文史资料显示,明朝时,桃花源已成为酉阳州的重要胜景。有诗为证,“洞前流水渺漫漫,洞里桃花渐渐残,曼倩不来渔父去,道人闲倚石栏杆。”据《酉阳直隶州总志》记载:“核其形,与渊明所记桃花源者,毫厘不爽。”另据《四川通志》记载:“酉阳汉属武陵郡之迁陵地,渔郎所问之津,安知不在于此?”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地理、路线、景物、历史、距离和环境等六个方面论证,一致认定这里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一直藏在古书里面,藏在大山深处,藏在人们的心底。只要走进桃花源,无处不是阡陌纵横、良田美池、村落点布、炊烟袅袅的桃源景色。

藏书洞相传是咸阳儒生为逃避秦始皇焚书坑儒而设藏书之处。如果说这是一艘中华文化的方舟,它便是只载春光不载愁。

半山上的伏羲洞内石笋丛生,石幔高挂,石柱巍峨,石帘低垂,石瀑飞流,石坝流叠。行于地下林间,地心惊险奇幽不断,恍若置身神话世界。

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734.33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0.4%,生物种类多样。被誉为“植物王国、天然氧吧”。拥有着最纯净的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典范。无论你何时走进森林公园,你都会感受到她的美丽。春天,山花烂漫,芳林绚丽;夏天,浓荫如盖,云雾缭绕;秋天,红叶满山,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是为人们描绘着“男耕女织”的世外桃源美好画卷。每一位有幸走进桃花源、认识桃花源、解读桃花源的人,都会感悟到一个历史的、文化的、风情的桃花源。桃源之美,美在山水;山水之美,美在风情;风情之魅,魅在文化。

酉州古城 千年的酉阳记忆

每每徜徉在酉州古城油亮光滑的石板街,望着鳞次栉比的土家吊脚楼,沉浸在震撼之中的我便知道,这里保留和传承着酉阳历史、文化、民俗、建筑的基因,蕴藏了酉阳800年州府和600土司制史的记忆。

千百年来,酉州古城用她少女般的矜持和婉约,沉淀着酉阳的时光,书写着土家人的传奇。让人迎着那雨打芭蕉的词令散曲,从心底里萌生“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的温暖。土家吊脚楼依山而建,青砖碧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城楼翘角飞檐,庄严壁垒,旌旗飞扬。酉州会馆、上林客栈、摆手堂、酉州衙院等36栋土家吊脚楼,从大门到照壁,从堂屋到厦房,从墙肘到屋檐,从门扇到窗户,精细的雕刻,无一不是土家建筑的杰出代表。走在古城,便会让你在每一个不经意的回眸中发现深入古城骨髓的朴素而又多彩的土家风情。

乌江天下秀 山水美画廊

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的乌江,千百年来,自西南向东北,一泻千里,流经渝黔两地46个县市,以其汹涌澎湃、神奇秀美令人向往。尤其是贵州省沿河县自重庆市酉阳县万木乡和龚滩镇约60公里的乌江酉阳段,在乌江彭水电站还未蓄水前,处处呈现出飞瀑银泉、奇峰秀岭、浪急滩险的景象。被游人誉为是千里乌江最精华的“乌江百里画廊”。古人面对她的雄伟秀丽,也由衷地发出“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的赞叹。

在这里,山似斧劈、水似碧玉、虬枝盘旋、水鸟嬉翔,山奇水秀。特别是荔枝峡、白芨峡、土坨子峡是山水画廊的精品。伴随着乌江千年不变的涛声,无数科考探险、摄影爱好者、电影、电视剧组,都用镜头,拍摄记录了画廊中雄奇险秀的河谷沟壑,鬼斧神工的悬崖绝壁。

画廊中的山,远山神秘、近山雄奇、沟壑清幽、满目秀丽。乌江的水碧若琉璃,畅游乌江有“船在画中行,人在画幅中”之感。只见两岸翠绿葱郁,山峦叠嶂。土坨峡山高水深、谷深幽静。奇峰峻岭间,古树参天、翠竹成林。白芨峡高山齐云、蓝天一线。荔枝峡峡岸峰峦挺拔、雄奇险峻。峡谷天际,宛若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山水画卷,呈现出直送轻舟上碧霄的意境。

远离尘嚣的乌江,在静谧的岁月里,较为完整地保护下来一批建筑式样独特、民俗氛围浓郁的文化古镇和原生态的土家民族文化。龚滩古镇、秀水苗寨、淇滩古镇、清泉廊桥、鞍子苗寨和部级自然保护区―麻阳河以及土家原生态民族文化,就是乌江流域典型的代表。

石泉苗寨 散发无尽古韵乡愁的隐世古村

第4篇: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范文

文学史上,那些集中华文化之大成的鸿篇巨著,无不是点缀着梅兰竹菊的意象。比如,一部《红楼梦》,梅兰竹菊四君子在大观园中频频亮相,甚至是一部书中许多儿女的精神寄托。白雪寒冬,盛开着红梅的栊翠庵,住着梅花雪水沏茶、傲视俗物的妙玉;千竿翠竹掩映的潇湘馆,黛玉风骨逸致,泪洒斑竹,以咏絮才夺魁诗。曹雪芹先生将梅兰竹菊美好的意象,赋予了大观园中一群身处世外桃源而远离俗尘的女儿们以美好的品格,寄托着文人理想的人格境界。非但文学作品,国画中梅兰竹菊四君子更是寄寓了画家许多情怀。王冕的《墨梅图》、赵孟坚的兰,郑板桥的竹、“山人”朱耷的菊……写意传神,尽显君子之风。

悠久的中华文化史,历代的文人墨客的反复吟咏勾画,共同赋予了梅兰竹菊丰富的文化意蕴,古诗、古文、古画中,四君子意象层出不穷,华夏士人的精神血液便浸染在这水墨之中,流淌在字里行间。

一、迎霜傲骨之梅

梅花不仅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还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梅花也是如此。“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咏梅》),梅花隆冬盛开,剪雪裁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敢与雪花争一片冰清玉洁,是不畏严寒的傲骨的象征。

提起梅花,我们多会想起那个以“梅妻鹤子”而称的林逋。他远离尘俗,独具傲骨,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他的这首《山园小梅》是咏梅诗中的绝唱。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在众芳凋零的冬日,梅花凌寒独开,占尽一园风情。“疏影横斜水清浅”,梅花疏疏落落,倒影横斜在清浅的水中,传神之笔写出梅花爽朗清澈的风骨,多么像一幅水墨画。“暗香浮动月黄昏”,让我们仿佛闻到了梅花的醉人芬芳,暖了一个冬日的冷寂。世传他爱梅爱鹤成痴,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苏轼曾在《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林逋在这首诗中,正是借着咏梅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俗的清高和淡雅。

还有一位词人,也是借着梅花表现自己的人格。如果说林欣赏的是梅花疏影横斜的摇曳和脱俗的气质,那么这位词人钦佩的就是梅花的傲骨。他便是南宋的爱国词人陆游。林逋的诗是咏梅诗中的绝唱,陆游的词在咏梅词中亦然。词曰:

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整首词的基调有些清冷和愁苦,正与他此时的心情相映。爱国如他,却壮志难酬,如何能不愁?陆游一生铮铮铁骨,立志报国,却命途多舛,饱受挫折。这在断桥边寂寞开着,“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梅花,凌寒先开,无意争春,却受着群芳的妒忌,多么像一直承受着各种猜忌迫害的词人。然而,梅花仍旧是留着自己的高风亮节,无论风雨如何摧残,仍有香如故。陆游自己不也是这样,尽管人生坎坷,却还是不肯摧眉折腰,仍要留得一片冰清玉洁吗?

写梅爱梅的自然不只林逋和陆游二位文人,我们能够想到的还有很多。柳宗元、苏轼、王安石,曹雪芹……生命中不乏起伏波澜的诗人都曾经用咏梅的佳句,来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只有诗人,画家王冕的《墨梅图》独具一格,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更显清气,被誉为“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经过历史的沉淀,梅花已经作为清高和傲骨的象征化入华夏士人的精神血液,成为君子傲骨的象征。

二、幽清高洁之兰

兰生幽谷,是中国文化中幽清高洁的君子品格的象征。西方文化中,有一个叫纳西瑟斯的少年,迷恋自己水中倒影的美貌,为拥抱自己的影子而溺亡,化身水仙花,孤芳自赏,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生于幽谷的兰花有些相似。然而,在中国文化里,兰花的生于幽谷、孤芳自赏却是另一种韵致,毫无贬义。它的隐于深谷,是对繁华的不屑一顾,它的孤芳自赏,是远离利禄功名的淡泊。《孔子家语》云:“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兰,最具魅力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洁身自好。

在中国文化史上,与兰关系最密切,也是文人爱兰源头的,应该是先秦时期影响了后世无数士人的两个人――孔子和屈原。

几年前一部电影《孔子》的主题曲叫做《幽兰操》,空灵悠远的音调正合了兰花生于幽谷的空灵。而这首歌的歌词,便是韩愈的《猗兰操》,韩愈序曰孔子伤不逢时作: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有之。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猗兰操》相传最早为孔子所作,韩愈可能只是补轶。兰是孔子自喻,“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表现了虽不得用,也应该坚持自己操守的人格。正是出于对君子如兰的推崇,对孔子的敬仰,历代文人多有仿《猗兰操》的诗作。

兰之为文人喜爱,还因为另一个洁身自好的诗人――屈原。“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一曲《离骚》,将兰花与屈原联系在了一起。不管屈原那时候写进诗里的兰是不是后来的兰花,兰花作为清高的文人品格象征的意蕴都是屈原赋予的。为奸邪小人所害,见疑于楚王的屈原,空有一腔忠君爱国的抱负却无人赏识,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用兰花来寄托自己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洁。兰花与屈原,其实是相互成就的。

渐渐地,兰花的高洁在士人中成为共同的理想追求,颂兰之诗层出不穷。唐代张九龄自伤怀才不遇,作《感遇》诗十二首,其中一首为:

兰叶春葳蕤,桂华自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这首诗的意境,既得《猗兰操》“不采而佩,于兰何伤”的情致,又有屈原美人香草的意境,表达了君子修德不为功名利禄,只为自身无愧的洁身自好。这正是兰无人而芳的品质。

非但诗歌,历代画兰者也是不绝,而且画法各异,极具神韵。有名的有宋末郑思肖,他爱画墨兰,但所画兰花从不画根土,寓宋土已被掠夺。如此,兰于幽清之外,又有了更丰富的时代寓意。

“孤兰生幽谷,众草共芜没” (李白《古风》),但它却能洁身自好,“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程樊《咏怀》)。兰,是幽清自持的君子。

三、谦逊坚韧之竹

竹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意蕴。它的“劲节”代表着文人坚强的骨气,它的虚空代表着君子的虚怀若谷,它的萧疏代表着文人的潇洒脱俗。所以,文人的住宅中,大都种植着竹子。

潇洒的魏晋之风,自然少不了竹。嵇康、阮籍等七人,以其洒脱的魏晋风骨留下了竹林七贤的绝响。名士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爱竹最痴,《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关于他爱竹的故事。王徽之有一次临时寄居在一个地方,让身边的人种上了一些竹子。有人问,你不过暂住几天,何必要种竹子呢?王徽之指着那几竿绿竹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宋代大文豪苏轼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已经成为文人追求雅致生活的象征。

唐代女诗人薛涛曾作《酬人雨后玩竹》: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薛涛此诗,尽显了竹在古典文化中丰富的意蕴。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在冬天观赏更能品味它那刚劲之风。若在春天欣赏,也能够看出它虚心的谦谦君子之风。竹林七贤的潇洒,舜妃泪洒斑竹的忠贞悲苦,都在这首赏竹的诗中了。

除了诗人,自古画竹者也不在少数,而最有名的,当数郑板桥。

郑板桥善画竹,用一支画笔,以竹的气节表白自己。郑板桥为人父母官,多次为百姓获罪,仕途不顺,却仍坚持着自己的高风亮节。他最有名的题画《竹石》诗便是如此: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落拓不羁的郑板桥,在这一诗一画中,使青竹在破岩之中挺拔生长,不畏磨砺的坚韧之态跃然纸上。又有《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

二十年前载酒饼,春风倚醉竹西亭。

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

爱竹已经成为郑板桥的一种生活习惯,正像王徽之那样,“何可一日无此君”了。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刘禹锡《庭竹》)竹,是那清高自立的君子。

四、隐逸坚贞之菊

菊,花中之隐逸者也。而菊之所以具有了隐逸的意蕴,是归园田居的陶渊明赋予的。

东晋诗人陶渊明,误入尘网,违背心意为官,终于还是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园田居,享受自然的躬耕生活。他在《饮酒》诗中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远离官场的纷扰,他在秋菊的一片佳色中陶醉着。

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所以,他创造的许多意象也随着他的隐逸之名成为了隐逸的化身,菊就是其中之一。后代诗人笔下的菊,似乎有一大部分都是长在东篱下的那丛陶令的。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东篱之菊,刘克庄的“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也是陶渊明的菊。甚至,在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有一个用酒浇灌才更显茂盛的精,名叫“醉陶”,亦是以陶渊明为原型的。在后世文人的诗文中,菊与陶渊明是一体的,是文人隐逸情怀的象征。

除了隐逸,也有与梅花一样傲霜的骨气。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寒意渐侵的秋冬时分,百花纷纷枯萎,而却能够不屈于严寒,最后凋零。王安石亦有诗:“千花万卉凋零后,始见闲人把一枝。”都是赞美傲霜的精神。

不仅凌寒独艳,而且有着不屈不挠的气节。即使枯萎了,也不会离开枝头。宋末元初画兰的郑思肖也擅长画菊,并曾题画菊诗云: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离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枝头抱香,即使枯萎了也绝不被北风吹落的宁死不屈的气魄与宁死不降元军的诗人画家分明是一样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不仅是隐逸的君子,也有着傲霜的不屈风骨。

梅,迎霜傲骨;兰,幽清高洁;竹,谦逊坚韧;菊,隐逸坚贞。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其独有的脱俗风骨,与华夏士人融为一体,成为了中华士人抒发感情、追求理想人格的精神载体。而这梅兰竹菊四君子也在文人墨客的反复吟咏、临摹中,被赋予了迷人的意蕴,不断丰富着其文化内涵。

五、中考链接

1.(2013四川达州卷)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目。

①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②战国时期有名的“和氏璧”价值连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雕琢成传国玉玺,并由宰相李斯书大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刻于其上。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的玉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此时的作品,集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玉质之美,品种之多,雕琢之精,应用之广,都是空前绝后的。

③《管子》说:“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古代封禅用的书文,刻在玉上,称之为玉牒;外交使节用的信物,称之为玉节。由此可见,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④玉,致密坚硬,滑润光莹,古人把玉加以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故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

⑤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玉楼”“玉堂”均指华丽的宫殿或住宅。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虚仙境、玉宇,也都离不开一个“玉”字。皎洁的月亮中有一团黑影,古人不知其奥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的故事,此后,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词指代月亮,既文雅又神秘。

⑥玉,是权力的象征。除了玉玺外,“金科玉律”用来指不可变更的法律。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如“化干戈为玉帛”。助人成功用“玉成”一词。至于玉色纯净,质地坚密,常用来比喻节操,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此外,玉还被广泛用来描写大自然的景色。“风花雪月”中,除了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风”之外,后三者都常用“玉”来吟咏赞颂:槐树花朴素洁白,便有了“玉树”之称。一些纯白素雅的花,常在其名前冠以“玉”字,如玉兰花、玉茗(白山茶花)等。以“玉龙”来比喻漫天大雪,多么壮观!

⑦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因而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运用象征寓意或谐音取意的手法把玉制成丰富多样的器物、饰品等,借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鱼形玉器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zhǔ)文化”,到了唐代、宋代开始盛行。特别是明、清两代,鱼形玉器造型繁多,工艺精湛,最常见的是把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代表着美好和富足;还有的玉器把佛手、寿桃和石榴雕刻在一起,称为“三多”,意指多福、多寿、多子。

⑧玉,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只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朵微小的浪花。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之花,只要是根植于民族的土壤,能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特质的都可以名之曰文化,且大有发掘光大之必要。

(选文有删改)

【迁移拓展】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别名秋菊、九华、帝女花、笑靥。因其花开于晚秋且浓香扑鼻,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倍受历代诗人的青睐。

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秀,犹得奉清觞。

现代・《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①请你结合诗歌摘录中的有关描述,说说象征了哪些精神品质?

②结合选文相关内容,推断“菊文化”形成的原因。

第5篇: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范文

田黄、瓷器、玉石、钩骨……

皆是他的心爱之物,

後来,他索性结束了其它生意,一心做收藏。

从收藏出发,

他寻找的是自己的精神故乡,

从而完成自己的文化修养;

从收藏出发,

他追求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

从而让沉淀的历史再现。

陈兆实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祖籍福建

1986年来港

自小锺爱田黄石

成为田黄定家、赏家、收藏家

後於香港德辅道西开办“云轩”收藏店

全球炎黄子孙爱国促进会理事长

受岳父影响,对石头产生兴趣

陈兆实先生祖籍福建省一个离寿山不远的地方,出生於一个贫穷的家庭。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有多的钱其零花,甚至有时候还无法让他填饱肚子。那时,他会拿起刀,在石头上雕刻。替别人刻的印章,赚一两毛钱换饼吃,这时候的他不过十一岁。

也许是天生一双雕刻的手,也许是贫困日子磨砺出来的谋生手段,经由陈兆实先生雕刻过的石头颇具艺术性,常让人爱不释手。长大一些後,他成为一位高级工艺师。

他对石头的好感在小的时候已经萌发,然而兴趣真正成长起来,是因为他的岳父。以前,他也常跟着岳父学习木艺。在他结婚那天,陈兆实先生的岳父送给他一箱寿山石,自那个时候起,陈兆实先生对石头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也逐渐地对寿山石有了些研究。

1986年,陈兆实先生来到香港从商(其父亲早在1956年便来到了香港)。当时,他的心中有个愿望,就是将来有一天,能开设一家博物馆,将自己的珍藏在大家面前展现,传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2006年,陈兆实先生结束了自己的生意,一心一意收藏,做古董研究,四年前,他在香港德辅道西开办了一家名为“云轩”,以交流、交换、交友、交心为目的,以收藏为主的古董店。之所以选址德辅道西,陈兆实先生认为那里汇集了许多古董专家以及作家,他可以在那里广交朋友,以店为平台,传播文化,尽己之力,也为国家做点事。

陈兆实先生锺爱古董、田黄,他说:“石头懂人。”沉醉其间,他感到充实和踏实,他的思想、性格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石通人性 修身养性

上品田黄有灵气,有如生命之光在闪动,这种光同时又是内敛的、蕴藉的,没有夺目耀眼之气,没有浮华虚躁之气,这种宝光也就是田黄的灵魂之光,能与鉴藏者心灵感应。对此,陈兆实先生深有体会。他的意志如石般坚硬,几遇挫折,而始终坚定不移。

商海潮起潮落,波诡云谲,几时欢乐几时愁,来港之後的陈兆实先生在生意场上有过不少成功的经典案例,亦不乏失败的经历,他坦言自己曾经一败涂地,那种从高处跌落的感觉让人痛不欲生。许多人因此一蹶不振,陈兆实先生在那样的情况下昂起头来。重新开始,再获成功。

陈兆实先生的坚强和乐观感染了他的一位在股市上失利的朋友,让他再次站起来後,他的朋友一家对他满怀感激,因为正是陈兆实先生亲身经历的鼓舞,激起了他的朋友对新生的希望。

与田黄石接触,让陈兆实先生对田黄石的认识不断提高,且有收,更有成就感。对於田黄石等古董的了解,他靠的是自学以及对石头那份天生的敏感。管在买石时,偶有看走眼的时候,但是大多时候是判断确的。在他购买的十块石头中,一般有六七块为真且高质地的田黄石,他常流连於玉石市场上淘宝,曾花几千块钱买回一块现价值上亿的田黄石,精的眼光让陈兆实先生感到自豪。

书上曾记载:寿山田黄有六德,一为细,细则匀净,若婴儿肌肤;二为结,石结则坚实耐用,似密实纯金;三为润,石质滋润,不乾不脆,如石泌露;四为腻,石质油性好,石性稳定,美妙常,如肌理泌油;五为温,若蕴玉老熟;六为凝,似清澈明镜。对於此“六德”,陈兆实先生熟稔於心。

陈兆实先生爱石更懂石。二十年前,他曾鉴定过一块石头,当时他跟在场人分析了那块石头里所展现出来矿物质的变化,以此为依据断定那块石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当时,因为在场许多专家对於田黄石认识不深,大家对此未给出最後结论,後来,经过哈佛大学、清华大学、以及权威机构的许多专家的鉴定,肯定了陈兆实先生的判断,许多有地位的人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这大大提高了他对收藏的兴致和意愿,他决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平日里,说起田黄石来,陈兆实先生总是滔滔不绝,对田黄石的锺爱之情溢於言表。

他的店里收藏了许多国宝级的田黄石,田黄石给他带来了成就感,而他收获的除了物质之外,更有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

藏品之价值

在於价格更在於其历史味

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据说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一带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自田里,故称为田黄石。田黄因质佳色浓,稀少难得,尊为“石中之帝”,价格极高,早有“一两田黄十两金”之说,而现在田黄的价值可以说是“一两田黄万两金”,足以见得其收藏价值。然而,陈兆实先生有些遗憾地说:“香港有这样一个情况,就是懂古董,懂田黄石的许多长者已经去世,而香港的年轻人大多忙着工作或生意上的事,意欲在商海中大展拳脚,很少有人愿意在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宝物上花费心思,他们对田黄石等古董的了解不深。因此,许多好东西,三五百、几千块就会出手,这是非常可惜的。”

陈兆实先生创办“云轩”的初衷便是想将中国的文物收集起来,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是这些价值连城,蕴藏着中国数千年文化和历史的文物随意、廉价地流通、流失,这是对文物的亵渎。他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古董。

他说自己一生最爱收藏,真正置身於其中,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从每一块石头中,陈兆实先生学到了许多知识和学问,除了对田黄石本身的认识之外,更有深藏於田黄石内的文化价值。他和许多对中国文物、古董有深厚感情的收藏家一样,当对某件古物爱不释手时,便会先去努力赚钱,然後将其买回,在收藏中,他更添一份理智。在这份理智下,陈兆实先生得以源源不断地买进田黄石、钩骨、瓷器等具有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研究价值的古董,一个个古董文物,是沉淀历史的再现。

陈兆实先生身边有一批学生,平日里,他会根据学生的兴趣,为他们讲解各种玉石的知识,他的女儿在他的影响下,亦对收藏和赏兴致浓,在瓷器的鉴定上颇有成就,於美国从事瓷器鉴定工作。

第6篇: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范文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审美;人生观;诗意的生活

无论哪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会选入陶渊明的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陶渊明的作品是他本人的写照,欣赏他的作品必须探讨他本人。

一、人生历程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后曾经到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二、诗意的生活

对陶渊明的研究已有将近1500年的历史,具有总结性和里程碑性质的研究出现在五四以后,代表性的观点有:鲁迅先生的金刚怒目说、朱自清的道家田园说、闻一多的个人闲逸说、朱光潜的人格风格说。当然还有陈寅恪、王瑶等大家,他们基本都从陶渊明主导思想的角度研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事实上,陶渊明生活在先秦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其思想组成的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仅以一种思想或某几种涵盖之,似乎不太可能。但本文又认为这些研究仍都是中肯的,因为六朝时期各种思想泛起,作为一个文化人,时代文化特征必然要在它的心理及诗文中留下纷繁的印记。

关键是,作为文学家、诗人,它的特质是什么呢?另外六朝时期除了思想的纷杂外,还是文学自觉的时代,它的表现又在哪里呢?我想应该在于文学审美意识的觉醒。中国文化中没有一种一以贯之的宗教意识,因此对于宗教意识并不强的中国文化人而言,其心理世界是值得探讨的。随着中国古典文化的逐渐成熟,由六朝开始有了自觉意识的文学,在中国文化人的心理构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慰抚灵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的教育思想,也是从这样的文化背景出发,用“美育”来代替宗教。陶渊明对人生的审美态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陶渊明活在诗意里。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诗意成为一种人生哲学。陶渊明陶然期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实践着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生,这种美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是审美的至境,所以才会“欲辨已忘言”。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般都鄙视力役,看不起农业劳动,更不消说去发现挖掘农业生产中的诗情画意和参加劳动后的感受与体验了。魏晋时代的清谈之风盛行,清谈家以不染事务为高雅,远离劳动为时髦。出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山水诗盛行而讴歌田园之章则大为逊色的状况。有人以“山水诗”为陶渊明定位,忽略了陶渊明自身独特的价值。朱自清先生就认为田园才是陶渊明的独创。陶渊明的“质性自然”“性本爱丘山”的自然和山水,与谢灵运等人又有所不同,陶渊明这里的自然,不仅是脱世的名山秀水,也不仅是自然的生活方式,更主要的是审美的、文化的第二自然。审美功能在使个体精神的安宁和超脱方面对陶渊明极为重要。

因而,陶渊明的田园诗,就不仅仅是诗的题材领域的拓展问题,也不是放下文化人的架子与村夫野老交往的问题,它反映的恰恰是一个文化人的特质--真正的农民是不会把面朝黄土背朝天视作一种享受的。陶渊明眼中的田园不再是孔子门徒、游侠剑客、簪缨世家、清谈雅客眼里的农夫野老等下等人的生活圈子。他眼里的农村,已是过滤了因战乱导致的荒芜破败、扶犁把锄的艰辛、粗茶淡饭的清苦、布衣褐服的寒酸的优美田园。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多美的景象啊!田园生活变成简单质朴且可实践的诗意生活。也只有这样的一种心理建构才能使他从仕宦的肉体安适、精神窒息(“久在樊笼里”“以心为形役”)里毅然走出,投入乡野田园的劳苦艰辛(“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精神却感到愉悦的生活中(“复得返自然”,当然,这里的自然如文中所论,已是审美意义上的自然)。

三、文学之于陶渊明的意义

陶渊明活在读书和写作里。文学对陶渊明的人生而言,意义弥重。从陶渊明始,文学审美作为个体精神安宁和超脱的途径,对后代文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五柳先生传》中“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酣觞赋诗,以乐其志”的句子,恰当而细敏地体现出了文学自觉时代的特征,也拨动了后世文人们的文学心弦。

陶渊明不愿受樊笼之苦去干谒入仕,归隐乡间田园。如果求纯、求朴、求真、求拙、融入自然和田园之中,就足以满足精神需求的话,那么对子女的教育就简单多了,按最自然原始的生活方式引领他们即可。但陶渊明并没有那么超然,子女的教育问题困扰着他。且看《责子》诗:“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岁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吹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因为它的纯朴真拙并非老庄式的绝圣弃知,他的“真意”“守拙”已是经审美加工过了的。因此文学化、文字化的生活才是陶渊明的心灵鸡汤。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儿子不喜读书使陶渊明那么烦恼。因为读书写作在陶渊明那里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方式。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真的“愚拙”,他当然也是希望他的孩子也能懂得审美的。

陶渊明的这种审美化的人生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身上都可寻到陶渊明的影子,而苏轼则是陶渊明的崇拜者,也是以审美姿态生存的典型。苏轼甚至把自己作为审美对象,不断被贬谪的不幸遭遇,也成了笔下丰富的文学材料,而且乐于以此为题。我们从审美化的角度理解陶渊明的人生,从而对文学审美功能的理解也得到了加深,这样更便于对广大中学生进行美育和文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惊涛.作为文学表象的爱与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2]张京援.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第7篇: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范文

宋代有一首《春暮》写道:“燕子楼台人寂寂,榴花庭院日熙熙。枝头添翠莺先觉,叶底销红蝶未知。”燕莺蝶人,花木叶榴,写尽了楼台庭院的风情。其实,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的不仅仅是田园的自然之美,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意境。庭园生活是一种高情商的生活,是生命之树经过年轮后的释怀。因为它能最大程度地融入自然,陶然忘我,物人归一,简约恬淡,体会人生之美妙。

那么,什么是庭园生活呢?庭园生活实际就是田园生活的缩略版。因为城市中一般不会有那么大的田地,有院落便可称之为庭院,院落中有花圃菜园即可谓之庭园。陋舍楼前的小庭园便能体会其中三昧。

我家的庭园不算很大,一个乘凉、喝茶、聊天的平台外,尚有十六个菜池。池田中既可栽种各种花草,也可栽种多种蔬菜瓜果,而且许多蔬菜多是两茬到四茬(如韭菜等),和兄妹的庭园连成一片也算“壮观”。园中有花棚果架,可遮阳避雨,园外为花草绿化和苍松翠柏。步行几分钟,便到海边。每天清晨,必到小园流连逡巡,看青采果,浇水疏苗,舒筋活骨,呼吸清新空气。到了夕阳西落,坐在果棚花架下,嫩果青蔬,微酒慢酌,海风轻袭,满眼碧翠,闲语品茶,惬意舒怀。如果想动一动,就到园外漫步,海岸听涛,山脚观泉,看海水浴场三三两两游人的嬉戏,观海鸥穿梭于云浪之间的逐欢,人,完全融化在大自然中。

庭院的大小并非重要,重要的是它让你得到了生活方式和意境的改变。那么,会有哪些生活方式和意境的改变呢?粗略归纳三点:

亲近自然,更深体味生命的本真。有了庭园,会一步踏入、甚至可以时时踏入自然,这和住宿在高楼大厦中整天憋闷在屋里完全是迥然的差异。阳光、空气、花鸟、果蔬都会给我们带来亲近和愉悦的感觉,也更多地体会和享受生命。

洗去浮尘、简约淡泊。让过往沉淀下,抛却浮尘,淡薄得失,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和交往,让身心轻松、简约生活。简约不是简朴粗陋,它不是时尚,而是内涵,是去掉虚荣和浮华后的从容和淡定。

知足常乐,优雅闲适。追求的不是香车豪宅、纸醉金迷的“土豪”生活,而是雅致的精神和文化层面。这种知足会带来更多的闲适,闲适则又会带来更多的优雅。“琴拨幽静处,茶煮溪桥边”,闲适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从容和智慧,会让人更加安然和舒畅。

《中国式雅致生活》一文中作者这样指出:“中国式雅致生活”是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历史追忆,是对农耕时代田园牧歌生活的一种精神向往,是对抱朴守真心灵生活的一种崇尚回归,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出的一种古典的生活方式。林语堂先生在研究了孔子、老子、庄子、陶渊明、坡等人之后,形成了一套以“觉醒、幽默、闲适、享受”为要义的生活哲学。胡适先生也极为向往。但不论老庄或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在今天都已升级换代。比方说:

烧火 烧水做饭,需要上山砍柴。负薪南山,荆棘满路。樵夫多是劳苦艰辛。哪像今日,煤气到家,可随时取用,轻松方便。

吃喝 古代退隐山林多为仕宦无途失意者,因此,并不能钟鼓馔玉、金衣玉食,而多为鹑居野处、箪食壶浆。今日珍馐美味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反而厌倦了大鱼大肉而喜爱绿色青蔬。

冷暖 此点也和今人差距甚大。夏天,暑气熏蒸、赤日炎炎;冬天,天凝地闭、冰雪严寒。“寒炉局促坐成劳”,都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痛苦和麻烦。今日则是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劳作 古代田园生活多需要自我劳作供给所需,时而繁重辛苦。陶渊明自己曾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更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窘况,就是起早贪晚,辛劳耕蓐。但在今日的庭园,劳作已当作一种消遣或锻炼,从而更助于养生和陶冶情趣。除此之外,古人的田园和今日的庭园还有许多不可比拟之处,更不用说通讯、医疗、交通、游乐等等的差距了。

“掬一杯淡茶,捻一缕清风,把忧伤摊开,将心放逐,在微笑中淡然。不去在意纷扰,不去忧虑明日,放下一切执念,素心如简,待莲花开尽后,便是清欢。”(《素心如简,便是清欢》)古人的田园真没什么可值得羡慕的了。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真意”,或许才是人们锲而不舍、趋之若鹜追求的千古境界吧。某种意义上说:庭园,是城市喧嚣、浮躁的消弭地,是洁净心灵归真的清洁器。在此,试涂鸦“庭园”小诗叹曰:

第8篇: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范文

关键词:孙氏碑文;中国;耕读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7-0088-01

孙明(钅监)先生生于1877年,卒于1962年,享年86岁,乃清朝监生。他一生既亲耕亲种,又办学教育儿童。后人感念其恩德,为其立碑,碑文如下:“躬耕垅亩勤善仁信理智,教书育人朴华忠孝义”2008年丰县白衣河出土了孙明锚先生父亲孙高封的墓碑,碑上有联日:“映雪勤读书三经遗泽,种瓜遗行人五世其昌”据《丰县农业志》记载,孙高封常教育他的孩子们边读书边耕种。他每年沿路种植一些瓜,来往行人在瓜地吃瓜,从不要钱,只有吃瓜人走时带走一些,才会象征性地收些钱。所以孙高封种瓜年年赔本,但他心里乐意,他认为不但为行人提供了方便,而且也教育了后人。2013年丰县王沟镇丰西泽旧址出土了一块墓碑,碑文上有联:“克勤克俭一脉真传绍祖父,帷耕帷读两行正路教子孙。”碑的主人是清的监生孙玉良及孺人田氏。孙氏的三块碑的碑文记载了丰县200年耕读教育和耕读文化传承发展。

我国耕读教育和耕读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耕读教育已经出现了萌芽。《孟子》记载:“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古人许行提倡“人人自食其力,国君也不例外。”而这与当时以孟子为首的儒家学派提倡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格格不入的。尽管此种学说无法与儒家思想相比较,却从此形成了我国耕读教育的最初模式。

到了汉代,耕读教育得到统治者的提倡、支持,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汉刘邦的家庭就是半耕半读的,其父亲及兄长都是种地能手,而且刘邦得到了读书的机会。《史记》曾介绍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说明刘邦读书成绩优秀,是通过考试考取的官吏。刘邦做了泗水亭长之后,也并未脱离农耕。《史记》还介绍刘邦“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汉文帝继位后,既读书,又农耕,曾经表示要亲自耕种。他曾经下诏:“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文帝在此诏中明确了以农立国的思想,并举行亲耕仪式,表示为务农带头。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春二月,文帝再下诏书说:“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并让“帝亲耕,后亲桑”形成制度。汉武帝也是一个既重农耕又重读书的皇帝,他在上林苑试种从西域等外地引进的农作物的种子,试种成功后推广。他还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农业的官员,重用了农业专家赵过、卜式等。由于汉代皇帝耕读并重,使汉代以后出现了无数的耕读人家,同时培养了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而诸葛亮是最典型的例子,他躬耕垅亩,又结合实际,读书求知,使用天气变化巧安排作战事宜。他是汉末三国时期最受人敬仰的政治家、军事家。

三国以后,历代精明的帝王都重视耕读教育,耕读教育也是理论连着实际的教育。在如此大环境下,出身于耕读人家的人才辈出,其中有很多都是大家特别熟悉的。例如:《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曾有诗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陶渊明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时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他会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他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再如:《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也出身于耕读人家,是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之一。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等官职,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后来,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作《齐民要术》一书。又如:《农政全书》的作者明朝的徐光启也是出身于半耕半读,二十岁中秀才,从万历九年以后十余年,一直在家教书务农,直到万历三十二年(1607)才入朝为官。做官期间,仍不间断耕作实验,最后授命入阁为首辅大臣,他把耕作经验和实验结果写成了《农政全书》,计七十余万字,成为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农书。由此可见,耕读人家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

第9篇: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范文

“雕必有寓意”。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用玉石雕刻的每款作品、各种图案都是有所寄托、有一定的深刻含意。笔者所收藏的这件和田玉把件,运用圆雕工艺将一块玉料雕刻成了依偎在一起的大小两只羊,并巧妙地保留和利用其洒金皮壳,在旁边雕了个如意的造型。如此雕刻的设计与构思是想反映一种什么美好的寓意呢?明眼人一看便会由“羊羊”与“如意”,而自然而然地想到“样样如意”。

羊为六畜之一,有温顺、文雅的品质,且能带给人类口味之福。在古代文字中“羊”通“祥”,“吉祥”也可写作“吉羊”,与“羊”有关的文字几乎都和美好的事物有关,如“美”、“祥”、“善”等,都是褒义词,无不表示褒扬、称颂之意。羊是传统观念中能给人带来幸运的动物,在古代就被视为吉祥物,并常被借代为“阳”、“祥”。汉代许慎释字义说:“美,甘也。从羊从大。”西汉大儒董仲舒也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并在《春秋繁露・执贽》中写道:“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谛,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欤!”大意是说:羊羔有角,却并不抵触――好仁;羊被捉,却并不哀叫――不惧怕以死就义;羊羔吃奶,总是跪着接受哺乳――知礼,所以语言中常以“羊”为“祥”。可见,羊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对我国文字、饮食、道德、礼仪、美学等领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羊”也因此而成为古今画家、木工、雕匠喜爱表现的寓意吉祥的题材。

而“如意”也是一种象征吉祥的装饰题材。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其造型源于古代的“爪仗”,即俗称的“不求人”、“痒痒挠”。因其具有“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的功用,而又得“如意”之名。佛教自汉朝传入后,“如意”作为佛教徒随身装备之一在国内流行开来,佛像手持的如意也逐渐成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到唐朝时如意的使用功能被装饰功能所取代,而成为被精雕细刻的工艺品。

这件“样样如意”玉把件,将大小两只羊雕在一起,母羊护子,子羊依母,并用“如意”来增“色”,取其事事、样样皆如意之意,既充满着慈爱祥和、承载着“万事如意”的美好寓意,又具有和田玉细腻油润、温柔内敛的特质,所以特别讨人喜爱。(责编: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