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律长征朗诵范文

七律长征朗诵精选(九篇)

七律长征朗诵

第1篇:七律长征朗诵范文

一、指导学生诵读,提高诵读效益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初中生要反复诵读大量经典的古诗词,在积累中培养语感、提高素养。古诗词的诵读不能简单理解为朗读,它要求熟读成诵,读出音律美,读出意境美,读出情感美。诵读应该贯穿在诗歌教学的全过程。初中生还要从“诵读”过渡到“欣赏”,“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的这些目标,没有教师的指导很难完成。诵读的形式有多种,教学时要注意变化,以避免单调乏味。从过程看,诵读讲究层次,比如,有的教师总结的的古诗文诵读“三步法”,第一步“知诗人,解诗题”;第二步“抓字眼,晓诗意”;第三步“入诗境,悟诗情”。每次诵读,要达成一个目的,让诵读循序渐进。

有的教师执教《诗词曲三首》一课时,在录音播放后,多次让学生大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但是没有指导学生注意朗读的重音、节奏、语气、语调等问题,也没有对每一次的朗读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缺少层次性朗读指导。同时,教师在学生朗读后缺少评价。如果学生的朗读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激励,那将很难达到朗读目标。

同时,语文教师应锻炼诵读能力,让诵读成为教学和生活的习惯。教师的范读在诵读教学中作用巨大,录音和课件都不能代替,教师在诵读方面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朗读。

二、随文指导学生修辞知识,入情入理地欣赏古诗词

在古诗词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用典、互文等修辞,教师如果不随文指导修辞知识,它们会成为初中生阅读古诗词的拦路虎,直接影响学生的诗词欣赏。

《诗词曲三首》分别是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范仲淹的《渔家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两次出现用典,李白的“明朝散发弄扁舟”和范仲淹的“燕然未勒归无计”,分别引用关于范蠡和窦宪的典故。教学时可以顺势提问:这是用典的方法,这里用典有什么作用呢?对于范仲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的理解,多数学生会按字面语序理解为因忧国思家,诗人彻夜难眠,满头白发,士兵们也流下热泪。在执教时,我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难道白发的只是将军(诗人),流泪的只是征夫吗?学生们很感兴趣,讨论激烈。这时,我适时提醒学生,有一种“互文”的修辞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要前后补充从整体理解其意,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此句也有互文修辞,可理解为:因为忧国思家,诗人(将军)和士兵们都满头白发,流下热泪。

三、适时点拨古诗词常识,让学生了解诗词曲的传承与创新

几乎每个学生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这句话,却很少有学生了解唐宋元时代的文学艺术长河;都知道并背诵过唐诗中的律诗和绝句,却很少有学生能说出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诗体。如果学生只是孤立地背诵几篇诗词而不了解诗词曲的流变,则显然不够。语文教师只有适时的引导、精简的点拨、巧妙的设计,学生才能体会唐宋元时代的文学艺术长河,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编选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范仲淹的《渔家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难发现,分别是唐诗一首、宋词一首、元曲一首。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今天借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聆听唐宋元时代艺术的最强音。用简洁的导入语把三首古诗词联系起来学习,让学生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的继承与创新。

第2篇:七律长征朗诵范文

桃园小学党支部开展清明诵读经典活动

万物复苏的季节,清明以春回踏青的悠扬,以思念感怀的委婉向我们走来,为缅怀先辈和革命英烈,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桃园小学党支部结合“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组织学生开展了“继承革命先烈志 争当奋发好少年”清明经典诵读大会。全校师生认真准备,通过了解所背诵毛主席诗词的背景、意义了解历史,感受到一代伟人的胸襟和志向,体会到主席笔下的宏伟气概与那段峥嵘岁月。

大会伊始,全体师生神情肃穆,低头向不惧牺牲、无私奉献的用特殊的付出与担当诠释着信仰和忠诚的凉山州牺牲的30名救火英雄致以哀思。丰碑常在,英雄永存,桃园小学用特殊的方式缅怀和悼念他们,也表达了一种精神的传承。

诵读会精选了毛泽东诗词6首,按照创作年代顺序,逐一展现。六年级同学朗诵的《沁园春·长沙》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及其战友对国家命运、革命前途的关切和激流勇进的革命斗争精神,体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肩负起国家兴亡、改变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四年级全体朗诵的《七律·长征》带领大家穿越历史的云烟,回顾长征途中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为大家展现了一幅包容天地、气象万千的历史画卷;随着如云如水的配乐,全体一年级同学用舒展明朗的语言、发自肺腑的朗诵,描绘了中国北方壮丽雪景,展示了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三年级充满激情的表演,让人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二年级学生的一首《卜算子·咏梅》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孩子们铿将有力的朗诵把诗中奋发有为的精神抒发得更加高昂;最后,五年级全体学生齐诵《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慷慨激昂的语调让全体师生沉醉于诗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之中。

第3篇:七律长征朗诵范文

1、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3、了解诗词的创作风格:艺术的概括和夸张。

二、教学设想

1、预习要求:

学生对长征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教法、学法: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3、课时安排:一课时

4、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长征。

2、教师介绍此诗的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听后自由朗读,体会诗意。

(合作学习:1、正音。2、借助工具书以页下注合作弄懂课文意思。)

3、学生齐读课文。

4、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品味诗中画面

1、创设问题情景:

诗第一句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从全诗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远征之“难”?红军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

(请学生在书上自主圈点勾画,然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运用艺术夸张手法突出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2、创设问题情景:

《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选择你喜欢的一个画面,说说为什么喜欢?

(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教师组织交流评价)

3、红军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而诗中为何只描写了这几幅画面?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四)播放长征歌曲,以唱带诵。

(五)作业

1、背诵并用规范的正楷钢笔字抄写这首诗。

2、课后探究:

“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的“寒”字寓意深刻,给人多样化的理解,你对此字有何见解?

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

远征难:只等闲:

逶迤、磅礴细浪、泥丸(夸张)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4篇:七律长征朗诵范文

【关键词】《七律・长征》 朗x 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82-01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七律・长征》是在长征即将取得胜利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深刻、全面、生动地再现红军战士历经艰难险阻,为了人类革命事业奋勇前进的英雄壮举,赞美了红军战士英勇豪迈、藐视困难、积极乐观的气概,也令人领略了诗人的博怀以及对胜利充满坚定信念的精神。全诗气势豪迈、激越高昂、催人奋进,成为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诗歌贵在朗读,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诗歌的内容、感情及音节等方面的朗读技巧,全面掌握全文深刻的思想内涵及特有情感,让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诗歌领悟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

一、朗读要把握节奏

学习诗歌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于体会课文朗读的语感方面、思想感情以及词语的运用规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掌握了诗歌节奏规律,将使诗歌朗读富有韵律、流畅、自然,更加朗朗上口,便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情感的抒发。以下是某位教师指导学生划节奏朗读诗歌的教学片段。

师:在诗歌朗读中,要注意节奏划分,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下吗?(生列举诗歌朗读节奏,师及时补充)

师:古诗朗读节奏主要有“二二三、二三”的形式,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同学们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生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师:《七律・长征》在朗读也可以根据“二二三”节奏划分,同学们可以自主试着划节奏朗读。(生读,师指导)

教师从同学们熟悉的古代诗词朗诵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切入本文的朗读节奏学习,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二、朗读要理解词语

诗歌朗读不仅要从音节、情感方面加强,还要突出对一些词语的理解和把握,词语的轻重缓急等,对表现诗歌内容、展现作者情感及突出全诗主旨有着重要的作用。前两句总写作者对红军不怕困难的品质的赞美,为了突出这种精神,学生读“不怕”二字要坚定有力;“万水千山”重读,突出长征路途的漫长和艰辛;“等闲”二字要读得略微舒缓,表现出战士们的大无畏精神。三四句叙述长征的具体过程,艰难险阻令人难以想象,为此,“腾、走”二字要读得刚劲有力,突出红军不为困难所屈服的品质,后面的“细浪、泥丸”则读得轻些,以表现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精神及必胜的信心。五六句中的“拍、横”二字读时尽量拖长音,突出环境恶劣,侧面烘托出战士们的英勇,“云崖暖、铁锁寒”语调要高低、重轻结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战士们的顽强精神。最后两句体现诗人对革命即将胜利的无比欢欣之情,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展现情感到达顶峰,“尽开颜”三个字要一字一顿,情绪激越高昂,突出全诗主旨,与诗歌开头保持同一基调,从而体现出诗歌的韵律感。

三、朗读要体会情感

诗歌包含作者特定的情感,在表达上有其独到之处,学生要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所处环境体会其思想情感,恰当地理解和把握朗读要点。本文赞美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表达出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信念,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朗读技巧。诗歌首联是整首诗的总起部分,代表全诗的整体基调,也是全诗的着眼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朗读时要用比较高昂的语调、饱满的热情及略快的节奏,表现出诗人对红军战士的赞颂之情。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或播放录音,让学生有较深的感受与体会,更好掌握首联思想感情的朗读技巧。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是作者叙述长征的经过,让读者了解红军战士在非常危急的情况下,开始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征程。在叙述具体故事中,朗读的节奏要尽量相对舒缓、平稳、慢慢展开,让读者在脑海中再现红军战士奋力前行的场景,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红军战士在党的领导下战胜了困难,这种与困难斗争的勇气和决心是何等令人敬佩,朗读时注意语气要舒缓,也要突出高低、实虚、松紧的把握,尽量形成对比,突出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写长征即将胜利,人们眼前将呈现出一片光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相对高昂、欢快、流畅,速度明显加快,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无比欢快之情。

第5篇:七律长征朗诵范文

 

关键词:李斯特 艺术歌曲 创作特征

一、影响其艺术歌曲创作的几个因素

    李斯特的青少年时期是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而活跃于欧洲各国舞台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旅行、复杂多变的生活与创作环境和异常频繁的各种社会活动使李斯特有机会广泛了解各国风土人情,接触各种思想和思潮。这一切大大地丰富了他的音乐创作,创作中也体现出明显的兼收并蓄特点,渗透着各种影响因素。

    作为文学艺术中的一种潮流,浪漫主义在18世纪末已初现端倪,至19世纪初已经席卷了几乎整个欧洲。巴黎是当时欧洲各国最伟大的文化艺术中心,“那里是各种政治宗教派别及艺术流派争相竞妍的舞台……而年轻的艺术家想得到承认必须到巴黎去寻求发展。李斯特定居这里后一边自学文学、哲学和文艺评论,一边学习作曲,同时结交了巴尔扎克、海涅、拉马丁、柏辽兹、肖邦等文坛、画坛、乐坛的各界头面人物,对浪漫主义思想有深刻的理解。李斯特认为音乐和文学及其他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依靠并运用这种联系,音乐就能达到人的思想、感情、意志所交织的焦点,从而使文学、绘画等题材完全融化到音乐结构中,造成引人注目的戏剧效果。为了强调音乐中的文学性和哲理性,李斯特创作了大量的交响诗及其他文学性标题音乐,由于艺术歌曲从诞生时起就是和文学中的诗歌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标题音乐的创作从一定意义上大大丰富了他的艺术歌曲创作内涵。

    影响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另一个因素是匈牙利的民间音乐。匈牙利民族具有悠久的民间音乐传统,从16,17世纪的“历史歌曲”和18 ,19世纪流行的“库鲁茨歌曲”来看,其音乐旋律富有即兴朗诵音调,同时渗透着匈牙利境内吉卜赛人的歌舞因素。李斯特自幼喜爱民间歌舞,并常跟随当时挨家挨户演出的波希米亚吉卜赛戏班子看戏,这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尽管李斯特长期住在法国和德国,音乐创作也与法德联系较大,但在19世纪中叶欧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滋养和激发下,李斯特对旧的匈牙利传统仍较为珍视,并常以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为骄傲,匈牙利的主题也始终贯穿着他的整个创作过程。这“不仅表现在以民族旋律为依据或受其启发的作品中,也表现在他那火一般冲动型,活力充沛的气质上”。如根据诗人尼科劳斯·列瑙(N.Lenan ,1802-1850 )的诗谱曲的《三个吉卜赛人》人声和伴奏就广泛运用了带有增二度音程的吉卜赛音阶,伴奏中模拟吉卜赛人所奏提琴(fiddle)和岑巴罗琴(Cimbalo )的音乐使歌曲从头到尾洋溢着吉卜赛音乐的情趣,既粗犷豪放,又清新柔和。此外,李斯特的另一首歌曲《诀别》也具有类似的民间音乐特征。

    对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影响较大的再一个因素就是当时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当李斯特在欧洲各国进行频繁音乐社会活动的同时,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正如火如茶,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斗争异常激烈。在1830年巴黎七月革命与1848年匈牙利事变的时代危机中,李斯特受爱国的民主思想驱使同情革命,并成了一个民主党人。而后来同宗教社会主义者的友谊又使他那强烈要求进步的思想愿望转化为对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的向往。这一切深深地影响着李斯特的思想和创作,极力反对创作中的规整、因循守旧手法及各种形式主义的倾向。其歌曲中强烈的戏剧性矛盾冲突、大量反传统的色彩和弦和调性设置就是当时社会矛盾激化在创作上的反映。这一切使李斯特的创作几乎处于浪漫主义风格的边缘甚至更具有后来的印象主义特征。

    除上述之外,李斯特早年在匈牙利所受的早期教育及贝多芬、肖邦、柏辽兹等人的音乐思想对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也有一定影响。

    二、富有戏剧性朗诵的旋律音调

    浪漫主义的“美声宣叙调”(belcanto-parlando)亦称“朗诵调”,是意大利早期歌剧表演风格的一种新形式,旋律变化不大,接近于说话般的自然音调,其音高节奏处理也接近戏剧朗诵音调,旋律背后常充斥有口语和朗诵的脉动。没有固定的结构模式,篇幅短小而具伸缩性。歌词常做纯音节处理,多用同音反复而较少起伏。

    在李斯特戏剧性的叙事歌曲中这种音调较为常见,比如在《洛勒累》结束部分对洛勒女妖歌唱所造成的恶果的宣叙,在《我失去安宁》中对于“我痛苦无边”所发出的叹息等歌唱旋律就较口语化。钢琴伴奏的写作也很简单,有时伴奏,有时长时间休止,偶尔只用几个和弦来加强某一字某一音的强度,从而造成渲染气氛,增强戏剧性表情的效果。但另一方面,由于钢琴很少重叠人声,所以一首诗常常分成许多部分,朗诵性的诗句也不时被钢琴打断,而显得缺乏紧凑感。第二次改编的《早晨我起床并问道》就十分典型,如果与弗朗茨配曲的作品比较就可以明显看出两位作曲家的不同创作特点,弗朗茨将全诗纳人四个乐句,四条旋律线,二十个小节,而李斯特却整整用了四十六小节。同样,在为海涅的诗《你好像一朵鲜花》配曲时,相对于舒曼的二十小节,李斯特却用了四十五小节之多。

    和许多浪漫派艺术歌曲作家一样,李斯特在音乐的抒情性和戏剧性方面都较擅长,所不同的是李斯特时常用戏剧性的创作手法来表现非戏剧性的诗节。在诸如《洛勒累》、《图勒的国王》和《你知道这个花园吗》等歌曲中,都把抒情部分处理成了较具戏剧性的叙事诗,从而把“淳朴典雅的古典歌曲改造成为充满浓厚的感情色彩的音诗和绘声绘色栩栩传神的音画”。特别在其晚期的作品中,戏剧性朗诵音调的运用有进一步强化的倾向,戏剧性因素的渗人更加明显,这也是后来李斯特不断修改自己的作品,造成现存版本较多的原因之一。

    三、捕捉诗的意境创作钢琴织体

第6篇:七律长征朗诵范文

黑格尔曾说:“诗词中必定包含音节或者韵,因为章节与韵是诗原始的唯一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它比华丽的词藻更为重要。”因此诗歌的音乐特征较为突出,诗词的节奏主要是为了迎合舞蹈与吟唱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与人的生理节奏以及生活、自然节奏相统一。人情感的不断起伏、波动和生活节奏的张弛度都决定了诗歌的节奏,古典诗歌的美主要在于音律之美,学生在朗诵时可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在学习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生们对吟诵的学习。诵读不能只停留在教师的泛读、学生的吟读以及集体齐读等各种层面上,而且还应该在理解诗歌词意的基础之上,加强学生对诗词语言美、音律美的学习与掌握。在诗歌优美旋律的熏陶之下,朗诵过程中会发自内心进行吟诵,甚至可以感受到诗意词意的美境以及诗人的志趣。《诗经》中一句“坎坎伐檀兮”为伐木的节奏。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噫吁喊!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具有节奏的起伏感。在朗诵过程中通过节奏起伏,会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情感的起伏状态。《蜀道难》的开头中如此的突兀沉雄,主要表达了诗人见到蜀道高危时的惊惧情绪,整篇文章节奏比较舒缓,起伏跌宕,节奏的变化会给朗诵者带来美的享受。

在学习古诗中应注重把握好诗歌的朗诵,其实诵读技巧关键在于处理好停顿、重音、语速以及语调。古诗中的节奏并不复杂,五言诗一般为“二/三”或“二/一/二”的形式,七言诗则为“二/二/三”形式。一般情况下诗歌的重音会落在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在朗诵的语调上应注意高低错落,在语速上则注意缓急相宜。在朗诵的感情上特别注意到是慷慨激昂还是凄清悲凉,是深沉悲愤还是恬淡自然。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进行指点,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使用散文的形式还原出形象的图景,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身临其境,感受到审美的愉悦。

二、解词译句,理解古诗

由于初中生是小学生理解力的提升阶段,对古代汉语以及古代文化常识比较缺乏。初中阶段中所学习的古诗,并不像小学阶段所学的《静夜思》与《春晓》通俗易懂,在初中课本中的“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以及“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等诗句对于初中生来说不易理解。在初中生学习古诗词中普遍遇到的障碍为字面意思不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进行必要的解词译句,连句成篇,然后将调序、补缺等翻译技巧教授给学生们,使其掌握学习古诗词的基本能力。部分教师认为解词译句是将古诗词进行了肢解,破坏了其意境与整体美,主张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参悟诗词意思。其实在古人诗歌里面没有很大的语言障碍,然而在今天的快餐文化浸染下成长起来的初中生离着古代环境太遥远,对于古诗词里面的表达习惯、句法结果以及字词意义等于今天的用法大相径庭。学习古诗词不能只靠诵读背默、静思内省的方式,否则只会给学生们带来抵制学习古诗的负面情绪。对于诗词中句子的翻译也是需要学生理解,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不能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样极易给学生带来支离破碎的印象。

三、评鉴赏析,掌握写作技巧

第7篇:七律长征朗诵范文

1.掌握冰心及其作品,掌握意象、意境和托物言情的写作

手法。

2.在欣赏图片、配乐诗朗诵及音乐的过程中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数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掌握作者对母亲(祖国)的思念之情。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教师由手上的一张白纸,引出《纸船》后,学生齐读。

2.教师介绍作家作品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3.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1923年夏天,23岁的冰心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到美国留学。离开上海后10天,在船上,在远离故乡、远离母亲的茫茫大海上,女诗人冰心写下了这首诗《纸船—寄母亲》,以表达对母亲(祖国)的思念之情。

【初次感知】

学生朗读这首诗。

教师播放网上下载的配乐诗朗诵《纸船—寄母亲》,学生听完后会觉得朗诵者读得非常的深情和投入,而自己却读得淡而无味。于是教师让学生再一次朗读。学生再一次朗读时就比第一次朗读得更有感情了。

【深入感知】

(一)投影:第一幅图(近景:大海轮船人物一张白纸海面上的几只纸船第一节的诗句)。

然后学生齐读第一节。

问题:

1.这一节主要写“我”在干什么?(叠纸船、抛纸船)

2.哪些词语突出了“我”的感情?(从来、妄弃、总是、留着)

3.这些词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对母亲的思念与执著)

(二)投影:第二幅图(远景:海水轮船人物很多纸船在船头和海面第二节的诗句)。

学生齐读后讨论:

1.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继续叠纸船、抛纸船、纸船被抛出后的不同情况)

2.哪些词再次强调“我”的执著?(不灰心)

3.“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这句话的含义(内心的执著;寄托思念的方式;排解忧愁)

(三)投影:第三幅图(母亲睡在床上月亮和星星梦中梦见了白船第三节的诗句)。

学生齐读后讨论:

1.①找出这一节的人称代词

你:母亲 他:纸船 她:冰心

②投影

2.“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的含义是什么?

爱是对母亲的思念。

悲哀是指漂泊异乡的孤独和对母亲的思念。

3.归纳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想象纸船进入母亲的梦中。

【深入探讨】

教师把全班分为八个小组,小组讨论这首诗中纸船的象征意义:

纸船象征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

【真情回味】

1.总结全文:

第8篇:七律长征朗诵范文

关键词: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特征

一、影响其艺术歌曲创作的几个因素

李斯特的青少年时期是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而活跃于欧洲各国舞台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旅行、复杂多变的生活与创作环境和异常频繁的各种社会活动使李斯特有机会广泛了解各国风土人情,接触各种思想和思潮。这一切大大地丰富了他的音乐创作,创作中也体现出明显的兼收并蓄特点,渗透着各种影响因素。

作为文学艺术中的一种潮流,浪漫主义在18世纪末已初现端倪,至19世纪初已经席卷了几乎整个欧洲。巴黎是当时欧洲各国最伟大的文化艺术中心,“那里是各种政治宗教派别及艺术流派争相竞妍的舞台……而年轻的艺术家想得到承认必须到巴黎去寻求发展。李斯特定居这里后一边自学文学、哲学和文艺评论,一边学习作曲,同时结交了巴尔扎克、海涅、拉马丁、柏辽兹、肖邦等文坛、画坛、乐坛的各界头面人物,对浪漫主义思想有深刻的理解。李斯特认为音乐和文学及其他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依靠并运用这种联系,音乐就能达到人的思想、感情、意志所交织的焦点,从而使文学、绘画等题材完全融化到音乐结构中,造成引人注目的戏剧效果。为了强调音乐中的文学性和哲理性,李斯特创作了大量的交响诗及其他文学性标题音乐,由于艺术歌曲从诞生时起就是和文学中的诗歌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标题音乐的创作从一定意义上大大丰富了他的艺术歌曲创作内涵。

影响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另一个因素是匈牙利的民间音乐。匈牙利民族具有悠久的民间音乐传统,从16,17世纪的“历史歌曲”和18,19世纪流行的“库鲁茨歌曲”来看,其音乐旋律富有即兴朗诵音调,同时渗透着匈牙利境内吉卜赛人的歌舞因素。李斯特自幼喜爱民间歌舞,并常跟随当时挨家挨户演出的波希米亚吉卜赛戏班子看戏,这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尽管李斯特长期住在法国和德国,音乐创作也与法德联系较大,但在19世纪中叶欧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滋养和激发下,李斯特对旧的匈牙利传统仍较为珍视,并常以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为骄傲,匈牙利的主题也始终贯穿着他的整个创作过程。这“不仅表现在以民族旋律为依据或受其启发的作品中,也表现在他那火一般冲动型,活力充沛的气质上”。如根据诗人尼科劳斯·列瑙(N.Lenan,1802-1850)的诗谱曲的《三个吉卜赛人》人声和伴奏就广泛运用了带有增二度音程的吉卜赛音阶,伴奏中模拟吉卜赛人所奏提琴(fiddle)和岑巴罗琴(Cimbalo)的音乐使歌曲从头到尾洋溢着吉卜赛音乐的情趣,既粗犷豪放,又清新柔和。此外,李斯特的另一首歌曲《诀别》也具有类似的民间音乐特征。

对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影响较大的再一个因素就是当时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当李斯特在欧洲各国进行频繁音乐社会活动的同时,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正如火如茶,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斗争异常激烈。在1830年巴黎七月革命与1848年匈牙利事变的时代危机中,李斯特受爱国的民主思想驱使同情革命,并成了一个人。而后来同宗教社会主义者的友谊又使他那强烈要求进步的思想愿望转化为对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的向往。这一切深深地影响着李斯特的思想和创作,极力反对创作中的规整、因循守旧手法及各种形式主义的倾向。其歌曲中强烈的戏剧性矛盾冲突、大量反传统的色彩和弦和调性设置就是当时社会矛盾激化在创作上的反映。这一切使李斯特的创作几乎处于浪漫主义风格的边缘甚至更具有后来的印象主义特征。

除上述之外,李斯特早年在匈牙利所受的早期教育及贝多芬、肖邦、柏辽兹等人的音乐思想对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也有一定影响。

二、富有戏剧性朗诵的旋律音调

浪漫主义的“美声宣叙调”(belcanto-parlando)亦称“朗诵调”,是意大利早期歌剧表演风格的一种新形式,旋律变化不大,接近于说话般的自然音调,其音高节奏处理也接近戏剧朗诵音调,旋律背后常充斥有口语和朗诵的脉动。没有固定的结构模式,篇幅短小而具伸缩性。歌词常做纯音节处理,多用同音反复而较少起伏。

在李斯特戏剧性的叙事歌曲中这种音调较为常见,比如在《洛勒累》结束部分对洛勒女妖歌唱所造成的恶果的宣叙,在《我失去安宁》中对于“我痛苦无边”所发出的叹息等歌唱旋律就较口语化。钢琴伴奏的写作也很简单,有时伴奏,有时长时间休止,偶尔只用几个和弦来加强某一字某一音的强度,从而造成渲染气氛,增强戏剧性表情的效果。但另一方面,由于钢琴很少重叠人声,所以一首诗常常分成许多部分,朗诵性的诗句也不时被钢琴打断,而显得缺乏紧凑感。第二次改编的《早晨我起床并问道》就十分典型,如果与弗朗茨配曲的作品比较就可以明显看出两位作曲家的不同创作特点,弗朗茨将全诗纳人四个乐句,四条旋律线,二十个小节,而李斯特却整整用了四十六小节。同样,在为海涅的诗《你好像一朵鲜花》配曲时,相对于舒曼的二十小节,李斯特却用了四十五小节之多。

和许多浪漫派艺术歌曲作家一样,李斯特在音乐的抒情性和戏剧性方面都较擅长,所不同的是李斯特时常用戏剧性的创作手法来表现非戏剧性的诗节。在诸如《洛勒累》、《图勒的国王》和《你知道这个花园吗》等歌曲中,都把抒情部分处理成了较具戏剧性的叙事诗,从而把“淳朴典雅的古典歌曲改造成为充满浓厚的感彩的音诗和绘声绘色栩栩传神的音画”。特别在其晚期的作品中,戏剧性朗诵音调的运用有进一步强化的倾向,戏剧性因素的渗人更加明显,这也是后来李斯特不断修改自己的作品,造成现存版本较多的原因之一。

三、捕捉诗的意境创作钢琴织体

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与浪漫主义诗歌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1g世纪末至19世纪诗人们的大量多愁善感的诗歌,就不会有浪漫主义的情感表现,也就没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反过来,正是由于浪漫主义丰富的情感表现和对自然景物的刻画为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音乐表现手法。钢琴声部是艺术歌曲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伴奏织体不仅仅提供简单的和声烘托,而且常常利用其多变动的织体形式来表达描绘、象征或补充诗歌内容,其重要性有时甚至比歌唱旋律还要大。

李斯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钢琴演奏大师,在他创作艺术歌曲之前就已积累了多年演奏和创作钢琴曲的经验。特别是将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改编成钢琴曲的经历使其在写作艺术歌曲钢琴声部方面得心应手,驾轻就熟,许多艺术歌曲中都体现出诗词、旋律和钢琴织体三者相辅相成意境完美之妙。

《洛勒累》是诗人海涅根据德国民间故事写作的诗篇,大意是:在莱茵河畔,美丽的洛勒女妖整天坐在悬崖上梳理金发,并唱着迷人的歌曲引诱河面上的船夫,来往的船夫听了她的歌唱忘记注意暗礁,常遭覆舟之祸。李斯特在描写静静的莱茵河面时运用了三层织体的写法,织体的最上面是单声部的旋律,中间是带有旋律意味的分解和弦音型,最下面是和弦的低音,在节奏上与中间互相补充形成对比。从每小节三拍子的角度来看,低音部的第二拍用琶音加重力度使织体的节奏律动具有明显的船歌特点,从而形象地描述了莱茵河微波荡漾的情景。但描绘船夫和小船都葬身波浪的景象时,李斯特在中低音区运用了和弦震音音型奏出紧张而恐怖的音响效果,恰当地表现了激动和不安的情绪。低音区的半音级进音型上下流动如同翻滚起伏的波浪,使音乐场景的描绘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三个吉卜赛人》具有鲜明的匈牙利民间音乐风格特征,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声乐中的“匈牙利狂想曲”。歌曲中对于三个吉卜赛人各自的形象描绘也同样贴切真实,在织体的写作上也别有特色。在描绘第一个吉卜赛人在晚霞中用提琴演奏歌曲时伴奏的织体十分清晰,其上方是民间舞曲性质的结构完整的旋律声部,与人声形成对比,由属音A构成的持续声部以四分音符持续了八小节结束于主音上。织体的最下面声部亦有一个属音A构成持续声部,作为音型的下方支持。第二个吉卜赛人的形象是:抽着烟斗自由自在地望着自己吐出的烟雾。歌唱旋律是充满口语化的宜叙调,用间奏的伴奏进行衬托。每句后面快速地由下而上的琶音音型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口中吐出的缈缈轻烟。在描绘正在人梦的第三个吉卜赛人的形象时先是用钢琴织体的全部休止描绘人梦时的静谧,当微风吹来时李斯特用了低音声部的单音切分进行,随之而来的三十二分音符音型极其形象地象征了微风吹动下挂在树上的扬琴发出的阵阵弦鸣声。

此外,在《我的歌声轻轻飞翔》中对于平静而柔和的情感刻画,在《孤格》中对于孤树梦见棕桐的描绘等充分显示了李斯特无限宽广的浪漫主义想象力和极其娴熟的钢琴织体创作技巧,在这一点上,与舒伯特、舒曼等早期浪漫主义歌曲作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四、丰富多彩的和声运用

浪漫主义音乐最突出的是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心理冲动来引导创作,这就意味着创作不仅更加依赖乐器色彩和织体构成,而且更注重和声语言向更微妙的方面扩展与变化,要求在调性和声系统不崩溃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发掘其色彩表现。从李斯特许多艺术歌曲中可以看出,为了达到管弦乐般的戏剧效果,他对发展新的和声语言有着强烈的愿望。歌曲中变化和弦与半音化和声的大量使用,使调性和声的表现范围扩大到了更远的边缘。

《你从天上来》中钢琴前奏部分的和弦富于明暗色彩对比,细腻地表现出“甜蜜的安宁来到我的胸怀”的情绪,而在刻画“啊,我多么地厌倦”时作品先以E大调属七和弦等音为g小调的VII级降五音的属变增五六和弦以半音转为g小调,再以g小调重属七和弦等音为f小调的V级降五音属变和弦而半音转至小调,巧妙的半音等音转调和内声部的半音进行从而表现了“厌倦”的情绪,使两种不同的情绪在以和声为表现手段下呈现出强烈的对比。

在《迷娘之歌》开始第一小节核心动机的和声设计也很有特色,最低音是主音升F,升F大调V级减七和弦降了第VI还原D,旋律声部的升A倚音解决到升G,这样就构成了升F与升E,B与升A两个大七度,升E、升G,B与D构成减七和弦,音响紧张而富于表彩,刻画了主人公渴望远离困苦达到理想之地的急切心情。在这首歌曲的许多地方李斯特都运用了类似的和弦结构、远关系调性发展及半音和声进行表现迷娘的不同心情。

半音化是和声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19世纪已经成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一道主线,也是感情表达的一种特殊载体。李斯特在艺术歌曲除了以半音化表达特定的情绪外,还在歌曲中用以描绘有关的情景,烘托气氛,使作品更富有描写性、情节性和戏剧性。如《图勒的国王》中描绘国王将酒杯掷向海中沉人海底的半音阶乐句,《秋天的风》中通过低音和内声部的半音下行对秋风吹过荒凉的原野描绘,都说明了李斯特在半音化演进的历程上拓宽了其表现的领域,扩展了半音化处理的手法。

第9篇:七律长征朗诵范文

的七律《长征》,是一首对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总结之作。多年来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同时,这首著名的诗篇也被作曲家谱曲而传唱。然而,人们并不知道,《长征》这首诗的诞生,是同志在甘肃省通渭县城文庙街小学广场红军陕甘支队举行的连以上干部会议上首次吟诵而成的。

红军在通渭活动,给当地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通渭境内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1935年9月26日,等中央领导人进驻榜罗镇,并在此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把红军的落脚点放在陕北,把陕北苏区作为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可以说,红军长征的最终落脚点是在通渭县榜罗镇决定的。这次会议被人们称为榜罗会议。9月28日上午,党中央在榜罗小学的门前打麦场上召开全军连以上干部大会。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大会作报告。29日,等人抵达通渭县城。

这天晚上,在文庙街小学参加了第一纵队先锋连举办的联欢晚会。晚会上,首次朗诵了他在长征路上吟成的七律《长征》。然而,由于岁月久远,加之战争年代,至今人们已经无从考证这首诗具体在哪个地方写的。或许,可以这样说,《长征》这首诗,是在通渭酝酿的,也是在通渭诞生的。

我们知道,自称他是马背上的诗人。的许多诗词都是在马背上构思而成的,也许并不是一气呵成的,其间又经过许多次酝酿构思,在不断的修改中走向完善和成熟。

长征胜利结束后,《长征》这首诗也在红军将士中广为传诵。1937年10月,英国伦敦戈兰公司出版的美国记者斯诺编著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就收录《长征》题为《同志长征诗》,这是这首诗最早的公开发表。1957年1月,这首诗正式在《诗刊》杂志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