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范文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精选(九篇)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1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范文

关键词:创新农机化;发展机制;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S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157-1

1 创新农机化发展机制

1.1 以产业化思维运作农机事业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机经营服务产业化,只有这样才能把农机需要大面积作业和土地拥有权零散的矛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与农业生产组织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市场合理调配农机资源,使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由一家一户的模式过度到统一经营的模式,进而提高作业质量和速度,同时又降低了农民投入成本,并且可以把现有机具有效的利用起来。从管理服务思路入手,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农机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上来,逐步完善农机作业服务经营管理方式和政策,进一步规范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并且不断扩大农机服务范围;着力加强农机服务组织的培养,培育和壮大有一定基础的农机服务组织,加大农机投资经营形式,提高农机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1.2 狠抓服务不断壮大发展农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一个是要增加机械装备总量,还要提高农机作业效率,更要增加农机经营效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解决好农机服务产业发展中的紧迫课题。郊区农民受土地规模小,地块零散等因素的制约,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办到办好的问题,通过农机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机资源组织起来,统一进行农机技术检验,统一进行技术培训。结成整体,统一对外作业服务。通过这种“滚雪球”的方式,使农机事业逐步发展壮大。

1.3 以市场化机制管理农机在国家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扶持、拉动下,农机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农民拥有机具数量持续上升,这就需要我们加快健全支持和保护农机的法律法规体系,更需要掌握市场经济知识,适应市场发展形势,以市场化思维来管理、发展农机事业。首先要保证农机作业质量,做到安全、优质、高效,让广大农民认可。同时,要建立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农机作业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切实维护农机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2 以机械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2.1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化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条件,也是先决条件。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农业生产发展?首先我们要认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原始社会铁器的出现,牛耕的开始,让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生产力发展到今天,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也是最具有活力的要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而这些都离不开农机化的支持。在土壤改良、深耕深松等机械化作业中,能够改变土壤结构,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土的流失,在玉米秸秆还田、青黄储等综合利用措施和深施化肥技术中利用农业机械,能够避免秸杆焚烧和化肥流失对大气及环境的污染,增加地力。这一切都是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途径。

2.2 农民生活宽裕需要农业机械化

机械化最根本的作用就是以机器代替人工劳动,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相对清闲的二、三产业,创造效益,增加收入。据权威资料统计,使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对于增加粮食产量的贡献率达到18%以上,特别是在抢农时、抗灾害方面,农业机械化的作用都是难以替代的。农业机械化是农民增收的前提,是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支撑及强大的保障。

3 多措并举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

3.1 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农业机械化投入格局

按照“七大”和中央的有关精神,全力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吉林省农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推广普及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把农业机械化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争取政府财政的支持,协调其他农业投入用于农机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机投入格局的局面。依法建立和完善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安全质量、维修质量、农机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试验鉴定,更新报废等农机标准体系,为加快农机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2 增加农业机械的作业领域,加大农机创收的比重

农机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一台9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春秋两季作业收入在三万元以上,扣除农机补贴,农民只需要支付七万元左右,这样农民只要两年多点的时间就能收回成本。我们只要适当加以引导,组织农民建立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载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服务组织为纽带的农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技术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农机服务机制,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不断的拓宽农机作业服务领域,增加农机作业收入,为农民生活宽裕提供条件。

第2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范文

我们已经送走了硕果累累的“十五”时期,迎来了充满希望和机遇的“十一五”开局之年。在这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全县县、乡、村三级主要干部会聚一起,共商振兴大宁大计。这是一次总结上年、安排部署今年工作的大会,是一次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思想认识的大会,是一次明确奋斗目标,集聚精神力量的大会。刚才,越轶县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报告对去年的总结是充分的,对今年工作所提出的目标是宏伟的,安排是科学的,措施是得力的,精神是务实的,各级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进行了严格的责任制兑现,并对去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模范个人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今年的表彰突出了两个重点,一是突出了四大产业工作的功臣,二是突出了招商引资跑项目的模范。这是一个导向,就是要鼓励干活的,激励跑钱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改变面貌,脱贫致富。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所有为四大产业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一年,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通过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焕发出巨大的政治热情,带领广大群众认真落实县委九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大宁、发展四大产业这一目标,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广大干部群众得到更多的利益;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推进各项创建活动,全县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和谐,进入了全市平安县行列;认真贯彻文化强市战略,加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干部群众保持了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这些都为今年的快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既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下面,我想就如何在我县推进新农村建设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机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推进这一工作进行了具体研究和全面部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若干意见,为我们今年工作指明了方向。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目标任务的提出,不是应急措施,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从物质条件上看,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从政策环境上看,近几年,中央的支农政策力度在逐步加大,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持“三农”的重大措施;从社会氛围方面看,凝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村发展不仅是农民的盼望,也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从农村自身方面看,农村建设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开始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一些地方积累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经验。如果说过去我们国家迫于国际形势和国内建设的大局,需要通过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来加快国家工业化进程,以确保国家实力与安全的话,那么,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实力的增强,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时候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分重视,明天将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领导参加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班,由总书记亲自主持,统一全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贫困山区县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农村经济是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的。我们大宁县工业化程度不高,基本上还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域。县域的主要部分是农村,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达80%。在国家的建制中,县城并没有从农村中分离出来,仍属于农村的范畴,所以从国家宏观体制上讲,象我们这样的县还属于建设新农村的范围之中。中共中央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就把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了出来。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今年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是推进大宁发展的历史任务,应作为县乡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认真的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我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会给我们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每年用于“三农”的财政支出都以2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加。今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将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将资金和优惠政策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投入,这为我们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四大产业将带来非常有利的条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一个含金量更高的文件,我粗粗翻了一下,除出台各项新政策外,加大投入的项目就有一二十项,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数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的稳定的资金来源。要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要增加扶持农村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要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条件。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要继续增加扶贫投入,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要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了实施新农村建设计划,国家农业部还启动了“十大行动”,即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行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构建行动,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机化促进行动,畜牧水产业生产方式转变行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增收行动,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通过以上信息,我们能够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确实为我们发展四大产业、振兴县域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全县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大力度,积极跑资金、争项目、抓开发,力争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确保大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取得较大成效。

二、切实明确新形势下的新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提出的,它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有着丰富的内涵要求。“十一五”规划建议用20个字来概括其新内涵,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指物质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指精神文明建设,“村容整洁”是指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建设。根据这一精神,我们提出“四村”建设目标,就是要建设小康村、生态村、文明村与平安村,以此为载体,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物质宽裕的小康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今年,要继续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进一步提升枣业、羊业、石材开发业和城市开发业四大重点产业的档次和规模,使农民从四大产业发展中不断增加收入,以四大产业发展支撑小康村建设。

养羊产业已被我们的实践证明是家家户户都能搞,乡乡镇镇都能办的短平快致富项目。各乡镇和村组都要花大气力促进这一产业尽快发育成长。这几年的发展已取得很多成功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宣传典型,培育大户上下功夫。每个村都要培育几个大户,让大户带动其他农户发展;二是在饲草、青贮上下功夫。继续大力发展多年生、当年生饲草,村村建立饲草加工站,户户建设贮青池;三是在养殖小区上下功夫。推广健康的养殖方式,每个乡镇都要规划标准化的养殖小区试点;四是在各项服务上下功夫。研究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包括饲料服务、技术服务、防疫服务、销售服务等,解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五是在发展龙头上下功夫。发展龙头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中介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进程,使之真正成为老百姓稳定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保证全年6.3万只的存栏任务,建成临汾最大的圈养羊基地。枣业的发展要认准目标,坚定信心,在规模化上做文章。红枣业的发展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挫折,有的地方损失也很大,但不能由此就产生动摇和怀疑。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应该从主观方面反思教训,寻找原因,在成功的经验中看到发展的希望,在永和县、延川县及太古乡的发展中学习经验。只要我们各级领导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把此作为致富的产业来抓,就一定能抓出成效。要采取栽植、种植、嫁接等多种方式,今年保证完成栽植任务1.5万亩,嫁接55万株的任务,尽快形成产业规模。要根据气候特征,选择适宜发展的品种,搞好各项服务,特别是在技术服务上下功夫。要宣传品牌,搞好包装,组织销售,使大宁红枣占领市场,形成影响。石材业是大有潜力的一个产业。前些日子看到商务部的一个信息,我国石材业已成为建材领域的支柱产业,全国石材进出口贸易额已占到全球石材贸易额的13%,中国正成为世界石材加工中心。年前我拿着咱们的石材样品到中国石材协会请他们鉴定,有关专家认为大宁石头很有特色,完全可以打入国内外市场,承诺近期来大宁为我们的石材发展号脉定位。所以各乡镇、各部门都要想方设法引资金、引技术、引老板、联合开发,加大“三引一联”力度,力争今年石材企业达到18户。围绕把大宁建成全省最大的生态石材工业园区这一目标,进一步完善石材园区基础设施,以园区功能的配套完善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提高聚集效应,壮大县域经济。城市开发业去年成功起步,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我们要进一步乘势而上,继续抓好以沿街一层建筑改造为重点的20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味。同时,要把城市开发延伸到乡镇和农村。各乡镇都要认真搞好规划,确定重点发展项目,实施一批工程,要抓住国家对小城镇建设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

(二)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村容整洁的生态村。村容整洁、生态优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今年,要继续积极争取项目,实施四大工程,搞好一个活动,努力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一是实施好公益林建设为主的造林工程。年内在天保植被恢复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内,完成公益林保护性建设23万亩,继续完成1万亩天保工程和1.5万亩退耕还林任务,完成6000亩日援项目生态林建设、城区绿化和南川通道绿化工程。二是以昕水河流域治理二期项目为主的小流域治理工程。继续实施好昕水河流域治理项目、杜峨流域示范坝系工程、荷叶沟坝系工程项目和人畜饮水解困工程。三是以沼气为主的绿色能源建设工程。完成“三位一体”沼气池1000个,全县使用沼气的农户达到35%,启动大型沼气亚行项目工程,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是以打坝造地、荒山治理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同时,要在全县农村大力开展以“爱我家乡,美化家园”为主题的美化家园活动。全面整治乡容村貌,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责任机制,逐步向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四化”标准和“三改五通五无”目标迈进,即改厕、改厨、改圈;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电视;无柴草乱放、无粪土乱堆、无垃圾乱倒、无污水乱泼、无畜禽乱跑。今年,各乡镇都要确立两到三个示范村,以点带面,取得经验,逐步推广,推动生态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强化宣传教育,建设乡风纯正的文明村。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抓,是新农村建设的又一要求。要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努力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农村生活品味。一是要注重构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阵地网络。各乡镇都要逐步组建科技培训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要重视广播电视、宣传长廊、学习园地、公开栏建设,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二是要认真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制定《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和各类道德规范,引导农民养成讲礼貌、懂文明的好习惯,在生产生活中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行事。要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评议活动。由乡镇指导,以村组为单位,采取自评、互评、总评的方式,年终在每村评出道德高尚家庭、道德良好家庭、遵守道德家庭,并通过公开栏和宣传栏,宣传道德高尚家庭事迹,奖励表彰道德先进楷模;三是大力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充分利用乡村文化站、网络教育、阅报栏等文化阵地,开展好县情乡情、市场知识、科技文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道德规范教育。四是大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立足于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潜力,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组建多种民间文化组织,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同时,县直部门要大力开展文化、科技、法律、卫生“四下乡”活动。进社区、到村组、入农户,为农民送去科技文化、法律法规、医疗卫生知识和优质服务。要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

(四)开展综合治理,建设稳定和谐的平安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努力构建稳定和谐的平安村。今年在抓好完善和巩固平安县成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和谐与稳定。公、检、法、司各部门和各综治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制,统力合作,协调配合,着力构建针对农村的综合治理网络、治安防范网络、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开展好平安村镇创建活动。要坚持开展专项治理和严打斗争,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和各种利益冲突,健全工作体系,疏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要认真落实工作领导责任制和领导下访制度、排查预案制度,创新处理矛盾的方式方法,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努力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要高度重视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加快农村民主法制化进程,加强对农民的民主法制教育。在去年理顺两委班子的基础上,逐步健全完善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健全、规范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村务公开等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大力推进依法治村,提高群众学法、知法、守法意识,逐步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三、认真落实新形势下的新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自然是事关大宁县发展全局的大事。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将这一工作真正列入县乡两级的议事日程。要营造浓厚的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一系列带有关键性、根本性、突破性的措施,有效地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

(一)抓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有好班子。我们要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开展的契机,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村一级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就要转入第二阶段,要广泛征求听取群众意见,认真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选准适合本地情况、群众乐于接受的发展路子,真正使先进性教育取得实效。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抓好乡、村两级基层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阵地建设。思想建设要引深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头脑,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组织建设重点是抓好乡镇党委和村级支部班子,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注意把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章立制,按制度办事,使农村工作规范化。能力建设应当结合四大产业发展和本乡村经济建设实际,积极探索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新办法,着力培养班子成员领导本地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培养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做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阵地建设要完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加大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县直各部门要围绕“两定”目标,按照“两扶三争一推进”的要求,深入所包村委,落实包扶责任制,搞好主导产业包扶工作,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完成好各自工作任务。

(二)抓动力。改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化以下三方面的改革:一是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理清涉农收费,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按照“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农村学校人事和财务等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二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要求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县域内各金融机构要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农业保险。三是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鼓励民间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这一系列改革旨在建立健全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新体制,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我们县乡两级干部都要认真学习,吃透精神,积极而又慎重的推动改革,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三)抓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稳定脱贫奔小康的目标,必须加大开放力度,把自己与外面的世界紧紧联在一起,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缺乏开放的胸襟和眼光,小打小闹,小富即安或不富也安,注定要落后于人。因此,要坚定不移的实施对外开放政策,靠开放增活力。首先,要在广大群众中培养开放的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干部群众的视野,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打破墨守陈规的教条思想,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开展工作,破除小富即安、稍进则满,不思大进取的小农意识,树立敢闯敢冒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改变“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心态,树立让投资者发财,本地才能发展的互利互赢的开放思维,树立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其次,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敞开山门,大力引进境外资金投入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要千方百计地走出去,通过各种渠道把农村干部送出去学习、参观、培训,提高他们建设新农村的本领。要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来办,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务输出规划,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为农民工推荐可靠的职业中介,有组织的实施劳动力有序转移,鼓励农民离开农村、离开土地走出去打工搞创收。

(四)抓根本。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养人才是根本性的措施。一是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培训制度,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二是积极扶持本地一些产业带头人,培养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带动一批人富起来。三是要善于发现、努力培养农业创业者队伍。农业创业者比农村产业带头人高一个层次。产业带头人是懂得一些种植养殖技术、种几十亩地、养几百只家禽,或多或少带动一部分农民致富的人,而农业创业者有资金,会管理,又有远大的眼光,愿意来农村投资办企业,可以解决几十人上百人的就业问题。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农民外出打工创业,一方面要鼓励外出发家致富的农民回乡创业。靠农业创业者解决农民就业,这是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在抓好本地实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同时,还要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挂钩联系引进高新农业技术项目和高技术人员。引进一个人才,就可能带动一个产业。

第3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范文

努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xx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综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xx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为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以增加农民收入、改进生产方式、提升生活环境、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突出村镇规划、产业发展、班子建设等工作重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做好产业发展、新经济组织建设、农民知识化工程等打基础、管长远、增强后劲的工作,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实质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我市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的四个特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一是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坚持持续推进。在及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新农村建设长效性、持久性的宣传,正确处理点与面、阶段性工作与长期性工作的关系,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健康、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二是把握“五新一好”的统一性,坚持统筹开展。从工作一开始,就把“五新一好”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做到互相促进、协调推进。三是把握“五新一好”的前瞻性,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和专家制定了年度规划和长期规划,对“五改”“五通”“五化”分别作出较为科学的规划,并使之具有操作性与前瞻性。四是把握“五改”“五通”“五化”的阶段性,坚持重点突破。从最贴近农民生活的“五改”“五通”“五化”建设这一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事情入手,让农民直观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从而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纵深发展

在立足强化工作力量、保证工作质量和加快工作进度的同时,我市按照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阶段性重点,找准突破口,以点带面,点线结合,统筹兼顾,促进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

1、以新经济组织为纽带,加快产业发展。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引导各类种养大户、运输大户组建各种专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如绿化村组建了“xxx水果有限公司”,果业面积达2万多亩。该公司将果业销售与农民培训、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成立了水果经营、果技服务、修剪、嫁接等专业队伍,做到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无公害果品标准生产、统一销售,并提前、产中、产后全套服务。

2、加快城镇化步伐,以辐射带动农业的发展。发展小城镇建设,一是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功能,发展服务业,增强小城镇的聚集力、带动力。在实施城镇和村落规划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山形地势,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既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又充分考虑了邮政、电信、商店、广播电视、医疗、教育、娱乐等功能设施;既有可行性,又有前瞻性;既有利于群众生产,又有利群众生活。在规划实践中,探索出了自然村落型、中心社市型、田园农户型等三种村落社市模式,并免费提供图纸供农户选择。这样,有效改变了规划建设中“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房、不见新貌”的现象。如绿化村,充分依靠“桃花谷”,规划了别墅型“农家乐”。二是下大力气制定和完善小城镇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吸纳民间资金向城镇集中,鼓励和引导农村经济能人到小城镇经商办企业。三是变灾害为机遇,科学规划,高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把农村的经营大户、有钱的农民吸纳到小城镇来,把过剩的劳动力引到城镇来务工经商,发展服务业,带动农村的发展,促进繁荣。

3、抓好文明生态新农村建设。按照“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建设文明生态新农村。着重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摒弃存规陃习。做到“五化”、“五通”、“五有”。“五化”即美化(内外墙抹灰、外墙涂料)、硬化(铺设混凝土的村内道路)、净化(实现家家户户“一池三改”,建有沼气池、卫生厕所、卫生厨房,实现人畜分开;村内建有下水道、垃圾池)、绿化(村内有公共绿地)、亮化(有路灯)。“五通”即村村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闭路电视。“五有”即:支部活动有阵地、干部工作有报酬、提升素质有远教、组织运转有经费、集体发展有路子。全市把绿化、绿荫2个村建成生态文明示范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大力推广实用、实惠、农民乐意接受的沼气池无害化户厕。加快改水步伐,采取群众为主,政府补助等方式,为群众安装自来水,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安全饮水问题。以通村水泥路建设为契机,统一规划,科学设计,侧重路基,完善路面,乡村行路难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另外,立足农村实际,采取聘请保洁员制、有偿服务制、推选专人负责制等方式以及垃圾归池、垃圾归园、垃圾归栏等几种垃圾处理方法,着力提高卫生环境质量。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已完成村道改(扩)建30余公里,6个行政村(社市)通水泥路。实施改水工程6处,惠及农民310余户1300余人,98%的村组达到安全卫生的改水要求;完成户厕改造310户,拆除破旧厕所300余间,拆除猪牛栏280余间。通过这些工作,增强农民生活环境意识,努力建设整洁、优美、健康、有序的农村生活环境。

4、以“空心村”改造为载体,构建农村社市新面貌。针对农村存在一户多宅、“空心户”和有钱无地建房的现状,我市本着节约土地的原则,坚持一户一宅制,同时采取减免审批费用等有效措施,合理流转旧宅基地。对符合“空心村”改造且群众有改造需求的村庄,由政府进行统一规划和提供建房图纸,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具体实施,进行宅基地置换、统一拆迁、放线、完善配套设施等,推进了“空心村”改造。同时,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探索采取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解决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问题。一是农民以合理的方式把土地出让给经济能人,能实现双赢。经济能人通过承租等方式获取土地实现规模生产,如大规模发展桃、梨、蔬菜、花卉等。因为规模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力承担者,就会“反聘”这些农民当工人,给他们发工资。农民除了每年可获得土地租金外,还能获得工资,所得的收入远大于自已耕种的土地收入,这充分体现了产业化经营的价值导向。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集中,推动了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5、以人为本,大力实施新农民培训工程。针对当前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科技素质低,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品种的推广受到限制,农民在非农领域就业和创收面临着许多困难的现实情况,我市扎实推进农民知识化工程,确定了以养殖、种植、加工、劳务输出等四大类就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了农民知识培训点、村级教学基地、村小组科技推广示范户和企业技能培训基地等农民知识化培训网络。由政府出资,免费培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骨干培训与一般培训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田间技术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农民参学、参训的效果。一是积极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去,离土离乡闯富路,促进以工补农、以工富农、提高非农收入水平。二是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引导,努力实现由个人行为向社会行为转变;由盲目松散的无序流动向计划紧密的有序流动转变;由季节性输出向常年性输出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就业转变。三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每年举办培训班10期以上,培训农民600人以上,帮助1500人以上转移到城镇或外出务工从事二、三产业。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同时,积极搭建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平台,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三、创新机制,转变职能,完善新农村建设管理方式

我市建立健全科学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注重长效管理,使新农村建设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一是建立农民主体机制。在新村规划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在村镇建设上,由农民自主组织实施空心房、厕所和猪牛栏的拆迁,自主商量投资建设改水、改厕、改路。在村镇管理上,尊重农民意愿,实行自我管理。二是建立扶持机制。实行以奖代补的扶持机制,在“空心村”改造、产业发展、新经济组织建设等方面出台鼓励民资发展的政策,在改水、改厕、改路上实行“以奖代补”,鼓励农民投资改建,进一步调动了镇、村、组和农户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除对工作开展好、成效明显的村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挂点单位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物质奖励外,还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班子、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

四、新农村建设的体会

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有利于农村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农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村民主建设,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整体、系统地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

1、科学决策是先导。在广大农民逐步富裕起来、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他们心里想什么、盼什么,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市紧紧把握广大农民渴望与城里人一样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心态,审时度势地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决策,既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又顺乎民心,合乎民意,统筹了城乡发展,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蕴藏在广大民众之中的伟大创造力被激发出来了。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政策导向作用,切实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依靠农民,发动农民,使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活动中,为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大投入是保障。我市围绕新农村建设活动,全市动员,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全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探索出“七个一点”的筹资办法(村集体和农民出一点,政府补一点,有关部门和包村单位帮一点、社会力量捐一点,市场运作省一点,银行贷一点,亲戚朋友借一点),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资金“瓶颈”问题。尤其是政府投入在融资当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真心实意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因此参与新农村建设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空前高涨,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据统计,200年我市财政安排了70余万元专项资金,包村扶村单位出资6万元,发动社会力量捐赠3万元,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工作。

3、规划先行是前提。过去,由于对规划工作不重视、规划起点不高以及对规划实施不够严格,导致农村村镇功能市分不明确,项目建设和建设住宅随意选址,布局混乱和各类资源浪费等现象。此外,有些农民观念落后,迷信“风水”,不愿到规划点建房,也影响了村镇的综合发展。为此,我市始终把规划作为村镇建设的龙头工程来抓,首先绿化村、楼纳村、绿荫村、木陇社市、顶效社市、马别社市进行规划建设,然后逐步规划好其它2个村,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吸引农民主动进入规划点建房。这样,既提高了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又强化了村镇的聚集功能,还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第4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范文

合成利村完全按照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位一体的模式发展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着眼未来,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把原来的种植业、养殖业全部与绿色经济结合在一起,决心建成一条绿色循环经济的高科技链条。

在生态村建设过程中,龙井市合成利村因是“全国生态环境第一村”的承建单位,且位于生物质能的多样性地区,所以就承建了联合国与吉林省政府的合作项目――中国吉林现代生物质能、热电联供示范工程。此项目是联合国向中国能源领域的首次投资,项目宗旨是开发新能源,并通过洁净能源,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解放农村妇女繁重的家务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为了使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达到统一,合成利村通过省科学论证,决心把此项目做大做强,落到实处,使项目能够长期为农民服务。

心怀全省,日理万机的省委书记王珉曾亲手阅批一个村里的具体项目,使省、州、市领导极为重视,龙井市政府全力响应,积极支持项目的实施,出谋划策,“把苜蓿草和秸杆深加工结合在一起,”使项目变得更加至善至美。

目前,合成利村正以联合国与省政府的合作项目为纽带,实施绿色循环经济。此项目的基本链条是绿色种植――绿色养殖――生物质能热电联供――绿色产品销售的绿色循环经济。

2006年,为彻底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党支部带领村民投资40万元,修了高标准的饮水工程。因水质优、水量大,受到村民的赞扬,为了改善村里的环境,村党支部克服各种困难,为村民修了路,使过去脏、乱、差的居民区换了新模样,村民走上了便捷的高标准水泥路,大家高兴地说:“党支部给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合成利村在广开致富门路的同时更加重视农业生产。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抓住治理有害水和有利水两方面的问题,开展治水工程,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修了百年标准工程的浆砌石水坝1980延长米,根治了山洪水害。彻底修复了3处电灌工程,保证了农田的农业用水。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村里为每口井都配置了水泵,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为了发展集体经济,为完善中国吉林现代化生物质能热电联供。新上苜宿草深加工项目,为今后发展绿色牧业打下基础。

第5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范文

1. 强化产业支撑,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1.1围绕资源转化以工促农,加快工业园区化

一是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建园区。2005年11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设立了省级工业集中区――东丰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3.41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了高新技术、健康产业、绿色化工、农产品加工、冶金建材、汽车零部件、旅游等七个产业园区;重点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健康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体系。二是加大投入,竭尽全力建园区。东丰工业集中区共投入资金3亿元以上,征用了1.06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实施了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实现了“五通一平”。三是强化服务,优化环境建园区。政府通过借资、出资、贷款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工业集中区规划区内共有各类项目175个。

1.2创新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

一是建强龙头,增强带动功能。先后培育和发展了东丰药业、鹏翔牧业、东佳粮油、中志甜玉米、金城谷物、华粮生化有限公司、唐豆豆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产值超亿元的龙头加工企业。龙头企业的壮大带动了周边村镇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人均增收380元。二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综合效益。在全县重点发展20万亩优质特用玉米、20万亩优质绿色水稻和10万亩高油大豆。经过积极争取,建设了拉拉河镇42000亩标准粮田工程和三合乡28400亩的优质粮工程,全县优质特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达到90%以上。三是发展精品畜牧业,优化产业结构。深入落实“粮变肉”工程,围绕加快发展梅花鹿、肉鸡、黄牛这“三养”业,有力地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

1.3科学规划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

把推进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推进村建设相结合,突出抓好城镇建设的规划,综合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目前,全县小镇工商业户发展到7600余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9万余人次,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70%。

2.注重民生改善,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

一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实施了三合乡的省优质粮核心区建设等一批农田水利重点建设项目。五年来,省、市、县帮扶部门落实帮扶资金1880万元,涉及84个项目。二是强化村容村貌改造。结合实际提出试点村屯建设要达到“七化”标准,即住房砖瓦化、庭院围墙化、院路硬面化、村屯绿美化、畜禽圈舍化、饮水合格化、卫生标准化。三是强化农村社会保障。争取国债资金650万元,全县中小学共改建扩建校舍3.7万平方米,建立完善由农村贫困人口救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强化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目前,全县共发展农村户用沼气1380个。今年计划新发展沼气池500户,秸秆燃气站1处。

3.创新推进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6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范文

今天,县委、县政府展开全县建设省级卫生县城暨拆迁建设号召会议,就是要号召全县各方面的力量,在全县掀起一个群众性建设省级卫生县城活动的热潮,把全县城镇化创建和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县域经济社会的跨越进程搭建平台,为建造和谐社会、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夯实根基。会议进展得很好,很及时。刚才,同志就建设省级卫生县城暨拆迁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很好的动员;两位主管领导就建设省级卫生县城,加速推动城镇化建造进程及重点项目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相关部门、乡镇和拆迁户代表各自作了表态发言。期望大家按照会议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各自的工作职责。下面,就我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及城镇化建设工作再讲几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作好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首先,要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解决我们党员干部群众的认识问题,统一思想,形成万众一心的强大动力,全力抓好工作落实。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一线带动,两翼齐飞"的城镇化战略目标,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坚持"以地生财,聚财建城"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跑项目、筹资金,对县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和改造,相继实施了广场建设及周边开发工程、商业步行街开发工程、大街改建工程、县城街广场改造工程、南路拓宽改造和城区背街小巷治理及道路硬化、客运停车场建设等一系列基础建设工程,使县城框架进一步拉大,城市品味明显提高,城镇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县城整体面貌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些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受到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欢迎,更进一步激发了全县干部群众在这项工作上更高层次的愿望和要求,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县县城整体建设步伐和层次与广大干部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县城绝大部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相当一部分村庄还不如我们抓的新农村建设典型村。总体来说,全县县城总体规划、环境、卫生、居住条件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很不适应。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实现县城广大干部群众的愿望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紧迫的任务。第二,我们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推进城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了一个很好机遇。中央在全党全国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政策、资金以及整体工作部署点上都向农村倾斜,向县域发展倾斜,这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积极主动,向上争资金、跑项目,抓住这一大好的发展机遇。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就将滞后,就会愧对19万人民群众,愧对生活在县城的干部群众。因此,各有关部门要抓住有利机遇,加大工作力度,有规模、有力度地推进城镇化建设。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加大改造和管理力度必将会把全县城镇化建设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第三,去年以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要求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在人大、政协两会上,农村基层代表提出了许多相关议案、意见和建议,这充分体现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关注城镇化建设的强烈愿望,我们不能在这项工作上再迟延和犹豫,更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走路,要加快步伐,加大力度,采取一切有力措施,把这项工作尽快做好,确保人民满意,取得明显成效。

二、把握方向,突出重点,正确处理创卫、城建与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关系,推动创卫和拆迁建设工作平稳发展,取得实效

首先,要处理好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加快改造步伐、实现重点项目推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方针政策,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举措。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部署是一致、是密不可分的。加快县城改造步伐、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重点在于提高城市化管理水平,我们是以农业和农村居民为主体的小县城、小农村,改造县城、建设县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全县上下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具体落实。二要处理好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加快改造力度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系。一个地方的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依靠中心城镇带动辐射。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对我们来说,就是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城镇化开发、新农村建设上,当前要重点抓好城区八村道路、排水、拆迁等基础性工作,不断提高城镇化管理水平和带动作用,进而改变城乡根本面貌,达到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各项目标要求。三要处理好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加快县城改造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目前,我们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和县城拆迁改造,虽然触及一部分群众的利益,但从全局和长远角度考虑,我们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也是大部分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为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对拆迁户群众要进行思想动员,说服教育,相互交心,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维护好他们的切身利益,让群众心悦诚服,乐意接受。通过拆迁改造,使广大拆迁群众感受到,今天所拆迁的房屋,给他们眼前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从长远考虑,则是为他们改变居住环境和今后更好地发展打造了平台,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7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范文

今天召开的**区2009年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自治区和呼市相关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我区农村工作,表彰2008年度农村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中心任务,安排部署2009年我区农村工作。

2008年全区农村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立足我区农村实际,以发展避灾、节水、高效、设施农业为主要方向,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

一是立足城郊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种植业。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以香岛、绿丰苑、绿丰达等企业为龙头,通过整合政府、企业、农户各方资金,共投资3000多万元,在讨思浩、古路板、野马图等村新建温室大棚350栋,新增蔬菜保护地320亩,新增蔬菜产量3100吨。其中,香岛生态农庄投资1500万元,完善了基础设施;绿丰苑农业产业化示范园,100亩蔬菜基地和17个蔬菜品种通过了国家有机农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全区蔬菜种植业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良好发展格局。

二、生态建设稳步推进,经济林开发初见成效

次),有效地制止了林区内散牧行为。全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nextpage]三、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道路建设成效显著

四、旅游业开发力度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按照加快大青山“一带三线”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对全区旅游业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修订,编制了保合少旅游集镇和盘龙山旅游景区规划。加快了旅游项目建设进度,巨华葡萄酒庄园酒厂开工建设;奥淳原生态酒庄园酒厂峻工投产,并新建了酒道馆;投入200余万元,启动了面铺窑农家乐旅游项目,建成农家四合院6套;尚水居画院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蒙锡玏马术俱乐部完成了项目规划和征地工作。华盛休闲体检中心等旅游项目正在加紧办理相关手续。**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增加了配套设施。小井沟生态园、绿野山村被市旅游局评为“**市农家乐旅游点”。成功举办首届**区冰雪旅游节暨冰雪趣味运动会。旅游业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对全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开始逐步显现。

五、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区发放粮食种植补贴50万元、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349万元、农机补贴8.3万元。扎实开展扶贫工作,修订了《**区2008—2012年扶贫规划》;实施了生盖营、恼包、大窑、面铺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和野马图、甲兰板产业扶贫项目;争取到了扶贫贴息贷款等新的扶贫项目;加大了社会扶贫力度,筹集资金410万元,切实帮助贫困村解决了一些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涌现出了以区委组织部为代表的一批社会扶贫先进集体,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第8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范文

—在20__年全乡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传达贯彻全县林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总结经验,落实20__年__乡林业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及措施,更好地促进__乡林产业平稳较快发展,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于今天召开“20__年度__乡林业暨森林防火工作专题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20__年的林业工作情况,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工作措施,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抓实干,确保圆满完成今年林业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全乡林业平稳、较快发展。

一、开拓创新,狠抓落实,20__年林业工作成效明显

20__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林业部门的关心、帮助下,通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乡林业工作不断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工作全面完成,林政管理工作成效明显,林业产业不断壮大,森林防火再创佳绩,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全乡林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林业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主要表现为:

(一)林业生态建设不断加强

20__年,随着我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林地林木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的落实,广大农民群众造林、护林积极性显著提高,使全乡生态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在加快营林造林步伐的同时,加强对全乡3012.2亩退耕还林造林地的管护,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严格按照国家的管护要求管护好已区划界定的3331亩集体公益林,落实管护责任,切实巩固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果,确保全乡生态安全。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工作全面完成

20__年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初显成效的一年,作为宁洱县的林改试点乡,__乡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于20__年6月全面铺开,通过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目前全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工作已全面完成,正在开展最后阶段的查缺补漏工作,准备迎接省、市林改办的检查验收。

全乡此次纳入林改范围的集体林地181647.6亩,共涉及8个村民委员会,96个村民小组,申请林权登记2696户,占全乡户籍农户数的89.6%。截止20__年8月20日,全乡已确权发证10263宗,174132.6亩,确权率为95.9%,共发放林权证3098本,发放村民小组统一经营集体商品林“均利证书”2020本,无争议部分发证率100%。全乡确权发证92个村民小组,2688户农户,占申请林权登记农户的99.7%。已确权的集体林中,有集体商品林34507.1亩,集体公益林3331亩,经营权到户商品林面积136294.5亩,其中自留山76357.4亩,责任山56924.9亩,退耕还林3012.2亩。应确权集体林地确权到户率为95.8%,按照各村、组林改方案,全乡共收取责任山2—3年林地承包费24.7万元,收取率达80.2%。

(三)资源林政管理成效显著

森林资源是带有公益性质的社会公共资源,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安全的重要工作。林改期间,__乡加强了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20__年度通过加强对商品林采伐的规范化监督,确保了__乡7500m⊃;商品林采伐规范有序进行。同时乡林业站配合县森林公安分局查处了顺安村村民罗伟忠滥伐林木一案,涉案林木蓄积量达57.524m⊃;,强有力地打击了辖区内的林政违法行为,维护了乡内森林资源安全。

(四)林产业不断壮大

20__年,全乡通过加快推进商品林的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步伐,合理有序开发森林资源,使林产业不断壮大,实现了林产业的持续稳步发展。20__年共采伐集体林木7500立方米,完成松脂生产800吨,实现林业产值1100万元,较上年增长50万元,增长率为5%。

(五)森林防火工作成绩突出

20__年度森林防火工作在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领导下,乡党委、政府狠抓落实、统一部署,及时召开了由各村支部书记、主任、护林员、沼气技术员、基干民兵组成的扑火队及各单位负责人共60多人参加的林业工作会议,同时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防火工作领导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做到了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年内共签订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状10份,签订组、户间森林火灾联防协定2790份,发放森林防火户主通知书3500份,为后期的防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__年全乡无森林火情发生,顺利通过了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考评,圆满完成了20__年度森林防火工作。

(六)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改善

20__年,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1、森林病虫防治取得实效。为广泛推广科学防治松毛虫的方法,提高林改后林农经营森林的科技意识,__乡积极争取松毛虫防治项目,在县林业局森防站的支持及指导下,乡林业站于20__年8月下旬组织实施了荒田、勐泗、那迁、干田四个村受松毛虫危害较严重的5000亩思茅松林虫害防治工作,采取用喷粉机喷洒高效防治药物的防治手段,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2、积极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有效降低森林资源低价值消耗。__乡有3008户农户,每年低价值消耗15000吨薪柴,以每吨150元的平均价格计算,全乡每年的薪材消耗在225万元以上。为降低森林资源低价值消耗,以沼气化县为契机,大力开展沼气建设,积极倡导使用太阳能,20__年以来每年都超计划完成沼气建设任务。20__年度县下达__乡的沼气建设任务是100口,通过广泛、深入的政策宣传和强有力的工作推进,20__年度共建成沼气池418口(含恢

复重建150口),超计划完成318口。目前全乡沼气池数量达2471口,建池率达可建池户数(2557户)的96.6%,占全乡农户数(3008户)的82.1%。(七)综合配套改革成果显著

1、成立自律性行业协会。为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全面形成自主管理、自我约束、互相帮助、共同受益的管理运行机制,通过报经普洱市林业产业协会宁洱县分会批准,于20__年6月份成立了普洱市林业产业协会宁洱分会__乡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下设三个工作小组,即:护林防火工作小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小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小组。

2、积极推动集体林木采伐和流转规范化进程。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和确保收益权”为目标,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指标跟着林权走的原则,积极引导林农以委托县林业局林业交易服务中心进行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林木采伐权的流转,继20__年8月份成功拍卖2宗之后,又于20__年11月26日拍卖2宗,出材量为3343立方米(含阔叶材482.18m⊃;),林木成交总价款97.753万元,对比140元/立方米的私下交易价格,林农直接增收50.951万元,有力推动了全乡集体林木采伐和流转步入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3、积极探索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模式。为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永续利用,积极争取县试点,乡林业站配合省林业规划院编制了《__乡森林经营方案》,现已基本完成编制工作。此外,为降低森林火灾给林权所有者带来风险和造成损失,积极开展和引导林农参加森林资源资产保险。20__年先行试点投保两个村民小组:一是窝拖村坡脚村民小组联户投保林木火灾保险770.3亩;二是勐泗村梁子田小组联户投保582.6亩,两个村民小组共交纳林木保险费1352.90元。

回顾20__年,__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工作全面完成,林业经济稳步发展,林农增收效益显著。放眼20__年,__乡林业工作任重道远,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步伐仍须加快,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各项林业工作任务繁重。为顺利开展各项林业工作,更好的完成20__年度林业工作任务,必须明确20__年度林业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全乡林业工作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工作虽已结束,但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地块未彻底到户,这些纠纷如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调处,将给全乡林业工作及社会稳定产生消极影响;二是虽然林地已经到位,林农也成为了真正主人,但由于采伐指标受限,部分林农林木将长期得不到采伐而影响了林农收益,最终导致林农爱林、护林意识下降;三是在综合改革尚未完成、林木流转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部分林农急于流转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四是林业体制改革后,基层林业工作的经费将更加紧张,工作难度加大。

三、二九年林业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及采取的措施

20__年,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努力开创全乡林业工作新局面的关键之年,其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县委十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和中央、省、市、县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以保持林业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兴林富民为宗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继续解放思想,抓住发展机遇,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建设,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现代林业建设全面推向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一)20__年度林业工作主要目标任务

要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为契机,继续完善各项林业综合改革配套工作。切实加大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和培育力度,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加快推进商品林的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步伐,合理有序开发森林资源,进一步巩固林业支柱产业地位,实现林产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配套改革工作。在圆满完成全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工作后,要以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最大限度地激活林业发展机制和挖掘林业发展潜力,加快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和构建和谐社会为主要目标,积极推进配套改革:一是继续做好林改主体工作的查缺补漏,按《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办法》的要求,完善相关工作总结、自检自查报告等档案资料,认真做好接受省级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和确保收益权”为目标,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指标跟着林权走,林权流转必须上县林权交易平台的原则,规范林权有序流转,确保林农利益不受损失;三是配合县林改办,认真做好水源林、水土保持林、村寨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落实补偿基金制度;四是积极引导村、组建立健全各种林产业协会和新型林业经济组织,促进实现林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

2、以森林防火为中心,以资源林政管理为重点,严格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实现林业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保护森林资源是林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做好森林资源安全保护工作,一是要防天灾,主要是抓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防灾工作;二是要治人祸,就是要强化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森林法》,严厉打击盗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具体措施如下:

(1)森林防火工作方面:一是加强领导,健全完善防火指挥机构,全面落实各级政府负总责、林业部门担主责、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各司其责的“三线”森林防火责任机制,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二是加强宣传

教育,广泛开展《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等森林防火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以“关注森林、防火减灾、科学发展”为主题,抓好森林防火宣传月、宣传周活动。三是强化依法治火,加大火案查处力度,强化火源管理,严厉打击违章用火行为,认真落实五个100%野外火源管理制度,对重点林区、重点部位节假日要增设巡山员加强巡护。四是要严格值班制度,进入森林防火期后,各村森林防火工作机构及办公室要严格按照防火值班要求,落实值班人员和带班领导,确保讯息畅通。五是加强督促检查,乡森林防火指挥所要严格按上级森林防火工作要求,定期、不定期地对各村森林防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确保阶段性工作的顺利开展。六是要加强扑火应急队伍建设,各村要按扑火队伍建设要求,建立完善扑火应急队,并在高火险期前完成扑火安全培训工作。(2)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方面: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为指导思想,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随时掌握虫情动态,做到早计划、早部署,抓住有利时机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提高防治水平和防治效果。通过近几年来的松毛虫防治示范,广大林农对科学防治的效果已有所了解,松毛虫害较严重的林区林农已有自费防治的意愿,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大部分林农都愿意出资进行松毛虫防治,乡林业站要做好预测、统计上报工作,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尽量争取防治项目,联系防治药物,提供防治技术和设备,全乡20__年计划防治松毛虫1万亩,力争把成灾率控制在6‰以下,防治率、监测率、检疫率分别达80%、85%、95%以上。

(3)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方面:一是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和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制度,加大对年度森林采伐限额和年度商品材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坚持凭证采伐制度,严禁超计划、超限额采伐;二是坚持林改后林木采伐指标“三不”安排原则,即林权争议未调处的、未确权发放林权证的、未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落实采伐收益分配方案和伐后更新造林方案的一律不安排采伐指标;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__年度集体商品材生产计划指标分配及活立木采伐权拍卖方案》和《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商品材采伐管理和木材生产计划分配办法》,把林木采伐指标真正落实到林权所有者手中,为林农谋取利益最大化;四是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的申报审批制度,切实加强征占用林地的全程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等违法用地行为,杜绝林地非法流失;五是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集体林地使用权、非国有林木所有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促进林地林木合理、规范流转;六要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各类林政案件,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9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范文

在素有黄土高原的“绿色明珠”、中国核桃之乡的黄龙县有一位情系三农的好党员,心系百姓的好干部,扶贫开发的“领头雁”,他以一流的官德人品、过硬的政治素质、豁达的为人胸怀、严谨的工作作风、突出的工作业绩,塑造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组织、干部和群众的高度认可,他就是中共黄龙县委常委、副县长——赵来喜同志。

赵来喜同志出身于农村,有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他怀着对广大农民的真挚情感,做到手中有权不谋私,严守制度不走样,一心向“农”办实事,把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情厚意送到农民兄弟的心窝里。担任黄龙县主管农业副县长以来,他认真贯彻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坚持以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乡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不断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积极组织实施扶贫开发工程,黄河沿岸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移民扶贫、信贷扶贫、社会扶贫等一系列扶贫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使全县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为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农业综合开发是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黄龙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小县,财力差、基础弱、底子薄,赵来喜同志深知自己肩上的胆子有多重。作为农民子弟的他想的更多的是组织的信任和老百姓的重托。为了准确把握农村贫困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乡镇、村庄进行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县乡村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全县农村贫困状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与县扶贫办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率先提出并积极倡导“心系三农,情系开发,事在人为,敢为人先”的“双系双为”工作思路,并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把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倾注在黄龙扶贫开发的事业上。进一步确立了扶贫开发工作新思路,制定出台了“黄龙县扶贫开发规划”和“黄龙县扶贫开发实施管理办法”,科学合理的确定了全县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重点、标准及实施程序,贫困乡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他常说:“只有心系百姓、情系三农,才能真正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扎实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鼓励和感染下,全县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全体同志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扶贫开发稳步推进

分管扶贫开发工作以来,赵来喜同志就有一个心愿:要彻底规范农业综合开发管理工作,突出重点,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的项目区,替政府为百姓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有效果的实事。为此,在编制规划、选择项目时,他一遍又一遍带领相关人员对全县10个乡镇进行了选址调查,深入田间地头反复勘察,走访群众,了解项目区资源现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全县扶贫开发的总体工作思路、推进策略、工作重点和工作机制,注重“统筹协调、发挥优势、形成合力”的工作方针,并较好地坚持了定期走访调研、定期分析情况、定期讲评工作、定期通报情况的“四定”制度。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分工,发挥了部门和行业优势,形成了工作合力,落实了责任,层层抓好落实,一级抓一级,措施有力,狠抓落实,使扶贫工作越来越深入,措施越来越有力。做到了思路一起谋、工作一起做、成果一起出。

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同志多次深入各乡镇、村庄调查研究、落实帮扶项目,开展送温暖活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他的表率作用,全县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制定最优惠的政策,创造最好的施工环境。确立了以提升贫困乡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与外界沟通为重点,积极申报项目,争取建设计划,落实工程建设资金,加快扶贫开发步伐。

三、谋划发展思路,构筑扶贫开发新战略

承接新阶段扶贫开发政策的强劲发展之势,他以大气魄、大手笔,结合全县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抓紧组织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加快扶贫开发项目工程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思路,明确了加大扶贫投资的办法。在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中,做到早规划、早部署、早安排、早启动。切实加大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扶贫开发工程质量,扩大扶贫开发受益面,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移民搬迁新村建设力争实现通村道路柏油化、村间道路水泥化,排水设施完善,绿化、亮化、美化到位;农电、广播、电视、电话进村入户;100%群众用上清洁饮用水;文化娱乐设施齐全,群众文化生活和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四、全面开工启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