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人间真情的作文范文

关于人间真情的作文精选(九篇)

关于人间真情的作文

第1篇:关于人间真情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作文问题;学生是生活的主体;关注真实体验;认识生活;思索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和思想情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其中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写作目标和内容要求是:“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①。

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到7年级已经对写人记事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有所了解,基本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但是目前大多数中学生的作文也只限于对某一事件大致过程的记述,缺少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亮点”――既能统摄全篇又能充分表现感情的“动情点”,以致写出的文章内容多浅白、空泛,缺少真情实感。针对中学生作文中缺少真情实感这一问题,不少一线教师写文论及,其中“中学生作文中真情实感缺失原因之我见”(文章刊载于 《今日科苑》2010年 第6期 李永静 河北省乐亭县新寨高级中学)一文中分析道 “问题是这种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之作,我们所能看到的寥若晨星。学生们这样那样的“缺失”,追究起来,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首先是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过多地强化了价值判断上的“一统”,第二,是教师对作文的“冷情批阅”导致了学生作文的“记忆创伤”。第三,集中体现娱乐功能的大众文化以其不挡之势侵袭着学生的学习生活。”② 综上所述,原因有三:首先社会及教育背景影响,其二教师教学方法失当,其三学生主体生活体验缺失。

作为一线教师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尽管亦有同感.,我们在自身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得就是关注学生自我的真实体验,从“学生主体生活体验缺失”入手,引领学生挖掘生活中的“亮点”,启迪学生思考生活,找回 “丢失”的生活体验,承担起改变中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现状的责任。

叶圣陶先生曾打过一个比方:“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就会活泼的,昼夜不息” ③。古往今来,有多少文学大师的传世杰作都得益于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学生即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也是生活的主体,而眼下的中学生们,他们生活范围本来就很有限,再加上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限制,也就只能在“四角的天空下”活动了。文章不是无情物,没有来源于自我生活的真实经历,要他们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谈何容易。什么是“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应该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我”到精神世界的“我”两端之间寻找的一种心理平衡的过程。现实中的中学生平时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补习中,很少接触社会,没有太多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可写,要写“亲身经历”、“真情实感”, 只能“苦坐苦思苦想苦不堪言,愁事愁情愁理愁断肝肠,怎一个难字了得”。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俯下身去作一名中学生,身同感受的体会他们生活模式的单一、生活内容的平淡无奇,认同他们的真实情感,尊重他们的主观感受。

角色一旦转换,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生活,做他们生活的伴随者、引领者,伴随他们一起体验、感悟和理解,和学生一起喜怒哀乐。一次作文指导课其间,曾经很有感触地对学生说:高墙厚砖阻隔了你我,粗沙冷石打磨了情感,我们之间少了许多温情的回忆。当我们走过这段道路后,回首时不觉遗憾吗?”并向学生展示了一组经过精心筛选、配字,整理做成幻灯片的生活瞬间画面,请学生选择一幅图片,谈谈被触动、被震撼的感受。他们都准确的说出画面蕴含的意味,甚至一语中的。由此看出他们“胸中的积蓄是决不会贫乏的”(叶圣陶语)④,问题是许多可供他们写作的材料或不曾仔细地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法国文学家乔治・桑感慨地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教师的责任就是引领学生发现生活的“亮点”,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一瞬间,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从司空见惯的凡人琐事中发现许多让他们动心的事物,陪伴他们找寻“丢失”的生活体验,逐渐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情感素材库,那么写作时情感的流淌自然就会真实。

学生的习作中不乏精彩片段,他们也不时捕捉到了一些“亮点”,选材很普通,很微小,读来却很感人,因为它真实,材料真实,情感真实。你会发现,能写出这样动心小作文的学生,不仅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细心观察了身边人事物,更动脑思考了,他才会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从凡人琐事中发现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思想是内核,语言是外壳。为了让学生明确思考给文章带来的感人力量和启迪价值,例举了朱自清《背影》、胡适《我的母亲》、毕淑敏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名篇佳作,这些文章共同的亮点是作者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即生活细节,既细致地刻画,把内心的感情细腻、真实地表现了出来,又道出了生活的领悟。‘真正的爱,不是写在脸上,挂在口边。或嵌在缤纷多姿的玫瑰与物质里的。它从来都是隐在最深处,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会让你泪流’。生活中的情意也会隐藏在琐碎而平淡的背后,教师要教学生做个剥葱人,剥开生活的种种表象,思考这些“亮点”的意义,挖掘这些“亮点”的价值和思想内涵。否则在刹那间感动之后,就不了了之,从而丧失了一个个很好的写作素材。

叶圣陶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⑤” 中学生活是个人必经之途,平淡也罢,精彩也好,回首往事都将成为他们最难忘的一段回忆,成人们不可能凭空为他们生造生活的记忆,但我们可以做他们生活的伴随者、引领者、启迪者,为他们增添生活的深厚度。

总之,中学生在作文中抒写真情实感并难事,因为他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属于他们的“动情点”。教师要大力引导他们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引发心灵震动的瞬间,学会留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不断积累,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另外,还要启迪他们思考生活,提升自己的人生体验。真情实感不只是一些煽情的生活经历,它还包括个人独特的人生体验。教师亦通过作文教学,逐渐完善学生的思想和人格素养,好的思想和人格素养能够帮助一个人经受住人生的考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中学生作文中真情实感缺失原因之我见》文章刊载于 《今日科苑》2010年 第6期 | 李永静 河北省乐亭县新寨高级中学

[3]“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论集》《〈文章例话〉序)

第2篇:关于人间真情的作文范文

那么,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究竟如何对话,才算是真正的、成功的阅读教学对话呢?我们认为,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关系:教师与文本及教材教参编写者、学生与文本、关于文本学生与教师、关于文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等。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走出崇拜

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独白,包办替代了学生的思考权和话语权,学生没有主动性和自主性,完全被物化和客体化了。而在“对话式”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对象性活动中的那种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精神性对话交往关系,即“主”―“主”关系。

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就是“备课”、“钻研教材”吗?没错,但强调“对话”,能使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首先是读者,是阅读的主体,是要用整个心灵去浸润文本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要使学生有感悟有体验,教师必先有感悟与体验;要使学生动情,教师必先有心灵的震撼。

教师首先要聆听文本的声音,如叶圣陶所云“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方能“入情得意”。但文本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精神产物,教师以今日今人的身份,以此地此时的心境去解读,就会产生自己的理解震撼甚至批评,是对文本意义的重构,是教师一个全新视界的诞生。这时,“备课”、“钻研教材”的内涵已扩大。它是教师对教材对教参感性认识和理性审视的结合,是教师走出崇拜,用自己与文本的心灵密语汇聚成的独特的教学视野。它能使教师更好地预测学生理解的多样性,让文本更具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易于对话的展开。

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潜心会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体与文本最直接的最亲密的接触。特级教师支玉恒上《太阳》一课,竟用了大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以不同形式共读了12遍课文。如此“潜心会本文”,学生才能感知文本、质疑文本,进而激发创新能力,生成全新的视界。这新视界之一是自我视界的充实与矫正,之二是对文本视界的审定和重构。

因此,教师不应牺牲学生静静的感悟而让其作出匆忙选择;不应让形式的合作学习代替学生切实的阅读实践;不应凌驾于词句的理解而直取综合运用的热闹效应。教师应给足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时间,让其认真读课文。首先,认真阅读,学生就能正确地解读文本,包括正确地理解文中的新词难词,破译句子的含义,真实地再现文本世界,真切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避免“误读”。第二,通过认真阅读,能激活与调集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深刻的情感体验。第三,当不同的学生在深入阅读,以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文本视界同化或顺应时,就会对文本产生多元的解读,不仅重建了文本意义,还重建了原认知结构。这样一个“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悟、体验、创造的过程,就是学生个体潜心会文的过程。它因孕育着一个新视界、一个新的精神生命而不可被省略,不可被替代。为了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我们首先必须在时间上给予保证。要给学生充分的接触课文、诵读课文的时间,包括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堂上的自由诵读。其次,我还应该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诸如有计划地提供一些必需的阅读背景资料(作者情况、写作缘由、写作意图等等);教给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圈点法、质疑法、猜测法、讨论法等等)。

三、教师与学生关于文本的对话――平等介入

平等始终是一种介入对话的姿态。当教师作为对话者,平等地介入关于文本的对话,传递自己的理解、情感和价值观,影响和感召学生的同时,整个对话过程就发生了令人兴奋的戏剧性变化。

1.善于倾听

在学生交流阅读感悟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以欣赏的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位学生的表达,以极大的热忱和耐心去感受其内涵,以最大的宽容和信赖去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就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就能准确地判断学生理解到什么深度;就能决定自己需要作哪些补充等等。因此,善于倾听是调整对话者之间矛盾,缩短师生间审美距离的前提。

2.怀抱真诚

真诚总是与尊重相形,真诚一路由激励相伴。当学生说出不一般的见解时,教师应满怀谢意地说“你的精彩发言给了我启发”;当学生超越你的思维时,教师应谦诚地说“老师要向你学习”;当学生提出违背你意愿的合理建议时,教师应宽厚地说“你真了不起,就照你说的试试吧”。有了激励,对话才能持续深入,学生才有创造性的发挥。真正的对话呼唤教师真真切切的引导、真情实感的流露。真实的情感投入是对话的催化剂。没有教师真诚的投入,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教学对话。

3.互砺互补

面对文本,学生自然比较稚嫩,这就需要较为成熟的读者――教师的引导、启发、推动、帮助。但同时,当教师放下权威、释放权力,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与学生对话时,也会得到学生给予的精神馈赠。这时,教师的精神生命也会如大海一样因江河的融入而变得更丰盈。

四、学生与学生关于文本的对话――合作互动

学生之间就文本的对话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是与其他的精神生命相互碰撞的过程,通过交流与碰撞而获得更深入更透明的理解,不断生成新的意义。生生对话就是这样一种生命的互动、精神的快乐合作。

1.既是提问者,又是释疑者

对话中的质疑和解疑是学生对文本不断叩问,不断获取意义,是真诚地展示自我,愉悦地接纳别人丰富自我的过程。在学习《赤壁赋》之前我先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对苏轼的生平简介进行概括,分析其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心态,在课堂上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看那个小组找的资料最全,分析的最透彻,有了这一步,接下来的对文本情感和哲理的分析就水到渠成了。

2.既是“观众”,也是“演员”

对话过程中的表演,是学生探求文本思想、表现自我情感,寻找认同的过程。例如在《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导学案设计中,充分利用短篇小说的情节紧凑的特点,布置各小组将文本改写为剧本,并在课堂上表演,进行一个表演比赛,评出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将奥斯卡带入课堂,让同学们在笑声中领略欧亨利小说的魅力,事半功倍,寓教于乐,并在共同的表演中增强了小组的合作意识。

第3篇:关于人间真情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真人秀节目 叙事话语 叙事技巧

一、中国婚恋型真人秀节目的叙事元素

电视婚恋节目是真人秀节目的一个重要分支,而至今,业内并未有一个十分严格的婚恋节目定义,但大致可做以下界定:电视婚恋节目作为真人秀的一个分支,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形式,它以“速配”为主要节目形态,通过电视为单身男女提供一个交友的环境和平台。中国的电视婚恋节目虽然在形态上比较丰富多彩,但是其基本元素却相对稳定。婚恋节目一般都是动态的具有目的性的线形叙事模型,这个模型中大致包含了四个基本的节目元素:

1.参与者:故事主体

参与者,是作为故事主体和观众观看个体的人物元素。婚恋节目的主体是人。但是,对于任何娱乐节目来说,并不是说任何人的故事都具有同样的娱乐价值。只有那些能够引起我们关注、关心和情感好恶的人,那些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情感状态、我们的社会认知需要相关的人,那些具有某种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的个性从而成为一种平常人的突出代表者的人,才能够成为包括婚恋节目在内的叙事作品的主角。才具有故事主体的所谓的“资格”。

2.悬念:叙事动力

悬念,是推动节目、观众和故事发展的动力元素。为使观众始终处于一种兴奋、期待的状态,就必须延宕从始点到终点、从动情到高潮的过程,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悬念是关键。叙事的结构关系一般归纳为四个方面:顺序、反差、间隔和比例。对于间隔的定义是:属于同一故事链的各个事件之间相衔接的距离。以此来说,悬念的形成机制就是有意地造成问题与答案之间的间隔,使故事的“设疑”和“解疑”之间产生距离,从而调动观众的好奇心,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3.规则:戏剧命运

规则,是标志人物命运戏剧性转折的环节元素。婚恋节目除了节目的制作者和节目的参与者之外,还存在这第三者的影响——规则。规则是奖罚分明的竞争淘汰机制,电视婚恋节目往往通过多个环节来决定参与者是胜出还是被淘汰。

节目安排的规则合理准确又充满趣味,这使得整个节目过程中出现很多戏剧性的变数,让整个节目颇有情节剧的味道,每三五分钟都有一个小高潮,每十多分钟就有一个中高潮,到了尾声有个大高潮,这种节奏把控能力,确实让观众连广告时段都舍不得离开。但是在叙事中,规则的设定是为了让情境更突出,让文本的走向更崎岖,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所以,规则属于外在因素,不是节目决定成败的关键。

4.时空!情境渲染

时空,是形成故事假定性的情境元素。。如果说婚恋节目是一种叙事性的节目形态的话,那么所有的叙事都必须有一个封闭的时间和空间,行动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去完成任务和达到目的,封闭创造了故事,或者说创造了故事的紧张、期待和节奏。因此,几乎所有的婚恋节目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构成了一个预设的非常态的情境空间。

(1)时间的规定性

一般来说,电视婚恋节目都会强化时间意识,开始的一天、最后的一天、最后的机会、最后一秒、倒计时、读秒等等。这些时间的标志,在节目中都会成为一种戏剧性因素推动故事发展,也强迫参与者进入一种兴奋和紧张状态。因此,利用时间元素制造假定性是婚恋节目的一大经验。

(2)空间的封闭性

任何空间都会产生一种情感、一种愿望,节目一定要强化这种情境效果。婚恋节目的情境选择就像是一个舞台,一种隐含的场面调度,让参与者在貌似自由的活动中进入戏剧性的安排。一般来说,情境空间的选择有两种,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

还有一类婚恋节目选择了开放的外部空间作为节目舞台,这种环境一般具有两大特点:第一是自然。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环境相区别,与外部世界相隔离而相对封闭,从而构成了有别于现代社会环境的封闭空间。第二是奇观。在这类婚恋节目中,环境构成了节目中的重要元素。一方面,它对参与者的日常生活形成障碍,迫使他们更加充分地展现自我;另一方面,环境本身的奇观性也增强了节目空间魅力。

二、婚恋类真人秀节目的叙事技巧

1.故事建构

为了增强节目的可看性,婚恋型真人秀节目往往通过对游戏规则的设置,努力营造电视剧似的叙事结构,以情感为主线的叙事方式在节目中的展现使其更具人性化的魅力,让观众深深地被节目所吸引,被节目中的故事所吸引。

从故事类型看,电视节目分为系列剧和连续剧两大类,所谓系列剧是指每一集中的主要人物相同,但每集要完成一个不同的故事,然则在另一方面,连续剧的主要公虽然也相同,但是故事情节是连贯的,一般有多条情节线,一集一集地接下去,然而这两类节目的分野已经变得非常模糊。真人秀节目呈现出的是一种既类似系列剧又有连续剧特点,但不同于这两者的连续、系列混合型叙事模型。。

从故事的展开看,婚恋型真人秀节目中出现的故事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情节预定的,故事的经过都是先定的;还有一种情况事先并不可能完全安排,因而有可能会出现意外的情况,甚至参与者与策划者也不知道事情会怎样发展。这两种故事建构混杂在一个故事空间里,呈现出并行的态势。对故事情节的走向具有着引导和强化的作用。

2.情节预设

情节就是指在文本中呈现出来的一系列事件。在一个婚恋型真人秀节目的叙事文本中,都有一个完整情节可以被读者阅读和捕捉,包括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局,通过对情节中所呈现出来的事件进行排列和分析,进而得出关于故事的结构性特征,因此把握故事的关键在于把握情节。

(1)增强叙事观赏性

增强婚恋型真人秀节目叙事的观赏性,首先要提高戏剧情节的质量,也就是说要增加情节的生动性,力求以情动人,而且要有数量上的保障,即增强情节的丰富性。一档婚恋型真人秀节目的时空是有限的,情节越是丰富,剧中人物外在的戏剧动作和心理戏剧动作也就越多,节奏也就越快。一档婚恋型真人秀节目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用一系列精彩的情节充实全剧,每一集都有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场面,增加信息量。使观众应接不暇来增强节目本身叙事的观赏性。其次,将带有一些仪式感的情节加入节目中会对节目的观赏性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强化叙事节奏感

任何一档真人秀节目都会表现出某种具体的叙事节奏来。叙事节奏“即叙事艺术作品的情节发展与情绪演进中所显示出来的轻重、缓急、快慢的有规律性的变化,并通过观众的生理感知进而作用于观众的审美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叙事节奏的强化主要是依靠情节,舒缓有致,源于生活的情节才可以呈现出“艺术真实”,让观众相信并感动。

3.人物塑造

在叙事性作品当中,事件和情节得以发生发展的动力就是人物,一般而言,情节、事件都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人是真人秀终极关怀的主题,真人秀节目在纪录真实事件的过程中,展现人在舞台上的心态和情感,关注人的命运和追求,突现人、人性和人格。婚恋型真人秀节目更是构建了一个观看对象。呈现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价值观,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对观众的心灵产生触动。进一步说,这种对人物的着重表现和强调,才是婚恋型真人秀节目叙事的主要目的,

从婚恋型真人秀节目的叙事文本的角色分配来看,有选手、评委、主持人、现场观众这几种类型。从叙事语法的角度来看,这些人物角色在叙事中扮演者特定的功能。

(1)选手

在婚恋型真人秀节目中,“每位选手既扮演了‘行动者,主人公’的角色,又扮演着其他‘行动者,主人公’的‘敌手’的角色,因为他们之间处于对立的竞争关系”,主人公则是故事中被叙事的对象,是主角,是行动元。每位选手都是一个叙事主体,他们扮演的都是自己,是一种本色表现,能不能引起关注则是对婚恋型真人秀节目叙事强度大小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衡量指标。

选手做为叙事主体,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代表性。作为婚恋型真人秀节目的参赛选手,这种代表性不仅体现在阶级、背景、性别、职业方面,更重要的是,作为情感类节目,性格类别也是其选择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因为观众观看节目除了寻找最简单的娱乐放松外,更重要的是情感话题的延伸,加深观众对自我,对他人的认识,对社会文化思潮走向的认识。异于常人的个性化人物脱离了这一宠大主体的价值取向,必然会遭受置疑与批评。二是差异性。如果说,代表性强调的主要是节目的参与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差异性强调的则是参与者之间的戏剧性对比、冲突,以强化叙事的感染力。这种差异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可以构成戏剧性冲突,以强化叙事的感染力。“一个人物就是一套纵横聚合的价值观念”。比如性格的刚强与柔弱的差异,固执与灵活的差异,男性与女性的差异,甚至高个儿与矮个儿的差异,外向与内敛的差异,幽默与木讷的差异等等。这样不仅能吸引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观众,更重要的是可以构建戏剧性冲突。

(2)主持人

主持人在婚恋型真人秀节目的叙事文本中,他的角色就像一个故事会的组织者,在这里,主持人负责的客观的陈述立场,他是直接向观众说话,尽管他看起来像是与现场的所有观众和选手进行着语言的交流,而实际上他最关注的还是电视传播出去的现场效果如何,他要负责整个故事的叙述权威并努力使电视机前的观众默许这一权威。

(3)嘉宾

婚恋类真人秀节目选择了不同于其它婚恋节目的主持方式,采用了“主持人+心理专家”的模式,这两大角色以自身鲜明的特点、完美的组合成为《非诚勿扰》这类婚恋节目的独特亮点。把个人情感主持加入了专业婚恋观的分析。

第4篇:关于人间真情的作文范文

古代文学的创作离不开“情”字,而古代文学艺术中的情,本身反映出来就是一种本真与原创性质的思维痕迹;本文尝试对这个创作特征进行初步探讨,认为赏析古代作品必须高度重视作品中情感因素的分析。

【关键词】

古代文学;情感;体验式思维;本真;原创

文学作品脱离不了关于“情”的描述,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点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脱离“情”字,文学便不成其为文学,艺术也就没有了生命与灵魂;因此,分析古代文学艺术作品,必须习惯于从“情”字入手,解剖开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的元素,也就能够充分把握住古代文学作品的脉搏所在了。

一、古代文学中“情”的要素具有原创意义

古人对世界的认知,以“天人合一”为主要特征,其情感体验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情感体验属于一种感性活动,这就决定了古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出来的“情”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文学艺术本身是文化的子项目,其必然是从属于文化并受文化的制约的,因此,揭开了“情”在古代文化中的原创意义,也就自然揭开了“情”在古代文学中的原创意义;对于古代文学而言,其显著的特征就是缘情而生与缘情而立;对于古人而言,其生存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中国古代的文化不可避免的成其为一种情感体验类型的文化,所谓“凭天机本能,糊涂了事”,便是对这种情感体验文化的直观描写,充分体现了难以言说的直觉体验的文化特征,这也构成我们古人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正因为古人的情感来自于生活中直观的体验,因此,古代文学中关于情的内涵意义,首先就是一种原创性质的意义。

二、古代文学中“情”的要素具有本真规定

情是属于一种人性的本能,是不需要去特意学习而能具备的一种特质,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恶等等方便,这是一种本能生理需求,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的自然行为;因为情发端于生命的本真,所以情的状物又往往和另外一个用来表述生命存在特征的“性”连接起来使用,通称性情之谓;古人热衷于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探究,以追求其本真为目的,古人在建构文化和艺术实践方面,往往是从追求其本真的角度出发,并基于本真的标准来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原理,评判行为的标准。因此,可以理解在古代文学中体现的“情”的要素,本身就是古人对事物本真的一种探索和尝试,所以可以这么说,古代文学中体现出来的“情”,符合本真的规定。

三、古代文学中的“情”具有原创意味

古人的思维形态中,其情发乎于本真,而本真出于血缘亲情,因此,古代文学中的情之一字,是具有原创特征的,其本质上是古人建构和把握世界的心灵方式;古人通过这种思维形态来关联日常社会文化生活活动与艺术活动,并使二者之间不存在于直接明显的界限和区别。古人的情感主要是一种体验型的情感思维模式,其关注点在于现实与历史的各种情感关系,这种情感关系的包含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包括人们之间的情感关系,也包含个体的人与整个社会之间的情感关系,还涉及到社会的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情感关系,通过对这些情感关系的体验,并细腻真切的表述出这种情感体验,便构成情在古代文学中的体现。

四、古代文学中“情”是创生艺术的母体

中国古代艺术不同于西方艺术的明显差异,在于中国古代艺术中往往充满了强烈的抒情要求,这种早熟的抒情艺术,催生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各种形式的创造性涌现。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形式中最早出现的无疑是音乐,而音乐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抒情性;音乐不但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最早出现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其中国古代音乐的出现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并在这种自觉中走向成熟。音乐之外中国古代艺术中另一个很早就出现的艺术形式就是诗,而无论是音乐还是古诗,其都是以抒情为基础,并通过情与乐将诗与音乐有机结合,形成了璀璨的艺术隗宝。音乐与古诗通过情的粘合而为一体,体现的是中国古代的人伦文化,这种人伦文化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本质。

五、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论以“情”为统领

第5篇:关于人间真情的作文范文

一、现状分析

以浙江省新昌县沙溪镇为例,我们对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表中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学生缺乏作文兴趣,教师出题偏离现实生活,老师关注度不够;学生作文脱离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关注不够;缺乏阅读的时间,把大部分时间奉献给了电视或玩耍;缺乏课外积累,只为作文而阅读照物,根本谈不上主动二字;大部分学生没有写日记和摘抄美文的习惯。

从上述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写作处于被动状态,腹中空空何谈笑逐颜开。可想而知假话连篇式、移花接木式等作文造成了真情作文的缺失。写作成了一种负担,一种应付,何谈快乐作文。

要想让学生写出有真情有创意的文章,应该让学生在体验中观察,在体验中写作,在体验中成长。怎样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情感体验,激发写作灵感,书写真性情,这是我们广大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分板块教学

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作文教学也应该从这三个板块入手。

1.品亲情,担家务,感受家庭冷暖

亲情指的是亲人之间的情感体验。要求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尤其是家庭中的一些琐碎事情。在写作时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蓄,不能胡编乱造。

鼓励学生学会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劳动中汲取素材,培养美好的劳动情感。

2.指导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书写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校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有利于教师用敏感的心灵去捕捉,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用心灵的智慧去重组。同时,对学生进行诱导,激发他们的内心体验。

3.关注社会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社会生活,用心体验社会生活的习惯,挖掘社会和地方资源,丰富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三、实施策略

1.写作前首先要培养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1)擦亮关注生活的眼睛。培养学生观察习惯: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倾听精彩的话;留意民俗风情。

(2)培养记录生活的意识。随时记录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一件新鲜的事,一点心灵的颤动都不放过。

(3)练就展现生活的习惯。生活只是素材,要把它变成文章,需要靠感悟去内化提升。

(4)善于思考。缺乏思考的语言是空洞的,在观察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不断地思考生活。忠实于生活,以真诚的心态面对生活,以客观的态度评价、感悟、审视生活,获得真情。

2.鼓励学生抒发真情,张扬个性

体验有时是薄弱的、片面的、稍纵即逝的,因此,教师如何把握住,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1)创设情境,体验“真”生活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架设与学生心灵对话的桥梁,再现生活情景,给予学生刺激,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去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

(2)激发“真”性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对生活有了深刻的体验,才能情动而辞发,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教师应抓住生活点滴,尊重个性,走进学生的生活,激活情感体验,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习作潜能,真正做到“用我手写我心,用我心思我事,用我手写我意。”

从兴趣入手,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胆子写,怎样想就怎样写,活跃思维,激发真情,展示个性。

3.写作后多元评价

教师在关注作文教学的同时,也要关注多元评价。教师自己写评语,进行评价,不但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又不利于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可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点评等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教给学生评价和修改作文的能力,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

第6篇:关于人间真情的作文范文

不禁有人要问,现在的作文中真的缺少“真善美”吗,如何才能从“假大空”回归“真善美”。

唤醒学生心中的真善美,激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站在生命的高度思考,写出有温度的文字,这应该是作文教学的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

一、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从生活中提炼真善美

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真善美就存在于这些平平淡淡中,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往往看似平常的行为就是一种真善美的表现,谁能说年轻人给老人让座,老师为学生授课,同学间的团结互助不是真善美的表现呢?

因此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这样才能读懂生活,写出生命的意义,继而以他们的心、他们的笔去描绘生活美,从而提升生命价值。

语文教育应致力于语文和生活这两个世界的交往与开放,寻求对文本和自然、社会的共鸣,不断激活学生的生活积淀,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参悟生活的真谛。

二、在阅读中感受真善美,在网络媒体中寻找真善美

阅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阅读这个窗口。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既要立足课内又要放眼课外,要采用多种手段,尝试各种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如果学生的阅读时间太少,阅读次数和阅读量不够,且阅读的形式单调枯燥,那么,学生的积累和吸收必然不够,有了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相信一个爱阅读的人必定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家长和老师们都期待能在孩子的生命旅途中点亮阅读这支烛光,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感受书籍中传递的真善美。

还有便利通达的各种媒体,增多了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近年来,由网民爆料的平民英雄、道德模范不断增多,在网络上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宣传各类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可以更加积极地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好人,争做好事。社会呼唤真善美,人们需要真善美。我们要发挥各种网络媒体的优势,在网络媒体中寻找真善美。

三、阅读写作一体化,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

一个思想贫乏,倦于思考的心灵,注定不会看到生活表象下的暗流涌动。如果对生活中许多感人的美和令人气愤的丑都只会视而不见,就不可能有感而发地写出什么好的作文。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促进学生审美觉悟的提高与审美智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道德情操,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用真善美的情感来写作。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有的展示了宏伟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有的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有的揭示了人类生活的奥秘。这些都具有明显的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至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创作手法,更是各具特色,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式美。这些课文所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美的各个领域。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和领悟美的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趣味。

四、教会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释放人性真善美

文学是一种关照,学生在大量感受真善美的过程中,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从而不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当他们有表达的欲望和需求时自然会向世界发出真实的声音,温暖的声音。徜徉于书海,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生活,慧眼发现人间真善美,学生在表达真情时总会有一种声音告诉自己该怎么做。文学就是人学,在文学的关照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思维境界。当我们悲观失望时李白会告诉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我们畏惧困难,害怕挫折时孟子会告诉我们“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当我们内心封闭,痛苦失意时白居易会告诉我们“同是天涯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第7篇:关于人间真情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非虚构小说;真实;虚构

近年来,关于非虚构的争论越来越热闹,包括以文学领域、新闻学领域为代表的有关非虚构的起源、特性、意义和社会价值、审美指向等研究日益丰富。非虚构被广泛关注,对文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这本小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关于非虚构小说的讨论也愈发热闹,而非虚构小说中虚构与真实这带有着一定对立的观点问题也被提上了人们关注。本文将从文学四要素观点出发再一次解读非虚构小说中的真实与虚构问题。

一、作者与文本共筑文本真实

非虚构概念的缘起来自于1965年,杜鲁门•卡波特出版的《在冷血中》,声称此书是“非虚构小说”,是他所首创的“新艺术形式”。作者本着客观的态度去记录事实,但事件事实不等于文本事实,作为符号的文字虽然能再现事件,但并不等于事实本身。非虚构小说中的真实性并非大众所说的真实事件,而是通过作者与文本共筑文本真实,即尽最大的努力,使得文本真实趋向于事件真实,即作者运用不同的叙述手法,不断强化文本的真实性,让非虚构文学在文本真实方面与虚构文学形成鲜明对比,其区别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作者即叙述者,二者合二为一。作者是文本的书写者,在文本范围之外:但在非虚构文学文本之内,叙述者即本文第一人称的表达者,这个表达者在是叙述者的同时也是整个文本范围之外的作者。二者身份的合二为一,既让作者在创作时使得文本更加流畅,同时让读者在阅读时增强了对文本真实性的认可。例如《中国在梁庄》的叙述者即作者梁鸿,《中国,少了一味药》的叙述者即作者慕容雪村,《词典:南方工业生活》的叙述者就是作者萧相风,这样文本中叙述者的表达就是作者自身的表达,保证了叙述者与现实人物的同一性,而非上帝视角的代他人发言。其二、文本与现实直接联系。非虚构小说的文本既包括文本本身,也包含小说的副文本,非虚构小说文本的主要功能是将文本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让读者读起来有真实感,而非虚构小说的副文本,即书籍的标签、题词、序言等都在显露者现实社会。例如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从标题上即可看出文本的真实性,口述史就是将亲口对外人讲述自己过往曾发生的事情,使得文本阅读更加具有真实感。其三、文本内真实性的塑造。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体裁,小说这一体裁就是非真实的存在,而历史文献这一体裁则明显具备真实性。举例而言,虽然历史文献《史记》中充满了不真实的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但就其体裁而言,该文本就具有浓厚的真实性。非虚构小说模仿历史文献的写作风格,其写作特点也具有浓厚的真实性。例如《中国在梁庄》,书中以近似纪实性的写作手法呈现了当代中国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危机、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自然环境的破坏、家庭的裂变等等问题,梁鸿通过口述实录、现场调查等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具有典型性的人物故事,对于读者在阅读文本时加深了真实感。非虚构小说之所以能够呈现真实性,是作者的叙述在起作用,塑造文本真实性的主要策略即为不断在文本中插入真实事件,让文本在进行叙述的同时真实事件的表达。这样,不仅文本自身的叙事逻辑得到了完善,同时对于文本中介绍的真实事件也进行了讲述,进一步增强了文本内真实性的塑造。

二、文本意义与文本共筑文本虚构性

作者通过一系列叙述手段在文本内召唤真实,读者在接受过程中消除质疑,非虚构小说的真实性就得到了实现。在这个作者传达,读者接受的过程中,作者传达等于读者接收,读者接收后再将文本再现真实等同于事件真实,那么非虚构小说真实性就传达完毕。如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了叙述者传达与事件真实不一致,那么小说的非虚构性就显露出来。文本虚构性的暴露存在两种可能性,第一种为文本自身暴露虚构性,第二种即为读者未按叙述者的叙述阅读文本,第一种还可能是第二种的前提,因为读者一旦与作者的叙述模式相吻合,就会在主观上为作者辩护。所以说,如果叙述方式与阅读方式相一致,那么作品就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是读者甘心情愿上当受骗,认同作者的价值标准,放弃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思考。因此,要识破文本的虚构性,读者应与作品保持一定距离,从而不能沿着叙述者的叙述阅读文本。反之,真实性的构建则需要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读者在文本之外方能发现文本的虚构性,读者在阅读文本过程中也能进一步发现文本叙述的真实性。真实性的解读需要读者深入文本内部去解读文本,而虚构性的解读则刚好相反,恰恰需要读者与文本保持一定的距离。虚构性的解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作者创造文本为第一阶段,读者解读文本为第二阶段,但是第二阶段的完成情况决定着第一阶段的结果,当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完成第二阶段时,第一阶段也顺利结束。当读者跳出作者的思路完成第二阶段时,非虚构小说的虚构性就会暴露,以下从两方面来讨论非虚构小说的虚构性。其一、叙述者代人物发言。在非虚构小说中,叙述者和作者虽然为同一个人,但是人物并不等同于叙述者。在非虚构小说中,如果出现了叙述者代人物发言,揣摩人物心理活动,模拟人物视角等,均是非虚构小说中虚构性的暴露。如梁鸿的《中国在梁庄》中梁庄在真实的中国地图上并不存在这个事实被读者发现时,书中的人物也并非存在的人时,那么小说中的人物心理,视角,动作等等情节的展开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读者则会质疑小说的真实性,非虚构小说中真实和虚构的边界问题一定要划分清楚,叙述者的每一句话都是真话,绝对没有作者主观的改写,这样才能体现非虚构小说的真实性,否则便暴露出了非虚构小说的虚构性。非虚构小说的创作则要求作者尽量消除虚构性,增强真实性,即让读者能深入地接了解文本之中的内容,通过作者经过精心的设计让读者顺利步入读者预设的道路进行文本阅读,那么文本中记录的文字就是事件的真实记录。但是文本的真实记录并不等于作者仅仅是文本的记录者,文本的排版,叙述者的顺序等等均是作者精心设计文本的内容,例如语言的删减,各种语言风格的汇集,叙述者的消失即叙述者的在场性,都是非虚构小说文本真实性的重要方面。其二,读者主动追求文本中的虚构意义。读者在阅读文本时是尽可能地与文本保持和谐关系,但是读者存在的意义还有对文本的解读即对文本的二次创造。作者和读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水平都有着一定的不同,所以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会根据自己的文化水平对非虚构小说进行解读吗,而当读者未按照作者的意愿进行文学作品阅读,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时,文本的虚构性也会被读者所发现。非虚构小说的魅力在虚构性的渗入,从而制造了真实与虚构互渗的意义世界。非虚构小说是纪实的,但不等同于绝对真实,读者习惯面对绝对真实,与非虚构小说中的真实有着本质的不同。例如,虚构小说《天龙八部》,金庸已详细的笔法构建了一个本不存在的世界,该世界的一切规则有着其存在的合理性,该小说就达到的文本真实中的关系真实和情感真实。但是非虚构小说与虚构小说的最大不同时,非虚构小说中的真实性不仅仅是关系真实和情感真实,还要有事实真实,叙述真实,物理真实等等真实性,方才构筑了非虚构小说中的真实性。

三、非虚构小说中真实与虚构的对立与消融

虚构和真实的对立一直存在,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构和真实的距离正在消失,虚构在逐步转化为现实。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对于故事的塑造更加有优势,而电影、电视等新媒体在形式上更加有优势,能够更好地再现生活本身,让观众能从视觉上进一步增加真实感,同叙述者一同感受的故事的发展变化。这些新媒体形式的出现改变了读者传统的阅读体验,让读者更加直观、更加深入地体验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各项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虚幻和现实之间的区别,正如机器的出现打破了时间的线性发展。同时,虚构与真实的相互溶溶解也成了非虚构小说研究的理论热点。工业革命后的信息时代开启后,虚构和真实的对立涣然冰释,二者的融合成了新的学术热点。表示虚构的fiction一词在英文中也仅仅指小说的含义。真假才是相对立的,文学虚构处于真与假的中间地带,生产了一个话语世界,并吸引着读者参与其中。因而非虚构小说中的世界与日常世界分属两个空间,即虚构的话语世界与现实世界,他既不真也不假,文学虚构同时夹杂着真实与谎言,与真实联合起来反对虚假。非虚构小说的兴起并非孤立,各种文化体裁都有靠拢真实的实践。电影叙述的长镜头让观众保持凝视的持续性,以化解剪辑带来的割裂感。纪录片也是经过人为处理的,旁白的加入实际上是对文本的解释,但制作者的立场保证了真实性的笼罩。大量真人秀的节目的兴起,让演员展示自己,日常化的语言和行为让演员看起来是表露了真实的子自己,但真人秀的真正重点还在于导演和编辑所创造出来的秀,只不过这个秀的表演者是真实的演员的性格和行动。诸如此类,其实每一种表意的体裁都在制造真实的场景,刻意追求真实感就要尽可能地消除虚构,但作者无论怎样刻意的消除虚构,虚构依然还会在文本中存在。因为能用符号再现的真实必定不等于事件本身的真实,作者只是通过符号尽可能地逼近真实事件本身。真实和虚假之间的留白即为虚构,虚构这份留白的空间里面发展,且不断向真实靠拢,以获取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读者对文本脉络的正确梳理和情感归属。

四、结语

尽管非虚构文学强调的是真实性,在场性,但是非虚构小说的体裁还是小说,小说就有非虚构的特性。因此非虚构小说中的真实和虚构两个特性有着一定的矛盾,但是虚构与真实的互相溶解也是必然现象,作者通过一定的叙事方式使得文本具有真实性,同时避免读者偏离叙事视点发现其虚构性,在作者、文本、现实和读者这四个要素之间达到和谐的氛围,非虚构小说中的真实和虚构问题也就达成了互相溶解。

参考文献:

[1]董鼎山.所谓“非虚构小说”[J].读书,1980,(4).

[2](英)特里•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M].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M].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4]刘俐俐.文学研究如何面对广义叙述学出现的机遇和挑战[J].符号与传媒,2015,(2).

[5]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王轻鸿.西方文论关键词虚构[J].外国文学,2013,(3).

[7]赵毅衡.论虚构叙述的“双区隔”原则[J].外国文学研究,2014,(2).

[8]赵毅衡.诚信与谎言之外:符号表意的接受原则[J].文艺研究,2010,(1).

[9]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

第8篇:关于人间真情的作文范文

真金不怕火炼,美丽的传说却经不起考验。

仓央嘉措,一个神秘美好的名字,一个英年早逝的喇嘛,世间最美丽的情郎,雪域高原上最美丽的格桑花。漫漫的日子,不知牵动了多少人的心,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去到他的故事里。关于他的诗和情,关于他的故事,翻译诗和书已经数不胜数。从于道泉先生开始,关于他的诗和书可谓一直风靡。各式各样的版本,各有各的说法,但只有一个大的定义,他是一个情圣。我也一直为之动容,关于他的书《不负如来不负卿》,我觉得越读他越神奇。

当一本《仓央嘉措圣歌集》摆在我面前,满怀期待地翻开,一页一页地翻过去,我傻眼了,找不到仓央嘉措。他突然陨落了,不再是一个情圣。

无意间看到一首似曾相识却俗不可耐的诗:

若要符和心人心愿,恐将失去此生佛缘。

若要隐居山里修行,又会背离女子芳心。

这是这本书一首唯一给我点印象的诗。面对这样的书,我只能无语。顺手扔了一边,双手托住额头。心里暗暗骂道:这也叫诗么?现在的商家赚钱真是不眨眼啊!我是不喜欢生气的,所以尽量去想些美好的东西。不知不觉,脑中什么东西一闪,哦,是曾缄翻译的他的诗: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呀!舒服多了。读这样的诗,简直是一种享受。

正在此时,刚刚摔开扉页上几个字冲撞了我的眼睛,“龙冬译”。顿时让我好生奇怪,记得我曾读过点他的《河源散记》,是很有韵味的文章啊。带着我这点仅有的好奇心再次翻开这本书。

还在读序时,一些文字就让我心里发毛,很不是滋味。

“迄今为止最忠于仓央嘉措的译诗,排除误读,还一个真实的仓央嘉措。”这样的评论,无疑是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当我仔仔细细读完序时,我才明白,龙冬先生是作为一个汉藏文翻译者来作这本书的。想来真是羞愧。

当神秘不再那么神秘,传奇不再那么传奇,情圣不再那么情圣时,这便淘到真金了。这就是真实,也是龙冬先生所说的,天上的歌和人间的诗。

当然,可能龙冬先生也更希望他是一个情圣。大浪淘沙这么些年,终于揭开一点他神秘的面纱。寻觅了几个世纪,终于淘出些真金来。那么,先前那么多人的心血又算什么?

我想,无论是谁翻译的,撰写的,为人们所青睐的都不是赝品。真实或者虚假,毕竟,关于他的一切都是有所寄托的,也是后来一切人有所寄托的。仓央嘉措,只是一道美丽迷人的风景,是神,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美好。

一部文化作品,是否优秀,是否有价值,在于它内在的东西,而不是多么权威。

曾拼凑过一首诗,《致文字耕耘者》中有这样句:多少文章陶浪沙,时光荏苒出真金。如今,我在思索另一个问题:大浪淘沙,何为金?

真金不怕火炼,美丽的传说却经不起考验。

仓央嘉措,一个神秘美好的名字,一个英年早逝的喇嘛,世间最美丽的情郎,雪域高原上最美丽的格桑花。漫漫的日子,不知牵动了多少人的心,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去到他的故事里。关于他的诗和情,关于他的故事,翻译诗和书已经数不胜数。从于道泉先生开始,关于他的诗和书可谓一直风靡。各式各样的版本,各有各的说法,但只有一个大的定义,他是一个情圣。我也一直为之动容,关于他的书《不负如来不负卿》,我觉得越读他越神奇。

当一本《仓央嘉措圣歌集》摆在我面前,满怀期待地翻开,一页一页地翻过去,我傻眼了,找不到仓央嘉措。他突然陨落了,不再是一个情圣。

无意间看到一首似曾相识却俗不可耐的诗:

若要符和心人心愿,恐将失去此生佛缘。

若要隐居山里修行,又会背离女子芳心。

这是这本书一首唯一给我点印象的诗。面对这样的书,我只能无语。顺手扔了一边,双手托住额头。心里暗暗骂道:这也叫诗么?现在的商家赚钱真是不眨眼啊!我是不喜欢生气的,所以尽量去想些美好的东西。不知不觉,脑中什么东西一闪,哦,是曾缄翻译的他的诗: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呀!舒服多了。读这样的诗,简直是一种享受。

正在此时,刚刚摔开扉页上几个字冲撞了我的眼睛,“龙冬译”。顿时让我好生奇怪,记得我曾读过点他的《河源散记》,是很有韵味的文章啊。带着我这点仅有的好奇心再次翻开这本书。

还在读序时,一些文字就让我心里发毛,很不是滋味。

“迄今为止最忠于仓央嘉措的译诗,排除误读,还一个真实的仓央嘉措。”这样的评论,无疑是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当我仔仔细细读完序时,我才明白,龙冬先生是作为一个汉藏文翻译者来作这本书的。想来真是羞愧。

当神秘不再那么神秘,传奇不再那么传奇,情圣不再那么情圣时,这便淘到真金了。这就是真实,也是龙冬先生所说的,天上的歌和人间的诗。

当然,可能龙冬先生也更希望他是一个情圣。大浪淘沙这么些年,终于揭开一点他神秘的面纱。寻觅了几个世纪,终于淘出些真金来。那么,先前那么多人的心血又算什么?

第9篇:关于人间真情的作文范文

“新闻眼”看世界,首先要求“真”,这是由新闻主要是一种认知文化所决定的。人们需要新闻文化这样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正是为了确切地掌握世界人生的境况,求取“真相”和“真理”, 从而对自己的人生态度、生活筹划和社会实践作出适当的调整。正如不能确切地了解狼来了是否会影响人的思想、行动乃至于生命一样,对自己各方面的处境是否有真实的认识也会影响到个人生存的各方面,推而广之,对群体、国家、乃至于人类整体,都存在着真实掌握现实状况的问题。所以,新闻文化作为一种认知文化,在扩展人的认知能力和“知的权利”方面,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也正因此, 必须从人的生存需要和生存活动来考察新闻文化的认知活动的真实性。

不同的文化种类,关于“真”的探求,都是人们从不同的生存领域、生存方向出发,为着特定的生存需求和生存追求服务的。新闻认知文化由于涵盖广泛,包罗丰富,因此涉及人的生存领域较为全面,在人的生存中起着多方面的作用。首先是给予人们一种感性的确定性,在新闻认知文化中展现的事情,使人们获得一种关于自己生存时间和生存空间的特定位置的感受和对自己生存状态的确认。与此同时,新闻文化又可以使人获取关于世界人生的知识,丰富关于世界人生的认识,扩大人们的视野。新闻文化中的许多内容都与人的生存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却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对外部世界更大广度和深度的了解。人们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只能直接认识周围世界中的事物,但是新闻文化却能够使人们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认识仅靠自己的感官能力所无法企及的更为广远的时空中所发生的事物。这样,在自我与事情两方面都经由新闻文化赋予了一种感性确定性。通过新闻文化所呈现的事情、给予的世界,人们可以从中发现某些规律和趋向,从而对世界人生产生理性的认识,从理性上确定自己生存世界的实在性和规律性,以确证自己的生存状态的性质和生存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对确定性的追求,实质上也就是对“真”的追求。

关于人的认识能否切中客体,如何切中客体,哲学家进行了大量探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英国哲学家培根关于人的认识局限性的看法具有代表性。他提出“四个假象”学说,把人陷于认识谬误的几个因素揭示了出来:一是族类的假象,是人性当中固有的假象。指人倾向于以自己的感官和理解力,而不是以宇宙本身的尺度来认识事物,从而常常得出错误的结论。二是洞穴的假象,指个人所特有的私人成见。每个人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以及与人交往的程度不同,每个人的成见不同,以及每个人的精神状态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局限性,犹如从每个人具有的一个特殊的洞穴来观察世界,因而很难认清事物的真实面貌。三是市场的假象,指人们交往的语言限制人心,心意难以摆脱话语影响的假象。四是剧场的假象,一切公认的学说体系,犹如在人心目中搭建起的舞台,使人们将一切认识活动都在此舞台上演出,从而以某些认识格套代替自己的判断力。这四种假象,正说明了人的观念,即观察世界事物时心目中所具有的思想框架的重要作用,以及容易造成的谬误。问题是人们并不可能完全摆脱自己所属的种类、成见以及语言的通行的思想体系,因而求“真”活动中会表现出某种偏差,出现某些“假象”。但是,透过某些“观念”对照事情,却也必然能够观看到特定的“真”。相反,如果没有任何“观念”上的准备,想看清任何东西,却必然一无所见。如不辨音律的耳朵听音乐,不懂绘画的眼睛看绘画,都只会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在这种情况下,最佳的方式莫过于以音乐之耳听,以绘画之眼视,以特定的“观念”观照特定事物。尽管有局限性,产生假象,却往往更接近于真实。所以,否定本身也是一种肯定,只有对一些事物的忽视及无视,才能形成对特定事物的重视。

新闻眼在寻求“真”时也秉持着自己的观念,这些“观念”必然造成一些“假象”。能否意识到自己的“假象”是对自己的 “观念”有无反思能力,以及反思能力强弱的标志,但是新闻认知文化关于“真”的观念本身却只可修正、改善,而不能够完全摒弃。因为这正是新闻文化作为一种认知形式的规定性所在,否定就是肯定,局限反而成就一种特性。所以,考察新闻中关于“真”的观念,才能够界定新闻眼求“真”的方向与范围,掌握新闻文化中“真”的呈现方式和特色,从而对新闻认知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与反思。新闻只选择能够成为新闻的事实,新闻事实又必须被表达为新闻。这看起来极为平实的道理充分说明,“真”在新闻中具有独特的观念,新闻工作者所依据的关于“真”的观念体系在构成新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鄂伦春电视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