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谈谈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谈谈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精选(九篇)

谈谈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第1篇:谈谈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课堂教学策略

本文拟从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这一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以下分别从词汇、听说、课文、语法教学四个方面,论述英语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向学生介绍有关“dog”这个词的文化含义。我班有位学生获得了一等奖学金。在课上,我对他说:“You are a lucky dog.”他流露出不快的表情,其他学生也感到不解。学生的这种反应是意料之中的,因为他们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汉语里的狗是贬义的,难怪学生误解。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解释:在西方文化中,狗以它的忠实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它在英语国家里身价百倍,人们把它当作宠物,狗被称为“man's best friend”(人类最好的朋友)。狗的形象是正面的,与狗有关的词语也是褒义的,或是中性的。在英语中,常用狗来比喻普通人的生活和行为,习语“a lucky dog”意为“幸运儿”。听到这里,那位同学才释然。在以后的课上,我又有意识地提到“a lucky dog”,再看学生的反应,他们再也不会理解成“幸运狗”了。

二、创设听说的文化语境

1.掌握英格兰民族的礼貌语言和互尊互让、平等待人的文化心理。英语中充满了Thank you; Please; Excuse me这类礼貌语言。表示拒绝时,要说 I'm afraid; Sorry; Thank you all the same. 他们不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很少说You should do sth ..., 而代之以委婉用语,如Would you mind doing sth ...? Would you please do sth ...?等等。在表达建议时很少用祈使句,而用 you'd better do ...; You might as well do ...; 主动提供帮助时用:Would you like me to ...? Shall I do ...? 等等,我要求学生牢牢把握“礼貌”这一原则,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规则。

2.掌握英格兰民族的谈话禁忌和互不干涉、尊重他人的文化修养。英美国家人士对问及年龄、婚姻、收入比较反感,认为这些涉及个人隐私。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以将谈话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 WARM, where, meal。其中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 A代表 age, R 代表 religion, M 代表 marriage。由此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我要求学生牢记谈话禁忌的“四个词”,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

单项或多项选择填空

这类练习是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社交语用错误而设置的。

例:A: A lovely day, isn't it? B: ___

a. No. It isn't. b. Isn't it lovely? c. Maybe you're right. d. Thank you. It is.

要让学生了解:讨论天气是与西方人交谈的一个合适的话题,但教师更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个原则:不能反驳谈论者。如果对方说:A lovely day, isn't it? 即使天气阴沉,即将下雨,你也不能反驳说:No, it's awful. 或说:It's a terrible day. 只能顺着说:Yes, it's really lovely. 或 Isn't it lovely? 故b为正确选项。

三、挖掘课文的文化信息

讲授中西文化差异时,可引导学生自己来对比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差异。根据课文内容,学生不难获得以下信息:中国人喜食鸡肉、鱼和海鲜,美国人爱吃牛排;茶在中国和英国都是 the national drink (举国饮用的饮料),但英国人喜欢在茶里加糖、牛奶或柠檬。接着我提问学生:“‘红茶’英语怎么说?”学生都不假思索地答道:“red tea”。我告诉学生“black tea”才是正确的,学生都感到不可思议。我作了解释:由于中国人和英国人着眼点不同,同是茶,我们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故称“红茶”;而英国人注意到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故称“black tea”。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往往是约定俗成的,不能完全用母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此外,要向学生说明,英语中“tea”的词义与“茶”并不完全对应,除了指“茶”,还可指“茶点”。如:“a huge tea”意为“丰盛的茶点”。我还布置学生阅读本单元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中了解英国人饮茶的历史和习惯。

四、体会语法的文化影响

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易犯 chinglish(中国式英语)的错误,这在做中译英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如要表达:“他是我父亲的一个朋友”,容易受汉语的影响,说成:“He's my father's a friend.”的学生仍大有人在。有些学生虽然知道应该说:“He's a friend of my father's”,却并不理解为什么my father后还要加“'s”,因为学生认为“of”结构已经表示了所有关系。究其原因,这与学生不了解英汉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有关。因此一定要让学生了解: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使学生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我举了两例: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在《西风颂》里的名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看到if 两句的语法关系便了然于胸。然后我再对“He's a friend of my father's”作进一步的分析:英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双重所有格准确地体现了“他”与“我父亲的朋友们”之间的部分关系。至此,学生彻底理解了。可见,从文化的角度来诠释语法现象,学生容易接受,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单纯讲解语法,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第2篇:谈谈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国际贸易的相关论文范文一:茶企国际贸易中合同风险的法律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理念日益重视,如今人们的饮茶需求得到进一步开发。当前茶叶进出口已经成为很多茶叶企业经营贸易过程中的常态化内容。但对部分中小新兴茶叶企业来说,茶叶国际贸易是其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因此在整个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危机并未得到妥善有效的解决。所以积极完善合作细节问题,体系化梳理合作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危机,对茶叶企业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拟从茶叶企业国际贸易开展状况入手,从而探索国际贸易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合同法律风险及相关防控思路。

关键词:茶叶企业;国际贸易;合同风险;法律防控

随着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如今茶叶企业在参与国际进、出口贸易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其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多数茶叶企业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控机制,因此其在合同洽谈、合同签订、合同履约等多个环节中,往往存在对合作的主要细节把控不到位,合同内容体系不够严谨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相关法律纠纷等相关事件的产生。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构建全面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而做好风险把控工作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要求,这一内容就包括合作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1茶叶企业国际贸易开展状况分析

事实上,我国在茶叶国际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且种植面积最大的茶叶的原产地国家,在世界上茶叶贸易交易中,无论是交易价格,还是茶叶类型,我国茶叶企业都具有一定话语权。一直以来,我国在世界茶叶贸易交易中都极具竞争优势,因此想要充分了解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合同风险,就必须对我国茶叶国际贸易状况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了解其具体状况,结合相关贸易类型,从而为有效分析其潜在风险提供基础和帮助。

1.1我国茶叶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状况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茶叶企业在世界茶叶贸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21世纪以来,随着其他茶叶生产国家不断发展,我国茶叶出口总量和总额受到影响,在茶叶贸易总量和增长速度上出现明显下滑,我国茶叶贸易不仅发展缓慢,而且受其他产茶国家冲击进一步加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日趋成熟,如今我们在确保现有市场份额基础上,以茶叶品质提升为突破口,有效提升茶叶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水平含量,从而提升我国茶叶企业在国家贸易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国际茶叶贸易市场情况看,目前肯尼亚、斯里兰卡等新型茶叶国家更具优势。

1.2我国茶叶贸易竞争力的特点分析

茶叶国际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有较大份额,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茶叶国际贸易的竞争力薄弱主要表现在:首先,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下滑,其他茶叶产业国对我国茶叶生产冲击力进一步加大。其次,我国茶叶产业科技含量低,生产落后问题进一步突出。再者,目前我国多数茶叶企业缺乏先进、完善的经营思路,其整体产品体系建设缺乏创新力和多元化,茶叶贸易缺乏持久张力。

1.3我国茶叶企业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及发展机遇分析

我国茶叶企业国际贸易中也存在一些优势:首先,当前世界茶叶贸易的产品类型格局中,主要有绿茶、红茶,虽然在红茶贸易上优势不足,但在绿茶国际贸易中,我国有一批具有丰富品质、成熟品牌体系的绿茶企业。正是基于这一优势,目前在国际绿茶市场中,我国有着极强的价格制定权和话语权。此外,我国浓厚的茶文化,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茶叶贸易市场中的独有竞争力,而茶文化在与茶叶贸易紧密结合的过程,也充分展示出了我国茶文化强大的输出实力和内涵价值。目前我国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有所弱化,在全球市场融合、发展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我国茶叶企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大受影响。然而机遇历来都是与挑战并存的,因此我国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水平提升也处在一定机遇期。随着茶叶生产水平日益提高,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人们品茶需求量进一步扩大等等一系列积极因素都为茶叶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而我国有着茶叶生长的良好基础,因此只要我们注重提升茶叶产品品质,丰富发展茶叶产品结构体系,就一定能为整个茶叶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提升提供重要基础。随着国际茶叶贸易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当前只要我们能抓住重大发展机遇期,就一定能为我国茶叶贸易竞争力提升寻求到机遇。

2茶叶企业国际贸易各个环节中的合同风险表现

在茶叶国际贸易中,中国的茶叶企业往往占有一席之地。而茶叶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签订相关合同。通过合同签订,从而对买卖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有效约定,也对整个交易过程进行了有效的法律约束。茶叶企业在茶叶交易过程中,往往需要提前预定产品,这与茶叶企业多为产品导向型企业有很大关系,因此茶叶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过程中,往往需要签订相关法律合同,而在这些合同中,就会存在一定法律风险,包括在商务洽谈过程中应该注重的风险、合同签订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以及合同履约执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等等。

2.1洽谈合同过程中的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思路

合作的基础是双方具有共同利益点,通过双方利益置换,从而达到双方利益共赢。因此在合作初期,双方需要反复洽谈、磋商相关合作意见和信息,而这些洽谈的内容就成为双方签订合同的有效参考,或者成为合同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合作双方最终所签订的合同是其整个洽谈过程中所形成的意见之和。事实上,在双方合作洽谈过程中,很少有一次洽谈就达成最终合作意向的,都需要双方进行不断磋商,最终就合作事项达成一致看法,而在沟通过程中,就会通过一系列沟通方式进行交流和磋商,最终双方交换意见完成后,就形成了正式的合作合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对双方合作的信函和邮件等内容,进行妥善保存。要及时对双方沟通信息进行更新和研究,确保双方合作洽谈内容能达到一致。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一旦与买方或者卖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洽谈具体合作细节,而在这一过程中,茶叶企业必须慎重沟通合同的每一个细节和具体条款,并且给与对方准确答复。此外,针对双方意见沟通信息也要进行有效保存。同时,在与对方洽谈贸易过程中,针对涉及双方合作利益的问题,必须据实回答,不能夸大,从而影响双方后期实质性合作。比如买方提出某一茶叶的购买需求,茶叶企业必须从自身生产实力出发,不能盲目答应,既要合作诚信,同时也要合理、有效保护自身利益。

2.2签订合作合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思路

在合作双方达成一致合作意向后,双方需要结合合作基础文本,拟定具体的合作合同细则,并签订具体的合作合同。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对合同的细节内容进行认真审理,不能出现疏忽。事实上,很多合同的违约问题,都是由于细节把控不到位所造成的,所以在签订正式合同时,必须对合同的细节和重要条款进行有效把控。在这一环节,需要充分注重三个方面的规范化,一是对相关合同术语的规范化应用。事实上,在国际贸易合作开展过程中,往往有一些专业术语,而这些专业术语都有着相应内涵,想要有效规避其风险,就必须对风险内容进行深度把控。其次是在付款方式的选择。在国际贸易中,付款方式普遍使用的是直接汇款和信用证等方式,因此,茶叶企业必须对自身付款方式进行有效了解,从而避免因付款问题造成合同合作风险。最后,是出现问题之后,解决双方争议方式的具体选择。无论是仲裁,还是提请诉讼,都尽量选择合作双方容易执行,且能够对我国茶叶企业起到有效保护作用的方法。

2.3合同履约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思路

合同完成商谈和签订后,最重要的过程是合同履约。在合同履约过程中,茶叶企业应该注重对合同履约条件的把控,同时针对双方合作进程的具体实施情况予以及时更新。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把握两大细节,一是对双方具体合作条款的内容进行认真对照,并按照相关要求予以执行。比如在合同中,会对双方货物交付时间和相关进度予以约定,而茶叶企业就要结合这一要求,按照约定严格执行。此外,在货款的收取上,也要及时予以跟进,当双方合作过程中出现其他因素影响时,要及时上报双方管理层,从而继续决定合同执行情况。此外,是在茶叶交付和货款收取过程中,要及时予以检查,并及时给与对方反馈,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与对方沟通,验证。

第3篇:谈谈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如果不是去拜访焦家良,还真不知道在我们公司旁边――北京建外SOHO东区7号楼里――就有一家龙润茶会所。它是体验馆,也是直营店,宁静、悠然,在闹哄哄的核心商业区里,简直就是一片安详的乐土。

眼前的焦家良也令我略感意外。我早已从媒介上认识这张面孔,对他鼻梁上那副无框眼镜记忆深刻。他站起身来,热情握手,笑容灿烂。他的着装看不出格外修饰。桌上放着一本新出的《锦绣》杂志,令我很是舒适。

这个温和的人就是全国政协委员、龙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焦家良博士。言谈中,他一直在为《锦绣》杂志如何创新营销模式出主意,告诉我们什么模式可以借鉴,他的真诚表情使我相信,他对这种知识产品的关注完全发自内心,发自天性。

他是一个杰出的营销专家。龙润旗下产品“排毒养颜胶囊”,行销十六年依然雄踞市场,而与其同期或后期进入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很多产品或企业,多数已经成为化石。这其中的磨砺与心得,被他自己写进了一部叫做《在梦想之上》的书中。

如今龙润是一家集药业、酒业、茶业、担保公司、教育、地产、矿业、医院、药品经营、文化传播等多板块运作的国际化企业。但是焦家良更愿意跟我们谈茶,谈龙润茶业。这是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开幕的前一天,他又带来了一堆提案和建议,其中他最看重的,应该还是关于设立“中国茶节。的那一个。

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是茶叶的发祥地,也是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茶为国饮,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是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大众饮品。但是,我们也知道,全球最大的茶叶公司不在中国,全球喝茶的人难以计数,但他们喝的是英国茶、日本茶、印度茶、斯里兰卡茶,中国茶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这让焦家良很是不安,也很是不服。

焦家良建议,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中华茶艺,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他看来,此举可以唤起国人对茶的重新认识,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向全球宣布茶的源头在中国。

近年来,一些中华本土的传统文化被邻国以各种名义据为己有,然后用于商业,如韩国力争端午节、针灸等。焦家良担心,如果中国不尽快设立茶节,恐怕又会被他国抢得先机。他认为,设立“中国茶节”,利用茶叶的国际化属性,有助于在本土及海外传播中华文化,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文化输出,这是一个热门话题。在我看来,焦家良提交了一个足够聪明的提案,将会引起足够多的共鸣。同时,焦家良也很清楚,设立中国茶节,有利于包括龙润集团在内的中国茶叶企业参与全球竞争,从而也有助于提高广大茶农的收入。正所谓无利不起早。

龙润茶在香港主板上市后,在云南、福建、浙江、湖南等地进行产业和销售网络布局,立志成为中国七万多家茶叶公司的品牌管理公司。龙润茶可不仅仅局限于普洱茶,而是要向世界推荐中国所有的好茶,要做中国茶叶第一品牌,要做代表中国茶文化精髓的世界级茶品牌。

说的简洁点,龙润的目标,其实就是成为整个中国茶叶的品牌管理公司――中国茶,龙润造;龙润茶,中国茶。

这个胃口实在是不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焦家良需要国家的支持,需要社会的支持。利用自己参政议政的机会,提交设立“中国茶节”的建议,是他采取的“公关措施”之一。而从商业的角度来讲,他认为时机也已经成熟,只需振臂一呼,商家立即会响应,并迅速使“中国茶节”成为热点。

他建议将每年的谷雨这一天定为“中国茶节”。此时正值舂茶上市,各地采新茶、品新茶、茶叶展会等茶事活动不断,是一年中与茶相关的最好时节。

他说,如果一个茶节没有核心精神,就会失去长久的生命力,会变得黯淡无光。正好茶叶发乎神农氏,因此可将神农氏塑造成精神的象征,尊为茶祖进行纪念。神农氏,也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和象征。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寻根的平台,充分认识自我,认识并发扬自己的文化。”他说。

焦家良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他认为,“中国茶节”与中国美人相结合,有助于快速传播――茶艺师作为中国式美女的代表,可唤起人们对东方含蓄美的再认识。因此,每年组织茶艺师茶艺表演,筛选茶女皇,作为文化传播大使参与全球的文化活动,将是一件赏心悦目的雅事。

从来佳茗似佳人,可惜佳人未留名。焦家良想要弥补的,正是这一缺憾。

聊天的过程中,有北京公司员工不止一次向焦家良汇报或请示工作,他没有回避我们,都是几句话给出明确安排,看不到企业老板惯有的那种忙碌与急躁。这真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但是他也说到,在一次来自60万营销终端的优秀员工的年终表彰会上,某业绩最好的大区经理迟到了5分钟,他当场宣布取消对这位大区经理的奖励,取而代之的是现场检讨、降级处罚。

他对龙润多年积累起来的营销团队要求极为严苛。无论是做药还是做茶,这都是他的命脉,容不得半点马虎。

而焦家良说:“我会用做药的方式做茶。”

在他看来,茶是绿色的、健康的,对人有诸多保健功效,但它的价值最终还是通过一饮入口来实现,只有健康、安全、卫生的茶产品才会对人体有益,也只有这样的茶产品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你知道吗?――‘大鲨鱼’奥尼尔都喝我的茶!”焦家良对我说。

然后我们出去拍照。刚刚下了一场雪,北京出现了少有的蓝天、干净的阳光,北方特有的气候让从云南来的焦家良非常兴奋。他很耐心地听从摄影师的安排,一边摆POSE一边说,你们是为我好。

第4篇:谈谈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牢记青春使命 理性抒发爱国情怀”主题团日活动

二、活动形式:

茶话交流座谈会

三、活动背景:

近期中日关系紧张的气氛中,各地进行反日游行活动后,一些不法分子冒充爱国青年混杂在游行、抗议队伍中进行打za抢等活动,严重扰乱了各地治安和正常的抗议活动,对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在此背景下,激励广大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热忱,,培养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及增强大学生理国责任意识,特此策划举办“牢记青春使命理性抒发爱国情怀”座谈会。

四、活动目的及意义:

希望通过本次理国茶话座谈活动,确立青年大学生对祖国的自尊、自信、自强的进取心,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同时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引导理性抒发爱国情怀,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真正理解理国才是真正爱国。

五、活动时间:xx年10月20日(星期六)

六、活动地点:

xxx党员活动室。

七、活动对象:

xxx全班学生党员及预备党员

八、宣传策略:

a 制作一个横幅,挂在老食堂前面

b 联系宣传部做一张宣传海报放在院系门口

九、活动流程:

8:30-9:00茶话会,会场布置随意,但有爱国氛围,每位成员的位置上都要摆上糕点、糖果、瓜子、饮料、茶水,让同学感受到浓浓的暖意。

9:00 为烘托会议营销活动现场气氛,开场时播放爱国系列歌曲(或是班歌),让同学觉得不沉闷,产生幸福感、存在感。成员入场可领小国旗一面。

9:10主持开场,主持人进行热情洋溢的活动开场,将现场气氛带动起来,让同学们感受到理国情怀的重要性。回应、鼓掌,欢呼。

9:20 老师祝词。

9:30 理国资料展示(ppt或是宣传片)。注意现场秩序,不得喧哗走动。

10:30 畅谈理国,边开茶话会,边邀请党员谈谈收获以及看法,以及日后自身的改变。(要求畅所欲言,鼓励发言。)有条件的可现场dv拍摄。安排专人照相。

11:00 互动环节 列举有争议的爱国行为,进行辩论赛。

11:30 活动结束,赠送小礼品。

十、备注:

1、全体成员务必参加,不得请假

2、 前期音乐,ppt等资料准备充足

3、通知人员到位

十一、金费预算

小红旗x面: 10元

水果、零食、饮料:150

小礼品(笔记本)x份: 50元

共计:210元

十二、活动结束语:

第5篇:谈谈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一、 序言

“俄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用俄语思维、表达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往,我们的俄语教学侧重于对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忽视了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学生虽掌握了词汇和语法等内容,却不能有效的进行思想交流,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实际上,语言学习就是将所学语言国的历史、政治、民俗等文化因素进行融合的过程。因此需将文化背景知识与俄语教学结合起来。

二、课堂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途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言语交际。因此,文化渗透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把它与语言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下是我从“词汇、习语、习俗、交际对话”四个方面谈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俄语文化渗透。

(一)在词汇中渗透文化:

词汇有字面意义,也有它的隐含意义。学生学外语不仅要掌握词汇的字面意义,而且应当了解词汇的涵义。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适当地向其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取得良好的词汇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самовар(俄式茶炊)一词时,可以渗透俄罗斯人“喝茶”的特别讲究[1]: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每天都离不开茶。早餐时喝茶,一般吃夹火腿或腊肠的面包片、小馅饼。午餐后也喝茶,除了往茶里加糖外,有时加果酱、奶油、柠檬汁等。特别是在星期天、节日或洗过热水澡后,更是喜欢喝茶。他们把喝茶作为饮食的补充,喝茶时一定要品尝糖果、糕点、面包圈、蜂蜜和各种果酱。俄罗斯民族一向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许多家庭都有以“茶”奉客的习惯,当你到其家做客时,主人通常会问:“您想喝点什么,茶还是咖啡?”假如你选择喝茶,主人就会说:“我这就把茶煮上。”喝茶可谓是他们的一大嗜好。

俄罗斯饮茶十分考究,有十分漂亮的茶具:茶碟很别致,因喝茶时习惯将“茶”倒入“茶碟”再放到嘴边。茶具有的人喜欢中国陶瓷的,有的人喜欢玻璃的。但最习惯用“茶炊”煮茶喝,尤其是老年人更为喜欢。茶炊实际上是喝茶用的热水壶,装有把手、龙头和支脚。长期以来,茶炊是手工制作的,工艺颇为复杂。有这样的一句俗语“В тулу со своим самоваром не ездят”(去图拉不用带茶炊),告诉学生图拉是俄罗斯盛产茶炊的地方,因此这句话表示“多此一举”。

又如:在讲водка(伏特加酒)时,渗透俄罗斯人离不开酒的文化背景知识。俄罗斯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据考证[2],酿酒业的出现归功于制蜜业的发展。在公元 880-890年,“蜜酒” медовуха开始在民间出售,其酿制工艺与葡萄酒极其类似,产生于921年的桦汁酒香气四溢,人们开始在蜂蜜中加入啤酒花。

1284年,俄罗斯拥有了自己的啤酒。15世纪40-70年代,伏特加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被称为国酒的伏特加甚至被一些西方人当作了俄罗斯的代名词。

无酒不成宴,俄罗斯人请朋友、过生日、办喜事、迎新年等的宴席都离不开酒。俄罗斯人举杯喝酒时,通常都要说祝酒词,如:“за встречу"(为相会干杯);“зa знакомство”(为相识干杯);за дружбу(为友谊干杯);“за хозяйку”(为女土人干杯);“за здоровье присутствующих”(为在场的人的健康干杯)等等。祝酒词急是即兴的,祝酒者把对亲友的真诚情感、对他人美德的赞美、对生命的热爱倾注在祝酒词中。

因此可以说,是俄罗斯人酿造了伏特加,而伏特加却造就了俄罗斯历史。

(二)在习语中渗透文化:

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进行习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文化,并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俄罗斯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俄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习语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比如:汉语中说的“红茶”,俄语则会用чёрный чай来表示,而чёрный在俄语中是“黑色的”意思。又如:我们在形容事物发展迅速时说“雨后春笋”,而俄罗斯气候寒冷,无法生长竹子,但他们森林多盛产蘑菇,雨后林中遍地蘑菇,所以俄罗斯人说“雨后蘑菇”[3],Как грибы после дождя 。还有,汉语中讲“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俄语却说“Перед Богом все равны ”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汉语却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俄语说“белая ворона”“白色乌鸦”,汉语则是“与众不同”。

(三)俗语中的文化渗透:

对于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在俄汉语中都存在的事物或概念,在俄语应用中有特殊意象和含义的,要讲明文化含义,指明其运用场合。

例如:我们日常吃的“面包和盐”,在俄罗斯却有着不同的习俗,两个词连在一起就成了俄罗斯人待客礼俗。俄国人在接待客人时,如果主人认为是贵客,一般会捧上面包和盐,这样才表示尊敬、友好和好客,所以用面包和盐招待客人应理解为“热情款待”之意。教学中应渗透给学生这一重要的礼俗。即用“面包(хлеб)和盐(соль)迎贵宾”[4]:在迎宾仪式上,身穿民族服装的俄罗斯姑娘手捧一个圆面包站在贵宾面前,面包上有个小盐缸。根据习俗,贵宾应先吻一下面包,然后掰下一小块,撒上一点盐,品尝一下,并表示谢意。

(四)交际对话中的文化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让学生以交际对话的方式来学习俄汉不同的民族文化。例如:在与俄罗斯人交际中,呼语的准确度直接影响交际的质量。中国有“全国通”的老“爷爷”,老“奶奶”,“叔叔”,“阿姨”;而在俄罗斯,这样的称谓用于亲属之间,况且“老”也犯了俄罗斯人的忌讳。因此,称对方为дедушка爷爷,бабушка奶奶,дядя叔叔,тётя阿姨会令对方反感。近几年,俄社会较流行господин“先生”,госпожа“女士”等称呼。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学生在交际时就会注意,不会张口就“大叔”,“大爷”了。

总而言之,语言即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一切文化活动、创造和发展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产生、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形式,是文化存在的重要标志,无语言则无文化可言,而文化又为语言的发展与丰富提供了素材和可能。对于俄语学习者而言,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忽视了文化因素,使语言学习脱离了文化背景知识,学到的语言也将是生硬的,毫无生气的。因此,在俄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渗透,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其对交际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基础语言教学的同时,要渗透交际语言文化,最终提高学生对俄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第6篇:谈谈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10多年前,在台湾,有这么一个茶馆,你不会想到他是这样经营的。

在茶馆里备着主人精心挑选的好茶,很优雅的环境,清茶馆,喝完茶由你自己定价;如果你觉得茶不好,甚至可以不付款,收银台前只有一个“良心箱”,特地不设服务员。有的时候,在客人准备付帐的时候,服务员会刻意离开客人视线能及的范围,或者躲起来。

这个茶馆的主人,就是范增平。

最富有戏剧性的是他在台北经营了10年。

茶馆是他的实践,也是一个理想的缩影。为了这个理想,他付出了300万台币和10年心血;而另外一个更大意义上的理想,到今天还在行走与实践当中。

许多茶馆或者爱茶之人都曾经受益于他浩如烟海的茶艺教程与茶文化的撰著当中。

如果只是远远地去看他的那些作品,只会以为他是一个学者,一个充满智慧的长者;等到近了,才发现,这是多么丰富的一个人物。

邂逅范增平

在广州芳村喝茶,从早上直到中午。在茶庄正在谈论茶庄主所收藏的1000片北川老藏茶,说是有20年的历史。这是一堆永远也找不到重复的茶,北川茶厂在地震中成为过往,茶却还在。茶汤并不见得艳红,仍有些许涩味。对黑茶研究不多,只是觉得似乎保存的地方不适合它的转化;或者并不见得有20年的历史。

正探讨间,门外来了一些客人,刘庄主说,看起来像台湾的范增平,留着大胡子呢。遂快步上前,相邀进店。

这是我与范增平老师相识的开始。

与范老师像老友一般,一起品鉴黑茶间,相谈融洽。马上约到广东财经学校,这是他开办的茶艺班,也是在大陆多年的实践基地。

范增平是许多人所崇拜的茶艺大师,没有想到现在越来越接近他。越接触到他,就觉得他更像一个老朋友,然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悲欢忧郁的人,有理想主义有纯真内质的人。

经验常会告诉我,应该理性地去了解某个人物。

因为你常常会因为对方的引导而进入另一个思维的圈套,盛赞的可能是一个堕落的人物。

与范增平老师接触,才发现并不需要这样。有的人看起来就像清溪,有的人虽然浅却是阴沟。

而他,是一个清澈的人。

即使他带有些严厉,那也像是造作的。我喜欢他显现弱者样子的时候,在那些往事的追忆中与对现在境地的感慨,使得他更像一个真正可亲的人。

范增平的茶艺推广

驱车前往佛山大沥镇上的广东省财经学校,这是一所百年老校,这里就是范增平在大陆的茶艺推广与实践的基地。

就在这里,范增平一直住了多年,学校条件简陋,多是睡在一间放着四张上下铺铁床的“招待所”里。

这一次要准备举办全国高级茶艺师的认证资格考试。“茶艺师”这个概念,是早期范增平等人提议并最后确定的。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前来培训和考试,他们大多是茶馆的经营者,在宝贵的时间里抽出一周多的时间前来,也是源于范增平的影响力。

学员当中另有来自台湾的圆诚法师,大丈夫相,一说话却发现是女众,学习茶艺更为投入与安静。

当晚我们就在学校的茶艺教室品饮。百年的老校,校区有两千多名学生。学茶的学生经层层筛选,可谓百里挑一,每一届只有20多名学生能进入茶艺班。他们清秀,清雅,气质与其他学生明显不同。

虽然茶艺只是课堂之外的兴趣课,却极受推崇与青睐,潮汕一带历来喝茶浓苦,爱茶之人比比皆是。

晚饭之后,才是我与范老的正式访谈时间。

茶道理念

范增平首创“三段十八步”来表达茶艺,以标准化来推广,这是他的理念,他认为唯有先标准,才能谈后面的个性;产业也是如此,先求规范并做好基础性的工作,然后才能有个性与变化。这是渐进式的前进路子,也是次弟而系统的工业发展方案,我以为适合中国茶产业的实际。

他认为,茶文化是中国的根本,与5000年的文化息息相关;道是什么?他说,道是规矩,是道路,是方向,没有规矩怎么谈茶道?

就像红绿灯的信号,代表着特定的意义;如果每个人都用他的标准,用他的方式,那么就可能成为“胡说八道”了。所以他坚持茶艺的三段十八步的程序。用标准来规范茶艺的操作。

20年前,他曾经提出“构建有茶有道的社会”的理念,直到今天还在努力。

对于爱茶人来说,大多会特别崇尚手工的茶,用竹炭火来焙的茶,但范增平认为,这些东西是属于赏玩的;真的产业发展,需要有科技与标准的先行,这是一个理性而务实的茶人必须要明白的。

而在这些标准之上,才有可能谈道的精神。

如果要去追问这些精神,也一样可以在方寸之间去体味。比如茶桌的黄金分隔比例,九宫分隔法,闻香杯与品茗杯的阴阳组合,太极与八卦的意义,可以在茶桌上得到充分的融合。

所谓三段,范增平认为,即《金刚经》中“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演绎。此即准备、开始、结束三个阶段。

我看过他的茶艺表演,每一步都从容有序,稳健沉静,他的理念,他的理想,还有他的实践,都有很多值得书写的地方。

范增平茶语:

“要个性化,先要产业化。可以用试管来培养茶苗,制茶发酵可以量化,产业质量是设计来的,就连香度和滋味也可以设计,”

“茶文化是第四产业,所谓的第四产业,就是文化与创意的产业。”

“大道无形,能表现的是艺,艺是美感,过程,作品。茶艺表演是艺术品,如同乐章。”

茶禅与修行

范增平在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对“吃茶去”的公案感兴趣,此后不停地参悟,研究茶禅之义。

他是懂得禅的,在柏林寺的一次讲话中,他开玩笑地说,赵州和尚对远方不曾来的客人和近处常来的客人都说吃茶去,近处来的喝得很好,远处来的就被饿死了。为什么呢?因为太饿茶又喝得太多了!大家可以参参其中的意思。

没有意义的吃茶并不使人开悟,茶只是一个工具。

他相信,“茶是生活的禅,简单的禅”。他说:“所有的宗教教义,都可以归纳在茶里面,茶是最不是宗教的宗教。因为茶教会了人们思考,茶的本质就是最富有鼓动性与向心力的。”

他的茶文化理想最初的飞翔,始于2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8年6月18日。那一天,他随台湾经济文化探问团前来祖国大陆,随后与许四海等茶界名家交流表演茶艺,人们很惊讶于他的茶艺表演。

从此之后,每年他都要奔走大陆各地,两岸的交流由此越来越深厚。人民日报盛赞他是台湾茶艺的特使。

19年前,在福建省博物馆,他策划经营茶艺居,与福州的茶艺界吴雅真老师一同打理。他们是很好的朋友,谈到吴雅真,范增平很感动。因为时隔多年之后,范增平再到福州,都是吴雅真给他订最好的酒店,吴的学生――经营福州当地最大一家素菜馆的崔榕夫妇,亲自开车为他奔走各地。

而这种茶人之间的情谊,我们常常会在很多地方见 到,他们清澈,不带私利。

范增平老师在学校住的学生宿舍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简陋。他曾问我,怕不怕太简单了。我心想,范老师都住了几年的地方,我们有什么住不下的。

他习惯于素菜,当天晚上,一份炒豆干,一盆炒得有点黄的青菜,还有一碗丝瓜汤,就是他的晚餐了。我颇为这样一个到处奔波的老人而担心。

台湾有许多的茶艺流派,这是一个经济繁荣之后的果实;而争论也时有存在,但范增平一直想独立于这些之外。

他无意去攀附某个集团,但我想,此间更重要的是他的个性使然吧。

他的茶道中有纯真的理念,这是他为这个理念必须付出的代价。

10多年前,大陆投资热,一个宁波的商人让他挂个名办个合资公司,一年给他20万,什么都不要做;在当年这类的事情很多,商人可以从避税中得到更高的收益。范增平坦言曾有些心动,却始终没有答应。

也许,遵循着这种3000年来不息的儒家文化传承,让他有这种纯真,这出于茶艺或茶道的力量,也是一种儒学实践者的得失观与立场。

堂・吉诃德的理想

再次谈到良心茶馆,他回答,所谓的良心茶艺馆,并不仅仅指卖的好茶、诚信。他说有两个方面的表达:一是喝茶你随便付钱,你觉得茶好,你付100元也可以;你觉得茶不好,付10元也可以。另外一个良心的意义,他解释,一个人,在喝茶的当下,一定会静下心来。哪怕是一瞬间的安静,也就回光返照了自己的本心,这就是良心的另一种意思。

有一个一直支持他的朋友说,你这个是艺术,但饿死都没有人同情你。

还有的朋友说,干脆塑一个菩萨像在那好了。

还有人说,开黑心茶艺馆才能赚钱嘛。

他都笑笑。每年亏二三十万,10年下来,把他300万的积蓄正好花光了。

当时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不开洋车,不住洋房,让人知道,不会从这茶馆里面来赚钱;他告诉他的学生,不要学我。

他说,那个时候想的就是,饿死了也活该,那也是一种成功;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而在于死。死得其所。

他说值得,为了唤醒人们的良心吧。

我问:如果今天再有300万,还想再做一个良心茶馆吗?

他沉思了一下,摇摇头,说不会了。

“那会用来做什么呢?”

他认为,他会把它投入到他正在推广的大众茶艺教育当中。

几年前,他就把台北的两套房子卖了,来大陆推广茶文化。他来大陆的所有机票都是自己在出,扣除各种开销,往往入不敷出。

有时候,就会特别尴尬。而对茶带着完美主义的投入,使他更像堂・吉诃德一样成为一个与风车斗争的悲剧式英雄。

他坦陈,自己也许就是那个充满悲剧的英雄。

他说,“过去的不能改变,能改变的是未来。”

生活之中

他住的房间经常不会锁门,然后很随意处置生活中的东西:因此,他的太太经常会说,你啊,可能就只会写这些卖不好钱的文章吧。他就只能笑笑。

每一年,他都会来到大陆,走很多的地方,所谈的,只有茶。

他说,茶艺之中的美,有的时候就是一种意境之美,而这种意境之美,常常会体现在一些空寂之处,一些凄凉之处……

“有时候是写意、朦胧、凄迷的,带着淡淡哀愁的感伤。”

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被当权的丰臣秀吉所排挤,随时有断头之危,弄权者意欲让他出丑,让他用金属盆与梅花这极不相衬的两者来表演茶道。他思索片刻,折断了花枝,让凌落的花瓣飘在铁盆水面之上……这即是一种凄凉之美。

我想戴望舒那篇《雨巷》,也许也同样有着特别的凄美,一个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女子,撑着油纸伞,走过长长的雨巷。

范老让我帮他找到这首完整的诗。

第7篇:谈谈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茶”的剖析阐释,挖掘茶文化的蕴涵,探究作品中不同的人对茶的不同喜好,感受与讲究,分析作品中人物的人品或性情。本文是从民俗的角度来看待《红楼梦》中茶文化的作用,茶文化不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贡献,对人的精神境界,意识形态亦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茶;茶文化;品茶;品人;茶境

一、引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的国家。茶不仅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有句俗语说“家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充分说明了茶与中国人生活的紧密相关。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丰富和发展了茶文化。

《中国茶叶大典》解释茶文化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就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文化形态的总体。围绕茶及利用它的人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均属于茶文化的范畴。1

二、《红楼梦》中关于茶的描写

《红楼梦》谈到茶事的有300多处,内容牵扯到茶类、水品、茶具、茶礼、茶俗等方面。作者曹雪芹在开卷中就说到“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用“香销茶尽”为荣宁两府的衰亡埋下了伏笔。在整个情节展开过程中,不时谈到茶。

(一)茶具

饮茶品茗是一种综合艺术,品茶之时也品具。要想获得饮茶的良好视觉效果,获得至上的艺术享受,饮茶的器皿也很重要。茶具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又与时代风气相关。茶具可以分为很多种,从采茶用具到饮茶用具等等,名目甚多。《红楼梦》这部书中对茶具的描写让人惊叹。

(二)茶俗、茶礼

《红楼梦》里描写了许多中国的民俗,其中有很多饮茶的礼仪和习俗,作者描写随意,却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特色的饮茶风俗。如袭人的母亲接袭人家去吃年茶,晚间才得回来。(第二十九回)我国春节“吃年茶”、“吃年酒”的风俗历史悠久,至今流传。《帝京岁时记》记载:“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2

如凤姐笑道:“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这段话是我国传统的茶俗的生动体现。因为有句俗谚说:“女子不吃两家茶。”这就是吃茶和婚嫁的关系。自古婚姻被看作是整个道德体系的基石,因此婚姻的长久性和稳固性就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行聘时要送上雁作为礼物,象征并行、忠贞等意。随着茶的普及,茶逐渐取代了象征美好感情的大雁,成为下聘时的最好礼物。因为古代种植茶叶都是采用播撒菜籽的方法,而不是移植茶树,因此人们希望出嫁以后的女儿能够像茶树一样,在丈夫家里落地生根,从一而终。如果女人改嫁,就是“吃两家茶”,是要被看不起的。明王象晋《茶谱序》中就说:“茶,喜木也,一植不再移,故婚礼用茶,从一之义也。”3

宝玉祭奠晴雯时,读毕《芙蓉女儿诔》,“遂焚帛奠茗”,以茶供来祝祭亡灵,寄托自己的情思。这是当时的以茶祭祀的风俗描写。梁武帝曾有诏曰:“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单设果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4

(三)《红楼梦》中写茶的诗、对联

《红楼梦》中的人物生活在“诗礼簪缨之家”,他们从小读书识字,文化水平颇高,笔下的诗句也都是空灵婉转,别具匠心。如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宝玉便念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此处经元妃改为潇湘馆,这两句展现了一种闲情雅致。“烟尚绿”本意为“茶沸热时,有绿烟”,喻指潇湘馆“翠竹遮映,疑有绿烟。”5

三、不同人的不同饮茶方式:贾母与刘姥姥

贾母与刘姥姥,一个重情趣,一个重理趣,这是由她们不同的饮茶习惯与生活方式决定的。在栊翠庵,贾母让妙玉“把好茶拿来”,“妙玉亲自捧了一个小茶盘,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这是老君眉’。”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这一问一答,道出了贾母对茶性的熟知。古人认为六安茶最适合老年人品饮。刘姥姥则一口吃尽,还说“再熬浓些就好了。”引得众人皆笑,可见刘姥姥对饮茶这方面是多么的随意,倒也实在。

四、妙玉论茶与水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是曹雪芹极力描绘的精彩片段。从这里面的描述看,妙玉是精于茶道的,对饮茶的茶具、泡茶水,以及茶叶都是很讲究的。“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6。这里谈到了选茶、择水、配器和品味。

(一)茶具的选择

妙玉“天性怪僻”,茶是她寄托思想和情感的物质载体。妙玉在用茶招待贾母一行时,将茶具分为三档:给贾母的是精细绝伦的名品成窑五彩小盖钟,给宝钗的是颁瓟斝,给黛玉的是杏犀盉,而给宝玉的是绿玉斗,后又改为整雕竹根的一个大台,给众人的是一式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如此配器,是精于茶艺的一种体现。在平常人,饮茶只不过是解渴之道,妙玉则是把饮茶提升到了艺术唯美的境界。

(二)水的选择

妙玉对茶叶、水质、炭火、茶具以及炙茶、煎茶、点茶、分茶诸茶艺刻意讲求,使味觉、嗅觉、视觉都得到了最佳享受。

袁枚认为煎出一壶好茶,要具备三个条件,就是茶好、水好、火候好。烹煎茶的水以贮藏的天然泉水、雪水为佳,“水新则味辣,陈则味甘。”至于烹茶的火候,他认为“烹时用武火,用穿心罐一滚便泡,滚则水味变矣,停滚再泡则叶浮矣。一泡便饮,用盖掩之则味变矣。”宋徽宗赵佶在他的《大观茶论》中说宜茶水品“清轻甘洁”。7

当妙玉将老君眉捧与贾母,“贾母接了,又问‘这是什么水’,妙玉道:‘这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后来,妙玉又用梅花上的雪水烹茶,招待黛玉、宝钗、贾宝玉。古人认为,雨水和雪水是天泉,能免除污染,是最好的洁净水,最宜沏茶。8“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黛玉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便冷笑说黛玉。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妙玉对水的研究,甚至说苛刻,还有她这方面的知识是多么渊博。林黛玉竟然尝不出这不是旧年的雨水,而是五年前梅花上的雪水。尝不出这个茶水,就被妙玉称为“大俗人”。林黛玉向来被认为是清高之人,是脱离于尘世之外的人,竟也被称为“大俗人”。透露出妙玉所选之水的纯净,更透露出煎茶用水“清轻甘洁”的传统审美。

(三)心性高洁如仙

妙玉是道教之人,道教讲究的是虚静的心境。在与茶的关系上,道家注重养生与对自然的崇尚。道家崇尚清静无为,远离尘俗,返璞归真,来达到生活的自在逍遥。他们从饮茶这种生活的常事中寻找到了养生之道,并把自己的闲适无为的心态融入茶事之中。茶性蕴含着茶品,茶品与人品相联系,茶的自然本质特征渗透到生活领域,表现了妙玉对生活的理解,进入到精神世界,就展现出了妙玉高洁的境界。

陆羽《茶经》指出,“茶味至寒,宜于精行俭德之人,古人认为茶能清心、陶情、去杂、生津。”古代的文人们饮茶特别注重环境、氛围和人品。9明代的冯正卿在《岑茶笺》中提出了品茶的“十三宜”和“七禁忌”,“十三宜”中有“一无事”,“二佳客”,妙玉和宝黛钗在饮茶时间与对象上是很合理的,但黛玉却犯了“七禁忌”中的“主客不韵”,也许黛玉对茶的研究不如妙玉,但她毕竟是不合时宜地问了那么个很低智商的问题(在妙玉看来)。如明·许次纾《茶疏》中“宾朋杂沓,止堪交错就筹,乍会泛交,仅须常品酬醉。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育雄辩,脱略形骸,始可呼童费火。”一些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只能在一起饮酒,而只有志同道合、谈话投机的人在一起饮茶才能品味到茶的真谛。10

五、结语

其实茶事并不玄妙,说平凡也平凡,说高尚也高尚,如同中国人的性格,随性自然,不拘一格。茶叶至清,它体现的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浓缩着中国人宠辱不惊、知足常乐的处世哲学。饮茶不像饮酒,要人多方显热闹,热闹正是饮茶所要规避的。古人认为饮茶人少为贵,有了与自然的交流,即便是一人独饮也不觉冷清。正所谓“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安贫乐道正是茶的内在精神。至交好友,灯下品茗,正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最好写照;汉字中品茶的“品”字就是三个“口”字的叠加,活脱脱描画出三人围炉而坐的生动场景,多嘈杂的混乱场面,都不会丧失品茗的雅趣和情调。11(作者单位:1.温州大学人文学院;2.安徽和县善厚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盖文.茶艺与调酒.[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第17页

[2]刘雪坚.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民俗卷.[M]辽海出版社,2006,第57页

[3]王静悦,张玉春.经典名著解读中国古代民俗(一).[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第117页

[4]堵军.大自然与民俗民风.[M]延边人民出版社,2005,第23页

[5]徐复.古汉语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第931页

[6]曹雪芹高鹗/原著舒芜/前言李全华/标点.古典名著普及文库—红楼梦.[M]岳麓书社出版发行,1987,第310页第四十一回

[7]康乃.中国茶文化趣谈.[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第138页

[8]姚国坤、王存礼.图说中国茶.[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第181页

[9]陆羽.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第63页

第8篇:谈谈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1、读义理书。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国古代医家、养生家和一些名流雅士都认为,读书能健脑益智,陶冶情操,抗衰防老,祛病延年。宋代精于养生之道的文学家欧阳修说:“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他把读书视为晚年养生要道,乐此不疲。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引用康节翁诗曰:“老境从容,善于自养,在于羲轩之书,未尝去手。”俄同文豪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可以让人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多读书,能使人的心情变快乐,走向开朗;读书是一种休闲,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是一种娱乐方式。读书还可以调节身体的血液流动,使人身心健康。曾有传说:古时有一位穷秀才,终日伏案疾书,呕心沥血,文成而病倒。来诊的医家洞察病源,不开处方,却拿起秀才的文稿,故意读错词句。卧床的秀才听见自己的锦绣文章被读得支离破碎,顿时大怒,翻身起床,夺过文稿,高声朗读数遍,以示医家之错。读罢,自觉神清体舒,痛楚消失。所以,优雅的诗文也是祛病除疾的良方。

读书还是最佳的剂。面对苦难,人们会郁闷、悲伤、绝望、彷徨,此时可从书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勇气,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使心灵渐渐充实成熟;读书能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所以,应该多读书,特别要读“义理”的好书,选择辞章典雅、健康向上的书籍。读中外政史以明心志,读唐诗宋词以宽胸臆,读天文地理以增见识。选择那些需要动脑筋的书,让脑细胞不断接受新信息的刺激,使人在思索和用脑中达到健脑益智的目的。

2、学法贴字。南代诗人陆游说过:“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这是说练习书法,笔下生力,墨里增神,有利于防治疾病,强体健身。《临池管见》认为:“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学法贴字要求凝神静虑,心正气平,灵活自如地运用手腕肘臂,既养神修性,调和气血与大脑,又活动两肢。锻练全身,是一种特殊的气功运动。古代保健养生讲究神形并举。《黄帝内经》曰:“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形和神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形持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强调“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养神强调“静”,精神要安静,恬淡虚无;养形强调“动”,要劳动形体,调畅气血,使肌体的抗病能力有所增强。

习练书画,正是达到临池养神,活动养形,动静结合,神形兼养的目的。我国著名书法家孙墨佛享年109岁,他自青少年时期就酷爱书法。他说:“写字也是一种运动,练字就是练身,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他进入老年后,不论严寒酷暑,每天黎明即起,研好一池浓墨,奋笔书写。他说:“写字全身都用劲,悬腕提笔时,手、腕、臂都用劲;脚踩地,脚掌心也用劲,这和气功一样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古人说“寿从笔端来”,它道出的正是书法与长寿问的辨证关系。书画家朱屺瞻、刘海粟、齐白石等都长寿逾百岁而作古,他们得益于习练书画,印证了“书画人长寿”的说法。

3、澄心静坐。静坐可以让大脑皮质得到充分休息,起到中医所说的“澄心”、“澄神”的效应。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颜回就经常练“坐忘”功。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静坐养生可增强肺功能,提高心肌功能,调整神经系统功能,协调整体机能。实践表明,静坐对多种疾病均有相应的防治作用,如神经官能症、头痛、失眠、高血压和冠心病等;还能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治疗现代极易多发的心身性疾病。脑力劳动者因用脑过度而造成的神经衰弱、心悸、健忘、少寐、头昏、乏力,影响工作、学习及正常生活的,最宜采用此方法。近来有人提出,静坐还有增强消化功能、提高耐寒能力及润泽肌肤的功效。

澄心静坐要选择无噪声干扰、无秽浊杂物、无他人扰乱,而且空气清新流通的安静场所;以晨起或睡前为最佳时间,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取端正坐姿,面朝前,眼微闭,舌抵上腭,两肩下垂,两手掌交叠捂于脐下,全身放松,在“静”字上下功夫,达到入静“澄心”的目的。

4、益友清谈。清代著名画家高相轩的《十乐》养生经验中介绍了“畅谈之乐”,他说:“田间把锄,劳而歇于地头,与野老田夫纵谈天下世外之事,或测天气晴雨,或十年景丰歉,坦荡畅谈,其乐陶陶。”说明在朋友之间开展有益的谈心活动,利于身心健康。

当今,家庭日趋小型化,空巢老人不断增多,许多老年人处在孤独、寂寞、怅惘之中。现代医学认为,“孤独”心理有碍老年健康,使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高。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培根说得好:“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当一个人遭遇挫折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对挚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他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使人致病。”由此看来,解除老年人的孤独心理,增进身心健康,“益友清谈”无疑是良策。与老友促膝畅谈,排忧解忿;与老伴枕边窃语,心声相映;与学者谈古论今,怡情放怀;与晚辈沟通思想,交若“忘年”,通过谈天说地达到神清气爽、健康身心之目的。

“益友清谈”还具有深刻的含义。“益友”,即是要善于结识有益的朋友,要建立良好的友情。好友之间,“清谈”为要,这应该包括:提倡坦诚交谈,闪烁其词则令人不爽;追求高雅之谈,低级趣味则令人生厌;多谈时事新闻,议论人非则自寻烦恼;学会幽默风趣,言辞枯燥则令人乏味。这样才能达到“听君一席之谈,便觉神清气爽”的目的。

5、小酌半醺。酒是一把“双刃剑”,既有药用价值,多饮又能损人伤身,危害健康。其药用可入心、肝、肺、胃经,具有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痹痛、筋脉挛急、心腹冷痛等症,亦可作为特殊饮料饮用。但饮酒应节制,以“小酌半醺”为乐。东晋时期的养生专家张湛在《养生要集》中告诫人们:“酒者,能益人,亦能损人。节其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却冷也。若升量转久,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宜慎,无失节度。”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若夫沉缅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躯陨命,其害可胜言哉。”就是说,适度有节制的饮酒,有益和血行气,疏通经脉,温暖百骸,有的药酒还具有一定的治病健身作用;若饮酒无度,酗酒成癖,则百害而无一利,对身体的伤害是全方位的。尤其对心、脑、口腔、咽部、食管、胃及小肠等危害更大,甚至引发急性胰腺炎、各种肝脏疾患,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所以,绝不可贪杯,损害身体健康。

6、浇花种竹。家庭养花,是一种手脑并用、愉悦身心的园艺劳动。养花有助于兴奋大脑神经,可起到调节心态、平衡心理、减轻精神压力、释放抑郁、降低血压、促进血液循环及保护关节的作用。不同色彩的花朵,能产生不同的奇效,同时,沁人心脾的花香,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使大脑细胞得到良好保养。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养花相当于适度的体育锻炼,要播种、浇水、锄草,既增加了身体活动量,运动了四肢筋骨关节,而且还能调节人的情绪,给精神带来寄托和安慰。

花卉中绝大部分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常用的、金银花、玫瑰花、月季花等,都是治病健身的良药。花卉药用,采集方便,使用简单,节省开支。古人云:“乐花者寿。”是说常养花的人易于长寿。凡山青水秀、芳草鲜丽的“自然花园”,大多是“长寿之乡”。养花胜于吃药,而花卉散发出的清香本身就是“药”。不同的花香对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特殊功能和辅助疗效。种竹也同样益于修身养性。倘佯劳作于花圃竹林之间,空气清新,花香扑鼻,沁人心脾,润人心田,此乃中老年人养生之一乐。

7、听琴玩鹤。“听琴”当属音乐养生的范畴,由来已久。《逸士传》记载:远古尧帝时,有一群八九十岁的老人“击攘而歌”,因钟情歌舞而健康长寿。《黄帝内经》中也有“脾在声为歌”之说。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说:“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疏精神,而和正心也。”这些论述都说明了音乐对人有心理调节的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音乐通过听觉、视觉途径直接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的中枢网状结构,再传给大脑皮层,可改善及调整循环、消化、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功能活动,从而起到导气养神,宣和情志,改善行为,开发智力,强化思想,提升人生价值等诸多作用。

“玩鹤”指养鸟以怡情养性。中老年人养鸟、喂鸟、逗鸟,提着鸟笼在林间遛鸟和放鸟,是一种享受。在阳台或厅堂前挂上几只玲珑别致的鸟笼,养几只色彩鲜艳的小鸟,对居住在高楼大厦里的人们,对保护老年人的视力,尤其对平日用眼过多者恢复视力都大有益处。据说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是用养鸟、放鸽子来锻炼眼睛的神经肌肉,使双目顾盼生辉,遂成为一代京剧艺术宗师。

8、焚香煎茶。焚香煎茶是中国人特有的妙趣。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诗云:“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宁神静气焚檀香,在舒心而芬芳的气味熏陶下,静坐养神,思绪飞扬,有益于身心健康。焚香多用檀香,它不仅是高档木材,还是一味良药,具有理气和胃、解郁止痛之效。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说:“檀香能调气而清香,引芳香之物上行至极高之分,最宜橙橘之属,佐以姜、枣,以葛根、豆蔻、缩砂、益智通行阳明之经,在胸膈之上,处咽嗌之中,同为理气之药。”日本有一个“睡眠治疗中心”,让病员聆听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音乐,点燃天然檀香,失眠者在香气氤氲的温馨之中悄然入睡。

煎茶品茗是一种养生之道,一些名流雅士都以品茗为乐,以饮茶求健康长寿。唐代的陆羽著有《茶经》,始创煎茶法,并总结出饮茶的七大作用:润咽喉、消愁闷、益智激文思、平息解郁、通利筋骨、健脑益寿、轻身延年。传说隋文帝患病时,百药不应,过后每天频频饮茶,其顽疾竟随之而愈。

中医认为,茶叶性凉、味甘苦。《神农本草经》认为:茶叶饮之使人益思,少郁轻身;能利小便,去痰热,令人少眠,有力,悦志。《本草纲目》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降则上清,治喘急咳嗽,去痰垢。”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茶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并将其杀死,故有较强的抗菌、抑菌作用;所含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并可兴奋中枢神经、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研究还证实,茶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分解蛋白质和脂肪,降低胆固醇和血脂,起到减肥作用;其中的咖啡碱还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心肌梗死的辅助药物;茶叶中含有的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提高牙齿防酸抗龋能力。煎茶品茗,既愉悦身心,又有益健康,实乃人生一大享受。

9、登城观山。自古以来,“登城观山”都是被人们崇尚的养生之道,在我国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九九重阳”时登高的习俗。登山既能增强体质,又能锻炼意志;可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心肺功能,欣赏大好河山;可锻炼双腿脚力,提高关节灵活性,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使经络通畅,预防静脉曲张、骨质疏松及肌肉萎缩等疾病;可磨炼毅力,开阔胸怀,当你爬到山顶时,会感到无比兴奋、快乐和满足。正是“踏破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第9篇:谈谈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3月2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在京邀请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及上海、大连等8个城市领导同志,就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进行座谈。省委书记赵克志主持并讲话。他说,中央明确8个城市“一对一”帮扶我省8个市州,体现了中央对贵州的特殊关怀,体现了帮扶城市高度的政治意识贵州贫困人口年减166万

3月2日,记者从对口帮扶贵州工作恳谈会上获悉:2013年,贵州全省贫困人口预计由923万人减少到757万人,共减少166万人。此外,全省已有8县194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

据悉,贵州将对贫困县考核机制进行改革,在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实施“摘帽不摘政策”的激励措施。2014年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将被下放到县,实行县级审批、乡镇实施和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制管理,省、市扶贫部门将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项目资金监管上。

和大局意识。(文/图本刊记者黄晓青)

贵州省建立民营企业工商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日前,随着贵州省民营企业工商服务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的召开,由该省工商联和工商局共同组成的民营企业工商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全面启动。此举旨在搭建一个全新的工商部门和民营企业间的沟通互动平台,不断改进工商服务,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该联席会议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由省工商联和省工商局共同负责协调和研究解决民企工商服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工商服务工作的新路子。

贵州首届微电影大赛圆满落幕

3月1日,“星空影业杯”贵州首届微电影大赛颁奖仪式在星空恒峰步行街影城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新锐导演胡柏炜拍摄的《两个人的电站》以真实质朴的影片风格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青睐,摘得了本次大赛的最高奖项――最佳微电影奖。同时,颁奖仪式上还颁布了本次大赛最佳导演奖、最佳制作奖等获奖作品并现场颁奖。

在近3个月漫长的征集时间内,主办方共收到60多部微电影作品,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两个人的电站》《母女姐妹花》《妈妈的时间》等17部佳作摘走各大奖项。

贵州首批100所“希望童园”开园

记者从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青基会了解到,为了让这些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一样畅享欢乐童年,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青基会推出“贵州山区希望工程――希望童园计划”,帮助农村偏远山区学龄前幼儿免费上幼儿园。

“希望童园”将由团省委、省青基会、爱心企业与教育部门共同组成“希望童园管理委员会”,共同商议和决定童园在募资、运行中的大事,各童园开办后还将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轮流协助幼教志愿者负责入园幼儿的日常教学与安全。

贵州晴隆:茶籽化石全球最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