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众传播的形式范文

大众传播的形式精选(九篇)

大众传播的形式

第1篇:大众传播的形式范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人民,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信仰并自觉付诸实践的价值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深奥到通俗、变抽象为具体、从只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运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多种传播渠道,采取显性或隐性的传播形式,借助多种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给人民群众,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并“掌握”群众的目的。在这个“说服”和“掌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传播媒介起到了桥梁和渠道的作用,紧密地把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人民大众联系起来。同样,具有鲜明实践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而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就需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的选用取决于传播者所处的历史条件。传播媒介的选择要依据传播目的而定,传播组织的性质和社会功能、传播媒介的性质、受众接触媒介的需求等都是传播媒介选择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传播媒介自身的性质、宗旨、定位以及传播的立场、方向不同,传播的效果也大相径庭。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历程中,主要经历了口语媒介传播、纸质媒介传播和电子媒介传播等几个阶段。口语媒介传播是通过人们的口、耳、手势等人体器官媒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递给大众,例如演讲、表演、歌谣、座谈等都属于口语传播,它是一种人际传播,此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式在长征中体现得最为明显[3]。纸质媒介传播主要是通过纸张上的文字、图片、色彩等符号信息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此种传播呈现出方便快捷、信息丰富、覆盖面较广等特点,加之纸质媒介能够实现对信息的保存,可以重复阅读,具有文本的可靠性及传输的安全性等优点,因而在电子媒介传播出现以前,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形式。电子媒介传播主要是指通过电报、电视、广播等电子媒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较之口语和纸质媒介传播,电子媒介传播克服了其传播范围较窄、时效性较差的问题,例如从早期的苏维埃红色中华新闻台到后来的新华通讯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都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历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如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中断言的那样,“比特(bit)”和“数字化”成为了新世纪人类生存的“福祉”。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媒体形式,我们将它们称为“新媒体”。与口语媒介、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不同,数字化传播是新媒体传播的显著特点,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新媒体称之为“数字媒介”。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产生方式、信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话语权和传播对象等都产生了重大变革,也使得社会大众在获取和交流信息时的语言特点、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样态。概言之,新媒体传播呈现出异于以往传播方式的特征主要有:新媒体传播的主体具有匿名性,参与渠道具有广泛性,传播空间具有无界性,传播时效具有即时性,传播过程具有互动性,传播议题生成具有自发性,传播舆论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传播价值观念具有多元性,传播价值取向具有批判性,传播意见表达具有失范性,等等。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高达83.4%,首次超越了传统PC80.9%的使用率,继续巩固了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微博用户规模为2.75亿[4]。该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进入“自媒体”“全媒体”“融媒体”时代后,媒介传播的发展趋势呈现两个特征:一是移动化的传播媒介将成为传播的主要通道;二是微传播将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不难看出,新媒体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环境,催生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和新的大众信息接受心理、行为和传播习惯。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必然要随之发生转换。因而,只有更加有效地利用新媒体的载体形式,不断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才能适应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时俱进地进行传播和“掌握群众”的需要。

二、新媒体的传播变革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表现

从新媒体及其所带来的传播变革的视角来考察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抓住影响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关键点。研究表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能否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的主要方面[5]。笔者拟从新媒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特征、传播主体、传播话语权、传播内容和传播方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呈现

感性化、个人化特征已有研究表明,新形势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已从先前的单位传播转变为社会传播[6]。毫无疑问,这种转变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紧密相关。新媒体传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强化了信息传递影像化、符号化的感性传播方式,它不仅使传播显得直观化和视觉化,而且也大大提升了传播的效力与地位,人们由此进入了一个感性传播的时代。不仅如此,即时通讯的方便和快捷使得个人能够成为感性传播的主体,并且人们在不断地拍摄、录制、上传、下载中乐此不疲,成为主动的传播者。较之传统传播主要依赖于社会群体的参与,新媒体传播则更多地跳开社群而以非群体参与的方式进行,由个人去直接面对媒介。可以这样讲,传统的那种以组织为基础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已然被新媒体“消解”了,已经不能完全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影响大众的功效了。与以群体参与为特征的组织传播不同,新媒体传播具有充分的自由性。对大众而言,组织传播是在强制基础上的被动信息接受,对信息而言大众基本没有选择权;而在新媒体传播中,信息不再是组织指令,而是大众积极参与和自由选择的信息资源。不难看出,与传统相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种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迁,单单依靠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难以实现其大众化的目的[7]。

(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对

象开始转变为传播主体毋庸置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本身已隐含了对传播对象的界定,即“大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民群众。以往的大众化传播往往把大众化过程等同于对人民群众的单向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过程,传播对象常常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传播的对象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序列,在传播范围、内容、时间等诸方面往往都要严格按照等级行事,因此其覆盖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辐射的深度与广度并不是太高。与传统的传播对象不同,新媒体的传播对象不需要其他知识准备,不存在时间和空间的特定差异,它消除了传播的等级区分。现实中的身份、阶层、收入等种种差别对于新媒体传播来说没有特别意义。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中,信息的接收权和选择权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何人,只要拥有新媒体设施,均可遵循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新媒体传播中,传播对象不仅是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者,他们不断地用不同的手段创建媒体内容,例如通过博客、播客、微信、QQ或其他各种社交软件和技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这实际上是对传统的传播对象概念的颠覆[8]。事实上,我们更应该用“传播参与者”的概念来替代“传播对象”的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只要拥有新媒体设施,就可以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参与者”。在这里,人民大众的被动身份发生了转换,他们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对象,更是大众化的传播主体。恰如夏德元先生所揭示的:“数字时代的电子媒介人不仅成为新的认识主体,也成为新的实践主体;不仅成为新的生产劳动实践主体,也成为新的社会交往实践主体和新的伦理实践主体。”[9]

(三)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话语权发生变化

新媒体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环境,使传播话语权从“有序”“向心”向“无序”“离心”转变,“去中心化”成为这种传播话语权变革的核心特征。新媒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权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个人话语权的获得和传播秩序的重建两个方面。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还是流量与流向,整个传播过程都由传播者决定,传播者起着主导作用,牢牢掌握着传播话语权[10]。而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任何个体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以新媒体所具备的特有方式获取和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相关信息,每个个体既是传播受众同时也是传播主体。新媒体传播反映了人民大众作为个体自我传播需求的实现,个人遵循自身意愿,按照各自的认同和理解,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行自主化选择,从而有效而主动地建立起个性化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环境,个人也在自主选择过程中获得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话语权。与此同时,新媒体传播方式淡化了传统意识形态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的主导权,而代之以草根参与、平民舆论和个体体验,传统的等级森严的传播划分在新媒体所创建的共享交流平台搭建后所发挥的作用日渐式微,同等的话语机会将成为新媒体条件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发展走向。新媒体开创的传播秩序开启并实践和分享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环境的民主化和平等性。

(四)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向微型化转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中国的、民族的、时代的、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因此它的传播内容只能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依据诠释学理论,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播的信息并不能够保证一定能够到达传播对象那里,传播对象收到信息,也不能保证“被翻译”还原成传播者所要传递的信息表达。因此,要达到传播的目的,实现传播的最优化,就需要实现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的一种“视域融合”,使二者拥有基本相同的符号系统和经验系统。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要以系统理论的形式出现,具有宏观的理论性、严密的逻辑性、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方式的抽象性。这些特性使“大众”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系统把握和理解,还会因为其难以理解而丧失对它的兴趣。尤其在新媒体产生后,信息形式更为综合和多样,图片、文字、视频等新媒体综合表现形式改变了传统媒体较为单一的形式,使静态的信息在多元的表现形式下能够通过动态的方式传播。与此同时,人们的阅读工具和阅读习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转向“微阅读”,不再喜欢“大部头”,而钟爱“简而精”和形象直观的微内容。因此,原有的系统而“宏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将难以通过新媒体有效地传播到“大众”之中,这必将促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向微型化和视听化转变,以适应“微传播”趋势。

(五)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法

由“灌输”向“对话”转变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历程中,“灌输”一直是重要的传播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灌输”的思想系统化并发展成为“灌输”理论。列宁指出俄国社会人是发展工人阶级政治意识的主体力量,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而不能从这一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因此要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有区别地进行理论灌输,并提倡理论灌输要寓教育于斗争和生活实践之中,通过感化、说服等教育手段来进行。毫无疑问,“灌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理论和现实相关联,“灌输”的思想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史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是相一致,“灌输”实践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11]。需要注意的是,灌输并不是注入式教育,并不是要把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理论硬塞进人民大众的头脑之中,灌输的过程是灌输者和受灌输者的双向交流的过程,但是这种双向交流缺乏交流的平台和可行的方式。新媒体的出现,造就了比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更为自由和方便的交流平台和形式多样的交流方式,这使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开始从“灌输”向“对话”转变。新媒体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互动性和即时性,通过微博、微信圈、QQ群等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分享与沟通交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最新发展的理论总结,对现实具有强烈的关怀。人民大众正是在关注现实、关注自身的过程中利用新媒体真实地表达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注与接受,这个过程即是理论与现实的对话过程,是个体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可以达到使人民大众充分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新媒体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对话过程中充分满足了人民大众个性化的表达需求,从而提升了人民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心理。

三、结束语

第2篇:大众传播的形式范文

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正在对传统广电传播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和冲击。本文立足新媒体的特点和传统媒体的弊端,以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蓝本,从传者、受众、内容、渠道和效果等传播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线索,来观照新媒体与传统广电在传播模式上的创新点和结合点,从传播模式角度探讨新媒体对传统广电传播的影响和改变。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广电传播模式 影响

在以集中了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化等最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①的冲击下,广播电视这个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在今天正面临着深刻的影响和严峻的挑战。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带来了崭新的变化,即传播的互动化、即时化、过程化、感性化和多媒体化。正是这种变化实现了广播电视与网络在传播模式上的深度融合,加快了传统广播电视各个传播环节的影响和改变。

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理论将传者、受众、内容、渠道和效果作为大众传播的基本要素,描述了一个大众传播的基本形式。本文以“5W”传播模式为蓝本,从传播的基本要素来观照新媒体与传统广电传媒在传播模式上的创新点和结合点,从传播模式角度探讨新媒体对传统广电传播的影响和改变。

受众成为传播者,开启双向传播时代

在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中,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与传统媒体有明显不同。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双向性和交互性,传、受关系已经发生转变,传者与受众的角色也随时转换,一个新的双向传播时代已经来临。

新媒体下的传、受关系。传统广电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不可选择的线性传播,传播内容只能按照传者编排的顺序依次播出,而无法实现受众对内容和播出时间的自由选择。这种单一的信息控制模式决定了低程度的用户和媒体渗透率。如果我们将这种低渗透率的传统广电传播模式看做Media1.0的版本,那么,以互动化、双向传播为特点的新媒体将带我们走入Media2.0时代。

传者与受众的角色转换。相对于传统广电传播来说,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就是受众成为传播者。这一转变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是深刻的。一方面,是信息的互动性实现了受众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新媒体以互联网为平台突破了时空观念和媒介物质属性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②。以网络电视和网络电台为例,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自主选择接受的内容和时间。另一方面,是受众的主动性部分替代了传播者的功能。在Media2.0时代,普通受众从单向被动地接收信息转而加入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输过程。受众可以自主信息,影响其他受众,而不单纯依赖专业媒体机构的信息生产。这一转变颠覆了传播者对传播过程的垄断控制,使得传者和受众都成了信息的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

渠道变革引发传播内容上的转变

从传统广电到新媒体,这一媒介进化的过程,最基本最表层的转变是技术革命带来的传播渠道的变化。正是由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开启了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出现了以网络电视、网络电台、IPTV等网络媒体为典型的新的媒介传播渠道。相对传统广电而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传输特征的新媒体形态更多地表现为工具上的理性转变。从媒体发展的历史上来看,可以说正是这一工具的理性转变引发了传播内容这一价值上的理性转变。这好比手机和QQ、MSN等工具的出现引发了人类交流和信息传递模式的变革。因为技术革命引发了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媒体平台以及终端的变革引发了渠道革命,紧接着传播内容发生变化。与传统广电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对传统广电传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冲击。

内容生产上的转变。在内容的生产上,新媒体的多元化内容生产消解了单一语境下一元文化的垄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受众也可以通过媒介平台自己的信息和作品,从而以传者的角色参与内容的生产,新媒体传播内容由传统影视的专业机构制作发展到网民个人制作的大量涌现,这种内容生产过程中受众的个性化参与,导致了传播内容的分众化与碎片化,使其既具有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又具备草根时代的原创性和个性化,打破了精英文化与传统主流文化传播语境的垄断,使受众从被动接收信息向主动创造信息转变,从而实现了多元文化信息之间的彼此交互。受新媒体内容制作方式的影响,当前传统媒体“去中心化”的节目制作方式正盛行。如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和《快乐向前冲》以及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沿袭了大众娱乐的模式,注重让更多的受众展现自我,实现了内容的碎片化和分众化,从而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收视率居高不下。

内容传输上的转变。在内容传输上,新媒体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多终端、立体化的传播。以中国网络电视台为例,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其形成了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电视特色与网络特色于一体的多终端、立体化传播平台,功能上,音视频可以自由播放、下载和分享;内容上,既集成了传统电视媒体的精品内容,又集纳了诸多网络自制节目;终端上,包括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电视以及移动电视等;地域上,不仅覆盖国内,并且逐步实现全球覆盖。

内容控制上的转变。在内容的控制上,新媒体势必对传统广电媒体造成冲击,导致它们垄断信息的成本增加,效果减退。因为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传播,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繁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没有了编辑,也就没有了信息控制,体现了“去中心化”的趋势。新媒体植根于浩瀚的信息海洋之中,在这样一种每一个碎片都有发言权的空间里,受众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并且由于新媒体渠道的扩展,使得传播者能够借助新媒体渠道为所有的用户提供共享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共享媒体内容。实时化、共享化的传播,打破了时空界限,手机电视、网络电视使受众能在第一时间接收最新的资讯和自己定制的个性内容,传统媒体对内容的控制大大弱化。新媒体需要做的就是在复杂的新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发掘和满足用户需求,把简单的使用体验交给用户。

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广电传播效果的冲击

由于新媒体在技术的运用上引发了传播功能的进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媒介功能的发挥程度来分析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传播效果的进步。

新媒体的双向传播更具有互动性。新媒体的双向传播模式相对传统广电的线性传播和一对多传播更具有互动性。虽然传统媒体为满足受众的新兴趣点付出了诸多努力,但由于其“传者信息垄断”的一对多传播模式的本质使得其难以应付面对来自受众的挑战。随着新媒体显示出良好的受众参与性,传统广电媒体也逐渐采取开放的节目形式,短信互动、观众来信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传者与受众的互动,但当面对充分互动、一对一的个人化需求时,传统广电就显得黔驴技穷了。技术条件、节目制作方式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传统媒体对受众互动与个人化服务要求的满足与受众对其期望相差甚远③。而新媒体的双向互动传播则向我们开启了一个互动的、个人化的传播时代。

新媒体分众传播的优势促使传统广电转型。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传媒产业的突飞猛进,相对于传统广电传媒,新媒体的分众化优势越来越显著。在受众市场被传统媒体瓜分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媒体格局之后,新媒体只有在缝隙中寻找渗透点,专对某一特定受众群细心耕耘。这种小而精的经营方式提高了新媒体经营的专业度和灵活性,也提高了传播的精准性。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得到所有受众的青睐,细分受众,走分众服务的路线成为当今传统媒体的改革要务。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广电也开始改变原来的运作方式,为开发新市场,将内容转化为细分受众喜爱的形式,同时在媒体形态上进行调整,探索分众服务模式来强化传播效果。例如,CCTV为满足高端用户需要而开辟的付费电视频道,通过频道专业化,受众细分服务,将排斥广告的电视观众从广告中分解出来,采用观众付费的方式经营,形成新媒体。

新媒体发展促使传统广电通过媒介融合强化传播效果。研究数据显示,新媒体的发展正在对传统广电有线传播网络形成冲击,对传统广电音视频消费形成分流,通过网络接收音视频资源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群的偏好,受众对音视频的消费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形式转变成多元化,新媒体成为年轻人群视频消费的重要补充形式。根据2010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4亿,其中近4000万用户只通过网络看视频,成为网络视频独占用户。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迫使传统广电不得不随之进行变革,寻求自己新形势下新的出路。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媒介渠道的增多,大众传播的立体传播模式已经向“扁平化传播④”过渡,一个媒体不再能包打天下。基于人们“碎片化”的媒介消费使用习惯改变的现实,媒体需要打造多平台组合产品,将被媒介市场的“碎片化”所分散了的社会注意力资源重新聚拢。目前,传统广电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逐步改变了传统运作方式,通过媒介融合,强化传播效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显示,传统广电同新兴媒体融合正在主导着未来媒体产业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传统广电正在突破以往的运作方式逐渐发展“全媒体战略”开发多元化的媒体平台,通过发挥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上的优势,以稳定的内容为核心,以可以实现随时更新的新的传播介质为插件,各种不同的“插件”互为终端,实现传播内容和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另一方面,随着IPTV与数字电视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3G时代和“三网融合”初见端倪,传统广电和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也崭露头角。“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视”、“高清时代”、“国家网络电台”等成为广电电视行业的关键词,传统广电正在通过媒介融合强化其传播效果和市场占有。

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广电传播模式的影响是深刻的。在这个媒体发展迅速变革的新时代,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五花八门以及传播效果的多态性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新媒体时代究竟在影响和改变着什么。本文从传播要素入手分析了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广电传播模式的影响,对于我们认识这一变革过程或许有些许帮助。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广电传播带来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或许媒介融合就是出路。

注释:

①王东熙:《论新媒体之“新”――从传播模式角度谈新媒体的分类和定义》,《东南传播》,2009(5)。

②任军庆:《试论互联网音视频的复合传播模式》,《声屏世界》,2008(4)。

③吴颜芳:《从传播观念变化看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变革》,《中国新闻科技》,2000(11)。

④王长潇:《网络时代大众媒介传播的新模式――“扁平”传播》,《新闻大学》,2001(11)。

第3篇:大众传播的形式范文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体育文化;传播

当前,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在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笔者曾撰文论述了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体育文化的强势,无论是民族体育文化的强势还是体育流行文化的盛行,都可以成为体育强国的内在支撑。因此,从打造强势体育文化出发,对我国的体育文化传播战略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势在必行。在体育文化传播的诸多手段和途径中,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应该是主要的,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可以从多角度加以解读,我们在对体育文化进行有效传播的前提下,应该从理性思维角度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方式、作用、效果进行细化分析与研究。

体育文化传播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扩张和存续都与其本身的传播方式密不可分,相比较而言,其传播能力越是发达,其生存、发展的空间与存在的时间维度越会得到相应的扩张与延续,就像西方文明的海洋属性使得其传播范围较东方内陆文明广泛,尤其是当西方率先实现工业化以后,其文化扩张的速度与广度远远超越了东方文明一样。体育文化亦然,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始终是与母体文化相伴生的,其发展、传播的途径与效果也是与母体文化紧密相关的。

大众传媒的发达程度决定着体育文化的传播效果。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承载着诸多社会功能的重要社会部门,尤其是处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已经是人类生活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

在体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大众传媒的存在,使得各种形式的文化符号能够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中迅速普及,而这正是文化传播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谁掌握了大众传媒,谁能够充分地利用大众传媒,谁就能够更好地传播自己的文化形态,体育文化也不例外。

传播体育文化是当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在功能。正如不同历史时期的大众传媒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一样,当代大众传媒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就是传播体育文化。丹尼斯・麦奎尔在其著述中将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归纳为四点,即特定的传播目的、需要或运用;远距离公开传播的技术;为生产和分配提供技能和框架的社会服务组织形式;为“公共利益”而存在的统治组织形式。[1]从上述分类中很容易看出,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中能够也必须承载的功能。在当今各种类型文化相互碰撞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都将大众传媒作为自我传承、延伸、扩张的重要工具,体育文化本身的传承和发展、传播也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而大众传媒本身由于满足受众求知欲的需要,也将体育文化作为自身存在的重要价值体现之一。无论是英国曼联传统赛事文化打造的成熟发展之路,还是美国NBA现代造星运动与赛事推销相结合的体育营销,都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这些现实效果不仅说明了体育文化传播与大众传媒之间的相互依存,更表明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领域的独特功能与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文化的影响方式分析

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受众和社会流行文化的影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按照传统传播学理论可以分为魔弹论、宣传语说服论、有线效果论、使用语满足论、议程设置论、沉默螺旋论、知识沟理论、涵化理论等,而这些理论在其实现传播效果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具体的传播方式与手段。针对体育文化,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营销传播。成功的体育文化传播,离不开体育文化品牌的塑造与营销。应该说,世界上任何品牌的营销都离不开文化的推广,体育文化在其产生、发展、延伸、推广的过程中也必须依靠文化品牌的魅力。王均、刘琴在他们的《文化品牌传播》中将品牌营销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文化力的营销,即品牌拥有者不断为品牌创造新的营销理念,塑造新的营销形象;二是文化品牌传播语境里的营销,是各种文化组织、文化服务提供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要素开启市场,将其内在的、独特的文化因子整合成生产力资源,实现文化品牌的传播与价值增值。[2]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品牌营销应该是上述两种层面都有涵盖的,但主要是第二种层面的运用。尤其是在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推广普及,让世界认知和接受的过程中,更需要有这种文化品牌营销的意识和行动。这当中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是策划者、组织者,更应该并可以成为宣传者。

广告传播。一个体育文化品牌的诞生过程就是传播的过程,作为大众文化的广告,可以把信息最大限度地传播给相关群体,因此,体育文化传播要充分利用广告这种现代传播形式。

在打造体育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合理、充分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广告资源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传播独具风格的体育文化理念,营造体育文化品牌的忠诚客户群体。这方面的经典实例不胜枚举,最具代表性的是奥运品牌的广告传播,在洛杉矶奥运会之前,没有人将举办奥运会与商业利益直接联系,导致奥运会的承办热情江河日下,承办国因不堪经济重负纷纷退避三舍。然而,当尤伯罗斯将奥运文化作为营销产品进行全方位包装以后,仅广告资源就为奥组委带来了不菲的资金。洛杉矶奥运会不仅没靠政府投资一分钱,而且创造了奥运会历史上的骄人商业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其改变了办奥运会赔钱的传统观念,使得奥林匹克文化成为一种强势体育文化与巨大经济利益相结合的营销品牌。

公关传播。艾尔・里斯在其《定位》中认为:公共关系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整合营销传播中的最有效组成部分。[3]大众传播媒介在推广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公关传播的课题,尤其是当所传播的体育文化品牌或者自身面临挑战的时候就更显得必要。公共关系是一种无形的推销术,是一种软营销。从循循善诱式的说服入手,通过营造体育文化组织或个人与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传播环境,达到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公关传播在体育文化推广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扩大体育文化品牌知名度,传播先进体育文化理念,沟通协调体育文化产品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处置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危机。尤其在危机公关中,既有成功的先例,也有失败的典型。前者如国际奥委会爆出官员受贿丑闻后,从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到总干事卡拉德都采取了一系列及时果断的处置措施,使得丑闻的影响力压缩到了最小,维护了国际奥委会的形象和奥运会的严肃性。后者如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斗殴丑闻,由于相关管理部门在事件处置中的拖泥带水,使得问题越来越多,将一个国人为之自豪的优秀体育组织葬送在舆论的巨浪之中。

传播体育文化要积极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优势,与之形成良性互动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信息化社会中的无冕之王,在体育文化传播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能够发挥巨大的影响力。传播体育文化就要将自身的各种文化元素与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

将体育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与大众传媒传播手段的多样性结合。任何一种优秀文化都有着深厚的内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所有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现象都具有诸多的优秀基因。在传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体育文化现象中抽取其中的核心要素,将这些核心要素与大众传媒进行整合,从品牌营销到广告传播,从公关构建到危机处理,打造出立体传播的强大态势。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本身就具有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手段集成化等特点,这对于促进体育文化传播向更深、更广、更快的方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电视媒体直观性强,因而它在表现各种体育文化的形式、内容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纸质媒体对于深度挖掘体育文化精神、解析文化内涵可以别出心裁,如有纸媒在奥运会期间将某一项目进行细化梳理,并以编辑成册的形式出版,以便于读者长期收藏,此举无疑突出放大了纸媒留存性强的特点。

以互联网、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由于其互动性强,技术、形式更新迅速等特点,正日益成为大众传媒的主流。对于文化传播而言,交流与互动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借助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对各种体育文化因素进行宣传与互动,可以成为传播体育文化的有效手段。

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媒介接触分析。体育文化传播中无论是传者还是受众,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媒介接触方式的制约,通过认真分析其规律,有助于我们提高体育文化的传播效果。首先看传者。作为体育文化的推广者,其借助大众传媒进行文化推广的目的使得他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媒介接触。可行的方式包括媒体关系营销,与媒体进行联合策划,直接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或者广告。其次看受众。其接受体育文化的信息来源多为大众传媒,这当中包括新闻报道、人物特写、广告和以大众传媒为核心或者载体的体育文化活动策划。在此过程中,按照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受众会在较大程度上对他们所接触的媒体传播的体育文化信息进行吸收,虽然由于受众个体差异等原因会导致接受效果的差异,但是传播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这种信息的传达是强制的、不可抗拒的。再次看媒体。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大众传媒,其内在属性决定了他们必须进行文化的宣传和策划,虽然作为媒介本身盈利是主要目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正是体育文化的多元发展,使得社会各个阶层对其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大众传媒也会不失时机地围绕体育文化进行规模化传播。

体育文化产业将成为体育文化传播的核心力量。如前文所述,大众传媒本身就具有文化属性,而以体育为核心内容的大众传媒就兼具了体育属性和文化属性。与此类似的还有体育广告公司、体育赛事营销业、体育经纪人、体育旅游组织,甚至体育等行业,由于他们兼具体育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同时又具有盈利属性,使得他们成为产业分工中的一个独特部门――体育文化产业。体育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使得他们不仅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进行体育文化推广,而且更需要与大众传媒进行积极合作,并通过整合营销形成对体育文化的立体传播。笔者认为,这是体育文化传播的主流,也将是体育文化传播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语

随着“文化帝国主义”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政府和组织认识到强势的体育文化离不开强势的媒体。在我们为打造体育文化强国而进行的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力量,运用体育文化产业的蓬勃生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进而加快我国成为体育强国的步伐。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大众传播媒介对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阶段成果(10YJA860010)]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9.

[2]王均,刘琴.文化品牌营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3.

[3]艾・里斯,杰克・特劳特.定位[M].王恩冕,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38.

第4篇:大众传播的形式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电视新闻;传播理念

电视新闻对广大观众来说,无疑是最为传统的媒体表现形式,面对当前迅速发展的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时,在竞争水平上无疑是处于劣势的,为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对电视新闻的生产模式进行改变,并且从中探讨出适合其发展的竞争模式。

1概述电视新闻传播理论

为大多数观众所熟知的是,电视新闻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表现以及传播形式,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将最准确的新闻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观众,因此,长期以来,电视新闻依然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喜爱。然而,这种优势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表现明显的。在时代不断改变的过程中,电视新闻的受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水平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且,由于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因此,通过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产品来传播新闻已成为许多传媒公司的首选,这样一来,利用电视进行新闻传播的媒介传播方式自然而然受到了冷落。为了使电视新闻的发展能够更加适应当前的时代以及人群,需要电视新闻从当前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中总结经验,并且从中借鉴传播优势,以应用到电视新闻的传播中,这样一来,电视新闻就不再像以往那样模糊,并且,转变当前观众对于电视新闻的接受方式,也是当前电视新闻传播方式改变的重要内容,从这点入手,就必须让观众主动接受电视新闻信息,实现电视新闻信息以及新媒体信息之间的交流,从而实现电视新闻传播的不断进步。

2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中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在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完善下,电视新闻传播方式以及技术相比而言则稍微逊色。并且,对于当前来说,电视新闻传播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难,那就是竞争力低下。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电视新闻传播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

2.1与观众的互动性不够

通过对当下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内容以及方式进行研究,可以明显发现,其传播方式拥有极强的互动性,而这却是电视新闻传播中所缺乏的,网络传播新闻的最大优点就是,观众可以在接受到新信息的第一时间内对新闻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对信息进行评论,而这一点恰是电视传播新闻的不足,虽然电视新闻在播放时能够给人一极强的现场感,但从实质上来讲,远远缺乏与观众的互动,这就导致其受众人群的大幅度缩减。当前的电视新闻传播需要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通过增强与观众之间的交流赢得观众喜爱。

2.2新闻传播的形式比较单一

相比新媒体形式进行新闻传播时的丰富多彩,电视新闻传播时,其形式往往是单一的,不能实现形式变化,这对于人们的心理而言,很容易产生厌倦感,对于当前我国最大的电视新闻类传播节目,《新闻联播》来说,同样存在传播形式单一、枯燥的问题。这也是当前大多数青少年不喜欢新闻联播的重要原因。相比电视新闻的呆板统一,具有多重变化的网络新闻传播则会对观众产生极大吸引力。电视新闻传播需要实现多种传播媒介之间的优点,形成媒介融合。

2.3无法实现及时更新

对新闻的传播而言,其中最大的优势以及特点就是速度快,如果一个新闻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不能让观众知道,就失去了新闻传播意义。对当前的电视新闻传播来说,就是如此,由于电视新闻在进行播出之前,往往需要经过严格的把关,因此,其从新事件发生到新闻播出之间的时间差被无形中加大了。而对于网络、智能手机来说则不是如此,往往在新闻发生的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能够实现消息传播,因此,从报道速度上来看,电视新闻与新媒介之间的差距,还是蛮大的。转变传统电视新闻播出的延时播出理念,而变成即时播出,将会给电视新闻传播重新注入活力。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电视新闻传播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拓宽电视新闻的受众人群。

参考文献:

[1]倪朦.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策略的变化[D].合肥:安徽大学,2013.

[2]刘姚尧.积极运用新媒体促企业宣传提档升级[J].东方企业文化,2014(18期).

[3]何颖仪.民生新闻在新媒体浪潮中的求存发展[J].南方电视学刊,2014(4).

[4]王大勇.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节目策划研究[J].科技传播,2014(14).

[5]杨欣.新媒体时代对主持人素养的新要求[J].科技传播,2014(24).

第5篇:大众传播的形式范文

关键词:高校;后勤集团;形象战略;传播问题;对策

一、高校后勤集团形象传播的对象

1.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内部传播。所谓高校后勤形象内部传播,就是高校后勤形象使其成员了解并认同价值观等高校后勤形象文化精神层内涵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员工对高校后勤形象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高校后勤形象内部传播的主体主要是高校后勤集团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层,还包括高校后勤集团的主管部门以及了解并认同高校后勤形象的普通员工等。就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内部传播方式来说,主要有三种方式。(1)正规的教化。从招聘阶段就开始就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尤其是高校后勤集团形象中的理念识别系统中的观念导向。高校后勤集团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通过有目的的公关活动和广告宣传,让潜在的后勤集团员工了解后勤集团的高校后勤集团的文化,特别是高校后勤集团的基本价值观念,基本的原则和宗旨。(2)非正规的教化。非正规的教化则是创造集中体现高校后勤集团主导文化的仪式、典故、标语口号,或者是某种关于高校后勤集团基本精神的隐喻,通过这些外在表现形式于无形之中将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灌输给组织成员。这些大都采取集体的,脱节的,变异的社会化方式。如典故是对组织成员中经常口传的真实事件的整理和记录,这些叙事会被不时地讲给新的员工听,使他们了解组织的情况。而口号则是最能言简意赅地传达企业价值观的方式之一,员工和顾客一般都能朗朗上口并不断重复。(3)员工内化。无论是正规的或是非正规的教化,只有和员工内化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塑造出真正的企业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社会化的过程可以分为模仿阶段(简单地理解和模仿父母的角色)、游戏阶段(开始扮演一些特定的重要的角色)、概化他人阶段(已经理解和承担整个社会对于角色的期待)。这一理论主要是从个体内化的角度描述了社会化的过程,从中我们能总结出模仿和角色扮演在个体内化中的作用。在企业中,成员对于企业文化的内化程度是难以进行精确考察的,但我们可以利用上述的模仿和角色扮演来促进成员内化。

2.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外部传播。外部传播的主要对象是目标公众,又称为外部公众,是指那些置身于组织机构之外而与该组织有着某种利益关系的特定公众。它们是组织意欲影响的重点对象。这类公众的特点是:第一,目标公众是有一定范围的,是具体的,可知的,也是相对稳定的,即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特定公众。第二,公众是复杂的。尽管某些个人由于某种共同性构成了某一组织的公众,但他们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三,公众趋向集合。当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得突出时,原来松散的公众集合体就会趋于集中,显示出它特有的集体力量。第四,公众是变化的。当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结束了,这一类公众就不复为该组织的公众。新的公众又会因新的利益关系而形成。外部传播的目的,就是要使组织发出的信息经过传播媒介准确无误地传达到目标公众那里,并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取得信息反馈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和传播行为。高校后勤集团要有效地开展外部传播工作,分辨自己面对的公众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说来,辨认公众可分几个步骤,层层深入。

二、高校后勤集团形象传播途径的选择

1.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及在高校后勤集团外部传播中的意义。刺激—反应理论认为,10%以上的目标受众知晓,就有更多的人要了解信息,知道的人越多,不知道的人就越关心这个信息,就越要知道它。对于需要在广大的范围内进行知识传播和形象传播的高校后勤集团而言,大众传播媒介无疑可以成为高校后勤集团主要的外部传播媒介,因为大众传播媒介有如下主要特点:(1)影响面广。这是大众传播远胜于其他传播形式的最重要优势。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几乎家家必备,人人必听、必看,影响面非常广,可以满足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的需要。(2)开放性强。这是较之人际传播而言。大众传播并不拘泥于小范围的、对个体的传播;它自身的媒体特点决定了它要在更大范围内,在更开放的程度上传递信息,促进交流。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高校后勤集团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广而告之。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知识基础,才可能对同一事物产生相同的、正确的、本质的认识。(3)大众传媒迅速、快捷、方便。随着重庆市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后勤变化的速度明显加快,高校后勤集团进入市场后将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扩散,尽快占领市场,高校后勤集团传播的信息能否很快地进入目标公众群对其外部形象的树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转贴于

2.人际传播的内涵及特点。在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传递和交换着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互相吸引、互相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我们将此称为人际传播。(1)人际传播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即信息沟通、思想沟通和情感沟通。由于人际传播是通过人际关系以进行传播的,传播者处于主动地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传递,因而比较容易以情感打动对方,使接收者易于认同。所以,其传播效果要优于其他传播方式。特别是对于解除公众对高校后勤集团的反感和不信任,挽回不良影响,人际传播是一个重要途径。把人际传播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形式。所谓直接传播,指的是古来已有的传播者和受体之间无须经过传播媒体而面对面的直接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直接传播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体态语言的传递进行的信息交流。间接传播是指在现代社会里的各种传播媒体出现后,人际传播不再受到距离的限制,可以通过这些传播媒体进行远距离交流,这就大大拓展了人际传播的范围。企业举办的报告会、恳谈会、洽谈会、联欢会、演讲会、座谈会等等都是人际传播。(2)同大众传播相比较,人际传播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是感官参与度高。在直接性的人际传播活动中,由于是面对面的交往,人体全部感觉器官都可能参与进来接收信息和传递信息。即使是间接性的人际传播活动,人体器官参与度也相对较高。二是信息传播的符号系统多。人际传播可以使用语言和大量的非语言符号,如表情、姿势、语气、语调等等。许多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符号获得的。人际传播可以很容易地展示产品的技术特点,而大众媒介在这一点的表达上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3.网络传播与高校后勤集团的外部传播。因特网是一种多媒体传播,它以电脑为中心,综合不同媒体,具有双向性、适时性、表现多样性等特点。因特网使信息可用多种媒体方式传达,如语言、文字、图画、影像、影片、音讯、视讯,其传达的信息使可以使人的数种感官同时感受。网络传播具有多媒体、超时空、交互式、信息海量存储、“超链接”,技术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媒体,因特网的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种媒介形式。无论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还是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媒介形态变化都对高校后勤集团外部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开辟了广阔的活动空间。(1)网络传播在知识传播中的作用。网络传播使复杂难懂的产品和技术易于理解,使难以理解的科技信息有可能获得前所未有的良好的传播效果。互联网具有的文字、图片、色彩、声音、动画、电影、三维空间、虚拟现象等所有媒体的功能,更有能力不断地容纳各项高科技开发出来的新成果,新花样,从各层面吸引世人对网络世界的好奇与注意力。这有助于充分发挥传播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使传播信息生动易传播。如因特网的虚拟现实技术、FLASH动画技术等等,给受众一个良好的虚拟环境,亲自动手、亲自参与。通过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展示某项科技的优越性,让访问者去亲身体验。因特网不仅可以使访问者如同参观实物,甚至了解其内部构成及其工作原理。(2)网络传播满足了高校后勤集团对知识传播与反馈收集的需求。高校后勤集团的服务对象具有高学历、高适应能力、个性强等特点。而因特网最强大的功能就是让浏览者提出自己的要求,网络化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搜集到这种个性化的公众需求信息,而且高校后勤集团很清楚信息的来源,然后根据高校后勤集团服务对象不同的要求提供不同的信息,并促使高校后勤集团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和变化以适应其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高校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有效传播是形象工程能否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性环节。除了上述传播途径之外,在高校后勤集团形象传播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对外开展广泛的传播和公共关系活动,将学校的各种信息及时全面地介绍给社会,是高校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日常工作。所谓“锣不敲不响”,学校应捕捉各种机会,适时地把学校精神、识别标志、办学特色等通过大众传媒推向社会;利用自身的知识、人才、设备等优势,组织师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小分队、慰问演出等都是极好的宣传学校、树立形象的好形式。以上可称之为“打出去”。同时,还要“请进来”,把有关领导、社会名流、关心教育的人士、校友等邀请进来,通过参观、听课、恳谈会等形式,展示学校的成绩和暂时的困难,使他们更加了解学校,更加关心、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校生存、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金艾裙.高校形象的设计与传播[J].高等农业教育,2002,(6):36-38.

[2]刘冬良.高校形象的塑造与传播[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67-70.

[3]夏晓鸣.高校形象的系统传播[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1):171-173.

[4]张河清.高校形象塑造与形象传播初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6):77-80.

第6篇:大众传播的形式范文

关键词:高校;后勤集团;形象战略;传播问题;对策

一、高校后勤集团形象传播的对象

1.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内部传播。所谓高校后勤形象内部传播,就是高校后勤形象使其成员了解并认同价值观等高校后勤形象文化精神层内涵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员工对高校后勤形象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高校后勤形象内部传播的主体主要是高校后勤集团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层,还包括高校后勤集团的主管部门以及了解并认同高校后勤形象的普通员工等。就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内部传播方式来说,主要有三种方式。(1)正规的教化。从招聘阶段就开始就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尤其是高校后勤集团形象中的理念识别系统中的观念导向。高校后勤集团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通过有目的的公关活动和广告宣传,让潜在的后勤集团员工了解后勤集团的高校后勤集团的文化,特别是高校后勤集团的基本价值观念,基本的原则和宗旨。(2)非正规的教化。非正规的教化则是创造集中体现高校后勤集团主导文化的仪式、典故、标语口号,或者是某种关于高校后勤集团基本精神的隐喻,通过这些外在表现形式于无形之中将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灌输给组织成员。这些大都采取集体的,脱节的,变异的社会化方式。如典故是对组织成员中经常口传的真实事件的整理和记录,这些叙事会被不时地讲给新的员工听,使他们了解组织的情况。而口号则是最能言简意赅地传达企业价值观的方式之一,员工和顾客一般都能朗朗上口并不断重复。(3)员工内化。无论是正规的或是非正规的教化,只有和员工内化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塑造出真正的企业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社会化的过程可以分为模仿阶段(简单地理解和模仿父母的角色)、游戏阶段(开始扮演一些特定的重要的角色)、概化他人阶段(已经理解和承担整个社会对于角色的期待)。这一理论主要是从个体内化的角度描述了社会化的过程,从中我们能总结出模仿和角色扮演在个体内化中的作用。在企业中,成员对于企业文化的内化程度是难以进行精确考察的,但我们可以利用上述的模仿和角色扮演来促进成员内化。

2.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外部传播。外部传播的主要对象是目标公众,又称为外部公众,是指那些置身于组织机构之外而与该组织有着某种利益关系的特定公众。它们是组织意欲影响的重点对象。这类公众的特点是:第一,目标公众是有一定范围的,是具体的,可知的,也是相对稳定的,即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特定公众。第二,公众是复杂的。尽管某些个人由于某种共同性构成了某一组织的公众,但他们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三,公众趋向集合。当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得突出时,原来松散的公众集合体就会趋于集中,显示出它特有的集体力量。第四,公众是变化的。当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结束了,这一类公众就不复为该组织的公众。新的公众又会因新的利益关系而形成。外部传播的目的,就是要使组织发出的信息经过传播媒介准确无误地传达到目标公众那里,并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取得信息反馈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和传播行为。高校后勤集团要有效地开展外部传播工作,分辨自己面对的公众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说来,辨认公众可分几个步骤,层层深入。

二、高校后勤集团形象传播途径的选择

1.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及在高校后勤集团外部传播中的意义。刺激—反应理论认为,10%以上的目标受众知晓,就有更多的人要了解信息,知道的人越多,不知道的人就越关心这个信息,就越要知道它。对于需要在广大的范围内进行知识传播和形象传播的高校后勤集团而言,大众传播媒介无疑可以成为高校后勤集团主要的外部传播媒介,因为大众传播媒介有如下主要特点:(1)影响面广。这是大众传播远胜于其他传播形式的最重要优势。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几乎家家必备,人人必听、必看,影响面非常广,可以满足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的需要。(2)开放性强。这是较之人际传播而言。大众传播并不拘泥于小范围的、对个体的传播;它自身的媒体特点决定了它要在更大范围内,在更开放的程度上传递信息,促进交流。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高校后勤集团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广而告之。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知识基础,才可能对同一事物产生相同的、正确的、本质的认识。(3)大众传媒迅速、快捷、方便。随着重庆市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后勤变化的速度明显加快,高校后勤集团进入市场后将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扩散,尽快占领市场,高校后勤集团传播的信息能否很快地进入目标公众群对其外部形象的树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人际传播的内涵及特点。在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传递和交换着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互相吸引、互相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我们将此称为人际传播。(1)人际传播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即信息沟通、思想沟通和情感沟通。由于人际传播是通过人际关系以进行传播的,传播者处于主动地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传递,因而比较容易以情感打动对方,使接收者易于认同。所以,其传播效果要优于其他传播方式。特别是对于解除公众对高校后勤集团的反感和不信任,挽回不良影响,人际传播是一个重要途径。把人际传播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形式。所谓直接传播,指的是古来已有的传播者和受体之间无须经过传播媒体而面对面的直接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直接传播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体态语言的传递进行的信息交流。间接传播是指在现代社会里的各种传播媒体出现后,人际传播不再受到距离的限制,可以通过这些传播媒体进行远距离交流,这就大大拓展了人际传播的范围。企业举办的报告会、恳谈会、洽谈会、联欢会、演讲会、座谈会等等都是人际传播。(2)同大众传播相比较,人际传播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是感官参与度高。在直接性的人际传播活动中,由于是面对面的交往,人体全部感觉器官都可能参与进来接收信息和传递信息。即使是间接性的人际传播活动,人体器官参与度也相对较高。二是信息传播的符号系统多。人际传播可以使用语言和大量的非语言符号,如表情、姿势、语气、语调等等。许多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符号获得的。人际传播可以很容易地展示产品的技术特点,而大众媒介在这一点的表达上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3.网络传播与高校后勤集团的外部传播。因特网是一种多媒体传播,它以电脑为中心,综合不同媒体,具有双向性、适时性、表现多样性等特点。因特网使信息可用多种媒体方式传达,如语言、文字、图画、影像、影片、音讯、视讯,其传达的信息使可以使人的数种感官同时感受。网络传播具有多媒体、超时空、交互式、信息海量存储、“超链接”,技术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媒体,因特网的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种媒介形式。无论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还是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媒介形态变化都对高校后勤集团外部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开辟了广阔的活动空间。(1)网络传播在知识传播中的作用。网络传播使复杂难懂的产品和技术易于理解,使难以理解的科技信息有可能获得前所未有的良好的传播效果。互联网具有的文字、图片、色彩、声音、动画、电影、三维空间、虚拟现象等所有媒体的功能,更有能力不断地容纳各项高科技开发出来的新成果,新花样,从各层面吸引世人对网络世界的好奇与注意力。这有助于充分发挥传播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使传播信息生动易传播。如因特网的虚拟现实技术、FLASH动画技术等等,给受众一个良好的虚拟环境,亲自动手、亲自参与。通过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展示某项科技的优越性,让访问者去亲身体验。因特网不仅可以使访问者如同参观实物,甚至了解其内部构成及其工作原理。(2)网络传播满足了高校后勤集团对知识传播与反馈收集的需求。高校后勤集团的服务对象具有高学历、高适应能力、个性强等特点。而因特网最强大的功能就是让浏览者提出自己的要求,网络化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搜集到这种个性化的公众需求信息,而且高校后勤集团很清楚信息的来源,然后根据高校后勤集团服务对象不同的要求提供不同的信息,并促使高校后勤集团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和变化以适应其不断变化的需求。 转贴于

在高校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有效传播是形象工程能否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性环节。除了上述传播途径之外,在高校后勤集团形象传播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对外开展广泛的传播和公共关系活动,将学校的各种信息及时全面地介绍给社会,是高校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日常工作。所谓“锣不敲不响”,学校应捕捉各种机会,适时地把学校精神、识别标志、办学特色等通过大众传媒推向社会;利用自身的知识、人才、设备等优势,组织师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小分队、慰问演出等都是极好的宣传学校、树立形象的好形式。以上可称之为“打出去”。同时,还要“请进来”,把有关领导、社会名流、关心教育的人士、校友等邀请进来,通过参观、听课、恳谈会等形式,展示学校的成绩和暂时的困难,使他们更加了解学校,更加关心、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校生存、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金艾裙.高校形象的设计与传播[J].高等农业教育,2002,(6):36-38.

刘冬良.高校形象的塑造与传播[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67-70.

夏晓鸣.高校形象的系统传播[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1):171-173.

张河清.高校形象塑造与形象传播初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6):77-80.

第7篇:大众传播的形式范文

【关键词】议程设置 声浪传播 导向需求

一、传播模式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时代,议程设置的传播范式有了新的变化,笔者整理了相关文献,分析了其中的观点,并结合广告营销学领域的声浪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环境下的议程设置传播模式。该模式不仅仅体现了媒体在议程设置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也指出受众在议程设置中的双重身份与双重作用。

模式图

1、传播环境

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信息传播的载体趋于多元化,这就意味着受众可以自主选择接受信息的方式和载体,笔者认为,并不只是单纯的改变了或者说增加了受众信息接收的渠道,在网络等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下,受众可以参与到媒介的议程设置中,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强了媒介议程设置的强度。

大众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进行的,社会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传播环境是新闻传播媒介,在党的领导下,媒介以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为目的,同时兼具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虽然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的时代受众的地位被提升,但是主流的媒介议题设置权还是掌握在政府、国家和利益群体以及经济势力手中。

2、设置议程的媒介

休梅克和瑞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种影响媒介内容的类别:第一,来自媒介工作者个人的影响因素。第二,媒介日常工作惯例的影响。第三,组织对内容的影响。第四,来自媒介组织之外的组织对媒介内容的影响。第五,意识形态的影响。

在我国,传播媒体受政府和国家的控制,因此媒介议程的设置要以政府和国家的传播意愿为前提,媒体报道必须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相吻合,以此来宣传、动员、组织和教育群众。另外,传播媒介还兼具着重要的经济功能。由此,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新媒体,议程设置者,即一级传播者是受国家和政府控制的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信息表达方式、媒介传播方式、传播途径都以传播者的传播目的为基础。

二、形成媒体议程报道的声浪传播的五个层次

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使媒体的议程设置由简单的声音传播变为强大的声浪传播就要满足议题传播的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信息的清晰。在新媒体时代,很多人每天都会接收到许多信息,这些信息不可能全部留在人的头脑中,只有那些简单而且明了的信息才容易被记住。第二个层次是信息的一致。一致并不是重复同样的话,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里传递的信息不能相互矛盾与对立。第三个层次是信息必须体现议题的核心理念和思想。第四个层次是传递的信息必须考虑到接收者的方便。要使受众成功接收媒介所设置的议题并得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就要选择受众经常接触的媒介载体。第五个层次是传递的信息必须真实可信。虽然媒介再建构的环境不是生活现实,但是要想让声音传递得更快、更远并起到更好的效果,作为媒介在设置议题时,必须要坚持信息真实、客观。

这五个声浪形成的层次体现在信息内容、信息表达方式、媒介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上。

1、信息内容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某些网络媒介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将各种负面新闻作为主题,导致网络正、负面新闻报道的失衡。但总体上来看,主流的传统媒体和新闻网站的报道内容还是以正面为主,在负面新闻过多的情况下,作为一级传播者的新闻媒体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正面的新闻报道纳入媒体议程设置的主体。例如,2012年5月26日,深圳发生豪车醉驾飙车案,媒体为了追求新闻价值争相报道此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营造了不良的社会情绪。紧接着,5月29日媒体的议程突然转变,将杭州“最美司机”的正面报道推上主流报道的视域。这种做法不仅慢慢消解负面报道所带来的社会不良情绪,更将正面报道的议题强化,达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

2、表达方式

传播媒介根据自身的传播目的选择恰当的信息表述方式是达到议题有效传播的途径,为了宣传教育,正面的信息表述方式是较为合理的。杭州“最美司机”的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媒体通过正面的表达方式将司机吴斌的形象传递给受众,引起受众的共鸣,形成传播的正舆论场。

3、传播机制

从一系列研究实例来看,学者们主要从三种机制上来考察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效果。第一种机制是“知觉模式”(0/1效果),就是说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第二种机制是“显著性模式”(0/1/2效果),即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现;第三种机制是“优先顺序模式”(0/1/2……N效果),即传媒对一些议题按照一定的有限顺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通过以上三种机制来设置议程的,“最美司机”这一议题就充分体现了这三种传播机制,媒体在一定时期突出报道该议题并发出清晰的传播声音,使得该议题成为社会的主要议题,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4、传播途径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相设置相同议题,会使传播效果达到最佳。王老吉企业形象的宣传采用了此种传播途径,首先在传统的电视媒体中以捐款的形式让受众知晓,然后再以网络媒体为主要的宣传阵地,逐步开展企业的议程设置,最终达到宣传企业良好形象和拓展产品销量的目的。

传者角度的议程设置在声浪传播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受众选择信息的主动性决定了其在传播中的地位被提升。

三、受众的导向需求

每个人都有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但外部世界巨大而复杂,信息泛如瀚海,作为个人,受众很难判断应该关注什么、重视什么,这就需要有引导机制帮助受众来判断,而大众传播就起到了这种作用。麦库姆斯曾经说过:“人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而新闻媒介对众多的话题提供了这种导向作用。”社会成员个人的导向需求,是媒介议程设置功能得以发挥的社会心理前提。导向需求基于两个因素:信息对个人的相关性和与己有关的消息的不确定程度。信息的相关性越大,事物的不确定性就越高,那么,人们对导向的需求就越大。即受众个人与对象事物的关联度高,意味着导向需求低,不易接受传媒议程设置的影响;对象事物的不确定性高,意味着受众的导向需求也高,传媒更容易发挥影响力;媒介使用越方便省力,也就越能适应受众的导向需求。“最美司机”的媒介议程就迎合了受众的导向需求,客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媒介报道的议题与受众的相关性高,看到此类消息的标题都会对其产生导向需求。媒介利用受众的导向需求选择议题,从而体现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受众虽然也依赖于媒介的信息报道,但是在对信息的选择上充分体现了受众的主动性。

四、受众的主动性与媒介议程融合

受众的信息接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媒介接触,二是群体交流。强调受众在议程设置过程中的议程融合过程,即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有着群体归属的诉求,为满足这一诉求而要选择加入某一群体,但因无法获得该群体的信息而形成了认知上的不和谐,所以个体为保持认知上的和谐而通过各种途径接触该群体的信息,进而逐步实现议程的融合。例如,大众媒介所营造的主题议题是“封杀王老吉”,社会群体也在一定时期谈论这一议题,一些受众在不了解具体情况的时候就会主动寻找信息源,并了解事情发生的始末,进而与群体讨论的议题达成一致。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基于先进的媒介技术,受众也可以和转发信息,当受众的导向需求得到满足并上升为认知层面进而又很有可能付诸于行动,这种行动的体现方式就是受众的地位转变,受众转变为媒介议题的子传播者,同时与原媒介达成共识。在原有媒介的议程报道中,加入作为受众的议程子传播者使得议题在一定范围内、一定阶段形成传播浪潮,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的互动形成声浪传播并达到传播效果。王老吉的成功,依赖于企业在恰当的时机将“捐款”的正面议题呈现给受众,并形成强有力的发声点,再利用网络的互动营销,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受众在此过程中与媒介的议程达成共识,又形成了一个个小的发声体,从而实现了媒介议题与受众议题的共鸣发声,这样既树立了企业形象,又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结语

议程设置理论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它忽略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笔者在原有议程模式的基础上,将受众导向需求在议程设置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加入其中,形成一个新的议程传播模式。在这个传播模式中,受众的导向需求引发受众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与媒介议程相互融合形成声浪,达到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②邵培仁:《媒介理论前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③郭镇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④李泊霆、段淳林:《声浪传播》,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⑤宦晓渝,《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综述》,《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8)

⑥刘苏,《“议程设置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新闻知识》,2011(2)

⑦刘海龙,《社会变迁与议程设置理论》,《国际新闻界》,2004(4)

第8篇:大众传播的形式范文

一、插播广告的方式与现在的市场状况

1、插播电视广告的方式

随着生活节奏与水平的变化发展,娱乐产业,电视行业迅速崛起,插播电视广告成为电视台的主要经济营销手段,电视广告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以下是插播电视广告的几种形式。1)连接式插播,就是插播一段广告在两个不同电视节目空挡中间,这种插播的特点有广告时间段较长,广告数量多,观众被动接受广告,传播信息量大。2)中断式插播,就是在插在一个节目的中间,由于近些年来政策的规定,这类插播在综艺节目出现的较多。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强行插播,宣传力度强。是综艺节目常用的插播方法之一。3)字幕式插播,随着综艺节目的增多,在综艺节目中字幕普遍起来,本方式不太影响整体节目,播放宣传的效果却不如视频广告有力。

2、插播电视广告市场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也带动了我国电视产业的市场化,商业化的电视台是现阶段的趋势,商业是以利益为目的,随之的是插播广告的泛滥,造成大众反感,威胁到电视台的长远发展,在2010年插播广告政策出台,规定播放秩序,之后的插播广告如何设计与发展是电视台及广告商的一项重大任务。插播式电视广告优势在于巨大的电视受众群体,受众的人群几乎覆盖所有人群,全面的视听环境,传播面广,因为电视是最大众化、最通俗易懂又能赢得观众的媒体,表现手法和方式灵活多样。劣势是广告的大量出现使大众厌烦,广告与节目间的比例失衡。导致传播面虽然广而造成浪费。

二、插播式电视广告的受众逆反心理分析

1、逆反心理概述

自从人类出现大众传播现象以后,也就有了大众的存在。受众是当今社会最庞大的无组织群体,但受众会产生共同的基础共鸣,当人们面对大量广告时,受众常常感觉厌烦,产生逆反心理,大众传播中的逆反心理,主要指受众在接触,接受传播过程中,采取与传播者愿望相反的态度的一种倾向。是指个体对外界的态度的一种持相反方向的反应,属于态度范畴。比如孩子往往喜欢做家长不允许事情。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2、插播广告逆反心理原因分析

每每有社会心态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受众逆反心理的形成也是如此。首先,连续式插播电视广告,电视广告的大频率的插播,就是得每当出现插播的广告更多的人选择立刻转换频道,这已经是出现逆反心理的表现,情感上逆反,插播广告不仅没受到大众的接受,反而激起受众的反感,广告商喜欢,受众却厌恶,当受众对传播产生反感时,即使他认为传播内容是真实可信的,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对插播的广告的内容不愿意去看,不愿意去听,甚至朝着电视台与广告商宣传的内容所引导的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和行动,如此的插播广告,电视行业的亲和力与社会正义力会削弱,严重影响电视文化的正常传播功能和传播生态,影响整体广告行业的发展。其次,插播电视广告引起消费者反感,原因是电视节目中出现多次电视插播广告,比如使正常的完整的节目变得片段化,变得零散分裂,广告的插入造成观众的习惯性的收视频率被打断,这样的停顿严重的影响观众线性的一个收视心理,是观众心理上造成烦躁,如果在一而再,再而三重复播放,不是适可而止,那么受众就会对传播产生逆反心理,即使是一个正面典型宣传也要适可而止,不能以为是正面典型就有理由对受众进行“轰炸”。在强制的中断式插播中,受众在接受传播时,有一种自由选择的要求,即自由的选择他需要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如果此种自由不能得到满足而是受到阻碍,会诱发逆反心理的产生,被动的接受广告,受众不主动,破坏了观众们的自由选择需求,因此容易引起观众反感。

三、插播式电视广告革新设计分析

基于插播电视广告的特点及其对受众逆反心理的分析,插播电视广告进行一些调整,或许能够更好的发挥电视广告的优势。

1)广告语要引起大众的注意,语言要简练,不是要板着脸说教,广告语的创新需要轻松,强调娱乐性,让观众轻松地语境下观看插播广告,减少逆反心理。

2)缩短广告时间,使广告短而精彩,广告时间过长,庞大的叙述广告使大众极度反感,提高广告质量,提高广告幽默感,让大众在插播广告期间轻松愉悦。

3)创新广告形式,采用新的形式激起大众好奇心,主动地接受插播广告,新的形式增大刺激的强度,吸引观众对广告的注意。

4)强化广告本身各个元素之间的对比,增强广告的易识性,易视性和易记录性,在减少插播广告时间的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益。

5)画面符合产品的形象,充分利用形象记忆优势,设置鲜明的特色,加强观众对广告的记忆。画面有趣,生动,从而淡化插播广告造成的逆反心理。

四、插播电视广告未来发展方向

当下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电视台行业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持续吸引广告商。广告商也依据受众收看习惯的改变,而作出相应改动,把新插播电视广告形式创意融入新的商业模式之中。同时,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使得大众不断升级提升的心理需求层次,其中个性化消费便是之一。商品的细分由于人们个性化风格和自我独特价值的追求而变得更细致化。因此电视广告商品可根据准确数据确定目标群体,理解和分析大众,用更具个性化与针对性的视听语言进行传播有效的信息。符合大众接受心理。此外,插播电视广告在切入点的选择上更加单纯化、小型化。为了有效地信息能在短时间内进行传达,诉求点的选择必然倾向于小型化与简单化,小即是美。事实证明,诉求点越小越单纯,插播广告效果便愈好。

五、总结

第9篇:大众传播的形式范文

关键词 科技新闻;传播效果;受众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6-0021-02

1 科技新闻及其传播效果

1.1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主要是通过对当前科技领域中各类最新科研成果、各类科技推广情况、当前科技界的主要学术活动、科技界主要治学思想、国家出台的各类科技推广政策等的报道,宣传最新的科技理论,推广科学技术和科技发展政策,促进科技界的学风建设,提高我国科技治学水平。当然,也利用各类科技思想、科技成就等,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1.2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主要是信息在传播以及被受众接受的过程中所引发的社会讨论,引起的受众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尤其注重受众在接受信息之后生成的情感共鸣或者由此引发的某些情绪宣泄行为。一般来说,传播效果可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通过新闻等手段进行某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思想的社会化传播,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引发受众在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变化;第二,则主要指报纸、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引发的社会层面的变化,如社会主体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针对某一信息内容认知的变化等,此种情况下的传播效果可以直接表现为受众思想、行为等的变化,也可以表现为社会中某一团体或者行业发展形态的变化。

1.3 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主要指科技新闻传播者借助与科技相关的信息,如当前我国辽宁号航母下水、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升空,或者借助“大数据”思想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多重社交平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科技内容的报道,帮助受众了解当前科技的发展水平,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而也从意识领域启发受众逐步加深对当前社会发展形态的认识,促进受众思想、意识和行为的转变,促进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当然,在以往科技内容报道过程中,科技新过分严肃的态度导致大众无法全面了解当前科技发展动态,影响新闻总体传播效果。结合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物联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等现实,科技新闻需要从自身入手,通过更为全面、系统的科技解读,帮助受众不断深化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进而也促进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

2 科技新闻传播效果提升的参考维度

2.1 传播形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促进了新闻传播形式的不断变革。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其传播内容更具权威性和真实性,但是由于受时空限制较大,无法满足受众全方位了解科技信息的需要。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为科技信息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但是互联网传播形式下,科技信息审核不足,容易影响受众对于科技信息正确认知的形成。

2.2 传播速度

科技新闻的传播,需要及时、有效,以此来突出科技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的作用,帮助受众第一时间掌握必要的科技信息,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信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提高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社会生产效率。

2.3 传播规模

科技新闻的受众是全体社会成员,新闻内容的增多,新闻传播规模的扩大,能够从不同角度满足不同受众有关科技信息的接受需求,进而也在科技传播的过程中,促进科技新闻价值的发挥,提升新闻总体的传播效果。

2.4 新闻价值

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传播速度的提升、传播规模的扩大,都可以作为科技新闻传播效果提升的外部条件,而新闻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依然是新闻本身的价值。因此,在组织新闻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内容入手,进一步丰富新闻的科技含量,帮助受众在了解新闻主体内容的同时形成对科技信息的正面解读。

3 提升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路径分析

3.1 贴近受众视角

贴近受众视角,即从受众角度出发,从受众心理、受众年龄、受众基本信息诉求、受众阅读习惯等角度出发,保证科技新闻报道内容与受众利益、受众心理等的贴合效果。

首先,可以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双向互动通道,关注受众对于科技新闻的讨论角度,进而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组织新闻内容,更新新闻传播形式。

其次,需要对新闻进行软化处理,尤其注重明确科技内容与受众生活联系的报道。比如《经济日报》就曾利用《智能交通让出行更便捷》的报道,引发受众对于智能交通的关注,并描绘智能交通与受众生活的相关性,其“在车内了解堵车信息”等内容贴合受众的心理和生活需要,让受众在阅读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和接受科技信息。

3.2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首先可以从科学素养培养角度出发,即作为科技新闻工作者,需要重视对自身所报道领域前沿科技内容的敏感性,注重对不同科技新闻内容和科技信息的领悟和解读,善于从现有知识结构出发进行新型科技知识的解读和学习,保证知识体系的及时更新和完善。

其次,科技新闻的传播需要保持严谨、科学的传播态度。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在新闻行业不断深化的前提下,科技新闻需要尽可能避免走入过分炒作和娱乐化的怪圈,在保证科技内容通俗性、科技新闻传播规模的同时,也注重所报道内容的严肃性。

3.3 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性

网络科技时代,信息来源渠道不断增多,信息内容也各式各样,甚至有人专门利用一些专业头衔招摇撞骗,降低新闻内容的可信度和价值,影响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如前些年热门的“从恐龙蛋里提取DNA” “长沙陨冰” “水变油”等新闻内容的报道,严重损害了科技新闻的权威性和传播效果。

因此,为增强科技新闻的真实度,新闻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需要从保证内容真实性角度入手,进行最新科技信息的解读,同时也需要进行及时的辟谣,尤其针对“猴子牧猪”等一类反科学内容,在表达出明确的反对态度的同时,也需要针对新闻具体内容做进一步解读,保证新闻价值和总体传播效果的提升。

4 结论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科技新闻规模的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变化和速度不断提高。而新闻的规模、形式、速度和价值,反过来同样制约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因此,在科技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需要从受众视角出发,从提高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角度出发,在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性的基础上,从生活化的角度以更软化的新闻报道形式、更全面的新闻组织和宣传方式,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增强新闻的总体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扬,屈忆欣,姜婷.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探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6(7):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