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直播营销策略分析范文

直播营销策略分析精选(九篇)

直播营销策略分析

第1篇:直播营销策略分析范文

关键词:网络营销;研究热点;发展趋势;知识图谱

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中国营销模式不断发生变化。网上购物面向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广,网购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消费方式。带货主播李佳琦在2021年双十一狂欢节预售首日完成超过106亿元的订单交易额,创下个人主播带货新纪录,由此可见中国电子商务环境日趋成熟,网络营销模式也逐渐被消费者接受。2020年商务部增补国家电子商务基地,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引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建立农村现代化市场体系,带动创业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已经覆盖中国各个区域,成为新经济时展至关重要的一环。在由传统营销转向网络营销的过程中,消费者的消费特点也在发生改变,网络消费者逐渐趋向于个性化、社群化,商家与此同时针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营销策略,尽可能做到精准营销。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营销的热点与发展前沿趋势更具有实践意义,现阶段中国学者关于网络营销的研究日益增加。本文重点在于梳理近二十年来中国网络营销发展的热点与前沿,绘制中国网络营销的知识图谱以对后续学者的研究提供积极借鉴作用。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在CNKI上进行文献检索。为了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在CNKI上进行文献高级检索,输入关键词“网络营销”,文献类别选择学术期刊,共检索出25299篇文献。由于数量庞大,研究起来困难,故进一步对文献进行精确筛选,在文献来源类别中取消全部选择,勾选“CSSCI”与“北大核心”选项,这样就将文章精确到来源为高质量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大多是对于某一学术领域的研究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因此能够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通过精确筛选,检索到3036篇文献,文献时间跨度为1993年5月到2021年10月,并通过手动筛选去除广告、会议通知、征稿通告等无效文献,最终获得2954篇文献。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是一款基础文献分析工具,由陈超美博士和大连理工WISE实验室联合开发,利用CiteSpace软件可以绘制某一科学领域的知识图谱。本文将2954篇文献在CNKI上以“refworks”格式输出,并将输出的文献按照规定方式进行保存,在CiteSpace软件中通过“data”数据转换,将在CNKI上保存的refworks文件数据转换成为Wos数据,数据转换成功后将其导入软件中,“TimeSlicing”设置成需要研究的年份时间段,“YearsPerSlice”设置1年为一时间分区,阈值设为50,节点类型选择“keyword”,分析当前网络营销的研究热点,并进行“Burstness”突变词分析以及时间线图谱分析,得出网络营销未来发展趋势。

二、网络营销研究热点分析

本文通过高频关键词以及关键词聚类来分析中国网络营销的研究热点。在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勾选节点“key-word”,时间选择2001—2020年,分析20年来中国网络营销研究高频热点词汇,通过对高频词汇的分析,判断当前中国网络营销的研究热点。表1是出现频次排名前30位的关键词,其中“网络营销”在所引用文献中出现的频次最高,高达985次,这是因为网络营销是本次知识图谱分析的关键词,故在研究热点分析中不再对“网络营销”关键词具体分析。图1为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通过共现图谱可以直观看出网络营销的研究热点。由图2关键词聚类图谱可以得到Q值和S值,Q值表示模块值,S值表示平均轮廓值。聚类结果显示Q值为0.4387,超过0.3;S值为0.8467,超过0.7,认为本次聚类结果是显著且可信的。表1列出了排名前30位的高频关键词,其中包括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营销策略、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消费者、互联网、农产品、网上营销、营销模式、对策、网络、网络广告、创新、关系营销、企业、网络经济、问题、图书营销、绿色营销、口碑营销、传统营销、互联网+、网络直播、品牌营销、整合营销、模式、知识经济、企业营销以及企业管理。通过高频关键词以及结合关键词聚类网络分析,总结出以下网络营销的研究热点主题:电子商务、营销策略、企业管理、互联网、农产品、网络直播。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媒介进行一系列商业活动,作为网络营销的背景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以及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不断发展演变。在消费者层面,电子商务主要关注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接受与信任,网络购物质量、网购愉悦程度等都是衡量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信任的重要指标。在企业层面,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出现给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带来了冲击。网络营销相较于传统营销的线下营销而言,直观地将线下营销转移到线上,同时更加注重网络运营,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流使得信息的传递更迅速、更准确。网络营销策略多元化。通过高频关键词分析,在前30位高频关键词中,涉及多种营销策略,多种营销策略并发构成网络营销研究热点的关键词,由此可见网络营销并不是完全独立于传统营销之外的全新策略,而是与众多营销策略相辅相成的,以实现整合营销达到协同效应的目的。战略性地制定企业专属的营销策略,根据不同情境适当调整营销策略,是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企业管理与网络营销相结合。在高频关键词分析中,“中小企业”出现210次,“企业管理”出现26次。互联网时代、网络零售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以及营销模式产生巨大影响,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就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营销模式。企业管理与网络营销相结合,主要是指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优化当前的企业管理工作,系统管理企业运营中的关键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即在提升企业运行效率以及信息精确度的同时降低成本;与此同时,可以构建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在企业遇到风险时,该系统能够提前预测并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以减少企业损失。互联网技术与网络营销。在高频关键词中,“互联网”出现的频次为130次,“网上营销”出现86次,“网络”出现61次,“网络广告”出现58次。互联网在网络营销中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的精准投放,通过数据追踪技术,能够精确了解消费者的喜好,从而实现网络广告投放的精准性,加强网络营销市场定位,打造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营销平台。农产品与网络营销。“农产品”在所选文献中出现94次,可见农产品是当前网络营销模式研究的热点话题。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脱贫,乡村发展正处于由脱贫攻坚到振兴发展的转变过程中,这期间,农产品销售成为乡村振兴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要想让农产品走出去,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营销的线下营销模式,网络平台是推广农产品的重要渠道,通过图片、视频、公众号推送以及短视频传播等宣传农品,讲好农产品故事,实现农产品高销售的目标。但现阶段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仍面临许多问题,如农产品的贮存与运输困难,产品质量影响营销效果,以及品牌建设能力较弱,通过网络营销以及明星网红宣传,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但品牌建设的持久性仍有待加强。因此应提升农产品质量并加强品牌建设力度,实现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长效机制。网络直播成为网络营销的重要方式。近些年来,网络直播掀起一股热潮,双十一天猫交易额屡创新高,尤其是在当下疫情环境下,消费者更加热衷线上购物,网络直播通过明星及网红等组成意见领袖,刺激消费者消费,借助名人影响力宣传产品,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网络直播能够将产品更直观地展现给消费者,且消费者可以与主播进行互动。相较于传统的线上购物而言,网络直播带货更主观、更直接。应不断优化消费者线上购物环境,从而促进消费者消费。

三、网络营销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本文采用突变词分析以及关键词时间线视图来分析中国网络营销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2001—2021年20年间网络营销不同时期的热点,并通过20年来网络营销的突变词分析出网络营销不同阶段的发展趋势。表2为2001—2021年中国网络营销突变词表,自2001年开始,时区单位设置成两年,通过运用CiteSpace中的“时间线视角”(Timeline)功能,得到20年间中国网络营销发展的时间线图谱,通过时间线的跃进,可以看到中国网络营销发展的演进过程。根据关键词突变激增以及时间线图谱得出中国网络营销研究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5年,该阶段为中国网络营销发展的萌芽阶段,该时期的关键词涉及网上营销、知识经济、绿色营销、知识营销、传统营销、网络广告、博客营销、搜索引擎。该阶段涉及的网络营销较少,网络营销模式也比较单一,主要包括博客营销、传统营销等;与此同时,搜索引擎的出现为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网络营销奠定了基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网络营销的发展。第二阶段为2006—2010年,该阶段为网络营销的发展阶段,涉及的关键词包括电子商务、网站、品牌营销、网络团购、网络社区、B2C。2005年中国“两会”提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此同时建立网站,网站的出现结合上一时期搜索引擎的发展为网络购物搭建了平台,由此网络社区与网络团购得以出现,网上购物成为本时期的主旋律。B2C是中国发展较早的电子商务模式,商家在互联网上为消费者提供平台,且实现了线上支付功能,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为购物提供了一个便捷、快速的平台。该阶段,网络购物逐渐走向成熟,网络营销也在此阶段得到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与B2C成为本阶段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第三阶段为2011—2021年,该阶段为网络营销的成熟阶段,涉及的关键词包括新媒体、农产品、营销策略、互联网、网络直播与精准营销。该时期网络营销发展走向精细化,逐渐由传统营销转向精准营销,这主要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的迅猛发展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由传统营销逐渐转向精准营销。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商品不仅可以通过图片的方式展现给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短视频的营销方式进行宣传,由此涌现的网络直播成为该时期的热点与前沿,直播带货更是成为网络营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为农产品营销提供了出路。公益助农层面,互联网为农产品营销提供了宣传平台,通过明星、网红直播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并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电子商务层面,随着互联网+农业的出现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电子商务平台逐渐开展农产品等生鲜食品的经营,推动了农产品的销售,促进了农业发展。该阶段,网络营销已经迈向成熟,互联网+、农产品成为该时期的发展前沿。

结论

本文聚焦CNKI上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2954篇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中国20年来关于网络营销的知识图谱,通过关键词分析以及共现网络得到中国网络营销的研究热点,具体包括电子商务、营销策略、企业管理、互联网、农产品、网络直播六个热点主题。通过突变词以及时间线图谱绘制将中国网络营销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成长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并在每个阶段找到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沿。就现阶段而言,“互联网+”与农产品是中国网络营销的发展前沿主题。通过把握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能够更好了解中国网络营销的研究现状,并为未来的研究奠定基础。虽然中国学者关于网络营销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优异的成果,但是较之于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关于网络营销的研究仍然有许多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王瑞峰.农村电商多维度动态特征构念与量表开发[J].中国流通经济,2021,35(10):55-64.

[2]徐青,胡林枫,朱亚丽,等.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电子商务文献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03):1-9.

[3]王和勇,芮晓贤.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电子商务研究领域可视化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10):268-271.

[4]宋琳.基于电子商务的互联网产品市场营销策略优化整合———评《网络营销实战解析》[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7):2194.

[5]庞爱玲.新网络营销时代特色农产品的网红营销之路[J].农业经济,2021(08):140-142.

[6]周盈,周海燕,余露.直播助农模式下主播行为对受众购买决策影响机制[J].商业经济研究,2021(19):96-99.

第2篇:直播营销策略分析范文

【关键词】网络直播;房地产;网络营销

1网络直播营销在房地产营销中的优势

采用网络直播营销来丰富房地产企业的网络营销形式,拓展新客户存在着多方面的优势,总结如下:

1.1内容实时传递

网络直播营销明显区别于其他营销方式的优势就是可以将要展示的内容实时地传递给用户,这与房地产产品销售需要现场看房的特点十分吻合,这样的优势就可以为不方便来看房的外地客户提供实时的、全面的房产信息,如在举办大型营销活动、新品会、开盘等重大时刻,为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看房、选房提供了方便。

1.2支持互动营销

在为客户进行直播时,网络直播是支持与主播之间的互动的,客户可以在直播中就某一直播内容向主播进行实时提问,然后主播就问题作出相应解答。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满足客户对于楼盘、户型信息等相关需求,为客户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提升了满意度。

1.3实现精准营销

房地产企业开展的网络直播营销是需要与客户进行实时互动的,所以愿意来观看直播的用户往往都是对该楼盘感兴趣、有意向的客户,所以,通过直播营销我们可以精准找到目标客户,也可以在互动中去了解客户需求,让企业更了解客户,进而制定更符合客户需求的营销方案,建造出给客户带来满足和舒适的房屋。

2网络直播营销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房地产企业开展网络直播营销目的在于更好地完成经营目标,而要达到好的营销效果就要去辨别哪些因素对此有重大影响。

2.1直播平台的影响力

目前我国的直播平台主要有一直播、花椒直播、映客直播、快手等,影响力越大,受众就越多,营销效果越好。平台的知名度、平台的直播特色、粉丝活跃度以及直播间的功能是否完善都据定了一个直播平台的影响力。

2.2主播互动感染力

开展直播营销,很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能够带动气氛,反应快、能够很好地跟用户互动的主播,这也是决定最终营销效果的很重要的因素,对于房地产直播营销中的主播,首先,需要具备很强的个人能力,掌控整个直播过程;其次,需要对房地产相关知识非常了解,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能够做出流畅的、专业的解答。由此可见,主播的能力越强,营销效果自然也不会差。

2.3直播的内容吸引力

房地产企业开展直播营销时,选择的时点,内容至关重要,例如可以选择楼盘新品的时点,对会的内容进行直播,或者楼盘加推开始前,开直播对加推新品进行详细的讲解等,再或者是在楼市相关政策后对政策的解读等,以新颖的、丰富的直播内容吸引目标客户持续关注,展开精准营销,所以内容越具吸引力,营销效果越好。综上所述,房地产企业在开展网络直播营销时一定要注意在这三点上的选择,来保证网络直播的营销效果。

3网络直播营销的风险分析

网络直播营销的效果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有目共睹,但是,毕竟我国的网路直播行业还不成熟,存在着众多问题,也为企业运用网络直播开展网络营销带来了诸多风险,所以,我们在制定直播营销策略时也不得不考虑到这一风险问题。

3.1侵犯他人肖像权、隐私权的风险

由于网络直播的内容存在的自由性和随机性,可能在直播中涉及侵犯他人著作权、肖像权、隐私权、网络传播权等权利;而且对于直播的内容必须建立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之内,所以,房地产企业在开展网络直播营销中一定要注意对直播中所涉及的无关人员的肖像权、隐私权的保护,也要提前由律师对直播内容进行审核,防止违法内容在直播中传播。

3.2直播表达过于夸大的风险

网络直播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也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但其本质上仍是一种广告。这样在直播的表达上就有可能存在故意夸大、宣传与商品信息不一致、提供误导信息等情况,造成虚假宣传的风险。所以,房地产企业在开展网络直播营销时要有原则、有底线地进行营销,不进行虚假、夸大宣传。

4房地产企业网络直播营销策略

基于以上对网络直播营销的分析,房地产企业开展网络直播营销应遵循以下策略:

4.1选择符合房地产企业定位的平台

目前国内的直播平台众多,从定位到内容良莠不齐。每个直播平台的客户定位都不同,直播内容的特色也都有所区别,为了能够保证营销效果,房地产企业需要选择跟所要营销的项目定位相同或相似、用户规模较大的平台,以保证直播内容被最多的目标客户所关注。

4.2精心策划直播内容

在直播内容上,首先,应该选择优良的内容制作团队,经验丰富、对房地产行业非常熟悉的策划人才是优质内容的保证;其次,对直播内容中的项目信息必须做到真实、不夸张夸大等基本原则,在充分介绍项目信息的基础上,可以把项目最亮点的宣传信息传递给购房者。最后,在直播内容中应注意规避各种法律法规风险,以免出现纠纷甚至诉讼,对房地产项目造成负面影响。

4.3选择适合房地产项目定位的主播

在直播营销中,与购房者有直接接触的就是主播,主播的表现代表了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项目。主播所表现的房地产知识、对行业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了购房者对直播内容的信赖程度,进而决定了最终的营销效果。所以,在主播的选择上,可以有两种比较好的方案:①企业自己培养,在营销团队中,刻意寻找和培养具有主播素质的人才,这样既可以保证主播的专业度,也可以根据企业意图进行培养,但是可能在直播中的控场能力略显不足;②选用知名房地产领域的主播,既有专业度也能很好地控制直播气氛,但是费用也会比较高。所以,需要根据企业自身需求和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4.4利用新媒体展开直播推广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如何让我们的目标客户能够看到直播,参与互动,需要广泛的运用多种推广形式,目前的推广传播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以社交媒体为主的传播渠道,如微信、微博、贴吧等将直播时间、内容等信息传播出去;另一条是利用如今日头条、视频平台等内容平台进行传播。采用的推广渠道越多,受众越多,营销效果也能够有保障。

第3篇:直播营销策略分析范文

尽管IMC理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并被一些企业付诸实践,但是对于IMC的定义,理论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定义。

1989年,全美广告业协会(AAAA)提出,IMC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它注重综合计划的增加值,即通过评价广告、直接邮寄、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等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以提供明确、一致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美国西北大学研究组将IMC定义成:“IMC把品牌等与企业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是从消费者出发,运用所有手段进行有力的传播的过程”。

进入21世纪以来,营销环境发生了变化,研究者们对IMC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Schultz(2004)将整合营销定义为是发展和实施针对现有和潜在客户的各种劝说性沟通计划的长期过程。他认为整合营销传播运用与现在和潜在的客户有关并可能为其接受的一切沟通形式。整合营销传播的过程是从现有或潜在客户出发,反过来选择和界定劝说性沟通计划所采用的形式和方法。这是21世纪以来理论界对IMC的一种普遍看法。而Duncan(2004)对IMC的观点也是值得关注的,他认为,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运用品牌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的过程,即交叉作用过程,通过战略性的传递信息、运用数据库操作和有目的地对话来影响顾客和关系利益人,与此同时也创造和培养可获利的关系。Schultz和Duncan二者关注IMC的角度有所不同,Schultz更侧重于从操作层面上对IMC加以界定,而Duncan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将品牌关系确定为IMC的核心价值追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系利益人的概念,围绕着品牌关系和关系利益人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和方法。但是二者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认为IMC绝对不是静态的经营模式,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与传统的营销理论相比,IMC在理论上有四项重要突破(马援,2003):一是以4Cs组合替代了4P组合,提出了以消费者为本的观点,重视与消费者进行互动的沟通;二是其核心概念从“交换”提升为“传播”,营销功能从告知、说服发展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强调传播是建立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一致过程的必要手段;三是强调营销手段和传播方式的整合性,整合表现为各种营销传播手段的协调,强调一种营销资源共享的观念和机制;四是IMC给营销理念赋予了战略使命,促使交易营销上升为关系营销,强调企业必须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转向追求各方当事人互惠关系的最大化,从而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指明了方向。

21世纪以来IMC理论研究综述

(一)基于广告策略的IMC理论研究

IMC主要侧重的是传播与营销的整合,而现代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传播方法就是广告和人员促销,所以自从IMC理论诞生以来,基于广告策略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热点。21世纪以来的基于广告策略的IMC理论研究展现出以下新特点:

1.从广告心理学角度分析。丁家永(2001)认为,传统的研究方式将广告与受众分割开来,忽视了从二者统一的整体过程上把握广告受众感受广告以及形成表象时心智模式与情感的变化规律。而IMC理论始终以消费者资料库的建立为中心,以了解和分析消费者与品牌的类别网络关系为目的,将消费者行为和观念的变化作为评估广告作用的指标。IMC是基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广告策划理论,提出了“由外而内”的全新观点,核心就是要在了解消费者心理图式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营销传播达到改变他们头脑中品牌网络类别之目的,即在消费者心理上的到位。而实践这些观点,必须以当代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来理解他们是怎样对环境信息进行加工的,据此产生的广告策划才能实现通过广告作用改变其头脑中品牌网络,最终实现购买的目的。因此,IMC中的广告心理学原理应该作为研究广告心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并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实际,制定恰当的广告策略。

2.从服务类产品的广告策略的角度分析。自进入21世纪以来,对IMC的研究逐渐转向实践研究。但是很少有人研究不同市场环境下所应采用的不同IMC策略,尤其是对以“无形”为主要特征的服务行业,如何使用IMC理论更是很少有人问津。Grove等人(2002)从服务类产品的广告策略角度对如何通过IMC来表现服务的无形性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并从战术角度研究了如何更好的使用IMC理论为服务产品的营销服务。他们以Lovelock的服务类型作为服务分类框架,对四大类服务产品中的广告进行测试,以评估广告者通过实践IMC理论,可以将服务的无形性更好表现出来的效果。通过研究发现,在四大类服务产品中,关于IMC的组成几乎没有差异,但同无形服务产品(如教育、零售、银行等)相比,有形服务产品(如发型设计)中广告的整合程度更高。

3.从广告媒介组合角度分析。在IMC应用过程中,媒体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Tavassoli等人(2003)在使用不同国家的语言广告中,比较听觉要素和视觉要素对广告效果的影响。他们发现,听觉要素和视觉要素会对语言广告起到无意识的负面作用,即干扰消费者对广告的理解。但是,通过IMC,可以有意识的使视觉要素和听觉要素对广告回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试验表明,在英文广告中,听觉要素对广告回忆的促进作用更强一些,而在中文广告中,视觉要素的促进作用更强一些。因此,可以通过IMC理论,在多种媒介之间进行整合,同时结合不同的语言环境差异,更好的实现广告的目的。Naik等人(2003)也从多媒体传播的协同作用角度研究了IMC理论的应用。他们认为,IMC应用中,对于多媒体传播的协同作用理解的并不是很好,因此,他们通过一个普通的动态广告模型,在多媒体环境中测试协同效用。他们解释了广告者们该如何通过使用Kalman滤波法来评价多媒体沟通的整合程度和有效性,同时也研究了如何处理广告过渡预算的问题。

(二)基于销售促进策略的IMC理论研究

大多数IMC理论都聚集在广告策略的研究当中,关于销售促进销售策略的IMC理论研究不是很多。其中,Naik(2003)提出了一个模型,研究如何在动态预算决策中引入协同效用,但是他们的分析仅建立于市场层面的月度数据的基础之上,而忽略了员工个人层面的连续传播。Smith等人(2006)发现,多个媒体相继作用于受众,而不是同时作用,可能会更有效。两个连续作用的传播媒体之间的时间滞后影响了他们之间的协同效果。他们基于营销与销售层面,研究了营销部门与销售部门营销传播之间的不衔接。营销部门很好的进行传播,可以引导或吸引许多顾客,但是由于销售能力的限制,太多的顾客关注可能会影响下游的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他们创建了3阶模型,以此来研究不同阶段连续的营销/人员销售传播的效用。

(三)基于品牌建设的IMC理论研究

Ducan(2004)在IMC研究当中,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将品牌关系确定为IMC的核心价值追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系利益人的概念,围绕着品牌关系和关系利益人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和方法。他们认为IMC之所以无法普遍运用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没有彻底改变它的体制和优先顺序,以致IMC发挥不了作用,要想增强长期有利的品牌关系,单靠进行IMC是绝对不够的,它需要进行一个跨职能的整合过程,包括企业目标的确定,薪金系统的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以及一个可以追踪顾客交易、品牌讯息、策略一致性、任务营销和自主性营销企划的资料管理系统。他们认为IMC只是整合体系中的冰山一角,营销需要从头到尾重新组合,才能建立起合乎成本效益的品牌关系发展过程。

我国学者对于IMC与品牌建设的研究也是比较关注的,而且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马援(2003)根据IMC提出了品牌整合传播(BIC)的概念,以IMC为理论基础,以品牌运营的角度,以整合各传播要素为手段,以建立和维系品牌关系为过程,以提升品牌价值和品牌资产为目标,探索BIC实践模式;王金广等(2006)从品牌视觉识别(VI)的角度来研究IMC如何在VI方面应用;蔡勇、赵平(2006)认为,IMC的终极战场在于顾客心智,而顾客进行购买决策的依据在于对品牌的价值判断,基于此他们建立了基于顾客价值的购买决策模型,指出顾客购买认同价值是顾客进行购买决策的依据,而顾客认同价值的大小由顾客对品牌的认知价值和情感价值决定。他们认为IMC就是要通过影响顾客心理,提高品牌认知价值和品牌情感价值,以此建立顾客忠诚。

(四)基于整体竞争优势的IMC理论研究

进入21世纪后,受市场竞争加剧和传播技术变化的影响,一部分学者对IMC的研究转向了从战略角度考虑如何通过IMC提供企业整体竞争优势。Schultz(2005)提出,IMC是在营销与媒体选择不断在改变而且发展迅速的市场中诞生的,IMC绝对不是静态的经营模式,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能有效地协助组织在剧烈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进行竞争。因此,创建一个价值型整合营销的传播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在价值导向的IMC战略基础上,通过五个步骤来创造企业价值,即识别客户与潜在客户,评估客户与潜在客户的价值,创建并传递信息与激励,评估客户投资回报率,预算、分配与评估。

如果说Schultz从战略上认识到IMC对提高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并从战术上给出创造企业价值的方法,那么申光龙(2001)则更侧重战略角度来研究IMC。他认为,通过IMC战略所追求的战略传播的整合创造价值才是企业创造以后竞争优势的唯一方法。他从理论上提出IMC战略模型,并归纳出IMC战略计划的9S模型,即利害关系者的洞察,利害关系者信息的储藏,细分利害关系者,战略竞争优势,调整计划的战略性,持续的改善,战略性传播组合,系统控制,共享企业价值。他认为,未来的企业中,IMC能力将被视为一种资产,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利器,企业内的营销传播管理者唯有在髙效率的沟通或媒介及优质的沟通环境下,才能发挥其生产力以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结论

综观21世纪以来IMC理论的研究发展,可以看出,仍以国外学者为主,我国学者致力于IMC研究的相对较少,而且国内多数研究集中于从品牌建设的角度考虑IMC。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IMC实证研究,但是目前的IMC实证研究多限于小样本或非随机受访者,所以多数研究是建立在整体成果的定性评估上,而不是建立在量化资料的统计分析上。而且,对于传播能力的诊断与评价、组织内部传播以及新的传播媒介与沟通渠道的研究也是非常局限的。笔者认为,未来的IMC研究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可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研究IMC理论,使之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第4篇:直播营销策略分析范文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营销传播;整合营销;多元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121-03

收稿日期:2013-09-25

作者简介:郭建清(1978-),男,浙江东阳人,MBA研究生,从事工商管理研究;柴攀峰(1986-),男,浙江慈溪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组织、营销管理研究;胡俊(1991-),男,浙江衢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研究。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电视节目的功能和产业属性日渐凸显,传统媒体节目只有与新媒体传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改变传统运营观念,增强观众参与度和关注度,才能使电视媒体在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其中媒体营销理念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内外互动策略,综合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理念。目前这种营销理念逐渐被应用在电视传媒产业运作中。纵观眼下形式各异的电视节目,其中融入了娱乐、互动以及本土化等因素,这对推动媒体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

《中国好声音》自首播爆红以来,一直话题不断,节目再次掀起了电视选秀的收视热潮(见图1)。整合营销策略的运用给《中国好声音》锦上添花,证明了传媒行业摒弃传统单一的营销模式,逐步趋向多方共赢的整合营销时代[2]。

《中国好声音》不仅是一档成功的选秀节目,其营销传播策略的实践更是一个经典案例,堪称媒体营销的成功之作。本文通过对《中国好声音》节目的营销传播模式进行解构和剖析,挖掘其良好的营销策略,这对于企业的营销模式创新和传播策略整合多元化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相关研究综述

营销传播是指企业为了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了解自己的产品和品牌,通过提醒和劝说的方式让消费者购买的一种手段。杨华钢(2010)从话题营销模式的角度对《中国好声音》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话题所拥有的三个特性即公众性、争议性和延展性来探讨[3]。方思源、汪少明(2010)则认为是人气营销策略中观众的情感、网络参与度和商业广告功能这三大因素使得《中国好声音》具有旺盛的人气[4]。

本文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中国好声音》整合了多元化的营销策略。该整合营销模式是对传统媒体的创新和挑战,这一实践为同行业、其他行业甚至是不同领域的营销管理者提供了借鉴。

二、《中国好声音》的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分析

(一)同行竞争分析

近年来,选秀节目层出不穷,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大卫视都推出各类娱乐选秀节目,这对《中国好声音》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在竞争冲击下,《中国好声音》时刻关注着整个市场的需求变化,并改善自身节目的策划,提高了抵御能力。同时,精准定位目标观众,实施有效的营销传播策略,更加满足观众对节目形式和内容的需求,避免其他潜在对手大势分割市场[5]。

(二)观众需求分析

1.经济需求

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中国人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的基础上,人们对精神消费的追求日益多样化。对于娱乐节目而言,观众越来越注重消费品质,而不单纯追求数量。因此,人们未来的精神生活需要更好的娱乐产品来充实。媒体在策划产品时就必须注重品质需求,充分考虑娱乐和消费两方面,挖掘新内容,以新形式传达消费理念,最明显的表现是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崛起。

2.娱乐需求

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工作和生活压力,人们观看电视节目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休闲娱乐,精彩的电视节目能使得一天辛劳得到缓解。《中国好声音》作为一档制作精良的音乐节目,蕴含的娱乐元素是毋庸置疑的,让观众充分领略娱乐的魅力,放松自己,缓解压力,享受属于自己的休闲娱乐时光。

3.心理需求

《中国好声音》在精神内涵和气质表达上让观众在内心深处感受到美好,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让观众记住了不同类型的追梦人。真人真事让人们看到了节目的品质。这正契合了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取向,满足了公众的心理需求,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节目充分尊重选手的表达诉求,赋予充分的表达空间,让观众在品味悦耳歌曲的同时也能倾听背后的故事。

三、《中国好声音》的营销策略分析

《中国好声音》能够在众多媒体节目中脱颖而出,取得不菲的成绩,除了节目本身外,最重要的是节目背后的营销策略起到了点睛之笔。

(一)微博营销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开播之时巧妙地运用了微营销,这是其创新之处,也最终成为微营销策略中的成功案例。节目给观众带来的影响力正是通过微博这条渠道产生的,并依托这一平台将产品销遍中国。推送信息,建构微博舆论场,层层悬念和连连惊喜引起了观众注意力,成为了媒介的公共领域,达到互动营销的最大化传播效果[6]。《中国好声音》借助微博确实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这充分证明了微博互动的营销传播模式是未来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推介营销

《中国好声音》与其他节目在开播前大力推介有所不同,其注重同时性,即在节目开播时会邀请不同的明星在全国各地开展的推介会上参与助阵,旨在更大范围地提高节目社会影响力,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达到更明显的效果。

(三)话题营销

《中国好声音》会持续地在不同时段制造具有营销价值的话题,通过不同媒体渠道,进行海量式投放推广的方式,促进话题形成强大的讨论量,迅速成为时下最火的微博话题,让话题始终跟随着节目的发展,更好地提高产品品牌的影响力,扩展产品的知名度。话题产生的影响力和观众的回应,可以很好地加入到节目策划中,从而给正能量的释放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舆论环境[7]。话题营销带来的效益要远大于传统营销模式,对公众的意识和行为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四)互动营销

《中国好声音》借助互联网和贴吧平台将网络互动营销与媒体节目进行了有机整合,利用双媒体传播的互补优势,即采用“台网一体化”的网络互动营销方式(见下页图3)。通过互联网有力地与大众进行互动交流,随时获取观众的反馈数据,将其有效纳入到整个节目的策划过程中,进而指导下一期节目的策划。网络互动影响力的攀升进一步放大了新媒体增值效应,掀起了新一轮转播高潮,实现收视率的翻倍。

四、案例总结

《中国好声音》被众多业界人士称为一桩不错的“好生意”,做为一个营销案例来分析肯定是贴上了“成功”的标签,因为它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营销传播模式,开创了一条多元化传播模式的营销新道路,成功有效地整合了多种营销传播手段,创造了收视率的奇迹,成为引领时代媒体发展的航标。因此,《中国好声音》不是“节目模式”的成功,而是一种“营销模式”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袁爱清,查小红.从传播学视角探索娱乐化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J].传媒观察,2007,(1):34.

[2] 覃晴,谭天.《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与价值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2,(10):36-39.

[3] 杨华钢.被动观众与电视节目营销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2):47-48.

[4] 方思源,汪少明.从节目形势的角度看《中国好声音》[J].学习月刊,2010,(4):82.

[5] 李延凤.论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9,(9).

[6] David A.Aake.Managing Brand Equity .Dunning J H.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A restatement and some possible

extensions[J].Journal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8,19(1):1-31.

第5篇:直播营销策略分析范文

关键词:网络经济;营销传播;策略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工业经济模式已经滞后。因此,网络经济融合了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双方面优势,是一种较为直接的经济表现形式[1]。在互联网络、移动网络普及的大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全新营销工具与营销方法,以此获得良好的收益水平。但是也应认识到,如何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以高超的网络技术实现网络传播,已成为当前必须理性思考的问题。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必须认清在网络传播的大背景下,如何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营销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发挥网络优势,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以下结合笔者实际经验,对网络经济背景下面营销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网络经济背景下的营销传播特征

与传统的媒介传播形式相比,网络作为一种全新媒介,具有信息容量大、价格成本低、即时互动性等特征。因此,网络经济背景下的营销传播活动,必然与传统营销传播模式有所不同。在网络经济背景下,营销传播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具有即时性、互动性,有效颠覆了传统广告中单向信息流通、信息反馈不足等缺陷。

由于网络营销传播的各种优势特征,因此在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支持即时、双向、实效的沟通;这样,发送信息的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来自接收人员的反馈信息,并以此调整营销策略。因此,发送人员结合接收人员对信息、产品需求的发展与变化,及时调整发出的信息,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最终实现一对一的企业与顾客营销关系,实现营销目标[2]。正是应用这种双方互动的积极模式,对原来传统形式的广告沟通进行了改变,在网络经济发展中,顾客的主动性、积极性、消费潜力被充分挖掘,他们真正成为自觉、主动寻求与自身需要相符的信息内容,并成为营销传播的广泛受众。

同时,受众也不是单一的接受群体,他们也具有信息的权利,也可以主动出击寻找信息,并对信息内容进行回应。这样,网络经济背景下的营销传播将过去传统能够广告里面一厢情愿转变成为一种互动的关系。

二、网络经济背景下的营销传播策略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营销传播逐渐成为了营销的重要功能之一,在协调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尽量应用有效的传播资源与专业工具,迅速形成一个用于推广和服务的平台,为传播理念、销售产品寻求全新通道,实现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及时沟通,消费者可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自主支配,而企业则从中获得超额利润[3]。

(一)网络经济背景下营销传播策略的创新和发展

在网络时代,通过应用数字化手段,对数据信号、音频信号、视频信号等进行编码、调制与传递。随着我国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的应用除了普遍意义的传输音频信号以外,已成为涵盖数据、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信号;以国际化视角为出发点,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全新营销传播模式应运而生,正逐渐步入数字多媒体时代,并享受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优势与便捷性。只要应用手机、电脑、便携式接收终端或者车载接收终端等,客户就可以获得企业的各种各样数字多媒体节目,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都可以实现最佳性能的匹配技术[4]。

客户只要能够与网络接触,就可以全面了解企业信息与相关产品,并做出自己的客观判断。因此,客户从过去被动地接收企业发送给他们的信息转变成为客户能够主动地查阅企业的相关信息。以前的营销传播策略大多是一种“推”式的传播策略,企业主动的发送自己想要发送的信息,试图把企业这边的信息“推”给客户,也不管客户是否喜欢,是否接受,接受效率有多少,客户往往是被各种各样的企业信息所淹没,但是,自己对信息的吸收率几乎为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营销传播效果可想而知。然而,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营销传播策略可以采用更加符合客户需求,对信息传播更加有效率的“拉”的传播策略[5],企业通过引导客户,在他们需要自己服务的时候将客户的注意力通过相关信息“拉”到企业这边来,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企业的营销传播。

(二)提高企业传播效率加强企业营销调研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推行全新模式的营销传播,由于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个性发展不同、学历水平不同等,因此产品也具有一定针对性,所面对的消费人群有所区别。这就要求在企业各种各样的营销模式中,制定企业营销规划,积极收集市场有用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为企业最终定价、生产产品、制定营销方案等提供重要依据。在这一过程中,开展全面性的企业营销调研工作非常重要,由于网络媒体中的信息量非常大,因此若想获得顾客的青睐,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与归纳,并且在整个营销规划中发挥积极作用。可见,企业制定切实有效的营销传播策略,充分的前期市场调研工作必不可少,例如利用网络构建聊天室、新闻组、网络论坛、电子邮件等,充分利用各种市场信息,帮助顾客及时获得有效信息[6]。

另外,企业还应该对顾客访问网页的时间、点击的次数、浏览的时间等等,进行精确统计与分析,以了解顾客的消费偏好,提高获取信息的精确性、有效性,才能根据反馈信息内容有针对性地调整企业营销策略与营销方案,进一步提高传播效率。

(三)提升企业网络沟通水平与顾客忠诚度

在网络经济这样一个巨大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客户不再像传统营销方案一样,被动地接受各种强势广告信息,而是通过客户的主动接受、主动认可,最终成为信息与产品的传播者,通过推行“个性化消费”模式,顾客已经在心理层面形成了主动性,成为企业营销中的重要一员,因此当顾客浏览互联网过程中,就会主动获取相关信息。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企业与顾客之间必须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整合客户资料数据库,并且定期通过上门、网络等形式进行回访,收集最新反馈信息;通过完善网络客户俱乐部或者论坛,为他们提供一个网络交流的空间,实现与合作企业之间的网络交流、数据库共建、共享等,形成电子建议信箱,及时接受、整理并处理客户的意见与建议;建立健全企业营销传播模式与网络财务沟通、网络采购以及设计等诸多渠道,例如通过论坛、聊天室等在线会议模式,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7]。企业只有时刻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对长期价值进行满足,才能真正营造顾客与企业之间的良好关系,企业则可在长期的营销关系中获得丰厚利润,实现营销目标。

(四)网络经济背景下营销传播策略的商业化

从以往营销经验及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网络经济背景下,往往营销策略具备了政治性、产业性双重属性特征[8]。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政治属性正在慢慢消退,产业的属性慢慢地彰显出来,进而为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营销传播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实现了经营收入目标。

由于网络营销模式的最根本目标在于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网络经济背景中的营销传播策略将成为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双重属性特征的基础上,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从机构以外的资产中逐渐分离出来,直接迈向经济市场,结合企业发展状况,开展独立的商业化运作;在这种模式背景下,越来越多企业走上了上市之路,并且遵循国际化市场的运行规律,推动信息传媒业的产业化发展。今后,传播媒介作为一种专业性机构,也将成为综合性、独立性生产产品与信息的公司。

三、结语

由上可见,随着我国网络经济的日益发展与成熟,越来越多企业加强对制定营销传播策略的重视程度。本文中,笔者首先对网络经济背景下营销传播特性进行了分析,接着又从网络经济背景下营销传播策略在新世纪信息时代的创新和发展,加快企业营销的传播效率,开展广泛的营销调研活动,以此营造良好的客户忠诚度,实现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良好网络沟通,推动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来源:《今传媒》)

作者简介:高茜,女,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编辑出版和网络传播研究。

参考文献

[1]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A].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2003.

[2]张国良.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

[4]曹阿瞒.药企媒介配方渐趋多元,网络营销成为新宠——合众传播携手新浪网举办全国医药行业互联网营销高峰论坛[J].市场观察,2010(5).

[5]黄典林.新闻媒介与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以山西“黑砖窑”事件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6]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课题组,喻国明,王兰柱,杜国清,姚林.中国媒介业信心指数报告——中国媒介经济景气度调查报告之一[J].国际新闻界,2009(6).

[7]杨瑞敏.发扬成绩、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为学会工作再攀新高而不懈努力——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J].中国音乐教育,2009(1).

[8]吕晓红.探寻中国特色的类型化广播发展之路——类型化广播与品牌定位研讨会暨全国第八届城市电台发展协作会演讲辑录[J].中国广播,2009(3).

第6篇:直播营销策略分析范文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营销;实施战略



整合营销传播( IMC) 这一观点是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由美国营销大师唐·舒尔茨提出和的。IMC 的核心思想是: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再造企业的生产行为与市场行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实现企业统一的传播目标。IMC 从广告心入手,强调与顾客进行多方面的接触,并通过接触点向消费者传播一致的清晰的企业形象。这种接触点小至产品的包装色彩大至公司的新闻会,每一次与消费者的接触都会到消费者对公司的认知程度,如果所有的接触点都能传播相同的正向的信息,就能最大化公司的传播影响力。同时消费者心理学又假定: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对一切事物都会形成一定的概念,假使能够令传播的品牌概念与消费者已有的概念产生一定的关联,必然可以加深消费者对该种概念的印象,并达到建立品牌网络和形成品牌联想的目的。

麦斯威尔是一个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的成功者,麦斯威尔咖啡自1982 年在市场发售以来,一直以“分享”的广告策略塑造品牌,1986 年到1988 年,麦斯威尔通过随身包咖啡的上市,延伸“分享”的概念,并运用广告、公共关系、促销活动等手段,由形象代言人孙越发起“爱、分享、行动”的街头义卖活动,同年麦斯威尔随身包咖啡销量同上年相比增长50 %。麦斯威尔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体传达“分享”这一核心概念,运用的就是典型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但仍应指出的是,虽然整合营销传播近年来已成为广告界的时髦词汇,可是整合营销传播所倡导的宣传策略并非那么深不可测,整合营销传播也并非就是一种万能的营销策略,即便是完全推翻了传统的营销所倡导的4P’s 营销组合思想,提出了更为合理的4C’s 理论,便并不是说整合营销传播放之四海而皆准,一定就能成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受到企业文化、传播、传播阶段的影响,因此也不能盲目随大流赶时髦,不分青红皂白就上马立项开始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整合营销传播不仅仅只是如许多人所说的“传达同一个声音,树立鲜明的形象”这样简单,在实施过程中还要结合管理、消费者行为学、统计学等其他学科进行和决策,所以整合营销传播的具体执行过程是一门科学而绝非仅仅只是一个概念。

由于网络与传统经济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在传统市场上运用自如的成熟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在面对一个全新领域的时候,还要依据新环境的特点做出适当的调整。不可否认的是在互联网上实施整合营销传播有其不可避免的劣势,但也有其优势所在,假如能够扬长避短,开拓思路,那么必然可以充分发挥整合营销传播的作用,提升企业的营销能力。

一、在互联网上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所存在的劣势和优势

(一) 存在的主要劣势

1. 网络企业传播的信息容易被其他互联网信息所淹没。2. 应用大众媒体进行强势促销的可能性比较小,在促销过程中主动权掌握在消费者的手中。3. 由于浏览和点击的方便性,原有客户的转移成本低,网站容易流失客户群体。

(二) 网络企业运用IMC 所具备的主要优势

1. 易获取客户行为资料。登陆的客户数目以及客户在每一个网页停留的时间、客户的浏览习惯都能够通过程序轻松地记录下来,同时还可以在数据仓库中记录下客户曾经购买的商品、购买的次数、客户的偏好和客户的资料,从而为有效分析客户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提供充足的数据资源。2. 传播渠道多样,如可在相关的网站、软件、报刊、电视和海报上刊登广告,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市场活动推广公司的品牌。3. 易采用邮件等形式实施一对一营销,还能利用虚拟社区和论坛的方式增加客户参与机会,发挥关系营销的作用,建立忠实的客户群体。4. 网络广告具有互动性强、传播范围广、成本低、效率高、受众数量易统计的优点,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营销传播工具。5. 上网群体的收入高,年纪轻,喜欢尝试和体验新事物,对于某种新近传播的概念往往能产生较浓的兴趣。6. 所经营的信息产品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整合营销传播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由于信息产品属于“经验产品”,而且复制成本和分销成本非常低,网络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免费产品的方式吸引消费者进行初次的体验,不仅成本低,而且收效快,这非常有利于整合营销传播战略的成功实施。整合营销传播不是为了传播而传播,就算是口号喊得再响,没有得到客户的购买和认可,那也是毫无价值可言的。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互联网上运用整合营销传播带存在着一些劣势,但是其所具有的优势远大于劣势,因此无须提心IMC 在网络上运用起来会失效或者其本身就是一种赔本赚吆喝的生意。

二、整合营销传播(IMC)整合模式

第7篇:直播营销策略分析范文

21世纪,汽车行业竞争的重心是汽车的营销,因此如何使用最先进的汽车营销模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是起着经营者密切关注的。汽车的营销不仅应当顺应市场发展的方向,还应当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的心理需求。因此,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不仅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量、市场占有份额等,还会对汽车的品牌文化的传播产生影响,文化营销思维走进人文的视野,尤其是品牌文化营销。本文即讨论了汽车品牌文化营销的定义、要素与主要策略,旨在有效的促进汽车的市场营销,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一、汽车的品牌文化营销

汽车的文化营销就是在汽车营销中加入品牌文化营销的概念,不仅提升产品以及相关服务的加之,更是将汽车文化作为营销策略的核心,通过文化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沟通,维持品牌忠诚度。而在汽车的文化营销中,汽车的品牌文化的传播是最为重要的。品牌文化的营销可以很好的满足传播汽车文化、构筑品牌形象、提升市场份额的多样化需求。我国目前的品牌文化营销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品牌定位存在缺陷。我国的汽车品牌定位普遍为中低档轿车与特殊车型,这种定位的局限直接导致企业动力的下滑。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的发展十分艰难,这时由于外国成熟品牌具有更大的合作共赢的空间。我国汽车企业品牌文化存在的上述问题促使我们必须在分析汽车品牌文化要素与定位基本方向策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促进品牌文化营销的策略,以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

二、汽车品牌文化营销的主要构成要素

在汽车品牌文化营销中,其构成要素是多层次的。第一层就是表露与消费者面前的、可以真切的感受得到的,即品牌的名称与标志。第二层就是品牌的深层文化内涵,如品牌的利益诉求、情感归属、文化沿袭以及个性化特征。总结下来,汽车品牌文化营销的主要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即名称、标志、广告、品牌的延伸与管理。

1.品牌名称

品牌名称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的文化、产品的特点,因此企业品牌文化营销中第一位的要素就是品牌的名称。好的品牌名称不仅能够直接显示出产品的特性,还能很好地转播企业文化,通过最大限度的包含品牌的文化内容还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公民,进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君威”在融入中国文化之后,象征威望与气魄,迅速占领了部分高档汽车市场,成为成功人士的坐骑。“宝马”则以尊贵、活力为代名词,成为渴望张扬个性、寻求成功的消费者的首选。可见,品牌名称对于品牌文化的传播、品牌的营销是至关重要的。

2.品牌标志

品牌标志具有依附于品牌文化的特点,随着品牌文化的不同产生差异。品牌标志一方面可以从直观上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提升其对品牌的情感依赖。另一方面,品牌标志还能传播品牌文化,影响汽车的营销策略的制定。例如“别克”的徽章则集中展示了品牌文化的特点,表现了其生动的气韵。此外,品牌标志对于品牌的成长与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人们接受信息80%来源于眼睛的特点决定的。

3.品牌广告

一直以来,品牌的广告都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主要手段,品牌广告不仅以其特殊的方式、巨大的视听震撼力影响着人们的认知与情感,还能传播汽车文化,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品牌广告也是品牌文化营销中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广告投放之前,必须考虑消费者与广告内容的文化因素,使广告准确的将其品牌信息传达给受众,宣传企业的品牌文化,促进品牌的文化营销。

4.品牌延伸

品牌的延伸指的是借助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来推出新品牌。品牌延伸一方面可以节省宣传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尽快消除消费者的抵触心理,使消费者更加快速的认同并接受新品牌。例如上海通用借助了“君威”轿车的市场影响力,在对其进行外观、功能上的改变之后,以“君越”命名新品牌进行推广销售,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5.品牌管理

在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仅仅树立品牌远远不能保证品牌的长久的生命力,因此进行品牌的管理也是传播汽车文化、促进汽车文化营销的关键要素。成功的品牌不仅包括品牌名称的确定,还包括从原料到售后服务整个业务流程。只有这个业务流程的决策与行动都符合品牌文化的设定,才能更好的实施汽车的品牌文化营销。劳斯莱斯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全程的品牌管理不仅传播了汽车品牌文化,还有效地促进了该品牌的营销。

三、汽车品牌文化定位的基本方向策略

汽车品牌文化定位的三种策略,即以产品特点、利益诉求以及整体形象为定位标准。这三种策略是按照品牌文化内涵的层次来区分的,如果能够很好的实施这三种策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既传播汽车文化,又能促进汽车的文化营销。

1.产品特点

产品的特点是品牌文化的基础,以这个方向对品牌文化进行定位,不仅可以在同类产品中突出目标产品,还能不断的强化目标品牌的文化影响力。例如,奔驰轿车以安全为品牌定位方向,创造性地设计了安全气囊与安全客舱,使奔驰品牌的安全至上的品牌文化在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2.利益诉求

利益诉求指的是以消费者的利益诉求为基本点对品牌文化进行定位。消费者对于一个品牌的认定不是仅依靠其产品特点,而是体现在这个品牌能够实现其利益诉求的满足上。只有以满足消费者的利益为基点进行品牌文化的传播,才能更容易打动消费者,建立其对品牌的心理依赖,实现品牌的文化营销策略。

3.整体形象

在上述以产品特点、利益诉求为基点进行品牌文化的定位的基础上,以品牌的整体形象为基础来对品牌进行整体定位,不仅能够与消费者建立稳固的心理沟通桥梁,还能保证品牌的忠实消费者的数量。企业在对品牌进行整体形象的文化定位时,应当参考目标消费者对其自身的定位,突出表现品牌的独特气质或者文化积淀,这样才能与消费者的自我认知产生共鸣,建立稳固的客户群。

四、传播汽车品牌文化、促进汽车市场营销的途径

本文详细分析了更好的传播汽车文化、促进汽车文化营销的几种途径,即对品牌进行战略定位,构筑企业的品牌文化,并且根据产品的文化特征与定价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辅之以不同的促销策略,这样汽车文化营销不仅可以更好的传播汽车文化,也能有效促进汽车的市场营销,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份额。

1.对品牌进行战略性重构

对企业品牌文化定位进行战略性的重构,不仅可以获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还能突出品牌特点,使品牌具备长期的、稳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企业必须对企业文化进行经营,这是因为汽车营销会传播汽车企业的文化。只有构建鲜明的、积极的企业文化,才能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品牌形象,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构建企业文化可以从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品牌的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等方面着手,构建独特的品牌文化。其次,在进行品牌文化营销策略时,不仅要掌握为品牌命名的技巧,为品牌树立鲜明的、易于识别的标志,还要以多品牌的策略引领汽车的营销模式。多品牌的营销策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市场占有率,还可以有效地抵御竞争对手。最后,还应当掌握品牌延伸的策略,这样就可以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成效,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2.制定区别化的营销策略

制定区别的营销策略就是指要根据不同的产品文化定于与定价,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只有这种区别化营销策略才能很好的突出产品的特性,在产品文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定价的因素,制定符合产品特点的营销策略。首先,根据不同的产品文化特征来制定营销策略,这是因为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是最为关注的就是他个人的需要。只有突出产品的服务性特征,才能更好地传播产品的文化,实现产品的市场营销的目标。其次,产品的不同定价也会影响其营销策略的制定。产品的定价可以直接反映产品的特征,传播汽车文化,是制定文化营销策略必须考虑的因素。不同的定价可以反映不同的消费理念与价值观,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定价文化产品文化的物质化反映。因此,根据产品的文化特征与定价来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才能最大化的传播汽车文化、提高汽车的市场营销效果。

第8篇:直播营销策略分析范文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也空前感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众多企业纷纷开始审视自身管理费用,希望通过各种“瘦身”计划削减成本,减少企业现金支出,以图渡过难关。在肯定这种应对行为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楚看到这种行为是企业在外界危机环境下的被动之举,而不是真正出于转变经营思维、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主动选择。科特勒咨询(KMG)认为,对企业营销效率的审视不只是在危机环境下才采取的应急之举,真正践行企业营销的精益化才是中国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必然之选。

在本刊该专栏的前两篇文章中,我们主要介绍了中国市场营销管理精细化发展的演进方向,并基于此提出了精益营销管理(lean-marketing management,简称LMM)的思想。下文我们将以中国家电零售行业某大型企业为例,对如何实施营销精益化进行具体说明,希望对众多中国企业转变自身管理思维起到借鉴作用。出于客户保密的考虑,本文所提到的家电零售企业用“苏美电器”代替。

2009年第一季度,苏美面临整个销售网络增长而单店收入显著下滑的局面,公司店面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1.98%。为了保持苏美的持续增长能力与盈利能力,苏美电器市场总部欲找出除市场大环境(全球后金融危机)外,苏美自身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发现、持续改善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假设,我们结合该行业的特点,应用精益营销管理体系(LMM)为其进行了营销战略效率的诊断。

一级影响因素链分析

由于本次案例的重点在于研究单店的营销效率,所以案例中不涉及市场扩张效率,也就是说苏美跑马圈地开店的效率。根据分析,零售行业销售额由一定时间内门店的客流量、购买客户比例与平均单次购买额共同决定,即零售企业销售收入=客流量×实际购买比例×单次平均购买金额。

而根据科特勒精益营销管理(LMM)的核心思想,客户的获取效率与忠诚度管理效率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利润持续来源,是决定零售行业销售额的主体要素。 结合家电零售企业的业务特点,我们列举出家电零售企业收入影响关键因素链(见图1)。该因素链遵循了顾客与家电零售企业形成业务关系的时间顺序,从业务关系形成初期的信息接触到首次业务关系达成后形成的主观评价,全面覆盖了家电零售企业实施营销战略过程中基于客户视角的营销价值点。这个分析框架的最大特点在于系统考虑了多个因素对最终销售额达成的共同作用,并清晰地区分出每一个因素所起的单独作用,使企业能条分缕析地辨别每一个营销价值点的作用状况,每个营销价值点上的营销效率表现,帮助企业在后期变革时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了如指掌。

如图1所示,整个影响因素链共包含10个明确影响因素,而每个影响因素又指向了其直接影响的三大销售额决定因子。

影响零售终端客流量的影响因素有:传播到达率、传播认知率、认知转化率与卖场环境的吸纳性,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一定地理区域内客户关顾终端卖场的行为;影响单次购买金额的因素包括:销售服务强弱、品类组合满足度、性价比高低,这些因素在顾客的当场购买决策中起着直接影响作用,决定是否能达成交易,这也体现了家电零售企业的交易达成能力;售后服务能力、重复购买度与客户推荐度体现了家电零售企业的客户忠诚管理能力与效率。它决定了苏美电器客户群体中首次关顾客户与忠诚顾客的组成结构,体现了苏美电器销售业绩持续增长的潜力。

1.传播到达率:传播到达率是卖场吸引客流、营造人气并最终达成交易的重要基础平台。传播到达率越高,则企业资源投放效率越高,卖场营业额增加也有了必要的基础。传播到达率本质上是检测企业媒介组合、媒介投放策略有效性的根本指标。

2.传播认知率:传播认知率是传播效果的直接体现,只有被客户认知的信息才能产生价值,并最终为卖场带来客流量。传播认知率本质上是检测企业信息传递效果的基础指标,这里进一步深挖,就会涉及企业的品牌价值诉求是否精准、客户需求研究是否到位等问题。

3.认知转化率:是指目标群体从接收相关信息、认知信息到实施消费行为的整体转化状况,弥补单纯强调到达而忽视传播效果转化的弊病。认知转化率是传播效果的直接体现,更是对苏美品牌的综合性检测,认知转化率是消费者对苏美品牌整体价值认知的具体表现。

4.卖场环境吸纳性:指剔除产品服务要素的影响,零售终端卖场的环境要素对客户吸纳的高低程度,客户在零售终端滞留的意愿性、滞留时间的长短都是卖场环境吸纳性的表现之一。卖场环境吸纳性是KFCR中影响客户购买达成的重要因素,当客户在零售终端停留的时间越长(行为滞留),愿意停留的倾向越大(情感滞留),终端能达成交易的机会就越多。卖场环境吸纳性的本质是零售终端环境体验的好坏。

5.销售服务的强弱:指卖场的销售服务能力的高低,包括销售员对客户需求的洞察(敏锐性)、销售员的销售沟通技巧、销售员对产品与竞品的熟悉程度、销售员的专业性、销售员的诚信度。销售服务的强弱是KFCR中影响客户购买达成的最关键的一环,属于把客流量转化为购买量的关键引爆点,销售能力越强,与客户沟通得越好,越有利于其他弱势要素的化解,直指销售绩效的达成销售。

6.品类组合的满足度:指卖场商品的品种、品牌与客户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如何,它包括品类的丰饶性、品类的个性化、品牌的覆盖面、品牌的组合优化度、对不同店区的商品品类配置、对不同店区的商品品牌配置。品类组合满足度是KFCR中影响客户购买、聚集客户流量的基础。品类组合与客户需求的契合性越高,零售店的销售能力就越强,品类组合属于零售店的“静销力”。

7.价格策略:指家电零售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价格调整为主要手段,利用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激发消费行为,以迅速提升销售额的策略组合。它包含零售企业的价格能力、价格手段与最终形成的价格吸引力。价格策略对销售额有直接的影响,它决定了顾客单次购买金额的大小。

8.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家电销售后,生产或销售企业为保证消费者正常使用产品而必须提供的一些有偿与无偿维修活动。家电产品的售后服务已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时重点考虑的因素,而生产与销售企业为增加销量,提升竞争力也主动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作为产品的附加价值。售后服务能直接影响顾客的购买行为,它对销售额的增长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9.省略)

第9篇:直播营销策略分析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市场营销;影响;措施

1. 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一个与旧媒体相对的概念,是对新时期出现或形成的新兴媒体类型的统称。因此,新媒体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媒体技术的革新而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旧媒体,又称传统媒体,现阶段的传统媒体主要是指基于传统科学技术而形成的媒体形式,重点包含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各种户外广告等。与传统媒体相对应,新媒体即是指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高新科技为基础,通过无线宽带、有线以及卫星通讯等传播方式,将文字、图片、音频及视频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传播的媒体形式。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也存在着形成、兴盛与衰落的过程,新媒体逐步融入社会结构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产品的更迭,新媒体也逐步会被最新的事物所取代,演变为这一时期的传统媒体。21世纪以前,电视是最先进和最热门的新媒体形式,但进入21世纪,电视则纳入了传统媒体的范围。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的形态也是动态变化的,社会发展需求与科技进步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着媒体功能与内容的创新发展。

2. 新媒体环境对市场营销的主要作用

2.1促进市场运营快速见效

毫无疑问,新媒体有助于帮助企业拓展更加广阔的施展平台,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市场信息可以十分便捷快速地传播给信息接受者,实现信息的共享。企业依靠这种方式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商机已经成为常规手段。知名度不高的企业通过“网红”人物、事件和产品获得曝光率,迅速提高知名度,迅速占据热搜位置,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关注点等就是最好的例证。当下,企业可以借助新媒体传播环境和新媒体传播手段和形式的不断更新,以及对移动互联网平台与人工智能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应用,促使市场运营快速见效。

2.2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新媒体营销发展

新媒体营销人才的缺失是当下企业开展新媒体营销面临的重大问题。所以,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此来促进新媒体营销的发展。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人才的引进机制,从不同行业引入经验丰富的人才,发挥他们人才优势,帮助企业弥补新型营销人才缺失的尴尬局面。同时,要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工作,提升员工掌握新媒体技术的水平。建立健全的人才发展与考核机制,充分将员工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新媒体技术纳入考核体系中。

2.3新媒体时代要更懂传播的规律和技巧

传统媒体时代,企业对渠道的掌控力较强,用户通常扮演倾听者的角色,信息呈现“单向”传播模式。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人人都自带传播渠道,信息呈现出复杂的“多向”传播模式。新媒体的出现,让内容、渠道和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弄懂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品牌做出有效营销的前提。内容越来越同质化,渠道越来越失控,用户越来越难以取悦,传统的营销策略和节奏渐渐失效。新媒体时代和传统媒体时代做营销的最大区别,就是必须更懂内容传播的规律和技巧,因为这是一个“人人自带渠道”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账号,每个人都能辐射一群人。

3. 新媒体环境下市场营销主要策略

3.1找准市场定位,提高营销效率

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企业品牌运营策略,必须对品牌市场进行有效地定位分析。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平台和受众群体也越来越广泛,企业在进行品牌运营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群体和推广平台进行全面覆盖,为了提高企业品牌营销效率,企业在对品牌进行推广前应当对面向的客户群体进行年龄、性别、爱好等方面的信息收集。针对不同需求的客户来选择不同的营销平台。此外,还必须对客户群体进行消费心理进行调研分析,从而确定企业品牌营销的重心。

3.2整合资源信息,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渠道

企业要想提升品牌传播的有效性,就必须对渠道信息进行科学整合,将所有可进行传播的渠道进行有效融合,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手段,促进企业品牌运用策略的有效开展。比如,可以将媒体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创意人员进行有效整合,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品牌营销的传播速率,还能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将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体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两者之间的互动,以此来促进传播信息不断适应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3.3充分挖掘大数据,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催生融媒体的新业态,助力传播形式由资源分散向资源集中、由互不相连向彼此叠加、由单一传播渠道向立体传播渠道的融媒体方向发展。目前,数据的可获得度已经空前提高。数据的海量、及时、动态、开放,有利于我们完善市场分析的效度和深度。同时,大数据也有价值密度低、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数据分析的模式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市场数据分析的质量。基于数据分析,在凌乱纷繁的数据背后找到更符合社会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这是大数据时代市场运营最大的变量。面对大数据正在以几何式增长的速度渗透到地球的每个角落的“融媒体”新时代,我们要珍惜大数据给媒体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会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特点、规律和趋势,充分做好市场运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 结束语

总之,为适应当前日趋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欲做好市场营销工作、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需要积极地运用新媒体技术与设备,革新传统传媒方式与市场营销方式,制定新的营销策略,创新市场营销理念,研发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珍惜大数据给媒体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会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特点、规律和趋势,充分做好市场运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俊帅,李娜.新媒体环境下市场营销的有效策略探析 [J].中国市场,2016,(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