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范文

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精选(九篇)

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第1篇: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含义

人力资源主要是一类包含于人体内部的生产能力,它表现于劳动者的个体身上,以劳动的具体质量以及数量所展示的资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人力资源起到了生产性的作用。人力资源是实际生产当中的基本要到,人力资源所蕴含的资源创造性和其他资源之间有着较大的区别,人力资源是被管理以及被开发的对象。同时,人力资源也是自我管理的主体,在具体的组织中人力资源具有较大的影响。就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它主要指的是在人力与物力互相配合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科学的指导与培训让物力与人力两者之间实现极佳的比例配合。而且,在这个基础上,对人的思想、行为以及心理进行协调与引导,让人的基本潜能得到极致的发挥,让其在具体的事物表现中展现得更加出色。

二、绩效考核的基本含义

绩效考核主要指的是企业或单位为了达到相应的生产经营目标所展开的一种制度标准,其主要的形式是对在职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加以监测,以此来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业绩。绩效考核基本包含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考核、工作潜力考核、工作能力考核以及业绩考核等,绩效考核让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管理目标,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促使企业可以较快地达到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在医院中,绩效考核指的是运用医院内的相关标准与制度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成绩进行合理、科学的测评,以此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薪酬奖励,从而实现医院内部人才的保留。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绩效考核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绩效考核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医院达到相应的发展目标。通过相应的绩效考核条例以及管理措施来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这能有效保证医院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平稳快速地发展。同时,绩效考核的目的还在于确保医院达到相应的管理目标。在医院管理中,绩效考核是一类非常有力的管理工具,在进行实际的操作时,首先要从工作人员的个人管理来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其次必须从组织单位的方向出发,为了对组织单位的发展方向进行维持,并能过绩效考核的基本方式来提升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并保证医护人员与医院单位的利益。

三、绩效考核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现状

1.忽视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在有些医院中,医护人员对于绩效考核并未形成正确的认识,他们只认为绩效考核是一个简单的考核过程,这将致使医院绩效考核的整体质量不达标,透明度以及民主化受到了相应的质疑。此外,医院的考核管理人员也缺乏较长远的眼光,他们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较为简单的程序。因此,他们未从长远的角度来对医护人员进行确切的评价,往往只流于形式关注医护人员一段时间的表现。由于管理人员以及医护人员忽视绩效考核的重要性,所以使得绩效考核并未发挥其具体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意义。

2.不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当前,我国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法规法律并不健全,这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会出现一些漏洞,有些观念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会出现脱节现象,这种情况使得在我国医院管理中,人力资源无法发挥其根本作用。在我国一些医院的管理当中,绩效考核的基本标准还比较模糊,考核的主要内容也比较片面,而考核的方式非常单一,其基本程序不具备相应的合理科学性。不完善的制度无法将工作人员的真实水映出来,一部分医院医护人员的具体绩效不能得到公正的审核,这也导致了医护人员的薪酬将不会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积极性,最终造成人才流失。

四、绩效考核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施措施

1.增强医护人员对于绩效考核的基本认识

医院医护人员由于缺乏对于绩效考核的基本认识,使得他们对绩效考核不重视,为此,绩效考核在医院中不能得到顺利的实施,从而失去了相应的实施价值。为了将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的认识提升上来,医院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绩效考核的基本作用,增强绩效考核的落实情况,并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待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工作表现。同时,还要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绩效考核的认识,让他们懂得绩效考核在医院管理当中的基本意义与作用,最终达到考核的主要目的。医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还要正确地认识绩效考核对于医院以及个人的重要性,将绩效考核具体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以此来提高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2.医院创建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医院的绩效考核是激励医护人员的主要方式,它能对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可是,不完善的医院绩效考核制度会导致医护人员缺乏配合的积极性,并让医院的绩效考核无法获得相应的应用价值。创建完善的考核制度,首先要将绩效指标进行细致化以及具体化的处理,将定性与宣的双重指标结合起来。同时,绩效目标必须要达到合理的基本目标,这能让相关管理人员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对医护人员进行评价,让加薪升职能够有据可循。此外,创建合理科学化的考核内容,避免简单、单一的考核形式。合理科学的考核内容能够将医护人员的业绩贡献以及工作水平展现出来,并促进医护人员提高以及改善自身的工作水平。

3.对医院绩效考核的基本管理体系加以完善

在医院的绩效考核中,合理科学的考核制度是展开绩效考核的主要保障。合理科学的绩效管理能够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以及公平,保证考核制度实施到位,以此来实现医院的良性竞争。在对医院绩效考核的基本管理体系加以完善的过程中,首先要引进相应的专业管理人才,通过专业化的管理能够创建具体的制度,对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同时,还要增强管理的监督机制,在医院中通过相关执行部门以及医院领导的共同监督,可以有效确保考核过程的公平性,并激发医护人员对于绩效考核的积极性。完善的考核管理体系能让最终的考核结果得到有效反馈,这对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4.对医院绩效考核的标准进行细化分类

一套完整且适合于医院办理特色的考核评估体系能有效推动医院完成考核评估管理,所以,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选择相应的量化指标,考核的基本标准根据行政管理以信临床医技的不同进行细分,将责任要素、技术要素以及管理要素共同纳入至考核要素中来。首先是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需要与医院行政管理的相关职业化要求相结合,即职业序列化、管理意识现代化、管理人员专业化等内容,施展对医院管理人员的业绩评估、职业道德考评。其次而对于医院临床医技各科室的医护人员,需要统计门诊数、收治的患者数、床位利用率、药品比例、医疗纠纷、带教状况等相关考核要素。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在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也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人力资源也逐渐引起了企业的广泛关注。医院当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高效的绩效考核则是实现医院组织顺利开展的保障。可是,就目前情况下看,大多数医院对于绩效考核仅权流于形式,这不能将预期的效果实现到位。所以,本文根据医院中的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参考文献:

[1]李秋霞.试论绩效考核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OL].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0).

[2]彭嘉.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SWOT分析和发展策略[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11:1344-1346.

第2篇: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绩效考核;原则;问题;措施

一、医院绩效考核的原则

(1)科学性。绩效考核的科学性是指从考核标准的确定到考核结果的运用过程设计要符合客观规律,正确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准确地评价各级各类人员的行为表现。(2)适用性。绩效考核无论是考核标准还是运用过程都要体现简便、易操作的原则,不能流于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医护人员明确标准,确定努力方向,又有利于管理人员实施考核,提高考核效果。(3)绩效性。绩效是职工完成的工作数量、质量与获得的效率等综合反映,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产品质量,控制成本,增加效益。因此,在实施考核过程中,应当始终以绩效为导向,引导职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上,以保证医院目标的实现。(4)差异性。医院是一个职级结构比较复杂的单位,医、护、药、技、管理、后勤等都有不同职称和职务类别,技术含量和劳动强度都有较大差异。在绩效考核中,要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类别的人员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以达到客观地评价各类人才的效果。

二、医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绩效考核指标方向模糊。医院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效益。但医院在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上,大多直接与经济收入挂钩,结果造成科室及医护人员盲目追求经济收入,忽视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出现“过度医疗”,加重病人费用负担等问题,与医院管理目标背道而驰。(2)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合理。首先,一些医院在绩效管理中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对涉及成本、收支结余等财务指标比较重视,对患者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员工培训率等医院长期发展的非财务指标等在考核中的权重较低。其次,绩效考核指标缺乏均衡性。各科室之间在专业、技术含量、劳动强度、风险责任等都存在较大差异,而医院在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上,对这种差异性没有很好地把握,出现责任大的部门考核结果差的现象,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3)绩效考核缺乏沟通与反馈。目前医院大多采取的是院科两级考核,有些指标无法量化到个人,医护人员对绩效考核目标的概念模糊。另外,有些医院在完成绩效考核过程后,没有及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对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指出,不利于员工对工作的改进和完善,达不到绩效考核的目的。(4)绩效考核指标采集困难。目前,大多数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信息系统,对各科室医护人员的工作数量、医疗器械的消耗等,都无法达到统计和分析的理想化,制约了管理上的需求。

三、完善医院绩效考核的有关措施

(1)科学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绩效考核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医院在设置绩效考核指标时,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考核标准要能够体现不同岗位特点和本人(或科室)实绩。要针对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等不同类别和层次的人员,建立各个岗位的职位说明书,确定不同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第二,绩效考核指标的含义要准确、具体,不能含糊不清,尽可能量化,以便于操作,不能使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第三,指标的确定要通过充分调研,并不断反馈修正,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更符合医院和员工共同发展的需要。(2)及时进行绩效沟通和绩效反馈。良好的沟通对于圆满完成绩效考核,改进和提高绩效,达到医院管理目标,具有重要作用。要做好绩效考核的沟通与反馈,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做好宣传培训工作,让科室及员工明白绩效考核的目标、意义、内容,实施、结果及应用等。第二,考核指标要经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进行共同商量与沟通,为考核过程减少矛盾与阻力。第三,设置专门部门,专项负责接待员工绩效考核的反馈,以加强医院与员工之间的沟通。第四,通过对员工的沟通与反馈,有针对性的改善员工的组织行为,帮助员工找到问题所在和改进的办法,制定出可行的改进计划,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更好地实现医院的管理目标。(3)加强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医院绩效考核有赖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推进。在制定考核指标,确定考核标准时,原始数据需要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获取,要考虑信息系统的支持程度。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为绩效考评管理人员实施医院绩效考评工作提供有效工具,实现绩效评价数据网络化采集,使评价结果透明化,提高绩效评估的全面性、准确性、时效性、公正性。

参考文献

[1]刘卫红,郝兰坡.浅谈医院绩效考核的作用[J].企业管理.2011(12)

第3篇: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范文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制度;医院

2011年5月14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要求建立以岗位责任、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2012年12月25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进一步要求完善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和基于考核结果的收入分配制度。2013年,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制定下发《关于市级医院深化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我院全面启动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项目的实施,并逐步优化[1]。

1内部绩效考核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1.1解决与收支结余脱钩的分配模式

以往医院实行的收入减支出按一定比率提成的奖金分配模式,导致医疗行为趋利现象,与公立医院公益性相悖。与收入挂钩,即与医疗收费项目挂钩,绩效薪酬的分配受医改对医疗收费项目调价的影响较大,且物价收费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卫生材料的价值,劳务性的价值在收费项目上不能完全体现。因此,改革核心是实行“两切断、一转变”。“两切断”主要解决切断科室经济收入指标与医务人员考核之间直接挂钩关系、切断科室经济收入与医务人员收入分配直接挂钩关系;“一转变”是指转变科室收减支结余分配模式[2],构建新的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办法和与之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1.2设计和优化内部绩效考核体系,体现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运用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工具,从财务、客户(患者)、内部流程及学习成长4个方面构建医院目标管理系统。以目标为导向,运用关键绩效指标(KPI)法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考核指标及考核周期,建立覆盖全院职工的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各项指标以权重系数体现医院管理重点,每年度微调,见表1。

1.3将考核与分配相结合

实施院科两级管理,以科室为考核分配基本单元,考核结果以综合计分形式体现,100分为满分。考核结果直接与分配挂钩,以考核比例与预算控制相结合测算而定。

2医院不同类别人员绩效薪酬机制设计

2.1考虑不同类别人员绩效需求特点

我院高度重视内部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院内成立绩效考核管理委员会,并作为绩效考核的核心管理机构,下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全面指导医院绩效考核和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并对医院不同类别人员绩效需求进行分析。

2.2把握几个原则

医院内部绩效管理综合考核体系以绩效为基础、以考核为依据,坚持体现公益性和保持高效率并重;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注重公平;实行岗位聘任制、岗位薪酬管理制,按岗定酬、薪随岗走、岗变薪变。注重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难易度、服务质量、医疗安全、成本控制、科研产出及教学、医德医风8个方面,实施全方位考核。考核结果除了作为衡量绩效工资的依据外,还将作为职务晋升、聘用、表彰奖励、科室学科人才建设投入等重要依据。

3医院绩效薪酬分配的基本思路

引入“岗位工作量”概念,实行分类、分级、分等考核。将同一岗位分成不同职级、等级,结合岗位技术风险确定相应的岗位薪酬,实行医护分开考核与分配。根据分类、分级、分等的考核原则引入关键绩效指标法理论,分别制定临床、医技的绩效考核指标。从多维度对临床医疗工作进行考核,在分配中运用“岗位工作量”和“护理时数”概念,运用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BRVS)法使考核与分配相挂钩,在分配中体现考核,在考核中体现分配,充分体现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

3.1医生绩效薪酬分配要点

3.1.1分配基础

在确定薪酬结构与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工资预算总量,制定各级医生岗位分配基础值,每年作相应调整。不同科室同一职级、同一等级分配基础值相同;医生按聘用职称分级,用不同职级、不同等级确定各自的分配基础值;同一级别按医、教、研年度考核结果分A、B、C、D四等;对特殊岗位增加岗位技术风险系数,主要指创伤性操作科室和具有较强职业风险的科室,一般一年定一个比率,比率根据预算和实际工作量进行测算而得。

3.1.2考核内容

(1)医疗质量考核:主要是病史质量、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等,根据考核结果按一定比例扣减。

(2)服务质量考核:主要是服务投诉、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的测评。

(3)科研工作考核:根据科研考核周期确定课题、论文、获奖及专利等不同的科研考核指标,对于达标者予以相应的奖励。

(4)其他考核:医疗费用、质控考核、医保预付制结余考核等及其他专项考核。

3.2护士绩效薪酬分配要点

3.2.1运用RBRVS法

RBRVS法是哈佛大学一个课题组经过10年的努力,研究出的一种新的服务酬金支付系统,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比较服务中投入的各类资源要素成本的高低来计算每次服务的相对值,即确定全部服务项目的非货币单位表示的相对价值比率(RVS),并结合服务量和服务费用总预算,算出RVS的货币转换系数,该系数与每项服务RVS的乘积推算出该项服务的酬金价格。

3.2.2引入“护理时数”概念

根据不同护理单元在不同病种下的治疗难易程度、操作难易程度和技术要求以及治疗风险性等,制定不同科室的“护理时数”基准。3.2.3护理人员二次分配按照不同的内部分配要素,进行护理单元内部二次分配,鼓励护理人员能级考核和分配制度的推进。坚持向临床一线倾斜、向夜班护士倾斜、向风险责任和任务繁重的科室倾斜。

3.3医技人员分配要点

引用CCHI方法(中国医疗服务操作项目分类与编码)测算不同医技科室、不同检查项目的工作量点数,即检查项目×(难度系数+风险系数),按不同核算单位进行累计,形成医技业务工作量。充分考虑同级同类医院相同科室的工作量水平,以前3年科室工作量为基数考核,根据不同的考核结果,予以上下浮动。各检查项目分值由科室与院部讨论核定,一般每一项目设为一个常数,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保持不变。

3.4行政管理人员

根据行政管理不同属性设置管理和业务类岗位。按管理部门承担的职责不同,向责任大、工作量大的部门倾斜,根据部门内各级人员的管理职责分A、B、C级,确定分配差距,体现管理要素和责任要素。综合医院总体的分配情况,对每一职级设定固定分配值与考核分配值相结合,每年根据医院绩效运行情况调整。

3.5后勤人员

各级后勤人员中可进行工作量考核分配的部门按照工作量核算分配;不能按工作量考核分配的按岗位职责确定固定分配值和考核分配值,每年根据医院绩效运行情况调整。

3.6实验室人员

根据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和实验室岗位特点,结合实验室(专职人员)科研产出和教学质量的考核结果,实施等级评定,与分配挂钩。每年根据医院绩效考核要求作适当调整。

4医院绩效管理项目成本控制

4.1成本计划与预算挂钩

绩效分配严格遵循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关于市级医院医疗收支预算和工资总额预算的要求,实施“双控双降”预算指标。“双控”是指以控制次均费用增幅为重点,控制医疗收入增长率;以控制人员经费和管理费用为重点,控制医疗成本增长率。“双降”是指降低药品收入和卫生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在绩效考核体系设计过程中,重点关注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指标,如预算完成率、节能降耗指标。

4.2成本差异分析

4.2.1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

绩效管理项目实施对各部门人员绩效分配产生不同影响。

4.2.2差异原因分析

在工资总额核定范围内,临床分配量增加4.51个百分点,医技下降2.99个百分点,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医技科室依靠大型设备及高收费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不合理状况。科研部门通过科研产出提升绩效。人力资源配置向临床一线倾斜,行政大部制管理、后勤社会化,人员精简使得分配量下降。绩效管理工作目标效果显著,分配结构趋向合理。

4.2.3调整策略加强成本管理

为有效适应外部环境的持续变化,有利于医院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有效利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增强综合绩效管理,国内大多数医院开展成本管理。对此,可借鉴剑桥大学医院联合体在成本管理实践中采取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的组合策略,积极构建成本管理问题化,吸引全体员工、病人、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在谋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控制成本,同时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特别是目标成本管理、项目管理、标杆式管理等,多种管理工具共同发挥作用,建立起持续性的成本管理机制,为医院转变运行机制、谋求战略发展赢得优势[3]。

5优化绩效管理项目,实施质量控制

5.1通过完善考核体系,树立绩效标杆与导向

为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通过凝炼考核指标、调整分配要素比例,关注指标合理性、敏感度和可操作性,提升指标权重的激励导向作用。临床月度考核指标由原来的13项修正为7项,突出对患者满意、成本控制和医疗质量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指标由床日数调整为出院患者数量,体现临床工作负荷程度。临床医技科室增加学科等级系数,体现医院对学科发展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为科教兴院提供有力支撑。

5.2搭建绩效管理网络,贯彻落实医院绩效目标

医院各科室设立绩效专管员,负责科室绩效考核分配事项。建立院科两级间开放的沟通平台,使各项绩效政策的实施与下达有一个畅通的渠道,形成民主反馈的机制。

5.3实施绩效反馈,促进绩效管理的正向引导作用

通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沟通,让被考核者清楚考核结果,分析其绩效提高或降低的原因,帮助其改进,转达医院期望,从而正向引导和规范其医疗行为[4]。

6实施效果

6.1业务量提升,

医疗效率与质量稳步提高业务量方面,至2014年底,医院年门急诊量84.6万人次,同比增长8.51%;出院患者数量6.25万人次,同比增长9.6%;手术含操作量3.32万人次,同比增长2.41%;胸外科手术数6855例,同比增长28.83%。医疗效率方面,平均住院日6.35天,较上年度下降0.43天。病床使用率106.69%,同比增加1.06个百分点。医疗质量方面,2014年疑难危重收治病例上升16.66%。三、四级手术率达到79.14%,同比增加7.72个百分点。

6.2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

我院公共卫生医护人员成为绩效改革的较大收益者。实施绩效分配新方案后,结核科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人均效益分别提高48.1%、20.8%。医护人员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2014年结核科出院工作量同比增长18.4%。医疗队伍趋向稳定,结核科护理人员离职率由9.6%降至3.5%。

7思考

7.1各不同群体间如何达到利益平衡

工资总额核定范围内,各类人员绩效奖金分配量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各科室之间、各类人员之间分配水平的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理顺。

7.2完善科室两级分配,促进绩效目标有效传导

院科两级考核两级分配制度下,绩效目标最终依靠科室两级分配落实,从实际分配中看出,科室两级分配中按职称、年资作为要素分配的情况仍较普遍,导致职工对于医院绩效改革目标不明确和不关心医院绩效考核问题。因此,完善科室两级考核分配运行机制,提高职工参与度与满意度,对实现医院绩效管理目标意义重大。

7.3加强风险控制

基于岗位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绩效考核与分配新模式,成本控制考核效用较原“收支结余提成”模式减弱,加之药品加成取消预期,如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公立医院补偿主要途径由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政府财政补偿收入3个渠道向医疗收入和政府财政补偿2个渠道转化[5]。这对公立医院自身经济运行造成很大影响,医院从原来的增加投入逐步转向缩小规模,从控制医疗成本和提高医院运行效率的方式来解决预算资金有限的问题,对医院内部绩效分配预算形成压力,医院财务风险增大。另外,医院在成本控制考核中,要向内涵经济发展方向努力[6]。

7.4加强非经济薪酬激励

非经济性薪酬是指工作环境与氛围、个人能力提高与发展以及职业安全、职业福利等。目前医院所指的绩效薪酬基本上就是指经济性薪酬,而对非经济性薪酬缺少关注。医院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面临政府投入资金有限、自身经营效益有限、绩效奖金预算受制约的情况,如何更好地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从“人本管理”理念出发,非经济性薪酬的作用是经济性薪酬所不可替代的[7]。医院管理者应关注绩效管理内涵深入以及外延拓展,采取多方面的激励配套措施,比如进修培训、专题讲座、有效的职务提升等机制和手段,保护职工的工作热情,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和工作绩效,最终实现全方位的绩效管理,达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建平,郭永瑾,高解春,等.上海市级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2015,19(9):1-3.

[2]许岩,罗莉,曹建文,等.上海市级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发展思考[J].中国医院,2015,19(9):11-13.

[3]程明.NHS筹资模式下医院成本管理策略及借鉴[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8):78-80.

[4]赵明,罗莉,邓然,等.上海市级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参与者评价[J].中国医院,2015,19(9):8-10.

[5]赵薇,杨练,李见,等.取消药品加成对县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营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8):11-12.

[6]谢世堂,尹金淑,张梦平,等.北京市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分配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4):12-15.

第4篇: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范文

本文主要阐述了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含义、内容与作用,绩效考核在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列举了几种基本的绩效考核方法进行阐述并分析,如清单法、关键事件法等,并对护理工作绩效考核应用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解决方法,结尾对绩效考核在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应用现状

随着医疗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以及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医疗和护理质量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趋势。

护理工作作为医院医疗工作的先行军,也逐渐受到了国家医疗事业建设者们的关注,就目前来说,如何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是保证我国医疗事业健康发展、医疗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关键所在。目前绩效考核在护理工作的应用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在国内外还缺乏相关的成熟经验,虽然目前关于护理工作的绩效考核研究正在全国许多医院开展实践,但基本上属于“先做了再说”的阶段,在具体实施中完全凭借有关医护人员主观经验,与此同时,由于护理工作涉及范围广、突发事件频发等等特殊性,也给我国在护理工作中实施绩效考核,以推动护理工作乃至整个医疗事业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也成为许多护理专家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将有关绩效考核在护理中的应用及发展综述如下。

1 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含义和作用

绩效考核在护理工作的应用具体是指,通过设立包含护理中的各项具体工作的完成标准,包括工作态度、工作内容、突发事件等诸多方面,以及各项标准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制定科学的考核方案,在绩效考核中,针对护理人员每一项考核项目的完成情况,结合每一项考核项目的具体比重,计算出护理人员在一定时期内护理工作完成的程度和水平。

绩效考核的作用建立在考核内容的合理性和考核结果的有效性上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作用,一是考核结果能够全方面反映当前护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以及单独每一位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能够使医护人员所在医院积极了解护理工作,并为以后护理工作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了实践数据;二是能够让每一位护理人员了解自身的护理业务水平,以及与医院整体护理水平之间的差距,到底是落后了还是进步了;三是在医院和护理人员双方都了解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和个人水平的基础上,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将实际的绩效考核工作上升为理论数据,反过来又促进护理工作中绩效考核方式方法的改进与提升。

2 绩效考核的内容

考评内容每个医院各不相同。大部分根据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来制订。考核主要从政治和职业素养,主观能动性,综合护理能力等方面进行[1],比如业务水平,专业知识水平,沟通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协调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

3 绩效考核的方法

虽然目前在护理工作中的绩效考核还缺乏一套科学完善、适应我国各个医疗单位实践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在全国各地展开的各项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我们还是积累了一些绩效考核的基本方法。选择的考核方法应体现组织目标和评考核目的;考核能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起到积极正面引导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用的考核方法能较客观真实地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方法简单有效,易于操作;评价方法节约成本等。下面分别介绍目前运用的几种绩效考核方法。

3.1 清单法 清单法是指将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划分为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单项,将被考核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各项情况与之对比,考察其匹配度,再参考每一具体单项在绩效考核中所占比例,最后得出考核成绩。根据得出考核成绩的方法的不同,分为简易法和加权法,简易法是对于每一单项在绩效考核中所占的比例不进行量化,直接根据与具体单项标准的匹配度得出结果;加权法是对于每一单项在绩效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进行量化,然后根据权重,得出考核结果。

清单法特点是简单、省时、省力、便于操作,但考核准确度不高。

3.2 评语法 这种评核方法是评价者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护理人员业绩进行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描述护士在工作中的突出行为,而非日常业绩。

但是这种文字叙述缺乏准确的表达,容易参杂个人评价,也缺乏有力的考核标准,难以做出客观的结果。

3.3 关键事件法 关键事件法侧重于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特殊事件和突出表现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比如说,突发事件中护理人员表现的好与不好,日常工作中违反了医院规定甚至是相关法律,造成重大影响等。

这种评价方法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绝不能认为将绩效考核完全等同与关键事件法就是最为科学的,它忽略了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的具体情况和表现,缺乏全面性。

3.4 360度绩效反馈法 360度绩效反馈法中的“360度”主要是指护理人员综合考核的来源上,通过多渠道的信息搜集方法,从多角度从侧面来了解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并将从各个信息源搜集到的信息汇总,然后进行综合考评。在信息汇总的过程中,也渗入了清单法和评语法的要素。

3.5 目标管理法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绩效管理方法,定义为组织的最高层领导根据组织面临的社会形势和需求,制定出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很好体现了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一般步骤包括:建立一定时期的总目标,然后根据人员组成分配目标,并在适当达到资源配置下通过奋斗,组织的总目标得以实现。

4 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1 绩效考核目标不明 绩效考核目的是提高护士的素质,并在实现护士个人目标的同时提高单位整体绩效,护理绩效考核目的是立足于医疗长远发展而设立,但目前护理绩效考核基本以奖金分配为目的,护士个人目标与绩效考核目标不能有效结合。

4.2 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目前在护理工作中的绩效考核还缺乏一套科学完善、适应我国各个医疗单位实践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地开展的各种绩效考核试点缺乏理论依据,考核对象单和指标单一,不注重护理人员的培训,教导和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人员的能力提高[2]。

4.3 考核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绩效考核的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核者的综合素质[3]。但我国目前的医疗系统人员仍然存在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

4.4 解决办法 针对绩效考核中存在的种种不足,首先要有明确的战略导向[4],并树立正确的认识,明确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其次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和奖惩办法,以便于对护理人员作出公平客观的评价,并一定程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提高考核者的整体素质,提升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增强组织的凝聚力[5]。

5 结 语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念,越来越引起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视。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运用有效的考评工具和方法,做到公正、客观、有效的考核,才能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从而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泽平.现代医院文化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 孙玲芬,张洁.绩效考评在护士发展中的作用.护理研究,2004(19).

[3] 李继平,成翼娟.绩效考评在新护士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1):49-50.

第5篇: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范文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 医院 绩效 薪酬 考评体系

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综合绩效考评体系设计的原因

(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综合绩效考评体系设计的几个相关概念

在设计本体系之前,先介绍几个概念,以便于理解。

医院成本:是指医院在预防、医疗、康复等医务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医院成本核算是依据医院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对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项耗费进行分类、记录、归集、分配和分析报告,提供相关成本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与绩效考评紧密相关的成本概念,在具体期间内需要考虑的是微观成本,即各种耗费。但从长期来看,与医院整体绩效紧密相关的是医院战略成本,而不应局限于微观成本。

平衡计分卡:源自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与诺朗顿研究院的执行长诺顿设计的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它围绕一个组织的战略目标,利用平衡计分卡从财务、顾客、内部过程、学习与创新这四个方面对组织或个人进行全面测评。平衡计分卡一般从以上四个维度出发,但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需要,扩展相应维度,已达到考评全面、重点突出的目的。

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组织绩效实现应在个人绩效实现的基础上,但是个人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保证组织是有绩效的。如果组织的绩效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被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以及每一个人的时候,只要每一个人达成了组织的要求,组织的绩效就实现了。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综合绩效考评体系设计的原因

近几年开展的新医改工作对医院的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要求“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2011]8号)提出“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和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挂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全面落实绩效工资,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重点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2011]10号)要求“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成本控制、群众满意度等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和医师工资待遇水平”。

另外“九不准”对医院绩效管理的要求:第一,不准将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结合深化医改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严禁向科室或个人下达创收指标,严禁将医疗卫生人员奖金、工资等收入与药品、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第二,不准开单提成。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通过综合目标考核,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严禁医疗卫生机构在药品处方、医学检查等医疗服务中实行开单提成的做法,严禁医疗卫生人员通过介绍患者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购买医药产品等收取提成。

三甲医院评审标准中的“6.6.8内部收入分配情况。以综合绩效考核为依据,突出服务质量、数量,个人分配不得与业务收入直接挂钩”。“6.6.8.1医院有绩效工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个人收入不与业务收入直接挂钩”,C级标准“1、有绩效工资管理制度;2、明确规定个人收入不与业务收入直接挂钩”,B级标准是在符合C级标准的基础上“并1、综合绩效考核突出医德医风、技术能力、服务质量和数量等;2、有持续改进内部收入分配制度,体现公正公平的事例”,A级标准是在符合B级标准的基础上“并绩效考核与分配方案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标准着重强调“综合绩效”。

通过以上文件和相关考核标准可以看出,医院由单纯以算奖金为主的绩效向综合绩效考评发展,逐步体现医院绩效考评的科学性、公平性。

二、医院绩效考评现状及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综合绩效考评体系设计的意义

(一)医院绩效考评现状

当前医院较为常见的绩效考评模式主要是以收支结余为主的绩效考评模式。该模式以科室为单元,收支结余为主核算科室奖金,科内二次分配,以奖金分配代替绩效管理。此种以奖金分配代替绩效的管理方法,使医院决策与执行脱节,难以达到管理目标,个人皆大欢喜,对医院发展来说极为不利。用收支结余进行考核,使科室偏重经济效益,病人费用增长过快,不利于医院发展。该种方法也易造成奖金分配不平衡,造成科室之间、内科与外科、医生与护士、临床与医技、临床与管理之间的矛盾,奖金公平性差,科室和员工积极性难以发挥。各科室、各岗位考核差异不突出,无法体现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和知识贡献,不利于学科发展和新项目开展。工作量、工作质量占比小,无法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导致员工相互推诿、人浮于事。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综合绩效考评体系设计的意义及目的

制定一套合理的、符合政策和自身特点的、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绩效管理方案,调动员工积极性,才能促进医院发展。

为什么要设计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综合绩效考评体系,主要是因为平衡计分卡是近年来能够体现政府及医院综合绩效功能的要求有效工具,具有多维度兼顾平衡的作用,即它能兼顾财务维度及非财务维度,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兼顾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平衡计分卡的多维度兼顾与平衡设置,将客户(患者)、流程、学习成长和财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有效平衡,从而尽可能地将医院内部利益与外部利益、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兼顾,医院公益性目标、医院生存发展、患者满意度和员工进步要求的目标得到协调和发展,从而达到医院战略目标落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保持医院良性发展,以及最大化提升医院绩效产出、控制成本,提升影响力,并符合医改方向,落实国家政策,使医院绩效考评过程科学化,提高效率。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综合绩效考评体系设计

(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综合绩效考评体系设计

鉴于过去单纯以收支结余计算绩效的方法的弊端,以及国家政府对医疗领域的指导性文件来看,建立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工作量考核为基础、以质量控制为重点、以平衡计分卡为手段、量化考核到组人的绩效考核分配激励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可行的。

医院综合绩效指标见表1。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个人综合绩效薪酬方案设计

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主要将该绩效体系应用于医院相应类别的员工群体,见表2。

表2 医院平衡计分卡应用群体类别

(1)临床医生个人绩效薪酬设计

医生个人奖励工资=(工作量奖+经济效益奖)×BSC得分/100

医生奖励工资由工作量奖、经济效益奖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在奖励工资中构成比例为A:B。在工作量奖和经济效益奖的基础上,通过平衡计分卡考核方法,建立医生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指标直接考核到个人,通过财务、患者、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四个维度的考核结果计算医生奖励工资。

(2)临床科主任个人绩效薪酬设计

科主任个人奖励工资=工作量奖+经济效益奖+科主任管理奖

科主任管理奖=科室医生人均奖励工资×系数×BSC得分/100

科主任个人奖励工资由三部分组成:工作量奖、经济效益奖、科室管理奖。科主任管理奖通过平衡计分卡综合指标考核结果进行核算。

(3)护士个人绩效薪酬设计

护士个人奖励工资=(工作量奖+经济效益奖)×BSC得分/100

护士奖励工资以护理组为核算单元,由医院按组进行绩效考核。通过平衡计分卡考核方法,建立护士个人综合考核指标体系,通过BSC考核结果计算护士个人奖励工资。护士奖励工资由工作量奖和经济效益奖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在奖励工资中的比例为C:D.

(4)护士长个人绩效薪酬设计

护士长根据医院相关规定及科室护理岗位设置、工作班次、工作量、劳动强度、风险程度等因素进行二次分配、核算到人。

(5)医技个人绩效薪酬设计

医技个人奖励工资=医技科室工作量奖/科室工作量总分值×个人工作量分值×BSC得分/100

(6)行政管理后勤个人绩效薪酬设计

行政管理后勤个人奖金=综合奖×岗位系数×职称系数×BSC得分/100

综合奖=(临床科室奖金+医技科室奖金)/(临床科室人数+医技科室人数)×下浮系数

下浮系数一般下浮15%,BSC得分针对不同岗位制定。

参考文献:

[1] 程薇,龙翔凌,范德惠.建立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0(9):22-23.

第6篇: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范文

(一)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当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促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导向,建立并逐步完善从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到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过渡的综合绩效考核,制定绩效分配要素,确定适宜合理的收入差距,明确考核标准,激活内部分配,形成留住和吸引人才、提高服务和技术水平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社会公益作用。

(二)公立医院推行薪酬绩效工资改革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实现按劳分配。可以充分体现“按劳分配,以岗定酬、以质定酬”的分配原则,向业绩优秀者或重点学科倾斜,对于打破“平均主义”、“人情主义”,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有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制度是公立医院实现管理目标最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将医院的绩效与可量化的业绩挂钩,将激励机制融于公益目标和医院及员工业绩的联系之中,对改进和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营造争先创优的环境具有现实意义。三是有利于稳定人才队伍,有助于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和团队建设,增强凝聚力。四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加强考核,根据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的复杂和承担风险的程度、工作量的大小等情况,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和责任要素一并纳入考核要素,有利于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五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绩效工资制度的核心思想是要不断提升和改进医院、科室和员工三个层面的绩效。稳定持续的绩效工资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保持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六是通过绩效管理来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强化员工的行为习惯,使医院的文化成为全体员工认同和共有的价值观念,成为医院发展和成功的动力源泉,有利于挖潜增效,实现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立与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改革相配套的绩效考核制度

(一)建立健全部门绩效分配指标体系。针对公立医院临床医技科室的不同性质,按照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医技科室、门诊科室、急诊科室、麻醉科、职能科室7大系统,分别设计、制定要素评估指标体系。绩效指标体系分别由工作质量指标、服务效率指标、经济效率指标及重点监测指标四部分构成,各个指标比重及分值表1。

1.工作质量指标(占分配权重的40%)。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病例质量、护理质量、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护理合格率、院内感染控制、医德医风与患者满意度、医疗安全、科研教学、医保政策执行度。

2.服务效率指标(占分配权重的30%)。完成床日、出院病人数、门诊量、手术工作量、危重病人救治数、微创手术例数等工作量指标。

3.经济效率指标(占分配权重的30%)。全成本核算成本控制、药品比例、门诊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费用等。

(二)建立健全岗位绩效工资分配机制。

1.科学界定各系统绩效系数的构成。

(1)临床科室绩效系数按病人选择医生模式,分为三级医师制。三级医师、二级医师、一级医师的分配系数按2.0∶1.4∶1.0执行,护理人员分为三级制,按1.4∶1.2∶0.9;提取全科绩效的30%作为科主任管理费用基金用于科室考核发放。

(2)医技科室绩效系数。科室或专业组服务模式,Ⅲ级、Ⅱ级、Ⅰ级医生分配系数按2.0∶1.4∶1.0执行。

(3)门诊系统绩效系数按照门诊病人选医生服务模式,按工作量,以病人满意度、病历质量、门诊费用、劳动纪律、病人投诉情况考核计罚。

(4)行政职能科室绩效指标。定岗定编、定职责、定质量,按360度考核、执行力考核、人均办公费用品消耗、工作满意度调查分别评价。参照病人选医生模式,定出Ⅲ级、Ⅱ级、Ⅰ级岗位分配系数,按照2.0∶1.65∶1.3∶1.0,体现管理出效率,科室间分出档次,工作人员拉开距离。

(5)后勤保障科室绩效指标,同行政职能科室绩效指标。

2.完善岗位绩效工资考核办法。

(1)医疗科室绩效考核。医疗科室业绩绩效关键考核指标,总分100分,关键指标分值:服务质量指标20分,医疗质量综合考核30分,病人负担指标20分,工作效率指标30分。服务质量指标主要包括门诊病人满意率、住院病人满意率、表扬信件人次数、批评信件人次数、医疗纠纷发生数等;医疗质量指标按照综合医疗质量考核评价;病人负担指标包括平均诊次费用、平均床日费用、平均出院者费用、平均单病种费用等;工作效率指标包括人均门诊人次、人均住院床日数、病床使用率、计划业务量完成率、诊次成本率等。医疗科室根据每位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进行考核,按照考核实际得分,实行二次分配,为个人实际应得绩效。

(2)医技科室绩效考核。医疗科室业绩绩效关键考核指标,总分100分,关键指标分值:服务质量指标20分,医技质量综合考核30分,工作效率指标50分。服务质量指标主要包括门诊病人满意率、住院病人满意率、表扬信件人次数、批评信件人次数、纠纷发生数等;医疗质量指标按照综合医疗质量考核评价;工作效率指标包括检查人次、设备使用率、计划业务量完成率等。医技科室根据每位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进行考核,按照考核实际得分,实行二次分配,为个人实际应得绩效。

(3)护理绩效考核。护理业绩绩效关键考核指标,总分100分,关键指标分值:服务质量指标20分,护理质量综合考核30分,工作效率指标50分。服务质量指标主要包括门诊护理满意率、表扬信件人次数、批评信件人次数、护理纠纷发生数等;护理质量指标按照综合医疗质量考核评价;工作效率指标包括护理计划业务量完成率等。护理部根据每位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进行考核,按照考核实际得分,实行二次分配,为个人实际应得绩效。

(4)行政绩效考核。行政科室业绩绩效关键考核指标,总分100分,关键指标分值:服务质量指标50分,行政工作效率指标50分。服务质量指标主要以员工对行政服务满意度作为关键考核评价;工作质量指标按照职位说明考核工作完成的效果;工作效率指标包括计划完成率等。行政科室根据每位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进行考核,按照考核实际得分,实行二次分配,为个人实际应得绩效。

(5)后勤绩效考核。后勤科室业绩绩效关键考核指标,总分100分,关键指标分值:服务 质量指标50分,行政工作效率指标50分。服务质量指标主要以服务满意度作为关键考核评价;工作质量指标按照职位说明考核工作完成的效果;工作效率指标包括计划完成率、维修及时率等。后勤科室根据每位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进行考核,按照考核实际得分,实行二次分配,为个人实际应得绩效。

(三)建立健全重点监测指标体系绩效计奖考核办法。

1.医疗安全。执行月份考核、年终考核两部分,发生医疗安全事故,分清技术、责任,由患者服务部、医务部报表,按院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直接兑现。

2.药品比例指标。由医务部制定平均住院日指标并考核报表,每月占绩效工资总额的1%。每超标准1%,扣罚70元;缩短1%,奖励70元。

3.患者满意度、精神文明与环境卫生指标。患者满意度要求达到97%以上,发生患者投诉上访问题及卫生不达标问题,由行风办等相关部门报表,每月考核直接兑现到科室,到责任人,责任者酌情扣罚。如某三甲医院每发生一起患者投诉酌情扣罚100-500元,科室主任、护士长管理津贴扣罚10-100%,

4.医保政策、物价政策落实指标。经预防保健部、经济管理办公室考核报表,除将违规金额从科室收入中剔除外,按违规比例,酌情扣罚责任者100-300元,科室主任、护士长管理津贴扣罚10-100%,

5.特殊单项奖。由对医院的工作及发展作出特别贡献者获得,包括新技术、新项目、重大抢救成功奖,其他特殊贡献奖,科研、教学、论文奖。具体奖励办法根据医院具体实际情况由相关部门设置特殊单项奖励实施办法。

6.劳动纪律。设置考勤奖每人每400元,由人力资源部按实际考勤情况、病事假相关管理规定发放。

7.其他劳务性奖励。病案质检、医疗技术鉴定、下乡对口支援、援外人员等。

三、结语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是医院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随着公立医院内外环境的变化,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对绩效管理的理解会越来越符合公立医院发展实际,将会推动医院绩效管理的实施与完善,突出公益性,实现公立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注: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202036)

参考文献:

1.鄂琼.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

2.刘艳娟.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探讨[J].现代医院,2007 ,(08).

第7篇: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范文

关键词:绩效管理 公立医院 应用 绩效改革

一、医院简介

H省人民医院前身是中华基督教内地会1904年创办的“K福音医院”,1950年更名为“H省人民医院”,1955年随省政府迁址Z市,2010年增名“Z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被确定为“部省共建”医院。院本部占地140亩,开放床位3900张,ICU床位249张;年门急诊量300万人次,年出院17万人次,年手术例数9万余例。在建的H省心血管病医院(即F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H分中心)占地面积250.08亩,规划床位1000张;H省立眼科医院规划床位210张。

医院拥有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眼科、肾病科、感染科、急诊科、医学影像科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1个,H省临床重点学科18个,院士工作站5个,部级培训中心17个,H省质控、诊疗与研究中心42个。

二、绩效管理改革介绍

(一)以工作量为基础

为了解决以收支为导向的传统奖金分配模式,杜绝医务人员奖金与收入挂钩,同时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H省人民医院从2012年起开始实行以工作量为基础的绩效分配管理方案。

1.RBRVS理论概述

“以资源投入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BRVS,Resource 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理论,是一个为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单独定价的世界公认的科学系统,能够公正地评估医师执行每个诊疗项目的付出及相应的劳务报酬。RBRVS是根据服务的相对成本进行分级的,一是医生的工作量即所需的技巧及强度,例如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临床判断、技术技能及体力消耗等;二是医疗项目所需的成本例如水电、房租和人力成本等;三是开业成本或者责任成本即可能产生的医疗事故及医师的医疗事故责任保险。对比不同服务间的成本水平,确定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绩效水平。

在笔者所在医院的测算过程中,成本主要基于能够量化的各项指标进行测算,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1)专家咨询。笔者所在医院精心成立绩效专家小组,不仅聘请国内知名专家、院内著名教授及资深护理人员,对临床专业进行分级,而且将全院的医护执行项目进行总体筛选评价,以确定最终计入绩效核算的服务项目。

(2)技术方法。采用了“定量估”的方法,用相对尺度,来对某项服务的工作量进行评分,同时评分人可根据他们的看法对某项服务打分。

2.绩效工作量的计量

医师亲自参与的有收费代码的诊疗操作项目,直接按项目对应RBRVS的分值。医师亲自操作的没有诊疗代码的工作,如病历书写等,使用服务量作为评价依据。服务量之间宜建立函数关系,通过这个函数关系,激励医生提高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调整病种结构和手术率。特殊项目,可以客观评价医师劳动强度的,特殊处理后纳入工作量评价。医师参与检查结果研判的项目,需要依据科室特点、医保政策调整参数,给予不同的结果值。如果DRGs数据完备,可以使用CMI因素评价(详见图1、图2)。

笔者所在医院将与医生直接相关的执行项目、护理项目进行一一评价。以RBRVS理论为基础,根据国家的手术分级标准以及诊疗项目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和劳动强度等综合因素,对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操作项目进行赋值。赋值的原则为向急危重症、新项目、新技术给予倾斜;常见病、多发病或限制性病种降低点数,向支持鼓励发展的病种倾斜,相应提高点数;调低设备类、资源类诊疗项目点数,劳动强度高、技术及风险高的诊疗项目的点数相对较高;药品、可收费材料不计算工作量点数(见表1、表2)。

3.绩效单价测算与确定

(1)测算原则。确定全院奖金预算总量,根据医院确定的医、护、技群体的分配权重再进行合理拆分。

(2)测算过程。测算绩效单价相对更为复杂,主要有数据收集、初步分析、建模测算、分析模型和反复测算五项内容。

为确保历史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笔者所在医院收集了24个月的历史数据,包括诊疗项目数据库、自评的绩效项目点数(见表3),各科在岗人数及平均在岗人数,历史成本以及可控成本数据,内部定性分级数据。梳理、分析收集后的历史数据,发现异常值,并剔除这些明显的错误数据,保证准确性。

(3)建模测算。用测算的历史数据建立模型,运用回归测算的方法,进一步分析数据是否准确和口径是否统一。找出波动明显的科室并查找原因,确认其数据是否与实际业务吻合(分析业务量、工作强度、主要项目的风险等因素,是否与新方案的设计目标一致),测算结果是否满足约束条件。

(二)关键绩效指标考核

关键绩效指标KPI主要从四个维度对医、护、技、管进行考核。其中临床医生设11个二级考核指标,护理设8个二级考核指标,医技科室设8个二级考核指标(详见表4-表6)。

(三)分类管理

依据医生、护理、医技、管理不同岗位的绩效薪酬体系,根据他们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价值、责任、贡献,其职业成长周期、价值贡献以及市场化薪酬水平等方面,合理确定不同类别岗位的分配级差或分配权重;统筹考虑工作量、技术难度、服务质量、学科建设、临床带教等多种因素进行二次分配。

1.医生

(1)一级分配

医生绩效奖金=∑工作量点数×点单价×KPI考评%

其中医生工作量=医生执行项目点数+出院人次点数/手术台次点数

手术台次和出院人次点数的计量:手术台次计入外科医生工作量,按照外科手术分级难度、风险系数确定手术台次点数;出院人次作为内科医生工作量,根据不同专业病种平均住院日、以及DRGs评价系统中CMI值等综合因素确定出院人次的点数(见表7)。

医生总项目执行点数:5489.75+1099.73=6589.48

医生手术台次点数:37台×35.356=1308.172

肝胆外科某病区医师组绩效奖金=∑工作量点数×点单价XKPI及综合考评%=(6589.48+1308.172)×9.8808×98%=76474.42元

因此该科室某月的医生总绩效奖金额为76474.42元。

(2)二级分配

医生的二级分配采用科主任负责制下的二次分配模式。

科主任拥有10%的奖金分配权,可自主分配,主要用于教学、分级诊疗、科研及学科建设等。总住院医师、质控员、教学秘书等管理岗位可按其承担工作量由科主任自主确定。余下90%须按医师组绩效核算结果进行分配,三级医师组内各级医生按系数进行分配。三级医师、二级医师、一级医师分配系数为2:1.6:1.4,科主任管理绩效系数为0.4,副主任管理绩效系数为0.2。

2.护理

传统的护理绩效是将医生与护理捆绑式一起核算,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制约护理团队的发展。同时,护理人员也不能真正了解到其真实的工作量。H省人民医院采用了与医生核算模式相同的核算方式即以工作量为核心的分配模式,建立具有笔者所在医院特色的基于劳动价值的护理绩效分配方案。

(1)一级分配

护理绩效奖金=(项目点数+出院人次点数)×点单价×KPI考核

护理单元的点单价不同于医生的点单价的测算方法,护理电单价与护理分级直接挂钩,依据同一类别护理单元绩效点值相同,不同类别护理单元绩效点值不同,类别高的护理单元绩效点值越高。

护理单元分级。全院护理单元包括临床病区、门诊诊区、医技科室共计132个核算单元,凡设有护理岗位的科室,全部纳入分类范围。根据客观数据和主观评价以及所占权重将护理单元划分为三类六级。工作量大且技术难度与风险程度高的科室,护理分级就高;工作量少且技术难度及风险程度低的科室护理分级就相对较低(见表8)。

在确定护理分级后,根据同一护理分级同一点单价的原则进行测算,并最终制定出护理点单价(见表9)。

(2)二级分配

笔者所在医院绩效核算到护理单元后,其按护理人员的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二次分配。

个人绩效奖金=护理单元实际奖金总额×护理人员个人绩效得分/科室所有护理人员个人绩效总得分夜班奖励总额满意度考核奖励金额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考核扣款

护理人员个人绩效得分与护理人员的岗位、每月班次、年资系数密切相关。岗位责任大,班次任务重,岗位绩效得分高;同一岗位班次,年资、职称越高,个人年资系数高,其绩效得分越高。年资系数的确定是根据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职称区分不同的护理层级,不同的护理层级对应不同的年资系数。

班次奖励。在护理二次分配的过程中,增加对班次的奖励,如夜班奖励:按照科室分类定额发放夜班奖励,根据夜班工作强度和风险程度分为三类六级。连班每班次奖励0.05分,法定节假日每班次奖励0.3分,周日每班次奖励0.1分。在有夜班岗位的科室,年龄50岁以下的护士:N0-N2级护士每年完成夜班数不低于60个;N3级护士每年完成夜班数不低于40个;N4A级护士(45岁以下)每年完成夜班数不低于24个;N4A级护士(45-49岁)和N4B级每年完成夜班数不低于12个。当年未完成规定夜班者,取消个人年度评先u优及职称晋升资格,次年层级低聘一年。

护士长作为护理垂直管理的关键人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激励她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护理管理工作也是本次绩效改革的一个重点。按照护士长管理年资、管理岗位、护理质量、工作满意度、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等。全院各级护士长绩效奖金由护理部负责考核,结果上报核算办统一发放。

3.医技

绩效奖金=(50%工作量绩效+50%运营绩效)×KPI考评%

工作量绩效主要指的是医技的执行项目,同样根据相对价值比率RBRVS原理进行内部定价。运营绩效是指科室刨去成本后科室结余与费率的乘积。纳入绩效考核的成本有折旧是按医院会计制度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和科室发生维修费;材料包括从各类仓库领取的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其他材料费;可控成本包括工资、水电费、差旅费、学费版面费、消毒药品、保洁费、洗涤费、消毒诊疗包、加班餐费。

4.管理

职能部门无法准确地用量化指标衡量其绩效,因为这些部门相对于临床来讲属于医疗单位的“软实力”部门,它无法像临床科室那样通过治愈病人数以及手术人次、以及门诊人次等可以衡量计算的指标来进行确定其工作量从而进行绩效分配。因此,管理科室采用系数制的分配方式即按照不同分类制定类别系数。管理科室按照其职能分为:管理类、技术类、服务类三大类。

绩效奖金=临床科室平均奖×科室系数×KPI考核

KPI考核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执行力(45分)包括工作例会按时到会率、工作计划和绩效月报按时提交率、主要工作任务数量和质量完成情况、批办事项完成时效、督办事项完成时效、“结对子”工作,共六个方面。二是综合评价(35分)包括院领导评价、职能部门评价、临床医技部门评价、本处室工作人员评价,共四个方面。三是处室管理(20分)包括廉洁自律合格率、劳动纪律达标率、履职及人员定期培训教育情况。

三、绩效管理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医院运营情况

H省人民医院基于劳动价值的绩效分配制度改革经过四年多探索与实践,基本建立起科学的薪酬分配体系,反映了医学发展规律,体现了医疗行业的特点,凸显了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适应并促进了大型综合医院由常见病、多发病向疑难急危重症的转型和内涵发展模式的转变。

核心业务持续增长:门急诊人次由2012年的240万人次增长至2015年300万人次,增幅25%;出院人数由12.8万人次增长至17.7万人次,增幅38%;手术量由5.8万例增长至9万例,增幅55%。

(二)职工满意度

基于工作量核算的薪酬分配方案在经历近四年多的运行和改进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更得到了医务人员的认可。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对全国112所优质护理服务重点联系医院护士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笔者所在医院各项排名名列前茅。

(三)医疗质量的评价

建立基于劳动价值的绩效分配制度,其激励向工作量大、质量控制好、运行效率高、资源消耗合理、服务满意度高等方面倾斜,实现了医院医、教、研协调发展和各项指标良性运行,医院收治病种技术难度持续提高,t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提升,H省20家综合医院运行绩效评价,H省人民医院收治患者技术难度(CMI,病例组合指数)最高,CMI值达到1.379,中低风险病例组死亡率最低,控制在0.07以内。

四、结论

目前国内各级各类医院积极探索新的绩效分配改革方案,尚无公认简单有效的改革措施。本课题研究建立一种以工作量和工作负荷为基础,保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为导向、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为目标、满足医院发展需要的绩效分配方案。笔者所在医院作为国内大型的综合医院,此方案成功实施,得到业内同行的认可,近年来,国内有80多家医院500余人次来院参观学习,并有多家医院借鉴笔者所在医院做法对本单位实施了绩效改革,因此医院绩效改革方案对国内大型综合医院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唐晓东.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加强绩效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0(1).

[2]Jan Bergman M.Resource-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RBRVS):A useful tool for practice analysis[J].J Clin Rheumatol,2003(5).

[3]陈亚光,张英英.国有医院薪酬改革与实践[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4]Hsio确立RBRVS为目的医生劳动价值的估算[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92,(34):89-92.

[5]徐霞,金则选,黄行芝等.临床护士分级管理绩效考核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9):681-682.

[6]吴剑叶,金松,高峰&王好.RBRVS评估系统在医师绩效管理中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医院,2013(2).

[7]陈就好,刘齐昭,曾晓华等.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9,(11):63-64.

[8]钱海波,胡善联.RBRVS研究评介[J].中国卫生经济,1993,(9):63-66.

[9]孙爱红,姚雅红.我院护理人员绩效薪酬改革的做法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11,(2):141-143.

第8篇: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原则

中图分类号:F2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124-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2009年4月6日正式公布。纵观该方案,新医改中的五项重点改革无一不涉及卫生系统的绩效问题。公立医院绩效问题是政府、公众、也是医院自身关注的焦点。而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绩效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还没有制定出统一的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因此,探讨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原则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一、问题的提出

此次新医改的核心是提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改革基本原则。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除了加大政府投入外,还要坚持投入与改革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一味的强调政府投入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 “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带来了解放医生的曙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制度,不仅可以实现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从而提高公立医院运行绩效,还能在体现公立性和凸显公益性的同时改变医院现有的补偿机制。合理科学地激励、依靠与引导医务人员提供可靠、安心的医疗服务,有利于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以药养医、以药补医现象,实现医务人员合理劳务价值,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改革公立医院现有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根据不同岗位的特性及贡献率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医生收入与绩效考核结果紧密结合,将使医生合法地获得与其工作贡献相匹配的收入,而不用借助红包和大处方的黑色或灰色路径。绩效考核不仅要解决医生合理、合法的收入问题,还要解决人才的充分利用、健康发展问题[1]。

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的核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的核心是维护医院公益性同时兼顾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维护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是本次医改的鲜明特征。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政府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严重缺位,财政对卫生的投入逐年减少。很多公立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过度治疗,盲目趋利,加剧了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实践证明,只有让医疗卫生事业摒弃市场化回归公益性,才能真正解决看病就医难题[2]。然而由于公共财政对医疗事业投入不足,“不给钱给政策”已经成为主管部门纵容医院收费的通行方式。“以药养医”政策是大部分医院牟利的主要手段。医务人员合理的价值因财政补贴不足被忽视。扭曲的补偿和激励机制逼迫医院、医生为自身利益过度医疗,致使医患关系异常紧张。因此,在新医改背景下恢复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同时维护医务人员合理的劳动价值是建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的核心。只有调整现行的公共医疗政策,以公益性为考核方向,兼顾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建立符合新医改的绩效考核制度,才能遏制制度化的牟利冲动,给医生以公正的待遇。

三、构建医院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公立医院维护其公益性的同时不能以牺牲医务工作者的合理劳动价值为代价。公立医院不能成为医院、医生的牟利场所,但是维护公益性也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有些地方政府切断了医疗机构的财政拨款来源,完全靠医院自身通过医疗服务创收来维持运行,医院无法兑现其公益性,自然无法遏制其牟利的冲动。公立医院要实现其公益性,应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医院应该明确其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责。第二,政府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必需的人员经费和建设经费,不能让医生通过医疗服务赚钱来筹措他的工资和医院建设费用,而医院则应采取科学的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将医务人员工作岗位和劳务价值与其收入相连接,实现从“多劳多得”与过度医疗等扭曲的劳动补偿机制向科学化、合理化的绩效与薪酬相结合的路径转化,实现“优劳优得”。第三,医院应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在一个宽松合理的体制机制保障和健康的执业环境之下,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第四,加强监督,严格制定和遵循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

2.构建科学、合理、符合医院工作实际的绩效考核指标。实际上,绩效考核中的许多指标和概念在实践中是难以量化的。如“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就难有具体标准,各医院一般仅以医护人员是否遭到患者投诉为其服务质量的唯一考量标准,考查面很单薄。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符合医院工作实际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医院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对绩效指标的跟踪和监控耗时过多,跟踪“正确率”比较困难,可以跟踪绩效的“错误率”。 例如,患者满意度比较难以度量,则可设立投诉率指标。“服务质量”指标则可以细化为许多更加容易衡量的实际指标。医院在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就可将医院指标分解为每个科室的细化指标,针对不同的科室特点及劳动贡献率涉及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每个岗位进行分门别类的细致考核。“廉价药占处方比例”就可作为医生服务质量的考核指标。这样设立的指标体系,既反映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减轻了群众负担,也可作为医生提高服务效率及技能的重要指针。

3.医疗服务是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产品,绩效考核应关注对医务人员应有的劳动价值补偿问题。美国经济学家曼昆(N.Gregory Mankiw)用补偿性工资差别来指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所引起的工资差别。他认为工作越好,在任何一种既定工资时愿意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就越多。换句话说,轻松、有趣、风险又低的工作获得的工资应该低于艰苦、枯燥、风险又大的工作的工资。毫不奇怪,由于受教育程度以及从业经验等在职培训投资积累原因引起的人力资本较多的医生平均收入理应高于人力资本少的其他工作岗位人员[3]。医院绩效考核是为了确保医院综合目标的完成,应用系统的方法来评定和测量医院员工在本职岗位上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其目的是为了改变员工的组织行为,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潜力,更好地实现医院管理目标。

4.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和稳定性,在改善执业环境的同时提高医疗效果。在提倡以患者为中心,努力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应关注服务提供者本身的满意度和士气,把提高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作为管理目标之一,并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4]。中国医师协会2009年公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中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内地医生有39.57%认为当前执业环境“较差”,24%认为“极为恶劣”;45.2%支持新医改但有22.38%不了解。仅有7.44%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良好”,而认为“极为恶劣”的比2004年增加了1倍多;有44.82%想放弃医师职业;91.9%认为自己付出与报酬不相符,超过一半认为医师的收入差于教师。被调查者普遍感到执业时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认为医疗纠纷问题是影响执业环境的主要因素;62.4%的医师不愿意子女报考医学院校;六成七以上医生希望中国医师协会应为医师维权,代表医师反映诉求和意见。2006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有超过7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有近60%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医疗结果不满意,聚众围攻医院和医生的情况;有近7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缴纳住院费用的情况;有近62%的医院发生过病人去世后,病人家属在医院内摆放花圈、烧纸、设置灵堂等事件。近几年来,砍杀医生、拒绝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导致亲属死亡等极端案例也屡见不鲜。中国各级医院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如何保证各级医院医生队伍特别是医生中的骨干人员的稳定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4]。在重视医院效率的同时,关注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高和稳定性,有助于转变异化的医患关系为和谐的医患关系,改善执业环境,从而提高医疗效果。

5.重视群众反馈意见、设立畅通的反馈渠道。为了保证绩效指标的真实性和可实践性,应保证考核指标的数据来源和依据的真实可靠。对于投诉率等诸如此类的非财务指标,要求建立完善的投诉机制 [5]。保证群众的诉求得到真实而充分的反应。建立和完善医疗事故负责制度,将投诉率、医疗纠纷等事故责任与相应责任人的待遇紧密挂钩,从而提高医疗效果,维护群众利益。群众反馈渠道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明确事故责任人,也有利于医务人员提高职业技能。与收入挂钩的群众意见反馈制度,也促使医生与病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

四、结论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到其他许多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和具体、完整的改革路径和方案。回归公益性,群众得实惠,任务艰巨。通过实行“以病人为中心,按劳分配”的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维护广大群众利益,回归公益性。为此,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应该达到以下几个考核目标:(1)为多收入必须多看病(劳动),为多看病(劳动)必须先看好病,一环套一环有效的提升医疗质量;(2)为有更高的收入必须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声誉,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化,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公立医院需要实现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其服务和岗位特征直接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使得到群众信任和好评的医德高尚、技能高超的医生获得好的收入,通过绩效考核制度淘汰那些责任心低下,技能不足的医生,通过制度规范医务工作者收入,从医院或是医务从业者层面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

参考文献:

[1]肖强.中国医生需要怎样的解放[J].望东方周刊,2009,(4):30-285.

[2]白剑峰.让医疗卫生回归公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4-08.

[3]N.格利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3-24.

第9篇: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范文

【关键词】 量化绩效考核 ICU 护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63-01

量化绩效考核又称为业绩考核,主要是针对团队中个人所承担的工作或所做的贡献,应用多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对员工的工作实际效果和其对团队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1]。早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文官晋级就采取了注重表现、看能力的考核方式,对员工进行多方面考核后以其结果优劣进行相应的奖励或升降[2]。随着企业对管理政策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团队选择了采用绩效考核模式,绩效考核将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不断督促员工完成目标,改进管理方式实现企业总目标。绩效考核实行利益与绩效挂钩,打破传统的均等分配、“大锅饭”等消极政策,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奉献精神,实现了企业和员工双盈的目标[3]。本研究以我院ICU护理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年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将其结果与过去一年未实施绩效考核是的护理资料进行对比,进一步论证量化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ICU科室作为绩效考核的示范科室,实施时间为2013年2月―2014年2月,科室开设床位为36张,全科室护理人员共24名,均为女性,主管护师4人,护师9人,护士1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7人,大专学历17人,平均年龄29.37±3.59岁。与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全科护理人员基本资料相比,所有护理人员在年龄、职称、学历人数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常规管理模式

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科室护理团队主要采用以往常规管理模式,即护理人员收入以基本工资加奖金计算,基本工资按职称衡量,奖金分配均为平均分配法。自2013年2月开始实施量化绩效考核方案,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3 量化绩效考核方法

2013年2月―2014年2月,全科所有护理人员均实行量化绩效考核制度。考核主要包括固定分工考核政策宣教、具体考核内容与实施、绩效计算。

1.3.1 分工与宣教

考核小组包括医院护理部、科主任、护士长,根据以往分工或员工特长,将24名护理人员分为不同工作小组,负责相应的护理工作,根据ICU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考核政策。同时在实行考核前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政策宣教,使其对考核政策具有充分的了解,能在工作中更好的贯彻考核政策。

1.3.2 考核内容

根据ICU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所有护理人员的考核均采取百分制评分方式,由考核小组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1)整体面貌考核(10%),根据护理人员品格、性情、同时交往情况、上级命令执行力、规章制度遵守情况等方面,对多有护理人员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以分数计算,满分100分。(2)专业知识评分(20%),每月一次专业知识考试,以我院护理部自制试卷为考核方式,按总分评估,满分为100分。(3)工作质量评分(60%),由评估小组对每个护理人员当月工作质量就行评分,其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量、上级命令执行情况、应变能力、临时医嘱执行情况、护理程序和无菌原则遵循情况、个人原因导致的护理差错情况、等方面综合评估,总分100分。(4)护理满意度(10%),采用我院自制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人员所负责的每个患者或家属进行书面调查,取平均分,总分100分。以上四项评分得分按所占比例折合后相加即为个人所得分[4]。

1.3.3 绩效计算

科内绩效总金额÷科室护士人数即为每人平均数。根据医院规定,护士长拿科室平均奖的1.4 倍,白班人员拿平均奖的 80% ,(绩效总金额―护士长和白班人员的奖金数 )÷所有人的总分数,就是每分所对应的绩效金额。 个人的总分×每分所对应的绩效金额 = 个人当月总绩效金额[5]。

1.4 观察及评价标准

比较实施量化绩效前后所有护理人员在整体评分、专业知识评分、工作质量评分和科室护理差错发生总例数、科室护理总满意度方面的的差异。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人员各项得分情况比较见表1。

3讨论

ICU主要收治的对象大多是严重创伤、重症休克、大手术后生命体征需要探秘监护者以及多器官或组织衰竭的重症或者,其诊疗和护理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和特殊性[6]。优质的护理工作是患者康复的前提,而优质的护理服务离不开科学、专业的管理方式[7]。绩效考核制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管理模式,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管理中运用量化绩效考核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明显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责任到个人,赏罚分明,促使护理人员在中作中加强责任心和慎独精神。(2)绩效考核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政策实施以后,护理人员为了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不断完善自我修养,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3)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绩效考核实施后,出于对某方面的追求,护理人员不再安于现状,只满足于日常工作,而是积极地、最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努力减少工作中的差错,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4)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由于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患者也从中受益,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8]。

本研究比较了量化绩效考核制度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各方面的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量化绩效考核制度后,护理人员平均整体得分、专业知识平均得分、工作质量平均得分别明显高于实施量化考核制度前的得分,而护理差错发生例数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也明显优于未实施量化考核制度前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绩效考核是现代组织不可获取的管理工具,有效的绩效考核能确定每位员工对组织的贡献和不足,还能在人员管理方面提供信息反馈,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李艳.量化绩效考核在 ICU 护理中运用的效果评价[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9):53-54. [2]付小霞,张亚娣,郭静等.ICU护理绩效管理的探索与实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273-274

[3]赵琳,许莉.量化绩效考核在ICU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医药前沿 ,2013,(23):287-288.

[4]唐丽.绩效考核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3):366-367.

[5]郑秋霞,杨峰桃,叶绿芝等.我院ICU护士绩效考核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9):659-660,680.

[6]韩娟丽,徐亚维,胡靖等.ICU分值绩效考核的建立与成效管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7):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