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

读大国崛起有感精选(九篇)

读大国崛起有感

第1篇: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

读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后,对我心灵的触动特别大。我深深地感受到我身上有一份重任——为祖国的振兴而出一份力。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人人都知道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这些都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平凡的伟大民族,具有异常的辉煌历史、具有独特的智慧才能,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化,由此说明我们中华子孙具有不可估量的潜能,我们应该把我们身上的这种潜能发挥出来,为中华的振兴发展而充分准备着。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有着为国读书的抱负和胸怀,这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周总理在《为中华之崛起》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他大伯说的:“那是外国的租借地,惹出麻烦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为什么?中华不振啊!”读后,我感触深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落后于其他国家,就会受到别国的欺负和侮辱,甚至是野蛮的侵略。所以,我们要振兴中华,让我们有处说理,不受欺负,就像周总理提到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身负重任,我们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要振兴中华!!

第2篇: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

池宇豪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12岁的来到沈阳读书,听到了伯父说“中华不振”,后来他在租界里看到了一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有理没处说,这时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于是,他立下了远大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读书目标。

第3篇: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

熊锐 中建三局成都公司争先大西南

近日阅读《中国超越》一书,感悟颇深。本书作者张维为,中国政治学者、作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国际关系、中国模式和西方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

书中作者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对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全书通过数据、实例和故事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纵向也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影响世界未来格局和秩序的。读完此书,我对中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能有幸成为中国崛起中坚力量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成就,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这令许多西方国家感到迷惑和惊恐,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深感敬佩和鼓舞。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贫富差距大、腐败严重、环境恶化、产业发展不协调等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国家真正意义上超越?才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在不失去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超越。中国的崛起并非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我们是张教授在书中所述的"文明型国家",是文明古国与现代国家相交叠的国家,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社会未来演变的大趋势,它不会是西方所希望的"社会与国家"高度对峙的模式,而更可能是"社会与国家"互动互补的模式。我们这种包含中华文明基因、社会主义基因和西方文化元素的制度模式将使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也必将带领我们实现对西方的超越。中国目前在一些方面还不如别人做得好,但别的国家很难达到中国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这就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底气所在。只要我们学习别人之长,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国梦"的前景必将比"美国梦"更广阔。

第4篇: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

1 信息与学科整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要突破课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信息来丰富封闭孤立的课堂教学,填补教材“空白”,使信息成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这种探究性学习方式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学生通过主题性、探素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和谐发展。

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产生了较强的探究欲望,别人读书是为了挣钱、做官、吃饭――然而却为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问题促使学生通过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各种途径,千方百计地收集查阅了大量有关中国人当时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兴趣和能力。接着又开展了“立志的原因”主题活动,学生根据要求对自己已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 感悟与朗读结合,探索语文教学途径

如果说学生的语感能力体现为学生突出的语文学习智力特征的话,那么朗读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是它极为重要的基础。朗读应该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应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所有的认知与感悟都不是教师施与的,而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语文实践获得的,真正把探究的权利交给了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 课内与课外结合,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

第5篇: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

累,对,就这一个字。

前几天无意中翻了翻《船长》这部法国著名雨果的短篇小说,一个灵魂人物——那位与心爱的船共同沉入海底的哈尔威船长,献身于事业,也拯救了船客。纵观中国的成长历程,多少英雄烈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多少普通老百姓为了中华之崛起而献身于祖国,不知道有多少血与泪交织成的红旗,在血色残阳下迎风招展?

我们领袖毛主席,这个相当于哈尔威分量的灵魂人物,不,是比哈尔威更伟大的人物。拯救了中华,崛起了中华,为了中华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一切。周总理从小的目标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为了中华最终累倒在了“崛起”第一线上,致死不忘祖国。

读了《船长》后,哈尔威那颗伟大的心,伟大的人,伟大的灵魂,久久震撼在我心中,仿佛如轰雷般一下子在脑袋里炸开来,思绪也不断地涌现出来。哈尔威不顾自己的生死也要拯救在船上的乘客们,结果不知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还是没有时间,自己却被埋在了大海之中。茫茫无际的大海就好像是深不见底的万丈山崖,那伟大的灵魂兀地从山与山之间释放出人类最原始的精神力量。

中华之崛起亦是如此。中华的崛起也正是因为燃烧了人与人之间的斗志,与被社会所逼的状态,让我们这些“东亚病夫”们不再怕累,不再懦弱,从利益上看,是为了自身以后的发展而勃发的昂扬斗志;从国际社会上看,是为了在东方伫立,不再为那“东亚病夫”四个字而自卑。

要知道,我们累过来了,挺过来了,我们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我们的精神将会随着命运的轮回不断地传给一代又一代,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不会随着地球的毁灭而扼杀在地球上,我们民族的意识将会传遍宇宙,传遍到每一星球上,因为,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精神是无法估量与超越的。

南京大屠杀,武汉会战,凇沪之战……一个又一个耻辱,阻挡不了我们中华崛起的道路,一条又一条血泊阻隔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走过,累过,胜过,败过,哭过,笑过……累倒,我们歇一会儿继续走,败倒,我们爬起来继续斗,哭倒,我们擦开眼泪,眼里射出傲人的光芒继续保持着自信,视困难如蚂蚁,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这个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国家的子民,我们永远会保持着我们的微笑,为中国骄傲着,为中国人骄傲着。

第6篇: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适应当时的一句名言,而这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运动”,也是适应当今的一声呐喊。

北京奥运,的确振奋了每一个中国人,每一颗中国心。看着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的飒爽英姿,每个中国人无不为之振奋、欢呼。但是回首审视我们的身边,我们身边的每个青少年。想在与我们同窗苦读的同学身上看见奥运健儿们的影子,实在不易——

我还记得小学时的几次体育小测验,仅仅是“小”测验,却难倒不少同学——50米,最差的是14秒;1分钟仰卧起坐,有的一个也做不起来;400米,几乎都是“走”过来的……

如果说我们这里仅仅是个特例,那么,看看这些国际上的事例——

2006年,中、日、韩三国的大学生、中学生代表进行了定向挑战对抗赛。结果,中国的学生们在运动中的耐力水平和运动后的恢复能力都远不如日、韩的学生们。比赛中,日、韩的学生们都不感到累,可中国的学生们早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有的学生竟然在赛前就因中暑晕过去了。

我们中国的学生体质怎么会如此弱?其实想一想也就明白了——

现在的同学们、家长们、甚至学校,都几乎将体育煅炼忽视:许多同学都不怎么在意体育锻炼的重要,体育课上不注意锻炼,平时的生活中也“懒得动”;许多家长则认为进行体育锻炼完全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他们更愿意让孩子在补习班里消磨掉应该属于健康投资的锻炼时间;学校也经常削减体育课的时间,似乎体育课的时间就是为了留出一些“应急时间”(比如考试、社会活动等)而设置的。

这多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就不难解释为何我们祖国的青少年体质普遍偏弱了。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这“栋梁”若是弱不禁风,怎能承担起支撑祖国未来的重任?十三岁的周总理能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信念,我们何不能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运动”为责任?我们能!因为这本来就是我们每个中国少年的责任,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必须运动;为了家人的幸福,我们必须运动;为了祖国的崛起,我们必须运动!

不需要你像个运动员般每日刻苦锻炼数个小时,只要每天在自己家中时常伸展一下四肢、每天都坚持做十来个仰卧起坐或是俯卧撑之类的简单动作;只要到了放假时,不要总是呆在家里,清晨、傍晚去户外走走,空闲时进行一下自己所爱的体育运动;只要上体育课时,不将应该锻炼的时间浪费在发呆和无意义的踱步上……

第7篇: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

每当我看见五星红旗升起时,每当我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时,总会感到热血沸腾,有股发自内心的呼喊:祖国,我为你而骄傲!

在新中国成立的六十年,和中华五千年的悠远历史相比较根本不算什么,而这六十年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文明和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强盛了!由于祖国的强大,香港、澳门才得以回归。由于祖国的强大,规模最大的世界水电工程长江三峡才得以建成。由于祖国之强大,二零零八年北京奥运会才举办成功。由于祖国之强大,中华人民多年来的梦想“神舟七号”才得以升空。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送航天员进入太空的国家。

今天,比起解放时,一切都变了。由收音机(半导体)变为液晶电视;由搓衣板变为了洗衣机;由书信变为了电子邮件;最主要是由旧时的中国变为了解放了的全新的中国!足以说明祖国富裕了,祖国强大了!

今天,我们为祖国而骄傲。从黄山、兵马佣、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长城、天安门广场……足以看出祖国的崛起。

第8篇: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

【关键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案例 悟情明志 言义共生

在本镇第四届“文本细读”课题研讨会上,课题组金井龙老师执教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其在引导学生细读重点片断时,真正实现了悟情明志 、言义共生的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七、八自然段,想想看到了什么,体会人物感情。

(2)学生自由读七八自然段,边读边感悟。

(3)全班交流。

生:在租界看到这一带与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这正是租界歌舞升平、繁华热闹的真实写照。与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贫穷落后的现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生:还看到了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的亲人被一个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而外国人还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中国的巡警局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意思,很好。是呀,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我们中国人却受到外国人的欺负,能不让我们感到气愤吗?最让你感到气愤的是谁?

生:最让我气愤的是外国洋人,因为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妇女的亲人,他不但不道歉,还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外国人这样不把我们中国人当人看,令人气愤。

师: 想象一下外国洋人会怎样说?

生1:你们中国人走路不长眼睛 ,轧死了活该。

生2:轧死了个把中国人算什么?我才不怕!你们中国人敢把我怎么样?

生3:哭什么哭?

……

师:外国洋人的行径令人发指。带着愤怒的感情读洋人的那一句话。

生:最让我感到气愤的是中国的巡警,因为那个妇女原指望中国的巡警能替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顿。

师 :警察会怎样训斥那个妇女?

生1:谁叫你在这儿哭的!有什么好哭的!活该。

生2:哭什么哭!再哭把你抓进警察局!

生3:你也不看看对象是谁?你们敢惹洋人?快别哭了,离开这儿!

……

师:中国巡警的行为可悲可恨!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读出愤怒之情。

师:最让我们同情的又是谁?

生:最让我同情的是中国妇女,因为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洋人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实指望中国巡警能替她撑腰,谁又能想到中国巡警是浓胞,不但不为她撑腰,还把她训斥了一顿。这世上真是没有说理的地方了。

师:想象一下她会怎样哭诉?

生1:哎呀,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哇!

生2:你怎么就死了?留下我该怎么办哪?谁能帮帮我?

生3:天哪,你们都不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这还有说理的地方吗?

师:是呀,我们眼前浮现的是中国老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悲惨处境。

师:围观的中国人都是什么表现?

生: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师:他们为什么不站出来为那个妇女说话呢?

生:因为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能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生交流资料,了解当时社会背景。

老师介绍补充材料《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及相关的中国人被侮辱的资料。

师:所有这一切,正应了伯父说的那句话:“在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这一切,让少年同时也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过渡:从外国租界回来后,心理变化是怎样的?他最终立下了怎样的志向?请同学们读九至十六自然段。

案例评析:

历史,因为真实而感染人、警醒人;教训,因为深刻而昭示人、鞭策人。语文课,与其他的教学有着特别大的区别。关键在于让学生从语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坚定志向,获得语言的发展,提升言语的表达能力。

1.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因为“中华不振”。课堂上,金老师抓住这个切入点组织教学。从聚焦“中华不振”、到感受“中华不振”、到参读“中华不振”、最后到思考“中华不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课堂上,紧紧围绕“中华不振”引导学生进行多重对话,租界发生的那一幕,被他做了多侧面、多角度的深度加工。最后,“中华不振”还成为课堂上蓄积情感、掀起高潮的唯一支点。整个教学过程被演绎为一个压抑再压抑、愤慨再愤慨的情感模式,一直到课的尾声才予以彻底、强烈的爆发。

2.抓住“特写镜头”,实现语言与情感共生

第9篇: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

观点一:中国傲慢

源于自信和恐慌

伊兹拉莱维奇曾任法国主流媒体《世界报》评论员和《回声报》编辑部主任,在中国问题研究上较有建树,2005年所著《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一书,也登上了法国畅销书榜。他在《中国的傲慢》一书的提要中称,在今后1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凭借各方面的成功和巨额外汇储备,中国已经不再听正在衰落的西方的教训,反之要给西方、给世界以教训了。该书还用大量事例试图证明:中国已成为一个傲慢的经济强国,她开始报复,有意向世界强加中国标准。

在对话中,伊兹拉莱维奇认为,崛起的中国似乎正以一种难以忍受的傲慢,刺痛着欧洲。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世界陷入一场难以自拔的经济危机,中国不但幸免于难,而且蓬勃发展,经济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成功让中国人赢回了自信,甚至自傲。他说:“他们有一种扳回一局的得意感,然而这种胸有成竹有时候显得狂妄自大。在过去的18个月里,我见到了很多和中国人有接触的政客、商人,他们全部在某个场合或是某次谈话中都透露出这个信息。即使是一些对中国市场很有兴趣的大股东也毫不犹豫地为某些中国人的行为感到惋惜,比如中国不再尊重游戏的规则,他们排斥西方企业合资。……当然,中国的飞速发展给中国人带来的无比自信,甚至傲慢无礼,也是事实。”

伊兹拉莱维奇称,中国的“傲慢”既来自自信,又来自恐慌。“这种‘傲慢’的信号来自多方面。时而来自一种优越感,时而又来自无法掩饰的集体焦虑感。中国依旧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国家,可是却持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种过分贮备表现出对未来的恐惧。他们知道,他们曾经发展的优势――人口和出口,如今正逐渐失去。今后他们必须创造出另一种建立在创新、内需和生产力上的增长模式。他们现在的问题是:现存的政治体制是否可以帮助完成这种转型?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在过去30年中每年平均以10%增长,这源于党和国家领导的保证。但是他们可以放缓这种速度吗?这是他们的焦虑所在:他们没有忘记日本维持30年强势增长后止步不前。”

观点二:不是中国傲慢,

是欧洲人不适应中国崛起

德斯坦则强调要在更广阔的历史与现实背景上理解中国崛起的种种表现。他指出,如果说中国人表现出傲慢,那可能只是对欧洲人或让欧洲人敏感到中国的傲慢。就对西方人表现出傲慢而言,那是因为欧洲列强曾经强加给中国种种不平等条约,中国人屈辱的历史记忆让他们今天表现得分外自信;就欧洲人敏感而言,那是因为过去一直是欧洲人傲慢,现在中国人在他们面前表现出平等的自信,他们就不适应了,不可忍受了,开始谈论“中国威胁”。

德斯坦认为,发展是中国的权利,过去30年中国是成功的。中国有卓越的领导人、活跃的企业家、勤奋的劳动者,他们发展经济、控制人口,缓解了能源与环境的压力,为世界繁荣与和平做出贡献。他说,一些人认为,三四十年后,中国将会成为另一个“超级美国”,这些人实际上只了解美国,不了解中国。中国不想称霸世界,也不想被世界霸权所左右。了解中国要记住两个关键:一是中国从来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他们关注的是中国本身,中国的领土完整与国家统一,所以他们在、上毫不妥协,哪怕是诉诸战争也在所不惜;二是中国注重集体,团结一致,有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这也是中国强大之所在。

德斯坦也不同意中国是因为不自信而表现傲慢的观点。所谓中国的“傲慢”,其实更是一种对自己的“自信”。他回忆道:“过去,中国领导人参加国际会议时不大表态,而今,他们与其他人有同样的话要说,他们意识到,有人要强加给他们一些东西,例如在货币问题上,不能由美国财长来决定中国的货币兑换率,告诉中国人该如何做。中国领导人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他分析说,在傲慢的西方面前,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国内国外许多困难,增长与分配问题、环境与资源问题、人口与失业问题、内需消费与社会保障问题,等等。中国领导人面临着种种棘手的问题,他们积极而富于活力地面对并解决这些难题。

两种不同“中国观”的背后

德斯坦与伊兹拉莱维奇的论争,代表着当今法国乃至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两种典型看法:一是从“中国崛起”看出“中国威胁”,既强调中国自身危机重重,又强调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威胁。另一种看法从“中国崛起”看出新的发展模式,看出全球化新秩序,或世界秩序走向合理的趋势。

持“中国崛起论”与“中国”观的法国人,往往出于不同的政治派别、职业背景与知识状况。“中国崛起论”论者大多是政治上的左派与资深的政治家,他们或者对法国社会政治不满并持批判态度,或者因为政治经验历练而更宽容更实际,因为有更丰富的中国知识,他们更了解中国同情中国。相反,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者大多持“中国”观点。媒体也是如此,这与法国媒体的性质与特点有关。法国或西方媒体习惯于报道负面信息,习惯于对新闻事件持批判态度,也习惯于迎合读者。赞美中国的文章可能没有读者,但批判中国的文章一定引起社会关注。德斯坦与伊兹拉莱维奇的争论,就能说明这一问题。一部正面讨论“中国崛起”的著作可能没有多少读者,但一部捕风捉影甚至无中生有地讨论“中国威胁”的著作,却可能得到热捧。

不论持“中国崛起论”或“中国”,他们都是从西方的知识与价值出发,理解或误解中国,他们看到的是“法国的中国”。“中国崛起论”者关注中国的发展模式对法国有什么借鉴意义,法国如何办好自己的事;“中国”者担心中国发展威胁到法国或欧盟的国际地位,思考如何“遏制”中国。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