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默默无闻作文范文

默默无闻作文精选(九篇)

默默无闻作文

第1篇:默默无闻作文范文

学校里面有一位打扫篮球场的大叔,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注意过他。直到今天下午,我上完体育课,累得浑身要死的时候,大叔把他的水杯递给了我,告诉我:“小伙子刚刚上完体育课,多喝点水好。”喝完了水之后,我和大叔聊了一会天,才发现大叔原来真的是个伟大的人。

原来大叔本来是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年龄大了,已经无法再教体育课了,但是大叔不甘心告别亲爱的学生们,于是选择了打扫篮球场,这个默默无闻付出的事情。我问大叔:“每天打扫篮球场,不累么?”大叔摇了摇头:“只要能够为学生们付出,就不累,而且看到同学们每天在篮球场上面玩的这么开心,我的心里面也很高兴了!”我和大叔聊了好长的时间,正在这时候,上课铃响了起来,我只好回到了班中。

可是大叔的身影还是在我的脑海之中念念不忘,大叔真的是一个为别人默默无闻付出的好人啊!

第2篇:默默无闻作文范文

文竹是平凡的,它的茎笔直而细长。文竹有一点与众不同,它的叶子平铺直板,茎上长叶,叶上长茎,这是多么奇特的景象啊!

人们以为文竹不开花,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只不过文竹的花儿太小了。在每年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时候,文竹静静地躲在一边,也把自己的小花苞打开了。看啊,五片白色的小花瓣中间是极其细小的花蕊,淡淡黄色,美丽极了。

文竹默默无闻,它既无牡丹之艳丽,又无水仙之亭亭玉立,更无腊梅之傲骨,可是它却懂得自己生长在之片土地上,就有自己的一份责任。于是它默默地生长着,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绿,从不吝啬。没有人注意它,可是它从不计较,因为它不需要名声,不需要权力。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是不是也需要这种精神呢?

第3篇:默默无闻作文范文

世界上有一种爱,是最无私的,最伟大的。就是母爱。世界上还有一种爱,却是默默的,它不轻易表现出来,就是父爱。

或许有人认为父爱远远要低于母爱,我对这句话十分坚定地说:不。

记得在那一个寂静的下午,我与妈妈在家里等着父亲回家,这本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并不算什么大事,可对于我来说是一份惊喜,父亲几乎长时间在外地工作,一个月我才只见他一两次,所以对我来说这天是最重要的,我在静静地等候着,可是爸爸却迟迟未归,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的心情开始变得不耐烦。终于开饭了,可这时我已没有了心情吃饭,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望着那寂静的天空,突然我的眼角滴下了一颗泪水。这时,爸爸来了电话,说道在外边遇到了朋友一起吃了饭,这时母亲也开始责怪爸爸了,可也并没有多说神麽,在寂静了许久之后,爸爸回来了,可我却没去迎接爸爸,爸爸还是像往常一样跑到了我的床前来与我打闹,可我却将爸爸推到了一边,爸爸再也没说什么走到了一边,再也没说什么,我们就这样我们度过了一个寂静的黑夜。爸爸走的很早,走时还不到三点,可走时还是到了我的床看了看我,什么也没说就走了,在我起床之后爸爸还特意给我打电话问我怎麽样,我只是与他淡淡的说了几句,晚上时爸爸又来了电话,在爸爸和妈妈说话时我明显听到爸爸再问我怎么了,这是我的眼角湿了。父亲的爱是伟大而又默默无闻的,父亲的爱不善言谈,它需要你慢慢去体会。

山东莱芜莱城区和庄中心小学初三:孙其钰

第4篇:默默无闻作文范文

王叔叔在平平凡凡的事业上做着不平平凡凡的事情。他工作尽职尽责,勤勤恳恳,总是在那最脏的地方清扫着,用他那已经粗糙的双手为人们创造一个美丽干净的生活环境。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王叔叔都认认真真的扫着马路。

记得那是严寒的一天的清晨,刺骨的北风怒吼着,还夹着小雨。天还没亮,我起来去买早点,看见王叔叔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已在工作了。马路不好扫,路旁全是树叶,树叶随时都会飞起来。王叔叔走了一段停下来,拿起扫把把树叶扫成一堆,再拿垃圾筐装树叶。就在这时,一阵风吹来,把扫好的一堆树叶吹得漫天飞舞,撒落得满处都是,可王叔叔二话没说,又重扫了一遍。有的树叶飘到别人家的屋顶,他又马上追随到那里,拿起旁边的棍子,把树叶弄下来,王叔叔的脸上露出了笑脸。王叔叔冒着刺骨的寒风,推着三轮车向垃圾站走去。这时,他的脸冻得像红苹果一样,双手也冻得发紫,却没听他一句怨言。

王叔叔曾告诉我:“我想当清洁工,是因为如果没有清洁工人,我们生存的环境就会变得不堪设想。”

第5篇:默默无闻作文范文

22岁啊!正是花儿一样的年龄!我们的同志却壮烈牺牲了。是什么使他在烈火烧身时以超人的毅力坚持了下去?我想,是对成功的渴望,是对敌人的仇恨,是对祖国未来的寄托!也正是这样的渴望,筑成了那坚硬的钢铁之躯!最终,在的鼓舞下,我们连成功地夺下了“391”高地,成功地把战线往南推移。

一个倒下了,千千万万个站起来了,他们高举旗帜,沿着革命先辈的这条路继续前进!

回顾平凡的一生,我感慨万千。他,是红旗上的一根纤维;他,是花丛中的花儿一瓣;他,是浪花里的一滴水;他,是《国际歌》的一个音符。他普通,他平凡,但他却为我们后人做出了榜样!

第6篇:默默无闻作文范文

【关键词】 新闻集团 窃听丑闻 新闻伦理道德 数据保护法 隐私权

默多克新闻集团靠窃听个人隐私获取新闻猛料,目前导致新闻集团旗下的《世界新闻报》首先停刊,其帝国阵营里英美两地多名媒体精英或锒铛入狱,或黯然辞职,默多克和他的儿子接受英国议会质询,其传媒帝国岌岌可危。事态不止于此,英国朝野哀鸿一片,上至首相卡梅伦遭受质疑,下至伦敦警界辞职的辞职,遭调查的遭调查。丑闻举报人霍尔,在此旋涡中离奇死亡,使得事态不仅更为严峻,同时也在进一步扩大。

难道仅仅是踏破了所谓新闻道德伦理底线,仅仅是采用伦敦报纸司空见惯的窃听手段,即便是漠视了无辜百姓的生命权利,就会导致默多克传媒帝国在英国的败局?这里到底有什么样的玄机?

道德——不过是软肋

窃听丑闻到底是什么?从大的方面说,窃听丑闻是一次自由主义新闻观和媒介社会责任论的较量,是滥用新闻自由和维护公众个人权利之间的搏弈。

众所周知,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新闻观出现了社会责任论和新闻自由的搏弈。社会责任论同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一样,是西方新闻理论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里程碑。社会责任论的主旨,就是建立新闻道德伦理,抑制滥用新闻自由。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滥用新闻自由、损害个人权利的事还是时有发生,而且进入21世纪之后,在西方新闻界出现了愈演愈烈的现象,比如目前的默多克新闻集团窃听丑闻。不仅于此默多克旗下报纸窃听英国政要、社会名流长达数十年,致使某些政要名流深受其苦,甚至家破人亡。所有这些,都足以导致默多克新闻集团站在道德的审判台上。

然而,这个道德审判一直是个软肋,并不足以给默多克新闻集团更多的束缚和制裁。直到《世界新闻报》前记者霍尔向《纽约时报》揭露真相,“窃听门”才给默多克新闻集团带来了实质性的打击。2002年,英国萨里郡13岁的女孩米莉·道勒失踪,《世界新闻报》雇用侦探侵入米莉的手机,为了窃听更多的手机留言,甚至不惜删除部分手机信息。这一举动,让人们得出了误判——米莉还活着。而事实上,米莉已经被谋杀了。

这条对《世界新闻报》来说看似平常的“窃听”消息的披露,却发生了不平常的效应——《世界新闻报》被推向了道德拷问的风口浪尖,道德拷问聚焦在了传奇人物默多克身上。

实际上,新闻伦理道德一直是英国各媒体兵家必争之地,但新闻伦理道德对默多克新闻集团的约束作用一直不大,这也导致了默多克新闻集团在窃听信息方面的变本加厉。

大家知道,英国虽然不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新闻自律的国家,但它的新闻自律制度可以说是西方各国的榜样。早在1953年,英国就成立了报业自律组织——英国报业评议会(press council)。这个评议组织的主旨就是保护新闻自由并抑制对新闻自由的滥用,并且受理和调查公众对报界的投诉。1991年,在评议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报刊投诉委员会(press complaint commission),公布了由十六条章程组成的《业务准则》,对包括“准确性、辩护机会、隐私权、骚扰、未成年人”等内容作出了详细规定。1997年,《业务准则》进行了修改,强调了对隐私权的保护,加大了对青少年的保护。

但是,评议会对新闻操守的重视,为英国某些报刊所不屑。自1984年开始,英国报刊评议会主席zelman cowen就跟默多克报系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默多克创办《today》时,该报编辑就表示不再刊登任何评议会的审理结果,这其实就是默多克的意思。《世界新闻报》则把有关评议会对它的批评,采用小字印刷,混杂于“脱衣舞三角布”和性用品的广告中。zelman爵士曾经会晤默多克,并且指出:“一旦报刊评议会被看起来而且事实上也是无效的话,那么对报纸侵犯隐私的立法控制就会出台,默多克报系对此就毫无抵御能力了。”"

zelman爵士这句话,真是富有远见。代表新闻操守的评议会所发挥的作用确实不尽如人意,尤其近十年在遏制滥用新闻自由、阻止非法窃听方面作为不大。比如,早在2006年,报刊投诉委员会就接到一些有关小报窃听行为的投诉并展开质询,但遗憾的是委员会并没有找到窃听行为的证据。现在,面对默多克新闻集团“窃听事件”的这种“不作为”再次引发了猛烈的批评。媒体甚至讽刺报刊投诉委员会是“巧克力茶壶”、“巧克力消防员”,遇热就熔化。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多次公开批评报刊投诉委员会,甚至提议解散报刊投诉委员会,重建一个报业自律机构#。

所有这一切诟病,只能说明时下自由主义新闻观和媒介社会责任论的冲突日益严重。报刊投诉委员会,一个自发的民间组织在强大的跨国媒体集团面前无法作为,是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的,简单地对其横加指责并不十分客观。

无论如何,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制定的新闻道德伦理规范,可以说是一杆标尺,它的作用,就是让人们了解新闻操守的是与非,从这个方面说,它对英国媒体的教育也算得恪尽职守了。霍尔对默多克新闻集团的举报,不能简单说是对《世界新闻报》的报复,同时也是出于其对自身新闻良知的拷问,对长期职业操守的反省。

硬伤——出在《数据保护法》

丑闻之所以成为丑闻,就是因为违反了某些约定俗成的准则,突破了社会崇尚的价值观或违背了法律。从道德层面上看,“窃听丑闻”是违反了新闻伦理职业道德;从法律层面看,则是践踏基本人权,违反了相关的人权保护法案。

这场践踏平民权利的“窃听丑闻”除了导致百年老报《世界新闻报》关门,以及默多克新闻集团多名干将锒铛入狱之外,它的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就是在多国启动了对默多克新闻集团有关窃听的违法行为调查,这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拷问,更是一个法律调查,无人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结果。

据英国议会下院内政委员会估计,可能有1.28万人受到《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的影响,但警方迄今只联系到170人$。倘若这个数字属实,估计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危险。所有这一切的发生,以及相关的后果都和英国的法律机制是密切相关的,这也是其社会机制正在寻求的一种自我保护。

“窃听丑闻”对基本人权的践踏,涉及了多个法案。比如,《欧洲人权公约》就有相关的基本人权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使自己的私人和家庭生活、家庭和通信得到尊重的权利。”再如,英国1981年签署的欧洲数据保护条约(european convention on data protection),也有相应的个人数据保护内容。最有针对性的法律,则出自1984年英国制定的《数据保护法》(data protection act),在此基础上,1998年为适应欧盟数据保护需要,《the data protection act 1998》又通过并于2000年生效,成为目前默多克新闻集团窃听案的基本判断法案依据。

《数据保护法》是英国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法案,该法共分六个部分,其宗旨就是要保护个人数据,避免个人数据用于行销用途,避免因数据处理不当而造成损害,这一法案适用于多个行业,其中就包含新闻业。该法禁止因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从而侵犯他人的隐私,规定无论是出于个人目的还是公共利益的目的,侵入或侵扰他人的个人数据,都应当被禁止。《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说到底,就是一种滥用新闻自由、采取窃听手段非法盗窃个人信息的行径。而其所盗窃获得的个人信息,又用在了吸引读者眼球、供公众茶余饭后的消遣上,其目的正是用以提高报纸销售量。这种不惜牺牲他人利益、销售他人个人信息的做法,极大地伤害了公众的感情。而这种非法销售,是以牺牲普通人甚至是少年儿童的生命为代价的。《数据保护法》在最后的阵线上,不得不反戈一击。可以说,《世界新闻报》是倒在了《数据保护法》的枪口上。

《数据保护法》中的个人信息数据,其范围虽然大于隐私权的范围,但也基本可适用于隐私权。而隐私权和新闻自由历来是一对矛盾体,也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西方新闻界的话题。英国新闻界常说:“什么是新闻?新闻就是某些人不愿让人知道的事情。”而隐私权,则是一种“不愿被人知道的权利”。这两者完全对立,却有着完全不同的适用范围。

从媒体的角度而言,新闻就是要攻破你的个人堡垒,获取个人信息,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看到的,英国的公众人物,比如名人、政治家和商界领袖等,虽然也存在着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但往往并没有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公众人物往往被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他们的权利往往被掩盖在公众知情权之下。在公众知情权之下,个人的权利被淹没了。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默多克新闻集团长期以来对皇室成员、政治人物施行窃听,却并没有引起太大动静的原因。

但是,从个人的角度而言,隐私权是个人至高无上的权利,是基本人权包含的重要内容,是相关法律条文诸如《数据保护法》所裁定的范围,尤其明令禁止新闻界以营销为目的,非法获取、滥用、销售个人信息,并杜绝此类行为造成的损害。

所以,知情权是针对公共利益的,隐私权则是针对个人利益的。不可以公众利益为借口,牺牲个人隐私、个人权利,这恐怕是未来新闻操守的价值取向。

由此可知,默多克新闻集团实际上是因为盗窃他人个人信息,从而践踏了基本人权,违反了《数据保护法》,踩了第二条红线。

祸根——源自“小报主流化”

然而,仅仅因为新闻伦理道德的丧失,仅仅因为对个人隐私权的践踏,还不足以让在世界拥有众多话语权的默多克传媒帝国遭到大范围的调查。这一点,从以往默多克新闻集团对英国皇室、政治明星的个人隐私的探秘却平安无事,即可得知。

究其实质,英国的这次窃听丑闻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反弹,最根本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世界新闻报》对个人权利的侵犯,而实际在于政治权力的博弈。真正的博弈,是权力对权力。所以,所有这一切的背后,还隐藏着一条最根本的红线,那就是权力的博弈。默多克新闻集团因为窃听,腐蚀了警界也可能包括政界,这种“权力通吃”才是默多克新闻集团遭受多国政府调查的真正原因,也是这个跨国新闻集团真正踩踏的最危险的红线。

政治权力的博弈,是通过报纸对政治权贵的亲密接触而完成的。众所周知,默多克集团历来走高层政治路线。他50年来通过报业整合,把报业做成类似石油、工程、运输的垄断大企业,以至默多克新闻集团遍及全球,掌管着美国及英国社会的大部分话语权,甚至影响到党派竞选,有人就曾经评论说:“默多克就是‘地球村’的统治者。”%

默多克一个最有效也是最危险的谋略,就是把小报和政治生活搅和在一起。小报依靠出卖个人隐私、绯闻等黄色新闻而著名于世。而为了适合英国人的胃口,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报刊把这个口味直接和政治挂起钩来,不仅从中捞钱,同时也从中捞取政治资本。这种做法,改变了小报过去身微言轻的局面,成了英国最受欢迎的媒体。比如,在对英国皇室的报道上,默多克的《太阳报》就曾经对戴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进行持续报道,为《太阳报》带来了超过5000万美元的利润。

从另一方面说,把小报主流化、政治化的唯一方法,就是默多克新闻集团和政治权力过从甚密,使小报报人一夜之间从社会边缘化群体成长为英国首相府邸的红人。默氏的报纸一直都是亲近权贵的,1979年英国大选,《太阳报》在头版号召人们投票给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默多克从此成为唐宁街10号的座上客,以至后来的一二十年间,出入唐宁街可以直接“走后门”。1997年,默多克的报纸转而支持政治新贵新工党,为布莱尔竞选摇旗呐喊。1998年3月,已经登上首相宝座的托尼·布莱尔代表默多克,给意大利首相r·普罗迪打电话,问意大利政府是否会阻止默多克斥资40亿里拉收购贝卢斯科尼的意大利电视网。同时,默多克旗下的英国星空卫视大量引进廉价美国节目,这一做法实际上违反了《本国电视保护法》,可布莱尔政府却视而不见&。2010年的英国大选中,默多克和卡梅伦也相当默契。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一反常态地出现在电视上进行公开辩论,议会制的英国和总统制的美国不同,并没有电视辩论的传统。卡梅伦的特立独行,虽然让他在和工党候选人的对决中被驳得毫无颜面,可他却赢得了默氏媒体的热情吹捧,最终登上首相宝座,而天空电视台由于播放那些关于电视辩论的广告也赚得盆满钵满。至于近来媒体曝光的,卡梅伦和默多克新闻集团高层自他上台来会晤达26次之多,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样的一个跨国媒体庞然大物,竟然能够垄断着多国社会的政治话语权,那么在最底层踩踏平民少年的生命警戒线,自然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但是,恰恰是在这个显得微不足道的层面出了问题。因为这无疑是一个信号,那就是默多克集团显然正在进行“权力通吃”。上至政治党魁,下至黎民百姓,无论警界政界,媒体的话语权出现了过于集中、过滥的征兆,这使得历来标榜三权分离的西方政治体制极大地蒙羞,所谓的司法独立、媒体独立转瞬成为神话。

无论从媒体本身来说,还是从政治体制来说,默多克都是做得太大了,走得太远了。自己吃肉,别人喝汤的局面是无法长期维持下去的,最终会受到体制的制衡。

所以,默多克这个四处抢滩的媒体大鳄,在西方维护个人权利的大潮流中,一直逆流而上,采用极端手段自以为是在捍卫新闻自由,而实质上却是在滥用新闻自由,甚至把滥用新闻自由和腐蚀公权力搅和在一起。那么,他在英国栽跟头,也就不足为怪了。

注释:

林琳:《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与英国新闻业务准则》,《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2期

刘晋:《从窃听丑闻中的报刊投诉委员会看英国媒体自律》,中国新闻网2011年7月21日

第7篇:默默无闻作文范文

23年前,当时还是新闻集团的掌门人鲁珀特・默多克妻子的安娜出版了她的小说一《家族企业》:小说的主人公是科罗拉多州55岁的报纸出版人麦克林,为了争夺控制权,麦克林的4个子女自相残杀,而他至死也没有指定继承人。

无论怎么看, 《家族企业》写的都像是默多克一家。虽然现实中的默多克家族并没有安娜小说中描写的那般惨烈,但是安娜笔端流出的对于权力和财富争夺战的担忧难以掩饰。

那时,默多克尚未迎娶邓文迪,子女也只有4个:与第―任妻子生的长女普鲁登丝,与安娜生的女儿伊丽莎白和两个儿子拉克伦、詹姆斯,家族争斗尚未到外界形容的“上演肥皂剧”的程度。

不过,如今的局面远较当年复杂。3月底,38岁的詹姆斯突然被升任为新闻集团副首席运营官、公司国际业务主席与首席执行官。国外媒体纷纷猜测,这次任命给外界传达的讯息是詹姆斯很可能最终荣膺新闻集团继承人宝座。

不甘心活在父亲阴影下

虽然年少时以叛逆出名,但是很多人都认为,在几个孩子中,詹姆斯最像默多克。

他第一次被公众注意,是作为15岁的被拘留者出现在澳大利亚的《镜报》上,让他父亲颜面尽失。接下来,年轻的詹姆斯在记者招待会的沙发上睡觉的照片又不幸地上了悉尼《信使早报》的头版。他蓄胡子、文身,还把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黑色头发染成黄色……

据说默多克对这个家族的“异类”一度很是担心。詹姆斯的母亲安娜找来了心理分析师,得出的结论让默多克哭笑不得:他的种种行为,无非是渴望抹杀父亲施加在生活上的浓重阴影。 他想做詹姆斯,而不是默多克的儿子。 很多人只留意到詹姆斯的叛逆,而忽略了他的勤奋。据他的朋友透露,他总是不停地工作,非常在乎学业,成绩很不错。1995年,詹姆斯从哈佛辍学,原因至今不明。一段时间后,他与朋友成立了一个独立的hip―hop唱片公司。也许是为了让儿子回归新闻集团,默多克出面说服詹姆斯,以200万美元收购了这家小公司。

1996年詹姆斯加盟新闻集团,负责一个很小的音乐部门。此后的几年,他依然不是中规中矩,但是始终没有离开新闻集团。詹姆斯次被外界关注,是在2000年接管卫星电视之后。

据詹姆斯回忆,一天,父亲突然让他“考虑考虑中国问题”,几天后又问他“是否喜欢吃中餐”。见他并不排斥,默多克直接拍板决定让他去遥远陌生的亚洲。

当时,由于迟迟无法取得落地权,默多克斥资从李泽楷手里买下的星空卫视4年间共亏损约6.5亿美元。市场把詹姆斯的接管看做是“死马当活马医”,认为如果一两年内没有好转,默多克只能低价卖掉这个“心头刺”。

詹姆斯的勤奋发挥了作用,他不断拜访亚洲的政要、富商和投资机构,建立良好的关系。他还能够轻松捕捉到时代潮流。很快,星空卫视成鱼翻身,变成在印度占优势的收费电视公司,并成为很少几个在中国取得落地权的西方媒体公司。3年之后,宣布盈利。

“不是我偏心眼,他确实是我所见过的人当中最棒的。”默多克很是欣慰。

星空卫视奠定了詹姆斯在父亲心中从叛逆的儿子到出色的管理者的转变。

之后,默多克顶住重重阻力,任命30岁的詹姆斯为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的CEO。他果然没有让默多克失望。高盛集团驻伦敦的资深媒体分析师科利特曾回顾说,詹姆斯入主天空广播公司的时候处境艰难,订户增长正在放慢,而他通过大笔投资营销、广告和新节目的战略,在较短的时间内扭转了这种局面。

2007年,詹姆斯被委任为新闻集团欧洲和亚洲运营负责人,一步一步接近管理层的核心。

虽然詹姆斯也有很多失策之举,但在多年历练之后,至少到现在为止,他仍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众多媒体一致认为,詹姆斯很可能成为其父亲的传媒帝国的最高统帅。对于最新的任命,几乎没有人提出太多质疑。

“他已经被标注为接班人,他一直在被作为接班人培养,包括他在天空以及新闻集团国际业务的经历。”伦敦潘默尔・戈登公司媒体分析师亚历克斯・格罗特说。

出走的儿女

詹姆斯并非是默多克唯一一个优秀的孩子,他的哥哥拉克伦、姐姐伊丽莎白都相当出色。据悉,老默多克曾有意让其3个子女共同掌门。他还曾提出这样的可能:次女伊丽莎白负责新闻集团的娱乐资产;詹姆斯继续负责欧亚资产,主要是卫视和分销运作;拉克伦则执掌报纸业务。

但是,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伊丽莎白和拉克伦先后离开了新闻集团。

现年39岁的拉克伦也曾像詹姆斯一样被看做是继承人的人选。他1994年进入新闻集团,到2001年就进入管理集团的核心,被任命为新闻集团副首席运营官。也就是他的弟弟詹姆斯刚刚被任命的职位。

几乎没有人怀疑,那时的拉克伦正一步步地接近默多克帝国的最高宝座,他距离那个位置最近的时候,仅有两步之遥。

意外的是,2005年拉克伦突然宣布辞职,举家迁往澳大利亚老家,并很快自立门户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只保留了新闻集团董事会成员资洛。而对于离开的原因,拉克伦语焉不详。

外界对此作出种种猜测:不敌弟弟的能力而退出继承人之争?与父亲默多克发生冲突?与父亲和邓文迪的第三段婚姻在家族中引发激烈财产纷争有关?――真正的原因人们不得而知。不过,外界普遍认为拉克伦与新闻集团掌门人宝座擦肩而过。

拉克伦并不是默多克第一个选择出走的孩子,现年42岁的伊丽莎白,和他的两个弟弟一样颇具商业头脑,对默多克家族长期研究的观察家至今仍不愿否认,伊丽莎白也能成为一名接班候选人。

詹姆斯以其沉稳的运营技能见长,而伊丽莎自则以擅长规划而著称。她还曾被老默多克认为是几个孩子当中最像他的一个,但老默多克同时也认为一个有孩子的女人在最高领导岗位上“最多只能集中95%的精力”。也许正是由于父亲的这种偏见,2000年,时任天空广播公司节目总监的伊丽莎白选择了出走,成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影视制作公司shhe Group Lid。

今年1月,默多克亲赴伦敦,商讨拥司集团收购伊丽莎白位于伦敦的shie公司的事宜。2月,新闻集团随即宣布正在以近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这次收购将使伊丽莎白回归新闻集团旗下,并和她的两个弟弟一样,成为新闻集团董事会成员。有分析人士预期她会留守伦敦,继续负责她的电视制作公司,但很多人预期她会承担更多责任。

知情人士称,“这是默多克让子女回归新闻集团的第一步”。尽管部分新闻集团的股东已提讼,认为对于shhe公司的收购案是“裙带关系”的体现,但有分析人士预测,下一步默多克将说眼拉克伦“回营”。也有内幕人士称,即便哥哥姐姐重返新闻集团,也不会动摇詹姆斯的接班人地位。毕竟,他从未离开过父亲,对集团贡献最大。

邓文迪搅局?

多年来,伊丽莎白、拉克伦和詹姆斯之间并未因接班人问题传 出太多争斗的传闻。而默多克的长女普鲁登丝极为低调,加之不像那3位同父异母的弟弟和妹妹那样出色,外界也从未将她作为默多克庞大帝国的接班人的考虑人选。

家族继承问题,因为1999年,默多克迎娶比自己小38岁的华裔女子邓文迪而突然变得白热化。

默多克与其第二任妻子安娜相伴了几十年,共同积累下巨额财富。离婚时,安娜与默多克达成一份离婚仂议,根据协议,家族的利益将由家族基金掌管。默多克身故后,家族基金将由其4个成年子女掌管,每人都有各自任命一名新闻集团董事的权利。默多克目前任命了4名董事,这4人在他身故后都将离任。

安娜原本有权要求平分他们在过去31年积累的120亿美元的财富,最后只拿走了10亿美元,条件是默多克死后,邓文迪无权继承他的倒可遗产,除非邓文迪婚后能生个一男半女。

其时,默多克已被诊断患有初期前列腺癌,失去了生育能力。安娜本以为可以将邓文迪排除在家族财产继承之外。她没想到,高科技拯救了邓文迪,她为老默多克生下两个试管婴儿,抢回了在家族财产争夺战中的话语权。

2005年8月4日,默多克宣布重新调整家族资产的持股安排,邓文迪所生的两个女儿将在公司的家族基金中与其4位成年子女一样均分收益。这天离长子拉克伦宣布决定辞去新闻集团的行政职务不到一周。尽管默多克曾在一份声明中否认出现任何家庭矛盾,表示“不存在争端,所有的子女都将得到公平对待”。然而外界普遍猜测,这才是长子拉克伦出走的真正原因。

据传,因为调整家族资产的持股安排,成年子女对默多克极为不满,十多次家族秘密会议都无果而终。最终这次争斗以拉克伦的离开而告一段落。但显然,离开者不是赢家。

根据老黟克立下的家规,孩子们必须到30岁以后才可以继承家业,如今邓文迪的两个女儿均未成年。这同时意味着,作为两个女儿的监护人,她有可能在默多克死后,成为默多克家族基金中最有权利的人。除了自己作为配偶获得的合法股份外,她还将一手掌控两个小女儿在公司中的全部财产。因为在这两名年满30岁之前,她是她们唯一的监护人。

第8篇:默默无闻作文范文

默多克还是对MySpace采取过救助措施的。两年三任CEO、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及彻头彻尾的改头换面,这一系列的举措都说明了默多克想扭转MySpace颓势的急切心情。可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有更迫切的任务要去完成。

在互联网全面出击抢占传统媒体地盘的当下,默多克要应付的麻烦事不少。他称谷歌免费抓取新闻集团旗下报刊的内容拿去赚钱,这种行为是剽窃。他认为通过搜索引擎访问新闻集团旗下网站的网民对广告客户没有什么价值,新闻集团宁可损失部分流量也要对内容实施收费。而在收费后,他会屏蔽谷歌。进而新闻集团拒绝向谷歌TV提供电视节目。

默多克的收费计划正在实施。针对新闻集团各大报纸的网站,默多克早就表达过建立付费阅读模式的想法,即成功的报纸应当对内容收费。《华尔街日报》()目前成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付费新闻网站。默多克还明确提出要建立直接消费者资料库,使媒体能够更加明确地确定消费群体及其需求,为广告业务提供新的可能。

默多克正面对抗谷歌的第一次尝试并不成功。名称源于凯撒大帝著名的 “阿列西亚”围城行动的Alesia项目计划把新闻集团和其他出版商、广播公司的内容捆绑销售,并通过网络和移动设备分发。但Alesia项目在原定推出时间前数周宣告失败。

在Alesia项目上铩羽而归的默多克并没有休息多久。他选择了最为钟情的报纸业务,与苹果合作,专门为苹果的iPad推出电子报纸《The Daily》。默多克对电子报纸寄予厚望,将平板电脑电子报纸定位成旗舰事业。默多克将为该项目投资3000万美元。被邀请来参与内容制作的都是美国知名的媒体人。《The Daily》每日更新3次,用户每周支付99美分。它不会有印刷版,也不会有网络版,你只能在iPad上看到。省去了印刷和发行费用,《The Daily》将更多成本用于营销和更为根本的内容生产。

找到新的发力点后,默多克已经开始清理门户。2010年12月29日,投资公司Jesta Group宣布成功收购新闻集团下属的福克斯移动公司。新闻集团的出售理由是福克斯移动公司不适合新闻集团正在进行的的数字战略转移,而且该公司一直没有带来什么有价值的利润。

从默多克的动作来看,他的思维是找到切入点,利用自身已经积累的能量影响消费者行为进而影响整个行业,哪怕需要花上不少时间和心思。从他的性格来看,他对于没有多少利用价值的生意会果断止损。

MySpace从社交网络网站退守至社交娱乐网站,其属性一直与默多克影响力基石的报纸业务没有多少交集,默多克恐怕对它的关注和热爱相比之下会很有限。而且在MySpace几任CEO改革都收效甚微的情况下,默多克似乎渐渐失去了耐心。更甚于福克斯移动公司,MySpace的亏损已经让新闻集团觉得难以接受了。

第9篇:默默无闻作文范文

什么都会发生,当没发生之时,一切看上去似乎都很平静;但当内在力量发生巨变时,瓦解只是瞬间,完结或许将是必然的结局。

金融危机发生至此,有两大事件可以类比。一件事雷曼兄弟的倒闭。2008年9月,有着150年历史的雷曼兄弟终于经受不住次贷危机的影响成为第一个倒闭的银行,它的轰然倒塌犹如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影响着未来世界金融格局的形成,负面效应依然延续;另一件是,默多克传媒帝国的衰亡。从事件发展来看,《世界新闻报》因窃听门事件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对默多克传媒帝国造成冲击的同时,也正在撼动世界新闻传播模式及因新闻渗透而形成的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格局。

一向以“不可一世”著称的默多克,7月17日在英国七家全国性报纸上发表整版道歉信。他在道歉信中说:“我们为一系列严重的错误行为表示歉意。我们对受害人遭受的痛苦深表歉意。我们很后悔未能及早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姗姗来迟的道歉信,已无法得到英国公众对窃听获取新闻的宽容,更无法改变他一手缔造的传媒帝国走向衰败的事实。眼下,这场由新闻窃听引发的危机已远远超越事件本身,引发的发射性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传媒帝国的版图

所谓帝国,是指在一个历史时期,由于实力的强大,形成了“无所不能”的执行力和驾驭力。世界早已习惯将默多的新闻集团比喻成“传媒帝国”,它就像一张编制细腻完美的神经网遍布全球,无论在新闻领域和超新闻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想象的作用。

50年,默多克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将新闻集团打造成一家从纸介到网络到电视立体的传媒跨国业集团,多样化的媒体覆盖了澳洲、美洲、欧洲、亚洲等主要国家,发达的新闻触觉快速传递着世界最新的娱乐和财政新闻。

新闻集团在全球范围发行报纸每周发行量逾4000万份,销售额和发行量居全球第一。在英国,新闻集团已控股40%的报纸,6张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中包括《泰晤士报》、《每日电讯》、《镜报》、《卫报》等日总发行量达到2500万份;在澳大利亚,新闻集团也控制2/3的报纸;在美国,它拥有21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福克斯网络和35家电视台,占全美电视台总数的40%;在拉美,默多克与3家电视台合作,通过卫星播送150套节目;在欧洲,默多克有天空电视台;在印度,有EETV;在中国,3500万个家庭可以通过卫星收看到默多克的电视节目。现在,新闻集团可以用7种语言,通过40多个频道向亚洲5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娱乐和信息节目。此外,闻集团还办有9个娱乐及新闻网站,并与YAHOO签订合作协议,将新闻集团下属的这些网站与YAHOO相互链接,进一步加大访问量。

默多克在不断完成开疆扩土后,又紧锣密鼓地收购天空电视广播。英国天空广播公司被公认为全球运营最为成功的数字付费电视运营商,到2004年6月,其直播卫星用户已达740万;而美国直播电视集团的用户更是达到了1220万以上。在澳大利亚福克斯澳讯的卫星和有线用户达到80万户。

天空电视广播被视为英国最大的电视媒体,此前,新闻集团持有天空电视台约39%的股份,新闻集团最近一直谋求收购天空电视台,有关的收购计划总额达125亿美元,涉及天空电视台61.5%的股份。但这一收购计划遭到英国民众的反对,理由是默多克的拥有的话语权太,以至影响到舆论的导向和公正性。

就在收购即将有实质性进展时,发生了“窃听门”事件。愤怒的英国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政府与默多克之间的这一收购交易,迫于压力新闻集团已明确表态放弃这一收购计划。7月16日,英国工党领袖埃德?米利班德公开表示,默多克对英国政治和公共生活影响力过大,呼吁修订媒体所有权法规,拆分新闻集团。

这一切的发生另默多克始料未及,用50年经营的传媒帝国,一旦坍塌只需这个时间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半个月过去了,新闻集团的股票市值已缩水约150亿美元,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警告称,随着窃听丑闻受害者曝光越来越多,新闻集团的信用评级将被降级。

垄断正腐蚀英国的政治

垄断滋生权利,多大的垄断就滋生多大的权利。当80岁的默多克登上财富顶峰的时候,已狂妄地放大他不应有的权利,“窃听门”只不过是引爆了这一长久存在的事实。

7月19日,在经过与律师充分沟通后,新闻集团主席鲁伯特?默多克及其子、新闻集团负责欧洲事务的詹姆斯?默多克,新闻国际前首席执行官丽贝卡?布鲁克斯就《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接受英国议会文化、媒体、体育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尽管这对他很羞辱,但也别无选择。

默多克在接受议员质询时表示,对“窃听门”事件所造成伤害的当事人表示道歉,对该事件感到“羞愧”,但拒绝对丑闻负责。他认为,他的新闻集团很大,工作人员达53000万多,他不可能对每一个人的行为负责人。

外界认为,默多克这样表述,实际上采用的是丢卒保车策略。也就是说,他负宏观责任,微观上由《世界新闻报》主编承担。虽然这份颇有影响力的报纸已倒闭,但它占新闻集团的份额很小,不足1%,因此舍弃它很划算。

同一天,接受质询的还有伦敦大都会警察局前总监保罗?斯蒂芬森和副总监叶慈。斯蒂芬森否认自己在聘用《世界新闻报》前副主编尼尔?沃里斯为警察局媒体顾问的问题上有任何不当之处,他坚持自己是清白的。

但,清不清白已不是由他说了算,无论怎样解释都无法撇清嫌疑,在接受质询前一天,英国最高警衔警官保罗?斯蒂芬森宣布辞去伦敦警察局长职务,18日,伦敦警察局副局长约翰?叶慈也宣布辞职。外界认为,这只是刚刚开了个头,不知会有多少相关政客涉及其中。

在英国,政客“讨好”默多克已是公开的秘密。由于默多克掌握强大的舆论平台,每每竞选来临,他常常能利用“超越新闻的权利”改变选举的最后结果。默多克在支持了三届工党领导人后,决定开始让旗下报纸支持保守党的戴维?卡梅伦。许多政治分析家说,默多克的支持对卡梅伦的当选起到很大的作用。在1997年,他用同样的方式帮助过前首相布莱尔。

据英国报纸报道,2010年5月,卡梅伦就任英国首相的当天,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便造访了首相官邸。14个月后,卡梅伦应该已经意识到,和默多克家族以及诸多传媒大亨的亲密关系将给自己带来不可预测的麻烦。

今年1月,《世界新闻报》前任编辑卡尔森被逮捕。2007年,在《世界新闻报》传出使用非法手段获取报道的丑闻后,卡梅伦雇佣卡尔森为公关负责人。即使在种种迹象表明卡尔森和报社窃听电话的做法有牵连后,卡梅伦依然为卡尔森进行辩护。

一些卡梅伦的反对者称,他最近在处理和默多克关系等做法上所犯的一系列错误会对共和党的声望产生极大的削弱。但是,包括英国工党领袖米利班德在内的批评者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来自工党的前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和布朗同默多克的关系也十分亲密。

但眼下是,卡梅伦必须面对来自工党和民众的质疑,必须面对与默多克家族来往过密所带来的危机。但实际的情况是,无论他怎样坚称要将“窃听门”事件严查到底,对事件责任人严惩,杜绝司法人员与报业做交易,英国工党极其公民对他及其他的承诺早已失去信任。

暨南大学新闻学教授麦尚文博士认为,“默多克的‘窃听门’事件之所以在西方世界引发如此大的震撼,与西方社会对多元化信息体系的期待有直接关系,而新闻集团有可能使他们处在只有一种声音主导的失衡社会之中。”

虽然在美国、英国等这样的西方国家,一再强调新闻自由、强调新闻的客观中立性,但现实中,新闻自由并非如此,并非至高无上,它依然服从于国家利益以及政府政党的利益。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支庭荣教授认为,“当新闻遭遇与司法、政治、军事较量的时候,这个自由度是有很大限制的,大打折扣。”

截止到目前,《世界新闻报》窃听案涉及到4000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这个数字已明确说明,新闻监督作为社会的最后一道底线已被击穿,重建信任将是艰巨而艰难的。

美称其已涉嫌触犯《反海外腐败法》

“如果说,《世界新闻报》是‘有毒资产,那么新闻集团就是‘有毒公司’”,这是媒体分析人给出的评价。果真如此,毒性发作将危及全身。

7月19日,因揭发窃听电话丑闻的《世界新闻报》前记者肖恩?霍尔被发现暴毙家中。虽然警方表示初步调查排除了他杀嫌疑,但在利益纠葛的“窃听门”事件面前,这一说法仍然难以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另据伦敦警察局透漏,截止目前这一事件已致使10名记者和3名警官面临牢狱之灾。7月17日,英国警方逮捕了新闻集团负责英国报业的前高管丽贝卡?布鲁克斯,成为《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东窗事发后被拘捕的第10人。

现在,辞职潮已降临。7月15日,新闻集团子公司道琼斯公司首席执行长莱斯?欣顿宣布辞职。欣顿曾长期担任新闻国际执行董事长。在此之前,接替欣顿执掌新闻国际的布鲁克斯也在当日辞职。

不仅如此,美国FBI一位官员15日透露,FBI已着手调查新闻集团旗下报刊记者窃听“9?11”事件受害人电话的报道。有分析说,新闻集团最悲惨的结局将是违反道德规范罪名成立,旗下的美国电视台的经营牌照将按照美国《联邦通讯法》吊销。

英国《镜报》11日报道,一名美国警官透露,《世界新闻报》还曾试图付钱购买“9?11”恐怖袭击前一些遇难者的私人通话记录。美国法律专家分析称,如果上述说法被证实,将违反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根据此项法律,任何与美国有关系的企业如果通过贿赂海外官员以获取商业利益,将构成犯罪。他进一步指出,如果确实存在行贿行为,新闻集团至少将存在违反准确会计报告法律的风险。

新闻集团的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按照《反海外腐败法》的相关规定,在公司有贿赂嫌疑的情况下,必须向证交会(SEC)提交财务报告。在美国,凡涉嫌违反《反海外腐败法》的上市公司的调查都可能由SEC主导,并且重点在公司对行贿支出如何报告和做账,以及此类支出的控制方式等。果真如此,如果贿赂调查在美国开始,就可能扩大至全球范围,届时,新闻集团将负担“很有可能超过1亿美元的”调查费用,而且将经历长达2年至4年的法律程序。

目前,新闻集团的“钱景”不乐观。自7月11日以来,股票大幅下跌,7月14日当天,股票跌幅达到3.33%,投资者争相甩卖新闻集团的股票。由于新闻集团75%的营业利润都来自美国,财富大幅缩水已在所难免。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