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出纳简历范文

出纳简历精选(九篇)

出纳简历

第1篇:出纳简历范文

会计是一个热门的岗位,很多人都会选择会计的工作,所以去应聘的时候,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所以你需要一份优秀的个人求职简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2021出纳会计个人求职简历5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出纳会计个人求职简历(一)姓名:

性别:

年龄: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目前所在:

户口所在: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体 重: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会计,出纳/收银员,财务/会计助理/会计文员

工作年限: 3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一个月

月薪要求:

希望工作地区:

工作经历

__公司 起止年月:__-08 ~ 至今

公司性质: 中外合资 所属行业:贸易/消费/制造/营运

担任职位: 出纳

工作描述: 我主要的工作任务是负责原材料的进销存以及应收应付款项的核算。购买发票,开具发票,公司证件年审催款以及公司出纳等工作。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__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获得学位: 大专 毕业日期: __-07

专 业 一: 企业财务会计 专 业 二: 财务会计与审计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粤语水平: 优秀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务操作技能,熟悉进销存、应收应付、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核算及分析;熟悉税法、会计制度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报税工作。能熟练地运用用友财务、金蝶财务软件,以及Microsoft等各类办公软件。

本人对数字敏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细心。

自我评价

本人积极向上,性格乐观开朗,反应能力强,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待人热忱。在以往的实践中,我形成了团结服从、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

出纳会计个人求职简历(二)基本资料

姓名:

性别: 女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户口:

学历: 大专

毕业院校:__职业技术学院

所学专业: 会计电算化

联系方式:

外语水平: 英语 (pets-3)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期望行业:房地产

期望职位: 财务助理、出纳

工作地点:

期望月薪: 不限/面议

工作经历

__.07-__.02,__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工作内容:现场销售收款工作及相关出纳工作,如开发票,开收据,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账本,月末发放工人工资;同时参与银行往来帐务的处理。

工作经验: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熟悉银行等金融机构、税务等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及相关知识,熟悉房地产行业财务管理知识。

学习经历

在校期间主修课程:大学英语、基础写作、秘书学概论、会计学基础、企业会计、计算机文化基础、财务管理、统计学、办公自动化、财政与金融、广告策划等。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活泼开朗,积极上进,乐观进取,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能够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对文学也很执着,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奖项。

以往的出纳工作,让我学习、了解、掌握财经法规和制度,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维护财经纪律,执行财会制度,抵制不合法的收支和弄虚作假行为。

出纳会计个人求职简历(三)个人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目前所在:

户口所在:

国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族

身高: 150 cm

体重: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出纳

工作年限:

职称:

求职类型: 实习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希望工作地区: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__市__技师学院 __商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__-07

专 业 一: 电子商务与财务管理 专 业 二:

语言能力外语: 英语 一般 粤语水平: 良好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本人主修课程: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工业会计、电子商务、经济学、管理学、中国税制、统计学、应用文写作等。熟悉的软件有:办公软件、会计电算化、网页制作、fhotoshop、dreawearn。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性格开朗做事认真、负责,有耐心,心思敏捷,能吃苦耐劳。本人曾在学校参加学生会,并获得“优秀学生干部”,同时加入教务助理组,协助老师管理学校秩序和考勤记录工作。也曾在教务助理组协助主席举办辩论赛并担任主持人,并获得“优秀主持人”称号。年轻代表着热情有活力,希望能在往后学到更多的经验和知识。

出纳会计个人求职简历(四)个人信息

姓名:

性别: 女

学历: 大专

生日:

民族: 汉

婚姻状况: 已婚

籍贯:

身高:

体重: 保密

专业: 会计

工作经验:

期望工作地点:

求职意向

行业/职位: 财务/审计/统计/收银员 会计

期望月薪:

工作性质: 全职

教育经历

学校名称: __师范大学实用人才 专业: 会计 就读时间: __-09-01 至 __-06-30 获得学历: 大专

语言能力

语种: 汉语 能力: 良好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__市__服饰有限公司

工作时间: __-03 至 __-12

所在部门: 会计

工作分类: 财务/审计/统计/收银员 会计

工作描述:

自我评价

人品端正,责任心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十几年的出纳及会计工作经验,在之前工作过的几个单位均受到了领导的好评。想找一个商业或小型企业出纳、会计工作量适中、较稳定的工作。

出纳会计个人求职简历(五)姓 名:

性 别: 女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团员

出生日期:

户 口:

婚姻状况: 未婚

学 历: 大专

毕业院校: __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时间: __年07月

所学专业: 会计电算化

外语水平: 英语 (CET-4)

电脑水平: 熟练

工作年限: 实习/应届

联系方式: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实习

单位性质: 不限

期望行业: 不限

期望职位: 会计、出纳、财务助理、统计员、税务主管/专员

工作地点:

期望月薪: 不限/面议

教育经历

考入__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会计电算化专业,于__年7月毕业。

__年四月报名参加__财经大学自学会计专业本科段考试。

工作业绩

在校曾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员”荣誉称号;

取得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CET-4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

珠算证书及办公自动化证书

自我评价

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积极参加校系,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

思想积极,乐于助人,__年4月份经多方考察后确立为预备党员。

第2篇:出纳简历范文

一、引言

文学史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史学研究。史学研究往往是要考究研究对象的历史确定性,而文学史研究的确定性则没那么强(温辉、段汉武,2010:147)。长久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侧面对英国文学史进行了研究,有些侧重于研究具体的作者、作品,有些则按文体对文学史进行分类解读,这就造成了有关英国文学史的著作版本各异、数量众多的现象。尽管如此,罗伯特·伯纳德(robert barnard)的《英国文学简史》一直备受关注,为许多英国文学的初学者打开了了解这段丰富历史的大门。

伯纳德生于1936年,是英国著名的侦探小说家,曾于2003年获得侦探小说作家协会授予的终身成就奖。他已出版的作品多达数十部,但大都是侦探推理小说。《英国文学简史》于1984年发表,是伯纳德少数几部非小说类作品之一。“对于那些在英国或其他地方学习英语的人,这本简史可供他们的初级课程所用(robert barnard,1994:vii)。”因此,这本简史以思路清晰、语言简洁为特点,使许多读者了解了英国文学发展的概况。

二、《英国文学简史》的总体研究框架

与大多数起始于盎格鲁·萨克逊时代的英国文学史不同,这本简史把乔叟时代作为起点,采用编年史式的传统方法一直记录到了20世纪90年代。整部简史以历史为线索,将时代特征与文学结合起来,清晰地梳理了英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在目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除个别章节以当时著名的作者命名外,大部分的章节都是用时代、重大历史事件或当时盛行的文体作标题的。

文学史编写的主要任务是勾画文学发展的进程,考察和描述各种文学现象之间的关联,确定作家在文学发展史中的坐标,提供关于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的评价,揭示不同时代对作家作品的接受情况(哈旭娴,2009:290)。伯纳德的这部《英国文学简史》用将近230页的篇幅记录英国文学漫长的发展历程,“简”正是该书鲜明本文由收集整理的特点之一。虽然不比一般动辄几卷本的英国文学史,但这部作品可谓是言简意赅,成功地完成了其理清文学脉络、评析文学经典的任务,更是达到了伯纳德的写作目的:为英国文学的初学者服务。

三、个案评述分析

为更全面、直观地展示《英国文学简史》的研究方法和写作特点,这一部分特意选取了两个有代表性的篇章进行分析,看看伯纳德是如何带领我们理清历史发展脉络、走近各位文学巨匠的。

1、莎士比亚

对莎士比亚的评述是全书的第四章,也是唯一一个用整整一章的篇幅来介绍一位作家的特例,由此可见,伯纳德高度肯定了莎翁在英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大多数文学史在介绍重要作家时所采用的方法都是简单介绍一下作家的生平及其出版作品的大致情况,然后再细读并分析其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中的节选片段。在第四章的开头,伯纳德也简要地介绍了莎士比亚的生平,从出生到死亡,涉及到他一生中比较重大的事件。但在介绍时,伯纳德一直在强调:关于莎翁后人知之甚少,大多数关于其思想的描述都是后人根据其作品进行的推测,甚至连莎翁的出生日期也是缺乏客观证据的。另外,莎士比亚并不是天生的戏剧大师,他早期的作品也并未获得巨大成功,他也是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最终写成了《李尔王》、《哈姆雷特》等这些经典之作的。通过伯纳德这些生动平实的介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莎士比亚,而不是那个一直高高在上、无法触及的文学天才。

紧接着,伯纳德介绍了莎士比亚的一些重要的喜剧和悲剧。先从整体上描述一下整部戏剧的语言特点和所表达的主题,然后具体介绍一下情节。伯纳德也使用了写作文学史惯用的手法之一:引用原作的片段进行分析,但是他的引用是非常简短的。在这一章中,伯纳德只引用了五次莎士比亚的原文,而且每次只用了寥寥几行。但这些简短的引用大都是该部戏剧中最能代表莎士比亚语言特色或是情节转折的部分,短短几行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有种想要找到原作继续读下去的冲动。此外,伯纳德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给予作品客观而又独特的评论。“《理查德三世》是一部气势恢宏的成功典范,在后来的历史中,我们发现了他深刻的人性和社会思想(robert barnard,1994:24)。”而“《哈姆雷特》是公认的现代悲剧的巅峰之作,对它的评论太多了,这使它淹没在众多评论之中。只有每隔几年当有新演员重新诠释这部作品时,人们才意识到它还活着,才会重新审视它的意义(robert barnard,1994:29)。”伯纳德的这些有趣的评论使读者不再将阅读英国文学史看作是在学习一门枯燥的阅读理解课,他在理清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帮助读者从多角度看问题,引人思考,激发那些充满好奇心的读者寻找更加详实的文学史继续学习。

2、维多利亚早期的小说家们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从历史发展和文体类型两个角度对文学发展进行划分,这种划分方法是伯纳德在整本文学史中惯用的方法,这体现了他将历史与文学相结合而不是单纯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在本章开头,伯纳德从文学角度定义了“维多利亚”这一重要词语。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集中于叙述中产阶级的故事。因此,提起“维多利亚”,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彬彬有礼、按时参加教堂礼拜、小心谨慎、衣着得体并且拥有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的中产阶级(robert barnard,1994:110)”。然后,他进一步解释了这个时期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开始流行的原因:许多家庭开始有了全家坐在一起朗读文学作品的习惯,而小说这种体裁故事情节丰富而且通俗易懂,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

接着,像其他文学史一样,伯纳德开始逐一介绍这个时期重要的作家及其作品,这些小说家包括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姐妹、艾略特等,他们都是英国文学史上不能被忽略的重量级人物。伯纳德所采用的讲解方法是先介绍一下作者生平,然后简单地总结一下其重要作品的主要情节和主题。值得注意的是,伯纳德在介绍作品时并未从原作中节选片段进行细读式地分析,一方面小说篇幅较长,很难找到较短的片段来代表作者整篇的叙述特点;另一方面,过多地引用原作也容易造成读者阅读时过于注重语言和细节而忽视了作家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深层意义。因此,伯纳德一般用一或两段的篇幅介绍一部作品,虽然简短但却讲出了作品的精髓,读者如果感兴趣自然会找出原作来细细研读。这也正是文学史的作用所在:它并不是生硬地将原作拼在一起的文学作品合订本,而是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若想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深意,阅读原作还是必不可少的。

第3篇:出纳简历范文

一、充分利用课本中图表教学资源,发掘其教学价值

我们知道初中历史课本中的图表,大致分四大类:对比表、对照表、统计表、汇总表。这些表格的内容都是珍贵确凿的历史事实、数据,运用在历史课本的某一地方,其目的是为了简明具体、确凿证明、说明某一历史现象的结论、规律。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明白编者意图,充分应用好这些图表,提出有价值的 讨 论 问题,得出合理正确的论断,才是我们应用图表的意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图表,析图表。这是学习历史的方法,又是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自制一些图表,让学生学习读图表,识图表,析图表的训练,才能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总之,正确认识历史课本中图表资源价值作用,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二、课本中历史图表教学方法举要

历史课本中图表的教学,一定要遵循;服务于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出现的时间要适时,教师引导要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恰到好处,既教给学生知识,又教给学习方法,又培养学生读图表,识图表,析图表的分析能力。

1.比较表的教学举要

在现行的历史课本中,比较表是常见的一种图表。这种图表简明、醒目,历史史实确凿,给学生具体真实的感受。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155页:美国内战中北南双方力量对比如下:

这个图表出现在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这课前面有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最后北方的胜利。最后有一幅彩图: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并配有评价了林肯对美国历史的贡献及南北战争的意义。最后,配了一张对比图表,目的是让学生探究“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能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1)适时出示这张统计图表。在讲完林肯对美国历史的贡献及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后,紧接着出示。

(2)组织学生读图表。组织学生读图表,明确题目,各项对比的内容。

(3)明确探究的问题: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最终胜利的原因。

(4)识图、析图结合图表提供数据和所要探究的问题,分点组织语言。

(5)分小组讨论、小组交流。

(6)小结、归纳总结。

那么,经过这样数次的组织历练,学生读图表、识图表、析图表的能力不断提升,不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

2.对照表的教学举要

例如教学: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6页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比较。

对照图表是把双方的相关数据内容作一一对比,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异。要通过这样的史实,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其教学要领归纳为:

(1)适时出示对照图表。这一对照表出现在“战略大决战”。因此在讲完全文后,让学生探究,教师要适时出示这个对照图表。

(2)读识这个图表。让学生读出图表的内容,明确其中探究的问题。

(3)析图让学生分小组用语言描述图表的内容,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及时展示成果,并达成共识

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联系整个解放战争的历史,必然会得出“解放战争初期共产党在各方面都不占优势”这个正确结论。教学这类对照图表,一是要进行对比,二是要相互比照,然后得出结论。

在比照图表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一一对应对比,逐项分析对比,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有力组织引导,学生要由现象到本质得出结论,这样才能突出教学的有效性。

3.统计图表的教学举要

统计图表是把历史的有关内容用表格逐一展示,特点是简单、明了,便于从历史事实中职掌握历史的规律。例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4页,“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如下:

其教学要点如下:

(1)适时出示统计图表。

(2)分项阅读。

(3)提出探究问题: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4)探究。

(5)交流。

(6)归纳总结。

这种归纳,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从历史各种数据中得出正确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同时提高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4.总结表教学举要

总结表多数出现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或一本书末尾,其目的是要总结归纳相关历史知识,便于识忆。例如《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2页:

其教学要点为:

(1)教师出示所设计的表格。

(2)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3)小组交流、总结、订正。

(4)学生举一反三。

例如运用上面的表格归纳总结“七七事变”等,这样简单明了便于知识系统化,又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是复习课运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

第4篇:出纳简历范文

对于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史料、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点突出,观点明确,以纲带目,脉络清晰。而历史高考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增强主观性试题的效度,也为了减少评分误差,无论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的组织都强调突出重点,简洁精练、清楚明了。因此历史概括的外部表现是对语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观试题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但语言文字的概括总是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特征。历史概括的内部实质当为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性思维——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人们使用概括一词,习惯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分散、分析相对而言的总括归纳。二是与详尽、具体相对而言的简单扼要。由于概括的内涵不同,则概括的外延也有所不同。历史概括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四种类型。

从总括归纳方面说,历史概括可分为归纳式概括和点睛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归纳式概括,就是抽取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共同属性、共同特点。它运用的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如1996年高考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997年高考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1998年高考47题第一问“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等等。由上可知,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查归纳式概括的概率很大。考查的内容范围主要涉及“特点”(特征)、“历史地位”、“相互关系”等历史要素。此类试题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物中提取共同的因素,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从一系列具体的历史事物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下面以1997年高考48题为例具体阐述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

首先考生必须对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具体的也是分散的史实能熟练地联想起来。对这一步要求大多考生能达到。其次,需要考生对联想到的那些具体史实加以分类,并从中抽象出共性的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一步要求许多考生无法达到甚至想都没想到。许多考生只罗列出:巴黎和会上英国根据它的“势力均衡”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胁,经过五个月谈判才签订《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后,英国拒绝法国的结盟提议;一战前后日本在东亚的扩张,破坏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引起美国的不满,导致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在该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等等,洋洋百言。如此罗列,决不符合归纳式概括的主要特点。必须对上述赋有个性的史实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分赃和称霸世界而互相争夺。同样,以“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共同策划对苏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巴黎和会成为反苏战争的司令部;协约国为了共同宰割中国签订了《九国公约》”等史实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而且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相互交织的即在勾结中有争夺,在争夺中也有勾结。

由上可知,概括出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归纳和抽象是归纳式概括的前提。上述过程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以历史学上讲是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的。而此题参考答案的成文模式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演绎思维形式,从历史学上看是一个史论结合的格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式概括的定义、特点决定被概括的史实或用以举例说明的史实不得少于两例。

(二)所谓点睛式概括是在正确观点指导下,依据大量事实,把一般性特征提炼升华为普遍意义的发人深思的哲理、规律(杨子坤先生称此种概括为“综合式概括”、“高度概括”)。它运用的也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3年新高考52题“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原理?”1995年高考38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995年高考39题“陈启沅题”第二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由上可知,高考试题考查点睛式概括主要集中于1993、1994、1995年。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思想”、“原理”、“认识”、“启示”、“说明了什么”、“原则”、“实质”等。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是由事及理、由现象到本质;着墨不多,但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理论要求高,哲理性、规律性强。

点睛式概括是在归纳式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考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顶点,这是最高要求的概括。所答内容已不是对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作出的认定;抽象出的“哲理”、“规律”、“认识”已超出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但其“精神”、“灵魂”与历史事物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是吻合的、一脉相承的。因此,准确、全面、深刻地找出并理解“从中”、“据此”的所有内涵,是准确提炼“哲理”、“规律”、“认识”的前提;否则,所得“规律”、“哲理”、“认识”也只是牵强附会、张冠李戴。

从简单扼要的方式方面说,概括又可分为概述式概括和概要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概述式概括是在叙述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题意的要求,不做过细的详写,只粗略地勾勒个轮廓,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广度,使历史事物显得完整、全面。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7年高考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1998年高考48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由上可知,概述式概括主要适用于问答题的考查。从考查的内容看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基本线索和兴衰过程的概述式概括,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线”;另一种模式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面”——某个历史阶段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个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种历史现象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如上述1998年高考48题)。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跨度大或面广,系统性强,答案全面完整,重点突出,语言文字精要,言简意赅。

(二)所谓概要式概括就是对繁杂的历史事物简约化,具体的历史事物抽象化,抽取重要内容的大概。这也是一种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概括类型。此种概括大体又分为三种情形:①从历史材料中抽取有关内容的大概。如1997年高考44题,从四段材料中,抽取李biàn@①治国方针、措施、后果的大概内容,并要求表达成文,还限定字数。这一题的出现,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致肯定此乃成功之作,并列进了98年《考试说明》之“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部分。1998年高考45题“根据上述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主要目标、经过、结果、评价)”就属此种情形。另外98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化运动的错误及危害”也属此种情形的概括。②从历史材料或教科书中概括出有关问题、有关内容的若干个基本要点来。近几年高考对这种概括考查的力度很大。1997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那些主要论点?”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③概括历史材料的核心思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核心内容。如1995年高考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概要式概括主要适用于材料解析题。考查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概要式概括需要考生具备非常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需考生对文字进行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抽象的改造和润色,需要非常深的文字表达功底。

上面介绍了四种概括类型。从上面所举高考试题看,概括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历史要素:原因、条件、表现、措施、过程、性质、特点、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义、经验教训、启示、原理等等;从概括的信度看,有在题问中明确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确规定概括要求的——有一点是规律性的,那就是题问中要求答性质、特点、方式、结论、启示、原理等内容的,不答题问中是否明确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

二、概括能力的培养

明确了概括的类型和特点,便于我们探寻培养概括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项10条学科能力,由于其划分标准不一,致使各项学科能力之间呈现出并列、包含、交叉等复杂关系。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导、史论结合、文字表达等学科能力。其中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这与概括的第一种涵义以及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点是相符合的。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历史高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①论从史出是概括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如1997年高考48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答案,可以看作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之间关系的史实归纳抽象出的“论”。1993年新高考52题得出的“基本道理”是对“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有关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的史实提炼升华的“论”。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出的内容就是被概括史实的“论”。由于历史史实的丰富多彩决定归纳式概括的“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点睛式概括的“论”大多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及历史基本结论。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基本结论是对整个民主革命历史的点睛式概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民主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的点睛式概括;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点睛式概括出的“论”;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后高度概括出的“论”。到底“论”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由史实的内容决定的;论以史出,史论必须一致。特别是遇到点睛式概括,千万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基本结论当作教条,生搬硬套,到处乱贴。平时要重视历史理论的教学。一方面在讲述具体史实时要高度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尽量挖掘史实中包涵的理论因素,把讲述内容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落实到实处。

②史论结合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不仅任何一道主观性试题中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就是每一个要点(或每一句话)多数也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史”要概括,主要表现为历史概念的运用;“论”要具体不能空洞,“论”从史出。历史学科主观性试题的答案不会有生动的描写、华丽的洞藻、浓厚的文学味;也不会整段都是深奥的理论说教,浓烈的政治味;而是具体而不繁琐,朴实而不刻意雕啄,有抽象但不深奥。例如有些学生在解答“1941~1942年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面”的概述)一题时不会概括作答。在回答“大生产运动”这个要点时写道“在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八路军三五九旅在五震的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地开进杂草众生的南泥湾。他们挥锄如飞,汗流夹背;劳动号子传遍山野,欢声笑语不断。经过他们辛勤开垦,南泥湾到处是庄稼,到处是牛羊,南泥湾成为陕北的好江南……”。上述文字就描写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情景来说语言已经较概括。但命题却是“大生产运动”与“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南泥湾垦荒仅仅是“大生产运动”的一个“点”,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更不需要对南泥湾垦荒这个“点”作过细的描写。“大生产运动”又是那么多巩固抗日根据地措施中的一个“点”,在此题中对“大生产运动”的情况也不可能也没必要进行详细的叙述。此要点可概括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史”的概括,实际上是历史概念的运用),使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具体的“论”,与“生产运动”相统一的“论”)。其余要点的概括类同。

3.训练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靠平时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成。高层次的概括能力的培养更不例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①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训练。

文史不分家。一方面要准确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历史概括性思维成果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这离不开语文学科;另一方面,历史概括性思维和语文概括性思维的特点、要求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完全可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为历史概括所用。如概要式概括可以把语文课中抓关键字词,划分逻辑层次的知识、方法迁移到历史概括中来,按题目要求划分材料的意思层次,妥善地抽取出有关问题的答案要点来。对于概述式概括可以借鉴语文课中撰写故事梗概的方法。

第5篇:出纳简历范文

简历的实践经验范文(一)

**公司

起止年月:2011-03 ~ 2014-03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中介服务(公证,,信息服务)

担任职位: 会计

工作描述: 1.给原始凭证分类,填制会计凭证;

2.登记会计账簿,记账凭证汇总,登记总账;

3.一般纳税人及小规模纳税人每月的纳税申报,报送会计报表 ;

4.装订凭证、存档;整理及保管进项发票抵扣联、财务文件、合同、档案等;

5.开具国地税发票、购买发票,进项税发票认证等有关发票管理工作;

6.记录应收应付账务处理,现金管理,公司日常费用报销;

7.负责员工社保增减员、申报及汇缴;

8.办理营业执照代码年审、企业变更;

9.管理公司库存,登记出入库

10.完成上级领导交予的工作任务;

离职原因:

简历的实践经验范文(二)

**公司

起止年月:2010-07 ~ 2013-01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建筑与工程

担任职位: 工区施工负责人

工作描述: 主要负责1座6*30米连续箱梁现场施工。

离职原因: 已完工

**公司

起止年月:2009-02 ~ 2010-06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

担任职位: 工程部部长

工作描述: 在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项目部作工程部部长,主要负责桥梁的技术管理工作。

离职原因: 临时工

**公司

起止年月:2007-03 ~ 2008-12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

担任职位: 项目测量主管

工作描述: 主要负责项目测量工作。

离职原因: 临时工

**公司

起止年月:2005-03 ~ 2006-12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

担任职位: 结构工程师

工作描述: 主要负责桥梁施工管理工作。桥梁有小箱梁及现浇箱梁。

离职原因: 临时工

**公司

起止年月:2002-05 ~ 2004-12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

担任职位: 测量员

工作描述: 主要负责路基桥梁施工放样及标高控制。

离职原因: 临时工

简历的实践经验范文(三)

**公司

起止年月:2009-07 ~ 2010-11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贸易/进出口

担任职位: 跟单文员和销售

工作描述: 在拉美兹市场贸易公司,使我对出口贸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当初由公司佛山办初成立时候加入到公司慢慢上了轨迹,让我对于出口公司的运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由于能正面和客人沟通了解,使我的沟通技巧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将之前所学的付之于我的工作上,使老板对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认同。从一份单下来,从安排船公司,到安排拖车报关,做提单放货,和会计对数对账单付款,全部都可以胜任。

离职原因: 公司搬迁

**公司

起止年月:2007-12 ~ 2009-06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贸易/进出口

担任职位: 操作文员

工作描述: 我进入风顺船务有限公司出口部进行学习工作,期间经过不断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船务出口操作。对于柜货出口的程序操作有一定的了解,由客人下订单后的拖车,订舱,报关,补料,放货等都程序都有掌握,可以进行独立跟单。对于船务出口的CARGO软件能熟悉运用。由于操作期间不断和客户进行沟通接触,深切明白到和客人友善沟通的重要性,我从中学会了和客人进行友善沟通的技巧,有较强的社交能力。

离职原因: 私人原因

看过“简历的实践经验范文”的人还看了: 1.个人简历实践经验怎么写

2.简历中的社会实践怎么写

3.简历实习经验范文

第6篇:出纳简历范文

今年,是地税成立二十周年,虽然我没有见证地税的整个成立发展过程,但是也经历了它在这三年中的变化发展。三年,在历史长河里只是沧海一粟;三年,在漫漫人生旅途中也只不过转眼一瞬间。但安陆地税局在短短三年里,变化可谓是一步一个高台阶、一年一个大变化,这些变化离不开一支活跃在涢水河畔的地税战线上的队伍。

由“高”——“低”,办税大厅从“隔栏式”到“家庭式”的变化。我依稀记得20__年的冬天,我刚分配到社保大厅,一位大姐来到纳税服务大厅,向我咨询开票所需出具的资料。由于大厅人声嘈杂,我们隔着玻璃大声喊话,一旁的纳税人很惊讶的看着我们以为我们在吵架。在这种隔栏式的办税厅里,由于征纳沟通不畅,经常发生误会和争执。后来我们撤除所有办税窗口的栏杆和玻璃,将柜台高度下降,柜台外增添了填写申报区、休息区、饮水机、阅报显示屏等便民设备。这个有着家的温暖的纳税服务厅应运而生,纳税人感觉很新鲜很亲切。

由“繁”——“简”,工作流程从“零散式”到“集中式”的变化。我们强化了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工作理念,努力将各项工作系统化统一化,不让纳税人因为某个环节来回跑,节省纳税人的时间,我们从一般提升到零距离服务,从常规式的“大厅服务”提升到高效、优质、方便的“一窗式”服务,从浅层次的“你申报,我审批”征管模式提升到主动介入企业生产经营、帮助企业分析市场的服务体系,我们对纳税人进行各项税收辅导,开办纳税人学校,对纳税人在申报纳税以及后续过程中提供便捷的服务,简化办税流程,拉近了纳税人与我们的距离。作为税务人,要在简化办税流程,提供优质服务上继续下功夫。优化税收环境,精简办税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上打造税收城信,建立税收信用体系,构筑征纳和谐关系。

由“小”——“大”,办公环境从“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变化。我刚来参加工作时,我们原有地税办公大楼由于面积过小,纳税服务大厅还“蜗居”在一处不足百平米的旧单元房里,每逢纳税申报期就人满为患,队伍都排到了门外。同时为了实现地税机构公开透明化办公、让纳税人一目了然,同时体现集中办公目标,原有办公楼成了地税改革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重选办公地,重盖以体现集中透明征收为主要功能的纳税服务特征的地税办公大楼。在20__年我们搬进了将以“集征收、服务、办公”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建成了新式纳税服务大厅,将征管、纳税服务、税政等业务科室采用玻璃房写字间形式对外办公,处处体现地税系统的人文气息,接受纳税人的监督,提供优良的纳税服务。

第7篇:出纳简历范文

蔡先生认为,二战后联邦德国彻底反思纳粹历史的主要原因在于战胜国在纽伦堡对纳粹战犯进行了审判。但是,对日本的战犯,战胜国在东京也举行过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主要战犯也被判以死刑。为什么东京大审判后的日本社会却没有像德国那样能够彻底反思呢?可见,蔡先生对纽伦堡审判作用的估计可能过高了。纽伦堡审判是有一定作用,但在德国民众中也引发了不满情绪。到1951年6月,当最后一批纳粹罪犯被处死的时候,德方提出了强烈抗议。而且,西方战胜国在其占领区实行的“非纳粹化运动”因冷战原因都半途而废了。纳粹高级将领被提前释放,成为西德重建军队的骨干力量。

从来信可以看出,戴先生对各国历史具有相当广泛的了解与思考,但他的推理与结论还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戴先生不认同笔者认为一战以后德国右翼势力比当今日本右翼势力还要强大的观点。更确切地讲,是不认同笔者认为一战以后德国右翼势力很强大的观点,提出了有关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左翼政党(社会与德国共产党)在国会大选中的票数为证。这些数字表明,两党大选成就相加始终都超过纳粹党。但是,一战后德国右翼不仅是纳粹党,还有德意志人民党与德意志民族人民党。希特勒是以纳粹党与德意志民族人民党组成的右翼联盟的方式上台的,两党在1932年11月6日的大选中共获得了41.4%的选票(纳粹党33.1%,德意志民族人民党8.3%),而获得11.9%选票的中央党也表示会做出间接或直接的支持。这样,右翼联盟在国会中就享有53.3%的绝对多数,远远超过了两个左翼政党的37.3%。

而且,政党在国会选举中的成绩不是衡量其政治力量的惟一标志。在魏玛共和国的军队、国家机关、司法部门中,原帝国时代的精英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1925年春,原帝国元帅、保守势力的象征兴登堡当选为总统,这可以说是德国右翼势力开始重新主宰德国政局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同时,德国资产阶级政党也开始右倾化。他们试图利用魏玛宪法时期的总统与国会二元制,通过兴登堡来制约国会以及左翼政党的政治影响。1930年,在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社会主持的大联盟政府瓦解,兴登堡实行了总统内阁制,将社会挤出政府。总的来说,魏玛德国的历史,是一部德国右翼势力逐渐复苏并压倒左翼,1918年革命成果的历史,而希特勒上台则是这一过程的最终一站。

其次,戴先生不同意我对阿登纳政府“相当保守”、对纳粹历史“睁一眼闭一眼”的评价。不错,阿登纳是受过纳粹的迫害,但是将他与勃兰特一起称为“反法西斯战士”,这不太恰当。阿登纳确实主张与西方战胜国及以色列和解,并向犹太人做出赔偿。但他对纳粹历史确实是“睁一眼闭一眼”。而且,冷战开始后,在西德的“非纳粹化运动”半途而废。许多纳粹高官被提前释放,并得到重用。阿登纳本人还到监狱探望被监禁的纳粹高级将领,并邀请曼施坦因(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到总理府座谈。其总理府国务秘书戈罗布克曾经是臭名昭著的《纽伦堡法》(纳粹德国奉行种族清洗政策的法律基础,1935年由希特勒签署)的起草人与解释者。针对左翼对前纳粹分子的清查要求,阿登纳曾不耐烦地说:“别再到处嗅闻纳粹的味道啦!”戴先生问,如果没有对纳粹历史的彻底反思,西德能走上一条“全新的建国道路”吗?如果“全新的建国道路”是指走上民主道路的话,那么西德初期历史的回答很简单:能的。

再次,戴先生认为笔者关于西德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的矛头“直指纳粹历史及其在西德的残余势力”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受篇幅所限,笔者无法在此进行一一详解。但戴先生对西德学生运动对反思纳粹历史的推动作用的质疑,或许与他觉得这些大学生实际上是20世纪60年代的“洋红卫兵”的感受有关。对“洋红卫兵”的某些极左倾向可以有反感,但不必因此否定其对清洗纳粹历史的作用。

第8篇:出纳简历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导学案;素质教育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的引导方案,学生根据“导学案”上设置的问题开始他们的学习过程,通过课前的阅读课本,查阅相关的参考书以及搜索资料与同学交流讨论等途径去解决问题,学会知识,获得感悟,进而形成能力。由此可见学生按导学案去学,去掉了过去学习时的被动和盲目,找到了主动学习的支点。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它也把预习与练习结合起来,通过问题去学习知识,通过知识去解决问题,个人获得的信息将会更加牢固地保存于头脑中。

二、历史导学案的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核心思想。以问题促思考,以问题为线索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习是导学案的核心思想。历史教材的一个特点就是线索多,问题多。如何把历史课中的核心问题找出来是本节历史课上得成功与否的关键。找出历史课中核心问题之后,根据本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由浅入深,慢慢引入核心问题,从而掌握所学知识。

2、归纳总结知识是导学案的重点,导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历史课程线索多,学生很难找到历史知识切入点。历史老师就要从大方向教学生如何进行归纳总结,如讲经济史,引导学生从生产力的发展来看生产关系的变化入手,进行归纳总结。

3、内容简练、实效性强是历史导学案的特色。设计一份科学、合理、内容紧凑又符合觉悟的导学案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是需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作品,不下一番苦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要把每一节历史课都好好设计出来,我相信每一个高中老师要单独完成,肯定是有心无力。怎么办?发挥集体的作用,全体历史老师分工合作,各自编写一部分,再拿出来大家讨论,综合分析,最后才形成本校的导学案。

4、巩固练习是历史导学案的着力点。学生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三、历史导学案的设计思路:

1、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历史导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2、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历史导学案,问题的设置难度必须在学生可控范围内,难度太大学生找不到答案会产生烦学情绪,问题太容易也起不到新知识学习的效果。

3、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去运用历史导学案,成分利用教材、互联网等如何去查找资料和解决问题。

5、预习与课后练习结合起来,问题设置要有层次,先易后难,先简再繁,新课程的学习与课后练习的问题设置要有梯度,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其学得更为扎实。

四、如何写好历史导学案

(一)历史导学案设计的原则

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应发挥备课组的作用,一个人去设置一份导学案一是太费时间,二是难免失之偏颇。所以导学案的编制必须充分发挥同年级学科备课组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来完成。集体分工编写,共同研讨确定;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应简洁、易懂,最好以一节课为单位设计。

(二)在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课时化原则:一课一学案,即学即用即教。

(2)问题化原则。将历史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学生中心原则

历史导学案是给学生用的,设计时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

(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设置问题后不是笼统地要求学生去完成,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如何依据导学案通过阅读教材、交流研讨、上网查询等途径完成导学案。导学案上针对开放性问题亦应适当地提供方法上的指导,降低学生的参与难度。

(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历史导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围绕内容合理设置问题,如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设置的问题应少,简单考查一下即可,重点难点要从不同角度多设计几道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导学案的设计格式:

1、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后要了解、掌握、运用概念、要点、规律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到了哪些能力

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人发展目标。

(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主。)

2、重点、难点: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预习导引(预习案):根据所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3—5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明确主干知识,基本掌握简单知识,搞清疑难所在,以便有目的听课解疑。

4、问题导学:导学案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内容设探究,知识生成要引导,留给学生去亲历。

5、典题训练: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6、精讲点拨: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点拨提升有层次。

(每个知识框题都按照4、5、6环节进行。即:学—讲—练有机结合。)

7、归纳小结:本项内容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如画知识树、概念图等。(教师的总结类似于板书主干知识的内容,但力求以不同的形式表述)。

8、当堂检测: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

题量控制在选择题5—8个,简答题1—2个,时间5—10分钟。

9、作业布置(巩固案):根据课堂知识以及当堂检测的情况布置。

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即易、中、难三级,以易、中级为主,少量难题。(易:中:难=6:3:1)即关注大多数的同时,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

参考资料:

[1]《中学历史教学论》,闫桂琴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论》,王春永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第9篇:出纳简历范文

[关键词]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一、唐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两税法由唐德宗时期的宰相杨炎提出,并于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正式实施。有关两税法的记载。见《旧唐书·杨炎传》:“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人。户元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逾岁之后,有户增而税减轻,及人散而失均者,进退长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从古书中可以看到,两税法的内容主要包括:(1)纳税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即不分本地人,还是外来户,以居住地为标准,只要在当地有居所的人都是纳税人。无固定居住地的商人也要缴纳1/30的税收。(2)课税对象。“以资产为宗”,这就是说,两税法的课税对象就是纳税人所拥有的资产。这里的资产指田亩,而不包括货币资产这种动产和房屋这种不动产。(3)课税依据。“以贫富为差”,就是以居户的户等及其占有的土地和财产多少为依据。(4)纳税期限。由“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可知,夏季税收的纳税期限最迟在六月底以前,秋季税收的纳税期限最迟在十一月底以前。(5)税率。“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税率与大历十四年的税率相同。

二、唐两税法产生的背景

(一)政治背景

唐两税法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深刻变革,其产生的政治背景主要有三:一是朝廷与地方藩镇之间的收入竞争;二是朝廷内部的党争;三是社会矛盾激化。

1 朝廷与地方藩镇之间的收入竞争。两税法实施前期,朝廷与地方藩镇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矛盾已经非常尖锐,中央政府几乎失去了驾驭地方藩镇的能力。“安史之乱”以后,由于朝廷内部斗争和吐蕃侵逼京西,朝廷对藩镇采取姑息政策。“安史平而藩镇之祸方始”,“安史之乱”后。又产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各地藩镇借“安史之乱”之际扩张势力,破坏租庸调,随意征税。造成王赋不入和税权落空地方,朝廷迫切需要加强自己的财权。封建社会的经济权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田制税法上,田制税法不但体现着支配阶级对被支配阶级剥削榨取的深度,也体现着支配阶级内部对于那种榨取物分配的实况。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要想稳定自己的统治,增加自己的财权,必须改革赋税制度。“唐朝统治者改革税制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救财政危机,保证中央政府的收入。”两税法把以往“苛捐杂税”合并。纳人中央政府的控制范围,但并不确定统一的税率,而改用摊派的办法,由中央派人依据各州具体情况确定税额并划分其上供、送使、留州的份额,这些措施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财权之争。也就是说,唐朝政府实施两税法的主要意图在于通过赋税制度的改革来改变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以增加中央政府的财力。

2 朝廷内部的党争。两税法的颁布施行,与当时杨炎与刘晏之间的党争有很大的关系。杨、刘之间的党争源于代宗时期。代宗时,元载为相,势倾朝野,培养杨炎为接班人,“载亲重炎,无与为此”。但是,到了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唐代宗治元载罪,就派刘晏等进行审讯,最后,处死了元载,杨炎也受到牵连,被贬为道州司马。大历十四年五月代宗死,德宗即位,随即任杨炎为相。“炎坐载贬,晏快之,昌言于朝。及炎人相,追怒前事,且以晏与元载隙陷,时人言载之得罪,晏有力焉。炎将为元载复仇”。“杨、刘矛盾的发展,引起理财政策的变化,其中两税法的颁布最为重要,杨炎改变刘晏理财政策的目的是剥夺刘晏的权力,带有明显的朋党偏见。”林伟洲也认为杨炎欲动摇刘晏的地位,“最根本的手段便是提出一新的赋税方法,与其竞争,甚或取代,两税法的产生便有这种政治作用”。唐德宗即位后,宰相杨炎立即提出“废租庸调、设两税法”。建中元年正月五日德宗大赦天下,颁布了两税法后,杨炎在当月便提醒德宗说:“尚书省,国政之本,比置诸使,分夺其权,今宜复旧。”随后,德宗当月就罢免了刘晏转运使、租庸使等职务,二月贬刘晏为忠州刺史,七月赐刘晏自尽,杨炎达到了复仇的目的。

3 社会矛盾的激化。唐中期以前的赋税不仅重,且极度不公。贵族和官员凭借勋位,可以获得税收的减免,而所减免的税收被朝廷转嫁给了底层劳动人民。杨炎曾日:“凡富人多丁,率为官为僧,以色役免。贫人无所入则丁存,故课免于上,而赋征于下。”贞观初年,朝廷文武官员不过642人,而高宗时内外文武官员达13 465人,玄宗时内外文武官员达18 805人。除行政开支外,安史之乱所引起的勤王平乱的军费开支也很大。这时,朝廷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财政支出的需要,不得不加重对农民的赋税。玄宗敕文日:“重征百姓”,“江、淮之间,此事尤甚。”@对南方的重税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广德初,‘群盗’蜂轶,连陷县邑”。“人不堪命,皆去为盗贼。上元、宝应间,如袁晃、陈庄、方清、许钦等乱江淮,十余年乃定”。阶级矛盾激化,唐王朝统治受到威胁,必须统一赋税,整顿经济,以减轻农民负担。

(二)经济背景

在两税法产生以前,中国的赋税制度大都是“以人丁为本”,而“以人丁为本”的前提条件是纳税人必须取得相应的土地和资产。由于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广大农民基本上都有田可耕,社会经济繁荣,“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实施得很顺利,税源也很充裕。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赋税制度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这时就需要有新的赋税制度以代替旧的赋税制度。“盖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租调之法坏而为两税。”这句话直接阐述了两税法产生的经济背景,即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不符合时宜,促使了两税法的产生。

1 唐均田制的失败。均田制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未对全国土地进行彻底的分配,均田制实施得不够彻底。原因主要包括:(1)均田制给予王公贵族、地主和官员占有土地的特权。均田制度规定,对有战功而被授予勋位的人,按官职的高低,可得勋田六十亩至三十顷;五品以上官员及皇宫贵族,按职务和贵族地位之高低,可得永业田五顷至一百顷;在职官员,按职务性质的不同,可得职分田八十亩至二十顷。此外,朝廷还依据官署衙门性质和等级的不同分配公廨田。(2)当时朝廷所分发的土地,仅限于其自身占有的空荒土地,其他私人占有的私有土地未进行重新分配。其他私人占有的土地是指平民占有的土地和贵族官员及寺院占有的土地。早于均田制的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唐中期发展十分迅速。朝廷放松了土地买卖的限制后,众多豪门贵族和朝廷官员大量购买土地,许多官员成了大地主,而许多大地主本身又是官员,加剧了封建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不仅贵族和官员占有大量土地,当时的寺院也占有大量土地。当时的寺院经济已经是“驱策田产,积聚货物,耕织为生,估贩成业”。(3)朝廷所占有的大量屯田、营田等没有用来重新分配。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农业生产条件还很落后,但仅屯田就收一百九十一万三千九百六十石。由此可见。朝廷所占田产数量相当大。“京畿地狭,民户殷繁。计丁给田,尚犹不足。”对土地分配的不彻底,限制了均田制应有功能的发挥,埋下了被淘汰的祸根。

2 唐租庸调制的失败。唐初实行的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也就是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后再对农民征收租庸调。租庸调制是“以一丁身为本,不以资产为宗”的赋税制度,即“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不管田产之多寡有无,凡是丁男都要交纳等量的租调。“租”是按人口计算的,每丁征粟二石,南方产米的,则交稻三石;“庸”是农民应服的劳役。每丁每年二十日,闰年加两天;“调”是对农村家庭手工业剩余生产物的课征,以绢或币缴纳,凡纳绢者每丁每年二丈,另缴银三两,纳币者二丈五尺,另缴麻三斤。租庸调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1)均田制实施得不彻底。由于均田制的实施不彻底,加上封建大土地私有化的发展。导致了土地被大量的兼并。农民除了缴纳租庸调外,还必须交纳其他多种苛捐杂税,农民大量流亡。成了庄园经济的庄客,均田制下的小农经济被打破。到了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756年),均田制已名存实亡。这时,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制也必将退出历史舞台。(2)户籍久不更造。“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徙,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而户部岁以空文上之。……兵兴,财用益屈,而租庸调弊坏。”战乱的兴起使得朝廷无暇对居民户籍进行编造。这时,“以人丁为宗”的租庸调制,引起了税负在不同家庭之间的转移,国家无法再依据户籍进行公平课税。(3)贫富差距过大。“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其后,国家奢费无节,而大资起。兵兴,财用益屈,而租调法弊坏。”在土地兼并、户口流亡、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再按丁身征租庸调已不可能,也不合理,只有因循大历时户税按户等和地税按田亩征税的方法,才能减轻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的负担。

三、唐两税法对我们的启示

(一)历史意义

两税法舍弃了按人征税的传统人头税,全面开启了按土地和资产征税的税制新历程。他所体现的赋税思想、税制设置观念及其实施的结果,无论是对我国的赋税史,还是对当时唐朝的统治以及唐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分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两税法的创立,实现了从“以人丁为本”向“以资产为宗”的转变。唐中期以前,田赋制度实行人税与物税并行征收。两税法则以田产和资产的数量为课税依据,废除了对人课税的庸、调,也就等于废除了“以人丁为本”的赋税制度。“两税是由按户等征收税钱的户税和按田亩征收解斗的地税组成,其主要特点是资产税”。这样,两税法实现了赋税制度从“以人丁为本”向“以资产为宗”的转变,开辟了以资产为课税依据的历史先河。杨炎的“以资产为宗”的课税观念,要比马克思的“社会财富的分配决定于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而不是决定于人口的多少”的观念早上一千多年。

2 两税法的创立,开辟了我国古代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河。两税法产生以前,田赋的缴纳都是以实物为主的,而两税法规定,可以用相同价值的货币代替实物完成对田赋的缴纳,确定了税钱的合法地位。这样,征税的客体由以实物缴纳为主转为以货币缴纳为主,极大地方便了国家对赋税征纳的统计和管理。一般来说,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会形成以货币计税的税收制度。但唐德宗即位时,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在这种情况下,以货币为计税依据的两税法还能得以推广,在中国赋税史上。意义就更加重大。

3 两税法的创立,公平了税负,节约了征纳成本。两税法实施以前,唐朝的贵族官僚以及封建大地主等可以凭借自己的特权获得税收的减免。两税法“以资产为宗”,实行资产多者多纳税,资产少者少纳税的制度,公平了税负,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降低了农民的税收负担。此外,两税法设立以前,赋税杂役名目繁多,劳动人民“旬输月送无休息”,官府也为此忙碌不断。“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两税法不但合并了徭役,还将纳税期限集中在每年六月和十一月,大大节约了赋税的征纳成本。

4 两税法的实施转移了中国的经济重心。两税法的实施,使得唐朝的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每岁县赋入倚办,正于浙西、浙东、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道,合四十州,一百四十四万户。比量天宝供税之户,四分有一。”从此以后,江南地区成为中国历朝历代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迄今为止,再未北移。

(二)现实意义

一千二百多年前实施的两税法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是,成为历史的仅是两税法的概念或其含义,两税法所体现的税收思想或税制设计原则,永远不会成为历史。因为两税法所体现的税制设计思想,对于我国目前,以至未来的税制改革,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那么,两税法体现了哪些可以用于指导税制设计的税收思想或原则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税制设计的公平原则。在现代社会,人们一般从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个角度来体现税制设计的公平原则。对于税制的公平原则,一般可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纳税能力或经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称作“横向公平”。也就是说,如果在征税之前两个人的福利水平相同,在征税之后,他们的福利水平也应该相同。二是纳税能力或经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称作“纵向公平”。税制设计所要求的横向公平原则和纵向公平原则,在两税法中也有体现:(1)两税法提到“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即居无定所的商人也要交税,税率与有定所的人基本相同。这体现了税收的横向公平原则,即“相同能力的人缴纳相同的税收”。(2)两税法还提到“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就是说男子不分十六岁还是十八岁,均以其所持有的土地和财产数量为依据进行课税。这体现了税收的纵向公平原则,即“能力大者多纳税,能力小者少纳税,无能力者不纳税”。此外,“以资产为宗”,也体现了税制设计的纵向公平原则。因为在两税法出台以前,由于土地兼并、人丁转死。均田制已名存实亡。一方面,人丁多的户口占有的土地不一定就多;另一方面,丁口相同的家庭,其纳税能力不一定相同。而在封建社会,土地是人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占有的土地越多,纳税能力越强;反之亦然。所以,两税法“以资产为宗”恰恰体现了税制设计的纵向公平原则。

2 税制设计的效率原则。在税制设计过程中,人们经常以效率原则衡量税收制度的优劣。人们不仅评价税收制度所形成的行政效率,还评价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效应。税收制度所形成的行政效率与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往往是相互联系的。换言之。较低的行政效率一般总是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而较高的行政效率则总是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两税法提到“其租庸杂徭悉省”,体现了税制设计的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原则。两税法将租庸调以及户税、地税、青苗钱等合并,统一开征两税,纳税项目减少,缴纳时间集中,省去了原来的“旬输月送”的麻烦和税吏催缴的痛苦。这样,就等于简化了税制,集中了税款征纳时间,自然地就提高了税收制度的行政效率。税收制度行政效率提高了,税款征纳成本就降低了,即税收执行成本降低,相应地税收的经济效率就提高了。相反,在两税法颁布以前,户税、地税、青苗钱等杂税徭役分开征收,征纳时间也不尽相同,造成“旬输月送”,这大大增加了赋税征纳及运输过程中的无形损耗,无疑降低了税制的经济效率。

3 税制设计的确定原则。根据现代税制理论,税收制度必须符合帕累托效应的要求,不增加社会经济的额外负担,不扭曲资源的有效配置,才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福利。如果政府不遵守事先的约定(税法对课税对象、税率等的规定就可以理解为政府对纳税人所应缴纳税收的一种事先约定),经常而且随意地扩大课税范围或提高税率以满足支出扩大的需要,那么就会给纳税人以错误的预期,迫使纳税人改变其经济行为,从而影响税制设计的预期经济效率,并最终影响社会福利的增进。两税法避免了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两税法提到了“量出以制人”,就是说先确定财政支出规模,然后以财政支出规模来确定财政收入规模。这就是说,朝廷在一定时期内的支出总量要预先确定下来,再根据支出总量确定收入总量,而不能随意地扩大收入,增加赋税总量。两税法的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朝廷的乱课税行为,使得朝廷不能随意增加赋税的课征,这就等于给了当时臣民以正确的税赋预期,体现了税制设计的确定原则。此外,两税法规定“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也就是说,夏季税收最迟在六月底以前完成,秋季税收最迟在十一月底以前完成。这也体现了确定原则,因为规定了纳税时间,给了纳税人和课税主体以确定的纳税期限。

4 税制设计的简化原则。税制设计的简化原则,是我国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如2008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把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定为25%。税制设计的简化原则在两税法中也有体现。比如两税法规定“租庸杂徭悉省”,也就是说,把租庸调以及户税、地税、青苗钱等苛捐杂税一起合并,统一开征两税。两税法把原先多个纳税项目或纳税对象合并,把他们的税款征纳时间集中在六月和十一月。这样,两税法的实施等于简化了税制,体现了税制设计的简化原则。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