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见面会发言稿范文

见面会发言稿精选(九篇)

见面会发言稿

第1篇:见面会发言稿范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13级数学系的高宇飞。

很高兴能和大家在北航相聚,我和每一位新同学的心情一样,无比地兴奋和异常地激动,我们带着青春和梦想来到了北航,开启了我们的北航梦。

正如浩瀚的大海是由涓涓细流汇聚而成,无垠的宇宙是由无数璀璨星星聚集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由十三亿中国人民每一个人的梦想编织而成的。一个人,可以没有钱,但不可以没有梦!人人有梦想,人人都有实现梦想、追求成功的愿望。作为当代青年,无疑应该在实现中国梦的滚滚洪流中成为主流,而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敢于担当、有所作为,主动为中国梦注入活力和激情,为中国梦奉献七彩的青春!假如把伟大的中国梦比喻成雄伟的万里长城,我们愿意做构筑万里长城的一块砖!

我们怀着同一个梦想,相聚于北航,成为了光荣的北航人。

北航人的梦想在蓝天,因为北航是中国飞天梦开始的地方。你可记得神舟五号的一飞冲天?你可看到歼-15战机在辽宁舰上的成功起降?你可知道中国的飞机发动机历经多次革命,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都是我们伟大的校友--戚发轫、罗阳、陈懋章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是北航人的骄傲,是北航人的楷模!

对于我来说,航天梦,与生俱来。18年前我出生的时候,正值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阶段,父母为我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高宇飞。其意不言自明,就是要我高举理想大旗,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自由飞翔。那一刻,我幼小的身躯早已寄托了父辈们飞向蓝天、征服宇宙的梦想与重托;那一刻,航天梦就已被根植于我的心里,融入于我的血液中了!18个春夏秋冬,我在慢慢长大,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也在飞速发展。从火箭升空到卫星上天,从载人飞船到嫦娥奔月;从杨利伟自信的微笑,到王亚平精彩的太空授课,无不显示一个航天大国已在世界东方迅速崛起!看到太空中精准无误的对接和“神十”成功返航,我发自肺腑地大喊:祖国,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

今天,我来了,我们都来了,带着青春、带着梦想、带着光荣与寄托,来到了北航。成为一名光荣的北航人,我们的航天梦便找到了起飞的平台和飞翔的翅膀。在人生最宝贵的四年大学时光里,我们决心:时刻牢记“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绝不辜负家长的重托、老师的期望,以戚发轫、罗阳、陈懋章等杰出校友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培养高尚情操,用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的北航人!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豪情满怀地大声对北航说:

第2篇:见面会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

金色的秋天是采撷硕果的季节,更是升腾希望与理想的季节,在这美丽的日子里,我们学院又迎来了新一批青春飞扬的学子!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在校生向来自四面八方的新同学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热烈的欢迎!你们的到来为美术与设计学院这支充满激情与梦想的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美术与设计学院会因你们的加入而更加精彩!

记得两年前,作为一名新生代表,我参加了这个神圣而庄严的典礼,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眼间,两年的大学生活已经缓缓地落下帷幕,我的身份也从学妹转变成一名学姐了。在过去的两年里,我过得充实,走得踏实;我进步了,成熟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学生活将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是生命中最丰富、最能展现自我的几年。

首先, 作为一名在大学学习了两年的学姐,我深刻感受到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它不仅有助于你进入更深的学习研究,对你的工作事业更是绝对的帮手,刚进入到社会的05级学长学姐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慧纯,大学生活真的很美好,你一定要好好把握你剩下的两年时间,扎实的学好专业。”我想,学姐们的建议肯定是在社会打拼后总结出来的深刻经验,现在我把这些话再地传达给你们,希望你们也可以记在心里。刚上大学时,学校的风云人物碧波学姐对我说,你一定要在大二前把你该拿的证都拿到,现在我已经大三了,虽然拿到了英语三级证、计算机一级证,但心中理想的证还尚未取到,所以我衷心的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和我一样,有这样的遗憾。

在大学的生活中,你需要学会把握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身边的每一细节。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的守护,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学会理解和关爱,学会交流与互补。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也许现在坐在你身边的那个陌生的人,就会成为你未来人生路上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年轻允许失败,尝试就是一种胜利”。大学是开放的,这里有五彩斑斓的校园文化生活,团委、学生会、各学生社团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也是同学们交流的空间,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处世能力等在这里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这里也有投身社会的各种实践机会,一个个难得的机遇,一个个严峻的挑战都将随着大学之门的敞开向你们迎来,一种全新的生活正等待着你们来创造,一幅美好的蓝图正期待着你们来描绘。去缤纷的舞台挑战一下自己吧,你会将人生中最美丽的一段青春岁月留在这里。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从学生会的最基层做起,做过干事,做过助理,做过主席,两年的学生工作带给了很多在其他地方都学习不到的经验,也让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在这个优秀的团体里,结识了一批一辈子的朋友,现在的我,正在他们的支持下,学习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团委副书记。

在大学里,你会遇到很多诱惑,也会有很多的机遇在你的身边游走,我想对我即将经历这些的学弟学妹们说

你现在是一名大学生,那么你应该去好好的锻炼自己,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多累积一些实习的经验,这对于你专业的学习和最后找工作都是很有用的,不要以为实习是大四的事,从现在起,从一名大一新生开始,你就可以开始你的实习生涯了

大学的生活很精彩,但是在你们享受生活的时候,不要忘记了兼顾你的学习,因为,不管你身兼几职,你的身份还是一名学生,你的最主要的功课还是你的学习

从现在这一刻起,插上你理想的翅膀,换一种心情,投入到全新的学习生活中去。我想,你的四年大学生活必然会精彩纷呈,一定会变得充实、无悔且精彩!美术与设计学院也一定会因为有你们的加入变得更加的辉煌夺目。

最后,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祝愿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心想事成,教师快乐!

第3篇:见面会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口译;带稿同传;脱稿同传;不同点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交流形式――口头交流。通过口头表达,它能快速而准确的将一门语言(源语言)转换为另一门语言(目标语言)。口译是一种通过消除语言障碍使双方讲话者在存在文化语言差异的情况下得以进行交流的语言工具。

口译被广泛应用于国际会议,新闻会,商务谈判和学术论坛等场合。而其中最常见的当属交替传译(以下简称交传)和同声传译(以下简称同传)。在交传中,译员需等待讲话者停下(停止源语言输出)时,依靠当场所记笔记,用目标语完整而清晰的传递出讲话者的意思。而同声传译则是利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口头的形式和以与讲话者几乎同步的速度,确切而完善地重新表述出来的翻译实践。译出语与源语言几乎同步以保证讲演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在同传中,译员几乎同步将讲话者输出的信息(源语言)翻译为相应的工作语言(目标语言)。这个过程对“同步”的要求则是同时“听”(听懂源语言)和“说”(说出目标语)。

然而,值得注意以上所用“几乎”一词。事实上,“同声传译”这一表达法本身就欠准确,因为“同声”意味着译员在听到源语言的同时就应该开始进行翻译。而在实际操作中,译员从听到源语信息到将其转译为目标语之间有且必须有一定间隔。因为对源语信息的理解以及对目标语的表达都需要一定时间。在这段时间,讲话者继续其讲演,译员则在加工源语言输出目标语的同时对讲话者的下一个意群进行输入加工。这段间隔被称之为“dacalage”,起源于法语,意为时间差。在能力范围之内,时间差越长,译员吸收的源语言信息越多,越有利于译出语的准确性。

在国际会议及其他场合中,译员并非随时能在工作前拿到相关稿子,这就要求译员集中精力尽可能从讲演中听得更多信息。这种情况即本文所讲的“脱稿同传”。而更多时候,译员能够在事前拿到跟会议主题相关的资料,如讲演稿,或其他会议材料(讲话者名单,日程安排等)。我们称之为“带稿同传”。视觉输入效果对译员的发挥起到很大的作用,从而影响其翻译的最终成果。

众所周知,国际会议中同声传译长期扮演着的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会议日程安排紧张的场合中,同传以其瞬时转换不同语言的优势倍受青睐。在现今的同传市场,许多专业人士认为在同传中直接接受视觉信息输入对于翻译质量至关重要。这也就意味着译员应该掌握讲演相关的资料。事实上,同传中视觉信息输入一直以来是准确性的强力保障。而在实际场合中,特别是在某些不太正式的场合,译员却往往无法在事前拿到相应的稿子。本文就讲话者以读稿形式发言为场景,以英语为源语言,汉语为目标语,浅析带稿同传和脱稿同传的不同效果。

通常情况下,带稿和脱稿同传还可以细分为几种不同情况,如下图:

讲话者译员方式

1带稿脱稿针对一般发言进行脱稿同传

2读稿脱稿针对正式发言稿进行脱稿同传

3读稿(无自由发挥)带稿根据发言者语速进行视译

4读稿(有自由发挥)带稿翻译同时需注意发言内容的更改

5逐字读稿带稿读事先翻译好的稿子

前两类口译形式属于脱稿同传。其中第一种源语言输出相对口语化,第二种虽由口语传递,但形式却趋于书面化,后者所涵盖的语言信息明显多于前者,并由于很少出现停顿,语速更快。因此,针对正式文稿的脱稿同传对于译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第三种和第四种同属带稿同传,其却别在于:如果讲话者只是照稿念,译员就口译根据其语速做相应是视译,而如果讲话者自由发挥,译员则必须仔细听,随时准备转换为脱稿翻译。当然,这些都是理论上的假设。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很多时候无从得知讲话者只是照稿念还是会有自由发挥。因此,在做同传的时候,译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集中精力听。

最后一种情况在政治会议里较为常见,这是由政治话题的敏感性决定的。不同政治立场的讲话者都须谨慎措辞,用语的细微差别都可能代表不同的政治态度。因此,这类场合都会事先备好发言稿并由译员提前翻译,以免在会上出错。例如,联合国许多大会中,成员国都会将发言稿译成不同的工作语言,再由译员现场读出。

以上五种是会议口译中最常见的形式,相对而言,脱稿同传比带稿同传更具挑战性。一方面,如果发言者自由发挥,译员很难预测他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发言者也有可能大量使用破碎的口语化句子,更增口译难度。另一方面,如果源语言是条理清楚的书面语形式,在脱稿的情况下,要跟上发言者的语速又是另一挑战。

综上所述,同声传译中,带稿对译员来说,任务相对简单。其影响因素包括发言者语速,以及其自由发挥的程度。译员必须仔细把握时间――大概落后于发言者3个字左右。如果跟得太紧,译员会掉进两种语言转换难的境地;而落后太多,便容易漏掉一些信息。同时,译员必须全程仔细聆听,以防发言者突然脱离讲稿。

参考文献:

[1] Gile,Daniel.Testing the Effort Model’s Tightrope Hypothesi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a Contribution. In Herms,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9

第4篇:见面会发言稿范文

(一)领导讲话稿的含义

广义上说,前面所介绍的开幕词、闭幕词、大会工作报告,也都是领导讲话稿。但这里所说的领导讲话稿是狭义的,是指领导人在会议上用于口头发表的、带有一定指示性或指导性的文稿。重要的会议,要有领导讲话、代表发言、分组讨论等项目,所以领导讲话稿是一种常用的

会议文书。

领导讲话稿提倡由领导人自己撰写,也可由领导授意,秘书,最终于领导审定使用。领导讲话稿不像大会工作报告那样有着鲜明的集体意识性,它可以有领导个人的观点。有些领导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用文稿,直接在大会上演说,由别人记录下来才形成文稿。这说明领导讲话稿,事先不必像工作报告那样经过反复的讨论和推敲。

(二)领导讲话稿的特点

1.主旨鲜明,重点突出

如果一个领导在台上讲话,说了很多,听众还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个讲话稿一定是不成功的。领导讲话稿要做到主旨鲜明、重点突出。针对什么问题,表明什么观点,拥护什么方针,传达什么政策,批评什么错误,提出什么要求等等,都要集中明确。

为了做好这一点,讲话稿的写作首先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来写,其次要注意抓住要点、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2.语言通俗,表达生动

常见有些领导在台上讲话时,台下的听众或心不在焉,或窃窃私语,或左顾右盼,或昏昏欲睡,这样的讲话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不是成功的讲话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内容空洞,也可能是语言枯燥、表达生硬,引不起听众的兴趣。

语言通俗、表达生动,是领导讲话稿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写作中必须注意这一点。为此,八股腔调不能有,枯燥的说教不能有,要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要有启发性和吸引力。

3.台上台下,双向交流

讲话稿在引起台下人思想和感情的共鸣时,才算是真正被听众接受了。事实上,讲话稿虽然是一个说、众人听的单声话语,但台下听众用表情与讲话人进行的无声交流,决定了讲话不是单向性的,而是跟听众的相互交流。

为此,撰写讲话稿时必须心中有听众,要预测听众可能出现的反应,力求与听众形成共鸣。

(三)领导讲话稿的类型

1.宣传鼓动性讲话

在誓师会、动员会、庆祝大会、成立大会、运动会开

幕式、群众集会等大会上,运用较多的是宣传鼓动性的讲话稿。这种讲话稿,重视思想的宣传和精神的鼓舞,一般不作指示、不部署工作,但可以改变听众的精神面貌,唤起听众投身某项工作或事业的热情。

2.分析指导性讲话

布置中心工作,或研究某一问题,或统一与会者思想的会议,运用较多的是分析指导性讲话。这种讲话针对某项工作、某一问题,进行深刻的理性分析,深入浅出,循循善诱,逻辑性强,说服力强。

3.总结评论性讲话

总结会、表彰会、办公会、经验交流会以及大会闭幕式上的领导讲话,侧重于总结评论。或对前一段的工作,或对大会的成果,或对各种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作一番总结评论,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是这种讲话的主要内容。

二、领导讲话稿的写法

(一)标题、日期和称谓

1.标题

领导讲话稿的标题有两种写法。

一是单标题。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也可以省略讲话人姓名,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二是双标题。写法是:将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概括为一句话作主标题,再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副标题。如《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日期

将讲话当天的日期用汉字书写,加括号置于标题下方中央。

3.称谓

根据会议的性质、与会者的身份,分别使用“同志们”(党的会议常用)、“各位代表”(代表大会常用)、“各位专家学者”(学术会议常用)、“女士们,先生们”(国际性会议常用)等。

(二)正文

1.引言

讲话稿的引言有多种写法,归纳起来有下列主要类型:

强调时间、空间,概略描述场面。

庆祝大会比较多地采用这种引言。如:

表示慰问和祝贺。

上级领导出席下属某部门或系统会议时的讲话,较多采用这种引

言。如:

今天,我来参加这个会议,主要是表示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并且向你们,向全国教育工作者表示慰问。邓小平1985年5月19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话题。

在传达精神、布置工作的会议上的讲话,较多采用这种引言。如:

最近,中央强调一个重要精神,就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我在十

四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以及在北京、西北、广东的考察中,都讲了这个问题。党内外普遍认为,现在强调这个问题很有必要,也很重要。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再讲点意见。江泽民:《关于讲政治》。2.主体

作为讲话稿的核心部分,讲话稿在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无非是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表达通畅、文字准确。关于内容、文字问题无需多说,这里重点强调结构的安排。

主体部分的层次安排主要是并列和递进两种方式。

并列式结构就是将几个方面的问题相互并置地排列起来,说完一个,再说一个,各个层次之间如果相互交换位置,一般不影响意思传达。在布署工作的会议或总结性的会议上的讲话,这种写法比较常见。

递进式结构是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层到深层的层次安排方法,各层意思之间呈现逐层深入的关系。在统一思想的会议上,较多采用这种讲话方式。

讲话稿的主体,因会议不同、讲话人的身份不同、内容侧重点不同、领导之间先后讲话的次序不同,其写法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以上说的两种结构方式,只是就大体而言,具体操作起来还需要灵活处理。

3.结尾

相当多的实用文体都不一定要有结尾,但讲话稿不同,它一定要有一个结尾。否则,听众会认为,领导还没有讲完怎么就转身下台去了?

写结尾要注意两点:

第5篇:见面会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地方志;审稿;问题意识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一部地方志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受编辑审稿环节的影响,责任编辑在地方志编纂出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可想而知。

通过几年审稿工作,笔者发现地方志工作部门责任编辑审稿质量和效率普遍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志书的编纂质量和进度。比如,地方志编辑工作中,有的编辑对文稿反复看了几遍,仍有不少问题被疏忽,这种现象在地方志编辑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文将简要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地方志书审稿效率要建立质量指标体系,树立并贯穿问题意识。

一、地方志编辑审稿低效现象及主要原因

笔者在地方志编辑实践中发现,一部志稿交到编辑手中后,编辑投入的审稿时间和精力往往并不少,有的经过长达数月甚至半年的审稿后,仍存在很多问题未被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篇目问题。如标题不准确或不符合志书要求,篇目统辖内容不能全面、完整、清晰地反映标题,节及节以下层次分类不当。

史实问题。如时间记述不准,用“目前”、“现在”、“最近”等词语代替具体时间。一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五项要素不全,五要素中“人物”活动记述较弱,见事不见人。还有时间错误,资料出入,数据、人名、单位名称错误等,这些问题在每部志稿审后几乎都存在。部分稿子审后还存在着史实缺漏没有发现的现象。

记述方法问题。交叉重复现象较为严重,事物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反映在志书上就是某些内容的交叉,但处理不好就可能形成重复。如审稿后仍存在概述、大事记与有关篇、章内容的重复;有关篇、章间记述内容的重复;篇、章小序与正文的重复。

行文规范问题。审稿的志书原始资料痕迹较重,志稿原始资料的文体语言、文字风格都很明显与整部书的风格格格不入,甚至有的把原始资料中的旧式表格也原封不动地搬上志书。还有使用简称不统一,历史地名与现地名称谓不加注等问题都未发现。

以上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编辑人员责任心不足或水平有限,但也可能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后者往往是容易忽视的。要避免这种现象,除了加强编辑责任心外,编辑过程中建立一定的质量指标体系,有意识地带着问题去审稿是保证又好又快提高稿件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树立并贯穿问题意识是提高审稿效率的基本途径

地方志审稿的重点在于审查内容是否真实,是否体现地方、时代、行业特色,资料是否缺项,用语是否规范等。实际上,目前关于志书已经有相对完善的质量体系。如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从观点、体例、内容、记述、资料、行文、出版等方面对志书质量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还有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地方志编纂规范性文件等。这些质量规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实际上就是志书审稿过程中的标尺,审稿过程中以这套指标体系为准绳去把握,志稿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一般都可以发现和解决。

地方志质量指标体系较为庞杂,工作中往往有不同的概况和提炼。一般认为地方志审稿就是一项把关工作,因此有把好政治、史实、语言、保密“四关”的说法。把好政治关,就是把好稿件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倾向,防止存在政治问题的资料入志,凡是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资料坚决不用。把好事实关,就是让稿件中的每一处都真实准确,发现志稿中常见的史实性差错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节、名称等,还有知识性、资料性等差错。把好文字关,就是使稿件的语言文字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发现常见的语言不规范现象如文字、语法、标点符号、数字用法等错误,标题不够醒目、主题不够突出、层次不够清晰、逻辑不够严谨等问题。把好保密关,就是按照保密规定,使志稿没有泄密之处。把好“四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既是提高地方志质量的基本指标,也是对地方志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编辑工作中以把好“四关”为准绳,把问题意识贯穿始终,一般就能较好地提高地方志编纂质量。

由于个人的工作习惯、思维方式不同,每个责任编辑均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适合自己的一套质量指标体系,有意识地把这套指标贯穿实际的审稿工作中,时时处处树立问题意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和解决志稿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审稿的质量和速度。

三、提高编辑素质有助于树立问题意识

建立质量指标体系,树立和贯穿问题意识是做好地方志编辑工作的前提和基本要求。但仅此还不够,责任编辑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练就一双慧眼,在质量体系的标准引导下较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编辑的素质主要体现在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要做到这些,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丰富知识储备。编辑被称为杂家,各方面知识都要知道一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编辑出版方面的知识对提高稿件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方志纵观历史、横陈百科,编辑更要有广博的知识才能胜任。要扩大阅读量,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减少知识盲区。学会利用培训班、研讨会、业余自学等形式不断补充基础知识、行业知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二是善用技巧方法。如志稿的深度宜先粗后细,也就是说先把握大的方面,比如首先要看有没有政治性错误、体例是否符合要求,其次看语言文字等小的方面。总之,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最终都是织成一张网,把各个问题一网打尽。再比如,要善于从已知推断未知。就一部志稿来说,可能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是编辑不太了解和熟悉的,但总有一部分是编辑能够把握的。由已知推断未知,从部分推断和把握整体,是因为已知的部分中包含有某些整体的必要信息。编辑要充分利用已知信息进行必要、合乎情理的推论,从已知推断未知,由部分把握整体,进而作出判断。

三是转换思维方式。比如面对书稿时要有批判思维,抱着一种不信任态度,睁大眼睛去挑其中的毛病。要有宏观思维和多元思维,尽可能从对学科对角度对志书进行全面把握。要有创新思维,编辑加工过程中善于发现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Word的文字处理功能非常强大,但大多数使用者仅仅停留在打字阶段,对其他功能使用甚少,如能有效利用,则可减少许多劳动量,大大提高了编辑效率。

综上所述,地方志责任编辑地方志编纂出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较色,在审稿过程中既要学会构建适合自己的质量指标体系,又要树立问题意识,时时处处有意识地以这套体系为准绳发现和解决书稿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换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这样才能较好地提高审稿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地方志编纂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钱志祥,杨贤兴.第二轮志书编纂应重视部门审稿[J].中国地方志,2011(10).

第6篇:见面会发言稿范文

给想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同行的两个建议:

1、多看多记。看报纸,掌握大政方针、舆论导向,丰富公文写作词汇量。看范文:选定一个文章全面、质量高、更新及时的公文网站如"大秘书网",按自己所在部门或按文章类型多看多琢磨,记住各类公文结构、措辞等,尤其是一些套话,掌握各种文体开头与结尾处的不同等。对于初写公文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照着原来的文件来,他怎样你就怎样。

2、多抄多写。公文语言讲求严谨、简洁,多写多练习会进步很快。真正的写作天才并不多见,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抄其实不难,但是要会抄就不那么容易了。我的经验是:先根据写作主旨拟出一个公文提纲,再根据每部分的需要,抄一些内容来充实。借鉴与整合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相信你的写作水平会快速提高!

正文: 领导讲话写作要点

讲话稿是领导在各种会议上讲话时所用的文稿,往往带有表态性、指导性、宣传性和鼓动性等特点。一般讲话稿的内容要经过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是代表领导集体的意见而不是个人的观点,故还具有限定性、适合性、鲜明性、原则性的特点。要写好讲话稿,使其既体现集体决策,又适合讲话者的口味,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我认为,要想写好讲话稿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了解写作背景,构思好讲话稿的结构和内容,体现限定性

写讲话稿首先要了解清楚会议的相关情况。如是什么样的会议,面对的听众是什么样的人,文化素质高低,参加人员多少,是否有上级领导在场等。然后根据会议召开的有关背景,在弄清场合的大小,摸清讲话对象,与会人员的多少及其知识水平的高低等方面的情况后,再有针对性地构思讲话的结构和内容。要把握好讲话稿的内容,当说什么就写什么,模糊之词尽量不要用,不该说的内容坚决不要写进讲话稿,以体现限定性原则,这样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讲话稿首先要实而有情。讲话稿是运用实话实说的形式与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人信服。讲话稿的写作,切忌言之无物。其次要大而有理。讲话稿离不开讲大道理,要始终站在比普通人高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写讲话稿要把握好分寸,大要大得恰如其分,高要高得合情合理,若有可能,可以把大道理拆成一个个便于大家理解的小道理,这样就会让人更容易接受,切忌大而无当的大话、空话和套语。第三要教而有诚。尤其在写应吸取的教训和批评教育方面的讲话稿时,要多把自己摆在受教育者的位置上,进行换位思考,揣摩受教育者的真实想法和做法,以体现出针对性。要把握好讲话的轻重分寸,既能点到痛处,又要尊重对方,把善意贯穿于施教的全过程,使人们能为讲话者的真诚所感动,乐意接受讲话者的批评。

二、领会写作意图,使讲话稿适合讲话者的口味,体现适合性

与其他类型的文章相比,讲话稿写作的最大特点是属于被动型写作即“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要想以自己之笔写出讲话者的心中所想,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把讲话者的意图搞准摸清楚。讲话者对自己将要作的讲话,有时会提出比较成熟的见解和构思,但更多的时候是只有想法和见解,甚至连要点都没有。讲话者已有成熟见解和构思的,比较容易处理,只需毫无遗漏地将其记录下来并转化成顺畅的文字就可以了。对讲话者的要点和意图,则要敢于将自己考虑到的,在拟稿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次性提出来,请讲话者明确指示处理意见和办法,切忌在动笔之后再三番五次找讲话者问这问那;对连要点都没有的拟稿任务,则要全面思考,深刻分析,力争写出高质量的讲话稿,避免不断返工。因此,撰稿者平时就要多站在讲话者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注意从客观上把握一段时间本地区、本单位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注意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并力求贴近讲话者的所思所想。要经常主动地接近讲话者,多与讲话者进行一些面对面的交流,以沟通思想,交换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一旦发现分歧,要在充分尊重讲话者意见的基础上,尽量作一些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弄清分歧的原则,以提高认识,达到共识,切忌唯唯诺诺,不懂装懂,白白放弃深入了解讲话者意图的良机。

三、突出个性,形成鲜明的语言风格,力求最大限度地赢得听众,体现鼓动性

讲话稿的写作者要想使讲话者的讲话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因此,写作讲话稿时就要突出讲话者的个性特征,形成鲜明的语言风格,从而最大限度地赢得听众。要使讲话者的讲话突出个性特征,就要科学地组织讲话材料,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切实为实现讲话者的工作目标服务。另外,强调讲话稿的个性,也是为了讲话者的讲话有助于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这就要求讲话稿中能充分展现讲话者的自信和魄力,正视前进中的困难,坚信事业能够成功,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讲话稿只有突出个性,才能够紧紧抓住听众,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最大限度地赢得听众,从而使讲话化作听众的意愿和自觉行动,成为促进工作目标实现的强大动力。

第7篇:见面会发言稿范文

[文秘站 ()帮您找文章]文稿服务是党委办公室重要的职能,文稿起草是一项政策性、思想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文稿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和影响到领导和领导机关的工作。为了切实搞好文稿服务,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着重把握了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一、情况掌握全

文稿服务工作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只有广泛获取信息,全方位掌握情况,才能胸有成竹,厚积薄发。首先,注重调查研究。我们组织文稿服务人员,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全方位地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其次,注重资料积累。“笔上一分钟,笔下十年功”。我们要求文稿服务人员要脑勤、手勤、脚勤,多方收集掌握情况,做好有关资料的整理和贮存,有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有关动态的掌握和反馈,以便在从事文稿服务时信手拈来、倚马可待。第三,注重获取信息。我们努力在阅文、参会、培训等方面为文稿服务人员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掌握各级党委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切实增强文稿服务的预见性、前瞻性和主动性。

二、分析问题透

文稿服务工作掌握的信息面要广、量要大,但反映给领导的则要少、要精,正所谓“繁中升华聚成简,简中俱是精华点”。我们要求文稿服务人员善于开展深层次的理论思考,娴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综合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以及比较、分类、统计等方法和手段,对文稿服务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认真研究,辩证分析,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出带规律性和创新性的理念和观点,为领导提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便领导作出科学的决策,实践中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文字表述准

文字表述准确、精练是文稿服务的基本要求。我们在文稿服务过程中,着力做到三点。一是文风朴实。文字表述力求语言准确、鲜明、生动、朴实,不过多雕饰,不追求词藻华丽、语言生涩,让人看得懂、听得进。表现形式坚持多样化,突出灵活性,不搞公式化、套路化。既使有时为了结构形式上的工整,也决不因文害义而词不达义。文稿内容坚持言之有物,资料翔实、论证有力,少讲空话套话,摆事实清楚明了,讲道理逻辑严谨。二是观点鲜明。无论是起草领导讲话稿,还是撰写重要文稿,都坚持把握主题,突出主线,抓住重点,画龙点睛,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如市党代会《报告》提出“全力谋发展,一心为人民”的主题,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三是语言精练。文稿力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意到言到,意尽言止,杜绝冗长乏味,动辄洋洋万言,让领导沙里淘金。我们提倡“文章不厌百篇改”,反复推敲,精心打磨,从起草、初审、到终审,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直到领导满意。

第8篇:见面会发言稿范文

1作者准备度

1.1情景领导理论与准备度

情景领导理论由行为学家保罗•赫塞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行为要与被领导者的准备度相适应,才能取得有效的领导效果[3]。准备度是指人们在每项工作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意愿的不同组合:能力是指在完成某项工作时,个人所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意愿是指针对完成某项工作时,个人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与信心。根据能力和意愿的高低程度,同一人常常表现出4种不同的准备度水平:1)低能力低意愿;2)低能力高意愿;3)高能力低意愿;4)高能力高意愿。人们对同一类任务的准备度,随着被要求完成任务的环境不同或条件的变化,往往也会处于不同的水平。

1.2作者准备度分型

1.2.1低能力低意愿型作者

此类作者由于撰写论文时自身的条件尚不成熟,对稿件阐述的问题尚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或是准备的资料不够充分;但迫于升职称或毕业的要求不得不仓促完成论文的撰写,稿件从学术质量到出版质量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此类稿件的审稿结果为退稿或是需要几经修改占多数。稿件退回给此类型作者退修时,经常会迟迟修不回来,作者可能会拖延很久才草草回复;对审稿意见的回复会有一种逃避的态度,能回复的就回复,回复不了的就略过不提。此类型作者的能力发挥很大一部分受到“低意愿”限制。作者低意愿的原因很多,包括作者没有发自内心想创作这篇文章,或是对实践的思考总结较少,或者因个人能力不够而导致文章的撰写比较困难,等等。就同一位作者而言,对同一项任务的准备度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在沟通时有的放矢,尽量提高作者的准备度,使作者受益,则有利于增强作者对期刊的忠实度。有朝一日,作者的能力和投稿意愿提高,可能会想起期刊对他的帮助,相当于对期刊长远的稿源投资。

1.2.2低能力高意愿型作者

此类作者一般参加工作年限较短,有相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自我提升有要求或是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投稿意愿很高;但是,由于工作经验积累得不够,或者选题的角度有待提高,稿件的内容质量不高。此类稿件虽然审稿结果退稿或是需要退修仍占多数;但由于作者本身的高意愿,回应会比较积极。在退修或退稿的沟通中,如果可以给出中肯的建设性意见,此类作者经过自身总结,会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稿件修回或重新投稿时,质量会有较大的提升。一方面作者本人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几次正面的反馈和积累,开始向高能力高意愿类型转变;另一方面因得到了正面的指导,会对编辑和期刊的好感度提高,对期刊品牌的忠实度增加。如果沟通不当,作者对“往何处使力”比较迷茫,积极性受到打击,有可能会自我放弃而转变成低能力低意愿的类型。

1.2.3高能力低意愿型作者

此类作者的专业水平较高,对论文选材和科学性等大方向的把握均较好,在投稿时受到升职称或结题的时间限制,或者是为了完成导师所给的任务,或是帮别人完成,撰写论文的时间有限,或是由于本人工作重心分配的原因,准备放在这篇论文的时间比较有限;所以在细节处不完整,如参考文献著录中某些项目缺省,需要的统计学数据缺少,或者是一些对于作者或者作者所在的平台而言是属于专业认知常识,但是写出来比较费时的一些细节,或是整篇文章应该是为向其他期刊投稿“量身定做”的而不符合本刊稿约格式,在整篇论文的细节中,作者的“低意愿”初露端倪。此类稿件的审稿结果一般都是退修或可用,此类作者有着投稿新人不能企及的专业知识沉淀和撰写论文的丰富实践经验,稿件存在的一些问题属于“瑕不掩瑜”。相对于其“高能力”,此类作者的“低意愿”特点在退修或后续稿件处理时也很鲜明,而且作者本身对期刊的忠实度并不高;但如果沟通愉快,吸引作者青睐本刊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对期刊而言属于应尽力争取“品牌忠实度”的优质稿源对象。

1.2.4高能力高意愿型作者

高能力高意愿是每个编辑都梦寐以求的类型,此类作者投稿积极性高,写作能力强,稿件质量高,与编辑的沟通也很愉快守时、彬彬有礼;但此类型作者的流动性很大,而且多已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品牌的忠实度较难维系。如果期刊本身硬件质量不够,作者“移情别恋”的概率很高,毕竟“良禽择木而栖”,应结合自己期刊的具体情况,尽量争取,“尽人事听天命”。

2与作者沟通前做好准备

2.1认真筛查待核实项

在认真通读全篇的基础[4]上,梳理准备与作者沟通的存疑项,并进行分类:哪些是可以编辑自行解决,或是待作者自校环节进行即可;而哪些是确实需要与作者沟通后才能解决的待核实项。

2.2对作者进行准备度预判

作者看完编辑的邮件意见后一般会有2种决定:1)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将注意力转移到稿件所提出问题的核实并尽快回复;2)感觉很困难所以暂时先放在一边。虽然选择哪一种的决定最终是由作者来做出的;但作者是通过阅读审稿意见后才做出决定,所以邮件这边的编辑还是可以通过沟通有所作为的。编辑需要换位考虑,在沟通前分析作者,编辑对作者了解得越多,作者这次沟通的定制程度就更高。从整篇文章的通读,判断对方属于哪种准备度类型,考虑作者需要什么并对自己提出的意见进行预判断,要让作者觉得提出的修改意见或待核实项是专业的“私人定制”而非“例行公事”,通过这次沟通,作者本人是有所收获和成长的。

3与作者沟通中专注于效果

3.1避免不必要沟通成本的浪费

3.1.1电话沟通时避免时间浪费

要把握好何时使用电话沟通,时间无论是对作者还是编辑都是非常宝贵的,可以用邮件或短信解决的问题可以先尝试以上2种沟通方式。在必须选用电话沟通时,可注意选择正确的时间点,避免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对于作者而言很忙的时间档,而使作者对此次沟通应付了事,浪费了这次沟通的机会。电话沟通前用PADD模型整理一下思路。PADD代表:目的(purpose),你为什么打这个电话,譬如给作者发了邮件和短信很久一直没有收到回复;行动(action),你希望对方做什么,想询问一下是否没有收到邮件、短信或是就某个问题虽然作者在邮件中给了回复但是仍然没有核实清楚,所以才占用对方时间打电话商量一下;细节(detail),是使用编号的列表列出自己想要在电话里核实的存疑项,避免因为就其中一个问题讨论深入时而漏掉其他项,打了一通电话放下话筒的瞬间想起来再次致电的尴尬;截止日期(deadline),说明希望得到作者回复的截止日期和原因。

3.1.2规避情绪干扰

性格通常可分为4类基本类型:和平型、活泼型、完美型和力量型。可了解一下自己的性格中哪种基本类型占主要,有意识避免此性格的下意识反应对沟通造成的不利影响[5]。在稿件处理或撰写沟通意见时,应尽量规避不专业的情绪,从情绪中抽离,避免将有情绪的字眼带入沟通意见中。与低意愿作者电话沟通时,作者有时在电话中会有下意识的抵触情绪,这时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谈话沟通的节奏,不要受到干扰。

3.2因人制宜,结合作者的准备度类型有的放矢

3.2.1低能力低意愿作者

高能力和低能力的区别在于,高能力的作者可以解读编辑提出要求的重点,并自己具象化目标,一步步去执行;但是,低能力的作者由于现阶段的准备度还不够,所以需要编辑帮助作者来完成高能力作者可以独立完成的这一步。所以,对于低能力低意愿的作者,编辑需要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将考虑的重点从“我想说什么”转换到“对方在现有准备度状态下能接收到的是什么”。例如“统计学数据不完善”,对于此类作者而言,可能编辑提出的这条意见不够具体,作者现在的能力无法接受到编辑想要表达的重点,很可能这篇文章的统计学都不是作者本人完成的,或是作者统计学知识不是很熟练,可改为“某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待补充具体的F值和P值”。像综述类的文章,作者可能以前没有撰写经验,但是为了毕业,不得不拼凑出来。这时给出的修改或稿件处理意见要具体,譬如修改意见说,“此段不够丰满,逻辑不严密”,对于作者来说就比较抽象。可以按照段落逻辑将待补充内容梳理出来,一步步拆分成细小的意见,达到每条意见作者可以直接按照批注去行动。如果单纯是一句“文章需要精炼”,对于作者而言,因为可能自身的写作功底有待于完善,或者对文章脉络的把握不够,虽然编辑已经表达了自己的意图,但是作者接收不到,这条意见很可能是无用的信息。如果具体一点,譬如说“文字方面,还是很啰唆。论文就是论文,请作者改掉拉家常的叙述模式”,或者“文字表述相当啰唆,建议在关键步骤上重点明确,不必面面俱到介绍,一些叙述尽可能简练。文字能说清的就没有必要再附图。删改后正文部分不超过5500字”。那么作者有了行动的目标,就可以马上去执行。所以,对于此类作者,撰写沟通意见时应注意修改意见的具象化,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作者在修改意见逐条落实的过程中,自身的能力随之提高,对修改的实践畏难心理会逐渐降低,其意愿也会随着提高。

3.2.2低能力高意愿作者

对此类作者,编辑在沟通时除了要注意具象化沟通意见,更要保护他们那难得的高意愿。此类作者自身期待得到成长和提高的意愿是比较强烈的,所以一些正面的语气可以推动作者以更大的热情去提高自身的能力。沟通语句可以先鼓励,再提出待修改意向。语气要婉转,如“这样是否更为合理,待斟酌、请教”之类的字眼。特别是退稿时,应注意退稿不退人[6],注意保护作者撰稿的积极性。

3.2.3高能力低意愿作者

此类作者一般比较“挑剔善变”,其意愿通常是与作者本人对期刊的认可度相挂钩的。如果常规情况下作者的此类型文章会投到比本刊层次高的期刊,那么这次由于是“低嫁”,作者一方面对文章的细节和形式会比较省略,另一方面,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会比较有自信,认为自己文章现在的这个版本是比较权威或是不容置疑的。对于前者类型存疑项的提出,编辑沟通时可“人性化”一些,首先要表现出对作者的理解,表示理解待核实项对于作者而言已经是常识;但是,由于文章撰写和发表需要,仍需简略补充。另外,给作者留下的修改期限可以比较从容,如需要作者补充基金、专栏作者简介、图片、参考文献相应项目,可附上模板或截图范例,做得到位一些。对于后者,则是一场小小的博弈,编辑要在完整领会稿件内容以后,再谨慎提出作者之前未知或是未重视方面的补充意见,要展现出编辑的专业素养[8-9];而且,由于此类作者对该刊先入为主的“低意愿”,其实作者内心对与该刊编辑交流的耐心是有限的甚至潜意识里是拒绝交流的:所以,编辑要把握有限的机会———如果自己没有想清楚如何清晰地表达,就不要贸然给作者打电话,因为在电话交流的短短时间内,让自信的作者自己之前的认知,其难度是比较大的。作者可能会在电话里直接拒绝对待核实项或斟酌项的修改,邮件是更为合适的选择,可以从容地把需要修改或斟酌的原因阐述清楚,也给了作者通过浏览文字而斟酌反思的余地,这是文字较声音的优势所在。虽然此类作者的“姿态较高”;但是,如果沟通得当,作者认可了编辑提出的意见,那么对修改或沟通项的核对会非常高效。如果要打电话沟通,要想清楚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如何一语中的地把需要修改的原因阐述清楚,至少要保证作者真的全部听进去,而且要错开作者的工作高峰时间。

3.2.4高能力高意愿作者

此类作者一般对自身都是比较精益求精,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并礼貌地给予反馈。和此类作者的每次沟通,编辑从作者的解答和反馈中也可以得到解惑和提升,所以,对于这种难得提升自己的机会应该好好把握住。首先不要做给自家期刊减分的事情,同时,在沟通中可表现出对该篇论文后续研究成果的关注和跟进,表现出希望对后续研究结果进行约稿的意愿,邀请作者在本刊的述评或专家论坛栏目中对稿件所讨论的问题进行讨论。

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可有意识地练习自己的沟通能力,每次与作者沟通后,可及时做一总结:给自己的这次沟通做出评价(作者和自己是否满意以及作者是否认为这次沟通是必要的),沟通的目的是否达到,沟通之前做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对作者的准备度预判是否准确,是否浪费了一些不必要的沟通成本,比如由于作者的态度语气等原因而使自己的情绪被作者带着跑而引发出负面的情绪,或是说话没有围绕中心点浪费了作者的时间,自己的措辞是否切题、得体,等等;总结的不足之处在下一次的沟通中及时落实改正,编辑的个人沟通能力通过实践也会得到提高。

第9篇:见面会发言稿范文

会议表态性发言是机关里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文稿,一般在上级领导作出部署、动员或发表其他重要讲话之后使用。对于“大笔杆”们来说,表态性发言篇幅不大,属于不起眼的“小”文稿。但是“小”文稿也有大讲究。

一、定位求准。表态性发言,关键词在于“表态”一词:不能写成领导讲话,向与会人员提要求,也不能写成工作交流,在大会上传授经验,而是重在向领导表态,重点写今后如何抓落实。落笔前应先阅读一下会议通知,掌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精神,以及发言材料撰写要求,如有必要,还可以向会议组织者询问更详细的信息,彻底领会领导意图。

二、立意求新。套用当前流行的话语来说,文稿写不出新意,都是在耍流氓。作表态性发言的会议,是领导展现风采、体现水平的重要场合。要体现领导水平,关键环节也是讨巧之处在于有新思想。只有思想观念新颖了,表态性发言才有了灵魂,才能对与会人员有所启发,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篇幅求短。表态性发言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很多会议通知会对发言时间进行明确,如果没有明确,最好向 1

会议组织者询问清楚,以便更好安排发言篇幅。领导发言的速度一般在每分钟200-250字,10分钟的讲话在2000字左右,最好控制在3-4页纸。

四、结构求简。在判断文章结构时,眼睛要比耳朵好使,只要我们“甲乙丙丁”逐层开好“中药铺”,费点力还是能看清楚文章的层次的。但听人说话就不一样了,层次分得太多容易把人绕晕。而且因篇幅有限,表态性发言也不允许开“中药铺”。因此,表态性发言的层次越少越好,最好只有一层小标题,但小标题下面要说哪几层意思,条理要十分清楚。

五、标题求显。笔者见到的发言材料标题往往太简单,比如“在ⅩⅩ会议上的发言”等等,这样的标题,缺乏个性,过于随意,给文稿减分不少。标题取得好,能够很好地拱托主题。建议大家为表态性发言设计主、副标题,围绕会议精神、从单位职责出发拟制有感染力的主标题,再写上副标题:“在ⅩⅩ会议上的发言”,对于印发的发言材料更应如此。

六、切题求快。借会议的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工作和成效,可能是很多领导的想法。这个可以有,但不宜喧宾夺主,一般要求在最短的篇幅、最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笔者更乐于提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写法,在第一段就点题,向领导作出鲜明表态。

七、措施求实。表态性发言,态度坚决是必要的,但最

终还是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来支撑,否则容易给人造成“胸脯拍得震天响、就是不敢跳泳池”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从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梳理出几条管用的措施进行汇报,必要时加入一些数据,使内容显得更加具体和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