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精选(九篇)

写观察日记四年级

第1篇: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野角乡大麻塘小学 551700)

【摘要】小学低年级作文力图以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采用最新的方法,启迪刚入学孩子的思维,打开作文起步的思路. 这是新课改理念下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其作法如下,一是培养兴趣,勤于练笔;二是学会观察,合理想象;三是先说后写,降低难度;四是以读促写,有效模仿;五是加强阅读,积累语言。让学生快乐、轻松地迈开作文的第一步。

关键词 新课标;低年级;作文教学

小学低年级作文力图以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采用最新的方法,启迪刚入学孩子的思维,打开作文起步的思路。学生用眼看,有话可说;动笔写,滔滔不绝。从看图说话、写话、交际语言入手,指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兴趣盎然说出来、写出来。让学生快乐、轻松地迈开作文的第一步。

一、培养兴趣,勤于练笔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写作也是一样,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不能让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就有害怕写作的心理,学生一旦产生害怕的心理,将会视写作为一种负担和压力,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是很难写出好文章来的。所以,在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写作就是学习的一种乐趣,从而,愿写、乐写、想写。

首先,要从儿童实际水平出发,明确目标,创设儿童作文心理的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语言心理的发展和现有的知识水平,一年级的下半学期,就可以开始让学生学写日记了,但要求不高,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只要能写出一句或几句通顺、完整的话,就在本子上画上苹果或盖上“智慧星”。到了二年级才要求写一段通顺的话,正确使用上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些要求在科学、民主、有效的说话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是能够达到的。通过努力,能做到的事,学生才会有兴趣。要求过高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要求上不封顶,对于一些语言发展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篇幅可长一些,次数可多一些,只要学生乐意去写就给予表扬。

其次,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做法有以下几点:(1)开展丰富多样的日记交流活动。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日记交流活动。有时,教师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好日记;有时让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日记,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2)写得好的日记,把它贴在班上的“学习园地”里,让同学欣赏、学习。学生见到自己的文章上墙,心里很高兴,对写日记更感兴趣了。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有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天天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二、学会观察,合理想象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低年级学生初学写作,要把生活作为写作的材料,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到生活实际中去观察事物,学生才能从生活的海洋中捕捉写作材料,写作时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但有了生活的体验,并不等于会写出好文章,得学会观察。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门户,是吸取各种知识的起点,是写作的眼睛;观察细致,作文才能写得充实具体。观察还要和想象结合起来,作文中的形象才会栩栩如生。任何想象都来源于生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想象是不能凭空产生的,如,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作者在写小女孩五次擦火柴,从而展开五次幻想,这合理的想象使人读了对小女孩这个人物形象产生了终身难忘的感觉。怎么样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呢?

低年级以看图说话、写话为主要作文训练手段。要求学生在大致看懂图意后,必须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动作,用具体的动词准确表达。想象图中的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如,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41 页的“看图讲故事”,教学时,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认真地观察猴子的表情、动作,发挥合理的想象,还有天气有何变化。先四幅图整体观察,了解故事的梗概,接着再一幅一幅地仔细观察,然后再四幅图综合练说,最后想一想:猴子动脑筋了,为什么还把事情弄糟了?这样由“整体——部分——整体”一步步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到写的时候,学生就能做到语句通顺、表达具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了。

三、先说后写,降低难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更应该做到“先说后写”这一点。教学时,要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或同学们中讲述自己的作文思路,然后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将自己讲述的内容写成文,即作文,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北师大版课改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58 页阅读《我的路》,阅读后要求学生写下来。这次习作比较难,先指导学生根据课后的提问反复地练说,说通、说透,然后再写。因为学生思路开阔,所以写的速度比较快。这位学生仅用5 分钟时间,就能写出一段通顺的文章:由此可见,“先说后写”是作文教学必须遵循的环节。

四、以读促写,有效模仿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不仅可以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灵气的熏陶,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而且可以不断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依样画葫芦中,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例如,学完了《我有一盒彩笔》这首诗后,让学生进行仿写,写完后根据诗的内容配上画。有的小诗反映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有的小诗反映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有的小诗描绘了美丽的校园……有个学生这样写道:“我有一盒彩笔,我用它画明天的理想:我画清澈的河水,为了看清河里的小鱼。我画红色的太阳,为了让冬天温暖。我画小兔子长上翅膀,为了让它和小鸟一起飞上蓝天。”一首首图文并茂的小诗,反映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和爱心。

五、加强阅读,积累语言

第2篇: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

新课程强调数学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开放性,数学日记这一作业形式是学校数学向日常数学的延伸和应用,受到了许多中高年级教师的青睐。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识字量不多,写作水平低,学写数学日记虽然存在很大困难,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强,更乐于去观察事物,探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低年级开始让学生学写数学日记,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在新课改实验教学中,尝试让低年级小学生写数学日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刚接触数学日记时,应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学日记,数学日记的内容是什么,写数学日记有哪些好处。鼓励学生只要和数学学习有关的都可以写,如生活中的数学,对当天学习内容的回顾,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想和老师说的话等。如:《超市里的数学》、《有趣的问题》、《乘法口诀用处大》等。

低年级学生学写数学日记,不宜操之过急。班级中总有一些学生在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除了给这部分学生更多的耐心指导外,开始还可以每周布置一两篇数学日记,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验成就感。举办以“我有一双数学眼”为主题的数学日记展,把学生的作品展览出来,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

在工作中,教师要勤于写下水文,给学生提供典型范例,或者在班级开办“数学日记角”,搜集优秀数学日记,供学生课余阅读、学习、模仿,不断促进日记写作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性。还要注意留住孩子的兴趣,呵护孩子的积极性,千万别在开始时就让学生失去兴趣,产生逆反心理。

一、数学日记是师生交流的纽带

有了数学日记,教师和学生之间又多了一条交流的绿色通道,从而架起了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数学日记就如同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们教师不断了解学生,改进教法。

二、数学日记是家校联系的桥梁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教师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教学抽象的概念时,应该注意理论知识与感性认识的结合,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参与,使学生学得更直观,数学便以生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今天,我参加大姑的生日宴会。在晚餐中,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我用饮料敬长辈,每人敬两次,一共敬了四人,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二四得八的乘法口诀,原来一共要敬八次。生活中的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啊!”

三、数学日记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途径

生活本身是一个大课堂,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日记,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数学便以生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下课的时候,别的同学都在玩,而我在看花坛里的树。我发现左面花坛的树有5棵,右面花坛也有5棵。我自己编了一道应用题,两个花坛共有多少棵树?我很快就算出来了,2×5=10(棵)答:两个花坛共有10棵树。我想到刚学到的5的乘法口诀:二五一十。”

从日记中我发现,学生在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简便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不仅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与体验生活。

四、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数学日记中记录着学生们自己预习后的理解、感受和思考,也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写下了教学建议,使我们在了解他们的基础上设计教案,当他们发现他们自己的日记居然影响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设计时,更增强了写日记的兴趣,增强了自学能力。如:“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我高高兴兴地去上学。第一节课,语文老师让我们读练里的三字经,我发现每行有三个字,一共有四行,乘法口诀就是三四十二,乘法算式是:3×4=12(个)或4×3=12(个)。那么两首三字经该有多少个字呢?啊,我想起来啦,是2×12=24(个)或12×2=24(个)字啊,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陪伴着我们快乐地成长!真好!”

第3篇: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习作”: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了吗?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再写一则观察日记。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拓展思路

写观察日记,涉及的内容无所不包。它可以是你一天中觉得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人,也可以是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各种社会现象,甚至是你读的一本什么好书,看的一部好电影、电视……只要你留心观察,这些事件中往往蕴藏着许多新现象,如夏天穿白衣服比较凉快、晚餐吃得太饱影响睡眠、数学题有几种解法、玩魔术的秘密……无论多小的发现,只要是自己感到新奇的,都有价值,都值得一写!

习作提示

写观察日记,最重要的是观察。

1.观察方法要正确。在观察时,你不仅要调动眼、耳、鼻、舌、身等各种感官去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而且要用脑思考、用心体会……对事物了解了,日记才写得真实具体、形象逼真。

你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如古诗《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的就是这种观察法。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情景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从而达到最理想的观察效果。

第4篇: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

我对我班的20名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在进行语文教学同时,不改变课程计划,不增加学生负担,坚持在常规教学环境中循序渐进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

我将本班的习作能力培养分为口语表达和习作起步两个阶段,实验的整个过程由浅入深,由慢到快,由易到难,逐步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整个过程分述如下:

1、规范语言,联想说话。孩子在上学之前就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听说能力,小学阶段应在此基础上逐步规范其口头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老师在与学生、家长及同学之间的日常交往中,正确运用文明用语,消除方言,规范口语,教师平日留心观察,搜集素材,定期地留给学生课堂时间,规范其日常口语,为口语交际、习作起步训练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2、循序渐进,口语交际。实践证明,儿童在入学前大都能叙述一件完整的事情,只是不懂什么是中心,什么是条理,什么是结构而已。根据教材中习作训练从一年级开始逐步加强,以观察、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语言能力为序,要求学生凡说话必有中心,凡习作必须结构完整。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写完整习作必须先教给他们一定的结构,如总分总结构、描写式结构、三段式叙事结构等。结合教材特点,我采取三种形式训练学生习作。

①看图说话,想象习作。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安排不同内容的口语交际,围绕每一单元说话的重点,让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想象完整的故事情节,或补充图画内容,或想象情节发展,或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对学生的各种想象,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哪怕是一句话或一个动作想象合理,都应及时予以鼓励。学生在大胆朗读、反复修改的过程中,语言表达有了一定条理,思维的缜密性、完整性、连贯性逐渐趋于完善。

②运用《积累伴我成长》,积累材料。教材中选编的各类儿歌,紧贴学生生活,符合儿童兴趣,学生喜闻乐见。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随机地引导学生,例如背完第四十二周的《我也张开小翅膀》,周末翘翘板里提示:我也有一个美丽的梦想,让我轻轻的告诉你。(写几句话)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写。还有第四十六周,仿照《别说我小》再编一首儿歌,有学生写出:“爸爸您别说我小,我会下地把草薅,妈妈您别说我小,我会喂鸡又喂鸭。”

③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坚持日记。孩子的童年生活天真烂漫,丰富多彩,教会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并坚持天天写日记。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人、事、物结合自己的感受书写下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片断,便成了写作素材。在今后习作过程中,会在不经意间自然地运用。

日记内容可写观察日记、生活日记、看图日记、影视日记、读书日记等,教师不再人为地设计内容,从少到多,从一句话到几句话,从片段到整篇习作,鼓励其大胆地写,天天坚持,形成习惯。教师做恰当地指导、评比,不断激发其写作兴趣。

3、读写结合,由仿到创。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好“有意、有机、有序、有效”地原则,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即从阅读教学中学习写作的知识和方法,由于写作的需要带动了大量的阅读,使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习作训练的本身提倡“由仿到创”,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学会“仿”,即指导学生通过模仿,逐步掌握思想表达的要领,把范文的写作技巧转变为学生自己运用自如的表达技能,从而实现由仿作到独立写作的发展,达到“创”的境界,整个训练过程分两步进行:

①留心观察,展开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习作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想象能力。学生平时的日记来源于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观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教材中拟定的命题看图习作,除仔细观察以外,展开合理想象,如看单幅图想象故事的情节,观察多幅图想象故事的发展过程或故事的结尾,延续故事的发展变化过程。但凡看图习作,都可根据画面想象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及心理活动。

②强化背诵,勤写多练。古人读书十分重视背诵,背诵能为思维和写作积累语言材料,提供“范型”。学生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写作时构思行文、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表达方法、修辞方法最直接、最原始的素材。在多读多背的同时,勤练笔,由量变引起质变。学生每周二、四晨读时间背诵《积累伴我成长》,每周五检查背诵情况,每月开展一次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坚持写日记,为学生练笔提供了广泛的创作空间。

以上实验方法和过程始终遵循“激励、激励,再激励”的总原则,习作淡化文体,不分类别,不搞形式,不加限制,整个过程根据教材进行序列化训练,重视学生想象力培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本次习作实验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班学生人人天天坚持写日记,对教材中各种形式的习作兴趣浓厚,无论是当堂习作、即兴习作、片断练习、人物描写,兴致都十分高涨,尤其是写作儿童诗更是蔚然成风,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日记、习作习惯。

当然,实验也给了我很多思索的地方,例如:

1、习作能力提前培养加大了优差生之间的距离,使优生更优,差生更差。

第5篇: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

有些学生认为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它通常是耳、鼻、口、身、脑五种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是人们通过感官仔细了解并体味客观事物和现象,以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观察不等于观看,除了要求准确之外,还要强调新鲜、独特,反映个人的审美情趣、理想抱负,同时还要有感觉、想象、思维等的参与。

小学作文从中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做到“留心周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正如赫伯特・斯宾塞所说:“如果一个人要在写作上有所发展,就应该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周围的人、事、物。”一些学生害怕写作文,作文脱离实际,生搬硬套,或写流水帐,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着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并成为世界着名的小说家。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我常常用这个故事去鼓励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而要想有话说就要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善于思考和观察的良好习惯,切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

总之,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写作的基本功,只有引导学生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才能有血有肉,真实感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观察力的培养首先要注意观察集中目标,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观察的效果如何,决定于观察目的的明确程度。观察的目的明确,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就比较完整、清晰,而小学生的注意特点和思维态势决定了他们在观察过程中容易出现无意性, 漫边无际,走马观花。得到的材料不具体,感受也就不深。为了克服这一毛病,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预先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

但是如果学生时时处处依赖教师的指示,观察力是培养不起来的。要使学生能独立地自己提出观察任务,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教师可以经常在班里开展如故事会,跳绳比赛和接力赛等活动,在活动时,适时进行现场指导,启发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乐意去观察事物,从玩中得到乐趣,从乐趣中增长见识,并且丰富、积累写作素材。

二、引导学生观察,学会善于观察的技能

教学中仅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还必须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怎样去观察,使他们学会善于观察的技能。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观察能力。

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在观察前作好必要的知识准备,然后指导学生按计划地进行观察,不要忘掉了观察的目的任务,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开动脑筋。教育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会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或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等进行观察,还会因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观察顺序。譬如按照一个整体事物的各个部分和整体的空间位置的顺序来观察事物,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观察事情。

三、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观察的训练

实践活动是观察能力发展的基础。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对他们进行观察的训练。

教学大纲对各个年级的作文教学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课内落实。每个学期,教师都应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安排一定数量的训练题目,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训练。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向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难易不等的观察训练。让低年级学生观察图片或者自然景色,进行看图说话或写话。让中年级学生可观察比较熟悉、特点比较明显的人和事物,写简单的观察日记。让高年级学生观察特点不外露、需要仔细钻研的人和事物,写比较复杂的观察日记或记叙文。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看图再学文,鼓励孩子们去发现自己观察的东西与课文所写的有何异同点,或者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观察情境,联系实例进行观察训练。对每次观察作业,教师都应组织学生进行评议,使他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四、学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长期观察的习惯。

第6篇: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

[摘要]《新课标》对低年级写作提出要求:“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句子。”要让低年级学生写好日记,实非易事。首先,此年龄段的孩子观察分辨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更不足;同时本地农村学生方言较多,成为写好日记的一大障碍。针对此情况,分别从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遵循的原则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说与写的兴趣;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选择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引导学生多读书,用心去观察生活,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写作水平一定会日益提高。

[关键词]写作训练 观察生活 生活素材 先说后写 课外积累

《新课标》对低年级写作提出要求:“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要让低年级学生写好日记,实非易事。首先,此年龄段的孩子观察分辨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更不足;同时本地农村学生方言较多,成为写好日记的一大障碍。针对此情况,我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写日记,减少了难度,培养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一、指导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作训练的重点,它往往分单幅图和多幅图。不管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教师指导学生写话时,首先要坚持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层次。先整体理解图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多幅图要注意画面之间的联系,大体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再抓住主要画面,重点指导,拓宽说的内容;然后整图或连图连句,说话写话;其次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化静为动,把画面变活。教师在指导写话时应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人物的语言、内心活动、行为过程等,使图画无声变有声,静态变动态。再次要提供句式或语词,坚持先说后写。学生理解图意、展开想象后,教师再要引导学生把图画内容用语言恰当地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句式指导,或启发学生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词语或有意提供一些关键词语,作为学生说话的“航标”。当学生说得比较流利时,再让他们把图画内容写出来,他们写起来才会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二、从“命题”日记开始

由于学生观察力有限,开始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其身边生活中寻找素材,统一命题写日记。如“新教室”“秋天的天空”“老师不在家”“演讲比赛”“下雪了”“他做的对吗”,使学生感受到写日记就是写生活中身边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到的。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不自觉地就会观察生活,从身边寻找写日记的素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感悟能力。如近期写的“下雪了”“我家的新电脑”“摘山楂”等,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写出了真情实感。

三、从“说日记”开始

写日记之初,老师只告诉学生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做,由于学生各种经验少,不知如何下笔,也会觉得无话可写。此时,教师从学生身边引出素材,如学校刚刚举行防火演练。上课伊始,师问:今天我们举行了一次火灾逃生演练,谁说说,我们是怎么做的?师生共同规范语言表达方式。同桌再互相说一说,最后教师点题:谁愿意把今天防火演练的事写下来?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有了很高的写作欲望,很顺利地完成任务。写完后小组内互读,订正,使写的日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四、指导学生丰富日记内容

1.写观察日记。一天的课间操,我发现天气晴朗,天空蓝蓝的,飘着朵朵白云,这正是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好时机。等课间操一结束,我让孩子们留在操场上,问他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秋天!”接着我又问:“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引导学生说今天的天气晴朗,师继续:“大家抬头看,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学生有的说天上的云像棉花糖,有的像雪山……上课铃响了,题为“秋天的天空”的日记也布置给了孩子们。孩子们争先恐后,绕有兴趣地写起来。效果出奇的好,其中有个孩子最后写到:“我多想到白云上边去玩啊!”只要老师巧妙引导,孩子丰富的相像力就像长了翅膀。

2.我还指导孩子们写各种内容的日记,如信息日记、摘录日记、学习日记等丰富多彩的日记。

五、大量阅读课外书,勤做摘记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脑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写作起来才能一气呵成,笔下生花。因此,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及午读时间大量阅读课外书,丰富自身的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同时要求他们摘抄好词好句,并做好督促、检查,定期开展“摘抄好词好句之最”评比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积累材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多种形式的讲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为了开拓学生思路,提高他们写作的水平,我注重对学生日记的讲评。在讲评中我除了采用面批面改的形式外,还采用了其它多种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对日记的鉴赏能力。

1.集体“会诊”

为了提高学生写日记的质量,老师每次批改、听读日记,不但当场表扬学生的优点,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日记中的不足,再结合教师平时批改日记中遇到的情况,对于个别问题个别指导,而对于那些“用词不当、不会使用标点符号、写流水帐”等问题,我就带领学生进行集体“会诊”。老师针对性的读句子,让学生找出病灶,并让他们改正。这样的“会诊”,真正收到了纠正一点受益一片的效果。

2.作品欣赏

由于学生观察点、思路的不同,写作能力也存在着差异。为了让学生取长补短,每周五的下午,我都要拿出一节课时间举行“作品欣赏会”。我根据平时批阅的情况,选出优秀的日记让学生到台前朗读,并讲述自己的写作过程,交流经验,启发他人。通过学生现身说法的一读一讲,无形中让其他学生在欣赏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7篇: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日月水火》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象形字的构字方法是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作为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对了解和识记现今使用的汉字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教学设计突出以下特点:第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师生)

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

(教师)

3.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导入:汉字家园新来了8个生字宝宝,不过,它们都藏在画里,认真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们。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借助富有童趣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1.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动画(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言:这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宝宝,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它的样子。(日)

(2)教师领读”日“字。交流: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

预设:

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阳,我能给”日“字组词:日光、日子、日月等。我会写”日“字的笔顺: 。

2.学习”月“字。

(1)课件演示动画(月亮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变成了”月“的两个横。)

(2)交流:你认识这个字宝宝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预设:

我知道”月“就是天上的月亮。我能用”月“组词、说句子:月亮--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像小船。三月四日--我的生日是三月四日。

3.学习方法小结:刚刚这些字和它们代表的事物的样子很像,它们也是象形字。

我们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学会了汉字,这些就是学习象形字的主要方法。

设计意图:以”日“”月“为例,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演示,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象形字的整体感知。初步体验学习象形字的方法,为学习其他生字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教师点拨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6张图片,找一找藏在图片里的6个字宝宝。

尝试着叫出它们的名字。

2.学生汇报: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它的名字的?

预设:

(1)我找到了”山“,”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教师相机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动画。

(2)我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教师相机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动画。

(3)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教师相机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动画,并讲述燧人取火的故事。

(4)我找到了”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教师相机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动画。

(5)我找到了”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教师相机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动画。

(6)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教师相机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动画,并点明: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环节”日“”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字理图画自主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6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融会贯通,反复练习

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游戏巩固,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字。

3.生字运用,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通过反复练读和游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生字反复再现,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强调书写习惯。

2.动画展示”日“”田“”禾“”火“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3.师生交流:在刚才书空的过程中,哪些笔画不认识?哪些笔画写起来有难度?

4.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相机介绍笔画”捺“和”点“,注意”日“和”田“的第二笔都是横折钩。

并针对难写笔画进行范写。

5.教师完整范写4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7.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必须到位,本环节采用观察、讲解、示范、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反复书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笔顺规则的理解,最终写好每一个汉字。

教学反思

我在这节识字课上,精心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尝试了自主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1.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究识字方法和规律。

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始终是牵动教学的纽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此时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学习的点拨者。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对韵歌》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

(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

(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

(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

(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

②学生发表感想。

③小结: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

(6)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

(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

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

7.理解词语。

(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

(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

①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

②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

③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

(4)理解“桃红柳绿”。

①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

②说一说:(

)的桃花,(

)的柳树。

③齐读最后一行。去掉“对”字再读。

④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教师出示美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灵活,生动活泼。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1.开火车读生字。

2.读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读要求写的生字。

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

(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所以在起始阶段,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

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

6.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

7.汇报朗读。

8.小结。

设计意图:语文知识的学习贵在“积淀”。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一次巩固识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识字的任务,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事物之间对应的奇妙感觉,促进积累。拓展的课外对子,更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

教学反思

1.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去“对”字,把“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变成新的创新形式。

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i u ü y w(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根据一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主体的特点,本教案设计,教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具创设情境,把学习拼音字母寓于故事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浓厚兴趣。同时,配上相应的朗朗上口的“语境歌”,帮助学生学习,化难为易。此外,教师还根据一年级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以游戏为载体,把拼音学习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趣味课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拼音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录音机、情境设计图。

(教师)

2.拼音卡片。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新课

1.卡片复习单韵母ɑ、o、e及其四声。

2.教师揭题: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三个拼音朋友,单韵母i、u、ü,希望每个小朋友仔细看、认真听、正确念、牢牢记。

设计意图:利用卡片复习单韵母ɑ、o、e及它们的四声,有利于对单韵母的巩固,更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整体感知,欣赏图片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学生讨论、交流)

2.谈话导入:这小院真美。

你看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朋友正趴在河边看小鱼吐泡泡。河里还有一只小乌龟悠闲地爬着。院子的周围种着许多树,院子中间还晾着一件衣服。多么温馨的小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图,寻找图形与字形,图意与读音的相同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后面的读音记形奠定基础。

三、图片引入,学习韵母

1.教学单韵母i。

启发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

(2)谈话引入:“衣服”的“衣”跟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第一个单韵母i的发音相同。

(3)听音、发音。教师示范发音,注意看清老师的口形。老师发音时牙齿怎么样?(学生观察)师生共同编顺口溜:牙齿对齐i i i。(齐读,开火车读)

(4)记忆字形:i像什么呢?

(5)教学i的四声。

①师:i和a、o、e一样,可以戴上四顶帽子。仔细看,i戴上帽子后和原来有什么不同?(出示:ī í ǐ ì)学生观察比较。

②出示多媒体课件:(儿歌)小i有礼貌,标调就摘帽。

③学生分组练习朗读i的四声。教师范读:ī这件衣服真好看!í咦!我的铅笔在哪儿?ǐ拿把椅子您请坐。ì你的意思我明白。

(6)指导书写i。

①教师指导学生认识i的基本笔画。

②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小竖,然后在上格中间写点。写后请同学们说i的笔顺。

③师生共同练说书写韵母i的儿歌:中格写小竖,一点在上格。

④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2.教学单韵母u。

(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

(2)学生看插图说话,教师引出u:一只小乌龟在河里玩耍。“乌龟”的“乌”的读音里面就有u。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教学讲解:发u音,嘴唇拢圆,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向后缩,舌根抬起,发音口形不变。学生练习读单韵母u,师生共同编顺口溜:嘴巴突出u u u。(教师领读,学生集体读,教师指学生领读。)

(4)教师引导学生记字形:图上哪个地方像u?(这只小乌龟像u形。)还像什么?(像只茶杯u u u。)

(5)教学u的四声。多媒体课件出示:ū ú ǔ ù。

ū第一顶帽子平平的,谁会念?火车呜呜叫ū ū ū。

ú第二顶帽子上山坡,谁会念?没有就是“无”ú ú ú。

ǔ第三顶帽子转个弯,谁会念?一二三四五ǔ ǔ ǔ。

ù第四顶帽子下山坡,谁会念?我们爱公物ù ù ù。

(6)指导书写u。

①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竖。注意无论是竖右弯,还是竖,竖一定要写直。

②教师指导学生试编小儿歌: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先弯后竖紧相连。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④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在实物投影上大家评议。请同学们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你觉得不太满意?应该怎样写?

⑤学生修改自己书写不满意的字母。

⑥再次展示,教师对写得好的、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

3.教学单韵母ü。

(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

(2)学生看图说话,教师引出ü:一条大鱼在水里吹泡泡。(出示:ü)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看口形。

ü的发音,舌位和i相同,只是嘴唇要撮成圆形,发音时口形不变。口形像在吹笛子。

(4)记字形:u和ü的字形有点相同,又有点不同,谁来说说有什么不一样?教顺口溜:u上加点ü ü ü,小鱼吐泡ü ü ü。

(5)练习u的四声。ü也戴上了帽子,(出示声调卡)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他姓於,ǖ ǖ ǖ。我吃鱼,ǘ ǘ ǘ。

天下雨,ǚ ǚ ǚ。一块玉,ǜ ǜ ǜ。

(6)指导ü的书写。

①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上ü的笔顺,启发学生思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两个“点”稍靠近一点,点写在靠下一点,在上格的下面。

③师生共同创编韵母ü的书写儿歌:竖右弯,连直竖,再写两点在上边。

④学生练习书写ü,教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好的同学,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书写不规范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⑤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学生欣赏书写好的学生作业。

设计意图:教学拼音字母时,教师根据图和字母的结合展开趣味教学,另外,还根据主题图让学生练习说话,创编儿歌,把拼音学习和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游戏练习,巩固记忆

1.利用卡片开火车读6个单韵母,可以打乱单韵母的次序。

2.做“摘星星”的游戏。

老师读一个带调韵母,请学生摘下写有相应字母的星星。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巩固字母的发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枯燥的字符“活”起来,引导学生记住字形。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i、u、ü,不仅知道了它们的名字,还记住了它们的样子。

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把我们今天认识的三个新朋友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写给爸爸妈妈看。

设计意图:归纳本课学习内容,梳理整合本课重点。把本课新知读给爸爸妈妈听,写给爸爸妈妈看,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巩固新知。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i u ü y w(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谈话引入

1.ɑ、o、e、i、u、ü,它们6个兄弟是一家人,我们称它们为单韵母。

2.教师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带调单韵母。

3.导入新课:学校要召开家长会了,小i和小u的妈妈来了,你想认识她们吗?仔细看图,两个妈妈就藏在里面呢。

(学生自己发现)师相机板书y、w。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声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个声母。

设计意图:用孩子的语言,用贴近生活的情景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i与y、u与w的联系与区别。

二、图片引出,学习y、w

1.学习声母y。

(1)出示多媒体课件,观察教材23页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上的什么像声母y的形状?(大树闪动。)教师引导学生说话,并引出y。

(2)教学发音。

①教师示范发音,要求学生听清发音,观察口形,同时思考:声母y的发音与以前学过的哪一个单韵母的发音差不多?(单韵母i。)

②比较读,让学生听听两者有什么不同。声母y和单韵母i发音相同,但要读得轻些、短些。(教师范读、领读。)

(3)教师引导学生编儿歌,记字形,掌握书写方法。学生创编儿歌:像个树杈y y y。教师讲解书写方法:y两笔完成,占中格和下格。学生描红,并在练习本上写3个。(教师巡视指导)

2.教学声母w。

(1)出示多媒体课件,观察图画,引导学生思考,图上的什么像声母w的形状?(屋顶闪动。)教师说话引出w。板书:w。

(2)教学发音。教师提问:大w是u的妈妈,它们的读音很相似。你能根据老师刚才讲的y与i的联系与区别,说说声母w该怎么读吗?(w轻而短,u响而长。)

(3)记字形。师生共同创编儿歌:屋子屋子w w w。

(4)指导书写。教师讲解书写方法:w住在二层楼,由两个v组成,不能写得太宽,学生临摹(mó)大w。

设计意图:教师以充满童趣的语言、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赋予枯燥的字母以生命,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生学习起来会更轻松,更快乐。

三、游戏演练,拼读音节

1.出示声母y、w,指名读。

2.教师叙述:声母y和单韵母ɑ在交朋友,老师演示一下它们两音相碰成的音节,y―āyā(鸭),哪位同学能够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请学生分析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

3.提示:拼读这个音节时,声母y要读得轻短些,韵母要读得响亮些,两音很快相碰连读成一个音节。

4.拼读音节。

(1)谁能将声母y和单韵母ā á ǎ à拼成音节?

拼读:yā yá yǎ yà。组词读:yā鸭子的鸭,yá牙齿的牙,yǎ哑巴的哑,yà亚洲的亚。

(2)谁能把声母w和单韵母拼成音节读一读。组词读。

设计意图:注重拼读练习,并联系生活情境,寻找拼读音节,加深记忆。

四、故事导入,学习yi、wu、yu

1.教师讲故事:有一天,i、u、ü三个小朋友要出去玩。

(拿出卡片i、u、ü)可是它们年纪小,又不认识路,怎么办呢?它们就请大y、大w来带路。大y说:“好!我带你去!”大y带着小i一块儿走(将y卡片放在i前面),就成了音节yi。(多媒体课件出示:yi yi yi)大w带着小u一块儿走(将w卡片放在u前面),就成了音节wu。(多媒体课件出示:wu wu wu)小ü没人带,急得哭了,大y看见了,就对小ü说:“小ü妹妹别哭了。我带你去,快把两滴眼泪擦掉。”小ü听了,高兴地把眼泪擦掉,跟大y走了。(将y卡片放在ü前面,把ü上两点擦掉)这就成了音节yu。(多媒体课件出示:yu yu yu)

2.学生认读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及其四声。

(1)明确整体认读音节。多媒体课件出示yi、wu、yu,教师讲解什么是整体认读音节。

(2)教师示范。出示yī、yí、yǐ、yì,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

(3)学生练读。多媒体课件出示wū、wú、wǔ、wù和yū、yú、yǔ、yù,学生练习读,指学生读。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故事情景,使学生通过眼、耳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在愉快的氛围中识记了整体认读音节。

五、快乐游戏,巩固新知

1.猜音节游戏。

老师拿出一张小图片说出一个字,请小朋友认真听,并找出相应的音节,然后当小老师领读。

医生的医 乌鸦的乌 小鱼的鱼 椅子的椅

梧桐树的梧 羽毛的羽 阿姨的姨 跳舞的舞

玉米的玉 宇宙的宇

2.读音节,再用音节口头组词。

3.小结:小朋友真能干,我们今天又学习了三个单韵母、两个声母、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现在请你自己再读读书上的拼音。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简单的游戏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教学时,教师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1.把游戏引进课堂。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拼音教学如果形式单一,势必会让学生厌学。教师设计了多种生动的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儿歌,识记字母。

儿歌朗朗上口,适合低年级学生记忆。对于字母的发音方法,教师不是枯燥地讲解,而是运用儿歌引导学生发音。如发i时,教师请学生想想衣服的发音,然后请同桌、小朋友互相学一学。接着教学儿歌:衣服衣服iii。这样学生一听就会发音了,效果挺好。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口耳目》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古人以图形作为文字使用,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字。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易于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图画情有独钟。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习卡片。

(教师)

2.生字卡片,学习卡片。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

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

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3.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

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注意:

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 “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设:

口:①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①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②用一用。”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①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②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游戏巩固。

(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

(2)游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教学设计,猜字互动点燃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小组合作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字义,了解字形,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

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

坐)

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

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

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在认读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

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

”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设计意图: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认识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五、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体会这些人体器官的重要作用,产生爱护身体器官的情感,更对五个生字进行了巩固。

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识字,如请学生猜一猜,指一指,连一连,给生字编儿歌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2.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第8篇: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

笔者曾经新接任三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第一堂课我要求大家把自己的名字最漂亮的写出来,没想到出现的状况让我啼笑皆非:(1)笔画出现错误,班里五个同学姓名中有“凯”字竞然全部把左下方的“竖提”错写成“竖弯钩(2)间架结构散乱,如把“柯”分开写成“木、可”,(3)不能按笔顺规则书写,如??口”字的错写成“,、一、I”。学生书写毫无规则,真是五花八门。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应从低年级培养起,并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得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不厌其烦的指导,时刻监督。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才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会正确使用田字格,也是写好汉字的关键。一年级的孩子接触田字格的第一堂课,老师可用编儿歌的形式让学生懂得正确使用田字格。在学生认识田字格后老师出示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中间。”在琅琅上口的诵读中学生记住田字格的正确使用。例如:“日”的写字教学。在认识它的独体字结构及笔画书写顺序之后,再让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的书写位置,让学生知道“日”字应该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而且“日”字中间一横应平均分框里的空间,做到书写要布白匀称,这样才美观。

2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

《课标》要求学生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写字教学是以汉字线条结构为栽体,教会学生能准确、端正的书写,最终达到美的感受。要想把字写好,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也无快捷方式可走。只有从一点一滴学起.,有笔画到结构,再到章法。这一过程是相当漫长且乏味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写字,首先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课堂上做到师生互动,乐中取知。要瀲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是低年级,由于学生年龄特点让他们注意力容易迁移。在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中老师可讲几段书法名家习字的故事:如王羲之“墨池”的故事、古人?膝盘练字、蕉叶代纸、退笔成豕”的故事。对于中髙年级学生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汉字的优美”(《语文课标要求》)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汉字的结构特点、笔画的粗细长短、曲直,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向背与呼应等等。例如教学“孟”字:(1)看整体字形,(2)分析结构比例:上下结构,上髙下矮、上窄下宽;(3)观察偏旁部首:“子”字头,横钩至中部收笔,弧弯钩的起笔和基点都在竖中线上,“皿”字底部左右两竖合抱向内,四竖基本等距,(4)最后看笔画:横画的长短对比,竖画的粗细斜正对比,笔画的呼应等。通过这样长期反复的训练,让学生逐步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髙观察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科学地观察,提髙学生审美能力,感受自己书写的魅力,享受书写的成就,以致更加热爱书写。

3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书写水平

第9篇:写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

【关键词】写作潜能 激发 张扬 学生个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呢?

一、引导学生观察和感悟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原料”。好的习作离不开生活的积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要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在日常教学中,就必须训练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倘若无心,对周围事物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尽管每天所见所闻甚多,也会如过眼云烟。作文教学更不能离开生活,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蕴藏着丰富的习作资源,我们应当以新课标为指导,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沸腾的生活中主动习作,建立一个作文教学的开放系统。

二、积累好词佳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不仅要让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素材,还必须开辟广阔的阅读天地。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本的功能引导学生多读、多背、熟记成诵。另外,我还经常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并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学的魅力,并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适量的课外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他们的兴趣,不仅促成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大大增强其写作能力。

三、加强平时的练笔训练,夯实学生的基本功

有了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的积累还不够,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练笔积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提高习作能力,仅靠两周一次的习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平时的练笔训练,首先可以指导学生做摘抄。摘抄文章中的精彩片断,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其次是指导学生写好短文。如写日记,看图写短文,把一件事按顺序写下来等,其中应以写日记作为常练的内容。在指导写日记时,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日记内容各有侧重。例如,三年级侧重于摘抄好词、好句、优美片断,四年级侧重记录一天中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五年级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学习写景、状物,六年级在三至五年级的基础上开始写读书笔记。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用心捕捉自己的体验,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如实记录下来,以扩展、丰富自己的日记内容,使学生由抄到写,由易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日记水平,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联句成篇能力都会有明显提高,为各年级学生写好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是对学生进行分段、布局、谋篇和确定中心思想的训练。这样通过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基本功训练,学生的作文基本功不断加强,而有了一定基本功,学生作文的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写作的激情

习作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学生的想法,有时看起来可能不合情不合理,却符合事实,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去任意修改。对于习作中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教师要注重营造宽松的气氛,与学生共同探讨写作问题,一起研究解决办法。评语使用商讨性的语气,既指出不当之处,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显得亲切、平和,容易让学生接受。作文题目命得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题目要让学生感兴趣,要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真情可表,有倾吐的。

五、在合作互改交流中共同提升

“合作”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动笔之前的孕育准备阶段。提前公布作文题目及要求,让学生早作准备,积累写作材料。在作文课上,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前观察阅读感受尽情地述说出来,把自己的感悟交流给同伴,从而唤起同伴的体验、认可或争辩。让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使学生既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选择,实现了优势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从而激发创新潜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六、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