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秋天的命运范文

秋天的命运精选(九篇)

秋天的命运

第1篇:秋天的命运范文

秋是历史。秋的命运写满了沧桑与无奈,历史也一样。屈原站在飒飒秋风中,面对江水,悲声吟唱,吟得泪流满面,吟得楚国最终灭亡。还记得“风萧萧兮易水寒”吗/荆轲把生命献给了秋风,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燕国还是难逃灭亡的厄运。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扬的灰尘诠释着繁华的沧桑,崛起后的落魄。

秋是人生。秋接受了春的绚烂与躁动,容纳了夏的繁荣与激越,沉淀出一份沉稳和超然。大自然赋予了她的儿女们以生命,也赋予了他们生命的四季。人生是智慧的秋天,是奋斗人们的收获之秋。

秋是艺术。秋天是酡红色的沉醉,为了最后的盛宴,秋积蓄了一生的精力。凡.高有着枫叶一般的火红的热情的心,因此画出了燃烧的向日葵,迷人的鸢尾花。在本该收获的生命季节里,凡.高却将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光颅。在那没有真正艺术知己的世界里,再惊人艺术之花也只能随风飘零。艺术是秋,是感人的丰实,但艺术家们却不得不承受着秋的凄凉与萧索,他们的超凡脱俗注定了他们要经历非同寻常的苦难。

第2篇:秋天的命运范文

[论文关键词]秋瑾 近代新型女性 男女平权

秋瑾(1875—1907)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女革命家,女性革命的象征性人物。以往学术界对于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其革命经历与贡献等方面,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大都是从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角度立论。虽然这是认识秋瑾的一个很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方面,但是,由于有意或无意地遮蔽了女性自身革命的视角,以致对于秋瑾的整体形象的认识不够全面,尤其是未能充分彰显其作为近代新型女性代表人物的个性特质。本文拟在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其伦理思想与实践的角度,着重对此进行专题探讨,以期对于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形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一、冲破传统伦理道德的枷锁

秋瑾出身清末官宦之家,虽为女性,却深受传统经史教育,尤擅诗词,有才女之名。青少年时代的秋瑾,特别喜爱杜甫、陆游、辛弃痰等人饱含爱国情怀与民族大义的诗篇,非常仰慕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和花木兰、梁红玉等著名女杰。徐双韵说:“秋瑾在学习经史诗词以外,特别爱读《芝龛记》等小说,对秦良玉、沈云英备极推崇”。为此,她曾谱写《(芝龛记)题后》八章,热情歌颂明末女杰秦良玉、沈云英足以与男儿匹敌的英雄事迹,其中有云:“古今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马家妇其沈家女,曾有威名震九州。”“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蛾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结束戎妆貌出奇,个人如玉锦驼骑。同心两女肩朝事,多少男儿首自低。”“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壮哉奇女谈军事,鼎足当年花木兰。”儿显然,秋瑾是借诗抒发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诗文才情正是催化秋瑾与众不同个性特质的因子。与大多数传统女性命运相似,秋瑾的婚姻是不幸的。1896年,在随父宦居湖南湘潭期间,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秋瑾嫁与富绅子弟王廷钧(子芳)。

王家虽然经济上富有,足以与官宦之秋家门当户对,但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礼教极严,尤其夫婿王廷钧更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富家纨绔子弟。据秋瑾的女儿日后回忆说:“王家原是一个旧式的大家庭,充满了浓厚的封建思想,尤以婆母屈氏,性情暴躁,御下极严,晨昏定省,不能有一点儿失礼。偶有过失,动遭面斥。”“王廷钧原是一个年少风流的公子哥儿,到了北京以后,被一班朋友们带着,成天价在外面酒肉征逐,后来又结交上了几个贝子贝勒,常常是花天酒地的混在一起,有时竞彻夜不归,甚至卧倒在酒瓮的旁边,沉醉不醒。”秋瑾婚后的痛苦可想而知。有《秋日感别》诗云:“昨宵犹是在亲前,今日相思隔楚天。独上曝衣楼上望,一回屈指一潸然。已是秋来无限愁,那禁秋里送离舟?欲将满眼泪,并入湘江一处流。”|终日以泪洗面的秋瑾,对婚姻是无限失望的。“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可见,这种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与秋瑾的个性格格不入。

1902年,秋瑾随丈夫旅居京城。期间,她结识至交吴芝瑛和日本友人服部繁子等人,阅读《新民丛报》等进步书刊,并参加一些公开的社交活动,通过各种途径扩大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秋瑾的思想因之一变,日渐开放起来。这时的秋瑾,已敢于与丈夫公开争吵,甚至愤然离家出走,“出居泰顺栈”。有《满江红》词云:“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这是秋瑾当时对于婚后八年生活的痛苦总结,既有莫名无奈的惆怅,更有冲破沉重枷锁的憧憬。

1904年,秋瑾不顾一双年幼的儿女,毅然抛弃令她将要窒息的家庭,东渡日本。从此,她再也没有与丈夫王廷钧见面,并在给乃兄誉章的信中不断地贬斥、辱骂王廷钧,甚至一再宣称要与之“决裂”、“离婚”。她说:“子芳之人,行为禽兽之不若。人之不良,莫此为甚!即妹之珠帽及珠花亦为彼篡取,此等人岂可以人格待之哉?彼以待妹为无物,妹此等景况,尚思截取此银及物,是欲绝我命也;况在彼家相待之情形,直奴仆不如!……一闻此人,令人怒发冲冠;是可忍,此不可忍!嘱二妹讨取此银时,不妨决裂。”

“讨取百金,不妨决裂,因彼无礼实甚,天良丧尽,其居心直欲置妹于死地也。目我秋家以为无人,妹已衔之刺骨,当以仇敌相见,……无使此无天良之人,再出现于妹之名姓间方快。如后有人问及妹之夫婿,但答之‘死’可也。”“王宅之事举动,吾哥切勿信之。彼家之性情,妹知之深矣,方出此决裂之策也。曾不见从前之待我之情形乎?后妹出居泰顺栈,则又使其仆妇甘辞诱回,其种种举动更厉于前,无一毫改悔之心。况赴京之情形,乃吾哥所目击者;在京之种种暴虐及赴东情形,乃妹所身受者;岂有一年余不见,随能改变性质耶?吾能决其终身不能改变其无信义、无情谊、嫖赌、虚言、损人利己、凌侮亲戚、夜郎自大、铜臭纨绔之恶习丑态。……如彼至京有无礼之举动行为,吾哥即可借口彼从前之暴状及对我父母之无礼,种种荒谬之行为,例之今日文明世界,与之开谈判离婚。”此后,秋瑾夫妇关系虽然“名义”上仍在,…但“事实”上是根本不存在了。

秋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冲破了不幸婚姻的枷锁,在这方面,她无疑是近代中国女性解放的先驱。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与切肤之痛的感受出发,秋瑾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残酷迫害,并对中国女性的悲惨命运深表同情。她指出,中国女性生来就受到非人的待遇,不过是男子的附属物而已。“我的二万万女同胞,还依然黑暗,沉沦在十八层地狱,……身儿是柔柔顺顺的媚着,气虐儿是闷闷的受着,泪珠是常常的滴着,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因此,她号召女性起来抗争,冲破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改变自己的命运。她说:“当初那些腐儒说什么‘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这些胡说,我们女子要是有志气的,就应当号召同志与他反对。”秋瑾开辟的女性解放的途径,就是从家庭革命到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这正是秋瑾自己的生命轨迹。

二、近代新型女性人格的塑造

作为近代中国女性解放的先驱人物,秋瑾自觉地因应清末国民思潮,其所倡导的女性解放的目标就是培养女国民,即塑造近代新型女性人格。她曾竭力号召全国女同胞“脱奴隶之范围,作自由舞台之女杰、女英雄、女豪杰”,效法法国的罗兰夫人、俄国的苏菲亚女士、美国的批茶夫人等世界著名女性人物,以“无负此国民责任”。他还在为留日速成女子师范学校所写的启事中,憧憬着培养改造国家与社会的“国民之母”,有云:“意自后我国姊妹苦经费之艰难、期间之短促、有志未逮者,咸得束轻便之行装,出幽密之闺房,乘快乐之汽船,吸自由之空气,络绎东渡,预备修业。而毕业以后委身教育,或任教师,或任保姆,灿祖国文明之花,为庄严之国民之母。家庭教育之改良,社会精神之演进,无量事业,无量幸福,安知不胚胎于今日少数之女子。”

秋瑾铸造“国民”与“国民之母”,以塑造近代新型女性人格的基本思想如下:

第一,用天赋人权理论倡导男女平权。天赋人权是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批判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武器。这种思想在清末传人中国后,很快便被用于争取女性解放的锐器。秋瑾就利用天赋人权思想,倡导男女平权。这是其女性解放思想的理论基础。她认为:“上天生人,男女原没有分别。”“由来男女要平权。人权天赋原无别,男女还须一例担。”

她热情歌颂欧美国家女权的发达,并对中国女权不张的现状进行深刻的批判。有云:“近日得观欧美国,许多书说自由权,并言男女皆平等,天赋无偏利与权。强国强种全靠女,家庭教育尽娘传。女子并且能自立,人人盛唱女之权。女英女杰知多少,男子犹且不及焉。学校皆同男子等,各般科学尽完全。不同我国但学经和史,彼国分门各有专;普通先学诸科目,再进高等学校间。大学专门诸学备,哲学理化学并然。工艺更加美术画,师范工科农业完。般般学业非常盛,男和女竞胜求精日究研。所以人人能自活,独立精神似火燃。……我国女子相比并,一居地狱一天门。相去何只千百丈,难道是我辈先来不是人?无非自己甘卑贱,愿为奴隶牛马群。受他压制甘如饴,但将那梳妆衣饰讲时新。身作幽囚无怨恨,沉沦地狱不翻身。不思自己求学业,不思自立免求人;不思脱此奴隶纲,不思作个女中英;不思名誉扬中外,不思勋业染丹青;不思烈烈轰轰做,使千载人俱慕姓名;不思身受千般苦,不思跳出陷人坑。”她还曾作《勉女权歌》,宣称:“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愿奋然自拔,一洗从前羞耻垢。若安作同俦,恢复江山劳素手。旧习最堪羞,女子竟同牛马偶。曙光新放文明候,独立占头筹。愿奴隶根除,智识学问历练就。责任上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她希望女性去掉依附男子的奴隶劣根性,争取与男子平等,成为新时代的“国民女杰”。

第二,号召女性学艺、合群以自立。秋瑾东渡日本后,就迫切希望摆脱丈夫王廷钧,通过自食其力以获得自立。她曾致信兄长誉章说:“盖妹思之熟矣,为人奴隶,何不自立?后日妹当可自食其力,何必为人之妇者?自立是秋瑾女性解放思想的关键环节。她说:“女子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仰给男子”。欲脱男子之范围,非自立不可;欲自立,非求学艺不可,非合群不可。””在她看来,女性之所以人格不能独立,是因为在经济上对于男性具有强烈的依附性。“我们女子不能自己挣钱,又没有本事,一生荣辱皆要靠之夫子,任受诸般苦恼,也就无可奈何!”女性要自立,就要有知识,学技艺,有专门的职业以谋取经济上的独立。“但凡一个人,只怕自己没有志气;如有志气,何尝不可求一个自立的基础、自活的艺业呢?如今女学堂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自己养活自己吗?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呢,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呢,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女性自立的关键是“合群”,即女性群体的联合。为此,她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明确标榜“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

第三,主张女权革命与社会革命、政治革命相结合。女权革命的起点是家庭革命。如秋瑾所谓:“革命当自家庭始,所谓男女平权是也。”然而,女性的解放应该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相联结。秋瑾用历史上著名的女英雄事迹激励自己,追求自身的解放,以报家国之恨。有词云:“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娥眉队里,时闻杰出。良玉勋名襟上泪,云英事业心头血。醉摩挲长剑作龙吟,声悲咽。自由香,常思熬。家国恨,何时泄?劝吾侪今日,各宜努力。振拔须思安种类,繁华莫但夸衣块。算弓鞋三寸太无为,宜改革。”同时,秋瑾还号召女性要与男子一样,积极参与到清王朝统治的革命行列。“扫尽胡氛安社稷,……男和女同心协力方为美,四万万男女无分彼此焉。唤醒痴聋光睡国,和衷共济勿畏难。锦绣江山须整顿,休使那胡尘腥臊满中原。”只有国家与民族获得解放,女性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秋瑾是近代中国倡导女权革命的先驱,同样也是著名的民族民主革命家。她为革命理想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成为中国历史上不世出的女界英杰。时论以为:“以国民之权利、民族之思想,牺牲其性命而为民流血者,求之吾中国四千年之女界,秋瑾殆为第人焉。……以巾帼而具须眉之精神,以弱质而办伟大之事业,唤起同胞之顽梦,以为国民之先导者,求之吾中国二万万之女界,秋瑾又为第一人焉。”秋瑾案发后,一般舆论均以为秋瑾是学界爱国新女性的代表人物。如《申报》云:“秋瑾女士曾至日本游学,程度颇高”。秋瑾“殊负新学名誉。”《南方报》称:“学界中人以秋女士实为女学界不可多得之人,名誉卓著。”她的死成了新时代女性觉醒的契机。

三、结语:历史价值与时代局限

对于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伦理思想与实践,可做分为二的评价。

一方面,这固然有其进步意义。秋瑾倡导男女平权与女性自立,是近代中国女性解放重要的精神资源。辛亥革命时期,随着女性的觉醒,女子参军、参政时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武昌起义后,一些先进女性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她们或组织女子光复军、女子北伐队、女子决死队,直接参加革命战争;或组织女子医疗队,参与革命救护工作;或组织女子后援会,为革命军队募捐筹饷,等等。据不完全统计,辛亥前后参加各种革命工作的妇女,有姓名可查者约380多人,其中有54人参加了同盟会。民国初年,女子纷纷组织女子参政同志会、男女平权维持会、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中华女子竞进会、女子参政同盟会等参政团体,积极要求参政议政,并为争取女子参政权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些都是与以秋瑾为典型代表的近代中国女性解放先驱者的精神感召分不开的。

另一方面,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如,秋瑾虽然提倡女子自立,尤其是要取得经济上的独立,但在那个时代谈何容易。她期望着女子能进学校读书、进工厂做工,其实太过理想主义,是很不现实的。又如,秋瑾虽然提倡女子合群,但事实上,她崇尚的是罗兰夫人、苏菲亚女士等世界杰出女性的英雄事迹,因而在革命实践中仍难免“鉴湖女侠”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毋庸讳言,这些均是秋瑾女性伦理思想与实践的内在矛盾。当然,秋瑾的女性解放思想的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其女性解放标准的男性化。在男性化的标准下,所谓“男女平权”,实际上就是要求女性向男性看齐,其结果就不可能是“女性自立”,而只能是女性消失。

第3篇:秋天的命运范文

黄叶在秋风中瑟缩着落下来,又被风吹到脚下。这时的叶子早已因寒冷而干枯,浑身蜷成了一团。

又是一阵风,我把衣领立起来,看树梢上的叶子沙沙地响了很久,就掉了下来,掉到下面的树杈、树干,最后落在地上。我心中突然泛起一丝悲凉,被秋风吹开,缭绕在身边。

秋叶是单薄的蝶,生命即将结束时还要做最后的舞蹈;

秋叶是飞旋的泪,当它的母体已满身疲惫,那飘零的叶就是那满心的伤;

秋叶是天使折断的翅膀,曾经它满载着希望,而今却早已落满苦难与风霜。

秋叶啊,你这样的命运是你前世的悲凉还是今世的伤?

当你拖着纤弱的身躯来到我面前,当你的灵魂早已飘零,你的悲苦就可以终止了吗?你是不是曾在铺满天空的云霞下独处幽地暗自神伤呢?

象征新生命的而绿叶总是骄傲地在枝头挺立,秋叶却在无尽的苦楚和心酸中化归土壤。

是的,绿叶一样会变黄,一样会干枯,一样会在苦难的轮回中衰老,直到死亡,只为了能够重返树梢。

这已是冥冥中注定的命运,无可变更的命运了。

秋叶在地上打着旋儿,一圈又一圈……

朋友推推我:“知道吗?这些叶子最后会全部落尽的。“

第4篇:秋天的命运范文

关键词: 意象 人物 叙事 色彩

为庆祝建党90周年献映的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秋之白华》在上映后收到了广泛好评,并于第18届大学生电影节上摘得最佳影片的桂冠。影片从伟人的情感生活入手,将革命精神与其情感经历相融合,巧妙地配以江南人文景观,使瞿秋白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在高度还原真实历史的前提下,又成功地营造了诗意的画面风格。这对于主旋律电影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将从影片中的诗意影像和叙事手法着手,分析其与瞿秋白的江南文人形象塑造之间的关联。

一、江南水乡、上海小资情调和莫斯科异域风情的交织融合

瞿秋白是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他是意志坚定的革命者,又具有儒雅博学、风流倜傥的文人艺术家气质,影片巧妙地运用地域变换来凸显人物性格,将革命者的坚韧与文人艺术家的儒雅气质结合,实现对瞿秋白形象的合理解读。

影片开始就呈现了一幅水墨江南的画面,镜头缓缓地向右移动,从粉墙黛瓦的江南小屋移至小镇中央的一条小河,色彩的清丽加之景深镜头的使用,清楚地勾勒出江南小镇早晨的清冷。下一个画面,镜头很自然的切到了水中的船桨,随意摆动的船桨配上潺潺的划水声,暗合了船上人摇摆不定的心境。导演巧妙的运用了一组长镜头,记录了杨之华清冷的背影和周围清丽的景色,透过桥洞看见了新生的一轮红日,杨之华抬头看去,口中充满的希冀的说出“苏俄”,这些意象的使用清楚地揭示了杨之华心中对自由解放的向往。接下来导演运用了一组俯瞰的镜头,一艘小船飘在河中渐渐前行,空镜头、俯瞰镜头等一系列镜头语言的运用增强了影片中人物的张力,奠定了影片的整体基调,为影片营造了唯美的画面感。

左图为杨之华的背影镜头及桥洞下升起的的红日。桥洞与船舱形成封闭构图,与初升的太阳相比对,寓意希望。右图是开篇的空镜头,勾勒出水乡清晨的景色,清新且具有张力。

影片中还有一组对江南水乡风土人情描摹的片段,就是瞿杨二人回萧山的场景。镜头一直跟着行船向前推,当到达“觅渡”时转而运用了俯拍镜头,水乡的长桥横跨一条河,一只小船从桥底驶过,展现了一幅水乡幽静的画面,阿公的声音作为画外音出现,“人嘛,不能在这小船上过一辈子”,这从侧面体现出了闭塞的小镇上人们渴望出去见世面的心理。但新思想对于小镇上的人们来说并不明了,正如一旁闲话家常的妇女所言“现在什么都新派”,至于是怎么样的新派就不得而知。与开篇的江南景象相比,这个片段更多的是把江南水乡景色作为一个符码,同时注入了人文气息,用人物语言行为对小镇进行解读,瞿杨二人的到来,意欲将新潮的思想传递进这个小镇。结合背景音乐的悠长,简单的江南小镇意象,使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在点滴中展现了人物经历。瞿秋白作为一个地道的江南文人,其身上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文人气质,不急不缓的语调,谦和的笑容,包括其在政治领导方面都渗透这一种儒雅之气,既有灵动之气又具沉稳之感,这与江南水乡幽静恬淡的节奏有着微妙的联系。

除了江南水乡,影片中对旧上海小资情调的描绘也独具匠心。在装束、场景的设置上总是带有怀旧色彩,旗袍和西装的搭配出现在咖啡厅里,加上昏黄的光影色彩,烘托出旧上海所特有的情调,和《花样年华》中的场景设置有诸多相似之处。

旧上海的白渡桥是影片中频繁出现的标志之一,瞿杨二人在桥上互诉衷情的一段戏值得品味。画面从水面切入开始,不同于江南水乡的涓涓细流,这里的江水与此刻人物的心境相吻合,折射出水乡细流与都市江水之间的差异,也暗合了瞿秋白这一人物心境的变化。水中是白渡桥的倒影,桥上两个人站着,夕阳西下,给周围笼罩上了一种沉重的感觉。镜头缓缓上移,远景镜头的拍摄使得画面非常壮观,同时也映衬出瞿秋白心中的担忧,正如他所说:“我很害怕,我动员你们革命,但是革命是要流血的”。镜头逐渐转向两人的正面,两人相视无言,下一个画面又切换到了滚滚江水,水面荡起了涟漪,一如此时此刻桥上人的心境。伴随着空镜头,两人的对话变成了画外音,这次导演没有在运用移镜头,而是直接切换到两个人的中景画面,杨之华一个人诉说着自己的情感经历,瞿秋白则在一旁默默点烟,一言不发。接下来简短的“第三人称”对话是对两个人情感的最合理解释。瞿秋白用两句“他没有你想的那么好”,“他不敢”道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柔光打在瞿秋白的脸上,又给他平添了一份忧伤还有对自己情感的困惑。“第三人称”的使用既轻松的交代了二人情感,也暗合了时代背景。在面对革命事业和情感问题时,瞿秋白身上充斥着忧愁与不安,他选择用沉默回应杨之华,在表达情感时显得十分含蓄,这与画面中的光影色彩形成呼应,画面中的日落景象与人物心理相吻合,加之宏大的建筑物,使人物镶嵌其中,烘托了旧上海浓重的文艺氛围,更好的衬托出瞿秋白身上郁结的文人气质。

左图为瞿杨二人在上海咖啡厅的画面,在道具设置,人物服装等方面都有所讲究。

右图为上海白渡桥的画面,远景镜头使得画面更壮丽,与江南水乡的“觅渡”形成对比。

以上这些地域景色的描绘都是从杨之华的视点出发,将杨之华心中老师、朋友、丈夫和革命战友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转向瞿秋白的个人视点,以《多余的话》为线索,运用穿插回忆结构影片。革命活动地点从上海移至武汉,革命的热潮一直蔓延到了莫斯科,影片通过对异域风情的刻画给瞿秋白这一人物注入了革命的活力。

影片中主要通过瞿秋白一家三口滑雪的场景来展现莫斯科的异域风情。与之前的一系列场景相比,这里的瞿秋白显得格外欢快,背景音乐始终是具有俄罗斯风情的伴奏,画面中人物的行为动作也和音乐相匹配,暗合了人物心境。场景虽然选取的是冬天的雪地,但一种温情却弥漫在心间,洁白的雪地,不算高耸的树木,落日的余晖加上具有俄罗斯风情的城堡,营造了一种风格化的画面。这里的色彩和构图很有特色,大片白色的雪地,多采用远景镜头或是空镜头,视野开阔,人物多出现在画面的下角,或是奔跑,或是嬉闹,再现了瞿秋白作为丈夫和父亲的形象。

左图为影片中莫斯科雪天的画面,右图是江南水乡的画面,这两幅画面在建筑物和色彩光影等诸多方面上都有明显的差别。

通过以上自然风光的拍摄,可以看出瞿秋白这一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古希腊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在论著《论空气、水和环境的影响》中曾经说过:“人的身体和性格大部分都随着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民族的人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然环境造成的。”①这一观点是对瞿秋白人物形象塑造较为合理的解释,江南水乡是瞿秋白的故乡,根源所在,旧上海是瞿秋白获取新思想的渠道,而苏俄是瞿秋白一直向往的地方,那里是革命的精神源泉。这三个对于瞿秋白有重要导向性的地域,也同样赋予了瞿秋白人性上的完善,使得江南文人艺术家的形象与坚韧的革命领导者形象有机的融合,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我党早期领导人的高洁品质,而且在观影中,使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很自然地感悟到瞿秋白身上的人性美。

二、细腻的小部件使用突显人物性格

影片并没有在开始就将瞿秋白放之于观众眼前,而是通过杨之华的各种活动提及这一中心人物,通过这些铺垫为瞿秋白的出场营造了恰当的氛围,让观众产生一种心理期待。瞿秋白第一次出现是在课堂上,导演巧妙地运用了一组主观镜头,将瞿秋白儒雅的老师形象刻画得恰如其分。课前杨之华和同学聊着琐事,老师已经走进教室,镜头中出现了男士的侧身,镜头上移,公文包、西装、衬衫加上圆眼镜(如下图),这些细节道具的组合使用,将瞿秋白的形象粗略地呈现在眼前。此时杨之华与同学的对话已经变成画外音,紧接着镜头在杨之华和瞿秋白之间切换,通过杨之华的主观镜头将瞿秋白斯文沉稳的老师形象勾勒出来,窗外射进来的一束光映到黑板上,衬在瞿秋白的身后,明亮却不抢眼,这也恰合瞿秋白的人物性格——坚韧却不锋利。瞿秋白憧憬的眼神和鼓舞的微笑让杨之华感叹,“选择了一条道路,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遇见他,却是我没有想到的。”这样一组镜头加上旁白,自然地将二人联系起来,将瞿秋白心系国家,忧虑人民的老师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自然地将其内涵气质外化,更折射出瞿秋白身上独特的人格魅力。

诸如这样的细节设置在影片中笔笔皆是,具有江南文人标志性的物件也频繁地出现,比如听唱昆曲,使用的茶具,杨之华家乡的亭台楼阁等等,这些都从小处烘托了一种江南气息,为瞿秋白身上江南文人气质的显现做出了较好的铺垫。影片中很好地将风景的拍摄和细节的刻画结合,宏观和微观上的相互配合使影片在营造了唯美的画面的同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到位,从情感入手,将革命与爱情有机融合,唯美又壮美。

左图为瞿秋白和杨之华在鲍罗廷住所交谈时的场景,画面中的镜子将两人巧妙地联系起来。

右图的画面用封闭构图将三个人结合起来,画面中渗透出浓重的江南气息。

三、物与情的交相辉映

本片命名《秋之白华》,源于瞿秋白赠给妻子杨之华的印章“秋之白华”,印章可以看作是瞿杨二人的定情信物,影片中对这一片段的描绘也相当到位。这一场景中的光源多是自然光,从窗户中射进来照在主人公的身上,增强了画面的柔和度,同时也是的人物形象更具温情。红色的印章加上光线的照射,旁白巧妙的配合“秋之白华,秋白之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二人之间的情深意重渲染得恰到好处,瞿秋白作为丈夫的形象充满了浓浓的温情。无论是送印章,还是戴别针,人物始终是处于光线中,所赠之物在光线的照射下显得人情味十足,与人物形象充分融合,金别针上所篆刻的字“赠我生命的伴侣”即是对瞿杨二人夫妻情深的表现,更是二人革命精神的实录,“生命伴侣”不只是生活的陪伴,也有精神上的支持,单从这一点就可以很好地表达二人在生活、精神上的相互扶持。

上面两张图片是瞿秋白给杨之华金别针和印章的画面,自然光一直照在两人身上。

通过以上一系列场景设置和细节的处理,瞿秋白的人物形象已经非常的清晰,情感的积累也愈见浓重,这为影片最后秋白就义的片段渲染了氛围。在秋白就义这一场戏中,导演在镜头使用、构图、光影色彩等方面都有所讲究,为影片中瞿秋白的革命领导者形象的塑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导演运用了一组长镜头再现瞿秋白就义的场面,他身着素衣,一边抽着烟一边前行,唱着国际歌,烘托出一种大无畏的为革命赴死精神,周围的房屋颜色是土灰色,但与建筑物相对的天空却显得异常的高爽,映衬出瞿秋白身上革命者的高洁品质与从容淡定。瞿秋白在走上刑场的一幕中,导演使用的构图方式与《黄土地》中人物与土地的结合有相似之处,导演将瞿秋白置于一片开阔的绿地当中,画面中的绿地占了大部分,瞿秋白的身影以黑点形式向前移动,青山、绿地配合素色的人物,加之背景音乐的渲染,使得影片的整体基调变的格外壮丽。在处理秋白就义场面时,导演选取了多种意象,绿叶白花加上青山壮丽,将其身上的革命无畏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瞿秋白手中的眼镜是其文人形象的象征,在枪声想过之后惊起了一群飞鸟,白色的花朵上洒满鲜血,这些意象的使用使得瞿秋白这一人物形象高洁而坚韧,也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无限希望。最后导演运用一组旋转俯拍镜头,将瞿秋白置于一片净土当中,将其身上的高洁品质突显出来,瞿秋白虽然牺牲,但其精神永存。

作为影片的重头戏,秋白就义这一场戏中存在了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影片开始就为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情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调,并且贯穿影片始终,在秋白就义这场戏中,意境的营造就显得更为重要。这里导演注意到了意象的使用,有机地将青山、树林、天空和士兵等意象结合,但稍有偏颇的地方在于,此处的意境营造对虚与实没有把握得很精准。在瞿秋白从监狱走向刑场这一路上,导演大量地使用了空镜头,通过周围的景物来衬托人物,湛蓝的天空、明亮的日光以及持枪守卫的士兵都很好的烘托出当时的氛围,或是虚化景色,或是将人物置于大幅风景中,这一手法使得情景交融的到位。在这样的氛围中,镜头紧接着直接切入到瞿秋白就义时的草丛中,瞿秋白身后的青山是虚化的,但身边的花草却是清晰的,瞿秋白处于画面中间,这一组合显得有些生硬,实大于虚。个人认为,在这一场景中,意境的营造显得尤为重要,实大于虚则显得有些适得其反,景物显得有些突兀,没有达到与人合一的感觉,而且在光线运用方面,昏黄的光线是寓意终结,瞿秋白的牺牲不应该是终结,而是革命精神的传承,光影色彩方面如果能使用的较为明亮会更好,也更契合主人公瞿秋白的“白”字,对观众也会产生些许感官刺激,起到更强的震慑效果。

左图为瞿秋白走上刑场的画面,人物很小,画面中景物占据大半。右图是瞿秋白就义的俯拍画面。

《秋之白华》在画面风格和叙事结构等方面对传统革命题材影片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其唯美的画面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与上世纪60年代谢铁骊导演的《早春二月》有许多相似之处。影片《早春二月》以革命思想为主线,在其中嵌入萧涧秋与陶岚的革命情感,再加上江南小镇的风景拍摄,使得影片的美感大增,《秋之白华》与此之间的大不同则在于情感和革命的侧重,本片以瞿秋白和杨之华的情感经历为主线,将革命事业穿插其中,处于镜头前面的,始终是瞿秋白与杨之华心心相印、在革命道路上相互砥砺的场景。影片采用这样一种方式对主旋律影片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使革命人物的形象更易于接受,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革命人物的个人经历和革命历史的发展是需要统一的,影片中瞿杨二人的情感感动了大家,接下来我们需要努力的就是将情感与革命历史相融合,更深刻地融入历史当中,真切地感受历史,体会不一样的主旋律影片带给我们的震撼。

注释:

①转引自赵建飞.中国电影中的江南影像.上海戏剧学院,2011届博士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赵建飞.中国电影中的江南影像[D].上海戏剧学院,2011届博士毕业论文.

[2]田卉群.《秋之白华》导演霍建起创作答问[J].电影艺术,2011(04).

[3]王一川.《秋之白华》:还原革命的“雅致”面孔[J].艺术评论,2011(6).

第5篇:秋天的命运范文

关键词:布莱克 济慈 写作手法 思想感情

1.引言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才华出众的诗人,他们创作了大量名篇,其中不乏有描写当时优美风光和批判当时社会现实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向往的诗歌。这些诗歌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启迪和训诫,其中一些优美的诗歌至今广为流传。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先驱,布莱克曾创作了名为《秋颂》的诗歌,而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诗人,济慈也创作了著名的《秋颂》,两诗虽然题目相同,但由于两人所处时代的不同,两首诗分别有着不同的创作背景,同时写作手法相同之中也有所不同。本文将会对两位诗人的《秋颂》进行分析与比较,以便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两首诗歌。

2.创作背景的比较

2.1布莱克《秋颂》的创作背景

作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布莱克的《秋颂》是对秋天美丽景象的描绘,描写了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他在创作《秋颂》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面对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之前的和谐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布莱克一改以往的诗歌形式转而描述自然,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大自然生态和谐的画面描绘的淋漓尽致。《秋颂》中对秋的描绘是布莱克所描绘的四个季节之一,留给读者一幅硕果累累,百花齐放的清新、和谐的美景。

2.2 济慈《秋颂》的创作背景

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后一位诗人,济慈深受其他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而与其它浪漫主义诗人不同之处在于济慈对美的向往。其《秋颂》的灵感来源于他偶然的一次出门散步,秋高气爽,景色怡人,丰收在即,面对此情此景,济慈创作了这首朗朗上口的名诗。表达了自己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对大自然的美的追求与向往。

3.写作手法的运用

3.1用词的比较

布莱克的《秋颂》共三节,每节包含六行。全诗都在描绘秋天硕果累累,花草芳香的美丽景色。整首诗用词简单,诗行短小,简单易懂,使读者朗朗上口。济慈的《秋颂》也分为三节,每节十一行,运用五音步抑扬格,整齐统一。全诗虽然诗行短小,但是整首诗总共三十三行,比起布莱克的《秋颂》,显然较长,通过描述秋色到秋人再到秋声,层层深入。

布莱克的《秋颂》中运用了许多头韵,例如:fruit- flowers, sit singing以及fled from等。相比济慈的《秋颂》,济慈在词的运用方面似乎更加丰富。济慈运用了大量的头韵,例如:season-sun,mist -mellow-maturing等。与此同时,还运用了大量的尾韵与拟声词,例如:still-until-will,shells-cells等,以及大量的拟声词,例如bleat(咩咩地叫)、whistles(啸啸声)、twitter(吱吱叫)等。

济慈的《秋颂》中的名词大部分都是复合名词,由各种定语、动名词以及过去分词修饰,这有助于济慈赋予他所描绘的秋天的美景及事物更加准确的意义和深厚的情感。例如一些复合名词:stubble-plains(满是小麦的田野)、hedge-crickets(篱边的蟋蟀);形容词加名词的用法,例如:half-reaped furrow(收割了一半的犁沟)、full-grown lambs(肥壮的羊群);动名词加名词的用法,例如:soft-dying day(渐渐逝去的一天)、maturing sun(催熟万物的太阳);过去分词加名词,例如:barred clouds(一团团的晚霞)、twined flowers(缠绕的花儿)等。布莱克的《秋颂》中,也运用了一些复合名词,例如形容词加名词的一些用法,modest eve(暗淡的夜晚)、narrow bud(含苞待放的花朵);过去分词加名词的用法,例如:feather’d clouds(柔软的云朵);动名词加名词的用法,例如:clustering summer(繁盛的夏季)等。虽然布莱克也有所运用,但是相比济慈诗中词的运用,济慈的《秋颂》里的词语的运用显然较为丰富,同时也体现了济慈对词的灵活运用的才能。

除此之外,布莱克和济慈都运用许多动词使自己描绘的秋天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让人印象深刻,例如在布莱克的诗中laden,stained,opens,rove等,济慈诗中的conspire,load,bless,bend等。诗人赋予每个单词以鲜活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感情,仿佛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充满着大自然美丽梦幻的世界。

3.2修辞的比较

第6篇:秋天的命运范文

关键词:秋瑾;反清革命;军事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D442: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38-03

一、秋瑾诗文中的反清革命思想及其形成

(一)从闺阁的婉约情愫到匡时弊政的革命情怀

秋瑾的反清军事思想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个时代背景的影响和开明的政治风气影响下逐步萌发和成熟起来的。

在她1902年之前的岁月里,几乎只是走过了一个晚清仕宦家庭女子成人结婚的普通生活过程,这一阶段的诗歌也只是反映一个闺阁女子或闲情或幽怨的情怀,即便是婚后与其夫的“琴瑟意趣”和依人篱下的窘迫让她感叹道的《咏燕》诗:“飞向花间两翅翔,燕儿何用苦奔忙;谢王不是无茅屋,偏处卢家堆帽梁。”{1}以及后来随家迁回浙江后因孤独而作的“昨宵犹是在亲前,今日相思隔楚天;独上曝衣楼上望,一回屈指一潜然。”“已是秋来无限愁,那禁客里送离舟;欲将满眼泪,并入湘江一处流。”(《秋日感别》)。是她,作为一个大家闺秀时,仍未找到属于自己出路的一种感情,以及对家人、亲友的思念罢了。

(二)浓烈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1904年在日本期间,能反映她当是思想的《鹤鸽夭》非常典型:“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匝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磋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第二年年底时,清政府也日本政府一起,直接了取消清国留学生的规则,直接禁止中国学生在日本参加有关的爱国活动。她感觉到非常气愤并和八千多中国留学生一起,团结起来向日本政府提出了不满以及抗议,同时还代表中国的驻日大使汪大燮进行交流,但是汪大燮并未理会秋瑾。之后,她看到祖国的沉沦和满目疮痍,为了直接扑向革命实践,毅然归国。在归国途中,作有一首可表明其献身于革命的词句,即《黄海途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在诗中,她这样写道:“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风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消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由此可见,当时秋瑾革命思想正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同时下决定把革命进行到底。

在参加到革命队伍之前,秋瑾的诗篇明显表现出渴望报国的情怀,直接体现出在那个时代的一种矛盾精神。那个时,我国被敌外势力疯狂入侵,民族存亡一种岌岌可危。清政府的无能、官僚士大夫的及时行乐都把我们民族推入到了死亡的边缘。作为一名深闺女子,秋瑾却可以像当时爱国志士一样先进,对时事事事关心并胸怀报国大志,这一点,足以让我们佩服。也正是以这种爱国、爱民思想作为基础,秋瑾才坚决冲出当前的封建家庭,并作出了《有怀》“游日本时作”中一句有名的诗句:钗环典质浮沧海,骨肉分离出玉门。同时还写出了(《柬某君》之二)以及(《失题》)中的词句,如: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等等,这些诗句都充满着牺牲精神以及爱国激情。秋瑾最终能成为爱国女诗人以及革命家,都和他在革命前的生活以及本身强烈的爱国思想是分不开的。

(三)诗词中的“戎装赤铁”主义和自觉的“英雄”意识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秋瑾诗词中体现的思想是一个发展着的过程,她的是作品在前期因为受到阶级、时展的制约,内容显得比较狭隘,视野也不够开拓,所以部分作品的题材看上去有些“小家子气”,其诗作的意义也没有涉及国家革命的激情。到了后期之后因为生活的思想有所不同,在选材方面的题材也大大得到了拓展,内容也转变成了宣传民族以及妇女解放为主。前期,作品风格比较平淡,后期,作品情感非常慷慨、激昂,两者是不同的,如果说以前期是她脱掉闺阁气息到女革命者形象形成的时期,那么她成为一位铁骨铮铮的女革命者是从她拥有革命情怀主持开展军事斗争开始,人如斯文,秋瑾的诗文可谓气势磅礴,其中也反映出她的反清军事策略及其对军事斗争的认识。这个时期所创作的一些诗词中体现了其铁血主义。

铁血主义成为精英女子最高崇尚是形成于辛亥革命时期,在那个时期,一些言论如《女子北伐宣言》、《创办女子尚武会绪言》等都出自于女子的尚武团体,其目的在于向女子界发生召唤:愿我姊妹,扫除脂粉,共事铁血。兴亡之责,昔已签遗巾帼;光复之功,今宁独让须眉。{2}而秋瑾在这一时期所写的一些诗词,如《宝剑歌》、《宝刀歌》、《女子歌四章》等等,都是适应当时的女子“戎装”论。秋瑾在这个崇尚英雄时代氛围中也是极期出色的,其“英雌”实践中,去掉男性权利的我,是以主体方式来展现的。可以说秋瑾晚清第一位“英雌”,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献身的“英雌”。她的这种情结形成有一定的个性与内在化的原因。虽然扬名欲望是好几“英雌”情素中的一种内在推动力,她也说过“如得佳偶,互相切磋”,七八年来可大大“精进学业”,“名誉当不致如今日,必当出人头地,以为我宗父母兄弟光”。{3}她也认定了“水激石则名,人激志则宏,他日得于书记中留一名,则平生愿足矣”。{4}但秋瑾的“英雄留名”意识并非局限于个人光耀门楣和父母兄弟的狭隘主义,而是随忧民救国的理想而愈加强烈,所以她自己一个人来到日本,反清、爱国的激进革命也迎合了其内心需求,这让她内在的功名欲望中找到了一条和历史发展合适并且为之付出的机会,所以革命和欲望相互的影响让秋瑾选择了一个最高境界留名,即是舍身成仁,为国捐躯。

(四)秋瑾军事策略与越文化的胆剑精神

秋瑾出身于书香世家,深受优秀传统文化及越地文化的熏陶。她饱读诗书,却没有受封建伦理纲常与三从四德思想的束缚。她喜读爱国作品,每每读到慷慨激昂的词句,都会为之振奋。从她之后革命实践、文学创作当中,可以非常明显的感觉到中国古代文化中阐述了那一种爱国、坚贞、重义的优良传统,对其性格的形成极有影响与意义,因此她后来也说了只要有爱国之心的人,人一定要有,如果不知道自己国爱的历史与文字,那么则无法产生爱国之心。{5}

人们从秋瑾身上还能看到越地文化中“胆剑精神”的烙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韧性与奋斗精神,鼓舞着无数越地儿女。苦胆是隐忍,利剑是战无不胜的锐利。秋瑾刻苦训练军队,耐心地做长期准备,伺机举事,便是“胆剑精神”的体现。秋瑾这种厚积薄发的反清军事策略的形成,与从小受到的文化影响有很大关系。

二、秋瑾的反清革命实践

(一)批判封建制度,宣传革命思想

秋瑾由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到,要想在反映清政府专制统治时一定也要同时反对腐朽的意识形态以及封建的礼教,尤其是要控诉、揭露封建礼教压迫妇女罪行。所以秋瑾将妇女解放以及当时民族解放运动有机结合,,进行妇女解放运动。秋瑾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在日本的留学期间,秋瑾创办《白话报》并开始提倡清朝封建统治及男女的平等。《白话报》提倡全用白话作文,秋瑾以“鉴湖女侠秋瑾”的署名连续在前四期上发表文章,批判清朝的封建统治,宣扬妇女解放思想。回国后她创办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早期的妇女革命刊物之一的《中国女报》,主要宣传妇女解放思想,对封建礼教进行批判,以期唤醒妇女的觉醒。

随着视野的扩大以及阅历的加深,秋瑾深刻地体会到,这两千多年以来,封建纲常的伦理以及统治影响非常深,如果妇女要想得到平等的权力以及对待,想必真的是困难重重。孤立无助的个人,单枪匹马的斗争,绝对摆脱不了封建社会施加在广大妇女身上的枷锁。

(二)以办学为名,培养革命力量

为了培养反清革命的军事人才,在陶成章的指示下,秋瑾于1906年3月来到光复会浙江支部所在地嘉兴,目的是和其他光复会浙江支部的干部商议如何在这一地区广泛开展革命教育工作。在这期间,秋瑾这时做宣传工作的据点是浔溪女校,担任女校的教师,讲授日语、卫生知识等。她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周围的朋友和学生,秋瑾在浔溪女校常带领学生搞课外活动、体育锻炼等活动,并宣传男女平等、反对女子缠足,揭示中国妇女所遭受的种种痛苦和耻辱,要妇女为自身的解放而自振。她的言行,深得学生的爱戴。原来丈夫早亡自叹命薄的徐自华很快觉醒过来,与秋瑾成为莫逆之交。她俩都以读书为生活最大乐趣,在精神上追求高洁,多次写诗以梅花自喻,秋瑾上课,最喜欢听的学生是徐自华的妹妹徐蕴华和吴珉(南浔区双林镇人,后来为纪念秋瑾改为吴惠秋),秋瑾的才华使她们倾倒,秋瑾的言行给她们无比的力量。在浔溪女校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秋瑾发展徐自华、徐蕴华、吴珉三人为同盟会会员,在浔溪女校中播下了革命思想的火种。

1907年初秋瑾开始主持原由徐锡麟、陶成章等创办的大通学堂。这所学校在名义上是培养小学体育教师,其实是一个根据点,专门用来培养光复会的干部并以此来组织群众的。秋瑾在大通学堂不仅要宣传革命理论,还教学生学习军事技术。为了统一革命组织,增强革命战斗力,秋瑾用“光复汉族,大振国权”八字为符号,把所属会党成员按军队编制组织起来,编为八军,即“光复军”(首领徐锡麟、协领秋瑾),积极进行武装起义筹备方面的工作。从此,秋瑾以“外籍会党之声气,以鼓舞军学界,复以军学界之名义歆动会党”的活动方法,穿梭在沪杭之间,运动军学两界。

三、秋瑾的军事策略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意义

(一)思想上的革命火花燃起了沉睡大众的革命激情

秋瑾是日本东京开始职业革命家的奋斗历程,这一过程艰苦卓绝,但是却创立直接领导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体现女性群体意识的爱国组织――共爱会。其思维敏捷,创作大量警醒和激励斗志的革命诗词;她积善辞令,常以鼓舞人心的演说来激励大众的革命士气;她组织、宣传才能一流,不但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还奉行着反封建以及反帝的妇女观,为这一个时期妇女运动竖立起了思想的武器、警醒了广大妇女的独立自主意识、鞭策着广大女界为争取自由解放走上了革命道路。许多妇女在鼓动下勇于投身到革命活动,或筹措经费或参加反清反帝组织,为辛亥革命集聚了武装力量。秋瑾烈士不但是中国女界自主意识觉醒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觉醒初期的一位前驱人物,是一位先觉者。她用年轻的生命敲响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丧钟,推动了民族解放的崇高事业。

(二)“赤铁主义”精神缔造的军事才能成就了革命活动的开展

秋瑾奉行赤铁主义,认为非武装不革命,“世界和平赖武装”,“(荆轲)殿前一击虽不中,已夺专制魔王魄”;这一点也表现在实践中,革命党人多次通过暗杀朝廷官员来显示军事斗争的决心。即便在后来长达几十年的民族民主革命中,暗杀也是激进分子常常采取的斗争手段,这与秋瑾这一代革命党人的影响不无关联。同时,秋瑾也具备厚积薄发的反清军事策略,她感叹秋海棠道:“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她期望自己“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这些反清军事策略,对她的实践活动有重要影响。

一个赤铁主义精神的女实践者,她不单身手了得,她会使用枪、骑马射击、拳术柔道,几乎都精通;她不单单是思想的理论意义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个文武双才的全才,更是一位伟大原女革命家。同时她也精通于拆雷管、制作炸药等技术,其策划武装战斗,运筹帷幄于股掌之中,号令三军操练于校场之上,统帅义军鏖战于血火之中,其“竞雄”本色使徐锡麟、王金发等革命战友格外敬慕、推重。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袖也对其军事本领积极肯定。

秋瑾不单单是民主革命实践与宣传者,同时也是革命活动优秀组织者、领导者之一。早在日本的时期中其参加了以孙中山先生为后盾革命组织的“三合会”并且被认为“白纸扇军师”,之后又加入到“光复会”、“同盟会”,并且以民主革命的领导成员的身份,登上中国社会政治舞台。之后,其也黄兴、孙中山的交流则更加坚定了其对于革命的信仰。并且秋瑾被认命为浙江省同盟会首脑,成为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一代历史上的大人物。

然而,清政府为了熄灭同盟会的革命烈火与日本文部省勾结,并以极残酷方式镇压留学生的各种革命活动。这种镇压让陈天华蹈海以自杀的方式抗议。大批的革命志士,包括秋瑾在内都受到了极大震动,于是决定回到自己的国家直接投入到革命中。在回到中国后秋瑾在大通学堂主持校务工作,同时运用教学来宣传革命,其不单单运用政治宣传的“批判的武器”,也在不断筹备组织武装起义。她身穿男服、马靴,大刀拿起在兵场上驰骋,这不单是武装起义培训骨干力量,产且也还试炼革命党人的斗争意志。还马不停蹄地奔走于沪杭之间,积极联络策划武装起义。

(三)秋瑾领导的革命活动为辛亥革命奏响前奏

在参与这段革命活动期间,一方面,她同为光复会和同盟会会员,因此与各地革命党人都保持着密切联系,积极联络各地帮会党派,壮大革命力量,并介绍各地的革命志士相互认识,这为日后辛亥革命的胜利起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主办大通学堂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军事人才,其中很大一部分在后来的反清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秋瑾领导组织的光复军,是浙江辛亥光复的重要力量。她与徐锡麟组织计划的浙皖起义,正是辛亥革命的前奏曲。在浙江的一些有影响的革命人士中,秋瑾最早加入同盟会,并积极发展其他革命人士的加入,使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在浙江扎根并发展。曾被孙中山称赞为同盟会的“最好的同志”。

注 释:

{1}秋珑集.第5页.

{2}女子军事团传单[N].民立报,1911-11-19.

{3}{4}郭延礼.秋瑾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3,34.

{5}.秋珑女侠遗集.第69页.

参考文献:

〔1〕秋瑾.秋瑾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79.

〔2〕郭长海,郭君兮.秋瑾全集笺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2003.

〔3〕陶成章.浙案纪略.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第3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4〕梁启超.戊戌记.(第l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1903年寓京期间作)[A].秋瑾诗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6〕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第7篇:秋天的命运范文

摘要:济慈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之一,其诗作不仅具有浪漫主义的强烈美感,还有着对现实生活的严肃思考,渗透着一种忧郁色彩。本文以济慈代表作《秋颂》为例,通过文本分析,探讨了《秋颂》是一首融合了欢乐与忧伤,颂扬与批判的矛盾之作,分析了诗人如何通过忧郁色彩来表现现实的苦难,内心的冲突以及对大众命运的关切。

关键词:浪漫主义,忧郁色彩,永恒美

1、引言

明亮的星,我希望能像你一样坚定

―但我并不想独自灿烂地

悬挂在夜空,永恒地睁着眼睛,

……

――约翰・济慈《明亮的星》

在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坛上闪烁着一颗“明亮的星”:造物主慷慨赋予了他极高的诗歌艺术天赋,却不再愿意把更多的好运和寿命恩赐于他。他一生命运多舛且英年早逝,有如流星划过朗朗夜空,惊艳灿烂却转瞬即逝。然而,他留下的诗篇却焕发出一道道奇光异彩,照亮了整个文学宇宙的天穹。人们在悲叹造化弄人、天妒英才的同时,又被他那绚丽多彩的诗章所打动,他就是“声名水上书”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之――济慈。他与拜伦、雪莱一道将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推向了一个气势恢宏、群星璀璨的高峰。然而,济慈的诗歌既不像拜伦那般郁愤,也不像雪莱的乐观向上,在他优美抒情的诗行中,总渗透着一种忧郁色彩,对现实的忧患意识像一支低回深沉的旋律贯穿于济慈的许多诗作中,与想象的美好世界互相交织,使得济慈的诗作不仅具有强烈的美感,还有着对现实生活的严肃思考,形成了浪漫主义诗歌运动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2、济慈的人生写照

济慈才华横溢却命运坎坷。他出身寒微,八岁时父亲不幸坠马身亡,十四岁时母亲又死于肺炎。他被迫辍学习医,又很快弃医从文。然而,悲惨的命运并为因其出众的诗才而放过他,生活中一连串的失意和灾难相继降临在他的身上。在亲爱的弟弟因肺炎撒手归西之后,肺结核的阴影又笼罩在他的头上,并最终夺去他年仅二十六岁的生命。而就在饱受疾病煎熬期间,济慈绝望地爱上了范妮。两人虽然订了婚,但他日渐憔悴的身体使这桩婚姻毫无可能,并且成为一种附加于肉体痛苦之上的精神折磨。不幸的人世生活使济慈深刻体会到人生苦短的滋味。他一方面想到幻想的艺术世界中寻找快乐和安慰;而另一方面,严酷的现实无时无刻不在对他所追求的“永恒美”提出挑战。诗人自己对人生疾苦的深刻体味和对死亡的敏感觉察,无时不与理想中“永恒美”重叠交织,并形成强烈的对照。

3、欢乐中的忧伤,热情后的忧郁

《秋颂》便是这样一首融合了欢乐与忧伤,颂扬与批判的矛盾之作:美好的事物总存留有遗憾,欢乐的背后总蕴涵着忧伤。

从表面上看,《秋颂》以极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和煦温暖、明丽自然的秋景图。整首诗篇中洋溢着温暖恬静的田园牧歌式的情调,这或许也是诗人在追求“永恒美”的过程中宁静平和心境的写照。在诗歌的第一节中,“秋”是手握神笔的画仙,出色地勾勒出色彩斑斓、硕果累累的丰收画卷。“秋”和太阳“成为友伴”,共同孕育着挂满果实的植株,并“填满”蜜蜂的“粘巢”。在第二节中,“秋”又是安居乐业的农夫。“他”或者“伴着谷仓”;或者“随意地坐在打麦场上”;或者“倒卧在收割一半的田垄旁”;又或者“背着谷袋”穿梭溪涧……在诗歌的最后一节中,“秋”还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在“胭红”的黄昏里,“他”与“河柳下的小飞虫”、“篱下的蟋蟀”、“红胸的知更鸟”、“坡上的群羊”、“从飞的燕子”共同谱奏出一曲和谐的乡村交响乐。在《秋颂》中,济慈摄取了一系列极普通、极常见的生活剪影构成意象,洗练地加以刻画,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暖意融融的乡村秋收之乐。而诗人笔下的“秋”,不仅成熟实在、生机勃勃,而且情深意浓。诗人笔下所抒写的仿佛己不仅仅是普通的秋景图,而是他一直心驰神往的世界。这里没有悲欢离合、疾病痛苦,有的只是“熟透的果实”、清甜的“果汁”和劳动者的安宁惬意;没有萧条腐败的死亡气息,有的只是绚烂成熟的生命色彩。

虽然《秋颂》的意境浪漫温和,画面绚丽蓬勃,然而济慈在这首颂诗中并没有忘却世间的炎凉和悲怆。透过秋的丰盈,我们似乎又可以看到成熟之后的凋零,体会到诗人在追求和享受“永恒美”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现实重压的痛苦体验。“秋”在使果实挂满树梢、庄稼成熟丰收的同时,也正与太阳“密谋”一个风雪交加、万物肃杀的严冬。那堆起的谷仓,收割一半的田垄,榨取的苹果酒浆虽然象征着成熟后的繁荣与收获,而那“随意坐在打麦场上”,并“为罂栗花香所沉迷”的休闲懒散景象又同时预示着繁荣与收获之后的萧条和衰亡。所以在晚秋的黄昏里,那“篱下歌唱”的蟋蟀,“婉转呼哨”的知更鸟,“高声咩叫”的群羊,“呢喃不歇”的燕子所吟唱的未免不是一曲悲叹美好时光即将消逝的哀乐,这也映照出诗人对生命即将消逝的悲伤和对悲惨现实无奈的心境。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美好的事物总是昙花一现。即使是天才诗人也无法阻挡无情的现实对于美好事物的摧残,所以他的作品中都不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惆怅。济慈认为,美和忧郁是孪生姐妹,真正的忧伤只能在最美的、给人带来最大欢乐的事物中才能找到,美好事物的流逝更加使人感到留恋和辛酸。秋去冬来,一切丰盈景象不还是要重新面对白雪皑皑的严冬吗?秋天不断地演绎丰收,实际上也是在逐渐走向万物凋敝的严寒。

第8篇:秋天的命运范文

我可以拿宝钗喻冬,可以拿湘云喻夏,可以拿李纨喻春,却唯独把秋留给了你,黛玉。

秋,给人忧郁寡欢的感觉。自古以来,人么常常在秋天思念家人、故乡,以秋景寄托悲伤。这浪漫的金秋就似你,颦儿,和你一样美却透着些许高傲。

是秋天吧!你登舟别父,初进贾府,孤独的像落叶一般。可是你看见了他,那双眼睛,那双不笑也含情的双眸,一次一次的在你脑海中浮现。你轻声一笑,那苍白的脸上多了些红晕……

也是秋天,姑苏的父亲溘然长逝,你似乎注定要在那大观园的百花丛中强颜欢笑;你又似乎注定了清泉一般的高洁最终要被世俗尘封。

你的宝哥哥说:“女儿是水做的。”我想这句话用来形容你是很合适的。多少次,你在那大观园中独自啜泣?是为了什么?思念故乡、亲人?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奈?还是自己的情怀无人理解?有人说你太娇气,不如宝姑娘好。你就为此郁郁寡欢,日渐消瘦。其实,不必如此。因为,我理解你。那个表面美丽大方的宝姑娘,其实心里有太多计谋,深不可测。他与任何人的关系都很好,就连那挑剔的赵姨娘也忍不住赞扬她。而在这充满现代文明的社会中,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满足大家。而你——黛玉,不能。

在那幽静的潇湘馆,传出了哀伤的琴声。你又弹琴了,全然不知另一个秋正悄然而至。而今年,你脆弱的仿佛像一阵风,融在寂寞的秋里随它而逝。是你不喜欢八面玲珑,还是你稀世的才貌招人妒嫉?是你的心无所忌让人无为刁钻,还是你的天性敏感让人猜疑?所以最终贾母选择端庄娴淑的宝钗而让你含泪而亡。

那个秋天,因你,颦儿,而充满了寂寞、悲凉。

好奇怪,你的生命像秋天中的一个个片段,演绎着最凄美的伤感。

第9篇:秋天的命运范文

小时候和外婆看电视,外婆一边听戏一边哭,原来是在看越剧的《陆游与唐琬》。这沈园就在绍兴。因为承载着陆游和唐琬的故事,伴着两首《钗头凤》,成就了一段名垂史册的爱情故事。但沈园里的爱情故事,在我看来,无非是印证了文人内心的凉薄而已。就如同白居易之于燕子楼,有才之人亦有情,但有情不代表不薄情。唐琬何等出色,与陆游之间亦是情深意重,但母亲一句话,便能让陆游休妻再娶。这样的薄情,就算一百首名垂青史的《钗头凤》又有何用?我想唐琬若是能留在陆游身边,就算一辈子不写诗也是愿意的。陆游无力抗衡母亲,唐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即使后来嫁得不错,但终归还是郁郁。

但在绍兴还有另一个女子,不止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亦要去掌握天下的命运。她就是秋瑾!这也无需多介绍,秋瑾之于全国都是大大的有名。不久前我才晓得,秋瑾和我家竟也有些关联。

我太外婆名濮亚华,浙江崇福人,南社、同盟会成员徐自华义女。1907年,秋瑾、徐自华和我太外婆濮亚华游历西湖,与秋瑾相约埋骨西泠。之后,太外婆为秋瑾起义奔走传情报。同年秋瑾牺牲,秋瑾的绍兴本家不敢大葬。徐自华和太外婆濮亚华冒雪渡江,护送灵柩至杭州西泠桥,是为著名的“秋瑾墓八迁”。祖上曾为秋瑾收尸,而且还是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之中,这是大勇气,亦令后辈感到骄傲。

秋瑾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作为一个女人,足可引领当时之风气。破家而出,留学东瀛,再回国革命,甚至于为革命而牺牲。如此的一个女人,甚至要去掌握国家的命运,然而掌握住自己的命运了吗?家族的配婚没逃过,生儿育女没逃过,甚至最后生死都难以自控。

引领天下之风气容易,掌握自己之命运难。绍兴有诸多才子,然而却被两个女人盖住。唐琬悲惋,秋瑾悲壮,令须眉汗颜。

因为先祖,我也与这两位女子的绍兴有了渊源,更像是冥冥中见识到了绍兴之阴柔,以及阴柔中之刚强。而这恰是中华女子的性格,从古未变。

在绍兴这座充满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城中,你可以深深体味到它令人怀古的基调与氛围。令人沉思,亦令人感慨。

最美绍兴

Q: 说到“最美的绍兴”, 你的脑海中最美的场景是怎样的?

A: 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感觉。

Q: 在绍兴,你最爱去的地方是哪里?

A: 沈园。我很喜欢它的园林布置,另外陆游的爱情故事和诗词也是令我流连忘返的原因之一。沈园的晚上还有戏台上演越剧,我特别喜欢的桥段是《梁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