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

一张旧照片的作文精选(九篇)

一张旧照片的作文

第1篇: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

记得那天早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乘着专车来到了四川省科技馆。老师带领着我们参观了机器人展区,机械展区和航空航天展区。

在机器人展区,我们欣赏了机器人乐队的精彩演出。同学们给机器人乐队点了自己喜欢的歌。我们还和智能机器人对话,做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可好玩了。

在机械展区,我看到了未来的全自动洗衣机,会扫地的沙发,还看到了一个弯弯曲曲的滑梯,十分有趣。

在航空航天展区,我看到了神舟六号飞船,那个飞船又高大又神奇,还有高年级的同学上去坐过呢?在这个展区,我们还看到了许多飞机模型,有民用的,也有军用的飞机模型。我们大家都看的出了神。我想:要是我长大能当一名航天员,坐着飞船去太空遨游,那该多好呀?

第2篇: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

断裂的桥梁、倒塌的房屋、已是一片废墟的火车站……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这片废墟旁坐着一个刚满两三岁的小孩,这个孩子叫小壮,那是,他跟爸爸、妈妈和哥哥刚从老家回来,火车上一家人还有说有笑,一幅温馨的场面,刚出车门,头上传来了隆隆的轰炸声,爸爸拉着哥哥、妈妈抱着小壮,在混乱的人群中挤来挤去,由于人多,爸爸和哥哥走散了,只有妈妈抱着小壮。这时,一块炸弹残片向小壮飞来,妈妈为了保护小壮,用自己的身体护信小壮,炸弹残片正好打在妈妈后脑勺,妈妈倒在血泊中永远起不来了。

无知的他望着这一切,胆怯了。亲人没了,家也没了,他要去哪里?谁来照顾他?以后他将怎样生活?仅仅一颗炸弹和一块炸弹残片就毁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为什么?只是为了占领一块土地吗?

为了许多家庭不再被破坏,让我们呼吁:停止战争,和平万岁!

第3篇: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

下午,全家人又挤进了外婆的新卧室,热火朝天地替她整理堆积在衣橱和旧皮箱中的杂物。

那个皮箱已经很旧了,表面落满了灰尘,还有多处磨损,上面挂着的铜锁也是锈迹斑斑的。“这个皮箱这么旧了,应该没有什么用了,扔了吧!”大姨提议。表姐凑过去,仔细看了看旧皮箱,说:“外婆把它藏得那么好,说不定里面有宝贝呢!”于是,我和表姐把大家召集过来,准备一起揭开旧皮箱里的秘密。

刚打开皮箱,一股带着历史气息的味道就涌了出来,大姨笑道:“哪有什么宝贝?都是些废纸。”全家人也哈哈大笑起来。可表姐不甘心,她轻轻地翻开了一张发黄的纸,没想到却揭开了旧皮箱里的秘密。

“哇!快看!”表姐发出了一声惊叹,那张发黄的纸竟然是苏瑾阿姨的结婚证!红黄相间的纸,被外婆小心翼翼地折了四折,整整齐齐地叠放在旧皮箱的小格里。

旧皮箱里真的有宝贝!全家人都来了兴致,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围在旧皮箱旁“寻宝”。结婚证下压着一张黑白照片,因为年代久远,照片已经很模糊了。我辨认了好一会儿才发现照片上的人是大姨和姨丈,原来这是他们的结婚照。大姨看着老照片感动不已:“没想到咱妈还留着这张照片,我都快不记得了!”

随着我们的“挖掘”,箱子里的宝贝一件件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些宝贝好多都是我没有见过的。有表哥穿开裆裤照的照片,表姐小学时佩戴过的校牌,我小时候穿过的毛裤,还有一串发黄的银质项链和好几封用毛笔写的信。

每一件宝贝背后都有故事,全家人都在旧皮箱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宝贝。可是,大家并不准备瓜分这些宝贝,而是找了一个新箱子,将这些宝贝整整齐齐地放了进去。因为我们都知道,装在旧皮箱里的不仅仅是一件件属于我们的宝贝,还有那化不开的、血浓于水的亲情。

点评

同学们,你的家里是不是也有旧皮箱、老照片呢?这些老物件或多或少承载着你童年的记忆。小作者以小见大,描写了外婆的旧皮箱里的宝贝,写出了一家人“血浓于水的亲情”。

小作者首先围绕“揭开旧皮箱里的秘密”展开叙述,充分调动了读者的好奇心;接着,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对宝贝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还通过对表姐、大姨等人的语言描写从侧面烘托出了旧皮箱里的宝贝的珍贵。

第4篇: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

作为一个老照片收藏者,我购买照片的途径包括国内拍卖会和旧货市场以及美国EBAY网和专门出售老照片的网站(如iphotocentral,dennisgorgecrow等),在收藏的同时我一直很关注中国老照片的价格走势,以下是对老照片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及收藏现状进行的分析。

老照片,依据国际标准是指在1953年之前扩印的照片,因为在此之前的照片感光层中含有较多的金属成分,色调较为丰富。本文也以1949年建国之前的照片为限,将其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从摄影术传入中国到民国建立之前的晚清照片。中国大规模的摄影活动是从19世纪50年代正式开始的,1850年到1911年之间拍摄印制的照片是中国第一批老照片。由于受摄影技术条件的限制,这其间拍摄的作品主要是人物肖像,而风景、民俗较少。早期照片多是玻璃湿版所印蛋白照片,手工上色。因这批照片存量少而成为国内和国际收藏人士首先追逐的珍品。如EBAY 拍卖网上一幅1870年左右的前门蛋白照片(24×16厘米)卖到305美元;2005年华辰秋拍上,一套(5张)1870年左右上海的晚清纪实蛋白照片(25×21厘米左右,由英国人威廉・桑德斯开办的森泰相馆所拍摄,华辰公司将作者标为佚名),成交价达4.18万元。

第二类是从民国建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1912~1949年)之间的作品。这时期由于技术的发展,摄影题材相对丰富,存世照片数量增大,整体价值低于晚清作品。如2004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民国时期天津大资本家王文典的一组生活照拍出19.8万元,创下了中国内地照片拍卖的最高价。

由于建国前社会局势的动荡,以及“”时的“破四旧”,早期摄影作品的保存遭到了破坏。上述两类照片尤其是晚清照片目前存量很少,品相也较差;民国作品相对多一些,尤其是一些家庭照片,保存相对完好。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中国的外国人回国时也带走了大量照片,近几年这些照片开始回流。

照片的格式分两种。第一种是银版、玻璃版、锡版和铁版等“硬”版照片。这类照片是摄影史上最早的照片,每一张都是孤本,拍摄成本也很高。在目前国内市场上,除了博物馆外,民间市场上几乎见不到这些有关中国人的硬版照片,其价格自然难以估量。第二种是CDV(名片格式肖像)、CABINET CARD(六英寸照片或橱柜照片)等软版照片。CDV 源自法语Carte de Visite,英语是 Card of Visit,通俗的意思就是名片大小的肖像照片。

1854年,巴黎摄影师迪德立(Andre Adolphe Disderi), 使用多镜头照相机和一个活动底片盒,在一张玻璃版底片上拍成6到12张照片负像,然后把每一张冲印的照片裱装在硬卡片上,并申请获得了CDV格式的专利,这就是标准的5.4×8.9厘米照片。随后CDV的发展在西方达到高峰。咸丰年间,随着广东、上海及香港等地照相馆的开业,CDV技术登陆中国并成为第一批作品。当年这些照相馆拍摄的对象只针对在华的外国人,所以有关中国人物题材的CDV存世量很少。2005年嘉德春拍推出过这样的作品,但每张售价不过百元。国际市场上,1880年之前中国人物CDV照片每张售价200~300美金是很正常的事。国内旧货市场上,都有外国藏家在寻觅这类照片。CDV 照片将成为中国市场上最有上升潜力的照片。

CABINET CARD,这类照片是因摆在橱柜里而得名,1870~1910年在中国颇流行。橱柜照片比CDV大,装裱在一张硬纸板上,在照片下面或背面印有照相馆的字号。由于中国人对摄影的认知原因,很多橱柜照片装在了镜子的后面,成为中国的一大特色。目前国内旧货市场上,橱柜照片的存量比CDV 照片相对多一些。由于橱柜照片尺寸大,题材更丰富,品相更完好,因此售价高于CDV,很多仕女的橱柜照片售价都在千元以上。

老照片的拍摄者主要有以下三类:

1. 早期来华的外国职业摄影家。如1860年来华的意大利战地摄影师费利斯・比特,1860年左右在上海摄影的桑德斯,英国人约翰・汤姆逊以及1877年左右在北京活动的法国人托马斯・理查德等。这些外国摄影家的作品是旧中国最早的一批影像记录,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很难觅到,自然价格不菲。世界著名的老照片网站上,一张桑德斯拍摄于1860年左右的街头理发照片(27×20l厘米)标价750美元。这些外国职业摄影师开创了中国纪实摄影的先河,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民俗照片,但因他们大多缺乏对中国社会的深入认识和体会,所以拍摄对象只局限于“猎奇”的范围,如城市乞丐、小脚女人等。

2.早期外国人和中国人开设的照相馆。最早扎根中国的摄影师是在中国几大通商口岸如广州、上海、福州、厦门等地开设影楼的西方人,如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的佐腾照相、英昌照相等。他们大部分只为当地的外国人拍照,因此在EBAY拍卖中,这些照相楼拍摄的中国人的照片的价格要远高于所拍的西方人,一幅1900年左右中国人6英寸照片成交价为100美元。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第一批照相馆诞生。位于上海由中国人开设的公泰照相楼、苏三兴照相楼,其摄影师原是人物肖像的画师,他们将中国传统的肖像画技术运用到摄影当中,拍摄了大量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作品,尤其是人物的肖像照、化装照、分身照等。并给照片手工上色,就是摄影术和中国绘画结合的体现。

笔者所藏的公泰照相楼和苏三兴照相楼的一些作品大都是从国外购得,其价格相对较高,一张名片大小的蛋白人像价格均超过千元人民币。民国年间的照相馆所拍摄的家庭照、民俗照、新闻照等,在国内存世量较大,价格相对便宜,大都在

500元以内;而民国年间照相馆拍摄的风光或纪实作品的价格差别就较大了

3.著名艺术摄影家。1919年之后,中国艺术摄影界出现了许多大师级的人物,如郎静山、吴中行、吴寅伯、刘半农、卢施福等,他们造诣精深,善于将西洋摄影技法与中华文化相结合,其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创意多缘自对“古人画意”或“乡土及民族风味”的追求。但目前在艺术品收藏市场很难看到这些作品,因为这些大师作品保存下来的很少,收藏家对这些大师的认知也还不够。令人欣慰的是,2004年华辰秋拍会上,郎静山的两幅作品《愿作鸳鸯不羡仙》和《疏林峦影》都以4.4万元和2.2万元成交。

根据EBAY网和国内近几年老照片拍卖情况,有以下5个因素决定了老照片的价格。

1.制作年代。年代越早价格越高。2002年苏富比拍卖行巴黎分部举行的历史照片拍卖专场上,一张1825年拍摄的现存最古老的照片以39.8万美元的成交价被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EBAY网上,一张拍摄于1870年左右中国南口长城的小照片(18×23厘米)拍出了811美元;而一本印制于1890年左右的50张清代小照片册(12×8厘米),内容包括北京、青岛、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风景民俗,成交价达2400美元。

2.影像题材。越是中心明确、画面具有代表性的老照片,价值越高。如长城、北京故宫、上海外滩等记录各地风景的老照片都是藏家追逐的对象。在早期摄影作品中,民俗照片是对单纯人像作品的一个突破,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市井风俗有极强的史料价值。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很多早期外国职业摄影师拍摄的中国民俗照片,每张售价达1000~2000美元。而一些反映名人名家和社会重大活动题材的摄影作品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而成交火爆。一幅李鸿章家族的照片(28×20厘米)在EBAY拍卖网上的成交价近1000美元。

3.尺寸大小。由于早期照相技术的限制,大幅尺寸的照片冲印不多,更不易保存,因此品相完好的大尺寸照片拍卖价格都超过万元。在北京嘉德近两年的拍卖中,几幅不同的上海全景照片长度都超过1米,成交价都在三四万元至1万元不等。目前市场上,稍微大于20厘米的清代照片价格大都在几千元;长度超过30厘米的民国风景或集体照,价格也超过千元;超过1米的用转机拍摄的长条民国照片,价格都在4000元以上。

4.摄影师(室)的名气。同样或同类的摄影作品上面如果有知名摄影师或摄影室的标志或签名,价格自然高于同类。在国际上拍卖的中国早期人物和民俗摄影作品中,像知名摄影家桑德斯、米勒、汤姆逊的作品几乎都超过2000美元。中国最早的著名摄影室(当时叫照相楼、照相铺或照相号)有香港和广州的宜昌照相,上海的公泰、苏三兴照相,天津的元彰、梁时泰照相等,这些摄影室的作品价格自然要高。另外,在民国时期我国第一批艺术摄影师中,郎静山不仅留下来的作品相对较多,地位也无人能够撼动。

5.照片相关题跋。很多早期中国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在印制过程中,手工增加了相关题跋(大部分在相片顶部)。这些题跋不仅真实、准确说明了照片拍摄的年代、地点和内容,有些题跋还占据了照片很大一部分。这些题跋结合了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使照片有了中国独有的艺术特色。另外,如果人物照片有被拍摄者在照片侧面或背面的亲笔签名,价格就会更上一个台阶。

纽约、旧金山、伦敦、巴黎、瑞典等地每年都会定期举办摄影作品拍卖会,并逐步形成了欧美以纽约为中心、亚洲以日本为中心的摄影艺术品拍卖市场,而老照片拍卖成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拍卖内容。美国著名的照片收藏家收藏活动都在30年以上,EBAY拍卖网上每天老照片拍卖数量都达到了几万张(1950年之前制作的照片)。而在中国,相比书画、瓷器、玉器、邮品、钱币等火爆的拍品,老照片拍卖还只能算是“小字辈”。

第5篇: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

轻轻拭去旧相册上的尘迹,掉色的烫金封面呈现在我的眼前。慢慢翻开扉页,两三张泛黄的黑白照片滑落指尖。我如获珍宝般地拾起,心中早已泛起荡荡涟漪……这几张照片,没有华丽的背景,也没有绚烂的色彩,只有简朴的衣着和最真挚的情感。这几张旧照片岂是数码照片所能够替代的?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早已把黑白照片渲染成彩色,把胶卷更替成各种感光元件和芯片,把纸质照片永久保护在“云”端之上。但如今是否还依稀的记得初进照相馆时的兴奋?又是否还记得照片冲洗出来后相互传阅的喜悦之情?现代的文明早已把这种珍贵冲淡、稀释。翻看着旧时的照片,看着父母第一次为我们洗澡,第一次教我们骑脚踏车,第一次带我们外出旅游……这一幕幕场景唤醒了心灵深处的记忆,仿佛这就发生在昨天一样。如今,看着朋友们在朋友圈、微博上分享的照片,又哪能有这般体会?现代照片如同火山喷发般涌进人们的视线里。面对这永不变黄、永不退色的照片,人们更多地选择是直接略过,“不带走一片云彩”。又看着父母的小时候的照片,那黑白映衬下母亲显得格外美丽,父亲的臂膀也更是强健有力。在回忆起刚进考场时父母的身影,又是这般的感到岁月的沧桑和残忍,心中不禁颤抖起来。是谁让一位漂亮的母亲饱受风霜?又是什么让父亲强壮的臂膀隐隐作痛?是生活,是家庭,更是我们。如今的照片又哪能够拥有这种来自心灵的颤抖,如果给你看,你也可能会问,这是谁的家长?现代的照片早就失去了珍贵,更多的是现代文明失去了珍贵的意义。过去一张在外工作的黑白照片千里传递,能够落下多少父母泪。如今,谁还会在视频聊天上对着子女哭哭啼啼。过去孩子们总为新拍的照片为之喜悦欢呼,如今孩子们谁还想在单反相机面前做着不符心情姿势。失去的不仅仅只是珍贵,而是意义。翻看着一张张照片,记录着一件件微小而有意义重大的场景,回忆想象着过去的往事。翻至尾页,看着家里的第一张全家福,一滴泪不经意间流下,滴在父母那貌美如花的脸上。渐渐关上封面,心中的涟漪却久久不能平静。珍贵,真贵……

第6篇: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

复古色调经常用于经典人像、古建筑、人文摄影作品的领域中。具体在进行复古色处理时,可以制作出多种不同色系的复古怀旧色调效果。

很多影友总是把握不好单色调的照片的黑、白、灰的关系,做出的照片色调总是不好看。借此机会,我向读者们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制作复古色调的技法。

案例分析及制作思路

在摄影创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色彩过于单调或色彩复杂的画面,如果将这些类型的照片渲染成复古色调,即可使画面变得简约、怀旧,耐人寻味。这张照片,是一张色彩分布较少的画面,既然色彩不够丰富,就没有必要将其做得更艳丽,倒不如将该照片做成复古的单色调。在制作单色调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制作的原理。复古色调制作的核心要领,就是把整张照片的色彩变少、变淡,可能是咖啡色,可能是淡黄色,也有可能是淡青、淡蓝、淡绿色,但无论制作那种复古色调,其色调都应该符合作品的内容与思想立意。

该图片摄于印度克什米尔水上市场,是一张比较古朴的画面,照片中的色彩并不多,但却给人相对平淡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各种不同色彩的明度层次较多,并且色彩太散了。在后期处理时,我们将整体上统一各种色彩的饱和度及明度,让环境元素不再显得杂乱,使画面整体更加怀旧。

打开照片,创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降低“全图”的“饱和度”为-39。降低“全图”饱和度。

在“t色”通道中设置参数,选择“红色”通道,降低“饱和度”为-57,降低“明度”为-45。

在“青色”通道中设置参数,选择“青色”通道,降低“饱和度”为-43,降低“明度”为-42。

降低图层不透明度。降低饱和度后,还可以在“图层”面板中降低“不透明度”为75%,露出一些底图的色彩,这样在低饱和度的状态下,还略微带有原本的颜色,这样色调变化可能会更加丰富。

设置“色相/饱和度”。再次创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勾选“着色”复选框,设置“色相”为185、“饱和度”为12。

降低图层不透明度。着色完成后,也可以在“图层”面板中降低“不透明度”为26%,使这张作品既有低饱和度效果,又有着色的单色效果。

在“红”通道中降低红色。继续创建“曲线”调整图层,去进行人为的、整体的色调漂移,选择“红”通道,略微降低红色。

在“绿”通道中增强绿色。选择“绿”通道,略微增强绿色。

在“蓝”通道中降低蓝色。选择“蓝”通道,略微降低蓝色。

降低图层不透明度。然后在“图层”面板中降低“不透明度”为52%。这样制作出的色调就更加丰富,也不容易被模仿。这样通过多个工具的组合,是制作低饱和度复古色调常用的技巧。

第7篇: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

重温旧时光的下午茶点缀

红茶、咖啡、亲手烘焙的小糕点,搭配你亲手DIY的“旧时光”蛋糕叉与冷饮搅拌棒真是太完美了!只是用闲置的童话绘本和旧英文报纸,就让你的下午茶派对与众不同!

主角:闲置绘本、旧报纸

辅料:木质蛋糕叉、木质饮料搅拌棒、不干胶、硬板纸

工具:剪刀

制作方法:

1. 剪一片长方形的英文报纸(长宽酌情),沿一边按照折纸扇的方式将整片长方形折叠好,放在一边备用。

2. 按照步骤1的方法再裁减一片长方形纸片并折叠。

3. 将两片纸分别拉成两个扇形半圆,并将两侧用不干胶分别粘贴牢固,形成一个圆,我们在心里标记它为圆A。

4. 为固定圆A,剪两片半径为圆A半径1/2的圆形硬纸板,标记为圆B、圆C,分别粘贴于圆A正反面。

5. 依照圆B大小剪出绘本图案2张,分别粘贴于圆B与圆C之上。

6. 最后将蛋糕叉或饮料搅拌棒沾一点不干胶,插入圆A纸张褶皱间即可。

制作难度

制作时间 12分钟

别出心裁的小寿星胸章

就用宝宝手工课留下的闲置彩色卡纸,让生日这件事变得更有形式感。仅仅是不复杂的剪切、折叠与粘贴,个性的小寿星胸章信手拈来。宝贝也一定会为细心又巧手的妈妈自豪吧!

主角:深蓝、明黄彩纸各一张

辅料:不干胶、硬板纸、小别针一枚

工具:剪刀、笔

制作方法:

步骤1至4同前,报纸更换为深蓝色彩纸即可。

5. 用明黄色彩纸剪出圆B大小圆一个,如将圆周修成小花瓣形状更佳,粘贴于圆B之上。

6. 再将明黄色彩纸剪出三片飘带形状(如图示,①②③),将①、②粘贴于圆C处。③上用笔写上“Birthday Boy”,粘贴于圆B处。

7. 最后将别针固定于圆C处即可。

制作难度

制作时间 15分钟

Tips:

深蓝与明黄的搭配比较适合男孩子佩戴。如果你家里是千金宝贝,不妨试试粉、紫、薄荷绿的搭配,最后将“Birthday Boy”更换为“Birthday Princess”就可以啦。

收藏版亲子书签

家里的书柜隔些日子就要整理一次,而新书的补入必然也会导致每年都必须淘汰一部分书,其中可能包括你曾经喜欢过的少女插画,宝宝幼年的童话绘本……将这些书送去回收站前不妨翻一翻,用另一种方式把书的“灵魂”保留下来。

主角:家中淘汰的绘本

辅料:卡纸、不干胶、丝带

工具:剪刀

制作步骤:

1. 挑选绘本里你最喜欢的页次,沿边平整撕下。

2. 用剪刀将最爱的人、动物或物品剪下备用。

3. 将卡纸剪出合适大小,形状任意(长方、椭圆、不规则……你喜欢就好),穿孔,穿入丝带固定。

4. 将剪好的人物等重新拼贴组合,用不干胶固定在卡纸上就可以了。

制作难度

制作时间 8分钟

Tips:

第8篇: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

这张老照片为两寸全身黑白照。从左至右依次站着我、二哥秋三、大哥近三。我们的手里,都拿着一本书,大哥手上拿的书是长篇小说《红岩》。我们兄弟穿着极为俭朴,上下身穿的都是带着许多褶皱的旧棉袄、破棉裤,脚上穿着母亲做的土布鞋。照片上方写着“1960年春节兄弟合影”。照片的背面是我写的“友刚大哥留念。61·5”。当时大表兄已过而立之年,尚未成家,加上父母双亡,我家就是他的家,姑父母就是他最亲的人。他那时在江两省粮食厅工作。任计统科科长。他结婚前,每次回乡探亲,都是在我家住。“”中,大表兄被下放到边远的黎川县农村,以后回乡的机会就少了。我清楚地记得,这张照片是1960年春节在家乡观上街当时的公社采茶剧团拍的。在第二年5月问,大表兄回乡看望我的父母时,我将照片送给他留念。

今天见到这张老照片,我百感交集,它勾起了我对学生时代生活的深深回忆。

1958年初秋,中国大地上涌起了成立的热潮。也就是这年9月,我考进了刚刚创办的清江县(今樟树市)潭埠初中,作为“工农商学兵”的一员,目睹了那红旗招展、万人集会、声势浩大庆祝潭埠成立的盛况,公社社址设在今大桥街道办事处毗泽村委皮家村的一幢老民宅里,下辖原芗溪、东村、潭埠、观上等几个小乡。为适应当时的形势,公社决定创办公社采茶剧团。此前几年,我们家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相当于以后的生产大队、今天的村),自发成立了业余剧团。公社采茶剧团就是在原业余剧团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大哥、二哥从小就有文艺天赋,在业余剧团都是骨干,也就理所当然地被选进了公社采茶剧团当演员。

那时,办剧团的热情可高了。没有剧院自己动手建。公社派来泥匠、木匠、铁匠当师傅,剧团几十个演职员个个做小工。公社拆掉了街中心几栋老宅子,不到两个月时间,就盖起了一座砖木结构、能容纳千人的简陋剧院。大厅里打上一排排一尺多高的木桩,用一根根长长的杉木料横钉在木桩上做成几十排座位,还按次序编上了座号。虽然简陋一点,倒是牢固适用。舞台的台面用木板铺成,挂上几道幕布,挺像模像样。那时还没有电灯,演出时就用几盏汽灯,这在当时,算是非常先进的灯具了。演出的服装、道具和乐器等,都是公社拨款购置的,可谓一应俱全。演职员们抢时间赶排出几个大型古装戏,很快就登台演小了。当时正值“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时期,为了紧密配合火热的“”运动,剧团经常深入到各地宣传演出。一次,我和同学们各挑着10来斤猪肉,随刷刚一道去清江县店下水库工地慰问民工。晚上演出时,现场人山人海,场面颇为壮观。

1960年的春节,我放寒假回家。一来想在假日里轻松轻松,二来出于喜爱文艺,我来到了公社采茶剧团。短时间和两位兄长生活在一起,我有幸和剧团的演职员接触,所见所闻,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剧团的同志是蛮辛苦的,每日天刚蒙蒙亮就起床练功、吊嗓子,早饭后接着排演新剧目。一般情况下,下午休息几个小时,晚上就要开始演出了。

那年月文化生活贫乏,在穷乡僻壤的家乡能有一个剧团,乡亲们确实很喜爱。每到晚上,看戏的人从四面八方聚拢,一角钱一张的票每每销售一空,近千个座位总是座无虚席。每晚演到深夜。台上演得传神,台下看得入迷。充满着热闹、融洽的气氛。

令人称奇的是,公社剧团的演职员都是土生土长的,没太多文化,经过短时间的培养,演技大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个草根剧团,在我心目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我在公礼采茶剧团整整生活了20天,都是白天做寒假作业,晚上看演出,日子过得很惬意。由于我是剧团演职员的亲属,便享有特殊的“待遇”:不单是免票,还特别被允许坐在舞台的侧幕内观看。我耳濡目染,受着戏剧艺术的熏陶,深深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所陶醉。有时心血来潮。晚上看完演出还写写观后感,既是热心观众,又当戏剧评论员。

在剧团里,我是两位主要演员的亲弟弟,又是在校读书的初中学生。学生在当时是蛮吃香的,很受大家的欢迎。每天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感到很亲切。一位食堂炊事员对我更是刮目相看,关照有加。每餐吃饭,他总是多打一点饭菜给我,还总说:“后生吃长身体的饭,在学校会饿瘦的,多吃些。”1960年正是粮食奇缺时期,我在学校或家里都是一餐粥一餐菜的,能有剧团如此好的生活,也算是幸运了。

这年的春节期间,看戏的人特别踊跃。剧团几乎天天加演日场。经过连日的日夜演出,大家都很辛苦,团长决定休息一天。大概是正月初八这天,天气晴好,虽然寒冷,但太阳照射在剧团的后院,还是很舒适的。大家都坐在院内聊天,不知是谁提议,趁这个机会都来照张相。于是请来了街上的老摄影师。他摆好一架老立式照相机,用块黑布连相机带人一起罩住,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对照相的人打招呼:“开始照了——”随着右手握着的皮气套轻轻一捏,“咔嚓”一声,就完成了照相的全过程。在拍照中,大家提议我们兄弟3人也合个影。于是,我们依次排在院内的一扇砖墙前,留下了这个难忘的镜头。

应该说,这张照片是极为普通的。由于在“史无前例”的岁月里,我的影集都被红卫兵“破四旧”毁于一炬,唯有这张照片送给了大表兄,才幸免于劫。大表兄也历尽沧桑。几经坎坷,“”中从省直机关带着妻儿下放到边远山区劳动多年,以后落实政策,才就近被调到黎川县城工作。这样辗转几十个春秋,他始终有心将这张老照片好好保存在身边,留下了50多年前那段历史的一个缩影,这张照片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只要认真端详,我们兄弟3人虽穿得破旧不堪,但仪表整洁,神采奕奕。那憧憬美好未来的眼神,跃然于照片之上。虽然时事代谢,历史已划过半个多世纪的时空,我们从照片上仍能感受到那个时代贫穷、落后的农村生活景象。

这张老照片从历史的尘封中再现,成了我们一大家子的猎奇对象。儿孙们好似看“两洋镜”一样,有的哈哈大笑,认为那是影视剧中人物扮演的镜头:有的感慨地摇摇头,叹息那年月为什么会过得那么清昔。

第9篇: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

凡是熟悉老巴渝十二景的人,对“海棠烟雨”这个名字都不会感到陌生,但如果要具体描述它什么模样,美在何处,估计很多人又会哑口无言。

《重庆旅游》编辑部前不久寻觅到两张珍贵的老照片,作者是一位英国传教士。旧日的海棠美景清晰地印刻在照片上,百年前的“海棠烟雨”得以重现。

一桥一树一海棠

重庆旧城坐落于半岛之上,东、南、北三个方向进出城都必须渡过环城而流的江水,江对岸因此兴起了一些渡口,黄葛渡、莺花渡等都曾兴盛一时。长江南岸的海棠溪渡口也是沟通城区内外的主要渡口之一,这里不仅连接黄桷古道,更沟通贵州,是川黔商贾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便有扁舟摆渡往返对岸的南纪门、望龙门。旅人们从这里渡过大江,走进城门,方才算是到了真正的重庆城。

海棠溪“发端南岸山麓,寻源不远,极小溪也”,其得名一说是因为旧时此处多海棠;另一说是每逢长江涨水时江水倒灌入溪,江波喷发似朵朵海棠。这些说法虽已不可考证,但不管此处以前是否盛开海棠,从地理环境上考虑,这里也必是景致如画之地。

景美自然赢得文人墨客的赞咏。唐代女诗人薛涛当年来到这里,题诗《海棠溪》:“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珍世异,竟将红缬染轻纱。”王尔鉴更是把“海棠烟雨”列为巴渝十二景之首,让海棠溪独享美名,也使海棠溪周边先后留下了烟雨堡、烟雨路等别致的地名。

海棠溪流入长江处,原来有座清同治六年建的单孔石桥,桥名“通济”,闻名重庆的老字号桥头火锅,便是因最初设店位于通济桥头而得名。桥下一边是溪水,一边是江水,渡口便在这交汇之处。桥头还有一棵古树,枝叶如盖,百姓们称呼这棵树叫乌椰树(或叫乌鸦树)。每年夏天涨水时,江水或没过大树,或涨至其腰,或离树尚远,人们便把这棵树作为观测水文的标尺。古代重庆的府治全图上,在描绘海棠溪时也特意画出了通济桥和桥头的古树,可知这一桥一树在当时简直便是城市地标一般的存在。

鸦片战争后重庆开埠,海棠溪一带因着毗邻沿江水码头的便利,成为了外国势力进驻重庆最早的地方。在通商条例的约束下,外国人被限制在南岸海棠溪至弹子石的南滨路一带居住。于是,英、法、日、美、德等国就在南岸长江沿岸境内设海关、开洋行、圈租界、建军营、立公司,经营出口贸易、航运等商务活动。如今依旧保留的上新街新码头34号立德乐洋行、周家湾63、64号卜内门洋行、美国使馆旧址、法国水师兵营等建筑遗迹便是这段往事的产物。

住得久了,洋人们也对南岸一带有了感情,尤其是独具“异域风情”的海棠溪,最得宠爱。1896年在重庆出版的英国报纸《黑桥通讯》便称:“重庆城郭破败,房屋老旧,唯有海棠溪一带才是游赏的精华所在。”

穿越百年,美景重现

不过,不管是古人的诗词歌赋,还是洋人的报刊文章,在后人眼里都不过是隔靴搔痒,旧日海棠溪究竟长什么样,大家依旧只能在脑子里想象。幸亏有一位名叫陶维新(Robert John Davidson)的英国传教士,扛着照相机为海棠溪拍下了两张珍贵的照片,这才让今人得以一窥海棠溪当日的景象。

两张照片收藏于陶维新所著《西部旧闻》(《Life in West China》)一书。该书记录了陶维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重庆四川一带的所见所闻。本刊记者有幸见到了这本厚厚的老书以及其中珍贵的旧日海棠溪照片。

两张照片都拍摄于长江丰水期,拍摄角度各有不同。一张照片似乎是从江面上拍摄的,照片中正值夏季涨水,渡口处的通济桥被淹没,只剩下石桥栏。桥头旁,一棵苍天古树郁郁葱葱,遮映着江中小船上的人儿。古树旁,一条石阶依山而上,直通黄葛古道,往来于川黔的人们,正是沿这条路来往于两地。另一张照片似乎是背靠南山,面对长江拍摄的,画面比第一张干净许多。茫茫江水中,几艘小船围聚在古树下,远处老重庆城依稀可见。

石桥、江水、古树,海棠烟雨的美景,通过这两张照片,穿越百年,真实重现眼前。

陶维新对海棠溪的景致推崇备至,他在照片旁边写道:“我曾为了复原海棠溪学习素描,但没有成功,于是有了这两张照片。虽然照片的模糊而呆滞是对美景的亵渎,但我找不到任何理由说服自己不用某种方式留下一些这里的影像。”

特立独行的球星传教士

细细探究《西部旧闻》,才发现这位为了复原“海棠烟雨”美景而学习素描的陶维新,即使在当时奇葩盛开的诸多西方冒险家里,也算得上是一位异人。他与重庆以及海棠溪的渊源,更是远不只两张照片那么简单。

与大多数出身神学院籍籍无名的传教士不同。在成为传教士之前,陶维新早已名动英伦,他是老牌英国足球队斯托克城队的队长,英国皇家足球队主力中锋,同时还是三届“诺茨比”足球赛的“插旗手”。

与今人的想象不同,在这三个身份中,“诺茨比插旗手”的身份最为难得。“诺茨比”足球赛源起于征服者威廉时代,原是士兵们的操练运动,几乎没有规则可言却深受英国人喜爱。比赛在各市镇之间展开,街道、广场、农田等都是场地,参赛的往往可达数千人,哪一方能带球到对方城市的中心区就算胜利,而最后带球致胜的人便被称为“插旗手”,最受人尊敬。这种比赛便如战争一般,人们乱拥乱挤,允许互相踢打和殴斗,经常出现流血、断腿甚至丧命的事故,皮球所到之处,店铺、公共设施、居民宅院等难逃破坏,以至于这种足球被称为“暴徒足球”,陶维新能在如此混乱中三次夺魁,在英国人眼里简直就是一个活着的传奇。

也许是牛人不爱走寻常路的缘故,正在足球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陶维新突然选择退役,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传教士,远赴中国开启了自己另外一段人生。1887年9月陶维新和其妻子凯特林女士来到重庆,开始创办基督教公谊会。与其他教会不同,公谊会不设置牧师,没有施洗、圣餐仪式。礼拜时只有一个人负责主领。没有程序,谁受灵感想读那一段经文,或唱一首什么诗,就读给大家听,领着大家唱;谁想祷告就祷告,负责主领人只是掌握时间。

在随后的历次国内战争中,他们曾多次组织救护队,开动救护车抢救伤员,救死扶伤,因此也在排斥“洋教”的重庆受到了特殊的礼遇。

打遍山城无敌手的广益中学

到了1901年,陶维新的公益会已发展到重庆、成都、潼川、射洪、遂宁等处。他的兴趣也从传教逐渐放到了办学上来,先是改邹容路71—85号西式住宅为教室设立小学,后来更是购置住房及会产在海棠溪南面不远处建立了当时重庆最好的中学之一——广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