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精选(九篇)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

第1篇: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

关键词:德育;德育导师制;研究成果;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7-0070-03

德育导师制是受“导师制”启发,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逐步探索、实施的一种德育方法和理念。20世纪90年代,德育导师制在南京一中等学校开始实行。近年来,诸如浙江省出台《在全省中小学实行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05]284号),意味着德育导师制从高中推广到了整个中小学,从个别高中学校探索到了整个区域推进,取得了一些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上的进展。

一、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德育导师制”,从2005至2014年显示的相关期刊文献有18篇,全国优秀硕、博论文有4篇。在已有的这些文献中,有关德育导师制的各种探讨比较多,如德育导师制的概念、内涵、特点、价值、途径、保障措施等议题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德育导师制的研究状况,为深化德育导师制研究提供参考,首先尝试从有关德育导师制的研究内容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作如下梳理。

(一)德育导师制的概念

关于德育导师制的概念界定,已有研究所给出的结论分歧程度不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类:一类认为,德育导师制就是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整合优化德育资源,克服德育与智育分离的状况,以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学校教育全新格局[1]。另一类认为,德育导师制是指由一名德育导师带一名或几名有进步要求的学生,使他们提高政治觉悟,迅速成长[2]12。

这两类对德育导师制的界定思路稍有不同。前者关注德育教师这一要素的构成,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的角度进行概括。后者关注德育方法这一要素要求,认为德育工作讲究思想的引导,实施过程中的生师比要小,学生要具备进步的诉求。两类界定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促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德育导师制的内涵

有研究者秉持“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理念,认为学校教学与德育应“一体化管理”,使学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因此,德育导师制富含时代性和创新性、生命性和情感性、过程性和发展性、层次性和多样性、自觉性和辐射性、整合性和实效性等内涵[3]。还有研究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原则三个层次来解读德育导师制的内涵,认为德育导师制是学校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形式,是每一位教师必然承担德育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因材施教和全员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4]9。

这种把德育导师制的内涵提炼成六个维度十二个特性,是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从实践探索的三个层次进行阐述,则是将理性认识结合到具体德育工作的一种努力。笔者认为,前后两种分别从概括和归纳两种不同思路进行的解读,有利于丰富德育导师制的内涵研究。

(三)德育导师制的特点

有研究从工作实践方面,对德育导师制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和阐释。相关结论认为,德育导师制是以学生长远发展为立足点,协同多方面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综合提升;德育导师制注重因材施教、个性引导,结合具体的发展目标有的放矢;德育导师制讲究“以生为本”,在良师益友甚至是同伴关系中,在让学生感受到人格尊重前提下,关怀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德育导师制的实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这符合教育的长期性规律,离不开渐进式的潜移默化引导;德育导师制是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种载体,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个人隐私,教学相长共同进步[4]9-10。

上述这种基于德育导师制实行的实际情况,概括阐释的德育导师制五个特点,是一种理论结合实践的分析思路。无疑,这对于在实践中推进德育导师制是有所裨益的,具有较为适切的指导意义。其他文献对这方面的探索提炼还相对较少,这势必不利于德育导师制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普及推广。

(四)德育导师制的价值

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德育导师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比如,有研究者认为,德育导师制对于挖掘优势资源、培养多面人才、改变传统教学、创新育人模式、改革评价模式等,具有明显的效益贡献[4]10。还有研究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德育导师制的价值: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弥补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不足,改变教师育人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消除科任教师的权威危机与心理失衡、增进师生间感情,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联系学生家长、形成教育合力等[2]14-18。

坚持德育为先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创新德育形式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的重要内容。上述研究都是从实践探索过程中,基于实践成效提炼而出价值认识的。这种对新形势下的德育理论进行经验导向的探究,其得出的结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德育实践,也有助于正确把握德育工作的拓展方向。

(五)德育导师制的实施途径

有研究认为,德育导师制的实施途径包含了遴选德育导师、构建德育资源、评价德育实效三个基本方面。德育导师制要落到实处,需要从导师选拔、资源配置和工作评价这三个方面来展开[5]。德育导师要择优、从优;德育资源的建设是德育导师制实施的重要支撑,可以低起点逐步积累,但立意要高;德育导师的工作评价既要强调共识,也要尊重个性。还有研究指出,家长也可以成为德育导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6]。

通常情况下,有关实施途径的研究都具有显著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特点。已有研究既来自于实践探索,也带有逻辑思辨的思路,对于拓展中小学德育形式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这方面的研究相较而言明显不足。

二、讨论与分析

以上从德育导师制的相关研究内容方面,对德育导师制的概念、内涵、特点、价值和实施途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笔者认为,尽管这些研究对于丰富德育导师制认识和指导中小学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还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

(一)研究内容略显单薄

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对德育导师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价值和特点等方面,理论分析的比重较大,这些论述对德育导师制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重点、系统地探讨德育导师制的理论根源,并没有解决好“为什么德育导师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这一问题。换句话说,研究内容不够深入析里,仅停留于空洞的表层理论分析或实践经验总结,瓶颈现象比较明显。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一德育新形式没有对中小学德育实践工作发挥积极引导作用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从研究方法上看,上述研究主要使用的是经验总结、文献研究、逻辑思辨等传统研究方法,造成研究中提出的许多策略和建议不能对实际问题发挥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研究者没有置身于真实场景中理解研究对象和问题,是研究者脱离实际所致。他们把自己抽身于社会现实情景,远距离地观察研究对象,在自己的观念里建构研究内容,最后得出结论。但这种研究结果与德育导师制的现状有一定的差异。研究者不必拘泥于传统研究方法,应找寻多种揭示德育导师制内在规律的方法或途径,从而提炼出对德育实践工作有帮助的更多新理论、新观点。

(三)研究视角有待拓宽

研究者主要是从中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者或政策制定者的视角,运用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设定好一个分析框架,随后再用一些相关材料对已设定的假设进行演绎推理。有些判断、假设或策略建立在脱离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宏大的理论为指导进行空洞的叙事,又或者以管理者的身份进行没有效度的理论阐述。

三、启示

笔者认为,在我国德育工作颇受诟病的背景下,德育导师制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德育实效的教育形式,值得进一步探究。

(一)丰富德育导师制研究内容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深化德育导师制研究。已有研究得出结论,德育导师制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手段之一。德育工作非常必要,落到实处却异常困难。研究者可以进一步丰富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在厘清德育导师制的本质特征基础上,对德育导师制进行实践探究,找出实践运行过程中的障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相关理性认识进行修正,使德育工作以一种更为适切的方式得以开展。具体言之,我们要将德育导师制的本体研究工作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既进一步寻求德育导师制的理论根源,又找准其适用范围、行动方略、条件保障及评价措施,基于学生健康发展前提,构建德育导师制的科学研究内容体系。

(二)创新德育导师制研究方法

理论结合实践是所有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我们可以不断改进对某种研究方法的使用,提高德育导师制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不仅如此,研究者还可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多渠道证实相关结论。比如,单一使用质的研究方法,如逻辑思辨得出理论导向的一般结论,往往不适用于具体学校、教师和学生。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行动研究方法,将一般结论转化为德育导师制工作机制,从实践经验中再提炼、总结、论证一般理论。再如,比较研究是一种检验结论有效性的常用方法,我们可以在考虑无关变量的前提下,对单个个体使用历史比较和不同个体使用横向比较的方法,考察德育导师制的实效性等等。

(三)拓宽德育导师制研究视角

归根到底,德育导师制研究是一种着眼改变教育教学结构和师生关系模式的德育研究,是一种有关制度和机制的研究。因此,我们可以站在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全方位研究这一德育活动现象。比如,我们可以站在教育学理论视角,运用多种教育要素及其关系理论,探讨德育导师制引发的教学结构改革和师生关系改善对于德育工作的影响。再如,将德育导师制置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框架下,借用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的“文化――历史”发展观,以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影响为聚焦,展开对德育导师制的深入探究等等。

笔者认同这样一种认识,“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7]。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必须从创新工作方法入手,既向上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论根基,又向下广泛开展实践探究,方能进一步推广完善德育导师制这一德育工作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杨碧军,陈鹏.中学德育导师制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28.

[2]陆少芬.试论中学德育导师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3]卢勇,何松毫,杨璐.德育导师制内涵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7,(1):9.

[4]朱玉林,沈轶群.中小学德育导师制的内涵、特点与价值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3,(4).

[5]杨姝.德育导师制的推行:积极并审慎的视角[J].基础教育研究,2013,(9):12.

第2篇: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

[关键词]师德培育 路径 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001-02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文化上也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为主导,资本主义极端功利主义文化价值、竞争文化价值等多元文化价值并存的“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价值格局。在这种大背景下,新时期的师德培育应该有新探索、新思路。本文就新形势下的师德培育拟提出如下新路径,以供学界商榷。

一、推进师德问题认知的“哥白尼式革命”,走师德建设与培育的辩证思维路径

受到初级阶段文化格局中的封建官文化遗毒的影响,长期以来在师德认知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单极思维定式的倾向性,其片面地认为师德问题是教师一方引起,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社会无关。师德下滑应该由一线教师负全部责任,解决师德问题的对象应单极定位于一线教师身上,所采取的措施也只是针对一线任课教师。师德实践是教师在自己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与学生、教育管理者、社会之间的多维度互动性活动。师德实践的结果与师德培育的成效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教育管理者、社会各界人士为客体,主、客体双方互动作用的结果,并非教师单方面所致。可见,师德的好坏,不单独取决于教师一方。在师德建设与培育的路径选择上,只针对教师尤其是一线任课教师的做法,只会导致师德培育走向歧途。

消除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定式,必须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方法论,正确认识师德实践的主客体结构与互动关系。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师德问题,就是要求我们以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魄力,转变师德认知观念,这是我们进行师德培育的认识论前提。在康德之前,欧洲哲学界关于认识论的研究,存在两大阵营:唯理论与经验论。经验论认为一切认识都来自于感觉经验,经验之外不存在认识的客观必然性。唯理论则认为感觉经验不可靠,一切正确认识都来自于人的理性思维。经验论、唯理论各执一端,争论不休。面对这种窘境,康德另辟新径,抛弃了将感性经验与理性思维对立起来的单极思维方法,将感性与理性、经验与思维在“先验统觉”和“综合思维判断”中统一起来,在先验论基础上消除了经验论与唯理论对峙的局面,实现了认识论领域的“哥白尼式革命”,为马克思创建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架起了桥梁。康德先验认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开辟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先河,为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创立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诞生创造了认识论方法的前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中起到了先导作用。新时期我们也应该让康德认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在师德认知问题上发挥其桥梁和先导作用,启发和引导学术界以康德认识论“哥白尼式革命”和马克思的实践主客体辩证法思想,重新建构师德认知体系,“彻底摒弃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确立师德认知的辩证思维,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和两点论的认识方法指导师德建设实践”,[1]揭开师德建设与培育困境背后的多元文化价值的面纱,走师德建设与培育的辩证思维路径。

二、重视和发挥规范价值的等位效应,营造师德培育公正、公平的规范环境

重视和发挥规范价值的等位效应,是新时期师德培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术界之所以提出规范价值的命题,是因为价值作为一种主体性现象,是实践主体个体对于实践客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价值的个体主体性与人类主体性之间,当下现实性与理想性之间,感性确定性与社会、文化规定的超越性之间,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紧张,这是价值问题本质复杂性的一种表现,也是主体性复杂性的一种表现。”[2]由于实践主体既可以是不同的个人,也可以是不同的利益群体、阶级和阶层,又由于不同的实践主体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必然导致不同价值主体之间在谋求价值和价值评价标准的矛盾冲突。价值的主体间性凸显,规范价值担当着协调主体间价值冲突的重要角色。规范价值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标准,也是一种评价标准。同样,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也有自己的道德规范与规范价值。师德的规范价值既是师德评价的标准,也是一定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标准。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各自都有自己的师德评价标准,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规范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一种普遍适用的师德价值规范。这种师德价值规范不能只有一线教师遵循,还要有教育教学管理者、学生、党政机构、社会团体共同遵守。师德规范作为一种价值规范,对师德实践的主客体,相关各方均有约束力。师德的规范价值就在于它的等位性,在师德规范的制定与遵循面前人人平等。为此,在师德规范、师德评价过程中,要力戒官本位和学生本位,要力争做到管理者、教师与学生的等位。这种师德规范的等位性要体现在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师德规范的制定修改权、解释权、执行权、评价权均应在师德实践的各个相关方一律平等。完善教育教学法规,使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不被变通,并明确教育教学管理者的师德责任与学生的学德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师德的规范价值,为师德培育营造一个公正、公平的规范环境。

三、克服多元文化价值的负面影响,加强马克思主义主导文化价值对师德培育的引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还存在着多种文化价值,新时期是一个“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文化价值格局。“一元”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文化价值,“多元”主要是“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文化价值、功利主义文化价值、竞争文化价值、封建主义等级文化价值、封建官文化价值”。[3]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历史推进作用,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它们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因为这些文化价值是市场经济的固有属性。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价值规律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竞争现象已经随处可见。但是,竞争在政治生活和上层建筑的层面,一旦产生不正当竞争,则危害巨大。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定、业绩绩效考核等方面,如有不正当竞争产生,将直接影响到师德建设的成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功利主义颇有微词,其实极端功利主义不可取,适当的功利追求则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教师是人而不是神,追求物质利益应当予以肯定。不应该把正当的功利追求与师德高低联系起来,但是,个别教师把教育教学当作自己利欲熏心的工具,极端功利主义思想膨胀,这是我们应该加以抵制的。多元文化价值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对当今师德建设造成了冲击。克服多元文化价值的负面影响,就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价值的主导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指导当今师德建设,使之成为师德实践的主客体各方都遵守的道德价值标准。

四、确立“以师为本”理念,以经济等位实现政治等位,消除师德下滑的经济土壤

由于官本位和官文化的影响,各级学校管理高度行政化,利益分配行政化不断加强,使个别教师只好以“钱数”与“分数”做交易,加重了师德建设的难度。确立以师为本的理念,就是把教师看成是生活在现实的“分工”与“分配”关系中的人,消除物质利益分配行政化、身份化的倾向,以经济等位实现政治等位,铲除师德下滑的经济根源。

教师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不是离群索居的人。马克思把这种社会关系最终归结为物质关系,教师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高低受到分工的制约,也受到由分工不同而引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的制约。马克思指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4]分工包含着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等所有这些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在分工还不能被消除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争取生产资料占有的平等以及产品分配上的平等,就是要做到按劳分配,而不是以政治地位、官方身份的高低论分配。前者是以经济等位来实现政治地位的等位和社会地位的等位,后者则是以政治地位的不等,导致经济地位的不等,进而巩固特殊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确立以师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努力争取做到按劳分配,消除按身份地位分配。

确立以师为本的理念,以经济等位实现政治等位,就可以为师德培育提供物质保障,使师德养成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使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师德,建立在厚实的、坚固的经济基础之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师德建设观。否则,一切师德培育与师德建设的做法,都是唯心主义的口号,不可能解决师德问题,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师德培育路径。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宇,李世忠.师德建设困境的单极认知思维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0(4):86.

[2] 马俊峰. 重视规范价值的研究[J].哲学动态,2007(1):15.

第3篇: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

德育特级教师应是德育学科发展前沿的领跑者,德育理论创新的探索者,德育策略、方式、方法创新的实践者,学生人格塑造的示范者。其素质修养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政治思想素养

德育特级教师素养的第一要素是信仰崇高、信念坚定、理想伟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牢固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应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这是中学德育的主题。深刻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涵。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形成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合作竞争、公平公正的时代精神教育是中学德育的精髓。

二、文化素养

德育特级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自觉承担文化传播的责任,引领学校文化的发展方向,引领学校师生形成的良好道德风尚、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在知识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应具备文化选择的素质修养;面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应具备文化传承的素养;面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应具备创造新文化的素养。总之,应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以保持和发扬。

三、教育创新素养

面对德育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德育特级教师更应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素养。德育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灵活机智的才能,应具有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事物的探索、对未知的好奇,面对德育现象、问题,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见解。例如,在德育观念理念方面,要树立大德育观,树立参与、体验、感悟、实践的理念,提升德育实效性。在德育课程建设上,树立多样化思想观念,能创新课程,开发德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编创校本教材;在德育教学方法上,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四、理论素养

德育教师特别要做到博学多闻,需要涉猎人文知识、科学知识,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第一,应掌握学生发展和成长阶段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学生交往、互动的知识;第二,具备德育课程内容和资源、课程组织和类型、课程目标和评价方面的知识;第三,通晓德育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能够创新德育理论,出版专业著作。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成果,善于吸收、应用新成果。例如在国内外教育发展进程中不断出现教育新概念,德育特级教师要能够透彻理解其中的涵义,如“文化”“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关于文化的概念,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工作。

五、科学思维素养

德育是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德育教师要在认识德育、改进德育的实践过程中持续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当今时代,德育工作面临太多的挑战,德育教师要以心灵培育心灵,要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掌握辩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第4篇: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师;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66-02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中升学比例的提高、大学的不断扩招,以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舆论导向对中职学校认识的偏见,中职学校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生源不足、生源整体素质下降的困局。同时,中职学生一般处于15~18岁的青春期,身心发展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正处于性格塑造、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而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道德观念分化,价值体系发展趋向多元化,使中职学生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这使得整个中职教育,尤其是中职生的道德教育面临极大的压力和挑战。

2004年10月25日,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总则首段就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2005年11月9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这再次突出了德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德育是教育的先导,这是古今中外众多教育思想家的共识。正如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所言:“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指出:“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在我国,道德教育的缺位和强化已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识。因此,要摆脱目前中职学生的教育困境,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教育质量,必须从根本上抓好中职学生的德育,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灵魂工程”建设。其中,处于第一线的德育教师的素养,特别是其人格魅力,对德育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

所谓人格,是指人的个性所表现出来的做人的基本格调,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个人的思想、品德、尊严、价值、学识和能力等方面的总和。一个优秀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不仅要授业、解惑,还需要通过其言行举止、气质风度影响学生。而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它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它建立在教师自身良好素质基础上,并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积极健康的影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辐射效应。德育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由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学识水平、个性情趣等多面熔铸而成的。具体而言,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的政治方向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个人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因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学校德育骨干力量的教师,应该是优秀道德的传承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良好校风的倡导者,学生行动的榜样。其中,第一位的要求就是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如果一个德育教师的政治思想不合格,甚至与现阶段党和人民的根本要求相冲突的话,那他培养的学生很可能是将来破坏社会稳定的危险分子。因此,德育教师必须具有优秀的政治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与党的方针、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这既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国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石。

崇高的道德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当然组成部分。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作风仪表,言行举止,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但崇高道德修养是不同时空条件下德育教师的共性,如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和敬业、乐业、精业的职业观。青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他们对德育工作者不仅会听其言,而且会观其行。只有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高尚的情操、严谨的作风,才能真正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称得上有魅力的教师。

渊博的学识 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更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这是教育目的直接决定的。因此,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思想道德修养,还应有深厚的科学文化素养。常言道,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即德育主体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哲学、德育理论和德育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修养,对道德教育内容和策略的原理有专门、具体和深入的认识。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等人将这类知识称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除“本体性知识”外,林崇德教授还特别强调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因为“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广博的(文化)知识对于其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具有与本体性知识同等重要的意义。”讲授德育课的过程,不仅是单纯的理论宣讲和简单的说教,更是结合生活与实践,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寓德育难点与问题于平常课堂内外交流之中。相比于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德育教学更需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全面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头脑,起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作用,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素养。

无私的大爱精神 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敏感多变阶段,他们渴望得到亲人和同伴们的关怀、信任、尊重和肯定,并且乐于用同样的感情回报周围的人。在学校师生之间,学生更关注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因此,德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多肯定和鼓励学生,勇于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深入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良师益友。这是一种神圣无私的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学生一旦体会到了这种爱,就会更加尊敬教师,亲近教师,认可教师,视教师为心灵之友和行为榜样。同时,这种爱更是一种博爱,一种大度之爱,不是单凭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决定爱与否,而是视每一位学生如亲人,以帮助、包容的心态来感召学生,化解偶尔的摩擦。

德育教师人格魅力对中职学生的影响

关于教师人格的榜样作用,从古代孔子的“身正令行”观到韩愈的“以身立教”,再到国外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认为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无不表明其力量的强大。现代的苏霍姆林斯基则更直接地强调:“形象地说,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种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德与育并举,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作用将更加凸显。

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中职学生一般处于青春发育期,相比于初中生,其自主意识已明显增强,个性特征也日益鲜明,但他们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非常有限,对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尚未成形,人格特征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可塑性非常强,极易受到社会潮流的影响,会不自觉地模仿他人的行为。德育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涵养等多因素熔铸而成的人格魅力则能无形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可以效仿的榜样,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主体意识,并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强烈而持久的影响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激烈交锋,社会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青年学生虽有一定自主性,但因各种因素的限制,缺乏判断力,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错误言论的影响。加上中职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大多无心向学,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较差,道德是非观念淡薄,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道德修养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但是,关于做人处事的道德规范,学生从小听到大,如果德育教师仍靠传统的理论灌输和空洞说教,学生难免会产生逆反心理。反之,如果德育教师能够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自己坦荡的胸襟、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将相对容易为学生接受。教师将道德行为和道德观念表现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将成为学生自我审视、自觉规范行为和提升道德修养的具体参照对象。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不仅如此,学生大都会因喜欢某个教师,而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德育教师呈现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而是知识与兴趣、理想、情感、意志等综合信息,会从不同侧面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因此,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能使学生爱上德育课,由往日的“反感”变成“渴望”,而且能激发学生全面学习的兴趣。从近年来的招生情况看,中职学生大多在初中时成绩比较差,考不上高中,而不得不就读职校,一般对学习无多大兴趣,甚至在学习上存在自卑和自甘堕落的心理。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学生不仅易于接受德育,而且不知不觉中受到知识的感染和熏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中职学生入学前往往因为成绩差、日常行为问题而不受教师的喜爱,他们带着无奈与不甘心,甚至是混日子的心态来到学校,对中职学校的教师自然会存在敌视、厌烦的惯性态度。但德育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大爱精神,则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温暖和受尊重的感觉。教师学识和涵养则更能折服学生曾经逆反的心理,使学生变得乐于接纳教师,改变以往对教师和学校的印象。这样,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能激起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触动他们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从而引起学生对教师敬佩和爱戴的积极反应,学生的敬爱又会强化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形成良性循环,并不断升华。

德育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途径

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个体通过后天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培养,不仅需要理论的学习、实践的摸索,还需要极大的情感注入。在新时期中职教育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势下,广大德育教师更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道德素质,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并在德育实践中发挥更为积极主动的作用。具体而言,塑造德育教师人格魅力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己身不正,焉能正人?”德育教师的工作是育人,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德育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认真把握“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并融入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同时,教师还应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以身示范,知行合一,为学生做好崇高思想道德素养的典范。

加强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德育教师仅靠静止的“一桶水”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中职生的要求,应当紧跟时代步伐,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使知识储备处于“长流水”的状态,不断更新和累积。因此,德育教师不仅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学习,还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使自身人格魅力更持久。

加强德育实践研究 德育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与提升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苦的过程,需要教师终身努力,孜孜以求。德育教师积极投身于德育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教学的不足,锻炼和提高自身修养,积累德育经验,探索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才能不断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人格魅力才能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卢丽华.论高校德育教师的素养结构与示范作用[J].职教论坛,2004(18).

[2]罗建兵.高校德育教师的道德修养[J].娄底师专学报,2004(S1).

[3]李香善.高校德育教师人格魅力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

[4]吴仁礼.浅谈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

[5]王艳,任晖.浅谈高校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

[6]黄浩娟.广州市中职学校德育活动的调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5).

[7]徐爱英.浅谈中职学校德育教师的德育工作理念[J].中国科技博览,2009(9).

[8]薄翔.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德育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5).

[9]周宏岩.论德育教师的人格修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5(6).

[10]郭冬梅.论中等职校德育教师的内涵[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

[11]沈文.浅析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5).

第5篇: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

“知”与“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概念。知指的是我们的认识,行则指的是我们的实践。所谓“知行统一”就是要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并最终促进理论知识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指导实践的作用。知行统一是我国道德教育及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要求弟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认为“言而过其行”是可耻的。墨子也曾提出“强力而行”的主张。“知行统一观”更是毛泽东辩证唯物论的认识理论。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用哲学范畴深刻的论述了知与行、理论与实际、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他认为“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二、知行统一与道德教育

强调知和行的统一,为学和践履的一致是中国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在道德教育中,不但要加强对道德理论的认识,而且要将所学到的道德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通过道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内心世界对德育有一定程度的自觉认知和接受,并付诸于自身的实际行动中,做到“知行统一”。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5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也从“知与行”两方面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总的和具体的要求。江泽民在2001年4月的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也提出“希望你们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认知只有赋之实践,才具有彻底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2004)中也指出:“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修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可见,德育效果的最终体现是道德表现的知行统一。知行统一是德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努力使学生做到道德知行统一,是德育的根本目标。

三、知行统一理念下的高校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武汉商学院,秉承“商者无域,知行致远”的校训,针对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新的工作体系,逐步打造出知行统一的德育品牌,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具体来说,学校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合力育人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确立德育为首的观念,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制定了“知行行动”方案。“知行行动”由学校统一计划、安排、部署,并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的协调、检查和督办。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系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抓,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全员及全方位育人的局势。道德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的任务,也需要专业课老师的配合。学校的行政人员及工作人员都应该体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给学生树立起积极的正面榜样,发挥好示范作用。

(二)丰富德育内容

德育是一项内容丰富而且艰巨细致的系统工程,其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形式的多样性。德育内容是德育体系的核心,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只有针对学校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德育内容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在“知行行动”中,“三早两晚(吃早餐、早自习、早锻炼、晚自习、晚熄灯)”表明德育内容更具体细致。此外,还增加了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学生“知行行动”,以“践行文明行为、创建星级寝室、打造书香校园、传递关爱温暖和树立青春航标”五个板块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讲文明、重礼仪、守诚信、勤读书、有爱心、担责任,学会做人、学会读书、学会生活、学会奉献。通过“践行文明行为”的各项活动来推动学生做文明学子,达到知行统一;通过“创建星级寝室”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使学生内在品质形成和外在行为表现达到统一;通过“打造书香校园” 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通过“传递关爱温暖”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树立青春航标”活动发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榜样和示范作用。

(三)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是学校德育知行统一的前提性要素。教师的道德言行是最为重要的教育要素,起着导向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加强学校德育,达到知行统一,要加强师德建设。只有教师首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做到知行统一,给学生做好榜样,道德知识的传授才更有说服力,学生才更容易接受。学校注重加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要以德修己,以德育人,要求教师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求教师注重自己人格的塑造,加强自身修养。另外,学校还建立了良好的师德评价机制,健全师德的典型示范机制,发掘师德先进典型,及时表彰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四)探索有效的德育方式、方法

第6篇: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

一、90后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现状

通过笔者对90后师范生的调查访谈、问卷分析,可以看出90后高校师范生对于将来从事教师这一行业的愿望不是特别强烈,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师范生将来不太愿意从事教师行业,究其原因与90后师范生更强功利性追求有关系,另外也与学校对于师德教育方面的引导有所欠缺有关。在对为何选择师范类专业时,有近半数的师范生并非真正出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有不少学生是从教师职业的稳定性的角度考虑的。调查显示,高校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不高,对于教师职业的热爱程度不够。近半数的被调查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相关的道德并没有太多的认知。在对师德相关内容的调查访谈中,有相当一部分师范生认为自己并没有主动地去看一些师德方面的书籍,在学校中此方面的教育也较少。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下90后师范生师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实效性有待提高。

二、提高90后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实效性应坚持的原则

1、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师范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要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需贯穿整个师范教育体系中,既包括公共政治理论课中的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样的课程,也要针对90后学生的特点,根据各院系的特点,开设一些相关的理论课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高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来开展师德教育收效很大。在师德教育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也是很突出的,尤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道德是这门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上这门课时,应有针对性地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进行着重探讨,这才是因材施教的应有之意。在此门课中,有专门章节探讨职业道德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根据90后师范生的特点,使他们能够从理论角度对师德有一个较高层次的理解。师范生的实践性很突出,大多师范生到高年级都要进行实习,在实践中,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作用,能够使师范生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感知师德,更加认同教师职业,对教师职业充满感情,关爱学生,敬业奉献。

2、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在师德教育方面,学校既要在相关的课程设置上凸显师范特色,注重对师范生师德教育课程的开设,优良素质教师的配备,而且还要注重课堂以外师范生师德教育作用的发挥。学校可通过各种活动为载体,探索师德教育的新途径。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些学校的做法,比如通过专家讲座、征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方式,开展师德方面的主题教育,取得的效果是比较好的。90后高校师范生价值观多元、思想开放、自由,自小又接受了各种新鲜事物,所以只是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来进行师德教育很明显是远远不够的。师德教育中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三、提高90后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师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深刻的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又体现了当今中国的时代性。学校是育人的最重要的场所,良好育人环境的营造,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对高校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无论是何种灵活的形式,都将体现师德教育的灵魂、核心,就不会偏离其正确的轨道。

2、紧抓高校教师的师德,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示范作用

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中,高校教师的示范作用当然不容忽视。师范生在学习的学校是学生,其价值判断当然受教师的影响。因此,其对于师德的理解也将直接受高校教师各方面的影响。高校对于教师师德方面应该有有力地引导,通过不断完善考评、监督机制,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师德,并推举出师德典型,形成良好的风气,在学校形成重视师德的良好氛围。让师范生以教师为学习典型,让师范生能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师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的文化积淀,最能体现一所学校的气质、品格。学生在高雅的校园文化中自然会受到良好熏陶,产生积极的影响。师德教育应通过高校校园文化来进行。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在师德教育方面可通过学校的标语、制度建设、各种师生活动、讲座等来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

第7篇: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渗透;途径;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8-0009-03

自赫尔巴特提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没有离开教育的教学,没有离开教学的教育”[1],教学的教育性已然得到了广泛认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我国学校德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人文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英语学科,理应承担起德育责任。我国现行英语教材蕴涵大量德育素材,英语教师若能合理使用,便能实现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

一、英语课堂教学承载德育功能

语言作为思想文化信息的载体,本身就承载了德育功能。英语学科是人文性学科,英语教材必然承载了生活实际,蕴含大量德育内容。英语教材既是英语语言知识的载体,也是思想文化、道德内容的载体。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时,也在接受一种文化的熏陶,接受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培养。

英语教材的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纵观我国现行英语教材,内涵大量德育内容,如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劳动教育、遵守规则纪律的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私德教育、团结友爱教育、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兴趣爱好等内容。范围涉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各方面内容。德育素材的涵盖面很广,为教师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可行性。 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是实现智育和德育有机结合的重要媒介,英语教师要善于识别、合理使用,实现英语课堂智育和德育的有效结合。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仔细分析德育素材,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使用方法。结合德育方法、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可知英语教材中德育素材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正面讲解,及时强化

教材中出现的模范人物事迹,是非常好的德育素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总是努力给少年们描绘出活生生的人的鲜明形象,这样的形象成了人类道德美的永久体现,我要让这个形象照亮少年的心,深入他的思想深处,使少年的心更快地跳动……”[2]教材中的模范人物无形中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他们的生平、事迹是良好的德育素材,教师要正确引导,使教材中出现的榜样人物起到激励、鞭策、感召、引领学生奋发向上的作用。如新标准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九年级上册Module3.Heroes探讨英雄人物的事迹,英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动机,使他们产生渴望达到榜样境界的愿望,并以此做出行动。

教师在讲解词汇、语法时,所举的例句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富含教育意味的。教材中出现的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谚语,教师要正面讲解、及时强化,引发学生思考,产生思想的震荡。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语言艺术、要有合乎逻辑的分析与论证,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促使学生价值观、信念的养成。看似简单的话语及提醒,却能让学生受益良久。

(二)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根据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道德实现从他律转向自律,有两个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认知发展;二是社会经验。而社会经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在同伴之间建立相互尊重,这种相互尊重是建立自律道德的基础。[3]同学之间的交往就是一种同伴关系的交往,他们年龄相仿,身份平等。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互相交流观点,通过把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相比较,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之间的区别,从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观点提出疑问。这种方式会使他们在观念上更容易产生冲突,尤其是当他们之间的价值观发生冲突时,学生希望能够以现有的知识水平将其化解却又无法化解时,便会向外界“求助”,此时正是教师开展德育的有效时机。[4]教师对其正确指引和指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就教材中的某一德育点,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澄清思想。发挥同伴之间相互影响的正面作用,让学生之间交流想法,互相促进,促使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当学生之间的观点发生冲突时,教师再加以正确引领,促使学生认知水平进一步发展。如新目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Unit1.Where did you go on vocation?这一单元讨论假期出行,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如何做到文明出行,有哪些需要改正的不文明现象。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会加深理解,找到共鸣,解决冲突,从而提高他们的公民道德认知水平。

(三)选择德育点,组织学生英语演讲

组织学生就教材中的某一德育内容进行演讲,从而了解其品德发展程度,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如高中英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必修一)Unit1 Friendship这一单元是讨论友谊的,可以让学生以此为主题进行演讲,阐明如何与他人相处,诚实守信对人际交往的作用等。

(四)选取德育内容,编排英语话剧

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剧本或相关的德育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一定章节内容编排话剧,使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如有关道德教育的小故事。新目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编排英语话剧,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得到深刻的启迪。英语话剧是情感陶冶法的一种形式,使教育过程具有情感与认知的高度统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想象力,提高德育实效性。

(五)选取两难问题,组织英语辩论

根据格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运用道德两难问题,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思维,可促进其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如高中《英语选修6》(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Module5 Cloning随着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该不该有克隆人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辩论,以加深学生对伦理道德观念的理解,对科技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有正确的判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鼓励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践行

品德是以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逻辑上是不存在没有行为的品德的,因而必须鼓励、引导、监督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践行。只有认知和行为达到了真正的一致,才是学生真正的成长。教师只有自身做出表率,学生才能以此为榜样,在真实生活中践行良好的德行,实现德育的知行统一。教师要坚持监督和指导的职责,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学生不可知行脱节。

三、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合理使用,不仅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而且能有效活跃英语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德育和智育的双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要捕捉德育时机

教育是讲求时机的,而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德育是最要求时机问题的。德育时机是受教育者在外部诱因的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德育需要状态。受教育者的这种状态是一种客观态势或客观条件,若能及时被教育者捕捉和科学利用,能获得最佳德育效果。[5]当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是德育的良机。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德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教育的情景是我们每天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的场所,教育时机就位于这种实践的情景中。在英语课堂上就是真实的教育情景,学生产生疑惑、兴趣、情感、冲突时,是实施德育的良机。教师要捕捉恰当的德育时机,适时施教,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二)渗透德育要适度

英语教师在渗透德育时要把握好度的问题,避免把英语课堂片面德育的倾向,而忘记本科英语教学的任务,把英语课堂变成德育课堂。教师要找到德育素材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切勿盲目进行德育。英语教材大多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的素材,很多话语都可以作为德育点来进行拓展,但是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品德发展阶段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能每句话都进行拓展,完全变英语课堂为德育课堂,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酌情使用德育素材。

(三)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原则

教育者渗透德育时,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选择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学生拒绝低于自己发展阶段的道德说教,教师应向学生解释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促进其向高一阶段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了解学生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对教育者来说,德育方法是如何运用的问题,对受教育者来说,是如何接受的问题。德育方法的运用处于主导地位,德育方法的接受处于被动地位,但德育方法的运用又受制于德育方法的接受。德育方法的正确与否,最基本的体现就是看它能否被教育对象所接受。[6]因此,教育者在选择德育方法时必须要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要符合受教育者的所处阶段特点和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59~260,267.

[2]苏霍姆林斯基.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07.

[3]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66.

[4]穆 林.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时机的捕捉与利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10~11.

第8篇: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是由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民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这也决定着教师职业道德有其特殊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因此,师德教育在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与培养中,具有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工作具有特殊眭,主要表现在其工作对象不同于其他职业。学生是一个国家、民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教师的工作思想、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将对学生产生直接和久远的影响。由于它的特殊性,也就对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应十分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素质的培养与培训,而这种培养与培训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教育,既包括职前教育也包括职后教育,本文就新时期教师教育的职前与职后的师德培养,谈一点认识。

一、师德是教师职业的行为准则

社会生活中的任何职业,都有其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即职业道德。它是处理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基本规则。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关系的规则,表现为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在其劳动中抱怎样的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品行,将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他还指出,“教师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成长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塑造着学生的灵魂。但教师在塑造学生灵魂的劳动过程中,不像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用劳动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而是用自己的知识、才能、智慧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正是教师职业活动的这一性质和特点,要求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卢那察尔斯基也认为:“教师应该在自己身上体现人类的理想。”教师的道德修养,决定教师的教育水平,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除了教师的文化修养、知识修养外,这种力量还来源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即教师的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深层次的、隐藏于其知识之后的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当这种力量得以发挥,从教师的内心中产生作用和影响后,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而且更主要的将会对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意义和价值,已超出了学校范围的空间和学生在校的时间,它具有跨时空的影响力,因此,师德是教师职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担负的使命,与教师职业文化根本目的和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师德又是在教师职业文化的系统运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并且始终作为教师职业文化系统整体运动的组成部分发挥其全部功能的,所以,师德本质的实现是通过师德价值来显现的。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一定的道德关系所确定的师德行为的有效性、合理性与崇高性,同时它也是教师职业群体和个体的自我确认的价值内容和道德本质的实现。它既是师德信念自我承诺外化和内化的双向运动的具体表现,也是师德可能性转变为师德现实性的具体过程。

因此,师德是每一个从事教师职业或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道德倾向和道德行为特征的总和,是主体在师德关系中自我表现的道德状态,是师德价值的个体实现。它一方面体现了个体师德价值的实现状况,另一方面则体现师德价值的总体水平,这也就显现出了师德在职业活动和职业培养过程中的个体与类的关系。个体与类的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性质,就会显现怎样的师德人格。同时师德人格又是个体对于类和自我本质的理解与意向的结果。个体在什么意义和层次上认同了类的本质和自我本质,他就会在什么意义或层次上追求并实现自己的师德人格价值。师德人格在这里的作用,就是能使个体在同类的交往中处于某种有效的关系状态,所以,师德人格的自觉化、个性化和理想化,是师德人格价值实现程度的具体标志。因而,师德人格的真正形式,就在于师德主体能意识到自己是道德实现的目的,并在具体的师德行为中,达到自我决断、自我负责、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

二、教师教育中师德培养要求

高等学校体现出的大学生文化个性和文化行为的不同,表现为一所高等学校的文化氛围、文化意识、文化精神以及具有自身个性的文化性格,对大学生的共同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文化精神的培育和具有自身职业前景的道德文化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文化现象也同样存在于高等师范院校。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特定的职业文化发展与积淀,所形成的师德文化意识、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师德形成、发展和完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等师范院校在对其学生进行文化知识、能力素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师德的教育与培养是其人才培养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方面。所以,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所具有的文化性格,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文化性格。它对师范生的师德要素的形成,师德结构的完善具有相当的融合力。师范生的师德人格与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性格是基本相一致的。它的要素和结构体系与学校文化性格的要素与结构有着明显的相承性。因此,不难得出结论,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性格如何,将直接关系到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师德及师德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师德结构体系的完善。

当大学生步入师范院校学习,即成为教师职业队伍的后备成员。但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性质、意义、地位、作用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的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他们的认识往往带有偏向性和对职业选择的非自愿性,因此,师范院校在对师范生进行教师培养教育过程中,必须改变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认识的偏向性,使学生的职业选择非自愿性转向职业选择的自愿性。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接受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系,逐步树立起教师职业道德的意识,形成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格,并不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在他们步人教师行列后,再通过职业活动中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和职业道德习惯。

师范生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与师范生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的增长是同步的。其师德的形成、完善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即他律的师德、自律的师德、自由的师德。当然最终达到自由的师德,除了学校的教育、培养和师范生自我的锻炼、修养外,在他们走上教师职业工作岗位后,仍需进一步地加以完善。师范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是接受教师职业化的训练过程,这种职业化的训练,除了专业理论知识、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外,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进行师德实践训练,提高师德水平,同样也是师范大学生职业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教育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认识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把师德规范和要求与培养自身良好道德习惯有机结合起来,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

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过程,一般由教育者、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三方面组成。师德的教育过程必须符合师范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合其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使师德教育取得更有效的结果。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提高师范生对师德的认识。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道德观念所支配,对大学生的师德教育,首先应从提高师德认识人手,明白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明白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师德要求;明白师德在完成培养人才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包括掌握师德规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坚定师德信念。

第二,陶冶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在提高师德认识的基础上,应注意师范生师德情感的建立。因为没有师德情感,也就没有实践师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行为。师德情感比师德认识具有更大的稳定性。积极健康的师德情感在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职业活动中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意志的锻炼。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能否克服困难、突破障碍主要取决于人的意志。师德意志就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并作出正确行为抉择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对从事艰苦的教师职业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第四,注重师范生良好师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师德认识、陶冶师德情感、锻炼师德意志最终都要归于师范生良好师德习惯的养成。通过师德教育,使师范生把师德意志自觉转化为育人的师德行为,这是形成师德品质的关键。

三、教师教育中师德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师教育中的师德教育与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教师所具有的自身职业特征的敬业精神、仁爱精神、进取精神、自律精神作为具有教师职业特定内涵的道德价值,体现出了教师职业文化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这种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在教师教育体系共同文化道德意识中,居于核心地位。教师师德的确立与发展,以及形成其职业道德习惯,有赖于教师教育体系中职业道德文化对教师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的评价。因此,在教师教育体系的师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

第一,理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相结合。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师德教育,应注意将理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紧密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师德教育的方向性和可能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与师德教育的紧密结合,是整个教师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连续教育和阶段教育相结合。师德教育在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教育行为。应贯穿于师范生的教育以及教师教育的后续培训的全过程。把师德教育、培训与教师后续培养的知识更新、新能力培训、职业技能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注意在不同时期教师的思想变化。要突出重点,强化过程,注重效果,以适应新时期对教师教育和师德的新要求。

第9篇:师以德育人德论文范文

[关键词] 社会变革;中小学教师;德育;能力;困境

变革型社会变革成为新常态,经济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政治和意识形态争夺暗流涌动,古今、中外文化相互冲突和融合,伦理道德陷入“阿伦特困境”即“现代世界的教育问题在于这个事实:教育本质上不能放弃权威或传统,但它又必须存在于一个既非权威所建构,又无传统可维系的世界里。”[1] 变革型社会对教育的深刻影响是教育也需要主动变革。

变革性社会,已有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文化伦理都会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深化改革,适应社会变革要求,已然成为社会的共识。基础教育关涉青少年成长成才,关涉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变革的焦点领域。社会变革背景下,基础教育目标、环境、关系、文化等场域迎来变革,要求中小学德育走向专业化。此外,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变革导致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倾向,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有被弱化的趋势,这种消极影响在基础教育领域阻碍着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加以专业化的干预,因此,要求中小学教师德育知识和德育能力走向专业化。近年来,学者们积极开展教师专业德育研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从能力视角来审视教师德育能力的专业的研究还比较少。由此,本文尝试在社会变革的现实背景下,以德育能力专业化为视角,与时俱进的审视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的困境场域,探寻中小学教师变革型专业德育能力生成的可能性。

一、变革让德育陷入困境

“变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2]“教育一直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变革是教育得以延续的一种‘基本法则’,它标志着教育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3]。社会变革导致教育环境和教育系统发生变革,使德育陷入了德育内涵困惑、德育主体困顿、德育能力专业化困局等三重困境。

(一)德育内涵困惑

德育的内涵决定着德育的深度和广度。从德育内容的广度上来讲,德育内容具有基本性和时代性特征。基本性德育内容是指德育之于人类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普适性要求,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时代性德育内容可从历史和意识形态两个向度加以解释。历史的向度,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现实对德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德育内涵的困惑主要体现在德育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视角下,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国民教育的德育维度势必打上统治阶级的烙印。一直以来,对于德育是否走向政治,在学术界存在争论,比较熟悉的就是“小德育”和“大德育”之争。持“小德育”观点者认为: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不应泛政治化;而持“大德育”观点者认为:德育是指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等。在社会变革背景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冲击而发生流变,从德育专业化要求出发,对德育内涵和内容的不同界定,对专业德育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德育陷入困惑,势必深刻影响德育实践。

(二)德育主体困顿

德育是谁的工作?德育如何前行?如何走出德育倦怠?在中小学,德育是德育科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德育是否也是全体非德育科教师的工作内容,则存在争议。对德育主体认识的不同,直接影响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中专业德育能力的培养。

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德育科教师的工作,而不是非德育科教师的工作。德育是一门专业活动,是德育科教师主要工作,德育科教师负责启蒙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绪,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非德育课堂上出现的学生道德问题,应当交由德育教师来处理。

另一种观点认为,立德树人是全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依靠课堂内外的共同努力。德育对于教学的特殊规定性意味着道德教育应成为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维度,包括非德育科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都应承担道德教育的使命。因此,具备有效的专业道德能力,不仅是对德育科教师的要求,同样也是对非德育科教师的要求。

德育责任主体不明,导致德育科教师和非德育科教师都陷入德育是否“作为”的两难境地。这种心理困境的长久滋生,还会导致教师陷入德育倦怠的疲惫状态。

(三)德育能力专业化困局

20世纪60 年代末70年代初,教师专业化运动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在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影响下,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业型教师,“实地调研表明,不论是德育学科教师还是非德育学科教师都缺乏专业的德育能力”[4],教师德育能力陷入专业化困局。

炔课度的困局主要体现在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对教师内化的素质和知识的要求方面。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道德;另一个层面是教师具备开展有效德育工作所需要的德育理论知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都是对教师专业德育能力建构的知识和素质要求。在现实中,往往存在重视教师本人的德性和品质,而忽略了德育专业知识的要求的困局。

外部维度的困局主要表现为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对教师外化德育活动的能力要求方面。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开展专业德育工作,只需要教师具备专业德育理论知识,外化的德育行为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忽略专业德育能力的培养;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必须经过训练,并在实践锻炼中获得,是对传统经验型教师德育提出的专业化要求,是教师专业化在德育维度的能力建构。

二、走向变革:变革型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

走出困境场域,需要变革传统经验型德育思维,从能力专业化视角审视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合理域限,重点厘清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层次和结构,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

(一)专业德育能力层次

专业德育能力包括德育、专业德育和专业德育能力三个递进层次的含义。搞清楚这三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及相互关系,是我们厘清专业德育能力结构和开展专业德育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首先,德育的含义。如前所述,德育存在大小德育之争的解释学困境。从德育的首义来讲,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但是,德育具有实践性,德育的含义应当根据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并符合现代社会伦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德育政治泛化倾向应当杜绝,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檀传宝先生指出的德育应当防止“泛政治化”,又要杜绝“去政治化”,德育要让“公民人格和道德人格相互支撑”。他还从历史形态视角将德育划分为习俗性德育、古代学校德育与现代学校德育。

其次,专业德育的含义。专业德育是从德育专业化出发,将德育视作专业化教育活动,是“教师德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素养中德育维度的专业化,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容包括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以及专业德育情感。”[5]专业德育包括教师德育专业化和德育教师专业化两个维度。前者是就德育而言,需要专业化的知识架构和能力体系;后者是就教师而言,需要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走向专业化。同时,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第一目标,德育科教师和非德育科教师协同德育过程,是专业德育的现实要求。

再次,专业德育能力的含义。把握专业德育能力的内涵,可以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考察。从心理学视角,“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6],专业德育能力则是教师开展专业德育工作所具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组织行为学视角,是指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胜任力,指教师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达成德育目标的能力。专业德育能力是对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方面的要求,反映教师德育能力结构的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特点。从德育走向专业德育,再到专业德育能力,体现了德育的实践性特征,是德育与教育教学专业化实践的要求,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

(二)专业德育能力结构生成

能力结构,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能力不是某种单一的特性,而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可以划分不同的能力类型,每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结构是不同的。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是开展教师职前职后专业德育能力培养的实践标准,是衡量教师专业德育能力水平的依据。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由内之外,可以划分为一般教育能力、专业德育能力两个层次。

第一,一般教育能力结构生成。一般教育能力结构是指对所有的教师而言,所要求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结合。德育能力是教育能力在德育维度的能力体现,因此,教育能力是德育能力的基础能力,也是专业德育能力结构中的处于基础地位的一般性能力。对于教育能力结构的研究,学者们较早就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孟育群认为教师能力结构包括:认识能力、设计能力、传播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等。张晓红通过问卷分析认为“中学教师教育能力包括:交流沟通、育人为先能力;推陈出新,能动教学能力;把握课标、灵活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勤于研究能力。”[7]作者认为,教师一般教育能力结构主要包括课堂知识传授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教育信息化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第二,专业德育能力结构生成。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是指教师为专业化德育工作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学者们对德育能力构成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具有代表性的有:刘争先博士认为教师德育能力包括德育学科专业能力、组织和管理德育过程的能力、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三个方面。檀传宝教授发出“教师专业化≠教学专业化”论断,提出了“教师德育专业化”命题,并指出“‘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专业伦理和专业知能(知识与技能)两个方面”[8],丰富了教师专业德育能力培养的伦理学内涵。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除了普遍认同的德育学科专业能力、过程管理能力、发展能力和伦理建构能力以外,作者认为,根据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还可以增加情感共振能力、思潮辨识能力、变革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结构内容。

情感共振能力是在德育过程中,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从而走进学生心灵的能力;思潮辨识能力是教师主动辨别社会不良思潮,科学分析,教育引导学生走出思想困境,凝聚班级良好氛围的能力;变革适应能力是教师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现实,甄别变革带来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创造性的开展德育工作,引领学生适应变革、积极创新的能力。

总之,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和培养体系建构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研究视角的不同,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的途径也不尽相同。檀传宝教授在探讨如何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时提出从政府、大学、中小学校及中小学教师三个主体的视角建构教师德育专业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此外,也可从关系的视角,审视中小学教师在与学生、学校、学生家庭、同事、社会等的关系互动,关照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还可以从道德心理学出发,基于德育能力形成的心理学特征展开剖析,厘清教师专业德育能力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汉娜・阿伦特.过去和未来之间[M],译林出版社,2011,181.

[2]中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6.

[3]王万俊.略析教育变革理论中的变革、改革、革新、革命四概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

[4]刘争先.学科德育与教师的德育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

[5]刘海莲.教师德育专业化:内涵、途径和方法[J].教师教育论坛,2014,(8).

[6]普通心理学编写组.普通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相关文章阅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