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荷花教学设计范文

荷花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荷花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荷花教学设计

第1篇:荷花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分析

一、主题

主题思想是文艺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揭示出来的问题,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人教版《自学辅导》书指出,《荷花淀》“表现了根据地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认为这个主题太笼统、不确切。主题常通过题材、情节或人物等表现出来。分析和发掘主题必须从具体作品入手。就《荷花淀》而言,情节始终围绕妇女展开。全篇有八个人物,妇女就占五个;男人中的父亲和小队长仅为四处对话描写,着墨极少。因此,作品主题的归结应以妇女为中心,即“重在讴歌冀中根据地妇女识大体、爱祖国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如孙犁所言:妇女“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至于读者,“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的心”,那是因为他们看到“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

以妇女为中心总结主题思想,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讲叫“紧扣作品”;另一方面,以妇女为中心,较之以男人为中心,主题更为深刻,更具时代性,更能使作品透露出一股清新,更能激动千万名读者,因为“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语)

二、人物

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是妇女,又以水生嫂为核心。她热爱劳动,有娴熟的劳动技能;她体贴丈夫,温柔细心;她开明稳重,刚毅勇敢;她关心国家兴亡,最终投身抗日洪流。她不愧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魅力的典型人物。她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性格有相同之处:热爱劳动,勇于反抗;但又有很大不同: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加之生活在抗日根据地,这使她与祥林嫂的命运大相径庭。与赵树理笔下的小芹相比,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同一环境,但水生嫂已不再是为争取个人婚姻自主抗争,而是跻身抗日的行伍,勇敢地肩负起民族存亡的重荷。即使在孙犁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她也堪称典型。至于文中另外的四位妇女,她们的性格也各具特点,这集中反映在“寻夫”部分的对话描写上。

居于次要地位的男人系列,也有主次之分。水生居主导地位。他与父亲有相同之处:思想豁达开通。大敌当前,没有过多地“惦记”家事,而以国事为重,毅然决然地去干“光荣事情”;他又有别于小队长:幽默感不强。但内心深处却非常热爱自己的妻儿老小,荷花淀中即使责怪了妻子,也要“把(内装饼干的)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

三、结构

《荷花淀》以丈夫参军打仗为线索,精心组织了“送夫”“寻夫”“奇遇”“学夫”等情节。作者以空行为标志,把它们分成了三大段。作为“诗体小说”,每一部分又被安排成三层,呈现出诗歌艺术所追求的“建筑美”。人教版《自学辅导》书提供的“段落提纲”把第三部分划分为四层,第一层从“她们向荷花淀里摇”至“啊,原来是他们”,层意为“化险为夷”。我们认为不妥。这一层最好与第二层合并,至“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层意为“漂亮的伏击”。原因有三:

第一,从内容上看,当“耳边响起一排枪声”时,妇女们并不知道是自己的队伍向倭寇开枪,还以为是“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便“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这时,正值战斗开始。第三自然段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战斗还在继续,至“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小船“箭一样飞去”,战斗才结束,才“化险为夷”。这几个自然段为一个有机整体,即“漂亮的伏击”,不可随意分割。

第二,从形式上看,转折连词“但是”也说明一、二层联系十分紧密,不可分割。

第三,将一、二层合在一起,层意侧重于赞颂妇女配合部队打仗,否则,“伏击不会这么彻底”,(区小队长语)文章仍以妇女为中心。这种划分方法才能准确体现作者的思想脉络,精确反映小说的主题。

四、语言

孙犁先生主张,文学语言应该“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每一句的组织,无文法的疏略,每一段的组织,无浪费或枝蔓。可以说字字锤炼,句句经营”。他不仅这样要求别人,还自觉地在创作中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荷花淀》便是典范。

这部作品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洗炼,显示出作者已熟练地掌握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又精细传神的高超的白描手法,并能以此充分表现人物的时代气质。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课语言学习的重点应集中在三个方面:①简洁传神的对话描写;②诗味盎然的环境描写;③准确生动的遣词造句。

教学设计

从“教材分析”中可以看出,《荷花淀》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它理应成为我们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依托。本着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目的,根据中师文选《大纲》的要求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遵照中等师范学校“大信息、全方位、多媒体、高效益”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集认知、技能、情感性目标为一体,为本课拟定了五个教学目标。下面简单介绍这些目标及其教学方法。

目标一:找出文中的对话描写,说明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并通过分角色朗读准确表达其中蕴蓄的丰富内涵。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们采用“领悟式学法”——教师精讲“夫妻夜谈”,让学生领悟并总结分析人物对话的方法:1.熟读全文,结合上下文分析;2.抓重点词。如两处“笑”和“小声”,单音节词“谢”和“嗯”等;3.注意句中状语。如“总是”“呆呆”等;4.与他与对比。紧接着,让学生练习“试法”:以组为单位分析讨论第二部分的“商议探夫”。最后布置学生课后独立分析第三部分的对话,并仿写一则人物对话片断。

由悟法、试法到用法,由阅读理解到尝试写作,并注意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最终彻底攻破教学重难点。

目标二:找出环境描写的语段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这是本课教学的次重点,旨在让学生学习体会孙犁先生“诗体小说”的语言特色和乐观向上的创作风格。环境描写的作用在《祝福》中已经做了介绍,本课应有所提高。我们先让学生归纳总结其积极作用——为情节的展开设下伏笔;缓和紧张气氛;表现乐观情趣。然后请个别同学当堂指出每一处的具体作用,最后指导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月下编席”和“阳光下的淀上风光”,加深理解,培养语感。

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体现了美国教育和心理学家本杰明S·布卢姆的“目标教学”思想。

目标三:通过与祥林嫂、小芹、妞儿等人物形象性格异同的对比分析,充分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引导下,抗日根据地,尤其是白洋淀劳动妇女的性格特点。

这仍为本课教学的次重点,可以让学生了解类比分析的方法,提高他们分析人物形象的水平。前两位人物刚分析过,妞儿可加以简单介绍,比较分析简便易行。

目标四:准确简练地给课文编写段落层次提纲。

这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次重点。它既能提高学生分段分层的水平,又能督促他们在课外认真阅读理解课文,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可采用“评点法”。点拨要点有:1.尽量用词和短语;2.格式对称工整;3.第三部分的层次划分。(见“教材分析)

目标五:紧扣课文对作家作品及其创作风格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

第2篇:荷花教学设计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在景点一线从事服务工作,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既要向游客介绍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又要讲解古迹背后的历史故事,还要面对游客们五花八门的提问,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善于倾听、能说会道的能力,还要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快速、准确的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方面。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朗诵会、演讲比赛、采访活动、专题辩论会、课前三分钟演讲等来进一步加强训练。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专业特点,通过课堂讨论、答问、朗读、演讲、口头作文、写作采访等形式,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口头表达功夫,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快速阅读、抢答、对抗论辩等形式的练习,以此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分析:朱自清 《荷塘月色》

1.课前准备

(1)结合地方特色(扬州),扬州有一个景点――荷花池,将班级同学分为若干小组,请各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游览荷花池”路线,准备好导游词,成文后上交。

(2)资料查询:①荷花的各种寓 意;②荷的功用、形态、习性、栽培知识;③历史赋予荷塘的人文底蕴。

2.教学过程

(1)各小组交流比较“游览荷花池”行程安排的策划。

(2)模拟导游:每组推选一个代表上台扮演导游,戴上导游证,手执队旗,其他学生扮演游客,听完后大家评价线路的设计和导游词的设计是否合理。

(3)交流体会:请“导游们”说说, 怎样才能成为优秀导游。

(4)由荷花池的荷花切入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以学生准备的导游词和朱自清笔下对荷花、月色的描写进行对比分析,以突出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引导学生在撰写导游词时多运用排比、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加导游词的艺术性。

(5)课后作业:将朱自清对荷塘月色的优美描写以自己的语言转化为“游荷塘”导游词。

本次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现“专业”,凸显“语文”。本篇散文《荷塘月色》教学案例从学生的专业出发,模拟学生专业实训场景,着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和专业能力提升的成功结合,效果较好。课例虽然着眼于学生的专业,但始终在努力彰显着“语文”味儿。通过创设做“荷塘导游”的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口语交际的情境中,提高了听、说、评的能力。同时又成分利用了扬州地方旅游资源,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使学生了解扬州旅游文化,感悟荷花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第二,立足“主动”,激发学生兴趣。本篇散文《荷塘月色》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写作欣赏能力,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整节课学生是知识、技能、能力等的主动获得者。学生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及课堂上“模拟导游”、相互评论等实践活动,体验到了主动获得资料、创意表达、角色表演所带来的快乐,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知识面宽,针对不同的问题共同解决,在共同参与中,学生比较轻松自由,口语交际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同学善意的笑声和帮助中逐一改进。在活跃、欢笑的课堂氛围中,口语交际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又一次得到提升。

第三,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在这次学习中,同学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讨论、自由表演、相互评论,学生既是表演者又是学习者,既是导游又是游客,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第3篇:荷花教学设计范文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荷花》。

一、联系实际,说教材

本组教材围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一主题,旨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引领学生学会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本文节选自《诗的材料》一文,准确地说,《荷花》是叶圣陶老先生专为语文教材的编撰而创作的一个例子。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细读课文,我们可以发现文章有三美:

1.荷花美。作者笔下的荷花形态万千,多姿多彩,荷花旺盛的生命力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美。

2.语言美。叶老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用简洁、确切的语言将荷花的婀娜多姿描写得惟妙惟肖,文中的每一个词句无不闪动着美的艺术。

3.意境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叶老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把自己的感情和描写的事物交织在一起,达到了行神合一的艺术境界。赞美了荷花的千姿百态,再现了大自然的神奇。

二、结合实际,说目标

本课分两个课时完成,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形象思维较为发达的年龄特点,紧扣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制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能读准“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中好词佳句的品味,激发学生爱“荷花”之美、赞“自然”之奇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5.教学难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积累文中生动、优美的词句,并能进行创新和大胆地运用。

三、立足发展,说策略

1.引情生趣,欣赏美。

2.以读为本,发掘美。

3.品析结合,领悟美。

4.以情促思,升华美。

5.以生为本,注生成。

四、情景交融,说流程

读讲精练教学法是以“言语训练为主线组织教学”的。因此,在预设教、学流程的时候,我力求把“言语训练”这条主线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这个例子,以“读、品、想、练”为手段,以言语操练的形式,把课堂当成学生的操练场,引导学生在文字中体验语言美、朗读中品味荷花美、想象中领悟意境美,不断升华对荷花、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感受、学会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以此为依据,我预设了以下教、学流程:

新课伊始,我以谜语“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坐在绿船上”导入,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猜谜导入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优美的荷花风景片,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下,把学生带入文本。“投石激浪”让学生情感的河水泛起涟漪。

接下来,我指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当学生熟读课文后,我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荷花美在哪里”,待学生充分发表完自己的见解,我以“作者是怎样把看到的美景写下来的呢?”这一问题,引领学生进入下一环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为此,在品味“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时,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质疑,这时学生会提出几个关键问题:“白荷花会怎样冒出来?”“除了‘冒’字,还可以换成哪些字?”“白荷花冒出来,想做什么?”我引导学生再次读文,读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感知。等他们说出可以替换“冒”的字后,我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对比读、反复读,体会作者字斟句酌、锤炼语言的功夫。然后完成说话训练“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冒出来,仿佛( )。”

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抓住“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这句,继续引导学生质疑“荷花会有怎样的姿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并自己设计肢体语言,边读边做动作,让语句描写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使学生充分感受荷花美妙的姿态,从而理解“一大幅活的画”的意思。伴随着我配乐范读第四自然段,结合多媒体展现一幅幅优美的荷花图,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中,我让学生大胆想象:此时他们就是一朵朵风姿卓越的荷花,除了蜻蜓和小鱼,他们还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之后,让学生带上我准备的荷花头饰,配乐美读课文。在这一环节里,我将“读、品、想、练”有机结合,在大量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语言的独特性、学习的自主性,真正落实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细细品读完全文,请你们发自内心地用最美的语言去赞美心目中的荷花吧!”经过前面的层层品析之后,学生对荷花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火已经熊熊燃烧。学到这里,学生自主质疑的问题得以解决,教学重点得以训练,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学生在多层次的言语训练中感受到了荷花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

五、移情入境,写感受

从言语训练的角度,我设计了以《假如我是一朵白荷花》为题的操练,让学生通过“自化其身的角色转化”展开想象,尽情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把言语与思维的读写操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六、紧扣内容,说板书

课前,我在黑板上画好荷花图,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围绕荷花相机板书:

第4篇:荷花教学设计范文

浅谈语文课堂中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佳作用时机 姜堰市大冯中心小学 陈秀兰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 质量的提高。有人认为课堂上用了计算机就是实现了教学的优 化,觉得似乎不必再提教学媒体的选择和组合。巴班斯基曾指出:“不存在教学方法上的‘百宝箱’。”我们应在课堂上为计算机找一个合适的位置。由于计算机的加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准确把握CAI在教学中的最佳作用时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以《荷花》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在激趣时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伊始,我就展示了荷花池全景,美丽的景色使学生顿觉眼前一亮,不知不觉置身其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由于这种情境的创设,学生如临其境,不由自主地被作者所同化,读文时感情真挚,以致感觉自己也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在翩翩起舞,所以,当教者问“这时,除了蜻蜓和小鱼,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和我交谈呢?可能会告诉我一些什么呢?”这个问题时,学生就能“脑中生花”,说出“水草左右摇摆,告诉我水底的快乐”、“蜜蜂飞过来,告诉我清早的采蜜的快乐”、“龙虾游过来,在我脚底挠痒痒,告诉我嬉戏的快乐”等美妙的语言,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情趣。 二、在突出重点时 文章内容主要是通过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来理解的。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来描绘,把荷花的美尽显笔端,精当、传神的词语及新鲜贴切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蕴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又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 怎样让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美呢?我在教学文章第二自然段时,将描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用不同的色彩显示,并把重点词语以相异的色彩展示,同时闪烁两次,这样就突出了重点,激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克服了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从“挨挨挤挤”、“一个个”、“碧绿”、“大圆盘”等词体会到荷叶之美,从“冒”、“饱胀”、“破裂”、“展开”、“露出”等词语体会到荷花旺盛的生命力。 三、在解决难点时 有些教学的难点是传统媒体所解决不了的,这时,CAI教学就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 比如:让学生体会“冒”字的用法时,空洞的说教显然无法使学生真正体会内涵。我用电脑显示其“冒”、“伸”、“长”三种动态过程,并结合原有的知识体验——小草从石头下钻出来,学生自然体会出荷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这种理解水到渠成。 四、在仿作运用时 让学生看声画同步的画面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写更能满足其动手的欲望。 在分析了解了文章的写作结构之后,让学生仿说仿写,既让他们对所学课文进行了深化巩固,又复习了计算机的有关操作,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只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正确把握CAI教学的最佳作用时机,再辅以点石成金的讲评,就能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他们向着既定的教学目标顺利前进。

第5篇:荷花教学设计范文

一、“荷育文化”的解读

“荷育文化”的根本在于:明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性,体会它“艳而不俗,迎骄阳而不惧”的高贵气质,以培养幼儿勤劳、勇敢和坚强的优秀品质。

1. 荷之美――和而不同

蔡甸幼儿园将本地区的荷文化多样化、全方位地渗透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既展现教师与幼儿、家庭与幼儿园、社区与幼儿园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凸显本地区荷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健康成长。

2. 荷之风――团结协作

蔡甸幼儿园有一个团结务实、勇于创新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充满活力、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大家以和为贵,团结协作,用精细化管理使团队具备执行力,用常态化活动使团队充满生命力,用园本化教研使团队获得发展力,从而尽显“荷”的高洁品性和精神风貌。

3. 荷之彩――异彩纷呈

蔡甸幼儿园地处城乡结合处,留守儿童较多,于是,教师结合地域特色组织开展了异彩纷呈的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互动活动,从而有效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

4. 荷之实――引领辐射

蔡甸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有三点。其一,承接活动。蔡甸幼儿园多次承接市区公办、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实地观摩与交流活动,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并为区、园内外的幼教同仁传经送宝,还与武汉市、区教校联手打造幼师培训基地,充分发挥课改实验基地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仅体现了开放办园、和谐共进的时代精神,更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二,创办园刊《荷》。蔡甸幼儿园的园刊定位为综合流刊物,即立足园内又辐射园外;既把握幼儿园脉搏,又突出办园特色;既汇集教师与幼儿“教”与“学”的成果,又记录幼儿园的发展历程和成长轨迹。其三,园本课程的开发。蔡甸幼儿园的“美丽的莲花湖”“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等特色课程方案已集结成册,并作为常规课程在全园推广。

二、“荷育文化”下的环境创设

蔡甸幼儿园“荷育文化”下的环境创设包括三点。

1.营造艺术氛围浓郁的户外环境

蔡甸幼儿园的绿化是幼儿园整体环境创设的一部分,不仅做到春、夏、秋、冬四季常绿,更使花草树木的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特别是,在花坛、绿化带旁插着醒目的提示牌,写着温馨、美好的提示语(例如,“花草微微笑,请您多关照”“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幼儿园”等),以提醒幼儿及成人要爱护花草树木。另外,在楼道的墙壁上张贴的“上下楼梯请靠右行”等标语,既提示幼儿养成良好的上下楼习惯,又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和育人观的形成。还有,园内各种温馨提示的标牌都做成荷花、荷叶的形状,从而达到统一、美观的艺术效果。

2.布置富有艺术特色的室内环境

蔡甸幼儿园的各个班级根据各自特点创设富有艺术性的活动区(例如,名画欣赏区、造型展示区、音乐歌舞区以及表演区等),旨在使幼儿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逐步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总之,富有艺术特色的室内环境既利于形成个性化的班级环境,又能发挥其特殊的艺术功能。

3.创设充满艺术气息的主题走廊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楼的功能,蔡甸幼儿园设计充满艺术气息的主题走廊(例如,海底世界、十二生肖等),以利于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轻松、愉快地参与各项教学实践活动。

三、“荷育文化”下的活动创设

蔡甸幼儿园的艺术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幼儿,设计以艺术为主线的综合活动,即围绕一个相对宽泛的人文主题和与之相应的艺术知识、技能等(例如,文学、表演、制作、绘画、泥塑和歌唱等),旨在形成独特的班级教学活动。此外,蔡甸幼儿园开展幼儿艺术节,设立幼儿艺术兴趣班,既充分利用幼儿园内外的文化资源,又大力发挥家长的文化资源优势,以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例如,“六一”幼儿文艺专场演出、幼儿艺术作品展览和家庭才艺绘萃等。同时,蔡甸幼儿园既引进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又把自身的文化资源推广到园外,从而形成较有影响的、颇具艺术特色的幼儿园文化。

四、“荷育文化”下的制度建设

蔡甸幼儿园“荷育文化”下的制度建设包括三点。其一,推行“五常管理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其二,从教师到门卫,人人职责明确;从教学处到总务处,处处权责分明;从教育教学到后勤财务,事事有章可循。其三,既有人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和总务后勤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又有家长委员会制度等对外关系方面的制度;既有约束性制度,又有引导、激励性制度。

第6篇:荷花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活动单导学 让学 生态 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27-0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正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学生越来越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也越来越变成了自主学习。江苏如皋推出的“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基于学生发展的需求,努力让教学成为学生的学习课堂,成为学生得以“表现和存在”的重要时空。“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是“让学”的课堂、生态的课堂、活动的课堂。

一、“活动单导学” 课堂是“让学”的课堂

海德格尔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这个发展本质上还必须由学生的学习来完成。“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正是“让”学习者成为课堂上真正意义的主体。在“活动单导学”课堂上,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尊重、理解、依靠、发展学生为要义,教学的各种可能性旨在激励学生的主体精神,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生本化的教学设计,提出将第一思考时间还给学生,将第一表达机会还给学生,将第一体验过程还给学生,将第一认知反思还给学生。这充分体现了“让学”的思想。

教者设计活动单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蹲下身子来看孩子。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单的设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让活动单在促进学生读、思、悟、品等方面更趋合理,更加有效。

“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立足学生的自主学习,把握学习化的教学取向,切实做到“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倡导和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

“先学后教”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亲身感知、感悟、感受学习。“活动单导学”模式中,孩子们总希望尝试、创新,他们希望走自己的路,于是便有了“教”前的自主阅读,自己思考,自由表达,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解读教材。通过小组交流、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形式,让孩子们在互相倾听、互相讨论、互相质疑解难中一同成长,感受建构知识的快乐。

二、“活动单导学”课堂是生态的课堂

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由此,笔者想到了“牧羊人”。如果牧羊人圈定一块草地放羊,羊是不会膘肥体壮的。所以牧羊地是没有围栏的――翠滴、鲜花点缀、蓝天白云映衬,好一块活力盎然的生态之地。

“活动单导学”的课堂就是这样的生态课堂,是儿童学习天性鲜活绽放的课堂。孩子们在高度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没有压抑,一切都是那么自由;没有造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学生的学习进程是自主自动、自觉、自为的行为过程。

在“活动单导学”的课堂上,教师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儿童就一定能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也一定是“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的学习的主人,是“有思想、有主见、有感情的活泼好动的小主人”。(斯霞语)而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巧妙的点拨、恰到好处的引导是滋养儿童发现问题的肥沃土壤。课堂上,在与文本、教师、同伴的对话中展示师生真实的生命状态,回归教学的本真。

“活动单导学”课堂是和孩子一起制作的“家常菜”,具有天然合理的健康基因。然而,孩子就是在这日常的、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获得相关的知能建构、习惯养成与精神成长。

三、“活动单导学”课堂是活动的课堂

“人正是在活动的时候,才进行思考、做出判断的。”(钟启泉语)“活动单导学”重在“活动”,“活动”成了课堂教学的灵魂。通过学生的“动”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求得真知。

“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行经验重组的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说教,而是一切在学生的自我“活动”中完成。教师则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示范者、欣赏者,完全融入在学生的学习之中,有效促进着学生的学习。

比如《荷花》一课,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展开想象,将自己当成池塘里的一朵荷花,写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一位特级教师教学这一片段时,抓住这一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文本资源,神化意境,“给力”引领学生深入其中忘我体验,使学生活动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极佳境界。请欣赏如下教学片段:

放音乐。学生以各种方式阅读文本(自由读、赛读、齐读)。

教师:“听了各小组的朗读,看到这些楚楚动人的荷花,老师陶醉了,觉得自己好像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在阳光下舞蹈呢!让我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吧!”

分角色活动――1小组配带荷花头饰朗读;1小组胸带大荷花图片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台下表演。配合音乐。

教师:“下面交流活动:大家闭上眼睛陶醉地想一想,这时,又有哪些小动物过来跟大家打招呼?它们对你说了什么呀?哪一组来汇报?”

小组1:“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昨夜飞行的快乐。”

小组2:“小虾游过来,友好地跟我打招呼。”

教师:“让我们再次置身于这美丽的荷花池边,闻着荷花淡雅的清香,伸手摸摸滑滑的玉盘似的荷叶,仔细欣赏这些千姿百态的白荷花吧!”

学生欣赏课件中的荷花。

教师:“此时,你们一定忍不住想赞美它,说吧!”

出示活动:

说话练习:荷花!( )!

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

教师:“最后让我们将看到的荷花、心中的荷花画下来。进入下一阶段活动。”

学生动手画。

这位特级教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放松的情境,使学生能置身于其中尽情活动,课堂变成了活动的舞台,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此乃一巧。更巧的是这位特级教师将“三维”目标巧妙整合在一起,水乳相融,令人拍案叫绝!

“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教学,回归教学本质,探求教学规律,重构教学模式,从而在超越中创建了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第7篇:荷花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课题研究 探究式学习 劳技教学

在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技术性劳动中开发创造力,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学会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在实践中创造,从而逐步掌握科学方法与劳动技能,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创新型劳动者,这是当今劳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小课题”研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寓有儿童情趣的科学研究方式去主动研究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一、选择课题

“小课题研究”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因此课题选择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课题从哪里来?主要来自学生的劳动实践、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确定,也可以是老师提供的;可以是劳技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也可以是在对课外劳动实践活动中发现的各种现象的探究;可以是劳技单科性问题,也可以是与劳技学科相关的跨学科问题。在组织学生选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小课题”原则。这里说的“小课题”,是指不要涉及过多的相关知识,不需要过多的深奥理论,不需要许多复杂的验证就可以得出结论的课题。(2)创新性原则。通过研究能探明或揭示某一事物的自然现象或客观规律。(3)实用性原则。研究的结果要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某种需要,或者说研究结果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如我校在全国创新大赛中的获奖作品《种薄荷诱灭苍蝇》这个课题,只要等薄荷花开了,苍蝇在薄荷花上活动时,就可以进行观察实验。这个题目很小,不需要很多的器材设备,也从没有人研究过,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制订计划

为使小课题研究有目的有步骤进行,活动之前必须制订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应包括:①研究的目的。目的正确,实践操作才能正确,取得的结果才能达到研究的本意。②研究时间。预计研究时间多长、何时完成。特别是劳技类研究项目季节性很强,要搞好研究必须准确安排时间。③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计划的核心。它包括:研究前的材料准备、研究在什么环境下进行、研究采取什么技术手段等。我还是以《种薄荷诱灭苍蝇》这个课题为例。研究的目的,用薄荷的花去诱灭苍蝇;研究的时间,这个课题时间的选择很有讲究,什么时候种植薄荷要计算好,保证薄荷花开了,苍蝇成虫正好开始活动;研究方法,像这类课题要分阶段进行效果较好,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薄荷花引诱实验,第二阶段,进行薄荷花诱灭苍蝇实验。因此,一个完善的研究计划预示着成功的一半,作为指导老师一定要抓实抓好这一环节。

三、实施步骤

在制订好选题实施计划以后,就可以进入实质性的研究步骤中去。首先,要让课题组的同学明确研究目的,了解研究计划;其次,要大量查阅有关资料,奠定有关知识基础;然后,再进行观察、实验、访谈、调查;最后,撰写实验报告。在这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按照研究计划一步步地深入,做到不遗漏每一个步骤,不忽视每一个细节。实施过程中要随时与研究目的相比较,哪些达到了要求,哪些还需要补充;哪些方面成功了,哪些方面不完全,采取什么方法补救。既要注意观察预想之内的情况,又要观察预想之外的特殊现象。预想之内的情况是满足预定的目的所必须的;预想之外的特殊现象是意外收获,是新发现,往往这种收获具有更大的价值。如《种薄荷诱灭苍蝇》这个课题,学生发现很多苍蝇喜欢在薄荷的花蕊上活动,通过查阅资料和咨询有关昆虫专家后,推测花粉有引诱苍蝇作用,因此,在制订研究计划时就先预设花粉有引诱苍蝇的作用。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学生发现把薄荷叶的汁液与花粉混合使用更能引诱苍蝇,这一有价值的发现让有些专家都感到意外。

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为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而放任自流,而要与他们一起,进行切实有效的引导和指导;还要告诫他们,所有的工作都要自己做,不依赖老师,不依赖家长,把获得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系统;重视多种知识与技能的灵活应用、综合运用;重视学生个体、小组之间的交流、协同学习。

四、成果交流

学生的研究成果出来后,首先要在班级里进行展示与交流,请学生相互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指导修改。研究成果的展示交流,可以使学生之间的成果共享,信息互补。通过相互评议,可以使学生思维碰撞,彼此启发,取长补短,相互激励,进一步改进或深化自己的研究成果。

小课题的成果交流还可以利用学校的信息平台进行网上交流。我校是科技劳技教育特色学校,每年的科技节上,很多有新意的设想都可以在校园网上进行交流,小课题成果也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亮点。

小课题的成果还可以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实践活动比赛。通过比赛,使学生有机会和各行业专家学习和交流。如我校学生的《夹竹桃叶提取液杀虫效果的探究》在参加全国24届青少年创新大赛中,有机会与植物学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获得更多夹竹桃叶子的知识,对自己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五、成果评价

学生研究的成果经过展示交流并经修改完善后,指导教师要组织有关老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答辩评价。答辩评价时,一要看学生的论文或研究报告,二要看整个研究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观察记录、数据统计表、重要环节的照片等)。

评价以开放式、激励式评价为主,不对研究成果作孰是孰非的简单结论,彻底打破传统评价中教师设置好评价标准,把学生学习结果往里套的束缚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做法。主要看学生对调查、观察、实验、材料检索与整理以及对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否有所掌握,对所学的知识是否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是否有所发现与创造等。评价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分出论文报告或方案设计的水平高下,而在于通过评价,引导学生重视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参与和学习目标的达成,重视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重视批判精神、独立思考、研究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增强可持续研究与创造的后劲。

总之,小课题研究是实施探究式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更多的空间“消化”、“吸收”知识,有更多的机会思考和实践,有更多的时间发展他们的特长和爱好,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第8篇:荷花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愉悦美 节奏美 语言美 形象美 和谐美

一、导入课文感受愉悦美

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富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他们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热情,引人入胜。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导语主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例如:在执教《惊弓之鸟》时,开篇就布疑设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枪弹……至此,老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锋一转,说:“可是,古时侯有个射箭能手更羸,却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就把这只大雁射了下来,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找到答案。”导语巧设悬念,为学生进一步体验教材中的人物美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它强烈的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审美教学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对学习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因此,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

二、朗读课文体会节奏美

一节成功的阅读课,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

吟诵的时侯,需根据文章的内容及自己的体会采用不同语调,而吟诵的方式既可以是教师的范读,学生的个别读,也可以是学生齐读。这需要根据文章抒发的情感而定。大体说来,情感低沉、缠绵柔缓的文章,宜采用个别读,从而体会到节奏的阴柔美。而激昂、热烈的文字,则宜采取集体诵读,从而体会节奏的奔放美。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否则难有理想的效果。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的朗读指导。如果学生对“中华不振”这句话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体会。而老师单从技巧方面指导朗读,是达不到效果的,所以必须紧紧抓住情感这条线,才能读出伟大精神之美。

实践证明,学生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中,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技巧,同时又体会到课文的情感美,享受到节奏美,受到美的熏陶。

三、理解课文品味语言美

语文教学离不开品词析句,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对于语言精妙之处要抓住,深入挖掘,让学生在品味中理解文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方法,深刻领悟作品的语言魅力。

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凭借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

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冒”字用的非常好,为了正确理解这个词,可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渐渐往上生长的过程,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学生理解了“冒”字的含义,也体会到了荷花强大的生命力。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在理解词语过程中,学生活跃了思维,增强了美感,从而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精妙。,

再如理解重点句“我仿佛是一朵白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可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画面和身临其境的想象,知道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表达了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句话是作者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写出了荷花的动态美。在理解句子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兴奋愉悦的状态,被作者所描绘的美景所陶醉,在这美的境界中,学生不仅得到了美的感染与熏陶,更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丽”与“神奇”。

四、运用媒体感受形象美

恰倒好处地运用媒体观看视频,能开拓学生的视听,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观看媒体视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受器官,全方位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使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亲眼看一看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小园林,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辉煌的圆明园上空。接着出现了平湖秋月、安澜园、蓬莱瑶台、武陵以及西洋楼等景点图。那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足以使学生留恋赞美,清晰的画面把远古的历史事件,把遥远的地域一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给人以形象美,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板书设计体现和谐美

在语文教学中,板书设计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精心的板书设计有助于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段落层次,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课文的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板书时,教师为了强化重点难点,通常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和绘画,并用文字、符号、线条、图表等形式把教材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使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也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思维的训练。因此,一个新颖别致的板书不仅给人以形式美,也给人一种美的熏陶,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从而给人以和谐的美。

第9篇:荷花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复习"荷、珠"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的欢乐。

3、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荷叶、词语卡片、头饰。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带来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一位小姑娘,身穿绿衣裳。划船不用桨,坐在水中央。”

点名一生说:荷叶。

师:真聪明,就是荷叶。(板书荷叶)请大家伸出手指,咱们一起把“叶”字写一遍。

2、小朋友们,今天我特意从家里带来了一片荷叶,这是一片什么样的荷叶?

(圆圆的)板书:(圆圆)边板书边说,你观察得真仔细,说出了荷叶的形状。还能从别的方面形容它吗?(绿绿的荷叶)真能干,你从颜色上形容了这片荷叶。看看,它像什么?(老师把荷叶戴在头上)

生说:荷叶像一顶帽子。

师把荷叶举过头顶,说:这片荷叶还像什么?

生说:这片荷叶还像一把伞。

师说:挺有想象力的。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荷叶圆圆》,请一齐读课题,再读。

【设计意图:课一开始通过触摸着生机勃勃的荷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创设了乐学的氛围,让学生一开始就有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状态,从而自然的导入了新课。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二、复习生字,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复习生字。

我们上节课认识的词语宝宝累了,都躺在荷叶上休息,谁愿意来叫醒它们呢?(点名读)一个小朋友的声音太小了,没有叫醒它们,就让我们一齐大声地叫醒他们吧。

课件出示:荷叶

摇篮

亮晶晶

停机坪

透明

翅膀

歌台

凉伞

2、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荷叶也被你们叫醒了。你们看,美丽的荷叶吸引了很多的小伙伴,教师播放课文示范朗读的视频,听听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对生字的识记我采用多种方式,反复识记。本堂课是第二课时中,通过游戏检测学生,使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得到了巩固。】

3、这么优美的课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想)朗读之前老师想提下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

学生自由地读课文。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不但读得响亮,而且坐得非常端正。现在发现圆圆的荷叶吸引了哪些小伙伴了吗?(生答,师板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谁能用“和”把这些小伙伴连起来说说。

点名说。

【设计意图: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想学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品读课文:

渡:这样说就很完整了,你最喜欢哪个小伙伴?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

生边找边读。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小伙们吧。你喜欢谁?

生说:我喜欢小鱼儿。

师:请你介绍一下小鱼儿吧

学习第五段:

生4:小鱼儿把荷叶当作是凉伞。

师:小鱼儿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说:小鱼儿很快乐。

师说: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说:我从“笑嘻嘻”这个词语感受到的。

师说:还能用像“笑嘻嘻”这种形式的词语形容小鱼儿的快乐吗?

生说:美滋滋

师:请你把这个词带进句子里读一读,感受一下小鱼儿的快乐。

生把词语带进句子里读。

再请几位学生像这样说。

师:谁来当这条快乐的小鱼儿?(朗读本段)你能像小鱼儿那样游一游吗?

过渡:接着你们想去看看荷叶的哪个好朋友呢?它又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学习第四段:

师:你喜欢谁?

生:我喜欢小青蛙。小青蛙把荷叶当作是歌台。

师:老师想知道什么是“歌台”?谁能告诉我?(唱歌的舞台)

师:如果你就是大歌星小青蛙,你在歌台上唱歌,有什么感受呢?

师:好一个骄傲的歌唱家,现在就请你用自豪的口气来读读这一段。(朗读)

还有哪只小青蛙想来唱一唱。(指名读)

过渡:接着你们想去看看荷叶的哪个好朋友呢?它又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学习第三段:

生2:小蜻蜓把荷叶当作是停机坪。

师:你见过停机坪吗?(出示图片,理解停机坪。)

师:小蜻蜓在荷叶做成的停机坪上怎么休息的呢?(板书:立)

生读句子。

师:你能像小蜻蜓那样立一立吗?(生做动作。)

师:除了小蜻蜓的翅膀是透明的,还有什么是透明的?

生列举透明的事物。

谁能学学小蜻蜓的样子边读边演。(指名读一读)

还有谁想试一试。(想读的一起来读)

朗读本段。

过渡:最后我们去看看--(生:小水珠。)它把荷叶当作是什么?

学习第二段:

例如--生1:小水珠把荷叶当作摇篮。

师:小水珠为什么把荷叶当作是摇篮呢?请你们自己读读写小水珠的一段。

生说:因为小水珠可以躺在荷叶上面,就像躺在摇篮里一样。(板书:躺)

师:小朋友小时候睡过摇篮吗?睡在里面感觉怎么样?(高兴、舒服、有趣……)

师:谁能把这种舒服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师:躺在摇篮里真舒服,还有谁想感受一下吗?(齐读)

2、表演课文:

师:老师刚才感受到同学们很喜欢这些小伙伴,所以我特意把它们请来了。

谁喜欢小水珠?指名戴上,现在你就是---(生说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略)想想这些小伙伴的声音、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现在我就是一片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请你们按照顺序来我这玩吧。下面的小观众注意听他们是否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有没有动作和表情。

表演,生评价。

师:你们表演得太精彩了,其他小朋友想表演吗?现在老师请刚才四位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朗读,表演。(四人分别站在每组的前面引读。)

【设计意图:课上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孩子们感受的小水珠、小蜻蜒、小青蛙、小鱼喜欢荷叶的高兴心情,并在朗读中自然流露。让学生更加喜欢朗读,感受到朗读的乐趣,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

四、拓展延伸,感受夏天景色之美。

1、圆圆的荷叶绿得可爱,它给四个小伙伴带来了欢乐。你还能介绍新的小伙伴给荷叶认识吗?它们又把荷叶当作什么呢?小组交流。

)说:“荷叶是我的(

)。”

学生自由讨论。

2、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为了表扬你们,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美的地方--就是荷花池,这池里的荷花千姿百态,有含苞欲放的莲花,还有亭亭玉立的仙子。看到这幅图,你们又能想到什么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是谁写的?(杨万里)大诗人杨万里很喜欢荷叶荷花,还写了一句千古绝唱也是形容荷叶荷花,那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成语、诗句,并朗读。最后鼓励学生

说说你还背了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学生展示背诵。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又体现了课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的语文教育观。】

五、总结。

荷叶就像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像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它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我喜欢荷叶,所以我家里也种了一些荷叶,主要是用来晒干泡茶。瞧,荷叶也给我带来了欢乐,你们喜欢荷叶吗?(生说:喜欢。)那我们可不能随便摘它,而要爱护它。其实荷叶还有很多的用外呢,想知道?(生说:想。)请你们课后看看课外书查查吧。和你们在一起,感觉时间过得真快,同学们再见。

六、板书设计:

荷叶圆圆

小水珠

摇篮

小蜻蜓

停机坪

小青蛙

歌台

小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