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节能相关知识范文

节能相关知识精选(九篇)

节能相关知识

第1篇:节能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复杂网络;知识交流网络;测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57-02

现实世界中的许多系统都可以采用网络的形式描述,即看做由大量节点和连接节点的边组成的集合。知识是所有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科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依赖的基本功能单位,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科发展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动力。用节点表示学科成员,两节点的连边表示学科成员间的知识交流,就构成了最简单的学科知识交流网络模型。网络中每个节点所代表的知识水平(知识存量)高低不同,所具有的知识内容也存在差异性。在学科知识交流网络模型中,知识从知识水平高的节点向水平低的节点流动,知识水平高的节点就称为知识的供给者,即知识源,知识水平低的节点被称为知识的接受者;或者是节点之间不同知识内容的相互交流。因此,学科成员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就表现为网络上的知识传播行为。研究学科知识交流网络的结构,发现其内在特性,寻找促进网络间知识流动的有效方法,提高网络知识交流过程中的稳定性,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一、学科知识交流网络节点重要性度量及其分析

1.节点度

节点度是衡量学科成员在网络中的影响力和重要性的指标,采用与其进行知识交流的成员数量来测度,用ki表示第i个节点的度。节点度越大,表明与该节点进行知识交流的成员越多,可以认为是知识的主要供给者与传播者。因此,在网络中的影响力也越大,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节点的平均度是指所有节点度的平均值,用表示,定义为:

其中,ki表示第i个节点的度,n表示学科知识交流网络中总节点数,即总成员数。

节点的平均度是衡量网络成员之间知识交流广泛程度的重要指标。节点的平均度越大,表明网络中的知识交流越频繁,知识交流范围越广,学科的学术氛围越浓厚,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与科研合作越密切。

2.节点介数

在一个网络中,连接两节点的路径中边数最少的称为最短路径。节点介数表示网络中所有的节点对之间通过该节点的最短路径条数占所有最短路径的比例。[1]节点i的介数定义如下:

其中,表示节点j,k的最短路径中经过节点i的最短路径数量,表示节点j到k的最短路径总数量,n表示网络的总节点数。

在学科知识交流网络中,节点介数反映了某个学科成员对其他成员之间进行知识交流的控制能力,体现了在整个网络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是重要的全局几何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节点介数越高,表明经过该节点的最短路径数越多,该学科成员作为网络中的知识传播的媒介作用越明显,可以通过提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质量来增强学科成员间的知识流动效果,在网络知识交流中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对于发现和保护关键资源与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科组应该为具有高介数的成员提供更为宽松的科研和学术交流平台,使其有足够精力和优越条件为学科的知识交流充分发挥作用。

二、学科知识交流网络整体特征分析

1.平均路径长度

平均路径长度是指网络中所有节点对间最短路径的边数平均,定义为:

其中,dij表示节点i到节点j间的最短路径的边数,n表示网络的总节点数。

平均路径长度描述了网络中节点间的分异程度,表示任意两个学科成员之间平均需要经过多少个中间成员才能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学科知识交流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越短,表明成员之间实现知识交流所需要经过的中间成员数越少,越有利于知识的快速传播。而且较少的中间环节在传播过程中能够极大地减少原有知识的损失,促进各成员间知识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对于提升学科建设的知识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聚集性

聚集性表达了网络连接的聚集程度,即节点的紧邻之间也是紧邻的程度。通常用群聚系数来描述网络中节点的聚集情况。定义为:

其中,C表示整个网络的群聚系数,Ci表示节点i的群聚系数,也称为“网络密度”。[2]

群聚系数越大,表明网络中成员间的联系越密切,成员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成员间知识的交流传播,减少知识的交流成本以及传播过程中知识的损失。

3.节点度相关性

节点的度和它的邻居节点的度的相关性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当考虑整个网络中度为k的节点的邻居节点平均度时,可以得到:

其中,表示度为k的点与度为k'的节点连接的条件概率。[3]如果随着k增大而增大,表明具有大的连接度的节点往往与其他具有大的连接度的节点相连接,则称网络具有度匹配相关性;如果随着k增大而减小,暗示了具有大连接度的节点更容易与小连接度的节点相连接,则称网络具有度非匹配相关性。

如果学科知识交流网络具有度匹配相关性,就会产生“强强联合”的现象。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具有突出的人才固然重要,但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学科所有成员整体实力的提升。强强联合使高级人才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密切,水平的提高也更快、更深入。但大量中低水平的成员由于缺乏与高水平成员交流学习的机会,自身实力的提升会受到很大限制,使得人才培养出现不均衡发展状态,很容易造成人才层次的断层,不利于学科发展。因此,学科网络应该更倾向于具有度非匹配相关性,高水平成员与低水平成员间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对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要加强高水平成员间的合作,使学科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4.结构洞与桥

网络社会学家Burt提出结构洞的概念。[4]结构洞就像一个个绝缘体,网络中的知识流动到此便被断开,无法形成回路。因此,结构洞成为阻碍知识流通的瓶颈。而当某一知识节点能将结构洞两端彼此断开的个体或团体连接起来,便被称为桥。[5]在学科内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结构洞存在的可能性很小,成员之间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交流。但在不同的学科之间,由于知识的异质性以及其他的主客观原因,学科间可能不存在知识的交流,就形成了结构洞。学科的发展在于知识的不断吸收和创新,而创新又包括知识内容的创新和研究方法的创新。近几年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大量出现,表明学科间知识融合的重要性及其强大的生命力,学科之间应当要有结构桥的节点存在,促进不同学科间知识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科之间知识传播的效率。通过结构桥能够获取其他相关学科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学科发展带来新的思想与方法,注入创新的源泉。因此,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交流网络内部知识的流通,更要注重构建学科间不同知识交流的获取途径,提高整体的创新能力。

三、节点之间知识联结强度测度及分析

在学科知识交流网络中,用权重表示成员间所涉及科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程度。如果两个成员的研究领域比较接近,则赋予两节点连接边较大的权重,称两节点具有强联结关系;如果两个成员的研究领域不相近或者不相同,则赋予两节点连接边较小的权重,称两节点具有弱联结关系,就构成了加权学科知识交流网络模型。

以强联结为主要特征的加权网络的学科成员间具有相近或相同的研究内容,因此更有利于成员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对所研究内容进行纵向深入分析挖掘,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快、更好的成果,对提升学科实力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彼此之间研究领域的共同性,不可避免的存在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可能使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而且整个学科所涉及的研究范围相对较窄,不利于学科的长远发展。以弱联结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各成员研究的领域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有利于彼此之间获取和吸收新的思想与新的方法,更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在学科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个理想的学科知识交流网络应该是强弱联结的结合,学科的不同研究团队间主要以弱联结形式存在,而在团队内部成员间则是以强联结为主,既保证了整个学科研究内容的深度,又保证了研究范围的广度,使学科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四、结论

学科知识交流网络的结构和特性影响并作用了知识在学科成员间交流的途径与效率。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新的量化手段,不仅可以进行以成员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交流网络分析,还可以进行以学科闭合网络为研究对象的分析,识别重要的学科成员,寻找阻碍提高学科知识交流以及共享的原因,优化学科知识交流平台,完善交流机制建设,为学科的发展提供可靠的量化依据。

参考文献:

[1]唐晋韬,王挺.复杂社会网络的介数性质近似计算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30(12):9-14.

[2]John Scott.Social Network Analysis:A Handbook[M].2nd Revised edi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00.

[3]徐道炜,陈庆华,章静.对BA网络4种攻击的最优策略[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8(5):558-560.

[4]Burt R.Structural Holes[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第2篇:节能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知识;链接

在教学中,依照章节的次序,让学生学习、归纳生物学基本事实,让生物学原理与概念有机结合,从中探寻知识的规律组成,发现当前生物应用技术与生物科学理论的建构模式,掌握生物学发展动向,帮助学生梳理各个知识点,强化理解能力,稳固而扎实地获取知识。将高中生物知识的各个环节通过一定教学方法来完成链接,让系统化、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形成于学生的头脑,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对知识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统一的能力。

1.创建知识链接

1.1形成章节内的知识链。知识链是指将生物学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事实及运动过程等用文字箭号的形式串联起来,用来表现生命结构的特征及生命运动的特点,或人们利用生物学的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种归纳方式简单明了,脉络清晰,是生物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如在学习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生物技术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尝试形成以下有关的知识链,例如基因工程部分,基因获取目的、基因构建的表达方式与载体、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基因鉴定及检测,最后进入转基因部分;动物细胞核移植的知识链接创建,从动物体细胞过渡到MⅡ卵母细胞,分析细胞重组与胚胎、细胞代孕、动物的克隆技术等;胚胎移植部分,早期胚胎代孕母体子代;胚胎分割:早期胚胎二、四、八等份胚胎代孕母体子代;胚胎干细胞分离和培养:早期胚胎胚胎干细胞组织器官某器官缺陷的个体。用知识链形式归纳,可以将复杂的操作过程简约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1.2寻找知识联系的“节点”。要建立起不同知识链之间的联系,关键是寻找知识链之间的联系的“节点”。所谓节点,就是指联系两条或几条知识链之间的关键概念、过程或原理,通过节点,可以梳理几条知识链之间的关系,就像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方便地从一条知识链到达另一条知识链。上述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中的几条知识链之间如何进行链接?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如下问题来寻找链接的“节点”:⑴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转基因哺乳动物常用的受体细胞是什么?受体细胞怎样对目的基因进行操作才能够发育形成转基因动物?⑵应用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最终完成动物克隆时,完成重组的早期胚胎培养场所是怎样的形式?继续的发育场所是什么?⑶胚胎分割在什么时期进行操作的?分割后的早期胚胎如何处理才能得到遗传性状完全相同哺乳动物?⑷提取胚胎干细胞一般在什么时期?它有什么意义?通过探究可以发现,培育转基因动物和克隆动物,受体细胞或重组细胞都是在体外培养成早期胚胎,然后再移植到代孕母体内发育的。而胚胎分割和胚胎干细胞其实都是在早期胚胎水平上的操作的。这样就可以将“早期胚胎”作为一个节点,把几条知识链联系起来,达到链接的目的。

1.3链接不同的知识链。知识链接就是将不同的知识联系起来,这种链接可以是章节内的,也可以是跨章节的。通过寻找知识联系的节点,建立起不同知识链的沟通。有时几条知识链之间的节点并不特别明显,这就需要分析,仔细研究它们的关系,找出最关键的联系节点。找到“早期胚胎”这样一个关键的节点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链接:⑴进行胚胎移植的早期胚胎可能有哪些来源?⑵早期胚胎有几种去向?就可以从早期胚胎的来源和去向这两个方面来联系: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可以通过正常的体内受精作用或体外受精收集到,也可通过基因工程或细胞工程获得的改造后细胞在体外培养而成。早期胚胎移植到母体内,由代孕的母体生出子代个体,就是说,通过基因工程和核移植培养的早期胚胎,只有通过胚胎移植过程,才能发育成所期望的哺乳动物。胚胎分割和胚胎干细胞分离和培养都是在移植前对早期胚胎的处理,以获得更多的遗传性状相同的子代,或定向分化成组织器官,后者用以对有缺陷的动物进行器官移植。如下图所示。

2.知识链接的几种类型

2.1直链式链接。几条知识链通过关键的节点链接后,仍然为直链的链接方式。直链式链接结构简单,知识梳理清晰,特别适宜进行一章或一节内的知识联系,在一章或一节的复结中常使用。例如植物和动物的内在相关能量转变过程为光能、电能以及ATP等物质的活跃,化学能在ATP等物质中的活跃,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以及大部分有机物含有的稳定化学能ATP中的活跃化学能(动植物的呼吸作用);ATP中的活跃化学能机械能、光能、电能、化学能(动植物细胞中能量的利用)。通过链接完成生物体之间能量转变的过程,例如光能、电能以及ATP等物质内含有的活跃化学能;大部分有机物内含有的稳定化学能、活跃于ATP物质中的化学能、机械能、光能、电能以及化学能等。

2.2放射式链接。若干条知识链之间不形成紧密的联系,每条知识链只表现生命活动的某一方面,几条知识链由一个关键的节点链接后,形成放射式链接结构,就可以说明完整的生命活动过程,这种形式特别适宜建立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在总复习课中经常使用。如血糖的调节过程,体温调节过程,水和无机盐调节过程,PH调节过程,免疫调节等几条知识链,可以通过“内环境稳态”这一节点联系起来,因为这些调节过程都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方面,只有多种调节过程维持正常,才能表现内环境的稳定。如下图所示。

2.3网络式链接。不同的知识链,由关键的节点链接,各条知识链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不止在一个知识点处有关联,于是就形成了复杂的网络式结构,这种链接适宜跨模块或跨章复习时的归纳总结。如上述基因工程、动物细胞的核移植、胚胎工程之间的知识联系就是这种链接。

2.4体验式链接。体验式链接亦可称为体验式教学,它强调利用课堂体验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以兴趣培养为前提,巩固生物知识的链接基础。体验式链接的内涵在于,教师充分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生物学相关知识,理解生物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利用体验式教学来为知识链接注入活力,创造轻松愉快的生物课堂。体验式链接能够有效利用到学生原有的生物知识结构,通过实验和体验来将知识结构横向拓宽,为链接下一部分的知识打下基础。另外,体验式链接能够为学生带来一些反思,快速找到当前生物知识尚且存在的不足,通过对学生的引导,端正学习态度与学习的方式方法,创造一些可以利用到生物知识经验的教学场景,进而提高生物课堂的整体性与关联性,让知识链接得以事半功倍。

第3篇:节能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导入部分;措施

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导入可以在5-10分钟内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物理课程在初中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其自身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更能通过对物理知识的了解,处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可见,初中物理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初中物理老师,我认为,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教学中的导入部分,让学生在课程开始的几分钟内,迅速融入到整节课中,并通过导入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的导入部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1 教学导入部分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物理教师对教学中的导入环节认识不够

在很多物理教师看来,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导入环节对于教学来说就是浪费时间,所以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干脆省去了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即使设计了导入环节,也仅仅是几句话带过,根本没有将导入环节的实际意义表现出来。

1.2 导入方式过于单一,学生的兴趣不高

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导入部分往往是以教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说明来进行的。这种传统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在课程开始的几分钟内,就对其失去了兴趣,不但达不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相反,学生会因重难点的提出,对本节课的知识点产生恐惧心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3 导入内容没有抓住重点

我们都知道,导入部分的内容要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相结合,学生要通过导入部分,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通过导入提高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兴趣。但是,就目前初中物理课程的导入部分来看,很多教师在学校要求课程完整性的前提下,勉强注入了导入环节,但其导入环节“名存实亡”,不仅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抓住本节课的重点进行设计,使导入环节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1.4 导入部分的时间过长

导入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占据短短的5-10分钟。但很多教师为了达到某种导入效果,设计了较长的导入环节,严重占据了知识点讲解部分的时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清楚,也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2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导入部分的有效性

对于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来说,不同的教学内容,所设计的导入方法不同,根据目前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2.1 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介绍给同学,让同学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听课过程中能够抓住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重点听讲。但这种导入方法,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着详细的了解,并对本节课中的知识点在各种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形式、难度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并在讲课过程中思路清晰、语言简约。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思路转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2.2 实验导入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很重,大多数学生对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穿插实验内容。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导入本节课的知识点,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种导入方法,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在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电流”那一章节时,要学习到电流的串联与并联,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在导入部分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来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并通过实验部分的操作,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实验。

2.3 生活现象导入法

物理,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所以,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插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从常见的现象出发,这样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更能帮助学生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知识。但教师在采用生活现象导入法时,要注意选择学生易于接受、且与本节课知识点密切相关的的生活现象作为事例,使学生通过这种导入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2.4 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在各科教学中都非常适用,因为每个学科都是拥有悠久的历史,所以每个学科都具有丰富的故事背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选择了与本节课知识点相符的故事来引入课程,则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大致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5 悬疑导入法

悬疑导入法,就是教师在教学开始时,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心,教师通过制造悬念,促使学生主动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思考问题,从而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物体的运动”时,可以根据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向学生进行提问:羽毛和铁球,同时从100米的高度往下掉,那个物体先掉到地上?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先进行思考,做好假设,并告知学生在学习完本节课的知识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认真听讲。

2.6 复习旧知识导入法

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可见,复习旧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本节课的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是相关的,则可以在教学的导入部分进行适当的复习,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这种导入方法,不仅能过帮助学生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复习,更能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联系,在以往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2.7 多媒体导入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渐渐进入教学中来,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当前每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多媒体教学独特的声音与图像相结合,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的导入部分,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能够生动、形象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导入课程的效果。

2.8 类比导入法

第4篇:节能相关知识范文

信息技术课的常用教学模式是根据教材的编排,以“章、节”为划分单位,按部就班进行教学任务安排。教材在编排上仅仅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简单归类,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缺乏相应的逻辑关联性。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遗漏知识点,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点带面”教学法可以摆脱教材以“章、节”为编排单位的束缚,通常以某个主题作为贯穿一堂课教学内容的主线,把相关的知识点内容巧妙地隐含在这个主题中,其显著特点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二、“以点带面”教学法的组织结构

“以点带面”教学法是以主题为中心、相关知识点为任务驱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能力发展、兴趣和差异性来设置主题。因此,主题的选取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主题所包含的内容不但有知识点可以拓展,而且要有一定深度,最好能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另外,主题的内容也不能超出学生理解的范围,尽量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根据主题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来自主联系相关知识点,知识点除了内容要与主题有紧密关联外,选取的范围也不应该局限于书本的某个章节,最好立足于课内的基础知识,适量增加一些课外知识。

三、“以点带面”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在“以点带面”教学法的教学流程中,主题是中心节点,相关知识点是分节点,分节点必须紧紧围绕着中心节点。我们只要抓住了主题,教学问题的欲望。另外,主题的内容也不能超出学生理解的范围,尽量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根据主题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来自主联系相关知识点,知识点除了内容要与主题有紧密关联外,选取的范围也不应该局限于书本的某个章节,最好立足于课内的基础知识,适量增加一些课外知识。

四、“以点带面”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在“以点带面”教学法的教学流程中,主题是中心节点,相关知识点是分节点,分节点必须紧紧围绕着中心节点。我们只要抓住了主题,教学任务就有次序、有逻辑地组织在一起,就不会一盘散沙。其课堂教学流程可分为确定教学目标、导学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和实施教学互动四个环节。

1.通过主题来确定教学目标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选取上应该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认知水平上有进一步提高,让学生相互之间协作讨论,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通过相关知识点来导学教学内容

“以点带面”教学法通常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涉及若干个知识点。学生先通过对所提供的教学模块进行分析和思考讨论,明确所涉及的知识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教学任务。在具体实施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提倡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梯度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梯度安排上,可以有三个层次,第一梯度:课内基础知识。针对全体学生,学生必须按大纲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第二梯度:课内知识拓展。针对大部分学生,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第三梯度:课外知识。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任务来组织教学活动

在“以点带面”教学法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引路人,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组织学习任务时既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注意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同时还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渗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逐步学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具体实施环节,可以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小组协作是一种包容性很大的教学方式,学生围绕一个任务展开讨论,集思广益,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学内容。

4.通过问题来实施教学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等影响学生,并给予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当然,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绝不意味着教师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不敢点拨、不敢提问、不敢讲解。教学总结可以“问答”形式出现,既可以“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自问自答,根据不同的总结内容设置不同的提问内容。“以点带面”教学法评价方式“以点带面”教学法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而非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因此应避免用统一的量化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学习结果。在评价的方式上应避免采用教师主导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甄别和选拔,而是通过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并为学生提供各种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成功体验,增长自信,促进和激励其进步发展。一般来说,及时评价比延迟反馈的有效性更高,及时评价可以使我们及时了解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为例,每个小组成员要养成及时评价的习惯,并能相互纠正错误,共同进步提高。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小组成员是否真正完成了各自的任务,是否存在着水平高的同学统揽本组大部分任务的现象。②组长要尽量避免过多干预组员设计制作,让组员有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③组员间实施阶段性相互评价。评价作品的时候应该多以鼓励为主,避免由于担心评价的好坏而造成心理负担。

五、“以点带面”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具体实施

笔者以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有关计算机病毒知识为基础,提出了以“熊猫烧香”病毒为主题的活动,活动过程是联系相关知识点。相关知识点安排如上表。

六、结束语

第5篇:节能相关知识范文

独竹漂运动是贵州省少数民族钟爱的一项体育运动.运动中,表演者脚踏1棵楠竹手持1支竹竿,便可在水面上任意漂行,进退自如.2011年9月,该项目被列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在这次比赛中,贵州省选手荣获男、女一等奖.独竹漂运动中蕴含了譬如力学、重心、浮力、杠杆、光的折射等物理知识.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物理学知识阐释独竹漂运动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独竹漂运动中蕴含力的相关知识,如力的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因此,在讲解人教版(下同)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中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可以向学生提问:“独竹漂运动员需要前进,应该怎么做?”通过提问提醒学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发问:“竿划水的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及水给船的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弄清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独竹漂运动中,运动员身体平衡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而运动员身体的平衡与运动员对重心把握有关.在讲解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三节“重力”中知识点“重心”这部分内容时,完全可以引入独竹漂运动,就地取材,带学生到花园栏杆处,利用狭窄的栏杆当成独竹漂,进行平衡比赛.将学生分为2组,一组学生背着手走栏杆,另一组学生手持长竿调节走过栏杆.通过这项活动使学生明白,独竹漂运动员是通过调节竹竿来调节重心的位置,从而使身体保持平衡.杠杆是中学物理教材中一项重要内容,而独竹漂运动也涉及到杠杆有关知识.在八年级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的第一节“杠杆”学习中,可以提示学生独竹漂运动员手中的竹竿是不是起到了杠杆的作用,并让学生思考运动员手中的竹竿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划行和作图等方式,明白运动员手中的竹竿是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浮力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有关浮力的计算在中考频繁出现.在第十章浮力教学中,教师通过对独竹漂的受力分析让学生明白:独竹漂、人和竿为一整体漂浮在水面上,运用物体的沉浮条件,当物体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可以漂浮.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关习题引导学生思考,如“独竹漂”运动中,运动员赤脚踏在漂浮水面的单棵楠竹上,靠的是手里的细竿划水来保持平衡.可设计这样的题目,若竹子质量为12kg,运动员和细竿总质量为60kg,则此竹子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m3.(取g=10N/kg,ρ水=1.0×103kg/m3)此外,通过播放划独竹漂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光的反射形成的倒影现象,及竹竿在水中被“折断”这一光的折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民族体育运动之美和物理学之美.凯里经济开发区中学毗邻的下司镇一直开展独竹漂运动活动.2009年,由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委会、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主办,黔东南州民委、州体育局和麻江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龙舟暨独竹漂邀请赛就在这里举行.我校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组织部分学生到现场观看.此后,学生对独竹漂运动比较感兴趣,节假日还常到下司河边观看.当学生得知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苗族少年贺寿勇和胡朝贵两人被凯里学院破格免试录取之后,他们对这项运动更是痴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这项身边的体育运动项目,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抢花炮运动中能量转换和力学知识的运用

“抢花炮”有“东方橄榄球”的美称,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深受湘、鄂、渝、黔等省边境地区少数族同胞的喜欢,特别受侗族同胞钟爱,“侗乡三月风光好,天结良缘抢花炮;要得侗家姑娘爱,花炮场中称英豪”.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抢花炮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在贵州省从江县,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八日都要举行花炮节,主要的活动是抢花炮.花炮用铁筒制成,筒内装着火药和一个用红绿线包裹的象征幸福的小铁圈.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共放3次.每放一炮,随着一声巨响,铁圈借助火药的冲力冲向天空,当铁圈从空中掉到地上时,少数民族小伙子们立即扑向前去争抢铁圈.抢花炮运动含有能量转换、力的相互作用、重力、摩擦力、速度等相关物理知识,充分利用抢花炮运动阐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也是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利用抢花炮运动中丰富的力学知识,在进行初中力学复习时,可以用这一民族活动场景进行综合复习训练.教师先放一段抢花炮视频,根据视频请学生提出物理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也是近年来考试中常出现的题型,即开放性试题:花炮为什么能使铁环向上高速运动?所涉及物理知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花炮炸裂有什么能量转化?物理知识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正在向上运动的铁圈受到哪些力的作用?铁圈上升下落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铁圈下落,运动员接住它时受到多大的力?在铁环上升到下落的过程中,其能量转化情况如何?这些训练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整合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3押加运动中力学与质量知识的运用

打开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七章第一节力时,映入眼帘的就是2个少数民族大汉的押加比赛场面.押加又称大象拔河,在藏区这一项目最普及,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押加比赛时,2名队员将一条宽宽的长绸缎带做成的圆环分别套于颈部,带子从两腿间通过,然后趴下,双手、脚前掌着地,把绳拉直,绳子中间标志物垂直于中界.听到口令后,运动员用脚、腰、颈及手臂的力量向前爬拉,以一方将置于两者之间的坠条拉过自己一侧的决胜线为胜利.运动中也蕴含了力学、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押加运动的优胜者往往就是较好地掌握了相关物理知识.第七节也是初中物理力学开端,教学中笔者选用押加比赛视频作为初中物理力学的引入.学生立刻被少数民族这充满力度,热烈地运动吸引.请学生观察押加运动特点,引导学生发问.其中会涉及到初中物理有关的大量力学知识由此引入新课,效果很好.押加运动基本技术包括蹬、爬、拉、滑、压等技术.(1)蹬:脚给地面向后的力,地面给脚向前的力.这就是第七章第一节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点的应用,即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时分别作用在人和地面上.(2)爬:手腕和手指等与地面产生摩擦力,从而使身体向前移动.这里就涉及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三节摩擦力产生条件、方向等知识.(3)拉:用肩背牵拉绸缎.选用宽绸缎带子并放在身体较宽的部位———肩.正是运用第九章压强的第一节知识: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的知识点.(4)滑:双方队员在相互牵拉时,队员在前进或后退中出现脚步打滑,产生身移现象;这就是关于力的合成问题,可作为学生探讨的问题,为下一步高中力学学习埋下伏笔.(5)压:双方队员在相互牵拉中,为保持向前的拉力,防止自己的力量过小而造成身体被对方悬空拉起,从而降低身体重心、沉肩低头、弯腰屈膝的一种技术动作.这与第七章第三节重力中重心的高度与稳定的关系的知识有关,调节身体姿态,可以调节重心达到平衡.押加的比赛规则之一是男女分赛、体重分级,这正是关于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的鲜活例子.同时男女分赛、体重分级进行比赛,也正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把多因素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问题.使学生明白科学探究方法是没有界限的.

4跳板运动中力学和能量转换知识的运用

跳板运动是朝鲜族妇女普遍喜爱的游戏之一,历史悠久,一般在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日子举行[1].跳板运动涉及到中学物理教材中的多个知识点,如力学、杠杆、能量的转化、惯性等等.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跳板运动编写物理学开放性问题,如请列出跳板运动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解释.这样的问题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并常常会从多角度来分析:现象1:跳板的材质选用水曲柳木板.物理解释:这与人教版八年级第七章中科学世界《材料的性质》中的知识有关,水曲柳是材质坚硬又极具弹性的材料.具有弹性材料的特点: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力.弹性越大的,弹力越大.现象2:跳板的支点在中间.物理解释:其构造正是八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简单机械中第1节杠杆种类中的等臂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动力阻力也相等,杠杆平衡.使2个体重相当的对手获得相近的力.现象3:2个运动员,分别站在两端,轮流起跳.物理解释:这与八年级二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中能量的转化知识点、八年级二十章的牛顿第一定律中的惯性、八年级第七章力:力的作用效果知识点均有关.运动员向下蹬跳板,使跳板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力,具有了弹性势能,把另一端运动员弹起,同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运动员获得动能向上运动,利用惯性,运动员离开跳板后会继续向上运动,但重力的作用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运动员向上的速度渐渐减小,直到为零.此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重力势能达到最大.运动员下落过程做自由落体运动,此过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下落至跳板,转化为弹性势能,使跳板发生弹性形变,使对面运动员运动.现象4:运动员在跳板的最顶端用力向下蹬跳板.物理解释:第七章力中力的三要素:作用点、大小、方向.力的作用点在跳板末端,用同样的力可以使跳板弹性形变程度最大;尽可能用最大的力蹬向下,可以增加跳板形变的程度,最大限度地把运动员身体消耗的化学能转化为跳板的弹性势能.初中物理中机械效率是一重要概念,可以运用跳板运动考查学生机械效率这一物理知识的理解,如:跳板是朝鲜族群众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若支点在跳板的中央,当质量为60kg的2名运动员同时从1.5m高处由静止下落到跳板的同一端时,静立于跳板另一端的质量为50kg的1名女运动员向上弹起3m高,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跳板的机械效率约为多大?

5教学建议

第6篇:节能相关知识范文

一、在“导入环节”中吸引学生

学生的一切学习心理活动都是以感知觉为先导的。教师应该抓住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知道身边到处都是物理知识,尽量降低物理学科知识点的门槛。其实,这也是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所必须要找到的教学切入点。对于不同的知识点,教师必须找到不同的切入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我使用的讲学稿上就能体现这一点,首先我在讲学稿上设计了学前准备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而设计的。一般我们都把学前准备环节的内容设计得生动有趣,同时注重让学生初步了解知识点。譬如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时候,教师如果仅仅告知学生,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那么学生就会机械式地记忆相应规律,仅仅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而我则将生活中的例子融入到这节课当中,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用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导入:“一只熊掉进一个20m深的洞,用了约2s,请问这只熊是什么颜色的?”一个奇怪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了,那么再去讲解自由落体的相关知识应该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问题不太科学合理,但却在感知觉层面上首先把学生的好奇心给吸引住了。在学生学习的感知觉层面上能抓住学生心理,相应的知识点能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知识讲解环节”中突出学生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因此物理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不但要在感知觉层面上吸引学生,还要在知识理解、规律归纳总结层面上突出学生的地位。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上课的状态一直很低沉而且消极应付,那是因为学生认为老师讲的知识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不想去了解,不需去理解。因此,在推进自身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我结合讲学稿进行教学。在我的课堂中,我都会抽取一两个基础知识点让学生来讲解,让学生成为物理小教师。因为讲学稿上反映出教师的讲授思路,所以在让学生来担当“老师”一角的时候,他们可以将讲学稿作为参考资料进行充分的利用。譬如在讲解利用万有引力定律称量天体质量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来讲解怎样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来称量地球的质量。结果学生经过翻阅相关资料以及回答与思考讲学稿上的相关问题,进行相应的“备课”之后能够讲得头头是道,在应对其他学生的提问时能对答如流。当然,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但这不恰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吗?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着主导作用,学生作为主体出现在课堂中。在知识讲解环节中突出学生的地位,能够使得学生有被重视的感觉,兴趣自然被激发,学生就会很自然的融入到物理学习当中。

三、在“课后巩固环节”关注学生

可能在众多学科中,物理学科的作业完成情况是最糟糕的,因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物理学科的作业要顺利完成实在是太难了,就算顺利完成也要花上很多的时间,所以很多学生都不愿意花时间在课后的练习巩固上。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物理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学生的层次就出现了较大的差距,所以我在课后的练习巩固中,注重分层练习巩固。例如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这一节的巩固练习中,我就给出了以下练习:

第7篇:节能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树状结构;存在问题;运用形式;效果体现

复习是所有小学科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都要实施的一个教学环节,理想化的目标是把零碎、散乱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组织更加有序,从而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能对知识进行系统的重组。小学科学不仅有着其知识范围大、面广、独立性强的特点,而且科学知识跟学生的生活常识密切相关,更有着学以致用的要求,这就使得科学高效的复习对学生是否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尤为重要。据了解,常见的复习方式是“线性结构”,每节课、每单元、每册书的内容一一复习,再辅以大量的练习试卷,造成了复习时间紧张,学生兴趣低落,知识掌握凌乱、“碎片化”、复习效果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寻找一种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来提高复习效果,已成为我们科学教师的共识。

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传授是我们教学中的一大主题。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体验,发现运用“树状结构”于科学复习中有着知识脉络清晰、贯穿性强、覆盖面广、节点可灵活调整等优势,与传统的复习方法相比,更是一种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

一、“树状结构”的认知

1.“树状结构”简介

“树状结构”的定义:树状结构是一个或多个节点的有限集合。它满足:(1)有一个根节点。(2)有众多的子节点,每个子节点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新的“树状结构”。(3)节点代表某项资料,边连接节点。

2.“树状结构”的应用

“树状结构”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的程序设计,企业各部门的组织架构,课件的制作等方面。以本人制作的《水的三态变化》课件制作为例:课题《水的三态变化》相当于“根节点”,菜单中的内容相当于“子节点”。借助于超链接的方式,课件会自动转向相应的分支,极大地提高了灵活性。同样“树状结构”的组织架构形式也可应用于小学科学不同形式的复习之中。

二、小学科学知识板块的梳理

1.按系统性梳理

小学科学三到六年级,共32单元内容。按从大的知识来分,可分为三大板块: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板块又可作为“根节点”展开形成“树状”。具体的“树状结构”及所涵括的年级与课时如下:

生命科学:《植物》S37、《动物》S37、《我们的身体》S47、《生物与环境》S57、《生物的多样性》S67;《植物的生长》X37、《动物的生命周期》X37、《新的生命》X47、《环境和我们》X67。

物质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S37、《水和空气》S37、《溶解》S47、《声音》S47、《我们关心天气》S47、《光》S57、《运动和力》S57、《工具和机械》S67、《形状和结构》S67、《能量》S67;《温度和水的变化》X37、《磁铁》X37、《电路》X47、《食物》X47、《岩石和矿物》X47、《沉和浮》X57、《时间》X57、《热》X57、《微小世界》X67、《物质的变化》X67。

地球与宇宙科学:《地球表面及其变化》S57;《地球的运动》X57、《宇宙》X67。

(注:S37指的是三年级上册共七课时,X57指的是五年级下册共七课时。)

2.按具体性梳理

在实际的复习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具体的知识板块展开,还可以再继续细化,这样能满足一课时完成一个板块知识的复习,以便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复习方法的巩固。

具体的板块知识可分为:植物、动物、磁铁、能量、电学、简单机械、浮力、空气、材料、时间测量、天文、地理、光、运动和力、形状与结构、微小世界、环境保护、物质变化、测量仪器等。

三、小学科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科学知识系统的独特性致使复习低效

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类比,小学科学知识有着独特的系统结构。语文、数学等学科在知识的建构上是典型的“螺旋上升”,六年级的学生根本不需要去复习一年级的拼音字母、加减法。而科学学科的知识之间却是“板块式”平行结构,从三年级开始,每册书有四个单元,每单元的知识各不相同,同一个知识却贯串不同的年级,这样容易造成知识记忆上的“碎片化”,这也是科学复习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2.小学科学知识内容的多样性致使复习费时

小学科学包罗万象,涉猎范围极其宽广,既有学生很感兴趣的动植物,也有学生见之畏难的电学、天文、机械等知识;既有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又有科学探究精神的教育;既有仪器使用的方法掌握,又有科学知识的学以致用等等。详细具体地梳理后就会发现科学知识内容多达二十多种,各板块之间互不关联的,而且每册、每单元内容独立性强、跳跃性大,其中实验的内容及方法数量尤其可观。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内容之广、复习难度之高可见一斑。

面对这样庞杂的知识,在单元复习、期末复习甚至总复习时都觉得非常不易。若无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而用传统的“线性结构”复习法,再辅以大量的练习试卷,复习无疑是费时费力的,效果也事倍功半。

四、“树状结构”在科学复习中的运用

1.“树状结构”在科学复习中的运用策略及优势

“树状结构”就是运用结构法建立知识的系统体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不同类别形成系统,编制成网,转化为准确、清晰的知识架构来进行复习,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状结构”在科学复习中还有着其特有的优势之处:

(1)贯串性强。以某个知识板块为根节点,可把多个年级(如三年级到六年级)的相应知识贯串到一起,编织成网。例如,从三年级的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出现了一幅大树。那么在复习植物的知识时就可以以“大树”作为“根节点”展开,通过知识梳理,把相关联的三上、三下、四下、五上的有关植物的知识贯串在一起,最后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棵“知识树”,实际教学中显示的是PPT图片。

(2)覆盖面广。“树状结构”的分支度大,各分支在科学复习中容易交集,能达到重难点知识多重复习的效果。如,在复习茎的运输水分、矿物质和养料的实验时,如何能清晰地观察到茎的导管,就会复习到六下《微小世界》单元里的放大镜和显微镜,甚至可以以它们为“根节点”展开,又会长成一棵“知识树”,这样就能相互交集,形成网络状。

(3)灵活性强。以根节点为起点,可灵活复习任何一个子节点,避免了以往“线性结构”复习法中的每册每课分散复习的刻板,防止了知识复习的凌乱,有利于相同知识的整合。如,以“植物”知识板块为根节点,可灵活选择在植物的结构、作用方面子节点展开,也可在六上的《生物多样性》单元中的植物分类子节点中展开,这样就囊括了三至六年级的植物内容的知识。

(4)根节点的知识点可大可小。即知识整理可从大的知识板块为起点,也可从小的知识点为起点,可随实际课时要求灵活调整。如:复习时间有连续两课时以上,可从“植物的结构、作用”为根节点展开;只有一课时的那可从“植物的分类”为根节点开始。

2.在复习课中的具体运用

我在尝试“树状结构”引入植物知识复习时,提前布置学生尽量带齐三上、三下、四下、五上、六上各册科学书,提前布置学生课前自行复习相应内容。同时在上课时制作课件,课后下发每节课的板块复习汇总资料,真正落实“学有所得”的教学理念。

3.高效复习效果的体现

“树状结构”复习方法避免了以往“线性结构”带来的知识板块中各年级相关联知识的松散,能高度集合同一板块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板块内知识的建构和认知。其作用具体体现如下:

(1)复习的省时性。教师对整个小学科学知识板块的结构作了解后,就能合理安排各知识板块的复习时间,避免了以往复习的随意性,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2)复习的高效性。科学的复习对于教师、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比如,对六年级学生来说,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最早学过的科学知识已经过去了四年,曾经学过的内容已经模糊,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系统的复习来清晰、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树状结构”复习方法犹如一张网,能网尽所有的基础知识,甚至能交集,做到无一遗漏。学生能轻松整合同一板块的知识内容,并能对板块内知识的拓展变化作了解。在多年的科学复习教学中本人发现运用“树状结构”方法复习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学习的惯性,课堂中学生参与程度极高。通过每节点的展开,结合相应的课本与练习,学生记忆中曾经模糊的知识变得清晰,进而得到了巩固加强。同时结合自己编写的各板块复习资料作为学生复习练习作业,从而构建合理、清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学生复习过程轻松、成效显著。

(3)复习的针对性。教师能根据复习时出现的问题,及时缩小板块中的知识点,也就是调整“根节点”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复习,再结合相应的练习,达到突破难题的目的。

(4)科学高效复习方法的传授。“树状结构”独有的架构模式能在复习中形成由点到面,最后形成覆盖全面的网络。在教学中极易从一个节点的知识触发学生的记忆,容易引起学生抢答,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这样就能逐步养成从知识的认知到学法的提炼。“树状结构”在课堂上的多次运用,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运用这种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理清复习线索,节时、高效地自我复习,这也为学生将来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艾滨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在知识掌握的最初阶段遗忘是比较快的,以后会逐渐变慢,这表明高效复习是很必要的。“树状结构”架构是一种很高效的复习方法,既可运用于总复习中,也可运用于各单元、各册之中。这样,在科学知识复习整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参考文献:

[1]裴毓华.运用模型方法解决小学科学教学问题[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2).

第8篇:节能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语言知识 能力 教学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许多中学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听说与读写脱节的问题,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的关系

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本质观。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知识性系统,那么掌握语言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则成了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交际系统,那么在教学中则会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前一种知识性系统语言观左右了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许多年,它的影响渗透到了语言教育的许多方面,其影响是深远的。“聋哑脖和“高分低能”症均是这种语言教学观的产物。尽管一些学校经过努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毕竟是曲高和寡,影响不大。再者由于测试的反拔作用,外语教学仍旧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上。后一种语言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因许多教师不了解语言知识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虽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是效果并不太理想。如果辩证地来看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它们实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语言知识是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难以实现。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之上的。然而知识不等于能力。那种认为掌握了语言知识就等于掌握了语言的观点是错误的。

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高低,其标准是看他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语言知识也只有通过言语交际活动才能得到巩固和被牢固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中只要缺一,语言的信息交际就会中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另外,语言知识的掌握不是靠讲,而是靠练,它只有进行言语操练,在情景中加以运用才能被理解和掌握。英语课是实践课,它必须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语言形成习惯,也仅仅是掌握运用外语的一个条件,并不等于掌握了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言知识是,形成语言习惯是中围,培养创造性的言语交际能力是核心。

二、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关键因素―――教师

如果从事物发生发展的内部规律看,从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有一个中间媒介,即语言形成自动化习惯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但是,促使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它的外部因素在起作用。在这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知识向能力能否成功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强调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并不与当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相悖。“以学生为中心”论其实质就是要教师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学识水平、动机、兴趣,以便能因材施教。目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外语教师尤甚。这主要体现在:1、职业道德不够高;2、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不够熟练;3、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

因教师素质较低的原因,导致了许多教学科研成果无法加以利用,造成严重浪费。如英语教学原则是许多教学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的升华。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些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

英语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那么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亦将不是什么难事了。教师一口流利得体的英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听到的都是英语,按克拉申的观点,只有大量可理解输入才能导致大量的输出。学生只有英语听多了,他才能开口说。教师通过运用“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原则(由章兼中教授提出),能极大程度地加快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传统的教学存在几个主要弊端,一个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语言信息量少。要克服这一点,教师就应增大信息量,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外语材料。一年级的学生可多听一些生动有趣的小短文,二年级学生可多读一些简易有趣的初级读物,并逐步提高听读外语材料的质量。第二个弊端是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少和面窄。如果能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中各项实践活动,就能改变这种消极被动的局面,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操练的机会。第三个弊端是学习和操作的节奏缓慢。快节奏要求教师的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频率要高,速度要快。教师的提问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的回答节奏加快。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富有紧凑感,从而克服从前那种上课懒懒散散,智力活动松弛的现象。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素质高低,是决定外语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能否有效促成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老教材如果说一支粉笔一本书还能勉强对付过去的话,那么新教材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语言基本功过关,还要具备听说读写演画多种技能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对那些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教师,可以采取进修或自学或在职提高的方式进行。通过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写出全英文教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还能提高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

三、如何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

第9篇:节能相关知识范文

一、学会听课,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数学的学习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些相应的练习来掌握知识。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需要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预习

做好预习,提出问题,多次阅读课本,查阅相关资料,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力争在老师讲新课前掌握更多的知识。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在老师讲课中去解决。

2.学会听课

到高中以后,老师对于一个知识点就不会再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让学生去掌握,而是通过讲解一些相关知识去引导学生明白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如何用这个知识解答一些相关的疑惑。如果学生能明白的话就能在课后的练习中巩固这些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老师的引导去扩展知识。

3.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很多解题技巧,可能这种方法你知道,另外的人不是很熟悉,那么就需要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也同样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一节课都是老师讲的话,课堂气氛也是很闷的,学生学习的效率也是很低的。

4.听好每一分钟,尤其是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束

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讲课的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二、课后巩固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重视课后的巩固,只是觉得在课堂上掌握一些知识就够了,其实这是错误的。高中数学的知识很多,并且不像初中数学那么浅显,如果不能进一步挖掘其内涵,在做练习时就不知道如何去解,也不能运用这个知识。

做练习是必需的,可是有些学生只是为了练习而练习,而不是为了巩固这个知识、扩展这个知识去做练习,这样跟初中的做题是没有区别的。其实,我们应该把这个练习中使用到的知识串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明白哪些知识在运用,也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学会看题,学会选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