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节能优化设计范文

节能优化设计全文(5篇)

节能优化设计

第1篇:节能优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

1智能化建筑简介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加强。由此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自己的居住要求也变得苛刻。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人们难以进行慢生活,对生活中的各项事务都需要便捷化、高效化,因此建筑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因素,也开始对其赋上了高效便捷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之下,智能化技术便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将建筑智能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它将系统、服务、结构等进行了优质的组合,并且在设计环节中引进计算机、通讯、自动控制等等高科技技术,一方面能达到节能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成本。因此我国的建筑都开始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意义

当今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自然界中的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不节制的消耗使用能源,总有一天会被消耗殆尽。所以人们要培养自身的节能环保意识,合理适量的使用能源。并且加大节能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力度,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调查可知,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在总消耗中所占的比重巨大,因此当今建筑行业更需要关注节能技术,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电气系统作为智能化建筑中的一个关键,它也涉及到建筑的能源消耗问题,要想降低智能化建筑的能源消耗,就必须对电气系统引进节能技术,在满足人们用电要求的基础上,对能源的消耗做到节约。总之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优化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策略

3.1配电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

配电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占重要地位,在对于进行节能优化设计时,要关注以下几点:①在其设计环节中,要对实际负荷电量进行精确计算,接着再按照所得结果来确定使用的变压器的容量及台数,以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减少轻载运行造成电能不必要的损耗;②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对于三相不平衡的供配电系统或单相配电的供配电系统,进行自动补偿,减少线路的无功损耗;③配电系统中的变电所的选取位置要进行合理规划,尽量设置在负荷的中心;④妥善解决谐波的问题,利用增加电抗器、滤波器的数量来对其进行控制,以此来提升电能的质量水平;⑤根据用电设备的布置,合理确定配电小间的位置,尽可能地缩小配电小间与用电设备之间的距离,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3.2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

照明系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智能化建筑的照明系统进行设计时,想要达到节能的目标,需要关注以下几点:①在灯具的选择上下功夫,优先选择节能效果好的灯具,例如LED灯、荧光灯等等,这样可以降低在照明过程中的能源消耗;②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只要能用节能镇流器的设备就要多多选用,同时加上电容器,以此来提升照明功率;③如果有能利用自然光照的条件就要加以利用,将其在合适时代作为灯光的代替品,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也能减少能耗;④对系统进行智能化,例如引进人体感应的智能设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

3.3配电线路的节能优化设计

在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环节中,供电线路起输送电能的作用,线路上会产生电能损耗。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采取以下措施:①变电所尽量设置在负荷中心,减少配电干线线路长度,一般配电距离不大于200m;②供电电缆截面应结合技术条件、运行工况和经济电流的方法来选择;③供配电主照明电源线路采用三相供电,以减少电压损失,并尽量使三相照明负荷平衡。

3.4应用电气智能化系统

电气系统的智能化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经过智能化革新的电气系统,可以很好的实现节能。比如,在建筑中,加装设备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的每一个电气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还有对于暖通空调系统,引进PID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智能化控制。还有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加入能耗的监控系统,对其中的每一种电气设备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能源浪费的情况出现。

3.5合理选用节能电气设备

智能化建筑的配电系统一般由变压器、配电装置、用电设备、应急发电机组等组成。想要达到节能的目的,就要尽可能的使用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电气设备。例如变压器选用低损耗,低噪音的节能产品,要求变压器在长期运行时处于经济运行状态,选用节能型电梯、相邻的电梯采取群体控制的技术方法等等。

3.6大力宣传节约用电观念

当然如果一味的关注建筑电气系统的节能设计,而忽视居民节能意识的培养,也难以真正达到节能的目的。所以,在一方面要对建筑的电气系统进行节能优化,另一方面还要在居民的心中树立起节能的观念,降低人为浪费。例如白天尽可能减少开灯的时间、出门时随手关灯、空调在合理的时间使用等等。

4结语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设施不论在种类还是数量方面都有了巨大变化。在进行智能化建筑的电气系统设计工作时,相关人员一定要秉承节能的理念开展工作,在设计的环节中要采取节能的措施,在保证电气设备的高效工作的同时,简化其流程设计,达到节能目的并且提升设备的经济收益。另外在施工技术方面,要重点关注节能优化,在智能化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结合上述节能的措施,不仅要保证建筑的舒适要求,还要让建筑设施的使用功能有所增加,降低成本投入,并且让最终交付使用的智能化建筑展现出优质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韩颖,谢欢.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探究[J].居舍,2018(35):91+106.

[2]夏鸣.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工程设计的问题分析[J].居舍,2018(35):104.

[3]熊蜀军.论智能化建筑中常见电气设备优化设计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1):213-214.

[4]段留栓.试论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8(1):163.

第2篇:节能优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热能动力联产;能源节能;优化设计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业领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热能动力联产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日益普遍。热能动力联产系统具有极高的独立性,多为热力循环方式,要维持系统的高效运转,降低系统运行时的能源消耗,各个工业企业都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进行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节能优化与改进,降低系统运行时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带动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2热能动力联产系统运转现状

2.1阶梯型能源的利用

在传统的工业发展领域,热能动力联产系统运行时的理论基础是卡诺定量,在整个运行与转换过程中,由于对燃料化学能品位的利用十分有限,常常存在较大的技术与操作局限。在当前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优势,需以传统理论为基础,加强各个品位之间的联系性,使得化学能品位可以与热能、自由能品位紧密联系,在关联品位的理论基础上,化学能可以通过对控制盒的转换联产,来达到集成性机理的目的【1】。相关实践表明,集成性转换与能量品位转换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得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耦合,将动力一侧与化工一侧全面整合。

2.2能源一体化利用

能量一体化利用同样是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核心理论,一体化利用主要是通过对能量与CO2的控制来实现的,采用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理论。在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首先通过在热力系统中脱除流程尾部的方式,使得能量能够与CO2控制加以有效实现,达到良好的污染治理效果【2】。能源一体化利用原理下,化学能的阶梯级状态使得CO2能够处于能耗分离状态下,实现了二者的充分融合,大大提升了能量的利用效率,CO2的排放量有所降低,热能动力联产系统运行时具有节能减排效益。

3热能动力联产系统节能优化设计的重要性

3.1应用范围广

当前,各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为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热能动力系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广泛应用虽然存在形式上的区别,但是,各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大多相似,都是通过热能向机械能的转换来实现生产的。在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虽然实现了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但在此过程中同样存在着部分能量的流失,整体的能量转化效率相对较低,难以保障较高的资源利用率。此外,热能动力联产系统在工业企业的广泛应用,使得能量的损耗非常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加强节能改造,以提升其节能效益,减小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能量损失。

3.2节能设计的优势

针对热能动力联产系统运行时存在的能源损耗问题,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相关人员必须加强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节能改造设计。节能改造设计可以优化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功能与性能,使其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降低能量损耗,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使转化效率大大提升,各种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对工业企业而言,系统节能设计与优化可以大大提升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应用水平,可以发挥该系统对企业的作用,实现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4热能动力联产系统节能优化设计途径

4.1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

针对一些工业企业而言,锅炉是关键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在火电厂企业,锅炉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作为热能动力联产系统,其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严重的能源消耗,为满足工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节能优化设计。在节能优化设计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尽量对一些能量加以回收利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锅炉余热回收技术加以实现:1)排烟余热的回收利用。锅炉运行时必然伴随着大量烟气的产生,随着国家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工业企业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往往需通过脱硫、脱硝等处理来降低烟气的污染程度。因此,各个工业企业往往需配备脱硫脱硝装置,并要加强新型技术与材料的应用,将进入脱硫塔内的高温烟气加以处理,通过加装脱盐水换热器,实现烟气中热能的回收与利用【3】。2)排污水余热回收利用。在锅炉的运行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污水的产生,污水在排放的过程中同样会带走大量的余热,如果在系统的节能设计过程中,能够通过对排污水的多级扩容,使得污水在进入排污水冷却器、除氧器以后,能够对余热加以有效处理,从而保障其良好的节能效果。

4.2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

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低压蒸汽装置是系统中的关键配置,能够保障能量的有效转化。在系统运行时,低压蒸汽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使得系统中的相关装置能够稳步运行,维持正常的生产作业。低压蒸汽机的运行与使用过程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水汽,而水汽的产生往往是由机械余热所造成的,如果不能将余热加以有效利用,系统运行时的能量损耗非常大。因此,要实现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节能设计,需加强对这部分余热的利用,从细节加以控制,在蒸汽凝结水的回收方面,可以通过背压回水、加压回水来实现【4】。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2种回收措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需结合系统的压力数值来选择回收利用的方式。

4.3化学补充水的利用

工业生产系统中,汽轮机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在系统运行时,汽轮机机组运行中存在着严重的能量损耗问题,严重增加了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且运行时存在着一定的污染。当前,很多工业企业逐步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具有了更强的环保意识。为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要求,必须结合其生产的具体要求,进行生产系统的优化与改进,促进生产方式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适应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5】。在节能设计过程中,汽轮机运行时需对余热加以回收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其工作原理为:将化学补充水通过设备换热,有效改善汽轮机的运行环境。在充分应用余热的同时,提升能量的转化效果,实现节能的目的。

5结语

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充分实现资源与能源的利用。为了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更好地实现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节能优化研究,坚持科学的设计原则和理念,增强热能的应用效果,在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胡毅.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初探[J].电力系统装备,2019(3):45-46.

【2】姚立涛.关于热能动力热电联产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J].中国科技投资,2018(8):147.

【3】王苏琛,白昊.火电厂热能动力联产系统节能的优化与改革[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0):48-49.

第3篇:节能优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绿色科技住宅;围护结构;节能;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物质消费水平的提升,住户对于其居住的建筑空间质量和室内环境舒适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科技住宅体系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升级,在强调环保节能和可持续性的绿色建筑理念的基础上,围绕建筑中人的需求,提出营造“以人为本”的健康、舒适、智慧的空间感受和生活方式。其中,提高建筑围护结构及构件热工性能的优化设计和施工改良,是绿色科技住宅体系建立和实现的基础条件。从工程实践来看,绿色科技住宅围护结构节能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提高其系统性和高效性等方面,具体体现在墙体保温和节能门窗的适应性选材、气密热桥施工保障、综合遮阳利用技术、土建装修一体化以及建筑信息平台构建等方面。南京海玥名都项目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属夏热冬冷地区,该地区夏季闷热,冬季阴冷。因此,确保建筑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提升房屋居住空间品质的重中之重。

1绿色科技住宅围护结构节能优化设计

1.1节能性与美观性的综合考量

建筑体形系数对建筑节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的大小。规整建筑平面设计以及减少建筑形体的凹凸变化,可以获得较小的建筑体形系数,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建筑外表面积,从而防止不必要的传热损失。市场上常见的绿色住宅普遍通过减少建筑立面的异形变化,以尽可能降低建筑体形系数,因而造成建筑立面开洞形式机械平庸,缺乏韵律,失去美感。南京海玥名都绿色科技住宅项目,建筑层数均在16层以上,其中住宅单体的建筑体形系数最大值控制在0.29,低于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当建筑层数≥12层、体形系数为0.35的设计限值。但是考虑到消费者对于建筑外形的审美要求和彰显艺术品味的需求,在设计和施工中依然保留了阳台、凸窗等造型设计,通过采用热传导效率较低的高性能保温材料和根据动态节能计算加大保温层厚度(达到100mm),同时对薄弱的关键位置进行加强处理,在保证该绿色建筑护结构热工性能有效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平衡了绿色科技住宅美观性与节能性的矛盾,营造了美观大方、品质高端的立面造型,深受南京高端客户的喜爱,也获得了南京房产同行的赞誉和认可。

1.2“温控箱”式一体化保温系统

室内空气密闭、室内外温差较大、冷热空气频繁接触、材质导热不均匀等都会在围护结构保温薄弱的地方产生热桥效应,造成诸如内墙结露、霉变甚至滴水等房屋破坏,严重影响了住户的居住使用和身体健康。建筑门窗通常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装配缝隙,室内外压强差会使得空气发生流通交换,出现热能耗和冷能耗的损失。绿色科技住宅对热桥控制、气密性保障等关键环节的设计优化和施工管控要求的标准更高。案例项目对建筑楼栋采取整体性考量,高效节能建筑围护体系结合屋顶严密热阻隔系统,即外墙、屋顶均设厚100mm热固型改性聚苯板增厚保温层,“温控箱”式传热阻断方式,从楼基到楼顶形成严密的隔热保温体系。所有保温层均包裹至阳台内墙部位,公共区域顶面贴保温板,与室内邻近管井内贴保温板,杜绝热桥。此种方式不仅保持了住宅内部的独立性,而且能有效防止能量流失。同时,针对绿色科技住宅屋面保温要求高、屋面设备多、管线复杂等特点,决定采用半倒置式上人保温屋面,即2道防水分别设在结构层上方和保温层上方。此种方式保证了“温控箱”式一体化保温体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绿色科技住宅的外墙保温系统施工并非仅对单一的保温板铺贴工序进行质量控制,而是通过对护体系施工的整体质量把控,将护体系的整体热工性能控制在一定数值范围内,为绿色科技住宅打造合适的“外衣”。其外墙围护施工包含结构墙体施工、螺杆洞封堵、副框安装及窗边处理、外墙粉刷、外墙保温系统施工、外墙饰面施工。项目打破常规护保温材料厚度的限制,采用了厚100mm以上的热固型改性聚苯板外墙保温新技术,在施工中采取加长强化断热桥锚栓固定保温板,每3层且不大于10m设置1道镀锌钢托架。托架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梁、墙等混凝土构件上,膨胀螺栓水平间距不大于600mm,解决了超厚外墙保温层易变形开裂和剥离脱落的质量隐患问题。气密性施工包含了外墙围护系统气密性、楼层层间气密性、楼层内户内与公区气密性三大控制板块。建筑、装饰技术标准制定后应选取房间试做首套样板,对首套样板进行气密性试验,验证整体技术措施可行性。通过热成像仪、发烟器、干冰烟雾检测法找出漏风点位,确定关键工序控制点,建立管控体系。所有技术标准、保障体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1.3高性能保温外窗遮阳一体化设计

设计中往往具有较高的窗墙面积比,通过增大门窗洞口采光通风的面积,来营造通透明净的室内外空间效果,减少了日间室内人工照明量的需要。但窗墙面积比较高,使得太阳辐射大量进入室内,从而加热室内空气,在夏季会造成室温过高。因此,门窗的选材和性能对科技住宅的节能设计尤为重要。而建筑遮阳也是建筑节能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建筑遮阳系统可进行物理阻隔,有效减少辐射热的射入,从而降低室内空气得热,减少空调负荷,达到节能目的;遮阳措施可以调节可见光,防止眩光和光污染,保护人体身心健康。对遮阳采光与保温隔热进行措施整合和优化提升,使得二者发挥协同作用,是绿色科技住宅系统品质围护结构性能提升的关键。案例绿色科技住宅在高窗墙面积比的前提下,进行高性能保温外窗遮阳一体化设计,采用中空充氩气LowE玻璃+节能窗框,引入中置百叶玻璃窗系统,打破市场常见绿色技术体系的设计局限和性能矛盾,顺利实现了科技住宅飘窗系统。该断热铝合金内置遮阳一体化窗中空玻璃系统,门窗气密性达到6级,窗户K值为1.95,遮阳系数为0.18,有效阻挡太阳直辐射和漫辐射,实现外窗调整采光、隔声、保温隔热等多重功能。这种方法减少了外遮阳措施对护结构主体构造层和保温层的破坏,杜绝了外遮阳构件老化造成坠落的安全隐患,解决了外置遮阳难以维护而成本奇高的难题;同时倡议住户不使用窗帘布幔等遮阳产品,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对室内空气环境的污染,遵从国内外绿色健康建筑评价体系倡议的生活方式。

1.4内装饰土建一体化设计

近年来,从商业住宅到保障性住房,精装修交付的要求在全国多个地区已经逐渐全面实施。绿色科技住宅集成了地源热泵系统、置换新风、天棚/地板辐射末端等技术形式,各类管线预埋或盘结于围护结构的楼板和墙体内部,盘管损坏后的维修成本较高。土建装修一体化,从设计源头事先统一对建筑围护结构构件进行孔洞预留以及固定件预埋的定位和安装,避免了在装修施工阶段随意打槽、穿孔等行为对已有建筑墙体保温系统和科技系统设备管线的结构性破坏。同时,土建过程的质量控制也是施工的关键所在。案例项目末端采用混凝土楼板辐射系统,即在混凝土楼板中预埋PE-RT管,每个空调房间设置一回路,主要通过辐射及对流进行换热。采用内装饰土建一体化设计,主要体现在围护结构楼板内天棚辐射盘管预埋前的深化。管线走向的深化主要结合精装修图纸,避开灯具、天花板龙骨的碰撞螺栓等。吊顶施工时原则上楼板辐射区域不建议吊顶,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辐射换热效果,另一方面是防止膨胀螺栓对盘管造成损坏。如需吊顶,在预埋前需在图纸中明确膨胀螺栓的点位,在预埋过程中根据定位点预埋φ20mm塑料套管供今后膨胀螺栓使用。在预埋过程中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由于PE-RT材料较为柔软,在进行盘管固定时严禁采用扎丝等金属材料进行绑扎,而需采用尼龙绑扎带进行固定,而在盘管穿梁处,应通过增加塑料套管进行保护。在动火作业过程中需对已完成的盘管采用湿石棉布覆盖。以上措施能够很好地防止因管材柔软、不耐高温所造成的质量问题,最后在施工完成后将各回路进行连通,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进行充气打压,确保压力30min内不下降后,带压浇筑混凝土,并持续保压,之后的施工阶段需定期检查保压情况。

1.5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支持

项目开发并运用BIM技术,开展住宅小区级的建筑信息模型化,搭建了贯穿设计、施工、质量监管、运维等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信息技术平台支持,最大化发挥绿色科技住宅,包括围护结构系统、科技系统体系等在内的综合效能和集成优势。

2绿色科技住宅项目案例实施效果

南京海玥名都绿色科技住宅项目的高效节能建筑围护体系,可使建筑全年负荷降低22.49%,使其制冷取暖能耗大大低于传统住宅,用电量是常规空调的40%~50%,完全满足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围护结构设计限值,远优于普通住宅建筑节能标准,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室内环境湿热体感良好,其参数控制可达到夏季温度不高于26℃,冬季温度不低于18℃,湿度范围为30%~70%,为客户提供了更为健康、舒适、绿色、人性化的居住体验。海玥名都成为江苏省首个获得英国BREEM绿色住宅认证的项目,同时也获得了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结语

第4篇:节能优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

0引言

就智能化建筑而言,其可对建筑物中的电气设备进行优化配置、科学管理,从而让其更具实用性,以契合民众对建筑物所提需求。依照现阶段我国智能化建筑搭建情况而言,尽管具备高新技术的大力支持,然而理论方面却不够健全,使得智能化建筑的发展难以与预想目标达成一致,相应研究人员仍需在此方面继续努力。而且,若要智能化建筑被有效应用,就需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如此便需具备较多电能予以支撑,对电能构成了较大损耗。

1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重要性

1.1防止电能过度损耗

虽然我国当前有对新能源予以探索、开发,然而却还未实现有效利用新能源这一目标。基于此,为更好的建造智能化建筑,仍然需要借助电能支撑,从而确保建筑物中所有设备、系统正常运行,以给公众构建出舒适、环保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经由调查表明,建筑能耗在我国总能耗中占据的比值较高,电气能耗更是位列第一。在此形势下,需大力实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从而提升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节能性,从而确保智能建筑的应用无需耗损大量电能便可高效运行。

1.2达成节能减排的要求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其间却对生态环境构成了较大破坏,特别是环境污染、资源贫乏等问题长久存在。在此背景下,若要改善生态环境,确保人和生态环境友好共存,那么就需注重生态保护、自然资源的维护。因而,党中央、政府开始倡导实行“节能环保”理念,且对其拟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所以,建筑业这一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必须依据国情开展工作,注重节能环保,从而在对智能化建筑发展期间,避免电能损耗过度,应确保电气节能优化设计落到实处,以达成节能减排的要求

2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中的问题

2.1变压器的选择匮乏合理性

就智能化建筑而言,变压器选择匮乏合理性的关键在于对智能化建筑实施电气设计期间,没有对用电数据进行有效统计所致,促使选择的变压器容量与标准不符,最终促使变压器存在超负荷运行的情况,损耗了大量电能。

2.2照明设计不够科学

众所周知,照明系统即为民众提供光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市场中售卖的节能照明器具类型愈加多元,但较多智能化建筑依旧选择应用以往的电气照明设计,导致照明系统耗损能源较为严重。

2.3监控设备安装匮乏规范性

因为要对安全性加以思考,故现行的智能化建筑通常会配置较多电气监控设备,因此类设备需一天24h持续运行,故较之一般建筑而言,智能化建筑于监控设备层面的用电量骤增。但实际上,对电气监控设备的设计与安装而言,并非设备越多,效果就越好,其应依据“少且精”这一原则,对终点位置予以监控,不需要在各角落配置电气监控设备。但是,现阶段较多智能化建筑的监控设备安装并未依据上述原则行事,最终导致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效果差强人意。

2.4通风系统设计匮乏合理性

通风系统是智能化建筑中的核心构成成分,其具有的功能作用极为显著,故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保障通风系统的有效安装极为重要。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较多智能化建筑的通风系统设计匮乏合理性,特别是空调冷量设计与标准不符,促使空调冷耗量较大,损耗了较多能源。

3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方式

3.1对供电系统予以优化

供电系统可谓是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的核心,故要对电气节能优化设计,就需先落实供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具体设计时需对如下几点予以思考:其一,各用电设备怎样布局;其二,各用电设备均具有哪些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工作者需依照实际情况,由供配电布线、用电电压等层面展开整体思考。最初,需选取最佳供配电节能设备,由根本层面防范能源损耗过度;而后,因在供电系统中变压器电能损耗严重,故设计工作者需对变压器负载情况着重思考,要在合理缩减成本投入的情形下,选取和驱动负载水平相当的变压器,对变压器负载科学分配,从而防范电能耗损严重。同时,设计工作者对智能化建筑供电系统优化设计期间,需充分思考公众日常所提出的用电需求,确保该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基于此选取耗能最小的节能设备与最适宜的变压器,从而节约能源。

3.2对供水、空调与通风电气予以优化

设计工作者需对智能化建筑通风、供水、空调系统的设计着重思考,若设计合理均可减小能耗。具体而言,在对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期间,需依照实际需求,科学选取风机、水泵等用电设备,因通风系统是智能化建筑中最关键的成分,风机均是大功率耗能设备,故设计工作者需依照真实情况选取经济实用的风机,如此既可确保建筑物中具备较好的空气环境,也可达成节能的目的;对供水系统设计时,需选取节能环保且可以净化水质的设备,以在实现公众用水需求的同时,节约能源,一般而言可应用无压供水设置;对空调系统设计时,设计工作者在选取空调设备期间需对各方因素予以思考,以节能环保、零排放类空调为主,当前多应用水源热泵空调,其较之其他空调而言更具节能性。

3.3对照明系统予以优化

就智能化建筑而言,照明系统耗能较大。因灯具类别众多,具体设计时需依照实际需求,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基础上选取某些可减小用电量的智能化灯具,以及降低能源耗损的声控开关。同时,对智能化建筑设计期间,需对采光情况有效思考,以更好的利用自然光,以改善建筑物中的自然照明程度与光源的利用率,从而达成节能的目的。

3.4有效应用再生资源

对再生资源有效利用是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重点。现阶段,可应用的再生资源以太阳能、风能为主,故具体开展优化设计工作时,需在建筑中添设可应用太阳能、风能的设备,以替换能耗大的用电设备,并增强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智能化建筑室内装饰应以节能产品为主,建筑物整体外墙可适当应用节能材料,以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3.5对工程系统的控制水平予以强化

实质上,智能化建筑的智能控制水平是展现其设计能力强弱的关键,经由应用工程系统对空气温度、湿度等自主调整,不但可以给建筑物中的用户构建舒适、便捷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可节约能源。同时,经由应用工程控制系统,对相应用电设备予以监控,且对其运行参数作出适当的调整,能让用电设备均处在最佳运行状态,如此不但可确保此类设备高效运行,也可达成减小能耗的目的。但因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是一项具备较强繁杂性的工作,与较多内容关联,故设计工作者切实设计时需对各方因素加以思考,经由细致研究,拟定最佳设计方案,从而改善工程系统控制水平。

4结语

落实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工作,不但可以给民众生产生活构建舒适、便捷的环境,也可大幅缩减能源耗损,故设计工作者切实设计时需依据实际需求,在确保经济实用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能耗。

参考文献:

[1]翟巍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探索[J].社会科学(文摘版),2016(9):258.

第5篇:节能优化设计范文

1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质量追求也逐渐增加,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执着追求,在当下需要利用科学技术为人们创造舒适安宁的环境,而室内温度控制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建筑空调调节优化设计在当下显得异常重要,空调可以根据人们对室内温度的需求灵活的对室内温度进行调控,其中采暖在我国建筑能耗层面消耗量巨大,考虑到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在满足人们对内部温度调控的基础上,做好空调能耗的控制工作,因而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变得异常关键,对暖通空调进行优化设置,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控制应用,完成室内温度的调节,还可以大幅度提升空调散热器的工作水平,有效的提升空调系统节能效果。目前我国政府也非常支持新型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抓住发展的良好契机,完成技术的优化升级,关注地源热泵供热系统、太阳能制冷、地热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通过系统功能的应用,在获得采暖制冷功能的前提下,做好空调能源消耗的管控工作,让暖通空调在节能设计的作用下,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另外,还需要在当下根据国家对能源方面作出的指示,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暖通空调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根据大众应用需求优化暖通空调系统,使其获得良好的作用效果,加强对此类空调系统的推广,为广大群众输送优质的服务项目。

2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的原则

2.1节能

进行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应该在保障基础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在节能原则下完成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空调的调控需要遵循国家对节能提出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影响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影响因素,需要灵活的引入现代技术,确保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运行后,可以拥有舒适性以及节能性[1-2]。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建筑外部气候,因为建筑外部气候也会影响到空调的作用效果,但是以往工作人员对此方面并不留意,所以导致空调需要消。大量的能量才能达到人们需要的室内温度。因此,在空调系统设计阶段收集建筑外部气候系统信息,通过全方面的把控优化系统配置,让系统可以体现出节能的特性。

2.2科学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在节能设计阶段,需要在科学的原则下,考虑影响空调运行效果的制约因素,需要做好平衡,尽可能的通过优化系统参数提升空调的应用效果,但是要想在控制能耗的前提下优化空调节能效果难度过大,所以应该做好系统方案设计的全过程把控,通过各环节的控制,让系统可以在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的同时,降低空调造成的能源消耗量。

2.3人性化

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应该考虑到相关部门提出的节能要求,空调是一种电能消耗量巨大的用电设备,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其消耗的无用能耗,需要优化空调内部的相关技术,并分析空调系统内部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在人性化的原则下进行系统设计,让系统可以实现快速制冷以及均速加热。建筑暖通空调节能系统设计虽然需要关注设备应用无用能耗的控制工作,但是系统的设计需要保证其应用效果不会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建筑暖通空调必须拥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可以满足人们对其功能需求。因此,设计人员在系统设计期间需要掌握不同人对温度适应性的差异,还应该做好热入口设备的调节工作,完成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配置,实现热功能共享,进一步优化建筑暖通空调作用效果[3]。

3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策略

3.1加强能耗传输的设计

在进行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期间,我们发现暖通空调使用的能源有很大的一部分应用在系统传递的过程中,同时建筑内部环境温度以及建筑气密性等因素也会对空调运行的能源使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尽可能的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在做好外部环境防御的前提下,需要根据人们对建筑内部环境在湿度以及温度方面的需求,做好暖通空调热能消耗的控制工作,同时还应该掌握电子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等技术的发展情况,将其应用在空调系统节能分析、设计等工作上,使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监测技术,同时配置满足工作要求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系统,在暖通空调运行的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后台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监测设备传递的数据,分析系统运行情况,一旦出现能源消耗异常的状况后,可以及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查看与处理,从而有效的提升空调系统对能源使用的合理性,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3.2完善变频空调的设计

进行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的环节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需要重视相关技术的应用,其中变频调速是暖通空调设计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其的使用可以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设计人员在使用变频系统之前,首先需要掌握建筑内部对暖通空调功能提出的要求,并对建筑内部结构进行调研,分析变频调速应用于暖通空调后的运行情况,考虑到用户对空调的使用需求,对系统进行优化调试,完成相关参数的调整,为建筑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使用变频调速设计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建筑能源的消耗量,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在一般建筑中暖通空调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暖通空调会因为电机、风机与水泵等设备造成极大的能源消耗,根据粗略的统计,暖通空调中有接近20%的能量应用在电机、风机与水泵等设备上,使用变频调速的方式可以提升系统使用效率,将设备运行的频率控制在稳定的区间中,在满足空调使用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形成良好的节能降耗的工作效果。

3.3优化建筑热工的性能

对建筑暖通空调进行节能系统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节能要求,为了保证空调使用效果不受影响,应该针对建筑热功性能涵盖范围宽广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现建筑物保温性、气密性等方面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制热作业效果,需要花费超量的能源,才能达到让用户满意的室内温度。因此当下需要考虑到建筑中热量的维持与建筑保温性、气密性等方面的联系。另外,热量需要借助建筑物内部的围护才能扩散,考虑到建筑内部热量传递的速度以及效果与建筑物外表面的联系,应该针对房屋采暖能源随着建筑体形系数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务必在暖通空调设计期间关注到建筑体形系数与空调节能的关系,需要在采暖建筑受到空气渗透,在气密性差的部位会造成大量热量损耗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应该关注建筑内部气密性较差的部位,灵活的选择建筑材料,提升建筑内部构件安装的精度,强化建筑内部的密封性能,借此降低空气渗透对空调调温形成的能量损耗值。

3.4改进地源热泵的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在当下应用在建筑暖通空调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其在室内制热以及制冷方面的作用效果,在我国大力推进节能环保的过程中,使用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借助其拥有的突出优势,让建筑内部的暖通空调在原功能基础上增添节能功能,地源热泵在建筑暖通空调中的应用,在优化空调系统作用效果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满足国家对建筑绿色设计与施工的要求。比如,当下大部分设计人员按照项目所在地提出的建设要求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结合业主对建筑内部暖通空调提出的设计要求,引入地源热泵进行系统设计,从而可以在地源热泵作用下,让暖通空调可以在夏季利用地源热泵吸收土壤中的热量进行制冷工作,降低冷却塔制冷对能量的使用量,利用地源热泵还能承担制冷产生的负荷,从而让暖通空调处于高效运行的状态。在冬天,暖通空调在地源热泵作用下可以将热泵系统直接与供暖系统相连接,这样便能有效的缩减供热工作中的无用环节,有效的降低制热工作消耗的无用能源,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4结语

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需要遵循设计原则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对建筑行业提出的规范要求,考虑影响暖通空调使用效果的因素,做好各个方面因素的控制,提升建筑内部的气密性,将空气渗透形成的热量损耗降至最低,并且优化相关技术,完成暖通空调系统参数优化配置,加强节能技术在暖通空调使用的合理性,有效的控制空调应用期间造成的能源损耗量。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国家对此方面提出的要求,还应该不断优化空调系统参数以及设计方式,借此降低空调运行期间无用能耗的损耗量。

参考文献

[1]梁海涛.节能减排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87.

[2]王小洋.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