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捉迷藏教案范文

捉迷藏教案精选(九篇)

捉迷藏教案

第1篇:捉迷藏教案范文

多媒体游戏软件具有图、文、声并茂、有活动影象及自主学习游戏探索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可挖掘的空间,符合幼儿园孩子年龄发展的特点,所以这一软件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能够广泛运用开来,能够提高幼儿对电脑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自主运用、自主学习能力。

在执教大班语言儿童诗《捉迷藏》这节活动时,我运用了多媒体游戏软件辅助教学方法,使课堂的有效性大大的提高了。儿童诗《捉迷藏》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黑夜、太阳、颜色等比拟成一群可爱的娃娃在玩游戏。因为捉迷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所以活动以感性基础入手,让孩子们在学习儿童诗的基础上尝试创编儿童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堂课我利用多媒体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如在活动环节设计中首先提出带来了一首儿童诗《捉迷藏》,但是藏在了小手帕图标里面,要求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去点击图标欣赏儿童诗,幼儿在神秘的氛围中仔细聆听了故事,十分认真。由于“蒙上”“躲起来”“揭开”“找到了”都是动态的,所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设计效果,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捉迷藏的趣味,尝试自己将儿童诗的内容完整呈现。在幼儿掌握了儿童诗后,小组的讨论、讨论结果的展示又运用了多媒体的适时展现。由于幼儿有了一定的电子绘画基础,所以他们将分组讨论后的结果运用电子绘画的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让每组幼儿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再经过老师和同伴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形成新的思路,再次拓展学习的空间和范畴,使活动得到了升华,课堂的有效性得以展现。

在体现幼儿综合实践中的技术教育上,多媒体游戏很好的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及提高幼儿对电脑这一新型操作工具的使用能力。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游戏软件有其优越性,但是如果我们只追求形式,盲目使用多媒体,效果会适得其反所以不能滥用,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在儿童诗《捉迷藏》的学习中,为了充分挖掘幼儿学习的自主性,我特别注意到了以下几方面:

1.多媒体游戏软件设计符合了幼儿认知规律性

如果所提供的外部教学活动与学习者的个体内部心理相吻合,就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为幼儿的知识。因此,多媒体课件在整体设计上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而且还要使课件的展示过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活动中颜色宝宝躲藏的动作做了精心的设计,运用“颜色宝宝”的运动路径和灰色的“”“玫瑰花”“天空”“树叶和草地”“云朵”以“渐变”形式出现的有色图案巧妙结合,使幼儿切身感受到“躲”与“变”的动态效果,这非常符合大班这个年龄段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激起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

2.多媒体游戏软件设计注重了以幼儿为本的主体性。

我们在制作游戏软件时,应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多为幼儿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时,要善于通过多媒体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幼儿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在制作游戏软件时,我们把幼儿置于游戏的主人地位,使幼儿在不断地语言训练中理解并掌握教材,达到善于思考和乐于表达的境界,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多媒体游戏软件设计把握了活动时间上的合理性。

如果教师长时间、大容量地使用多媒体游戏进行教学,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得不到体现,并且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被耗费。又由于幼儿在长时间观看的过程中易产生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与教师有一种距离感,使得幼儿的注意力难以保持,主动性降低。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提倡小、精、短、简。

活动中多媒体游戏的使用主要在个体自主学习方面,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去创编学习、交流。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幼儿的相互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使小小的课堂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有效性。

4.多媒体游戏软件设计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多媒体集声、像、动画于一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但在设计和运用时,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花哨的视听与动画效果,导致幼儿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上,使幼儿无法专心于游戏操作的目的。

第2篇:捉迷藏教案范文

一、精彩片段回放

【片段一】执教者扮蚂蚁妈妈,幼儿扮蚂蚁宝宝,听音乐做准备运动

师:今天。老师来做蚂蚁妈妈,那你们就是谁呀?幼:蚂蚁宝宝。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来运动运动吧!(师幼随着音乐边跳边走上舞台,突然有几个男孩被舞台上的红幕布吸引住了,他们钻进幕布里玩起了捉迷藏游戏。)

师:孩子们,这儿还有更好玩的呢,出来吧!(那几个男孩全然不顾地继续玩着。其他孩子也纷纷加入。)

师:看来,大家喜欢捉迷藏,那我们就一起来玩吧!(执教者也加入其中,玩了3分钟左右,执教者故意做出又累又饿的样子。)

师:孩子们,妈妈现在好累好饿呀!哪些乖宝宝愿意给妈妈运粮食做饭吃?

幼:我去!我去!(幼儿纷纷争着要去运粮食。)

【片段二】导入游戏“蚂蚁运粮”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边和那边的草丛(用大雪花片积木搭成)里有许多袋粮食(用红、黄蓝方便袋自制),我们把它们运回来。好不好?

幼:好!

执教者先请个别幼儿示范背小背篓(用牛奶箱子自制),并根据幼儿背的方法配以语言讲解。然后请每个幼儿选一只小背篓背着坐到圆点上。(在此过程中执教者巡回指导。)

【片段三】第一次运粮食

执教者先出示红、黄、蓝三只篓子,接着讲解玩法,强调爬着去运粮食,并将粮食送到相应颜色的篓子里。

师:谁愿意爬到那边草丛里运一袋粮食回来?(执教者引导其他幼儿为运粮者加油。)

师:哦。运回来喽!我们来看看,他粮食放得对吗?你们有没有看清楚他是怎样把粮食放到篓子里的?(请该幼儿再次示范一遍倒粮食,执教者予以讲解。)

【片段四】第二次运粮

执教者将平衡木架在高矮不同的两只米袋上,形成高矮不同的两座山,让幼儿练习爬山坡。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要把这些粮食运到山坡那边的仓库(贴有红、黄、蓝标记的白色整理箱各一个)里去。可是。山坡那么高,我们怎样才能爬过去呢?谁愿意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示范,执教者和其他幼儿为示范者加油。)

二、分析与思考

从上述片段中,可以看出执教者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三个细节:

细节一:“精”

杨九俊先生说:“弹性的教学来自于精心的准备。”活动准备是组织活动的前奏,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效果。活动准备不仅包括教案的设计、教学具的准备,还包括教师对班级幼儿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生成情况进行的预测等。

就本节课而言,无论是活动材料的准备,还是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都经过了执教者的精雕细琢。很多细节看似信手拈来,但实质上是匠心独运。比如,执教者在活动前精心自制的背篓、草丛、粮食袋等活动材料。废旧材料的出新及可爱的造型深受幼儿喜爱。并在游戏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又如,在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等待时,执教者引导等待者为示范者加油。从而使等待者参与到活动之中,避免了等待者“未能学习”情况的出现。再如,为了照顾个体差异,执教者为幼儿准备了两座高低不同的山坡。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爬坡成功的快乐。

细节二:“异”

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取决于对活动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一般来说,奇异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情境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活动兴趣。对于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的小班幼儿来说,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尤为重要。

执教者注重以新异的自制活动材料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绿绿的“草”、高低不同的“山”、五颜六色的“粮食袋”以及贴有红、黄、蓝标记的“仓库”等贯穿于整个活动情境之中,因而在每个活动环节中幼儿都能感受到新颖有趣,从而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细节三:“活”

在组织活动时,教师不要过分地受教案的约束,要善于根据幼儿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调整。特别是小班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活动中极易发生“意外”,这更需要教师灵活驾驭课堂。适时适度调整活动。

第3篇:捉迷藏教案范文

一、大胆尝试,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让一个学生对某事物产生浓厚兴趣,那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做到切合实际、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为目标。教学方法选取遵循以增强趣味性为主,以活跃课堂气氛为重,以学生易学易懂为效。

如教学《音乐中的动物》这节课时,我就以亲切的交谈式导入:“孩子们,你们都去过动物园吗?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了?谁来说一说。”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腾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都有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机会和条件,帮助学生实现富有个性特征的发展。这样的导入调动了他们的发言积极性,一个个都踊跃举起小手,融入课堂中来。然后大家一起唱儿歌,边拍手跳课前热身舞,“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小花猫,喵喵喵,饿得肚子咕咕叫。左瞧瞧,右看看,地上小鱼快吃掉。小花猫,跳跳跳,磨磨爪子喵喵叫。左扑扑,右跳跳,发现老鼠别放掉。”这里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以及爱模仿的生理特点,先用简单活泼的舞蹈引入,再利用课件,播放音乐和图片,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从想象中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村庄模样。这样为后面课堂的继续教学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打下了基础。

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之后,就要充分把握时机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我用的是激励法。学生在家中、在集体中,都有好“表现”的一面,都希望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得到同学的肯定,都希望感受小伙伴关注的目光。因此,我在上新课时,会设计小组之间的比赛:课堂纪律、上课回答的精彩、合作上的默契、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进步等方面。要求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用上“谁是好样的?”“谁为我组争得一分”“谁是我组的发言大王?”在此语言的激励下,五六只小手举起来了:“老师,我能行!”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高涨起来了。

二、树立信心,调动探索知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不管从事什么活动,都强烈地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抛开外界或老师或同学对他的歧视。这样,他们会在“必须竭力地去读懂”的实际目的,真实行为的活动中去学习,从而充分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学习系统,并进入最活跃的状态。

如教学《赶圩归来啊哩哩》这节课时,我先哼《爱我中华》这首歌来导入,“五十六个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问:“这首歌大家熟悉吗?”学生答:“会。”“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五十六民族个民族中你们知道哪些呢?”学生都嚷嚷着抢答。“同学们可知道彝族吗?”“……”“那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来学习一首彝族的歌曲好不好?”播放课件,出示图片(不同款式的、色彩新鲜的彝族服装),跟学生讲解彝族人喜爱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紧接着出示赶集时的热闹场景(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他们赶集时的情景,那你知道什么是赶集吗?)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在附近的各乡镇有见过,也有的地方叫赶圩。这样,学生学起这首新歌就没有陌生感了。

接着欣赏《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让学生回答听后的感受。

师:这是一首很欢快4/4拍子的歌曲,并且在这首歌曲中大量运用了十六分音符,更衬托出彝族人的喜悦情绪。

生:我们发现了歌词中有很多的“啊哩哩”,都是在每一小节之后。

师:对。就是这个“啊哩哩”更带有了浓厚的民族风情,更加表现出彝族人热情奔放,连赶圩回来都是一路的欢声笑语。

师先弹奏一遍旋律,请学生仔细聆听。

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师:这首歌曲我们已经学会了,同学们想不想我们自己演唱自己配上伴奏呢?

生:想。

师:那大家先来学习这些节奏类型。(出示节奏型)

1. x x x x | x x x x |

2. 0 x x | 0 x x |

3. x - | x - |

师:同学们都很快地熟练地打出节奏了,接下来一起看课本。在课本中歌词的下方有三种打击乐器的节奏,分别是双响筒、串铃和三角铁。下面我们就代表某个乐团来为这首歌打节奏。

有了前面的基础训练作铺垫,学生已经能自如地用各种类型节奏型为歌曲伴奏。而且还能根据不同乐器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节奏型。如用双响筒用x x x x | x x x x |,串铃用0 x x | 0 x x |,三角铁用x - | x - |,手鼓用x x x | x x x |等。全班还分小组进行比赛,哪种乐器用哪种节奏型伴奏更合理;改时值的长短;还有的在改拍子,在老师的帮助下,改为3/4进行练习。这样的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居里夫人说过:“人必须要有耐心,特别是要有信心。”爱默生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经常在课堂中逐步引导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尝到获得知识的乐趣,从而继续探索新的知识。

三、趣学新歌,挖掘创新意识

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然,创新更是个人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的力量源泉。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造人才的起点,因此应注意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及时、恰当的评价会给学生以信心。“好”“非常好”“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不简单”等这些表示赞扬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极好地保护了学生创新学习的幼芽!

如教学《捉迷藏》之前,老师跟学生玩捉迷藏,躲猫猫游戏。学生带上课前布置的自制面具,有各种动物的,有他们喜爱的花或树的图案。老师导入:“孩子们,刚才我们在做什么游戏呀?”生:“捉迷藏,猜猜面具底下的人是谁?”师:“对了。你们真棒!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学首新歌《捉迷藏》。”

师:一年有几个季节呢?

生:四个。春、夏、秋、冬。

师:你们猜一个小谜语:是谁藏在花丛中?是谁躲到草帽下?是谁钻入谷堆堆?是谁缩进棉褂褂?

学生一直都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为突破后面的教学难点附点音乐的学习搭起了平台。学生在聆听、跟唱熟悉歌曲后,先练习简单的3 / 4拍子x x x | x x x |的节奏型,然后再变化0 x x| 0 x x |和x x x x | x x x x|,练习时可用拍手,可用跺脚,或用自己喜爱的乐器。

师:春、夏、秋、冬这四个娃娃可调皮了,总是一个来了另一个又走了,却仍然乐此不疲地玩捉迷藏游戏。我们分小组把不同娃娃的调皮劲给唱出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唱得更生动?

第4篇:捉迷藏教案范文

一单元复习教案一、复习课文内容(一)齐读课文,抽背课文(二)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吹夏()落()霜降()()飘池()青山()红鱼出()()入()2.你()()()?我()李。()()李?()()李。3.河水()()天气(),小小()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好事()。()你()护小()蛙,好让禾苗不()()。4.()边绿,()边(),()()相遇起凉()。绿的喜()及()(),()的最怕水来攻。5.()回()地()物复苏柳绿()()泉()叮咚()()齐放()()争鸣二、音序表复习写出对应的小写字母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三、形近字区分,填一填睛请青清晴情()蛙()问()泉眼()()空心()四、仿写,介绍自己的姓氏。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本单元围绕”心愿”编排了四篇课文,题材丰富,节奏明快,易于诵读,内容易于唤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对世界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目标:1.认识50个生字和6个偏旁,会写27个生字和3个笔画。2.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4篇课文;能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3、积累词语,鼓励学生将学到的词语运用到表达中4、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地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5、感受儿童美好的心愿,了解革命传统,激发对革命领袖的敬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能从文中提取明显地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朗读继续学习读好词语和句子的节奏,不破句,不唱读,读出节奏感。复习内容:1第二单元词语盘点chīshuǐjiàoshēngzhǔrénjiāngshuǐshzhùchùméiyǒuyǐhòukāihuìzǒuqùběijǐngdàménguǎngdàhuǒbànguòqùzhèlǐtàyángyípiànjīnqiūyīnwèigèzhǒnggèyàng2、形近字组词:让()关()看()气()认()开()着()汽()3、音近字比较:真()完()星()和()亮()正()玩()兴()合()量()死别、家家户户、漫山遍野4、多音字组词:看着乐5、你能用以下词语说句写句吗?什么怎么暖和温暖6、说反义词:晚()黑()来()开()少()分()语文三单元复习教案复习要点:1.生字条会认,会组两个词。34页、37页词语要会认读。2.田字格生字会写字词。3.会补充填空31页“偷偷地跟在”这样的形容词+动词的短语,37页“跳绳”这样动词+名词的短语。4.积累AABB,ABAB,ABAC,ABB词语。5.多音字组词:只、种、乐、得。6.会默写《赠汪伦》。7.会音序查字法查字典。8.熟读5-7课,读41页《胖乎乎的小手》。9.会用“……也……”“……有……有……还有……”造句。10.掌握“不”的变调。复习题:1、给下列生字注音。块捉急直河行死信跟忽喊身只只窝孤单都邻居招呼静乐乐怎独跳绳讲得得羽球戏排篮连运2、看拼音写词语。tāmenxiǎohétīnɡshuōɡēɡedānjūhujiàokuàilè孤邻wánwɑnhěnhǎodānɡshíyīnyuètīnɡjiǎnɡbùxínɡxǔduō3、按课文填空。()()乘舟将欲(),忽闻岸()踏歌()。桃()潭()深()(),()及汪伦送()()。语文四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46个生字、4个偏旁;正确书写28个字;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先后也不同”的笔顺特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问句,注意停顿,读懂句子所表达的意思。3.会背《静夜思》《寻隐者不遇》,会填诗中会写的字。5.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浓浓亲情。教学重、难点:1.理解“勇敢”等词语的意思,归类积累“x来x去”,会说会用这样的词语。2.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3.读好带有轻声的词语并积累。易读错字:前鼻音:真、分、前后鼻音:床、光、乡平舌音:思、色、再、总、粽、散翘舌音:真、知、本单元要掌握的新偏旁:厂(长字头)立(立字旁)米(米字旁)衣(衣字旁)多音字:觉(jué)觉得(jiào)睡觉读长句:第10课、11课长句子,第11课的反问句。会填空:很()很()()了又()()来()去又()又()勇敢的()()的故事青青的()()的夜晚白白的()()的花草红红的()()的粽子圆圆的()()的镜子美滋滋地()()地瞧仿写句子:会用“……一……就……”写句子。第五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57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28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古对今》和《人之初》3、了解形声字,学会归类识字。4、了解周围小动物的习性和四季气候、景物的变化。5、了解打电话的步骤,能用上礼貌语,说清楚。6、能在语境中辨别形近字和同音字。7、积累歇后语。教学重、难点:1、 认识57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28个字。2、能在语境中辨别形近字和同音字。3、了解形声字,学会归类识字。易读错字:前鼻音:欢身近寒善后鼻音:蜻蜓网铃声平舌音:足造操翘舌音:池声身之蜘蛛暑朝场善专三拼音节:欢凉香相锻教迁易写错字:凉:三点水义:第一笔点。声:上面是士本单元要掌握的新偏旁:火(火字旁)多音字:朝(zhāo)朝霞(cháo)朝向比较组词:间()迷()运()问()谜()动()欢()夕()拍()双()多()打()跑()近()玉()抱()进()王()字族识字:包字族、青字族部首归类:口字旁多和嘴有关提手旁多和手以及手的动作有关足字旁多和脚以及脚上的动作有关词语盘点:1、近义词朝——早初——始2、反义词古——今朝——夕香——臭远——近非——是好——坏严寒——酷暑热闹——冷清3、填入合适动词(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结)网(跳)高(拍)皮球(踢)足球(踢)毽子(拔)河(打)球(丢)沙包(跳)绳仿句:1、蝴蝶花间捉迷藏。(谁在哪里干什么)2、说一说,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课文背诵:《人之初》《古对今》以及日结月累的歇后语。复习音序查字法口语交际:打电话,先拨号,电话号码要拨对。拿起电话说“您好”,告诉对方我是谁。明明白白说事情,要点一定要说清。认真倾听对方话,主要内容记心内。结束通话说“再见”,注意电话要归位。第六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37个生字和1个偏旁,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1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带有“呢,呀,吧”的问句和感叹句。3、能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等方式理解“摇篮、潮湿”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比喻句。。4、读出古诗的节奏和儿童诗歌的韵味。5、通过扩写句子学习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写具体。6、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能正确抄写句子。7、朗读积累气象言语。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37个生字和1个偏旁,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1个字。2、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能正确抄写句子。3、通过扩写句子学习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写具体。三、易读错字:前鼻音:伸、闷,搬后鼻音:晶、停、萍平舌音:踪、翘舌音:首、柔、珠、展、潮、湿、唱三拼音节:泉、角、响、四、易写错字:爱、采、尖、亮、朵、机、呢、边五、本单元要掌握的新偏旁:身(身字旁)六、多音字:空、闷、角七:比较组词:直()吗()朵()真()妈()机()高()夕()天()亮()多()无()采()树()珠()菜()对()朱()八、字族识字:口字旁的语气词:呀、吗、呢、吧九、部首归类:口字旁多和嘴有关:呀、吗、呢、吧、响、唱、三点水的字多和水有关:浮、流、沉、潮湿、消、十、词语盘点:1、反义词无——有爱——恨亮——暗美——丑直——歪加——减十一、仿写句子:1、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苹果圆圆的,红红的。2、小白兔割草。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十二、课文背诵:12.古诗二首池上小池[唐]•白居易[宋]•杨万里娃撑小艇,泉眼惜流,偷莲。树荫水柔。解藏踪迹,小荷才露,浮萍一。有蜻蜓上。13.荷叶圆圆荷圆圆的,绿绿的。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蓝。”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晶晶的眼睛。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歌唱。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很很的水花。日积月累:朝霞,晚霞。有戴帽,无雨山腰。晨下雨当日,下雨到。蚂蚁搬家蛇过,大雨不久要。第七单元复习教案单元导读: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个主题编排了《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4篇课文。本单元课文贴近生活,故事情节充满童趣,语言明白易懂,文中丰富的插图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目标:1.认识51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27个生字并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笔顺规则2.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4篇课文;能做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3.能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能根据问题提取、整合信息,推断事情的原因、结果单元重、难点:1.“找出课文中信息”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阅读理解2.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3.教会学生读好祈使句和疑问句复习方式:复习试卷一、拼音王国。(28分)1.读一读加点字,并连一连。(8分) 丢失tàn查找ɡānɡ刚才chá叹气diū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8分)汽车(qìchì)决定(juéjú)准备(zhǔnzǔn)鬼脸(liǎnniǎn)3.看拼音,写词语。(12分)fēichánɡxīɡuāshétou()()()tiānkōnɡshūbāozuòxià()()()二、字词世界。(24分)1.比一比,填一填。(8分)已己找我()经()们自()()到公共白百()鸡()雪()同一()2.我来扩词。(12分)办()()平()()洗()()3.照样子,写词语。(4分)例:又大又红()()例:蹦蹦跳跳()()三、句子乐园。(18分)1.连词成句。(6分)(1)非常元元后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梅花鹿问狗熊奔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照样子,写句子。(12分)例:我怎么没问清楚呢?(1)__________怎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怎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3)要是有一个足球,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上下句连一连。(4分)敏而好学不能则学读万卷书而义自见不知则问不耻下问读书百遍行万里路五、课外阅读。(11分)月亮走,我也走晚上,一群孩子在玩儿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丁丁边跑边望着月亮说:“哈,月亮在跟我走呢!”于是,孩子们不再做游戏了,都抬起头,看着月亮,说:“月亮也跟我走呢!”“跟我走呢!”为什么月亮会跟我走呢?因为月亮挂在天上,离我们很远很远,而且没有东西挡着。所以,你走到哪儿都能看到。1.第五自然段共有()句话。(2分)2.晚上,一群孩子在玩儿什么游戏呢?请选一选。()(4分)A.老鹰捉小鸡。B.捉迷藏。C.捉敌人。3.为什么月亮会跟“我”走呢?(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口语交际。(15分)小朋友,你最喜欢做什么游戏呢?这个游戏怎么做呢?你能结合实际写一写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八单元复习教案单元重难点:本单元围绕“问好”这个主题编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3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读出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是本单元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本单元要继续训练根据信息做简单推断这项阅读能力。语文八单元复习指导:1.熟读19-21课和115页《三只白鹤》。2.会背114页《画鸡》,会填空。3.会写田字格生字组词,会认生字条并口头组词。会读113页词语。4.会写句子:105页“形容词+名词”说句子,形容词是ABAB词。5.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6.会默写11页“汉语拼音字母表”。已学习的识字方法:结构分析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字谜、组词、反义词识字、对对子识字、看图识字等。部分归类识字:1、青——清、晴、情、请、蜻2、女——姓、她、姐、妈、奶3、氵——清、江、河、洗、池4、扌——招、找、拍、捉、打5、讠——请、讲、许、语、让复习题一、基(jī)础(chǔ)知(zhī)识(shí)。(分)1.把(bǎ)下(xià)列(liè)字(zì)的(de)音(yīn)节(jié)补(bǔ)充(chōnɡ)完(wán)整(zhěnɡ)。(10分)p_____t____w____sh____l_____瓢逃蚊甩领___ú____ō___í____ián___án熟拨奇棉拦2.读(dú)句(jù)子(zǐ)写(xiě)生(shēnɡ)字(zì)。(10分)jiāpà(1)我自己一个人在感到很害。jiějiezhuōtiáoxià(2)了虫子唬我。yībiébìng(3)生为人除去痛。3.仿(fǎnɡ)照(zhào)例(lì)子(zǐ)连(lián)一(yì)连(lián)。(8分)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刷牙梳头擦手洗脸洗澡4.把(bǎ)下(xià)列(liè)的(de)词(cí)语(yǔ)排(pái)队(duì)组(zǔ)成(chénɡ)一(yì)句(jù)通(tōnɡ)顺(shùn)的(de)话(huà)。(6分)(1)帮忙吧还是请你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湖里木瓜高高的一个从树上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把(bǎ)下(xià)列(liè)的(de)谚(yàn)语(yǔ)补(bǔ)充(chōnɡ)完(wán)整(zhěnɡ)。(11分)(1)早晨下雨当________,晚上下雨到_______。(2)朝霞________,晚霞行_________。(3)_____雨山戴帽,____雨半山腰。6.根(ɡēn)据(jù)课(kè)文(wén)内(nèi)容(rónɡ)选(xuǎn)一(yì)选(xuǎn)。(6分)(1)相信“咕咚”很可怕的动物有。①小兔②野牛③大象④山羊⑤小鹿⑥狐狸(2)“咕咚”其实是。①木瓜成熟后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②一种可怕的动物。(3)小壁虎的尾巴是___________①其他动物借给它的。②自己长出一条新尾巴。二、阅(yuè)读(dú)理(lǐ)解(jiě)。(15分)(一)课(kè)内(nèi)阅(yuè)读(dú)。(6分)《棉花姑娘》节选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飞来了,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小虫说:“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裂开嘴笑了。1.七星瓢虫是什么样子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以后,变得怎样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篇:捉迷藏教案范文

关键词:广府童谣 传统儿童游戏 词语探析

童谣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音节和谐、简短的歌谣。它的叫法很多,如清人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把“儿谣、女谣、小儿谣、婴儿谣”等都归入“童谣”一类。此外,其他古籍中还有称“孺子歌”、“童儿歌”、“儿童谣”、“孺歌”、“小儿语”、“女童谣”等,名称不同,但内容基本一样。广府童谣是指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童谣,佛山童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究的佛山童谣素材源于佛山市现辖五区,在1987至1988年期间,由原佛山市、南海县、顺德县、三水县和高明县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领导小组收集整理而成的儿歌,其中包括《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佛山市区资料本》所收58首儿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南海县资料本》所收51首儿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三水县资料本》所收36首儿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高明县资料本》所收24首儿歌以及《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顺德县资料本》所收15首儿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佛山童谣是用佛山方言创作的,它保留了佛山五区丰富的方言语汇,忠实反映了佛山历史和文化、各种信仰和偏见、各种游戏和娱乐,是研究佛山方言口语和方言文化的重要语料,是佛山文化的“口述档案”。

游戏(古时一般称“戏”、“游嬉”),《现代汉语词典》“游戏”条解释:“①娱乐活动,如捉迷藏、猜灯谜等。某些非正式比赛项目的体育活动如康乐球等也叫游戏。②玩耍。传统儿童游戏是指世代相传、在儿童中广泛流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游戏。由于时代的变迁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传统儿童游戏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一些反映早期儿童游戏生活的词语也渐渐被淡忘。但中国传统儿童游戏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它作为儿童游戏的重要分支也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与学习并重的两种儿童基本活动之一,儿童游戏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很早就被古代教育家们注意到了。清人崔学古在《幼训》中明确指出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优而游之,使自得之,自然慧性日开,生机日活。”他认为让儿童自主地活动,自得地娱乐,自然会生机勃发,智力悟性也会得到发展。在佛山五区的传统童谣当中,我们依然可以惊喜地找到反映早期广府儿童游戏生活的词语。针对五区童谣中有代表性的,但在收录时缺乏解释说明的传统儿童游戏词语,我们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并且就每种游戏的来源、不同玩法、游戏的价值意义等方面作出详细解读,希望以此重现昔日广府儿童的欢乐生活并激发人们对地方传统儿童游戏文化的关注和保护。

一、藏猜游戏词语――“凼凼转”(又称“团团转”或“园”)与“点兵丁”

五区童谣里具有代表性的、五区均有记载的传统儿童游戏叫“凼凼转”(又称“团团转”或“园”)如:

凼凼转,园,炒米饼,糯米团。亚妈叫我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捉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三百六十钱。

凼凼转,园,炒米饼,糯米团。亚妈叫我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捉去卖。卖得多钱籴斗米,卖得少钱买包烟。

团团转,园。炒米饼,做米糍。亚妈叫我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捉去卖。卖得几多银?卖得三百六银,一百打金钗,二百打银牌。剩番六十,买只金镯畀亚妈戴。

团团转,园。亚妈叫 睇龙船,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捉去卖。卖得快,好世界。谷米又平,子女又快大。穿新衣,着花鞋,亚爹同行大花街。

凼凼转,园,阿妈叫我去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捉去卖,卖得几多文,卖得二百文。

团团转,园。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去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捉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二分钱,买个大木盆。

团团转,园。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去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捉去卖,籴斗米,卖得多,卖得少,买包烟,新抱装烟仔拨扇,家婆快活过神仙。

《凼凼转(团团转)》或《园》在佛山五区既是经典童谣,也是一个经典游戏。游戏基本玩法:人数不限,男女不拘。孩子们手挽手围成一个圆圈,圈的大小由人数决定。参与者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地上所划圆圈内。圈子中间站着个被蒙眼的孩子,当然没有人愿意做这样的“倒霉蛋”,那么就通过猜拳(口诀:“呈沉萝卜叉烧包”),或抽签之类的办法产生。被蒙眼者必须抓到一个人并确认,才能重获光明和自由。游戏开始,孩子们手拉手,一面团团转动,一面高唱歌谣。虽然是捉迷藏,但被捉的对象,没有一个躲起来,反而在欢快地唱歌和逗引蒙目者。蒙目者必须在歌声停止前,捉住一个人。捉人并不难,只要伸出手去就有收获,难的是辨认他是谁。捉人者要使自己镇定下来,先摸摸对方的头来确定性别,然后仔细抚摸对方的脸,试图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特征并说出对方的名字。如果他猜中了就要进行角色互换,由被猜中者站在圈中充当蒙目者,游戏又重新开始。这个游戏的迷人之处就在于过程,尤其是歌谣给孩子们带来的欢快而温馨的氛围,大家反复咏唱,欲罢不能。

其实,为广府孩童所热爱的“凼凼转(团团转)”或“园”游戏源于藏猜游戏――“捉迷藏”,这种活动进行的顺序是“迷”――“藏”――“捉”。“捉迷藏”在我国历史悠久,唐代诗人元稹在《杂事》诗里如此描述“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忆得双文笼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五代时花蕊夫人在《宫词》中也记载了“内人深夜学迷藏,绕遍花丛水岸旁,乘兴或来仙洞里,大家寻觅一时忙。”明代刘侗在崇祯乙亥年(1635年)为《帝京景物略》所写的《序》中记载了“摸虾儿”:“绳以为城,二儿帕蒙以摸,一儿执敲城中,辄敲一声,而易其地以误之,为摸者得,则蒙执敲儿,曰摸虾儿。”清人褚人获《坚瓠集》中记载:“儿童以扎眼相扑捉,谓之‘扎盲盲’。”清代以后,这种民间游戏便在全国大江南北广为流传并各具地方特色。广府孩子喜欢玩的“摸盲盲”和上文提到的“凼凼转(团团转)”或“园”便直接源于此,区别只在于“摸盲盲”不伴随童谣展开活动。

此外,佛山童谣中提及的另一游戏词语“点兵丁”则是这类“捉迷藏”游戏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个变种,区别在于“点兵丁”是由“凼凼转(团团转)”的蒙目觅捉向“蒙目――躲藏――找捉”的衍变。

点兵丁,点贼贼,点倒边个大佬肥工贼,就好话出啦!

如今还清楚记得儿时为佛山孩童所喜爱的,与“点兵丁”类似却未被收录记载的另一版本游戏童谣――“点指兵兵”:“点指兵兵,点着边个做大兵;点指贼贼,点着边个做大贼。”游戏玩法:首先,孩子们每人握住一个拳头,竖起大拇指,握拳的手指同时握住他人的大拇指,由下而上排成一座“拳头塔”。其中一个孩子从上面第一个拳头开始往下数,边点数边唱“点指兵兵,点着边个做大兵”,当数到最下面一个拳头就接着向上数,被点中的小孩就做“兵”,并马上把小手抽离;接着再边唱边点“点指贼贼,点着边个做大贼”,被点中的小孩就做“贼”,也马上把小手抽离。如此循环,最终把所有小孩分成“兵”、“贼”两组。之后哨声一响,“兵”先闭上眼睛,让“贼”分头找合适的地方藏好,然后“兵”再分头捉“贼”,最终要把所有的“贼”从藏身处找出来。被捉住的“贼”要求作举手投降状并耷拉着脑袋,集中在一起被“重打二十大板”。“兵”与“贼”一起嘻哈“行刑”,感觉非常开心。值得一提的是童谣“点兵丁”中使用到“工贼”一词,明显带有“”烙印,应为“点指兵兵”的衍生童谣。与“点兵丁”(或“点指兵兵”)游戏相似的还有“伏匿匿(又称“捉伊人”或“匿鸡知舟)”,其玩法大同小异,最大区别在于“伏匿匿”游戏(又称“捉伊人”或“匿鸡知舟”)不伴随童谣展开活动。

无论是“凼凼转”(又称“团团转”或“园”)或“摸盲盲”,还是“点兵丁”(或“点指兵兵”)抑或“伏匿匿”(“捉伊人”或“匿鸡知舟”)都是有益的锻炼性的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孩子们的智能发展并活跃其身心。

二、手部游戏词语――“玩石子”(“拾子”或“拾沙包”)

“玩石子”这个游戏在我国许多地方流行,叫法不一:有的地方把它叫做“抓子儿”、“拾石子”,有的叫做“掼沙袋”如此等等。“玩石子”(“拾子”或“拾沙包”)不过是佛山人的说法。南海童谣中记录如下:

桥拱桥,手拈只,何是只?取三双。三双子,两双捉,捉石子一盘埋。

游戏的基本玩法:用七八个或者更多数量的圆形小石子(也可以用别的适合玩具)为道具,随意撒在地上,其中以一颗作为主石子。游戏者先抛起主石子,在主石子落下之前,抓起地上的一把小石子,但同时不能碰到旁边的其他石子,然后接住落下的主石子。如果不能完成,则改为另一个人玩,谁抓起的石子多,谁为赢者。玩游戏时还可以设置多种规则,如第一轮可以是抓起一个,第二轮是抓起两个,以此类推。如果孩童年纪小,为了降低游戏难度,也可设定允许碰到地上其他石子的规则。玩这种游戏的窍门是撒石子时就要讲究布局,石子不能撒得太散也不能太密,抛主石子时要高一些。这种游戏培养孩子眼疾手快、动手动脑的能力。

“玩石子”游戏在我国由来已久,据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记载:“正月女妇闲,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儿。丸用象木银砾为之,竞以轻捷。”《红楼梦》中也有丫鬟玩“抓子儿”赢瓜子的描写。民国二十三年(1933)铅印本河北《沧县志》说,当地叫“拾子”。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天津《静海县志》说,当地这种游戏叫“拾石子”:五块小石子“以手拾之,或掷空中或以手掌承之,变化多端。石子有在手者,有在下者,有在上者,口中作歌,随手势之缓急。偶有错落,则让他人为之”。除了“玩石子”外,佛山人至今还一直沿用着民国时期“拾子”、“拾石子”的叫法。这种传统民间游戏玩法多种多样,其目的是培养孩子手眼协调、手部动作灵活敏捷,活跃孩童身心,为广大少年儿童所喜爱。

三、综合游戏词语――“点脚斑斑”(“点脚乒乓”、“点脚趾公”、“点脚彭彭”或“点脚兰板”);“界莲子”与“打生打死唔畀你”(或“抢龙”)

“点脚斑斑”(又称“点脚乒乓”、“点脚趾公”、“点脚趾斑”、“点脚彭彭”或“点脚兰板”)是旧佛山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游戏,五区童谣都有相关内容的记载:

点脚趾公摩罗斗,问你捉猪定捉牛?捉到黄牛三百两,马尾刁开龙船头。龙船头,龙船尾,猫公偷食赖晒你,唔系你,都系你。

点脚痞痞痞螺窦,问你捉猪定捉牛。捉到黄牛三百两,马尾打归榕树头。榕树车工饮醉酒,梅花跌落井中浮。头对头,鸡公对石榴。麻油捞韭菜,一人夹箸好行开。

点脚斑斑,牛仔过牛栏。牛仔会打鼓,白马会行桥。车公车‘定订',车埋螺壳第一精。咸鱼头,咸鱼尾,猫公偷食赖晒你。唔系你,都系你,闩埋大门打死你。

点脚乒乓,牛仔过牛栏。牛栏会打鼓,白马会行桥。车公车定订,车旗车马第一名。麻油捞韭菜,一人夹箸好行开。

点脚趾斑,射脚南山,南山好地伏,北山好牛蹄,牛蹄牛只脚,除开中间。第一只。

点脚彭彭,彭上南山,南山在中,鲤鱼塞窿。鳍鳍脊脊,缩埋龟仔大半只。

点脚兰板,二妹嫁高山。高山高窿咚,矮山矮过垌。望见观音撑着排,缩手缩脚又一只。点脚柴柴,卖香过籁。香香喷喷。喷到荔香训。先表姐,后表姐,缩手缩脚又一只。

游戏词“点脚斑斑”的历史久远,明代杨慎《古今风谣》中《元至正中燕京童谣》第三首记载:“脚驴斑斑,脚踏南山;南山北斗,养活家狗;家狗磨面,三十弓箭;上马琵琶,下马琵琶,驴蹄马蹄,缩了一只。”由此说明这种游戏早在元代已经在北京流行。周作人先生《读〈童谣大观〉》文章中提到一首儿歌“狸狸斑斑”,并引录了几种变体。针对“变体”问题,周先生在他早年所写的《儿歌之研究》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越中小儿列坐,一人独立作歌,轮数至末字,其人即起立代之,歌曰:‘铁脚斑斑,斑过南山。南山里曲,里曲弯弯。新官上任,旧官请出。’此本决择歌,但已失其意而为寻常游戏者。”对于歌词的不同,周先生解释为:“实即同一歌词而转讹者。盖儿歌重在音节,多随韵接合,义不相贯……儿童闻之,但就一二名物,涉想成趣,自感愉悦,不求会通。童谣难解,多因此故。”所以,对于儿歌不必强作解人。旧时佛山关于该游戏的歌唱内容虽有不同但玩法大同小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玩法有二:

玩法一:数孩童并坐着伸出自己的双脚,由一人边点边唱,数唱到最后一字时点到谁的脚,谁就缩回一只脚,谁先缩完脚谁就当“大老爷”,如此类推产生“二老爷”、“三老爷”等等,剩最后一人为输。输者要受罚,点唱者此时一边轻轻打着输者手心一边问“大老爷”:“打金狗,过金桥,问你大老爷饶唔饶?”大老爷可以回答“饶”或“唔饶(不饶)”,若“老爷”说“唔饶(不饶)”,则继续一边打一边重复刚才的问题,直到“大老爷”说“饶”为止。按顺序如此类推问遍所有“老爷”。接着再开始第二轮游戏。

玩法二:顺德童谣在《点脚彭彭》后附“简释”:“这是一首游戏歌曲,玩时边点着每个人的脚掌边唱,唱到‘只’字落到那个孩子的脚上,这只脚得往内一缩,它就是龟仔。就这样连续玩下去。”剩下最后一伸腿者即为胜者。

由此我们看到:旧时顺德流行的“玩法二”其实跟老北京孩童们围坐炕上玩的 “点牛眼”游戏玩法相同,只不过歌谣内容不同而已。北京的“点牛眼”游戏唱道:“点―点,点牛眼,牛眼花,一根枇杷两根瓜,有钱儿的买着吃,没钱的,去了它!”

除此之外,“界莲子”游戏与“打生打死唔畀你”(或称“抢龙”)游戏也倍受孩子们青睐。佛山童谣及南海童谣中均有相关记载:

钅界莲子,钅界莲房,钅界开莲子落何方?何方何别子,东西东别藏。今年六月六,上下钅界支木。今年七月七,上下钅界支笔。今年八月八,上下钅界支篾。今年九月九,齐齐起手。

介莲子,介莲房,介来莲子到何方。何方荷结子,西方西结完。大海摇船过细海,细海摇船过木环。木还木,金还金。打发小姐嫁观音,观音饮醉蟠桃酒。九月九,雷手打亲你只手指头。

介莲子,介莲房,介来莲子到何方。何方何别子,东西东别囊。今年九月九,齐齐洞()起手。

“界莲子”游戏玩法有三:

玩法一:儿童们排成一横队,每人双手向后朝上互扣,一人站队前准备猜,一人在队后准备将石子放入横队成员之一的手里。大家共唱歌谣,唱毕,石子早已落入某人手中。此时,大家齐齐高举双手,让站队前的人来猜,猜中则把人抽出行列,然后重来。如此反复,直至猜完。最后所有人按被猜中的次序排列成一条“龙”,最迟被猜中的人站龙头位置,其他人则双手搭在前人肩上,由猜者来抢“龙”。

然后进入“打生打死唔畀你”(又称“抢龙”或“摆龙头摆龙尾”)游戏环节。首先,“龙头”问:“买乜?”抢龙者:“买龙头。”“龙头”说:“十埕油。”抢龙者:“买龙颈。”“龙头”说:“十包饼。”抢龙者:“买龙心。”“龙头”说:“十金。”抢龙者:“买龙尾。”“龙头”说:“打生打死唔畀你。”(《佛山市区资料本》77页《打生打死唔畀你》)当交易失败后,抢龙者就拼命捕捉“龙尾”最后一人,“龙头”则张开双臂奋力保护,“龙头”带着“龙身”和“龙尾”左右摆动、盘旋。在此过程中“龙身”不能脱节。最后被逮者要受罚,抢龙失败者也要受罚。

玩法二:儿童们排成一横队,双手向后朝上互扣,一人在队前准备猜,一人在队后准备将石子放入其中一人手里。大家共唱《界莲子》,唱毕,石子已落入某人手中。此时,大家齐齐高举双手,让前面的人来猜,猜中则把人抽出行列,如此反复直至最后分为人数均等的两队,再进行“扯手仔”一决胜负――把对方队伍扯过来或把对方队伍扯跌倒者为胜,被扯过去或跌下的一方为负。负者受罚。

玩法三:如佛山童谣《莲子》后注:“游戏者横排直立,一人绕着他(们)边转边唱。唱至‘齐齐起手'时,大家一起举起手。歌声刚落,转至谁手旁,被捉住手者,下次便轮到他出来唱歌做游戏。”

不难看出,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孩子机敏、灵活,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判断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

我们针对传统童谣中有代表性的,但缺乏必要解释的传统儿童游戏词语作详细的解读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不少孩子终日与电子玩具为伴甚至沉迷网络,性格变得孤僻、缺少合作精神。传统儿童游戏的优点是讲究群体合作性,许多游戏需要大家合力完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学到“有输有赢”的道理,有助于养成谦虚、不霸道的品格;不少的游戏还可以锻炼孩子大脑、手脚肌肉的灵活性与协调性。我们为处于人格塑造过程中的孩子们提供有益身心的传统儿童游戏文化,在进行民族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同时,给孩子们构筑了一个健康有活力的、丰富多彩的儿童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需要我们用理性的思考与积极的行动去对待。

参考文献

[1]佛山市区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佛山市区资料本[Z]. 1987

[2]南海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南海县资料本[Z]. 1988

[3]三水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三水县资料本[Z]. 1987

[4]顺德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顺德县资料本[Z]. 1988

[5]高明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高明县资料本[Z].1988

[6]赵士桢 清刻本艺海珠尘[M]

[7]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M].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8]褚人获 坚瓠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第6篇:捉迷藏教案范文

报案

本人作文课上所用素材本神秘失踪,不知去向。下午就要上作文课了,怎么办?十万火急,我却束手无策,无可奈何。为解燃眉之急,只好报案。于是警方展开了大范围的全力搜索。

案情进展

警官(妈妈)像审犯人似地仔细地询问着我,企图能从我的回答中发现蛛丝马迹。与此同时,付警官(爸爸)有了重大发现:沙发缝里卡着一个类似本子的东西!于是,我们兴冲冲地拿来工具,小心翼翼地夹出来,结果却大失所望。唉!原来是废弃多日的旧报纸。

审问中……

警官妈妈继续询问。她一会儿假设一会儿追问,一会儿启发一会儿推理,俨然一副神探狄仁杰的架势,不肯放过一丝一毫的可疑之处,甚至连我的一个眼神一声咳嗽都不放过。妈妈让我好好回忆一下,素材本都去过哪里?我坐下细细思索,经过一番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努力,我终于确定了三个区域:萨克斯教室,英语教室,家里。

锁定目标

经过一阵缜密的分析和排查,最终,警官妈妈当机立断一锤定音,为我锁定了丢失素材本的地方是英语教室。警官爸爸也连声附和,两位警官一致催促我立刻执行命令:火速赶往英语教室。

搜索中……

我急匆匆赶到英语教室时,英语老师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新课……我向老师微笑着做了个手势,从后门蹑手蹑脚地进去,悄无声息地走到我所坐过的那张桌子前,轻轻拉开抽屉,低头往里看,感谢上帝!抽屉里躺着我那久违了的素材本!

真相揭秘

第7篇:捉迷藏教案范文

摘要:通过“做中学”活动“玩盒子”的案例,阐述了如何在幼儿园“做中学”活动中,让低年龄的幼儿在情境参与中与环境发生积极的、有效的互动,产生游戏性体验,充分发挥“做中学”活动的有效性,并对幼儿终身发展产生有价值的影响。

关键词:做中学 环境情境 问题情境

一、概念界定

1 情境教学

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发幼儿一定的情感共鸣,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幼儿自主建构,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2 情境教学的类型

(1)问题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依据活动内容向幼儿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并通过动手做的方式,积极探索,自主建构。

(2)环境情境,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创设实验角,为幼儿创设一个实验情境,从而使幼儿与环境、材料产生互动,并通过动手做的方式,积极探索,自主建构。

二、研究内容

(一)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

幼儿园的孩子,关注事物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受到年龄的限制,尤其是小班年龄的孩子,他们最容易关注的就是自己最熟悉的一些事物。而随着孩子进入幼儿园,许多事情开始需要自己动手去做,因此,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对自己的小手就有了较多的关注。因此我们结合自己事情自己做,帮助孩子认识小手,知道小手能做许多事。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了“做中学”活动——玩盒子,通过玩盒子让孩子感知小手本领大,会开各种盒子。我们设计了“捉迷藏”的有趣故事情节,请幼儿帮忙把躲在盒子里的小动物找出来,激发幼儿探索开盒子的兴趣,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敢于大胆探究的能力。在大胆探索中,幼儿观察、判断、迁移等思维能力也得到促进与发展。

(二)结合活动内容,探索运用适宜小班幼儿科学活动的情境

1 环境情境

(1)美观而富有童趣的环境:小班孩子由于年龄较小,在“做中学”活动中,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都比较弱,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首先就需要美观、富有童趣,能够吸引孩子参与活动。教师宜采用孩子熟悉的、具有亲切感的图案,如采用班级的标志、孩子喜欢的图案或者孩子熟悉的卡通人物等。这样对每个孩子来说,整个环境就显得很亲切,很愿意亲近这个区域。其次,小班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整个环境的设置上,教师应尽量采用图片加实物的形式呈现给孩子。

(2)便于孩子操作的环境:“做中学”活动区以幼儿操作活动为主,而小班孩子由于年龄小、动手能力差,因此创设一个便于幼儿操作的环境情境就显得格外重要。在“玩盒子”的单元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活动随意性强、玩过玩具后不会物归原处的特点,创设了“盒子宝宝的家”的环境——对应每一份材料,制作了“影子”,粘贴在展示台上,创设了“找影子”的游戏情景,便于幼儿根据盒子的影子的形状和大小寻找相对应的位置。既能使整个活动的开展井然有序,又能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将观察、比较、对应的内容巧妙地融合进去。

(3)能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索和自主建构的环境:大部分时候我们老师会觉得,环境情境创设好了,似乎就大功告成了。然而事实上,一个好的环境情境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具有生命力,会随着孩子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孩子的丰富而丰富,会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索和自主建构。“玩盒子”的单元活动中,教师先在集体活动的中,投放了一部分盒子,在活动中观察幼儿操作的过程。在接下来的幼儿自由操作中,教师则根据幼儿发展情况不断调整材料,从简单的寻找开关打开,到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拉、转、拨等)打开;从只需要一个动作,到需要几个动作结合起来才能打开等,一次次给幼儿新的挑战与探索的动机,让幼儿能在充分地探索中自主建构。

(4)生活化的环境:小班孩子年龄小,创设一个舒适的、生活化、家庭式的环境,将会让孩子更轻松、更愉快地投入活动。因此我们在选择材料时,选用的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盒子。同时,操作区域的设置上,我们也尽量生活化,允许孩子自由走动,自由取放,少了正式活动的拘束,多了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孩子能在比较自然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索。

2.问题情境

(1)问题情境的兴趣性: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孩子的注意力差,持续时间短,如果要让孩子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兴趣是必不可少的要素。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主要从两个途径入手。①故事化的问题情境。故事是孩子最喜欢的形式之一,以故事作为问题情境的导入,引发孩子的积极探索。在“玩盒子”的活动中,我们就以故事情境导入,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要和躲在盒子里的动物捉迷藏。故事说到这里,自然而然地就给幼儿提出了一个问题情境:请幼儿来帮忙打开盒子,找到这些小动物。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孩子本着要找到小动物的想法,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从孩子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是非常专注和积极的。②角色化的问题情境。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扮演角色也是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内容。因此利用游戏中的角色,给幼儿提出问题情境,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探索的欲望,而且还能激发幼儿在整个探索活动中表达的愿望。在“玩盒子”的个别化活动中,教师引导每一个孩子都来参与捉迷藏的游戏,在找小动物的角色引导下,每个孩子都很认真地扮演着找寻者的角色,认真地观察、探究,不断尝试打开每一个盒子,找到所有躲起来的小动物。

(2)具体化的问题情境: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问题情境的提出,绝对不能是一个笼统而庞大的问题,年龄越是小,问题情境的设置就越需要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化整为零,将一个大的问题情境,拆分为几个小的问题情境,以一个个具体的情境呈现给孩子,以求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幼儿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中,顺利引领幼儿进行的探索过程。在“玩盒子”的活动中,教师最初的问题情境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尝试打开各种不同的盒子,找到躲在里面的小动物。但在实际的活动中,却发现多数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往往不能很好的关注教师的提出的情境。因此教师就将先前的问题情境进行化解。创设若干具体的问题情境“仔细看一看,这个盒子有没有开关?”“这里行吗?试一试。” “这里拉不开,还有别的办法吗?”“这里打不开,再想想还有其他地方能打开吗?”等等。由此案例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分解了问题情境,从而将问题情境具体化,让低年龄的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因而,使整个探索的过程也就更有效。

(3)生活化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能回归于幼儿的生活。小班年龄的孩子,生活经验少,对于事物间的联系、认识的能力都很弱,因此要选择适合小班年龄孩子的问题情境,就必须紧贴幼儿的实际生活,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回归于孩子的生活,只有这样的活动,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真正促进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为了实验而实验。

“玩盒子”的活动设计就是遵循了这样的原则。在开学初,结合中秋节主题,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盒,在分享的时候,孩子对这些漂亮的盒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盒子怎么打开?”“我的盒子里面有小抽屉!”等,因此,在这个活动中,孩子在这个极具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始终饶有兴趣。也正是由于生活化,在整个活动中,孩子的生活经验被充分调动,孩子能很好地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大胆表述:“这个盒子上时效抽屉,我把抽屉拉出来,盒子就打开了。”“这个盒子还有拉链的,拉链拉下来,盒子就打开了。”等等。整个活动让孩子有机会对日常生活现象有了亲眼发现,亲身感受,亲历尝试的机会。

(4)能有效推动幼儿的主动探索和自主建构的问题情境:幼儿园的孩子,自主探究能力弱,自我建构能力差,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更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当是层层递进,推进幼儿的自主探究。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学习中的难点,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将生活经验与之联系,为幼儿自主建构新的认知经验搭建支架。“做中学”活动“玩盒子”就是这样一个案例。教师在这个系列活动中将问题情境层层递进。第一次的问题情境是打开盒子,找到小动物。幼儿在这个问题情境下,探索发现了原来有的盒子是拉的,有的盒子是转的,还有的盒子是掰的。第二次的问题情境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有了递进:在幼儿有了第一次打开盒子的经验之后,重新调整了材料,投放了一些较难打开的盒子。孩子在再一次的操作中了解到原来有的盒子需要找到开关再打开,有的盒子需要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才能打开,还有的盒子需要很仔细才能找到打开的地方。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操作中不断地建构着新的经验,而帮助孩子建构新经验的支架则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递进性的问题情境。

(5)前后呼应,具有连贯性的问题情境:孩子需要在一个连贯的情境中活动,低年龄的孩子对于操作活动容易疲劳和分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致性情境,帮助孩子保持探索的欲望。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情境中,更好地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因此在情境创设中需要注意情境的前后呼应与一致性。

在“玩盒子”的活动中,教师一开始就以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参与探索活动,在集体活动之后的个别化操作中,教师继续以捉迷藏的游戏口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利用了一致性情境,让幼儿始终以游戏者的身份来介绍自己的发现,孩子对介绍被自己找到的小动物津津乐道,充满了自豪感,孩子探索的兴趣很快被再次提升,探索的欲望也被再一次有效地激发。

三、问题与不足

通过“做中学”活动“玩盒子”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情境教学对提高小班孩子探索活动有效性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深刻感到对情境教学的研究还相当粗浅,还有很多内容没有梳理和完善,同时,在“做中学”活动中,对情境教学在幼儿园小班阶段的实施和运用还有很多需要研究和实践的地方。特别是在实践中,我还有很多的困惑,仍需要通过大量研究和实践,尤其是如何真正地了解低年龄孩子的特点,更好地从孩子的视野出发,继续开发和实践适合小班孩子的“做中学”课程。让孩子能从小接触科学,喜欢科学,从而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实事求是、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合作能力及良好的科学素养,这都将是我今后努力探索,认真实践的方向。

参考文献

[1]Leihg Chiarelott著,杨明全译.情境中的课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Gary R.Morrison,Steven M.Ross,Jerrdd E.Kemp设计有效教学(第4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韦钰,Rowell.P.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

[4]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刘占兰,沈心燕.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陈蕾,上海市静安区常熟幼儿园,高级教师。

点评

创设情境,聚焦研究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第一个阶段,这样才能使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经验开始主动的科学实践。同时,也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与生活密切联系,做到活学活用,也就是本文所提到的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作者重点分析了低年龄段幼儿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以“玩盒子”活动为例,提出了多种促进儿童主动学习的情境创设方法,并与后面的教学活动相结合进行了分析,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借鉴价值。

第8篇:捉迷藏教案范文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化解知识难点、促进学生敏捷思维、培养学生辩异能力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等五个方面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现代网络虚拟技术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设情境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要使学生理解性地接受、消化,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的传授是不可能的。这就迫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技巧。我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以下几方面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供同仁们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障立疑,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而信息技术正好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最有效工具,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尽可能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学生不断地完成“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率”时,一位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问题去激发思维的火花。例:一群猴子在山上玩,无意发现了一棵大树上挂着一个奇特的仙桃,令他们垂帘欲滴,抢着上树摘。正好猴王走过来,看见他们,就一声令下:“不准摘!谁想摘,必须先过我猴王关!”猴王便出了两道计算题26×25+25×14=? 25×(26+14)=?考他们。结果,有个伶俐的小猴子抢先答出两道题的答案都是1000,猴王听后,很高兴,亲自摘下桃子给猴子。其他猴子都很奇怪:“这两题的算式不同,结果怎会一样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而不能,教师趁势而入,因势利导、展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将学生带入了情境之中。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这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下学生们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这种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二、创设“亲历”情境,化解知识难点

新课标强调: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而网络技术以其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等优势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使儿童仿佛“身临其境”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的要点,化解知识难点,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络进入课堂,能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创设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如,一位教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节约用水”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测量、绘制等知识,还从网上了解到了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概况等,真正体会到一滴水的价值,受到了良好的养成习惯教育和国情教育,可谓受益匪浅。

又如:在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时,当学生认识了直角,学会了画直角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拓展题:经过个屏幕上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射线可以在屏幕上任意旋转),要求学生用鼠标拖动、旋转两条射线,利用电子直角三角板工具,能画出多少个直角(无数个)?学生可以在电脑上直接操作,也可以通过网络控制平台与教师直接交流,教师也可以在网上监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老师的辅导,因材施教也就落到了实处,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有了网络技术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课题进行探索:自己上网查资料,上网求解、讨论等,从而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问题,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三、创设激励情境,促进学生敏捷思维

实践证明:学生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挖空心思去争取胜利。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具有运载信息量大、反应速度快、综合表现力强和容易控制的特点,恰到好处的创设一些激励情境,有利于学生敏捷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学生学习20以内口算加减法时,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看算式回答。这样,教师很难以照顾到每一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教师的直接刺激下做出一定的反应。而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设计一个交互游戏型CAI课件,让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当学生提前或在规定的时间里正确的完成任务,把关的“将”才会让其进入下一关学习,否则仍然返回这一关,而且每一关都有不同的难度,越到最后,难度就越高,要求学生的反应速度更快。学生在这种人机挑战、激烈竞争的氛围中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好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生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地位,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整齐划一的缺陷,照顾到了不同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学习毅力。

四、创设“对比”情境,培养学生辩异能力

形近而实异的数学知识,常常困绕着小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那些看似相同,实际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理解上的迷茫处,通过有针对性的观察、对比辨析,能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如:在教学“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时,我利用课件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情境:(电脑动画出示后教师叙述)在一个小山村里,桥西住着李伯伯一家,桥东住着王伯伯一家。这一年李伯伯家养了5只养,王伯伯家在自家门前开垦了一块长20米,宽6米的长方形麦地,(动画显示麦地)望着绿油油的麦田王伯伯非常高兴。(动画显示羊要吃麦田的样子)为了保障麦子丰收,请大家给麦田想个办法?

生1:把羊牵走就行。

师:可是羊还是会跑过来的。

生2:给麦田的四周围上篱笆。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动画显示红色的篱笆)

师:请同学观察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王伯伯需要筑多长的篱笆?

生2:王伯伯种了多大面积的麦子?……(抢着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太棒了,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那我们就帮王伯伯算算好吗?

教学中教师先帮助学生明确面积和周长的本质属性:面积是指物体平面的大小,周长是指物体四周的长度。并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黑板的面积和周长的具体含义。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后进行比较异同点,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刻认识和准确理解,同时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 创设应用情境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创设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使学生体验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多媒体计算机却有模拟性强的功能,能很好的创设一个虚拟应用情境。

第9篇:捉迷藏教案范文

人生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有的人为“第一次”而喜悦;有的人为“第一次”而悲伤;而我却从“第一次”中战胜了自己……

回眸二年级,那时的我很腼腆,上课时经常用课本挡住头,仿佛在和老师玩“捉迷藏”,但事实又岂能如人意……

“小杰,你来回答这个问题。”老师指着我。此时,全班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萎萎缩缩地站起来,心里仿佛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脸不由得滚烫滚烫的。“这个……问题……题的答案是……”不知怎么了,平时说话流利的我变得吞吞吐吐,恍然间,一阵嘲笑声在教室里回荡……

“安静。”老师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肃。随之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不知怎么了,我突然信心大增,于是“重整旗鼓”,顺利又准确地把答案说出来,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久久萦绕在我的耳畔……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