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荷花诗句范文

关于荷花诗句精选(九篇)

关于荷花诗句

第1篇:关于荷花诗句范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受古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

西湖一年四季风光图片,配乐的荷花组图,有关杨万里的古诗三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杭州西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那儿一年四季风光如画,景色宜人。让我们一起去饱览一番。(映示画面)

尤其是夏日的西湖更是让人留恋往返,心旷神怡。(定格画面)望着这景象,我情不自禁想起了杨万里的两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出示诗句,指名朗读。这可是两句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句。今天就让我们认真研究研究这两句诗好吗?围绕诗句可以研究什么?怎样研究?

二、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请同学们充分利用拥有的资料围绕诗句的背景、作者、意思、表达的感情等方面认真研究,比谁获取的信息多。

2、交流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杨万里。

题目指导读课题,在读中理解题意

出处采用各种方式组织学生朗读古诗

3、重点研究三四两行为什么脍炙人口?

(1)启发学生想象画面,描绘画面,感悟荷叶的茂盛荷花的艳丽。欣赏荷叶组图,指导朗诵。

(2)体会一碧一红荷叶和荷花的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3)体会语言的对仗工整。

两行诗十四个字就把满池的荷叶荷花送到了我们面前让我们置身于西湖岸边,使我们浮想联翩,令人惊叹!难怪诗人脱口而出……

(4)指导朗诵,想象画面,体验古诗的意境。

4、看书鼓励学生质疑。

(1)引导学生修改完善书上插图。

(2)引导学生研究〈杨万里与荷花〉,补充三首杨万里写的有关荷花的古诗。

(3)引导学生开展研究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比较研究,补充其他送别诗。

三、布置作业

围绕今天的研究写一份研究报告:

〈关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研究报告〉

〈关于杨万里与荷花的研究报告〉;

第2篇:关于荷花诗句范文

关键词: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角度;分析;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5-0081-01

本文结合高考试卷中出现的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题型,结合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试作出一些答题技巧的分析。

一、考生要明确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的含义

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考的最多的是抒情方式,它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接抒发对权贵的不满。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或寓情于物都属于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就是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助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杨花落尽子规啼”,就是把离别之情寄寓在杨花和啼着“不如归去”的子规上。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一般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主要有渲染、对比、用典、象征、想象、烘托、虚实、白描、反衬、抑扬、移情、含蓄、赋、比、兴等。修辞手法很多,一类是用比喻、比拟、象征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一类是用通感、借代、双关、叠词等,使字句更为精巧。关于表达技巧,考生可以从以上三个角度答题。

二、对直接给出表达技巧题目的答题技巧

对直接给出表达技巧,并分析、鉴赏表达技巧的作用的题目,考生第一步要找出运用此表达技巧所对应的诗句,第二步分析运用此表达技巧的效果。

例如:2005年全国卷(III)《雨后池上》・刘: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要求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分析:第一步,要找出运用此表现手法所对应的诗句,第二步分析运用此表现手法的效果。例如《雨后池上》这首诗,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写出荷花池塘雨后优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用“忽起”“垂杨柳”及垂杨柳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表现了雨后池上的动态之美。然后还要指出,此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在评分标准中,能指出一、二句为“静态”,三、四句为“动态”,得四分;能提出全诗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得两分。解此类型题的关键是第一步,若不指出相对应的诗句,或分析不到位,就只能得零分,或被扣分了。

三、对没有直接给出表达技巧题目的答题技巧

对没有直接给出表达技巧的题目,考生要第一步先选准角度,指出表达技巧。第二步分析技巧的运用。第三步指出这种表达技巧的效果。这类题目的难度比前面分析的题目难度大。

例如:2005年浙江卷《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题问: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分析:第一步要审题,选准鉴赏角度,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中选择一种来解答。从理论上说,只要选准角度,言之成理,都应该算对,所以题目可以有几种答案。为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考生要细心审题,选择恰当角度。第二步分析表达技巧的运用。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手法,其中《齐安郡中偶题》中把“绿荷”拟人化,“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中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第三步指出这种表达技巧的效果。很多考生在答题时漏掉这一步骤,而失去了分数。如此题,答了前两个步骤,只能得四分。还有两分的采分点就是表达技巧的效果,如,《齐安郡中偶题》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暮热游荷池上》表露了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总而言之,考生先要明确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的含义,对直接给出表达技巧并要求分析、鉴赏表达技巧的作用的题目,第一步要找出运用此表现手法所对应的诗句,第二步分析运用此表现手法的效果。对没有直接给出表达技巧的题目,考生要第一步选准角度,指出表达技巧,第二步分析其技巧的运用,第三步指出这种表达技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裴松年.浅谈古诗鉴赏题的解答方法[J].中国校园文学,2003(03).

[2]刘志刚.高考古代诗词鉴赏试题及答题状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第3篇:关于荷花诗句范文

    教学这首古诗,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抓住诗眼,挖掘诗的内涵。

    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本首诗歌的诗眼就在“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的“毕竟”。“毕竟”既把诗歌要写的特定节令下的特定景色作了限定,集中在写“不同”,又突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由衷赞美,乃至惊叹之情。我抓住这两字诱导,提挈全篇,重点在引导学生理解“风光不与四时同”,让学生知道夏季中有三个月,六月居末,荷花最旺之时,景色尤美。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我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像,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之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在初读之后,我让学生先介绍自己所认识了解的荷,给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用朗读录音回味叶圣陶爷爷的《荷花》,学生对荷花的感知就越来越具体了,最后看图画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解诗人写西湖六月中“毕竟不同”的“风光”,捕捉了西湖特有景物“莲叶”和“荷花”,写出了它们一望无际和亭亭直立的形态,赋予了它们“无穷碧”和“别样红”的色彩,红绿相映,荷日生辉,写足了西湖的美景。

    三、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让阅读、收集大量与“荷花”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

第4篇:关于荷花诗句范文

一、用美术促感悟

有的课文是写景的,文中词语优美,景色怡人。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让学生把文中的景色再现出来。如《荷花》一课,第二、三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荷花的美丽。在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后,问学生:你们想把这些荷花再现出来吗?学生先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自选一种姿势的荷花,画一画、剪一剪,并准备贴到黑板上,有什么困难可以同位协作解决。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展示,指名上去贴画的时候,要求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画或剪的荷花。如:“我是盛开的荷花。”“我是含苞待放的荷花。”……同时议一议:荷叶和荷花该怎样贴呢?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自己的交流粘贴,能进一步明白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活的画”的意思。对这些重难点语句的感悟,可以让学生深刻领会荷花的美,并受到美的熏陶。

二、用替换促感悟

对于文中的一般语句,学生通过反复地读能领悟其中的意思,但是对于比较难以理解的个别语句,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同时,可引导他们抓住语句中关键词语进行替换训练,以达到真正感悟的效果。如《荷花》一课,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可以问你喜欢写荷花的哪个句子,请读一读。教师可结合学生交流,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接着进行换词练习:“冒”还可换成什么字?(长、钻、伸、露……)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演示并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接下去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品一品,比较一下“冒”与替换的词哪个好?为什么?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学生能较为深刻地明白了一个“冒”字写出了荷花的动态美,把它的美写活了,同时让人更觉得它美得可爱。

三、用想象促感悟

古诗浓缩性强,短短的一两句诗句往往能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内容。教师结合古诗特点和教学需要,在学生完全理解古诗句意、内容及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意境。如教学《锄禾》一诗后,教师可以针对前两句古诗,一边用语言描述农民锄禾的情景,一边让学生闭目静听,想象再现古诗意境:炎热的夏天,太阳像火球一样灸烤着大地,一丝风也没有,农民伯伯双手握着锄头,在如蒸笼似的地里一下一下地锄着,汗水从脸颊上不住地流淌下来,衣服全湿透了,脸也被晒得通红。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同时使学生更能感受到农民种地是多么辛苦,进而体会一米一粟是多么来之不易。

四、用表白促感悟

对于有的写人的课文,因为文章中的人物或所写的事来源于现实生活,真实生动,因此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很容易走近人物,为主人翁精神所感动,并产生共鸣。如《最后的姿势》一文,记叙了四川汶川大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在学生学习全文后,教师可用激昂的语言总结道:“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四个学生,他用坚强的生命和人间的大爱演绎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人们因此称赞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你此时,有什么话想对谭老师说的吗?”这时可以用“谭千秋老师,我想对您说……”这一句式,让学生自由表达内心感受。在倾诉表白中,学生显然更深地完全融进了谭千秋老师的精神世界,表达了对英雄的钦佩赞美之情,这显然起到升华感悟的作用。

五、用讲述促感悟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组合加工并再次消化吸收的过程,更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次感悟文本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目标,恰当运用讲述这一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再感悟。对于故事性强而较短的课文,如《哪吒闹海》一课,可在学习完课文后进行讲述故事。讲前可让学生弄清故事的发展顺序:先写故事的开端——哪吒为什么闹海,接着写故事的发展——哪吒怎样闹海,最后写故事的结局——哪吒制服了东海龙王,人们过了太平的日子。接下来让学生不看课文,仔细观察文中插图,也可把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连起来播放,让学生根据画面想象,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故事。学生在讲述中对哪吒的形象会更深刻。

六、用练笔促感悟

第5篇:关于荷花诗句范文

一、教学思路

“语文主题学习”提倡一课一得,提倡大量阅读,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对中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基本学情,特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背诵第2自然段;2.学习抓关键词句,感悟语言美,进而体会写法;3.运用写法进行段落创作。

为达成目标,我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1.课前积累。选择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让学生了解、体会诗中荷花的美,积累语言,为下一步学习荷花作铺垫。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精读悟法,学习抓关键词句感悟语言美,进而体会写法的读书方法。4.拓展延伸,学法迁移。在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之后,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学习丛书中的两个段落。5.从读学写,学以致用,进行段落创作。

纵观这节课,我力求体现三点:1.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语言积累;2.紧紧围绕学习抓关键词句、感悟语言美,进而体会写法的这一学习目标,进行学法、用法的语言训练;3.从读学写,进行写法的迁移运用。

二、教学流程

这节课教学内容如下。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荷花》,“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地球撑起一把伞”中的《荷塘晨景》选段、《睡莲》选段。单元课时安排:单元导读课2课时,预习达标课1课时,精读悟法课2课时,群文阅读课3课时,习作指导讲评课3课时,共11课时。

首先课件出示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生读古诗,扫除阅读障碍。

2.师生齐声诵读。

3.一分钟速读速记。

【设计意图】在课首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意在引导孩子们初步认识荷花,感知荷花的美,积累语言,也为接下来走进文本作铺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O计意图】引导孩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直击重点段――课文第2自然段。

1.出示学习提示,学生自学。

读:认真地默读第2自然段。

想:你从哪个词或句子中体会到了荷花的美?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圈一圈词,画一画句子。

2.学生汇报。(围绕以下几个句子进行汇报)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3.体会构段。

4.背诵积累。

5.学法总结。

【设计意图】以《荷花》一文重点段第2段为例,引导学生学习抓关键词句、感悟语言美,进而体会写法。

运用学法学习丛书中的相关段落。

1.出示学习提示。

自由读选段一,你认为哪个词或句子写出了荷花的美?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画一画句子,圈一圈词。

2.班内交流。

3.自学选段二,班内交流。

4.背诵积累。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运用同样的方法品读丛书中的两个片段。

从读中学写,段落创作。

课件出示向日葵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运用写法,自由表达。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领悟写法的基础上从读中学写,试着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段落创作。

布置作业。

1.将课堂上创作的片段进行修改、整理、誊抄。

2.运用所学的读书方法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1)的“慧眼赏自然”“名家颂自然”“妙笔绘自然”部分,感悟语言的美,体会写法。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读书方法阅读丛书中的其他文章,体会写法。

第6篇:关于荷花诗句范文

语文学习,是最具有灵性的。课堂上,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角度,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生成,让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活动从预设性教学中摆脱出来,让个性的思想在文本中自由驰骋,在交流中急剧碰撞,在诵读中尽情展示,在探究中不断享受。

一、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生成课堂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如?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我像往常一样通过谈话引入课文标题,然后知诗人、解诗题后,我先让学生自学这首诗,并思考:诗人在什么季节游览山林?诗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在学生自学、同桌交流之际,我出示抄写在黑板上的古诗。在全班交流时,有一个学生问:“老师, ‘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生’为什么用这个‘生’ 而不用‘深浅’的‘深’呢?” 没想到这时另一个学生又举手说:“老师,用‘深浅’的‘深’也可以,我在另一本书上看见过的。”面对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我想这本应是这首诗中我要提醒学生的一个难点,没想到学生先提出来了,于是我就把问题反抛给了学生。“是呀,大家想一想诗中为什么要用‘生’呢?” 大家各抒己见。赞同用“深”的学生说:“有白云缭绕的地方,山一定很高,是深山老林,所以该用‘深’。”有的还引用了另一句诗来说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与这里的‘白云生处’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说明山很高。”赞同用“生”的学生有的说:“用‘深’太死板了,白云缭绕,白云在升腾,在飘浮,好象有生命力一样。”有的说:“‘有人家’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虽然是深山,但也充满着生机,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还有的说:“作者看到深秋山林的景色那么美,霜叶比二月红花更美、更艳,春天是生机勃勃的,此时的秋天在作者的眼中也是生机勃勃的。”“诗人笔下的秋景充满着生机,真可谓是秋天里的春天。”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个意外的环节使得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没能如期完成,但是我想:这节课孩子们的收获比我预期的还要大,因为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分析,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可以说,动态生成就是课堂教学艺术性、创造性的结晶,它让学生有惊奇感,并永远保持对课堂教学的新鲜感;它让学生有灵气,勇于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

二、在孩子和文本对话中生成课堂

我们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存在,让学生独立、充分、深入与文本对话,让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主动参与中,在个性化的感悟中理解课文、学习语文。如我校一位教师执教《荷花》一课时,放手让学生接触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生1:作者写“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这句话中的“全都”重复了,删去任何一个字都行,这样,句子就更精练了。

师:同学们,他的说法对吗?请大家讨论一下 。

一阵小组讨论之后,各组汇报的结果一致,同意了这位同学的看法。

生2:(迫不及待)老师,我看第二节写得顺序有点乱 。

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

生2:如果把“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句话放在“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的前面更合适。这样不仅能让人仿佛看到荷花由欲开、半开、全开的开放过程,也符合荷花的生长特点,顺序更清楚了。

生3:我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不过,我还有另一种方法,把三个带“有的”的句子,按“盛开……半开……欲开”的顺序排列,因为人看荷花的时候,总是先欣赏那些已经开放的荷花,接着看半开和未开的。

生4:我还认为第二节中的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颠倒更合适,因为这一节很明显写了两层意思。颠倒后的第一句写“荷叶”,第二句至本节最后都是写荷花的,“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这句话还能成为下面几句的总起句。 转贴于  ……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对语文教学而言,它的最高境界是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情感通过课文语言达到共鸣,是三者的心灵在课文的言语中交流融合,它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阅读、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创新的过程。也许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无意义、不重要,甚至与课堂内容毫无相关的新信息、新思维,但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捕捉、善于引导、善于作出及时准确、符合个性的评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融入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学生也才能成为语文课程的主动构建者!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致力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在孩子的自主、合作、探究中生成课堂

新课标倡导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出“要发展个性”、“让每个孩子个性化地发展”。这就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展开教与学。也就是说课堂应在孩子的主动参与中,在孩子的探究发现中动态的生成。如有位老师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质疑时,有一生问“鱼米乡”是什么意思?

生1:鱼和米是香的。

生2:鱼和米烧好后是香的。

生3:鱼和米的家乡。

师:你觉得哪个小朋友的说法有道理,为什么?

生1:XXX(生3)的说法有道理。

生2:鱼米乡的乡是家乡的乡。

师:为什么说江南是鱼和米的家乡呢?

生1:江南的河里有鱼。

生2:我们这儿是种禾苗的,禾苗长大了会长出稻子,稻子加工就成了米。

生3:我爷爷家有很多很多的稻子和米。

生4:我舅舅家也有许许多多的米,他们还拿到我家呢!

生5:我们这儿每天都可以吃到鱼。

生6:菜场里每个卖鱼的都有许许多多活的鱼,不象北方只有死鱼、冰冻的鱼。

……

师:我们江南盛产鱼和米,人们就把我们江南叫做“鱼米乡”。

第7篇:关于荷花诗句范文

岂无膏沫,谁适为容。

――《国风・卫风・伯兮》

这两句诗说的是,女子的丈夫参军东征了,女子沉溺于思念无心打理自己的容颜,结果头发乱得就像蓬草一样。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唯一能欣赏自己的那个人都走了,还打扮给谁看呢?

诗中提到的飞蓬,为菊科、飞蓬属植物,原产北美洲,已在世界各地蔓延,是一种常见的杂草。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国风・郑风・有女同车》

这几句诗讲的是一个青年驾车载着美女兜风,心情很激动。诗中把美女容貌描写为“颜如舜华”,“舜华”所指的植物就是木槿。木槿是锦葵科、木槿属的植物。原产于亚洲东部,作为观赏植物广泛栽种。古人将其称为“舜华”,是对它花朵朝开暮落、美艳动人的特点的精妙概括。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国风・周南・桃夭》

这句诗讲的是一个女子即将在自己最美的年华出嫁,焕发出由内而外的美丽。诗用桃花做比,“桃之夭夭”跟我们今天所讲的“逃之夭夭”意思完全不同。桃之夭夭指的是桃花婀娜妖娆的感觉。桃是蔷薇科、桃属植物。桃花原产于中国中部、北部,现已在世界温带国家及地区广泛种植。华东、华中一带多于3月中下旬开花,6~9月果熟。

采采,薄言采之。

采采,薄言有之。

采采,薄言掇之。

采采,薄言捋之。

采采,薄言之。

采采,薄言之。

――《国风・周南・》

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一中说道:“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这该是读此诗的一种境界了。简短的诗里,不仅有音韵、节奏的自然转合,而且只用几个动词就描绘出田园女子细致、勤朴、欢快的动感画面。

诗中提到的“”也被称为苡,即车前草。车前草学名大车前,为车前科、车前属植物。分布范围很广,古时牛车、马车或是人力车,在泥土或石子路上行进时,车前不停地出现这种草,车前草的名字由此而来。车前草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痰、止泻的功效。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

诗中出现了多种植物。其中一种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荷花。荷花是莲科、莲属的水生植物。荷花一般分布在中亚、西亚、北美,印度、中国、日本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前即有栽培,在辽宁及浙江均发现过碳化的古莲子,可见其历史之悠久。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10月。关于荷花最著名的说法应该是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荷花之所以有这样的特性是因为其叶子表面有许多微小的乳突颗粒,它们在荷叶上像一个挨一个隆起的“小山包”,上面长满绒毛,“小山包”顶又有一个馒头状的“碉堡”凸顶。因此,“小山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在紧贴叶面上形成一层极薄、只有纳米级厚的空气层。当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降落在叶面上后,只能同叶面上“小山包”的凸顶形成几个点接触。雨点在自身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球状,水球在滚动中吸附灰尘,并滚出叶面,使得荷花具有“自洁效应”。

诗中还提到了一种植物“游龙”。它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荭草,学名红蓼,是蓼科、蓼属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北、湖南、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荭草有抗菌作用;根有收敛作用,可治肠炎;种子为芳香剂,量大有催吐、下泻作用。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

――《国风・卫风・伯兮》

女子思念远方的爱人,爱而不能相见,只能背靠着秋树,对着空落的天空喃喃倾诉,长久之间,竟生出爱的病症来。这是古来痴情的样子。

这里的谖草,指的便是萱草,百合科、萱草属植物。“谖”为忘忧之意,所以萱草又有忘忧草的美名。它是我们中国人的母亲花。它的母亲花这个头衔的年龄可比康乃馨长得多。由于花色鲜艳,造型美丽,常做观赏植物培养,在我国秦岭以南的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国风・周南・关雎》

篇中所提到的荇菜,今名为菜,龙胆科植物。

菜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以及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通常生长于池塘及水流缓慢的溪流、河道之中。

第8篇:关于荷花诗句范文

关键词:语感;朗读;积累;写作;思考

G633.3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感则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哪些有效途径,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提高感悟能力?

一、在朗读感悟

良好的语感是经过长期的正规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其最直接来源于朗读的训练。“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汉语是意合性语言,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即使是多角度地进行动态分析也是难以体会。而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只有多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奥妙,从而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境地。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朗读、默读、整体读、部分读、角色读……让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品味,在读书中生情。认真抓好每篇课文的朗读训练及评价,做到每课必读,读后必评,将朗读训练及评价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如《荷花》一课时,教师对课文的感情朗读是这样设计的:在指导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教师重点指导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抓住课文形象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语感,想象荷花的优美姿态。“百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帐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段话写出了荷花盛开时的各种姿态,在读的时候,要通过语气高低轻重的变化,强调荷花长势的不同特点。其中的“冒”、“两三片”、“全”要读得重一些,体现开花大小程度的对比;“有的”、“有的”可以拉长声读,体现荷花姿态的多变和荷花的动态美。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以作者的亲身感受写出来的。教师启发学生把自己当作作品中的主人公,好像自己也到了公园看荷花,亲眼看到了荷花的美丽姿态。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到了主人公的甜美心境,读起来就自然充满感情。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圣陶)只有在大量的读书活动中,学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书中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就会化为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自主感悟的读书习惯和品格,并将学得的读书方法用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去。

二、在识记积累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看作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形象材料,或者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生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近年来,诵读“唐诗宋词”便如传唱流行歌曲般在大江南北迅速蔓延。“读诗――解诗――诵诗”也成了古诗教学的模式,引领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积累。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管是观摩课还是教学杂志上刊登的课例,我们都可以看到,大家对“积累”都非常重视,似乎“积累”才是终极目标。例如特级教师柴冬青一堂“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整合”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课,使我茅塞顿开,颇有拨云见日之感。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似曾相识的情境,抓住训练的着力点,一一将诗句融会贯通地运用在描写荷花、赞叹西湖盛景上。教师的循循善诱使得学生才思如泉涌。充分体现了学生丰富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基于此,我们人为加强背诵是一种积累的好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没有量的积累,识字不多、词汇贫乏、句式单调便谈不上运用。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

三、在思考感受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这种敏锐的感觉,在思维形式上是直觉思维,语感的产生是一种非完全逻辑性的思维过程。一下子顿悟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包括意境和情境,有时只需抓几个词几个句就能理解全文的意思,就能通过联想进入文章的意境。

如《心愿》一文中有一句:“这小姑娘天真活泼的心灵不正像一含苞欲放的花蕾吗?”从字面上讲,这句话是不难理解的,但其中的情味在哪里?为什么拿“心灵”与“花蕾”作比?为什么花蕾又只是含苞欲放?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看出,这句话中原来隐含了作者对中法友谊的无尽的赞美之情。这样对“花蕾”和“含苞欲放”的理解将推进一个层次。这些文章中最能表情达意的词、句、段也就是语感点。因此,在进行语感训练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语感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情感。运用直觉思维去感受,捕捉语言文字中闪光的语感火花。

四、在写作运用

第9篇:关于荷花诗句范文

一、把教材当作“例子”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把教材作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学着运用字、词、句、段、篇抒写自己的生活。

句式例子。用来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可以模仿文中的关联词进行写话练习,如“不但……而且……”“没有……没有……只有……”等,也可以模仿文中写作手法,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通过对这些句式的模仿练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表现技巧,这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叙述顺序例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在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训练。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西湖》后,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作顺序,写写“我的家乡”“美丽的校园”等,在学生秋游活动之后,指导他们模仿本课写作顺序练习写游记。

段落结构例子。如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如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第3课《庐山的云雾》,课文语句优美,特别是第二、第三自然段都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非常有特色,值得学生在写作中借鉴、学习,可以在教学中设计相应的仿写练习。

篇章例子。笔者在教二年级时就常常训练学生仿写课文。如学习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英英学古诗》一课后,学生把《古诗文诵读》中背诵的诗拿来改写,有“方苏学古诗”“李彤学古诗”“宇轩学古诗”……学到第4课《乡下孩子》时的仿写就有了创造,下面是一个称后妈为阿姨的学生写的“城里孩子”,他把自己的生活用课文的句式表达出来了,仿中有创。

城里孩子

曾是阿姨枕头边

怕吓的“受害者”

曾是爸爸手心里

欢乐的“小囚犯”

吃一次肯德基

让我知道了美食

喂一喂家里的小狗

让我知道如何交朋友

玩一会儿电子游戏

让我手脑更灵活

看一本好书

让我增加了许多知识

城里孩子

生在高楼里

长在甜梦里

语文教学如果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去解读文章的遣词造句,学生就能学到活的语言知识,就能发展语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例子”有用词造句的例子,有篇章结构的例子,有思维方式方法的例子……只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例子,再模仿这些例子,在模仿中有创造,学生必将“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

二、把教材当作“料子”

《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对第二学段的要求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仅把教材作为例子仿写句、段、篇还不够,还应该进一步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即把课文当作料子(素材)进行改说、改写。课文改说、改写可以是缩写、扩写、改对话为短文、改诗歌为散文(故事)、改散文为诗歌等形式。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改说、改写课文,不仅有助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复习,更有助于训练语言运用、创新思维等能力。在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借鉴课文中的句子、课外阅读材料、自己的生活体验等,运用刚学的词语、句式来表达。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九色鹿》时,引导学生练习改写的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把课文改写成三种人称口吻的现代诗歌。二是模拟国王写给王妃的转述书信。三是发挥想象,丰富故事内容。如想象故事情节:景色秀丽的山林会是怎样的,调达求救时是怎样的焦急、害怕,调达告密后如何设置悬念,九色鹿在刀枪箭斧包围之中是如何危险;再如想象故事结局:国王是如何惩罚调达的,又是怎样劝说王妃的……这样,既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又使他们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把“善良”这颗种子深深栽进学生心田。把教材用足了就能使效益最大化,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所要求的:“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把教材当作“引子”

杜威说:“教材成为学生的向导,靠着它可以节省时间,少犯错误。教师和书本不再是唯一的导师,手、眼睛、耳朵,实际上整个身体都成了知识的源泉,而教师和教科书分别成为发起者和检验者。任何书本或地图都不能代替个人的经验,它们不能取代实际的旅行。”在一定意义上,杜威是在说教材的引领作用。语文教材是引子,就是引出它自身之外的更多东西,把学生引向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里,去徜徉,去领略,去传承。几千年的文化累积已使我们拥有了丰厚的文化文本,新时代的发展更是使文本以几何级数递增。面对浩如烟海的文本世界,我们何去何从?这也不是几个例子就能够解决的。语文教材是引子,就在于为学生指引一个流派,指引一个大家,指引一本经典,学生可以沿着引子指导的方向,自己摸索着进入文本的世界,从而汲取更为丰富、宽广的知识。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桂花雨》,引导学生读琦君的《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以及《琦君自选集》;教学第13课《开天辟地》,阅读《中国神话故事》;教学第14课《普罗米修斯盗火》,阅读《希腊神话故事》;教学第15课《一路花香》,阅读朱瑞玟著的《佛教故事》……把教材当引子,就是从教材这个例子出发,引出内容上的多元性――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知识;引出形式上的多元性――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辨,用不同的体式去“点化”。如学习了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陶校长的演讲》,引导学生把演讲稿改写成诗歌“每天四问”。在改写中,学生对文本理解已透彻了,语言已内化了,但笔者继续提出要求――除了这“四问”以外,你觉得还可以给自己提出哪些“问”,请你模仿着再写两三段。有的学生从学习上提了“三问”:今天你预习了吗?今天你认真听讲了吗?今天你复习了吗?有的学生从文明上提出了“三问”:今天你讲粗话了吗?今天你随地吐痰了吗?今天你闯红灯了吗?有的学生从“三好”上“问”:你在家是个好孩子吗?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吗?在户外是个好少年吗?有的学生从环境保护上“问”:今天你乱扔垃圾了吗?今天你踩踏小草了吗?今天你浪费财物了吗?

语文学了学习知识点的内涵、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以外,还要通过理解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艺术,去感悟自然,感悟社会,感悟人生,并通过这些感悟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和审美意趣,进而形成思想认识和表达、审美等语文能力。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刘锡庆指出:“编课本的初意,我想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以示范、引路。这只是‘一掬水’,课本之外,还有大量可读的‘江河湖海’。”是的,语文教材这个引子,可以引导学生吸纳生活中的语文内容,可以链接课外学习资料,沟通学科内外的知识联系,还可以开拓理解和发展的空间。

无论是例子、料子,还是引子,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刘寿华老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设计】

一、解题、认人

1.揭题。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板书课题)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

2.审题。从题目知道了什么?

3.质疑。由这个诗题你想问什么?

4.简介。简介净慈寺,简介杨万里和林子方。

二、质疑、释句

1.初读课文。(1)自由读诗。要想知道是怎么送的和送的结果,就要细读全诗。(2)邻座相互读一读,看看有没有读准字音,是否读通畅了。(3)指名读。齐读。注意节奏。

2.小组交流。读了诗句,明白了什么,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读不懂。

3. 理解诗句。(1)诗中最后两句很有意思,老师这样改,你们看看意思有没有改变:( 映日 )莲叶无穷碧,(接天)荷花别样红。(2)你还可以怎么改?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接天莲叶(别样红),映日荷花(无穷碧)。③(映日)莲叶无穷碧,(接天)荷花别样红。④映日莲叶(别样红),接天荷花 (无穷碧)。(3)小结:上下文意思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很有趣。

三、联想、悟情

1.启发想象。诗人送他的朋友林子方经过西子湖,他一下子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脱口吟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后两句诗。(1)读到“接天莲叶”就要想到这里的莲叶,荷叶是怎样的?(2)读到“映日荷花”你头脑中的荷花又是怎样的?(3)想象的画面还要两句合起来,应该是怎样的?(4)面对这艳丽、热烈的西湖美景,难怪诗人要发出这样的赞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领悟诗意。(1)诗题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中你看出“送”的意思了吗?是不是跑题、偏题了?(2)你还知道有哪些“送别”诗?(3)送别朋友不仅可以以歌相送,以酒相送,还可以以画相送,以景相送。送别时,有人豁达、豪放、感伤,有人感谢、感激、感恩,有人鼓励、勉励、激励,有人直抒胸臆,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有人含而不露,含蓄委婉。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属于――含蓄挽留,是婉言相劝朋友留下来。

3.补充介绍诗中含蓄之意。

4.小结:从这首送别诗中,我们不仅读出了西湖的别样景,也读出了诗人的别样情。

四、内化、拓展

1.学习运用。⑴杨万里看到西湖荷花、莲叶的美,脱口吟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看到下面的画面、景象(提供桃红柳绿、春天绿油油的麦地与金黄菜花、儿童放风筝等图片)会怎么说?⑵以后你们看到某个特定的景色就可以化用这首诗:毕竟________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____,________。

2.扩展运用。

(1)其实,杨万里的这首诗千古流传的原因不仅在于含蓄留客的方法,还有虚实相生、阳刚与柔媚统一的独特写法,更有“映日荷花别样红”中寓含的哲理,今天,我们很多人喜欢用这句诗做文章的题目。(出示报刊刊载的几篇以此诗句命名的文章)

(2)你以后在写什么文章的时候,也可以用“映日荷花别样红”做大标题。

【评析】以上设计有以下特点:

第一,遵循“以学定教”。读题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读诗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学生已会的,不讲、不教;学生想知道但有可能自己解决的,也“把皮球踢回去”,让他们自己解决;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教师再加以引导、点拨或讲解。这就是课标“教学建议”中强调的“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第二,课标在诗歌教学上要求中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要求高年级“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上述设计既落实了课标要求,又遵循学习古诗的方法――想象画面,进入情境;补充必要的背景资料,读出诗情画意;在比较中明白这首送别诗与其他送别诗的不同。

第三,把教材作为例子,引导学生仿说、仿写。如看图仿写,让学生知道名句可以引用、化用,使课标“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的要求真正得到落实。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