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马说教案范文

马说教案精选(九篇)

马说教案

第1篇:马说教案范文

一、案例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CaseMethod)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并应用于法学教育教学中。19世纪90年代,哈佛医学院的教学也引入了案例教学方法。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并且在很多学科中广泛使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四门必修课之一,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具有这样教学目标的一门课程,其教学一般是从基本概念出发,推演出一整套哲学原理。如辩证法部分,从联系、发展、规律等概念的讲授到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讲授,中间会穿插一些简单的具体事例进行说明。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理论性、逻辑性和系统性,但是远离了现实与学生实际,因此被大学生认为是一种说教课,不能引起更多的兴趣。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来自于思想家们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案例教学的过程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恰好是相一致的。先给出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进而总结出普遍的规律,这正符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案例教学,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一个或若干个具体事例出发,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分析等形式,来说明并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某一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思想观点的教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案例教学有大案例和小案例之别,大的案例会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整个过程,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小案例则仅仅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某一个具体的基本原理,主要由老师讲解。案例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从学科理论角度看,案例教学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看作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在多种场合公开表示其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来自于实际的案例教学方法,能够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学生角度来看,案例教学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批判精神、创造性思维。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中选取恰当的案例,能提高本门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二、农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选编的原则

农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应针对农科院校学生的特点,遵循以下原则来选择案例。

(一)针对性原则教学中的案例要紧紧围绕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须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来选取,同时还要针对农科院校学生的特点来选择[1]。农科院校的学生专业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密切相关,不管是农学专业、动物科技专业、食品专业、生物科技专业,还是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专业,都是研究“三农”问题。另外,在农科院校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对涉及“三农”的实际问题非常敏感。因此应紧紧抓住农业院校学生的兴趣点来选择案例。例如,在讲述“普遍联系”的意义时,可以结合农科院校学生的特点选择“桑基渔塘”这一生态农业的案例。桑基渔塘这种“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生产格局和水陆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珠江三角洲渔谚“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充分说明了桑基鱼塘循环生产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个案例总结出: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社会中人与人的一切现实联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在案例教学中,还应紧紧围绕农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展开课堂讨论。例如,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几乎各个行业都有涉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实际,分析一下食品安全可能涉及到的领域。通过讨论,让学生从自身所学专业角度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总之,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而且应该了解农科院校的各专业特点,从而在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上课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课脱离学生实际的局面,让学生感觉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是空中楼阁,离他们并不遥远,增加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兴趣。

(二)实效性原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中,案例选择一定要具有实效性。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关注社会发展与改革。因此,在案例选择上,一要关注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2],如食品安全事件等。二要关注热点问题,如住房问题、物价问题、腐败问题、宗教问题……如果在课堂讨论中回避这些问题,那么大学生的困惑就无法解开,以致产生焦虑或是不满的情绪。三要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大学生就业问题、恋爱问题等,通过这些案例引发大学生的思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真正地进入到他们的头脑中。

(三)启发性原则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启发式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选择的案例应该能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当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如果案例过于简单、死板,就不能调动大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而带有启发性的案例教学则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绪论》的讲授,可以结合西方媒体评选千年人物的事件提出问题:为什么在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能够当选为千年人物?以此启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重新反思,并结合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从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恰恰是时代的精华。(四)适度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以后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中不仅仅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的内容,更要树立学科意识,因此在案例选择上要体现学科内涵,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基本要求,适度选取案例[3]。案例选择难度不宜过大,不宜过多超出当代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否则案例讨论无法很好地开展,这样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作用。另外,案例也不能太多,否则不能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深度。

三、农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在农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是需要精心组织和设计的。教师应按照课前案例的准备———课中选择导入案例的时机、透彻分析案例———课后总结和评价三个阶段来组织和实施案例教学。

(一)课前案例的准备为了能够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课前准备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它是案例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这与一般的教学备课相比,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师在课前准备案例阶段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案例的选择。教师在仔细研读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准备讲授的具体原理,按照上述农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选编的原则,精心挑选教学案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案例不是在教学过程中信手拈来的,是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补充,不断完善,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形成的。其次,课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案例教学时,要考虑农科学生的专业特点、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预先设置好问题。问题可以是一个或是多个。如果是多个问题,问题的设计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进行思考。另外,案例分析是让学生个人分析还是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如何分组?案例展示、分析和讨论、总结等需要多长时间?讨论时学生可能会有怎样的答案?这些都应在课前做好设计准备。

第2篇:马说教案范文

近年来,国内各个高校在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实践性和针对性等方面做了许多新的尝试。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已经被广泛运用,案例库的研发和建设也成为这些学科领域重点支持的研究内容之一,有专门的教材和期刊介绍案例教学新方法。然而,案例教学在“原理”课中的运用起步相对较晚,还没有形成模式化的案例教学方法和体系。如何将抽象的原理和理论转化成具体事例和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1],让“原理”课成为学生真正热爱的课堂,需要结合“原理”课的特点,设计“原理”课案例教学方法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形式。

一、“原理”课的总体特点

“原理”课通过系统的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大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原理”课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二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养成阶段,逐渐具备更强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带有这个年龄阶段青年人特有的叛逆特征。同时,“原理”课的内容是中学政治课程的扩展和深化,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前经验”[2],他们对于“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表现出抗拒,更希望能够掌握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①“原理”课教??尝试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包括专题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情景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叙事性教学、案例教学等。其中,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比较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3],它将抽象性和学理性较强的内容用具体、直观、通俗和真实的案例表达出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通过案例分析,让老师了解学生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程度。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分析对象,案例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原理”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为教学内容的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三大板块构成一个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向当代大学生重点讲授唯物论原理、唯物辩证法理论、认识论原理、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剩余价值理论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这八个方面的内容,课程内容丰富而宽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性和理论性最强、也是最抽象的一门课程[4]。

二、“原理”课案例教学的目标

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事例,组织学生对事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运用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教学目的。

1.突出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容易产生强迫他们接受一种理论观点的结果。运用案例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国外高等教育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案例教学实践理论体系。在“原理”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和思考性,通过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讨论,让教师了解学生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实施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点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思想问题、社会问题,包括认识各种社会思潮,以及理性辨别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中出现的各种社会言论。

2.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运用理论。“原理”课的强理论性特征,使其看起来远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有一种“我学不学这个课程,还是照样过我的生活”①的想法,加上理解难度较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案例教学将传统的老师“教”,转化成学生的“思和说”并行,将抽象的原理和理论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案例本身也传递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和实用性。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物质与意识”“联系与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原理”课的内容。由于应试的需要,许多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更是熟记于心。到了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接受了更多的信息和资料,随着自身知识储备的增加,具备了更强的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授课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很难激发学生对“原理”课程的兴趣,甚至先入为主地理解成这是一门强迫他们接受“一种理论观点”的课程,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中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透过具体的案例看到问题的本质,并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析某个问题的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导演,学生则是参与案例研讨的主角。

3.增强知识点的融会性

案例教学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启发性和客观性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基本原理、世界观和方法论,许多思想、理论和观点是由“具体论断”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相信这些论断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而案例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经验式”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不断识别、判断各种案例场景中的议题,通过与其他观点的交锋和磋商,不断重建自己的认识并形成新的经验。通过案例教学达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基于案例研究的教学案例编写,案例研究和教学案例可以实现相互转换,从教学案例起步,逐步加深和扩展研究范围,进入更高更深层次的学术型案例研究。案例库建设要体现不同章节之间的知识点联系,内容最好杂而精,有侧重点。

“原理”课包含的理论知识点宽泛而丰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点做面面俱到的讲解,“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理论知识点讲解多反而重点不突出,而举例说明和讨论时间少会给学生留下空洞说教、乏味和枯燥的课堂印象,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节课围绕一个主题选择一两个案例讨论的素材为宜。

三、“原理”课案例选择和设计的基本原则

设计和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成功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结合“原理”课的授课特性,以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点”为主线,以“学生导向、时代导向、教学导向”三个基本原则研究和建?O适用于原理课堂的教学案例库。

1.学生导向

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设计首先要体现“学生导向”的原则,多选择一些与大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成才实际密切联系的事例[5],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投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如果只选择一些宏大叙事的案例,学生会认为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难以充分展开讨论,从而让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比如,讲授“资本主义的本质”时,请同学们分析当下广受青年人喜爱的新兴科技软件Uber、Airanb所推动的“共享经济”,通过让人人成为资本的所有者是否从根本上冲击了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模式,分析其是消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突破口,还是资本主义形式的一种变形。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上述问题,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对资本、商品、商品生产和交换、私有制等基本概念做进一步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抽象的概念其实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日常案例的导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具体问题,以达到认清资本主义本质的授课目标。

2.时代导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断放在当下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此外,追求实用、时尚、个性、新颖成为95后大学生的普遍特征,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要充分体现“时代感”,结合当今社会的新发展来选择案例。教师平时应该多留意和积累当下发生的时事新闻,扩充案例教学的素材库。例如,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VR)元年,许多虚拟现实的新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有人预言人类未来的社交方式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来实现。同时,2016年3月16日发生了震惊哲学界和科技界的“AIphaGo战胜李世石”的事件。这类题材是探讨“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现实案例,可以让大学生从当今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破除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的偏见,调动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动性。

3.教学导向

以法学、商科等实践性学科案例教学中使用具体的企业管理、法律事件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训练的是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原理涉及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大领域[6],其教学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一门专业知识,而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相关视频资料、时事资讯、名家经典、思想实验均可以成为案例教学的素材,但是需要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师要明确每一个案例素材使用的目标,设置一系列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案例建构的“现实场景”中思考问题。有的案例使用是为了佐证,有的是为了进行一次思想实验,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在讲授“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时,笔者课前要求同学观看《宇宙与人》《时间简史》等视频资料,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的起源有一个基本认识。在课堂上再讲古代先民是如何探讨这个问题的,他们又做出了哪些具体的解释。结合课堂讲述和视频资料请同学们思考:人类社会对于宇宙的形成有哪些观点?你更赞同哪种观点,并用3~5句话阐明你的观点;认识世界的本源/本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在同学们充分打开思维之后,再引导学生回到什么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客观实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等哲学概念的理解上来。科普性视频资料的使用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但是却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科学内涵。

四、“原理”课案例教学实际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案例教学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

案例教学的形式通常包括案例呈现、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这五个基本环节。由于“原理”课课堂的“课容量”比较大,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原理”课通常为90~100人,也有的学校达到了200人左右的规模。如此规模的课堂,给案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性,要求教师做好案例教学的组织工作,把握好案例教学的“时间度”。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时间过长,学生认为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授不充分,是否是教师“投机取巧”有意缩短授课的时间;案例教学时间过短,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90分钟的课堂,案例教学所占比重应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为宜。例如,案例呈现的时间无论是阅读文字材料,还是观看视频内容,应以3~5分钟为宜;学生分组讨论时间应控制在8分钟以内。如此规模的课堂,不可能每次案例分析都能让所有小组有平等的发言权,可以首先选择2~3个小组,由小组代表用尽量精练的语言(3~5句话)阐明小组讨论的情况,教师根据发言情况,决定是否再由其他小组做补充发言,学生发言环节控制在5~8分钟以内。教师对于讨论的情况需要做总结性的点评和知识内容的补充,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下一步学习的兴趣。

2.学生发言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案例教学的方法是改变以教师和内容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是导演和总策划,将现实场景引入课堂,学生则是场景中的主角,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小组讨论的情况,及时介入偏离主题的讨论,有意向地将讨论重心引导到理论点上去。学生分析案例的方式可以是陈述式和辩论式,前者重在考查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后者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水平。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内容进行点评,并且表明教师对案例内容的看法,此时可以引证经典进一步佐证教师的观点,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与教师的观点进行比较,激发学生主动去经典原著中寻找答案。对于分歧?^大的观点,教师需要做进一步的延伸讨论,了解分歧产生的原因,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水平。

3.理论知识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案例教学要进行系统设计,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价值观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主线选择合适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通过案例分析能够呈现经典原著中的话语体系,实现知识性的传授,更要引导学生去反思马克思解析某个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实现价值观上的引导。案例教学可以出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做理论讲解之前的“导入式”案例教学,也可以做课堂讲解过程中的“佐证式”教学,以及在理论知识点讲授之后的“总结式”教学,旨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第3篇:马说教案范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整体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 案例教学

近年来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方法被广泛地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然而案例教学法又具有个别性、特殊性、局部性的特点,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构成了一对矛盾,如何处理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案例教学法运用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性理解,甚至导致肢解、割裂马克思主义的危险,最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根本方向背道而驰。如何处理案例教学法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关系?下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简称“原理”课)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出发确定案例教学的适用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完整性、教学体系的逻辑合理性、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一致性。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由于其选材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教学形式的灵活性与生动性、学生参与的广泛性,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然而案例教学法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哪些内容适用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一些涉及重大政治理论问题,如“六个为什么”、“四个如何划清”等问题;一些涉及国家大政方针不容争论的问题;一些涉及政治敏感问题;一些涉及社会安全稳定的问题等,是案例教学难以“承载”和“驾驭”的,弄不好会引起学生的思想混乱甚至导致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使用案例教学法的有如下几类问题:一是有待加深理解的理论问题。例如“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感到特别抽象难以理解的一个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原理,我们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对话”的历史发展过程为例,讨论分析中美之间的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表现,以及它们是如何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的。这就不仅使理论的抽象性转变为具体性、生动性、可感知性,而且达到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目的。二是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问题。例如“价值评价”问题,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评价体验来掌握正确价值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三是由于缺乏感性认识而容易产生思想认识偏差的问题。例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从理论上说学生都知道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往往在现实中又认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为了使学生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及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有正确的认识,我们以美国总统大选为例,用事实来纠正学生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认识上的偏差。又如,关于如何正确认识苏联模式和苏联解体的问题。显然这个问题学生是严重缺乏感性认识的,甚至老师对这个问题也难以三言两语说清楚,说不清楚就容易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因此我们运用案例教学方法,给学生播放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关于苏联的《风云新途》一集和纪录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有了生动的史料为依据,再经过思考和讨论就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四是学生普遍关心而且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例如:民生问题、生态问题、经济危机问题、网络问题、科技发展问题、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国际关系问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等等。这类问题使用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非常熟悉的材料中体验到实践中的理论意义,得到思想和理论认识的升华。

二、确保案例教学环节的整体性,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分析方法。

典型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常用的科学分析方法。如马克思不仅把当时的英国社会作为研究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形式,而且把它作为剖析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形式。从本质上看,案例教学方法就是典型分析方法的运用。一般来说案例教学主要包括四个相对稳定的环节:案例选择、案例呈现、案例讨论、总结与点评。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第一,案例的典型性是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进行案例教学就必须有丰富的典型案例,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加以选择。依据什么条件在同类材料中选择典型呢?(1)“成熟、充分、完备”和“最少受干扰”。马克思之所以选择英国作为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首要原因就是这种生产方式在西欧各国中,以英国发展得最为充分最为成熟,因而才在同类中具有代表性,即典型性。而且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少受干扰”,因为,只有最少受到外部条件或特殊因素干扰的地方,才能保证资本主义沿着自身的自然进程发展,才能准确地体现出同类对象的正常条件下的一般状态。我们的教学案例也应当符合“成熟、充分、完备”和“最少受干扰”的条件,所选案例要具有完整性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片段,更不能是道听途说或胡编滥造的。(2)必要的资料条件。掌握有关对象的必要资料、材料,是该对象可以被认识的基本前提,这是毫无疑问的,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如此。马克思选择英国作为典型,条件之一就是“不列颠博物馆中堆积着政治经济学史的大量资料,伦敦对于考察资产阶级社会是一个方便的地点”[1],在有关英国工厂、社会情况方面,也有工厂视察员、医生、调查委员们“那样内行、公正、坚决的人们”所提供的统计材料,相比之下,“德国和西欧大陆其他国家的社会统计,与英国相比是很贫乏的。”[2]我们的案例选择也应当满足这一条件,只有对相关资料掌握得越充分才能分析得越透彻。(3)普遍性。教学案例应当具有普遍性而不是偶然性的特例,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4)时代性。案例内容能够反映当今时代的历史背景、时展主题、历史发展潮流、社会生活发展变化、价值追求、道德风尚、思想演变等。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对文艺作品进行价值评价时选择了歌剧《白毛女》,因为:一是它经过了实践和历史的检验,符合“成熟、充分、完备”的条件;二是它是师生所熟悉的,所掌握的资料也比较丰富;三是它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知晓,而且具备优秀作品的共性;四是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我们在纪念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这样的背景下,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样的标准来谈《白毛女》,这就使它具有了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时代感。

第二,案例呈现的生动性是案例教学的必要条件。案例呈现有很多方式,如教师口述、文字显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音频、视频等。但不管哪一种方式都必须生动地把案例展示出来,增强案例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口述的方式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艺术,既能够全面叙述案例内容,又要突出关键细节和核心内容;既做到言简意赅,又要声情并茂,以语言和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多媒体课件展示,则要求做到图文并茂、音像结合、动静结合,以画面和声音等艺术动感唤起学生的共鸣。同样的案例,不同的呈现方式,其效果就会大相径庭。

第三,案例讨论的有序性、启发性是案例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是案例讨论,案例讨论不是学生自由发言,而是围绕着问题来展开的,所以问题设计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问题设计包括“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等环节。

关于“问什么”。“问什么”必须体现教学的主题、主线和主要内容,必须紧扣所授课章节或专题的重点、难点、主要理论观点、主要知识点,要深入分析案例材料,寻找材料与理论的契合点进行提问。切忌就事论事。例如,讲“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我们的案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的发展过程,我们的目的不是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历史,因而提问就不能问一些中美两国关系中的历史事件的细节,而是这些历史事件背后所体现的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因此我们的问题是“中美关系的矛盾斗争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矛盾同一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美两国关系为什么会时好时坏?”“中美关系曲折发展与双方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有什么关系?”“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取求同存异的处理原则,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取存同求异的原则,在什么情况下采取针锋相对的立场?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取互利互让双方共赢的立场?”等等,所提的问题都围绕着“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这一原理。

关于“怎么问”。首先要求问题内容明确,语言简练,表达准确到位,从问题本身能够看出作答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问题无非包括三大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是要求进行定性判断或是非判断。“为什么”要进行原因探究,要进行推理论证。“怎么样”要求描述性状或提出解决办法。其次是问题的启发性和可答性。简言之,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且“有话想说”。要尽可能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使问题与学生的切身感受联系起来。例如:讲解“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问题,我们采用的案例是电影剪辑师迪迪·艾伦由于一次工作失误而带来一场电影剪辑革新的故事。我们的问题是“如果你是迪迪·艾伦,当你因工作失误而受到指责后,你怎么办?”这类问题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甚至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有可能遇到,所以学生一定有话可说。在个人的经历中也很可能有过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让学生说出来对于其他同学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最后是问题的层次性。一般来说,问问题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递进式地进行。问题与问题之间往往还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必须确定提问的先后顺序,否则就无法回答。比如要回答“为什么”必须首先知道“是什么”。

关于“何时问”。“何时问”讲的是提问的时机。在案例讨论之前,老师一定准备了相关的问题,但是不是在案例呈现之后就一股脑地倒出来呢?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时候可以摆出全部问题然后进行讨论,有时候则是逐个提问逐个讨论,有的问题则用于讨论过程中引导讨论的“走向”,有的问题用于应对讨论的僵局,等等。提问在整个案例讨论中就像风筝的绳子一样牢牢控制在老师的手里,又能够体现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意境。如何掌控讨论过程?关键在于老师对讨论问题的把握、对学生发言观点进行预测与引导。学生发言的观点可能是五花八门,或是互相对立,或完全一致,老师必须作出恰当的引导,切忌讨论跑题,或进行无谓的争论,或简单重复,或以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等。

第四,总结与点评的深刻性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老师必须对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概括特殊性案例的背后所蕴含的普遍性,使学生在理论认识和思想认识上得到升华,在实践中获得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例如,讲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原理,我们选择的案例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围绕着“中国为何要开展载人航天工程”、“中国何时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及如何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取决于哪些因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问题开展讨论。最后对讨论进行总结点评,归纳出如下理论要点:人类所有实践都必须遵循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正确价值目标的形成以相关的真理为根据;价值的实现以把握相关真理为前提;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真理的价值就在于指导人们实践取得成功;不仅是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这样的重大科学工程需要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而且我们所做的所有工作都需要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三、提高案例教学法对理论整体性的“驾驭”能力。

课堂教学是在有限的时空中进行的,选择的案例也只能是有限的或单一的。单一的案例如何能够“驾驭”理论的整体性?

第一,案例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准确把握概念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判断、推理、原理、原则等构成的。对概念的完整准确理解是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首要环节。例如“价值”概念是“原理”课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如何对“价值”概念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如何把哲学层面的“价值”和经济学领域的商品的“价值”统一起来,如何区分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有没有“普世价值”等问题。教材从哲学层面对“价值”作出界定:“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3]哲学上的“价值”是对具体价值内容和形式的最高抽象概括,反映的是价值的共同本质,是一个统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本范畴。为了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我们采用了案例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以“自然资源价值”为例,从价值的基本构成要素“什么有价值”、“对谁有价值”、“为何有价值”、“怎样实现价值”的分析入手,着重分析“价值”定义中的四个关键词:“客体”、“主体”、“满足需要”、“意义关系”,所有的价值形式都包含这四个基本构成要素。(2)对价值所涉及的领域进行归纳,包括政治价值、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科学价值、生态价值等,这就为讲解商品价值问题做了铺垫,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显然是属于经济领域的价值问题,是价值的特殊形式。(3)从价值的表现形态看,可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人的价值,指出了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是有区别的,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人生价值,主要是指人对社会的贡献。可见人生价值也是价值的特殊形式。(4)关于“普世价值”问题。近年来关于“普世价值”的观点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引起人们认识上的混乱。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主体的同质性上看,在同一个党派、民族、阶级、国家里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从一定历史时期看,人类也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和需要,因而可以达成某些价值共识。但从价值观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来看,并不存在“普世价值”。哪怕是自然资源这种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价值,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人们对它的价值判断也是不同的。

第二,以综合性案例统领相关理论问题,体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在教学实践中如果片面强调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信息量,在讲课时讲了很多的事例,但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很少,这样就使得理论支离破碎。我们的体会是案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丰富性”而在于“综合性”。例如,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问题。涉及实践的含义、特征、基本类型、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与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的基本环节、实践思维方式等问题。为了使学生对实践问题形成一个整体性认识,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选择的案例是世纪之交我国进行的重大实践活动——三峡工程建设。通过视频展现三峡工程建设的主要过程。然后进行讨论。第一个问题是“三峡工程建设至少要考虑哪些问题”。同学们发言非常踊跃,从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实力、环保、文物保护、移民等各方面都讲到了。如果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学生的理论认识就不会得到提高,掌握实践观相关理论的目的也没有达到。因此,我们把学生的发言归纳为6类问题:为何要建设三峡工程(实践的目的)、谁来建设三峡工程(实践的主体)、三峡工程建哪里项目(实践的客体)、能不能建三峡工程(实践的条件或中介、手段)、怎样建三峡工程(实践的实施过程)、建三峡工程应考虑的其他问题(影响实践进行的其他因素)。这6类问题概括了实践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实践的基本环节,不仅从事所有的实践活动需要考虑这6类问题,而且评价实践活动也需要考虑这6类问题。这6类问题还体现了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第二个问题是“三峡工程建设涉及的具体实践类型有哪些?”由此引出的是实践基本类型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不同类型的实践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第三个问题是“结合三峡工程建设,说明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从三峡工程建设的历史背景、三峡工程建设的论证到建设、从建设到效益的发挥、三峡工程与古今中外著名水利工程的对比等角度进行分析。总之,以一个综合性的案例引出所有相关的理论问题,使所讲授的理论形成一个整体。

第三,以案例分析的特殊角度体现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五门课程,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统一的,但在具体教学内容上又必须避免交叉重复,体现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都有专门的章节讲述关于价值观的问题,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着重讲人生价值,解决如何创造人生价值的问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章中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说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原理”课是在上述两门课之后开设的,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讲授应当具有整体性、概括性、总结性的意义,使学生对以往关于价值观内容的学习得到一个理论上的升华。这就使三门课中关于价值观教育形成一个整体,并且体现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规律。在实际教学中每一门课都无法了解其他课程是否用上同样的案例。但是在案例的分析上却是可以大体上把握不同课程的特点的。例如雷锋精神这一事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一般着重从创造最大的人生价值这个角度来分析,而“原理”课则从价值观的形成和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又如自然资源价值问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主要从生态文明建设上讲到。而“原理”课则是从自然资源价值这种特殊的价值形式中概括出价值的一般定义及价值的特征。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性。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完整性、教学体系的逻辑合理性、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一致性。案例教学是其中一种方法,它与其他方法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第4篇:马说教案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16-03

近年来,国内各个高校在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实践性和针对性等方面做了许多新的尝试。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已经被广泛运用,案例库的研发和建设也成为这些学科领域重点支持的研究内容之一,有专门的教材和期刊介绍案例教学新方法。然而,案例教学在“原理”课中的运用起步相对较晚,还没有形成模式化的案例教学方法和体系。如何将抽象的原理和理论转化成具体事例和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1],让“原理”课成为学生真正热爱的课堂,需要结合“原理”课的特点,设计“原理”课案例教学方法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形式。

一、“原理”课的总体特点

“原理”课通过系统的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大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原理”课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二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养成阶段,逐渐具备更强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带有这个年龄阶段青年人特有的叛逆特征。同时,“原理”课的内容是中学政治课程的扩展和深化,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前经验”[2],他们对于“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表现出抗拒,更希望能够掌握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①“原理”课教尝试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包括专题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情景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叙事性教学、案例教学等。其中,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比较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3],它将抽象性和学理性较强的内容用具体、直观、通俗和真实的案例表达出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通过案例分析,让老师了解学生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程度。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分析对象,案例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原理”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为教学内容的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三大板块构成一个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向当代大学生重点讲授唯物论原理、唯物辩证法理论、认识论原理、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剩余价值理论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这八个方面的内容,课程内容丰富而宽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性和理论性最强、也是最抽象的一门课程[4]。

二、“原理”课案例教学的目标

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事例,组织学生对事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运用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教学目的。

1.突出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容易产生强迫他们接受一种理论观点的结果。运用案例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国外高等教育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案例教学实践理论体系。在“原理”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和思考性,通过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讨论,让教师了解学生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实施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点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思想问题、社会问题,包括认识各种社会思潮,以及理性辨别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中出现的各种社会言论。

2.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运用理论。“原理”课的强理论性特征,使其看起来远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有一种“我学不学这个课程,还是照样过我的生活”①的想法,加上理解难度较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案例教学将传统的老师“教”,转化成学生的“思和说”并行,将抽象的原理和理论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案例本身也传递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和实用性。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物质与意识”“联系与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原理”课的内容。由于应试的需要,许多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更是熟记于心。到了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接受了更多的信息和资料,随着自身知识储备的增加,具备了更强的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授课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很难激发学生对“原理”课程的兴趣,甚至先入为主地理解成这是一门强迫他们接受“一种理论观点”的课程,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中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透过具体的案例看到问题的本质,并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析某个问题的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导演,学生则是参与案例研讨的主角。

3.增强知识点的融会性

案例教学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启发性和客观性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基本原理、世界观和方法论,许多思想、理论和观点是由“具体论断”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相信这些论断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而案例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经验式”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不断识别、判断各种案例场景中的议题,通过与其他观点的交锋和磋商,不断重建自己的认识并形成新的经验。通过案例教学达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基于案例研究的教学案例编写,案例研究和教学案例可以实现相互转换,从教学案例起步,逐步加深和扩展研究范围,进入更高更深层次的学术型案例研究。案例库建设要体现不同章节之间的知识点联系,内容最好杂而精,有侧重点。

“原理”课包含的理论知识点宽泛而丰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点做面面俱到的讲解,“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理论知识点讲解多反而重点不突出,而举例说明和讨论时间少会给学生留下空洞说教、乏味和枯燥的课堂印象,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节课围绕一个主题选择一两个案例讨论的素材为宜。

三、“原理”课案例选择和设计的基本原则

设计和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成功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结合“原理”课的授课特性,以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点”为主线,以“学生导向、时代导向、教学导向”三个基本原则研究和建O适用于原理课堂的教学案例库。

1.学生导向

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设计首先要体现“学生导向”的原则,多选择一些与大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成才实际密切联系的事例[5],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投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如果只选择一些宏大叙事的案例,学生会认为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难以充分展开讨论,从而让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比如,讲授“资本主义的本质”时,请同学们分析当下广受青年人喜爱的新兴科技软件Uber、Airanb所推动的“共享经济”,通过让人人成为资本的所有者是否从根本上冲击了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模式,分析其是消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突破口,还是资本主义形式的一种变形。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上述问题,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对资本、商品、商品生产和交换、私有制等基本概念做进一步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抽象的概念其实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日常案例的导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具体问题,以达到认清资本主义本质的授课目标。

2.时代导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断放在当下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此外,追求实用、时尚、个性、新颖成为95后大学生的普遍特征,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要充分体现“时代感”,结合当今社会的新发展来选择案例。教师平时应该多留意和积累当下发生的时事新闻,扩充案例教学的素材库。例如,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VR)元年,许多虚拟现实的新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有人预言人类未来的社交方式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来实现。同时,2016年3月16日发生了震惊哲学界和科技界的“AIphaGo战胜李世石”的事件。这类题材是探讨“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现实案例,可以让大学生从当今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破除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的偏见,调动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动性。

3.教学导向

以法学、商科等实践性学科案例教学中使用具体的企业管理、法律事件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训练的是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原理涉及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大领域[6],其教学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一门专业知识,而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相关视频资料、时事资讯、名家经典、思想实验均可以成为案例教学的素材,但是需要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师要明确每一个案例素材使用的目标,设置一系列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案例建构的“现实场景”中思考问题。有的案例使用是为了佐证,有的是为了进行一次思想实验,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在讲授“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时,笔者课前要求同学观看《宇宙与人》《时间简史》等视频资料,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的起源有一个基本认识。在课堂上再讲古代先民是如何探讨这个问题的,他们又做出了哪些具体的解释。结合课堂讲述和视频资料请同学们思考:人类社会对于宇宙的形成有哪些观点?你更赞同哪种观点,并用3~5句话阐明你的观点;认识世界的本源/本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在同学们充分打开思维之后,再引导学生回到什么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客观实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等哲学概念的理解上来。科普性视频资料的使用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但是却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科学内涵。

四、“原理”课案例教学实际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案例教学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

案例教学的形式通常包括案例呈现、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这五个基本环节。由于“原理”课课堂的“课容量”比较大,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原理”课通常为90~100人,也有的学校达到了200人左右的规模。如此规模的课堂,给案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性,要求教师做好案例教学的组织工作,把握好案例教学的“时间度”。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时间过长,学生认为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授不充分,是否是教师“投机取巧”有意缩短授课的时间;案例教学时间过短,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90分钟的课堂,案例教学所占比重应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为宜。例如,案例呈现的时间无论是阅读文字材料,还是观看视频内容,应以3~5分钟为宜;学生分组讨论时间应控制在8分钟以内。如此规模的课堂,不可能每次案例分析都能让所有小组有平等的发言权,可以首先选择2~3个小组,由小组代表用尽量精练的语言(3~5句话)阐明小组讨论的情况,教师根据发言情况,决定是否再由其他小组做补充发言,学生发言环节控制在5~8分钟以内。教师对于讨论的情况需要做总结性的点评和知识内容的补充,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下一步学习的兴趣。

2.学生发言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案例教学的方法是改变以教师和内容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是导演和总策划,将现实场景引入课堂,学生则是场景中的主角,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小组讨论的情况,及时介入偏离主题的讨论,有意向地将讨论重心引导到理论点上去。学生分析案例的方式可以是陈述式和辩论式,前者重在考查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后者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水平。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内容进行点评,并且表明教师对案例内容的看法,此时可以引证经典进一步佐证教师的观点,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与教师的观点进行比较,激发学生主动去经典原著中寻找答案。对于分歧^大的观点,教师需要做进一步的延伸讨论,了解分歧产生的原因,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水平。

3.理论知识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案例教学要进行系统设计,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价值观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主线选择合适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通过案例分析能够呈现经典原著中的话语体系,实现知识性的传授,更要引导学生去反思马克思解析某个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实现价值观上的引导。案例教学可以出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做理论讲解之前的“导入式”案例教学,也可以做课堂讲解过程中的“佐证式”教学,以及在理论知识点讲授之后的“总结式”教学,旨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结语

大学阶段的教育应更注重思考,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对开启学生智慧,提高大学生用理论分析问题的水平有良好的效果。在“原理”课的案例教学场景中,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主动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审视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案例的设计和选择应从“学生导向、时代导向和教学导向”三个基本原则出发,既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点的融会性,同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达到原理课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2).

[2]谢璐妍,蔡文学.基于建构主义情景教学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情境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5(11):107-109.

[3]肖浩.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施案例教学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9(9):62-64.

[4]朱白薇,温汉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原则新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102-104.

第5篇:马说教案范文

论文摘要:“对话”教学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它不仅体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平等性,而且强调了学生人生经验与精神世界的参与性。“对话”的实施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向“自我完善”转变;教学内容由“简单结合”向“深入联系”转变;教学方式由“单向应用”向“深层互动”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与意识形态领域冲突的激烈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的挑战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传话”思路,引人“对话”式教学,以更有效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一、“对话”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的传统思路是“传话”,即教师以课堂为载体,向学生传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观点,师生之间是传统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塑造者和被塑造者以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显然,这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因此,超越传统“传话”模式的“对话”式教学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哲学上的“对话”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由来已久,但将其具体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两者之所以能够结合,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任务和“对话”式教学的优势共同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不只是使大学生接受一般性的理论知识和行为规范,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立场和方法融人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信念和信仰,并表现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体现于行动中,也就是说要完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化和外化过程。“对话”式教学正契合了这一教学任务。

    教育视界中的“对话”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首先在谈话层次上,它追求师生间平等、自由、公正的语言交流;其次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指学生精神世界与教育引导的融合,这就超过了谈话和交流的范畴;最后,“对话”揭示了一种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而不是单一的先知与后知、传授与接受、控制与服从、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可见,“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路,赋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平等的主体地位,重视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尤其强调学生人生经验与精神世界的参与性。与“传话”式教学重视宣传和讲解过程相反,“对话”式教学着眼于建立一种学习和认知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由“教师要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向“学生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只有在这一转变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在大学生头脑中得到确立和巩固。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话”式教学实施的策略

    1.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向“自我完善”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要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具有较高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揭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和作用,但对这一教学目标的理解却由于教学思路的不同而存在分歧。

    传统的“传话式”教学将侧重点放在“教师传授知识”这一环节,基本理念是“要学生学”,强调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才能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因此,在对教学目标进一步扩展时往往通过列出章节的重点、难点知识。这一观点虽然看到了教师的讲解在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作用,但是并没有真正把握和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反而会出现仅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普通的知识课程进行讲授的情况。学生即使掌握了所有的知识点,也不能自然而然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三观”。更不要说这种“要学生学”的形式往往引起学生反感,影响他们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理论和知识。

    “对话式”教学将侧重点放在“学生自我完善”上,基本理念是“学生要学”,强调通过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将教学目标具体化的过程中除了包括基本理论和知识外,还应包括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四门课程侧重点不同,面对的大学生也处于不同的年级,在促进自我完善方面必然有不同的要求。为此,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年级、分课程制定出贴合大学生实际的完整的自我完善的目标系统。

2.教学内容由“简单结合”向“深入联系”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由于具体课程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体系,但在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有一条得到普遍认可的基本原则,即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说,在教材的理论内容之外,还要关注社会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果两者联系得当、有力,易于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有助于巩固其指导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尽管不少教师能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也能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尝试,但往往效果不是很理想。原因就在于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受到“传话式”教学思路的影响,是一种“简单结合”,将“理论”简单理解为政治教育,将“实际”简单理解为结论明确的一般实例,使得二者的联系变成生硬的“两层皮”。在这样“简单结合”原则下选择安排的教学内容尽管有理论,也有实际,仍很难真正吸引学生。

    “对话”式教学是师生双方在意义交互中的深层次沟通,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理论和实际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应实现相应转变。

  首先,教学的理论内容要从简单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教育向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转变。这里要澄清的是,并非“对话”式教学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相反,它主张教师应在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引导作用,坚决反对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反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同于一般的人文素质课程。但由于“对话”中师生双方不是控制、操纵的关系,不是强行把一方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因此不赞成脱离知识的空洞的政治宣传和教育。因为舍弃了知识教育抽象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的,只会出现机械教条、生搬硬套的情况,不但不能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三观”,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和逆反情绪。只有寓思想性、政治性于科学知识体系之中,通过马克思主义系统知识的普及才能达到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本着科学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体系和知识进行全面、客观的讲授,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的普遍原理和分析方法,也包括需要进一步发展的一些具体结论;既要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也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思潮进行简单对比。在发展和对比中让学生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解释力,确立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信心。

    其次,教学的实际内容要从简单列举一般实例向深人分析社会重大问题转变。所谓一般实例是指争议性不大、结论明确的具体事例,在教学中引用这类例子固然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但是,由于这些例子对现实的反映多是从正面直接进行的,且结论一目了然,难以触动学生深层的精神世界,也难以激发学生深人思考和讨论,仍然是徘徊在“传话”的旧思路中,只不过“传话”的内容是实例而已。如果教学中仅局限于这类例子,学生会认为教师故意片面选取那些能够解释和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事实,而回避了现实中的矛盾和争端,逐渐对单一的课堂内容失去兴趣,转而更加关注从其他渠道获取的负面信息。并且,由于在课堂上接受的都是用正面实例说明正面观点的教育,在遇到有争议的社会重大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得出正确结论,甚至会产生悲观、失望等负面消极情绪,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内容要从简单、片面列举一般实例向深入对比分析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转变,在争议、分歧甚至是负面事例中逐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只有对课堂教学的理论内容和实际内容都有了改进,才能在对两者关系的把握上实现从“简单结合”向“深人联系”的转变。这既要求教师能深刻领悟和生动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超越“传话式”的政治说教,又要求教师敢于和善于联系社会重大问题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大学生进行深度“对话”。

    3.教学方法由“单向应用”向“深层互动”转变

    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既包括理论研究,也包括实践应用。理论研究的范围很广,有传统教育方法的继承,也有国外教育方法的借鉴;有方法论上的改革,也有具体方法的创新。实践应用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案例法、专题法等具体方法也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采用。但由于受到“传话”教学思路的限制,很多教学方法的效果难以充分发挥,不能从根本上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常规。

第6篇:马说教案范文

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罗马人的法律》,必须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据此,学习罗马法,需要了解和掌握三个问题:一是古代罗马的公民和平民的划分,二是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的内容、划分和适用范围,三是罗马法的作用和深远影响。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些老师对许多历史概念并不清楚,导致授课不清或讲错。

古代罗马公民的组成范围是不断扩大的,平民的公民权也是不断增加的。

在公元前578―前534年塞维・图里乌改革以前,罗马居民分成贵族(拉丁文Patricii,意为“有父的人”)、平民(拉丁文Plebs,意为“众多”)和奴隶,以及部分依附于罗马贵族的依附民。罗马贵族和平民的区别在于,罗马贵族是罗马公社成员,或简单地说是罗马人,而平民是居住在罗马的外邦自由民,不具有罗马公社成员身份。这时的罗马平民不具有“罗马公民权”,无权分得公地,不能参加公民大会(库里亚大会)和担任公职,但要给罗马纳税和服兵役。

塞维・图里乌把罗马分为4个地域部落,凡在地域部落登记入册的自由民都可以获得公民权,广大罗马平民、大量的外来移民和被释放的奴隶等获得了公民权。这不仅打击了氏族制度,而且大大增加罗马公民的人数,壮大了罗马力量。在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贵族和平民都是罗马公民(Civis romanus,又称罗马市民),但是平民具有的公民权是不充分的。

在罗马共和国成立后,罗马平民展开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反对罗马贵族的斗争,平民的权利不断扩大。到公元前287年,随着《霍登西乌法案》的通过,罗马平民反对罗马贵族的斗争告一段落,平民取得了充分的公民权。经过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一些在斗争中得到利益的富裕平民和一些有财势的贵族世家结成了一个新的特权集团――“新贵”(拉丁文nobilitas,一译“豪门贵族”)。在“骑士”阶层兴起之前,“新贵”把持了元老院和各种高级官职,是罗马国家政权的主宰。“平民”的概念从此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指罗马氏族公社以外的人们,而是指贫苦的农民、手工业者和无业游民了。

自“维爱战争”(公元前477―前396年)开始,罗马开始了统一意大利的过程。到公元前275年,罗马先后征服了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区,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在此过程中,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区的自由民作为罗马的“同盟者”,成为罗马的臣民。这些意大利人没有公民权。公元前91―前88年,爆发了“同盟者战争”。通过斗争,意大利人获得了完整的公民权。

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开始,罗马不断对外扩张,大量的海外自由民成为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臣民。这些人在公元1世纪前不具有罗马公民权。公元1世纪,罗马海外行省的罗马人(及他们的后裔)、居住于行省的帝国各个城市的居民,以及少数地方上的贵族(例如附属国国王)也拥有了完整的公民权,但大多数罗马海外行省和殖民地的自由民仅拥有有限的公民权,例如拉丁公民权。

公元前49年11月,恺撒担任独裁官时,通过公民大会把罗马公民权授予了山北高卢人(又说山南高卢),这是罗马第一次把公民权授予行省自由民,同时把公民权授予了西班牙加迭斯居民。公元前46年,他又把公民权授予了当时所有住在罗马的外籍医生和教师。

罗马帝国元首朱里亚・克劳狄(公元41―54年)为扩大其政权的社会基础,曾将罗马公民权广泛授予行省居民。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安东尼努斯敕令》,宣布所有罗马帝国出身的自由男人将被给予完整的罗马公民权,同样地,所有帝国出身的自由女人拥有与罗马女人相同的权利。

“罗马公民”的构成变化,见下表:

按照罗马法的规定,罗马公民权主要包括公权、私权和家族权。其中,公权由选举权和荣誉权(即被选举权)构成,私权包括婚姻权、财产权、遗嘱能力和诉讼权,家族权是指罗马公民在家族团体中所享有的权利。根据罗马公民在家庭中地位的不同,罗马公民分为自权人和他权人。他权人的权利有家长权、夫权和买三种。直到查士丁尼时代(527―565年),妇女公民都没有公权和家长权。①在罗马共和时代,公民不能够被判处死刑,除非他们被控犯有叛国罪;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后,公民不会因债务而成为奴隶。

在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混淆了不同时期罗马贵族和平民的划分,把罗马贵族解释为罗马人,罗马平民理解为外邦自由民,并认为罗马公民中的妇女不具备公民权。实际上,上述对贵族和平民的解释仅针对公元前3世纪初以前的罗马,但在公元前287年《霍登西乌法案》通过后,原来的罗马贵族中的中下层人士也下降为平民,原来平民中的工商业和高利贷业上层分子跻身于罗马贵族行列。而且,妇女不具有完整的公民权,她们没有公权和家长权,但拥有财产权、诉讼权等权利。

“罗马法”包括公元前509年到公元6世纪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的总和。一般认为,罗马法包括三大部分,即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多数中学教师讲授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的内容,一般不会出错。但对于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的划分和适用范围,他们往往语焉不详。

1.公民法

公民法,又称市民法、民法,是罗马公民的法律,适用于“罗马公民”。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法学总论》说:“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即该国本身特有的法律。”

公民法以成文和非成文两种形式存在着,包括元老院的法令、元首的命令、大法官的布告和法官判例,也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非成文的古代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就是罗马最早的成文公民法。《十二铜表法》制定于公元前451―450年,①它是在平民的推动下产生的。这项法律既是罗马法的渊源,也是最早的罗马公民法。

公元前5世纪以来,随着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大平民成为罗马社会主体力量,贵族不得不依靠平民进行经济建设和对外战争;此外,公元前5世纪初到前3世纪初(公元前287年),平民开展了长期的反对贵族的斗争,也迫使贵族做出让步,许多有利于公民权益的法案不断颁布,平民的公民权不断增加。罗马“公民法”不断发展的动力在于平民力量的强大。

由于“罗马公民”的组成是变化的,公民法适用的范围也是变化的。所以,我们在遇到罗马法律案例时,一定要注意案件发生时“罗马公民”的构成。例如,《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罗马平民已是罗马公民,故他们也受该法的约束;在公元前88年以前,意大利自由民或平民还不是罗马公民,他们就不受《十二铜表法》等罗马公民法的约束。

2.万民法

自公元前3世纪以来,罗马不断对外扩张。先是意大利中部、南部地区被罗马人吞并,接着是北非、小亚细亚、希腊等地也划为罗马范围。大量的非罗马人的自由民成为罗马国家的臣民。这些自由民不属于罗马公民。罗马政府不能用原有的“公民法”来调节罗马公民与这些自由民之间的关系,也不能用原有的“公民法”来调节这些自由民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罗马公民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于是,罗马政府在参考帝国各民族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陆续制定出新的法律,这些法律被称为“万民法”。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说:“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万民法是罗马国家统治下的各民族共有的法律,被罗马人视为全人类共同的法律,其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国际法。

初期的“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补充,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除了包含罗马公民法原有的部分规范外,还注意吸收了与罗马国家有贸易关系的其他民族的法律规范,以自然理性为立法依据,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注重调节和规定财产所有权关系、契约关系等,调节贸易及财产等民事纠纷。万民法没有以往公民法那种狭隘民族性的缺点,因而更能满足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需要和整个社会的普遍要求。在具体操作上,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的民族、语言、文化较为复杂,为了适应罗马帝国时期新的社会发展要求,所以在制定“万民法”时注重简洁、灵活且实用的原则。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而罗马公民之间的法律关系则不受万民法调节和约束。由于罗马公民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所以罗马万民法调节的对象在不断缩小。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由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极其广阔,它的万民法应用范围也极其广泛,影响范围也很广大。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把罗马公民权授予一切异邦人,罗马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民都成为了“罗马公民”。此后,对罗马人来说,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已无实际意义。这样,原有的万民法逐渐被公民法所吸纳,罗马法不再区分公民法和万民法了。随着罗马公民权的广泛授予,罗马帝国设置了专门的外事大法官(公元242年),由他来处理涉外案件。

到公元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编订《民法大全》,罗马法就是公民法了。在此过程中,罗马万民法的法理(如自然法)、原则也被吸纳到公民法中,使罗马公民法具有了普遍意义。

人教版必修I专题六《罗马人的法律》说:“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这个表述是错误,罗马公民法从来也没有被罗马万民法所取代。有教师在讲罗马法的适用范围时说:“从法律上看,《公民法》适用于古罗马公民,而《万民法》适用于古罗马平民。”这种说法显然也是错误的。因为早在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平民就是罗马公民;罗马平民与贵族的法律纠纷也受罗马公民法的调节。

许多教师在上课时,还常举以下案例来说明万民法的适用范围:

来自埃及的平民布鲁托家的葡萄园无故被贵族卡西毁坏了,布鲁托也被打伤,因此布鲁托将卡西告上法庭,在法庭上布鲁托的律师据理力争,陪审团最终裁定:贵族卡西必须支付罚金给布鲁托。

问:此案例可能是依据什么法进行审判的?请说明理由?

事实上,这样的案例是无法判决的。这是因为,该案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不详。从文字表述上看,“平民布鲁托”来自埃及,案件的发生地似在罗马;“贵族卡西”似乎是罗马贵族,而不是埃及贵族。如果该案件发生在公元212年以前,此案应当依据万民法审理、判决,因为埃及平民布鲁托此时还不具备罗马公民的身份;如果此案例发生在公元212年以后,则依据公民法审理、判决,因为此时埃及平民布鲁托应具有了罗马公民的身份。

令人遗憾的是,有关罗马法的案例设计,全国许多地方的题目都是没有案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限定的。

3.自然法

自然法是罗马法体系的重要内容。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和原则。自然法是整个罗马法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思想,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就提出“法律的本源是自然的法则”。

自然法的基本思想是:世界是统一的,有统一的本质和规律,作为人类行为准则的法律是与人类的共同本性相一致的;既然作为大自然的物种之一的人类有共同的本性和规律,那么世界各国的人们也有一种共同的法律,即自然法(拉丁文Ius naturale)。这种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斯多噶学派的“普遍理性的思想”。

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自然法蕴含的人类自然平等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根据自然法的永恒、普遍性,“自然法之父”西塞罗推导出人类自然平等的法律观,他说:“我认为法源于自然,而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些普遍的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这些原则永恒不变,这些原则也必须体现在法律中。”这种思想对后来欧洲政治思想的发展有很大影响。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自然法理论,提出了“天赋人权”“权利平等”等口号作为反封建的武器。

关于罗马法的影响,一般认为,罗马法中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为近代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也为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对于罗马法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影响,恩格斯有精辟论述: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①在拿破仑的《民法典》(《拿破仑法典》)中,把古代罗马法“巧妙地运用于现代的资本主义条件”;②《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③《民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④

在讲解万民法的作用时,有教师做如下板书: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协调了罗马人和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之间的矛盾――作用是稳定了社会秩序,利于维系罗马统治。

上述板书的问题在于,不应说“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应为在公元前3世纪初到公元3世纪初,公民法和万民法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协调不同的法律关系。因此,删去“从公民法到”即可。

对于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一些教师主要通过罗马法蕴含的“公正理性”原则来谈。为了说明问题,这些教师常举拿破仑的《民法典》和美国《独立宣言》为证: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民法典》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第7篇:马说教案范文

一、案例分析法的优势

1、案例分析法生动形象,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

哲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效的思维方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哲学观点的培养,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案例分析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所以比较易懂好记,生动形象,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例如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框时,就可以设计以下案例:寓言《钉子》:“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个蹄铁;坏了一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通过非常形象的描述,揭示了哲学理论,加深了学生对普遍联系观点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运用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

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揭示的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而非具体的科学知识。这些理论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历史现象,树立科学的“三观”,形成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至于将来能更好地走向社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案例分析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进行典型示范引导,又可以进行现实模拟训练;既可以进行自我研究,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运用知识主动探索并举,学生将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述“意识能够反作于客观事物”一框时可用视频的形式模拟案例《秘密武器》:公元前214年,古罗马和古希腊之间发生一场战争。罗马舰队气势汹汹杀向希腊的港口。大风吹着船帆使舰队全速前进。奇怪的是希腊看上去毫无防备,港口上只有妇女和老人。罗马人逼近港口,以为胜利在望。这时候,只见一位老人一声令下,妇女们都举起手,顿时万道金光射向罗马舰队,船帆先着火,刚才还在帮助罗马舰队前进的大风现在帮起希腊人烧船,罗马舰队很快全军覆没,可怜的是罗马将士至死也不明白希腊人究竟用什么秘密武器取得了胜利。通过本案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案例分析过程中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传授者,学生则是消极的接受者,教师提供理论知识,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而案例分析法则强调教与学的过程应是一种互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并且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有所提高。如在讲述“主观必须符合客观”一框时,可应用《马谡失街亭》一例: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上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到了祁山,因司马懿引兵出关迎战,诸葛亮便命参军马谡率重兵驻守街亭,以阻击魏军。并立下军令状,若街亭失守,甘当斩首。马谡自恃熟读兵书,颇知兵法,既不按诸葛亮的意图行事,也不听副将王平的劝告。他不在山下路口扎寨,却到山上屯兵。他说:“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结果被魏兵杀得大败,街亭失守,马谡也因此被诸葛亮斩首。通过师生交流,相互探讨我们可以得出这个故事启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照搬书本,不能把一般原则当作教条,而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二、案例分析法的运用

在哲学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法,主要包括三个过程:确定案例、讨论案例、评价案例。

1、确定案例

选好案例,是案例分析法的首要条件,案例是教学的主线,要贯穿一堂课的始终,能起到组织教学各环节的作用,比如导入、讲解、讨论、对话、总结等具体教学过程都以案例为基础而展开,它是学生获得认知的载体。所以,选好适用的案例对组织教学非常重要。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时效性、真实性。

(1)典型性。选择案例过程中,要选取那些典型性强,有思想深度的材料,由于教学时间的局限,客观上不允许教师罗列过多、多长的材料,而且有的材料已被反复运用,已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材料,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时效性。如果选用内容陈旧过时,缺少时代特色的案例,这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教师要加强对案例的研究,课堂教学应不断更换选择补充新鲜的案例,确保案例的时效性。如讲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框可用我奥运健儿在雅典为国争光的案例;讲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框时可运用钟南山院士英勇抗击非典的事例。

(3)真实性。求真务实是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讲解教材时一定要选择具体、真实、可信度高的材料,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在思想上认同,从而使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讲“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一框时可结合上海市民发扬集体主义主义精神大力支持、参与世博会建设准备工作的事例。

2、讨论案例

组织案例讨论是案例分析法的主体和核心环节,讨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讨论案例时,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在讨论过程,寓原理于讨论之中。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氛围。在讨论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不同观点的争辩,不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每个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都必须由同学们自己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只要是你说得有道理,能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表达明白,就是有能力的表现。对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教师不应简单否定,而应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错误的实质以及产生错误的原因。

(2)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学讨论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认识、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过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组织和讨论,启发学生讨论,切忌发号施令和批语指责。对于部分学生不爱发言或很少发言,教师要和颜悦色地启发,开拓他们的思路,逐步消除他们的自卑感,使他们明确主人翁地位,从而产生积极参与讨论的责任感。

3、评价案例

第8篇:马说教案范文

一、选字填空。一(答案)文章 一(答案)马车 一(答案)字典一(答案)风 一(答案)老人 一(答案)小路一(答案)小刀 一(答案)小山二、补充句子。1、一言既出,(答案)。2、(答案),行必果。3、(答案),增强人民体质。4、站如(答案),坐如(答案),行如(答案)。三、填上合适的词语,注意标点。例:爸爸(答案)地说:“丹丹,你快点出门吧!”1.李丹(答案)地说:“我必须去敬老院!”2.小灰兔(答案)地说:“对不起,我来晚了。”3.妈妈(答案)地问:“我的儿子怎么样啊 ”四、照样子写一写例:军舰在大海上巡逻。飞机(答案)飞行。例: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教室里很安静,安静得(答案)。例:马虽然好,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答案)虽然(答案),可(答案)。五、读一读,把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词语用“___”画出来。1.跳高 跳远 跳绳 跳脚 跳水 (答案)2.足球 篮球 踢球 水球 乒乓球 (答案)3.观众 裁判 运动员 教练员 观看 (答案)4.滑板 赛车 游泳 锻炼 竞走 (答案)六、照样子,写一写。例:交——校甬——(答案)马——(答案)七、把词语补充完整。(答案)门求教 添砖加(答案) (答案)直气壮腰酸背(答案) 固执(答案)(答案) (答案)(答案)不息自(答案)奋(答案) 不(答案)落后八、我会看拼音写词语。lǎng dú róng yì rèn wù xiū bǔ gǎn xiè pī píng 答案九、排列顺序。(答案)我们先到动物园去看动物。(答案)一直到下午,我们才高高兴兴地回家。(答案)春天到了,老师带我们去公园玩。(答案)最后,我们在草地上休息吃午饭。(答案)接着,我们到儿童乐园玩了个痛快。十、填反义词。1.两只袖子一正一(答案),可笑不2.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马虎,得(答案)点。3.两只包,一只轻一只(答案)。4.我们植树是为了(答案),也是为了将来。5.生活中不可能只有欢乐,还有(答案)。6.天气忽冷忽(答案),真烦人!

第9篇:马说教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互动关系

2005年,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一年中有两件重要的大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施新的课程设置,称为“05方案”;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增设为法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前者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体系,后者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学科地位,并在高校新增了一批硕士点.博士点。当前,高校面临着全面实施“05方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双重任务,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实现两者的互动,是从更高层次上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一、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角度看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

回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的历程,从“85方案”、“98方案”到“05方案”,课程设置根据形势发展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要求作了多次调整。与课程设置调整相联系,学科建设的问题也越来越迫切地提上了议事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有学科建设强有力的支撑。

首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有学科建设的支撑。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落实和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必须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重点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些研究从学科上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基本理论依据。从这一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向综合性方向的发展,要有学科建设的支撑。“05方案”的课程设置与原有课程设置相比表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特征日益突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某一个学科所能够涵盖的,而是涉及到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高质量地开设这些课程,不仅要求编写出能够反映新课程特色的高水平的教材,更需要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课程要求,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知识的师资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这些工作,都需要建立在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和发展的基础上。所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再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要有学科建设的支撑。增强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从根本上说,说服力、感染力来自于理论的力量,而理论的力量在于它的科学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一般的宣传,而是要使大学生掌握科学的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去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科学的理论是管长远、管根本的。要提高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基础在于加强学科建设。要从思想认识上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理论教育,而不是一般的政治宣传的观念,并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作为着力点,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建立在坚实的科学性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的这一内在联系,决定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最终要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来实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在得到学科建设强有力支撑的同时,也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发展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科建设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第一手的资料,使学科建设和研究始终具有新鲜的内容,始终充满时代感,始终具有现实性。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对学科建设和学科点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需求,使学科建设和学科点培养的人才能够有用武之地,并为学科建设和学科点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发展,也是学科建设和学科点发展所需要的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学科点的师资队伍在根本上是统一的,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科点的建设,具有更显著的优势。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壮大和发展也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科点建设队伍的加强。

正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科建设之间的这一内在联系,党中央、、教育部把实施“05方案”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同步推进。一方面,根据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了新的课程设置,使课程体系更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增设一批硕士、博士点,把学科建设落到实处,有效地解决了原来学科建设基础比较薄弱的问题,使“05方案”的实施能够得到强有力的学科支撑。这也是“05方案”与以往改革在总体设计和规划上体现的不同之处。

二、从学科建设角度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关系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学科建设的支撑,这一支撑的具体体现就是学科建设要把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首要的任务,这是学科建设必须确立的观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到一级学科的地位上来进行建设,从根本上说,是我们党为了更好地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规律,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巩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对于这一点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服务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其自身的基本功能。具体说,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师资队伍。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师资来源的学科专业背景比较杂,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受到较大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制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及相应的二级学科的设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间建立了高度的联系,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它们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则是毫无疑问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些二级学科的设立,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基本一致的。这些学科点的建设,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学科支撑的同时,也将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主要来源。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必须把课程设置改革建立在具有良好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因为教师是改革的主体,也是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在师资队伍不能适应课程设置和要求的情况下,任何改革都是难以取得实际效果的。正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这一经验的深刻认识,中央把“05方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把课程设置改革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课程改革能够建立在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之上。从这一意义上说,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师资队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功能和主要任务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建设当作本职任务。

从学科点建设自身的发展来看,也要求把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作为主要任务。之所以这样认为,有两个理由:一是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建设不把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作为主要任务,那么学科点本身发展的空间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直接影响到学科点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新方案的实施,急需大批能够适应新方案教学要求的师资力量,而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最直接、最对口的师资力量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这是主渠道,其他社会科学点培养的师资力量则处于辅助地位。如果学科点不能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自己的主要培养对象,那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就会因为缺乏师资来源而难以高质量地实现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因而,是否把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要任务,可以看作是衡量是否实现了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实际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个基本认识问题,从认识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就会始终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和主要任务。把握好了这一方向和主要任务,也就意味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沟通了一条良好的渠道。

第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研究成果。要不断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加强科学研究,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来支撑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这就需要有更多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要有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这是学科建设的优势。利用学科建设具有的这一优势,可以使学科研究中取得的科研成果直接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这也是学科建设服务于教学的具体体现。把学科建设取得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可行性,还在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师资在整体上是一支队伍,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骨干力量也是学科建设的带头人,设立了学科建设这一平台,也为广大教师加强科学研究,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无论是学科建设取得的研究成果,还是广大教师通过学科建设这一平台取得的研究成果,最终都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到运用。因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研究成果,应该是学科建设和学科研究必须树立的观念,也只有当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运用,学科建设的效益和意义才能在更大的范围里被社会认可。

第三,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学科依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显示出一个清晰的趋势,就是课程内容向综合性发展,即课程的设置突破了原来单一学科的框框,实现了多学科的融合。“05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都体现出多学科的综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的这一变化趋势,是符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要求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整体性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也应该是整体性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是综合性的,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和分析当然也应该是综合性的;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认识问题所涉及的内容是综合性的,解决这些问题也应该用综合性的理论。要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单一性学科向综合性学科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就必须把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以克服原来只注重对单一学科研究所带来的弊端,同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即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本身也不可能离开思想政治理论课而孤立地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个大平台,学科建设离开了这一大平台,其发展就受到了限制,就失去了充分发挥其功能的空间。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两者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离开了学科建设,就失去了科学性、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建设离开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制约了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也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充分地体现自身的作用和意义。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互动、互促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

三、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中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内在联系,要求把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使两者形成互动、互促的良性循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要避免学科建设队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两张皮”的现象。

就学科建设本身来说,其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内涵和内容不能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划等号,学科建设的重点是学科研究,其教学内容也主要是围绕学科研究展开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其主要内容是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教学。这一区别是由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自的性质决定的,对此应该有准确的把握。但是,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同性质并不意味着应该由两支不同的队伍来分别从事两者的建设,不能形成从事学科建设的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无关的格局,也不能使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不去参与学科建设。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无论对于学科建设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是非常不利的,这也背离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初衷。

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避免这样两种现象:一是要避免在一些学科点的队伍中,过多地存在着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并没有直接关系的教师,或者这些教师本身并不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研究,但却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负责人或主要成员,这样的结果,或者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本身的要求不相符合,或者是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也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改革。

二是要避免申报学科点的时候整合了全校的力量,师资队伍的实力雄厚,但在建设学科点的时候队伍分散,不能集中全校的力量。这就形成了学科点建设名义队伍和实际队伍的巨大反差。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建设,也使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脱节。

这些情况虽然表现为学科点建设中的问题,但实质是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师资队伍没有统一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使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队伍同时也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队伍,只有在队伍上统一了,才能真正解决好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才能把这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也就是说,要解决好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相脱离的问题,前提是解决好队伍的统一问题。

当然,强调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队伍统一,其实质是要使这两支队伍能够更好地融合和贯通,而并不是把两支队伍完全划等号。学科建设更多地是要依靠学科带头人,由学科带头人来规划和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要依靠广大教师,每一个教师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主体。因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中;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骨干,还必须投入于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同时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促进学科建设。从指导思想上理顺了队伍的统一关系,也就为实现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之间的良性循环奠定了队伍基础。

第二,要避免学科建设研究方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脱节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这是衡量是否把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整体来统筹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检验学科建设是否直接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指标。这一基本思想应该贯穿于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具体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点研究方向的设置;二是研究生论文选题的确定。前者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方向问题,后者关系到学科培养人才的问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这两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从学科专业点的研究方向来看,比较普遍地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与自身的学科性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相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科点设置的研究方向不合理,不少研究方向的设置比较窄,偏向于其他社会科学的专业,有的专业方向的设置甚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根本无关。与此相联系的是学科专业点的课程设置也存在着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距离过大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核心课程的设置缺乏规范性,不能很好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这样的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既不符合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和建设的要求,也不利于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实际的支持。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