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辛弃疾的诗词范文

辛弃疾的诗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辛弃疾的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辛弃疾的诗词

第1篇:辛弃疾的诗词范文

摘要 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成就卓著的词人,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豪放词风。苏词清雄,辛词悲壮;苏词以诗为词,辛词以散文为词;苏词浪漫,辛词现实。

关键词:辛弃疾苏轼豪放词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成就卓著光彩照人的词人。“苏轼是一位文学全才,他以豪放词享誉词坛。”辛弃疾是一位文才武将,他以豪放词风在南宋词坛上矗立一宗。苏轼发扬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创新精神,以诗为词,运用浪漫主义创作原则,开创了高旷清雄豪放词风。辛弃疾继承发扬苏轼豪放词风,活化散文笔法,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形成悲壮苍凉的豪放风格。他们俩承前启后,一脉相承,将宋词豪放词风推向顶峰。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素养,溶进自己坎坷遭遇,开创了豪放词风。南宋的辛弃疾历经磨难,继承苏词的豪放风气,抒发自己悲愤难平之怨,继承发展了豪放词风。

北宋年间,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恢复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浓郁气氛熏陶下,苏轼成功改变了词为艳科的现象,有意和当时十分流行的柳永词风立异。他在给鲜于子骏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他要在婉约词风之外创立自成一家的豪放词风。胸怀“奋厉有当世志”的苏轼,在神宗元丰二年,在湖州任上以“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之罪名入狱。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押公事。于是,在遭受打击、悲愤难平之时,他借黄州赤鼻矶之地名,借古战场之遗迹,写下了气势浩荡,汹涌奔腾,豪情壮志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借雄奇壮丽的江山胜景来抒发慷慨悲壮的英雄豪情。在艰苦贬谪的生活中,苏轼深感年岁渐老、功业未就,而面对传说中的赤壁英雄豪杰人物,深感自己壮志未酬的悲伤,抒发了自己年既老而一事无成的感慨。这首词波澜壮阔的意境中,深深地蕴含着人生变化莫测的沉浮经历,暗藏着现实社会激烈的勾心斗角的政治危机和起伏跌宕的宦海风波,从而开创了高旷清雄的豪放风格,树起了浪漫洒脱的豪放旗帜。

生活在南宋的辛弃疾,本是一腔热血报效祖国、欲收复失地的雄武之将。但是,辛弃疾收复失地之志,领兵北伐之愿,始终不能实现,时常流露出他的悲愤和怨怒。南归以来,辛弃疾连年投闲置散,沉沦下僚,请缨无路,不胜抑郁,然豪情英气终不可遏,自然地流露在他的词作中,浸透在他的词句上。

为发泄自己怀才不遇、遭受打击的悲愤难抑之情,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于南宋词坛上屹然别立一宗。徐矶在《词苑丛谈》一文中引录黎庄云语:

“辛稼轩当弱宋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於词。”

辛弃疾本是文武全才,既胸怀用兵韬略,富有激烈的战斗经历,又是满腹诗书,豪情壮语在胸中激荡,随时喷薄而出,洋溢着自己壮志难酬的压抑悲愤之情,浸透着自己心酸的人生遭遇。因此,辛弃疾豪放词里呈现着豪壮苍凉、雄奇沉郁的艺术特征。

辛弃疾在继承苏轼豪放词风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了豪放词的雄奇阔大的意境,在豪放旷达的词篇中浸透着长歌当哭的深切悲愤。如他描写横卧江水的大桥是“千丈晴虹”,描写连绵起伏不绝的群山是“万马回旋”。词人笔下的一景一物都浸透着词人的心血和浓郁感情,为衬托他豪迈的胸怀,悲壮的情绪,词中的景物都变得雄奇突兀。如最能代表诗人辛弃疾情感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这首词描绘了春色在雨打风吹中匆匆归去,流露了惜春、留春、恕春的婉转曲致情怀,暗喻了抗金大势已去,南宋政局风雨飘摇,借陈皇后之事比喻君臣阻隔、自己遭谗被讥的满腔恕愤之情。这首词一唱三叹,感情起伏跌宕,充分表现了辛弃疾抗金救国的雄心壮志,充溢着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豪迈之气,悲壮感人。

总之,苏轼是一位文弱书生,在遭受坎坷后悲愤地申诉叹息。辛弃疾是一位文才武将,在遭受打击后立马横刀地怒吼发威。苏轼冲破词以写男女离愁别绪的艳科藩篱,大胆地用词写自己的政治遭遇,抒发自己悲愤难平的心情。辛弃疾高扬改革之帜,大胆地用词来描写宏伟壮烈的战斗场面,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辛词在苏词豪放之气的基础上,笔酣墨饱,气势飞舞,慷慨激昂,悲壮苍凉。他们俩共同开拓了豪放词风,张扬了豪放之气,树立起了豪放之帜。

苏轼以大无畏的革新精神,冲破词仅限于描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桎梏,描写仕途坎坷的悲惨遭遇,抒发文人雅士遭受打击历经磨难的忧愤之情,重在言壮夫之志,舒豪士之气,写达人之怀。辛弃疾在苏轼开拓豪放词的领域里,结合自己武士之身世,弛骋疆场之经历,描写激烈壮观的战斗场面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使宋词展现出一幅刀光剑影、万马齐鸣的腥风血雨的战斗画面。

苏轼把举风怀古、感旧记游、评书说理等一向为宋代诗人所惯用的题材,用词来表达,使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从而扩大了词的题材领域。如苏轼写的《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一词,以清晰朴素的语言,描写了农村黄童、白叟、桑麻的生活情景,呈现了一幅淳厚的农村风俗图画。苏轼大胆的将农村田园风光引进词的领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觉,从此开辟了词也可以描绘田园山水风光的先河。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创新精神,用词来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和火热的战斗激情,热烈歌颂抗金战斗中的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表达恢复中原收复失地重建家园回归故里的英雄抱负和驰骋疆场、报效朝庭、英勇杀敌的强烈愿望。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作者在这首词中描写了诗人在梦中举行的盛大的点兵场面,“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首词以丰富的想象,急促的音节,响亮的音符,描写出了将军的豪壮情怀,军营的肃整威严,士兵的昂扬激情,战马奔驰,万箭飞鸣的激烈紧张的战斗场面。这首词把气势纵横的战斗场面,渴望上阵杀敌的激情,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

辛弃疾充分发挥了词的叙述、抒情、议论的功能,用词来抒写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抒相思之情,怀故土之念。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涉猎其中,达到无事不可入词的地步。辛弃疾一生写了大量的壮怀激烈的爱国主义词篇。同时,也抒写了不少在动乱的时期,自己闲置在家,流连诗酒,啸傲溪山的田园山水词。如《清平乐・村居》一词,既描写了农村田园恬静的自然风光,又反映了江南水乡勤劳吃苦的农民辛劳的生活,刻画了农民淳朴善良的性格特点。

总之,辛弃疾的文学创作以词为主,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前辈苏轼。苏轼重在描写文人雅士的坎坷经历,折射起伏跌宕的人生遭遇和险恶的社会环境。辛弃疾意在描写激烈的战斗,以及战争带来的祖国河山的满目疮痍。

苏轼为提高词的表现力,冲破曲词的藩篱,大胆地将古体诗的笔法引入词的领域,形成了苏词意境深邃飘逸、感情真挚深沉、句式灵活多变、语言质朴自然、不受声律局限的风格。辛弃疾更是借用散文笔法,形成了辛词语言丰富多彩,写作技巧任意调遣的特征。经过苏轼、辛弃疾共同的努力,促使宋词花团锦簇,鲜艳夺目,繁荣了宋词舞台。

苏轼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受韵律的限制,对词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把古体诗的笔法融入填词之中。主要表现在凡是能用诗歌来描写的万事万物,苏轼都可以用词表现出来,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无景不可融,扩大了词的领域。苏词大胆地吸收了古体诗的写法,善用赋比兴之法,借鉴诗歌的想象、夸张、比拟的方法,丰富词的意境,烘托诗人感情,还善于将诗歌的叙述、议论、状物、抒情熔为一炉,达到了情景交融、言情说理为一体的效果。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一词,这是一首借孤独、寂寞的鸿雁来表现诗人在遭受政治迫害以后险恶处境和凄苦心情的咏物词,词人采用了诗歌的状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活化了诗歌声韵。“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现了诗人不肯随波逐流、慎重选择人生进退、保持自己高洁志向的思想情怀。

苏轼对词的革新,给当时词人“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的表率作用。辛弃疾秉承他的创新精神打破了文与词的樊篱,合文与词为一家,创造性地融汇了散文的优长。具体表现为:辛词把散文的叙述、描写、状物、抒情、对话、议论的写作手法引入词中,特别是将口语对话引入词中,显得词句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生活趣味浓郁。辛词活化散文句法,突出词的思想内容,句式灵活,整散结合,有利于表达诗人大起大落的思想情绪,不囿于词句的固定呆板声律。辛词使用了大量典故,以托古喻今、寄寓情思,隐晦地流露自己不可言状的悲愤之情,但又无堆垛之弊,恰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一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就活化了散文句式,描写自己抽刀凝视、拍栏长叹、无人理解的满腔悲愤,巧妙地抒发了诗人抑郁的情怀和失意的悲痛。

总之,苏轼仕途不达,宦海沉浮,悲情郁闷,突破曲词的声律禁忌,引入古体诗的笔法,更好地表达了词人的忧愤之情。辛弃疾一生戎马倥偬,遭遇坎坷,感情深沉悲壮,借用经、史、子、集之语,更有利于抒发词人沉雄豪健的悲愤之情。他们俩将诗歌、散文和词融为一体,在词句中活化散文的句法,在散文中又常见诗词中的精美语句。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以尽情表达自己怀中情感、发泄自己胸中郁闷为目的,多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幻化意境寄托情感,以浪漫为主,间或采用写实手法。饱经战乱之苦的辛弃疾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像苏轼那样从有利于表情达意的目的出发,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抒发胸中愤懑,以现实为主,兼有浪漫之气。

从小受到父母亲良好的文化修养熏陶的苏轼,接受了儒、道、佛诸家思想的影响。他从儒家思想出发,政治上积极进取,谋取功名,又从佛、道思想中寻求精神寄托,承受政治上的各种打击排挤,“听其所为,莫与之争”,更多地表现出佛、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和坦率开朗的阔大胸怀,从而奠定了苏词浪漫主义基调。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玉宇琼楼的神仙境地。词人时而欲乘风高举,时而又留恋人间,实际上表现了其对朝庭的向往和对党派纷争政局的恐惧,对人生际遇变化不定的哲理认识,反映了豪放达观的胸怀。此词采用了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表现了感情跌宕起伏,笔势大开大阖,意境空灵蕴藉,充满着豁达浩然的豪放之气,寄托着苏轼美好的理想追求。

在苦难深重、战火连天的北方成长起来的辛弃疾,目睹了异族入侵家乡,带给人民群众的痛苦生活和在敌人铁蹄蹂躏下的悲惨遭遇。南归后,辛弃疾又遭投降派的打击排挤,收复失地之心难灭,思念故乡之意难忘,报国救民之志难伸,总想借词来发泄自己胸中愤懑。他以苏词为准则,本着以有利于表情达意为原则,选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真实地记叙了祖国分裂、人民遭殃的现实,愤怒地揭露了投降派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抒发了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真实记录了历史事件,借以警告南宋当权者要慎重用兵,以免重蹈历史覆辙。诗人又用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老当益壮、愿为北伐大业尽力的雄心。全词记录历史事件,真实可信,抚时感事,气概雄伟,体现了悲壮苍凉的风格,无不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辉。

总之,苏轼突破晚唐五代以来绮丽词风禁锢,昂首高歌,在宋代词坛上矗立豪放一宗。辛弃疾继承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把豪放词推向顶峰。苏轼词宛如波澜起伏汹涌澎湃的江河源头,辛弃疾词恰似滔滔东流的江河水,一泻千里,波涛汹涌,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 严玲玲:《苏轼词的喜剧特色》,《文学教育》,2007年第11期。

[2] 徐季子、姜光斗:《中国古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刘乃昌:《辉煌的爱国词章――谈辛弃疾的词》,《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

第2篇:辛弃疾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 宋词 误读 秦观 陆游 辛弃疾

宋词在其传播中总会出现种种被误读的现象,即便是研究这方面最著名的专家学者们也时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其中词语误解、校勘失误、曲解词意是宋词误解最常见的原因。秦观、陆游、辛弃疾都是著名的词人,他们的词作广为传播,他们的词集也深为学界重视,但是他们的个别词作甚至是代表作品却未能得到正确的解读。这里我们选取目前最权威的集子或者选本,分别从词语误读、校勘失误、曲解词意三个角度对秦观《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陆游《昭君怨・昼永产生庭院》、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进行刊误,以示读者原作本意的同时,也向读者揭示宋词误读常见的原因。

浣溪沙五首・其五[宋]秦观

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1]118

徐培均先生在《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中解释“斗红牙”时,对“斗”的笺注为:“《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斗,犹凑也,拼也;……秦观《浣溪沙》词:‘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亦拼凑意。’”。对“红牙”的笺注为:“红牙,乐器名,即拍板,亦名牙板、檀板,因其色红,故名。《宋史・钱m传》:‘太平兴国三年,m贡红牙乐器二十二事。’”[1]118

我们认为“红牙”确有拍板之意,但此处所指不是乐器拍板,而是指檀木。

红牙,原指檀木,因檀木色红质坚,故名。后引申为对乐器“拍板”的美称。白居易《中和日谢恩赐尺状》:“况以红牙为尺,白金为寸;美而有度,焕以相宣。”[2]7537皮日休《二游诗・徐诗》:“轴闲翠钿剥,签古红牙折。”[3]7028《宋史・钱m》:“m贡白金五万两、钱万万、绢十万匹,绫二万匹、绵十万……红牙乐器二十二事。”[4]13897《辽史・本纪第三・太宗》:“唐遣使遗红牙笙。”[5]27所指皆以名贵的檀木为材料制成的物品,而非单指拍板。秦观此词中若解释为“拍板”,则“屏风曲曲斗红牙”就是说拍板拼凑成曲折的屏风。词意殊不通,令人费解。

昭君怨[宋]陆游

昼永蝉声庭院。人倦懒摇团扇。小景写潇湘。自生凉。帘外蹴花双燕。帘下有人同见。宝篆拆宫黄。炷熏香。[6]181

夏承焘、吴熊和《放翁词编年笺注》中将“官”字误作“宫”字。[6]181我们认为这里作“宫黄”讲,词意难以读通,应该为“官黄”。

首先,从版本上来讲,当做“官”字。宋嘉定本陆游《渭南文集》作“官”字。是本由陆游第七子陆y延请当时杭州著名刻工,用上等白棉纸精刻而成,善本无疑,乃诸家所祖。[7]762明正德本《渭南文集》亦作“官”字。[7]762唐圭璋先生《全宋词》所收陆游《昭君怨》亦作“官”。[8]1595而夏承c、吴熊和先生所祖不知为何本,将“官”改为“宫”字,书中亦未作注。臆测之,“宫”、“官”二字字形相近,或许乃排版失误所造成。

其次,从词义上来讲“宫黄”一词一般指古代妇女额上涂饰的黄色。周邦彦《瑞龙吟》:“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8]595姜夔《角招》:“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8]2182刘克庄《贺新郎・再用约字》:“浅把宫黄约。细端相、普陀烟里,金身珠络。”[8]2627皆为实证。有时也用来形容黄色的花或者其他植物。如周紫芝《好事近・谢人分似蜡梅一枝》:“香蜡染宫黄,不属世间风月。分我照寒金蕊,伴小窗愁绝。”[8]889辛弃疾《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芳芬。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8]1927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词典》中言“宫黄”又指明黄色的包装纸,并举出陆游这首《昭君怨》为孤证。[9]1595但查阅《全宋词》,皆未发现有相同用法。

最后,观两宋文人所做诗词,“官黄”一词有纸的含义,有时间也代指书籍。王炎《纸被行》:“绝嫌墨客蝇头污,懒入官黄藏蠹鱼。”[10]29791杨万里《送彭元忠司户二首・其一》:“木天须此士,丹笔校官黄。”[10]26156汪藻《吴傅朋以王逸少遗意作游丝之书,古今所无,恨未之见也。为赋此诗》:“官黄临小楷,老笔更沈著。”[10]16504

综上所述,可知陆游此词中当作“官黄”而非“宫黄”。所谓“宝篆拆官黄,炷炉香”的意思就是讲,把篆香上的包装纸拆开,点燃篆香后,将其放入香炉中,香气袅袅。

摸鱼儿[宋]辛弃疾

淳熙乙亥,自湖北漕移湖南漕,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11]68

此词作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暮春,是年辛弃疾四十岁,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时赋别之作。同年到任后他所写的《论盗贼子》中说:“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为脱口而祸不旋踵。”[12]299再观此词下阙所言“长门事”,辛弃疾所寄托的愤慨还是十分明朗的。

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认为:“此首以太白诗法,写忠爱之忱,宛转怨慕,尽态极妍。起处大踏步出来,激切不平。‘惜春’两句,惜花惜春。‘春且住’两句,留春。‘怨春’三句,因留春不住,故怨春。王壬秋谓‘画檐蛛网,指张浚、秦桧一流人’,是也。下片,径言本意。‘长门’两句,言再幸无望,而所以无望者,则因有人妒也。‘千金’两句,更深一层,言纵有相如之赋,仍属无望。”[13]173夏承焘先生在《唐宋词欣赏》中解释“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时认为:“(然后)作者以蜘蛛自比。蜘蛛是微小的动物,它为了要挽留春光,展现出它的全部力量。在‘画檐蛛网’句上,加‘算只有殷勤’一句,意义更加突出……尤其是‘殷勤’二字,突出地表达作者对国家的耿耿忠心。这两句还说明,辛弃疾虽有殷勤的报国之心,无奈官小权小,不能起到重大的作用”。[14]109同样在《宋词鉴赏辞典》中,夏先生所撰的这首词的赏析中也是同样的话语。[15]1273俞陛云先生在其《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说:“幼安自负天下才,今薄宦流转乃借画以寄慨,上阙笔势动荡,留春不住,深惜其归,但芳草天涯,春去苦无归处,见英雄无用武之地。蛛网I花,隐喻同官多情,为置酒少留之意。”[16]374

唐圭璋先生、夏承焘先生、俞陛云先生皆以为“蛛网”一词有所指,或以为作者自比,或以为暗指秦桧等投降派,或以为代指同官王正之,但我们认为作者这里只是单纯的写景,并无指喻。

首先,王]运、唐先生认为“画檐蛛网”乃指“张浚、秦桧”一类人,但是以此来阐释上阙时,却多有矛盾。其一,产生句意上的逻辑矛盾。在这首词中,我们先要弄清楚“春”指的是什么。一方面,唐先生所言“春”暗指的如果是宋孝宗,认为辛弃疾所表达的是自己希望得到孝宗信任;“画檐蛛网”则暗指张浚、秦桧在蒙蔽孝宗,希望得到孝宗的信任。这在客观上就出现了矛盾。很显然,在这首词中不管是作者辛弃疾也好还是张浚、秦桧也罢两者的目的都没能达到。但在现实中张浚、秦桧却颇得孝宗信任,而辛弃疾在淳熙六年后却屡遭调遣,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另一方面,如果唐先生所指的“春”是南宋颓败的国势,那么从语意上来说也难以讲通。辛弃疾因自己得不到统治者的信任无法为挽回国家颓势出力而慨叹“天涯芳草无归路”。但殷勤的“画檐蛛网”(张浚、秦桧一帮人)不管是否能把“春”给留住了,都算为国家尽了一绵薄之力。这与辛弃疾在下阙的本意还是有很大冲突的。其二,就这首词的章法结构来讲,以“画檐蛛网”暗指张浚、秦桧也不太合理。上阙“算只有”一句之前所讲的是作者辛弃疾惜春、留春,但却留春不得;“算只有”一句之后的“画檐蛛网”所暗指的内容则为张浚和秦桧。结构上前后断裂,感转折也太过突兀。更何况不管张浚如何,他的主战思想和秦桧的主和思想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把两个人归为同一类似乎也不大准确。

其次,夏承焘先生认为辛弃疾以“画檐蛛网”比喻自己对挽回国家颓势的无奈;俞陛云先生认为是比喻同官王正之对自己的不舍之情。此二种说法在字面上虽然能够说得过去,但却没有客观的依据。其一,查阅“蜘蛛”、“蛛网”两个意象在辛弃疾之前的诗词中的用法和含义,“蜘蛛”、“蛛网”多带有凄凉色彩,甚至指小人,但是以“蜘蛛”、“蛛网”比喻自己或者友人这样的例子却未曾见到。带有凄凉色彩的诗词,如张协《杂诗十首・其一》:“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17]169薛道衡《昔昔盐》:“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17]312张耒《游楚州天庆观观高道士琴棋》:“坏檐破壁秋雨余,蛛网萧萧风满屋。”[10]13387《瑞鹤仙・饯郎纠曹之岩陵》:“有陈蕃、虚床挂壁。掩庭扉、蛛网粘花,细草静摇春碧。”[8]2876有时“蜘蛛”、“蛛网”也用来比喻小人,如苏拯《蜘蛛谕》:“映日张网罗,遮天亦何别。傥居要地门,害物可堪说。网成虽福己,网败还祸尔。小人与君子,利害一如此。”[3]8250释元肇《二虫诗》:“蛛螫包祸心,满腹皆素丝。补缀曾无功,贪伤不知疲。”[10]36904同时,“蛛网”这一意象也用来形容束缚、牢狱。如梅尧臣《聚蚊》“蛛网徒尔施,螗斧讵能磔。猛蝎亦助恶,腹毒将肆螫。”[10]2740其二,就辛弃疾自己的诗词中所用“蛛网”意象来看,也没有相同的用法。辛弃疾诗文中除了上述《摸鱼儿》外,尚有《绿头鸭・七夕》运用“蛛网”意象:“避灯时、彩丝未整,拜月处蛛网先成。”[8]1976但是此词中“蛛网”乃咏民间乞巧习俗,在诗词中多见,与《摸鱼儿》中之“蛛网”无涉。因此,纵观“蜘蛛”、“蛛网”在辛弃疾之前以及辛弃疾本人诗词中的使用情况,辛弃疾似乎也不太会以“蜘蛛”、“蛛网”隐喻自己和友人。

综上所述,我们以为四位先生似乎解读过度,辛弃疾《摸鱼儿》一词虽有所指,但在上阙之中所言“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一语,只是单纯得借助“蛛网”这一形象来慨叹留春不住的无奈。春天已然过去,这小小傻傻的蜘蛛似乎以为自己可以挽留住春天,却不知道春天已悄然逝去,因此还殷勤地忙碌。如此,就将辛弃疾“惜春”、“留春”却又不得的情感表达了出来,而且不管我们对“春”作何种解读,都不妨碍对此词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秦观著,徐培均笺注.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3]彭定求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脱脱,等撰.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陆游,著.夏承焘,吴熊和笺注.放翁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7]四川大学古籍所编.宋集珍本丛刊[M].北京:线装书局,2002.

[8]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9]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词典[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10]北京大W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辛弃疾,著.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2]辛弃疾,著.徐汉明点校.辛弃疾全集校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13]唐圭璋.唐宋词简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4]夏承焘,唐宋词欣赏[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4.

[15]夏承焘,唐圭璋,等撰.宋词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第3篇:辛弃疾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文武双全;诗词才华;历史成就

历史上向来不乏将某一领域发挥到极致的天才,文有“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王昌龄,武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岳飞、“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但这些天才往往将自己的才华局限在一个领域,或文采斐然,留作文章传后世;或武功盖世,马革裹尸开疆土。但唯独有一个人,不管在文章的造诣上,还是军事武功上,都取得了卓然的成就,他就是文武双全辛弃疾。

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在出生时国家疆土就已残破不全,与金人的斗争成为辛弃疾成长过程中永恒的主旋律,他的祖辈在辛弃疾成长过程中时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遥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并告诉辛弃疾以后长大要立志恢复河山,辛弃疾年幼时跟随祖父辛赞在金人统治区内生活过,也目睹了汉人在金人统治下的各种屈辱,所以很早就立志以后要从军,带领军队收复失地,这一年少时的经历也使得辛弃疾具有一身的侠义之气,这种气质贯穿其人生的各个阶段,在其《破阵子》里体现的最为明显。辛弃疾最开始崭露头角是在绍兴三十一年,金国开始大举南下的步伐,在金国统治下的人民不堪统治者的无情压榨,开始奋起反抗。这时候的辛弃疾才仅仅二十一岁,但一身武功了得,行军布阵也深谙其道,辛弃疾此时觉得是起义反抗的大好时机,于是聚集了两千多人,参加了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后来由于金人南下军队里内部矛盾频发,金国国主完颜亮被部下杀害,辛弃疾被起义军委以重任,派去联络南宋朝廷,试图相应朝廷号召,前后夹击,一举消灭金人。但当辛弃疾与南宋朝廷联络好之后,起义军叛徒张国安将领导人耿京杀害,夺去了起义军的控制权,起义军一时分崩离析。但二十岁出头的辛弃疾在此时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五十几号人马,直冲叛军几万人的营帐,并经过浴血奋战,在万人之中将叛军首领张安国活捉,交由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极高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使他名噪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此时的辛弃疾春风得意,眉宇之间都是英气与侠气,这一时间内创作的文学作品读起来都使人热血沸腾。“了解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是此时辛弃疾的心声,但这也是辛弃疾人生最为巅峰的时候。

二、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初入官场的辛弃疾以为自己能很快收到朝廷赏识,不断升迁,在抗击金人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但很快现实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自宋高宗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之后,朝廷似乎再也没有想起过他,在接下来的当官生涯中,辛弃疾也做过一些努力,如上书《美芹十论》,提出许多有用的抗金策略,但由于朝政被宦官把持,主战派势力较弱,大部分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主张以和为贵,辛弃疾的上书最终也无疾而终。年少时候的轻狂热血早已被各种官场规则磨平,空有一身武艺和才华,却始终得不到重视,辗转多低,只是闲置小官,在一次去建康赴任的路途中,辛弃疾写下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其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几句词,更是生动的刻画出一个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形象。国土虽在,但国君不思进取,小人当道,这与国破家亡又有什么分别!赏心亭本临江遥看秦淮河,古人留在这里的都是风花雪月的,但辛弃疾在这里留下的缺失一声声的悲怆。“栏杆拍遍”,拍的不仅仅是栏杆,更是这个国家的良心,作者这一腔热血,又何时能上战场为国抗争呢?难道就没有人能了解这种报国无门的心情吗?“无人会,登临意”已经很明确的指出自己这种热血不被赏识的寂寞。这种寂寞是包含着诸多感慨,既有对自己年少时一腔热血战场杀敌的怀念,又有人到中年辗转漂泊的感慨,又有心有热血却不被赏识的无奈,君主被蒙蔽,国家在龟缩,我这一腔抱负又能在哪里实现呢?人到中年的辛弃疾,发出了饱含血泪的呼喊。辛弃疾在壮年时候不受朝廷重用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他自身的侠义之气太浓,这种侠义之气绝对不会被任何世俗权贵折服,所以在朝廷内外,他都不被喜欢。他永远具有一个热血的心,尽管在南宋生活了40年,调动过37次,但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大力推行兵改,抓紧实干练兵,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官,他还创办了一个两千余人的军队,尽管其初心是好的,但容易招致闲话,受他人排挤。其二则是朝廷为各种宦官把持,内斗不断,没有一个能主事的人为他撑腰,他也不屑于依附权贵,这就造成了他永远只能在地方辗转,不能升迁,他的侠义之气,已经不是乌烟瘴气的朝廷能容纳的。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为“掉书袋”。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不管在什么朝代,激情的热血与腐朽的权贵从来都是对立面。

三、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四十多岁之后的辛弃疾在江西度过了自己长达二十年的闲居生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用,自己的各项抗击策略也从没有收到过回音,辛弃疾的目光开始从国家领土收回到自己的家庭琐事,国家之大,容不得我半点操心;家庭虽小,却也能得天伦之乐。辛弃疾这时候开始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人已白发生,何能愁天下,不如每天看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做点农活,过些田园生活安养晚年,这种生活也是一种幸福。大儿锄豌豆,中儿织鸡笼,小儿剥莲蓬,再也不用为国家事情烦恼,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辛弃疾是历史少有的文韬武略之才,但生不逢时,一腔热血无处散发,只能安慰自己觅一处农家颐养天年,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但其满身的侠义之气,还是在历史红尘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刘敏. 辛弃疾的隐逸思想及其对诗词创作的影响[J]. 长城, 2013(6):121-122.

第4篇:辛弃疾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苏轼;诗文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152-01

    辛弃疾与苏轼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古代一些词评家将他们的风格归于一类“雄奇豪放”,但实质上无论从性格秉质、人生理想以及面向命运遭际所体现出文化人格都存在着诸多的差异。

    首先,若用两个字来分别概括苏轼和辛弃疾,苏轼应该是“儒臣”,辛稼轩是“武将”,虽然他一辈子都未真正带兵打过仗。苏轼很好的体现了宋代文臣的儒雅风范,诗文天下,在他的性格特质中有着像李白一样的浪漫气质,在他的词作中明显的体现出这一点,不管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还是《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以一种浪漫主义者的眼光去观照世界,思想透露着哲学或宗教的时间观和世界观。但辛弃疾不是,虽然辛弃疾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世家,但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时代的动荡使他非常务实,有着强烈的关注现实的精神。他把自己定位于一个点校万兵的将领、迎击敌军的统帅。刘过有句诗形容他是“精神此老健于虎,红颊白须双眼青”,这是一个典型的孔武有力的英雄形象。这种气质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则处处体现出了武将的眼光:他写的词中境界往往极为开阔,很少有像苏轼“金波玉绳”、“清风凉夜”、“滴漏”、“绣户朱阁”等细腻典雅的意象,而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雄壮气象,“渡江天马南来,几人才是经纶手”的博大气魄和“点校长松十万兵”的战略眼光。可以说苏轼的词作受欧阳修、晏殊等北宋文臣典雅、凝练、精致的风格影响很深,而辛词的豪放有点唐代边塞诗人的粗犷味道。而且辛词的用典中用事典很多,人物、历史的回顾往往体现出稼轩强烈的现实主义意识。与苏轼有那么多参禅悟道、健康养生的文章不同,辛弃疾留下的文章几乎都是积极干预现实的,如他的《美芹十论》、《九议》、《御盗劄子》等,突出体现了他的理政、治军的才能。

    其次,在人生理想方面,苏轼和辛弃疾更是体现出截然不同的选择。苏轼推崇的理想人格是谢安,他的人生理想是“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而苦于“雅志困轩冕”,儒家的价值观是深刻地影响了苏轼的选择的。苏轼在很多词中都提到“浮生一梦”、“世事一场大梦”一切皆是虚妄,想要“归去”,可却至其终了也未真正离开过是非纷争的官场。而辛弃疾的人生理想则很实际“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其实他并不真正关心自己生前和身后的名声,他要完成的是一项具体的复国大业,以致他何时进何时退都是无所谓的,即使到了六十多岁觉得时机来了仍然愿意披挂上阵。辛弃疾的人生导师是陶渊明,他在《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词中说:“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鱠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政治风浪太险恶了,他准备抽身而退,“手种堂前五柳”,仿效陶渊明先后两次归隐带湖、瓢泉近二十年。而且真正实践“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的理念,在上饶修建园圃,种稻养鱼。苏轼曾经在黄州也有过一段类似的乡村田园生活,他建雪堂、开垦东坡,但那仅仅是一种雅兴,苏轼真正关心的是在清静的

第5篇:辛弃疾的诗词范文

裸读,就是在没有任何背景资料、注释、赏析和教师讲解的情况下,去读诗。这就要求我们要到诗中去寻找一些抓手,进而好好地解读诗歌。

那么,对于一首陌生的诗歌,到底该如何进行“裸读”?我以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探寻抓手,解读诗歌。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第一,抓诗歌形象。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它们是诗歌情志的寄托、情感的载体。准确地把握形象、分析形象是理解诗歌主题思想的关键,把握诗歌形象的关键在于理解诗歌中的 “象”,领悟诗歌中的“意”。认真感受作品的形象,有助于提升学生们解读诗歌的能力,提升文学修养。

首先,我们来分析上片的景物形象。开篇“楚天”“秋水”两个意象,借辽阔苍凉的秋景,营造了空阔清远的意境,从而表现出诗人的悲凉感、孤独短暂感;而“献愁供恨”的“遥岑”,更是写出了词人的满腔仇恨;“落日”则渲染出苍茫悲凉的气氛,暗示时光流逝感和国运衰微感;“断鸿”是失群的孤雁,写出了词人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其次,分析人物形象。“江南游子”交代了人物身份,同时也写出了飘零、孤寂之感。人物的动作是“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作者用这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情:一是仔细端详抽出鞘来的宝剑;一是用手使劲儿拍打亭上的栏杆。“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之情烘托出来了。“栏杆拍遍”是指胸中有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词人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在此种情形之下,词中人物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无人会,登临意”,这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无奈,辛弃疾道出了古来有为者的伟大深沉的孤独感。

第二,抓诗歌的表达技巧。为了使诗歌主旨表现得更深刻、情感表达更真切,诗人往往会运用一些表达技巧,而抓住这些技巧分析诗歌,也会让我们更准确地解读诗歌。

1.直抒胸臆。词中“无人会,登临意”, 直抒胸臆,慨叹无人能够理解词人登临时深沉的内心感受,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2.借景抒情。词的上片着力描绘了以下意象:楚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正是这些意象所渲染出的凄清、悲凉的氛围,让我们感知到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悲苦。

3.移情于物。作者不说自己“愁恨”,而说远山在“献愁供恨”。正所谓“江山无恨人有恨”。作者用移情之法,将自己的感情移到客观景物上,由于词人满腔愁恨,所以连那秀丽的山峰看起来也不令人愉快,而好像是充满愁恨了。

4.化用典故。运用典故能使情思的表达更为含蓄深沉,分析典故所包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应先弄清楚典故本身的内涵。词的下片,作者连用三个典故,将情感表达得含蓄而又淋漓尽致。

①“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想念苏州的莼菜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辛弃疾借张翰之事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写了乡思之情,又表明国难当头,不会因此而弃官归乡,而要为国效力。

②“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三国时,许汜对刘备说,陈登很无礼,他自己睡大床,却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刘备说,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正应忧国忘家,你却求田问舍,没有大志,陈登实在不屑与你说话;若是我,我会自己睡到百尺楼上,让你睡到地上!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也批判了不顾国事、钻营私利、贪图享乐的人。

③“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东晋时桓温北伐,途径金城,见当年手植柳树已有十围之粗,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于是抚枝落泪。 “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控诉南宋统治集团不能任用人才,使爱国志士无所作为,虚掷年华,人空老去,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5.借代。词中“红巾翠袖”,借代美女,言无美女来为自己搵泪。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此种极度孤独感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的无奈感遥相呼应。南归后的词人英雄之气未消,但面对当权者的冷遇只能令这一报国志士扼腕长叹。而今天,登楼凭栏,英雄只能挥洒热泪!

第三,抓语言。诗词中的某些叠词、副词,甚至是语气助词,都能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如词中“看了”“拍遍”的“了”和“遍” ,写出了词人当时反复而持久的动作,而这些动作写出了词人的无可奈何,借以宣泄心中块垒,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和强烈。

第6篇:辛弃疾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境界说;诗词欣赏;心理特点

“境界说”不仅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也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评价我国古典诗词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境界”的有无。在鉴赏诗词中,要想知道简短的文字背后所传达的丰富内涵,领略诗词在文意之外的优美意境,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心理,透过诗词中的表象去把握其内在的意境。审美感知是审美心理活动的起点,通过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去把握去感悟诗词中的内在感情,审美理解则是审美心理活动的最高境界。这四大心理要素不管在文艺创作还是作品欣赏中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篇文章,以辛弃疾与纳兰性德两位词人的作品为代表,结合境界说诸要素,来看诗词欣赏的心理特点。

(一)伤心人别有怀抱――辛弃疾

《人间词话》有云:“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①

我们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为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闲珊处。

这首词的意境极为优美。欣赏这篇词作,读者要充分调动审美心理活动。

首先,感知是我们欣赏这篇词作的的起点,它在读者对审美对象直接、形象、具体的感受中进行,词中的一切信息都要由审美感知进行加工和处理。透过稼轩形象生动的描述,我们眼前展现出一幅浓郁的宋代民俗风情画卷。正值节庆的京城,一派歌舞升平,我们仿佛置身于画面中,可以感受到临安城在元宵节时灯火辉煌的热闹景象,以及身处在在这热闹欢乐的元宵之夜中的人物。

其次,再造想象在我们的审美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审美想象,主体和审美对象能够融为一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闲珊处。”最后的意外之笔把隐藏在画面里的主人公突然浮现出来,我们发挥想象,作者在熙攘的人潮中寻觅、失望之后,蓦然回首,周围所有的喧闹都失去了光彩,她是这个繁华热闹的夜里那道独特的风景线。简短的几句,烘染出一个美妙的意境。词的字面意象很简单,在我们的感知和想象的作用下,形成的意象却要丰富的多,这首词之所以令人回味无穷,原因就在于此。

再次,情感是诗词欣赏活动的动力所在,只进行理性思考的人,对于诗词很难获得正确的审美评价。用富有情感的心灵去感受,才能真正把握诗词的美学价值。这篇词作中,作者在熙攘的人潮中寻寻觅觅,我们跟随他一同经历着张望、失望、心灰意冷,蓦然回首,灯火黯淡处的她,不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牵挂的那个。读到这,我们可以强烈的感觉到前面所呈现的种种欢乐热闹气象,都是为反衬后者的冷清、孤寂、独往独来做层层的铺垫,以突出其与众不同的性格。

最后,审美理解是审美活动的最高层次。我们在阅读诗词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理解力,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历史常识,才能进入比较深的审美理解层次。辛弃疾一生,尽管备受朝廷冷落,但他仍然坚持抗战主张,不肯与投降派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高洁情怀。“近代梁启超评此词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管词选》),意思是这首诗是在怜惜自己的幽洁和孤独,这个伤心的人,也就是辛弃疾,他要表达的是另外一种思想感情。”② “那人“的形象便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宁可一个人寂寞站于灯火阑珊处,也不肯屈身降志,与当时的黑暗现实同流合污。了解到辛弃疾的生平以及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便会对这篇词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赤子之心――纳兰印象

《人间词话》有云“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③纳兰性德是对这句话再好不过的诠释。纳兰骨子里刻着的至诚至真,言辞里渗透着的凄婉之情无不印证着王国维所讲的赤子之心。这种赤子情怀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纳兰性德在其《浣溪沙》中,用朴素自然的话语深切的表达了对亡妻的怀念。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欣赏这篇词作,我们的审美情感活动是随着对客体对象的感知而展开的。她是他曾经共同生活过三年的女子,彼此知趣相投,透过纳兰形象的语言描述,我们可以强烈的感觉到在其妻卢氏去世后的八年时光里,他没有一刻不在思念着她。全篇都在描写,在抒发对亡妻的无限爱怜和思念。

想象是诗词欣赏的催化剂,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帮助我们在诗词欣赏中获得更多的美的感受。通过想象,使虚实二境相互包容,渗透转化,实现虚实相生的优美意境。“被酒莫惊春睡醒,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清空如话,却淡而深长。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在心里构建一个具体的形象。眼前浮现出的画面中,他们像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那样,闲暇时分,如知己一般,相对而坐,比赛看谁的记性好,胜者可以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高兴,不觉让茶水泼湿了衣裳,留得一衣茶香。我们正是根据纳兰提供的语言描述,唤起与此相关的表象,进而创造出新的形象,使画面活在眼前,使意蕴酿于心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古典诗词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所在。“情感”既联系作者又联系读者,古典诗词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其情感美的光辉。人情人性是这篇名作艺术魅力的根本所在中,词作中他对亡妻的怀念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平淡琐事中的美好,没有豪言壮语的英雄式呐喊,没有山盟海誓的眷眷深情,只是用最平常的话语,最简单的辞藻,说了出来。是最真实,最真切的表白。但当回首曾经,当时也只当是平平常常的小事,谁料想,而今却是最幸福的事了。

最后,调动审美理解,使我们的审美心理达到高潮。所谓“诗乃心声”,只有了解纳兰的人生境遇和他落寞多情的性格,我们才能更深入透视纳兰性德的内心世界。他更多的是关注本我,自身思考的情之苦,体现到这篇词中便是一份雍容华贵的忧伤,给我们传递的不仅是对亡妻的深切思念,更多的是他的每一丝苦闷,每一份无助。他赤子之心的凄苦哀婉,他多愁善感的气质,愁郁苦闷的内心,让我们心生怜惜、感动不已。如果不去挖掘纳兰的性格及其为人,就会把对作品的赏析只停留在表面上,而不能从深层次揭示其意境,缺乏对这篇词作的总体感知和把握。

欣赏辛弃疾与纳兰性德的名作,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他们在词中所创造的那种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既不同于生活现实,又可感可信的艺术境界。诗词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性的文学活动,我们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能动的二度创作。要体会诗词中的意境,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审美心理活动,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美的熏陶,从而充分领略古典诗词中悠远的意境之美。(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注释:

① 彭玉平编著.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3.第69页

② 辛更儒《辛弃疾词选》,中华书局,2009.第34页

③ 彭玉平编著.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3.第24页

参考文献:

第7篇:辛弃疾的诗词范文

但我更关心的是他的剑。几乎所有我所看见的辛弃疾的画像与雕塑里,他总是佩着剑。他的剑深藏于剑鞘之中,没有拔出,但他的笔已经蘸满墨水,一笔一画都流淌着他的心绪;他的剑没有出鞘,而他的词却已经传唱天下。在一个“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官上马定乾坤”的时代,辛弃疾的位置是尴尬的;在一个朝廷苟且偷安的时代,辛弃疾的选择也是尴尬的。但是,他年复一年地磨着手中的剑,盼望着有朝一日拔剑出鞘,顿时虎啸龙吟,天地清朗。而在长沙组建“飞虎军”时,正是他的剑最凌厉、蓄势待出的时刻,长沙人给了他这样的机会与胆气。这让我不由想起了辛弃疾含泪离开长沙后,在福建写的《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楚舞,听我楚狂声。”他已经自称为“楚狂”,可见,他生命里的辉煌,他的凌利剑气,在长沙时确是达到了极致。

只可惜,他的剑还未拔出,就已经被人斩断。已经年逾四旬的他,还有铸剑的勇气么?

须知道,这一把剑,他已经铸了二十几年!

想当年,17岁的他已经是满腹的文韬武略。他生在北方,亲眼目睹了金人虏掠人民、践踏国土的惨状,因此,他更想做一个驰骋疆场的将军,去平定天下。他向往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他绝没有想过,将来闻名于天下的,会是他的词!一个渗着“报国欲死无战场”的遗恨的将军的词!

辛弃疾从小父母双亡,与祖父辛赞相依为命。辛赞的爱国思想与文学修养对他的影响很大。年少时,他曾经两次至金都燕山进行实地考察,因此深晓敌我虚实以及兵家利害。在祖父过世后,20岁的他率串连好的2000余人辗转各地,广泛联系起义军民,游击作战,有力地打击着金军势力。北方抗金义军在耿京的领导下形成一定规模后,辛弃疾率领他的部下投奔耿京。耿京的军队基本上是农民的军队,辛弃疾是几十万人中唯一的文人。耿京任他为掌书记,负责檄文的起草张贴,同时掌管军中大印。

尽管耿京对他十分信任,但在军中许多人的心目中,他都只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文弱书生,毫无威信可言。然而,是英雄就总会有令天下人侧目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辛弃疾名声大振。那是在耿京的军队与金军对抗时,一个名叫义端的和尚为了讨好金军,趁与辛弃疾饮酒,盗取军中大印连夜出逃。耿京知后大怒,怀疑辛弃疾监守自盗,欲治他的罪。辛弃疾大声道:“自己做事自己当,但徒死无益,只望将军给我三日期限捕捉义端贼子,如若不能,再死不迟!”说完飞身上马,疾驰而去。当天下午,辛弃疾追上义端,剑眉倒竖,怒目圆睁,手起刀落,取下义端首级,回营复命。

大家不得不重新看待这位“掌书记”了,只见他身材高大魁伟,眉宇间英气逼人,果然是文武兼得,心藏经纬,实在是有怀大胆识的人才!这样的人,若能为南宋朝廷所用,也许便复国有望了。许多人私下里这样讨论着。而接下来的一件事,更是尽显辛弃疾的英雄本色,使人闻之而色变。

在率军投奔南宋朝廷的过程中,由于金兵偷袭,义军副首领张安国与邵进杀害耿京后挟大军投降了金朝,据守济州城。当时辛弃疾与十几个首领正与南宋官员接洽,听说此事,立即衔枚疾驰,昼夜不进粒食,在城下求见张安国,于十万叛军帐中,赤手缚取张安国,取其首级,如挟麂兔。

此时辛弃疾年仅23岁,他的英声壮慨,震动远近,使懦夫亦为之振奋。在他后来的词中,常有对年轻时英勇行为的感慨。“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以及他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弓如霹雳弦惊”,也是对当年领兵驰骋的情景再现,字里行间,既有壮志未酬的悲痛遗憾,也有对当年豪情英姿的回味咀嚼。年轻时的那把剑虽不够凌利,但毕竟曾经出鞘!谁承想,待到凌利时,它反而会拔不出来了呢?

在生命极为黯淡的岁月,文学往往是最后的留守。文人也好,武士也罢,当他们脱离了整个外部世界的使命,只剩下在漫长的岁月里与自己对话的自由,他们除了任由笔墨流淌,流尽心中万千惆怅、悲哀与绝望,流出他们站在纷争之上领悟到的那份清明,别无其他解决苦难的办法。于是,文学绚烂了。生命随着文学的绚烂而千古流芳,尽管每一次绚烂的绽放都是苦涩的。

已经名声大噪的辛弃疾,在接受招安后,受任了江阴府签判的虚职。本以为可以一展抱负,谁知却寂寂无名。他被招安后一直赋闲。其实一直以来,被招安的起义军领袖又有几个真正被重用过?但是不招安一样没有出路!走过了的路,如果能重新来过,他还是只能走这一条!思来想去,他沉沦在诗词中了,他觉得此时只有那些词句是他的知音。由于他的特殊才情,他很快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词境界开阔,豪情满怀。而当时由于南宋朝廷的弱小,使词坛充满“无可奈何花落去”和“梧桐更兼细雨”的惆怅哀婉。在阴柔和缓的风声里,辛词有如晴天霹雳,震耳欲聋,充满了生命的激情和阳刚之气,又饱含沧桑悲愤。

赋闲的辛弃疾出入各种宴会,往往在宴会中应邀献词,很多流传千古的名作即是从宴会中来。在赵德庄的寿宴上,他写道:“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湖沙。”在行宫留守的酒宴上,他写道:“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又还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这些词里仍依稀可见词人内心的渴望。只是这些渴望到头来都化为:“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英雄泪!是啊,他做梦也不曾想过,他辛弃疾赖以成名的,不是某一场收复失地的战役,不是进谏成功后的一场政治与军事上的变革,而是文字之事!他年轻的光阴,竟要消耗在于国于家无益的文字之事里!他从小渴望建功立业、改造重整现实秩序、呼风唤雨的志向,却变成了拿一象牙板于嬉笑玩闹间创作的词曲!但他不得不如此,要知道,那不是一个英雄的时代!那是南宋,那是一个文人的世界!(这究竟是文人的幸事还是悲哀?)在这个世界里,无论是谁,怀抱了怎样的鸿鹄壮志,都必须懂得文章儒学,至于国家大事,有一班奸臣昏君做着,与旁人无甚相干,辛弃疾把虎啸龙吟换了浅吟低唱,不甘心又能怎样?

在宋孝宗失去北伐信心时,辛弃疾也失去了对朝廷任用自己的信心,尽管那时他还只有26岁。幸亏还有一批看重他才华的朋友在,在朋友们的鼓励与推荐下,辛弃疾有了第一次面见皇上的机会。他总结凝聚了他和爷爷在北方付出的多年心血写成《美芹十论》,本以为终于可以一展抱负,谁知孝宗看了几眼后不屑地置于一旁。但鉴于他的才华,还是决定任用他。1168年,辛弃疾任建康府通判,仍是闲职,为他徒增在六朝古都游玩写作的机会而已。1172年春,他被派往传说里“花光浓烂柳清明”的滁州当知州。但此地百废待兴,辛弃疾来到这里,精心治理,兴商兴农,不到一年,这里被治理得繁华而井然有序;1173年,他被调任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一直是这样,不上不下地吊着。也许这就是宿命,这样的宿命注定他与山水结缘与文字结缘,注定了他将名垂千古,因为他那样的胸怀与他那样的文字结合,古今再无第二人!

尽管叶衡当丞相后极看重他,他也曾一时间炙手可热,但那只是昙花一现。我总认为,比较之下,辛弃疾政治上的高潮,正是他在长沙组建“飞虎军”时!那时他的梦想得以短暂地实现。此后,便慢慢地谢幕了。

值得一提的是,无心于理学、无心于诗词的辛弃疾,恰恰结交了朱熹这样的朋友,并且在福建武夷山日日坐山论道,使其精神境界在老年得以深化提高,诗词的境界也就更高了。

辛弃疾的后半生,几乎全是在江南度过。江南的北固山,最易勾起人的览古惜今之情。站在北固山下的北固楼上眺望北方,只见长江浩浩荡荡奔流不息,远处青山妩媚。这里曾是三国时东吴孙权的重镇,也是孙权称霸江东、抗衡曹魏,成就英雄事业的地方。辛弃疾登上这座古楼,想起孙权在这里宴饮歌舞,眼前不觉幻化出青山婆娑欲舞的样子。青山在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召唤他,诱惑他。对面的青山也是中原啊!当年,当年是什么样子呢?当年,他被招安时,以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是如何地兴奋,以为“靖康耻”指日即可雪清,正如朝阳乍升、秋潮再起!一转眼,老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凭谁问?

第8篇:辛弃疾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辛弃疾;生平;词作;中学语文;爱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68-01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齐之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不仅在宋代是著名的爱国词人,同时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伟大作家之一。

辛弃疾生活和战斗在南宋前期。当时,作为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矛盾,受民族矛盾的影响,退到其次,但阶级矛盾从未停止,农民起义一直没断,受阶级矛盾的制约而又转来影响民族矛盾,虽然因为“合议”的签订,宋金双方在一定时间区域内暂时停止过敌对行动;但民族矛盾并未缓和,有时甚至还是很激烈,在南宋统治集团内部,围绕着抗金还是议和的问题,主战派同主和派进行长期而又激烈斗争,这就是辛弃疾所处时代的特征,辛弃疾一生的生活和创作,无不打着深刻的时代印记。

辛弃疾出生在齐鲁之间,齐鲁地势雄伟,多高山丘陵。泰山就位于次所,它以其高达险峻而居于五岳之首。这里的民众也具有大山的风格,性格以粗犷豪放见长。辛弃疾就是这类人物,山东大汉自古就是虎背熊腰,以肩扛担条出名,煎饼大葱的生活习惯造就了粗放人物,诗词也多豪放,不类江南委婉,辛弃疾就出生于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也为其词的豪放之风打下坚实基础。

辛弃疾生于金统治下的一个小官僚家庭里。辛家代代英豪,是重出处、讲气节的民族官僚。辛弃疾也曾自豪的宣称“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他祖辈对国家和民族都是忠肝义胆,忠心耿耿。祖父辛赞在宋室南渡时,虽被迫留仕金朝,先后在京师和外地做官,但并没忘记“抒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不断以此教育辛弃疾,青年时代的辛弃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因此,辛弃疾一有机会就会缅怀“开元盛日”,即北宋强盛时期的繁华景象,在许多地方亲眼目睹了金朝统治下的中原人民的苦难,而且接受祖父的派遣,借进士考试的机会,两次去燕京查看敌人的虚实,为日后抗金报国做准备。但“谋未及随,大父巨赞下世”,抗金报国的重任变落到辛弃疾这个爱国青年的双肩之上。

幼青年时代的辛弃疾便在这样的人文地理环境里生长着。从小在他的骨子眼里就有抗金、报国,收复中原,一统江山的思想。这些环境转化为他的生活的每一处环节中,吟诗、赋词更是突出的表现。幼青年时期的辛弃疾便在理想和梦幻的环境里渡过,一直怀有大军一起以时而战,便能横扫中原,驱金人于境内,复大宋于掌间,把恢复河山想的过于简单和容易。

二十多年的金人占领区的生活,经受了金统治者的压迫和歧视。残酷的民族斗争现实,惊心动魄而又丰富的生活实践,家庭出身和祖父教育,对他的思想感情和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绍兴二十年(公元1161年),金大军南侵,北方汉人,纷纷起义,济南农民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是其中著名的一支,在人民抗金斗争的鼓舞下,辛弃疾聚众两千,加入耿京所领导的起义军,并任“掌书记”。金此次南侵失败后,加紧镇压起义军,以巩固后方。为着重在抗金斗争中更好的发挥作用,辛弃疾劝耿京决策南向,争取南宋政府的支持,耿京接受他的建议,与当年底派辛弃疾与南宋王朝联络。次年正月,得宋高宗召见,封辛弃疾和耿京重要职位,以其营地为作抗金后方“基地”,联络任务完成后,在北归途中,闻耿京被部将张安国所杀,投降金人,瓦解起义军。辛弃疾便立即组织五十人的队伍闯入金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驻屯着五十万大军的金营中活捉叛徒张安国,献俘建康斩首示众。当时辛弃疾年仅二十三岁。这种英雄行为颇具传奇色彩,表现了辛弃疾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和军事才干。也为抗金事业注下了强烈的精神食粮,为文人武士抗金作出积极贡献。这件事也不断鼓舞着辛弃疾要应时而出为国家作贡献,少年时代的梦幻也因为此事而想到一蹴而就。辛弃疾以后的词作也多次提及此事,为其豪放的词风定下坚实的基调。也为其面对祖国雄伟江山和历史上英雄人物时,就不能不激发他的豪情壮志。

第9篇:辛弃疾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最近,我正在看安意如的一本书,看到这样两段话(幻灯片展示两段话的内容:第一段 他是文人中的异数,书生和百夫长的超完美结合。他对抗金事业的追求,不像文人那样出于书生的义愤只懂得纸上谈兵,他做到了付诸行动。第二段 作为一个文人,他是杰出的,他一人引领了南宋文坛的气运,他把豪放派发展到最高境界;作为一个武者,他更是堪为表率。读书人当中如果还有个英雄,一个真正侠客的话,那个人一定是他。)大家看一下“他”是谁。(学生们根据以前的知识能够知道是辛弃疾。)概括起来,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35岁,而立之年,这样的一个人登上建康赏心亭,到底在想些什么?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人士,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2.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抒情词。

3.自读词作

①读准字音:岑 簪 螺髻 脍 倩 何人

②理解字义:玉簪螺髻 吴钩 堪脍

三.诵读词作

分组完成,组员每人读一遍,评价每个人哪句读得好。组内成员相互学习。明确:教师到每个学习小组做引导性朗读指导。

检查展示,每组读得好的同学比赛,配乐诵读(老师为学生们准备了《千层雪》的音乐伴奏),评价哪个组获胜。

四.合作探究

1.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2.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请同学们模仿动作并设想自己会在哪种情况下有类似动作,深刻理解作者感情。

3.词的下片主要描写历史人物,这是一种什么表达技巧?作者借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学生们先自己思考一遍后,再与组内同学交流,组长负责把本组的答案整理到纸上,各组交流展示。

五.比较阅读

面对同样的时事,爱国诗人陆游又是怎样的情怀,《诉衷情》(90页)与此词在感情上有何相似之处?

明确:都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情。

六.结束语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报国欲死无战场,栏杆拍遍悲断肠,这就是一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真实写照。读诗,就是读人。要倾情诵读,用心体会,切不可用漠然藐视了这些思想,亵渎了这些灵魂。让我们都来爱诗词,爱这些高尚的灵魂,爱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瑰丽迷人的文化,爱我们这片生长过无数古圣先贤,盛开过无数思想之花的沧桑厚重的土地。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