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辛弃疾词集范文

辛弃疾词集精选(九篇)

第1篇:辛弃疾词集范文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的诗题材很广阔,清新高健,他比较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和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辛弃疾的词风格多样,风格沉雄豪迈却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主要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两人同属豪放派,在历史上经常被拿来做比较,苏轼旷达而辛弃疾却比较沉郁,苏轼机畅而辛弃疾却深情,苏轼开创一代风气而辛弃疾却是集大成者。苏对词体的解放和对词境的开拓,给辛的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天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以特有的豪放之气荡涤着读者的心胸。在被贬黄州之后,他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支柱是佛、道思想的清旷达观。苏词“人生如梦”为和平之语,“极超旷达,而意极和平”,是豪放之中透出的旷达。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高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辛弃疾的词艺术风格多样,风格沉雄豪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两人同属豪放派,在历史上经常被拿来做比较,苏旷达而辛沉郁,苏机畅而辛深情,苏轼开创一代风气而辛弃疾乃集大成者。苏轼对词体的解放和对词境的开拓,给辛弃疾的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天地。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选题,第一是因为相对于婉约派,我更喜欢豪放派的纵横肆虐,读起来铿锵有力,让人无比亢奋。第二是因为结合他们之间的共性,认为这种词创作的相似性值得去研究,也有很大的研究的趣味性和原动力。

第2篇:辛弃疾词集范文

关键词:辛弃疾;悲壮;艰辛;南宋;腐败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05-02

1.前言

辛弃疾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诩,希望尽展其雄才将略,挥拥万夫,横戈杀敌,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而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辈出英雄,却又是个冷落英雄、扼杀英雄的时代。辛弃疾积极进取的精神,抗战复国的政治主张与当时只求苟安的政治环境相冲突,而他"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水调歌头》)的傲岸不屈、刚正独立的个性更使他常常遭人嫉恨谗害和排挤。因此,他一生"三仕三已",而他的英雄词也贯穿着愁苦之气。

2.少时立志,举步维艰

2.1 自古英雄出少年。辛弃疾出生时,金人已占据中原长达十三年,他自幼就决心抗击金军,收复失地,为民族复仇雪耻。及冠,在家乡山东济南揭竿而起,两千余壮士投奔其麾下。后来,辛弃疾带领这支队伍投奔抗金名将耿京的部下。此后辛弃疾奉耿京之命晋见宋高宗,不料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辛弃疾率五十骑夜袭五万人之金营,生擒叛徒至建康斩首,朝野为之震惊,而此时的辛弃疾年方23岁。至于淳熙七年(1180),辛弃疾在湖南任上创建"江上诸军之冠"的"飞将军",那威名更是不必强调。如此"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彼周公瑾、谢安石事业,侯固饶为之。""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燕兵夜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鹧鹄天》),而两篇名奏:《美芹十论》、《九议》,更彰显了他的才华。刘克庄赞他"文墨议论尤英伟磊落,乾道、绍熙奏篇及所进《美芹十论》、上虞雍公《九议》,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陆游赞其才:"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2.2 生不逢时世事艰。在南宋国力极其微弱的情况下,辛弃疾率领部众归附,他的忠心天地可鉴。而夜袭金营,生擒叛徒更体现了他无双的智谋和勇气。按理,对这样一位赤胆忠心、智勇双全的英豪,南宋朝廷应予以重任,以图重振国威,收复失地。谁知,朝廷对辛弃疾这样的南归人并不信任,导致辛弃疾满身的才华无处伸展,倍受打击。"他23岁南归之初,只被任命为小小的江阴通判。六年后官职虽逐步升迁,但都是在地方任职,而且每任时间都不长。从29岁到42岁,13年间调换14任官职,使他无法在职位上有大的建树和作为。"一腔忠心换来朝廷的满腹疑虑,辛弃疾是何等的尴尬与愤懑。但是,他不能质问统治者,忠君思想已在他心中植根。无奈,辛弃疾只得像屈原那样叩问苍天,把满腔悲愤发泄笔端。其中将英雄失路之悲切展示的最为动人的,是登临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春,辛弃疾应叶衡之聘,由滁州知府改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于是再返建康。建康对辛弃疾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当年他奉耿京之命南下首次晋见高宗是在这里;他将擒获的叛徒张安国献于南宋朝廷斩首的也是在这里;而后来又在这里任通判。这次重返建康,辛弃疾心中感慨万千:当年他怀着抗金报国的万丈豪情归附南宋,希望尽展其才华,成就一番丰功伟业。而如今十二个年头已经过去,统一仍遥遥无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满腹的经纶被埋没于苟安糜烂的朝廷氛围中,辛弃疾的豪情壮志化作一声声无奈的叹息。登上熟悉的赏心亭,眺望仍陷于敌手的大好河山,词人心中郁愤难平。而这一首充满英雄矢志悲慨之情的千古绝唱也就由此产生。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言情。整首词浸透了故国沦陷之愁恨,流落江南之飘零,时不我待之紧迫,知音难觅之孤独,可谓写尽了辛弃疾期待、无奈而又悲苦的心情。"英雄无泪,枭雄无情",这并非是说英雄就不流泪,英雄落泪,血气为之。正如"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辛弃疾的泪水,是爱国之泪、正义之泪、英雄之泪。从这里我们可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而是用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3.踌躇满志,壮语豪词

3.1 悲情英雄路。辛弃疾"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42岁的壮年,正是可以大展宏图,为国家为民族尽心尽力的时候,却被弹劾罢职,归居上饶。不仅如此,此后的二十年间,辛弃疾除了有两年出任福建安抚使,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闲居。闲置时,辛弃疾常常尽情赏玩山水田园风光的恬静之趣,但国破山河的现实,抗敌报国的愿望又时时警醒着他,所以在他的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杀敌报国的波澜,就这样一面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和振奋,一面又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他就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一代志士的赋闲居家,既是悲哀的,也是幸运的。可悲的是他'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清平乐・独宿博山王式庵》)的落拓,幸运的是赋闲后的词人开拓了词作新天地。"

只不过,这个时候辛弃疾的词作已是含泪而作:"追亡事,今不见,但见山川满目泪沾衣"(《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顿感哀"(《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然而辛弃疾终究是个英雄人物,他的"愁"和"泪"并不是一个文人自怨自艾的悲情,而是充满了一种悲凉沉郁、失意愤懑的情绪。他面对忧患现实的痛苦越深,越会激发出一股悲壮和崇高的理想,更坚定他那建功立业、抗金报国的英雄意识:"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即使是仕途失意,落魄闲居,辛弃疾仍怀着一股忧患意识,忧思着故国江山,报国之心坚定如铁,使命感强烈而执着。"12就这样,他横刀跃马登上词坛拓展出了一类虎啸生风、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

3.2 豪壮英雄词。辛弃疾的词作多涉及战争及军事题材:刀、枪、剑、铁马、将军、骑兵等屡屡出现,场面宏伟壮观,形成了中国词史上罕见的军事景观。自苏轼开始,豪放词风登上词坛,但是翻阅苏轼的词作可以发现,婉约词风仍占绝大部分。但从辛弃疾起,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个大转弯:词中女性的柔婉美让位于血性男儿的力度美和崇高美。豪放词真正发扬光大并为后人所沿袭。而辛弃疾把他满腹的爱国热情与心中的愤懑一起倾注于词作,形成刚健豪放、苍凉悲壮的风格,辛弃疾也因此被后人称为"金戈铁马大词豪"。而这个称号正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辛弃疾一生的经历和创作风格。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靡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辛弃疾与来看望自己的好友陈同甫"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互答,极论世事"(《祭陈同甫文》)。而上面的这首词是友人走后,辛弃疾寄给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写军中生活,其实也就是辛弃疾想象中的抗金军队中的生活。其中战斗场面描写得气势磅礴,令人精神奋起。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那辽阔的练兵场,整齐的军队,斗志昂扬的战士们。只等号角吹响,将军一声令下,即向金人讨还被其践踏已久的河山。这首词题为"壮词",前面四句的确可称得上"壮词",令人读之热血沸腾。但是最后一句使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发生了变化,变雄壮为悲壮。"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木兰花慢》)。

善良遇上善良依旧善良,恶毒遇上善良愈发恶毒。辛弃疾重振国威的理想在南宋懦弱腐败的国家政权面前,是那么的耀眼,却又是那么的无力。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大矛盾,导致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彻底幻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老英雄仗剑倚天,可长剑斩不破眼前的黑暗。生不逢时,词人满怀英雄梦化作无法排解的悲愤,这是辛弃疾一生政治身世的悲愤。但是他在矢志之时,仍然念念不忘杀敌、爱国。这种壮志难酬的千古绝唱,震撼人心,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4.结论

辛弃疾的词用刀剑刻成,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和自己的诗词中。其英雄壮举、英雄崇拜、英雄自许、英雄失路伴随其一生。"15他的英雄智慧足以重扶山河,再镇乾坤,而他的英雄胆略又足以光照史册,令后人景仰。然而朝廷的懦弱无力让这个千古英雄成为《水龙吟》中伤心的游子,《摸鱼儿》中失宠的英雄,《永遇乐》中退伍的将军。词中浸染着英雄的血和泪,使几百年来英雄悲歌不断回响。让人们不禁慨叹:生于南宋,英雄词人亦荣亦悲,而作为南宋朝廷,有一个辛弃疾这样的臣子是他的荣幸,而只有一个辛弃疾却是他莫大的悲哀。

参考文献

[1]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67

[2] 王增宾.王丽.辛弃疾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09~111.132.181

[3] 季羡林.宋代文学研究(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944~946

[4]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0

[5] 吴洋.国学经典词.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81

[6]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 辽宋金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68~72

[7] 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245

[8] 陈廷焯.屈兴国.白雨斋词话足本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83:85

[9] 王步高.刘林.李清照、辛弃疾全集 .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358

第3篇:辛弃疾词集范文

关键词:艳情词;唐诗宋词;异同

古诗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它不仅为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化打开一扇门,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素养。在浩如烟海的唐宋词中,人们经常将自己的情感置于词中。自“南唐后主”李煜起,艳情词开始逐步形成。在这些数以万计的词中,名作辈出,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研究、发掘的宝藏。

一、艳情词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

1.提高语文素养,发挥育人功能

艳情词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受到诗歌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全的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态度,增进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培养应用、审美、探究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诗歌的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对母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同时,艳情词以其独特的题材类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在对艳情词的探究鉴赏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通过交流,又能使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与发展。

3.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开放课程

艳情词作为诗歌的一个种类,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包括了艳情词,能够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有助于学生全面获得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语文教材,构建开放课程。

二、柳永、辛弃疾艳情词的概述

词抒发、寄托了文人雅士的情感。艳情词,即主要是以艳情为主要特点,描写男女之情或是女性情感的词。北宋柳永,其词“风流婉约”,开有宋代婉约词之先声;南宋的辛弃疾,其词“雄阔沉郁”,是宋代豪放词的集大成者。他们风格各异,但辛弃疾的词中也不乏情意缠绵的艳情词。

在柳永少年时他的艳情词已经形成。他的艳情词是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他有着其他词人所没有的科场失意与长期混于青楼的经历,因此,他的词中所体现的男女之情尤为深刻。这种环境就成了他写艳情词的温床。

辛弃疾虽未处宰相之位,但也经常过着歌舞生活。据考究,辛弃疾的侍妾有六人,每日以歌舞自娱。有宴必有妓,美女助欢是宋人宴会时的常备节目,整个社会的风气也是如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豪放派词人的辛弃疾自然也会写出艳情词来。

三、柳永、辛弃疾艳情词的异同

1.柳永、辛弃疾艳情词的相同之处

(1)词的内容有相同之处

两人的艳情词的内容不仅以赋笔写人,写官僚贵族家庭女侍之作或是写妓之作,同时表现了女子情绪上的沦落感,有相思离别,还有闺情怨别之作。

(2)艺术风格方面都有细腻的特点

柳永更多表现出的是内心情绪的细腻,辛弃疾则细致地刻画外观。柳永的《倾杯乐》这首词主要通过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刻画她复杂的内心活动。辛弃疾的《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将一位妙龄女子爱笑的神态写得出神入化。

(3)在“意深”中见其“情真”

柳永将四季的景物融入自己的艳情词中,将艳情的抒发与自然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意深”中见其“情真”。他的《甘草子・秋暮》借着令人伤感的秋季,表达了女子思念意中人的情感。

辛弃疾主要用春天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伤春更多的是一种暮春之伤,正可谓是见悲景生悲情。正如辛词《一络索・闺思》“一春长是为花愁,甚夜夜、东风恶。玉觞泪满却停觞,怕酒似、郎情薄。”就表达出了词人恋情中的不幸。

2.柳永、辛弃疾艳情词的不同之处

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正是当时的社会条件,他不得不以烟花场所为港湾。他能描绘的只能是年少时嫣红的记忆和人。

而辛弃疾相思离别的闺怨之作具有更深的含义。他写的有寄托的艳情词集中明晰地表达了抗金复国的愿望和一直受到压抑的愤恨之情。他罢官后作《蝶恋花》,词中以香草美人自比,叹惜“知行少”,英堆无用武之地。他从女情的失落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他选择了“香草美人”来寄喻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对政治的忧愤,渴望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因词人对生活的体验不同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的不同致使柳、辛的艳情词风格各异。柳永词的风格以柔意为主,艳情词中寄托的是个人的仕途遭遇。而辛弃疾的艳情词中寄托着家国兴亡的感慨,借助儿女之情来寄托家国之思及个人忧愤,同时使艳情词与寄托手法的融合达到一个新高度,不仅为通俗的艳情词增添了几分蕴藉,风格也是柔情中带着豪放。

柳永、辛弃疾的艳情词,无论是侧重描写闺情还是恋情的词作,无论是缠绵悱恻还是幽约情愫的词作,都体现着柳、辛创作的艺术特点,同时也折射出词人对生活独特的观察力与体验,以及词人不同的人生态度与艺术修养。我们在语文的学习中,要一直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去解读柳永、辛弃疾的艳情词,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评价宋代的艳情词。

参考文献:

第4篇:辛弃疾词集范文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chān音搀)突骑渡江初。燕兵夜(chuò音绰)银胡(lù音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犯。辛弃疾聚众两千,参加耿京抗金义军。次年,辛弃疾奉表南归,而耿京却被叛徒张安国杀害。

辛弃疾闻讯大怒,“赤手领五十骑,缚取(张安国)于五万众中,如挟狐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

初见宋洪迈《文敏公集・稼轩记》的上述记载以为有些夸张。试想,五万金兵,如果不敌五十骑燕兵,金主完颜亮又凭什么南侵?南宋收复失地,岂不是易如反掌?

但仔细想一想,这也是有可能的。

卖友求荣的叛徒,其人格之卑劣,令沙场征战的金国血性汉子也压根儿瞧不顺眼。现在,辛弃疾来算账了,则正好顺水推舟,借刀杀人。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么一种“壮观”场面:金营,背山面水,戒备森严。五十骑踏碎波浪,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金兵虚张声势地鼓噪、呐喊几声,让开了一条大道,如雨飞箭,泼向了天外。

想到这一节时,我对辛弃疾就更加敬佩。率五十骑深入敌营生擒叛贼,无论如何,需要过人的胆略和矫健敏捷的身手,而吃透金军的心态,则需要一种大智慧。

辛弃疾无疑是一介书生。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形象,首先是雄冠两宋的大词家,而“唐诗宋词”又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巍巍高峰。

一介书生,很容易与“文弱”两字连缀在一起,文弱书生,似乎成了一个固定熟语。如果您有兴趣慢慢在历史上的星空中搜寻,那么,确实有许许多多弱不胜衣、愁肠满腹的文人墨客扑面而来。他们吟风弄月,他们借酒浇愁,他们见落花而流泪,他们闻长空雁叫而伤心。尽管他们也纵声高歌,也拔剑击柱,也雄心万丈气贯长虹,然而,他们单薄的身躯苍白的脸孔却永远让人挥之不去。

辛弃疾不是文弱书生,这不仅仅体现在他“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楚天千里清秋”的一曲曲壮词上,也不仅仅体现在他《十问》、《九论》纵横捭阖的御敌方略上。后代史家常常感叹:辛弃疾是一位有将相之才而未得其用的文人,是一位勇武谋略堪称一流的文人。

第5篇:辛弃疾词集范文

关键词: 辛弃疾词 孤独意识 艺术风格

孤独性生命体验是“一种深刻而强烈的智慧内省,是个体生命与广泛联系的外部世界暂时中断联系而潜心考虑生命个体生命意义问题时,所意识到的与他人无法重合的个别感、特殊感,是人的自我意识深化的一种心理反映”。[1]孤独并不是或主要不是指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或生活方式,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体验。它产生于主体渴望沟通的强烈需求和这个需求不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它是对个体生命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又源自于主体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豪气纵横的英雄词人辛弃疾在面对报国无望、政治环境黑暗的情况下,深切地感受到了英雄无路、壮志难酬的痛苦与孤寂,他的这种孤独性的生命体验外化为文字,便是他众多表现孤独意识的词作。辛弃疾的词,记录了他心灵深层的孤独体验与痛苦挣扎。粗略统计,辛弃疾词作中表现孤独意识的有50多处,占其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从这些表现孤独意识的词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辛弃疾在那个特殊时代的深刻的孤独性生命体验。

辛弃疾智谋超群,他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渴望一展英雄之士的雄壮气概。他矢志不渝地坚持他抗战的主张,然而在奉行“和戎”政策的南宋统治集团,他的这种主张既不为国策所容,又不被世情所容。议和的大局岂容辛弃疾实现他施展雄才大略的抱负?官僚集团以屈膝事敌为能事,阿谀奉承、卖国求荣、忍辱偷安的权奸小人岂能容辛弃疾阻挡他们上攀的道路?在这样一种大的政治局势之下,志行高洁、忠直耿介的辛弃疾注定要与统治集团格格不入,注定要成为孤独的英雄。“千丈阴崖百丈溪,孤桐枝上凤偏宜”。[2](《鹧鸪天》)清高孤洁的辛弃疾不肯与那些“说底话,非名即利”(《夜游宫・苦俗客》)的俗客为伍,但是又找不到高尚纯洁的知己,强烈而持久的孤独感久久郁积于他的内心深处。这种孤独的生命体验外化为语言,在其词作中,就表现出悲愁满纸、孤独满溢的特色。《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曰: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断鸿声里,落日楼头,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

“献愁供恨”的衰飒清秋景色、孤独凄凉的境遇,烘托出词人“无人会,登临意”的深沉寂寞与愤慨。孤独的生命体验使词人面对着千里清秋倍感伤神,惜时光流逝,忧国家危难,愁年华虚度,然而世无知己,徒有挥洒失意悲哀的英雄泪。

辛弃疾词中表现孤独的生命体验首先体现在其词中多次提到的孤独的生存状态。“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贺新郎》)“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二三子爱我,此外故人疏。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何可,忽去复何如?”(《水调歌头》)“老我山中谁来伴?须信穷愁有脚。”(《贺新郎》)“贫贱交情落落,古今吾道悠悠。”(《雨中花慢》)“旧交贫贱,太半成新贵。”(《满江红》)“独立苍茫醉不归。”(《一剪梅》)“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蝶恋花》)辛弃疾的现实处境是孤独的,他穷其一生追寻报国复兴的愿望,然而徒有高才却不能被当权者所赏识,因为他的行动与统治者的“和戎”政策是相抵牾的;虽然他高喊着报仇雪耻、恢复中原的口号,但是回应者寥寥无几,因为满朝都是屈膝事敌的卑微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必然找不到志同道合的知己,必然陷入无人理解的孤独寂寞之中。“归路踏明月,人影共徘徊。”(《水调歌头》)在知音贫乏、旧交零落的情况下,辛弃疾只得与明月为伴,以影为友,孤独徘徊。

无人与共的孤独寂寞情怀对辛弃疾来说是感受非常深刻的,在其词作中,辛弃疾常常抒发无人理解的寂寞。“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满江红》)“旧家事,却对何人说。”(《踏歌》)“谁识稼轩心事。”(《水龙吟》)心事无处可说,引发出词人世无知音的感慨:“知音弦断,笑渊明空抚余徵。”(《新荷叶》)“早归来,流水外,有知音。”(《最高楼》)“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生查子》)高山流水、空谷清音,唯有知音者才能体会理解,可是在那个举世苟且偷生的时代,谁能够理解词人满腔报国的心愿呢?词人只能独自咀嚼壮志不遇的愁绪。

由于知音稀少,词人深感孤独寂寞,因此对友情尤其珍视。《临江仙・送v之弟归浮梁》写道: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雁无书尚可,好语凭谁和?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友人离去,江头折柳,可是这无情的柳枝何以能体会到离别的伤感,依然是被折尽后又发出繁茂的新枝。深秋木叶飘落,大雁可否带回友人的书信,没有书信也罢,可是自己创作的新作谁能唱和呢?面对友人的离去,联想到知音稀少,词人内心不禁感伤不已。“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鹊桥仙》)回想起与友人在一起彻夜谈笑风生的融洽,词人感叹:“但从今、伴我又随君,佳哉月。”(《满江红・和杨民瞻送v之弟还侍浮梁》)友人离去,无人为伴,只能明月为伴,同时也希望明月能够寄托自己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又如《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正是知音稀少,深感孤独寂寞,词人才对友人的离别如此感伤,想象着没有友人共饮,自己只能与明月和自己的影子为伴,凄清寂寞之情溢于言表。

由孤独的生存状态引起的内心体验就是孤独的生命体验。孤独的现实处境使他深刻感受到了孤独,他渴望与人沟通,但是现实却不能满足他的愿望,他只能在词中抒发自己与现实难以苟合的苦衷和孤独寂寞的幽愤。《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曰: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娥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身佩芝兰的绝代佳人独处空谷,世无知音,年华冉冉而去,一天老似一天,其境况是寂寞孤独的。这种孤独寂寞的痛苦正是词人自我的深刻感受,空有许身报国的高才韬略却无人赏识,壮志难酬的孤愤委婉含蓄、情致缠绵而又溢于言表。

强烈的孤独感的升华便是“闲愁”的沉重绵长。壮志难酬、世无知音、孤独寂寞的内心体验使辛弃疾深感沉重悲凉。他既忧国家危难,又愁自我处境的孤独危困。《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曰: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叹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白石岗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凄凄。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芬芳灿烂的仲春景象带给词人的不是满怀欣悦,而是绵远的“一片闲愁”,犹如芳草凄凄。这种自怜幽独的愁绪和强烈的孤独感在词人心中是深刻持久的。他不断地吟唱道:“闲愁最苦!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更添愁。”(《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沧观偶成》)“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鹧鸪天》)等等,“愁”、“闲愁”伴随着词人一生,缕缕愁思汇成这位“归正人”感时不遇、恨无知音的心灵苦海,传达着他深沉的孤独寂寞、凄苦悲怆。

辛弃疾的孤独感还常常借助咏物词来体现。《瑞鹤仙》曰:

雁霜寒幕透。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愁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着。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寂寞,家山何在?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依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寒梅“嫩冰犹薄”、“玉肌瘦弱”的神态,浮花浪蕊岂可轻比;“转盼万花羞落”的嫣姿,足以压倒一切凡花,独占春色。但是寒梅却身处异土,难返家山,有着寂寞、冷落、伤心的感伤。寒梅正是词人自己的化身,作为由北入南的“归正人”,远离故土然而又始终不得南宋政权的完全认可,这种尴尬的处境是寂寞冷落的。同时,词人还以野樱花自况。《归朝欢・山下千林花太俗》借樱花独处僻壤、不同流俗、逗人可爱而不幸招致风雨摧残、迅速飘零的命运,暗喻词人自己遭受权奸排挤打击、飘零落拓的寂寞情怀。

对国家命运的强烈忧患意识,对遭受保守党攻击诽谤排斥的命运的悲愤,对壮志不遇的哀叹,使辛弃疾的词作充满了浓烈的孤独痛苦之情。《满江红》一词将这种壮志不遇的孤独寂寞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番沈陆。休感叹,年华促。人易老,叹难足。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叹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

辛弃疾自比马周、冯谖,将个人身世系诸家国命运,写出了怀才不遇的落寞愤慨情状。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顿中,词人深感时光流逝,年华促人,功业难成,只得放弃报国建功之志而归耕垄亩,虽表面旷达,内心却是满溢悲愤,不禁概叹:为何当年寂寞的长沙王太傅贾谊会感时伤世而痛哭?不解的质问中包含着词人对世事的愤慨,对寂寞不遇的贾谊的深切同情,也有对自己壮志不遇、世无知音的遭遇的无限感伤与愤慨。

“体验正是人生意义的瞬间生成,而诗的任务正是将这种富于人生意义的瞬间体验凝聚为语言的结晶”。[3]辛弃疾的孤独寂寞情怀是沉重深厚的,孤独的生命体验使他的很多词透露出不被知遇、叹惜流年的深沉感慨,满含着沉痛的英雄泪,显示出一种沉郁悲凉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王克俭.文学创作心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59.

第6篇:辛弃疾词集范文

关键词:《绝妙好词笺》 辛弃疾 异文 风格

《绝妙好词》是南宋周密编选的一部词集,以选录精粹著称。这部词集专收南宋词人作品,始自张孝祥而终于仇远,收词385首,共132家。

《绝妙好词》约成书于元初,却始在清初于常熟钱谦益家中发现抄本,宋、元、明三代竟无一刻本(有明汲古阁抄本,清高士奇刊本)。可见,当时《绝妙好词》不甚“流行”。直到《绝妙好词笺》的出现,才得以广行于世。

《绝妙好词笺》是乾隆初年,宋仁、厉鹗合著,是二人为《绝妙好词》所做的笺注。

一、辛弃疾的三首词

我注意到词集中选了辛弃疾的三首词,分别为《摸鱼儿》《祝英台近》《瑞鹤仙》。为了便于分析,下面把这三首词抄录于下(加点的字表示有异文)。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祝英台近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雨。断肠点点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劝、流莺声住?

鬓边觑。应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瑞鹤仙 梅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靓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粉H儿只解,寻花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二、三首词的异文分析

三首词皆以河大图书馆藏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绝妙好词笺》为底本,以“中华再造善本”中清初毛氏汲古阁抄本《绝妙好词》(以下简称毛抄本)为对校本,参考“中华再造善本”中元大德三年广信书院刻《稼轩长短句》(以下简称元刻本)为参校本,把三首词的异文列出,并做简单分析。

《摸鱼儿》一词,四部备要本与元刻本同,与毛抄本异文较多。“”毛抄本作“匆匆”,此属于异体字。“算”毛抄本作“g”,“g”为“算”的古字。“惹”毛抄本作“萦”,按意境分析,“惹”当比“萦”好,因为一个“惹”字,把“画帘蛛网”写活了,但到底作何须另作分析。“”毛抄本作“妒”,二字同样为异体字。“相如赋”毛抄本作“长门赋”,现通行本都做“相如赋”,当是抄本涉上文“长门事”而误。“栏”毛抄本作“阑”此二字作“栏杆”意时通用。

《祝英台近》一词,四部备要本与毛抄本大体相同,只有一处异文,“带将愁去”毛抄本作“将愁归去”,“带将愁去”中“将”字为虚字,“将愁归去”中“将”为动词,从整首词的婉约细腻来看,最后一句是女子对春的婉转怨恨,“带将愁去”更好些,元刻本也是“带将愁去”,所以,词句应当是“带将愁去”。与元刻本异文不多,只有两处。“点点”元刻本作“片片”,“倩”元刻本作“更”此两种异文皆通,不便妄下结论。另外,元刻本在词牌“祝英台近”下有“晚春”指明词的主题。

《瑞鹤仙》一词,四部备要本与毛抄本只有一处异文,“盼”毛抄本作“眄”,“眄”也有“顾盼”的意思,元刻本作“盼”,所以,此处应当是“盼”为好,毛抄本估计为字形相近而误。与元刻本异文较多,“梅”元刻本为“赋梅”,二者皆可通,“赋”为歌颂意,“赋梅”意更明确。“靓” 元刻本为“艳”,二者皆通,“绡”为“销”,似“绡”字为好,“花”为“桃”,二者皆通,“淡”为“落”,二者皆通。“著”为“着”, “”为“托”,“H”为“蝶”, 三组字为异体字,“着”、“托”、“蝶”,在元代为俗体字,这些字现在都还用着,我们足以看出俗字在元代的盛行。

三、三首词题材风格分析

对于今人来说,我们接触辛弃疾的词,最有名的要算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那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得很有气势,人们一般把它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并提,说他们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因此,也都认为豪放词要好于婉约词,辛弃疾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对国家有所贡献。有此种主观经验在前,人们也就以为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写的都是那么豪放,艺术水平也是比较高的。这些都是我们今人的看法,导致今人选词时偏重于辛弃疾的豪放词,而宋人是如何看待这一位词人的,或者说宋人是如何看待词这一体裁的,在词集中选了词人的哪些词,就只能去看宋人的选本了。

前已述及《绝妙好词》为南宋周密所选词集,“去取谨严,犹在曾V《乐府雅词》、黄N《花庵词选》之上”(《四库全书总目・词曲类》),《四库全书总目》不吝评价,可见此选本水平之高,“又宋人词集今多不传,并作者姓名亦不尽见于世。零玑碎玉,皆赖此以存,于词选中最为善本”,馆臣把它归为词选中的“善本”,此评价亦可见选本之珍贵。

从题材看三首词皆未言及军国大事;词中意象亦不似《永遇乐》中写名山大川,词中意象为“风雨”“芳草”“蛛网”“烟柳”“雁霜”“粉蝶”等等,此类意象一般具有忧愁缠绵的特征,由意象而及塑造的意境,当然不会是雄浑阔大的意境,而是婉约内敛的。三首词也并未抒豪情与壮志,《摸鱼儿》一词,上片主要写春意阑珊,下片主要写美人迟暮,作者借春意阑珊来衬托自己的哀怨;《祝英台近》写深闺女子暮春时节,怀人念远、寂寞惆怅的相思之情,作者用曲折顿挫的笔法,把执著的思念表达得深刻细腻、生动传神;《瑞鹤仙》上阙写梅花的高洁品性和非凡的才华,下阙写梅花受冷落、寂寞、伤心之情,产生鲜明的对照。

《绝妙好词笺》在辛弃疾下有笺注,曰:“……刘后村云:公所作大声镗O,小声铿,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丽绵密者已不在小晏、秦郎之下。”此论甚切。刘后村即刘克庄,认为辛弃疾的豪放词不错,但婉约词更是能和前辈晏殊、秦观媲美。由此,我们可以明确宋人不排斥豪放词,但还是把婉约词作为正宗的。

参考文献

[1] 宋仁,厉鹗,笺注.绝妙好词笺[M].四库备要本.

[2] (宋)周密,辑.绝妙好词(七卷)[M].清初毛氏汲古阁抄本.

第7篇:辛弃疾词集范文

苏轼年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年少成才,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生性疏狂,于词作之中常流露出“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匡国济民的诚挚愿望。《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鬂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谴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苏轼被贬密州时所作。词中描写词人“为报倾城随太守”出外打猎的热闹场面,在浩荡的狩猎队伍中,刻画了一位“亲射虎”、“射天狼”的英雄形象。此时的东坡,虽然“鬓微霜”,但又何妨呢?词人还等着有一天,朝廷能够重新举用自己,到时就能够为朝廷、为黎民百姓挽开“如满月”的雕弓,“西北望,射天狼”,击退辽夏异族的侵扰,稳定北宋的边疆。世人常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来概括表现东坡词的风格。殊不知,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更能展现东坡积极用事、驰骋边疆、以身许国的凌云壮志,是东坡词之所以为后人评为“豪放”的诠释。东坡亦曾有言:“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与鲜于子骏(侁)书》)。又有《吹剑续录》记载东坡曾经向玉堂上一位善于弹唱的幕士,询问自己的词与柳七词有什么区别。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和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苏轼听完后,十分钦佩,赞叹不已。调侃诙谐之际极其形象地概括苏轼词豪迈奔放的特征。辛弃疾与苏东坡并称,后人视其为“豪放派”之代表,然严格来说,辛弃疾更能得“豪放”要旨。东坡虽不袭柳七词风而变革词体,另开词境,“自是一家”开词坛“豪放派”之先河,然而东坡多的是一份“旷”,而辛弃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豪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词人慷慨悲愤的情怀宣泄于纸上,一气惯之,立就成一浑然一体的艺术作品。世事变幻异常,昔日的“风流”也“总被雨打风吹去”。慨叹未了,词人笔锋一转,以自己的沙场经历再现当年刘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辉煌战绩。今天,词人的满腔愤懑只有化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情流如决堤的洪水直泻奔腾,洋洋洒洒不可拘束,凸显豪放气象。

词人不同的人生旅历是造成作品风格不相一致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苏轼的出生经历甚不一样,辛弃疾出身行伍,曾经组织、参加过抗金的义军,后从北方回归南宋朝廷,寻求报国之门。辛弃疾“归正人”和北方人的尴尬身份,致使自己不被赵宋王朝所信赖和重用,空怀一腔热血却请缨无路、报国无门,13年间调换14任官职,年少时分“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的壮志豪情付之东流水,自己一生崇尚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希冀自己能具有孙氏般的雄才伟略,干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使词人万分叹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人事皆非。作为一名行伍出身的将才,辛弃疾怀抱的是英雄情结,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慷慨激昂。而事实上不受重用的词人满腹牢骚,只能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的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辛弃疾豪放的胸襟不逊于苏东坡,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对于世故的通透达观,辛弃疾远逊于苏东坡,故较之东坡的能进能退,辛弃疾则陷入欲进不能、欲退不忍的两难境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英雄无用的压抑感和壮怀豪情无人理解的孤独感成为辛弃疾心中无法排解的愁绪,“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只能将苦水往心里头咽,“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这是一个生动的落魄英雄的形象写照。在进退方面来说,苏轼表现出与辛弃疾不一样的旷达。苏轼思想兼备儒、释、道三教,深悟实相,对人间世故练就旷达的通透,“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沁园春·孤馆灯青》所以在屡遭贬斥、身处逆境时能够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秉持开怀通彻的胸襟,不至于和辛弃疾一般无从释怀。

与苏轼词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辛词里,多出现战争和军事活动的一系列意象。“吴钩”“旌旗”“锦襜”“马上琵琶”等意象群在辛词中频繁出项,创作出一幅幅宏伟壮阔的军事一景象,浸透一股股昂奋豪放的情怀激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第8篇:辛弃疾词集范文

辛弃疾任通判时期,听闻军政长官史正志曾向宋高宗上《恢复要览》五篇,主张出兵北伐,收复失地。辛弃疾对其钦佩之余挥笔写下《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又还向、九重身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清溪笛。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辛弃疾挥笔写下的这首词,正是对南宋抗金的热情歌颂,对军政长官史正志给予高度的敬佩和赞扬,并以展翅的大鹏比喻有远大抱负和杰出才能的军政长官史正志。“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此处借用女娲补天的雄奇瑰丽的神话,表达了抗战胜利的志愿。其豪迈的气势,体现了“稼轩词体”的风格。可惜,此理想未能如愿,令诗人深感惋惜与痛苦。

这种报国的热情来源于何处呢?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其实辛弃疾的成长饱受金朝统治者的压迫和歧视,其中不能身处统一国家的痛苦油然而生。这种孤独是对他人寄予希望的孤独,是不能改变国家命运的孤独。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孤独日渐加深,尤为鲜明的是诗人登上建康赏心亭时写下的一首词《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这首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下笔:首先描写建康的地理形势、如今的败落景象,然后以东晋名相谢安的遭遇自喻,表达词人缺乏知音的苦闷,最后用长江风浪险恶暗指南宋的危局。当时他南归已经七个年头,而他期望的抗金复国事业,却毫无进展,而且还遭到朝中议和派的排挤打击。词人再次登建康赏心亭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便写下此作,呈送建康行宫留守史正志,以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议和派排斥爱国志士的激愤。全词采用吊古伤今的手法来表现主题思想,写景时,寓情于景,感情极其浓郁;抒情时,吊古伤今,笔调极为深沉悲凉。

这样的一个转变过程,其实是对南宋当时处境的深度批评,也是对曾经寄予希望的军政长官史正志得不到重用而深感同情的表达。

诗人一般的孤独与“稼轩式”文体

辛弃疾创造了“稼轩式”文体,即在词中大量用典,虽历代评论家褒贬不一,但其在用典范围上却远远超越前代名家,使文体独树一帜。辛词,悲壮、阔达而又沉郁、蕴藉的意味与意境既有构境作用,又潜存“稼轩式”孤独的深度表达。孤独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圆融的状态,真正的孤独是高贵的。孤独者都是思想者,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人类的一切思想都源于此。孤独者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能让自己安静,都能自得其乐。稼轩词,不仅受到前代诗人、词人如李白、温庭筠、陆游、范仲淹、王安石、柳永、苏轼、周邦彦等人的影响,而且还存在这生平经历所造成“稼轩式”的孤独。毕竟每个诗人的孤独都有其时代性、个人原因等不同的特征,而辛弃疾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抒写出自己“稼轩式”孤独的诗篇。汉徐干《中论·法象》中曰:“人性之所简也,存乎幽微;人情之所忽也,存乎孤独。夫幽微者,显之原也;孤独者,见之孤独端也。是故君子敬孤独而慎幽微。”诗人,皆为孤独者,“诗中君子”便由此而来。

范开《稼轩词序》说辛词也有“清而丽,婉而妩媚”一类的作品,刘克庄《辛稼集序》说辛词“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然而又不完全是这样,辛氏性格豪放,笔力超迈,即使其所写的艳情词,仍多哀而不伤,不像秦观、晏几道同类的词那样纤细、凄婉。总之,他们各有短长,难以轻论高下。

第9篇:辛弃疾词集范文

【关键词】婉约词;内涵;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宋代文学,以词为盛,婉约词尤占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其他重要流派的产生和发展。辛弃疾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虽然豪放词是其词作的主要风格特征,但他也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婉约词,其豪放奔腾的词风也闪现于清新巧秀的婉约词中,令人读之有耳目一新之感。

一、突破传统的题材

婉约词自“花间派”以来,其传统题材大多是男女之情、离别之恨,题材范围比较狭窄。辛弃疾大大突破了传统的题材范围,他在用大量的豪放词表现山河破碎、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同时,又善于用委婉的笔调抒写他对国势衰微的忧虑,对昏君奸臣的怨恨,对沦陷国土的思念,对自身遭遇的不满,深刻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为婉约词开辟了广阔的创作领域。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寄托了词人对国势危殆的殷忧。在投降主义集团统治下,国家还能经得起几番风雨的折磨呢?又一个春天匆匆归去了。春天是万物欣欣向荣的季节,“春去”暗喻国势的危殆。由于“春去”,词人便产生了“惜春”、“留春”、“怨春”的感情,只得无可奈何地“怨春不语”。全词充溢着忧国忧民的愤激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恨之气,于悲壮沉郁中又见含蓄蕴藉。

二、寄托象征的手法

辛弃疾往往把自己的身世寄寓在作品的人物形象中。如《蝶恋花·月下醉游雨岩石浪》写一位独处幽谷的绝代佳人,年华老大而无知音的悲哀。词人由此想起自己不得志的境况,托香草美人以自喻,抒写壮志难酬的幽愤。他亦常把自己深深的君国之忧融入景物的描绘之中,使景语变成情语。他的名作《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则通篇运用暗喻和象征手法,将悲壮的爱国之情寓于宫怨的艺术形象。名曰别词,却无离别的内容。词人南渡十七年,迄未得到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而且不能久任其职,对此他已经很不满意了。当时,国势危殆,使他担忧;有志之士不能进用,使他愤慨。但在当时很多情况下,又不能直言,使他不得不用比兴的手法,以迂回曲折的方式,含蓄地发出自己的不平之鸣。

三、悲壮沉郁的风格

辛词一改婉约词温柔香艳之传统,在柔婉之中又见沉郁悲壮。 辛弃疾的婉约词大都突破了儿女之情、离愁别绪的范围,或咏壮丽的自然景物,或抒发其登临怀古之情,或叙边关征战之事,或抒其慷慨激昂、悲愤之情,在豪放雄壮中呈现悲愤沉郁乃至凄迷的艺术特色。例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道,日落西山时,他还站在楼头,把沦陷区的山河一望再望,失群孤雁的叫声,使词人想起自己孤独的处境,辛弃疾的孤独感本源于对沦陷江山的无限依恋,却又深陷主和的社会氛围中。那深藏的无法收复的苦痛导致他不愿说美味佳肴,买田置舍,只是时光流逝人渐老,更增添了他内心的忧愤,以致说出“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样的话来。全词充溢着忧国忧民的愤激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恨之气。

四、沉婉含蓄的意境

辛弃疾婉约词中的意境大多给人以孤寂冷漠、幽暗曲折的感觉,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创造出柔中带刚的艺术境界,这使得其婉约词不以新奇取胜,全在于内涵的厚实,不仅能使情景天然融合,恰切无隙,创造出深婉含蓄的意境,而且善于在真景中抓住景物的美学特征,在真情中讲求情意的健康高尚,别有一番美感。如《青玉案·元夕》中描绘了元宵之夜的热闹场面,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华美而热烈的艺术境界,然而凸现在这个意境之中的却是一个不同流俗,自甘寂寞的冷美人。从这首词中不难了解到那位被弹劾解职后,宁愿闲居也不肯趋炎附势的诗人自己,而这一高洁的人品却是在一个凄迷幽眇、若即若离的境界中展示的。辛弃疾词当中读罢则辍、一览无余的词篇是很少的。

五、情传千古的典故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