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

第1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1高层建筑砌体围护结构防裂缝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

砌体围护结构是通过快材和砂浆混合在一起砌筑而成的一种结构。但是砌体围护结构普遍存在的缺点是抗拉和抗剪强度比较低,很容易产生裂缝。砌体围护结构的裂缝对高层建筑的危害是巨大的,轻者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美观,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等形成结构安全隐患,甚至会导致整个高层建筑物发生坍塌的危险事故,目前来说裂缝问题已经成为建筑结构中最主要也是最急待解决的问题。足以可见,分析研究高层建筑物砌体围护结构防裂缝技术是很有必要的,并且很重要,要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这样才有利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样才有利于满足科技时代人们的居住质量需求,这样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 高层建筑砌体围护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2.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及其防治措施

原因分析:地基不均匀沉降所引起的裂缝的特点是通常表现出由下向上发展的“八”字、倒“八”字、水平及竖缝等形状,并且是出现在建筑物的下部。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如果建筑物的中部沉降程度比较大时, 那么在房屋的两端由下向上会形成一些正“八”字缝的形状;(2)如果建筑物的两端沉降程度比较大时, 那么在两端由下向上会呈现出倒“八”字缝的形状;(3)如果建筑物的某一端沉降程度比较大时, 那么在此端会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的现象等。

防治方法:此种裂缝应该遵循以预防为主,加强地基勘察的防治原则,也就是说设计人员应当在收集地质勘察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土样分析及处理,然后才能进行施工图设计;此外,施工人员应该本着对居住者安全、负责、严谨、的态度进行施工,尊重和信任设计人员,不得随意更改施工图进行施工。同时结合该地区地形和土层特点,在建筑底层窗台下尽量设置构造圈梁和复合墙梁结构。

2.2温差变形引起的裂缝及其防治措施

原因分析:这类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伸缩变形牵引作用过大而导致材料抗拉强度较小。温差变形所引起的裂缝的特点是一般出现在建筑物的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呈现出“八”字或“X”型的形态,如果屋面向两端胀时,则在下部砌体会出现正“八”字的裂缝;如果屋面向两端冷缩时,则在下部砌体会出现倒“八”字的裂缝;如果屋面向两端一胀一缩时,则在下部砌体会出现“X”字的裂缝。日常生活中,在那种刚性屋面平屋顶、没有设置变形缝的房屋中可以经常看见这种类型的裂缝。

防治方法:(1)消除热胀冷缩的动力源可以通过尽量设置变形缝或者隔热层等措施来解决;(2)增强相关砌体的抗力可以通过提高砂浆强度或加设构造柱等措施来解决;(3)增强抹灰的抗裂能力。

2.3施工质量差或者使用材料不合格引起的裂缝及其防治措施

原因分析:如果砖砌体强度不足,灰缝砂浆不饱满或者设置不当脚手架等时,都会极大的影响施工的质量,产生各种形状,极不规则分布的墙体裂缝。总之,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或者使用材料不合格时同样也会引起砌体围护结构产生裂缝。

防治方法:(1)施工人员应该首先认真分析建筑物的结构,合理安排好正确的施工顺序,严格遵循先建主体后建附属,先建重后建轻,先建高后建低的施工原则。(2)建筑监理人员应该本着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严格把关建筑使用材料的质量,比如要保证材料使用前的稳定期正常,使材料的含水率处于合理范围等,坚决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3)施工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养成负责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的按照施工图以及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不可随意更改施工顺序等。

2.4设计上的不合理或者疏忽引起的裂缝及其防治措施

原因分析:在对高层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中,经常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构造处理不当引起裂缝的产生。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设计人员套用相似的以往图纸,并没有对当地的地形或者土层进行分析处理,应用时并没有;(2)设计人员忽略了一些荷载的计算,或者即便计算了,但忽略了墙体的高厚比计算等。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构造处理不当引起裂缝,很可能会导致整个建筑物结构失效。

防治方法:此类裂缝最主要的防治措施就是努力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加强设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同时培养设计人员细心负责的专业态度。首先要对该地区的地形和土层进行深刻的分析研究,仔细校核荷载的计算,设计正确的施工图,切忌不可照搬以往的图纸。一旦裂缝出现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进行结构加固。

3 结语

总之,高层建筑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居住环境,更直接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而目前来说裂缝问题已经成为建筑结构中最主要也是最急待解决的问题。在科技和高层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该合理详尽的分析砌体围护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差变形、施工质量差或者使用材料不合格以及设计上的疏忽所引起,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满足科技时代人们的居住质量需求,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智,梅全亭,黄利平. 高层建筑砌体围护结构防裂缝技术研究[A].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专业委员会.砌体结构与墙体材料――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2005年全国砌体结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专业委员会:,2005:4.

[2]陈鹏. 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防治研究[J]. 科技与企业,2012,22:192.

[3]石军,刘国峰. 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防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3:265.

[4]刘亚宏. 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防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5:262.

第2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原因,措施

 

0.引 言

混凝土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农林与城市建设、水利与海港工程。然而,许多混凝土结构在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然而,大量工程实践以及近代科学关于混凝土强度的细观研究都表明结构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材料的一种特性。因此,科学地对待裂缝问题是在对裂缝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裂缝的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1.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1.1  按裂缝的成因划分

根据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结构性裂缝与非结构性裂缝两大类。免费论文参考网。

(1) 结构性裂缝是由各种外荷载引起的裂缝,也称荷载裂缝[1][2]。

(2) 非结构性裂缝是由各种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1][2],干缩湿胀和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裂缝。从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看,非结构性裂缝在工程中占了绝大多数,约为80 % ,其中以收缩裂缝为主导[1~5 ] 。

2.混凝土常见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措施

2.1  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是由湿度变化引起的,它占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中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试验测定,混凝土最终收缩量约为0104 %~0106 %。收缩是混凝土固有的物理特性,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大、水泥强度越高、骨料越少、环境温度越高、表面失水越大,则其收缩值越大,也越易产生收缩裂缝。

对收缩裂缝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 :

(1) 掺加高效减水剂、泵送剂以尽量降低用水量;施工时,下料不宜过快,并振捣密实。

(2) 对于早期收缩裂缝的防治,除加强早期养护外,宜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在材料上可掺加促凝剂,且宜采用早期强度高、保水性好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对于干缩裂缝的防治,可以适当延长养护时间,材料上宜选用粉煤灰水泥或中低热水泥等干缩率小的品种。

(3) 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增大粗骨料的含量,且宜选用石灰岩作为粗骨料,

(4) 防止碳化收缩裂缝关键是降低生成物的碱度,对新浇混凝土做好湿水养护,而对使用当中的混凝土结构要尽量保持干燥,在CO2 等腐蚀性气体含量高的环境下要做好防腐措施。

(5) 混凝土浇筑抹光后要及时用潮湿的草垫或塑料薄膜覆盖,风季施工时应设挡风设施。

2.2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或季节气温变化过大而形成的。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水化反应将放出大量的热(一般每克水泥可放出502J 热量) ,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并在一定龄期出现温峰,之后下降。由于混凝土内部散热慢而表面散热快,必将在内外形成温差,为协调温度变形,混凝土表面将产生拉应力(即温度应力) ,当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后将使之开裂。免费论文参考网。这种裂缝多为贯穿性的,且较深,严重降低结构的整体刚度;一般在施工结束几个月后出现。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主要是从降低温差入手,可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

(1) 在材料方面,宜采用粉煤灰水泥,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可掺加缓凝高效减水剂;对大体积混凝土,可适当掺入块石。

(2) 在施工方面,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改进施工工艺,改善结构约束条件,如较长结构要设温度缝或后浇带,在基岩上浇筑时,要铺50~100 mm 砂层以消除其嵌固作用。免费论文参考网。

(3) 在设计方面,主要是做好温度应力计算,根据可能产生的温度应力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适当地配置温度钢筋,分担混凝土温度应力。

(4) 此外,尚需加强混凝土养护,做好表面保温措施(如蓄水养护或覆盖潮湿的草垫等) ,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以使混凝土表面缓慢散热;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在25 ℃以内。

2.3 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是建筑物建成后各部分发生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多为贯穿性的,其位置与沉陷方向一致。

建筑物墙体的八字形或倒八字形的裂缝便是一种典型的沉陷裂缝。回填土未经夯实处理,地层中含有软弱下卧层,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地基被水(雨水、生活用水等) 长期浸泡等原因都将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开裂。另外在新建工程的地基施工中,若不做好必要的措施防止土坡失稳或地下水倒灌,会削弱相邻老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从而导致建筑物沉陷开裂。沉陷裂缝往往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并危及结构的耐久性,防止其产生的控制措施有:

(1) 在基础设计时确保持力层的承载力与地基的均匀受力,在层高不同的部位以及新老建筑物连接处设置沉降缝。

(2) 在施工中,模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支撑可靠;另外,注意施工顺序,如先高层后低层,先主体后裙房。

(3) 施工前要做好地质勘测工作,尽量选择好的持力层,竣工后要避免地基受到雨水等浸泡。

3.裂缝的处理

混凝土结构一旦开裂应立即在鉴定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常用的修补方法有表面封闭法、压力灌浆法及填堵法。[2-4]

3.1 面封闭法

针对宽度小于12mm 的微裂缝,可将聚合物水泥膏、弹性密封胶或渗透性防水剂涂刷于裂缝表面,以恢复其防水性和耐久性。该法施工简单,但仅适用于浅裂缝。

3.2 压力灌浆法

针对宽度大于13mm且深度较大的裂缝,可将化学灌浆材料(如聚氨酯、环氧树脂或水泥浆液) 通过压力灌浆设备注入到裂缝深处,以恢复结构整体性、防水性及耐久性。[2][4][8

3.3 填堵法

针对宽度大于15mm的宽大裂缝或钢筋锈蚀裂缝,可沿裂缝将混凝土凿成“U”型或“V”型槽,然后嵌填修补材料,以恢复防水性、耐久性或部分恢复结构整体性。

4.小 结

混凝土裂缝问题是项技术难题,长期困扰工程界。近年来,随着高早强型水泥的大量使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的大力推广、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涌现,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使裂缝问题更为突出,甚至成为混凝土质量问题的焦点。而目前混凝土裂缝主要是收缩变形和温度变形所致,控制这些裂缝除了广大工程建设人员在设计与施工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外,也需要科研人员尽快地研制出能减少水泥收缩和水化热的高效材料,从而将裂缝问题降低到最小限度。

参考文献

[1]王黔贵,何林.商品混凝土现浇板的混凝土早期裂缝问题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03).

[2]张凤莲,赵书远.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成因分析及处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6).

[3]周岳年,刘屠梅,钟宏方,傅敏红.实体混凝土强度合格性评定标准探讨 [A].第二届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4]冯海华,肖昌飞.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

[5]中国桂.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

第3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常见裂缝,原因及措施

一、温度产生的裂缝

沥青面层上的非荷载型裂缝主要是温度裂缝,温度裂缝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低温缩裂;另一种是温度疲劳裂缝。

1、温度裂缝形成的原因

(1)低温缩裂形成的原因。沥青路面和半刚性基层多在高温夏季和常温时施工成型,入冬后温度骤降,混和料遇收缩,在收缩过程中受到下层(基层或底基层)的约束产生收缩应力(拉应力)。如果收缩应力大于当时的极限抗拉强度,就会产生温度收缩裂缝,一般为横向裂缝,宽度约为。温差越大,温度变化越快,则约束越大,混和料就容易开裂。路面开裂发展的过程及应力分布规律是:当混和料由于温度下降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时就开始出现第批裂缝,路面开裂后应力重新分布,如果此时刻温度应力超过混和料的抗拉强度,则产生第批裂缝,应力再重新分布,直到温度应力小于或等于混和料极限抗拉强度时,裂缝的数量即停止发展。

(2)温度疲劳裂缝形成的原因。如果日温差较大,由于温度反复升降导致沥青面层温度疲劳,使沥青混合料的极限抗伸应变变小,加上沥青的老化使其应力松弛性能降低最终达到极限抗拉强度使路面产生裂缝。

2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采用温变系数小、温度敏感性小的筑路材料,防止路面因温度而开裂或变形;科学合理地设计混和料,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重点控制混和料的压实度和碾压时温度;选用适当的沥青胶结料,有效的防止沥青混和料开裂和变形。

二、反射裂缝

1、反射裂缝及其类型。沥青路面开裂的原因和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影响裂缝轻重程度的主要原因有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基层材料的性质和状况、气候条件、交通量和车辆类型及施工因素等。但就沥青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而论,可以分两大类,即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沥青面层上的非荷载型裂缝主要是由温度引起的。在已开裂的老沥青路面上或在有接缝(或裂缝)的旧水泥砼路面上加铺沥青罩面层,以及在有裂缝的基层上铺沥青砼面层后,原先的裂缝或接缝在新铺的沥青面层的相同位置处重新出现。以往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主要考虑了行车荷载作用并得出结论,下层裂缝引起裂缝上方面层底面先开裂并逐渐向上穿透到表面,所以习惯上将其称为“反射裂缝(Re-flectivecracking)”,在很多文献中仍统一称为反射裂缝。

某院士根据其研究结果提出“对应裂缝”的概念,即沥青路面结构由于基层(或老路面)开裂促成较厚的沥青面层(或罩面层)由顶面到底面产生的裂缝。总结上述各种情况,广义的反射裂缝从其裂缝扩展路径上可分为反射裂缝和对应裂缝两种,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上可分为温度型反射裂缝和荷载型反射裂缝。

2、反射裂缝的产生。一般认为,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老路面或开裂基层在接缝或裂缝处不能很好地传递拉应力和剪应力,当接缝或裂缝两侧的老路面或基层发生移动(水平向、竖向)时,在接缝或裂缝顶面的沥青层中产生应力集中,其结果是造成反射裂缝。而老路面或基层的移动是温度变化、行驶车辆以及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方便起见,通常把温度变化引起的反射裂缝称为温度型反射裂缝;相应地,把行车荷载引起的反射裂缝称为荷载型反射裂缝。

3、反射裂缝的防治对策及处理方法。根据其结构层次的不同,大致可分为3类:改善沥青罩面层性能、设置中间夹层和处治老路面层。在老沥青砼路面上铺沥青罩面层时,采用下列措施可延缓反射裂缝:①用低稠度(针入度200-300)高粘度优质沥青做沥青砼罩面层;②加热翻松重新拌和老路面,并加一新沥青混合料层;③聚合物改性沥青中间层SAMI(应变消减/应力吸收膜中间层),同时用聚合物沥青或其他优质沥青做沥青罩面;④优质级配碎石中间层;⑤某些土工织物中间层,能延缓反射裂缝而不能延缓温度裂缝;⑥增加罩面层厚度;⑦在老沥青路面的强度或弯沉值基本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用聚合物改性沥青做单层或双层表面处治(即封层)SAM;⑧使用再生技术使旧沥青砼面层的上部5~10cm如同新铺面层。在旧水泥砼路面上加铺沥青罩面层时,采用下列措施可延缓反射裂缝:①厚层优质沥青罩面层(150mm以上);②预制织物膜带;③90mm厚开级配沥青砼底层混合料;④用金属网或玻璃丝网等加强沥青砼的抵抗差动位移(剪切强度)的能力,同时用优质沥青(包括聚合物改性沥青)做沥青罩面层。此外,加强施工控制,保证在制备沥青混合料过程中不使沥青过分老化(控制沥青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和加强碾压使沥青混合料达到高的密实度(如98%以上)都有助于减少反射裂缝。

总体来说,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我国的绝大部分高速公路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的病害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涉及设计、施工、管理等每一个环节,其种类繁多。经过十年的建设,我国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气候、交通、管理和运营的特殊性,道路和结构物的质量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有的甚至成为一种通病。高速公路路面一旦出现病害,维修起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所以对于高速公路路面的各种病害应以预防为主。为了有效预防病害发生,必须深入研究各种病害的形成机理、预防措施和处治方法,从而为在设计、施工和管理养护等环节中尽可能消除病害隐患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赵红;谢晓利;;沥青路面病害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4期

2 冯志辉;;浅谈沥青路面小修与预防性科学养护[J];才智;2008年01期

3 陈燎焱;高辉;苏衍岭;巩喜彪;;重载沥青路面应力分析和结构举荐[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薛培杰;李琼;耿雪妮;;沥青路面破坏及防护[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14期

5 陈春辉;;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探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年06期

6 程强;;沥青路面裂缝应力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年01期

第4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外墙渗漏;裂缝;天花板

中图分类号:TU761.11

1.教学楼中的渗漏现象

通过平时对教学楼内、外墙面,天花板等的观察,经过与建筑规范及博硕论文的对照分析,并与实地考察获得实物图片,重点挖掘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合理性。

2.1 天花板渗漏

2.3 治理方法[2]

(1)是如果防水层混凝土表面出现起壳、起砂及表面风化、疏松等现象,应先将损坏的部分剔除,表面凿毛并清理干净,然后宜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厚度不应小于10mm)分层抹平,压实至原混凝土防水层的标高。

(2)是有条件时,在修补后可在刚性防水层表面增加防水涂膜保护层。

3 教学楼中的裂缝现象

3.1 外墙裂缝

建筑物的外墙易被大雨、暴雨浇淋。而西安每年降水量较多,尤其是如今的夏季更是连绵几天下雨,因此,修远教学楼的外墙就更易出现裂缝,从而出现渗漏现象。见上图

3.2 原因分析

(1)墙体砌筑裂缝。1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偏低,砂浆类别使用不当,可造成强度降低,砌筑整体性差,易过早出现风化、酥松。2砌体施工过程中砂浆不密实、不饱满而产生的通缝、空缝、瞎缝引起的裂缝。

(2)墙体装饰面层裂缝[3]。1根据建筑外墙防水防护技术规程(JGJ/T 235-2011),墙面勾缝处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够,厚度不够,疏密不均。2未掌握不同外墙砖的材质、材性和其含水率施工要领、操作方法。

3砂浆外粉刷施工工序掌握不当,基层处理过湿或过干,浇水不足或浇水过度均会引起面层脱缩。

(3)变形引起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横墙间距过大,砖墙转角应力集中处未加钢筋,门窗洞孔过大,变形缝设置不当等因素都可以使砌体墙身因强度、刚度,稳定性不足产生结构变形裂缝。

(4)湿、温度变形引起裂缝。墙身因材质膨胀系数不一致,日照的时间、方位不等,经过西安较大幅度的湿差变化,以及风压和温差的变化,产生不均匀的收缩和膨胀而引起裂缝。3.3 治理办法

(1)标本兼治,综合治理[4]。外墙渗漏现象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设计、建筑管理等多个学科。我们应根据外墙的渗漏原因、程度,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艺,有针对性地治理。另外,外墙各构造层次之间应粘结牢固,并宜进行界面处理。界面处理材料的种类和做法应根据构造层次材料确定。建筑外墙防水防护材料选用时应根据工程所在的地区的环境以及施工时的气候、气象条件选取。建筑外墙外保温的相应做法要求按《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规定执行[5]。

(2) 治理外墙渗漏的一般方法。

1用喷水枪将应防水补强的外墙面清洗干净,外墙面做到无油,缝隙中不留尘土和水泥松散颗粒;

2待墙面干燥后,将孔、洞、缝隙补实,并达到与原墙面颜色一致;

3最后用外墙防水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密实的喷涂2遍,每遍间隔24h;

4检查发现漏补、漏喷处,重复上述三项。

4 结 论

外墙渗漏严重将会降低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因为砼中存在空隙裂缝,砌体的块材和砂浆中也存在空隙和裂缝,外墙渗漏后,水进入其中,如遇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则水结成冰,其体积膨胀约90%,将直接挤压材料,致使材料表层剥蚀;同时内部剩余水被挤压,使材料内部也产生压应力,从而引发裂缝,或致使裂缝进一步扩展,这种现象称之为冻蚀。材料的孔隙率越大、裂缝越多、含水量越大及湿度越低,则冻蚀越严重。虽然目前修远教学楼的裂缝较小,还构不成危险,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若置之不理,冻蚀会越来越严重。冻蚀的结果导致材料的截面不断减小及裂缝不断增多增宽增长,材料的承载能力也不断下降。砼保护层被破坏,还会导致钢筋锈蚀,则钢筋的截面会不断减小;另外钢筋锈蚀其体积膨胀约1-4倍,则会挤压砼,从而引发裂缝或裂缝进一步扩展,甚至崩脱砼保护层。所有这些都将会导致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

参考文献:

[1]沈春林,王玉峰,苏立荣等.建筑的渗漏与防治[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

[2]沈春林,苏立荣,李芳.建筑防水工程问答实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王新民.新型住宅小区防水工程施工与渗漏治理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王新民.外墙渗漏原因及治理要点[J].中国建筑防水,1998(2).

第5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危害;类型;原因;措施

随着公路的发展,沥青路面由于具有表面平整、振动小、噪音低、行车平稳舒适、养护方便等优点而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然而,沥青路面也会出现一些病害,裂缝就是其中之一。沥青路面在建成通车后,无论其基层是半刚性基层还是柔性基层,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裂缝。现在各方面专家普遍认为裂缝是造成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的预防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是目前我们所要关注的事情。本文从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危害、类型以及产生原因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危害

沥青路面使用初期产生的裂缝对路面的使用功能通常并无明显影响,但它会使路表雨水、雪水等沿裂缝渗入面层、基层中,导致裂缝两侧的路面结构层含水量加大,公路路面基础软弱直至逐渐破坏。在大量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网裂、龟裂、沉陷、翻浆等路面病害,破坏路面结构的整体性,严重影响公路的使用性能,行车速度、舒适性、安全性迅速降低,使公路的维修期提前,维修费用大大增加,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年限。

二、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各种各样的裂缝,引起沥青路面开裂的原因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影响裂缝轻重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基层材料的性质、气候条件(特别是冬季气温及其变化量)、交通流量、车辆类型和施工因素等。按照开裂的主要原因,沥青路面裂缝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

1、荷载型裂缝

荷载型裂缝主要是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而产生的疲劳裂缝。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基层底部会产生拉应力,如果拉应力大于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那么基层底部很快就会开裂。随着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底部的裂缝会逐渐上移扩展到上部,并反射到沥青面层,在沥青面层底部也产生拉应力,致使沥青面层也开裂破坏。现在公路上的运输车辆大都严重超载,这会加速这种破坏速度。

引起荷载型裂缝的原因很多,例如: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厚度不足,路面强度不能满足行车要求;路面强度日趋不足,路面回弹弯沉值逐渐增大,满足不了交通量迅速增长的需要;由于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和施工工艺的欠缺,施工材料材质缺陷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等等。

2、非荷载型裂缝

沥青面层上的非荷载型裂缝主要是温度型裂缝。温度裂缝在我国很多地区都相当普遍,特别是在北方冰冻地区更为严重。

温度裂缝有两种,一种是由于低温收缩而引起的裂缝,为低温收缩裂缝。冬季气温下降,路面面层材料中产生的收缩拉应力或拉应变一旦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或极限拉应变,沥青面层就会开裂,此类裂缝主要是横向裂缝。另一种是温度疲劳裂缝。由于环境气温的反复升降,在由此产生的温度应力长期作用下,沥青面层将产生疲劳开裂,这种裂缝即为温度疲劳裂缝。

在实际的沥青路面上,还存在另外几种非荷载型裂缝,如由于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纵向裂缝,桥涵构造物两头回填土固结沉降或地基沉降引起的路面裂缝等。

三、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上面分析了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危害、类型及原因,由此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防治或及时处理裂缝。

1、合理设计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的合理设计直接关系到路面裂缝的形成,所设计的道路必须能适应所承受的交通荷载水平和温度条件。若道路承载能力不足,将会加速路面疲劳开裂过程。对于水泥处治基层,应尽量减少反射裂缝,反射裂缝明显受沥青面层的影响,当面层厚度超过15cm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受拉疲劳裂缝的产生。另外,基层也应有合理的厚度,当基层厚度增加时,其承载能力也迅速增加。实验证明,半刚性基层厚度由10cm增加到25cm时,其承载能力提高为原来的3倍。

另外,在设计中应特别注意路面排水与防水措施。

2、选择防裂性能好的材料

根据道路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混合料类型选择防裂性能好的材料。如:

(1)选择抗冲刷能力好,干缩、温缩系数小、抗拉能力高的半刚性材料作基层,最好使用温度膨胀系数低的骨料;

(2)选用松弛性能好的优质沥青做面层,保证沥青的针入度、延度等指标,在缺少优质沥青的情况下,应采用某些聚合物或添加剂,以提高沥青的低温抗裂性及高温稳定性;

(3)采用密实型沥青混凝土面层。空隙率对面层的疲劳寿命有很大影响,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在使用中沥青硬化缓慢,同时也延缓了裂缝的扩展。

(4)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应选用表面粗糙、石质坚硬、耐磨性强、嵌挤作用好、与沥青黏附性好的材料。如果集料呈酸性,则应添加一定数量的抗剥落剂或石灰粉,确保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同时应尽量降低集料的含水量,尽可能使用人工砂代替圆形颗粒的天然砂。

3、设置应力吸收层

设置应力吸收层,对减缓反射裂缝的产生与扩展有明显的效果,可使裂缝处相对位移产生的应力传到面层时大大减少,明显降低应力强度因子。吸收层的弹性模量越低,防裂效果越好。就目前常用的材料而言,土工织物与沥青橡胶薄膜的弹性模量较低,变形率较大,且不存在低温脆化问题,效果最佳。

4、严格控制施工时裂缝的产生

修筑路面材料时,应遵循正确的施工原则,严格控制施工时裂缝的产生。如通过控制含水量、压实度、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等,都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5、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

裂缝产生时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应尽早、及时、科学的封堵沥青路面裂缝,避免路面水的进入和防止路表水的渗入对路面面层、基层造成进一步的破坏是处治的核心。可以使用目前的开槽灌缝、贴缝、养护剂灌缝等不同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由于沥青路面裂缝的存在,加速降低了路面使用功能,缩减了路面使用寿命,提前了路面维修,加大了公路的造价成本。可见,对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与减少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对沥青路面的裂缝予以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及处理沥青路面的裂缝,保证路面的平整性和行车稳定性,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马任. 高等级沥青路面裂缝病害成因及处治对策浅析[J].学术论坛,2013

[2].郑晓锋.加强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防范措施[J].科学技术与应用,2012

[3].杨小院,张军平.沥青路面裂缝分析与防治[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

[4].韩长新,段姝,赵恒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原因及处治[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1)

作者简介

第6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技术

[引言]: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抗渗透力,还会使建筑物中的钢筋发生力学变化,进而降低了钢筋的性能,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最终承载力。对于常见的混凝土裂缝,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结构性裂缝与非结构性裂缝两大类。(1) 结构性裂缝是由各种外荷载引起的裂缝, 也称荷载裂缝。(2) 非结构性裂缝是由各种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 , 干缩湿胀和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裂缝。 从大量的工程实践看, 非结构性裂缝在工程中占了绝大多数,也即是由于外界的原因引起的裂缝居多。在此我们就讨论非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的措施。,最后简单陈述了裂缝的处理措施。

1、非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对于非结构裂缝,主要分析混凝土的生产及浇筑、后期养护过程,这些工序是影响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下面逐个分析混凝土各个过程。其一,原材料的因素。原材料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水泥的安定性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大。水泥的安定差会直接导致裂缝的产生。同时水泥的用量也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水泥的用量大会使混凝土的收缩率增加,这样会产生较多裂缝。所以在实际使用中,要明确混凝土的品牌和用量,严格控制水泥的用量和用量。另外,集料和外加剂对裂缝的影响较大。集料的含泥性,对裂缝的影响很大,含泥量越多,混凝土的裂缝也越多。外加剂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和硬化速度,所以外加剂对裂缝的影响不可忽视。其二,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抗拉强度,同时影响混凝土的裂缝。可是我们生产中往往套用之前的配合比,不能根据材料的特性、外加剂的特性、运输距离的特性来调节配合比,这对混凝土的质量是一个较大的质量隐患。水灰比过大、集料质量不高、含沙量不正确、外加剂使用不当等等,都会造成裂缝的产生。其三,施工工艺的不正确。施工工艺主要是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不能满足要求,中途经常停顿。混凝土的倾斜高度较高,且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振捣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经验不足,出现过振、漏振、少振的情况。振捣对裂缝的产生是一个关键因素,所以不能忽视这一过程。其四,后期的养护不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养护阶段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对裂缝的产生作用较大。有些不养护的混凝土构件,在浇筑完成后即开始产生收缩裂缝,在去进行养护就为时已晚。养护主要防止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的产生。而混凝土发生这两种裂缝是很容易的,所以我们必须进行养护,防止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的产生。

2、裂缝控制措施

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定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的预防裂缝的产生。其一,重视混凝土的出站质量,即重视原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τ谠材料的质量控制需要制定专项检测制度,对于水泥、水、集料、外加剂进行定期检测,不定期检测,作为一项制度落实下来。对于机械设备,需要定期检测设备的机械性能及计量准确性。不能使设备不正常运行,影响混凝土的搅拌,同时计量秤准确保证材料的称量准确性。对于配合的配置,需要专业的试验检测人员,通过不断调试,得到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只有这几个程序完善好,我们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出站质量。其二,加强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过程控制。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连续性,一旦中断要进行 处理之后才能继续浇筑,不经处理就继续浇筑,会产生断缝,上下层混凝土就不能很好衔接。对于振捣,应采用快插慢拔的方法。振捣时间则应根据混凝土坍落度的不同来具体选择,不能出现漏振或者过振的情况。积极使用二次抹面技术和二次振捣技术,有效排除混凝土内的气泡和水分。在对上一层进行振捣时,应该插入到下一层中,这样就能连接两层之间的接缝。在浇筑混凝土面层时,要抹平、压实表面,这样才能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和水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所以振捣是一项技术活,需要熟练的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才能完成,同时需要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监督。保证振捣的有效性。其三,加强施工的后期养护。养护是一重要环节,是避免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有效措施。所以要切实做好这一环节。保温养护,主要是减慢混凝土的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因为内外蒋文文不一致而产生温度裂缝。高温养护,主要是防止混凝土在外界高温和自身放热的情况下,使混凝土引起很大的干缩裂缝,所以保湿措施要得当。总之混凝土浇筑后养护是必须的,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裂缝的防止起到关键作用。

3 、 裂缝的处理措施

对于已经发生开裂的混凝土构件,我们需要对裂缝进行处理。裂缝的处理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表面封闭法、压力灌浆法及填堵法。表面封闭法针对宽度小于 12mm 微裂缝,可将聚合物水泥膏、弹性密封胶涂刷于裂缝表面,以恢复其防水性和耐久性。 该法施工简单,但仅适用于浅裂缝。压力灌浆法针对宽度大于 13mm 且深度较大的裂缝,可将化学灌浆材料(如环氧树脂、水泥浆液) 通过压力灌浆设备注入到裂缝深处,以恢复结构整体性。填堵法针对宽度大于 15mm 的宽大裂缝或钢筋锈蚀裂缝,可沿裂缝将混凝土凿成“U”型或“V”型槽,然后嵌填修。这些裂缝处理方法,治标不治本,对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保障较低。而且处理起来相当麻烦。所以我们还是要采取有效 措施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4 、结语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非常多,在探索施工混凝土裂缝技术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分析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混凝土裂缝技术,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以上论述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及裂缝防止的措施,希望我们可以切实运用到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切实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 妍. 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技术构建和探索 . 科技与创新.2014(15).

第7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裂缝防治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它贯穿于建筑的各个领域。在绝大部分建筑中一般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但其自身存在着的缺点就是抗裂性差。随着发展,在关于这个问题上,对它的施工技术和材料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建筑施工人员,如何克服混凝土裂缝情况是一件值得探讨研究的事。

1 在建筑施工中一般会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几种情况

现在房产建设中,会出现各种建筑质量不达标的情况,混凝土裂缝也是问题之一,常有媒体报道居民住宅出现楼层漏水、地面常有水蒸气,混凝土底板开裂。在根据不断的研究发现,导致混凝土裂缝主要由有以下几种原因:

1.1 首先要考虑的是混凝土本身的质量问题,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沙、骨料、拌、水以及其他的外加剂组成。如果其中采用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就有可能造成了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裂缝,严格的把关混凝土质量十分关键,倘若采用了不合格的材料,就会出现“豆腐渣工程”。

1.2 在施工当中,搅拌、运输时间过长、浇筑时间过快、浇筑过程中接茬不到位,特别提到的就是在浇筑完成之后的养护问题,早起受冻也是问题之一,还有模板支架不稳等等因素都可导致裂缝情况,值得受到施工人员的高度关注。

1.3 在建筑施工中,产生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还是归属于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变化。因为混凝土本身的不均衡性使得在加水搅拌中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后期外界的温度降低会让混凝土产生不同的拉应力。当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低于此时的拉应力,就会产生裂缝效应。

1.4 混凝土在添加外加剂中也有明确的要求,水泥用量和用水量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外加剂和搀和比例失调,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收缩情况,这些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易造成裂缝。

1.5 混凝土的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成型后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在现场浇筑之前,不当的搅拌或者放置时间过长,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在施工中每个工序都至关重要,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诱发裂缝。

2 关于裂缝的处理技术

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然后裂缝的控制和修复是建筑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裂缝的产生对混凝土的整体性、耐久性和防渗能力带来严重的危害。这要求验收单位做好强有力的验收勘察工作,寻找潜藏的漏洞,及时做好修补工作。以下是通过处理技术修复裂缝的几种方法:

2.1 表面修补法

通常在处理稳定性和结构承载力没有多大影响的表面裂缝,只要在表面的裂缝涂上泥浆并在其表面刷上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能够产生有效的防裂作用,这种方法比较通用方便,适用的相对比较多。

2.2 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对混凝土的结构造成变化时,在对其采用处理措施就可以考虑结构加固法。以下几种方式是结构加固法比较常用的:可以考虑加大混凝土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2.3 混凝土置换法

在楼层产生混凝土裂缝,尽早的采用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有效方法,先将已经损坏的混凝土去除干净,然后再置换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置换材料一般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2.4 电化学防护法

电化学防护是利用对电场增加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从而对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发生改变。它的优点重点在于防护时收到的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对其他方式要小,这种方法不论是已建或者新建的建筑,都可适用。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新型的处理技术研究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领域。除了以上的处理技术以外,还有仿生自愈合法、迭合层法等在传统处理裂缝技术的基础上又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

3 怎样良好的做到裂缝防治

现在的建筑业发展越来越迅猛,人们一直在探寻更好的高楼建筑手段,保证高楼的建筑质量,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首先我们要将这些问题防范于未然。针对产生裂缝的原因,以下主要是预防混凝土裂缝几种预防:

3.1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求提前根据现场要求,做好混凝土的适配工作,根据工艺设计,选择最优的混凝土适配比。

3.2 在施工安排上工序要合理,避免混凝土的长期暴露,因为温湿度而影响质量,往往要求浇筑的混凝土要尽早的拆模,避免在表面形成过大的拉应力,造成裂缝形成的危险。

3.3 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做好较早的养护工作,并延长养护时间,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因为天气的高温、湿度低、风速大等因素,需要做好喷水养护,保证其充分的湿润条件。在拆模之后在及时的在上面铺上具有保温功能的材料,比如泡沫海绵等,可以有效的缓解过大的拉应力,有良好的效果。

3.4 为了防止混凝土表白出现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如果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就可选择分层浇筑法,这种方法的要求在于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使得混凝土的热量散发速度加快,能够达到温度均衡的效果;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下料的速度不宜过快;在施工前,先做好对木模浇湿工作,促使在浇筑完成后脱模的平稳性,控制好脱模的时间,并添加一定的放裂缝剂;在对于施工工艺较高的建筑,在浇筑完成后的2个小时内,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如表面拍打,收光等;

3.5 在预防混凝土裂缝的另外一个关键在于模板工程要合理,模板的钢度首先要达到工艺标准,防止施工中支架承载力不够造成模板变形,导致开裂,还有不要错过最佳的浇筑后的养护时机。

4 结论

房地产业是现在最炙手可热的产业,只有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合理的设计文件,最终可靠的建筑质量才会深得人心。混凝土裂缝在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危害很大,它产生的问题很多样,不同程度的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也不一样,轻则影响建筑物外观,重则如果没做有效的预防和措施处理,还有可能诱发更多的建筑结构问题发生和发展, 因此对于在建筑中存在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在建筑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起来,提高现今房地产业的建筑质量,确保居民生活安全,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水利学会.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2(6):897-898

[2]程慧瑜,浅谈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第9期,2009

第8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 砼裂缝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外观和耐久性,应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系统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开裂会使混凝土内部的钢筋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砼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甚至会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水利工程中,应对混凝土的裂缝产生原因进行仔细分析,并在施工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1、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 

1.1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会逐渐散热和蒸发,这是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大体积的混凝土。如果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外界环境的约束,就会自然的形成收缩应力,当这种应力超出当时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裂缝是混凝土建筑物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裂缝是材料的不连续现象,属于物理性病害,是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首要影响因素。裂缝的出现,多数在施工期就存在,有的虽然在施工期以后,也多在运行初期5~10年以内,不是由于运行期长工程老化问题,而是早期的问题。裂缝的存在直接导致混凝土抗拉性能的降低,裂缝也会引导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内部,造成钢筋锈蚀,甚至混凝土结构破坏。对于水库蓄水发电和灌溉来说,挡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会直接引起渗漏,如果渗漏量达到一定程度,就直接危及工程的蓄水能力;对于混凝土重力坝来说,如果裂缝达到一定贯穿深度和宽度,会引起坝体扬压力的急剧增长,削弱坝体的抗滑能力,对结构抗震非常不利、甚至会对整个坝滑能力,对结构抗震非常不利,甚至会对整个坝体的结构稳定和安全造成威胁。 

1.2温差裂缝 

温差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之间产生温差所引起的,温差产生的原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在温度正负交替过程中,混凝土微孔中的水成为结冰或过冷的水,体积膨胀产生冻胀压力,过冷的水迁移产生渗透压力,当两者的附加作用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遭受破坏。温差裂缝主要有三种情况:(1)水工混凝土在施工初期,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内外的温差使其产生裂缝;(2)混凝土拆模前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会急速下降,裂缝产生;(3)由于混凝土内部温度到达极限,但是热量散发慢,而产生温差裂缝。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是由于温差产生裂缝,诸如水工大坝、分洪闸、拦河坝等体积水工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1.3安定性裂缝 

安定性裂缝主要是龟裂,通常是因为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引起的。另外,钢筋因为外界的腐蚀也会引起混凝土裂缝。 

2、水工砼裂缝的防治措施 

2.1优化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 

采集原材料进行试拌,尽可能地减少水泥用量,添加i级粉煤灰,将水胶比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粗骨料采用二级配。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对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温升、减少收缩、提高抗侵蚀具有良好的作用。在裂缝易发生部位如孔洞周围以及转角处布置一些斜筋,从而让钢筋代替混凝土承担拉应力,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裂缝的发展。为了避免裂缝的出现,在设计中利用中低强度底水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在工程结构设计中要特别注意降低结构的约束度。对于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当尽量取较小值,因为保护层的厚度愈大愈容易发生裂缝。 

2.2加强混凝土养护措施 

在混凝土拆模后要挂草帘或铺草浇水,以便养护保湿。初浇注的混凝土就好像初生婴儿,要加倍的关心和爱护。混凝土的保养不仅是为了预防初期产生裂缝,还能促进混凝土后期的稳定,保障其承压能力和强韧度。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都需要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由于钢筋锈蚀是氧化反应,氧化是产生锈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混凝土的密实度,防止空气进入,加强混凝土表面的保护层厚度,预防氧化。在混凝土表面喷涂或涂刷聚合水泥砂浆、沥青、环氧树脂等防腐层。选择抗腐蚀性强的钢筋材料和混凝土材料,避免使用碱骨料等措施,对防止混凝土裂缝有较好的效果。碱骨料化学反应对结构的耐久性影响很大,为控制碱骨料的化学反应,最好选择优质骨料和低含碱量的水泥以及中性拌和水,在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的同时合理降低水灰比。 

2.3避免混凝土基础不均匀沉降 

解决方法有减轻结构的重量,合理安排施工的工序,改善混凝土结构等。如果只简单的依靠减轻结构重量来控制沉降,只会使整个结构的自身重量加大,稳定性不强,会加重不均匀的沉降。在工程实践中,应以抵抗不均匀沉降为主要保护措施。 

2.4塑性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一般选用干缩值较小、强度好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水灰比例,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水和水泥的分量。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要及时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一层薄膜,保证混凝土的湿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如果在高温和大风天气施工的话,最好设置防风和遮阳的设施,积极保护混凝土结构。 

2.5沉陷裂缝的预防措施 

要保证地基的稳定,对松软土的地质结构在施工前要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要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有较强的支撑力,保证地基的受力均匀。混凝土在浇注的过程中不能被水浸泡,模板的拆除要控制在一定的时间以内,还要注意拆模的先后顺序。在冻土上搭设模板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2.6施工管理措施 

首先,要增加技术含量,加强技术管理。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可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因此,技术管理在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建立技术交底责任制,并加强施工质量检验、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质量;严格依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建立健全质量检测机构和检验制度。其次,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工程质量。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它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3、结束语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荷载引起的应力裂缝、有地基沉降不均引起的沉降裂、温差或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裂缝,养护不善引起的收缩裂缝等。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必须从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温度控制、混凝土养护、施工管理等方面采取系统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j].混凝土,2002,(05). 

第9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水工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裂缝

Abstract: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in hydraulic struct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key,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 of the hydraulic structure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and the crack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and the crack problem further discussion and study. Has already reached the strict quality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complete the high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so that the future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hydraulic structure; The construction; The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crack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混凝土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振捣而成,通过一定的养护形成人造石材。其价格低廉、原料丰富、抗压强度高、经久耐用,因此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隧洞衬砌、大坝、桥梁等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渗均是由钢筋和混凝土来承担的,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和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解决对建筑的安全性来说很重要。本文结合水利工程实践,通过论述水工建筑中施工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和裂缝问题的解决,总结出水工建筑中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施工质量控制经验。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如何解决混凝土裂缝等问题,得出结论,严把质量关,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水利工程,以便以后对同类工程具有借鉴的意义。

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控制混凝土质量对水利建筑施工意义重大,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要对原材料进行控制,其次要科学配置混凝土,最后要抓好工地试验室的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如下: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控制可以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质量。控制水泥、砂、石、水的比例是使混凝土符合其相应质量标准的关键。在混凝土的制造过程中,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如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则会妨碍水泥水化,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物质,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使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达到规范要求。

(2)科学配置混凝土

科学配置混凝土,可从一定程度上实现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与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不太相同,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常含有一定的超、逊径颗粒,并且含水量会随环境不同有相应变化。因此,要结合工地实际情况,通过换算变为施工配合比,按照实际情况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3)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过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在浇筑前,对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该预先制定浇筑方案,才能达到要求。在浇筑时,合理安排浇注工序,严格控制浇筑流程。浇筑后要注意混凝土的养护,防止表面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控制

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提高施工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意识,严格遵照计划程序进行,注意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监督。总之,混凝土试块合格,结构物混凝土也不一定完全合格。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除去本身质量过关,相关的监管人员也应保证做到负责及时监督。混凝土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形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裂缝问题及解决办法

3.1 裂缝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最为普遍最为广泛的混合材料就是混凝土。但是,混凝土的离散性大、均匀性差,使用极易出现裂缝的现象。结合施工实践经验对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加以总结,得出以下几类混凝土裂缝:(1)超载裂缝:即混凝土构件超载使用时,造成变形、受力不均等原因产生的裂缝。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适当的施工荷载或者上部建筑物过早施工,往往导致超载裂缝的产生。这就要求施工时应严格遵守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质量。(2)收缩裂缝:即在施工阶段因水泥水化热及外部气温的作用引起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的混凝土和梁、板、柱等块体构件,危害较大,尤其对暴露在大气中的构筑物影响更大。如不加以防止,很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3)沉降裂缝:即因地基差异沉降或构件结合不良、剪应力超过设计强度而产生的一种混凝土裂缝,多见于填土地基、桩基沉降不均匀的各种基础与墙体。沉降裂缝危害极大,并且很难处理。因此在设计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先期探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斗要加强观测和巡视。(4)温度裂缝: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疲劳性、抗冻融性和抗渗透性等。

3.2 解决办法

要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我们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预防:(1) 设计方面。在设计上要注意到那些容易开裂的部位,如深基与浅基、高低跨处等,应考虑到由于地基的差异沉降或结构原因而引起的薄弱环节,在设计中加以解决。在构件截面允许、配筋率不变而且在浇筑方便的情况下,钢筋直径越细、间距越小则对预防开裂越有利。(2) 施工方案与预防方面。采取良好的施工方案与预防措施对控制混凝土裂缝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施工方案主要应确定一定的浇筑量,施工缝间距、位置及构造、浇筑时间、运输及振捣等。一次浇筑长度由垂直施工缝分割,最好是设置在变截面处或承受拉、剪、弯应力较小的部位。除控制一次浇筑厚度外,分层位置即水平施工缝设留位置也应加以注意。通常的应留在变截面处,或者远离受拉钢筋部位而设在混凝土的受拉区,确定浇筑时间的原则应尽量躲开昼夜温差大的时候和炎热天气。(3) 施工质量方面。施工阶段是裂缝预防的主要阶段,在施工阶段控制住裂缝,可以使由于施工质量原所产生的裂缝发生率降低。因此,在施工阶段要注意以下事项:合理配置混凝土,选择合适的配合比,可同时满足强度和施工要求,还可防止产生裂缝。(4) 养护方面。通过喷水,对一般混凝土结构,减少表面收缩,防止龟裂。由此使混凝土正常硬化,强度增长,不受或者少受外界影响。详细地说,晚拆模,拆后要立刻覆盖或者及时回填,尽量躲开外界气候的影响,养护期可以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的阶段为准,时间增加几天效果更好。

治理:经过调查分析,确认在裂缝不降低承载力的情况下,通常采取表面修补法、充填法、注入法等处理方法:(1) 当缝较窄时,采用表面修补法治理混凝土裂缝;(2) 当裂缝较宽时,采用充填法治理混凝土裂缝;(3) 当裂缝宽度较小且较深时,可采用将修补材料注入混凝土内部的修补方法法治理混凝土裂缝;(4) 在周围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在结构外部一侧或数侧采用围套加固法法治理混凝土裂缝;(5) 采用钢箍加固法,在结构裂缝部位四周加U型螺栓或型钢套箍将构件箍紧,治理混凝土裂缝;(6) 还可以采用粘贴加固法,将钢板或型钢用改性环氧树脂和粘结剂,粘结到构件砼裂缝部位表面,从而达到治理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结论

本文结合水利工程实践,通过论述水工建筑中施工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和裂缝问题的解决,总结出水工建筑中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施工质量控制经验。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如何解决混凝土裂缝等问题,得出结论,严把质量关,确保完成高质量的水利工程。以便以后对同类工程具有借鉴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关友.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 [J].江浙建筑,2006,(02).

[2] 刘阳.水利水电工程中相关建筑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技术与市场,2009,16(0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