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说新语翻译范文

世说新语翻译精选(九篇)

世说新语翻译

第1篇:世说新语翻译范文

论文摘要:20世纪初至今是我国翻译的现当代期。我国现代翻译从孕育新思想和新知识开始,不仅为国人排除语言文字障碍,推动了我国的文学建设,更是促进了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域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人民的文化交流,特别是经典著作的译介更是引发了一场文化裂变和思想革命。中国现当代翻译在译介外来文化的同时,也逐步完善了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科体系。而译者在翻译的语际间交流和语言转换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现当代翻译在介绍外来文化的同时,要大力弘扬中国文化。

发韧于“五四”运动,延绵到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现代翻译以及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中国当代翻译,历经文化向现代化转型和文化向当代转型,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中国现当代翻译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国人排除语言文字障碍,促进了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域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人民的沟通和交流。随着《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一批经典著作的译入,使中国社会发生了近一个世纪的令人嘱目的变化。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翻译更是有着重要作用。

一、翻译促使了文化的裂变和发展

我国现、当代翻译通过译介国外优秀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积极的、革命性的影响,并且发展了现代汉语语言,从而创造出了更优秀的中华民族新文化。

1.翻译孕育了新思想,介绍了新知识

中国“五四”时期的翻译活动对推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反抗封建主义的运动,推动中国文化向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在“五四”时期萌发的以引进新思想、新语言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1918年6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罗家伦合译的《娜拉》、胡适先生的 《易卜生主义》等作品,一时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对“五四”时期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文学观产生了巨大影响。易卜生作品中强烈的批判意识、象征主义和存在主义等创作手法以及宣传妇女解放的政治诉求、提倡写实主义的艺术主张,很快成为新文化运动闯将们的心声,一时掀起一股“娜拉热”。娜拉演变为追求自由、追求自主、追求妇女解放的标志。该剧的译介在我国开创了女权主义思想的先河。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翻译在思想观念上猛烈地冲击了传统文化中腐朽的保守势力,冲破了传统文化的壁垒。

1918年,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发表《Bolshevism的胜利》和《庶民的胜利》两篇文章,首次将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引起国人尤其是革命者和进步青年的极大反响。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被相继译介到国内,一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热潮。革命的理论的传播,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为创立中国共产党和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做好了准备。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创造性地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并加以运用,最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

我国一大批译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的译介一直持续至今,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相继推出了《马克思全集》《恩格斯全集》以及《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并在实践中不断引用、论证,逐渐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架构中不可或缺的意识形态话语,造就了国人的观念和信仰,塑造了他们心灵,甚至改变了他们人生道路。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的时候,我国的学者译介了众多的苏联文学作品,如影响了我们整整几代人人生道路的《母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铁流》等“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有助于塑造国人高尚的品格,还为当时的民族文学作品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我们的文学作品更加富于人民性。

中国现当代翻译在译介外来思想、文化、知识的同时,也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我们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国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很多新学科基本是由我国留学生创立的,例如著名思想家严复从英国留学归国后,先后译介了西方的哲学、政治学、逻辑学、经济学、法学等一大批学科的著作,为“五四”运动之后我国现代相应学科体系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2.促进了现代汉语的完善和发展

在“五四”之前,翻译多注重于宗教文化,例如大量经书的翻译,还没有真正影响到汉语言的改变。但在“五四”时期,对外国著作的翻译,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催生了白话文运动,积极推进了汉语言的发展,丰富并发展了中国的文学语言。中国传统小说虽然也是白话,但他属于“书本白话”,基本还是文言文与白话相间。外国文学作品经过翻译大量出版,才真正给中国现代文学引入了一种全新的白话文。1935年,鲁迅先生翻译果戈理的《死魂灵》时,中国现代白话文正处于萌芽的创建阶段。鲁迅、瞿秋白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大力提倡吸收国外的新句法、新词语、新的表现手法来丰富现代汉语,瞿秋白先生提倡翻译“应用中国人口头上可以讲得出来的白话来写”,让普通民众能看得懂所译作品;鲁迅先生主张翻译应该“洋气”,主张从语言上反映出作品的时代风格。由于“五四”时期的翻译开始注重直译,汉语受到的影响不仅仅止于词汇层面,而是波及到句法层面。王力先生就认为,当时受外语和翻译的影响,汉语白话文发生了“欧化现象”,主要表现为:①主语和系词的增加;②复音词的创造;③可能式、被动式、记号的欧化;④句子的延长;⑤新替代法和新称数法;⑥联结成分的欧化。

二、翻译推动和繁荣了我国的文学创作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最能体现语言的精华。20世纪初我国翻译文学作品的高潮迭起,一个原因是得益于梁启超的舆论宣传和林纤的文学翻译实践,二个更直接、更本质的原因是“五四”运动浪潮的冲击。我们知道,“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革命,还是一场启蒙运动和一场新文化运动。而为了启蒙新思想、新文化,就迫切需要引入大量的外来思想、外来文化、外来文学形式以及外来语言,而文学翻译在其中正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胡适先生在《白话文学史》中论述了佛经的翻译,一扫两晋南北朝时期虚浮娇柔的文风,“给中国文学史上开了无穷新意境,创了不少新文体、添了无数新材料”。据不完全统计,从1911年到1949年不到40年间正式出版的翻译文学作品就多达4千余种,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在十年浩劫中备受压制、摧残的译者渴望重新投入翻译事业,以探究1950年以来一直被视为禁区的西方现代派的真实面貌。一时间,10多本专门的翻译文学杂志相继创刊,一批丛书和文集雨后春笋般的问世,其中包括11卷的《莎士比亚全集》,28卷的《狄更斯全集》,4卷8册的《外国现代派作品全集》等等。正如美国著名诗人庞德曾说的:“文学从翻译获得自己的生命力。·····一切新的强劲、一切复兴都从翻译开始;……人们所谓的诗歌的伟大时代,首先是翻译的伟大时代”。

1.翻译推出了新的文学题材

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对中国的一批作家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拓展了文学题材,如当时许多作家受译介作品的影响,模仿外国文学中爱情故事、侦探推理、妇女解放等内容,作为他们的创作题材,创作出与译作有某些相似的作品,就像《水浒》《红楼梦》的结体运笔受到《华严》的影响一样,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也受果戈里同名小说的影响;《玩偶之家》被译介到我国后,胡适先生摩仿写出了爱情小说《终身大事》,塑造了中国的第一个“娜拉。”

2.翻译开创了新的文学形式

中国现代文学新的样式的诞生和发展,如新诗、白话小说、话剧等,都和翻译活动息息相关。1899年林纤先生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彻底摆脱了传统小说的章回体的束缚,并且保留了其中部分日记体。新小说所使用的白话文体和传统小说也不一样,前者“没有译者的方言乡音影响,语法结构和辞气有一些外国语现象”,而后者“实质上还是一种书本白话。1918年4月,胡适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用口语白话翻译的苏格兰女诗人林塞的《老洛伯》,开创了现代新诗之先河。话剧的产生更是直接脱颖于翻译文学。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一开始上演的剧目就是根据翻译小说改编的剧本《茶花女》和《黑人吁天奴》。这些都印证了陈平原断言的“没有从晚清开始的对域外小说的积极介绍和借鉴,中国小说不可能产生如此脱胎换骨的变化”。

3.翻译产生新的创作手法

“五四”时期,梁启超等人对西方小说的译介促进了我国小说的现代化转型,小说的表现手法极大地丰富起来,提高了小说在文学上的地位。我国著名侦探小说家程小青的《霍桑探案》就一改传统的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叙事法,之后多人群起效仿。直译方法的使用,不仅引进了新词,并且引进了欧化语法(如倒装句),极大地丰富了白话文的词汇。这期间叙事方法的变革,例如倒叙的引进,吴跃人的《九命奇案》就是模仿法国小说家鲍福的作品《毒蛇圈》采用倒叙手法创作而成。

三、译者对文化、文学发展的影响

翻译是社会活动的产物,译者在翻译的语际间交流和语言转换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译者的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而译者的活动又具有社会性,译者的文化倾向、文化态度、文化能力、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制约翻译活动,译者的选材、兴趣、爱好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并“籍着各种操纵手段,利用译作表达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

1.译者的翻译选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汉斯·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性,那么翻译也有其目的性,译者最为关注的是能否达到目的。任何翻译包括“意译”“编译”“节译”等都是出于某种文化目的,中国现当代译者总是按自己所意识到的中国文化需求来确定自己翻译题材的。

译者的文化价值取向可以看着是对译入语文化的认同,译者通过翻译来强化某种意识形态和文学观,如我国20世纪50年代对当时的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翻译,也是对现存文化的否定,译者通过翻译来颠覆现行的文化、文学模式而达到变革的目的,如梁启超的政治小说就是为了达到变革的目的。

鲁迅选择革命的文学作品翻译,正如他自己所说“那好比是为起义的奴隶搬运军火,是直接为革命服务的”,从而进一步将翻译喻为“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普罗米修斯窃火给人类”。鲁迅在30年代初翻译的《毁灭》等苏联革命作品乃是为了介绍“铁的任务和血的战斗”,以鼓励中国人民的斗争,同时为中国革命作家作为创作上的参考。“五四”时期,译者多怀着一种介绍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以对抗当时的中国封建文化的 目的,怀着一种引进外来文学以建设中国新文学的目的,精心选材,热情认真地进行译介。著名剧作家田汉于1936年翻译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并将之改编成剧本,针对当时中国正在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特定背景,加入了十几首渲染和营造舞台气氛的插曲,有意突出原作中并不起眼的几个波兰革命者的形象,旨在激励爱国志士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收回祖国大好河山。

20世纪80年代,著名学者李泽厚、金观涛、甘阳分别主编了《美学译文丛书》《走向未来丛书》《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3套大型译文丛书。在这之前,我国社会科学翻译界存在着过份浓厚的“革命”意识形态倾向,他们提出了非常鲜明的翻译动机。例如李泽厚先生明确宣称:“目前应该组织力量尽快地将国外美学著作翻译过来,我认为这对于改善我们目前的美学状况是有重要意义的。有价值的翻译工作比缺乏学术价值的文章用处大得多。”李泽厚先生在这里虽然说的是美学研究的“状况”,但是实际上是对整个文化状况的关怀。因为8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已从对“文革”悲惨岁月的一般层面上的历史反思上升到了哲学层面的反思。金观涛先生更是明确表示:“我们的时代是不寻常的。20世纪科学技术革命正在迅速而又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存方式。人们迫切地感觉到,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一个富有挑战的、千变万化的未来。正是在这种历史关头,中华民族开始了自己悠久历史中的又一次真正的复兴。”对此,王晓明先生诊释道:“这里说得再清楚也没有了,他们不仅是把编辑这套丛书看作是从事一项学术工作,而且还将它看作是对整个社会变革的一次推动,是解放社会的一道闪电。”甘阳先生也颇有感慨地说:“梁启超曾言:今日中国欲自强,当以译书为第一事。此语今日或仍未过时。但我们深信,随着中国学人对世界学术文化发展的了解日益深入,当代中国学术文化的创造性大发展,当不会为期太远了。”

2.译者翻译策略服务于翻译目的

翻译是一定社会文化框架内的决策过程,译者的翻译观具有时代性,译者不可避免地会将其个人生活经验、文化和历史背景掺入其中—其世界观、价值趋向、思维模式、认知方式、审美情趣等决定其对原文中文化信息的“不见”和“洞见”,并决定其如何认知和解释原文文化意蕴。比如二十世纪初叶,许多译者都译了拜伦的《希腊岛》(The Isles of Greece),由于各自的翻译动机和目的各异,便有了不同的译文。以该诗第一段中的第一句为例。原诗为:

The Isles of Greece, the isles of Greece!

Where burning Sappho loved and sung,

Where Delos rose, and Phoebus sprung!

梁启超先生译为:

(沉醉东方)咳!希腊啊!希腊啊!你本是和平时代的爱娇,你本是战争时代的天骄!撒芷波歌声高,女诗人热情好,更有那德罗士、菲波士(两神名)荣光常照。

马君武先生译为:

希腊岛,希腊岛,诗人沙浮安在哉?爱国之诗传最早。战争平和万千术,其术皆自希腊出,德类、飞布两英雄,溯源皆是希腊族。

苏曼殊先生译为:

巍巍希腊邦,生长奢浮好。情文何斐斐,茶辐思灵保。征伐和亲策,陵夷不自葆。

胡适先生译为:

第2篇:世说新语翻译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翻译标准;三个世界理论;三个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68-01

一、引言

翻译标准是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准绳,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对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翻译学者对翻译标准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不同的翻译研究范式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标准。目前我国翻译研究进入了建构主义研究范式阶段,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建构主义翻译标准,以期更好的用建构主义翻译标准指导翻译实践。

二、构建主义翻译标准的理论基础

所谓构建的翻译学是一种交往理性为基础,以构建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翻译研究,并把这一研究对象作为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来构建(吕俊,侯问群,2006)。建构主义翻译学以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学说为指导。哈贝马斯借用卡尔波普尔的理论,把现实领域分为三个不同类型的世界,这三个世界分别是①自然世界,②社会世界,③主体世界。相应地,把交往关系划为三个层面:①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的交往层面,②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层面,③成熟的主体与其自身的内在本质与他者的主体关系层面。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以普遍语用学为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法的人际关系问题。他认为一个理解为目的的交往活动必须满足有效性要求。首先要求言说者必须选择可领会的表达以便说者和听者能够相互理解,即说出可以被人理解的语句;其次是提供给听者一个真实的陈述意向,或者陈述内容使听者与自己分享知识;第三言说者要真诚的以便使听者相信他说出的内容,最后选择的表达式应该得体,以便使交际成功最终形成默契,完成交往活动。

哈贝马斯认为,在三个不同的现实领域,交往活动要采用不同的交往模式和言说者的基本态度。在自然物质世界中,交往模式是认识式,例如科技文体是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记录,我们应该遵循客观性的态度;在社会世界中,我们应该遵从社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惯例和准则,并使用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成功的交际;在主观世界中,要用真诚的态度表述内心世界引起同感和共鸣。

哈贝马斯用三种不同的交往方式把三个世界通过语言活动相互联系起来,并提出了三个有效性要求:对客观世界的揭示要真实,对社会世界的描述要正确得体;对精神世界的揭示要真诚。凡是违背这三个有效性要求的都会导致交往的中断或者失败。

翻译活动属于涉及到三个世界与三个交往层面的认识交往活动,它不是人在与自然打交道,也不仅仅是两个主体之间的私人事务,而是一种社会活动。建构主义翻译观将翻译视为一种交往行为,认为翻译也需要满足三个有效性要求,提出了三条翻译标准:①译文符合知识的客观性;②理解的合理性和解释的普遍可接受性;③尊重原文的定向性和图式框架(吕俊,侯问群,2006)。这三条标准分别与自然实存世界、社会群体世界和个体主体的精神世界一一对应。首先,译文要符合知识的客观性,对应的是对客观的外部世界的描述要真实;第二条体现的是社会群体世界的交往应该正确得体,译文一旦进入社会它对社会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必须具备理解的合理性和解释的普遍可接受性;第三条是指翻译中译者要发挥个人的想象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描述应该真诚,要尊重文本的定向功能。

三、建构主义翻译标准

1.译文符合知识的客观性

客观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成果,知识的客观性问题是一切理解活动的基础。在文本阐释这一类精神活动不仅仅是有主观性的一面,也涉及知识的客观性问题。译者的理解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知识的客观性作为评判尺度,因此是否符合知识的客观性是判断一个译文对与错的首要条件。请看下面一段译文:

例:Massless particles, including photons, the quanta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others, were mentioned in Section 8-8.

译文:没有质量的粒子,包括光子、电磁辐射的量子,等等,已在8-8节有所叙述。

这句译文是有错误的,因为它违背了知识的客观性。懂光学理论的人知道,光子(光量子),就是电磁辐射的量子。译文将光子和电磁辐射的量子,作为两个不同的物质来对待,是错误的。实际上原文中的“the quanta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应该是“photons” 的同位语,而不是它的并列成分。正确的译文应该是:没有质量的粒子,包括光子(即电磁辐射的量子)等等,已在8-8节有所叙述。

2.理解的合理性和解释的普遍可接受性

翻译活动是一种社会的理解与解释活动。原文文本是一种可能性的语境,开放的语境。不同的译者来参与对原文文本的理解与解释,是在这种可能的语境中进行的,又因为个人的社会知识、文化背景不同,可能得出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是只要他的理解是合理的,能够被译语读者所接受,就认为译文是合法的。

3.尊重原文的定向性和图式框架

尊重原文的定向性和图式框架,是强调文本对译者的制约性。翻译不是一种创作,它不是完全自主性的活动,有文本的定向性与框架的制约性。译者是原作者和译语读者之间交流的中介人,读者通过译作与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译者,应该尊重原文文本的框架结构,尊重原文文本的定向性。

四、建构主义翻译标准的特点

这三条新标准彼此联系又各有不同,分别将客观的外部世界、社会群体世界以及读者与译者参与和文本世界综合考虑。

与传统的翻译标准“忠实”与“信”相比较,建构主义的翻译标准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新标准采取最低限定标准是,而非传统的最高限定标准为准则。换言之,新标准重在引导译者怎么去做,而不是给译者设定要求;其次,新标准是开放性的,它允许不同阐释的存在,提倡在最低限定标准的基础上,对不同性质的翻译制定某些特殊要求;最后,新标准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结合。传统标准认为只有客观一致性才能成为标准,新标准第二条强调了理解与解释的问题,强调了主体的参与性,即主观性。

五、结束语

翻译界对翻译标准还没有完全一致的定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审视翻译,对翻译标准总会有不同的界定。在新的语境下,新的建构主义翻译标准对各类翻译实践有着怎样的指导意义,还需要翻译活动来检验。

おげ慰嘉南祝

[1]吕 俊, 侯向群. 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第3篇:世说新语翻译范文

[关键词]和合翻译;和合相生;对外文化传译;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109 ― 02

一、引言

和合学说源自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人―地―天”自然有序的和生之道强调一种整体性思维。和合学说之于翻译研究,为解决翻译理论研究的纷争提供了新的视角。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塑造了我们民族的整体意识;“和合”翻译思想从整体考量翻译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家普遍认为新事物、新生命的化生,都是多种差异元素、要素相互冲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规定而生生。因此,中国文化精髓只有通过“和合”之径,才能赋予原作新的生命力,与异域文化语言体系中的“异质”元素由“冲突”而“融合”,两种文化共生共存,实现和谐、多元、创生的世界文化体系。

潘文国教授在《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一文中指出:理论构成体系,体系组成于术语,而术语、体系、理论总结起来即称为“话语”,而一套话语被别人认可,即成为理论。〔1〕 而话语权就是说话的权利,是否有这个权利取决于话语的信服度,认可度。中国国力的增强,经济地位的提高,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话语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是对外宣传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的有力时机,因此,中国译者应该把握时机,为国家良好形象的树立,争取更大的话语权而努力。

二、和合翻译理论的中西方哲学渊源

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和“中庸”思想为其精髓,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各个时期及领域,已然成为华夏大地主流思想并影响其文化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及伦理道德的形成。西方和合翻译思想源自古希腊自然科学与理性哲学,其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继承发扬古希腊智者们的“和谐观”,提出了中道理论,认为“中道”就是“适度”、“执中”的意思。亚里士多德把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正是由于中西方共存“和合”文化底蕴,以翻译为途径之一的文化交流才得以互通有无,彼此促进。

(一)和合翻译理论在中国

和合翻译思想肇始于郑海凌先生《翻译标准新说:和谐说》一文,发表于1999年。郑先生认为“翻译的艺术贵在和谐”。而“和谐说”的哲学基础则源自中国古代文化思想里的“中和”观念。〔3〕 对于中国人,“和合”、“中和”之美是最高的美。中国古代先贤均要求达到这个“最高美”的境界。儒家“中庸”之道讲究“中和”,“允执其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刘宓庆先生解释为“功源于两端之和合,用系于两级之中和。”此为“天人合一”的自为状态;老子的“大一中和”的政治观“天下浑心”,“天下人心浑然一体,恰恰融和”均表现出了“和合”观念的深厚文化底蕴。〔4〕 刘宓庆先生在其著作中把“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列为中国翻译传统之一。此处,“道”即翻译,“极轨”意指最高准则,完美境界。“所谓圆满调和也就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和合之境。”(同〔4〕)在中国翻译史上直译意译的“折中调和”始于鸠摩罗什,“文约而诣,旨婉而彰”。 (同〔4〕)而就其翻译思想而言,梁启超对玄奘的翻译评价“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至此,我国传统的调和和合翻译思想初步形成。后世的翻译理论,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以神为用,以形为体”到钱钟书的“化境”论等,均是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和合均衡,并没有偏离允执其中,圆满调和的主导思想,而且强调“质”中见“效”,人文调和的译论传统。

(二)和合翻译理论的在西方

自古以来,“和谐”一直是西方各学科,尤其是哲学、美学等学科的高频词汇。语言和谐和艺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毕达哥拉斯学派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提出“美就是和谐”的命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产生和谐”的观点与中国古代强调的“和而不同”、“同则不继”的思想是一致的。从语言的角度论和谐,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指出语言表达既不能流于平凡,也不能提得太高,而应求其适合。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认为“语言内在和谐一致”的结构与人们各种细腻的感觉色彩、与语言的名(名称)和实(事物)等都有一定的联系,语言具有“令人赞叹不已的美。”西方现代语言学者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要求交际双方在语用中必须遵守的原则,而“合作”才是实现语言和谐的必由之路。范淑伦的语言“适应理论”认为语言的适应性是协同性和变异性的统一,要考虑适应的对象、层次、阶段、程度、功能等要素。交际双方相互适应诸上要素,语言才能和谐。这些语言“和谐论”的为翻译和合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5〕

三、和合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文化传译

从和合翻译理论的提出迄今,国内几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扩展,补充。郑海凌教授把翻译过程的“和谐”具体描述为:译者与原文之间,译者与译文之间,译文与原文之间,译文内部关系之间以及译文与读者之间均以“不隔”为和谐。此理论实为翻译的最高境界。张从益指出了和合系统与翻译系统的类似性与同构性,其中,“翻译适用选择论”,“自我复制”和“自我指涉”等概念证明了翻译中“话语权”的重要性,对于译文而言,就是冲突与融合后的和合体。在此基础之上,莫运国教授总结了翻译和合说的四点基本特征:恒量性与动态性,模糊性与开放性,层级性与传承性,超越性与创造性,科学系统地阐释了和合翻译理论的性质并指导翻译实践。吴志杰教授通过深入研究,开发了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理论资源,对翻译的本体观,伦理观,审美观等问题作出理论阐释,从“意”、“诚”、“心”、“神”、“适”五个核心范畴尝试建立“和合翻译学”的话语体系。这些思想的提出为中国译论的发展开辟新径,对我国文化对外翻译实践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文化传译译文处理中的和合意识

罗松纳・沃伦把翻译看成是一种认知模式以及生存模式,对此他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两种语言的转换就像自然界动植物的迁移,“必须像个人或民族的‘适用’和成长那样 ,只有适应新环境而有所改变才能生存下来。”〔6〕(转引自张从益(Warren 1989: 6)同理,中国文化对外传译中的文明要素要想根植于西方大地,必然要遵循“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和合生态系统与翻译体系的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和“适中尚和”的核心理念被置于一定的理论高度。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翻译在文化交流中所体现的不平等现象。目前,中国文化由于经济政治及历史原因,仍然相对弱势,在向西方一些强势文化输入过程中,一方面,为了消除历史上文学译作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要树立中国的正面、全面、积极的形象。对于外译的文学典籍一定要选择与“时代”背景和合,与异域文化中所缺的内容“和合”。

(二)文化传译中译者因素和合意识

在中文典籍英译的历史上,译届有过这样一种争论,那就是译者到底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翻译者还是本族语翻译者更能胜任“译出”的任务。结论不严自明,由于汉语语言系统自身的困难,与印欧语系相差悬殊,再精通汉语的西方翻译家也很难不出现理解表达的错误,而且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领悟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就算谙熟中国文化的外国译者也会难上加难。像“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学者为数不多,文化传译的工作,尤其是中国典籍,诗歌等题材的译作最好能实现“中西合璧”,以中国译者为主,尤其是国外华裔翻译学者参与。中国译者负责初译,因其能很好把握原文深层文化涵义,为译文保留源语文学思想及价值观不失真打下基础;加上西方译者在语言表达,及内容理解的后续效应,文本润色,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为译作在国外接受的可持续性提供保障。这样所成之译作融合中西方译者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共生共存,和合共建。

(三)文化传译中受众群体与策略上的和合意识

翻译策略的直译意译之争在中国其实没有立本之源,潘文国教授称之为“伪问题”。原因在于,直译是来自西方语系相同之间的对译,即字字对译,甚至可以字母对译,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中西语言类型的显著差异,完全实现直译是不现实的。中国人重悟性,具有整体性思维模式;西方人重理性,体现个体性思维模式。因而中文句式较流放、疏散、重意合;而英语较严谨、紧凑、重形合。所以在中国译论中,中国学者结合汉语英语实际,在直译意译的范畴中提出“折中”的概念,例如朱光潜先生就说过,“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存在”,巴金所言“好的翻译应该都是直译,也都是意译”。综上所述,中国学者在借鉴外国译论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译论,这也不失为和合思想完善译论体系的表现。

四、结束语

纵观历史,世界上几次伟大的思潮的出现都离不开不同民族的相互碰撞。浩浩荡荡的文艺复兴运动再现古代希腊文明精髓;东方的儒学智慧为启蒙运动提供理据。这就又一次验证了中西方在思想文化源流中无法分割的亲缘纽带,也是和合相生的历史硕果。正如莫运国教授所言:“东方的人文艺术翻译思想应该与西方的科学翻译思想和合,而西方的系统化科学翻译思想应该与东方的人文精神和合,最终实现世界翻译理论的和合之势。”〔7〕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传译是我国对外形象展示的依据之一,肩负着本民族权力话语向世界宣扬的重任;和合翻译理论的提出为译论提供了更为开阔的理论思维和视野,从整体指导翻译过程,不仅丰富了我国的译论体系,也为世界翻译理论的建构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 考 文 献〕

〔1〕潘文国.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01):1.

〔2〕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

〔3〕郑海凌.翻译标准新说:和谐说〔J〕.中国翻译,1999,(04):3.

〔4〕刘宓庆.中心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1):61.

〔5〕冯广义.语言和谐论〔M〕.人民出版社,2007,(11):19-43.

第4篇:世说新语翻译范文

一、金译本与葛译本的文本差异表现

金译本RickshawBoy于1945年由纽约雷诺与希区考克出版社出版,1946年由纽约桑代尔和伦敦迈克?约瑟夫出版社再版。金曾在美国驻华使馆从事过外交工作,出于自身对中国小说的喜好,翻译了该作。金译本的再版、重印使其成了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海外畅销书目之一。葛译本RickshawBoy出版于2010年,由美国着名畅销小说出版机构纽约哈珀柯林斯(HarperCollins)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在译本前言中,葛浩文声明他重译《骆驼祥子》的最主要原因是先前的译本不令人满意,希望出版一部“完整、忠实、可读的英语译本”⑥。以下我们将从译文的主题、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三个方面考察金译本与葛译本的差异。主题上,老舍“用悲剧的笔法描写了一个善良的无产阶级者徒然的挣扎”⑦,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一部超前的现实主义大作,它不仅从物质层面上批判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劳资矛盾和贫富分化问题;而且从精神层面上挖掘资本主义对纯朴人性和传统美德的戕害,彰显了老舍批判资本主义的文化意义”⑧,“反映了老舍对反动社会的憎恶,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个人奋斗道路的否定,对革命的憧憬和向往”①。以上学者的论述均说明了原作主题的整体悲剧性与批判性。而金译本则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改写,主要体现为译者对结局的改写。译本虽然再现了以祥子为代表的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但却将悲剧性结局改写为大团圆的喜剧结局,以说明普通劳动者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坚韧,不断与现实苦难与命运做斗争,获得幸福结局的故事。由于金译本的结局是祥子与小福子的大团圆,虎妞就自然成了阻止他们幸福的始作俑者,因此金将虎妞的形象负面化,以此来凸显祥子的无辜。金译中的“谁先犯错”明显是在影射犯错的人是虎妞,是她引诱了祥子,“beginwith”将虎妞塑造成罪魁祸首的形象;此外,金还对这段引诱进行了大肆渲染。而原文对这一段的描写显得很晦涩,并没有清楚地交代谁是谁非。显然,金有意将祥子与虎妞的这笔“糊涂账”归咎于虎妞,并以此来凸显祥子无辜受害者的身份。葛译本由于并未对原文情节进行改动,因此保留了原文的“不论秧子”(不管是谁),“dealwith”不仅尊重原文意愿,还凸显了虎妞敢爱敢恨、无所畏惧,同时有点泼辣的形象。综上所述,虽然两个译本的源文化是一致的,但东道文化在20世纪40年代与当下在文化规范、对外国文学的阅读需求等方面存在历史性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椭圆形折射”,具体表现为金译本与葛译本在译文主题、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民族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文化折射的具体表现。

二、译本差异的世界文学认知方式

以上的译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可以从达姆罗什对世界文学的定义的角度进行阐释,以期认识翻译在《骆驼祥子》成为世界文学过程中的建构作用。该定义明确了翻译是接受文化价值观和需求的产物,因而必须在东道文化语境下才能有效理解作品。因此,我们将从翻译的折射方式、翻译结果和翻译式阅读三个层面,研究接受情境的文化构成要素、运用方式以及对翻译的影响。

1.两个译本中文化的椭圆形折射形态《骆驼祥子》的两个英译本体现了世界文学是通过对民族文学的椭圆折射性翻译,进入由源文化和东道文化两个焦点所形成的椭圆形文化空间的书写形态。所谓椭圆形折射是指世界文学经由翻译,其承载的文化既不是直接移入的源文化,也不是完全归化成东道文化,而是由于两种文化相遇而发生的传播方向改变的折射式翻译结果。在看待译本中源文化和东道文化关系时,由于生成原文的源文化语境相对固定,因此,源文化是椭圆中一个固定的焦点;而生成译文的东道文化语境处于变化之中,每个译本都对应着不同的东道文化,因此是一个动态的焦点。

金译本与葛译本也同样是源文化与不同时期的东道文化在世界文学的张力场中折射的结果。当民族文学透过这个椭圆介质时,其翻译传播的意指方式或意图效果会发生改变,如同光在透过介质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一样。译本的折射度取决于所处时代的文化规范与需求。1945年以前,美国对

中国文学的认知处于初级阶段。除20世纪初“美国诗歌文艺复兴运动”(AmericanPoetryRenaissance)所引发的“中国热”外,中国文学并没有对美国文坛产生实质性影响。况且,其热情还局限在中国古诗。很少谈及其他中国文学体裁,更遑论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现代文学了。金译本出版于1945年。原作所表现的整体悲剧性与当时美国对中国“正面形象”的认知完全对立,颠覆了由庞德、洛威尔等人制造的“中国印象”。金是来自东道文化的美国译者,也是通晓中国国情的外交家,自然清楚当时的美国文化不需要这种悲剧性,因此对原作进行改写势在必行。客观上说,金在翻译原作前21章时,采用直译甚至硬译的方法,并未有重大改动或调整,基本保留了原作的面貌。这部分是在描写祥子面对现实的苦难和命运的折磨时,表现出坚忍与不屈服的精神和反抗意识。这与美国文化中的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高度契合,祥子也具有“美式英雄”的形象。但在原作的最后3章,祥子在遭受接二连三的打击后,完全堕落,这与此时盛行的“美国梦”背道而驰,因为劳动者并没有通过劳动获得幸福,反而被现实和命运所吞没。因此,东道文化的需要决定了金译本必须改写原作。这部描述中国旧社会苦难的现实主义小说也由此被改造成一部“美国梦”式的浪漫主义小说。译本并不是原汁原味的《骆驼祥子》,而是根据美国40年代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进行的改编,是迎合了当时美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和出版商业价值的折射性书写。金译本一方面保留了原作中祥子质朴、勤劳的中国农民形象;另一方面,将原作中表现祥子堕落、贪财、背叛等负面内容删除或转移(见例2、4、5),添加了同情心、正义感等人生态度的描写,使祥子形象完全正面化(见例6),同时,通过改写结局和情节(见例1),将祥子形象进行“美国梦实现者”的折射,使祥子兼具中国农民和美式英雄的形象,具有浪漫主义的特点。  相较于1945年,当代美国对中国以及中国现当代小说有了跨越式的认识。首先,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垮掉派”文学运动开始占据美国文坛的舞台,涌现出一大批对中国文学抱有兴趣的作家或诗人,如凯鲁亚克、斯奈德、雷克斯罗斯等人;其次,大量中国现当代作品被译介到美国,如鲁迅、老舍、沈从文、巴金、冰心、莫言、阎连科、苏童、余华、王安忆等人的作品;此外,美国涌现出一批汉学家与中国文学翻译家,如费正清、宇文所安、史景迁、顾立雅、华兹生、葛浩文等人。这些情况的出现拓展了美国对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整体认识,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学的态度更加开明,中国文学的“异质性”也愈发凸显。同时,对其他各国家民族文学的译介,也使美国与其他各国文化间的差异性愈发彰显,对“异质”的尊重成为这一时期翻译界的主流话语。本雅明对翻译异域性的尊重、贝尔曼的异域性论、德里达的延异论、赛义德的东方学论、韦努蒂的存异伦理都体现了当代社会尊重“异质”的态度。面对“异质”文化时,不是要将其归化(同化)为本土文化,而应该采取尊重的态度,正视差异,保持其异域性。这些尊重“异域”与文化差异的话语为“存异”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葛译本正是产生于这样一个文学和理论背景。其表现出的对原作的尊重,是世界文学领域中源文化“愈加分明的”折射结果,也是“存异”语境下的必然产物。在译者自序中,葛浩文声称要为当代读者提供一个“完整、忠实、可读”的译本。他甚至称其译文是对原文的“复制”,没有改动。通过比较,我们也不难发现葛译本除删除少量繁冗的环境与心理描写外,在主题、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等方面均与原作保持一致,文化折射度较小,源文化在东道文化语境中得到很大程度的彰显,译本的异域性较为突出。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世界文学所形成的众多椭圆而产生的这种张力的相互作用,不仅使得翻译文学和本土文学产生差异和距离,从而成就了世界文学的特质。“民族文学作品跻身世界文学之后,仍然带有民族渊源的印迹;然而这些印迹随着作品的愈来愈远的流转而不断扩散,愈加分明地折射成来自遥远他乡之作。”①同时,葛译本尊重原文对祥子人物形象的处理,保留了祥子质朴、勤劳,同时又被命运所束缚,在接二连三厄运袭来后,完全堕落的形象,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

2.译本的翻译书写之得民族文学须经由翻译而获益才有可能成为世界文学。“世界文学是一种经由翻译而受益的书写。”②首先,民族文学经由翻译才能得以跨文化的流传,才有可能成为世界文学。在民族文学的交往与世界文学的动态生成中,翻译起着帮助民族文学跨越语言、文化、政治、心理和时空等障碍,进入更为广阔的文学流通领域的作用。译本的有效接受性和广泛流传性决定了民族文学是否能成功跨越以上障碍。其次,民族文学透过世界文学的椭圆形介质时,其翻译传播的意指方式或意图效果会发生改变,译本获得了与原作不同的新视野,原作由此重生。

译本的有效接受成就了《骆驼祥子》的世界文学特质。一经出版,金译本就在美国评论界和文坛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大报纸、杂志也争相介绍金译本,发表了不少关于金译本的书评。不到一年时间,金译本便销售一空,迫使出版商不得不重印、再版。葛浩文虽对金译本颇有微词,甚至是多有不满,但也感叹其“称霸市场30年”①。甚至有学者认为,“金译本在美国引起的巨大轰动,既是现代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发生联系的重要界标,同时亦超越了文学范畴,而成为一桩影响深远的文化事件”②。不仅如此,金译本在美国的巨大影响力还使其成了《骆驼祥子》其他语种译本的蓝本。葛译本虽出版至今不足4年时间,其流通度也不可小觑。译本一经出版,便得到了着名评论机构的高度评价。位于芝加哥的文学评论机构“前台”(TheFrontTable)③认为,“葛译本《骆驼祥子》与以往他翻译的莫言、苏童的作品一样,秉承了较高的翻译质量,是具有‘黄金标准’的译作”④。译作的出版也引起了一阵《骆驼祥子》怀旧风:据着名读书社交网站“好读物”(-Goodreads)⑤显示,对葛译本的好评高达1600条(截止至2014年5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葛译本在美国市场的畅销程度。而且,葛浩文作为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译介的主要译者,必然会随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而备受世界的关注。

可以预见,他翻译的其他中国现当代小说译作也必然会随之走入更广阔的读者视野,获得更大的流通度。“即使在本国已经具有经典地位的作品,当它传到国外时也会获得新维度。”⑥金译本与葛译本不仅使《骆驼祥子》在美国得以流通,也使作品获得了一个新的维度。这个新维度也并非一成不变,它随时间、文化的规范和需求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意指方式上,通过翻译,原文从一部具有批判性质现实主义小说,分别转变成了“美国梦式”的浪漫主义小说(金译本)和具有世界主义人文关怀的现实主义小说(葛译本)。在意图效果上,原文的批判意义、革命诉求和教化意义等在两部译作中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减,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苦难做斗争而获取幸福的憧憬(金译本)和对人类苦难的世界主义人文关怀(葛译本)。金译本将原作中对旧制度残害人性的批判、对革命道路的向往与憧憬、对资产阶级剥削劳苦大众的痛斥,集中地转变为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奋斗获得幸福的“美国梦”。金译本俨然是一部普通底层劳动者抗击人生厄运的奋斗史,原文中号召人民反抗旧社会、旧制度的教化意义也丧失殆尽,阶级对立、革命诉求也荡然无存。《每月一书俱乐部》对金译本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只要你还生活着,你就可能会深深地喜欢上这部小说的主角———祥子,他为了最卑微的幸福所做的努力将使感性的读者洒下同情之泪,但命运不能打倒他,最终人类本性的善良在他身上纯洁地、胜利地显现。”⑦由于美国文化中并不具备产生原作的历史性社会文化语境,即使在内容上完全忠实于原作,译本的意指方式和意图效果与原文相较,也必然会发生改变。译本并不是再现原作,而是在东道文化语境下对原文的跨文化阐释。葛译本虽尊重原文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忠实于原文,但由于接受语境差异,译文的批判现实意义弱化,体现出对人类苦难的悲悯,是一部具有世界主义人文关怀的作

品。译本出版不到一个月,就有评论认为,“祥子是人们在阅读后喜欢谈论的人物之一:理智、勤劳、机智却不自怜自哀。一个接一个的灾难粉碎了祥子的梦想:被国军强征服役,被秘密警察巧取豪夺,被迫娶了一个意外怀孕的女人———我们也能敏锐地感受到祥子的绝望”①。“这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它描写了一位做事死心眼儿的人。题为《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是人力车。他生活中的唯一目标是买辆自己的车,这个信念如此坚定,甚至有些好笑。” ②葛浩文也对《骆驼祥子》作了评论,“祥子是一个正经、诚实的乡下人,在北京靠拉车为生。祥子想要的东西很简单,就是有一天能买一辆自己的车,自己拉车挣钱过日子。经过多年的疲惫不堪工作,祥子实现了他的梦想,但这一切却被一系列他无法控制的悲剧夺走”③。葛译本的出版商对译本做出了这样的介绍:“《骆驼祥子》是一个关于诚实、认真的乡下人祥子的故事。他在北京当人力车夫为生,他最大的愿望是有朝一日能够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然而他在改善自身命运的路上却一次次受挫。”④这些评论对原作的现实批判意义只字未提,也未曾领会原作的革命诉求,而仅仅将葛译本视为一部描述普通劳动人民悲惨人生的现实小说。这表明,原文中的教化与号召作用遭到削减,原文中的批判与革命主题,在葛译本中折射为世界主义的人文关怀,并由此获得了一个新的维度。3.“超然解读性”与阅读模式“把世界文学理解为是通过翻译而获益的书写结果,以有见地的、批评性的态度去欣赏、理解我们所处时空之外的世界,欣然接受世界文学是当下心智活动的结果的事实……”⑤世界文学读者一方面抱着远远眺望源文化的超然态度阅读文本,即“对译本中的源文化语境信息的提供持更加开明的态度”⑥。另一方面,也抱着欣然的态度理解译者在新的语境架构下的阐释,并从个人的视域和经验解读文本,领悟译本的文学性。读者的阅读方式是民族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决定性因素。

20世纪上半叶,工业化进程给美国带来了“快消文化”,传统的文字古雅、主题深刻的作品很难获得读者的青睐,而主题简单、语言当下的通俗小说在美国大行其道;历经了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社会也疲于复杂而深刻的文学。通俗文学,如劳伦斯的书写,海明威的简洁、直接书写深受当时美国读者喜爱。《骆驼祥子》要进入美国社会,必然要适应当时美国读者的阅读习惯。通过对原文主题简单化、人物形象简单脸谱化、增添悬疑情节和描写等处理手段吸引读者兴趣,金译本具备了美国通俗小说的典型特征,译本语言当下、内容通俗、主题简单,迎合了当时读者对“简单文学”的阅读模式。而在21世纪的当下,随着各国文化交往的扩大,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差异性的愈发凸显,越来越多的读者对民族文学中“新”、“异”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大量民族文学被不断地译介到美国,当代读者对“异质”的态度也愈加开明。读者已不再满足既定模式和文本类型的小说,文本多样性、内容新奇性已成为读者追求的首要阅读目标。葛译本尊重原文,保留了原文情节和内容,“愈加分明地”折射了源文化中的异质性,这正迎合了当下读者“求异”的阅读需要。因此,两个译本的不同翻译策略使得两个时期的读者对文本进行“超然解读”成为可能。分别从各自所处的文化语境、个人视域和经验解读文本,感受其文学性,使小说获得扩展转换,重获新生。如达姆罗什所说,“世界文学的阅读和对它的研究是固有的‘超然解读’;与作品展开一种不同的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去识别或驾驭文本,而是有距离和差异的对话;我们与文本的相遇不是发生在源文化中心,而是相遇在充满了由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作品形成的张力的场域中”①。通过这种“超然解读”的阅读模式,读者在世界文学的张力场中透视《骆驼祥子》,与之展开对话,而并非如民族文学研究者一样,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如果优秀的翻译能被有效阅读,那它就是原作的扩展转换,是文化交流的具体体现,是作品生命的新阶段,因为它从源语文化家园走向世界。”

第5篇:世说新语翻译范文

【关键词】字幕翻译;多模态;楚门的世界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交流不仅通过语言,也通过其他非语言因素进行,如声音、图像和动作等。因此单从语言层面分析,有时很难表达完整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西方兴起,其注重话语的多模态性。现今,外国影视作品提供人们了解外国文化的桥梁,而其字幕翻译在中间扮演了重要角色。基于影视作品的多模态性,本文将借助著名学者张德禄教授的多模态综合理论框架来分析电影《楚门的世界》字幕翻译,希望揭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字幕翻译领域中的优势。

1、《楚门的世界》简介

喜剧《楚门的世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平凡的小人物是怎样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制造成电视明星,却完全被剥夺自由、隐私乃至尊严,成为大众娱乐工业的牺牲品。当他发现这一切时,想逃离这虚伪的世界,但以往所熟悉的一切都成了他的障碍。片中的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比较口语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尽量使语言符合目的语观众的习惯。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译者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将《楚门的世界》字幕进行翻译。

2、多模态视角下《楚门的世界》字幕翻译研究

2009年,著名教授张德禄提出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理论,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包括四个层面: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本文将从这四个层面分析电影《楚门的世界》的字幕翻译,期望使观众更好理解欣赏这部富含哲理的电影。

2.1文化层面

张德禄教授指出,文化层面使多模态交际成为可能。交际的传统、形式和技术都由它决定。其包括由人的思维模式、处事哲学、生活习惯以及一切社会的潜规则所组成的意识形态,和可以具体实现这意识形态的交际程序或结构潜势,称为体裁。(2009)在这个层面,字幕翻译实现了传达外国文化的有效信息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生活经历和价值观不同,文化差异有时会导致观众不能正确理解影片的真正内涵。李运兴(2011)指出,字幕翻译反映源语的语言与文化,所以不能完全脱离源语。并且,译者应尽量采用归化的方法让翻译符合目的语观众的习惯。

影片中,有很多俚语,某种程度上讲,它们都不易懂,所以译者尽量用中文中相似的表达来翻译。例如,一天,楚门去上班,一不明飞行物从天而降,而后他说了一句‘Holy cow’,而此被译成‘老天’;影片中,楚门称卖报的老板为‘老岳’,这种翻译对中国人来说很熟悉,‘老+姓氏’常用来表示朋友间亲密的关系。此处,楚门将老板视作朋友,这个翻译恰好体现他们之间亲密的关系。另外,译者将楚门的一句‘I made it’译为‘搞定’,这一说法在中国亦非常流行,所以观众一看便深刻理解了它的意思。

2.2语境层面

据张德禄教授的理论,在会话中,交际受到语境因素制约,包括话语范围、基调和方式所决定的语境因素。同时,这个过程还要实现所选择的体裁,以一定的交际模式进行。字幕翻译的成功取决于根据特定的语境,联系观众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恰当翻译。

整个影片向我们展示了楚门被设计的一生。可怜的楚门被剥夺了自由与尊严,它激起我们对人权无法自主的愤怒。影片关注人类希望和焦虑,吸引了大众的关注。因此,在此种语境下,译者就针对特定的语境进行翻译。一天,楚门一进办公室就开始打电话聊天,正好被老板看到,由于最近他业绩不好,所以老板就给了他一个烂摊子。当他发现是个苦差后,便对老板说,‘I, uh, have an appointment. Dentist, Or,Yeah.’这句话被译成‘我要见牙医,我的牙齿要补。’然后其老板回答说,‘you are going to lose a lot more than your teeth if you don’t meet your quota’,此句被译为‘你卖不够保险,要补的不仅是牙齿。’译者不仅传达了当时两人见招拆招的用意,也让观众体会到了幽默。

2.3内容层面

根据张德禄教授(2009),内容层面,有由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所制约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影片中,说话者是片中的角色,字幕翻译的是话语的内容。电影语言在形式层面,主要包括语言,音乐,动作和其他视觉听觉模态。片中,每个人都了解楚门,人们看他的生活就像一部有趣的电影。岛上的每个人扮演着社会上各种角色。例如,片中双胞胎兄弟平时说很多客套话取悦楚门,但并不真心帮他,从来都不向他买保险。他的母亲、妻子,甚至最好的朋友都假装理解与鼓励他,他思想很复杂,想逃离那个地方。最后,他的一个朋友说服他回到小岛,熟悉的话语又重现‘In case I don't see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night’,此句被译为‘假如再见不到你们,祝你早,午,晚都安。’这反映了楚门人生的悲哀。

2.4表达层面

据张德禄教授的理论,从传统语言学研究方面,表达意义主要有两种媒介:由声波产生的声音符号和由纸笔生成的文字符号。字幕翻译的表达层面属于文字符号,相应的翻译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但在将源语转化为目的语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语言之外辅助信息传达的其他因素,如语调、音频,字幕大小与布局。

影片中,字幕在屏幕底部呈现给观众,中文翻译居于英语版本之上。此外,中文翻译基本保持在一行,而英文翻译基本不多于两行。随着画面的转换,中英字幕在屏幕停留一定时间,以供观众获取信息。在片中,楚门去上班时遇到一个老朋友斯宾塞。打过招呼后,他就走向小车,这时,斯宾塞的狗向楚门大叫,并要袭击他,此刻,斯宾塞马上吼道‘Hey, Pluto. No, no, no. Get down. He won’t hurt you.’译者将这句话翻译为‘阿冥,不准。阿冥不会咬你的。’显然,前半句是对狗说的,后半句是对楚门说的。然后楚门说了句‘Get down. Ha ha. I know. It’s just me.’,这句话没译成‘趴下,我知道,是我。’被译为‘我知道,但仍然害怕’。这里译者考虑当时楚门害怕的表情,使得翻译更加准确。

3、结论

在这部影片中,译者结合多种模态,如语言、画面、声音和动作等去进行翻译。通过字幕翻译,观众看到片中楚门的生活然后联想到自己的。同时,通过成功的字幕翻译,不同文化的人能更好了解美国文化。本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影片楚门的世界的字幕翻译。通过分析,期望多模态话语分析这一新的方式能够在字幕翻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发挥其优势。

【参考文献】

[1]陈红岩.多模态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乱世佳人字幕翻译的个案分析[J].电影评介,2001(19):71-73.

[2]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28-40.

[3]朴哲浩.影视翻译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4]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

[5]谢枝龙.《楚门的世界》语言解析[J].电影文学,2011(12).

[6]辛志英.话语分析的新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M].社会科学辑刊,2008(5).

第6篇:世说新语翻译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基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翻译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从译者的译材选取和具体翻译策略的采取,以及翻译理论研究建设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要坚持以民族性特征为指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张建立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翻译理论。从本国语言文化特征出发并不意味着拒绝外来翻译策略和理论,而意味着将我国及外来优秀成果结合,使之成为中国翻译发展的新动力。

全球化是一种超越国界与国家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所展现的沟通与联系,交流与互动的趋势。虽然全球化进程在经济和市场领域中尤其明显,但是它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和社会系统、社会制度,以及价值标准,甚至是个人的日常生活等。信息与文化全球化趋势以经济全球化为前提和依托,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由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和整合而成。而在信息与文化全球化时代,各国各民族通过世界性的交流,打破了各自的狭隘界限而走向开放和多元。

作为国际问理解的钥匙,翻译是和全球化时代紧紧相连的,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推进。一方面,全球化进程无疑大大的推动和促进着翻译的发展,为翻译理论的提升和翻译实践的加强提供了有利环境和动力;而另一方面,全球化需要翻译,只有借助于翻译这个促进社会进步和交流的必要手段,一国的先进技术和成果才能得以被引进和介绍到国外,全球化进程才得以展开和进行。而且,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通过积极翻译介绍本国文化于世界从而成为全球化的一部分,同时,也通过积极翻译介绍外来文化于本国而丰富和推动了本土文化的发展,从而间接为全球化作出了贡献。在中国,全球化又给翻译带来了理论上扩充深化,实践上熟习进步的契机,甚至可能是一次和我国历史上j次翻译高潮并举的“新的翻译高潮”,“它无论是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前三次无法比拟的”(李占喜2001)。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翻译,不译则亡,在信息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同翻译所处的形势值得关注。作为一种介绍媒体,它面临着西方理论和思潮的涌人,该如何翻译外来文化和理论成果,该采用何种翻译理论来丰富翻译理论及指导翻译实践,这都是应该思考的问题;而翻译其本身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又面临着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矛盾,面临着翻译理论的全球化,面临着普遍性和差异性的选择处理问题。在这个全球化的特殊时代背景下。作为翻译工作者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不仅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翻译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桥梁沟通作用,而且面对翻译形势的变化,在翻译取材和具体的翻译策略实施上,都要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化的民族性,重视民族性特征;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要在积极参与理论交流,力争为世界翻译理论学研究做出贡献的基础上,极力丰富和发展中国翻泽理论,推进译论民族性的发展。

l从翻译策略的采取上看

翻译策略一直是翻译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少经验丰富的译家和译学研究者对译者的作用、地位、职能以及译者应该采取的策略等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奈达认为,一个理想的译者不仅必须熟悉原语和精通译语.具备语言表达的才华和丰富的文学想象力,必须充分了解所译题材.还必须具备“移情”本领,能体会原作者的意图,尽力模仿原作者而不要试图超越原作者(谭载喜。1999:237)。程永生(2001)翻译过程视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交际,交际的参与者是交际的主体,交际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译者作为翻译交际的中心人物,不仅涉及到与读者或是作者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译法,还涉及到是否与作者共专业,以及为什么样的读者服务的问题。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文化的渗透性和干扰性表现得尤其明显,反映在译者的翻译策略上,是音译还是意译,是归化还是异化,是保留外语说法还是译成汉语说法等等,就都是译者面临的难题。而外国文化也可能形成对本国文化的干扰而对译者造成双语转换的障碍。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的“混杂语”(pidgin),“洋泾浜”英语就是混杂语的一种。另外,在意识流影响下的“朦胧诗”也往往很难翻译。而在今天,随着全球化的逐步发展,它对语言和语言使用及演化的影响越米越受到关注。会不会有一种语言成为全球语?如果有,又会是哪一种语言?如果有这样一个全球的语言发展趋势,那翻译的前景如何?在marysnel1.hornby的著作《翻泽研究:综合方法》ftranslationstudies:anintegratedapproach)中,她提出了将翻泽活动置于多语和多文化交际的语境下研究的方法,还分析了近期的潮流,特别是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带给国际交流和翻译的影响,也讨论了对翻泽者作的影响及结果。她说明到,所有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交流及文化与语言角色发展都深刻的影响到翻译及职业译者的工作。marysnell—hornby还阐述了在四种虽各不相同但现时真实存在的翻泽任务基础上,译者所面临及所受到困扰的多项任务。这些任务包括翻泽南“闽际英语”(internationalenglish)’~成的原文.翻译“文化混杂性文本”(1iteraryhybridtext),以及说明和对待不同类别的特别文化材料(说明手册,广告传单)。就象snell—hornby所指的那样,由“同际英语”写作成的原文文本首先会给翻译者带来理解的问题,还可能会需要译者对其进行编辑加:。而另一·方面,文化混杂性文本带给译者的又是不同的问题。gunillaanderman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在翻泽此类文本时,翻译者必须清楚明确的认识到,英语的多样性实际上传达了与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或文化身份有关的信息。最近,《光明日报》从构建中西方文明通道的高度对翻泽问题进行讨论,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提出了许多重要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如何对待外闭文化,如何吸收与借鉴外国文化的先进成分,应该成为目前翻译研究界关注的问题。翻译研究者应该对选择怎样的文本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文化、场等重要问题进行探索.埘目前中国翻译界出现的“盲目引进文本”,“误译错误严重”等问题出现的深层原进行探究、分析,为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指出正确的方向。

面对这样的全球发展趋势,我们更要认清翻译者的核心作用,在翻译取材和具体的翻译策略采用上尽可能的传达民族文化特色。在具体的两种语言的对译中,强势和弱势文化在选材上的不平衡表现得非常明。对现在处于相对劣势的中国文化来说,当然不利。文化交流中泽入的数量多于泽出的数量,势造成围外强势文化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我们的文化在世界则总是无法扩大影响。由此导致我们文化的民族特性鲜为世界所知,或被模糊及误解。要克服这种危险,在英汉翻译选材上,对强势文化不能盲目崇拜,什么流行就译什么,而要有选择的加以翻泽,不仅要考虑到读者的要求,更要积极照顾到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我们还必须充分重视并加强译者个人对翻译策略的主观操纵作用,在翻译、引进优秀的西方文化的同时,应选优秀译者,选取典型作品而译,以高水平的作品展示中图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西方读者的兴趣,增强巾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在汉英翻译策略上,在保证史对于凄者具有可读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少用归化的译法,使译文能多保留一点中国民族风味,多传达一些汉的语文化特色。在英汉翻译策略上,我们既不能避自己的义化现状,瞧不起其他文化,一味的为了使自己的洋文容易被读者接受而完全采取归化的泽法,更不能忽视甚至蔑视中国文化的特色而全盘采用异化的译法,不顾读者接受能力,不加区别地都原样照搬进来。这样不仅会给凄者造成理解困难,也会破坏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纯洁忡和特性。适度的归化结合遁度的异化就等于翻译的优化。毕竟,翻译策略的选择是一个主观的过程。在翻泽上,这种翻译策略的主观操控作用并不鲜见梁实秋力主泽文语言的归化性和纯洁性,极力维护传统的语言价值观,提倡用汉语四字格之类的现成。还有不少泽者为保持自己文化的特色与纯洁性,也同样在翻详中充分发挥j-自己对翻泽过程和翻译策略的主观操控作用。

2从翻译理论研究和建设方面看

翻译是永无止境的艺术、历发腿或历史变革,价值标准也会发牛变更,所以翻洋也直遁历时性,具有可变性。十九世纪末严复译《天演论》时提出的所谓“雅”,指的是桐城派的先秦笔韵,而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又时至今日,“雅”的内涵已经发展成为“最佳可读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对译作的品评标准也因各个历史阶段价值观不同而演变进化。因此,我们既不能将翻译理论看成变化不定的权宜之计,又不能将翻译原则、翻译标准及方法论等看成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翻译理论的研究中具有发展观,要求我们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发展,用科学的语言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信息论等学科的崭新知识和观点去加以审视、整理及阐发翻译的理论问题。

2.1翻谭理论研究

全球化在文化理论领域里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各国、各民族文化通过世界性的交流,逐步走向开放,走向多元化,形成一种“世界文化”的新格局。它由文化的民族性因素和世界性因素结合而成,需要按照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和处理。面对全球化进程与趋势,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提出了各自的中国翻译理论建设构想和主张。

面对全球化对译学与义化研究提出的一系列挑战,一些学者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必须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建立起具有巾国现代特色的译学理论和翻泽批评,翻译评价体系,使中国翻泽学在国际对话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为世界泽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其中,张柏然(2002)中国译学理论思维相对于西方洋学理论思维而言,感悟性强于思辨性,生命体验力强于逻辑分析力。因而要对一批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泽学经典进行现代性的“还原释凄”,发掘其文化精神的内核。他由此提要把握学理论自身的身份标志,利用自身的智慧优势,建立一种具有东方神采的“感悟翻洋哲学”,一种包含着丰富的中智慧的“文化一生命翻泽诗学”。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坚持翻译理论研究的色会使其放弃对普遍翻泽理论的追求.从对纯理论的研究上偏离,从而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泥坑。还有学者认为,在具体的删译理论建设疗法上,应该“把外国理论请进来,然后走去,与际接轨,参与国际交流,共同构建世界翻译学”(张南峰2000)。在中同翻译理论和纯翻译理论的分歧问题上,也有主张认为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只是一个问题的i琦个方面,即是全球化背景下泽论研究对差异性和普遍性的求。具有中同特色的删泽理沦与具自‘普遍适用性的纯翻译理论这阿者是即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不能偏向哪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重视泽论的特色,并:意味蕾放弃对普遍性的追求;同样,对纯理论的偏重也不应该以对特殊性的牺牲为代价”(孙会军、张柏然2002).

丽全球化,中翻泽理论研究首_宽要确的足一·个盘jj何看待的态度问题。树立证确的态度是关键。全球化怕,翻泽欢迎全球化,而日.应该抓住伞球化带米的大好发展机会促进身实践和理沦建设与发展。全球化是必然趋势,抵抗全球化:所谓民旌特征鼠会阻碍了翻泽理论建设的发展。在“把理论请进来”的同时,还应该积极主动的走l去学习、研究和探讨外理论;存学习外国先进的理沦经验成果的同时,还爱“走去”发表自己的理论观点,参与同际交流,积极力『j入世界翻译理论研究。枉中闭,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中闰翻译理论建设的情况和过去相比,已经有所改观。就像王宁教授所指出的那样,“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走出国门,自觉介入到际翻译研究的讨论叶i去.他们用英文或法文在国际权威刊物上,阐述中国学者的观点,已经开始影响到两方的学者了,从而使得际翻译理论界对中国学者的脱点越来越予以重视”(杭菊2002)。

在翻洋理论研究方面,学术发展水平的商低造成的差距,虚心向西先进理论学习,义不能过分依赖西方的翻译理论,而要注意足干,-t传统义化,认真的整理干¨总结学习传统理论.吸取适合门的理论成分,确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罗新璋,1984:588.604),以推动和发展我们的翻译理沧,最终形成自己理论上的民族特色和优势,以立足界翻译理沦研究,而不能被强势翻潭理论同化。

在全球化大背景f,东西方文化之问的相互交流、渗透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吸收融合外来新文化、新理论来促进本国文化包括翻译事业的发展。但是,东西方两种文化迥然不同、各具特色,所以我国的翻泽理论既要走向世界,又不能以牺牲自己的特点为代价。我们既不能轻易的反对和打击主张学习西方的学者,不能动用某个国外学者的“论断”来试图完全抛弃和定译沦民族性,更不能埘坚持民族文化,试图建立巾自己特色翻译学的学者和在英翻译时采用归化翻湃的泽者打上逆世界历史潮流或观念陈旧等的印记。只有这样,我们在国际上才能维护民族丈化特征,在国内才能弘扬民族文化,推进巾国翻洋理论与实践的健康发展。

2.2翻译理论研究和建设方面

在译论建设方嘶,我们要克服两译论的卡h臣排斥倾向及翮泽研究的片面倾向,我们必须以我的翻译实践为基点,以东西各国的翻译理论为借鉴进行译论研究。我们应该学习国外译学界善于借鉴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找准切人点深入进行翻译理论研究的创新精神。我们应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翻译理论,下功夫加强汉语修养,研究汉语语言规律。在翻译实践中把前者化人后者,拿出我们自己足以与外国翻译理论相抗衡的著作来。我们还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译论重视及研究,对国外翻译理论分流派或分不同时期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分析学习工作。最后力争能让一部部优秀译学著作形成卓越文化代表,从而展示中国翻译界的理论建树。

第7篇:世说新语翻译范文

关键词:顺应;诗歌翻译;信息补缺;语用功能等效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01-02

1.引言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的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重要学科领域。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的核心内容是顺应论(Adaptation Theory),即语言的使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语言选择和顺应的过程。语言的三个特性是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顺应性(adaptability)。以往有关诗歌翻译的研究,可以说,大部分都是从诗歌语篇形式、风格、文化或审美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语用视角进行诗歌翻译的研究是不多的。然而,语用学是与翻译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语用学强调对交际信息的正确理解或推导,以及如何有效、恰当地进行信息传递和表达。只有从语用学的纬度构建诗歌翻译的理论与模式,才能独辟蹊径,拓宽翻译发展空间,真正实现译语与原语功能等效(Nida, 2002)。也就是说,诗歌翻译活动,不仅是一般的语言选择过程,更是一种双语转换活动中多层次的更为复杂的选择顺应过程。

2.语用功能对等是诗歌翻译的重要基础

Verschueren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动态顺应语境的过程。在认知、社会和文化等各个层面上,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是在一定程度的顺应意识下的语言动态顺应的结果。语境是动态生成的,可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 前者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后者主要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制约以及线性序列等。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涉及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码转换过程。好的译文必须在语言结构、语体风格、文化意识等方面与原文契合,达到功能方面的动态对等,从而地实现诗歌翻译过程中的有效顺应。

2.1实现语用功能等效是诗歌翻译过程中极其重要的问题。Kirsten Malmkjer(2005)分析语言翻译与语言学的关系,指出奈达的翻译交际观包括把握原语作者的语用目的等要素。如何从语用视角深入探究诗歌翻译的等效问题,如何从语用视角,对原语进行语境补缺及对译语进行语用充实,以实现译语与原语的功能等效,对于诗歌翻译极其重要。本文认为,要实现译语与原语的功能等效,首先要正确理解原语中的信息,特别是非明示信息,把握原语的语用目的,然后以读者为动态语境基础,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进行原语信息空点或断点的补缺,实现译文在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等方面的信息充实。

2.2信息补缺与语用充实是诗歌翻译十分关注的问题。语境是语用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人们日常生活总所进行的正常语言交际均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语境补缺指的是Υ私行以语境为基础,将语境信息和语言形式之间的空缺或断点串联起来,实现作者和读者之间对非明示信息的认知共现。在语境补缺的基础上,译者该如何充分顺应原语并对译语进行多层面的语用充实是我们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下面通过分析不同译者对古诗的英译,探究译者如何对顺应原语信息的空点和断点进行补缺,对译语进行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等方面的语用充实,对翻译过程中的交际语境的语用充实将从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三个维度进行具体的阐释。

3.中诗英译的语境补缺及语用充实

3.1对语言语境信息的补缺及充实。翻译诗歌时,译者要对译语进行语言语境的信息充实,使译语篇内衔接自然、连贯。以译者庞德对于《长干行》第一节中第五句的译文为例,分析庞德如何充实语言语境信息。

原文: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现代汉语译意:常常低垂着头面对墙壁,便是你唤我千百声,也不敢回头一望。

译文:Lowering my head, I looked at the wall. Called to, a thousand times, I never looked back. (Pound, 2003)

庞德首先正确理解原语信息,将"向暗壁"作为主要活动,"低头"只是所伴随的一种仪态,体现出妻子娇羞与尴尬的状态,所以选择 "分词短语"语言形式Lowering my head,这样更加符合原语,很好地实现了篇内衔接自然流畅的效果。此外,由于原语字面信息不完备,存在大量信息缺省,交际信息(即语境信息) 和语言形式之间出现了"断点",如"千唤"过程中,所缺省的信息为:妻子在丈夫多次温柔的呼唤时是出于"被动"的状态。因此庞德将"千唤"译为被动态,并使用过去分词"Called to, a thousand times"这种语言形式体现出妻子"和无措"的状态,符合语篇上下文的逻辑-语义关系,使篇内衔接自然,并且顺应了篇际语境中语用情景因素的制约,取得译语与原语的语言语境等效。因此,诗歌翻译中,译者首先应正确理解原语的语言语境信息,找出原语中的信息缺省或空点,然后对译语进行相应的语言语境信息的充实。

3.2对交际语境中物理世界信息的补缺及充实。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译者需要正确理解原语并对物理世界信息进行有效的语用补缺和充实。从对物理世界的动态顺应上看,物理世界主要包括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何自然,于国栋,1999)。诗歌翻译中的物理世界,主要指时间与空间的指称关系。时间指称包括事件的时间、说话的时间和指称的时间;指称包括绝对的空间关系、作者的空间、指称空间以及交际双方在物理世界中所处的位置等(Verschueren,1999)。有些情况下,原语字面信息在指称物理世界时存在信息缺省,所以译者应找出这些空缺点,顺应其文化意象内涵的基础上,顺应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法习惯并适时地补充目的语中所缺乏的信息(李成团,2010)。

例: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曹雪芹,高鹗,2005)

Earth'S fairest prospects all are here installed,

So 'Prospect Garden' let its name be called!(David Hawkes,1981)

霍克斯将"天上人间诸景"译为"Earth'S fairest prospects","Earth"表明所描述的景象仍是在人间;然而"fairest prospects"首先让读者脑海中浮现"fairy"的形象,开始由人间景象联想到天上仙境; "prospects"除了表明"景象"之意外,还有"眺望,前景"的意思,实际上以一种隐形的方式再现大观园内的绝美景致,犹如仙境般的景象。"Earth'S fairest prospects"巧妙地实现了虚实照应,既烘托出实景,同时又营造出虚无缥缈的氛围,扩大了意境,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一种绝美意境、宛如进入仙境。可以说,霍克斯的这种译法较为准确且完整地顺应了事件及人物所处的物理世界,并以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物理世界的信息充实,实现了原语与译语在时空上的指称对等。充分实现了交际语境中物理世界信息的语用顺应,以及信息断点的补缺。

3.3对交际语境中心理世界信息的补缺及充实。交际过程的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Verschueren 把心理世界语境的顺应,看作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交际一方选择语言的过程,正是顺应自己和交际另一方的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诗歌的语用目的虽然是多维的,但重在于教化与怡情。因此,诗歌译者首先正确把握原语作者的情感世界,然后进行适当的视角站位,来顺应和充实原语作者、读者及译者自己的心理世界,进行心理世界的语境信息补缺,才能使译文更加贴切原文。我们需要从什么样的视角站位或定位,对心理世界信息进行补缺和充实,并使译语真正贴切地再现原语作者的心理情态,是诗歌翻译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下面我们分析李商隐嫦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探究译者如何进行视角站位对原语的信息空缺进行补缺和语用充实。译文:

Are you sorry for having stolen the potion that has set you?

Over purple seas and blue skies, to brood through the long nights? (Witter Bynner)

宾纳在翻译时将第三身之叙写改为对第二身之告语者"Are you sorry for having…",与原文相比更显亲切,采用第一视角语用站位来探究"嫦娥"此时的心情,有力地移入了原语作者的情感,译者通过语用视角的站位和调整,有效地补充了原语中有关心理信息的空点,加强了原语与译语所含情感的可及性,从而引起目标读者心理情态的共鸣,使译语和原语心理取效等同。

又如:王建的《新嫁娘词》中"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被许渊冲译为:To meet my mother-in-law's taste, I send to her daughter the first share. (许渊冲)

聪明的儿媳妇会想到,小姑子常年与婆婆在一起生活,肯定十分了解婆婆的口味。因此,新娘做好羹汤后先叫小姑子尝, 足见其谨慎、机灵的性格特征。在该译文中,许渊冲采用第一人称,引入人称指示词"my, I"从而将原诗的旁观者视角转换为译诗的局中人视角,以局中人的口吻来叙写新娘"我"询问小姑的行为,令人感觉亲切自然、活泼生动, 趣味盎然。换句话说,译者先顺应原语作者感情,将其移入(同情),再进行语境补缺与视角站位变换(移情),站位于第一视角,采用第一人称代词"I"及其所有格"my"适当的译语形式来准确传递和输出该情感,让自己作为事件参与者与当时的情景融为一体,以引起目标读者的感同身受,因此能更加有效地传达原语作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3.4对交际语境中社交世界信息的补缺及充实。Verschueren认为,社交世界包括社交场合、社会环境、规范交际者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准则。交际者的言语行为受到社会和文化规范的制约。诗歌译者先要将不同语言蕴含的文化差异内化,然后根据所对应的符合其社会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的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准确的顺应。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译者为了顺应社交文化差异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顺应语言差异所做出的调整相比,其重要性往往要大得多。在诗歌翻译中,译者需要对原语中存在的有关社会文化习俗的信息空点进行语用补缺与充实。下面我们分析许渊冲对王建的《新嫁娘词》的英译。原文:"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第8篇:世说新语翻译范文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 电影《楚门的世界》 翻译策略

1.引言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进入国内,电影字幕翻译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针对电影字幕翻译的研究众多,但大多数都仅着眼于有限的几种理论,其中以奈达的功能主义理论最为常见,而关联翻译理论还未得到系统性的运用。因此,本文将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探讨电影字幕翻译策略,为译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2.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2.1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由斯伯波和威尔逊于1986年,在其合著的《关联性:认知与交际》一书中正式提出。该理论是对格赖斯合作原则的批判和发展,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

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认知语境对话语的理解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关联理论则赋予了认知语境不同的含义。语境是一种心理构建,是由听话人关于世界的一系列假设所构成的。它包含的各种信息便构成了一个人理解话语时的潜在认知语境(Sperber & Wilson,2001:15)。而推理时是依据关联性,它由推理过程中付出的处理努力和得到的语境效果决定,可用公式表示为:关联性=语境效果/处理努力(Sperber & Wilson,1995:260)。斯伯波和威尔逊还认为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期望产生最佳关联,即听者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努力后,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

2.2关联翻译理论

关联翻译理论是由威尔逊的学生格特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特别针对翻译这一领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学界对于这一理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苏珊·巴斯奈特认为“关联翻译理论为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方向”(Susan Bassnett,2001:2)。林克难于1994年在《关联翻译理论简介》中首次对其做了基本介绍和分析。而后,何自然和冉永平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该理论的不足之处是忽略了文化语境和其他因素的作用(邝江红,2008:97).但迄今为止,关联翻译理论无疑具有最强大的解释力。

“译文应该是同原文释义相似的接收语语段”(林克难,1994:8)。为达到目的,译者首先需要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据此进行推理。除此之外,还得考虑读者的潜在语境中是否存在这样的语境假设。若存在,调动的过程是简单还是困难,是否需要读者付出过多的努力。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交际行为。译者应“通过规范而有效的翻译,使读者无需做不必要的处理努力”(Gutt,2004:107)。翻译同样是一个包含了原文作者、译者和译语接受者这三方的明示——推理过程。对于电影字幕翻译者来说,成功地建立起原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最佳关联,才是最好、最有效的翻译。

2.3研究思路

本文将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表达方式、文化意象及情景语境三个方面,对电影《楚门的世界》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和研究,试图找出最佳关联推理策略,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3.案例分析:电影《楚门的世界》的最佳关联推理策略

电影《楚门的世界》的故事发生在桃源岛。主人公楚门从一出生就被选为《真人秀》节目的演员。岛上的一切,包括家人、朋友通通是节目安排的。最开始他本人毫不知情,但突发的演艺事故,使他渐渐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当真相揭露后,他选择自由的新生活。电影的台词中有许多亮点。本文接下来会选择代表性部分进行相应分析。

3.1表达方式的最佳关联推理策略

翻译并不是简单的直译。中英表达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需要根据读者的表达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读者真正明白电影台词所要表达的内容。

Example 1:Truman: You’re going to the top of this mountain,broken legs and all.

译:你即使一瘸一拐,也得爬上山顶。

很明显,译者将原因和结果的位置进行了调换。在英语中,人们习惯先说结果,后说原因,而中国人则恰好相反。若直译成“你得爬上山顶,即使一瘸一拐”,虽然观众明白它的意思,但看起来非常地奇怪。因为,它并不符合我们民族的语言习惯。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碰到类似的句子,都需要小心地翻译,根据中文的表达规范来译,减少观众在观影时所要付出的努力,从而获得最佳关联。

3.2.文化意象的最佳关联推理策略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同样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语言是字符和元素按照相关规则排列的集合”(Samovar & Richard,2004:142)。文化差异对翻译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翻译时需要考虑如何在两种不同的文化间建立起最佳关联。

Example 2:Christof:So hold on to your hats.

译:大家准备好。

“Hold on to your hat”按字面意思理解是“抓住你的帽子”,但如果这样理解,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其实是英语中的一个俚语,表示“做好准备”。很多人都知道云霄飞车非常地刺激,人们身处半空中,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经历极速变化。游客需要紧紧地抓住帽子,才能不让帽子被风吹走。因此,这句话常用来表示“在遇到令人惊讶的事前,就做好(心理)准备”。这句话是导演让摄影师就位,准备实拍跟直播时说的话。

英文中有许多习语或俚语。因电影对白属于口头语,习语、俚语出现的频率会非常多,所以这也是译者需要倍加注意的地方。

3.3情景语境的最佳关联推理策略

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特别强调了语境对于翻译的重要作用。新的语境会赋予一个单词新的含义;离开了特定的语境,单词则毫无意义。电影里有各种各样的场景,演员表演时的动作、表情等都有可能改变单词或句子的本义。

Example 3:Christof: His eagerness to leave his mother’s womb was the very reason he was the one selected.

译:正因为他急于走出娘胎,所以才获选。

电影中,主持人询问导演,为什么在那么多人中选中了楚门。导演用了一个强调句型做出了回答。而这种强调语气怎样才能在中文翻译中,简单明了地体现出来,则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正”表示“恰好,刚好”的意思,而且也有强调语气的作用。加了一个“正”字,既简洁,又有效地强调了导演所要表达的内容,因而用在这里再适合不过了。

4.结语

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楚门的世界》进行了最佳关联推理策略的简略分析。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差异和情景的变换,对翻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译者需要弄清楚原文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减少这些差异给人们造成的不便,以观众能够接受的方式翻译出来,也就是建立原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关联,设法获得最佳关联,避免人们做出不必要的努力。由于篇幅所限,讨论有不足之处,仍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Bassnett,Susan & Lefevere,And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2.

[2]Gutt,E.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32-215.

[3]Samovar,A.& Richard,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4:142.

[4]Sperber,D &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2nd edition).Oxford:Basil Blackwell,1995,122-261.

[5]Sperber,D &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1,15-125.

第9篇:世说新语翻译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教学现状 课程质量 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联系的加强,世界逐步走向一体化发展。中文、英语作为世界上两种影响力较大的世界通用语言,作为单一母语国家的我们必须加强外语能力的学习。虽然,英语的学习和母语的学习不太一样,但是终归是语言的习得,都有相同之处。我们要同时掌握这两种世界通用语言,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则显得至关重要。但是,我们从英语教学大纲里就可以明显发现出翻译的地位并不高,对具体的翻译教学并没有提出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大学里的四、六级英语等级考试中,翻译题型的分值也不大,只在5%左右。工作、生活上的需要,要求高校学子逐步提高英语水平,尤其是听、说、读、写等综合性英语能力,翻译成为越来越重视的项目。我们从主要从当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出发,发现英语翻译教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并针对教学技巧、发法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

1.滞后的教学模式。社会、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进行新的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大学却不同于中小学,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担子貌似小了不少,但是相应的配套改革却没有做得很好。大学教学氛围相对轻松,翻译基于课时较少的课堂,而且是以教师为中心。作为学生而言,能力缺乏很大的锻炼,既没有氛围也没有训练的时间,导致学生对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丧失了基本的兴趣,久而久之,英语翻译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

2.翻译理论知识不牢固。具体的教学实践需要强有力的理论去指导,那么作为翻译而言,同样需要良好的翻译理论去保驾护航,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翻译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很多高校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够,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时,很少向学生进行翻译技巧和理论的讲解,最多的就是直译法的讲述。直译法的过多运用,就算掌握再多的词汇和语法,翻译也会显得没有生气。

当然,目前困惑最多的就是,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与结合在哪儿,很多大学生都搞不明白,面对翻译,他们很多人就会手足无措。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首先是课堂的教学行为,掌握好基本功之后我们才能逐步地深入实践。在学生学习一开始,就灌输英语翻译是跨国文化交际活动,这无形扩大了翻译的范围,加强了学生自身的压力。

3.大学英语测试的局限性和教材编写、选择存在的问题。学生学学英语从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为考试而言造成的后果就是哑巴英语的广泛存在,在英语能力上的运用非常少,然而这就是中国英语教学存在的常态。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的教材编写、选择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普遍没有基础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涉及也很少。课后习题也只是加强单词和语法的理解,针对翻译能力的训练非常少,就算是翻译题,也不是真正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教材对英语翻译针对性训练做得不够,基础是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较高的是专业英文文献的翻译,现在我们连基础的都没有达到,更高要求的实现更是望尘莫及。

4.没有关注汉、英语法与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中外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在语法与表达习惯上也存在很多不同。在长期母语学习氛围的熏陶下,在学习外语时,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汉语习惯的影响,翻译就会显得有些别扭。比如说,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经常翻译成“good goodstudy,day day up”,当然这句话的翻译还说的过去,虽说也是完全按照中文语法习惯来的。有的句子翻译可以说是彻底扭曲,要是外国人看到完全就是不知所云,“街上人山人海”,作为中文思维的我们就会想当然的以为是“on the street people mountainpeople sea”,乍一看没错,一个个单词对应地非常正确,但是却完全不符合外语思维。这个句子里没有谓语,前面的介词短语onthe street和后面people没有任何连接词就放在一起,正确的应该是“The street wascrowded with people”。

二、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1.理解词义的转化。中国文化博大精神,中国语言也不例外,词语活用,词义范围的转移特别是在古文里就会经常出现,因此我们分在分析具体句子时,要结合语境,不能脱离语境单独分析。比如说,“今天我花了十块钱”和“我们家后面中的花真好看啊”这里面的两个花词性就不同,前一个是动词,意思是用,花费,后面的那个花就是名词。在英语中也是一样,have a rest,rest本来是名词,在这里却转化成了动词。在英语中,词类转化的情况通常有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在翻译时转化为动词,“She is out”,直译就是她是外面,但是读起来有点别扭,应该翻译成,她出去了,把副词“out”翻译为了动词。同样的,“She is up”就翻译成她起床了。

2.中英对比法。中文里句子成分和英文里大多一样,都有主语、谓语、宾语,在英语里也会出现倒装现象。在what引导的感叹句中就会出现,“What a beautiful girl she is!”正常语序是“She is a beautiful girl”两者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女孩很漂亮。前一句用的是倒装式的感叹句,表达的语气更深,后者则显得十分平常,没有深意。

三、总结

作为新世纪复合型人才我们需要掌握翻译技能,更好地掌握这两种世界通用语言,翻译能力是英语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翻译技能的提升能为我们今后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最为普通高校而言,英语教学要从当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出发,找准相应方法,努力提升翻译教学课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褚雅芸,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