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划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企划日常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企划日常工作计划

第1篇:企划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供电企业;综合技术管理;特点;问题;优化

综合计划是指导企业有序生产与经营,促进管理集约化、精细化的重要手段,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企业发展中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为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对综合计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及时总结与解决,是促进综合计划与时俱进的主要措施。现对本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1 供电企业综合计划主要特征与作用

供电企业综合计划主要以保证供电安全、提高供电质量为计划制定的主要出发点,对供电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并对计划期内日常生产、销售电能的数量、质量等进行规定,对电力运行系统、服务质量、安全检修等相关指标进行制定。综合计划一般具有综合性、动态性、策略性以及绩效性等特点,内容覆盖面非常广,且计划内容的各个层次、方面之间相互之间平衡协调。在有效贯彻相关落实各个方面同时,通过动态管理,对相关计划进行灵活、适当改变,以更好的促进供电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通过绩效制度的实施,不仅可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度,将各项计划积极落实,还可促进企业经济效果与社会效益长远健康发展。

供电企业综合计划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明确员工工作方向,协调各个部门、组织,促进人力资源合理化、科学化。

(2)促使各个部门主管人员,就计划工作具体实施方式、过程中出现或潜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预测等,从而制定出相关应对措施,提高员工应变能力,最终达到降低生产、经营风险的目的。

(3)使不同部门对各个员工进行考评、考核等有最基本的参考依据,同时针对员工工作的具体情况实施合理控制,进而有效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2 供电企业综合计划主要问题

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自身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和优越性,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其应用效果大大折扣,对此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2.1 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与全局性

综合计划对供电企业各个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任务、标准等进行适时调整,导致相关计划无法覆盖整个生产、营销等管理活动,或是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缺乏一定的监管,致使部分计划没有得到充分贯彻与落实。此外,部分专项工作计划没有合理的汇入综合计划中,相关管理人员无法对工作计划实施统一管理,导致工作中出现一定的漏洞,进而严重影响到供电企业工作顺利开展。

2.2 缺乏一定的先进性与时效性

“三集五大”系统以及“两个转变”等重要思想和战略的实施,导致原有的综合计划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工作标准、要求、制度、工作流程的具体实施与现有要求极为不符,特别是企业部门的进一步整合与划分,促使其相关职能有了新的发展与改变,与原有的综合计划衔接上出现空缺等问题。此外,工作人员对具体计划执行力不强,缺乏思想重视,对综合计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综合计划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问题屡出不穷,不仅不能积极的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甚至还带来一定阻力,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济、社会等效益。

2.3 缺乏一定的约束性、强制性

一些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对相关计划进行随意调整,导致工作进度延缓,且因缺乏严格的考评标准,使得工作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差不多”等不良思想,导致生产、营销、服务等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并严重影响到供电企业工作的预见性,致使企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3 供电企业综合计划主要优化措施

3.1 完善管理机构

促进综合计划管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完善管理机构是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通过完善管理机构,将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与落实,促使综合计划对日常工作进行科学指导与督促,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圆满完成。在具体完善过程中,可设置综合管理小组,使企业领导层作为综合计划管理小组主要成员。并将各个部门、科室等作为小组的主要组织,同时针对“三集五大”等对综合计划的要求,在展建设部中设定办公室,以对综合管理计划进行有效管理。管理机构对全局计划进行负责与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对年、月等工作计划的实施与调整进行管理、对电力运行系统、设备维修与改造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对项目资金进行合理调节等。领导小组则主要负责对综合计划实施批准,对综合计划的落实进行监督。作为管理系统的主要组织――部门,则应对综合计划实施分解、执行与反馈。办公室则主要负责综合计划的修订与完善、日常工作的考核与评价、相关资料的接收、发放、登记、保管等。

3.2 强化建设标准

随着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逐步建立,促使其在供电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但因“三集五大”系统以及“两个转变”等重要战略的深入发展与推进,供电企业对综合计划也有了更好的要求,特别是综合计划对整个供电企业发展的执行力、调控力、预见性等方面的高要求更加突出。对此应根据各个部门工作性质、内容等,对建设要求实施标准化管理,通过规范工作流程将各种业务、岗位等实施科学管理,在促进工作内容、流程明确化的同时,促进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充分做到责任到人。将工作方法、要求、技能等进行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实施,进而有效提升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水平。

3.3 加强实施控制

在综合计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控制力度,本着实事求是重要思想,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认真调查,以便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实施计划。同时应通过管理层进行批准、核实后再予以落实。对于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应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做好提前预防措施,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4 结束语

总之,促进综合计划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需要供电企业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强化建设标准、加强实施控制方可,以便适应“两个转变”“三集五大”要求,保证供电企业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斌.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优化研究[J].通讯世界,2013(12).

[2]刘希荣.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

[3]张俊.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3(24).

[4]纪晓军,王峰.对提升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水平的思考[J].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第2篇:企划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前言

税务筹划指的是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前提下,纳税人采取相关策略来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操控,以此来促进自身赋税的减少。我国各地区实施税务筹划的方式不尽相同,同时我国税务筹划意识的形成也相对较晚,因此现阶段大部分的税务筹划工作都是建立在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缴纳企业所得税,该税种能够严重影响企业创造的利润,因此税务筹划工作在这一方面比较盛行。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筹划问题,指出对应的解决对策,促使我国企业税务筹划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中的常见问题

(一)从外部条件来看

从外部的限制条件来看,影响企业税务筹划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不完善的税收制度和较弱的税收执法力度。我国的企业税务筹划工作起步较欧美国家晚,因此至今为止没有足够的经验来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仅有的制度当中还存在较多漏洞,这种现象导致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纳税机制没有法律的严格管控,筹划工作更无法顺利开展。同时,相关机构受财政思想的影响严重,税收工作者通常拥有较高的执法权力,执法过程中过于随意,等现象经常发生。种种现象将造成纳税者与税收机构之间产生严重的矛盾,还有一些人员甚至贿赂纳税机构工作者来减轻企业赋税,从根本上阻碍税务筹划的正常开展[1]。

(二)从内部条件来看

从内部的限制条件来看,影响企业税务筹划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财务会计工作者没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企业的税务筹划意识薄弱。要想提高企业中税务筹划工作的质量,首先就要提高企业中各个级别领导人员的税务筹划意识。该项工作具有相对严密的工作性质,只有企业当中的全体员工,加强合作和监督,才能够保证税务筹划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其质量。同时,还要认识到,如果企业的领导人员没有较高的意识,该企业中的税务筹划从根本上无法高效开展。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中,多数企业在这方面的管理都不够严格,也没有健全的体质对其加以保障,这种情况下,会计工作者更不会主动的进行学习,丰富自身的税务筹划知识,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种种现象严重减弱了会计政策执行力度,企业中错账、假账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税务筹划工作无从开展。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不规范的财务会计行为对税务筹划工作具有更为直接的影响,是税务筹划工作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因[2]。

二、完善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的对策

(一)收入确认筹划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所得税的缴纳与销售收入的确认具有重要的关系。企业当期应当缴纳的税款金额会因收入确认时间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企业方面,在完成阶段性任务的前提下,应尽量将这一时间进行推迟,企业可以应用一些延期技术。同时,计税收入的数量也可以在收入筹划的作用下而减小。

在进行收入确认筹划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将多种不同的销售方式进行对比和辨别,因为销售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销售额。企业要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收入确认筹划。例如,如果销售的类型是交货提款型的,如果已经收到了相应货款,同时买家已经得到了发票和提货票据,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没有发出商品,以被视为收入的实现;如果应用的销售类型是预收货款,那么销售的实现被认定为发出商品之时等。种种现象表明,不同的销售方式会促使企业承担不同的税负。所得税方面,创造了多少销售额和在什么时间进行了收入确认,都对所得税数额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要恰当选择销售方式,在有把握受到相关货款的基础上,将税负降到最低。

(二)成本筹划

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当中,针对企业各项支出具有明确的规定,所得税额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应当将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等方面进行扣除。以下将以成本筹划为例进行详细的讲解。

纳税者将各种类型的产品进行销售,并为顾客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还有一些固定资产的转让等,都是成本。成本具有两种形式,分为直接和间接。第一种能够在详细数据基础上被作为成本对象进行直接计算,也可以将其融入到劳务成本当中。而第二种成本类型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因果关系和产量等问题,成本的计算对象要应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计算。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通过计算,抛出成本时,一定要仔细分析计算对象当中的各项要素,最重要的是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同时,一定要将开发产品的会计、计税成本进行区分,还要能够认清已销和未销开发产品之间存在的计税成本的差别。

三、结论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市场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企业只有加强税收筹划,努力创造更多的税后利润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税收筹划在运行过程中,只有加深对国家相关政策的理解,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加强对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中的常见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我国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税务筹划,同时,国家应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制化环境来确保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婧瑗.税务筹划在制造类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肖湘雨.湖南地级市某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研究[D].湘潭大学,2014.

[3]米娟.我国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有效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4.

第3篇:企划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统计;收支;控制

由于在企业的发展中,财务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若在财务管理方面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必将对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为了减少这方面的问题,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应该做好财务统计工作,并对企业财务统计中的日常收支做好控制。

一、企业财务统计

企业财务统计主要是针对企业资金的流动做以分析规划,所负责的是预测和决策。企业财务统计通过利用高新科技手段来结合企业现实状况对企业经济活动中涉及到资金的部分进行分析,并把价值信息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在此过程中,财务统计分析质量和工作效率需要得到保障,否则难以让财务统计在财务预测和决策中充分发挥效用。为了达到这一点要求,在分析过程中,分析方法和统计方法不能过于单一,在分析方法上,回归分析、趋势预测、模型概率等方法应该灵活的应用;在统计方法上,区间估计、指数函数分析等方法要恰当的使用。若基础性的财务预测和投资决策未规划好,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而且还将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为了避免企业在发展方向上出现偏差,必须做好财务统计工作。除此之外,企业财务统计也是了解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数据和信息的重要手段。

二、企业财务统计中收支日常控制 的重要作用

1.便于资金合理配置

资金的流动使企业的发展动力,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资金,因此,做好资金配置工作尤为重要。而财务收支情况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体现。经济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取决于财务收支的组织是否合理。企业的财务收支反映的是企业在阶段内资金的流动状况,若资金收支平衡,企业财务收支就不会发生困难。企业的财务收支,一方面,财务收入代表企业的生产经营或其他方式取得的利润情况;另一方面,财务支出代表着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情况。财务收支作为资金循环的纽带,若不合理的进行控制,将无法维系收入和支出在数量上和时间上的平衡,将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

2.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由于财务统计中收支状况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反映,体现了供、产、销各环节工作情况和经济效益。若难以保证财务收支日常平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将会受到重创,企业经营管理必将进行改革。因此,保证保证财务收支日常平衡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不能忽视企业供、产、销各环节的各项经济活动。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首先,做好衔接和平衡;其次,减少成本。否则,企业财务状况会阻碍企业之后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要通过对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的观察和分析,避免或者减少企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3.加强财务关联性

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占据着企业财务管理中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财务收支的日常进行控制,保证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紧密性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企业财务统计中的收支反映的是企业资金循环的过程,而资金在循环期间,会涉及到多个方面,所以财务收支会与各个方面产生关联性。企业的资金循环会涉及税款的缴纳、存款贷款、购货结算、职工报酬等内容,因此,财务各方面的关联性就会加强。

三、企业财务统计中收支日常控制的要点

1.建立企业财务统计中收支日常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统计工作中,对收支日常进行控制,必须建立一个明确的责任制度。当前,所采用的就是财务收支指标分管责任制。在实行财务收支指标分管责任制时,要注意两点,分别是财务收支计划指标的确认和接受财务收支计划指标部门的责任。为了让财务收支指标分管责任制落实到实处,企业不应该忽视3个方面:其一,各部门指标清晰明确,并按照企业财政计划设计;其二,进行分层责任划分,避免计划指标难以落实到基层单位或个人;其三,做好考核和奖励制度,以激励和约束的双重方式,避免财务指标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通过这三点,对收支计划指标有了一个系统的规范,就能做好收支日常控制工作。

2.掌握企业财务统计中收支日常控制 的内容和规律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起财务收支不够统一规整。进行财务收支的日常控制,要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财务收支指标,否则,将影响财务各项经济活动。企业财务收支项目并非单一的一个类型,所以,在进行财务收支的日常控制时,要分析其主要的内容,把握当中的规律,才能控制要点。企业的运行主要依靠供、产、销环节,所以,在此方面的管理就不能马虎。除此之外,在掌握企业财务统计中收支日常控制 内容的基础上,财务收支规律也要根据企业现实状况来做具体分析。通常情况下,为了掌握财务收支规律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财务收支规律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例如材料采购,材料的采购是有时间选择的,具有规律性。所以,通过对各项资金活动进行分析研究,就能掌握其规律。其次,财务收支与资金活动的各因素有关联。例如产品销售数量多,产品销售的收入就多。最后,企业生产条件影响财务收支。例如由于生产时间不同,材料采购支出和产品销售收入等,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在进行财务收支的日常控制中, 掌握企业财务统计中收支日常控制的内容和规律,才能合理的做好财务收支安排。

3.做好财务收支编制,加强监管力度

在对企业财务统计中收支日常进行控制 过程中,编制财务收支计划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只有编制财务收支计划,才能减少资金调度不均衡的现象。企业在编制财务收支计划时,注意两点:第一,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分时间段,例如按照年份编制;第二,符合增收节支和收支的具体要求,否则,难以保证收入和支出的平衡性。除了需要编制财务收支计划,还需要通过对财务收支指标进行检查,加强监管力度。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促使财务收支时刻发生着变化,所以,若要避免财务收支的日常控制和资金调度不平衡状况的发生,就需要及时的了解各项财务收支的实际进度。而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日常进行检查,在了解各项财务收支的实际进度的基础上,一方面,确保财务指标执行到位;另一方面,有约束部门执行财务计划的作用。实施检查是企业财务统计中收支日常控制的重要手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必须做好企业财务统计中收支日常控制工作,才能使资金在企业运转中被充分有效的利用。在进行企业财务统计中收支日常控制时,要通过建立企业财务统计中收支日常控制制度即财务收支指标分管责任制,掌握企业财务统计中收支日常控制的内容和规律以及做好财务收支编制,加强监管力度等方式来做好工作,才能在资金合理配置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搞好会计工作中的各项关系,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财务统计中成本的压缩与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3,03:166.

[2]韦小鸾.企业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矛盾协调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4:124-126.

[3]王全在.酒店企业日常财务控制重点及策略[J].经济论坛,2011,05:194-195+199.

第4篇:企划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物资管理是对整个物资采购过程的管理,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物资采购计划管理通过对企业上报的集采计划进行审核、汇总、分配、变更、取消、返委托等管理,节约了集采计划在采购环节的流转时间,提高了计划执行效率。

针对目前大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对大型国有企业的重要性

物资采购计划管理是对整个物资采购过程的一种预见性、前瞻性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对大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使物资采购具有预见性

大型国有企业的日常运作离不开各种物资,物资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和稳定运作的重要条件,大型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数量、金额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有效的物资采购计划管理是保证企业物质供应、实现资金有效利用的重要的保证。物资计划管理是对申报的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物资进行审核、分配等管理,它对申报的物质以及申报计划以外的物资都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并且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市场情况及时地提出或取消物资采购计划和合理性建议,充分发挥管理的预见性作用,降低物资采购的风险。一般而言,大型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需要经过申报采购计划、相关主管部门审批以及核实后才进行采购,从申报计划到实施采购有一个周期,如果没有超前性、预见性的物资采购计划管理,那么采购工作就不能有序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会陷入被动局面。特别是在一些新器械的试运期、新技术项目的调试期,常常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如果物资采购出现无法预期的滞后,那将造成严重的影响,这时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预见性、前瞻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另外,如果没有做好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对市场情况没有认真的调研,对申报的物资需求没有很好的审核,那么物资采购就会有出现盲目性、滞后性,不仅不能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还可能造成物资积压、物资浪费,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增加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

(二)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型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不仅要靠有质量保证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还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有效的物资计划管理不仅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还能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下,大型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计划管理意义更为重大。

企业的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包括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审核、变更、取消等多个重要的环节,这些环节彼此相关、相互影响。每一环节的任何一个决定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以企业利益为考量,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市场情况作出的一种综合性的判断。对大型国有企业而言,生产经营所需的物资往往数目较大,做好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可以对物资的申报、采购、储备以及使用等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从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实现购买资金的有效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花费,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降低可以加速企业的资金运转,实现企业的盈利,进而提升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三)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加强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环节,也逐渐受到各行业企业、各企业部门的重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全球接轨是早晚的事,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也是必然的趋势。企业将来面临的市场竞争会更加的激烈,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只有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管理,把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当重点来抓,深入挖掘企业的潜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建立属于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方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就。

有效的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不仅可以促进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还能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风险规避,这都是企业高水平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

二、大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现状

虽然对于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来说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意义重大,大多数企业也意识到了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了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水平,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手段有待完善

目前有的大型国有企业因其所处的优势,对物资采购计划管理认识不足。对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思想比较落后,对现有的企业规定又不有效执行,管理手段落后。有的甚至暗箱操作,幕后交易等。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各环节因为没有有效健全的规章制度,一些管理工作和管理环节无章可循,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由于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有的企业至今还存在物资采购管理走过场、走形式的情况。物资采购计划管理是对企业物资采购的一种科学性管理,而有的部门不重视计划管理工作,只根据自身的需求随意、临时的申报采购计划。有的管理者因管理思想、手段落后,对紧急申报、临时申报、计划外的申报的采购项目给予优待,导致物资采购计划管理成果不显著,这直接加剧了企业对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不重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物资采购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有待提高

受过去物资供应管理方式的影响,在进行物资采购申报的时候,一些有需求的单位计划管理环节比较薄弱,对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工作不是很重视,一般是根据所需随便申报采购计划,这种行为造成了月计划、季度计划的不准确,追加采购计划和更变采购计划的情况经常出现。还有一些部门对物资消耗的情况没有准确把握,相关的物资需求资料不完善,对主要物资的消耗情况不了解,造成了申报的物资需求计划与实际情况有出入,进而从整体上影响了物资需求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影响了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

由于对物资需求计划管理的不重视,有的部门不考虑物资采购的正常周期,大量的申报、追加临时采购计划、紧急采购计划。为了满足企业的需求,物资管理部门只能进行紧急采购,最后不仅造成采购成本增加,还有可能会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以及供货的时间,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三)自有资金采购计划散乱、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在自有资金的采购计划管理方面存在着采购计划不合理、采购预算不科学等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上的很多物资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对于采购方来说,每一种物资一般都有多种选择。如果物资需求计划不科学,分散采购的话,不仅占用大量流动资金,造成物资的过度挤压,也不能获得价格优势,不仅不能发挥资金、物资的作用,而且浪费资源,给企业带来损失。

时代在进步、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作为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的管理人员不能还停留在过去不懂先进软件和科学管理理念的状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网络讯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散乱、不准确的的物资采购计划、落后的管理手段等都会给企业的竞争带来不利影响。

三、加强大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措施

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大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要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就要加强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保证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工作有效进行

针对目前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工作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的情况,要提高物资采购计划的管理水平首先要在现有组织、制度的基础上健全相关的组织体系,完善制度体系,这是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工作得以有效、有序进行的前提。

企业可以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工作的小组或是计划管理委员会,设立组长或委员会主任和相关的项目管理部门,由负责人对部门负责,形成一个覆盖各设计部门、管理部门、物流服务机构等完善的组织体系,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为物资采购计划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另外,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听取相关的意见建议,制定一套完善健全的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办法,以制度、规定的形式明确每个部门、单位、人员在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工作中的职责,进而起到规范日常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工作的效果,为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深入市场调研,为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到高水平的物资采购计划管理,除了在管理组织、制度、方法上下功夫,还要在市场上下功夫。市场经济的体制使得在进行物资采购的时候多了很多选择,但是另一面物资市场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瞬息变化,新产品的更新极快,物资市场的变化日新月异。无论是对大型国有企业还是其他企业来说,不深入市场调查,要做好物资采购计划的管理工作是难以想象的。对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无论是生产设备采购等花费较大的项目还是一般物资、消耗品采购等花费较小、资金较零散的项目,其物资采购计划都应该要经过市场调研,参考同类项目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考量后再做决定。

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其目的是为了企业的物资采购能顺利进行,最大限度的发挥好采购资金的作用。物资采购最后要完成还是要回到市场中,所以在进行采购计划的审核、汇总、分配、变更、取消、返委托等管理的时候,不参考市场情况是不能做出对企业有益的决策的,而这都建立在深入的市场调研基础之上。

(三)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实现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

针对目前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人员的现状,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要积极的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掌握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中经常会使用到的系统、软件等。如可以进行ERP、SRM等系统的培训,为各单位、部门培养一批掌握先进技术手段、管理手段的人员。也可以深入各单位、部门进行指导,解决管理人员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技术性问题和其他问题,为实现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奠定基础,为提高计划管理水平奠定基础。企业也可以定期的举办各种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培训班,将整个管理体系的专业人员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实现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可以通过举办专家讲座、会谈等形式,让各环节的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业务流程,提高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水平。除此之外,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人员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市场规则,在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另外,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的需求,接收一些专业对口、业务能力较强的管理人才,吸纳其他单位有经验、有能力的优秀人才,从整体上提高物资采购计划管理队伍的素质。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可以实现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这对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四)加强和完善物资采购需求计划的管理工作

要落实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要加强和完善目前物资采购需求的计划管理,改变过去物资采购需求计划不够准确、不够及时的状况。首先要加强年度物资需求计划的管理。年度物资需求计划是企业整年物资需求的总体情况。在上级部门下发需求计划之后,下级部门要在计划编制范围之内结合自身情况提出年度物资需求计划,再报相关部门审批。要做到需求与计划相符,尽量减少需求大大小于计划或者需求大大超过计划的情况发生。其次是要加强批次物资的需求管理计划。它是基于企业的年度需求计划,是分批次的年度需求计划的具体执行,是采购部门进行采购的依据。除了年度物资需求计划、批次物资需求计划之外,企业经常会执行一些不适宜进行集中采购的项目、紧急采购的项目、临时采购的项目。在对这些零星的物资采购项目进行审核的时候,要审核各公司申报的物资名称是否准确完整、是否属于集中采购物资目录,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与技术文件中的内容是否一致,预算金额是否准确完整,到货时间是否合理,资金来源是否落实,计划依据中的项目文件是否已经审批,计划内容是否重复等,确保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加强对物资采购需求计划进行预见性、前瞻性分析,保证物资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

(五)加强物资采购需求计划的考评

为了保证企业物资采购的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各单位、部门在编报物资需求计划的时候要结合自身情况,以科学、严谨、严肃的精神,以企业利益为原则,避免盲目编制物资需求计划而造成物资挤压、浪费现象的发生。在需求计划下达后需变更计划内容的,相关人员要根据变更联系函及时与采购人员沟通,确认变更的内容是否合理,需求变更以后对采购进度有无重大影响,确保计划变更之后仍然能够有效的执行。对于已下达采购计划但是需要取消的,同样需要根据取消联系函及时与采购人员联系沟通,了解计划的执行实施情况,如果确认需求计划是可以取消的,要将取消函及时下达到采购中心。对于统招物资需求计划考核,要纳入企业的统一考核,非统招的考核要按照相关规定对需求计划的合理性、准确性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结果要与物资采购计划管理部门、人员的绩效考核相挂钩,作为评判其工作的标准之一。

总之,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型国有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认识到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创新管理模式和手段,健全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机制,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强物资需求计划的管理。只有这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效益的提升,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彭正文.加强物资计划和采购管理,保障物资供应[J].港口装卸,2005,(1).

[2]孔琳.加强物资需求计划管理提高物资采购效率和质量[J].现代营销,2012,(2).

[3]李敏.加强物资计划基础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11(6).

[4]吕晓辉.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13).

[5]邹良.试论企业强化物资管理工作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

[6]陈明.提高物资采购效率的措施与方式[J].科教信息,2009,(25).

[7]郭利.浅析煤矿企业公司的物资采购管理[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 (10).

[8]董建明.如何防范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

[9]李伟,高焕.加强煤炭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探讨[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2).

[10]霍红周.抓好计划管理确保物资采购供应链顺畅[J].湖北电业,2011,(2).

[11]孙永峰.加强物资计划管理提高物资采购效益[J].中国化工贸易,2013,(2).

[12]李清华.煤炭企业加强物资采购监督的对策[J].中国煤炭,2007,(7).

[13]赵敬林.试论企业如何更好地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3,(4).

[14]吴桂英,刘孝.企业自行采购物资的计划与管理[J].铜业工程,2007,(2).

第5篇:企划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字]跨企业项目计划协同系统总体结构.NET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10074-01

一、跨企业项目管理

跨企业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核心、以项目任务的工作分解结构为主线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跨企业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保证项目成功的前提下的利益最大化,其主要任务是在建立多企业联合的动态组织的基础上,把优势资源集成在一起共同为项目服务,从而实现多方面的共赢。

跨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是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以契约方式结成一种网络式的联合体,共同承担项目工作,以减少项目的成本和风险,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群体竞争力的项目管理模式,它是经济全球化形势下项目管理发展

的必然趋势。

二、跨企业项目计划协同管理系统结构设计

(一)系统总体结构

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就要考虑到实行对项目进度控制,把计划与实施进程的偏差尽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如果两者之间的偏差超出了正常范围,或者需要纠偏,让实际进程向计划靠拢,或者需要调整计划,让计划向现实靠拢。同时,为了控制某任务项变更引起其他任务项的变化,建立一套严格的计划变更程序。

跨企业项目协同管理系统作为跨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总装企业和协作企业提供信息交互、软件支持和冲突检测及消解功能。

跨企业项目计划协同管理系统核心功能通常包括:协作计划编制管理模块、协作计划进度管理模块、协作计划变更管理模块、计划协同冲突检测、计划协同冲突消解模块等。系统的辅助功能模块可以包括消息管理、文档管理、协作企业信息管理和基础数据管理等模块。

(二)系统运行流程

系统的总体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描述如下:

1.以总装企业拟编制的大日程计划和关键协作企业拟编制的设备生产计划作为开始;2.根据计划进行冲突检测,如果没有冲突则转向3,否则的话进行冲突消解;3.系统协同设备需求和供货信息;4.总装企业编制正式的日程计划,关键协作企业编制正式的设备生产计划;5.对于上面的生产过程的进度进行监控;6.检查计划是否完成,如果按期完成,则执行7,否则返回4,重新修改计划;7.检查是否完工并验收。

(三)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中的各主要模块的功能如下:协作计划编制模块主要完成总装企业日程计划编制、关键协作企业设备生产计划等功能;协作计划进度管理模块主要完成总装企业对协作企业设备生产进度的监督、是否需要变更的计划的判断等功能;协作计划变更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协作计划变更及整个过程的控制;计划冲突检测模块主要完成对总装企业需求计划和协作企业的供货计划的协同冲突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进一步的响应;计划冲突消解模块主要完成计划冲突情况处理。

三、跨企业项目计划协同管理系统的实现

系统可以采用.NET,使用C#语言在环境下开发。前端使用IE浏览器或者其他浏览器,基于WEB的分布式多层结构,后台采用了SQL Server数据库。

本系统采用了三层结构:

1.表示层:采用浏览器作为前端交互界面,能够显示需要的数据;2.业务逻辑层:跨企业项目的业务处理包括类的查询与更新、系统中的算法实现等;3.数据接入层:底层数据库的操作,包括增加、删除、修改、更新、获取安全数据、获取字符串等基础性的、公用性的操作。

图1系统运行流程

四、总结

跨企业项目计划协同管理系统是新型企业组织的运行方式,是保证协作企业间在计划的编制、执行控制和变更的整个过程中及时交互、协商以达成共识的手段。本文对其系统设计实现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跨企业项目计划协同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在提出在.NET平台上可以实现该系统。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系统的实现和对于优化系统性能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果能够根据跨企业制造资源的分布特点,给出了贴近实际的一种跨企业的协作的资源管理模型,通过应用这些方法和技术,必然能够满足复杂产品制造的跨企业协作生产计划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M.T.Martinez,P.FouletierK.H.Park,J.Favrel.Virtual enterprise organization,evolution and controlInt[J].Production Economics,2001.

[2]刘海齐、王坚、严隽薇、戴毅茹,面向动态联盟的企业参考模型库管理系统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3.

[3]李细坤,国内外项目管理比较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7.

[4]何霆、武冬冬、徐汉川,基于PM/ERP集成模式的跨企业协同计划问题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

[5]张宏国、徐晓飞、战德臣,基于工作分解结构的跨企业项目多级网络计划[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

[6]杨波,计划协同管理系统功能设计[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6.

第6篇:企划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公司行政部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根据员工满意度调查及绩效考核总结来的本年度工作情况与存在不足,结合目前公司发展状况和今后趋势,行政部计划从以下十二个方面开展20xx年度的工作:

1、做好日常的行政和人事管理工作。

2、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完成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分析,为人才招募与评定薪资、绩效考核提供真实依据。

3、完成日常行政招聘与配置。

4、推行薪酬管理,实行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

5、充分考虑员工福利,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建立内部升迁制度,做好员工职业规划培训,培养员工主人翁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协调力。

6、在现有绩效考核制度基础上,参考其他先进企业的绩效考评办法,实现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正常运行,并保证与薪资挂钩,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权威性、有效性。

7、大力加强员工厂纪厂规、日常行为规范的培训,协助各部门员工技能、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加大公司内部人才挖掘与开发。

8、培育和传播企业文化。

9、建立内部纵向、横向沟通机制,调动公司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和谐、融洽企业内部关系,集思广益,为企业发展服务。

10、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分的预见与处理。既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也要维护公司的形象和根本利益。

11、员工体检计划实施。

12、员工旅游计划和军训计划策划、中秋节晚会、年终总结大会的策划与实施。

二、实施细则

〈一〉、做好日常的行政和人事管理工作

做好基础的行政人事工作,所有行政部门员工将协同各部门做好基本服务,而涉及对公司的考勤、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违反、公司奖惩制度的执行等方面的问题,对所有违者人员将按公司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行政工作整体上非常繁杂,每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不多,但累积下来就很容易有所疏漏,而具体行政工作将会涉及房租、房租水电费、工伤医疗、劳动纠纷、车辆管理、对外发文发涵联络等等一切事务。同时涉及员工日常办公用品现问题时联系厂家维修,以填补等等事无不细,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所以要求行政部门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养成很好的材料整理习惯及具体事件的工作流程,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最终才能够挤更多的时间进行其它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完成公司各职位的工作分析,为人才招募与评定薪资、绩效考核提供事实依据。

也正因为在行政人事部门的工作,使得其更能够认识到,其它部门的中层不应当被日常繁琐牵引住手脚。公司应当规范的制定一个公司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使每个部门、每个职位的职责清晰明朗,做到既无空白、也无重叠,争取做到组织架构的适用,当明确了具体的工作内容,我们才能够在进行招聘时找到最合适的员工进行工作。

公司的组织结构既不能够过于简单,避免因为人员紧张造成工作权责不清,也不应过于繁杂,避免上下级层层报告,降低工作效率。

(三)、完成日常行政招聘与配置

行政部要按既定组织结构和各部门各职位工作分析来招聘人才,满足公司运营要求。也就是说,尽可能地节约人力成本,尽可能地使人尽其才,并保证组织高效运转。

招聘工作基本方案:

以《xx都市报》登为主,以网络招聘、各种招聘会设摊为辅,具体情况要视公司发展情况及公司各部门的用人情况而定,招聘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如用人需求,薪资待遇、用人条件等等具体招聘信息的草拟安排。外人员食宿、设摊位等等一切费用。

(四)、推行薪酬管理、实行公平的薪酬制度

公司目前的薪酬制度不够科学化,对于中层管理来说,一个月究竟多少工资不清楚,发放工资也不让本人确认,这是严重违反《会计法》的行为,根据目前民营企业的薪酬体糸体系一般来说是由以下几方面组成的: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满勤奖+职务津贴=月工资。(现在xx有的民营企业还增加学历奖金,因为这样,可从更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自我学习的动力,同时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不是不管我怎么工作,都拿同样工资的这种心态)。

(五)、充分考虑员工福利,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建立内部升迁制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企业凝聚力,做好员工激励工作,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向心力、凝聚力、对企业的忠诚度、荣誊感等问题,行政部在20xx年度全年工作中必须一以贯之地做好员工激励,确保公司内部士气高昂,工作氛围良好。

1、计划设立福利项目:满勤奖、员工生日庆生会、节日费。

2、计划制订激励政策:年度优秀员工评选表彰、内部升迁和调薪调级制度建立,员工合理建议(提案奖),对部门设立年度团队精神奖,建立内部竞争机制。

(六)、在现有绩效考核制度基础上,参与先进企业的绩效考评办法,实现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正常运行,并保证与薪酬挂钩,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绩效考核工作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罚未完成工作指标和不尽职尽责的员工,而是有效激励员工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和工作品质,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持续不断地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培养员工工作的计划性和责任心,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改善,从而推进企业的发展。

绩效考核要注意的问题:

1、绩效考核工作牵涉到各部门各职员的切身利益,因此行政部在保证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链接的基础上,要做好绩效考核根本意义的宣传和释疑,从正面引导员工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绩效考核,以期达到通过绩效考核改善工作,校正目标的目的。

2、绩效评价体系作为行政开发的新生事物,在操作过程中难免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行政部在操作过程中将注重听取各方面各层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和改进工作方法。

3、绩效考核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沟通的工作,也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行政部在操作过程中会注意纵向与横向的沟通,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大力加员工厂纪厂规、日常行为规范的培训,协助各部门技能、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与挖掘。

1、计划每月5日由行政部主讲,内容为《员工手册》、《安全生产责任制》、《日常行为规范》、

《宿舍管理》、《劳动法》。

2、协助生产部培训,培训时间看情况另行通知。

3、协助工程部培训,培训时间看情况另行通知。

4、协助物流部培训,培训时间看情况另行通知。

(八)、培育和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精神,是她的内在力量,公司的企业文化,很简单概括的八个字诚信、勤奋、学习、互助 ,没有多余的词汇、没有夸张的语言,却直接体现了公司的工作理念与管理模式,在企业中,仅仅用薪金留人是不够的,还要用企业文化去吸引人、去感化人。

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组织结构清晰,战略导向明确,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协助企业管理者制定一个好的组织结构,并制定战略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团结的团队。

2、注重企业形象建设,包括物质形象和精神形象,物质形象包括司容、司貌、产品、公司设施等,精神形象包括员工精神面貌、企业风格、人文环境等。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随着我们公司各项工作稳步开展,会逐步建立起来,当然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要能够体公司的自身特点,发展方向、管理模式,真正的使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个角落、深入到人心。

(九)、建立内部纵向、横向沟通机制,调动公司所有人员的全观能动性,建立和谐、融洽的企业内部关系。集思广益,为企业发服加强企业内部沟通,行政部门应当多组织大家活动,与此同时,各部门员工如果有什么新的点子也可以向行政部人员反映;行政人员做好公司的集体活动,增强公司各部门员工之间的感情,使大家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条件下,能够为公司的发展献言献策,推动公司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十)、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既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又要维护公司的形象和根本利益,现工作流动性较大,选择也多,所在行政人员要能够及时预见员工的流动信息,做好员工的离职手续办理,既不因为员工离职而给公司的工作及公司根本利益受到损失,同时也不侵犯劳动者基本的合法权益。

(十一)、员工体检计划实施

公司为了了解员工身体健康状况,预防疾病的传染,计划每年组织一次全体员工体检,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确保员工以最饱满的精神状况投入到工作中。

(十二)、员工旅游、军训、中秋晚会、年终表彰大会的策划,形成企业文化一部分,通过以上这活动,来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调动员工的团队向心力,体现公司的人性化管理,劳逸结合,既紧张又活泼!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行政部全体人员决心再接再厉使工作上一层楼。

行政经理工作计划范文

行政部不仅要从自身建设,岗位职责流程界定,绩效考核的深化等着手加强工作,还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训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劳动关系的处理和人才招聘和储备等工作的细化。人事行政经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行政部自身建设的要求。

1.行政部门人员定岗定位定责的建设

2.提高行政部门人员的专业技能

3.树立行政部门人员以服务和监督为主的思想

4.加强个人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

5.加强采购入库出库作业流程

6.积极完成上级所赋于的各项任务

7.做好员工档案管理保密工作。

二、公司岗位职责的修订工作。

1.公司的每一个部门的组织架构的设定.

2.每个工作岗位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修订.做到人尽其才,完善用人标准。

3.建立完善的工作作业流程

4.协调各部门主管均要参加修订工作。

三、绩效考核的深化工作。

1.就目前绩效考核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细化工作。

2.修定目前绩效考核的标准

3.绩效考核评分方法要落实到各单位进行讨论,做到人人参与制订工作。

4.各单位绩效考核的透明化建设

四、思想教育训练。

1.加强公司价值观,增强员工的忠

2.制订培训计划,各部门培训制度的落实

3.重视培训后考评组织和绩效考核

4.培训后的考核成绩同调职调薪升职挂钩

五、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1.组织各部门主管召开定期协调会

2.加强各部门主管思想动态的监督工作,有异常及时汇报。

3.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解决冲突,促进协作;提高组织效率。

六、劳动关系的处理。

1.劳动关系的处理目标是:让离职的人员没有抱怨地离开。

2.建立完善的合同关系,使每一个人员能清楚了解自己的权益。

3.认真学习劳动法规,尽可能的避免劳资纠纷,权立公司的良好形象。

七、人才招聘和储备。

1.各部门组织架构人员的补进。

2.招聘前的准备工作,与用人部门沟通所需要人才的标准和要求。

3.初试和复试表单的填写和意见的反馈

4.同公司领导的沟通,做好人才储备计划

八、企业文化建设。

1.修订建立公司管理规章制度。只有完善的管理规章,才能做到有章可循,违规必究的原则。

2.修订员工手册。让每一个员工能实际明白了解员工手册的内容,做到人手一本。

3.行政部做好每一个员工会谈工作,了解员工的心态,纠正错误思想。

4.培训员工的忠诚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多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

5.做好企业文化理念、口号、目标、宗旨的制订工作,做好企业文化的基础建设。

行政经理工作计划范文

为了为公司营造利润最大化,消耗最低化,实现最大的正规化的运行和管理模式,特制我今后在本公司工作的计划和方式如下:

(一)充分深入地了解公司情况。

了解公司的信息主要包括:公司的发展远景、发展战略、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等;公司的主营业务、车间各部门各项工作和流程、以及工作技能技巧,组织结构,公司的整体运作,以及公司目前状况等。获取信息的方式如下:

1.在征得您同意的前提下,从公司档案调阅有关公司远景、发展战略、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公司的主营业务、内部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等的文件资料。

2.把以往所有的通知,规定,制度全部读阅,进一步了解公司目前实际运作状况和模式,公司的发展战略、管理理念等。

(二)深入认识和领会自己的工作职责。

了解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后,我还需要了解人事主管这个职位在公司的职位序列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职能。

1.根据您对我工作的职能职责的要求,并就其中的相关职责、权力、工作汇报关系、沟通方式等和您进行沟通。

2.了解下属的职位说明书,并就下属职位说明书中相关要求和其日常工作方面进行充分的沟通和指导。

3.查阅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三)在以上两方面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工作定位,进而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在了解了公司的远景和发展战略等基本情况、深入领会了自己的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定位,按照人事主管职位对公司的重要程度来明确工作重点,并就这些工作重点制定工作计划方案和备选方案。

(四)具体工作业务开展。

1.开展日常工作,在不是很清楚了解公司整体运作和现行状况的时候,少说多做。

2.就人事主管工作范围内工作中,某些环节发现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等, 对最重要的、需要迅速解决的问题拟定提案,和领导进行沟通,征得领导您的同意。

3.根据上述提案制定多项工作计划方案,包括计划目标、计划对象、计划的参与

人员及各人员的工作分配、计划时间表、计划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计划是否达到目标的评估标准等。

4.和下属沟通这些工作计划方案,对这些工作计划方案的各个环节进行讲解并征取下属的意见,修改完善这些工作计划方案,获取下属的支持。

5.和领导您就提案涉及的多项工作计划方案进行讨论,并征求其意见,征得领导对其中某一方案的批准。

6.召集下属开会,在了解其各自职位说明书的前提下,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及其在领导已批准工作计划方案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工作的时间表等,共同推进工作计划的实施。

7.对该工作计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反馈,及时调整修改工作计划,记录下属员工在工作计划实施中的工作表现,并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度。

8.对该工作计划方案的实施成果按照事先制定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上报给领导审阅。

9.对该工作计划方案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领导审阅,批准通过。

10.进行下一个工作计划。

11.在实施上述工作计划的过程中,我所负责的各项日常工作以及其下属负责的日常工作都要照常进行。

(五)定期总结和改进工作。

1.对以上的各项工作计划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工作总结,并提交给领导审阅,充分听您其对工作的各项指导意见。

2.按各项工作计划的具体进度审阅下属的工作计划,审阅报告报备领导,听取您对报告的指导意见。

(六)注重与上级、其他部门以及员工的沟通。

人事工作在公司内部属于一项服务支援性工作,对主要的业务流程提供人事规划、招聘配置、培训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保障主要业务流程顺利进行,实现公司的保值增值。

1.注重和上级领导的沟通,深入了解上级领导对自己各项工作的看法,让上级领导对自己的工作多多提出意见,让自身工作中尽量少犯错误、不犯错误。

2.注重和公司内部其他部门的沟通,充分听取各部门对人事部门各项工作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7篇:企划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l 美元与6 美元

在对优秀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的今天,单纯依靠高薪已经无法确保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如何为员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福利计划,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公司人力资源战略中至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据统计,目前美国共有8500 多万名企业员工被纳入了员工福利计划,占其总人口的33%,福利支出占工资总额的比重达41.3%。“在员工福利计划中每投入l 美元就能促进公司经济效益增长6 美元”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通常,员工福利计划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国家规定实施的各类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企业年金( 补充养老金计划) 及其他商业团体保险计划、股权、期权计划、其他福利计划等。

基本社会保障项目有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法定福利项目,这些是整个员工福利制度的基石,为社会大众所熟知。

企业年金( 补充养老金) 是由企业提供的除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补充养老金。在许多高福利的西方国家,企业年金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01(K) 计划

美国最具代表性的补充养老金项目是401(K) 计划,该计划规定企业补充养老保障金由雇员和雇主按一定比例共同支付,这部分资金并不包含在员工的纳税收入中。员工可以和雇主协商决定其投资方式,根据风险和收益率获得不同程度的回报,其投资收益也可以享受延时纳税的待遇。不过员工个人无法随意支取其账户资金,只能在其退休后方可选择一次性支取或定期领取一定数额的账户资金。在过去的20 年中,401(K) 计划对美国的基金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其投资领域涉及到各行各业。以美国ESI(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电子科技工业公司的401(K) 退休储蓄计划为例:员工依照国税局的规定,选择存入最高可达薪资( 税前) 的50%的补充养老金,对于员工存入退休储蓄计划中的每一元( 上限为薪资的6% ),ESI 公司会在其相对的存款账户中配合存入0.5 元。

股票期权趋势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于1991 年建立,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部分组成。2000 年,国务院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年金的覆盖率也许是最低的,截至2006 年,我国企业年金的规模是910 亿元,有24000 多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年金制度的人数达到964 万人,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7.5%,而美国的这一比例为50%,英国为60%,荷兰和丹麦则分别高达85%和99%。

股权、期权计划:在满足公司事先约定条件的情况下,员工可在一定期限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认购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即员工股票期权。其中比较典型的员工持股模式为ESOP,其主要运作方式如下:对于达到企业规定工作年限的员工,依其薪资总额,由企业每年摊提一定比例资金存入员工信托基金中,透过基金的提存,以平均市价购入该企业股票,而企业则在提存用于购买股票的信托资金后,将股票分配至员工的个人专户中。公司雇员如欲出售其所持股份,则企业拥有优先承购权,员工在退休或离职时,可带走其股权。ESI 公司所提供的员工股票认购计划(ESPP)通过一种直接的薪金扣除方式来认购股票,员工可以选择其扣税收入后的l%~ 5%用于购买ESI 公司股票,购买价格为发行价有效期的第一个工作日和最后一个工作日两天中较低股价的85%。

在香港,上市公司也普遍将股权、期权计划SOS(Share 0ption Scheme) 作为公司员工福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联想香港公司,方正香港公司,上海实业及北京控股等。我国内地目前由于政策和相关法规的限制,股票期权计划的发展相对滞后,公司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不能通过股份回购方式取得其公司股票;在增发新股的政策中也缺乏相应的支持发展股票期权计划的条款。近年来,内地的许多上市公司也正在进行员工股票期权计划的积极探索,据统计,中国1000 多家上市公司中,正在或已经实施了不同类型的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已有近百家。其中东方通信、上海贝岭被证监会认定为首批股票期权试点企业;清华同方、清华紫光、方正科技作为校企改制的试点企业也向财政部提交了股票期权试点方案;此外,中关村、海星科技等高科技企业早前也曾向证监会和财政部提交股票期权方案,但由于相关管理办法未出台而被搁置。

其他福利

其他福利项目:健康保险计划,提供综合医疗及牙科诊疗保险服务,员工可选择将其税前薪资的一部分存入一个灵活的个人账户或直接参加雇主为员工投保的团体医疗保险项目,用于支付个人及亲属额外的医疗健康开支,医疗计划可提供处方及个人健康治疗保险服务,牙科计划则可提供预防、治疗等基本的牙科保险服务。

带薪休假, 雇员根据公司规定全年可累积获得一定时间( 一般为三周左右) 的弹性休假(FTO),通过与公司人事部门的协商可自主选择休假时间,除FTO 外,员工还可凭其工作成绩和日常表现获得浮动假日,休假期间享受公司正常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第8篇:企划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1电力物资计划编制与管理工作的作用及意义

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力企业应实现以效益为中心电力成本的降低。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内部的物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物资计划的质量如果太差,将影响是否能安全发供电,造成电力生成及建设成本的提高,生产物资供应的及时性也会受到影响,这些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但电力企业日常物资的使用总量大种类复杂,而且流动性较大周转率高,这为物资管理增加了难度。如果电力企业能有效整合企业供应链,积极开展物资计划管理工作,将促进电力企业的信息流及资金物资流的优化,这些对于物资计划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2现阶段物资计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物资采购的盲目性

现阶段电力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缺乏对企业需求及市场行情的系统分析,不能有效将统计工作落到实处,造成采购工作脱离实际而无法满足实际企业物资需求。这种盲目的采购丧失了采购工作所需求的及时性及准确性,从而大大影响企业物资的正确分配、库存及储存,导致物资积压或库存周转困难。缺乏有效科学的物资计划是造成盲目采购的主要原因,脱离实际需求造成供应不匹配将激化供求矛盾,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运行。

2.2物资计划管理的松懈

在电力企业中,普遍存在对物资计划管理的认识不足,导致没有对其重要性不够重视。首先,电力企业易受到粗放式经营的惯性思维影响。我国电力行业长期发展以来,垄断的情况一直存在着,所以企业员工及领导易受粗放式经营思维的影响,物资计划推行及进展延缓,不重视物资计划管理的现象成为常态。其次,电力企业缺乏忧患意识。电力行业是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特殊行业,它是国家未来发展不可短缺的行业。然而,随着国际和国内电力市场竞争的激烈展开,我国电力企业更应该意识到加强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增强忧患意识。

2.3缺乏调研且计划落实不到位

缺乏充足的调研分析。在编制物资计划时,存在复制往年计划的情况。这种做法看似省时省力,但由于没有进行调研分析本企业的实际需求,在今后物资计划实际开展过程中不利于工作的进行反而将浪费更多人力物力进行计划补救。即使制定了物资计划编制,企业不按计划进行实施导致计划工作落实不到位。这种流于形式的计划只会造成今后物资计划编制不符实际的的恶性循环。

3针对物资计划管理问题可采取的解决措施

3.1提升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理念

首先,电力企业应该遗弃物资计划编制的速成及复制理念,将科学、合理的编制理念贯穿于物资计划编制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一份好的物资计划对于企业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很关键,故加强物资计划相关工作有利于电力企业发展。其次,编制的物资计划应具备不偏离实际更不过度超前。做到以企业实际物资需求为主,计划缜密程度小到交货时间、数量、技术参数等。争取提升计划的准确性及规范性,实现计划与实际实施的有机统一。

3.2加强部门交流了解实际需求

为避免计划过度超过实际需要或少于实际需求,物资计划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充足准备。首先,物资计划工作人员应深入到企业用料部门的现场进行物资核实及调查研究。通过仔细查阅图纸资料并深入用料单位现场,获得一手物资需求情况。由于设备的改动、环境变化等实际情况不能及时上报,用料单位的物资需求常常与现有图纸资料不符。为避免在审批计划及编制采购计划时的盲目性,深入现场把握物资流通脉搏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其次,在保证用料现场调研真实性的前提下提高办事效率。如果能在物资申请计划报来之前完成现场调研工作,超前的准备将有效加快审批速度而提高物资计划工作的效率。

3.3深入市场实际进行综合分析

物资计划的制定也包括对于物资市场的调研。面对琳琅满目的市场产品,其价格的不稳定、产品种类繁多等增加了物资计划编制的难度。供应电力行业的物资应满足产品质量优、技术含量高、价格经济等特点。所以,在选购物资之前要充分深入物资市场进行调查。对于一些一般的物资、常规生产备件、工具器等物资,进行市场调查与技术经济的综合分析,选用性价比高的物资。例如同一厂家生产出不同的零件或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零件,由于材质、机械性能的差异会造成价格等的不同。此时就需要物资计划编制人员对这些材料进行技术分析,综合比较后选择安全、经济、适用的零件。

3.4学会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的总结

电力企业设备复杂、技术性专业性强,想要顺利完成直接对电力生产建设负责的物资计划,就需要物资计划工作人员拥有丰富的物资管理知识。面对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物资计划工作人员应该随时掌握市场情况,分析所用物资发展趋势、价格走向等规律,将物资管理知识合理的运用到编制物资计划中,并学会总结分析计划制定过程的每一细节。例如将物资产品的名称规格、性能用途、生厂商等资料进行分类总结,这样方便以后管理工作的进行减少工作量。此外,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也有助于物资计划的编制管理工作。

第9篇:企划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企业年金;税收优惠;税收政策

企业年金,一般又称职业年金计划或者私人养老金计划,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另行参加建立的补充性养老保险计划。各国政府在对企业年金计划征税时通常要面临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当企业雇主为雇员向企业年金计划缴费时,是否允许其将这笔缴费支出打入成本费用在所得税前列支,从而对这笔缴费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于雇员个人向企业年金计划的缴费是否允许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免征个人所得税。(2)当企业年金计划取得投资收益时,对其是否征收所得税。(3)当退休雇员从企业年金计划领取养老金时,是否要对他们的这笔养老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针对企业年金计划经营的三个阶段,有三个可征税点。根据对三个可征税点是否征税的差异,企业年金的征税模式大体上存在八种可能的组合,如果我们用e(exempting)表示免税,用t(taxing)表示征税,即为eee、eet、ete、tee、etf、tet、tye、tit。

企业年金税收中最常见的是eet征税模式,即允许缴费在税前列支,允许投资收入的税收豁免,但对支付给雇员的养老金利益征税。而实行养老金税收优惠的原因是,它鼓励为退休而储蓄,因为在没有税收优惠的情况下,家庭会储蓄太少。对储蓄不足的解释理由主要是:一些家庭可能缺乏远见,无法完全预见将来的需要,或者他们可能缺乏为将来的需要而储蓄的自觉性。以下具体分析西方国家在企业年金计划方面的税收实践。

一、西方国家企业年金计划的税收实践

(一)美国

美国政府对企业年金的监管和控制主要依据两部重要的联邦法规《税收法》(the internal revenue code)和《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employee retirement income security act of 1974)(以下简称《保障法》)。由于《税收法》和《保障法》都属于联邦法规,因此美国的企业年金计划基本上不受州级政府的管辖。《税收法》要求美国税务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对企业年金计划税优政策的执行进行监督和稽查,而《保障法》对企业年金计划执行过程中需要满足的各种要求作了详细规定。

在美国,养老金计划必须满足税务局的要求才能享受税收优惠。为了符合税收优惠要求,一个计划必须满足最低的标准,包括参与率、保留退休金的权益、对低收入者的无歧视等。如果计划不满足这些标准,雇主的缴费额度必须列入雇员的应税收入才可以允许雇主税前列支。

归纳起来,美国针对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有以下特点:

1.缴费阶段。雇主在规定的限度内(通常为工资的 15%),为企业年金计划所缴纳的分担额视为经营费用,可以从当期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同时不计入雇员当期个人应纳税收入所得。而雇员的缴费部分只需缴纳社会保障工资税,雇员可以将其工资的一部分通过雇主纳入到企业年金计划之中,从而使纳入的金额从该雇员的当期应税收入中扣减,以降低其个人收入所得税,达到延税的目的。但是,考虑到政府的税收损失和高收入雇员的税收偏爱问题,政府会设置一个最大可允许税前列支的缴费额度。通常情况下,对于一个缴费确定型计划(dc计划),年限额是25%的薪酬或者 30000美元中的较小者。而受益确定型计划(db计划)则可以借助一些精算假设防止该计划获得不合理的较大税前列支。

2.投资阶段。不论雇主缴费额还是雇员缴费额,他们的投资收益都可以免交所得税。

3.领取阶段。退休时养老金的一次性给付在税收上已经被赋予了特殊的收入平均规定,而对于养老金的年金给付需要交纳联邦和州的个人所得税,但是无需交纳社会保障工资税。另外,《税收法》还对退休金的领取时间作了严格规定。

由此可见,美国政府采取的是eet征税模式,即在缴费和收益环节免税,在养老金的领取环节上征税。这种模式首要的一点是政府要放弃一部分即期的税收,以使得企业和个人在加入退休金计划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到优惠税收和延迟纳税的好处,从而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

根据美国员工福利研究院(ebri)的统计分析,美国近年来企业年金部分(主要包括受益确定型的雇主计划和缴费确定型的401k计划)的税式支出和总税式支出状况如表1所示。

经过测算可以看出,企业年金部分的税式支出占总税收支出的比重很大,而且基本保持在35%—39%之间,这说明美国政府对企业年金计划的重视程度很高,不仅通过大力推行税收优惠政策来刺激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而且还保持了其政策的稳定性。如1984年401k计划覆盖劳动力人口754万,累计资产价值917.5亿美元。而到2005年底,401k计划覆盖劳动力人口达4 700万,为20年前的6倍多,累计资产价值达到2.4万亿美元。

(二)英国

在英国,雇主缴费可以作为经营成本从利润所得中扣除;而雇员缴费也可以享受一定税收优惠,但是受到部分限制。通常情况下,受益确定型计划中雇员按工资收入15%缴费可享受税收优惠,而在2001年后的缴费确定型计划中,雇员享有的税收优惠类似于个人养老金计划的相关税收规定,具体见表2。在个人养老金计划下,其最大免税缴费额度是同年龄一起增长的,而这一政策的理念是:年长的雇员会更多意识到他们对退休金的需要,所以可能会更主动地去为他们的退休储蓄。而在美国和其它国家,这个数量并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雇员和雇主缴费形成的养老基金投资收入和已实现资本利得,包括红利、资本增值、期货期权的收入,免缴资本利得税。但如果已实现资本利得是养老基金通过在证券市场上过度交易获得的,不免资本利得税。

在英国,企业年金通常按月汇入领取者的银行账户,并作为个人收入所得而纳税。但是税务部门允许将受益确定型计划或缴费确定型计划养老金的一定比例转为免税的一次性支付,只要数额不超过其最后工资收入的3/80乘以服务年限(最高为40年)。因此,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时间越短,所享有的一次性支付的免税额就越小。在英国,几乎所有的退休雇员都会选择这一限额的一次性支付待遇。

(三)日本

日本的企业年金是企业对雇员劳动的补偿,是对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的补充,是由企业根据各自的需要和承受能力制定的优税待遇退休金制度。如果企业年金计划符合《法人税收法》的规定,得到税务局的认可后,企业年金缴费可以全额进入成本,投资收益也可以列入免税科目。

在日本,绝大多数的企业年金基金计划都有一次性给付选择,而更多的人会选择这种方式而不是年金给付方式,就是因为它有税收优惠。日本退休者可以将他们的一次性给付在一定的金额内税前列支。税前列支的金额随着雇员的工作年限而增长。一旦工作年限超过20年,其增长的速度就会更快。

至于年金给付方式,企业年金基金计划支付的年金给付和社会保障计划享有相同的税收。对于一个65岁以下已婚的养老金领取者,免税的最大金额是每年175万日元。对于 65岁及以上、配偶为70岁及以上的养老金领取者,免税的最大年金额是305万日元(详见表3)。

(四)其他国家

以上对美国、英国和日本的企业年金税收处理作了简要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均针对企业年金积累的三个阶段实施了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而事实上,目前世界各国在企业年金或私人养老金计划的制度构建中,采用最多的税制是:允许雇主或雇员从他们的税前收入中扣除养老金缴费额,并减免养老金投资收益所得税,但对待养老金领取时则像对待其他应纳税收入一样,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及其税收制度现状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最早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历了补充企业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试行阶段。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出了“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1994年,《劳动法》用法律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中规定,“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能力为本企业职工建立。”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是我国企业年金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它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规范为企业年金,同时明确了企业年金应采取个人账户方式,实行市场化管理运营。2004年1月6日和2月 2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分别颁布了于当年5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对企业年金的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做出规定。2005年初又陆续颁布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标志着我国有关企业年金的法规制度基本形成。2005年8月初,29家金融机构首批获得37个企业年金管理资格,意味着中国企业年金保险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

然而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企业年金并未像外界所期待的那样得到快速膨胀性的发展,相反,其积累的基金数额非常有限。究其原因,税收优惠政策的缺位是制约企业年金大力发展的最大瓶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增加迅速,政府已具备了支持和鼓励商业养老保险以及企业年金发展的财政实力。

相比较而言,当前我国针对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与国外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别。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试点方案》规定: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和行业,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条件地制定和出台了相关的企业年金具体实施办法(见表4)。其中江苏和湖北省的税收优惠力度最大,企业可以把上年度职32212资总额的12.5%在税前列支,而其他省市的这一比例大多为4%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关于全国统一的、完整的、涉及企业年金三个阶段的税收优惠政策是缺失的,而且我国税法中专门针对企业年金计划的法律规定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但可喜的是,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会同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一起研究相关税收政策,将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统一的税收优惠标准和实施细则。

三、借鉴国外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经验,大力发展我国企业年金

就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企业年金应该是在国家政策和法律引导下发生的企业行为,运用减、免、延等税收优惠方式可激励雇主雇员双方积极建立企业年金,同时也是政府间接介人企业年金领域,引导企业年金规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各国对企业年金计划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此重视,究其原因,一是它能够切实有效地鼓励和刺激年金的积累,二是其实施还能产生其他一系列重大宏观经济效应。

首先,从表面上看,税收优惠政策会减少国家财政的即期收入,但实际上,随着企业年金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应具有积极作用。因为各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普遍存在严重赤字,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国家财政来承担的,如果企业年金计划能够大力发展,那么它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品,就能有效缓解国家财政压力。企业年金的发展还能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收入替代率,进而对完善养老的整个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从经济学上分析,税惠政策的实施能够鼓励和刺激企业投资员工福利项目,增强其人力资本的安全性和竞争力。同时,它还能够引导个人一生的合理理财和风险管理,达到储蓄行为和消费行为的最优化,有利于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和社会安定。

此外,企业年金基金的不断积累和市场化运营,必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长期资金来源,从而增强资本市场资金供给能力和运行效率,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产品创新。同时,企业年金作为一种长期的强制性储蓄,属于非流动性资产,通过它的不断积累可以将一部分银行存款和现金引入资本市场,减少银行超额信贷和个人短期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剩余问题,并通过货币乘数作用的放大,最终会对中长期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