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

结对认亲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结对认亲心得体会

第1篇: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一】 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里就很好地诠释了心的重要性。

开展此次活动的要求和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植入各族干部群众的心田,生根、开花、结果。怎么才能真正实现生根、开花和结果呢?交心乃至结心至关重要。

结亲行动,只是良好的开端。如果只是在一起吃吃饭,搞些活动,送点米面油生活必需品或者慰问金,然后一走了之,是很难取得长期实效的。

一家人的稳定与和睦,靠什么来维系?除了天然的血脉之外,心靠在一起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而成为亲戚的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也同样如此,只有做到相互交心、贴心,才能真正心意相通、心心相连,才能开诚相见、互相理解、共同进步与发展。做到了交心结心,就会宽容和理解,就会有耐心和细心,就会一起去勇敢地面对所有的困难。

对每一个新疆人来说,民族团结从个人做起,不是高不可及,也不是遥远的事,它就在我们身边,是每天可以去做、去实现的事情。民族团结就像空气、阳光,要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其实每一个人的言行,都会形成蝴蝶效应,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最终良好的结果也会反作用到自己身上。

结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自己的爱。多一点付出,就会得到更多更大的满足,也会让爱得到升华。因为,爱加上爱是更多的爱。这会成为民族团结的大爱,成为民族团结源源不断的力量。

结心的结亲,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学习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二】 天山雪松根连根,新疆人民心连心。在新疆,民族团结是各族群众的生命线,是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阳光和空气。连日来,无论是南疆还是北疆,无论是少数民族群众还是汉族群众,无论是本地干部还是援疆干部,无论是身处都市的白领还是置身乡野的老农,都在热议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期盼该活动能够真正成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心工程、基础工程。

据媒体报道,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自治区各级各部门热情高涨、认识到位、行动迅速,认真按照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精心组织、认真动员、加快推进。比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局第一批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于10月21日就在乌什县依麻木镇开展起来,55名处级干部分别走进玉斯屯克和田村、库尔干村等5个村的55户人家,结对认亲。这充分彰显出新疆各级各单位较强的理解力、落实力、执行力。

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结对认亲,是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第一步,对子结得牢不牢、亲戚认得准不准,制约着后面环节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影响着活动整体的质量和效果。而我们又都知道,万事开头难,破好题、开好篇、打开局殊为不易。笔者认为,把结对认亲工作做好做实,关键是要在精准上下功夫。

结对认亲做到精准,重点要搞好摸底调研。一方面,要把本单位的情况掌握清楚,要对人员构成、部门设置、性质职能、人事财务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对档案、关系、名册进行全面更新,对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家庭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另一方面,要对拟结对认亲的单位进行全面了解,要对人口数量、人口构成、民族构成、维稳工作、民族宗教、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党建工作等情况进行全方位摸底。

同时,要组织人员带着感情、带着关爱、带着责任深入结对认亲户进行调研,既要从宏观上深入了解影响民族团结、阻碍脱贫攻坚的因素是什么,又要从微观上真切了解各族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想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为精准有效结对认亲打下扎实基础。因此,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上,我们要注重实打实,坚持质量、效果为上,认真把前期的工作做到位。

在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一项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重大意义不言而喻。这要求各级各部门按照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要求,努力把活动的成效充分体现在围绕总目标、实现总目标、服务总目标上,体现在促进各民族大团结、进一步凝聚人心上。

【学习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三】 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谁能说流行乐坛上没有维吾尔族音乐欢快的旋律?谁能说时尚元素中没有各个民族特有的色彩?而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身边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和老师,大家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学习。

我们的汉族同学,谁没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我们的少数民族同学,谁没有几个汉族伙伴?彼此的信赖与默契,构建了我们的和谐校园,真正体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新型民族关系。给我们上地理课的维吾尔族老师,英俊高大,温文儒雅,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听课状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用精熟的专业知识为同学们解疑答惑,用流畅的普通话开启了同学们的智慧之门,充分展示的教师风采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同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县城,和少数民族作邻居的家庭比比皆是。如果让我们的同学讲讲邻里关系,热情好客,彼此尊重一定是大家共有的话题。民族团结的故事平常而又温馨,多的讲也讲不完。

今年九月底,我县举办了首届自治区赛马锦标赛和第十八届阿肯阿伊特斯盛会。赛马场上,哈萨克族骑手以他们娴熟的驾驭技术征服了所有观众的眼球;广场上悠扬朴素的冬不拉弹唱,似乎把人们带回到辽远的牧场,那里有青青的草坡,淙淙的泉水。他们歌唱着自己幸福的生活,歌唱着党和政府民族团结的好政策。花团锦簇的哈萨克族刺绣品,又好像让人置身于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带领大家共同走向富裕。

第2篇: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原型理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

分类号B849:C91

亲社会行为最早被用来特指那些与侵犯、攻击等行为相对立的行为.这些表现各异的行为具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使他人乃至整个社会获益,这种行为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心理学界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界定是“自愿做出的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处并促进与他人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行为”。这个观点揭示了亲社会行为所蕴涵的两个特征:(1)这种行为会给他人带来好处;(2)这种行为会使交往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和谐。然而,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历来都是由研究者界定的,研究者的观点与被研究者的观点是否一致?青少年是如何看待亲社会行为的?目前对这些问题尚未澄清。所以,需要从被研究者的角度人手,探索青少年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明他们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结构,以及构成他们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元素及其关系,从而从更广泛和全面的意义上,确定亲社会行为的本质及其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为编制亲社会行为的测量工具提供依据。

1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在对某种特定的心理特质或行为进行测量时,应该首先清晰了解该特质或行为本身的概念结构。这是最基础的工作。澄清概念可以为测评系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在亲社会行为测量工具的编制中,研究者应首先对这种行为的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其内部结构,从而为确立测评维度提供可信的依据。

研究者在澄清亲社会行为概念结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主要采取了两种取向:理论分析取向和实证分析取向。首先,在理论分析取向指导下。有的研究者将亲社会行为看作特定情境下的具体行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旨在增加或保证他人利益的行为,包括助人、慷慨、牺牲、保卫、无畏、忠诚、尊重别人的权利及情感、有责任感、合作、保护他人、分享、同情心、安慰、抚养他人、关心别人的利益、好心、拒绝非正义事物㈣:还有的研究者把行为动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内涵,强调利他行为是旨在促进他人幸福的帮助和分享等行为,做出利他行为者并未有意识地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总之,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多样性反映了亲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由于不同研究者的出发点不同。他们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就不同。基于研究者理论分析而得到的行为概念结构难以概括化地推广到不同的群体中,并使得理论结构和群体特异性达成良好的拟合。基于此,许多研究者尝试从新的角度来探索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结构。

由上述问题引发的第二种研究取向。也就是实证分析的研究取向。是基于“特定群体原始认识”的概念分析来建立其概念结构。认知心理学认为,概念是指一类事物的概括的心理表征。概念在表现形式上代表了一类事物,这些事物构成了一个类别。概念结构指的是概念下属的构成成分,以及这些成分的相互关系。所以,概念实际上涉及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概念的表征方式(是表征为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还是表征为一类事物的典型样例);其二,在特定的表征下,构成概念的主要成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显然,对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而言,首先应搞清楚青少年对亲社会行为的表征方式。其次要对青少年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结构进行分析。因此,本文着重从实证的概念分析取向人手,尝试在原型理论研究范式下。探讨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概念结构。

1.1概念的经典理论和原型理论

关于概念的表征,目前主要有两种理论,概念的经典理论和概念的原型理论。

经典理论认为。概念通过一类事物所共有的典型特征来表征,这个概念下的所有类属成员都必须符合这些特征。类属成员可以分别处在不同的层级上,处于同一层级的成员相互平等并有绝对清晰的界限。也就是说,判断概念的成员与非成员时,需要看它是否包含符合这一类别成员资格的所有特征。如果全部特征都有,那么可以判断它是这个概念的成员;如果它缺少部分特征,则不能判断它具有成员资格。即概念的经典理论遵循“全”或“无”法则。同一层级的成员相互平等、相互排斥。按照“全”或“无”法则。同一层级上的成员之间不可能有重叠,并且是相互排斥的;概念之间具有清晰分明的界限。例如,鸟和鱼都是动物概念下的类属成员,它们之间相互平等,共有“动物”这个概念的典型特征。但它们同时又有绝对清晰的分界线,鸟不是鱼,鱼也不是鸟。

有研究者认为,概念的这种表征方式更适合人工概念的表征,因为人工概念的典型的定义特征是明显的:而生活中的许多自然概念的典型的定义特征却很难确定。研究者发现。人们在对复杂的自然概念的范畴进行判断时,判断范畴中的典型成员是否属于某个概念所花的时间。要比判断非典型成员是否属于这个概念所花的时间短。例如,判断“苹果是水果”的时间,要短于判断“龙眼是水果”的时间。为此,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他们认为,当人们对新认识的事物进行分类时,总是把这些事物跟已有的个人经验(包括一般图式、一般例子、刻板印象或原型等)进行比较。人们可能是用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一原型(prototype)一来表征这些概念的。每一个概念范畴都由一系列与原型接近程度不同的成员组成,成员间的边界是模糊的,相互之间可能还会有一定的重叠。例如。人们对机的概念表征,可能就是一个带有两个翅膀的长筒这样的原型,而曾经见到过的各种不同外形的飞机,则被表征为飞机这个概念下的不同成员。因此,这样的概念也许就是由原型(即最好的例子)和一系列与原型接近程度不同的其他例子所组成的。由此可见,两个因素决定了概念的原型表征:(1)原型或最佳实例;(2)类属成员的代表性程度。这就是概念的原型表征理论。该理论认为,概念是由最佳实例以及若干个代表性程度较高的成员所表征的。

原型理论首先强调的是“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家族相似性指的是某成员与原型所代表的类别的接近程度。因此,当新的样例出现时。人们就会根据其特征与原型进行匹配,估算这个新样例与原型的相似性,如果相似性大到超过某一阈限时,它就会被看作是该类别的成员了;其次,原型理论强调概念具有“内部结构(internal struc-ture)”。即该类别的成员是按一定等级和顺序组织在一起的。因此,成员之间是不平等的,因为它们各自与原型的接近程度不同。与原型比较接近的中心成员,包含着较多的与原型相似的特征;成员与原

型的相似性越少。就意味着它离原型越远,远离原型的成员被称作边缘成员;第三,原型理论强调组成概念的成员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可能是彼此有重叠的。因为它们同时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因而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边界也可能是模糊的。

1.2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原型表征

对于“亲社会行为”这个概念而言,传统的研究大多沿袭“概念经典理论”的思路,将“利他性”作为符合亲社会行为概念资格的必要和足够的特征。将“帮助”、“分享”、“合作”、“安慰”、“赠送”等几种行为平行地列为该范畴的类型,没有考虑其中的一些成员,可能比另一些成员能更好地代表其所属概念,也没有考虑这些成员之间可能存在交叠。因而,这样的机械表征方式可能会影响科学概念的建构。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对概念经典理论表征下的亲社会行为概念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从经典理论视角出发来看待亲社会行为,使得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范畴变得非常狭窄。从以往研究看,多数研究往往只涉及帮助、合作、分享、安慰、谦让等几种有限的行为。直到20世纪末,半数以上的针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都是在人工设置的情境中,研究儿童对中性物品的捐赠行为,而很多研究并没有重视那些明显存在于青少年同伴之中的“亲社会行为”,如邀请孤独的同伴加入游戏,鼓励别人等行为。事实上,这些行为可以促进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关系,也能够给他人带来积极的后果,它们是被青少年儿童广泛认同的亲社会行为。

此外,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本身可能是模糊的,不同个体可能会对这个概念持有不同的看法,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对它的看法也可能是不同的。许多研究者只注重亲社会行为结果对当事人的意义,却忽略了当事人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研究取向是不利于深入探讨被研究者内心对亲社会行为的表征的。所以,当研究者要研究存在于特定群体中的亲社会行为时,应该首先了解这个群体成员眼中的亲社会行为是什么,他们到底看重什么样的亲社会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放弃一味依赖传统概念和研究范式进行研究的做法。

Bergin等人发现,人们对亲社会行为概念的表征,的确更符合原型理论,用原型分析的方法可以得到较多关于“自然情境下亲社会行为”的描述性资料;Greener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儿童对于不同种类亲社会行为的认识有所不同,他们对同伴之间的关系纳入行为更敏感,认为这些行为是更有意义的亲社会行为:Boxer等人发现,非典型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之间存在共同的部分,概念内部成员之间的模糊边界可能导致相邻概念之间的边界也不是清晰的,而原型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点:研究者在对青少年提名的亲社会行为进行分类时发现,有的行为兼具了几种行为的特点,难以按照概念的经典理论明确将其归人某一类。所有这些都表明。亲社会行为范畴中的不同种类的行为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且,研究者还发现,青少年提名的不同亲社会行为的频次差异很大,对不同的亲社会行为,他们表现出的认同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可能更接近于原型的表征模式。基于原型理论来研究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是可行的。

2 原型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概念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更接近于“原型”表征,那么,该如何利用原型理论,探讨青少年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呢?原型研究程序主要包括两个步骤:(1)确定概念的内部结构(通过对种属类别的自由列举、对所列举项目与原型符合程度的评价来实现);(2)对内部结构进行验证(通过反应时任务、记忆任务以及家族相似性测验等手段来实现)。简言之,原型研究范式为“自由列举一原型分析一重复验证”。按照这个程序,许多研究者对心理学领域的若干概念结构(比如,宽恕、亲密关系、成熟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果。下文将从原型理论的角度出发,在上述研究程序的指导下,详细探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结构。

2.1寻找概念之下的类属成员

根据原型理论,要探讨个体对某个概念的表征。首先要明了在个体的心目中,关于这个概念的隶属成员。也就是说,研究者在探讨青少年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时。首先应该弄清楚在青少年的心目中。亲社会行为包含了哪些具体的行为,也就是亲社会行为这个概念之下的类属行为有哪些。研究者常用的方法是“自由列举”法,例如,Greener和Crick让3~6年级的儿童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描述了男孩和女孩想要对某个人表示友好的时候会做什么。研究者发现,在传统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中较少受到关注的“关系纳入行为”,实际上被儿童青少年广泛认同。显然,如果把关系纳入行为置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之下的话,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范围可就被大大扩展了。但是,由于Greener等人当时只是要求被试按照自己的想法独立写出自己的观点,研究者没有关注青少年群体内的同伴相互作用。因此,在对被试的反应进行编码之后,Green,er等人只得出了8种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Bergin等人采用了类似于社会学中田野研究(fieldapproach)的质性研究方法――焦点群体访谈法(focus group interview),探讨了青少年(11~13岁)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看法,结果得到了24种亲社会行为类别。包括鼓励他人、帮助他人发展技能、接纳他人等。从这些行为所表示的意义看,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研究涉及的范围。研究者曾针对中国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对青少年也进行了亲社会行为的焦点群体访谈研究。这项研究进一步扩大了焦点群体访谈小组的数量和被试的年龄范围(5~8年级),并且考虑到被试家庭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研究者针对访谈中青少年所提名的亲社会行为,又通过专家讨论、评价和分类编码,最终得到43种亲社会行为类型,在这些行为中,较少被传统研究涉及的行为类别占到了半数以上(56.3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和青少年的性别显著影响着他们提名的亲社会行为的频次分布和种类。这个结果为确定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类属成员及其内部结构奠定了基础。

2.2查明亲社会行为原型表征下类属成员间的关系

在澄清青少年关于亲社会行为概念所涵盖的具体行为之后,研究者还需要查明诸多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些行为是否与概念原型距离不同,谁是中心成员,谁是和边缘成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涉及概念结构的确定和验证,仅仅采用对概念类属成员的自由列举,是无法得出准确的概念结构模式的。事实上,不同的具体行为类别,在被试的自由列举中所出现的频次高低并不完全等同于该类属对概念的代表程度,被被试最快提名。提名频次最高的行为类别,也不一定就处在概念的中心或者就是最能代表这种行为的中心成员。自由列举法和代表性评价法都是对概念结构进行不同方面测量的方法,而

后者需要更为系统的信息加工过程。因此,在探讨概念结构的研究中,研究者还需要通过被试对不同类属成员重要性的评价,来明确各类属成员对这个概念的代表性,也就是要探查概念原型下的各类属成员之间的关系。

Rosch指出,个体按照原型理论组织和建构的概念具有两方面的特点:(1)个体能够识别该概念之下的类属成员,并且能够判断各类属成员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强度。也就是说,被试能够准确区分处于中心位置的成员和处于边缘位置的成员,同时又能对它们形成实质性的一致看法;(2)概念的原型组织模式。即从处于中心位置的成员到处于边缘位置的成员的概念结构,会对个体识别这些不同类属成员时的认知过程(例如记忆数量)产生影响,那些接近原型的实例(即中心成员)在个体认知活动中会处于优势地位。

因此,要确定概念之下的类属成员之间的内部关系,还需要两步关键的工作。首先。采用原型研究中的“符合程度评价程序”,让被试对各类属成员与其认同的概念原型进行特征比较。对它们之间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价。对于同一概念之下的家族成员,如果多数被试给出了比较稳定和一致的评价,就可以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来决定原型概念的内部结构。研究者对在焦点群体访谈基础上得到的43种亲社会行为,又进行了符合程度评价的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在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中,所认同的各类属成员分别处于四个维度上,即“遵规与公益性”,“特质性”,“关系性”和“利他性”。其次,还需要查明个体在识别不同类属成员时表现出来的认知差异,从而验证概念内部的原型建构。在这里,研究者的一般假设是,概念的原型组织模式会影响个体在识别此概念时的认知过程,概念原型会激活个体对这个概念类属成员的保存,因而,会影响个体在有关这个概念的记忆任务中的表现,原型激活会使被试更容易意识或注意那些与该概念原型联系较紧密的成员。从而引发优先的回忆和再认(accessibility affectsmemory),而对于那些处在概念家族中边缘位置的成员,被试在记忆时则不容易被唤起。另外,在记忆实验中,当原型被激活时。由于它唤醒了人们对与该原型有关的一类成员。因而,人们此时很难将他们之前见过的中心成员和没有见过的中心成员做出清晰的区分,所以,被试往往会对自己之前没有见过,但是和原型联系紧密的某些中心成员也产生偏好,进而做出错误的回忆和再认,而对于边缘成员而言,由于它们和原型的相似性较低,被试在对它们的识别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混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概念的原型结构不仅会影响被试对概念原型的符合程度评价,而且还会对被试在回忆和再认任务中的表现产生影响,因此,在“符合程度评价”的研究基础上,还要采取“词句记忆”技术对被试关于不同类属成员的认知过程进行探讨,从而确定和验证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结构。

3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

对于“亲社会行为是什么”这个命题的探究,不仅可以探讨青少年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问题,还可以为进一步解决“如何对亲社会行为进行测评”这样的问题奠定基础。研究者通过对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结构进行的分析,初步查明了青少年概念系统中的内容及其结构,从而明确了在对这种行为描述和测评的时候,应该从哪些维度人手,如何建立科学的测量体系,进而弥补当前在亲社会行为测量方面存在的不足。

3.1现有亲社会行为测量的局限

在当前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中,人们对其测量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仍存在一些局限。首先,从亲社会行为测评的内容看,主要的问题是:对亲社会行为类型的划分较为简单,对行为本身的微观分析比较薄弱。这显然源于亲社会行为概念不清的问题。如前所述,传统研究很少从实证的角度出发,专门对亲社会行为本身所涵盖的不同行为类型进行系统的区分。研究者更感兴趣的是一些相关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作用,以及随着个体年龄变化,这些相关因素影响其亲社会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发展特点。例如,Eisenberg等人在发展心理学框架之下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纵向研究,他们主要从认知(道德判断、亲社会道德推理)、情感(和移情有关的情绪反应)和行为(主要考察帮助行为)这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个体从儿童期到成人初期的亲社会性发展,而在这些研究中,对于亲社会行为本身的可操作化理解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Eisenberg和Shell等人在一项研究中考察了9~12岁的青少年的亲社会道德推理的发展、亲社会推理和不同代价水平的亲社会行为、以及和移情之间的关系。在这项研究中,主要通过青少年被试在成人需要的情境中做出帮助行为(捡起掉在地上的纸)的持续时间和数量(捡起纸的数量)来对亲社会行为进行测评:Eisenberg和Miller等人在另一项类似的研究中,则采用一个23项目自我报告的利他量表(也称帮助量表,最早由Rushton等人在1981年编制,原版为20个项目)来对11岁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进行衡量,这个量表所涵盖的主要是无偿的赠予和自愿的帮助行为;此外,Eisenberg等人在对青春期后期(即成年早期)青少年的亲社会人格和亲社会道德推理的研究中,也采用了自我报告的帮助量表,同时还引入了母亲报告、友伴报告以及可观察的亲社会行为的评价等方法,这些测评方式主要关注的行为类别依然是帮助、分享、提供安慰等。

所以,以往研究者往往只是将亲社会行为置于相关要素的框架之内来进行研究,在对亲社会行为进行测评时。仅仅关注“帮助”、“分享”、“提供安慰”等有限的亲社会行为种类,这样自然就出现了考察范围狭窄、类别区分简单化的问题,忽略了一些特定类型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的内部关系。

其次,从所测评的行为的来源来看,目前流行的亲社会行为基本上是研究者基于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的,这就造成了亲社会行为测评研究中的另一个局限,研究者站在“以研究者为中心的立场”进行研究。在大多数传统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中,所涉及到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类型都是由研究者提出来的。而不是由处在特定年龄阶段和群体背景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提出的。这样的研究取向,实际上忽视了被研究者本身的群体特征和年龄特征对其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研究者指出,来自不同群体的人们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儿童眼里的亲社会行为和成人眼中儿童之间的亲社会行为是不同的。青少年之间的友好行为(比如一起玩耍、向同伴提供帮助)与青少年和成人之间的友好行为(比如顺从与合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Naparstek等人关于被试心目中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研究发现,年幼的儿童在对亲社会行为的归类任务中仅能归纳出外显的和直接与身体需要有关的行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被试倾向于报告出更具有区分度的更有组织性的亲社会行为,

他们开始关注内隐的和与情绪有关的行为;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新的人际关系的出现以及认知和情绪的发展。加之社会环境的变化。亲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开始增加。Carlo认为。青少年和同伴与成人(教师父母)之间所出现的新的、有所改进的关系可以为其提供新的帮助目标,从而通过全新的价值观、信念系统、或行为的展示来影响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除了那些新的社交机会,青少年同时也在社会认知和社会情绪技能方面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Greener等人认为,随着个体从儿童期向青少年期的发展变化,他们认同亲社会行为的范畴较之传统研究的框架(帮助、分享、安慰等)发生了很大的扩展,最大的变化是开始关注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因此,成人研究者仅从各自的理论背景出发,而不是站在青少年立场上来对儿童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进行确定。这种做法在区分和鉴别行为类别时会出现偏差。而借助原型理论对青少年群体认同的亲社会行为概念进行的分析可以深入探讨行动者本身的原始认识,进而较好地弥补上述缺陷。

3.2将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分析引入测评研究

基于研究者立场的研究取向。往往会忽略特定群体背景中的个体对某种行为的原始认识。因此。有的研究者认为应该基于被研究者的立场,了解普通人的概念(lay conceptions),也就是探讨作为被研究者的个体,他们处于非专业角度,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到底是如何理解某种特定行为或特质的。研究者认为,这种理解的基础正是这些个体对于概念原型的基本认识。Keams和Fincham在一项关于“宽恕”概念的研究中指出。被研究者对概念原型的理解,将会对这个概念的测量产生重要影响,并且为专家针对此概念的理论研究产生影响和启示。

第3篇: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厄勒克特拉情结” 潜意识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的潜意识中都会不自觉地存在着(男孩的)恋母仇父和(女孩的)恋父仇母”。[1]“恋母仇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与之相对应的是 “厄勒克特拉情结”,也就是“恋父仇母”情结。《情人》中的小姑娘身上也有着“恋父仇母”情结的表现,本文主要从探析小姑娘与母亲、小哥哥、情人之间的爱恋情仇关系来剖析她身上的“恋父仇母”情结的表现及其变形和转移,由此为杜拉斯的《情人》提供另一种解读。

《情人》中母亲和女儿的关系非常的冷漠,母亲缺乏对女儿必要的爱和呵护。在这种母爱的缺失中,小姑娘和母亲的关系异常紧张,甚至发展到了一种彼此对立、互相怨恨的地步。

女儿的心中隐隐藏着一种对母亲的恨,连她自己都说不明白。只是觉得“这恨可怕极了,对这恨,我不懂,至今我也不能理解,这恨就隐藏在我的血肉深处,就像刚刚出世只有一天的婴儿那样盲目”[2]。可怕而盲目的恨正是与生俱来、潜藏在小姑娘无意识深处的“恋父仇母”情结。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这种无意识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而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小姑娘虽然难以明白自己对母亲的恨,但在生活中却是能明显感觉到母亲对她的不公。在她看来,母亲只爱大儿子。尽管大哥像个流氓无赖,好吃懒做、无所事事,但是母亲依然对他百般疼爱。这种异常的宽容和偏袒让小女孩难以接受,她感觉母亲对她极不公平。同样是母亲的孩子,可是待遇却千差万别。当小姑娘在学校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她期待得到母亲的赞扬和认可。可是,即使是这样的时刻,母亲也“什么也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说,她并不满意,因为法文考第一的不是她的儿子”[3]。在母亲那里受到了冷落的小姑娘心中充满失望和不满,这种愤懑的情绪甚至转变成了一种仇恨。在一种痛苦的情绪中她敏锐地觉察到母亲和大哥之间微妙的关系。母亲正如古老神话中的俄狄浦斯的母亲一样让儿子占据了父亲的位置,也许这是连母亲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情感。更何况对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寡妇而言,儿子的强悍可以给她安全感,成为家庭中抵御外界欺凌的支撑。所以,虽然大儿子吃喝嫖赌、无恶不作,但是母亲需要他。只有这个大儿子才可以给她依赖,给她精神上的安全感。而实际上这个强有力的儿子并不能承担家庭的重负,只会给这个家庭不断地带来麻烦。

在《情人》中,父亲的形象是缺失的,小姑娘在这个贫穷的家庭里既得不到父爱,也无法得到母爱,因此她愈发嫉妒母亲对大哥的爱。在她看来自己的母亲对大儿子的爱是不正常的,“这种爱是那么强烈,又那么邪恶……”[4]所以,敏感的小姑娘激愤地想:“我想杀人,我那个大哥,我真想杀死他,我想制服他,哪怕仅仅一次,一次也行,我想亲眼看着他死。目的是要当着我母亲的面把她所爱的对象搞掉,把她的儿子搞掉,为了惩罚她对他的爱。”[5]这种心理就是一种对母亲偏心的报复和发泄。弗洛伊德认为,儿子迷恋自己的母亲,女儿迷恋自己的父亲。反过来,父亲爱女儿胜过儿子,母亲爱儿子胜过女儿。这种情感潜藏在人的无意识深处,《情人》中父亲的缺席使得大哥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欲望不用抑制,而母亲也因为丈夫的离去让自己的大儿子替代了丈夫的位置。她始终最爱这个儿子,而不是那个文弱的小儿子,更不是女儿,这种情感也许连她自己也弄不明白。但是这种暧昧的爱却被受到冷落的小姑娘觉察到了,所以她认为母亲对大哥的爱是“强烈而邪恶的”。虽然文中并未提及小姑娘对父亲的爱,但正是这种空白和沉默恰好说明在小姑娘的内心深处这个地带是不可触及的,她把对父亲的幻想和爱藏在了内心深处,不可提及。当母亲对大哥的爱在她看来超过限度的时候,她认为这是一种侵犯,对父亲的位置的侵犯。所以她认为母亲对大哥的爱是邪恶的,她想要除掉大哥。

爱的缺失对小姑娘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她无法在母亲的怀抱中得到爱和温暖,也许只能在其他地方寻找慰藉。

根据弗洛伊德的爱洛斯人格理论,过早失去父爱的女孩常会将对于父亲的感情转移到现实中某个人物的身上,这个人物便会成为父亲的替代品。《情人》中的这个小姑娘自幼丧父,对她关爱有加的小哥哥便成为了她对父亲情感的替代品。

第4篇: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父亲;教养方式;小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

一、问题提出

家庭教育作为学生身心发展当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在我国的重视度日益提高,人们普遍认同了家庭教育在对儿童心理构建上有着特别的意义和作用。据以往研究表明,在我国大多数的家庭中父亲往往扮演着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而时常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已经渐渐成为我国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事实上,父亲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且亟需重视的一环,父亲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了子女性格的培养及其未来的人生发展。

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父亲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明晰父亲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利用相关文献对研究结果进行透彻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科学的建议,推动珠海市广大小学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父亲教养方式的改善。

二、研究方法

1.被试的选取

广东省珠海市某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小学生共720人,经过对无效问卷的剔除,剩余被试共590人,其中男生有302人,女生288人。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调查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以下简称MHT)及改编后的《父亲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简称EMBU-f)。

(2)施测过程。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回收后由调研小组成员妥善保管。发放720份,回收701份,回收率97.4%,其中有效问卷590份。

(3)数据统计与分析。本研究调查运用计算机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EMBU-f和MHT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是0.85和0.895,都呈现出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三、结果与分析

1.被试心理健康状况

从被试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整体得分情况看来,呈现消极、焦虑状况总得分在65分及以上的被试占总体的1%;56~64分之间的被试占总体的4%,人数为25人;1~55分之间的被试占总体的95%,这部分的被试心理健康状况属于正常范围,说明绝大部分的被试心理健康状况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

但从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来看,高年级的小学生们心理状态不容乐观。学习焦虑的检出率最高,达到了28.80%。其次,检出率较高的是冲动倾向,对应的百分率是16.40%。再次,自责倾向、身体状况、过敏倾向、恐怖倾向的检出率并不高,分别是6.27%、4.24%、3.05%、2.71%。最后,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的百分率低于1%,相对比较低。

2. EMBU-f与MHT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情感温暖和理解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在0.01(双侧)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倾向在0.01(双侧)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与过敏倾向在0.05(双侧)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与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呈负相关。惩罚严厉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在0.01(双侧)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与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在0.05(双侧)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与自责倾向呈负相关。过分干涉与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在0.01(双侧)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与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在0.05(双侧)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与孤独倾向呈负相关。拒绝否认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在0.01(双侧)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与冲动倾向在0.05(双侧)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与自责倾向呈正相关。

3. EMBU-f与MHT的线性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拒绝、否认与过分干涉对MHT总分均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拒绝、否认的预测力最大,达到9.7%;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上,只有拒绝、否认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达到9.3%、4.2%、1.7%。情感温暖、理解对对人焦虑与孤独倾向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达到1.3%、14.3%。在对人焦虑上,拒绝、否认的预测力最大,达到7.8%;拒绝、否认与情感温暖、理解对孤独倾向与自责倾向均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情感温暖、理解的预测力最大,达到14.3%、2.4%。

四、讨论与建议

统计结果表明,父亲给予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关心越多,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和过敏倾向就越弱。值得一提的是,父亲给予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关心越多,儿童的自责倾向就越强。这可能是由于父亲某些过度的关心或理解宽容而引起的,当子女做错事时,若父亲仅仅给予过多的安慰话语,且对子女的错误表现出过分宽容的态度,而忽略了对子女提出合理的期望,那么,每当子女犯错后,其内疚感可能就会越深,并且有可能会害怕父亲因此而对自己失望而更加自责。理解、关心本来是好事,但是若不能把握好其程度的话就有可能会成为负担,因此父亲对孩子的理解、关心应该要适度,并且要学会适当地提出子女努力所能及的要求。

统计结果表明,若父亲采取越严厉的惩罚,则儿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就越强。值得一提的是,若父亲的惩罚越严厉,儿童的自责倾向就越弱。自责倾向的本质是对失去他人的爱的不安,过分的惩罚极有可能给儿童传递一种不被爱的错觉。长此以往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疏离,子女也会慢慢地不在乎父母的惩罚,自责感也会相应降低。所以,父亲要奖惩分明,惩罚原因清晰、方法恰当,对子女的看管不应太过严厉,也不应该有过于激烈的责骂,而应该比较温和地向孩子说明道理。当子女真的犯了严重的错误时,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严厉的说教,但这种严厉的说教不宜频繁使用,否则子女不会用心接受劝说。

从统计结果表明,经常受到父亲过分干涉学习和生活的儿童,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父亲对子女的日常生活和交友玩耍等方面较关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受到娇养和过分照料的孩子容易形成依赖心强、缺乏独立性的性格,而且,若父亲无意中定下过高的不符合孩子自身能力水平的要求,或过多地斥责和限制,则会使儿童更加焦虑。父亲应该在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孩子自身能力水平的目标和要求;也应该适度“放权”,让孩子能够充分地学会自己解决一些问题,而不应该给孩子过多的管束和限制;父亲更应该尊重孩子的愿望,不应该把自己的所想所望加诸孩子身上。

统计结果表明,若父亲拒绝否认的程度越强烈,则儿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和自责倾向就越强。拒绝否认是一种消极的父亲教养方式,若儿童经常遭到父亲的否定、拒绝,则极有可能会在学习、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方面体现出更多的不自信与退缩。“冷漠”的家庭就有可能养成较为“冷漠”的孩子,因此父亲应该带给孩子更多的爱和温暖,而不应该一味地、片面地拒绝和否定孩子。若孩子经常受到拒绝和否定,则极有可能会对社会交往产生一定的抵触,因此父亲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积极的、正面的交往言辞。

统计结果进一步表明,拒绝否认的父亲教养方式与小学生的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存在显著的正向线性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拒绝否认的程度能够预测这几种心理健康状态的得分。因此,父亲要懂得肯定孩子的个人价值,能够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而不是拿子女的缺点与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较。这不仅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而且容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并且,父亲若常常拒绝子女的一些正当诉求和愿望,会导致儿童不愿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造成亲子间的关系生疏,也不利于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统计结果进一步表明,情感温暖、理解的父亲教养方式与小学生的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存在显著的负向线性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的程度可以预测这两种心理健康状态的得分。父亲在日常与子女的接触中,无论是言语上还是行动上,都不应羞于对子女表达自己的爱意。如,父亲可以偶尔给予子女爱的拥抱,也可以经常在言语上表达出对子女的欣赏。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大胆地、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除此之外,父亲也应尽可能给予孩子信任和尊重,引导他们积极接受挑战,锻炼他们独自处理事情的能力。另外,父亲也应该注意自身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榜样。

统计结果进一步表明,过分干涉的父亲教养方式,与小学生的MHT总分和身体症状存在显著的正向线性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过分干涉的程度可以预测MHT的总分和身体症状的得分。父亲如果不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和选择,对子女的日常活动、交友情况进行过多的限制和干涉,就会容易导致儿童做事过分小心翼翼,害怕自己的行为不符合父亲的要求而过分紧张,这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可能会引发儿童某些身体症状,例如容易疲劳、难以入睡、紧张时啃咬手指等。

参考文献:

[1]岳冬梅.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 1993:122―129.

[2]David R.Shaffer,Katherine Kipp.Developmental Psychology:Chilhood and Adolescense[M].Belmont, CA:Wadsworth Publishing,2009.

[3]郑福明.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张 涛,陈 平.4―6年代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5]赵 岩.父亲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内隐问题行为相关的元分析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第5篇: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

究其原因,工作的压力大,对未来的生活缺少信心,结婚又离婚现象的接连迭出等,使他们不敢面对现实。而父母们对子女的期望过高,造成了如今的相亲会、交友会异常火爆。

但是问问赴会的青年男女,有多少是自觉自愿的?好多人只不过是被迫为之,皇帝不急太监急,悠哉悠哉的后果就是耳朵受罪,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之下,只好阳奉阴违勉强应付一下,内心里对交友会不过是持敷衍的态度而已。

相亲时代 艰难的完美

3次相亲,小吴和对方说的话不超过10句,他说他厌恶这种仪式性的东西,而希望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理想,作为一个媒体从业者,他更愿意在年轻的时候把时间花在工作上。

从去年开始,小吴和圈子里的一些朋友开始过“光棍节”--一个在中国内地兴起并不久的节日。小吴回忆说:“大概是从前两年开始的吧,许多人一起过,其实大家都不缺乏男女朋友,但是时代不同了,我们不能只做传宗接代的工具,如果自己都活不好,一代一代地活下去有什么意思。

“感情这事说也奇怪,上大学时爸妈千叮咛万嘱咐不准我恋爱,我倒偷偷谈过两回朋友,现在工作了,父母不阻止了,我自己倒没感觉了。急得爸妈成天在我跟前念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为了不担上不孝之名,我只能勉强答应老妈去相亲。

“看上去小姑娘是挺好的,无论是学识还是相貌甚至是性格都算得上是优秀,无奈我就是不来电。也许是第一次见面,小姑娘话并不多,而我反正只为应付老妈,因此态度也不怎么积极,倒是一旁的老妈表现得颇为兴奋,兴致勃勃地问东问西。

“原本来相亲前,我就想好了走个过场,随后就找个理由把对方回绝,可现在看老妈这架势,这方法怕是不行了。即使我说不喜欢,她肯定会想方设法向我施加压力。怎么办呢?我忽然心生一计。

“那次相亲结束后,我主动把小姑娘约出来聊了聊,在确认对方对我也没有感觉的情况下,我请求小姑娘先发制人把我给回绝,小姑娘果然依计行事。我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可没想到固执的老妈居然跑去做小姑娘的思想工作,虽然这事最终不了了之,可那段时间给小姑娘平添了许多麻烦,哎,真是罪过啊!”小吴对着记者苦笑的说。

像小吴这样的人遍布北京的各个单位大院和写字楼,社会的竞争压力和对自己更高的要求使得中国的新一代年轻人把自我价值的实现放在了家庭价值实现的前头,也酿成了今天父母的操办相亲。

相识、相恋、相守,直至终生,这几乎是每个人的爱情终极目标。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大,这种愿望的实现显得更为难得和艰难。另一半在哪里?如何与爱人相守终生?这是很多年轻人面对人生思考的更多问题。

在这个连网络上都漂浮着“同城相亲”广告的时代,对于另一半的选择却异常“苛刻”,大龄单身群体的逐年剧增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为单身群体搭建相应的“相亲”平台的意义无庸置疑,但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地引导一种健康的婚恋心态更为关键。

从参加相亲活动的女性情况来看,很多26岁至30岁之间的大龄单身青年都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收入也不低。“找个条件适合的对象不容易啊。”单身者异口同声的感叹。

一家征婚网站的调查显示,现在职场中处于适婚年龄但又未婚的青年比例接近九成。在工作压力相对较大,人员相对密集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大龄单身的情况更加普遍。

由于社会竞争激烈,这一代青年人对于未来的生活信心不足,造成对于自我的价值不认可。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站在更高的一个平台上,从而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对象。这一情况在高学历、高收入的青年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也是导致“三高”单身群体增加的原因之一。

择偶新标准

从古到今,任何婚姻肯定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单纯的以爱情为目的,丝毫不计较对方背景的婚姻只能在小说中看到。从经济角度来讲,年纪较大的男性相对成熟,生活和工作更加稳定,对于婚姻和家庭的责任感也更强。而从生理角度来分析,女性的成熟期与衰老期相对男性较早,因此年龄差距4-5岁依然处于同一个平台。

虽然两代人观念、择偶标准已然不同,但“越俎代庖”代替儿女相亲的老人们却有增无减。

“现在帮孩子来找对象的父母太多了。”一位婚姻介绍所的登记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这些代替孩子来相亲的父母,并不十分在意对方的相貌、身高等基本条件,更加看重的是对方的家庭出身、工作单位、经济收入等硬指标,甚至连对方的父母是否退休、家庭背景如何都问得仔仔细细。

但是父母们也有自己的难处,看到自己的子女们年龄渐增,而他们情愿在工作、个人兴趣甚至游戏上花很长时间,却始终对个人问题抱着回避的态度,这也是家长不得不插手儿女的婚恋,“拔苗助长”的原因。

有的家长抱怨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恋爱漠不关心,甚至害怕结婚,没有一点对于家庭的责任感。但咨询师万琴认为,人际关系的淡化,使得年轻人看似交友机会很多,却相互了解并不深;实际上,单身青年们对于自身恋爱结婚的要求并非完全不关心,只是缺乏表达。同时婚姻成本的加大,也造成许多人对于婚姻存在着惧怕的心理。而父母并不一定完全明了子女的择偶要求,这也容易造成父母已经“钦定”,儿女却不买账的状况。

家长协助子女寻找合适的配偶是必要的,但也要充分采取子女的意见,双方多做沟通,否则就如隔靴搔痒,家长再着急也难以取得儿女的理解和支持。

现在的青年对于配偶的要求可以用“苛刻”两个字来形容。期望值太高是造成单身群体剧增的重要原因。他们必须确定对方有能力与自己共同生活,或者双方的生活习惯是否能够融合在一起。由于过于谨慎,他们往往容易陷入一个极端的境界中,这也是各种矛盾的恋爱观在这一单身群体中能够取得认同的原因。

现代青年更加注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内在品质及彼此性格、价值观的契合,当然也注重对方的外在形象。要让他们将就选择一个不符合他们择偶条件的人,是很难做到的。

从目前的人口结构状况来看,男女比例存在一定差距,同时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对于婚姻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因此大龄单身青年群体的增加是社会人口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必然现象。

单身青年群体所显现的婚姻之惑,反映了社会在发展中的婚姻观念变化。为这个群体搭建相应的“相亲”平台是很有必要的,意义也无庸置疑。但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加以合理的引导,同样是一个需要思考的社会命题。

如何看待“相亲”现象?

“以结婚为目的,请与我交往!”这句日韩剧里常见的对白,或许过不了多久,也将成为我们身边的流行语。

随着年龄的增大,结婚成为越来越多大龄的单身一族需要解决的问题。大龄的单身一族由于工作忙碌、人际圈小等原因,要想找一个如意伴侣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也许正因为有着如此广阔的市场,一些交友网、婚姻服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更令人称奇的是上海、广州等地还相继出现了“8分钟约会”等快餐式交友或相亲活动。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不论是交友网、婚姻服务公司,还是8分种约会等诸如此类的交友或相亲,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一种“羞涩病”。很多身为精英人士的白领虽面对文化、经济的成功与感情的饥渴的落差,很难承认感情的失败,因而羞于借助交友网、婚姻服务公司等工具来满足这种需要,甚至认为只有无能的人才去选择交友网、婚姻服务公司,不到万般无奈他们是不会走此“下策”的。这就说明了白领们的羞涩心态和不服输心态。因而,他们需要借助更为有效的方式成就良缘。

现实的社会,狭小的生活圈,难测的人心、适婚的年龄,父母急切的心态,亲友关爱的眼神等等原因,让许多现代人选择相亲这样一种形式来寻觅自己的另一半。

相亲看似老套,曾一度被新新男女视为“洪水猛兽”。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已经逐渐接受相亲这种方式,他们已经了解到相亲的本质。所谓相亲,无非是通过红娘将素不相识的两个男女约到一起,这未尝不是接触异性的一种好方法。相亲比网恋来得真实,毕竟红娘对对方的家境以及人品有所了解;相亲又比邂逅来得稳妥,一见钟情的感情往往不会长久。接触异性有很多种方法,相亲只是其中一种。所以相亲适合任何层次的任何人。更适合今天那些忙碌的大龄单身男女,相亲不是爱情最理想的途径,但对婚姻来说,还是适用的。虽然有些做作,相亲也许并不俗气,只是有的红娘的花言巧语让相亲变得俗气了。红娘给双方介绍时说的都是优点,相亲的两个人用挑剔的眼光,看到的只是缺点。在相亲的整个过程中,红娘的作用很大,但并不是每个红娘都能做得好。在相亲之前大多会有“成不了恋人也可以做朋友”的说词,是一种有退路的说法。好象大多数的相亲都搞得很正式,成了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认识,所谓的第一印象也只不过是看对方的外在形象,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是很难再有第二次见面的。这样的相亲,也就是把不认识的两个人放在一起展览一翻罢了。把两个不认识的人为了结婚的目的放在一起,总是会有一点小小的尴尬。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复杂、最难表达和解释的一种。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也因为它的隐秘和复杂,相亲给了这种复杂的情感之间找开了一个通道。相亲的目的性强,导致相亲的第一眼多半会失败。一个人的才华在很短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完全展现的,因此多一点时间与对方相处,是给他人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的一次机会。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的爱情少之又少。当爱情没有以最好的方式产生时,借助外力的因素寻找,也不失为一个途径。

第6篇: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银饰》 精神分析 俄狄浦斯情结 缺席 夭折 “代母”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3.017

引言

《银饰》是根据作家周大新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电影《银饰》被称为2005最具震撼力的情爱电影,伴随影片拍摄过程的是不绝于耳的关于“、露点、叫停”等炒作与争论。人们更是缘于对《贞女》、《过年》、《大鸿米店》的喜爱累积而成了对黄健中的新作《银饰》的一如既往的期待。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被扭曲的女性形象曾经一度成为中国导演曲线救“影”的工具,而且凭借着他们所营造的东方奇观屡屡在西方电影节摘金夺银,我们亦不难发现从《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炮打双灯》等影片中所呈现出女性形象的症候化特征。

《银饰》在故事情节的架构上基本沿袭了这一寓言化的类型特征:年代的久远与模糊,边缘的、与世隔绝的偏远地区,庭院深深、青砖灰瓦、迷宫般的深宅大院以及被锁闭在大宅院中受到压抑的大家闺秀与怨妇,主人公同样选择了飞蛾扑火般的反抗,结局是同样的凄惨。因而很多人将《银饰》作为一个典型的女性主义或后殖民主义文本进行解读,但这更像是前人电影带来的一种先入为主的误读,电影对主人公同性恋、异装癖、恋物癖、性压抑等心理疾病的视觉呈现使得它更适宜用精神分析理论进行新的解读与发掘。

一、俄狄浦斯情结的夭亡

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经提出就被人们广泛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它的合理性。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在男性的成长过程中(在其人格心理学中,这一阶段被界定为3―5岁即性器期),必然经历俄狄浦斯情结,出于对父权的恐惧与女性玩伴的血淋淋的“”事实,男孩产生了焦虑,进而顺从、认同父权从而超越俄狄浦斯情结进入正常的成长历程,并最终成为新的父权代言人,这种认同也被拉康称为对“父之名”、“父之法”的认同与接受。

俄狄浦斯情结同样适用于解读吕道景的精神困境,只是俄狄浦斯情结在他身上出现了异化,他并没有经历完全的俄狄浦斯情结历程,俄狄浦斯情结在他的成长历程中出现了夭亡。

(一)母亲的角色缺席

吕道景是一个多义的文本,作为一个封建大家庭的长子,他经历了良好的教育,但在他身上集中展现了同性恋、异装癖、恋物癖等多种话语。生得男儿身,却有颗女儿心,不爱男装爱女装,对女性的银首饰有着非比寻常的酷爱,夜深人静之时喜欢身著女装对镜顾盼,可以说他是一个典型的性颠倒者。

弗洛伊德指出“双性倾向自然存在于性颠倒者身上”[1],性别模糊也是“物恋者”的特征之一,这也是恋物癖者应有的心理特征。在男性性颠倒者的混沌的婴儿阶段,与母亲的亲昵的接触同样会使得男性性颠倒者顺理成章的进入俄狄浦斯情境,基于对自身身体的镜像认知以及他所观照到的女性玩伴的事实,他们可能会暂时认同了作为男性的生理身份,服从了父亲的权威。此外,能够抵制性对象的永久颠倒的最强大力量,无疑来自于异性性征间的相互吸引力。然而仅这样一个因素还不足以消除性颠倒,消除性颠倒的还有其他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性的权威禁忌与道德规范。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觉醒,“精神力量的发展开始抑制性生活,它就像一道河堤,引导它走向狭窄的河床。这些精神力量包括了厌恶感、羞耻心、以及道德和审美上的理想化要求。” [2]另外,男人在幼儿时代受到其母亲或其他女性照顾时的情爱,总会出现于日后的记忆中,这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导引他们去接近女人。

如此说来,有多种因素能阻止性颠倒者诱发错误的性取向,性颠倒者同样可能会按照俄狄浦斯情结的预设按部就班的成长为异性恋者,但事情的发展并不会尽如人意,对吕道景而言就出现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夭亡。

精神分析学认为性颠倒现象并不是先天性的,“如果对所谓的先天性性颠倒病例加以更详尽的检查,(我们)就可能会发现,其原欲的发展方向原是取决于儿童早期的某一次经验,这一经验虽然可能已不能回忆。”弗洛伊德同时研究指出性颠倒现象常常发生在那些在其他方面均与正常人毫无差异的人甚至还常常发生在那些“心智能力非但无损,反而在智力和道德修养方面有高度成就的人身上”,此外,“性颠倒常常出现在文明古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 [3]

吕道景之所以蜕变成一个同性恋者恰恰因为童年的经历――母亲的缺席,正如弗洛伊德所说“那些出身贵族名门的男人最多出现性颠倒,其原因只能归结于他们多使用男仆以及母亲对儿子的疏远” [4],因而性颠倒者常常出现在文明古国也就不足为奇了。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吕道景的生母在“明德府”只是父权的附属品,权威的真正掌控者是“父亲”吕敬仁,母亲与吕道景的关系是疏离的,“母亲”这一角色对吕道景来说可能仅仅只是履行一种生养或在出生初期的略尽“喂养”义务一种模糊的印象。在墙高院深的明德府,吕道景以后的成长记忆中更多会是伴随在他周围的男性形象――父亲、男仆人、甚至私塾的启蒙老师。生身母亲只是帮助吕道景产生了俄狄浦斯情结中母亲角色的的原始镜像,而母亲角色在俄狄浦斯情结发展的关键阶段的半途缺席却导致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夭亡。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这里所说的缺席是指具有血亲的生身之母的“角色缺席”。

性颠倒者自身就具有模糊的性别倾向,而吕道景在母亲角色的中途离席、长期处于男性主导的环境诸多合力的作用下,使其对自身本就羸弱的男性性别认同产生了怀疑,反而将心理性别中的女性角色认同释放出来。所以童年记忆、创伤情境与身体所受的刺激均可能在性颠倒者的性取向的转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异装癖、恋物癖架构的性别认同

弗洛伊德于1927年在《恋物癖》中解释了一个事实:许多男人只有借助于某些他称为“恋物”的特殊物品才能获得性满足。他认为焦虑使得物恋的对象总是女人的的替代品。恋物癖者把他对女性应同样拥有的信念转移到了恋物上,有些人通过恋物避开了同性恋;相反,认为女人也有的观念一旦在儿童头脑中“固置”,它就会无视后来生活中的一切影响,使这个男人永远无法排除其性对象身上一定有一个的幻觉。这样一来,这个男人一旦有了正常的性生活,便会成为一个同性恋患者,而女人的性器官给同性恋患者造成的往往是恐惧,而不是快乐。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恋物癖是男性的特权,女性是不会有恋物癖的,男性的恋物癖是对性对象的替代或性目的、性指向不能达成的补偿,有些人可以通过恋物避开了同性恋;此外男同性恋中男性角色的扮演者之所以走向性颠倒者与他本人所“固置”的女人应同样拥有的观念有关。

如果我们僵化的将这种理论去解读吕道景的恋物癖那就会产生一个悖论、一个问题:作为生理上的男性,通过恋物的转移并没有使他摆脱同性恋的倾向;男同性恋中男性角色的扮演者是因为女性应具有的观念的“固置”而走向同性恋的,吕道景是因为俄狄浦斯情结的夭折走向了同性恋,那么又如何解释他作为女性角色扮演者那种近似疯狂的恋物癖呢?

弗洛伊德同样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认为“一旦物恋的追逐成为对某一物品的固执追求,从而完全取代了正常的性目的,或者所崇拜的物品与其所属之人脱离了关系,本身成了性的对象” [5],那这种物恋就属于病态的范畴了。在《性道德文明与现代人的不安》一章中,弗洛伊德指出,对一个性本能十分强烈的性颠倒者来讲会有两种可能的后果:第一种十分明显,这种人会无视社会文化中流行的道德准则,即使受到制止,其性颠倒也会坚持到底;第二种则比较复杂,由于教育和社会的要求造成的压制力,这种颠倒的性冲动受到压制,但这种压制并非真正的压制,弗洛伊德称其为“一种流了产的压制” [6]。“抑制后的性冲动不再直接呈现――单就这一点,抑制还是成功的――却以其他地方来表达,结果同样有害于他本人。在性本能遭受压制之后继而形成的这种替代现象,便是我们所说的心理症。” [7]

吕道景身上所展现出的恋物癖、异装癖同样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症,恋物癖、异装癖并不是性目的、性指向不能达成的补偿,而是一种性本能的替代,是对其心理性别中女性身份的架构、确定与认同。事实上,吕道景一直拥有双重性别,扮演着两重角色:前者分别是生理上的男性身份即生理性别与心理上的女性身份即心理性别;两重角色分别是生理性别所带来的为夫为子的现实中的社会角色与心理性别所带来的渴望为女人为人妻的理想化角色。而恋物癖、异装癖恰恰是吕道景对自身的心理性别与理想化角色的架构与强化,因为他无法再现实生活中将其心理性别变成合法化的身份并被他者所接纳。

众所周知,性是自然的,而性别二元对立是社会建构的。性别是一种历史性的文化范畴,人们从起居、服饰、娱乐等方方面面的差异中建构了性别。在人类的伦理观中,二元对立的绝对性、清晰性是不容挑战的,否则将被逐出社会,自食恶果。吕道景的易装行为违背了建构性别差异的传统服饰规范,削弱了男性性征,从而实现了对生理性别的僭越,达到了性别自我认同的一种满足。因此当吕敬仁在账房发现了吕道景的秘密后问他“为什么偏要戴银饰装女人”时,他回答道:“因为戴着银饰,看见自己,心里舒坦,心里好受,安逸。”

“心理症患者是一群天生的造反者,‘文化要求’对他们本能的压制能取得表面的成功,而且一天天变得不起作用,对于这些人来说,只有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勉强符合文明生活的需求,代价的付出又造成内心的空虚,因而绝大部分时间都遭受病魔的煎熬。” [8]吕道景的生理性别及社会角色使得他始终囿于道德教化、社会规范、宗法祖制的禁闭之中,他甚至只能通过焚香自残来压制内心的反叛,努力地尝试成为父亲眼中中规中矩,宗法道德约束下本本分分的男人,履行自己为人子为人夫的社会义务,但他的内心又是苦楚的,他苦苦挣扎于现实身份与理想角色之间。他只能寻租于戏剧舞台,或许只有穿上戏服才能真正达到双重性别的同一,但这只是虚拟的世界,不可能为他提供一个出路,面对这种困境他发出了“老天爷,你给了我一个男儿身,可偏偏给了我一颗女儿心”的愤怨与呐喊。

总之,在儿童性心理的形成阶段,出于对事实的恐惧和对父权的屈从,吕道景本有机会超越俄狄浦斯情结进入正常的成长主题,但母亲的角色缺席却使得俄狄浦斯情结中途夭折。他在双重身份之间痛苦挣扎而不得解脱之法,或许也只有死亡才能解决抑或回避这种身份的纠葛,凄惨的结局不禁令人扼腕。

二、“代母”的出现与俄狄浦斯情结的完结

郑少恒同样会经历俄狄浦斯情结,而母亲的事实上的缺席却真实发生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郑少恒的生母在其五岁时因病离世,按弗洛伊德的观点,五岁所处的性器期正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阶段,他强调了“事实上儿童在3一5岁之间就能清楚地选择对象,且伴有强烈的情感” [9],在某种程度来讲,俄狄浦斯情结同样会在他身上出现夭折,至少俄狄浦斯情结在他身上的发展并不是完全的,他不会顺利完成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超越。但对郑少恒而言,母亲只是事实性的缺席即生母确实已经离世,而“代母”角色――老银匠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失。老银匠在郑少恒的生母去世以后一直扮演着“代母行权”的角色,这里的“权”同样是一种母亲式怜爱与义务,比如做饭、洗衣等家务是有老银匠一手包办,当少恒与碧兰幽会回家之后他像母亲一样没完没了、絮絮叨叨、事无巨细的询问打听。

所以母亲这一角色在他的生活经历中是一直存在的,而生母的记忆也早已固化在了它的头脑之中。弗洛伊德指出,当一个小孩吸吮指头时,这表明他正在寻找某种记忆犹新的愉快体验,儿童时期反复地吸吮皮肤黏膜,原是一种最简单的性满足方式,“我们不难理解,一个儿童在这种情况下所竭力追求的愉快体验,过去曾在什么样的场合体验过。吸吮母亲的奶,原是孩童生活中体验最早的愉快动作,也是最重要的愉快动作。” [10]因此,男性从儿童时代便已开始的性对象寻找的准备工作,而且在心理上业已经完全就绪了。最初,当性满足仍然与摄取营养的活动合为一体时,性本能就指向一个存在于婴孩体外的性对象,这就是母亲的,这是性本能第一个指向的对象。所以少恒会对碧兰身上所散发的体香产生一种敏感,两人在梅园野合、少恒吸吮碧兰的则重新找回了他对母亲的记忆,使他回到了童年情境之中。

对所有人而言,他们幼儿时代对自己母亲的那种眷恋之情的固置,是他们爱情的渊源。“对正常人来说,他们选择的对象固然还保留着“母亲原型”的痕迹,但他们的原欲脱离开母亲的意象还是相当容易的;这类人(爱怜对象多是有夫之妇)就不同了,他们的原欲在母亲身上倾注的过久,因而即使越过了青春期其母亲的特征仍深深的影响着他们对爱人的选择” [11]碧兰在少恒的心中更似母亲,恋母情结已深深的植根于记忆深处。

母亲的事实性缺席理应造成恋母情结的夭折,但“代母”的出现使郑少恒拥有对“母亲”这一角色的完整体验,相反,生母的缺席使他对母亲的美好回忆固化在儿时,进而深陷俄狄浦斯情结之中不能自拔,而这种畸形的爱情在等级、宗法森严的封建集权社会注定是一个悲剧。

小结

在弗洛伊德看来,经历并超越俄狄浦斯情结是男性成长主题中必需的成人仪式,能否顺利的完成对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变数,各种因素制约着俄狄浦斯情结的完结。在场母亲的角色缺席导致吕道景成长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夭折,使得他最终走入了同性恋、恋物癖、异装癖的歧途;郑少恒却因弥补生母事实缺席的“代母”角色的出现而深陷俄狄浦斯情结之中。吕道景的离经叛道的性取向、少恒与碧兰的非常规异性恋表达方式恰当的解释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合理性,所有的一切使得《银饰》这个交织着性别的焦虑与压抑、离经与叛道、生命的狂欢与凋零的故事成为一幕带有宿命色彩的悲剧。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年第二版,第 21,39,19,69,27,156,156,156页

[9] 周华:《阅读俄狄浦斯情结化》,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库

[10] [11]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年第二版,

第 41,123页

第7篇: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

依据****认真做好开展千名干部“下沉”住连包户做好群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工作部署和总体要求,****于12月日至日下沉到***认真开展民族团结“结亲周”住连包户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开展走亲入户各项工作

按照统一作要求,****于*月下沉到**后,在连队干部带领下,与***等****位民族同志结为亲戚.两名干部购买了食用油、大米、面粉等慰问品,看望了六位民族同志,*****同志家中住了四天,交纳了400元伙食费,和六位民族同志面对面交流,互学语言、聊天谈心、了解和掌握结对户家庭成员的思想动态、生产生活状况,重新签订结对子协议、拍照全家福、互相留存联系方式,同时也积极宣传****党委近期出台的惠农惠民政策。活动突出互访、互学、互近的重点,体现“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的思想,教育引导部门干部努力形成人人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人人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氛围。

二、几点心得体会

(一)下沉住连包户,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方式。

通过这次民族团结结亲周下沉住连包户活动,我们深深感到基层工作任务繁重,每一项工作的落实,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广大职工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才行,群众工作是我们工作的核心,我们只有真心实意的把他们作为自己的亲人,了解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困难,党群、干群关系才会更融洽。

(二)下沉住连包户,让广大干部深刻明白开展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的重要意义。

大力开展民族团结结亲周结对认亲活动,是将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具体行动,是强化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培养干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有效途径,是一次党员干部和群众沟通感情的好机会,让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带着真心真情交到好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思想上存在的困难,真正实现民族团结一家亲。

三、存在的不足

1.由于语言问题,进行政策宣讲在成效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2.开展一家亲活动形式单一,有待于进一步丰富。

第8篇: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称谓语;认知语用;“X+哥”;礼貌原则

一、引言

称谓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代表着各种关系和特定人际关系中的身份角色。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独特的称谓系统,而汉语的称谓系统无疑是最复杂的系统之一。近些年来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称谓语展开研究。从最根本的界定,如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到对称谓语系统的分类,如李晓静《现代社会称谓语的分类及使用情况分析》;从宏观探讨,如邵士洋《论称谓语和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到微观考察,如《“知其名目,识其所宜”――关于称谓语研究》;从中英对比角度,如徐丹《英汉亲属称谓语差异及其互译》,到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如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研究视角,如文化伦理学、社会语言学等。

近年来各类媒体上流行着一些新词语――“xx哥”、“xx姐”、“xx帝”等。这些新词语受到广泛追捧,如“犀利哥”、“低碳哥”、“hold住姐”、“高姐”、“画皮姐”,举不胜举。根据这些新词的共同特征,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这样的统一构式――“中心词+泛化亲属称谓语”。本文将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对该类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揭示其产生机理和语用意图及效果。

二、中心词的特点和亲属称谓语的泛化

1.中心词的特点

首先从语音上来看,中心词以双音节词居多,如:“犀利哥”、“低碳哥”、“画皮姐”中的“犀利”、“低碳”和“画皮”。但也偶有单音节词,如:“高姐”(指的是中国高速铁路上行驶的动车组上为旅客服务的女性工作人员,也叫做“动车乘务员”)、“凤姐”、“春哥”等。其次,从中心词的词性来看,涂海强和杨文全(2011)指出:“‘X+哥’类词语一般为偏正结构,据我们初步考察,能出现在“X”位置上的语法成分主要有名词性词语(NP)、动词性词语(VP)、形容词性词语(AP)和少量数词(Det),其中名词性词语占主流,具有极高的能产性和流通度。”从词义角度考察,发现以下四个主要类别(1)动作特征:“壁虎哥”、“咆哮哥”、“撕证哥”;(2)人物外貌特征:“犀利哥”、“曾哥”(3)人物事迹:“变脸姐”、“hold住姐”(4)交通工具和场所:“的哥”、“的姐”、“高姐”、“空姐”、“厨嫂”“港姐”等等。

2.亲属称谓语的泛化

人们用称谓语表示彼此关系,并用于称呼。戴庆厦将称谓进行了分类。他认为:“称谓按是否表示亲属关系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类。……亲属称谓(kinship term)是一定的亲属制度(kinship system)所产生的文化符号,它以简单的术语形式反映复杂的亲属制度。……社会称谓是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戴庆厦,2004:139-143)语言交际中我们经常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非亲属关系的人,如朋友、同学、同事、邻居和陌生人等,这种转移用法就称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也叫亲属称谓语的社会化,即亲属称谓语泛化后进入了社会称谓语系统。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可以分为两类:单一称谓语泛化和复合称谓语泛化。对于前者,潘攀(1998)在《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中总结出了16个现代汉语口语中泛化较为典型的亲属称谓语,有(~)爷、(~)奶奶、(~)伯、(~)叔、(~)伯母、(~)妈、(~)娘、(~)婶(儿)、(~)姨、(~)哥/兄、(~)嫂、(~)姐、(~)兄弟、(~)弟、(~)妹、(~)姑娘。如称呼修车摊的师傅为李伯。对于后者,我们指“姓名/职务/身份+亲属称谓语”,如警察叔叔、司机大哥、楼管阿姨等。而近来,频频见于各类媒体报道中的“XX哥”、“XX姐”、“XX帝”就是从这里衍生开来的。

三、认知语用阐释

1.隐喻视角

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隐喻研究浪潮,使隐喻一跃成为哲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教育学等众多领域的热门研究话题。对隐喻的概念界定可谓众说纷纭,王寅将中外学者给出的定义作了较为系统的概括,本文将摘录其中三条。

A.Emerson:整个自然界就是人类的一个隐喻。

B.Burke(1945:503):隐喻是通过某事理解另外一事的机制。

C.Sweeter(1990:8,19):隐喻可使人们将一件事物理解成另一件事物,不必考虑两者之间在客观上是否相同。隐喻是语义变化中一种主要建构力,隐喻在不同概念域之间运作。(王寅:2006,403)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的本质不只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活动,在该活动中,隐喻既充当认知工具又是认知结果。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喻体(始源域)映射到本体(目标域)中,从而使欲描述的目标词语或者句子获得隐喻效果。

例1:人生如茶。“茶”是始源域,“人生”是目标域。“茶”这一概念结构中的味道(苦、甜、淡)、种类、冲泡方法等特性映射到“人生”这一概念结构中,使“人生”获得了真实可感的认知效果。那么如果我们从隐喻的视角分析“XX哥”类新词,会得到什么启发?

辽宁丹东女孩孙妮,网名“灵鸾妮妮”,在淘宝开店,凭借“化妆达人”的神话级地位,人气颇高,月收入过万。网友十有八九都见过她的化妆前后对比照。从小眼大妈,瞬间变身时尚妙龄少女。现在每个女孩都会一定的化妆技巧,但是像“灵鸾妮妮”这样的“化妆达人”可以说是一朵奇葩。因此被封“画皮姐”“变脸帝”。这里的“姐”就和我们平时所说的亲属称谓“姐姐”不同。从隐喻的角度来讲,“画皮姐”在上面提到的关于隐喻的映射中是目标概念,始源概念则是指与众不同的、特立独行的、其言论或行为非常夸张,能引起人们关注并形成一定的群体效应的人。

例2.甲:今天我在食堂看到一个美女,非常惊艳啊!

乙:真的?说不定是个“画皮姐”呢。

在上面的语境中,“画皮姐”这一称呼的使用即达到了隐喻的效果。

2.原型理论视角

“原型”这一术语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指具体的典型代表;二是指抽象的属性概括。孙亚指出:“原型是范畴中最典型的成员,人们提到某个范畴时首先想到的是该范畴的原型。”(2008,30)而王寅有这样的论述:“原型指范畴成员的概括性图式的表征(Schematic Representation),Reed(1972)认为原型是范畴的平均属性或集中趋势,是对范畴进行抽象的图式表征。”(2006,113)我们认为,第一种界定更具可操作性,也更容易被理解。在所有的“XX哥”类网络新词中,它们的源头是“的哥”。香港人称出租车为taxi,引入内地后,人们称它为的士。后来开出租车的司机被亲切地称为“的哥”,再后来有了女性出租车司机,就相应地有了“的姐”。随后该类新词层出不穷,洗具哥、蜗居哥、猪肉哥、炮哥、断臂哥、壁虎哥、芙蓉姐姐、hold住姐、微笑姐、凤姐、御姐……这个“X哥”类群体中,最具家族相似性的是“犀利哥”。它与其他的成员有更多共同属性,更易被认知主体识别。而很大一部分的新成员则是在这个最典型的样本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人们之所以能够很快地识别、接受出现在网络上的该类新词,并将之归入“中心词+泛化亲属称谓语”,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观意识中拥有对原型样本的认知基础。从“犀利哥”的横空出世开始,这个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X哥”、“X姐”、“X帝”、“X男”、“X女”、“X嫂”等多个小类。

3.认知语境视角

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认为关联是人类认知过程的关键。说话人在明示过程中总是倾向于生成最关联的话语,听话人也会倾向于注意那些最关联的信息,并在最佳关联的语境条件下对其进行加工,以求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何自然写道:“根据关联理论,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Sperber & Wilson,1986:15),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所以语境也称为认知语境,其假设称为认知语境假设。”(2006,177)例3:女王杯第二日场外花絮,男选手“很犀利哥”。(http:///20100609/n272660925.Shtml搜狐网)

在上例中作者是一个交际过程中的明示主体,把“犀利哥”这个新名词活用为形容词,有意识地限制或缩小了读者即推理主体的语境选择范围。关注新闻的读者一般都知道“犀利哥”(一个宁波街头的乞丐,面庞帅气、眼神忧郁、服饰神奇以及头发杂乱),不修边幅而放荡不羁的形象在人群中可谓鹤立鸡群。语境中提到的男选手的突出表现和“犀利哥”与众不同的形象具有密切关联性。所以作者用“犀利哥”来形容男选手的表现,成功地完成交际意图的传达,读者的认知语境被调动出来,并在该语境中推理获得读者传达的信息,认知效果得到很好的实现。

4.礼貌和距离视角

首先是关于礼貌,中华名族是礼仪之邦。罗胜杰和张从益(2011)认为:“中国式礼貌的最大特点是‘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自称要贬,他称要尊,即贬己而尊人。”我们认为中国文化的礼貌特征包括①自谦尊人;②相互关切;③互相体谅;④以诚待人。“中心词+泛化亲属称谓语”的使用也是遵从礼貌原则。新闻媒体中撰稿人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和大众没有直接亲属关系的焦点人物,就是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引导大众对其关注,对其事迹起到了正面的宣传作用。

例4:新华网武汉9月2日电(记者熊金超)意外走红网络的“彪悍抢修哥”刘跃青,如今虽已成为江城各行各业和全国电力系统学习的楷模,他依然每天坚守在武汉市供电公司电缆抢修第一线,干着默默无闻几十年的老本行。(新华网,2011年9月2日)

上述语言实例中,刘跃青被称为“彪悍抢修哥”,这个哥并不代表亲属关系,只代表了新闻人及大众对他的崇敬,和对他不凡的事迹表示非常关注和赞许。

其次,“中心词+泛化亲属称谓语”的使用有助于拉近交际距离。例:

例5:近日,湖南湘潭小伙子裴永红在右臂被列车车轮完全压断的情况下,强忍剧痛向列车发出停车信号、奋力避免一起重大事故的消息,在网络世界激起了轩然大波。这个不平凡的“80后”被很多网友感佩地称为“断臂哥”。(新华网,2011年3月18日)

上述报道中用“断臂哥”来称呼裴永红,拉近了这个英雄和大众的距离,人们需要英雄,向英雄靠拢。

四、结语

称谓语泛化是很复杂的现象,与生活交际密切相关,任意性和创造性很强。在特定时期出现的特定类别的新词语或者被赋予新义的旧词语,作为文化的载体,反映了特定群体的认知特征和需求,揭示了社会心态的变化。本文从中心词的特点入手,对称谓语的泛化现象进行认知语用的探讨,发现该语言现象具有隐喻作用、该类新词语基于原型衍生、遵从礼貌原则。该类新词源于网络,并迅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语言的发展趋势,其生命力可见一斑。这一课题具有潜在的挖掘空间,值得人们进一步探究。(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13-403

[2]戴庆厦.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9-143

[3]何自然.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77

[4]孙亚.语用和认知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0

[5]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8(2)

第9篇: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自我重塑;镜像时期;俄狄浦斯情结

一、当代女性文学领域中美国女作家安妮・泰勒(1941―)无疑举足轻重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泰勒相继发表长篇小说19部,逼真的人物形象、深刻的人文关怀与缜密的叙事手法不仅征服了广大读者,更为作者相继赢得大使图书奖、美国国家书评奖、普利策小说奖等多项大奖,也使业界将泰勒与约翰・厄普代克、简・奥斯汀、尤多拉・韦尔蒂相提并论。(李美华,2003)

安妮・泰勒的主题非常独特:亲情特权下家庭的矛盾与伤害。尽管在西方学界备受关注,泰勒的作品在我国的研究还很少见。本文旨在研读泰勒的代表作《拼补的星球》,为国内的泰勒研究抛砖引玉。从拉康的镜像论、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出发,本文揭示了小说独特的心理学架构下的自我重塑主题。

二、拉康提出人类主体的自我意识的发生主要经历两个阶段,即镜像时期与俄狄浦斯情结时期

其镜像理论认为,婴儿的自我意识始于镜像,镜像使婴儿把自己从环境中区分出来,开始建立自我-他者的意识,随后通过与一系列自恋对象的认同,逐渐获得了一种自我身份。更重要的是,镜像认同使婴儿主体获得了一种贯穿生命的始终的自我想象功能。镜像时期的意义在于它打开了人类主体的想象维度,创造了自我的生存空间。

镜像时期之后,自我发展进入了新的关键时期:俄狄浦斯时期。儿童在此会经历从依附母亲到认同父亲,最后走向社会的主体成长过程。这一时期的经历会严重地影响主体的成长。俄狄浦斯前期为母婴关系时期,联系母婴的是象征母亲欲望的菲勒斯。儿童的欲望是取悦母亲,从而得到母亲的爱,而取悦母亲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成为菲勒斯。因此能不能成为菲勒斯对儿童来说是具有生存意义的问题。

俄狄浦斯后期,儿童认为母亲之所以不具有菲勒斯,是因为父亲剥夺了它。儿童只有通过认同父亲,希望成为像父亲一样的菲勒斯的拥有者,同时成为母亲欲望能指的菲勒斯。俄狄浦斯情结的出路就是儿童与父亲的认同,父亲其实是象征化了的法与规则,自此儿童获得自我理想。(黄作,2005:7-28)

三、《拼补的星球》是一部小说化了的拉康式自我发生画卷

从开篇陷于俄狄浦斯情结而迷失自我的主人公巴纳比・戈特林开始,小说讲述了他通过镜像反思、重历并走出俄狄浦斯情结,最终重塑自我的故事。

小说伊始,将届而立却前途惨淡而极度迷惘的巴纳比来到巴尔地摩火车站,即将踏上探望女儿的旅程。此时的他急切地盼望着每个戈特林家族男人命定的天使快点出现,引导自己走出困境,这时他遇到了已届中年的苏菲亚,两人开始交往。在介绍苏菲亚认识自己的回忆中,巴纳比不断地反思自我,苏菲亚犹如一面心理之镜,使巴纳比踏上了重新认识自己的自我重塑之旅。

其实困扰巴纳比的主要是三个问题:自己的过去,与母亲的矛盾和自己的前途。巴纳比首先需要正视自己的过去:出身富裕却经常伙同他人潜入私宅,被捕后被父母送到了特殊行为矫正学校。回忆让巴纳比重新审视自我,他发现诱使自己屡次非法潜入私宅的真正原因是他想知道人是否可以改变:“我那时想知道的是,人不能改变吗?难道他们从生到死只能永远接受自己一直以来的样子?”(Tyler, 1998:167) 新的认识使巴纳比重拾自信,不再如当年懵懂得只会逆反自弃:你若当我是个流氓,看着吧,我会表现的比你想象的更坏(Tyler, 1998:188)。

走出“问题少年”的困扰之后,巴纳比开始直面与母亲的矛盾。这一矛盾有着浓烈的恋母情结色彩。巴纳比太渴望得到母亲的爱,因此不能客观理解母亲与他的矛盾。在他看来,自己是母亲的耻辱――高傲的母亲一再为了自己向邻居低头乞怜。巴纳比的恋母情结甚至体现为追求符合母亲意志的女友,无论是前妻娜塔莉还是后来的苏菲亚,都是符合母亲意志的儿媳形象。当然错误的基础导致了婚姻的失败。尤其苏菲亚对巴纳比的感情更像是母亲宠溺一个任性的孩童,巴纳比后来认识到,“就像我以她的美德为荣,她以我的罪孽为荣”(Tyler, 1998:170)。苏菲亚的包容、牺牲及试图以感情干预来让巴纳比接受她的生活规划,完全是一个母亲的行为。两人最终分手。

导致巴纳比与母亲的矛盾激化的是巴纳比的还债举动。母亲其实很爱巴纳比,但爱之深因而痛之切,而严厉的批评让巴纳比以为母亲不爱他。巴纳比每次与母亲口角时,母亲都会提到为弥补他年少过失而向邻居赔偿的一大笔钱。巴纳比最终决定攒钱还债。儿子还债的行为深深地刺激了母亲,使她失控,直白坦陈对巴纳比的爱,“唉,你始终是‘我’的儿子。我一直觉得杰夫更像是你父亲的儿子,而你更像是我的儿子” (Tyler, 1998:245)。巴纳比由此心结释然,意识到自己无需为了取悦母亲而放弃自我,恋母情结自此而解。

解决了与母亲的矛盾,巴纳比的自我构建进入了最后阶段:与父亲的认同,亦即价值观的认同。戈特林家族的传承最重要一环是每一个戈特林家族的男人都会碰到自己命定的天使,带给他们财富和荣耀,如曾祖父、父亲与哥哥都声称如是。而自己却受聘于一家老年家政帮扶公司,收入微薄,只能租住地下室。巴纳比期盼着自己的天使能出现,引导自己走向成功,使自己认同自己戈特林家族成员的身份。让巴纳比意外的是,最终他的天使恰是这些孤寡弱势的老人。当自己遭遇信誉危机时,这些老人们坚定地选择了支持他。老人们的信任终于使巴纳比振作起来,并且认识到其实成就戈特林家族的辉煌的并不是那些缥缈的天使,而是购入戈特林家族产品的平凡大众,生命的意义也不等于金钱,生活中人们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扶持远比金钱更为重要。批判地树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巴纳比完成了与父亲的认同,成功走出俄狄浦斯情结,获得了独立的人格。

随着三个问题的渐次解决,巴纳比重拾自信,走出困境,实现了自我重塑。

四、如同泰勒其它的小说,《拼补的星球》探讨的依旧是家庭婚姻这一母题

但本部小说的独特性在于泰勒将一个迷失“浪子”的自我重塑故事构建于心理学框架之内,却毫无穿凿之感,浑然天成,小说因此魅力升华。

参考文献:

[1]李美华.安妮・泰勒在美国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地位.当代外国文学[J],2003年03期.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