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精选(九篇)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

第1篇: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

关键词:和谐:生态文明:教育的和谐

中图分类号:G40-0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8-0040-05

从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直到现在所提倡的生态文明时代,人们探寻事物存在和发展最佳态势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党的十七大从保护自然生态。科学发展经济的角度提出了“生态文明”,倡导形成人与经济和谐的节约型、生态文明型循环经济;党的十报告对“生态文明”进行了专门的论述,要求不仅仅追求自然与经济发展的和谐,而且要把“和谐”思想渗透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谐”思想强调多样化的、协调的、均衡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拘泥于静态的平衡,而是一种动态的充满矛盾和活力的统一,这种统一在本质上就是“和谐共生”。作为人或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美好状态,“和谐”历来就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在人类发展史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

一、和谐内涵的时代演进

纵观历史,在不同的文明时代,人类对和谐的内涵、发展形式和取得的效果等诸多方面的认识都不尽相同。

1.农业文明:朴素的自然和谐

从远古时代直到18世纪,人类社会处于农业文明时代。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手工劳动是人们主要的劳动方式。在此条件下,人们可利用的资源仅限于自然界现有的、表面层次的以及可直接获取的资源,如:土地、森林、动植物等。与此同时,人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驾驭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人只能附属于自然。因此,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几乎依赖于自然,基本是“靠天吃饭”。这种人对自然的极强依附性,使得人们将对人自身的认识和对自然的认识整合起来,运用一种直观的、朴素的思维方式将自身和自然融汇于一处,形成了“物我一体”的和谐观。这种意义上的和谐实际上是一种人与自然的朴素的和谐。

2.工业文明:忽视和谐

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使用标志着工业文明开始取代了农业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这一时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伴以对自然的征服和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似乎不在思考的范围之内。究其缘由,这些现象都是由于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是遵循“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因此,人们享受着征服自然所创造巨大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喜悦,同时也体验着破坏自然生态平衡所带来的告诫与惩罚。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已成为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三大重要因素,这是自然对人类片面追求经济的绝对性增长甚至“增长极限”,而忽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的“抗议”。

3.生态文明:回归与超越和谐

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的知识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人类社会进入到生态文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是将知识的非稀缺性作为前提,通过提高人自身的素质,开发人类智力来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打破了工业经济时代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所带来的外部增长限制,发展的视野由“向外扩张”转为“向内提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主要手段,这就解决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问题。因此,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人成为自然界真正的主人。此时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与农业文明中人是自然的“奴隶”、工业文明中人是自然界的“假主人”存有很大的不同。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间是朴素的自然和谐;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却否定与自然间的和谐,完全依赖征服自然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间的和谐成为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当然,人与自然间的这种和谐是基于工业文明时代否定和谐基础之上的,是否定之否定阶段的和谐。这种和谐不是农业文明时代和谐的简单回归,而是基于工业文明时代社会极大发展基础上的、包括农业文明时代和谐,同时又具有超越性的、更高层次的回归。

任何事物的发展需依靠对旧事物的不断批判和完善来逐步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思想的形成也是全人类社会发展思想的共同结晶。随着不同文明时代的转变,人类对发展的认识也由“经济=发展”“经济+自然=发展”“经济+自然+社会=发展”“经济+自然+社会+人=发展”。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以万物为中心”的和谐发展,从而形成了一场发展的革命(如下图所示)。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教育的现实诉求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是整个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现实存在。教育的和谐发展既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需前提。教育是否和谐,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当前,正值我国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虽然各类教育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各类教育当下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一些偏远地区几乎没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少数农村甚至还处于贫困国家的发展水平。另外。教育与社会整体发展不和谐的现象依然不容忽视。如:教育均衡问题、教育经费问题等。改变现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单一发展模式,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即跨过工业文明时代忽视整体和谐,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增长的阶段,吸取惨痛教训,以避免教育领域出现上述不和谐现象。正如西方现代哲学家格里芬所言“我们的出发点是:中国可以通过了解西方世界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这样的话,中国实际上就‘后现代化’了”。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视野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表层问题,而要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走“经济+自然+社会+人”和谐发展的道路,即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真正的和谐之道包含了四对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文化与文化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自身内部的关系。”若按此种思维框架考量教育和谐发展理念的话,其结构层次可以分为人的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教育自身的和谐。其中,教育自身的和谐需要以人的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作为条件和保障;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以教育自身的和谐为基础和前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需要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支撑;教育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需要为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提供手段和条件。教育的自身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教育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四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教育和谐发展的完整内涵。

要统筹好上述的“四对关系”,真正实现“经济+自然十社会+人”的综合和谐,必须解决好在统筹发展、促进和谐的过程中涉及的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关键点是人。从根本上讲,只有改变人的发展理念和提高人口的素质,使其遵循和谐发展这一理念,才能早日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而能承担起这一重任的只有依靠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正如讲到:“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主体,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人的和谐发展;而人的和谐发展,则需要和谐的教育与教育的和谐。教育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教育和谐发展之路径

生态文明作为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旨归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在教育中的实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突破:

1.营造“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氛围,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和谐共生

教育涉及的范围是广泛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社会教育资源及教育媒介的极大丰富,对学生的教育已经不是学校完全可以独自所能完成的任务,家庭、社会在其中承担的教育责任越来越凸显。因此,要想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就要构筑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所共同构筑的教育网络之中,家庭教育是重要基础,学校教育是主要力量,社会教育是必要补充。家庭教育作为育人的最早场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配合和支持学校教育的重要教育形式。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处于中心地位,是教育的主体,起着主导作用。社会教育作为人成长过程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具有极强的整合作用。在构筑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模式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并实现目标一体化,在确定具体教育目标和任务时,要体现出层次和重点。其次,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各自的特点,力图最大限度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和社会教育的整合作用。鉴于这三种教育形式所具有的特点和发挥作用的不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特长,如:家庭教育具有亲人间面对面的情感性;社会教育具有无处不在的侵染性等。第三,要加强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有效促进三者间的整体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三者的和谐共生,共同为教育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而言,目前依然存在着诸多沟通不畅的现象,为此,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制度,家长和教师都要积极相互沟通。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起长效的沟通机制。要充分重视和利用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良性互动,构筑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氛围。

2.建立学习型生态环境,实现学校教育内部的和谐发展

十六大以后,我国倡导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不仅仅是一个阶段的任务,而是要贯穿人的一生,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学校教育的价值定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前,学校教育的关注点主要聚焦于学生在校内的成长和发展,而在学习型社会中,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当前学生的成长,更为重要的是要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学校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从时间上讲,人在校内的学习时间是短暂的,相对于校外教育,学校教育只是学习生涯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学习型社会所倡导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教育就要在学校内部建立起学习型生态环境,从而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而学校内部的和谐发展要依靠学校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学校要在发展过程中依据自身的办学特点进行准确定位,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理念,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校领导之间、学生与校领导之间。建立起可供平等交流和沟通的渠道,彼此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学校的一切活动均要围绕学生而展开,均要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为最终目标。因此,在学校进行各种决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征求学生、教师的意见,使得学校的每一名成员都成为学校的主人,提高每个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祥和的文化和学习生态环境。在这样的学习型生态环境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积极提高自身能力,努力将学校培养的学习能力延伸到工作之中,使之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总之,只有学校教育内部和谐了才能实现和谐发展,为最终实现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3.构建师生一体化的人际生态。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发展

第2篇: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

“和谐”,在古希腊语中原意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通常用于音乐表示将不同的音调调和在一起成为音阶。在中国古代典籍《易经》中,“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在《尚书》中,“和”被用以描述家庭、国家、天下等系统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和”具有和谐、和平、和睦、和气等内涵。如今,和谐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或价值已经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但是,和谐这个概念又是很复杂的,它既可以应用在哲学领域,又可以应用在科学或艺术领域,还可以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这个概念的宽泛性,同时也就造成了许多模糊性,使得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误解,或者难以准确把握其含义。

(白云飘飘网网整理)

一、和谐是一个描述客观规律性的概念

宇宙万事万物的规律性在头脑中的反映就是和谐。

二、和谐是表达主体主观感受的概念,即审美的概念

音乐、绘画、雕塑甚至建筑等艺术,表达的正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感受,它们是否给人以美感,直接取决于它们是否“和谐”。

三、和谐是表达主客体相互关系的概念

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如果相得益彰,互相促进,而不是相互矛盾,互相损耗,那就表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

四、和谐是一个体现价值观甚至宗教情感的概念

和谐作为一种价值观,是真善美的统一 。和谐作为一种价值观,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理解关键]:

和谐是一个涉及人类各个活动领域的概念,它是人类对于宇宙万物客观规律的总体描述或审美感知,同时它又是人类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最高准则或价值取向,甚至还是人类的精神信仰或宗教情感的来源。尽管和谐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它还是存在一个最基本或最本质的内涵,那就是:规律性或无矛盾性。和谐的外在体现往往表现为一种秩序,一种动态的平衡或均衡稳定的状态。

[话题范围]:

准确把握话题涉及的范围,有利于对话题的切分,有利于考生在话题的范围之内找到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切入点。

话题中的“和谐”大体上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和谐,独立的个体之间的和谐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人与自然界里的各种动物之间的和谐。而这些又构成人与社会的和谐。

很显然,“和谐”是一个大话题,写作时要能把握“和谐”的范围,就其中的一个方面的“和谐”来写。

[思维点拨]:

一、基于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谈对“和谐”的认识(议论性文体)

可以在话题范围内任选一种和谐进行阐释

二、叙述与“和谐”有关的人和事(叙述性文体)

1.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思想主旨:维持生态平衡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将文章浸润着浓浓的文化意味,借揭示道家物我共知,天人合一,思想与自然的完美融合的境界,剖析人的思想精髓与自然山水灵韵之间,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和谐美。

关注课内取材,如写苏轼、陶渊明、庄子等,亦可广泛涉猎课外。

[构思要点]:

(1)可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

正面: 《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山林”;抚顺、阜新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京都议定书》的鉴定等。

反面:印度洋海啸;物种灭绝的速度数字;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土壤流失量、化学药品用量数据;疯牛病、非典;艾滋等。

(2)可采用纵式结构

谈意义: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主体。 “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摆现象: 扩大式开发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环境 ;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保护”的模式仍在延用(举具体事例,最好使用集群式论据法)。

找原因: 未意识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有密切的联系;长期以来,忽视了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的价值。

讲方法: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选择;关注生态健康,重视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成本,促进人与自然的相融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最高表现。

……

2.人与人的和谐

个体之间

父母与子女、师生之间、官员与民众之间、先富人群与未富人群之间、社会管理者与一般社会成员之间……

群体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和谐……

[构思要点]:

(1)、大中取小

如写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和谐--我们的成长,常常包含了与父母的争吵和对他们的反抗。其实,何不静下心来与父母品茗畅谈,让他们了解你的感受,你的故事,来创造一个和谐的新天地。

写官员与群众之间的和谐--借揭示官僚阶层的腐败行为带给人们的危害,谈和谐 的重要性。

(2)、揭示文化内涵

借剖析儒家的“仁爱”、“仁义”,墨家的“兼爱”、“非攻”等思想揭示其蕴含着的和谐内涵。

(3)、总体驾驭,突出重点

兼顾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表现的各个领域,将概括举例与典型举例相结合,剖析人与人的和谐的理解、宽容、沟通、合作、融洽、和平等实质性问题。

3.人与社会和谐

因为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的一个最大的范畴,所以,写作时,不求全,而求透;不怕小,而怕浅;不必深奥,只要有针对性。

[构思要点]:

(1)、可回溯历史不同时代的和谐美,总结和谐社会的特点,显示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谈历史人物怎样将自我理想与社会现实和谐的融合,典型的时代怎样在和谐中蕴育千古不朽的人物等。

(2)、关注现实意义:

“和谐社会”将作为一个新的主题词,广泛进入中国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和谐社会”已成为执政党社会建设的新理念。

可通过指摘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如在“三农”问题、民工问题、拆迁问题、失业问题、治安问题、公民权利保障问题等方面表现的利益冲突、价值冲突,来响应建立和谐社会的号召,表达对和谐社会的期盼和向往。

(3)、可试挖掘现今和谐社会的实质,显示辨证思维。

如:和谐是一种气氛。

“君子和而不同”,和谐不是同一。多样性的存在,是和谐的前提,和谐也不以个体特性的泯灭为目的,而是对差异性的充分包容。“物不可以苟合而已”,世间万物不能强求一律。因而和谐社会主张“善解能容”,本质上是一个宽容的社会。

和谐是否意味着一种声音、整齐划一?“和谐应该是动态的,融洽和认同是一种整体趋势,而非过程中的每时每刻。和谐不是一个音符,它像一段乐章,只有高低不同、长短各异的音符才能组成动人的音乐。”

(白云飘飘网网整理)

(4)、揭示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的关系。(可采用纵式结构)

先揭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要发展,社会要发展。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

再谈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要和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也要和谐。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要举例)

第3篇: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

【关键词】 和谐 消费 内涵

1. 和谐的含义

和谐,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的意义。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表征人类真善美理念的人文范畴,也是一个反映人类向往与未来期盼的社会范畴。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是一种民族精神,其内容博大、深厚,源远流长。

马克思的社会协调发展思想认为,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未来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

2. 马克思的和谐消费思想

和谐消费价值观,是一种新型消费价值观,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它的形成包含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以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这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思想正是我们在消费中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的消费思想包含有深刻的和谐消费的思想,他的消费思想体现在他的关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论述中。马克思认为,生产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两种形式。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受生产的制约,因此,人的消费行为必须与生产水平相协调。

3. 和谐消费价值观的内涵

按照马克思的思想,和谐消费是生产与消费相适应的消费,是满足人自身需要的消费,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消费。

和谐是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中把握的概念,这种关系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关系,它体现了在消费中,消费行为和与之相联系的事物的协调、融洽、合作。和谐本身只有在动态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展现,静止不会产生和谐,因此我们认识和谐消费,必须在消费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这一动态系统中认识和谐消费。

消费本身是一个经济范畴的概念,但在人们的消费活动中不仅体现了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它还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生活方式和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消费与生产、价值观、文化、生活方式、自然、社会、人本身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认识和谐消费也应该从这些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第一,和谐消费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消费是再生产四个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是经济运行的的目的和结果,又是经济运行的动力和前提。消费滞后就不能容纳经济发展提供的成果,造成市场疲软,削弱经济发展的动力,导致经济萧条。消费也不能超前,否则它将缺乏收入和物质条件的保证,从而导致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等不良经济现象。因此,在经济生活中,消费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也才能使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第二,和谐消费是一种与本民族文化相协调的消费。一个民族的发展有其民族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奠定了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如果背离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社会基础,一味地追求时尚和世界潮流,必然会造成价值的错位。在消费领域,如果脱离中国的文化背景,去追求西方的消费主义,必然导致消费价值观的混乱,也必然导致奢侈、浪费的不道德行为。

第三,和谐消费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消费。在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人对自然资源的耗费体现在生产与生活中。自从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经达到了自然界无以承载的地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已经不得不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提出和谐消费,就是要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发展依赖于自然,需要自然为其提供基础。因此,人类应该保护自然,在消费过程中,使人的消费行为与自然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相适应,不能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和谐消费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消费理念,是保护环境的生态消费。斯洛特在他的早期著作《从道德到德性》中提出:“关爱也能发展出社会公正和一般社会道德的多种观念。”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也是社会公正与道德的前提。

第四,和谐消费是在社会生活中的公正消费。和谐消费主张,在消费行为中遵守诚信的原则,消费者与经营者都在诚信的环境下完成消费活动。同时,在消费过程中做到公正,这种公正就是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

第五,和谐消费是人为达到自身的健康、全面发展而进行的健康消费、理性消费。人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生理和心理需要,健康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发展是人类的精神需求,两者都在消费中得以体现。在消费中实现身体的健康、心理和精神的愉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实现健康消费、理性消费。从而使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和谐消费价值观就是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使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理性、公正、适度的消费价值取向。

和谐消费价值观是以质量型、公正型和生态型的消费生活为基本特征的价值理念。其基本内涵是:

首先,实现消费的均衡发展。经济与消费相协调、物质与精神相协调,提升人的生活质量。

其次,实现公平消费。任何和地区的消费不能以损害别国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又不能对后代满足其需要构成危害。

再次,实现人——自然——社会的相互协调发展。使人类的整体的消费水平与自然的承受能力相一致。

最后,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因此,和谐消费价值观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提倡的消费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申桂荣.论和谐消费伦理.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950.

[3]尹世杰.消费和谐与和谐社会.消费经济.2007,(23):8.

第4篇: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

关键词:社区和谐 传统文化 方式方法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提出社会主义存在的诸多矛盾可以通过自身完善加以解决。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出发,提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出,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抓;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要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并且领导全国人民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志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同时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是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人与天的自然和谐;国泰民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万邦协和是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吾养吾浩然之气”是人自身德性的和谐。为此,我们必须面对文化的多样性、渐进性、普泛性和长期性,尊重与正确运用文化消长的自身规律,搞好社区和谐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构建社区和谐文化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遗产。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法家主张正确定位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大势”,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制胜克敌的根本保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国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的思想发展之中,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传统和谐思想重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几乎涵盖了自然与社会的所有重大关系。这些思想,特别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的文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只有在满足个人与群体的需要上是有效的,才能成为软实力。一个和谐的小康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是歌舞升平的社会。歌舞升平,应该是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一个标志。同志在八次文代会上指出: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世界的提出,是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与新辉煌的重要理念。和谐文化,尊重孔夫子的“和而不同”的传统,实现民族自尊自信;同时广泛开拓我们的文化资源与文化理念,善于学习,从善如流。它是拿来主义的而不是保守狭隘的,是善于选择和消化的而不是全盘照搬的,是共赢互补的而不是零和模式的。和谐世界的提出,还使我们在价值观念互相激荡、互相争夺中处于主动。我们不仅是自身文化价值的申辩者,而且是具有新意的普世理想――和谐――的开拓者、提倡者。和谐文化的提出,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文化创新与文化整合。我们追求的不是全盘西化,不是复古。我们正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创造新的文化精神:兼收并蓄,丰富壮大,自主创新。

二、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培育先进文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建设和谐文化,文化创新,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吸引众多群众参与是文化馆的宗旨。“以人为本”是要让社区群众真正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尊重社区群众个人有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权利的思想,把满足社区群众的各方面需求作为开展社区各项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以人为本”的原则的把握上,充分尊重居民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权。如:在开展社区老年戏曲晚会、时装表演、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等一系列大型群众性文艺、文体活动的同时,还要对社区内热爱文艺、具有文艺表演专长或有其它健康业余爱好的居民进行分类登记,然后按兴趣爱好引导和扶持他们成立各种协会。近些年来,我社区先后成立了健身、钓鱼、舞蹈、琴棋、书画等协会,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由于这些协会演出场合不限,费用多是自筹,在一定程度上又缓解了社区文化开展资金紧张的局面,也成为社区文化建设摆脱过度依赖政府不良局面的一个新途径。

第5篇: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

关键词:儒家;生态和谐;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1)04005405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生活习俗的塑造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是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实现“仁”的境界,需要在修身、礼治等方面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还要以“仁”待物,追求生态和谐,对天地万物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使之与人类追求生存发展的行为协调共济,趋向和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社会发展需要在自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才能获得可持续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儒家生态和谐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过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儒家生态和谐思想

儒家和谐文化观凝结了中华民族对社会文明发展的深度智慧和哲学思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儒家生态和谐思想是儒家和谐文化观的组成部分,是先贤哲人对人与自然关系提供的底蕴丰厚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标准。

1、以和为贵的和谐价值取向

儒家思想的理论特点表现为将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同一性转化为和,而不是强调一方消灭和取代另一方,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身心方面突出生态和谐、社会和谐、心理和谐。孔子云:“礼之用,和为贵。”[1]孟子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突出了和谐作为一种目的与手段兼备的理念方法对于社会结构形成与调节的重要价值指向作用。作为儒家文化中的精髓,和谐所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思想,其基本表述就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在《中庸》中,就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说。中庸被看作“中”的运用,或作为固定的原则。儒家哲学非常重视“中”,其中所包含的“尚中”的价值取向,即通过各种不同要素的差异互补来实现整体上的和谐统一思想。儒家思想还把和谐上升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大同”式理想化目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即是这种社会的写照。《礼记•礼运》里说的更加全面清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东汉郑玄解释说:“同,犹和也,平也。”所以“大同”也就是“大和”与“太平”,也就是和谐社会与太平盛世。儒家思想在探讨社会关系中把和谐作为一种目标,同时也作为一种方法。大同社会的理想表达了古人对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的认识――和谐,它既是一种文化信仰,也是人类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精神,成为国人评判事物的价值标准和可贵的精神财富。

2、“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思想

“天人合一”的概念由汉代董仲舒提出,《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但“天人合一”的观念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几乎都对天人关系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儒家的“赞天地之化育”是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代表。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4]意思是说,要治理好天下,必须效法天道。儒家从孔子起就已经开始了天道伦理化和伦理天道化这样一个过程,这也是儒家“天人合一”所独具之特色。荀子说:“天地者,生之本也。”[5]在荀子看来,自然之天地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人必须正确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注意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董仲舒系统地提出天人观:以天人相类为其学说特征,以“天人感应”、“人副天数”为其主要内容。董仲舒的天人相类的学说中,有许多的灾异谴告内涵。他警告世人,如果违背了天意,上天就会降下灾难以示惩戒。虽然这样解释自然现象有一定迷信成份,但是如果从自然和谐的要求把它理解为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可妄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6]人类社会的发展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客观制约性,实践证明,人类一旦撇开自然界的制约性去任意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张载的天人学说,达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人和谐理论的高峰。他不仅提出了天人合一,还在此基础上对天人职能进行了正确的辨正。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8]又说:“天称父,地称母,予兹貌焉,乃混然中处。”[8]张载首先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即“主天地”,但不是说人可以以自己的意志凌驾于自然之上,这种观点把人与自然关系向前扩展了一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视天地万物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休戚与共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儒家的思想理论极其丰富,而且是不断发展的,表现出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立场,共同构成处理和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儒学选择。

3、“民胞物与”的和谐生态意识

儒家思想提出天人合一,实际上就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获取自然资源中的克制与限度,尊重自然规律,实现生态和谐,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结果。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9]张载进一步提出“民胞物与”,即“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父母,人类则是自然界的儿女。人与自然虽然各行其道,各属其种,却是同根同源的,所以,应对自然给予尊重和珍惜。儒家生态和谐思想在孔子那里被描绘成一幅美好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0]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从自然界那里取之有度的节制精神,而且体会到在美好的自然中尽情享受生活,达到身心愉悦的生活方式。尊重了自然,也就享受到了自然的果实,而这种享受不仅限于物质资料,而是物质身心全方位的,实质上就是实现了人的发展。儒家从保护环境、顺应天时的角度提出的具有时代超越性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萌芽,指向了后人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界紧张关系的问题,表明儒家思想对人类和自然问题认识的深刻性,以及儒家学说中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儒家的和谐观念与其仁爱观是分不开的,儒家认为万物和人皆由天地而生,人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和万物一体,也要泽被万物,要保护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万物并立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11],只有推己及人以及世间万物,才能万物竞长、生生不息,真正达到“和”的境界。

二、儒家生态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家从“仁”出发提出的较为系统的生态和谐思想,其时代背景虽是农业文明,但是其价值内涵却是超越时代的。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人与自然和谐不断被严重打破的情况下,儒家生态和谐思想越发地体现出永恒的价值。弘扬儒家生态和谐思想这一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对我们认清国情,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避免陷入恶化的生存环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具有启示作用。

1、尊重自然,确立整体和谐观

天人合一观念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和文化意识及其神圣意蕴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和文化意识基本形成的标志。[12]儒家思想认为,人与宇宙处处融通一致,形成一个广大和谐的系统,在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的系统三个方面各自和谐的同时,在这三层和谐之上,还有一整体的均衡与和谐(至中和),这一整体的均衡与和谐把自然(天)、社会(地)和人三个层面统一起来,这种整体的统一的和谐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统领儒家文化各层面和谐的基础,天人合一要通过各个层面的和谐来体现。天人合一本身就是和谐,并且是和谐的整体表现。人类只有把天道的复归看作是伦理道德的终极追求,才能够实现人与万物乃至整个宇宙的共同完善;人只有超越小我,在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充分考虑自身价值的自然依赖性,始终与自然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这样才能实现生命的终极价值。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存在地位,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自然界无时无处不在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存与发展。自然界的先在性规定着人的生存与发展。自在的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及其辩证运动与演进是人类产生的历史前提,这些自然条件不是人创造的,而是人赖以产生的基础。人类产生之后,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满足衣食住的需要,否则,人类连一天也不能存在,“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13]。马克思并不是抽象地谈论人应当依赖于自然,而是从人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高度来揭示人与自然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实质。“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的联系,也就是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的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4]。这表明人根源于自然界,又依赖和受制于自然界。马克思所论述的道理与儒家思想关于人与自然相生相长、整体和谐的观点是一致的。人类既然由自然派生出来,并且与自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必须尊重自然,确立整体和谐观念。

2、节制用度,增强保护生态自觉

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的索取总有一定限度,伴随着儒家生态思想的教化,生态整体上是均衡协调的。古人留给后人这样一份弥足珍贵的财产,却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由于人的过度索取而使得自然生态系统脆弱不堪。物质财富的增长,使人类充分享受到了现代化的成果,但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价值系统,有自由、平等、效率、创新、开放等特性,这较中古社会的权力本位、停滞、封闭、守旧的思维是一种时代性跃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在利益的推动下运作,其思想动力不是善良、公正和奉献精神,而是利己心和对财富的贪欲,无度索取左右着社会的演进。这既诱发了现代社会的活力,同时又使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大自然也毫不留情地还以颜色:诸如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殆尽、森林破坏、沙漠蔓延、生物物种的急剧减少等等。儒家思想的中庸智慧对当代人利用自然的立场与方法是应该得到崇尚的。儒家把对天下万物的义务和对家庭伦理的义务同等看待,而不是把自然界当作取之不尽的财富源泉,“中庸”的思维与方法要求无论对自然还是对社会管理控制都应该在协调和谐状态下。《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也就是把建立在和而不同基础上的普遍和谐看作是天地之道,人能够理解并尊崇这个至道,则可以使天地万物达到各安其所、物各付物的理想境界。现代生态思想告诉我们,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不仅与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而且同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精神追求相联。假如在某一个历史时段人们的精神追求普遍失衡,任由欲望之火燎原,那么生态环境破坏也就在所难免。正如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深刻指出的那样,“在所谓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中,贪欲是作为美德受到赞许的。但是我认为,在允许贪欲肆虐的社会里,前途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制的贪欲将导致自灭。”“人类如果要治理污染,继续生存,那就不但不应刺激贪欲,还要抑制贪欲。”[15]欲望可以是推动发展的一种动力,也可能会对自然带来损害而阻碍发展,无所节制的“战天斗地”精神无助于人与自然和谐,只有节制欲望,不要向自然无度索取,养成生态和谐自觉意识,才会使人类有一个美好家园。

3、合理利用,保证可持续发展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有的是不可再生的,人类对自然的无限需求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一对永存的矛盾,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人既然必须利用自然,则应该做到合理利用,不仅自身享受自然之便,而且要为子孙保留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条件。虽然人类在利用自然的时候,提高了生活水平,但是一旦不合理地利用,则不和谐的情况必然出现,也就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和财富的缩水。同志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根据著名的“罗马俱乐部”预测,如果人类找不到可替代能源,并固守现有的生活方式,地球将会在21世纪中后期的某一天,耗尽最后一滴石油,经济增长将因此停止,人类社会将面临衰退。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实际上已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社会的一部分,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这里所说的人不仅是当代人,而且包括子孙后代。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人类要前进,就要尽量抑制未能预见的作用和未被控制住的力量的影响,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劳动所产生的各种后果进行调节,使未来的结果与预设的目的尽量吻合。这就需要借助儒家整体生态思想,确立人与自然共存于一个整体的观念。人类的每一项改造自然的活动都需要从这一整体出发。人要实现对生产活动和科技活动的有效的调节,不仅需要考虑眼前利益,而且需要考虑未来利益;不仅要重视科技活动和生产活动所带来的有利于人的诸多变化,而且要重视它所产生的不利于人自身的变化和影响。科技的发展不仅起着提高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的作用,还理所应当地起着保护自然界的作用,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而给后代留下蓝天沃土,实现可持续发展。

4、良性互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是互动的,既有良性互动,又有恶性互动。当人类开发、改造自然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引发自然的报复。这种报复是大范围的、长久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的危害性,准确把握经济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和谐相处。人类在工业化发展付出代价之后逐步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对今天经济社会发展仍有重要价值。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还非常薄弱,要“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6]友好型社会正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准确定位,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是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大自然本身以及各种生物,并不是为人类而生,理应和人类一样成为大自然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应当确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的新型的伦理体系,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孔子不仅提出要以“仁”待人,而且要以“仁”待物,对生灵万物一律友爱待之。孔子的伦理思想突破了固有的家庭与社会的伦理思想范畴,进一步深入到生态自然,体现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逻辑发展规律,从“天人一物,初无间隔”使之与人类追求生存发展的行为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今天,我们不仅承认人的价值和权利,而且要承认生物的和一切自然物的价值和权利。人类不应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为依存。如果这种和谐被打破,生态灾难来临之时即是人类灾难与折磨的开始。生态平衡才能和谐,平衡程度决定和谐的程度。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整体系统和其各个子系统的平衡,每一个系统内部的平衡都不能破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和谐”贯穿于发展事业中,避免太湖蓝藻事件、紫金矿业污染等事件发生。各种生产和建设活动,包括对大自然的保护和修复,都应相互呼应,而不是顾此失彼。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平衡,要以自然承载力为前提确定生产生活消费的规模。人类应该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常常以儒家生态思想为警戒,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注重平衡,从而使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和睦和谐合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论语•学而》[M].

[2] 《孟子•公孙丑》[M].

[3] 《礼记•礼运》[M].

[4] 《论语•泰伯》[M].

[5] 《荀子•礼论》[M].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341.

[8] 《正蒙•乾称》张载集〔M〕.中华书局,1978.〔12〕

[8] 《正蒙•西铭》[M].

[9] 《孟子•梁惠王上》[M].

[10] 《论语•先进》[M].

[11] 《礼记•中庸》[M].

[12] 郑涵.中国的和文化意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1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50.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95.

第6篇: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228-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落实,扎实有效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把深化理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长期目标和当前重点结合起来,把解决具体问题与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结合起来,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开拓进取,创新实践。

一、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提出的一个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脱离社会历史的抽象的“个人”,而应当是具体的人、历史的人和社会的人,在当代中国,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发展为了人民”是为谁发展的问题,以人民为发展的主体,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把人民利益作为谋发展、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依靠人民”是靠谁发展的问题,以人民作为发展的动力,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使我们的社会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在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群众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受惠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平等而完整地发展,在不损害他人的自由权利和价值前提下,使每个人都能发展个性自由、实现自我价值。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有内在的统一性,是紧密相连的。和谐社会构建的着眼点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同一历史进程,二者统一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一方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另一方面,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二、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以人为核心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和谐,这种和谐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和谐,它既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和谐,又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条件。”[1]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然而,环境的日益破坏、人口的过度增长、资源的过度掠夺、森林破坏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都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关。人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征服和开发,忽视了自然资源的损失,忽视了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已越来越突显出来,已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为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类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利互惠、共进共生、和谐相处的关系,只有重建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关系,我国的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党的十七大审时度势,把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高度,提出了将生态文明作为执政兴国的重大战略举措。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不仅是中国自身顺应时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是人与自然和平相处、平等对待的伦理价值观。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息的自觉性是人类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第二,适度的消费观。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第三,是可持续的生产观。生态系统是有限的,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

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的实现程度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发展程度,规定着人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方向。首先,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基础都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而生态文明作为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所确定的当今人类社会新的文明历史阶段,能改变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充分认识生态价值的作用。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不仅严重威胁自然生态系统,还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着当前这种情况,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也是大势所趋。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不可能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态危机中。只有建设生态文明,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选择一条既能保持经济增长,又能保证生态平衡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成,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最后,生态文明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更加完善。十七大将生态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为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发展“四位一体”的崭新格局,用生态文明来解决“三大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使四个文明建设融为一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发挥作用,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努力建设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公平正义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传承人类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该是比以往的社会形态更具有公平正义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十六届五中全会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又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党中央已把社会公平问题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将这一问题的解决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看其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即公平是否得以实现,正义是否得到伸张。一个公平正义缺失的社会,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和重要动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本质属性。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会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关系。只有遵循公正正义的原则,更好地统筹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才能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实现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十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比如,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都是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面对种种不公平的现象,人们心里积淀的不平一旦爆发,就有可能造成社会动乱,阻碍或延缓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和谐更无从谈起,而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很大一部分都涉及社会公平和正义。可见,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日益突显和紧迫,这也将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明显问题。只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矛盾才能减少,才能够消除一切根本性的社会冲突诱因,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第7篇: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

论文摘要: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曾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即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之意。哲学家罗素也曾说过,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源。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基于中美两国不仅在历史上,并且还在文化渊源上有着如此多的相同点和共融性,中、美两国作为中西方典型文化代表的使者,完成精神生产全球化的历史重任就落在了文化底蕴既有差别和矛盾,文化交流又各具形态的统一与和谐的中美两国的肩上了。

一、引言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即“两个和谐”思想成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外交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处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的中国,我们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持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以物质产品的特性以及服务的个性化为宗旨,将物质产品的文化品位和物质产品的精神含量,提高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与此同时,力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加大对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含量的投入,突出各民族、各地区的本土文化特色,以此来达到保持文化的生态平衡。文化产业的高度发展将打破物质与精神的屏障,搭建起一条通往“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的桥梁。为了此目标的早日实现,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必须协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人类的精神生产和谐共存的态势,由此精神生产的全球化将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两个和谐”思想的相继提出,二者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精神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发展将越发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越发需要中国的参与。正如陈绍华设计的2008北京申奥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奥林匹克运动会健康向上的精神为宗旨,将中国传统的印章,书法艺术形式与现代体育运动相结合。印章中的人形既像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人,又像是一个神韵轻柔的打太极拳的人,在行云流水中舞动。印章中的“京”字图案似“京”、似“龙”、似“文”又似“人”,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极具特色的民族韵味,以及沟通内外,无限发展的全球性的文化传播。而“和谐世界”思想则是我党对内执政思想和对外外交手段的具体体现,是“和谐社会”思想在国际层面的自然延伸和科学扩充。

二、分析

今天当我们谈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时,不得不提到美国的《红楼梦》——《白鲸》。之所以人们把《白鲸》称作为美国的《红楼梦》的原因就在于在中国有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叫作“红学”,在美国研究《白鲸》的则可以被称作为“白学”,在中国不同的人看待《红楼梦》的视角都不尽相同,人们的经历和阅历不同,因而读后的感触也不尽相同。同样,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美国的《白鲸》上,正如美国当代评论家昂利·霍华德在评伦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时说:“有多少深深卷入人生矛盾,并且敏感得足以卷入一件艺术品所表现的精神矛盾中的读者,这部书就有多少含义。”要给这本书硬加上一个准确的、正统的、权威性的意义,就等于摧毁本书活生生的持久性,也摧毁了它带给读者的激动,而这种持久性、暗示性和刺激性正是这部小说的明显特点,也就是梅尔维尔文学技巧的精髓。《白鲸》是一部典型的倡导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当中,韵含了极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观念,同时寓于其中的还有《圣经》中的神话原型,这是美国文学写作史上一种重要的写作风格。

我们先从《圣经》中的神话原型入手来对《白鲸》和谐世界理念进行分析。《白鲸》对于人性的剥析在整个作品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人性角度来看,《白鲸》是一部让人动容的悲剧,本作品的中心着墨点在于船长亚哈身上,由于亚哈曾经被白鲸——摩比·迪克咬去一条腿,从此使得亚哈与摩比·迪克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因此主人公亚哈终其一身的愿望就是要杀死白鲸——摩比·迪克。一场人类试图征服自然驾驶自然、改变自然,以至于破坏自然的人与自然的战争开始了,白鲸所象征的是整个大自然稳定的生态环境,而主人公——船长亚哈则象征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狂妄自大、无知和蛮横的人类本身。作者梅尔维尔用象征的写作手法辛辣地讽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中金钱至上的丑恶面容,笔锋直指向资本主义在美国发展和膨胀的过程当中,对和谐自然的破坏和贱踏。船长亚哈对白鲸的最终复仇,不仅将他自己,也将其他水手和他们多年驾驶捕鲸的船都一同葬送于深不可测的神秘海洋之中,这是大自然向人类蓄意破坏自然平衡法则的有力回击。

在《圣经》中亚哈暗指具有不安定的因素的人,作者梅尔维尔将主人公船长的名字取为亚哈也有此寓意,作者将亚哈的角色设置为缺失一条腿则暗指人性中的不完美,人性中所缺失的一面;或是人性中由于某一方面的邪恶,而导致对其整个命运的影响。以实玛利是捕鲸船上唯一的一位幸存者,他的名字来自于《圣经》,意为被逐出的人。在《圣经》中也有与以实玛利同名的角色,他是亚伯拉罕的儿子,亚伯拉罕由于厌恶以实玛利,进而将他逐出了家门,于是此后以实玛利便开始过着流浪者的生活。《白鲸》中的以实玛利是众多船员中在船长亚哈与白鲸的撕杀中唯一的一位幸存者,从船员群体的尸骇中奋力游出,并且获得了搭救。作品的这一结局决非偶然因素,它验证了以实玛利作为与《圣经》中同名的角色的寓意,是作者梅尔维尔精心巧妙的安排,因为以实玛利的人物形象是一位赋予知识修养、对未知世界的自觉探索以及有着审时度势的处世方式的人。以实玛利的人生所具有的对人与自然和世界和谐共存的理念,正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一种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的生存发展方向。

分析到此,我们都已经深刻体验到了作者梅尔维尔笔墨的震撼力,《白鲸》之所以被寓为一部美国文学史上的巨著,原因就在于此吧。那时作者梅尔维尔就已经洞察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和谐自然所造成的矛盾与冲突,那么当我们在与美国对外交流过程当中向他们传播我们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念时,就有了共同的文化背景作为铺垫,理想的“和谐社会”正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科学预言的重要保障。

三、结论

中国历史上就有对和谐社会的大胆设想,大同理想正是和谐社会构想的思想萌芽。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生产,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中,大力发展精神生产的建设,形成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将增添新的内涵。和谐社会正是“以人为本”的社会,那是社会关系的整体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精神生产作为文化产业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基础形态,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和谐世界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第一,大力发展精神生产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精神生产作为现代文化发展的动力资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精神生产或者说精神价值的生产,所体现出的真、善、美的价值,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精神生产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正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彰显出它的巨大作用。精神产品的传播和普及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整体。有利于形成人和社会共同发展,形成适应和谐的社会道德规范,精神产品的强大的感染力,约束力和促进力,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大众,熏陶着社会整体,优秀的精神产品的广泛传播可以增进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的共融性,这是实现国家稳定、治国安邦的前提,同样更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第二,精神生产以及精神产品的传播和普及有利于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精神生产资源是人类共同的智力的组合,与其他资源相比精神生产的资源取之不尽,并且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精神生产是文化元素与高新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产物,主要依赖高新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双向投入,其精神产品大多为版权产品、文化产品,以及影视娱乐产品。精神生产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消耗以及污染都相对较小。极大地有助于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由此能够尽量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状态。人与自然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到“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构建。

第三,精神生产同时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极其伟大的创造性事业,它需要人类共同携手并进,在达到全球一体化的同时,增进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精神产品是文化产业高度发展的人类优秀智慧的凝结,稳定和谐的多元文化的共融和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由此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反过来又将成为促进精神产品传播的巨大人力资源,如此的良性循环必将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整体。

那么,基于中美两国不仅在历史上,并且还在文化渊源上有着如此多的相同点和共融性,因此构建和谐世界,必须遵循“和而不同”则是引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平、和睦、和谐相处进而“协和万邦”的原则,如此看来完成这一历史重任的重担就落在了文化底蕴既有差别和矛盾,文化交流又各具形态的统一与和谐的中美两国的肩上了。我国在“和谐世界”实现的道路上也就多了一位同行者,中、美两国作为中西方典型文化代表的使者,在同行的道路上也会走得更从容,“和谐世界”的道路也会变得更宽广了。

参考文献

[1] 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olture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fifth edition.2004。

[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辑局,1962 2月第一版。

[3] 戴维·赫尔德 等:《全球大变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月第1版。

第8篇: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

一、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点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一切社会活动的开展都是以人为起点,又是以人为归宿的。而每个人又是社会的最小单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成了和谐社会的重点,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等。从哲学角度来分析,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每个人要具有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还要具备与他人交往的良好心理素质和能力,能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所以和谐社会中的人不能缺失人文精神,应致力于打造一个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培养和增强每个人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为人与人和谐交往、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基础土壤和动力源泉。

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就必须从提高全体公民素质人手,公民的素质得不到提高,人与人的和谐只能是句空话。首先是教育帮助公民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建立完整人格。现如今我国正在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实质是肯定人们物质利益的一种经济机制,其积极的方面是调动人们的内在动力,使社会充满创造的因素。但由于随之而生的利益多元化和多样化在一定条件下导致人们产生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也可能极易导致人们心理不健全、不成熟,甚至出现双重人格,而社会理想不同程度地迷失了。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理想,倡导公民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形成健康、完整、独立的人格,丰富公民的精神生活,努力使全体公民形成一种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特点和目标相匹配的精神追求,提高民族和国家的“软实力”。其次是教育、培养公民的道德自觉性和服务意识。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双刃剑”,除大力发扬积极的一面外,对滋生利己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消极的“一刃”,我们必须寻找对策,认真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一千百年来进步人类的道德理想,打好和谐社会的基础。现阶段,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上,要首先下大力气培养公民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要正确认识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克服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困惑与迷乱,认真履行公民服务社会的责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而作为主体的人、独立的人,除了要具有良好的个性外,还应是一个社会的人,因为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你只有与社会各成员、各系统、各关系和睦相处,和谐社会才能有实际意义。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多重要素构成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各个要素之间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任何一个人也无法离开他所处的群体、阶层和所接触的社会环境而独立生存。相反,所处的社会是否和谐,又为每个人的和谐发展提供条件和基础。当这些社会要素处于和谐的状态,充满生机和活力,每个人的和谐发展也就有了保证。反之,如果这种和谐依赖的关系被外在的力量所打破,人的和谐也不复存在。也就是说,只有社会的和谐才有个人的和谐,只有社会的发展才有个人的发展;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

由此可见,人与社会是一对辩证的统一体,它们具有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社会为人进行实践活动和实现自我创造了一个外部条件,而人的发展又提高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开拓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之所以能为社会发展创造驱动力,究其原因,就是突破了把人当作工具、手段的传统观念,确立了以人为主体、为目的的现代思想,并从深层次去化解社会矛盾,平衡社会系统,促使社会各要素的和谐,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当前,我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迅速而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日益彰显出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影响到人和社会的和谐。我们在许多关系到人和社会和谐的新挑战面前,一是在政治上要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党对社会的强大动员力与整合力,高度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二是在经济上要继续加快发展步伐,为解决当前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奠定物质基础,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受益,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在文化上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基础上提倡文化多样化,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精神文化与大众文化能够和谐共存。

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前提

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们所能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有很多还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总量相适应。众所周知,自然界中所有生命和非生命的存在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生态链条,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为发展,共同承载人类文明大厦基石的生态系统,决定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长期稳定发展最深厚的基础。但当人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的时候,常常以大自然的主宰自居并且对其实施“征服”,也就干预了自然的进程,形成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人们为追求眼前利益而把大自然作为获取财富的宝库,不断地、无节制地从大自然中掠取资源,使资源越来越枯竭,环境越来越恶化,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使人类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也越来越缺乏。

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未来的根本出路,也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基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使命所包含的必然要求。要得到一个和谐的自然,我们必须调整自己对自然的改造方式,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爱护自然,真正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相处。眼下,我们要做的事情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民教育,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和谐关系,以人道主义的态度和感情对待人类自己朝夕相处的生态环境,坚决杜绝乱采滥伐、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于不顾的不良行为。二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运用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和循环经济。三是建立和谐社会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进行核算。四是政府引导环境建设,让自然有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生态再生。五是要建立灾害长效预警机制,提高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实现国家外部环境的和谐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一个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稳定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的保障。稳定的外部环境不一定带来国内的和谐发展,但和谐社会必定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对于中国来说,外部环境的稳定主要是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各国的关系,要实现我国与其他国家,包括不同信仰的民族和地区,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友爱、和平共处、共同繁荣进步的关系。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外因是条件,内因决定外因。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实现国内环境一切因素的和谐。但在当前国际竞争激烈、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化趋势加速,恐怖主义蔓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的大国际背景下,国内的安定团结和稳定无时无刻不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制约和影响。国家要得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借助外界的推动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国民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外部环境,保证本国能在和谐与稳定中发展。

当今国际竞争愈演愈烈,以追求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国家行为及由此而导致的国家间的合作、冲突和斗争正好构成了国际政治的实质。而国际环境风云变幻,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错综复杂,我们必须制定一套长远、全面的国际发展战略。一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他国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减少纷争、广交朋友,让国民远离战争和恐怖主义威胁。二是健全有力应对国际矛盾的能动机制,协调好与他国的利益关系。三是制定有针对性的国际参与策略,争取在国际事务上的主动权和决策权,不断提高国际威望。四是广泛同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合作,积极、公平地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实现和平崛起的伟大战略。总之,我们必须借助外部环境的积极因素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国民能生活在一个繁荣、安全、稳定、和谐的国度里。

第9篇: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文学担当;精神家园;民族精神

“和谐社会”理念是继我国古代“大同社会”、“小康社会”和“小国寡民社会”等理想社会形态之后,我党在新时期基于国内现实和国际形势的诸多挑战所提出的应对策略,是我党对于理想社会形态的又一次伟大理论创新。自从“和谐社会”理念提出后,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就“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背景、内涵、特征、发展途径等问题展开了系列研究,并在诸多领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但在众多研究成果当中,有关文学学科在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该承担什么以及如何承担问题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与不足。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状况而展开的研究。

“和谐社会”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和谐社会”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之间的协调;狭义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本身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各种组织、各个阶层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

如果从和谐社会建设大的方面来讲,以人为中心,则可体现为四大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在这四大和谐关系中,人与自身的和谐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根本。只有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了,其它的三大和谐关系才能够充分实现。也就是说,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是“人心”的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文学所关注和研究的范畴。在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自然科学为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提供强大力量;社会科学为构建高度的社会政治文明提供理论与制度支撑;那么人文科学(文学、史学、哲学)则为社会构建高度的精神文明提供思想动力和辩证智慧。人文科学中的文学学科,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在场,应该有所承担。

在今天这个消费主义时代,文学不仅仅要有反映生活的功能,同时它更应该有批评、干预和引领生活的作用。如果文学不能干预社会或无所承担,那么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作为党领导下的一个精神产品生产部门,文学面对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命运,作用于人的情感、思想和灵魂。它凭借其受众的广泛性和掀动情感的巨大力量,肩负着时代赋予的特殊使命。

构建和谐社会,文学必须有所承担。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讲,文学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在今天这个消遣型、商业化的电子娱乐像沙尘暴似的覆盖国民精神天地的背景下,即使有很多的个体不关心文学、不阅读文学,也不足以证明社会可以没有文学。文学是关乎人的情感与审美的学问。它为人们构建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安顿一个精神的家园。文学的生命力到底在哪里?纵观人类文学发展史,我们很容易从中找到答案。文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关心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前途命运。文学的魅力从产生之日起就把思想启蒙和精神关怀视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在人类历史上,每当人不能高扬尊严和价值时,文学就以自己的存在方式张扬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与个性。文学对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创建良好和谐的健康心态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文学学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承担:

其一,建设人的心灵,呵护人的精神家园。

和谐社会是由和谐的人组成的,人与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原点。只有优先实现了个人的自身和谐,最终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和谐。文学作为研究人的学问,具有优化人的心理与人格,关注人的生存与价值,促进人的自由与幸福等功能。

自从人类摆脱原始自然的生存方式,而进入到现实的生存方式以来,由于受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的压迫,其主体的自由性受到很大的限制,但人类总期待着在精神层面实现自由。文学的出现与存在,使这种愿望可以实现,这是文学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如果从现象上看,文学好像是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或间接的描摹,可实质上它是在追求“大于其自身”的意义上进行的。所以,文学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超越对象本身的特点,文学通过“物”的具体形态去传达人的信息,表现富有诗意的人生。正如丹麦文学理论家勃兰兑斯所说:“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而言,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①这一表述深刻地揭示了文学的价值取向,说明了文学是为满足人类渴望自由和认识自身的精神需求而产生、发展和存在的。透过复杂、丰富的社会生活现象,文学在执著地寻找着、探索着和表现着人以及人生的价值。如果让文学在极端功利的社会生活中缺场,那么,必将加剧人自身的不和谐。

一个人的自身是否和谐主要包括心理和谐、思想和谐和人格和谐三个关键因素。所谓心理和谐,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要有一颗平常心、一个好心态。亦即是要始终保持乐观、旷达、健康的良好心态,做到在工作上积极进取,在生活的追求上知足常乐。所谓思想和谐,也就是指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思想观念要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能根据时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来思考问题,力争处理问题合情、合理、更合法。所谓人格和谐,主要是指个人言行与生活主流道德价值观相一致。在待人接物中,要尊重他人,遵纪守法,遵循社会的伦理规范,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规范而又人格和谐的人。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并没有与物质文明一起呈正比例同步发展,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而提高。相反,作为人类更富有“人”的特征的情感世界正在不断地失落,人们的生存困惑却越来越多。在当代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等合理诉求的掩盖下,人受制于物,导致目标迷失、深度感缺乏、欲望横行、身心疲惫、人性扭曲。在金钱价值标准面前,情感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和无力。而文学的存在,却可以让人保持健全的理想,抚平内心的创伤,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聚集前行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价值。

笔者非常赞同黎鸣先生对社会人性场的三种划分:

世界上的人类赖以表现其人性的时、空、信息场可综合分解为官场、市场和情场。在官场,人类追求权力;在市场,人类追求利益;在情场,人类追求情感。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可由其人性场的中心所在判断出来:以官场为运转中心的社会,权力高于一切,必定是愚昧专制的;以市场为运转中心的社会,金钱高于一切,难免腐化堕落;惟有以情场为运转中心的社会,才可能是最文明的理想社会。②

对金钱和权力的过度追求,更多地反映了人的动物性本源,但它却更多地背离了人的本质特征——情感。

何谓情感?情感是指人在与神、自然、社会、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所获得的某种心灵的安抚,而信仰、知识、眷恋即是这种“安抚”的过程与特产,因而也是情感追求的自身。人类对情感的追求将会促使人性不断地得到提升与发展。而人的幸福感就是人自身的一种情感体验。人们要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离不开情感的在场,更离不开文学的熏陶。如果情感与文学缺场,幸福感也将化为虚有。

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和谐社会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全社会每个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离不开每个人和谐健康心态与和谐意识的养成。文学是把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的关照对象,并通过这些社会生活现象,去发现人,去表现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文学所描写和关照的是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命运、人的个性、人的感情、人的灵魂。因此,就有“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作为一种人学的文学,它主要表现的是人类的心灵世界,倾吐的是人的主观情感,它可以达到沟通人性、陶冶情感的作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个性、情感与精神面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灵、思想、生活观念、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有时甚至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文学以它所表现的艺术世界,给人以第二次生活,第二个生命。它不是幻觉和想象中的生活,不是梦境中的满足,而是因人生经验的扩大与精神境界的升华给生命带来的充实与丰富。它让人们重新认识自己,鼓舞人们以美的理想和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启发人们去探索人生的意蕴,思考人生的意义。

在当今这个以电子传媒为主体的信息社会里,人民群众在物质的追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对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已日益增加且多元化。尽管经典纸质文学文本的阅读不断下降,但由于电视的普及,影视文学艺术空前发展,影视文学作品的消费和接受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主要娱乐方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价值观念及情感的喜怒哀乐对广大观众和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和读者的价值取向、人格养成和心灵塑造影响巨大,对此不可小视。

文学以其反工具理性和反功利主义的独特价值观,通过对人们生活的本真状态的掲示,使人们能够明白和谐、安宁和亲情才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基本的要义,让人们真正懂得应该“怎样生活”和“怎样做人”,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利益问题,向内寻找人生的生存意义。文学能够帮助人们理性地协调各种矛盾,实现人生的和谐,建立起呵护心灵的美好精神家园。

其二,培育国民的环保意识,守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其中也充满着各种利益冲突,诸如人与社会的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而在人与自然的冲突方面,工业化社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文学尤其是近些年兴起的生态文学已经开始考虑这一问题。生态文学在培养国民的环保意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减缓人与自然的冲突、维护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环境家园等方面,有所作为。

所谓生态文学是指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文学,而不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人类的利益为价值判断之终级尺度的文学。生态文学以生态整体主义或生态整体观为指导来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以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和谐、稳定和持续的自然存在作为对人类所有与自然有关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判断标准。生态文学不把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中心,不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终极尺度。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态文学蔑视人类或反人类,恰恰相反,生态灾难的恶果和生态危机的现实使生态文学家认识到,只有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根本前提和最高价值,人类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地避免生态危机。而凡是有利于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最终也一定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利益或根本利益。

生态文学以生态责任、生态理想、生态预警、文明批判为突出特点,它把人类对自然的责任作为文本的主要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是探讨人类的文明和发展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犯了什么大错,才导致如此严重、危及整个地球和所有生命的生态危机?人类到底应该怎样对待自然才能保持生态的持续存在和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的持续生存?生态文学表达了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回归自然是其永恒的主题。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为特点的文学,它是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作家对地球以及所有地球生命之命运的深深忧虑在创作中的必然反映,文学家强烈的自然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是生态文学得以发展的动力之所在。生态文学的崛起,拓宽了文学的审美领域,使文学获得了新的视角和价值标准,也使文学有了新的担当。

生态文学的意义在于通过掲示生态危机、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来达到培育国民的生态意识及健康的消费观、发展观,从而促进自然、社会、人的精神世界三重生态的和谐发展的目的。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作家通过生态文学作品去影响读者,培育读者的生态意识。领导者阅读了生态文学作品,就会把这种生态意识变成思想和行动,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好人类安身立命的环境家园。如我国内地作家徐刚创作的生态文学作品《拯救地球》、《伐木者,醒来》、《守望家园》和台湾作家马以工、韩韩创作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等作品,对于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遏制生态灾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台湾政府对红树林珍稀物种的保护,就是生态文学影响的结果。

其三,塑造国民的民族精神,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家园。

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先进的和谐文化作支撑,而和谐文化的建设又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基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思想库和活水源头。而文学艺术在反映时代生活、高扬时代主旋律、团结鼓舞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牢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国民的民族精神,是文学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承担。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本质和灵魂。所谓民族精神,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种民族精神广泛地影响和熏陶了大多数人民,并为大多数人民所认同和接受,成为他们基本的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对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这种民族精神的主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四大方面。这些精神都贯穿于文学发展的始终,作家通过不断地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创作出蕴含民族精神的作品,来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勤劳勇敢的传统,凝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鼓舞和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建设小康和谐社会。

上述民族精神在热播的电视文学作品《闯关东》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电视剧《闯关东》之所以深受观众的喜爱,是因为主人公朱开山身上所展现出的那种充分体现民族精神的荡气回肠的“天地正气”。该片以山东农民朱开山一家闯关东谋生的命运起伏为切入点,通过对淘金、种地、伐木、开矿、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等生活经历和历史片段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关东大地充满艰辛的奋斗历程,弘扬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正是英雄人物身上的那种“天地正气”抓住并感染了亿万观众的心。主人公朱开山、朱传武、鲜儿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勤劳勇敢、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爱憎分明、诚信仁义、正直善良的“闯关东”精神,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生动而又具体的体现。它必将成为观众克服艰难险阻、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作品正是通过一个“闯”字,塑造了一群生动感人的真善美形象。这种文学作品对观众所激发的精神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要让文学更好地完成上述承担,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面对当今这个精神价值比较混乱和文学精神有所流失的时代,作家必须有所承担,不承担就不是真正的作家。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良知的代言人、生活的冷峻观察者和批评者,作家必须加强自身修养,首先把自己变成一个和谐人。作家要努力使自己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感染力,具有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体恤人民群众的疾苦,对弱势群体给予深切的同情与关爱;追求真善美,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人间正气,鞭挞社会黑暗。作家还要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昭示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为挽救文学精神的流失,凸显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文学批评家也必须肩负起真正的批评责任,力争最大限度地向人揭示文学本有的道德力量和审美力量。文学批评家必须有批判的勇气、质疑的精神、人道的情怀、执着的信仰、高贵的气质和自由的梦想,并以此推动文学朝着令人信服的真、令人感动的善和令人欣悦的美的方向发展。

二是作家必须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创作出真正被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具有时代气息的、生动活泼的好作品,来引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先进文化。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千载难逢的改革实践是作家创作的活水源头,是诞生伟大作品的沃土。只有贴近群众,潜心于生活,才能发现反映时代脉搏的主题,产生震撼人心的作品。

三是加强对新的文学形式、新的文学传播途径、传播方式的研究,努力让高高在上的经典文学作品走下神坛,并以通俗而又喜闻乐见的形式面向读者和观众。在当今这个电子传媒时代里,传播媒介对文学的传播影响巨大,必须加大力度进行研究。

四是倡导全民阅读,建立阅读型社会。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信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阅读有助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阅读有助于激发国民的创造潜能;阅读有助于人们掌握信息,发现机会;阅读有助于提高个人修养,改善生活质量,形成国民良好的和谐心态。因此,人的一生,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阅读。必须加强经典阅读和深度阅读,克服快餐式阅读。在巴丹主编的《阅读改变人生》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道出了阅读之于人生的意义:

阅读是为了活得体面和高贵。阅读令人睿智豁达优雅美丽。阅读可以改变人生。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让人生永不听任命运的摆布,把握自己,执着地走向梦想的极地。不论出身高贵与卑贱,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坐标与轨迹,奏响人生的乐章。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也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阅读使人超越动物性,不致沦为活动木偶,行尸走肉。停止阅读就意味着切断了与世界的沟通,与心灵的沟通,人生也就进入了死循环。可以说,是阅读拯救了我们,要活着,就必须阅读。③

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它是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民族精神境界、促进文化建设、推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和主要途径。

注释

①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流亡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2页。②黎鸣:《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第39页。③巴丹主编《阅读改变人生》,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3页。

参考文献

[1]何西来.论社会的和谐与文艺的和谐[J].文学评论,2006,(4).

[2]黄建国,关锋,马遥.文学艺术与和谐社会[J].长安大学学报,2007,(3).

[3]姜桂华.生态文学大有可为[N].人民日报,2004——06—29.

[4]李明德,张英芳.文学的职能担当[N].光明日报,2005—04—08.

[5]黎鸣.中国人性分析报告[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6]刘鸣.文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人文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