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格言的启示范文

格言的启示精选(九篇)

格言的启示

第1篇:格言的启示范文

有志者事竟成。这大概已不是什么秘诀了,有志而成大事者比比皆是。水滴石穿就是一个例子。柔弱的水,在一天又一天的坚持下,把石块滴穿了一个大洞。他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持之以恒,事情就可能成功。

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也是一样。他在发现当时许多药方都出现错误时,主动“弃医”,只身一人,前往全国各地及山区寻根究底。在长达10年多的时间里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爬过千山、淌过万水,白天跋山涉水,晚上“披星戴月”、含辛茹苦,誓用全力甚至生命保护一方百姓的安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又坚持不懈的尝试,铸成了万卷长书:《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成功的,在这份喜悦中,少不了他锲而不舍的汗水。许多海外的伟人也同样如此,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得到了来之不易的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给我们的启示: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

第2篇:格言的启示范文

那是在一个晚上,我和平常一样,做着令人讨厌的奥数题。可是我就有一个天性——懒惰!一看见那些复杂的图画和题目,脑瓜子根本就不会思考,直接大声叫道:“爸爸!我这一道题不会做,你过来给我讲一下。”一阵脚步声后,爸爸便出现在了我的跟前,接过我手中的的本子,看了好一会儿,便拿出了纸,给我仔细的讲解了起来,可是我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只是图最后那不用思考就得来的答案。

终于,爸爸讲完了,我便拿起纸,开始抄上面的运算过程。可是没想到,那答案……

第二天,我交上了本子。可发下来的时候我傻了眼,发现那道题是错的!这可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难道,我还要再去问爸爸吗?可爸爸昨天都想了这么久,却是错的,我还是自己想吧!可连爸爸都想不出来的题我怎么想得出来呢?何况我又不是天才!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还是决定自己想,管他多难呢,反正面子第一。

回到家里面,我就拿出本子绞尽脑汁地想,加、减、乘、除都用上了,可还没解出这道题。不行,我不可以放弃!继续想!

想了好久,终于解出来了!我心里面那才叫激动,体会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高兴。

第3篇:格言的启示范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第4篇:格言的启示范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第5篇:格言的启示范文

每当听到奥运赛场奏响国歌时,每当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的心总是无比的激动,因为它是健儿们通过战胜一切困难最终赢得胜利的最好褒奖,也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诠释奥运格言和祖国富强的浓缩表达。

奥林匹克运动这句著名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这句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亨利•迪东在其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说的:“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顾拜旦借用过来,成为奥林匹克格言。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而其中的含义却非常丰富。它既是指在竞技场上,面对强手时,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也是指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地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冲击。不仅如此,这句格言还鼓励人们应该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更新,永远保持勃勃的朝气。

诚然,这也必然是黄江分公司在业务发展上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于历史原因,今年黄江分公司在业务收入方面与市公司下达的指标任务差距甚大,赶超的难度可想而知,这正如在赛场上遭遇强大的对手一样。但我们不会放弃,就像奥运健儿敢于挑战一切困难。抓重点、订细节、多营销、保服务,开拓思路,大力发展转型业务,这些都是拉动收入增长的法宝。更重要的是,我分公司全体员工因我国奥运健儿不断在赛场上取得佳绩而倍受鼓舞,更被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感动,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正是有了这种顽强拼搏不服输的意志,加上正确经营方法和市公司大力支持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黄江分公司在业务收入的赛场上有尚佳的表现,这也必将是对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最完美的体现和最真诚的回报!

第6篇:格言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先验认识论;在先把握;自由承纳;神圣逻各斯;圣言的倾听者

中图分类号:B516.59;B9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3—0007-09

卡尔·拉纳(Karl Rahner,1904—1984)的先验哲学,是二十世纪天主教神学学术的奇异景观。根据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马雷夏尔(Joseph Marechal)对于康德哲学的诠释,康德先验哲学的目标在于奠定“科学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基础。康德通过对于主体认识结构之中经验(sense experience)和理解(understanding)两种彼此区分的知识源泉的分离,将严格意义的真实知识限定于“可能经验的客体”,否定认识主体对于上帝的确凿知识的可能性,否认基督教神学作为对于上帝的确凿可靠的形而上学知识的可能性。卡尔·拉纳的先验哲学,奠基于海德格尔和马雷夏尔对于康德哲学的诠释,根据康德哲学的先验方法,深刻阐述托马斯·阿奎那关于存在和认识的形而上学,在现代哲学的语境之中重新阐述作为有限精神的此在关于作为无限奥秘的上帝的确凿知识的形而上学根基和认识论源泉,奠定作为基督教本质的启示神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卡尔·拉纳根据托马斯《神学大全》第1卷第84题第7条的中世纪经院哲学的认识论论题,表述康德先验哲学的认识论课题:“倘若人类知识必须涉及感性直观即必须通过转向显现而实现,形而上学何以可能?”卡尔·拉纳根据海德格尔关于毕竟在(Being in general)和此在之间本体论的循环结构,从此在对于毕竟在的本体论发问论证此在对于毕竟在的先验知识(a priori knowledge of Being)即此在对于毕竟在的在先把握(pre-apprehension of Being),论证作为托马斯形而上学基本原则的存在与认识的同一性。卡尔·拉纳根据马雷夏尔对于康德先验哲学的诠释学,运用康德哲学的先验分析方法,深刻阐述托马斯关于存在和认识的形而上学,扬弃康德的先验哲学对于传统形而上学和基督教神学的扬弃,深刻揭示作为基督教本质的启示神学的形而上学根基和认识论源泉。

一、基督教的启示神学如何可能

作为二十世纪最卓越最深刻最著名的天主教神学家,卡尔·拉纳毕生的学术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的先验哲学,第二阶段是毕生的先验神学。早期的先验哲学表述在卡尔·拉纳的两部经典著作中:《世界中的精神》(Geist in Welt,1939)和《圣言的倾听者》(Heorer des Wortes,1941)。在这两部经典著作中,卡尔·拉纳在现代哲学(康德的先验认识论和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的语境中深刻阐述作为先验哲学的托马斯神学——认识论、人类学和形而上学。关于卡尔·拉纳早期的先验哲学和毕生的先验神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基督教学者时常认为:卡尔·拉纳首先奠定自己的哲学基础,然后在此哲学基础上呈现自己的神学视野。然而,基于神学和哲学的双重根据,卡尔·拉纳自己完全拒绝这样的见解。在1980年,卡尔·拉纳被问及自己的哲学,享誉全球的拉纳晚年断然而简洁地回答说:“我没有哲学。”对于卡尔·拉纳而言,“倘若基督教神学要保持自己的真实本质并以真正的基督教方式言说上帝,基督教神学必须以在我们时代的文化之中探讨知识的意义作为自己的开端。换言之,在我们时代的精神处境之中,倘若基督教神学要保持自己的真实本质并以真正的基督教方式言说上帝,基督教神学必须在现代哲学的语境之中重新阐述自己的认识论基础,以基督教神学的认识论基础的陈述作为真实基督教的神学陈述的根基和开端。

在卡尔·拉纳的经典著作《圣言的倾听者》中,拉纳把自己的先验认识论称为“作为对于启示之顺从能力(Potentia Oboedientialis)的本体论的宗教哲学”。卡尔·拉纳的先验认识论的哲学目标,在于阐明作为基督教本质的启示神学的认识论基础,即在我们时代的精神处境之中,通过对于主体认识结构的先验认识论的深刻分析,阐述基督教神学的认识论课题:作为基督教的本质,“启示神学是如何可能的”,即阐述伫立在作为绝对奥秘的上帝面前的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上帝可能发出的启示的倾听能力的先验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拉纳的先验认识论的哲学目标是“揭示启示神学的本质”,即作为基督教本质的启示神学的认识论基础。卡尔·拉纳在我们时代的精神处境之中,在现代哲学的语境之中深刻揭示作为神圣启示的基督教神学的认识论奥秘:面对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作为伫立在神圣奥秘面前的作为精神的此在,“我能够知道什么?”卡尔·拉纳的先验认识论深刻揭示出作为神圣位格的上帝与作为有限精神的此在在神圣历史之中真实相遇的场所:位格性的上帝在人类历史中所发出的可能启示的言辞形式——“在理论思考的领域完成了一个人为探索是否‘活的上帝渴望着在他自己的生命历史和整个人类的历史之中与他相遇’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在自己的生存论抉择的领域之中所必须完成的思维使命”。

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中,根本不存在位格性的上帝与作为精神的此在在神圣历史之中真实相遇的场所。康德的先验认识论断言,我们没有关于上帝的可能经验,关于上帝的理论知识是不可能的。卡尔·拉纳的先验认识论,是运用康德先验认识论的分析方法阐述托马斯关于存在和认识的形而上学,运用托马斯关于存在和认识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则——“存在的本质是原初统一之中的认识和被认识”——回答康德先验认识论对于基督教的启示神学所提出的难题。卡尔·拉纳指出,作为有限精神的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基础性的先验理解即在先把握,是关于客体的人类知识的普遍而必要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原则。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在先把握,作为知识和现实的原则,构成卡尔·拉纳全部神学的核心。晚年康德宣称,哲学不是科学或奥秘的主题,而是实践和智慧的教导:“康德为了上帝的实践公设而拒绝关于上帝的理论知识;卡尔·拉纳为了基督教会的神学实践而殚精竭虑地论证作为关于上帝的理论知识的基督教神学的确凿性。”卡尔·拉纳的先验认识论,在现代哲学的语境之中奠定作为关于上帝的确凿可靠的形而上学知识的构成基督教本质的启示神学的认识论基础。

卡尔·拉纳运用康德的先验认识论的分析方法,通过如下的先验分析的途径探讨关于存在和认识的形而上学:“第一,研究特殊的人类认识——判断的知识;第二,确定作为理论的认识者的人类存在的结构;第三,确立形而上学经验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限度;第四,确立形而上学知识的有效对象的范围。”通过如此的基本途径,卡尔-拉纳把作为基督教本质的启示神学的可能性奠基于对于作为有限精神的此在认识结构的确凿可靠的先验分析,阐扬而拓展了托马斯关于存在和认识的形而上学。卡尔·拉纳在《圣言的倾听者》中通过本体论和人类学彼此关联的形而上学的命题范畴,阐述作为基督教本质的启示神学的认识论根基:第一,毕竟在的照亮状态和此在对于神圣奥秘的在先把握;第二,作为自由恩典的启示和作为自由承纳的倾听;第三,上帝启示的神圣逻各斯和圣言的倾听者。卡尔·拉纳的先验认识论的基本结论是:一切在者都可以通过圣言在世界显现的视野之中被给予,上帝的启示一旦来临,便在历史中并作为历史的最高现实以人的言辞形式发生。“人是这样一个在者,这个在者必须在自己的历史中倾听着那可能以人的言辞形式来临的历史性的上帝启示。卡尔·拉纳的先验认识论的基础命题是:作为精神的此在(Spiritual Being),是上帝圣言的倾听者。

二、毕竟在的照亮状态和此在对于神圣奥秘的在先把握

作为对于托马斯关于存在和认识的形而上学命题的重新阐述,卡尔·拉纳宣称自己的先验认识论所承担的形而上学思维课题,是在作为精神的此在知识的先验结构之中发现“盛放上帝的神圣而必然的启示珍宝的空间”。卡尔·拉纳根据托马斯关于存在和认识的形而上学,提出关于毕竟在的一般本体论的第一个基本命题:“在者之在的本质即处于原初统一之中的认识和被认识,我们将这种统一性称为在的自身呈现之在,在自身的照亮状态,即在的‘主体性’。”作为原初统一之中的认识和被认识,在者自身的先验存在是在的照亮状态——在者之在的可理解性和自身理解就构成一切在者的先验规定。作为原初统一之中的认识和被认识,在者之在的先验本质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原初完整的认识论同一,是作为在理解力(understanding of being)的认识者与呈现在在先把握的无限视野之中的被认识者的原初完整的本体论同一,是自身照亮状态之中的存在和认识的原初完整的形而上学同一:在的本质是在者照亮状态之中的自身认识。在者照亮状态之中的自身认识,就是在者的自身呈现之在,就是在者之在的在理解力,就是在者的主体性。这种在者的主体性——在者照亮状态之中的自身认识,就是在者在自身的照亮状态之中面对自己、返归自己、倾听自己、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把握自己、秉有自己。

根据托马斯关于存在和认识的形而上学,“从单纯质料到三位一体的上帝的内在生命,所有在者的全部作为和行动,都只是这个唯一的形而上学主题——秉有自己,主体性——的变形”。作为有限精神的此在必然伫立在作为神圣奥秘的绝对者面前。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绝对者的无限视野的先验意识,寓于此在的全部思想和行为之中。作为自由的存在者,此在在认识对象世界的过程中完全返归自己的主体性,使此在秉有自在于对象世界的自由。正是这种认知的自在性构成此在在对象世界中全部判断和行动的自由的基础。而此在认知的自在性的先验条件,乃是作为精神的此在的抽象能力,即藉助纯粹概念把握个别在者内在本质的无限性的抽象,即作为认识之光的主动理智。主动理智洞悉寓于个别在者之中的本质的无限性,必须以对于个别在者的有限性意识为前提。作为精神的此在只有置身在对于神圣奥秘之无限视野的先验意识之中,才可能拥有关于个别在者的有限性意识。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神圣奥秘的无限视野的先验意识,即此在对于神圣奥秘的在先把握,是抽象的先验条件,是作为精神的此在的认知自在性的先验条件。此在对于神圣奥秘的在先把握是抽象的先验条件,是主动理智的先验条件。在这个意义上,此在对于神圣奥秘的无限视野的先验意识,即此在对于神圣奥秘的在先把握——此在对于上帝的先验意识,是纯粹理性的根据。卡尔·拉纳的先验认识论的结论是:倘若抽象判断和自由行动是作为精神的此在的必然本性,那么,此在对于神圣奥秘的在先把握,必然构成作为精神的此在的先验本质。

作为理性的存在者,作为自由的存在者,此在乃是永远在关于神圣奥秘的无限视野的先验意识之中完成自己对于对象世界之中的有限在者的抽象判断和自由行动,此在乃是永远在对于个别在者的真实判断和自由行动之中经历着此在对于神圣奥秘的无限视野的先验意识,经历着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真实临在的在先把握。在对于对象世界之有限在者的抽象判断和自由行动之中,具有认知自在性的此在乃是永远在对于神圣奥秘的无限视野的先验意识之中确实肯定着作为绝对秉在的上帝之在。作为精神的此在,在对于世界之中的个别在者的抽象判断和自由行动之中,在对于神圣奥秘的无限视野的先验意识之中,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在先把握之中,经历着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真实临在。通过对于人类心灵认识结构的先验分析,特别是对于抽象本质的先验分析,卡尔·拉纳从此在作为理性的存在者和自由的存在者的基本前设,推论出三个基本结论:第一,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在先把握是纯粹理性的根据;第二,对于神圣奥秘的在先把握是作为精神的此在的先验本质;第三,此在在对于神圣奥秘的在先把握之中经历着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真实临在。卡尔·拉纳宣称自己所完成的先验认识论的推论仅仅是基督教“传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认识论表述”。毋宁说,这是卡尔·拉纳根据托马斯关于存在和认识的形而上学所阐发的关于上帝存在的先验认识论的证明,是对于康德的先验认识论的分析方法的实现,同时是对于康德的先验认识论的哲学目标的扬弃。

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在先把握,是此在与生俱来的向着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形而上学发问的“合目的性”的先验能力,这种先验能力就是作为有限精神的此在之确实秉在(having being)的先天形而上学倾向。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形而上学发问,此在对于作为存在的本体论根基的神圣奥秘的先验意识,此在对于作为绝对秉在的神圣奥秘的无限视野的先验意识,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绝对存在的先验意识,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绝对开放性,恰恰是作为精神的此在的先验本质。此在是向着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绝对敞开着的精神。作为精神的此在只能在对于神圣奥秘的绝对开放性之中实现自己的生命,此在总是在向着神圣奥秘的发问之中走在通往上帝的途中,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永远保持无限的开放性。现在,卡尔·拉纳提出形而上学人类学的第一个基本命题:“对于绝对存在的知识的先验性,是作为精神的此在的基础结构。”恰恰由于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绝对存在的先验意识即在先把握,此在得以认识处于照亮状态的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得以倾听上帝的启示而认识启示着的上帝:“人是精神,有一放的耳朵,去倾听任何可能出于永恒者之口的圣言。”这是把握作为精神的此在的先验本质的基本命题。

三、作为自由恩典的启示和作为自由承纳的倾听

作为绝对存在的上帝是自身照亮状态的上帝,在绝对照亮状态之中的上帝同时是自我遮蔽的上帝。对于作为有限精神的此在而言,在绝对照亮状态之中的上帝始终是神圣奥秘。作为精神的此在以对于神圣奥秘的在先把握肯定着上帝的真实临在,然而,上帝的神圣奥秘依然对于此在遮蔽着,对于作为有限精神的此在而言,无限的上帝依然是自身遮蔽的上帝。只有确认上帝的自身遮蔽性,作为精神的此在才可能把握作为上帝的自由行动的启示的可能性。对于作为有限精神的此在而言,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是自由的未知者。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是自由的神圣位格,是自由的历史主宰,是自由的行动者。上帝是自我遮蔽的神圣奥秘,在自我彰显之中依然自我遮蔽的上帝可以言说或者沉默。作为上帝的自由恩典,上帝启示的真实言辞一旦发出,上帝对于作为精神的此在的“位格性慈爱所表现出的无价的令人惊诧莫名的行动,使人俯伏在上帝脚前屈膝敬拜”。作为关于上帝的绝对存在的陈述,卡尔·拉纳提出一般本体论的第二个基本命题:“上帝的绝对存在是自由的存在。”作为精神的此在所面对的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是一个自由的位格性上帝。此在伫立在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面前,乃是伫立在那位自由的自我揭示者或自我缄默者面前,伫立在“无法探究的奥秘”面前。

作为精神的此在是自由的存在者。作为神圣奥秘的位格性的上帝在绝对的自由之中向作为精神的此在发出可能的启示,面对可能来临的上帝启示,此在做出自由抉择:或者拒绝、或者倾听。倘若对于上帝启示的倾听能力是此在的先验本质,对于上帝启示的倾听或者拒绝,则是此在的自由决断。作为精神的此在的这一决断,规定着此在对于上帝恩典的态度,规定着此在与上帝之间真实的位格关系,规定着此在的存在本质和历史命运。“对有限在者的这种规定,有限在者将自身奠基于上帝的绝对存在之中这个事实,必须被理解为意志和自由的现象。”对于卡尔·拉纳而言,基督教启示所揭示的人类自由,是此在面对作为创造者的上帝的自由。作为自由的存在者,此在在自由的抉择之中决定着自己面对上帝的态度:倾听或者拒绝,因此决定着此在自身的存在本质和历史命运。作为创造者的上帝,不是此在的作为客体对象的自由选项,而是此在的自由的超自然的根基、源泉、主题和鹄的。此在的自由,是作为位格性的存在者的此在从作为创造者的位格性的上帝所接受的礼物,是指向作为绝对存在的上帝的先验性的此在本质的自身实现。基督教启示所揭示的自由,总是指作为精神的此在在所有特殊而具体的抉择之中,对于作为创造者的上帝的选择或拒绝。

作为创造者的上帝是作为精神的此在的自由的根基、源泉、主题和鹄的,基督教启示所揭示的自由,来源于作为创造者的上帝而指向作为救赎者的上帝。基督教的自由是作为精神的此在面对作为创造者的上帝的选择能力,是此在无法放弃的责任:此在在如此的决断之中选择或拒绝上帝,完整而终极地决定自身的存在本质和历史命运。基督教的自由总是伫立在上帝面前的自我抉择的个体生命的自身实现,是作为精神的此在的存在本质的自身实现,这样的自身实现是作为个体的生命存在的完整事业。基督教的自由,作为此在存在本质的自身实现,是通过作为精神的此在与作为创造者的上帝之间位格性的爱的交流对话而实现的,是通过恢复作为精神的此在与作为创造者的上帝之间的位格关系而实现的。作为精神的此在,惟独在上帝的爱之中可以实现自身作为受造者的存在本质。基督教意义的自由,永远是作为精神的此在面对作为创造者的上帝的完全信靠的降服的行动。对于救赎历史之中受伤的灵魂而言,这个信靠而降服的自由行动决定于作为救赎者的上帝的预先恩典。上帝在救赎和启示的全部历史之中已经将自己的终极旨意彰显出来:在基督里释放/实现人类的自由——正是在基督耶稣里,“上帝已经在自身最深处的神性之中使自己降服于自由——将自身完全降服于上帝的无法预见的方式的自由。”

卡尔·拉纳提出形而上学的先验人类学的第二个基本命题:“人是在自由的爱之中伫立于一个可能发生的启示的上帝之前的在者。人在自由的爱之中对启示的上帝以言说或沉默所发出的福音保持着开放,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就倾听着上帝的言说或者沉默。”作为精神的此在是这样一个在者,这个在者在自由的爱之中伫立于可能发生启示的上帝面前。只要作为精神的此在在正确的爱的秩序之中保持着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开放状态的绝对视野,作为精神的此在就倾听到自由的上帝的福音。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绝对开放性是此在的先验本质,此在对于可能来临的上帝启示的自由倾听,将作为创造者的上帝赋予自己的先验本质——“上帝的形像”——在上帝的创造和救赎的自由恩典之中从潜在变成现实。作为精神的此在是自由的存在者,是自由的思想者和行动者。作为精神的此在在自由的爱之中伫立于可能启示的上帝面前,倾听上帝以言说或沉默所发出的自由启示。作为精神的此在是上帝启示的自由倾听者。在卡尔·拉纳的先验认识论之中,上帝的启示是自由的恩典,此在的倾听是自由的承纳。恩典与承纳,启示与倾听,构成作为创造者的上帝与作为精神的此在之间自由的位格关系的存在论基础。

四、上帝启示的神圣逻各斯和圣言的倾听者

卡尔·拉纳关于上帝启示的言辞形式的先验认识论的阐述,肇始于对于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第一卷第84题第7条的主题信息的发现和诠释。阿奎那在这里所讨论的认识论问题是:“倘若不转向显现,智慧存在者是否可能藉助自身所拥有的诸般理解力去认识任何事物?”阿奎那在论述中确认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陈述:倘若离开感性显现,灵魂是无法认识任何事物的。阿奎那的结论是:除非转向显现,我们作为智慧存在者是无法认识任何事物的。“对于我们在今生状态之中的智慧存在者而言——在今生状态之中,我们作为智慧存在者乃是和作为感官的身体相结合——倘若不是转向显现,就无法真实地认识任何事物。”对于卡尔·拉纳而言,先验认识论的基本结论是:作为精神的此在必须转向显现,才可能认识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倘若在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和作为感官对象的显现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跨越这道鸿沟的桥梁就是作为上帝启示的神圣逻各斯。上帝启示的神圣逻各斯,同时意味着超验的否定和被否定的显现。第一,显现作为显现,是作为精神的此在的感性承纳的认识对象;第二,在对于感性显现的承纳性认识之中,在先把握敞开着瞥视神圣奥秘的无限视野;第三,在上帝的神圣逻各斯之中,存在着显现与在先把握的综合。作为精神的此在,必须转向显现,把显现作为在者来认识,依托显现而通过神圣逻各斯认识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

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只是在显现之中才向作为精神的此在敞开自己,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乃是依托显现向作为精神的此在敞开自己。一方面,在先把握敞开着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无限视野;另一方面,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是超世界的在者,并非总是以显现的方式向作为精神的此在敞开自己。上帝启示的神圣逻各斯一言辞形式,作为跨越此在对于神圣奥秘的在先把握和作为在者的感性显现之间的本体论鸿沟的桥梁,被理解为认识超世界的在者的否定方式。作为从显现方面以否定方式获得的关于超世界的在者的概念载体,神圣逻各斯一言辞形式是超验的否定和被否定的历史的具体性两者的统一,毋宁说,神圣逻各斯一言辞形式是在先把握的否定和被否定的显现两者的统一。卡尔·拉纳提出一般本体论的第三个基本命题:“一切存在者都可以通过圣言一神圣逻各斯在世界显现的视野之中被给予。”卡尔·拉纳归纳关于一般本体论的三个基本命题,提出先验认识论的基本结论:“一个超世界的在者,单单依托显现并通过人的言辞形式——作为从显现方面经过否定而获得的此一超世界的在者的概念载体——便可以向人敞开自己。”卡尔·拉纳通过发现在先把握和感性显现之间的认识论关联,完成对于上帝启示的神圣逻各斯一言辞形式的先验论证。在这个意义上,作为精神的此在是自由的上帝的可能启示的必然倾听者。

作为精神的此在的先验认识结构,是对于神圣奥秘的在先把握和对于作为在者的显现的感性承纳的统一。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超世界的在者,乃是通过否定的方式,依托显现而藉助神圣逻各斯一言辞形式向作为精神的此在敞开自己。通过否定方式依托显现而藉助神圣逻各斯一言辞形式向作为精神的此在敞开自己的上帝,是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是作为无限位格的上帝,是作为自由主体的上帝。上帝的启示一旦发生,必然在人类历史之中并作为历史的最高现实以人的言辞形式来临。作为精神的此在的先验本质,是上帝启示的神圣逻各斯一言辞形式的必然倾听者。卡尔·拉纳提出形而上学人类学的第三个基本命题:“人是这样一个在者,这个在者必须在自己的历史之中倾听着那可能以人的言辞形式来临的历史性的上帝启示。”卡尔·拉纳的先验认识论,已经揭示出自由的位格性的上帝与作为精神的此在在人类历史之中真实相遇的场所——自由的位格性的上帝在人类历史之中所发出的可能启示的言辞形式。第一,自由的位格性的上帝渴望着在人类历史和此在的生命历史之中与作为精神的此在相遇;第二,自由的位格性的上帝与作为精神的此在在历史中相遇的场所是上帝启示的神圣逻各斯一言辞形式;第三,作为精神的此在,是在自由的爱之中伫立在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面前的在者。

卡尔·拉纳的形而上学人类学的基本命题,是对于作为精神的此在的先验本质的认识论规定:作为精神的此在,是伫立在上帝面前的圣言的倾听者。这是关于此在本质的圣经命题:“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启示录2:7)卡尔·拉纳对于这个圣经命题的直接表述是:“人是精神,有一放的耳朵,去倾听任何可能出于永恒者之口的圣言。”作为精神的此在,是伫立在上帝面前的圣言的倾听者——这是把握此在的先验本质的基本命题。卡尔·拉纳的先验认识论是对于古老的圣经命题的完整阐述:“人是具有承纳性的对于历史开放着的作为精神的在者,这个在者在自由之中并作为自由的存在者伫立在可能启示的自由的上帝面前,而上帝的启示一旦来临,便在人的历史中并作为历史的最高现实形式以人的言辞形式发生。人是在自己的历史之中聆听自由的上帝启示言辞的倾听者。只有如此,人才是自身所必然是者。”启示神学的先验认识论的基本课题,是关于对于超世界的上帝启示的顺从能力的先验分析。卡尔·拉纳的先验认识论的基本结论是,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启示言辞是神圣逻各斯:“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福音1:1)上帝的神圣逻各斯是上帝在全部救赎历史和全部启示历史之中的自我彰显。上帝的神圣逻各斯在神圣救赎历史之中道成肉身,就是被钉十字架的基督。上帝的神圣逻各斯在神圣启示历史之中藉着旧约先知和新约使徒宣扬上帝的启示信息,就是圣灵默示的圣经。

五、基督教的启示神学之形而上学奠基

作为对于基督教的启示神学的认识论奠基,卡尔·拉纳在自己的先验认识论之中提出三个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卡尔·拉纳提出的第一个先验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先验观念是纯粹理性的根据。这个先验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所阐述的是作为普世性恩典的上帝启示和纯粹理性之间的内在关联。上帝在普世性的创造恩典之中赋予所有人先验的上帝观念,这里包涵着三个神学范畴:作为创造者的上帝;普世性的先验的上帝观念;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卡尔·拉纳提出的第二个先验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对于作为有限精神的此在而言,自由的涵义是对于上帝启示的倾听和顺服。这个先验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所阐述的是作为自由的根基、源泉和鹄的之上帝启示和作为主体的此在的自由实现之间的内在关联。作为自由恩典的启示和作为自由承纳的倾听,构成上帝与作为精神的此在之间自由的位格关系的基础,构成此在的存在本质的完满实现。卡尔·拉纳提出的第三个先验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自我彰显的上帝在全部救赎历史和启示历史之中与作为精神的此在真实相遇的场所是作为特殊启示的神圣逻各斯。这个先验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所阐述的是作为在先把握的普世性的上帝观念和作为神圣逻各斯的特殊启示之间的内在关联。基督教的启示神学,是对于上帝在全部救赎历史和启示历史之中的特殊启示的神学言说。

作为精神的此在,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在先把握之中经历着上帝的真实临在,这是基督教传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认识论表述”。毋宁说,这是卡尔·拉纳关于上帝存在的先验认识论的证明。卡尔·拉纳关于上帝存在的先验认识论的证明,不在于证明上帝的真实存在,乃在于证明: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先验观念,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在先把握,在先把握所敞开的关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无限视野,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无限性意识,是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世界之中的个别在者的全部判断和全部决断的认识论根基,是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世界之中的个别在者的自由判断和自由行动的认识论根基。在这个意义上,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在先把握,是抽象认识的根据,是主动理智的根据,是此在认知的自在性的根据,是纯粹理性的根据。毋宁说,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先验观念是纯粹理性的根据。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普世性的创造恩典,作为普世性的先验的上帝观念,上帝在人类心灵之中的一般启示是纯粹理性的根据。在这个意义上,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在先把握是作为精神的此在的先验本质。此在对于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的在先把握,构成卡尔·拉纳全部神学的核心。

第7篇:格言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自主探究;分组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2

【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在教学中大胆取舍教学内容,改变“惯性”教法。教学活动重点放在了“教师提供实例,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技巧”和“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展示”这两个环节,从林黛玉初进贾府的言行中深入分析林黛玉的性格,学习她得体言行所折射出的礼貌和礼仪,不但提高了研读小说文本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对即将走进职场的学生具有指导作用,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名著的魅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搜集、理解关键句子,分析林黛玉形象。

能力目标:运用介绍和说明的方式进行表达,提高研读小说文本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关注林黛玉的言行举止,养成文明守礼、谦虚谨慎等日常行为习惯和职场礼仪行为。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引入新课(5分钟)

在上课之前,我做一个调查:你喜欢看《红楼梦》的同学请举手。为什么很多同学读《红楼梦》读不下去?而读其他三部名著,就行,原因何在?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红楼梦的语言是文人语言,是雅语言,而其他三大名著的语言则是大众语言,是俗语言。但我们读红楼,却仿佛走进了茶苑,里面弥漫着茶香,我们的鼻子闻不出,里面悠扬着古筝,我们的耳朵听不懂,雅致的小小的茶壶里泡着半杯香茶,不够一口喝,我们望着不知所措。走进校园里,大家可以看到12级的学生已经开始走进社会,开始实习,明年大家也像这些学姐学哥一样踏进职场,你内心是否忐忑不安,不知该怎样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领导、新的同事。经典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看看林黛玉刚到贾府,是怎样在新的环境下――贾府为人处事的,这将对大家有借鉴意义,因此,我们这次课的主题:从林黛玉看职场新人。

二、教师示范,提供方法(10分钟)

教师提供实例,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技巧,分析林黛玉的性格以及给职场新人的启示。

林黛玉是什么样的女孩子,她又如何赢得贾府上上下下的喜欢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在文中找出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切言行指南(心理描写):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学生齐读)

这里显示出林黛玉什么性格呢?

林黛玉的性格:谨慎、自尊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林黛玉刚到贾府是如何说、如何做的?

搜集关键句: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的时候,黛玉回答贾母:“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所以到了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黛玉只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播放视频)

找出不同回答背后的涵义:可见黛玉已经意识到先前实话实说有不谦之嫌,马上留意改口。

显示林黛玉性格:谨小慎微

职场新人的启示:谨慎言行 “祸从口出”的俗语很有道理,中专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要像林黛玉一样谨慎言行。少说多做,时刻与领导的思路保持一致。对同事之间的相处也需谨慎行事,既不能孤芳自赏,又不能表现过度。

三、自主探究,分组展示(25分钟)

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以我提供阅读小说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归纳林黛玉的性格,探讨她的言行是否得体,给我们职场新人有哪些启示?

1、以小组为单位归纳表现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具体事件,归纳林黛玉的性格,探讨她的言行是否得体,给我们职场新人有哪些启示?(5分钟)

2、小组展示(10分钟)

(1)根据评价标准,组内互评,每组推选出一名优胜者作为发言人。

(2)各组依次展示

3、评价 (10分钟)师生点评、宣布结果

(1)第一、二组:讲评:

第一步,搜集关键句:

大舅母苦留她吃饭,黛玉笑着推辞:“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播放视频)

第二步,句子背后的涵义:

拒绝长辈非常委婉,说话很得体,也体现出她很谨慎。 ――切合题意

第三步,描述人物性格:知书达礼

第四步,职场新人的启示:以礼待人。即使是拒绝别人,也要委婉得体,要能得到别人理解。没有人希望培养提拔一个不懂礼貌的职员。

现场打分:第一组:成绩 第二组:成绩

(2)第三、四组:讲评:

第一步,搜集关键句:

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坐了,黛玉十分退让。 贾母说黛玉是客,原应如此坐才告了坐,坐了。寂然饭毕,各有丫鬟捧上茶,虽不合家中之式,但有一一改过来,接了茶。早见人又碰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洗手毕,这才是吃的茶。(播放视频)

第二步,句子背后的涵义:

让座――懂礼仪

吃饭喝茶――按照贾府规矩办,不懂就学

第三步:性格:懂礼、细心、聪明好学

第四步:职场新人的启示:按规矩做事情。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尽量摸清企业文化,像林黛玉一样按照贾府的规矩来做事。

现场打分:第三组:成绩 第四组:成绩

四、感悟体会,课堂小结(2分钟)

1、学会了什么?(阅读小说的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搜集关键句 分析句子背后的涵义 描述人物的性格)

2、明白了什么?(作为职场新人,我们要谨慎言行、以礼待人、按照规矩办事,我们就会更快适应社会,适应职场)

3、提高了什么?(通过学习,提高搜集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感受了什么?(名著像茶一样有回味无穷的魅力,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2分钟)

假如你是滴酒不沾的人,有一天,你的上司让你陪同他招待重要客户,请问你该怎样对你上司说?

第8篇:格言的启示范文

【摘 要】经典绘本极具可读性,是中小学生阅读学习的最佳读本之一。由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经典绘本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充实发挥经典绘本在反模式化写作、精神力量以及语言艺术能力等方面对作文教学的启示作用,从而切实改善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 经典绘本;小学作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091-01

一、经典绘本用于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面临两大困境:一是作文创新;二是改变传统作文教学中的程式化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走出作文教学困境、改善作文教学效果,应当重视并利用经典绘本对于作文教学的启示作用。经典绘本作为一种面向儿童的特殊文学作品,是一种融合文学与艺术的综合性读本,自从问世以来便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及教育者的青睐。经典绘本用于作文教学意义重大,一方面它作为一种特殊的阅读材料,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契合,得到了小学生的喜爱和认可,将之引入到作文教学,可以解决小学生被动阅读的问题。正所谓“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经典绘本可以让小学生的阅读变多、变主动,从而为作文积累源头活水;另一方面,经典绘本作为一种兼具文学美、艺术美的综合性作品,充满了语言艺术魅力、精神力量,能够为小学生作文提供优秀的参照。鉴于此,重视经典绘本的特性与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能够切实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

二、经典绘本对作文教学的重要启示

1.反模式化写作的启示。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进步与发展。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子,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得高分,通常会教给学生“模式化”的写作策略,迫使小学生的作文陷入了模式化的困境。经典绘本数量繁多、题材丰富,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为小学生反模式化写作提供诸多的启示和思路。具体而言,一方面经典绘本可以开启小学生的想象力。生活、思考及训练是人们活跃想象力的三大前提,经典绘本的主题与小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思考与想象。例如,《一百万只猫》、《好饿的毛毛虫》及《环球世界做苹果派》等一些充满艺术想象力的绘本作品,这些作品立足于现实生活且融入作者无拘的想象,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奇幻的图画风格亦能有效拓展小学生的写作思路;另一方面,经典绘本可以帮助教师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传统的作文教学主要涉及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三类,语文教师经过长期的作文教学和评卷实践,大都总结出了应对各种文体的“写作框架”,学生只需套用教师教授的“写作框架”便可以写出高分作文。长此以往,小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自是已被无形扼杀,写作能力也难以得到真正提升。针对这一问题,借助经典绘本独特的叙事风格作为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可以帮助其确立新的写作思路,摆脱写作框架的束缚。例如,《卡夫卡变虫记》、《阴天有时下肉丸》、《三个强盗》等作品都具有诸多的教学价值,其中《三个强盗》中刻画的强盗是慈善人士的代表,而并不是为非作歹的恶人,这个一反常规的情节设置可以帮助小学生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摆脱传统理念的束缚。

2.精神力量的启示。写作作为一种创作活动,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只有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充满情感,触动心灵。小学生要想获得写作所需要的精神力量,一是可以通过教师、家人的言传身教来获取;二是源于阅读的感悟。经典绘本中的许多作品都蕴涵着深刻、充沛的精神力量,其塑造的人物性格、精神品质等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有益的启示。具体而言,经典绘本精神力量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自我生命力的张扬。人文主义的核心体现为自我生命力的张扬,然而小学生长期受到集体主义思想的影响,其个性、主体性遭到了较大程度的压制。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经典绘本中《不要随便摸我》、《顽皮公主不出嫁》、《鸡蛋哥哥》及《苏菲的杰作》等作品帮助学生重新确立自我意识,帮助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觉传达出自我意识、主体意识,从而使得其作品饱含“血肉”。例如,《不要随便摸我》通过一位父亲和小男孩的对话来阐释自我保护的理念,这一作品能够让小学生进一步确立自我保护意识、个体意识,当小学生确立了个体意识之后,其个性在写作中自然而然地就会有所表露。第二,爱是精神动力之所在。爱是世界上最大、最高贵的真理。通过翻阅经典绘本不难看出,爱的理念大量蕴藏于经典绘本之中,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愿望树》、《长大做个好爷爷》、《石头汤》、《逃家小兔》、《我的爸爸叫焦尼》、《积木小屋》、《我爸爸》及《和甘伯伯去游河》等都是很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我爸爸》、《长大做个好爷爷》及《我的爸爸叫焦尼》等作品阐释了当面临家庭内部关系重组时,应尽可能地保留爱的愿望;《猜猜我有多爱你》则是将抽象的爱具体化,通过大兔子与小兔子的表演来使读者感知爱的力量。基于上述可知,将经典绘本中阐释爱、演绎爱的作品引入到作文教学之中,引导学生讨论、学习经典绘本中爱的表达方式与阐释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时的情感表达能力。

3.语言艺术能力的启示。语言艺术是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写作者的语言艺术能力直接关乎其作品的优劣。对于作文水平尚处在起步时期的小学生而言,要想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能力,模仿、借鉴优秀作品的语言艺术是必不可少的。经典绘本正是可以借鉴的优秀之作,它不像成人文学作品那样生涩难懂,也不同于《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集》这样的出自同一群体之笔的读物,而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内含大量的充满语言艺术特点的优秀作品,而且其语言艺术易于被小学生所接受。例如,李欧的经典绘本《田鼠阿佛》其中所描述了田鼠阿佛对于生活的艺术观察,当其他的田鼠在抱怨冬日的乏味与无聊时,田鼠阿佛却有着不同的见解:“我在采集阳光,因为冬天的日子又冷又黑……谁在天上撒雪花?谁会把天气变好?谁让四叶幸运草在六月里生长?谁又把月儿点亮?是四只小田鼠……一只是小春鼠,打开雨露的花洒。跟着来的夏鼠……小秋鼠带着小麦和胡桃。冬鼠最后到……想想多幸运,一年四季刚刚好?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平淡无奇的日子,经过田鼠阿佛充满诗意的描绘之后,散发出了美学的光芒。可以看出,《田鼠阿佛》这部作品没有故作高深的语言艺术,作者只是在用一颗平和的心去感悟生活、表达情怀。教师以《田鼠阿佛》为教学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艺术表达,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且重视经典绘本对于作文教学的启示作用,主动将经典绘本引入到作文教学之中,发挥经典绘本在反模式化写作、精神力量及语言艺术能力方面的启示作用,切实改善作文教学的效果,以帮助小学生夯实写作基础、提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格言的启示范文

那么,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基督徒怎样看待圣经中上帝的启示呢?今天的人们如果还有人需要对上帝的信仰,那么,信怎样一个上帝呢?怎样看待圣经中一些今天看来令人颇费踌躇的难题呢?这样一些难题在十九世纪以来的西方学界早已相当面积地解决了,但是,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基督教会在恢复了二十多年后却不得不专门集中精力进行神学思想建设,以解决这些问题。

毫无疑问,在今天的中国基督教会,解决圣经观的问题的确是解决神学的其他问题的基础,这个问题不解决,在其他一切神学思考中都会时常涌出“如此思考是否可靠、有无必要”的疑问,最终还需回头补课。中国基督教会目前进行的神学思想建设,包括圣经观的矫正,都是也只能是在其宗教基本信仰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对于基督教教义的完全超然的态度是不利于理解中国教会的神学思考的。

启示的对象化:

今天看圣经,读者们不能不注意到,对于者来说,从自身的角度来看,中的终极实在“上帝”在过去的古远的世代里向人类说话(启示),所采用的方式和语言必然是为了能让那个世代的人们听得懂的方式和语言;按照者的思维,上帝如果可以叫做人类之精神导师,那么,他肯定是因材施教、渐进启示、永无止息的良师,因人的追求不同而赋予不同层次的启示,因人在历史中的接受能力、生命气质不同而赋予不同的启示;上帝启示未曾间断,一直到今天(《约翰福音》5:17“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按中文“宗教”一词本自日本转引而来,其中保存着古汉语的语义,“宗教”中的“教”其本义就是“教化”。众所周知,任何的教育都是一个渐进成长的过程,终极者对于人类的启示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教化、教育的过程,所以教育中的一切良规同样可以在此类比。

好的老师没有不看教育对象的。在耶稣那时代,如果不用天堂地狱这观念,谁能懂得了他的讲论?耶稣当年曾对门徒们说过:“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约16:12)。印度的宗教学者奥修有一段话,在理解启示的特殊对象化这一方面值得听一听:

“佛陀使用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他的谈话对象是一种人,耶稣的谈话对象又是另一种人:耶稣必须使用那种人的语言。佛陀说‘实相’,耶稣就说‘天国’。但它们的含义是相同的。佛陀说‘无我’、‘丢掉自我’,——耶稣不能那样说,因为没有人能理解。他说:抛弃你的意志,向上帝的意志屈服”。[i]

耶稣本人也并没有对圣经抱着拘泥僵化的态度,他多次面对他那个时代的犹太人说:“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只是我告诉你们”(《马太福音》第5章)。

保罗·蒂利希批评把启示理解为一种无时间性的事情之类的观点时,他说:

“他们忘记了,启示必须被接受,对启示的接受称为‘宗教’。他们忘记了,启示若要更富有启示性,它就要对处于具体情境中的人,对人的专门接受能力,对其社会的特殊条件,以及对专门的历史时期,说得更多。一般来说,启示从来都不是启示,尽管它宣称具有普遍性。它永远是在一种限定的环境中,在特有的条件下,对某些人和对某一团体的启示。”[ii]

在使用圣经时,如果不需要考察圣经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主观因素,那么,就谈不上什么圣经研究了,那必然会陷入一种真正僵化的教条主义。

人们对终极实体的认识与终极实体本身这两者之间根本上存在着区别

人们所理解并书写下来的启示内容,必然带有当时的思维和语言局限;上帝不是把人当作没有一点自由的机械的或电子的打字机,人类领受上帝的启示无不通过在历史时空内活动之人的心灵;今天即使是有古代经典的人们,仍然需要不断寻求新的启示、时代的真理,谛听时代的呼唤。

马丁·路德是以高举圣经的权威著名的,但他也说过意味深长的这样的话:基督降生在马槽里,但是,马槽里不但有基督,那儿也有稻草。[iii]那就是说,圣经中有些内容不一定传达了上帝的真正信息,并非所有圣经的文字都有令人顶礼膜拜的价值,“对于路德来说,圣经仅仅是一种媒介,通过它,有时上帝的话被揭示出来”。[iv]

如果把圣经的作者看为上帝的打字机,圣经则可以成为绝对的神圣之物,那么对于圣经的观念就不属于讨论范围之内。而正是因为有相信圣经作者是通过其存在于历史时空中个体心灵的神圣灵感来写出圣经的这样一个前提,才可以把古代作者著写圣经与人们对于终极实体的认识相提并论。

英国宗教学者约翰·希克(JohnHick)特别看重中的终极实在本身与人们因主观局限所体验到的终极实在这二者之间的区别。[v]他由此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接纳各大宗教传统的多元论假设。这也同样可以对于形成较为开放的基督教圣经观提供有益的启发。

自古以来就有哲人面对终极实在而清醒地保持着谦卑和审慎。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开创性地说出的话“自知无知者最聪明”始终值得后人深思。在思考形而上的问题时,谦虚的态度是永远不可遗忘的,谦虚的态度也永远并不多余。《圣经·以弗所书》4章6节保罗曾经明确提出“上帝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大乘佛教典型地区分了信仰中终极的“法身”、天上诸佛“报身”、人间的肉体化的“应身”。中国古代的《道德经》第一句话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自认为他只能勉强称那终极实体为“道”。早期教会史上亚历山大的克莱门认为,神是无名无形的,人们只能赋予神以否定的规定。爱留根纳(Erigena)更是详细地论述了他的“否定神学”来纠传统的“肯定神学”之偏,尼斯的格列高利(GregoryofNyssa)也谈到上帝“不可思议、不可言说,超越了一切语言的表达,只有一个名能代表他自己的本性,这个独一的名就是‘在每一个名之上’”(见AgaistEunomiug)。基督教神秘主义大师爱克哈特曾经区分了“神性”(Gottheit/deitas)与“上帝”(Gott/deus)两个概念,并说“上帝无名”。加尔文讲过,我们不知道上帝的本质,只知道启示给我们的上帝。保罗·蒂利希(Tillich)提出一个新概念“有神论的上帝之上的上帝”,有限的事物因为分有上帝的存在而能够作为上帝的象征,然而,即使是最适合的象征也达不到其所象征的那种实在,我们可以把种种美妙伟大的词汇加在上帝身上,但上帝总是超越这种种的形容和象征。当代瑞士新教神学家奥特在《不可言说的言说》一书中也讲到“上帝是无法定义的,我们永远不会成功地说出上帝是什么”。提到过类似见解的此外还有基督教会历史上著名的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16世纪十字架的圣约翰(St.JohnoftheCross)等等。这样的认识实际上贯穿于整个西方基督教会的思想史。保罗在《新约·哥林多前书》10章12节说到对于上帝的认识:“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在黑格尔的《小逻辑》中引有一段诗人哈勒尔对终极上帝的深情吟唱:

“一山又一山,

一万又一万,

世界之上,我堆起世界,

时间之上,我加上时间,

……所有数的乘方,再乘以万千遍,

距你的一部分还是很远”。

上帝的本体不可能毫无遗余地等同于人类理解和体验并且表达出来的任何定义、概念、理论。这其中的具体原因,康德在哲学上作了深入的解说。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区分了可以认识的“现象”和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康德认为,我们知识的任何扩展和深化,由于都是通过感性和知性的主观形式实现的,所以只是认识现象,而不是认识事物本身,即不是认识“自在之物”。他指出,既然被经验到的事物属性“依赖于主体的直觉方式,那么这一对象作为现象应不同于对象本身”。希克说:“我们作为有限的观察者从来也不能直接体验、观察和证实无限实在的无限维度”,[vi]因为我们不可能理解空间在某一点上终结的观念,所以我们顺着推理的方向预设了了它的无限性。远在十五世纪,库萨的尼古拉就指出:“除了真理本身以外,没有别的东西能够当衡量真理的精确标准,……我们的智能并不是真理,它决不能把真理把握得那样精确,以至于再也不能有更加精确的理解了。我们的智能与真理的关系好像多角形与圆的关系,……多角形的角不管怎样增加,即便无限增加,是不会使多角形等于圆的。……真理是绝对的必然性,而我们的智能则相反,是可能性。”[vii]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格至少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者意识。对于者来说,人格化的神性实体被贯以“人格”二字,就不言而喻地表明人格神总是处于与人类的互动关系中,因而在“上帝”观念中既包含了终极实体的显现内容(超越的启示),也包含了信仰者主观的理想化想象的映射。

13世纪的伊斯兰教思想家伊本·阿拉比(Ibnal’Arabi)认为,绝对的真主不受任何限制,但中的真主则受到限制,被限制在信仰者的心中。从耶稣在世上被犹太人拒绝的遭遇中可以看出:人一旦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了某种上帝观,它可以多么严重地影响这个人对于本真实体的眼光。耶稣不是犹太人按着他们的观念所期望而来的救世主,他们就把他钉上十字架。以至耶稣曾对门徒说出这样的话来:“杀你们的,以为是侍奉神”(约16:2)。历史上的种种宗教不宽容现象都是这话的极好注脚。

佛家有话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圣经中今天看来不少的科学常识错误和较近现代明显为低级之道德伦理观念,如蓄奴、多妻、凶残、种族歧视等第,只能归结于人的局限。圣经错误之咎,不在上帝,乃在历史中领受上帝启示(默示)之人。圣经中每一个字、每一段话并不具有同样的价值。理解圣经,始终不可忘记整部圣经传达出的关乎终极实在的精神应当高于具体的字句章节的意思。因为“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林后3:6)。基督教反对拜偶像,但总有些基督徒惟独对于将圣经看得比上帝还高的变相的偶像崇拜视为当然。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意识到在中的终极实在本身与人们因主观局限所体验到的终极实在这二者之间存在区别,这对于今天的圣经观的建立是多么重要,这种二分法提醒人们在宗教思考或者神学思考中永远需要保持谦虚的心态。终极实体或者叫做终极实在这样一个观念,无论人类社会将会如何进步,它都不会从人类的心灵中消失,而人类在历史中对于终极实在的认识则是与时俱进的,永远都不可能一成不变。

在基督教会的历史上,因为不恰当地“高举圣经”而造成了许多不宽容的悲剧,即使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这样的宗教改革领袖,面对刚刚出世的“日心说”,也曾从圣经中寻找诘难的根据。路德挖苦说:“圣经里告诉我们,约书亚命令太阳静止下来,没有命令大地”(参《旧约·约书亚记》10:12-13),加尔文也拿经句“世界就坚定,不得动摇”(参《旧约·诗篇》93:1)来讥讽哥白尼的威信。[viii]

在中国,基督教在近代的这一次传入,由于在教义上深受某些外来传教士的急功近利的说教影响,长期以来,最容易导致断章取义的“圣经字句无误说”在基层信众中似乎颇有市场,同样流行的观念还有“罢黜百书,唯读圣经”等等,这甚至与一千多年前古代景教碑上的开阔胸襟相比都显得逊色。《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序》说:“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群生”。(这里暗含有启示的对象性思想)

圣经字句无误说中,又分为机械神感启示说(视圣经作者为上帝手中所持之笔)以及充分神感启示说(圣经作者之心完全为上帝所统率,无丝毫自己之思想)。前一说目前基本无人再坚持了,后一说在一部分基督徒中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力。1992年,加拿大联合教会曾经就有关“经典权威与解释”问题发表了目前在基督教会内部较有代表性的开放观点:“我们并不将上帝的话等同于圣经原句,否则,我们至今仍然必须遵守利未人的饮食规定、耕作方法以及保罗书信谈到的关于教会组织的禁令。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从圣经原句中辨认出能将我们引领至上帝活的话语的路标”。[ix]相信这样的圣经观也将会逐渐为中国基督教会更多的人所接受的。惟有跨出这一步,中国基督教会才可能顺利地接纳更新的上帝观、宇宙观、历史观,才不会对今天的科学发展、社会改革漠然视之甚至成为一种否定的力量。注:

--------------------------------------------------------------------------------

[i](印度)奥修:《上帝唇边的长笛》,陈舒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

7月第一版,第219页。

[ii](美)蒂利希:《圣经的信仰与寻求最终的真实性》(BiblicalReligion

andtheSearchforUltimateReality,UniversityofChicago

Press,1955),第3页。

[iii]《丁光训文集》,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267页。

[iv](美)查尔斯·L·坎默:《基督教伦理学》,王苏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第51页。

[v]参见(英)约翰·希克(JohnHick)著《宗教之解释》(AnInterpretation

ofReligion),王志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4章。

[vi]同注5第15章第303页。

[vii]库萨的尼古拉《论有学问的无知》,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