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励志故事大全范文

励志故事大全精选(九篇)

励志故事大全

第1篇:励志故事大全范文

【关键词】类型片;励志;主题元素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11-01

好莱坞类型片的区分始于默片时代。

1895年电影诞生,1905年克莱恩光学公司就根据故事类型,对电影进行过统计分类。从最初的三四种延续至今,已经建立了完备电影工业体系的好莱坞拥有着种类体系繁杂的分类系统――从故事内容上、从制片规模上、从实践技术手段上等等,甚至不同的网站、报纸都有自己的一套分类方式。虽然无论哪一种分类中,都没有将励志片作为单独分类,但励志片确实作为一种类型片,深受观众和理论研究者、评论家的喜爱。

一、励志片的概念及特色

按照上述分类,励志片是应作为剧情类型影片的一种特殊主题表达的亚类型,通常描述的是主人公克服重重困难和阻碍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因其内容能够振奋人心、鼓舞斗志,让观众敢于面对自己,因而具有直通人心、跨越时代的魅力。优秀的励志影片甚至能为如何去克服具体困难开出自己的药方,特别是克服困难时期的心理煎熬。

励志片是个相对的概念,经常与其他类型,如科幻片、战争片等,结合产生各种亚类型。甚至也有越来越多的其他类型片为了追求主题与角色的升华,有意加入励志情节。

励志片的受关注,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

(一)符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道德追求;

(二)平民英雄+不屈精神+人性闪光点的发现,符合当代主流人群的英雄观和价值观,更容易被认可和接受;

(三)用复杂化的故事结构和曲折的人物情节激励人们的乐观心态,心灵鸡汤式地抚慰人心,以求达到振奋减压的效果;

(四)制片成本不高,成本回收压力不大。如《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该片全部制作成本仅500万美元,中间剧组还遭遇了投资人突然撤资事件,但影片赶在奥斯卡评奖季前一个月上映,最后全球票房收入三千多万美元。

二、励志片的类型特征

(一)主角。一般来说,推理悬疑片为了达到精彩、引人入胜、戏剧效果最大化,故事的主角往往智商或能力高于大多数的普通人。试想,连如此强力的主角都陷入困境,那么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自然更显得扑朔迷离,这也是为什么推理悬疑片喜爱侦探做主角的原因。

与推理悬疑片相反,励志片为了达到戏剧效果最大化,往往将主角的能力和境遇设计得低于常人。比如,《重返17岁》的主角麦克,开片就连续遭遇升职、亲子、婚姻三重危机;《阿甘正传》中阿甘不仅智力低下,且来自一个饱受歧视的单亲家庭;《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主角伍德罗夫过着过街老鼠般的底层生活,遭遇了艾滋病并被医生宣告仅有30天生命,还遭到狐朋狗友们的排挤。

低于常人的主角会带给观众一种同情感和俯视心态,故事主角越低,故事发展过程中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奇迹就越大,故事的效果就越能最大化呈现。以《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两片为例,一个是关于傻子都能成功的故事,一个是即使关在最黑暗的监狱里也要对人生充满希望的故事。两个故事都在开篇从不同的方面把主角的境遇和能力压到极低的状态,这样才能在结局部分取得巨大的鼓舞效果。

(二)结局。励志片的结局部分往往通过戏剧化的上扬和升华达到励志和鼓舞人心的效果,而剧情片的结局部分却往往有意下压或者选择开放。对比一下获得2014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夜行者》和同年被奥斯卡多项提名的影片《爆裂鼓手》,两片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都朝着黑暗人性的方向一路狂飙,但前者在结局部分选择朝着更深的黑暗又猛踩了一脚油门,后者则在最后的路口选择了超越和升华。作为黑色特征明显的剧情片,《夜间行者》选择了具有讽刺性的下压式结局,让观众感受到内心的巨大空洞和情绪上的抑郁,而《爆裂鼓手》却在最后部分通过上扬,让站在黑暗十字路口上的主角和观众看到了二选一的两难下隐藏的第三条超越之路。二者一个用人性之深来震撼观众,一个用超越人性来启发观众,都达到了强烈的戏剧效果,带给观众的感受却大不相同。

三、励志片的亚类型概述

励志片作为一种叙事模式成熟、主题概念明确的商业类型片题材,又根据观众群体不同、主题倾向和价值观导向不同,被进一步细化为五个亚类型,即青少年励志片、中年励志片、女性励志片、男性励志片以及家庭励志片。其中,女性励志片又因聚焦了更特殊的观影人群,分化出“小妞电影”这个亚类型。每个亚类型虽整体价值观普遍积极向上,但也各有意趣。比如青年励志片和男性励志片的价值观主题相对来说较为积极激进,而中年励志片、小妞电影和家庭励志片的主题就相对来说趋于保守。

第2篇:励志故事大全范文

鼓励学生策划方案借鉴一

一、指导思想

以信念教育为导向、以教育激励为手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让广大学生把学习当作天职,把激情化为动力,把理想变成现实。勉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毅力,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正确对待挫折,自立自强自信,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

二、达成目标

通过励志教育,努力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1、学生学习上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品行上由“不敢犯错误”到“不愿犯错误”的转变;

3、管理上由“我被管理”到“我管理自己”的转变;

4、发展上由“要我成才”到“我要成才”的转变,

三、组织领导

搞好励志教育主题活动,是学校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良好途径。为此,学校成立励志教育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级部主任、政工组长、全体班主任

四、活动时间及内容

(一)宣传动员

1、学校政工处制定《实施方案》,并开展“自立自强,励志成长”德育教育启动仪式。学校召开全校师生动员大会(可结合升旗仪式),发出“自立自强,励志成长”主题活动倡议。各级部和班级根据学校实施方案制定年级活动计划。

2、各班举行主题班会,学习活动实施方案,了解励志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学习《励志习惯养成方法》,读励志故事,通过不同形式创设励志氛围,激发和唤醒内在动力。

3、组织学生课外收集整理感动自己的中外成功人士的典型材料,利用班队会时间进行交流,也可以召开以“等主题我的未来”、“扬理想风帆”、“有志者事竟成”等主题的班队活动。

4、利用校园网、广播站、黑板报、文化长廊等励志教育宣传阵地,宣传开展励志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创设教育氛围。下发励志学习材料组织师生学习,让励志教育深入人心。

(二)活动实施

1、采用“每日三步育人模式”,开展日常励志教育。

A、励志故事、语录。政工处精选部分励志小故事发送给各年级,各年级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自己寻找适合年龄段的励志小故事互相分享。班主任利用晨会时间带领读故事,谈体会或者写一句体会感言。精选励志语录,班主任利用晨会时带领学生集体朗读。对于一些精选语录,还可以利用升国旗的时候,全校师生集体朗读。让学生在读故事、诵语录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励志教育,让故事中的人或事走进学生内心,使教育意义深刻久远。

B、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不只是学生的成长记录,更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学生填写的方法,要求“只记进步不记忏悔,只记快乐不记烦恼,因为进步和快乐的累积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助我前行。”我们要求也可以记录心情和计划,因为只有如此才可以和教师进行很好的交流,教师的指导才会更全面更深入。教师查看成长记录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以符号、笑脸、等级或简短评价等给以肯定、激励和鼓舞。教师查看的时间,要求为一周两次到三次。在学生每日对自我肯定与教师激励共同作用下,实现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主动成长。

C、反省和自我评价。学生在填写成长记录的同时,要反省自己,进行自我评价。评价方式简单易于操作,利用四个笑脸给自己进行每日反馈,认为极好记4个笑脸,很好记3个笑脸,好记2个笑脸,差记1个笑脸。

2、寻找身边学习榜样。小学生年龄小,励志目标易小而实,身边榜样所起到的示范引领效果显而易见。九月份中,鼓励学生励志学习,并寻找身边学习榜样,月末各班推选出1至2名优秀学生代表到学校政教处,由政教处和各班班主任最终确定30名优秀学生代表做为榜样进行宣传推荐。班主任组织学生和家长及相关人员准备材料,最后以看板的形式展现优秀学生事迹,以榜样力量带动全员励志成才。

3、励志教育主题活动(主题班会)。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完成的每月一次的主题活动课,形式上主要以学生喜欢的形式为主,比如励志视频、课堂讨论、励志歌曲、励志故事等,让学生体验领悟,建构认知,调整心态,探求在具体情景下的最佳行为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三)活动总结

依据平时检查和集中督查情况,对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组织、策 划的优秀班级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活动结束后,将评选出10个班级作为“励志教育示范班级”,每班推荐1至2名学生作为校级“励志教育优秀学生”,对获奖班级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并制作专题励志教育宣传栏,总结励志教育成果,形成经验材料。

鼓励学生策划方案借鉴二

为激励我院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奖学金评定对象

凡在我院注册取得学籍的学生,在校期间全面发展,表现突出,均有资格申请奖学金。

第二条 奖学金等级、金额和比例

(一)特等奖学金人数占学生总数的1%,金额为3000元。

(二)一等奖学金人数占学生总数的2%,金额为_元。

(三)二等奖学金人数占学生总数的4%,金额为1200元。

(四)三等奖学金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金额为800元。

第三条 奖学金评定条件

一等奖学金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综合素质测评优秀;

(二) 本学年各科成绩平均分达到85分以上,其中单科成绩不低于80分;

(三)考查课优秀以上;

(四)任课教师评定优秀;

二等奖学金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综合素质测评优秀;

(二)本学年各科成绩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其中单科成绩不低于75分;

(三)考查课优秀以上;

(四)任课教师评定优秀;

三等奖学金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综合素质测评优秀;

(二)本学年各科成绩平均分达到75分以上,其中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

(三)考查课优秀以上;

(四)任课教师评定优秀;

第四条 奖学金评定办法

(一) 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评定后一次性发放。

(二) 奖学金原则上以班为单位进行评定,在符合条件的申请者中按综合测评分由高到低择优评定,严格坚持标准,高等级名额不满时可在低等级中相应增加名额,适当调整各班的比例,但不得突破本系总名额。

(三) 奖学金评定工作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决杜绝不够条件弄虚作假者获奖的现象。

(四) 学生的综合测评分由操行成绩(30%)、学习成绩(60%)、任课教师鉴定(10%)组成。

(五)综合素质测评按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执行。

(六)学习成绩为学校必修课的分数。

(七)任课教师签定为任课教师对参评者学年内课堂纪律、完成作业、考试成绩等情况的总评。

(八)综合测评分相同的,学生干部优先;都是学生干部或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分相同,学习成绩列前者优先。

(九)符合上一等级评比条件的学生,如因名额限制和排序没有评上,进入下一等级评比。

第五条 奖学金评定程序

(一) 新学年开学第一周,各班召开班会作个人总结,本人申报等级。

(二) 辅导员根据教务处提供的各科成绩及操行考核情况确定获奖学金学生名单及等级。

(三) 各系对各班上报材料进行复核,复核后报学生处审定并报校长办公会批准。(四)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时由院领导统一颁发。

第六条 限制条件

(一)受处分的学生学年处分没有解除的不能参加奖学金的评定。

(二)无故不参加社会实践及各项规定活动者不能参加奖学金的评定。

(三)未经批准不按规定缴费者不能参加奖学金的评定。

第3篇:励志故事大全范文

美国电影理论家达德利•安德鲁指出:“类型是一系列公式的特殊网络,它向期待着的顾客提供一种有保证的产品。它们依靠调节观看与为这些观者构筑的影像和叙事之间的关系,来确保意义的生产。其实,是类型造就了消费这种类型本身特有的观者。它们建造出一种欲念,然后再现怎样去满足这种欲念。”[1]类型剧的存在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中国电视剧类型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一般来说,类型剧可以按照题材划分,也可以按照主题划分。在当前中国流行的电视剧中,按照题材划分的电视剧有:历史正剧题材的电视剧,如《三国演义》、《雍正王朝》、《贞观长歌》等;历史戏说题材的电视剧,如《康熙微服私访记》、《步步惊心》、《宫》等;现代都市爱情题材,如《完美》、《温暖你,靠近我》、《和空姐一起的日子》等;反映平民生活状况的电视剧,如《渴望》、《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天大地大》等。按照主题划分的电视剧有:弘扬主旋律的电视剧,如《长征》、《任长霞》、《人间正道是沧桑》;探讨家庭伦理道德的电视剧,如《中国式离婚》、《牵手》、《非亲父子》等。本文探讨的励志剧也正是按照主题来划分的,比如《大染坊》、《亮剑》、《女人一辈子》、《春暖花开》、《红旗渠的儿女们》、《张小五的春天》等。当然,励志电影也有很多,如《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冲出亚马逊》、《麦兜的故事》、《背着爸爸去上学》、《漂亮妈妈》等。类型化是产业化的结果,观众需要类型剧,类型剧也需要满足观众的要求,类型剧甚至可以反客为主,引发观众对该类型剧特定的审美期待,从而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什么是励志剧

“励志”一词借鉴于西方,它对应的英文是Inspire,有激励(人们奋斗)的意思。励志剧的常见主题有英雄主义、个人奋斗、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等。励志剧首先是一种类型剧。励志剧的叙事,基本上都是探求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重新寻找自我,重新确立自我的故事。由于电视剧的集数较多,因此剧中所表达的理念往往都是多元的,我们看一部电视剧是不是励志剧,关键看“励志”是不是本剧表达的主题,或是几个主题之一,叙事本身是否具有激励作用。例如《亮剑》,电视剧不但描述了李云龙作为军人的“亮剑精神”,同样也描述了李云龙和赵刚等战友的友情,以及他和两任妻子的爱情,同时还穿插着“婚外情”这样的家庭伦理主题。但是,这些友情、爱情和伦理主题并不是主要的,李云龙超凡的人格魅力以及他的传奇经历才是吸引观众眼球的原因。“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主人公充满勇气和自信的话语彰显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可见《亮剑》中的励志精神才是电视剧所要传达的主题,李云龙的传奇故事也增加了主题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励志剧的定义在于影视剧的主题是否具有“励志”意识。

励志剧区别于纯娱乐剧,传达的是一种精英文化意识,而传达程度则取决于观众对影视剧的解读。就像爱情剧、伦理剧、情感剧希望观众从剧中看到的是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思考,励志剧也希望观众更关注于主题而不仅仅是剧情。励志的主题是否符合主流的文化、伦理和社会规范,也是励志剧的重要特征。励志剧生来具有的“文以载道”的本质,使其不得不肩负起弘扬主流思想的任务。《少林足球》虽然形式上是一部喜剧,但它的主题正是“自强不息”,符合主流文化的道德要求,而且是讲述小人物历经困难,战胜诱惑,最后取得个人成功的经典励志故事,因此它正是一部笑中有泪,给人以慰藉的励志电影。同样,很多武侠类电影,比如电影《黄飞鸿》系列,其主题就是“男儿当自强”,也是属于武侠题材的励志电影。相对的,有些影视剧并不具备励志的特征,如电影《英雄》所表达的主题是“存天理,灭人欲”,无法产生激励的作用;电影《夜宴》、《十面埋伏》的主题是“阴谋”,显然也不符合主流的伦理道德。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虽然有像“杰王子”这样至孝至忠的人物,但是由于影片的主题不是真正表达“忠孝”精神,而且叙事情绪是悲观的,因而也不能归类为励志电影。

“励志”的特征

社会的意识形态有主流和支流之分,社会主流意识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包括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点和哲学观点”。“任何类型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反映,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因此一个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往往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任何国家和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社会稳定的基础在于绝大多数民众对于主流意识的认可,而这种认可有强弱之分。如果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2],大部分社会成员都能认可社会的主流意识,那么整个社会文化就会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励志剧作为“文以载道”的大众传播手段,必然要反映社会主流意识。从励志剧的主题来说,凡是属于人类共同情感的,经过时间检验的那些“励志”思想,客观上都是符合主流意识的。比如正直、善良、勇敢、勤奋、不畏困难、积极向上等。这些优秀品质,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都受到人们的推崇与尊敬。这也是为什么励志剧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原因。相反,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往往不具备“励志”的特征。比如近年来甚嚣尘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虽然能够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和暂时的心理愉悦,但其滋生了拜金主义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由于它在客观上不符合中国文化中强调勤俭朴素的主流意识,因此也就不能作为励志剧的主题。“励志”的主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其主题大都设定在对待困难的态度是乐观主义,人物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这个特点使得励志剧在叙事风格上倾向于现实主义风格,更多地关注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电影《喜剧之王》是一部半自传式的影片,其中很多情节都是根据主演周星驰本人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剧中主人公尹天仇的口头禅是:“龙套总得有人跑,路人也总得有人当。”即便在他做跑龙套演员多年之后,依然不忘时刻勉励自己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电影本身就是周星驰个人奋斗史的真实写照,也正因为如此,影片才能表达出前所未有的真诚和感染力。#p#分页标题#e#

此外,励志剧作为影视艺术这一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客观上具有疏导公众情绪的作用。“励志”主题的积极性能引导观众从正面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从而减少社会摩擦,增加社会稳定性。同样还是在电影《喜剧之王》中,主人公虽然想努力成为明星,但他并未因此丧失自己的原则,甚至能在金钱诱惑面前选择安贫乐道,保持一颗平常心。这种看似阿Q精神的“励志”,其实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的加大,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在社会体制不能完全改善低收入者生活的情况下,虽然客观上可以通过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投入来增加低收入者的物质所得,但是幸福感这一重要的生活指标并不是按照个人所能支配的物质资料的绝对数量来衡量的,而是根据个人所处的生活状态带来的心理满足感来决定的。这种满足感往往与其欲求成反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这种“励志”精神的很好概括。励志剧的“励志”还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它是对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对于人类普遍性问题的关注,以及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外在体现,人文精神则是由人文知识内化而成的精神成果。人文知识可以呈现在书籍中和言辞里,而人文精神只能在人们的情感上和行动上表现出来。“励志”作为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可以在情感上打动观众,在行动上引导观众。比如电影《麦兜的故事》的主人公麦兜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香港人的缩影,他勤奋而且真诚,虽然面对经济不景气等一系列生活问题,但是依然乐观地面对人生,努力工作。这部电影给刚刚经历了金融风暴的香港观众以极大的心理安慰和精神鼓舞,同时也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励志剧面对的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他们有着共同的情感和困惑,因而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

“励志”的实现

励志剧的“励志”作用是如何实现的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励志剧的成败,更关系到励志主题能否成功地传达给观众,使其理解、消化、吸收并接受。电影和电视剧作为一种结合了声、光、电的现代艺术形式,能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电视剧,它的播出时间较长,往往持续数周、数月甚至一整年,因此这种刺激作用也就更持久。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称为“移情作用”的现象,它能使观众不仅接受励志剧的观点,更能实践这种励志精神。具体地说,“移情是指受者对自己能力无法实现的愿望或不存在的经历,通过对讯息内容的角度置换,达到心理的满足”[3]。在现实生活中,事事并不能尽如人意,人们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当困难无法被克服,目标屡屡不能达成时,就会造成人的心理焦虑,甚至精神的压抑。而通过励志剧的移情作用,观众通过观看励志剧,在电视直观性、现实感的自然属性下,不自觉地将自己融入剧情中,身临其境地和剧中人物一起体验如何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并战胜困难的心理经历。通过将励志剧中的励志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行内容置换,实现了观众的心理愿望,缓解了心理压力。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一张一弛”,励志剧的移情有助于保持人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坚定信心并取得成功。

观众对于“移情作用”的接受前提是观众潜在的审美期待,移情的作用程度也与受众的接受心理密切相关,而“对受众的接受心理进行研究离不开两种重要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支持:一是接受美学的重要观点的支持;二是现在解释学的相关理论”[4]。“电视受众在欣赏影视作品之前,由于电视受众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社会地位,他们原有的各种经验、趣味、审美理想会在欣赏影视作品时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5]好莱坞钟爱的励志电影中,个人的奋斗和个人的成功是经久不衰的主题,它和西方崇拜英雄和热衷英雄史诗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如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由于其根植于西方的基督教背景,其主题中的“救赎”思想就不大为中国观众所理解。电影中的主人公安迪蒙冤入狱,他计划越狱的行为在中国观众看来是具有水浒英雄的反抗精神,恰恰是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这种误读。影片的主题已经在片名中点出:“救赎”源于人类的原罪,而安迪的原罪在于,虽然他没有客观上对他的妻子和他妻子的情人进行犯罪,但是他的确有过部分实施犯罪的行为,即在酒后开车前往妻子的住所附近,并且也携带了武器,这些都是他被控有罪的“证据”。可以说安迪的犯罪意识是他被捕入狱的“原罪”,安迪通过在监狱中的生活重新找回了自我,使他最后成功越狱获得身体的自由,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在监狱中所受到的苦难,以及他为其他狱友所做的事,抵消了他的“原罪”,从而使他获得了宗教精神上的“救赎”。对于缺乏相似的心理体验或者生活经历的中国观众,很难通过“移情作用”接受这种“救赎”的主题。

观众对移情作用的接受过程从关注故事本身,到关注故事主题,最后完成主题在观众心中的内化,即接受该主题所传达的思想。观众对励志剧的关注是从关注故事本身开始的。一般来说,励志剧因其设定的曲折的故事情节,使得文本相对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更有张力。比如《亮剑》,电视剧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到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主人公李云龙就处在日军坂田联队优势兵力的包围之中,要正面突围。观众根据生活的经历和对历史的了解,知道八路军在装备和人员数量均不如日军的情况下是很难突围的,想正面突围更是难上加难。这样,李云龙将如何带领战士成功突围就成了电视剧的一个悬念,观众不知不觉地就通过“移情作用”,将自己与剧中的李云龙做了心理置换,体验着角色的心理和思维。在剧中,李云龙大胆地将部队前压50米,并用最后的两发迫击炮摧毁了敌军的指挥部,使日军群龙无首,趁机成功突围。这样的处理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使观众的审美期待心理得到了满足。

第4篇:励志故事大全范文

日前有中国媒体转引德国《明镜》周刊的报道:厚颜,这是一百二十五年前英国人给德国造产品扣上的帽子。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后,世界市场不易进入,在夹缝中追求强国梦的德国人不得不“不择手段”,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并廉价销售冲击市场。偷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制造厂商……德国产品因此被扣上那顶不光彩的帽子。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用来区分“英国制造”,以此辨别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

德国人显然记住了这个日子,以致于一百二十五年后的今天,报纸、杂志、电台都在谈论它。谈论耻辱的同时,他们还在谈论些什么呢?是荣耀。

“德国之声”称,从一百二十五年前的那个日子起,德国人争气地让自己销售到世界各国的产品比当地货的口碑还要好。一百多年来,整个国家源源不断从中获益,任何一件“德国制造”产品“都像一块热气腾腾的蛋糕”,受到各国民众的欢迎。《南德意志报》则称,“德国制造”一百二十五年的历史就像一个童话。

与那些穷小子打拼成亿万富翁、灰姑娘变身公主的“炫耀帖”一样,德国人讲出了一个裸的励志故事。

我们的“中国制造”还就需要听听这样的励志故事。国际上,“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时不时就会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在国内,各种揶揄和抱怨声也不绝于耳。“中国制造”的处境,恐怕并不比当年“德国制造”要好多少。

当如何应对?闭目塞听,归结为中国、列强毁我之心不死?自暴自弃,承认我质次价廉,爱怎么着怎么着?未免太没出息了吧。

继续听德国故事。英国1887年颁布《商标法案》,然而到了1894年,德国制造业已经可以骄傲地称,“德国制造”比“英国制造”还要强。眼光再放宽些——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德国产品被视为廉价的劣质品时,德国学者就开始呼吁工业界清醒过来:产品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而是高质量。二十年后,英国的罗斯伯里伯爵表示:“德国让我感到恐惧,德国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绝对的完美。我们超过德国了吗?刚好相反,我们落后了。”

记住这部励志大片的时间跨度:七年,或最多二十年。无论如何,这样的时间跨度相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历史来说,都并不算长。一旦意识到了,下决心去改变,令人痛苦的顽疾其实并非那么可怕。

一名德国工程师告诉中国记者:“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如果能关注每一个细节,就可以实现零缺陷的目标。”此话发人深省。面对当下“中国制造”的粗劣,人们往往寄望于监管。监管不力,甚至监管者与制造者相勾结,这确实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但除了愤怒地责备监管,我们还能指望些什么?政治文明范畴之外,不是还有更纯粹的工商文明范畴吗?

央企、国企、龙头民企们,需要听听这个来自德国的励志故事。请设计、制造出“中国质量”来,而不是总想着跟检验和监管躲猫猫儿。

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们,需要听听这个来自德国的励志故事。请从一只打火机、一个螺丝帽做起,把“中国质量”推向世界市场。

刚从技校毕业的小伙子、刚从村寨来到城市工厂的姑娘,也需要听听这个来自德国的励志故事。故事里其实是有“人”的。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产业工人,其令人敬佩之处,在于职业伦理。做好每个程序,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机床边或者流水线前也可以是散发光泽的地方。

第5篇:励志故事大全范文

日前有中国媒体转引德国《明镜》周刊的报道:厚颜无耻,这是125年前英国人给德国造产品扣上的帽子。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后,世界市场不易进入,在夹缝中追求强国梦的德国人不得不“不择手段”,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并廉价销售冲击市场。偷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制造厂商……德国产品因此被扣上那顶不光彩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帽子。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用来区分“英国制造”,以此判别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

德国人显然记住了这个日子,以至于125年后的今天,报纸、杂志、电台都在谈论它。谈论耻辱的同时,他们还在谈论些什么呢?是荣耀。

“德国之声”称,从125年前的那个日子起,德国人争气地让自己销售到世界各国的产品比当地货的口碑还要好。100多年来,整个国家源源不断从中获益,任何一件“德国产品“都像一块热气腾腾的蛋糕”,受到各国的欢迎。

与那些穷小子打拼成亿万富翁、灰姑娘变身公主的“炫耀帖”一样,德国人讲出了一个赤裸裸的励志故事。

我们的“中国制造”还就需要听听这样的励志故事。国际上,“made in china”时不时就会成为被批判的对象。“中国制造”的处境,恐怕并不比当年“德国制造”要好多少。

当如何应对?闭目塞听,归结为中国威胁论、列强毁我之心不死?自暴自弃,承认我质次价廉,爱怎么着怎么着?未免太没出息了吧。

继续听德国的设计故事。英国1887年颁布《商标法案》,然而到了1894年,德国制造业界已经可以骄傲地称,“德国制造”比“英国制造”还要强。眼光再放宽些——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德国产品被视为廉价的劣质品时,德国学者就开始呼吁工业界清醒过来: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产品,而是设计,是质量。20年后,英国的罗斯伯里伯爵表示:“德国让我感到恐惧,德国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绝对的完美。我们超过德国了吗?刚好相反,我们落后了。”

记住这部励志大片的时间跨度:7年,或最多20年。无论如何,这样的时间跨度相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历史来说,都并不算长。一旦意识到了,下决心去改变,令人痛苦的顽疾其实并非那么可怕。

一名德国工程师告诉中国记者:“质量是

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如果能关注每一个细节,就可以实现零缺陷的目标。”此话发人深省。央企、国企、龙头民企们,需要听听这个来自德国的励志故事。请设计、制造出“中国质量”来,而不是总想着跟检验和监管躲猫猫儿。

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们,需要听听这个来自德国的励志故事。请从一只打火机、一个螺丝帽做起,把“中国设计”推向世界市场。

刚从技校毕业的小伙子、刚从村寨来到城市工厂的姑娘,也需要听听这个来自德国的励志故事。故事里其实是有“人”的。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产业工人,其令人敬佩之处,在于职业伦理。做好每个程序,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机床边或者流水线前也可以是散发光泽的地方。

还好,“中国制造”尚未遭遇125年前“德国制造”遇到的那种耻辱。但在设计和质量改进上猛击一掌的时刻同样到来了。谈论设计时,我们在谈论些什么?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励志故事,但愿也是未来的荣耀,而非耻辱。

第6篇:励志故事大全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励志微动画;创作策略研究

一、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微动画特征

(一)移动互联网孕育“微”艺术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社会进入以草根为代表的全民传播时代,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众多“微艺术”应运而生,作为被大众熟悉的艺术形式,“微动画”也紧跟时代步伐,在“微艺术”丛生的年代,展现出特有的艺术特征。

(二)微动画的艺术特征

微动画是互联网“微时代”催生下的产物,具有传统动画的基本属性,但是与传动动画动辄几十集的概念相比,微动画时长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可以用“短小精悍”来形容。由于时效性的限制,“微动画”发展初期主要关注的是新闻焦点和世俗百态方面的题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小品、一个事件点、一种短期的变化、状态都会成为微动画未来的选择方向。微动画的创作形式也越来越个性化,常常能够颠覆现有的创作形式和表现手法,结构语言也愈发丰富,比喻、暗示、反衬等修辞手法层出不穷,所以,微动画不再是孩子的专属,成人也逐渐加入动画观众的行列中来。

二、励志微动画创作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现阶段,励志微动画借助网络传播的便捷性,以成长、治愈为题材,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风貌,不仅发挥了积极的教育作用,同时体现其文化传播价值。励志微动画在经济领域同样有很好的表现,比如科教短片、艺术宣传片、微动画广告的运用等,通过不同题材的开发,引发文化经济效应,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带动整个行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励志微动画的传播无论对社会文化还是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励志微动画创作策略

(一)励志微动画的题材来源

1.经典IP故事改编

微动画的创作离不开优秀故事的支撑,创作者在筛选和整理内容时,可以从积累了大量粉丝的经典IP中汲取灵感。人类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有数不尽的历史题材值得挖掘。一般来说,励志IP题材的整理分为两种,一是适当保留部分历史真实事件,对其进行梳理和改编。比如:迪士尼采用中国花木兰的经典IP形象创作了天马行空的《花木兰》电影。二是对童话、寓言故事等励志IP直接进行艺术加工,强化励志微动画的传播效果。

2.原创IP题材设计

2016年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动画艺术短片《鹬》,总时长约5分多钟,讲述了小鹬鸟在觅食过程中,克服内心恐惧,积极面对大自然,努力适应大自然的感人故事。整个动画从角色形象到情节设计均是原创,其优秀的创作让低龄儿童至成人观众都能够喜欢和接受。2018年,苹果公司推出动画广告片《ShareYourGifts》,中文名《分享你的天赋》,时长接近3分钟,讲述了女主人公性格内敛,不敢将自己的天赋展示给大众,让自己的才华没有体现应用的价值,在偶然的机会下,唯一的爱犬将窗户打开,使美好的天赋设计图散落在众人面前,女主终于放下自己的畏惧和防备,将手稿展示给大众,最终,女主在受到众人的肯定中收获了最大的快乐。本片旨在呼吁更多有才华的人敞开心扉,通过自己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馨和快乐。本片的整个构思也是围绕了苹果公司的要求进行了原创,个性化特征明显,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二)三幕剧结构在情节设计中的运用

1.三幕剧结构理论

悉德菲尔德的“三幕剧结构”,即建置—对抗—结局,基本上任何一部优秀的动画都能完美嵌套这个模型。三幕剧的第一幕为建置,或称开端,需要表明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周围的情境。在第一幕结尾处要设置一个情节点,将故事的发展带入另一个方向。第二幕为对抗,是故事的主体部分,在剧本中为主要人物设定预期目标,为这一目标设置障碍,就产生了冲突,第二幕的结尾处同样需要设置情节点把故事引入结局部分。第三幕为结局,是所有故事的终结,故事需要一个有力的结尾使人认同并求得完整。这是线性的剧本结构模式,可以归纳为: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

2.三幕剧理论的具体实践

苹果圣诞节微广告《分享你的天赋》参照了皮克斯动画的惯用手法,通过三幕剧结构来发展剧情。第一幕开端,动画交代了临近圣诞节,一个寒冬的夜晚,宠物狗陪伴者女主角在房间里用苹果电脑进行创意构思,将观众的视线带入女主角的身上,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幕中断部分,以女主角内敛的性格为矛盾冲突点,一方面发自内心的沉浸在创意的喜悦中,一方面因为惧怕展示天赋的个性而压抑自己,通过做面包、雾气眼镜等情节就可以明显体现。第三幕通过宠物狗的帮助,意外地打破了内心的禁锢,女主角同样收获了被认可的喜悦,结局并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意味着矛盾的解决。其中两个情节点分别是:第一次创意图稿正要飘出之际被女主角快速阻止并牢牢地锁在绿色的盒子里,第二次宠物狗意外打开窗户使创意图稿飞出窗外,这两个情节点都推动了情节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动画短片《鹬》的情节发展同样适用于三幕剧结构。

(三)美术设计符合大众审美

优秀的故事剧本离不开个性化的美术设计,在整个动画篇幅中,美术风格决定了动画的成败,其中角色是动画的灵魂,而美术风格既要彰显个性,又不能完全脱离大众的审美。以皮克斯短片动画《鹬》为例,整个场景采用了照相写实的手法,客观展现了海洋和沙滩环境的真实面貌,其中的鹬鸟和寄居蟹的设计采用写实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既客观地展示了主角的造型特征,在表情、动作的设计上又充分的塑造了个性突出的人物性格,加上纪录片式的主客观叙事手法,让短片充满活灵活现的童趣氛围,让观者无论年龄、职业都能够为之动容、喜爱。对于时间3分钟以内的微动画来说,场景美术设计风格应该与角色保持一致,但场景元素的罗列应该尽量简洁、有序,不适合太过烦琐,并且空间的转换尽量控制在一两个场景之内,元素的过分堆积会虚弱主体的表演,弱化情节的发展。

(四)视听语言的创新设计

不同于长篇动画复杂的镜头设计,微动画的情节描述应该更多以客观镜头、长镜头为主,镜头语言总体趋于平和,不适宜采用动接动的镜头手法。景别受手机屏幕的限制,大全景中的细节不容易被展现,过快的镜头也会给大全景的细节刻画造成创作中的浪费,营造出混乱的视觉效果,所以微动画适宜全景、中景和特写的镜头组接方式,如广告微动画《分享你的天赋》的创作中,大多数镜头都是通过全景来客观记录主角的生活,结合少量的中景和特写来描绘主角的动作及心理变化,全程没有对话和旁白,配合舒缓的音乐,充分诠释了清新、唯美、温馨的圣诞氛围,而《鹬》则采用长镜头和近距离特写相结合,甚至创新式的采用微距摄影的手法,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

第7篇:励志故事大全范文

XX年以来,xxx同志带领全队民警尤其是宣传民警,紧紧围绕降事故,保畅通这一中心任务,结合全县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以“五进”工作为重点,突出做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深入与普及宣传,通过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宣传模式不断创新,宣传渠道更为拓展,宣传形式丰富多样,宣传氛围更加浓厚,宣传效果显著提高”的好成绩。

xxx同志在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工作中,坚持“专项整治,宣传先行,贯穿始终”的原则,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内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家庭,进行宣传。他深知,提高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是预防交通事故的最根本的方法,只有提高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因而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是教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预防交通事故,为经济发展做保障。

为了做好宣传工作,xxx同志按上级指示精神,与宣传民警一起献计献策,全力以赴多形式做好宣传工作。一是在大队办公场所和车辆管理、事故处理、违法处理等业务窗口展出“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挂图、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播放光盘,并向前来办事的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二是在所辖国省道公路沿线所有村庄、旅游景点、城区主要街道、大型商场、饭店、单位、执勤岗亭等场所显眼位置全部挂出决战70天、打好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攻坚战方面的内容横幅,在辖区形成铺天盖地交通安全宣传的氛围。三是在县长途客运站设置交通安全宣传场所,通过摆放“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展板、张贴标语、发放传单,警示并引导广大驾乘人员时时注意交通安全,处处遵守交通法规。同时在辖区的每一辆客运车内显眼位置张贴交通违法行为举报电话和奖励办法,鼓励人民群众揭发交通违法行为。四是积极与县电视台联系,通过每周两次的《交管时空》栏目,向社会大力宣传此次预防特大交通事故专项行动的工作措施、目的和意义,每周通报一次辖区事故情况,剖析典型案例,强化驾驶人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五是以岗位为依托,要求一线执勤民警要将执法管理与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危害性的宣传,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第8篇:励志故事大全范文

关键词 《米老鼠》 行为主义学说 导向性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Guiding Tendencies of "Mickey Mouse" to Domestic Children Readers

ZHAO Yiran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Abstract Based on behaviorism,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evaluation frame for tendencies in magazines. It integrates field research and content analysis, and utilizes statistics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key Mouse journal and both of its positive and negative tendencies for children, in the hope that it can render scientific basis for journal editors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children's journals and for readers to better take advantage of the positive guiding tendencies and avoid the impace of negative guiding tendencies.

Key words "Mickey Mouse"; behaviorism; guiding tendencies

0 引言

少儿期刊是许多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伙伴, 作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无声的老师,少儿期刊的内容融合了作者的意志,对少儿读者有一定的导向性。2010年,作为中国大陆最早的进口少儿漫画类期刊之一的《米老鼠》,成为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115种优秀少儿报刊之一。为此,研究该刊物对少儿读者的导向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

1 问题提出

由于少儿期刊的作者往往是成人,而成人总会将一些成人化的并不那么适宜少年儿童的内容加入到这些杂志中,加之少儿本身的人格、价值观都尚未定型,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如果缺乏合理引导可能走向负面,因此无论杂志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类期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对少儿的负面导向。那么,面对当下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的少儿期刊,孩子和家长究竟该如何选择?

另外,《米老鼠》是一本进口期刊,虽然它在中国设有编辑部门, 对内容进行筛选和本土化,但其主体内容仍然是由海外的创作中心提供, 其涉及的卡通形象都是其他国家的创作者创造,所以从感性角度看,《米老鼠》应该带有明显的外来文化的痕迹。这部分内容对中国少儿读者而言可能会致使文化身份的混淆和价值观念与本土价值观念的错位。

究竟《米老鼠》杂志有一些什么样的优秀的特点值得家长在阅读中引导孩子去关注,值得其他少儿期刊借鉴? 同时,作为一本典范的读物,它是否也存在着自己的问题,甚至,这些问题是否是其他少儿期刊所共有的问题呢?本研究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对这本杂志的审视。

2 研究方法

文章主要采用实地调查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在《米老鼠》杂志社进行实地调查,参与编辑工作,了解编辑的工作方式的特点及杂志的相关资料,为后期解释数据打下基础。

基于对杂志特点纵向变化的考虑和前期实地调查对于杂志编排的背后原因的了解,采取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2001年到2010年间的24本半月刊组成了一个结构年。针对《米老鼠》杂志中的漫画故事的时效性不强和编辑选择故事时候随机性高的特点,对这24期杂志再次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了7本杂志作为对象,对漫画故事进行分析。

3 《米老鼠》杂志对少儿读者的导向性分析

文章运用上述的研究方法,对杂志内容进行编码,并有效结合行为主义学说的相关理论,将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行为、积极非社会行为、消极非社会行为、非完全正义亲社会行为,最后从这五大类行为模式出发研究了该杂志中漫画故事的特点及其导向性。

行为主义学说认为,行为是反应思想的指示器。人格和价值观会影响人们的行为目的,行为方式和解释行为结果的框架,而思想是《米老鼠》杂志中最为隐性的内容。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故事中人物行为――这一显性内容的归类的方式来判断《米老鼠》杂志对于少儿读者的导向性。

《米老鼠》中亲社会行为、行为、消极非社会行为、积极非社会行为、非完全正义亲社会行为的出现频次比例为:159:83:94:108:3,少儿读者最经常暴露于正面行为之下,更有可能受到其影响。但是由于在现实世界中消极行为的无可避免性,《米老鼠》并不回避负面行为,能够做到营造较为贴近现实世界的拟态环境,且不提倡善恶二元对立的简单道德观念,对少儿读者的合理社会化和价值观经受现实世界考验有积极作用。

3.1 《米老鼠》杂志的正面导向性

3.1.1 亲社会行为是《米老鼠》的主要行为导向,但不提倡简单的善有善报观念

亲社会行为的主体是利他亲社会行为,即主观上就希望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占96%。在这些行为中,18.3%获得外部奖励或认可,18.9%导致行为者产生积极情绪,更有16.9%既有外部奖励或认可又导致内心积极情绪。利己亲社会行为(占所有亲社会行为的0.31%)中的80%得到了外部奖励或认可或使行为者产生了积极的情绪。

但是39.2%的利他亲社会行为和20%的利己亲社会行为的后果没有被呈现,体现出《米老鼠》认为善不一定有善报,有的时候他人或社会不会以明确的方式,特别是个体期待的方式回应个体的积极行为,他人和社会也不会对个体的利他行为进行一一回应,但持续的亲社会行为总是在一些时候能够获得奖励和认可。

因此,《米老鼠》倡导少儿读者在面对上述现象时要意识到:人们从事利他行为并不只是因为利他行为能够给行为者带来内心的积极情绪和外部认可、奖励,即善不一定要求善报;坚持利他行为,是因为对他人和社会有好处,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的感同身受和理解是才应该是趋使人们进行利他行为的根本动因。

3.1.2 损人行为受到批判,但恶不一定有恶报

以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的损人行为占了《米老鼠》中行为的主体,但是21.5%的损人行为没有得逞。49.2% 的损人行为使行为者内心产生了积极情绪,所以《米老鼠》认为行为的确会使得人内心产生一时痛快,但是46.2%的惩罚率告诉孩子们,行为还是会遭致惩罚和他人的唾弃的,因此应该摒弃行为。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行为都遭到了惩罚和批判,所以《米老鼠》让少儿读者理解到恶也不一定有恶报,更不是每一次恶都会对应一次报。但是,在所有的《米老鼠》故事中,犯罪者都得到了惩罚,从这一点上来讲,《米老鼠》还是营造了一个比真实世界略微更加美好的世界,引导少儿读者遵纪守法。

《米老鼠》中既呈现了意外亲社会行为,又呈现了意外行为,实际上这是作者对生活的意外和偶尔的不可控制性的展现,它帮助少儿读者做好准备迎接生活的意外和无奈。

3.1.3 引导少儿读者远离消极非社会行为,接受缺点的存在并鼓励改变

42.7%的消极非社会行为使得行为人受到了惩罚或外部的不认可或者遭遇失败,7.3%的消极非社会行为使得行为人内心产生了负面的消极情绪,即过半的消极非社会行为的后果是负面的,说明《米老鼠》引导少儿读者规避形成导致这些消极非社会行为的性格和价值观念。8.3%的消极非社会行为是行为人对于之前所受到的外部伤害的消极回应,说明《米老鼠》引导少儿读者接受自身可能存在的缺点和可能偶尔呈现消极状态的现实,但是也强调转变的可能,并为少儿读者和家长提供改变和帮助改变的方法指导:有17.7%的消极非社会行为成功地转化成了积极非社会行为,而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自己灵机一动想到了解决办法21%、没有退路22%、受到褒奖10%、受到惩罚10%、他人的帮助或鼓励32%。

3.1.4 《米老鼠》鼓励少儿读者形成积极非社会行为

69.4%的积极非社会行为带来了正面的结果,其中33.3%使得行为人内心产生了积极的情绪,10.2%使得行为人获得了外部的认可奖励或者成功,25.9%使行为人获得了两种正面的结果。因此可以看出《米老鼠》提倡积极的非社会行为。

不过,在《米老鼠》这个贴近真实的虚拟世界里,也并非所有的积极非社会行为都能有好的结果,6.5%的积极非社会行为使得行为者内心产生了消极的情绪或者受到了外部的惩罚。导致外部惩罚或者不认可的原因则是以下两种:一方面,他人可能过于挑剔苛求,对于行为人的积极行为不感到满意;另一方面,他人可能自私冷漠,根本看不见行为人的积极努力,反而对行为人多有责难。

通过这些故事,《米老鼠》告知读者,多数情况下,如果少儿读者们自身能够维持积极的状态,那么生活也将以积极的面目回报他们,但是总会有不如意和失望的时刻,这时,少儿读者们应该选择面对。

3.2 《米老鼠》杂志可能存在的负面导向

3.2.1 过于成人化的亲密关系的呈现

在人物关系设计上出现了较为成人化的恋爱关系和抢夺爱慕对象的情况,最主要的恋爱关系有两对:米奇和美妮以及唐老鸭和黛丝。

在样本中,21.2%的故事体现了故事中人物的亲密关系,即恋人关系或者单方或双方的爱慕关系。25%的故事中,亲密关系参与者出现了吃醋的行为,而且都是唐老鸭和葛莱史东为了黛丝而争风吃醋。25%的故事中,有亲密关系的双方对对方有亲昵的称呼,具体为亲爱的和甜心两种。没有事先了解人物设定的小读者在看到故事的时候可能并不能意识到这是亲密关系,因为实际上样本中的所有故事中处于亲密关系中的双方都没有发生亲密行为(接吻拥抱牵手等),但是当男女朋友的字眼出现时,读者就会被明确提示这对人物的关系是男女朋友。

所以虽然《米老鼠》对亲密关系有所体现,但并无色情内容。而且在西方文化中,即使是幼儿园小朋友也是可以跟同学保持柏拉图式的男女朋友关系,因此这种成人化的内容实际上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

3.2.2 暴力恐怖度描述不足,部分暴力被正义化

《米老鼠》中60.6%的故事中出现了暴力行为。由于肢体暴力对于少儿读者而言比较容易模仿,因此实际上过多的肢体暴力行为的确可能形成负面导向。

在暴力的可怕性呈现方面,研究主要关注暴力致伤程度,受暴者痛苦程度和痊愈情况。首先,暴力致轻伤的为40%,无伤害的40%,重伤的8%,还有12%没有形成直接伤害,而是造成了心理威慑。可见杂志对暴力伤害程度的刻画偏轻。

那么受暴者是否“罪有应得”呢?文章并不将“罪有应得”直接等同于犯罪,而是将之视作伤害他人利益。研究发现70%的故事中,出现了在被暴力攻击前伤害过他人的正当利益的受暴者,而在55%的故事中,出现了无辜的即未曾伤害他人利益的受暴者,因此多数的受暴者还是被漫画作者表现为“罪有应得”的――同一个故事中,可能既有“罪有应得”的受暴者,也有无辜的受暴者――而在所有这些罪有应得的人当中,有11.8%的人是进行了或者正在进行违法犯罪行为,遭到了暴力的阻止和打击,属于被正义化了的暴力。

3.3 其它《米老鼠》杂志故事的特点和导向性

《米老鼠》中有较多的犯罪情节和危急情况,虽然该杂志提倡少儿读者勇敢地面对这些情况,但它并不过分倡导愚勇,而是鼓励当事人寻求帮助。40%的故事中出现了应该向警察报告或者求助的情况,66.7%的故事主人公想到了或者实施了向警察报告和求助。

在面对犯罪和危急情况时,杂志塑造了一些英雄式的人物,如超人鸭,超能高飞和永远都靠自己智斗坏人的业余侦探米老鼠等等,这是否意味着个人英雄主义的泛滥呢?根据本次研究的统计,仅有21.2%的故事中,存在一个突出的英雄人物,靠着自己的能力和才干打败了坏人,拯救了好人或者大自然,解决了故事中其他任何人物都无法解决的问题,72.7%的故事则不存在产生英雄的环境。

《米老鼠》中39%的故事涉及科技和发明创造,其中涉及宇航科技和外星人的占到了9.1%。除此之外,样本中缺乏的时空旅行也是《米老鼠》钟爱的特定科技题材。可以看到,该杂志注意培养少儿读者对科学的兴趣。

4 结论

《米老鼠》兼顾了娱乐性和知识性且寓教于乐;漫画故事以正面导向为主,对现实世界的还原较为真实,鼓励亲社会行为和积极非社会行为,对少儿的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形成及社会化有积极影响;人物形象饱满真实,运用了符号化的处理,但有少量刻板印象,主体是积极的,也存在消极的成分;有少量成人化的倾向――亲密关系和暴力,但不色情不恐怖,具有较高审美教育价值。

对于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对《米老鼠》和其他杂志作对比分析,能够更好地看出它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找到少儿期刊共同存在的问题,并使得研究结果有更广的适用范围。还可以进行对家长及少儿期刊读者的研究,更为细致地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及判断导向性是否转化成为了影响。

参考文献

[1] 北京日报.儿童杂志为何尽是“公主”“怪兽”[EB/OL]

[2] 裴娣娜,文.社会转型时期中学生价值观探析[J].教育研究,2007(7).

第9篇:励志故事大全范文

经典的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向观众展示了美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依靠丰富感人的故事情节,电影初期的大力宣传和精彩的剧情,使该影片赢得了全世界的广泛好评。影片本身叙述了一件平凡的故事,一个营销员为了自己的梦想而苦苦追求,也许这样的故事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但影片本身却被好莱坞的影视导演赋予了欧美社会励志精神的价值观,体现出社会意识的走势。本篇美国电影论文从多方面进行探讨,来解析美国励志电影的价值与影响。 

一、电影本身的情节魅力 

作为经典的美国寻梦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向人们展示了营销员成长背后的心酸历程。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以真实的生活为背景,以现实人物的亲身经历作为剧本改编而成。克里斯·加德纳,作为电影中小营销员的他,在现实生活中早已成为一位有名的投资家,通过他的自我叙述,也使得电影中自己的形象更加丰满而具有魅力。电影背景发生在陷入经济衰退的美国,每个人都渴望能够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而为自己的梦想坚持努力着,这是当时美国社会新的转折和起点,使得此部影片拥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影片刻画了在当时被失业与碰壁笼罩的社会中,美国人民流离失所,多数人民为了生活四处求职。作为一名黑人的克里斯·加德纳,同样也遭受着如此悲惨的经历,更加痛心的是他的老婆琳达忍受不了如此惨淡的生活,抛弃了他与五岁大小的儿子,生活的黑暗就这样缠绕在克里斯·加德纳的身上。 

面对各种挫折与失败的克里斯·加德纳,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着,然而上帝也并没有抛弃他,而是给了他一个选择的权利。一个需要半年的时间来实习的公司,在这期间他没有工资,20个人当中也只有一个人将被雇用,他可以选择坚持或者放弃,他看到与自己一同受累的儿子,想到他们父子俩的将来,毅然接受了如此严酷的考验。为了能够继续活下去,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所有医院推销并卖掉自己的骨密度扫描仪来换取生活费用。 

残酷的生活总是对他不依不饶,当他左右奔波挣钱来养活父子俩时,一份突如其来的税收单出现在他的面前,由于他无法支付租房子的钱,被房主从公寓撵了出来。父子两人无家可归,就睡在地铁站、收容所、公共厕所,任何一个可以暂且栖身的地方。生活的穷困让克里斯无比沮丧,沉重的压力也迫使他流出泪水,但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为了自己的信仰,克里斯咬紧了牙关,依旧努力坚持。他拼命提前结束自己在公司的实习,为了能有一个好的容身场地,他日复一日地到教堂祈求住所。克里斯期盼能够早日结束这痛苦的生活,而现实却残忍地玩弄他一次又一次。对于克里斯的遭遇,在寻求梦想的道路上的重重失败,他不时地会思考,上帝为什么对他这样不公,为什么生活会如此狼狈?但是他始终坚信,只要自己今天足够努力,幸福终究会来敲自己的房门,即便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无论如何也要坚强地迈出自己的每一步。克里斯用他能够想出的所有方法来节约生活费用,但老天却故意让他的扫描仪失窃,让他再次受到残酷世界的打击,逼他走上一条通往绝望的道路。然而再残酷的现实都无法击破克里斯坚强的内心,凭借他心中坚守的信仰,为了自己孩子今后的幸福生活,他再次无视现实的残酷,靠自己的双手推开残忍生活的阻挡,深信自己终有一天能够到达幸福的彼岸。 

他挺过了半年的艰苦生活之后,终于赢得了公司的认可,在众多的竞选人当中脱颖而出,被公司聘用。他也通过了上帝对他的重重考验,在这黑暗的时期中茁壮成长,终于成就了自己的股票经纪人一职,并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在结尾,幸福来到了克里斯的面前,为他的执著和坚强,敲出悦耳动人的响声。 

二、电影中时代背景的透彻解析 

放眼其他类似的励志影片,例如《洛奇》叙述了一个无名拳手洛奇·巴布亚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突破重重难关,终于获得与世界拳王阿波罗·克里德争夺冠军的故事,和《奔腾年代》中生活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查尔斯·霍华德,从一名自行车修理工成长为汽车富商的艰辛历程一样,都是典型的欧美追梦电影。如同大多数的欧美励志电影,这部讲述营销员成长的影片,在内容方面也并没有给人太强的新鲜感。生活艰辛的克里斯,在起点方面就远远地落在了别人的后面,加上他本身是一名黑人的身世,使得他在周围人的眼中显得如此渺小,残酷的现实还不断地给他沉重的打击,在多重困苦的情况下施加压力。尽管生活如此不尽如人意,克里斯都没有想过要停止对自己梦想的追求。在这样追逐梦想的道路中,充满了噩梦与荆棘,克里斯满身伤痕,只要还有最后一口气,他都要支撑着自己残破的身躯坚强地走下去。他也曾流下过绝望的泪水,但每当他看到自己怀抱中的孩子,心中都会燃起昂扬斗志。现实也将会臣服于他的脚下,依靠坚实的信仰与无数的付出,他终于成就了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幸福也来到他的面前,给了他美满安逸的结局。 

然而许多的励志电影在内容方面都显得相似,各种追梦的故事被导演们反复改编,而亚洲导演的思维也受到了欧美的影响,拍摄出了中国版本的欧美励志电影,并无创新可言。在外国文化的入侵之下,中国电影导演并没有进行深刻的反思,欧美励志电影之所以如此成功的关键究竟从何而来。好莱坞电影导演的头脑总是睿智的,他们将美国人民的现实生活融入电影当中,描绘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替代了美国社会的精神面貌,体现出社会意识的大概走向和每个人思维的方向。影片的上映有利于增强社会民族的自信感,摆脱现实对自身的约束,增强人民心中积极向上的意识,成为每个人对自己梦想追求的基础。也为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民,敞开了坚强与自信的大门。

经过各部励志电影累积而成的台阶,使得《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荣获励志经典的冠军称号,然而如此平凡的励志故事为何却拥有着如此之大的影视魅力,这是每位观众心中类似的疑问。这一切都与电影背后的时代背景有着极为重大的联系,电影讲述的故事处于美国社会陷入衰败与萧条的时期,每个人都被社会的失落和绝望所笼罩。在这样的背景与气氛的烘托之下,每个人心中的梦想都变得极为渺茫,社会急切地渴望能够有一盏灯来引领人们内心前进的方向,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坚定的信仰与顽强的精神便是这盏引路灯。如同克里斯在流下绝望的泪水时,进行了关于自己人生梦想的思考,当时的社会也应如此进行一次大彻大悟的反省。正因为当时国家毫无目标的发展,带给了人们迷茫的生活,才使得这部影片更加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影片里的主人公遇到了挫折,与其他励志电影相比,是最为严重和残酷的,折射出现实社会将会步入一个更为黑暗的时期。除了电影中克里斯与残酷生活的相抗争之外,好莱坞电影导演也将亲人之间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相比于同级别的影片中所不具有的故事情节,也使得这部影片的魅力大大增强,引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对美国社会的衰败而感到默默悲哀。 

三、电影中主人公的精神内涵 

此部影片讲述的是克里斯·加德纳作为一名营销员时悲惨的人生经历,通过好莱坞电影的精致刻画,让该部影片具有深刻的社会精神观念,更为轻松地融入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中。《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拥有着多重的含义与价值,需要以独特的分析方法来进行研究。影片情节向观众展示了逐渐陷入衰败的美国现状,城市随处可见失业与碰壁的现象,人们头顶巨大的压力艰苦地生活着,克里斯也是其中的小角色,他没有良好的家庭条件,并且作为一名黑人的他显得格外悲惨。这样的情节引起了观众对主人公的理解与同情,对于当时社会面貌的责骂与不满,这也正是此部电影的独到之处。当观众对社会现实进行思考的同时,电影还表达出渺小的人物实现梦想的不可能性。如此绝望的故事情节,使得克里斯强大的精神面貌变得尤为重要,体现出主人公对自己人生思索的正确观念。 

克里斯不仅拥有着常人难得的奋斗精神,还拥有着对自己的儿子默默付出的伟大父爱。他所追求的梦想是希望自己与儿子同样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在每个人的眼中,这样的精神是无私的,这一精神在如此的社会生活中也显得十分宝贵。在美国社会被迷茫所笼罩的这个时期里,人们心中的信仰也被残酷的现实所动摇,而作为黑人出身的克里斯来说,他没有如同他人一样的学位凭证,而他却能将自己的信仰坚守得如此牢固,全得力于他本身的顽强不畏挫折的精神,这是当时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支持与学习的。 

四、电影中社会价值的趋势与方向 

每一部励志电影中的主人公都是应该被赞赏的,无论内容情节真实与否,电影都会在结局给人以深刻的道理和反思。好莱坞导演将这部电影用多重镜像的方式,来向观众呈现出克里斯与生活中的恶魔相抗争的过程,作为经典励志电影的代表作,无论是情节方面还是事情本身,都使得这部影片无可挑剔。观众在对影片中所表达的社会价值趋势做透彻分析时,也应对像克里斯一样的追梦人做出思考。 

从影片的多方面分析,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人公克里斯对自己理想中生活的不懈努力。他的付出与父爱,一直伴随在他成长的每个过程当中,即便他所遇到的困难是如此巨大的,他都没有停下过前进的脚步。从如此悲惨的经历中,折射出了一位黑人父亲自身所拥有的强大精神,他接受生活对他的挑战,他也同样坚信,如此残酷的现实能够使他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伟人,于是他目光依旧向前,毫不犹豫地走下去。他所拥有的人生价值,也将代表着当时美国社会的价值;他所做出的选择,也预示着社会价值的趋势。如果没有人民心中的崛起精神,社会也将会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从一方面看,主人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执著向前;从另一方面看,克里斯的顽强体现出一个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不息精神。通过影片的多重艺术手法,无论在票房方面,还是在电影本身的魅力方面,都使该影片取得了励志电影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相关热门标签